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編寫科幻故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在M星球,一個屋頂周邊呈11個角、總體大致是圓形的建筑物里,幾十位WAIM分成兩排面對面席地而坐。初看,他們與地球上的人并無兩樣,只是手臂與腿要比人短得多。從他們嚴肅的神情看,他們正在討論一個棘手而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原來,據M星球的科學家預測,大約在1億年后,有一個星球將與M星球激烈碰撞,WAIN將面臨滅頂之災。怎幺辦?與會的WAIN們形成了一致的認識:在宇宙間尋找適合WAIN生存的星球,把WAIN移居到這個星球上去。?
經過上百年探索與研究,WAIN發明了一種叫FT的宇宙航行器,這種圓形宇航器直徑有10多米,分為里外兩層,外層能夠高速旋轉,宇航器就是借著外層的高速旋轉而產生的力飛行,速度比火箭還要快100多倍。WAIN選出了8名宇航員,WAIN的未來就寄托在這8名宇航員身上。?
漆黑的夜晚使遼闊的戈壁灘顯得更加無邊無際,戈壁灘上停著即將飛行的宇航器,夜色的濃重使它看上去是一個龐然大物。8名宇航員魚貫登上坐倉,其它工作的WAIN很快離開現場。十多分鐘后,FT高速旋轉,揚起的塵土、沙礫籠罩了方圓幾公里,WAIN們只能見到它模糊的影子。幾分鐘后,整個宇航器由于與空氣的摩擦變得通紅,四周籠罩著一團紅暈。忽地,FT升空而起,瞬間便消失得無影無蹤。?
當FT停落在地球上時,立時,四周形成一片焦碳,五個多小時后,一條梯子從FT上伸了出來,宇航員步出了坐倉。?
宇航員在地球上考察了十多個晝夜,發現地球上滿是低級的動物,沒有高級的生命,這些動物在本能的驅使下穿梭于叢林,奔跑在原野。對于“入侵者”,它們感到恐慌,但很快恢復了常態。看到地球上的動物,宇航員們比畫著,討論著,似乎顯得異常的興奮:地球是適合生命居住的星球!但隨著考察的深入,這些M星球上的WAIN們發現地球上缺乏適合他們的食物,如果要把WAIN移居到地球,必須先在地球上培植可以讓WAIN獲取食物的植物。但這并沒有讓這些宇航員沮喪,他們捕捉了幾只小動物,步履似乎顯出幾分躊躇登上了FT。
當8名宇航員帶著勝利果實回到M星球,發現M星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雖然宇航員整個考察過程只進行了兩個多月,但M星球的時間已經過去了800多年,原來探索外星球的組織已經解散。從歷史記載的資料來看,當時,他們以為這次宇宙探索計劃已告失敗,WAIN移居外星球恐怕已不可能成為事實。8名宇航員回到M星球后,給WAIN帶來了新的希望,整個星球都在傳播著這個令WAIN們鼓舞的消息。他們很快作出決定,把M星球上的作物移植到地球去。于是調動星球上所有相關的力量,進行第二次地球之旅,宇航員由原來的8名減少到6名,外加兩位植物學家。?
他們來到地球的時候,正好趕上季節,于是播下各種種子。過了幾天,種子發芽了!很快,它們長出了莖葉。他們每天都來看作物的生長情況,精心呵護……可是,六個月過后,所有的作物都慢慢枯萎,他們看不到這些作物像在M星球上一樣結出所需要的果實。?
不幸的消息使WAIN似乎感覺到末日的來臨。科學家們聚集在一起,商量研究對策,最后他們絕望地作出決定:把WAIN的基因提取出來,移植到地球上某種動物身上,創造一種新的物種,使WAIN的最重要的文明能夠得以保存?
M星球的第三次地球之旅開始了,他們帶著沉重的心情,在地球上尋找合適的動物。?
想到WAIN如此高度發達的文明,現在只能把基因移植到低等動物身上才能保持一點痕跡,宇航員和科學家們懷疑這有多大的必要,但他們還是仔細地尋找著,反復地比較著地球上哪一種動物可以承受如此厚重的禮物,哪一種動物值得他們把整個星球的一絲脈息寄附。?
電影的魅力在于展現現實世界中沒有的奇觀,而動畫正是營造出奇觀的最佳手段。科幻這一題材最大的亮點就是其體現的正是超乎現實的存在。所以說,動畫是科幻題材的最有利的表達載體,同時科幻題材又使動畫這一創作手段所特有的魅力能夠得到充分展現。因為動畫的超現實表達手段和科幻題材的超現實內容,決定了科幻題材和動畫存在一種天然的聯系。在目前的動畫市場中,科幻題材動畫有廣大的受眾,特別是在日本和歐美等國家。但是在目前的中國動畫市場上卻少有這個題材的佳作。本文將通過對比和分析國內外科幻題材動畫現狀,歸納和總結科幻題材動畫的藝術特征,探討其未來發展方向。
1 什么是科幻題材動畫:科幻題材動畫的定義
談到什么是科幻題材動畫,首先要從什么是科幻談起。科幻是科學和幻想的結合,它并不等同于科普,也不等同于奇幻。被稱為當今世界上最杰出的科普科幻作家的阿瑟?克拉克提到過一種被廣大科幻迷認同的論點:當技術發展到具有神性時,科幻也就變成了現代奇幻。在現代藝術作品中,科幻和奇幻這兩個文學界涇渭分明的國度正在融合。幻想是科幻動畫的基礎,科學是科幻動畫的支柱。這兩點是科學幻想題材動畫的基本元素,缺一不可。
2 科幻題材動畫的內容和種類
在世界電影發展歷史上,科幻電影幾乎和普通娛樂電影發展同步。第一部具有科幻色彩的影片是1895年上映的《機器屠夫》。這部僅長一分鐘的電影講述的是,活生生的豬從機器的一端進去,隨后在機器的另外一端就出來了火腿、香腸、排骨等食品。該影片預示了未來的自動化工廠,諷刺大規模、標準化的機器生產。科幻電影的創立者,法國電影制片商梅里斯在1897年拍攝了世界第一部關于X光的電影。在影片中,梅里斯扮演一位醫生,他給病人照X光,X光儀器一打開,病人的骨骼便立刻顯現,接著,居然從肉體中走了出來,而肉體則失去了支撐倒在地板上。隨后,手術臺被掀翻,X光管爆炸將教授炸得粉碎。影片采用了兩種特技:一是雙重暴露,即骨骼與肉體分離顯現。二是定格攝影,將教授分離出來,炸成碎片。科幻題材影片在誕生最初就和電影特效緊密聯系。其中那種超現實的表達方式和動畫特有的表達方式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1)科幻題材動畫的內容構成。科學和幻想是科幻題材動畫的內容組成的基本元素。這也決定了科學幻想題材動畫中的科學性和幻想性是同等重要的。其中,科學性主要體現為假定的科學世界觀的構架。往往在影視作品中更突出的是畫面的因素,所以不可能像文學作品那樣用大段理論的說明和添加過的注釋。這就要求這個假定的科學設定既要有新意的同時又要符合邏輯便于理解。幻想性也是科幻題材動畫的一個重要組成。如果沒有幻想的成分,動畫也就減弱了其原有的魅力。在《星際寶貝》中,其幻想性的元素是外星人,其現實性元素是真實的家庭生活中的種種情感。如果去掉這一幻想性元素,把里面的星際寶貝這個角色用一只小狗來替代,也許同樣能講通順這個故事。但是這樣的故事遠不如之前的設定令人激動,失去了動畫特有的魅力。所以說,科幻題材動畫內容的決定性因素即是科學和幻想,這兩者分別是科幻題材動畫的內在邏輯和外在表現。
(2)科幻題材動畫的分類。科學幻想題材種類的劃分,可以從劇本的角度來說。一類是關于站在當前的立場,對于未來的思索,這其中包括基因科學、時光穿梭、宇宙探索、星際接觸等類別。作品中體現的是對未來的預測或者遐想。例如,大友克洋的《阿基拉》,其故事年生在未來的2019年,第三次世界大戰后的日本。該片表達了一種對于未來的危機感;另一類是對過去歷史的一種假定性思索,在科幻領域中被稱為“蒸汽朋克”。在這類科幻作品展現是過去(大多是18世紀末和19世紀上半葉)的某個歷史時期,或者是過去的人想象中的現在或者未來。“蒸汽朋克”影視作品中最明顯的一個特點就是往往其中的主要科技代表元素是機械而不是電氣,其代表動畫作品,如大友克洋的《蒸汽男孩》。還有一類就是以某種科學理念為依據,構建一個虛擬的時空,這個時空間既不是過去也不是現在或者未來,而更是一種結合了科技的超越現實的童話。例如,宮崎駿的《天空之城》,其年代是虛構的,天空之城的誕生年代既不是未來也不是過去,是一個我們不了解的時代。該片以科幻元素作為載體,來講敘一個充滿環保主義色彩的故事。
3 科幻題材動畫的作用和意義
(1)面對成年人方向。動畫往往被定義為給小孩子看的。然而事實上,中國看日本動漫成長起來的一撥人,年齡已經將近而立,這部分人已經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生活閱歷,僅僅是目前的少兒動畫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他們需要的是更有深度的故事。科幻類作品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幻想的奇麗與震撼的程度,這也是觀眾們主要尋找的東西。對于科學之美,任何一個受過教育或者是尊重文化的人都會被其震撼和吸引,而科幻作品,正是通向科學之美的一座橋梁,而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把這種美以藝術的形式從冰冷方程式中釋放出來,展現在大眾面前。
(2)面對青少年兒童方向。雖說動畫片的觀眾不應該僅僅是兒童,但是目前中國動畫的現狀是依然無法滿足3.6億兒童的需求。從少兒的角度出發,動畫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特別是科幻題材動畫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能夠幫助孩子建立科學的價值觀。著名科幻作家鄭文光先生在五十年代就說過:“一個科學的大腦,一種科學的精神,一種科學的態度,是首要的。通過科普文章去宣傳,不如通過藝術作品去感染,去滲透,去熏陶來的好。”動畫比文學作品更容易被兒童所接受。教育不應該是限制孩子們的思維,強硬的灌輸,而是應該讓孩子懂得自己去理性選擇。科幻題材動畫的教育意義也正在此。
4 分析中國動畫中的“科幻”動畫
(1)中國“科幻動畫”的歷史。說到中國科幻動畫的歷史,這里的“科幻”動畫是帶引號的。因為事實上有很多被歸為這一類別的動畫片都不能被稱之為科幻題材動畫,其講述的內容要更接近科普。《黑貓警長》也在一些文獻中被冠以“科幻題材動畫”的頭銜。但是我認為,這不能算是科幻題材動畫,本片雖然有科學的成分,但是并沒有關于科學的幻想在里面,里面所介紹的知識是客觀世界中存在的,這部動畫更應該說是一部科普題材動畫。
(2)中國“科幻動畫”的現狀。近些年來中國的科幻題材動畫處于低谷,鮮少有這一題材的佳作。勉強能算得上是科幻動畫的,大概就是《藍貓淘氣三千問》了。在這里要特別說明的是,我認為這部動畫作品不能算是科幻題材。雖然片中有用到過一些如外星人、宇宙飛船、基因改造等科幻元素,但是事實上它是在用科幻的元素來生硬的套在故事上,其中的科學性和幻想性都不夠,硬要歸類的話,個人認為它更應該算是一部科普題材動畫。
5 從創作的角度來分析科幻題材動畫
如果想要令科幻題材動畫在中國的市場上形成一個良性的發展,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從業人員的個人綜合素質,把自身對于生活和對于科學的理解溶入作品中,具體的改良方法就要從創作部分來談起。
(1)劇本選擇。在動畫制作的前期階段,最重要的就是劇本的選擇。劇本的選擇方面,有兩個非常值得注意的地方:1)科幻動畫劇本應具有來自現實情感的感染力。優秀的動畫作品有強烈的感染力。這種感染力的來源是貼近自身情感和符合自身邏輯的劇情。是科幻題材,注重的是科學的幻想,然而所謂的幻想并不是完全天馬行空。影片的概念設定可以是超越現實的,而影片中的細節和情感則要是真實的,貼近生活的。只有這樣才能讓觀看者會覺得感同身受,真正被影片所打動。2)科幻動畫劇本應盡量避免科學上的硬傷。科幻題材的劇本創作中,還有一個非常令人頭疼的問題,就是科幻作品的科學性。科幻題材作品之所以和其他幻想題材作品區分開,其中所蘊含的科學性是一個重要因素。前面也說到過,讓科幻題材劇本的創造者在短時間內掌握大量的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知識是不現實的,這就造成了在劇本的編寫階段經常容易犯一些技術性錯誤。事實上,有很多知名動畫導演都具備豐富的學科背景。例如,日本有“動漫之父”之稱的手冢治蟲有醫學博士的學位,再有日本動畫導演大友克洋是學習建筑,日本導演宮崎駿是學習政治經濟學。從他們三人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們把自己的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知識溶入動畫作品中,而這一點正是目前中國動畫創作人員所欠缺的。在前期階段,影片的編劇、美術設計,應當和相關科學領域的專業人員密切合作,推敲劇本和美術設計,盡量把硬傷出現的概率減低。
(2)美術風格設計。美術風格的設計也是科幻題材動畫的一個亮點。大友克洋曾經說過:“一部動畫片中最重要的當然是美術設計。因為影片80%以上都是靠畫面來傳達意思的。美術是動畫片基礎中的基礎。”超現實的影片中的美術設定也是需要從生活中吸收而不是憑空捏造。押井守在制作《攻殼機動隊》時到香港采風;大友克洋在制作《蒸汽男孩》時到英國實地考察,參觀當地的博物館、紡織場、建筑等。科幻題材影片美術風格的設計,不是臨摹現實,而是經過對現實吸收,然后重組設計,達到符合客觀邏輯又超越現實的效果。
6 對中國科幻題材動畫的發展前景的展望和設想
在當前中國市場背景下,動畫所針對的群體主要是少兒。作為一個當代中國的動畫行業工作者,對于傳承中國歷史上的五千年文明是有義務的。然而僅僅是對20世紀90年代以后出生的青少年講述課本上的歷史,是無法讓他們真正體驗所謂的中國文化的。科幻題材動畫正是體現這種歷史的靈魂、民族的精神,甚至是人類文明的一個極好的載體。通過科學幻想和人文情感打造出來的故事,可以吸引青少年的視線,同時又傳播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價值觀。結合緊密結合自身歷史和情感,充分發揮想象力,嚴謹對待科學知識,即是作為一名動畫創作者所應該堅持的創作方向。
關鍵詞:數字電影特效;編劇;影響
計算機技術在電影中的運用是一次電影史上的革命,促進了全新的電影世界的產生。隨著電影作品在制作過程中對計算機制像技術的廣泛應用,使電影作品的視覺效果產生的藝術魅力遠遠超過故事的情節,同時電影作品由最初的部分內容利用計算機技術轉變為全部內容都有計算機技術的參與,正像如今我們很難看到哪部電影作品的制作是脫離數字電影特效技術。數字電影特效的運用豐富了導演對故事進行講述的方式,雖然在制作方面仍然存在技術難度,但是數字電影特效的運用為電影制作帶來了巨大便利,比如導演可以講劇本中復雜的視覺效果展現給觀眾,還可以將震撼人心的影視畫面創作出來,既保護了演員的安全又節省了拍攝成本。另外,數字電影特效對編劇產生的影響也不容忽視,比如數字電影特效的運用就在一定層面上影響了編劇的創造力和藝術想象力。
1 數字特效技術的范疇
當前難以對數字電影特效進行簡單的定義,只能說是數字電影特效是利用計算機技術來實現的電影特效技術,可以將數字電影特效分為創作合成型、特殊處理型和補充合成型。其中創作合成型是將實際拍攝的景物和人物與計算機技術產生的圖像結合到一起的數字特效形式,此類特效形式主要用來創作不存在的事物及其運動形式。比如《侏羅紀公園》就是利用特效技術產生各種恐龍,然后與現實中拍攝的景物進行組合;特殊處理型數字電影特效技術是指對拍攝的真實人和物進行某種特殊的處理,讓人和物在影片中更加突出。特殊處理型數字電影特效在影片中的應用可以讓觀眾清晰地發現影片的處理痕跡,洞察拍攝者的內心想法和情緒變化;補充合成型數字特效是指將傳統的拍攝與數字特效技術進行融合,利用計算機技術將拍攝的真實畫面串聯在一起形成獨特的視覺特效效果。主要表現在創作者可以將不同的影像合成到同一個畫面之中,比如《阿甘正傳》中出現的虛構歷史鏡頭,就是利用了藍幕摳像的數字特效技術,達到了逼真的影視效果。另外,對于影片中的某些拍攝素材的不足難以達到影片效果的難題,可以對其拍攝素材的實際拍攝效果進行復制,然后利用數字特效技術達到拍攝效果的目的。
2 數字電影特效對編劇的影響分析
數字電影特效在電影制作中的廣泛使用,取代了電影制作中的傳統特技,讓更多的電影制作人選擇用數字電影特效增加影片的吸引力。同時與電影特效關系不密切的電影編劇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編劇受到數字電影特效的影響越來越明顯,其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與電影極具美感的電影畫面為觀眾帶來了美妙的享受。
2.1 在創作方面的影響
任何藝術都離不開想象和創作,電影藝術當然也不例外。而數字電影特效向電影的介入,對電影編劇的創造力和形象力產生了最直接的影響,為編劇提供了廣闊的創作空間,可以充分將自己的想法在影片中展現出來。比如數字電影特效可以將編劇創作的故事內容、故事背景、故事情節和故事人物與時空都完美的展現個觀眾。
其一,在題材上數字電影特效對編劇產生的影響。通過對奧斯卡獲的最佳視覺效果的影片進行歸類發現,其中科幻類題材的獲獎數量最多,其次是冒險類題材、動作類題材和驚悚類題材,少數獲獎作品是愛情題材、喜劇題材和災難題材。科幻片題材的流行一方面可以在商業運作中獲得高額的資金回報,另一方面可以滿足觀眾的需求。這在一定程度上讓編劇更愿意花費精力在科幻片題材的創作上,比如《指環王》系列影片的創作,不僅在電影市場獲得大賣,還獲得了最佳視覺效果獎、最佳影片獎和最佳改編劇本獎,正如《指環王》系列影片獲得的成功,促使其編寫組進行《金剛》影片的編劇,并且再次獲得奧斯卡大獎。另外,數字特效電影中的數字朋克十分值得關注,其主要特征是在科技發達的未來社會,人們在光怪陸離的環境中生活,城市面貌卻破爛不堪。這類題材影片從科幻角度出發,從意識形態上擴展到整個社會,得到了觀眾的熱愛和青睞。
其二,在創作過程中對編劇的影響。作為新興的交叉領域,數字電影特效技術往往體現出快速更迭的局面,并且電影的導演往往是電影的編劇,可見此類導演已經不再是傳統的導演,自身往往具備藝術性和技術性。現如今導演兼編劇的局面在編劇的創作和拍攝過程中具有明顯的優勢,既可以在編劇過程中有效的控制劇本的故事情節、劇情節奏和表達方式方法,還可以在影片的拍攝過程中進行再創造和再加工,讓電影作品更加完美。比如《泰坦尼克號》、《阿凡達》的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就是一位杰出的導演兼編劇,他利用自身扎實的數字電影特效基礎對真實歷史時間進行改變,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2.2 在技術方面的影響
數字電影特效技術就是指在電影拍攝過程中采用的某些特殊的技巧,隨著時代的進步,數字電影特效介入的范圍越來越廣,把除真人拍攝外的所有層面幾乎都包含在內。而編劇作為劇本的設計者,具有重要的存在價值。雖然編劇和數字電影特效二者看似沒有密切的聯系,但是在電影拍攝的過程中二者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另外,數字電影特效可以分為“視覺特效”和“現場特效”,二者對編劇的影響體現在以下幾方面:其一,“現場特效”是在前期的電影制作效人員就進行參與,根據編劇和導演的要求創設視覺效果,而“視覺特效”是指特效人員按照影片要求合成最終的特效,并對合成效果進行加工,可以完成許多難以拍攝的特效鏡頭;其二,“現場特效”是指參與現場特效并提供服務的工作對象,與一般的拍攝區別不大,而“視覺特效”是利用先進的科學設備和技術對數字畫面和膠片畫面進行再加工和處理,從而獲得全新的影片效果。二者都需要人們進行參與,但是前者主要是工作人員參與,為影片拍攝創造獨特的視覺效果.
2.3 對編劇產生的負面影響分析
數字電影特效的推廣和應用,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編劇的功能。原本為電影藝術服務的數字電影特效正走向極端化,觀眾盲目的追求具有特效的電影作品,導致電影編劇在進行創作時往往只寫那些流行題材的劇本,難以取得具有實質性的劇本作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其一,缺乏對故事內涵的把握。在影片拍攝中盲目地使用數字電影特效,將其作為炫耀的技巧,難以有效促進故事情節的變化,讓觀眾長時觀看會產生視覺疲憊;其二,影響觀眾對有效信息的捕捉。如果在電影拍攝中過度追求對數字電影特效的運用,忽視編劇設定的體驗和感悟,則電影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價值。
3 結語
數字電影特效的應用使原本難以拍攝的故事情節變為可能,并產生了新的電影風格和形式,其帶來的無限可能性不僅有利于劇情的快速發展,還可以將編劇的豐富的想象力展現給觀眾。因此,對當前數字電影特效對編劇的影響進行研究可以為促進編劇對自身劇本的故事情節和故事節奏進行準確把握。
救援,從地球到火星 劉慈欣參加華語科幻星云獎
2015年歲末,由馬特?達蒙主演的科幻影片《火星救援》上映,繼2014年底《星際穿越》之后,再一次在辭舊迎新之際,為全球觀眾奉上一道以探索太空為原料的科幻大餐,并掀起了航天科普熱。
影片講述的是,人類實現了首次在火星上登陸,美國宇航員馬克?沃特尼(馬特?達蒙飾),他與其他5位宇航員遭遇巨型風暴,外太空之旅只能提前結束,他因為被誤認為無法生還而被留在火星,成了太空魯賓遜。清醒后的馬克發現自己遠離地球家園,食物只夠一個月的供應。幸好他天性幽默樂觀,而且是個植物學專家,決定靠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等待下次火星任務的到來,雖然這一等就要4年。 《火星救援》地球指揮室
熟悉馬特?達蒙的觀眾都知道,除了主演《火星救援》、參演《星際穿越》,他還主演過一部非常有名的電影《拯救大兵瑞恩》。電影講述的是諾曼底登陸后,瑞恩家4名于前線參戰的兒子中,除了隸屬101空降師的小兒子二等兵詹姆斯?瑞恩(馬特?達蒙飾)仍下落不明外,其他3個兒子都已在2周內陸續戰死,美軍方上層得知此事后,特令前線組織一支8人小分隊,在人海茫茫、槍林彈雨中找出生死未卜的瑞恩,并將其平安送回后方。
敬畏生命,無論寫實還是科幻 隊員們發現失聯的馬克
2部電影,2場救援,有相似處也有不同點。不同的是,一個發生在地球,一個是發生在火星;相同的是,即使冒再大風險也不惜代價,設法拯救人的生命。2部電影,雖然一部寫實一部科幻,但聯系起來看,卻傳達了一個共同的價值觀,那就是:無論在地球上還是太空中,人的生命都是占據第一位的。
戰爭是殘酷的,戰事一起,人的生命便會置于隨時可能被剝奪的危險之中,所以能和平解決的爭端絕不要通過戰爭。但是,當人類面對類似德、日法西斯挑起的反人類戰爭時,卻又只能被迫用戰爭來制止,以保全更多無辜的生命。《拯救大兵瑞恩》,拯救的雖是一個普通士兵的生命,體現的卻是正義對邪惡的頑強反擊,是對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是人道主義追求的人類普世價值。 馬克滯留火星
以人類目前的認識和科技水平,探索太空的風險雖然和戰爭無法相提并論,但與其他科學探索活動相比還是比較高的。以載人航天為例,在過去50多年中,已經有22位航天員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美國的航天飛機項目之所以無法繼續,2次飛行事故造成14名航天員犧牲是重要原因之一。在未來的火星登陸以及其他以更遠星球為目標的載人航天活動中,類似于《火星救援》中的危險局面很可能在現實中出現,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在各種探索計劃設計之初,必須把最大限度地確保航天員的生命安全放在首要位置,盡可能考慮周全,把風險降到最低。同時,也要設計多種救援方案,以便出現意外情況時能夠及時、有效地應對。在人類的詞典里,“尊重生命”的意義,無論地球還是火星,無論地面還是太空,沒有任何不同。一旦有航天員在太空中面臨生命危險,地球上的人們一定會像《火星救援》中一樣,傾盡全力救援,不僅是為了危難中的航天員,也是為了捍衛人類的共同價值。
探索,人類發展永恒的主題
太空探索不同于戰爭。戰爭的危險在許多情況下是被迫面對的,面對侵略只能拿起槍來保家衛國;而探索太空是人類的主動選擇,其中的風險人類也會主動面對。可能有人會說,既然風險那么高不探索算了,但如果真的是這樣,人類也就不成其為人類了。人類剛開始航空、航海之時,風險同樣很高,如果因為風險高而放棄,試想,今天地球上的人類生活又會是怎樣的一種局面?有風險需要正視、克服,而非無視和逃避。以人類的智慧,可以進行諸多高難挑戰,未來,太空旅行一定會像今天的人們乘坐飛機、輪船一樣方便、舒適、安全。
進入2016年,又逢火星探測窗口期,歐洲將發射“微量氣體火星軌道器”,美國也將發射“洞察”號火星著陸器。我們祝愿這些無人火星探測活動進展順利,更期待人類登上火星的那一天早日到來――當然.祈禱最好不要出現《火星救援》那樣的驚險場面。 馬克思考如何在火星生存下來
太空版,拯救大兵“馬克”
《火星救援》的背景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2030年實施的載人登陸火星任務。梅麗莎?劉易斯(由被稱為好萊塢“勞模姐”的杰西卡?查斯坦飾演)擔任火星考察隊的領隊,率領航天員乘組登陸火星表面。在執行任務的第六天,遭遇了突如其來的沙塵暴襲擊。劉易斯當即決定提前結束任務,航天員乘組緊急撤離火星,返回地球。撤離過程中,航天員馬克被狂風吹起的金屬天線戳破了宇航服,身體受傷,宇航服開始漏氣,服內壓力逐漸下降。昏倒的馬克與隊友們失去聯系。萬幸的是,從馬克身上傷口處流出的血液在火星極低的氣溫下快速凝固,堵住了宇航服上的漏洞,馬克得以保命。
當馬克跌倒時,恰好壓壞了安裝在宇航服上的生命檢測系統。隊友們收到的信息顯示馬克已經罹難。由于天氣十分惡劣,無法開展搜救,在緊急情況下,隊友們不得不按照航天任務流程,立即撤離火星。
馬克孤身一人被遺棄在火星上。此時,登陸艙已經被沙塵暴損毀,生存物資補給不足,眼前是一片荒涼而狂野的火星戈壁。面臨重重困難,孤立無援的馬克必須想方設法在火星上生存下去,并堅持到隊友們來救他回地球。
馬克先是包扎自己的傷口,然后利用火星定居點的儲備物資,積極生產自救。他重新排布太陽能電池供電系統,清點食物,根據生存所需的最低熱量需求,估算所能支撐的時間。他搭建了蔬菜大棚,用地球上帶去的一小部分土壤與火星土壤和自己的糞便混合,生產出有利于作物生長的、富含微生物的土壤,在火星上種起了土豆。他找到之前火星任務遺棄的“探路者”號火星車,利用火星車上的天線重新與地面取得聯系,把自己仍然存活的信號傳回地球。NASA立即組織世界各國的優秀科學家和工程師,與正在返回地球的航天員乘組密切合作,準備重返火星、拯救馬克。
很顯然,這是一部發生在太空中的美國西部片,是火星版的《荒野求生》,也是太空版的《拯救大兵瑞恩》。這部片子展現了人類集體的努力,以拯救馬克回到地球為例,除了火星的惡劣環境外,沒有人會阻止他回到地球,馬克最終得以平安歸來。
太空迷,寫就科幻大作
影片《火星救援》根據安迪?威爾2012年出版的同名小說改編。臺灣三采出版集團翻譯出版了繁體中文版,書名為《火星任務》,大陸譯林出版社引進出版了簡體中文版。
作者安迪?威爾的正式工作是一名電腦程序員,也是一位業余的科幻作家。安迪?威爾是一位狂熱的太空迷,他甚至利用專業特長,編寫了一個專門用于計算從地球到火星旅行所需航行時間的程序。他曾經預測人類將在未來二三十年內登陸火星。
實際上,《火星救援》早在2009年就已經寫作完成,安迪?威爾把這部小說放在自己的網站上連載,供人們免費閱讀。由于讀者反響不錯,他把小說放到亞馬遜網絡書店上出售,定價0.99美元,如此一來,喜歡該書的讀者就可以在Kindle上方便地閱讀。短短3個月,《火星救援》就賣出了3 500份,榮登亞馬遜2014年科幻類暢銷書榜首。
自出版起,《火星救援》經受了科幻迷、太空迷和專業人士的檢驗,得到眾多好評。功勛航天員克里斯?哈得費爾德評價認為,作為一部科幻小說,故事講得非常精彩,而且技術上有很高的準確性。
幸運,被好萊塢看中
更為幸運的是,這部小說被好萊塢看中,拍成了同名電影,安迪?威爾由此成名。
《火星救援》是一部3D科幻片,英文片名為《The Martian》,中文片名則五花八門,《火星任務》《絕地求生》《絕地救援》《火星人》等。若從書名直譯,翻譯成“火星人”也能接受,但考慮到影片的核心主題,翻譯成“火星救援”更為合適。
關鍵詞:畢達哥拉斯主義;數本論;和諧對立;靈魂輪回
引言
畢達哥拉斯是古希臘重要的哲學家,是集希臘理性精神與宗教精神于一身的典型代表。由他所創立的畢達哥拉斯學派,注意世界上形式關系的事實,他們通過可觀測的物質事物,如量度、比例、秩序可以用數表示,進而推測一切其他存在是“數”的外在表現形式,“數”是萬物的本源,作為非物質的各種情感,如愛情、正義、美德都由“數”來規制。而畢達哥拉斯主義以“數是萬物之本原”為綱,以“數的和諧性”為核心,進行哲學思辨與探索自然。
一、“萬物皆數”在背景設定上的體現
嚴格的來說,畢達哥拉斯學派中并沒有關于文藝美學的專門論述。不僅如此,畢氏學派的諸多美學觀點都需要從其它論述之中提煉出來,比如畢氏學派的音樂美學觀就是從其宇宙論中總結而成的。此外,由于該學派著書不豐,且因為年代久遠而大多佚失,我們只能從柏拉圖所保留的一些思想結果來推斷其思維過程。不過即便有些許零星甚至破碎,但這并不妨礙我們感受其本質的美學思想體系。
畢氏學派的美學內核,也是其推而廣之至文學、音樂學、建筑學、物理學等學科的核心,是“數本論”。對于其數本論的解讀,可以用“萬物皆數”四個字來簡單概括,即將世界的本源視為“數”這個概念,區別于泰勒斯的水和赫拉克利特的火等有具體形態的自然元素,“數本論”提供了一個宇宙的概念模型,類似于今時今日的數學建模。在畢氏學派看來,“數”不但有數學意義上的多寡,也具有幾何的形狀,這便可以理解畢氏學派的雕塑和建筑之美。畢達哥拉斯認為是先有了“數”才有了幾何意義上的“點”,有了點才有平面和立體,這之后才有了諸多元素構成的萬物,所以數在物之前,是客觀存在的形式和內容,是“根源”。因而體現在文學當中,一種自然而然的畢氏美學,同時也是判斷一部作品具有畢達哥拉斯主義傾向的標準就是其文字的背后是否有數本思想。
這里所指的數本思想稍微有別于畢氏哲學的“數本論”,具體指的是作品中非常重視抽象的“數”。比如沃卓斯基兄弟編寫的《黑客帝國》劇本就是典型的畢氏主義作品,即作品中的我們人類所謂生活中所感受到的一切不過是計算機的數字模擬信號向我們大腦發送的電訊號而已,正所謂“我知道這塊牛排是不存在的,但我的大腦告訴我這是一塊的、美味的肉塊”;另外在科幻小說《靈魂之井的午夜》中,對于我們個體不過是“能量的數學方程”這一論斷也是畢氏數本論的直接體現。其中指出我們的本質都只不過是原始的宇宙能量,決定我們物質形態的是牢固的數學方程式,一旦改變,那么就不存在之前的“我們”了;同樣,國內著名的硬科幻小說《三體》對“二向箔”①這一概念的描述也符合萬物皆數的美學內涵,生活在三維立體世界中的我們被二維化后成為平面幾何的生物,這種可怕的攻擊手段就變成了美妙的數學上的三維投影變換。
畢氏數本思想體現在文學作品中有一大顯著的標志就是往往有一個形象承擔了極端化的“數本論”,例如《黑客帝國》里的“造物主”,“他”(在虛擬世界中以一個白衣人類長者形象出現)因為本身是一個邏輯程序的緣故,只能進行絕對化的數學思考,并試圖將一切變成量化的數字進行分析處理。此外,對于一些創造世界類型的架空科幻作品,還有可能作品當中所設計世界的本源就是數字模擬,如科幻作品《創戰紀》、《數碼寶貝》、《刀劍神域》等,這一類應該來說是更接近數本論思想的。
二、“和諧對立”在故事情節上的體現
畢達哥拉斯主義與其說是一種哲學觀點,不如說更像是一種宗教教義。較之米利都學派以具體的物質為萬物本源的樸素唯物主義,畢達哥拉斯學派將源論抽象為“數”;而較之愛菲斯學派的辯證法思維,畢達哥拉斯學派則是形而上學的宇宙機械論的忠實信徒。因而在《西方哲學史》一書中伯特蘭?羅素對畢達哥拉斯學派有一個有趣的描述“建立了一種宗教,主要的教義是靈魂的輪回和吃豆子的罪惡性”。②不過這只是作為偏向于神秘主義色彩的畢達哥拉斯學派特點,另一方面要提到的則是作為學派創始人的畢達哥拉斯的另外一個形象――“作為一種輝煌定理的發現者和命名者,他是一位了不起的數學家;他通過對數學知識的運用,在天文學和聲學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并用那些奇妙的和聲譜成了天體的音樂;最后他將數學與數看成是各門學科的組結所在,從而締造了精確的物理學和數學系統,并且提出了一種規范的,數學的宇宙論。畢達哥拉斯乃是希臘的牛頓。”③基于此,畢達哥拉斯主義從一開始就存在有代表感性的神學與代表理性的科學之間和諧對立。
在希臘神話中,作為藝術化身的繆斯女神就有著先覺的靈感和理性的創作相結合的特點,因而早期的希臘哲學美學思想不可避免的帶有神秘主義色彩,或者更為堅決的一種說法則是“科學,本來就只是慢慢地在宗教神學內部蘊育出來的。”前蘇格拉底時期的畢氏學派的“和諧對立”學說直接的運用是在音樂方面,在此基礎之上進一步推廣至整個宇宙的和諧與對立。
基本上所有的文學作品都存在有二元對立的矛盾沖突,對立這一點是共性,并不能看做是具有畢氏作品的特質。但在科幻作品當中,因為想象總是依托于現實展開,作家于是習慣于將人類自身作為一個整體來表達,從而導致人類一元的必然形成,與之相對的,“非我族類”的任何一方就順理成章的成為了另一元。再者,科幻作品的舞臺往往是宏大的宇宙,至少也是廣袤的海洋如《海底兩萬里》,或者索性架空設計世界,這就自然容易與宇宙和諧觀產生聯系,從而可以發生小到個體達到宇宙的和諧對立旋律。這也解釋了科幻作品中更容易發現畢達哥拉斯主義傾向的原因。
而就科幻作品而言,在“和諧對立“這一點上體現得最為明顯的作品毫無疑問是《黑客帝國》系列,其作品充滿了大大小小的過程的對立和結果的和諧。首先是代表感性的人類和理性的機器之間的對立,《黑客帝國》整個故事就是講述人類與機器的戰爭,最終人類機器達成和平;再者是“尼奧”作為救世主將要做出的命運和選擇之間的對立,命運是放棄愛人換得人類存續,選擇是毀滅人類救得愛人;其次是機器內部程序的對立,“先知”和“造物主”前者打破數學方程的平衡,后者拼盡全力維持數學的完美公式,這一對矛盾是最能反映畢氏學派和諧對立思想的;最后是正義與邪惡的對立,邪惡的“史密斯”和正義的“尼奧”化為一體同歸于盡,為作品的和諧畫上了句號。
三、“靈魂輪回”在人物命運上的體現
“靈魂”這一概念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宗教和神秘主義,作為一個哲學派系,畢達哥拉斯學派以一種直截了當的方式將宗教和哲學的聯系表現了出來。在畢達哥拉斯本人看來,通過宗教的思維方式進行理性思辨是完全正當合理的,因為理性具有“神圣性”,通過思考和神靈交流才能達到終極的智慧。畢氏學派的神秘主義核心思想就體現在“靈魂輪回”學說上,其包含靈魂輪回和靈魂凈化兩個內容,不過這兩者在根本上是交織在一起的。靈魂的輪回學說被認為和數本論一樣是畢達哥拉斯的基本思想,所謂“數目的某一特性是正義,另一種是靈魂和理性”④
畢達哥拉斯的靈魂觀來自埃及、巴比倫的東方神秘主義和古希臘奧菲斯教的融合,前者為其提供了“靈魂不朽”的理念,如埃及人相信木乃伊的死而復生;而奧菲斯教主張肉體是靈魂的牢籠,靈魂只有離開肉體才能展現其真實并回歸其本貌借以返回神靈的殿堂。法國導演呂克?貝松的作品《第五元素》很好地反映了靈魂說“不朽”,作品中的主角依托高科技死而復生;而美國暴雪公司所推出的《星際爭霸》游戲的官方小說《暗黑圣堂三部曲》則凸顯了靈魂的升華和凈化,其中的圣堂武士塔薩達正是通過肉身死亡獲得了神靈的力量。另一方面,畢達哥拉斯的靈魂觀和其數本論是緊密聯結的,因為“數是最智慧的”,只有不朽的理性(即靈魂)才能認識它。對于這一點,日本作家虛淵玄所著小說《Fate Zero》中的人物“間桐臟硯”算是一個反面的例證,其為了能夠獲得真理而拼命延長自身生命,而最終迷失了最初的追求,至死方才悔悟。
一般情況下,科幻作品中的靈魂輪回都遵循了畢達哥拉斯靈魂說的靈魂不朽模式,“靈魂依照命運的規定,從一個生物體中轉移到另一個生物體中”,⑤因為這一種模式較為容易解釋,也比較能夠為人們所接受。至于靈魂凈化,其類似于一種苦行僧式的修行,在中國道家的觀念中和“兵解”類同,比較有代表性的文學人物是美國作家杰克?L?喬克筆下的納森?布拉齊爾這一角色,這個人物以上帝的靈魂灌注入不同的物種以體會意義。在這之中,將數本論和靈魂論相結合的作品就很少見了。
總的來說,畢達哥拉斯主義在科幻文學作品中是一個不太典型的典型現象。關于這一點,首先在于科幻作品在創作本身就有天馬行空的特點,因而作家不會有意識地注意自身的流派傾向性,所以其文學體現多半是自發行為,這種自發性只有在作品誕生之后才能為作家和讀者所感受。然后,畢達哥拉斯主義作為哲學和美學觀點,更多的運用在科學和感官型藝術(如雕塑、音樂)上,少有人自覺地以畢氏主義去進行文學創作,這意味著作家是無意識地滑向了畢達哥拉斯主義。最后,畢達哥拉斯主義作品的創作,從一開始就具備了三個特質,理性的萬物即數創造了世界,神秘的靈魂輪回被賦予了人物角色,二者在宇宙尺度上對立之中最終走向了和諧統一,同時也是畢氏思想的融合和歸元。(作者單位:湖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
注解:
①劉慈欣 《三體:死神永生》 第405頁.
②羅素:《西方哲學史》上卷,第57頁.
③Jonathan?Barnes The Prosocratic philosophers,P.100-101.
④北京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史教研室 《古希臘羅馬哲學》〔M〕.北京 商務印書館,1961.P37
⑤北京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史教研室 《古希臘羅馬哲學》〔M〕.北京 商務印書館,1961.P33
參考文獻:
[1]郭建光.簡評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和諧美學觀[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5,(3).
[2]錢寧.論畢達哥拉斯哲學及其與宗教和科學的關系[J].思想戰線,1987,(5).
[3]劉東.畢達哥拉斯學派的美學思想[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1988,(1).
[4]王瑞鴻.畢達哥拉斯與希臘神秘主義的理智化[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4).
[5]張風帆.畢達哥拉斯主義新論[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3).
[6]楊洋.淺析畢達哥拉斯數觀對電影創作的影響[J].黑河學刊,2010,(8).DOI:10.3969/j.issn.1009-3036.2010.08.021.
關鍵詞 動畫語言;CG;動畫場景;動畫鏡頭語言
談到動畫,人們首先想到的即是日式動畫與美式動畫。日式動畫多以二維為主,畫面風格個性鮮明,追求塑造特有的角色個性以及細膩、極具吸引力的劇情發展為目標。美式動畫多以夸張的手法,寫實的畫風去塑造英雄主義的角色個性,給人以強大的視覺沖擊力。相對而言更加耐人尋味的是劇情上面的曲折,在眾多日本動畫家中,作者更愿意談的是新海誠導演,劇情,場景,畫面作為新海誠導演的語言,向人們展示出一個新時代日式動畫的成長。
星海誠導演的代表作品為《星之聲》、《云之彼端•約束之地》、《秒速五厘米》等。《星之聲》于2002年在日本悄然問世,卻吸引了日本業界的關注,作品不僅以深邃憂郁的意境、炫麗多變的色彩展現出來,看似平凡瑣碎的場景物件擺放,卻處處透著巧妙的安排,光影也為畫面的靈動添色不少。《云之彼端•約束之地》完成于2004年獲得第59屆每日映畫Concours最佳動畫電影獎,技術實力趨于成熟的星海誠導演,在片子中更加著重于劇本的編寫,情感的鋪墊。最值得一提的是《秒速五厘米》這部作品,在2007年亞洲太平洋電影獎中獲得最佳長篇動畫電影獎。本片講述了時間和距離的故事。在新海誠導演的筆下,一段細微的故事被無限地放大和延長,作品將每一個絢麗畫面帶來的細小觸動聯系起來,形成了內心巨大的空洞。 伴隨著時間的流逝,距離的拉長,我們經歷了離別之后的離別,體會了成長之后的成長,然而這樣的空洞卻只會越來越大。
1.劇本
“劇本主要由臺詞和舞臺指示組成。對話、獨白、旁白都采用代言體,在戲曲、歌劇中則常用唱詞來表現。劇本中的舞臺指示是以劇作者的口氣來寫的敘述性的文字說明,包括對劇情發生的時間、地點的交代,對劇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形體動作及內心活動的描述,對場景、氣氛的說明,以及對布景、燈光、音響效果等方面的要求。”[3]新海誠式的劇本是具有散文式的劇情。例如:“聽說秒速是5厘米”,“嗯?什么?”“櫻花瓣飄落的速度每秒鐘5厘米”。秒速5厘米,是指櫻花瓣飄落的速度。導演正是定于這個基調將整部動畫分為三段,巧妙的避免了新海城之前創作的《云之彼端•約束之地》[1]那種長篇看了之后拖沓的感覺。三個故事單獨拆開來看也有獨立的劇情,連起來則更加彰顯了最初的主題――“心的距離”。 故事雖然很平常,平常到我們似乎每個人都會經歷。導演在創新時放棄了《星之聲》[2]所熟練運用的科幻機械類情節,轉而使用敘事抒情的散文式劇情,利用一些細微的語言描寫,讓我們很好的結合了男主人公貴樹的憂郁性格。新海誠導演用五十多分鐘的時間做鋪墊,終于在最后兩分鐘將自己想表達的感情用一個回頭、一個轉身以及一個微笑釋放了出來。在兩分多鐘的快速切鏡頭轉換中新海誠想表達的是,曾經純真的感情并不會隨著時間的流失而消逝。回憶像酒,少許你便可覺得那其中的甘美,如果濫喝沉迷其中,只是一個神智不清的酒徒。
2.鏡頭技法
“動畫鏡頭語言就是用攝像機像語言一樣去表達我們的意思。我們通常可經由攝影機所拍攝出來的畫面看出拍攝者的意圖,因為可從它拍攝的主題及畫面的變化,去感受拍攝者透過鏡頭所要表達的內容。”鏡頭轉換之間,《秒速五厘米》這部作品尤其是第三章的時候,采用了大量快切的手法來突出兩個人之間的心靈距離,這一點讓人能在短時間內感覺到歲月在兩位主人公身上滄桑的變化。而第一話《櫻花抄》經常一個鏡頭從近景推到遠景然后搖到全景,給人一氣呵成的感覺,同時又很好的進行了轉場,讓整個片子更加連貫。
3.畫面風格
新海誠導演從第一部作品開始就是唯美細膩的場景華麗到窒息。看了《云之彼端•約束之地》[1]之后場景依舊歷歷在目,很多看似平淡的地方經過色調的修正后變得華美無比。尤其一提的是背景的光線,因為他擅長使用那種強烈的明暗對比而且光線出現的位置和時間不是很符合常規――但這種方式卻帶來了更加好的視覺沖擊效果。新海誠的特色就是色彩很艷麗,艷麗到很多人都不敢使用。
星海誠相比吉卜力,studio4°C,Madhouse這些老牌制作公司來說,團隊的原畫和動畫能力來說還是很薄弱。當然提及日本的動畫,我相信大部分人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宮崎駿。不可否認,他已經成為了日本動畫領域的一面旗幟,那些簡單易懂的故事情節,都已漸漸轉化為人們心中值得回憶的過往。在講述任何一部動畫作品的時候,所呈現出的敘事功底以及對情感的把握展現出了熟練的實力,使得人們認識到了一個完成的星海誠導演。
參考文獻:
[1] 新海誠.《云之彼端•約束之地》,2002(2).
[2] 新海誠.《星之聲》,2004.
《綜藝》:就劇本而言,《地心引力》和你以前的作品很不一樣:影片的故事相對簡單,角色更是極少。這個劇本最吸引你的點在哪里?
阿方索·卡隆:劇本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全片的大部分內容集中在一個人物身上,角色又處于與外隔絕的狀態,加上影片的背景是太空,這就開啟了很多很有意思的可能性。
《綜藝》:影片的設定讓我想到李安導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雖然視覺上充滿了大量復雜特效,但核心都是情感故事,角色也都不多,和我們熟悉的好萊塢特效大片很不一樣。《地心引力》從劇本起籌備了很長時間,是因為好萊塢很難接受這樣的項目嗎?
阿方索·卡隆:其實劇本里還是有很多懸念的,故事也比較緊張,我想這是個有利因素,因為能吸引到更多觀眾。這固然是一部關注人物內心世界的電影——某種程度上,影片中外在的宇宙其實也可視為主人公內心宇宙的隱喻。但影片從頭到尾也充滿了動作元素,作為產品而言,這是一部以動作為導向的電影。因此創作上的主要挑戰還是如何保持這二者的平衡,因為有時電影需要從角色極為私密的時刻馬上切換到動作性場景,而劇本內部則必須保持連貫性。
《綜藝》:這部電影也是你首次和你的兒子喬納斯(Jonás Cuarón)合作編劇,和家人一起拍電影的感覺如何?
阿方索·卡隆:感覺很棒。我兒子從一開始就參與了項目。整個劇本源自我們的一個簡單的想法:在一個簡單的故事里,讓影片集中跟隨一個人物展開。隨著劇本的發展,故事里加入了越來越多的場景和懸念,還有很多我們自己的情感,因此創作的過程中我們也一起經歷和體驗了很多。我很高興他和我們一路走了下來。
《綜藝》:《地心引力》是你繼2006年的《人類之子》(Children of Men)后的又一部科幻作品,今年你還執導了科幻電視劇集《信仰》(Believe),為何特別鐘意這個類型?
阿方索·卡隆:其實我個人并不覺得《人類之子》是部科幻片,那部電影我想描繪和評述的是世界所陷入的某種狀態。而《地心引力》里涉及的太空技術也都是現實里存在的,比如國際太空站等等。對我來說,這是一部關于探索世界和太空的電影。我一直對太空特別著迷,自孩提時代目睹了人類首次登月之后就一直很著迷。
《綜藝》:太空題材的電影,之前有《2001太空漫游》《阿波羅13》這些名作,你最喜歡其中哪部?
阿方索·卡隆:太空電影里最突出的當然是《2001太空漫游》,這是這個類型的開山之作,也是一部真正的大師之作。此外我也很喜歡塔爾科夫斯基的《太陽系》(Solaris)。但是在創作《地心引力》劇本的過程中,我們基本沒怎么討論過之前同類主題的作品,我參考最多的倒是斯皮爾伯格的處女作《決斗》(Duel),還有《逃亡列車》(Runaway Train)這樣的片子。對于太空題材,我很不喜歡的一點是:很多科幻片都把太空背景當成了某種胡編亂造的借口。我的這部電影更多還是基于目前已有的科學技術,而非科學幻想。
《綜藝》:這也是《地球引力》區別于其他同類電影之處嗎?
阿方索·卡隆:我覺得這類影片對待太空和科技元素的態度大多很不嚴肅,更多還是屬于幻想類電影,只有《2001》等少數幾個例外。在《地心引力》之前,比較嚴肅寫實的太空電影或許只有《阿波羅13》了。當然我們的電影也是虛構的,因此需要把現實的技術環境放進編寫的故事里,但我始終堅持影片的細節在現實中要能站得住。我們想拍一部盡可能準確的太空電影,我想這已經足以讓《地心引力》和其他大多數電影區別開來。
《綜藝》:《地心引力》是你第一次拍3D,影片從一開始就決定要用3D拍攝?
阿方索·卡隆:是的,影片最初的定位就是太空冒險3D電影,一開始就計劃用3D。我們在技術方面花費了多年時間,因為在《地心引力》中我們想要做到不一樣:把觀眾真正帶到太空中,讓他們從電影開場起就融入太空,主觀上也能沉浸其中,就像跟隨著角色漂浮起來一樣。之前有看過電影的宇航員對我說:觀看這部電影是在地球上能做的距離太空最近的事。
《綜藝》:關于3D,技術方面的探討已有很多,作為電影藝術家,你怎么看待這種技術?3D會改變電影的既有語言,還是會成為某種美學上的特殊工具,就像蒙太奇、長鏡頭那樣?
阿方索·卡隆:其實在藝術和電影的世界里,3D是非常有機的。我覺得最早的3D電影可以追溯到1898年盧米埃爾兄弟拍的一些電影。對于當前的3D技術來說,某些情況下3D確實能產生出很強烈的效果,比如一些大廣角的場景,還有我一直在探索的運動長鏡頭,效果都比較適合3D。但整體來說,我更同意你的看法:3D是一種特殊的藝術工具和手段,也應該被如此使用。
《綜藝》:提到你非常拿手的運動長鏡頭,這次《地心引力》的開場也是繼《人類之子》后你再度技驚四座,為何特別喜歡長鏡頭?
阿方索·卡隆:這是我在過去12年里一直努力研究和探索的領域,和我的攝影師盧貝茲基(Emmanuel Lubezki)一起。我對鏡頭中人物與周邊環境的關系一直很感興趣,在電影里我總是希望能創造或再現出二者之間的關系。但我很小心不落入炫技層面。作為電影的修辭手段,長鏡頭的妙處是揭示某種鏡頭中的可能性而非無限夸大這種可能性。大家現在都在討論《地心引力》中的開場長鏡頭,但這并不是因為鏡頭長,而是因為拍得非常精細。我很享受這個創作過程。放在太空的背景下,這樣的鏡頭處理效果非常好,很容易把觀眾帶入電影之中。
《綜藝》:3D特別適合運動長鏡頭這種表現手段?
阿方索·卡隆:是的,我覺得3D的特點比較適合運動長鏡頭。對于藝術創作來說,需要的正是為特定的技術找到合適的表現手段。但可惜的是大多數3D電影沒做到這點,尤其是很多通過后期轉制3D片子。我覺得過去幾年真正的3D電影只有5部。
《綜藝》:哪5部?
阿方索·卡隆:當然也不是說只有5部這么少,而是說真正用好了3D的電影實在不多。我自己印象比較深的是《阿凡達》《少年派》《雨果》,以及兩部紀錄片,IMAX的《哈勃3D》(IMAX: Hubble 3D)和《皮娜》(Pina)。
《綜藝》:拍攝《地心引力》也有很多技術上的挑戰,作為導演,你覺得其中難度最大的是什么?
阿方索·卡隆:最困難的是如何做出地心引力的效果——因為在太空中是失重的,而我們的片子是在地球上拍的,如何拍出真實的失重感非常重要,這也是整部電影在技術上要解決的最大挑戰。
《綜藝》:過去的十多年中,你既在好萊塢拍攝了很多高成本大片,同時也在你的祖國墨西哥拍出了一些相當成功的藝術電影,你如何看待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電影制作模式?
阿方索·卡隆:就創作本身而言,感覺是一樣的。不同的是,在好萊塢拍片,你能得到更多資源,電影也能有機會和更多觀眾見面。當然,更多的資源意味著更多的資金,這不止是對創作,對電影的商業經營來說也是更大挑戰。
在兩邊拍片我都很愉快,我很喜歡拍小成本電影,而我現在正在寫的下一部電影則是成本更大的制作。對我來說,一切都是為了拍電影。無論拍哪種電影,重要的是影片本身要能站得住,而不是浮在半空。
一、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寫作教學的創新特點
(一)寫作實踐是核心
蘇教版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編寫體系最大的創新之處是完全顛覆傳統的文體為序的方式,將寫作實踐置于寫作教學的核心地位,從根本上改變以往僵化的、物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寫作環節真正有話可說,打破以往學生只是套用模板進行模式化寫作,毫無個性、思想、感情表達的僵局。
蘇教版高中語文寫作教學在編寫過程中,將生活本源觀融入其中,打造了創新的“寫作實踐”板塊。踐行生活作文理念,將寫作教學與真實的生活聯系在一起,從而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同時,蘇教版高中語文寫作教學在設計的過程中,突出強調了作文寫作主體――中學生的主體性與自主性,讓學生在寫作實踐環節,根據自身的生活經歷與想象去自主創造。對比以往命題式的教學模式來說,這讓學生有了更大的自由發揮空間。在寫作實踐板塊中,通過這種新穎靈活的方式,通過精心設計的寫作實踐題目,可以激發學生的非凡想象力,同時,在寫作訓練中加深學生對于語言的理解與運用。
(二)情境創設是重點
蘇教版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編寫對于寫作情境的創設是非常重視的,將情境創設作為整個寫作體系改革的重點,改變以往學生在作文課堂上面對作文題目無話可說的局面。通過對生活中具體存在的一些情境在作文引е薪行情景化再現,學生面對的是一個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故事,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加以解讀,真正解決學生的寫作動機缺乏問題。同時,這對于學生養成善于觀察生活,體會生活的習慣有著重要的意義,他們會在生活中積極思考面對的情境,從而將其轉化為作文素材,在實際寫作中根據具體的題目進行創造化的運用,這與作文寫作的初衷不謀而合。
俗話說:“文學來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因此,蘇教版高中語文寫作教材編撰者在編寫的過程中,十分重視寫作來源于生活的基本出發點。編撰者通過精心設計一個個具體寫作情境,在循循善誘之中將學生的好奇心與能動性充分調動起來,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面對具體的生活問題或者是抽象化的表述,積極投身其中去思考、表達自己的觀點。相比于以往大而空地讓學生感悟生活而言,改革之后的蘇教版高中語文寫作教學更加貼合生活實際,將文學閱讀與寫作實踐有趣地結合在一起,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有著很大的幫助。
二、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寫作教學的不足
(一)與生活聯系有限
蘇教版高中語文寫作教學踐行生活本源觀,創造性地設置了“寫作實踐”板塊,并且強調情景化的寫作環境,這對于傳統的寫作教學來講是很大的進步,也是其寫作教學編寫理念的亮點所在。進步之處是可喜可賀的,但是,整體上而言,這與生活的聯系是有限的,僅僅局限于人與自我、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維度,相比于美國的寫作教材引導學生從家庭、生活、社會等各個方面進行思考而言,蘇教版高中語文寫作教學所觸及的時空領域要狹窄得多,沒有引導學生更加自由自在地去研究社會存在的種種現象,所以說其與生活的聯系不徹底。
在寫作文體的選擇上,蘇教版的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相比于美國寫作訓練有一定的狹窄性,美國母語教材寫作訓練從詩歌、散文、小說、劇本到日志、書信、科幻故事等,可以說范圍十分廣泛,從寫作文體就可看出,其與生活的聯系是十分徹底的,局限性非常小,將寫作能力的培養置于廣闊化的生活場景中,對于學生將來在工作與生活中文字表述能力的培養是極其有益的。
(二)過度的人文負荷
蘇教版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的“寫作實踐”板塊是根據一個個具體的人文精神編排的,力求通過每一個專題的寫作訓練,讓學生在鍛煉寫作能力的同時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相比于傳統的文體為序或寫作能力點為序的模式,有著很大的突破。但是,這種新型的模式之下,寫作教學承擔了過多無形的人文負荷。因為,這種人文精神很多是學生的非自覺追求,而且這些精神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過分拔高或者是偽崇高的現象,對學生自由而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思考與觀點存在一定的障礙性。
(三)認知策略的缺失
蘇教版高中語文寫作教學體系在編寫的過程中,存在過度重視學生寫作狀態,激發學生寫作動機的問題,導致系統化的寫作認知策略指導的缺失。雖然,我們對于單純的寫作技巧的傳授是不認同的,但是,如果因為過度追求了人文性、實踐性和個性化的寫作教學而忽視了寫作認知策略的訓練也是不可取的,而蘇教版高中語文寫作教學體系缺少寫作環節(如構思、寫作、修改等)詳盡而操作性強的指導,這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而言是極其不利的,而且對于教師的寫作指導也是一個嚴峻的挑戰。相比于美國母語寫作教材中,詳細地提出寫作前技巧以及組織思路,編輯草稿,運用寫作策略,詳細可行的修改步驟設計,認知策略的缺失是蘇教版高中語文寫作體系的致命傷。
三、結語
關鍵詞: 小學作文教學 “生活化習作” 平臺
所謂“生活化習作”,就是習作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習作必須是關注生活的,也必然是反映生活的。陶行知先生曾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離不開生活。”小學生缺少廣泛接觸豐富多彩的生活的機會,再加上不會觀察生活,不會發現生活中的真、善、美,寫作時無話可說、胡編亂造,習作脫離生活。那么,如何讓小學生習作走向生活化呢?
一、廣泛閱讀經典,創設“知識平臺”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閱讀積累有重要意義。閱讀可以促進學生正確地認識生活,得到間接的生活經驗,從中汲取習作的材料。因此想要讓學生認識生活,表達生活中的真、善、美,必須借助于廣泛閱讀。小學生首先應向書本學習,書本是教學生寫作的最好老師,學生應背誦教材中好的詩句、經典段落。學生閱讀還要向課外書籍進軍,不能只局限于看作文書和自己感興趣的書籍。學生閱讀時,除了背誦好詩佳句外,還可以搜集優美文段摘抄下來,積累語言。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設一個《摘抄本》,把平時在閱讀中讀的好詞名句摘抄在本子上,然后和同學們進行交流。學生通過相互交流再次擴充詞匯,達到積累的目的,為日后的寫作做好最充分的準備。這是小學作文教學“生活化”的基礎,也是前提。
二、留心觀察生活,創設“發現平臺”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尤其在孩子的眼睛里,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他們比成年人更容易被生活陶醉。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生活,參與生活,體驗生活,產生“不吐不快”的欲望,讓寫作成為學生生活中的需要。這是小學生作文教學“生活化”的保證。我在平時的教學中不斷向學生灌輸“處處留心皆學問”的道理,因勢利導,讓他們留心觀察生活。比如:2009年上半年我鄉進行道路大整修,堵車現象時有發生,住得比較遠的學生不免常遲到,我便抓住這一契機,引導學生留心觀察堵車時的情況,并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寫下來。有過類似經歷的學生寫出了《等車記》、《今天我遲到了》、《堵車百態》等,不僅真實地寫出了堵車時的場面,而且把著急上班、上學的人們的精神、語言、心理描寫得活靈活現。小學生的有意注意尚處于萌芽階段,往往缺乏主動觀察與發現的能力,生活中的很多亮點就這樣流水般悄悄溜走。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捕捉素材,指導學生及時擷取生活中的浪花,把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無拘無束地寫下來。此時習作,自會水到渠成。平時我教學生隨時記日記、寫隨筆的方法,可長可短,只要及時記錄下自己眼中的世界,心中的感想即可,然后定期開展“日記擂臺”、“隨筆樂園”等活動,讓學生充分展示、體驗學習樂趣,互相開啟觀察之門,培養了一批善于觀察生活的小能手,習作素材自然越來越廣泛、自由、有深度。
三、快樂參與活動,創設“實踐平臺”
“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生活是寫作的源泉,作文的內容源于生活實踐,沒有對生活的細致觀察與用心體會,就不會有真情實感的作文。對于生活,單單引導進行觀察和認識還不夠,我們還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活動。一是游覽大自然“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觀察大自然的花草樹木、日出日落、山和田園、蔬菜瓜果……并盡可能地讓學生去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讓學生有物可寫,借景(物)抒情。二是剪輯“社會生活”:引導學生走進社會,記錄社會見聞、熱點透視,讓學生有感而發。如雙休日調查當地環保,寫些感受等。三是鎖定“家庭生活”:引導學生立足家庭,品味家庭生活的情趣,感受家庭成員的親情,讓學生有情可抒。四是掃描“學校生活”:讓學生的“慧眼”捕捉校園動態或多彩的生活并“忘情而作”,有感而發。如節日組織拔河比賽,教師節制作小賀卡……比如,2009年下半年我校組織了一次實踐勞動,孩子們第一次離開家長過集體生活,既新鮮又興奮,全身心投入到了這種實踐活動中,同學關系空前融洽。回來后,我抓住這一契機,先不談習作,而用整整一節課讓他們暢談下鄉一周中難忘的人和事。孩子們沒有“要寫作文”的心理負擔,暢所欲言,七嘴八舌爭先恐后搶著發言。在學生興猶未盡之時,我趁熱打鐵鼓勵他們自由選材、自由表達,把這些難忘的人和事記錄下來,作為小學階段校園生活中一段美好的回憶。學生興致很高,寫得很開心,習作內容空前豐富,體裁各異,達到了百花齊放的喜人場面,連最怕作文的學生也寫得妙趣橫生。此外,我還針對學生愛玩、求新、求異的特點,經常開展一些趣味游戲或體育活動,讓他們自主選擇項目,自己策劃,自己主持。如學生組織模仿《幸運52》中的“幸運搭檔”游戲。我提醒他們注意觀察大家在活動時的各種表現(神情、動作、語言、心理等)與場上的氣氛,而后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揮筆寫下活動過程中最難忘或最有趣的一個小片段,這樣,學生往往能一揮而就,而且效果總是出奇的好。
四、盡情展開想象,創設“聯想平臺”
學生有了生活體驗,并不等于他們在每次習作訓練中都會獲取和選擇恰切、典型的材料,他們還會感到“沒啥寫”。其中主要原因是學生缺乏認識生活和語言表達能力,想象能力。葉老曾說過:“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寫……”這里的“思”和“感”,就是對客觀生活的認識和思考。《新課標》提出:“要激發學生想象,鼓勵寫想象中的事物。”富于幻想是孩子的天性,在他們的腦子里總是充滿了對世界、對未來、對一切事物的奇思妙想,我們要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鼓勵孩子“異想天開”。當然,這里的“想”不是無中生有、憑空捏造,它是以學生的知識積累與生活積累為基礎的合理想象。教師除了平時應引導孩子們留心觀察生活,廣泛閱讀文學作品和科普作品外,還充分結合有關課文的教學發揮學生想象,抓住時機激發學生的靈感,有計劃、有目的地設計安排想象作文訓練。比如:學完《凡卡》、《窮人》等課文后我讓學生進行續寫。對于一些課文中省略的片段,讓學生進行補白。更多的是讓學生寫自己的幻想生活,寫自己的夢、自己的未來、未來的事物等,還用編寫童話故事、科幻故事,聽音樂想象故事,圖形、文字組合故事等形式進行訓練。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快樂地飛翔在作文天地里。事實證明,創設想象平臺將帶給孩子們思想飛翔的快樂。生活不但是習作的源泉,而且是想象的憑借。根據一個簡單的生活情節,往往可以想象出一個形象生動的故事來。生活也是學生童話故事的源頭活水,教師應鼓勵學生將身邊的事,有意義的活動編寫童話故事,奉獻給大家,學生會受到啟發,得到教育。在生活化習作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啟發學生用科學的知識解釋自然現象、社會現象,也可以給自然現象、社會現象以合理科學想象,寫成科幻作文,鼓勵學生探索大千世界的奧秘。
五、引導關心時事,創設“思考平臺”
眾所周知,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作文教學還應多指導學生關心時事,拓寬視野,培養學生對人生、對國家大事的一些關注與思考,在此基礎上進行習作訓練。小學生寫這類作文難度較大,因為它遠離我們,不是親眼所見,所以往往不是泛泛而談,就是套話、大話、空話連篇。如何引導學生對熱門時事進行關注并產生思考呢?首先得讓學生多留心時事報道、新聞評論,對有關事件有感性的了解,然后結合身邊的人或事進行描述,寫出切身感受,寫出自己的思考,文章就能感染人,就算成功了。如汶川大地震,除了那里的當事人,誰都沒有經歷這一事件。但我們進行了捐款活動,親身經歷了五月十九日至二十一日“全國哀悼日”。我就引導學生寫自己學校、班級的捐款活動,寫自己父母親人、親戚朋友如何關注災區,如何參與到關心災區、捐款捐物之中,寫細、寫活,寫出切身感受。我還擬了《堅強》、《感動》、《致災區小朋友的一封信》三個題目,讓學生選擇練習。通過此類訓練,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六、獲得品嘗成功,創設“共享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