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古代文化常識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導游基礎 類比 聯想記憶法
《導游基礎》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的一門主干專業課程。通過本課程的講授,能使學生掌握旅游服務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識,幫助學生掌握從事旅游服務與管理的基本技能,是學生考取國家導游員資格證書和就業的主干課程。
《導游基礎》課程內容涉及旅游與旅游業、歷史小常識、旅游地理、民族民俗、四大宗教、古代建筑、古代園林、主要菜系和名小吃、風物特產、古代詩詞與對聯小常識、港澳臺地區概況等十二大類內容。本課程內容所具有的復雜性、多樣性和豐富性是其他課程所無法比擬的。加之我校中職生學習能力有限,知識儲備不足,如何有針對性地學習《導游基礎》課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進而取得國家導游員資格證書,顯得尤為重要。通過筆者多年對《導游基礎》課程的實踐教學證明,簡單和有效的學習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是最為重要的。
針對課程特點,教師應當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為切入點,結合專業特點,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使學生靈活掌握學習方法,從而使枯燥的學習變得鮮活生動。筆者認真總結日常教學,現提出幾點教學方法以供探討:
一、同類知識對比記憶法
在《導游基礎》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各章節內容雖各有側重,但同類知識則有相似的特點。鑒于這種情況,教師應教會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針對學習內容進行對比記憶。例如:在第二章《中國歷史小常識》的講授過程中,小知識點繁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張冠李戴、概念不清的情況。以第二節《思想文化》為例,就出現了很多“古代圣人”的內容,他們都散亂分布在各個章節,不好記憶,如果進行總結,以表格的形式呈現,就容易多了:
又如:在第三章《中國旅游地理》中,學習了許多風景名山,這些風景名山中有許多都可以觀看云海,那么就可以讓學生總結提及可觀云海的名山有哪些。學生總結如下:山東泰山、安徽黃山、四川峨眉山、臺灣阿里山。這些都是非常正確的。再如在第四章《中國的民族民俗》的講授中,仍然要求學生按照此種方法進行對比總結。這一次筆者讓學生總結具有嚼檳榔習俗的民族有哪些(學生總結:壯族、黎族、傣族)。這樣分類對比,要求學生不止停留在知識學習的層面,而是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善于發現和總結,加強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學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二、抓關鍵詞語強化記憶法
第七章《中國古代園林》章節中,古代園林的構成要素一直是導游員資格考試的必考知識點。正確區分掌握關于“抑景、添景、夾景、對景、框景、漏景、透景、借景”等知識,是本章學習的重點也是學習的難點。以往教學,只是簡單地進行區分和講解,學生遇到相關的題目,總會出現因概念不清而導致的失分現象。以“夾景”為例,課本中的定義為:當風景點在遠方,如果視線的“兩側”空蕩無物,大而無當,就顯得單調乏味;如果“兩側”用建筑物或樹木花卉屏障起來,就會使遠處的風景點顯得詩情畫意,這種構景方法叫夾景。“兩側”即兩邊、兩旁,所以強調在遇到同類題目時,要注意查找具有“兩側”意義的字樣。“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是在講授框景知識點時的舉例,結合框景的定義:園林中建筑的門、窗、洞,或喬木樹枝抱合而成的“景框”,往往把遠處的美景包含其中,似一幅圖畫,這便是框景。詩句中的“窗”字,在這里就給遠處的風景鑲上了美麗的畫框,這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所以也就不難理解了。
三、聯想記憶法
在第四章《中國的民族民俗》章節的授課過程中,因我國民族較多,其中又涉及大量的關于各民族服飾等方面的知識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常常混淆。針對這類情況,可采用聯想記憶法區分記憶。以蒙古族的服飾為例,在講授時,教師可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在投影機上投射出蒙古族服飾,調動學生原有的知識儲備,分析蒙古族服飾的構成。假設一個蒙古人走來,他的服飾有哪些呢?只見他頭戴首飾,身穿長袍,腰系腰帶,足蹬皮靴。這樣描述,一個身穿蒙古服飾的人物的形象就刻畫得栩栩如生,學生也就不會將它和其他民族的服飾相混淆,這是聯想發揮了作用。筆者認為,這樣做比傳統教學模式下所取得的教學效果要好得多。
關鍵詞:文言文;教學;系統化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2-271-02
在常規教學模式中,文言文的教學方法和教材呈現了學生從認識到掌握基本的文言文過程。在課程安排上,設置了每冊書中有8篇到12篇文言文閱讀,這樣算下來,每個學生要學完文言文的基礎教程的時長是整個高中時期。這種教學模式確實能讓學生循序漸進的掌握牢靠的知識,但從反方面來講,課程安排的過于縝密,使得文言文課程在系統教學上顯得散亂,學生在接受授課后,無法形成理性上的意識。
而對事物的認識經常停留在感性認識階段,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舉一反三。在平常的教學工作中,屢次碰到類似情況,這使我不禁想做這樣一種嘗試:能否在現有教材的基礎之上,只做些順序的調整,再稍微補充一些必要的文言文知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文言文教學的效率,能夠取得真正意義上的事半功倍的效果。經過不斷地總結,筆者總結出了幾點有效的方法。
一、對文言文的要有一個總體的認識
首先,要讓學生理解學習文言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即;學習文言文是批判地繼承文化遺產的需要,也是豐富、學習、運用現代漢語的需要。
其次,要讓學生了解學習文言文的方法,概括起來說有三點,即:積累、誦讀、領悟。學習文言文不是一件能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個緩慢而循序漸進的過程,這就使得積累顯得格外重要;誦讀是學習文言文的基本功,只有通過反復地誦讀,才能獲得比較牢固而豐富的基礎知識;只學不思考,不會學得太好。所以邊學邊琢磨,即不斷領悟亦是學好文言文的重要一環。積累、誦讀、領悟三者之間的關系在于:領悟、積累有助于熟讀成誦,而熟讀成誦反過來又促進領悟和積累。用這種辦法來學習文言文,閱讀文言文的能力一定會有顯著的提高。
最后,還要讓學生對文言文翻譯應達到的標準有所了解,以使他們有明確的努力目標。那么,文言文翻譯應達到什么標準呢?借我國清代著名學者嚴復的話說就是:“信”、“達”、“雅”。“信”即準確,“達”即通順,“雅”即言辭優美。這是文言翻譯由淺入深的三種境界。為了達到這些要求,在具體翻譯文言文時,要根據不同的語言環境,針對不同的句子或直譯,或曲譯,或擴充或凝縮。要使誦讀準確,不讀破句,要使文言文翻譯由信而達至雅,還需要做哪些準備呢?這就是筆者總結的第二點文言文教學技巧:要有效的認識文言文的語法現象
二、要學好文言文,概括起來說,必須具備下列文言基礎知識
1、在學習文言實詞方面
第一、應該注意詞的古今異義。詞的古今異義主要表現為在語言的發展過程中,詞由古展到現代,有的詞義擴大了,有的詞義縮小了,還有的詞義轉移了,有的詞語在感彩方面發生了變化,還有的名稱說法改變了。
第二、要注意單音詞和雙音詞的問題。古漢語單音詞較多,現代漢語雙音詞較多。現代漢語的雙音詞在古代往往用一個單音詞來表示。而在這其中尤其要注意的是那些古今形式相同,但含義不同的雙音詞。其主要特點是:在古代它們是兩個詞,在現代則是一個詞。
第三、在文言文中,一詞多解現象很常用也很常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逐步的了解掌握。一字一詞過多解,是指詞或字具有本義解釋,引申解釋,比喻指代和常用的通假字指代解釋。在不斷的學習積累中,這些詞匯的常用方法和常用注解也會被逐步的掌握運用。文言文當中需要學生學習和注意的這些用法一旦被靈活掌握,那么對以后的文言文學習就會更容易。
第四、在現在漢語文言文學習當中,注意區別詞類活用和一詞多義的用法。一詞多義即是指多義詞,一個詞有至少兩種以上的解釋。詞類活用是指一些詞匯在指定的語言環境中臨時的充當一種語法解釋。它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的活用。在文言文分析中,還是要根據文言文中的語言環境進行分析兩者的用法。
2、在學習文言虛詞方面
首先要注意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劃分實詞的方法不同。這主要體現在對代詞的處理上:在現代漢語中代詞是實詞,在古代漢語中代詞是虛詞。
其次還要注意不同的虛詞可能表示相同的用法,同一個虛詞也可能有幾種用法。
再者,虛詞由古至今,變化也很大。主要表現在:有少數沿用下來了,有的則完全消失了,有的用法發生了變化,還有的改用了新的詞。
另外,還要注意一些特殊現象。例如文言虛詞現象及兩個、甚至三個語氣詞連用的現象。從數量上講,常用虛詞要比常用實詞少得多。高中語文課本中重點列舉了許多常用虛詞的用法。如果能很好的掌握它們,基本上就克服了文言文閱讀中文言虛詞方面的障礙。
3、掌握主要的文言句式
每一句文言文,由實詞和句式組成。因此,要想準確地翻譯文言文,在克服了字詞障礙之后,就需要學習有關文言文句式方面的知識了。這里所說的文言句式主要指:判斷句、省略句、倒裝句、被動句而言。
4、學一點古代文化常識
要想斷好句,準確地理解每一句話的意思,僅懂實詞、虛詞、文言句式還是不夠的,還需要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常識。
古代文化常識涉及天文、歷法、樂律、地理、職官、科舉、姓名、禮俗、宗法、宮室、車馬、飲食、衣飾、食物等許多方面,在中學文言文出現頻率較高的是地理、職官、科舉、姓名、歷法等方面的知識,也是需要向學生詳細介紹的內容。
以上四方面的內容,是學習文言文必備的基礎知識。在初步掌握了這些知識之后,就可以邁向有效教學的最后一步了。
三、有效提升對具體文言文作品的認識
這是一個首先歸類,然后再講解的過程。至于分類法,可以選擇以下標準。按語音形式將課文中的文言文分類。可以分成如下三類:
1、韻文:押韻。主要包括各個時代的詩歌,如《詩經》、《楚辭》,另外,用于規戒的箴銘一類文章也押韻,也屬韻文。
2.驕文:不押韻。講究平仄、對仗,在句子上一般都是四六對仗,也叫‘四六”文,如《阿旁宮賦》。
關鍵詞:課程改革;古典文獻學;專題講座;符號學
從教十年,對于《中國古代文學》的課程改革一直在認真嘗試推進,面對全新的受眾與當今社會的實際需求,如何讓這一傳統學科再度煥發出迷人的光彩和與時俱進的生命力,近兩年來,我在原有教學實踐基礎上又完成了以下幾點創新與完善,現總結如下。
1、古典文獻學、考據與校勘基本常識的適當引入
古籍流傳既久,其間免不了有許多失真之處。李白《將進酒》明代刊本“天生我才必有用”句,清王琦校勘時已發現“天生我才必有開”等異文,敦煌唐人手抄殘本則作“天生吾徒有俊才”,如此膾炙人口的名言到底真偽如何分辨,若不了解一些基本校勘常識,往往會有立說不穩的危險。此外,“窗前明月光”的“床”是指井欄還是胡床?賈島“僧推月下門”的典故是否僅是美麗故事下掩蓋的偽詩?崔顥《登黃鶴樓》的千古名作開篇究竟是“昔人已乘黃鶴去”還是“昔人已乘白云去”?……凡此種種,足以說明文獻考據的功用.在古代文學的課堂上,無論是作者思想探討、作品美感分析,還是文字結構、內容意旨,都要仰仗精確的校勘。在目前學界日趨浮淺、妄訓浪批的現狀下,篤實務本的風尚是糾正當今青年學生讀古文只求娛樂不求本源的當務之急,就像木匠做工需要鋸子、刨刀、斧子等等基本工具一樣,要想進入學術殿堂的門庭,目錄、版本、校勘、辨偽、輯佚、文字、聲韻、訓詁等功夫缺一不可。在長期的傳統教學中,古典文獻校勘并非本科生能夠接觸的學科內容,卻又是登堂入室的基石之一。為解決這一悖論,在我的教學實踐中,已將此板塊有機貫注于日常課堂中,通過化艱澀為簡易、變古老為今用、寓趣味于實例等多種方式讓學生掌握一些考據校勘的基本常識,以便幫助青年學子在古典文學的海洋遨游時,能腳踏一葉扁舟,氣定神閑。
2、系列專題講座式授課的大膽引入
傳統古文課堂的講授方式是將文學史與作品選分離,分人分時段單獨進行講授,這種體系弊端較為明顯:單純以文學史的前后演進為線索,依次講述歷朝歷代文學發展現象,原本鮮活的審美藝術會僵死固化在歷史的框架中,文學獨立的靈性與價值被削弱;僅是逐篇講授經典作品,又會因缺乏史之邏輯架構支撐,使學生對文學現象無法獲得系統性與整體宏觀的認知。為克服上述教學體系缺陷,我嘗試開發出“系列專題講座”的方式,將代表作家或經典創作流派糅合成一個個專題,在此專題下,以文學創作者(人)為核心,有機統攝與之相關的各類文學與文化現象(事),使隸屬于同一專題下的各個小板塊參差互見,彼此補充――即效仿司馬遷《史記》打破編年體、國別體等舊有體例,以人為中心,通過人物生平活動來有機統攝歷史事件的“紀傳體”體例,取得了較顯著的效果。以蘇軾為例:作為宋代最杰出的文學大師和文化巨匠,蘇軾一人橫跨詩、詞、文、書法、繪畫、禪學等多個領域,按照傳統的講法,可能在講宋詩時提到他,講宋詞時提到他,講宋文時還會提到他,但多個板塊中提到的同一個人,在創作心態與特色成就上實有一脈貫通之處,這就造成了教學精力與時間的浪費,一分為三,也割裂了一個文人的整體性。故而我將與蘇軾相關的所有板塊都統攝于以他命名的一個大專題之下,這其中有他的愛情與婚姻、他在禪宗文化上的造詣、他的貶謫歷程、他清曠豁達、高風絕塵的人格魅力、他才華橫溢、機趣幽默的文化修為等內容,通過上述“知人論世”的系統講述,再水到渠成將其詩、詞、文的創作成就有機嵌入生平經歷的娓娓講述中,這樣在無形之中,學生已在趣味盎然的氛圍中,完整接受了他在文學與文化上的巨大成就,既不乏味又避免了割裂感。經過多次實踐,這種教學的成效非常鮮活而成功,以此方式塑造的文人專題,其人其作之特色,學生都樂于接受,且印象深刻。在專題講座之外,亦保留傳統文學課程設置之所長,另有諸如分體文學史(縱向發展線索)等無法并入上述人物專題講座的內容設置,正如司馬遷在紀傳體之外,又設“書”、“表”補充介紹政治、文化等專題一般,以求完成對傳統文學與文化經緯交錯、立體交叉的全面邏輯架構。
3、西方符號學在古詩文鑒賞中的嘗試運用
就中國古典詩歌而言,在語義鑒賞研究中的很多問題,光靠傳統語言學、古典文論美學等工具已經不夠全面,在當今邊緣學科、新興學科大量涌起的時代,大膽借用起源于西方結構主義的符號學,也許更有助于深刻理性地架構起歷來講究“妙處難與君說”的中國古典文學令人信服的新闡釋系統。試看,為何杜甫筆下“香稻啄余鸚鵡粒”的語法倒裝就是絕妙佳句,而重新組句后“江南又綠春風岸”就讓人感覺啼笑皆非?再者,《周易?系辭上》“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的闡釋,從符號學的角度來審視,正是我們古人憑直覺領會到的文學作品符解符號具有無限衍義作用的特征表述。此外,古典詩論中 “煉字生佳句“、 “以樂景寫哀情”之修辭手法,都屬于符號學可以解釋的范疇。總之,很多在傳統課堂上無法用理性邏輯解析透徹,只能憑借直覺領悟、敏銳語感進行審美感知的古典文學鑒賞對象,在符號學的工具運用下,就多了一種有力的輔助理論支撐,故而在當今中國古代文學課堂上,有必要適度引入西方符號學的基本原理,對傳統教學方式進行與時俱進的,開創性的嘗試革新。
通過以上改革手段,可避免在傳統教學法中學生只能極端痛苦地死記硬背一肚子文學史理論又很快拋之腦后、兩手空空的尷尬,而是將古典文學血肉豐滿的生命力通以有溫度的方式化到學生心里,使之成為其離開學校后漫漫人生旅途中的一種素養、一種底蘊,滋養心靈、豐厚人生,從而真正實現這門課程在當今的開設目的。
參考文獻:
[1]孫欽善,《中國古文獻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2月版
[2]黃永武,《中國詩學?考據篇》,新世界出版社,2012年10月版
分塊解析教學模式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采用的方法,此方法又取決于教學內容。因此,大學語文教學模式的構建是從教學內容板塊來區分教學模式的。
1.中國語言和文學常識模塊
大學語文教學內容涉及面非常廣泛,要求教師在有限的課時內面面俱到講授所有知識是沒有現實性的。但是中國語言和文學常識又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內容,基于高職高專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常識掌握薄弱這一特點,這一模塊內容下應包含:(1)中國古代文學知識;(2)中國現當代文學知識;(3)外國文學常識;(4)中國語言文字常識。在這一模塊下,常見的教學思路有主題式、文體式或文史式。
2.中國文學作品的文學鑒賞模塊
大學語文與高中語文不同,大學語文不僅僅是立足于指定的文學作品篇章,更多的是引領學生領略中國語言文字之美,體會作品背后傳達的人文精神、思想內涵。從這一角度來說,大學語文更能體現出教書育人之理。教師在梳理這一模塊時,可以遴選經典文學作品,聯系作者所處的時代和人文精神,從作品的語言層面到精神內涵,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的全方位講解剖析,從而讓學生理解作者、理解作品,感受其文學魅力,進而引領學生感悟人生提升其人格,促進其進步,加強其綜合素質。
3.中國語言和文學實踐運用模塊
大學語文課的目的之一和模塊之一當是提高學生的表達水平,能夠使其文章更有內涵,口頭和書面表達更加得體貼切。口語表達能力是我國高考制度里欠缺的一部分,但本門課程需要有意識地鍛煉、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這將對學生的工作、生活,甚至是整個人生都起到重要作用。就這一模塊來說,可采用談話式、討論式等方式來進行。書面表達能力是表達能力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書面表達即寫作,是表達人生感悟,對工作、學習、生活進行總結計劃等常見的表達手段。同時,它也是進行學術研究、專業學習的重要手段。教師可采用項目趨動的措施促進學生學習提升書面寫作能力。
(二)高職高專大學語文教學模塊下的教學方法解析
1.以點帶面研究型
大學語文確要重視育人,重視學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同時也要注意引導學生培養主動學習的精神。大學階段,以提高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為重點,增強學生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學習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引導學生完善人格修養,關心國家命運,自覺把個人理想和國家夢想、個人價值與國家發展結合起來,堅定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的理想信念。在有限的課時范圍內,學習全部的傳統經典篇章是不可能的,只能以點帶面選取一部分篇章來學習。就未學習過的篇章內容,不必苛求一字一詞之含義,應重點體會作者想表達出的思想情感。就已學習過的篇章內容,則可以深挖。學習是有層次的,如果小學要求學生掌握必要的字、詞,中學要求掌握必要的詞、句含義及用法,則大學語文應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做到善于質疑和追問,針對固有的觀點重新認識與分析,提出自己的觀點。這種追求精神獨立、自己查閱資料、收集資料、形成自己觀點的做法,將會使學生受益無窮。如中學語文學過《莊子•秋水》,該文選讀重點是本篇中的字詞把握。但大學語文選用這篇文章,就要深入體會其說理和思辯方法以及莊子提出這一主張的原因。再如,大學語文選讀《左傳•段于鄢》,應由學生分組討論出場人物的語言、性格,通過查閱資料、共同分析,管窺當時時代的主流觀點。
2.現場教學活動型
高職高專院校多數都在地方,各校均可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資源,開設專題現場教學活動課。如充分利用本地的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音樂廳、劇院、故居舊址、名勝古跡、文化遺產、具有歷史文化風貌的街區等,組織學生進行實地考察和現場教學,為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提供豐富生動的教育資源。這種教學形式靈活多樣,深受學生歡迎。當然,現場教學活動前需要投入精力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和現場的講解組織工作,方能起到相應的效果。
3.因材施教個性化
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標是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個性。因此所有的大學語文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一致是不可取的。高校人才的培養是需要有特色的,因此,部分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可以適當服務人才培養方案,各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又有不同,大學語文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就應適當區分,以體現人才培養方案。
(三)高職高專大學語文教學模塊配套支撐
1.分專業人才培養定位重新分析
高職高專院校的不同在于人才培養目標和特色不同,而人才培養的關鍵在于人才培養方案的頂層設計的不同。作為公共必修課的大學語文課,部分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應服務頂層設計,與人才培養目標趨同。所以,把握本校的人才培養目的,解析各專業人才培養定位,并將其對應在大學語文的教學模式與教學內容設計中。
2.師資隊伍培養
大學語文部分教師要盡快轉變觀念,改變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改變居高臨下、真理在握的權威解讀。新世紀的大學語文教師應當既是學識淵博又優雅時尚的,既幽默風趣又認真嚴謹,既能引導學生共同去探索、學習,又能開拓創造性的閱讀教學、討論教學、體驗式教學方式。教育以學生為主,教學需教師、學生共同參與,與學生同步對話,教師要陪伴、幫助學生共同成長。
3.教材編寫或中華傳統文化讀本的編寫
當前高職高專院校較多使用校本教材,也有部分高職高專院校使用《中國文化概論》馬工程推薦教材。教材是教師教學的主要依據,同時也是學生課后學習、翻閱的閱讀材料。所以,有一本合適的馬工程《中國文化概論》,或編寫一本適合本校人才培養模式的大學語文教材,或者將二者結合起來,即在馬工程教材為主要教材,再編寫一本校本的中華傳統文化讀本,這些都可成為很好的教學資料。
4.考評測試方法調整
[中圖分類號]K2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0457—6241(2012)20—0066—03
為提高高等學校中國古代史教學水平,改進中國古代史教學內容與方法,總結中國古代史教學經驗,共商中國古代史教學改革發展大計,2012年6月30日至7月2日,由西北師范大學中國古代史國家級教學團隊和《歷史教學》編輯部共同主辦的“中國古代史教學改革高層論壇”在蘭州召開。來自臺灣東吳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廈門大學、吉林大學、蘭州大學等高校和《歷史教學》編輯部的60余名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論壇。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就原始文獻閱讀、教材編寫、教學方法改進、中國古代史教學與地域歷史文化的結合等問題展開廣泛、深入的探討,展示了各校在中國古代史教學改革中的亮點,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一、文獻閱讀與教學模式的改革探索
史料閱讀能力是歷史學本科生綜合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南炳文教授在《中國古代史教學中應重視基本原始文獻的學習》中認為:在中國古代史教學中加強基本歷史文獻的學習,可以使學生接觸到原汁原味的文獻;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更應重視原始文獻的研讀,不能僅靠輸入一兩個關鍵詞來搜集材料。華中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周國林教授在《試論“中國古代史”與“中國歷史文選”教學的關系》中指出,歷史文選在中國古代史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以具體史料來反映古代歷史的進程和歷史細節,以原典反映思想史脈絡,以文獻記載反映制度史源流,歷史文選課講授時應補充文化史常識,以彌補中國古代史教學之不足。青海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杜常順教授在《中國古代史教學中學生閱讀及寫作基礎能力培養問題》中認為,基本史料的閱讀可以使學生對中國古代史有關的基礎史籍和史料有更加感性的認識,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了解和認識,不斷積累的閱讀量,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解決古籍閱讀的能力問題。
教材建設是中國古代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寧欣教授在《中國古代史教學與教材建設》中認為:中國古代史分階段、分層次教學,為教學與編寫教材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新的挑戰;在教材建設中,要做到教材、教學參考資料和教學指導書三位一體,編寫適應時代需要和學生歡迎的新教材是中國古代史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
關于教學模式問題,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苗書梅教授和展龍副教授在《高校中國古代史研究型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中認為:在中國古代史研究型教學模式的實踐過程中,必須堅持以知識教育為依托,以能力培養為主要內容;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共同探討等多種教學形式;堅持在教學中貫穿問題意識、開放意識、創新意識。西北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楊惠玲副教授在《高校“中國古代史”課程教學模式與方法探討》中認為:“研究性教學”教學模式要求在教學中引進學術研究的因素,通過閱讀、思考、表述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展龍副教授在《高校歷史專業本科生導師制的理論與實踐》中認為:在本科生導師制實施中,責任要明確,用信任建立良好的導學關系;工作要到位,用制度保證導學的正常開展;方法要得當,用溝通指導學生的人生規劃。廣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劉祥學教授在《基于網絡的(中國古代史)知識檢測系統開發應用與實踐》中認為,結合專業特點開發專業知識的自動檢測系統,吸引學生積極參與,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進而拓展教學內容,推動中國古代史教學改革不斷深入。
如何改革課堂授課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編排歷史課堂小劇是一個新穎的探索。西北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牛宏教授在《關于歷史課堂小劇的實踐和創新》指出:歷史課堂小劇的作用在于豐富教學形式,活躍課堂氣氛;深化對學習內容的認識和理解;鍛煉了學生的寫作、編排、表演、朗誦、協調等多種能力。
二、中國古代史教學方式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蘇少版《美術》五下《青銅藝術》屬于“欣賞?評述”領域的內容。對于生活在信息時代的學生來說,“青銅藝術”這一話題不免陌生,對“青銅時代”,學生們更是知之甚少。所以,“青銅藝術”因遙遠而顯得神秘。本課教學旨在帶領學生走進那個遙遠的時代,感受青銅藝術的偉大和神秘。
本課的學習活動將立足常態化的美術課堂。教師從簡單的“說成語”“猜字形”“聽故事”“比器型”“賞精品”等游戲化的認知活動入手,循序漸進地開展教學活動,并讓學生以“研制法”“看示范”“試制鼎”“刻紋飾”等切實易行的操作方式完成學習任務。在具體的學習內容上,學生將欣賞各種青銅制品的圖片和視頻,從而了解有關青銅器的基本常識,如:制造程序、造型象征、紋飾寓意、銘文紀事、編鐘古樂等,尤其是學生可以通過學習含有“鼎”字的成語的眾多傳說和典故,初步了解青銅器在中國歷史上的影響以及對社會發展產生的重要作用,即知曉青銅之最,感受青銅之美,體悟青銅之偉。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呈現青銅器的圖片,引導學生了解青銅器的名稱、歷史、功能、制造等相關常識,欣賞青銅器的造型、紋飾、銘文、寓意等總體特征,初步識讀、辨析一些經典的青銅器,嘗試設計、制造一件簡單的“鼎”或其他“青銅器”。
過程與方法:學生通過“說成語”“猜字形”“聽故事”“比器型”“賞精品”等活動,以“觀制鼎”“看示范”“試做鼎”“刻紋飾”等切實易行的操作方式完成學習任務,開闊審美視野,增強審美意趣,提升審美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生通過本課的欣賞和探究活動,感受我國古代青銅藝術的輝煌成就,了解我國悠久燦爛的古代文明,認識中國青銅藝術在人類文化史上的貢獻,增強民族自豪感,樹立對本民族藝術的保護意識。
【教學活動及意圖】
一、感知與體驗
(一)“鼎”的初識
教師出示幾個含有“鼎”字的成語,學生說說其意思。
一言九鼎,三足鼎立,大名鼎鼎,人聲鼎沸,鼎力相助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擁有了一定的成語儲備量,此環節出現的含“鼎”字的成語均為學生較常見的。這些詞集中在一起呈現凸顯了本課的主題,學生也能通過這種綜合性的學習明確“鼎”在我國傳統文化與藝術發展史中的重要意義。】
師生圍繞“鼎”字展開學習,內容就以下關鍵話題展開:
話題一:“鼎”是什么?
教師在黑板上板演“鼎”的象形圖符以及“鼎”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字形,師生共同就圖形和字形的特征展開分析,得出結論:“鼎”是一個碩腹、有足的容器!“鼎”字是一個上下結構的象形字!
【漢字是一種圖符化的文字。通過此環節的學習,學生的思考由字入畫,由文及圖,實現了文化的抽象化學習與藝術的視覺化學習的自然切換,這為下一階段的學習做好了必要的鋪墊。】
話題二:“鼎”是做什么用的?
1.識讀與猜測。
師生觀察“鼎”字的象形圖符,猜測“鼎”這一容器到底是用來裝什么的,主要用于哪些地方。
2.歸納與總結。
鼎,既是古代盛放、烹煮食物的容器、炊具,更是古代立國的重器,是國家政權的象征。作為一種重要的祭器和禮器,鼎象征團結、統一和權威,代表著和平、發展、昌盛。
3.鞏固與深入。
教師講述楚莊王“問鼎中原”的故事,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了解鼎的典故,進一步加深對“鼎”的內涵的理解。
【“鼎”是本課學習的重點,而本環節是切入“鼎”的學習的重要一步。為此,筆者專門設計了探究性學習活動:“識認與猜測”觀察現象,“歸納與總結”獲得結論,“鞏固與深入”強化認知,這三個層級的學習呈遞進式,學生通過做游戲、討論、聽故事三種學習方式,在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步步為營,節節進階,該內容的學習有效扎實。】
話題三:“鼎”有哪些樣子?
教師逐一出示以下名鼎的圖片,賞析并歸納特征(見下表1)。
通過觀察比較、歸納概括,學生總結出“鼎”在造型上的千姿百態與典型特征,知道“鼎”有方形與圓形之分、三足與四足之分、有蓋與無蓋之分,有耳與無耳之分等等。
【此環節具有更多的探究性和選擇性。學生觀看、賞析多件不同造型的鼎,會對鼎的造型愈加熟悉,并會知曉“圓方腹,三四足”的共同特征,此外,本環節學習在了解同一性的同時關注差異性,為后面學生的創作練習提供了豐富的參照。】
(二)“鼎”的探究
1.觀察與比較。
教師參照圖片中“鼎”的樣子快速示范,用黏土、花泥分別制作圓鼎、方鼎的鼎腹部分。學生仔細觀察教師的示范,在了解制作方法的過程中比較兩者的不同。
學生交流觀察結果,教師概括總結。即:兩個鼎除了造型有差別之外,其制作的材料和方法也各不相同。具體的制作技法與選擇材料的不同在于――老師用黏土團、掏出一個圓形的“陶鼎”;用花泥切、挖出一個方形的“銅鼎”。教師一邊總結,一邊在黑板上依次出示關鍵字的貼紙:
思考并討論:關于陶制器皿的制作我們在前面的學習中已經有所了解。那么,在古代,銅制器皿又是如何制造的呢?
2.了解與欣賞。
知曉過程:欣賞視頻《打造模范――青銅器鑄造》,了解陶范鑄造法制作青銅器的秘密,欣賞青銅器制作從無到有、模范互襯、澆筑成形的節奏之美。
研析精品:教師播放視頻,依次出示婦好爵、天觚、四羊方尊、蟠虺紋青銅豆等各種器形青銅器的介紹視頻,學生觀看并在教師事先發給的“學習單”(見下表2)上記錄自己的收獲。
【這一環節觀察與探究的重點是“鼎”的制作。教師采用多樣化的示范方法――現場示范和視頻的動畫演示,使學生對真實的“青銅鼎”與仿制的“黏土鼎”“花泥鼎”的制作有了直觀的了解和認識。】
教師收集部分學生的學習單,向全班匯報這些學生的收獲并對以上學習活動予以總結。
古代的青銅冶煉技術發達,制造技藝精湛,為后人留下了眾多的青銅器瑰寶。除了造型各異的豆、爵、觚、尊外,還有鬲、[、簋、等食器,以及酒器、水器、樂器、兵器、禮器。其中最能體現我國古代青銅技藝、最能代表國家形象的是作為禮器的“鼎”,而鼎中之鼎當屬“后母戊鼎”。
師生共同欣賞“后母戊鼎”,教師介紹其相關信息,師生圍繞該鼎展開深入的學習:
析年代:商周時期青銅文化的代表。
析典故:全稱后母戊大方鼎,因鼎腹內壁上鑄有“后母戊”三字得名。商王武丁的兩個兒子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制。
析體量: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銅禮器,大得可以做馬槽,所以人們又叫它“馬槽鼎”。
析制法:陶范鑄造法。
賞材質:商代青銅器的代表作,標志著商代青銅鑄造技術的發展水平和中國高超的鑄造水平。
賞紋飾:鼎身雷紋為地,四周浮雕刻出盤龍及饕餮紋樣。鼎耳鑄耳郭紋(虎咬人頭紋),鼎足鑄蟬紋。
賞銘文:鼎腹內壁的銘文“后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后妃婦n的廟號。此前也稱“司母戊”。
賞器型:呈長方形。享有“鎮國之寶”的美譽。現為國家一級文物。
【充分認識國寶。后母戊鼎是我國青銅藝術的典范、國家的象征。該環節的學習精致、全面,從器型、體量、典故、紋飾等多個方面進行賞析,可讓學生對青銅器逐漸熟悉,愈加熱愛。】
教師示范,繼續完成之前用花泥切、挖好的方形“銅鼎”,用直尺在“鼎”腹的外壁刻畫出雷紋、饕餮紋等。
【教學中,教師應尋找契合學習內容的練習方式和創作材料。本課教師將花泥作為創作的主材料。花泥質地松軟、有型、安全,特別適合小學生切挖塑形,且其顏色合乎“青銅”色調。】
二、創作與表現
(一)“鼎”的成型
外模切挖:試一試,先用直尺在花泥上切挖出一個長方體、球體,再按自己的喜好修整加工為“鼎”“豆”等器型的樣子。
內模雕刻:再用直尺、三角尺在“鼎”腹的內外壁刻出自己喜歡的紋飾,如雷紋、饕餮紋等,也可以刻上相應的文字。
(二)“鼎”的出品
教師利用課桌、小書架等教室里現有的材料拼搭展臺,同時鋪上課前準備的素色襯布并張貼展臺主題――“青銅時代”,作為學生作品展示區。
完成作品的學生陸續將自己制作的“青銅器”陳列在“青銅時代”作品展示區內。
【作業練習較寬泛,雖然主題是“鼎”,但并不止于“鼎”,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塑造豆、爵、尊、釜等不同器型,還可以雕刻出自己覺得有意義的紋飾和文字,這樣的作業便既有了實際的依托,又有了自由的選擇。】
三、評價與反思
作品展示評析:學生觀察、賞析“青銅時代”展區中的“鼎”等青銅作品,談談自己的作品創意,說說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是哪件,突出的特點是什么。
相關知識拓展:我們的生活和青銅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從古到今,我們身邊的“青銅時代”無處不在!
背景音樂播放歌舞劇《編鐘樂舞》之“荊楚雄風”。
1.南京的扛鼎之作。
國家公祭鼎――死難者國家公祭鼎;
東漢錯銀銅牛燈――南京博物院鎮館之寶。
2.中外的典范之作。
青銅大立人――最高、最完整的青銅立人像,“世界銅像之王”;
青銅時代――法國雕塑家羅丹的銅質寫實人體雕塑。
3.藝術的融合之作。
出示編鐘圖片,學生觀察編鐘的造型、圖案。教師告知學生剛剛賞析時所聽到的鐘磬古樂,其樂器“鐘”和“磬”就是青銅和石頭材質的。編鐘融音、形為一體,集兩種藝術之美。
【本環節展現了學生身邊的青銅器,就是要讓學生知道:遙遠其實很貼近,隱約其實很清晰。古今中外兩個青銅人像對比強烈、互為對應,而之后展示的編鐘則更進一步展示了青銅之美。】
關鍵詞:文言文 教學策略
1.在目標確立上,實施“兩手抓”策略
曾經有人把文言文字、詞、句的理解和掌握,看成是文言文教學的“本”,筆者無意去論辯孰“本”孰“末”的問題,但始終覺得學生學習文言文,一要對文章詞、句的含義有基本的理解,二要對文章能進行適當的鑒賞評析,一味強調前者,放棄后者,則是放棄了文言文教學的文學性。作為語文教師,要確立文言文教學是文學教學的觀念,指導學生對文言作品作適當的鑒賞、評析,讓學生認識文言作品的整體美,體味文中之情,想象文中之景,領悟文中之道,感受文中之雅。
2.在教學方法上,實施“授漁”策略
首先,教師的“講”不能貪多求全。教師要“講”的重點是常用詞法(包括古今異義、一詞多義和詞類活用等)、特殊句式(包括判斷句、省略句、倒裝句、被動句等)和古代文化常識三個方面,而不是從頭到尾,一講到底。講的目的是促使知識類化,或使學生進行常用詞的積累,或讓學生掌握文言詞法、句法的規律,從而觸類旁通。就某篇文章而言,教師要“講”的三個方面,也應有所側重、有所選擇,做到因文施教。其次,教師的“講”要講究方法,“授”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漁”。直述規律時,例如古漢語中的詞類活用現象和提賓句、判斷句、狀語后置句等句式特點必須教會教透;可比較差異,包括古今詞義的不同、語法的差異、詞性的變化以及古代文化的差異,讓學生懂得“用現代漢語該怎么說”就行了;可歸納整理,幫助學生做好文言文知識的歸納整理工作,促使學生掌握的文言文知識條理化和系統化,并由此產生領悟和聯想,提高自學能力。再次,學會摘錄。“不動筆墨不看書”,課標要求學生“用摘錄或制作卡片等方法積累閱讀材料”。學習文言文,摘錄尤其重要,可以指導學生準備常用文言實詞、虛詞、通假字、古今詞義差異、詞類活用等卡片,摘抄一些成語、警句、詩詞曲中的名句等。在粗知大意基礎上反復朗讀,并逐步加深理解,這是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也是提高學生文言文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
3.在教學手段上,實施“誦讀”策略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作品的特定要求,給學生以朗讀的節奏、語氣、語調、語速等方面的指點;每次讀都要有不同的明確的要求,是讀準字音、讀清句子,還是讀出語氣、讀出語勢;是在讀中粗知大意、掌握思路,還是在讀中體味情感、感悟意境,這些要求都要具體給學生以明確的導向。每次誦讀,要求學生要邊誦讀邊意會,力求學生沉浸在文中所創設的意境中,讓學生“讀出感情,讀出氣勢,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
4.在能力培養上,實施“遷移”策略
首先教師必須根據課文教學要求,幫助學生明確每節課的知識積累點和能力訓練點,然后將知識和能力所得作正向遷移,適當向課外延伸,讓學生在知識的實際運用中提高閱讀能力。遷移的方式常有兩種:一是向與課文難度相當的課外文言文遷移,主要從文言文知識或思想內容方面遷移,比如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或主題相近(反)的、或描寫同一人物的,等等,都可作為遷移訓練的材料。二是向現代漢語遷移,主要把文言課文中的詞義與現代漢語詞語的語素義結合起來,從而更好地理解詞義。教師完成了教學任務后,應注重教給學生辨析的方法,總結規律,使之能舉一反三。(1)注重古今對比聯系。講古文不但要講古文中的人和事,還要聯系現在的人和事,讓古人和今人對話,只有這樣,才會讓學生覺得古文中的人和事“遠可在天邊,近可在眼前”,從而使文言文與時代相通相連,便于學生理解記憶。(2)補充必要的古代歷史文化知識。學古文應了解古代的一些文化常識,如古人的姓名字號、衣著服飾、飲食習慣、典章制度、天文歷法等。(3)注重知識遷移能力的訓練。教師一方面要鼓勵學生自己閱讀課外文言文,另一方面教師還必須選擇一些與課文有關的、難易適度的課外文言文來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從而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學以致用的目的。
例:請用斜線(/)給下面短文中畫線的部分斷句。(斷句不超過6處)(3分)
(2012年)魏舒身長八尺二寸,不修常人近事少工射入山澤每獵大獲為后將軍鐘毓長史毓與參佐射戲舒常為坐畫籌。后值朋人少,以舒充數,于是發無不中,加舉措閑雅,殆盡其妙。(選自《世說新語》劉孝標注,有刪改)
(2013年)丁太夫人憂,希憲公率族親行古喪禮,勺飲不入口者三日慟輒嘔血扶乃能起既葬結廬墓所諸相以居憂無例欲極力起公,相與詣廬,聞公號痛,竟不忍言。(選自《元朝名臣事略》,有刪改)
(2014年)萬夫長易俊原獨恃驍勇,與麾下數十人遁入山谷保險自固郡邑患苦之江陰侯吳良承詔求寇已移檄旁縣兵且集召德基計事,德基曰:“易氏未有反狀,奈何激之使生變乎不若先以計致之,果反,用兵未晚也。”(選自宋濂《基傳》)
命題特征:
1.這個題型所選文段,一類來自文言文閱讀自身或與該閱讀文章相關(2013年、2014年),一類則是獨立文段(2012年)。但都有共同特點,劃線句前后都有句子幫助理解。
2.文段內容理解難度都只是中等難度,不會用偏難怪僻的字句來設置障礙。平時命題不可過于艱深晦澀。
3.由這三年高考命題來看,幫助斷句的標志性句讀詞語越來越少,甚至沒有。這就要求學生要更多的去理解內容意思。而考察學生失誤發現,考生作答時,由于對文段意思理解不當導致斷句錯誤。如2013年主要錯誤集中在三處:(1)將“勺飲不入口者三日/慟輒嘔血”理解為“勺飲不入口者/三日慟輒嘔血”;(2)將“既葬/結廬墓所”理解為“既葬結廬墓所”;(3)將“結廬墓所/諸相以居憂無例”理解為“結廬墓/所諸相以居憂無例”。(2)(3)兩處錯誤產生的主要原因是相關考生對“所”字理解不清,無法確定“所”字歸屬。
4.文句出現人名、官爵名。如2012年的“后將軍鐘毓”“長史”“參佐”,2013年“諸相”“公”,2014年“江陰侯吳良”“德基”。
5.文句包含一些古代文化常識。如“射戲”“畫籌”“丁憂”“居憂”“結廬墓”“麾下”“郡邑”“詔”“檄”等。
總結一下,該題型越來越重視考查學生理解文言文的能力,漸漸擺脫簡單利用文言句式中的標志性句讀詞語來斷句的低層次命題模式。有鑒于此,教學中我們仍然要加強文言基礎知識的識記和訓練,而不要過多地依賴于標志性句讀詞語,妄圖投機取巧,最終要吃大虧。
筆者觀點:
1.基本文言字詞的積累要長期堅持。文言斷句題也是在考察基本文言字詞。如2012年“修、工、為、畫”,2013年“所、結、以、起”,2014年“遁、保險、固、患、求、移、計”。掌握基本文言字詞,是決勝斷句題的關鍵。
2.文言特殊句式的掌握也能起到重要作用。如2013年“結廬墓所”,是省略句,省略了“于”,應為“結廬于墓所”。
3.古今詞義的識記不能忽略。如2014年“保險”,這里是“據守險要地勢”,并非現代漢語中“保險”的意思。雖說使用不多,但碰上后無法理解,后果是致命的。
4.漢語語法的掌握,不可忽略。實際上,文言斷句,斷開的每個句子基本上就是完整的一個句子,掌握語法知識很有必要。如2012年“少工射/入山澤/每獵大獲”,這三句都為主語相同的句子,2013年“勺飲不入口者三日/慟輒嘔血”,不少考生誤為“勺飲不入口者/三日慟輒嘔血”,就是沒明白“廉希憲悲痛得沒有吃飯已經三天了”這才是一個完整的意思,一個完整的句子。
5.注意文言句式的整齊對仗。古人注重文氣,文句講究對仗。如2012年“少工射/入山澤”,2013年“慟輒嘔血/扶乃能起”。由此,我們在教學中教會學生要學會看句式的整齊對應。
6.熟悉古文化常識。教材文言文課下注釋有相當多的文化常識介紹,我們在教學中往往忽略了,認為這些天文地理、人事典故、官爵職位不如基本字詞知識有用,僅僅只是調節課堂氣氛的佐料,這就太功利了。在文言翻譯考試中,學生甚至會出現翻譯人名地名官職名;斷句題中,無法區分何為官爵官職,何為人名地名。如2012年的“后將軍”“鐘毓”“長史”“參佐”,2013年“諸相”“公”,2014年“江陰侯”“吳良”“德基”。
關鍵詞:海外華文文學;中國文化;母題
中圖分類號:I0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10)22-0010-01
華文文學研究自上世紀80年代初以來,迄今已有20多年的歷史,一直被定義為“語種的華文文學”,這種觀念從常識化的“語種”(語言種類)出發規定華文文學,使這種具有極為豐富的文化學意蘊的文學現象越來越平面化、簡單化,從而極大地阻礙了學者和研究者對華文文學現象的深入追問。
中國人移居海外已有悠久的歷史,他們不僅帶去中華民族的物質文明,也把燦爛輝煌的中華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因此,探究其中蘊含的深邃而豐富的文化母題,能夠幫助我們理解海外華文文學傳承與流變的文化傳統,進一步深入海外華人的深層心理。這里主要通過對華文文學中體現出的中國意識與中國文學原型進行歸納和整理,大致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鄉土與故園懷舊母題
人類對于自己的出生地或自己民族、祖先的出生地、發源地,總是懷著天然的眷戀,在這種眷戀中,人所要追尋的是他從何而來,從而確定自我的形質。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方“鄉土”,可能是個體的起源地,也可能是祖先、種族的起源地,既是個體記憶的表征,也是集體記憶的表征,既是有形的山水,也是無形的意象。“海外華文文學最顯著的共通點就是飄溢著‘故鄉’的芬芳,由不同的‘故鄉’凝成宏偉、深遠的‘鄉土中國’的影像。童年的往事、故鄉的人物風景,穿越時空,成為當下的文字。”鄉愁是一個民族離開了自己的文化故鄉與童年成長的土地后所產生的微妙情結,在海外華人的內心里一直盤旋不去。世界文學有一類鄉愁主題的文學作品,其中所蘊含的文化內涵正是這類作品的共同點。
早期為生計所迫的華僑漂洋渡海來到異鄉,更多地表達的是現實鄉愁,是對那個生長、孕育他們家園的深刻懷念,故園的一草一木、一物一人,都縈繞在心間,把故鄉進行詩化是不少海外華文文學作品中的現象。不少華人使用磅礴恢宏的整體意象表達對家園的情思,如“兩千歲的巨龍啊你吞吐渤海灣的波濤/呼吸東西大平原的五谷花香/背負北國的滾滾寒流/胸懷震動著黃河長江的脈搏”。對此,饒?M子和費勇分析:“除了個人性的‘故鄉圖景’,在海外華文文學中,還充滿了大量的人文景觀,表示著‘華人’共同的‘故鄉’。
除了用明確的地理、歷史名詞來表達對故園的思念外,家鄉的風景、人情是最常引起海外華人綿綿愁思的原因。心笛寫出了這樣的詩句:
真美中的至美/樂聲里的美樂/我突然發現\那最美的聲音/是來自故國故人的鄉音。
總之,華人們能使用的意象可能多樣,表達的鄉愁含義也許不同,但是始終不曾拋卻對鄉土中國的眷戀、對故園懷舊的情感,那是他們身為華人安身立命的根基,是他們確立自我身份、定位自我價值的標準。所以不管遭遇多少風雨,歷經多少朝代,華人文學都會執著于“中國鄉土”的原型書寫,表達真誠而深刻的故園懷舊母題,傾訴真摯而深沉的“鄉愁”。
二、祖先崇拜與家族記憶書寫
在中國家族制度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諸多不同的形態,但總體而言,我國古代的家族一直是以父系的血緣親緣為紐結,而若干同一男性祖先的家族又組成宗族,由此形成的宗法制度,以血緣關系為紐帶、以統治和服從等級形式為內核的政治經濟和道德的共同體,它與國家政權合二為一,對國家和社會具有維系秩序的作用。這種體制影響了中華民族的深層精神,也形成了中華民族對祖先、家族的濃厚的認同與歸屬感。
三、對現實中國的憂患意識
在中國文化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憂患意識已經積淀于中華民族心理的深層,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一種特性、一種品格、一種傳統,沉淀為文化因子,傳承延續在每一代中國人身上。從《周易?系辭傳》中的“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亂者,有其治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