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多樣的民俗文化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語文教學與實踐;民俗文化;滲透
一、現階段青少年對傳統和地方民俗文化的漠視原因分析。
(一)崇尚洋節日
當今的中小學生對于傳統或地方的民俗文化知之甚少,而相反對于外國節日卻有著不可抵擋的趨勢。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歷史悠久,凝聚了中國56個民族的文化,體現了各民族勞動人民的審美意識,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然而,中華兒女對待自己的的傳統節日只有麻木和冷漠。這將是我們文化危機的所在,身至于此的我們又應該如何對待?學校是主要的教育機構,既然提倡素質教育,那么中國的傳統民俗應當引起重視。
中學生對于傳統節日的看法如何呢?為了了解中學生對此的態度,我們以發問卷的方式進行調查,經過我們整理發現,90%左右的學生都有過洋節的經歷,對中國傳統節日持降溫態度的有40%,而通過調查發現,他們認為外國節更有節日氣氛,更熱鬧,更適合他們這個群體,而中國傳統節日太素,只能和家人在一起,缺乏激情和鬧騰的場面。
(二)網絡的沖斥,生活水平的提高。
當代的中小學生,網絡是他們與同學朋友交流的一個主要平臺,網絡游戲是他們美好的時光的揮霍品,那游戲中的廝殺場面已成為充斥他們大腦的圖像。筆者曾在農村老家過年,子侄輩們早早吃好飯就守到電腦前,紋絲不動。炫目的煙花、精彩的春節聯歡晚會絲毫引不起他們的興趣。過年的壓歲錢成為他們理所當然的充點卡的資金。而農村孩子大年初一早早起來拜年的習俗已不復存在,哥哥準備的幾十張嶄新十元鈔票發不出去。問其原因,是現在農村家庭的孩子已不缺那幾個錢,父母們還生怕孩子去拜年丟臉,怕別人笑話。也不曾灌輸這樣的習俗給孩子。
縱觀目前的現狀來看,傳統節日和地方民俗已被孩子們漸漸淡忘,我們如果長此以往的話,那些承載美好祈愿的節日終有一天會從人們的印象中抹去。而我們作為教育者,深感責任的重大。
二、中學語文教學中民俗文化滲透的可行性。
1.中學生的特點為民族文化教育的實施提供了可行性
中學生在學習掌握新知識的時候,他們的求知欲、好奇心、新鮮感都很強,他們往往更喜歡學習趣味性的知識,更喜歡多姿多彩的課堂,對教師照本宣科的講解和枯燥無味的知識傳授不感興趣。而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學和民俗文化知識就能夠豐富課堂,這些知識在課堂教學中往往能滿足學生更多的需要。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如果能用一些有趣的諺語或一些古老的民間傳說故事作為新課的導入,就可以有效地引導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中學語文課程特點有利于民俗文化在教學中的滲透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頒布,對教材的編寫提出了新的建議,提到教材編寫“應體現時代特點和現代意識”“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開闊學生視野”。中學語文教材的這些特點也具體體現在它包含的民俗文化方面。如《社戲》《故鄉》《云南的歌會》《端午的鴨蛋》《看云識天氣》《大自然的語言》等等。中學生在學習這些課文時,既提高了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又受到了民俗文化的熏陶。
三、在中學語文教學和實踐中滲透民俗文化的途徑和方法。
中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民俗文化滲透并不屬于常規的語文教學內容,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民俗文化的講解和滲透時需要結合具體的實際和授課內容,尋找有效的途徑和具體的方法進行分析滲透。
1、利用節假日,讓學生進行民俗民風的采風,舉辦攝影展或畫展。
我們黔東南可謂是“歌舞之鄉”“百節之鄉”,淳樸的民風民俗早就已經響徹九洲,讓很多中外游客慕名而來,這樣豐富的文化資源我們作為本土人卻不知道,實在是一大笑話。所以,教師可分配學生以組為單位利用節假日到民間去采風,利用手中的手機或家中的攝像機或數碼相機把看到的民風民俗拍攝下來(有畫畫能力的就用手中的畫筆把家鄉的淳樸民風描繪出來),再配上文字說明,也許拍攝效果不好,但畢竟是人生的第一次體驗。然后在班上甚至在學校舉辦一年一度的以“熱愛家鄉”為主題的民風民俗攝影展。也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圖片,以“走進黔東南”為主題,搞一次把家鄉推向世界解說詞的綜合性學習。這樣一來,學生的興趣被激發起來,不僅鍛煉了口語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我們的傳統民俗文化又得到了傳承,更加深了學生對這片土地的熱愛。
2、通過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寫作訓練來進行民俗滲透。
民俗經過歷史的積淀,蘊含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祭祖掃墓的清明節,包粽子祭屈原的端午節,親人團聚的中秋節等等,都表達出美好的民族情感。而除了這些傳統節日外,我們家鄉還有很多節日都有其美麗的傳說和特殊的含義,如架橋節,姊妹節,鬼節,荷花節,斗牛節,蘆笙節,豐收節等等,這些節日都是勤勞善良的黔東南人民經過歲月的洗禮,感謝上蒼對這片土地的恩賜而形成的。
3、通過文本分析滲透民俗文化
語文學科可謂博大精深,涉及的知識面豐富多彩,其中很多篇目都與民俗有關。如在教學《社戲》時,可結合我們黔東南的蘆笙節來進行教學,教師在講解時,可以讓一些少數民族地區的學生談自己家鄉的蘆笙節是在什么時候過,有哪些節目,場面怎么樣。讓城里的學生更多的了解農村的民風民俗。而《看云識天氣》《大自然的語言》中的諺語更是體現中華民族的勤勞和智慧,在此基礎上收集一些家鄉的諺語進行補充,就會使學生的知識得到了拓展。在教學《云南的歌會》時,可預先搜集當地的民歌進行賞析,可以講講黔東南歌舞之鄉的由來以及少數民族對歌的場面。
四、在中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民俗文化滲透應當把握的原則
【關鍵詞】安徽;民俗;文化;功能
民俗,是人類社會生活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功能是它在社會生活與文化系統中對其他社會文化因素發揮的客觀效用,具有重要的功能和價值。下面以安徽地區為例簡要地分析民俗文化的社會功能。
在了解一個地區民俗文化的功能與價值的時候,首先要確定什么是“民俗”和“文化”。鐘敬文先生曾在《民俗學概論》中將民俗定義為,“民俗,即民間風俗,指一個國家或民族中廣大民眾所創造、享用和傳承的生活文化。”[1]在中國,“民俗”一詞出現的很早,如《管子?正世》、《禮記?緇衣》中都曾有過記載。可見,古時人們對民俗產生的作用就十分重視。而英國人類學家B.K.馬林諾夫斯基發展了學者泰勒的文化定義,于20世紀30年代著《文化論》一書。他認為文化可以調節一切社會科學。他還進一步把文化分為物質的和精神的,即所謂“已改造的環境”和“已變更的人類有機體”兩種主要成分,把文化與人創造的客觀世界和本有的主觀世界聯系到了一起。
作為南北文化的交匯之地,安徽南北地域差異較大,文化、生活方式也各有不同。不同的地域特征孕育了不同區域的民俗文化,而這些民俗文化本身的功能與價值也對這一地區生產生活等各方面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一、民俗文化的社會整合功能
“民俗文化是一種社會整合的力量,可以使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結合到一起。”[2]民俗文化對于社會群體中每個成員的行為方式都有約束的作用,也是社會在良性運轉中的一種非正式的保障手段。
在安徽地區,民俗文化的規范整合功能表現的最為突出的當屬安徽皖南地區的宗族、鄉約、家法等制度。在徽州,宗族組織高度發達,在宋元明清乃至民國時期,徽州宗族幾乎控制了整個徽州的基層社會,各大宗族都有其一整套治理宗族的族規家法,對其宗族成員具有極強的約束力。徽州宗族沿襲著“千年之冢,不動一;千丁之族,未嘗散處;千載譜系,絲毫不紊。” [3]的習俗慣制,通過族規家法維護封建等級名分制度,調整著宗族內部的財產關系,維護國法、懲戒梗頑,使社會秩序和基層社會保持著穩定。社屋、宗祠和其它寺觀庵堂為外在表現的地緣、宗教關系,對徽州社區的穩定都起到了不可忽視的輔助以及補充的作用。
二、民俗文化的心理調適功能
文化是人們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既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文化,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自然會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調劑生活。各種節日、游戲、民間工藝、宗教儀式,都為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不一樣的色彩。
在安徽,無論皖南、皖北,都具有豐富多樣的民俗活動,這些民俗活動給當地人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比如,滁州地區就有多種民間娛樂活動,民間舞蹈“獅子燈”、“秧歌燈”、“花鼓燈”等都極受老百姓的喜愛,絲竹管弦樂在這里也非常盛行。九華山地區及附近鄉鄰逢年或重大節日活動時,則喜以舞龍燈、獅子燈慶賀助興,觀者如潮,熱鬧非凡。徽州地區還有“賽瓊碗”、目連戲、儺戲、采茶戲等頗具地方特色的游藝競技活動。同時,安徽還有各種宗教活動,諸如“上九廟會”、“禹王廟會”、“瑯琊山廟會”等等。這些都對人們的心理起到了重要的調適作用。
三、民俗文化的道德教化功能
民俗文化對人們的教化,是在人們一輩又一輩的傳承過程中潛移默化地發生作用的,對人們進行道德教化有著重大的作用。
人們按部就班的經歷人生每一個階段的人生儀禮,就是人們接受著外部世界的影響的最好證明。比如,誕生禮中的周歲儀禮,新生兒就會進行非常重要的“抓周”儀式,在長輩們會在桌子上擺上象征前途命運的東西,例如文具、書籍、紙幣、尺子等,孩子抓到了哪樣東西就預示著會有怎樣的前途。“成年禮”則是為承認年輕人具有進入社會的能力和資格而舉行的儀禮,它標志著一個人進入了成熟階段,是一種社會角色的轉變。我國古代把男子的成年禮叫“冠禮”,女子的成年禮叫“笄禮”,分別在男子二十歲、女子十六歲時行禮,男子行“冠禮”象征有了參加國事和家事的資格,女子行“笄禮”表示從此結束了少女時代,可以結婚生子了。還有一些民間的神話傳說,同樣也有著道德教化的作用,如合肥地區相傳紀念包拯的包河中的“無絲(私)藕”,就是引導人們為人處事時摒棄私心等等。
四、民俗文化的生態環境保護功能
傳統民俗文化中的許多禁忌觀念無疑對維護生態平衡、調和人與自然的關系方面起著重大的作用。
比如在徽州地區就有著對山水草木的堪輿信仰的傳統,不僅作用于徽州村落的起源,在村落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維護和改造上,也有著決定的作用。在徽州,山石草木與人的命運息息相關,不可輕動。徽州許多家法族規中都有禁止私伐樹木的條文,在徽州人的傳統觀念中,樹木是可以保全一個村莊之“氣”的。人們也會按照分水對自然地理環境進行治理,這些治理,大都是在水口上進行。水口是古徽州村落建設中一項重要設施,也是徽州古村落的門戶,通常在水流的出入口或其近旁,同祠堂、廟宇一樣對于徽州人來說意義重大,不僅僅是整個村莊風水的咽喉;同時也是徽州村民認為興旺發達與否的關鍵。在徽州百姓的觀念中,水就是財富,因此需要在那里建造園林、建筑物等等,以鎖住水口。當然,更重要的是通過對村落水源的保護,徽州地區的生態環境得到了非常重要的保障。
五、民俗文化的經濟開發利用功能
現如今,民俗文化活動多種多樣,人們一方面對文化進行著保存和傳承工作,同時也對其進行著開發與利用,使民俗文化具有了經濟開發利用的功能。
在安徽的許多地區,很多民俗事象都得到了開發,比如自1992年起就開展的淮南豆腐文化節,有力的宣傳了我國的豆腐文化,彌補了在以前宣傳不足的情形下,許多西方國家都以為豆腐是日本發明的錯誤觀念。這一活動還帶來了十分豐厚的經濟效益,重點舉辦的產品展銷會、商品交易會和經貿洽談會成功的落實了招商引資的發展戰略,為豆腐節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相繼認定,也很好的宣傳了我們的民俗文化,使這些民俗事象廣泛的受到大眾傳媒等傳播渠道的重視和宣傳,為其保護和傳承又增添了一層保障。近兩年,安徽還開始舉辦“安徽民俗文化節”,廣泛的吸引了各方來客,充分地展現了江淮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蘊,使“皖風徽韻”的獨特魅力亮相世界。
千姿百態的民俗事項,不僅豐富了人們的生活,也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融入了我們的生活點點滴滴,與人們的日常息息相關、不可分離,潛移默化地伴隨著我們的生活。由此可見,民俗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社會功能在當今社會的良性運轉中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的。
參考文獻:
[1]鐘敬文.民俗學概論[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9.1
[2]吉國秀.民俗文化的社會整合功能[J].遼寧:遼寧大學學報,2007(5):5
[3]卞利.安徽文化叢書安徽民俗[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107
在當下商品競爭激烈的社會和經濟全球化的環境中,我國的廣告設計與創意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月份牌作為中西文化相融的廣告宣傳品,能使消費者在短時間內認可,它的成功之處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
1.借鑒民俗文化提升廣告設計的文化內涵
民俗文化指一個國家、民族或地區的民眾所創造、共享、傳承的風俗生活習慣,是在普通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過程中所形成的物質的、精神的文化現象。月份牌廣告基于中國民俗文化,充分利用人們熟悉的木板年畫藝術形式,融合商品廣告信息,在中國人的審美認同中,達到了廣告傳播的目的。中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國家之一,中華民族特有的民族背景以及在不同時期產生的燦爛的文化藝術,為人們提供陶冶情操、愉悅身心的源泉,是傳承和弘揚優秀民族文化的現實載體。中國民俗文化在特定的自然、經濟、政治、意識等共同作用下形成和積累并流傳到今天,具有了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在中國的民俗文化中,既有逸筆風姿的國畫,也有造型夸張的民間剪紙和年畫,這些文化產物都體現著精致、恢宏、靈秀等多樣的手法,為現代的廣告設計提供了豐富的表現形式和視覺語言。民俗文化與現代廣告設計在結合中有了新的延續,賦予了新的生命力。因此,在現代廣告設計中重視民俗文化的傳承和運用,才能更好地提高作品的品味和審美情趣。
2.運用傳統元素豐富廣告設計的視覺語言
由于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各個民族在地理環境、文化素養、民俗生活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因此,也創造了許多不同的民族傳統圖形圖像,這些具有較強感染力和豐富情感內涵的圖形圖像,成為現代視覺藝術的主要元素和平面設計的素材。將民族傳統視覺元素融入現代廣告設計中,能夠給當代電腦圖形構繪方式的廣告設計帶來全新的視覺體驗,能夠增強廣告設計的文化內涵,同時也能夠展示中國民俗文化光輝燦爛的歷史。另外從民俗文化對廣告設計的作用來看,現代的廣告設計是需要立足于傳統文化,而不是一味的照抄國外盛行的設計手法,這樣才能使消費者更容易接受。
3.通過雅俗互補提高廣告設計的傳播效應
廣告是為了某種特定的需要,通過一定形式的媒體,公開而廣泛地向公眾傳遞信息的宣傳手段,這種宣傳是以群眾為對象,要從群眾的生活習慣,教育水平,情緒感受和喜好厭惡等作出分析和理解,不能只滿足一小部分消費者的心理,而忽略了大眾群體。在月份牌廣告中,既可以看到中國傳統女性形象,同時也可以看到摩登女郎形象,這些女性拿著書、手帕,或拿煙、騎摩托車、打高爾夫球、穿西式婚紗等,這些舉動,都被人們所爭相效仿,從而引領了人們的消費觀念和審美觀念。就廣告設計而言,不同的廣告產品對應的消費者是不同的,這時就需要大眾性的“俗”文化和精英派的“雅文化”相融合,“俗”文化源自普通大眾的世俗的生活,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雅文化”能夠提升作品的格調,兩者缺一不可。因此,現代廣告設計不僅是要關注消費者的需求,還要重視文化元素的使用方式,這樣才能等到更多消費者的認可。
二、總結
一、桂林市民俗旅游的發展優勢
(一)客源優勢
桂林市每年吸引著數以萬計的游客紛至沓來。根據桂林市統計局相關數據顯示,2014年全市接待游客總人數3871.16萬人次,其中國內游客3667.84萬人次,海外游客203.32萬人次。預計2015年桂林市接待旅游人次將超過4000萬人次。根據攜程旅行網聯合中國旅游研究院的2015春節旅游人氣排行榜和相關分析報告,桂林入選2015年春節黃金周“國內十大旅游目的地”,排名第十。可見桂林市的旅游業發展在經濟下行時期依然有著強勁的吸引力,而大量客源為桂林市發展民俗旅游的發展提供了契機。
(二)資源優勢
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桂林市各少數民族人口為73.47萬人,占總人口的15.47%。桂林市管轄兩個民族自治縣,15個民族鄉,包含壯、回、瑤、苗、侗等28個少數民族。桂林市淳樸的民風,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成為桂林市發展民俗旅游的重要資源。
桂林市民俗文化包含市區、各縣生活的方方面面,民俗旅游資源包括民族歌舞游藝、民俗節慶、民族服飾和建筑、社交民俗和民族手工藝六大類。
(三)品牌優勢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譽享譽國內外,桂林山水已成為桂林市的城市名片。桂林市作為我國傳統的旅游城市,其旅游發展戰略已從傳統的山水觀光模式轉變為山水風光、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的混合多樣式發展模式。筆者通過實地考察及查閱相關文獻,認為桂林民俗旅游依托桂林山水的品牌效應,已形成自身獨立的旅游品牌,其一是以劉三姐歌仙傳說為品牌,以劉三姐相關影視作品風靡全國為契機,逐步發展起來劉三姐大觀園、《印象?劉三姐》、大榕樹景區(位于大榕樹景區的千年榕樹曾在電影《劉三姐》中作外景)等旅游產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印象?劉三姐》在國內首創利用山水實景,開辟大場面露天演出晚會的新局面,每晚演出兩場,旺季時還會有加演,雖然門票較貴,但幾乎場場爆滿。另外一個品牌是以龍脊梯田為品牌逐步發展起來的龍脊民俗旅游區。作為旅游品牌的“明星”,龍脊梯田的畫面常常出現在電視、報刊和各種廣告與宣傳品上,成為中國的驕傲。
二、桂林市民俗旅游的發展模式
從民俗文化傳承角度,筆者認為桂林市民俗旅游采用了兩種發展模式,一種是原生態原真性開發模式,是指直接在少數民族聚居區建立民俗村寨或民俗博物館,將整個村寨作為一個整體進行保護性旅游開發。這種開發模式以龍勝龍脊壯族生態博物館為代表。2011年,該博物館成為國家文物局命名的首批五個生態(社區)博物館示范點之一。龍勝龍脊壯族生態博物館位于龍勝各族自治縣龍脊村,占地面積289平方米,建筑面積601平方米,展出文物200多件。桂林龍脊建寨自元代始,歷史悠久。千百年來,龍脊的壯族人民,以其勤勞和智慧,創造出了壯觀神奇的龍脊梯田風光和古樸獨特的民族文化,包括以龍脊梯田景觀為代表的山地農耕文化、以干欄民居為代表的建筑文化、以寨老制度為代表的民族自治制度文化、以糯米和水酒為代表的壯族飲食文化等,每年都吸引了大批來桂林旅游的游客。
另一種是文化重構開發模式,包括主題公園、民俗節慶、民俗實景主題劇場三種形式。
主題公園以劉三姐大觀園為代表。劉三姐大觀園坐落于桃花江畔,占地一百多畝,是初建于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改建于2001年的主題民俗文化公園。劉三姐大觀園于2012年8月10日被國家旅游局批準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廣西首批民旅風情旅游示范點,是以劉三姐文化、廣西壯族文化及民俗民風為主題的休閑游樂場所。
桂林市每個月都有旅游節慶活動,規模較大的民俗節慶旅游活動,主要有資源縣河燈歌節、陽朔縣漓江漁火節、恭城縣桃花旅游節和月柿節。上述的四個節慶民俗旅游活動,除資源縣河燈歌節是從傳統民俗節日――中元節演變來的外,其它三個節慶活動為加快發展經濟,將有地方特色的產業或民俗文化活動進行充實、整合而形成的具有本縣民俗特色的大型活動。
民俗實景主題劇場以《印象?劉三姐》和《龍脊魂》為代表。筆者通過實地考察,認為《印象?劉三姐》是更為成功的旅游產品。其一在于《印象?劉三姐》是以廣西桂林陽朔書童山段漓江兩公里水域為舞臺,十二座山峰以及天空作為背景,融合劉三姐山歌、廣西民族風情與桂林山水等多種元素的大型山水實景演出,而《龍脊魂》是在市區表演,在山水實景上不如《印象?劉三姐》氣勢宏大。其二《印象?劉三姐》擁有強大的制作團隊,導演張藝謀、王潮歌、樊躍和制作人梅帥元都為業內的領軍人物。其三在于《印象?劉三姐》的演職員多為當地居民,他們白天從事日常的農耕、打漁、旅游等活動,晚上參加演出,可以保證演出的原汁原味。
以上兩種開發模式并不能截然區分。生態博物館的民俗文化隨著旅游業的發展發生著變遷,當地政府、旅游規劃單位和居民也會根據游客需求,對民俗文化進行整合重構,探尋民俗旅游新的發展形式;文化重構模式中是以當地的民俗文化、地域文化等原真性內容為背景進行旅游開發的。縱觀桂林民俗旅游的發展歷程中,民俗旅游發展使得原本不被當地居民重視的或者是即將消逝的民族文化重又獲得勃勃生機,而隨之而來的經濟效益,也使當地政府和居民更加積極得進行民俗旅游開發,民俗文化傳承與旅游發展達到了共贏。
三、對河南民俗旅游發展的啟示
第一,桂林目前已形成自然觀光旅游與文化旅游相輔相成的局面,因此,河南省民俗旅游亦不可單打獨斗,應與河南省的山水旅游、歷史文化旅游等旅游形式相結合,打造豐富多樣的旅游線路和旅游產品,滿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第二,不可竭澤而漁,應秉持可持續發展理念,始終以民俗文化傳承為旅游開發的首要原則。民俗文化是根植于普通民眾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其傳承要依靠民眾來完成,因此處理好景區與民眾的利益分配問題,旅游收益返于民眾,讓民眾認識到“民俗文化就是金山銀山”,促使民眾自覺自愿的弘揚甚至重構民俗文化。
關鍵詞:學前教育;民俗文化課程;互動情境教學
一、引言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各界對我國的教育事業,特別是對學前教育階段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學前教育階段的民俗文化課程教學應該充分結合這一階段幼兒的學習能力和需求程度,在內容的選取上將幼兒感興趣的民俗文化作為主要教學內容,同時適當引入其他優秀民俗文化。在學前教育階段讓幼兒能充分獲取民俗文化知識以及較好的情感體驗。
二、學前教育民俗文化課程的價值和代表性
1.學前教育民俗文化課程的價值
在學前教育階段全面滲透民俗文化,可以有效促進我國社會文化的不斷發展,并且幫助學齡前兒童樹立正確健康的價值觀念,拓展學齡前兒童視野的同時幫助他們培養多元化的思維。不僅如此,學前教育民俗文化課程還能幫助幼兒形成包容文化的意識,并且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社會責任感與民族自豪感,加深其對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不僅能體驗到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還能感受到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幼兒是祖國未來的希望,也是祖國發展的根基,學前教育民俗文化課程的開展與探究,對于實現和諧社會以及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具有深遠的意義。
2.學前教育民俗文化課程的代表性
學前教育階段,教師需要將幼兒的發展當作教學工作的核心環節,把幼兒的學習和生活背景當成教學環節的重要因素,全面引導幼兒積極參與民俗課程教學環節。學前教育階段民俗課程體現出了教育工作對于民俗文化的重視程度。例如,組織學生到自然環境或是民俗文化環境中學習,幫助幼兒將抽象的知識和具象的物體相結合,提高對民俗文化的理解能力。
三、學前教育民俗文化課程的教學策略
1.喚醒幼兒的已有經驗學
前教育階段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通過喚醒幼兒的已有經驗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從而幫助幼兒獲得新的知識。此種方式能使教學活動更加順利有效地開展。例如,我國某地區的幼兒園教師通過互動游戲、觀看圖片以及觀看視頻短片的形式,融入民俗文化,便于幼兒更好地理解民俗文化內涵。該地區教師在進行“鼓樓”課程講解過程中,通過向幼兒展示鼓樓的圖片并且向幼兒提出“小朋友們覺得鼓樓像什么?”“小朋友們覺得鼓樓有什么特點?”等問題,引發幼兒對傳統鼓樓特點的思考。當幼兒各抒己見,闡述心中所想之后,幼兒園教師將課前準備好的鼓樓模型擺在幼兒面前,讓幼兒通過觀察,思考模型與實際生活中的鼓樓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2.進行互動情境教學
在學前教育階段,教師利用周圍的教育和環境,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創造合理的教學情境,此種教學模式被稱為互動情境教學。互動情境教學可以引導幼兒對工具和環境進行深入探究,并且推動教學活動的持續進行。互動情境教學的關鍵點在于創建科學合理的情境,因此需要教師對學齡前兒童的學習情況以及教學任務、教學目標進行全面掌握。例如,在“小蝌蚪”課程教學中,教師通過展現魚苗器,引導幼兒觀察魚苗器中的小動物,在幼兒觀察結束之后,向幼兒展示蝌蚪的生長視頻,并且讓大家模仿表演小蝌蚪的活動方式。
3.優化課程內容選擇
衣食住行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民俗文化中的衣食住行所包含的內容十分豐富。因此,學前教育階段教師在進行民俗文化課程內容選擇環節,需要注意民俗文化內容與學生的接受能力相結合,選取學生感興趣并且適合學齡前兒童學習的內容。例如,我國某地區的幼兒園教師就將不同民族傳統服飾內容融入民俗文化教學課程當中。教師首先詢問班級中是否有少數民族的幼兒,若有便繼續問其民族傳統服飾有哪些,在什么時間和場景中才會穿著傳統民族服飾等。通過此種民俗文化的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對于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提升民俗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學生心中的地位。
四、總結
綜上所述,學前教育階段幼兒教師需要提高對民俗文化課程教學的重視,并且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學習和掌握與民俗文化有關的理論知識。學前教育階段教師需要利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將民俗文化有機融合到學前教育中,從而實現兩種課程和文化的良好互動,促進學齡前兒童的全面發展,為我國基礎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參考文獻:
[1]王棋緯.民族地區學前教育民俗文化課程的構建———以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為例[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1):94.
一、民俗文化的含義
民俗就是人們在各自所處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和社會活動中逐漸形成或約定俗成的生活方式和慣例、規矩。民俗文化則是人類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凝聚一個民族優秀文化的核心點,它體現的是各民族的價值觀、信仰和理想,也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人民在長期生活中逐步形成的風俗、習慣等的總和。有人稱民俗為“人類文化的母源”。民俗文化是民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存在對社會和民眾的行為起著巨大的規范作用。
讓民俗文化浸潤小學語文課堂,是我們每一個有責任心的語文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
二、充分發揮民俗文化的教育功效
我們不能放棄一切可利用的資源和時間去實施,如何實施也值得斟酌和研究。在教學中,筆者認為通過以下幾個途徑可以將民俗文化與小學語文課堂有效結合并發揮其最大的教育功效。
1.充分利用并拓展文本資源,讓學生感受濃濃的民俗情味
國家督學成尚榮說:“語文是一種文化,是應創造和發展著文化,提煉和提升著文化,語文教學改革就是充分體現語文的文化屬性,豐富語文教學的文化內涵,使學生浸潤在文化之中。”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知識點比比皆是,只要我們有一定的文化眼光,隨處可見文化現象、文化知識。假如我們能在每個字與詞中注入一粒民俗文化中的傳統美德因子,無形中會讓學生接受到德育與美育教育。而如何找準切入文化的核心要素,將學生有效地領入寬闊的文化殿堂是關鍵。我在教學《元日》一詩時是這樣做的:
師:同學們,寒假快到了,你知道寒假中最愉快、最熱鬧的節日是什么嗎?
生:春節。
師:是啊,我們向往已久的春節仿佛已向我們招手了,哪位小朋友說一說這個節日里你的家人會做些什么呢?
生1:放鞭炮、貼春聯、拜年、長輩給我們壓歲錢……
師:《元日》這首詩向我們大家介紹了古代人們過年的情景,你從詩中讀到了哪些風俗習慣?
(學生認真讀詩,交流感受。)
(春節對學生來說并不陌生,會聯想到如放爆竹、團圓等生活場景,這首古詩讓學生很受到了那份歡樂,而詩句所描繪、表達的內容又加深了孩子們對新年到來的感受,相得益彰。)
生:老師,過年時的風俗習慣是怎樣形成的呢?
師:問得好。同學們,你們課前所了解的關于過年的傳說,能向我們介紹嗎?
……
為什么過年時人們要貼對聯、放爆竹?為什么要守歲?這些都會或多或少地激發小孩子的好奇心,他們都想在老師的指導下能消化掉這些有關民俗的知識。在教學中,還可就壓歲錢這個話題,讓學生通過了解壓歲錢的變化來感受祖國的變化和時代的變遷,但無論如何改變,這一民俗的內涵――長輩對晚輩的愛和祝福都沒有改變,這一民俗傳遞出來的濃濃的民俗情味,可以讓學生在體味民俗的同時懂得感恩。
2.開發地域資源,從傳統節日中感受民俗文化的韻味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五千年歷史長河孕育出了極為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諸如:喜氣洋洋的春節、張燈結彩的元宵節、懷鄉祭祖的清明節、紀念屈原的端午節……其中蘊含了中華民族敬老愛幼、勤勞善良、與人為善、共建和諧、愛國愛民等優良品德。然而,地域是多樣的,生活是五彩的,所以我們的語文課程資源也應是五彩繽紛的。
小學生最容易對自己生長環境和生長過程中的民俗產生興趣,從民俗的角度入手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非常輕松。語文教學中如果注意這些所處的場合、情境以及出現的背景,進而探索其折射出的文化意義和社會內涵,就會讓學生充分享受民俗文化的韻味。
比如端午節,我們當地除了吃粽子外,還有在門前插菖蒲、掛艾草的習俗,看似迷信,但在我國藥書中有記載,這些都是治病的藥草,因此這一習俗體現了人們對衛生和健康的追求,應該提倡。
在這一系列的活動中感受節日,同時漸次對這一傳統節日進行解讀,對話中發現這一節日的風俗習慣,體味這一傳統節日所包含的民俗文化的韻味。
3.借助民俗,讓各學科知識融會貫通
民俗文化源遠流長,積淀濃厚,不僅涉及文學藝術,更體現在歷史、地域、算學、科學創新中,對民俗事象不能片面地、孤立地理解。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要把民俗知識滲透到其他相關學科知識的學習上。比如:在讀了老舍的《草原》之后,我便引導開展對草原民情風俗的欣賞與研究,然后用歌舞、文學等形式來表現草原人民的淳樸、豁達、豐實……
一、建設中原民俗文化產業教育實踐基地的意義
(一)中原民俗文化對民族精神的塑造 中原民俗文化是區域文化的一種,是辛勤的中原人民在各個歷史時期的生態、文化、歷史背景下所創造出來的,經過了漫長歷史的發展、創新、累積、傳承,是中原文化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研究一個民族,可以從它的民俗文化入手,民俗文化包羅萬象,涵蓋了一個民族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從衣食住行到社會生活、家庭關系、社會結構、道德禮儀、精神生活、信仰宗教、服裝服飾等諸多方面無所不有。絢爛的中原民俗文化是中原文化的結晶,對中國民族文化有著深刻的影響,是華夏文明的搖籃。勤勞的中原人民在幾千年的生產生活中形成了諸多習俗,經過歷史的傳承,成了今日的中原民俗文化。
中原民俗文化是中國民俗文化的根源,中原地區曾經長期為中國的文化政治經濟中心,民俗文化對外傳播,又不斷地吸收優秀的文化、豐富中原民俗文化,使之不斷枝繁葉茂,成為了華夏文明的基礎,有著強勁的民族精神源動力。如中原民俗文化中的女媧神話,我們民族中把大地當作母親,那種“地母意識”“補天情結”,是中原先祖們對于精神與物質世界的一種探索成果,也是中華民族信仰的情感認同與民族意識的體現,它為中華民族的存在與強大提供了精神源起,為民族凝聚力提供了強大的基石。
(二)中原民俗文化對個人精神的塑造 中原民俗文化的精神內涵廣泛體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體現了我們民族的文化個性,也是民族精神的一種外在反映,中原民俗文化通過一種潛在的強大力量,將民族的優秀精神品質通過生活方式,影響、引導著我們的價值觀與民族意識,全面塑造著個人與民族的精神品格,如堅毅不屈、獨立自主、不畏強權、勇敢追求、愛好和平、生生不息等諸多品質。
如著名的傳說故事“愚公移山”反映的就是人們不畏懼困難、日復一日改造困難、最后戰勝困難的故事,這為個人不畏艱難的品質塑造提供了生動的范本,改造了無數面對困難的懦夫,也改造了民族的整體素質。另外的故事傳說“大禹治水”反映的則是舍己為公的做事原則。這些生動的民俗故事對于個人、團體都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動力,最后形成一種正能量的精神追求。
(三)對中原民俗文化的傳承 中原人民很早就注重文化的傳承,很多祭祀儀式的形成就是如此,伏羲發明八卦,教人漁獵、馴養家畜;燧人氏發明用火;神農氏創立農業,教人定期種植、收獲……不只是民俗如此,這些文明創造先祖也是官方祭祀供奉的對象。敬天法祖觀念還表現為民眾對自家祖先的崇拜和祭祀。這些都是文化的傳承的一種形式。只有傳承了,才能使優秀的文化成果得以流傳,效法古人的優秀文化的精華的一面,才能使我們少走彎路,才能使我們在原有優秀文化上有所創新,有所發展。我想這也是建立中原民俗產業教育基地的另外一個意義所在吧。
(四)對中原民俗文化物品的保護與對河南旅游發展的促進 建立中原民俗文化產業教育基地,可以有效地保護、保存、收集有價值的中原民俗文化物品,促進中原民俗文化的發展,豐富民俗文化物品的收藏與保護。
另一方面,民俗文化產業教育基地也可以促進河南文化旅游的發展,河南省中原文化源遠流長,民俗文化是無形的旅游文化資源,在旅游開發中能夠凸顯它重要的人文價值,對中外游客都能形成強大的吸引力。并且民俗文化旅游也是一種高層次的人文旅游,能滿足旅游者更高的審美與精神上的需求。因此,中原民俗文化教育基地也可以豐富河南旅游業的發展,使河南經濟更加多元化。
二、建設中原民俗文化產業教育實踐基地的措施
中原民俗文化產業近年來一直頗為紅火,比如現在年輕人結婚都要找禮儀公司,這背后有巨大的經濟利益,形成了婚慶相關產業鏈;在清明節、陰歷七月十五、十月初一的鬼節以每月的初一、十五大街小巷賣陰鈔冥紙的比比皆是。這些也都形成了巨大的產業鏈,此外,各個地方每月三次的集會也是民俗文化產業產品的民示臺,但這一切,都是歷史形成的,是自生自長的,是人們的一種潛意識必須做的事情,沒有相關專家指導,也就是說,民俗專家和基層的民俗文化產業是不相干的,沒有有機融合在一起。而大部分農村沒有專業的紅白事主持人,都是邀請那些見過場面的、口才較好的、聲音洪亮而且兒女雙全、父母健在的人來擔當。他們的文化水平大多不高,這些主持技能,也只是簡單沿襲而已,所以不夠專業。因此要想民俗文化產業代代傳承下去,還必須培養接班人。
(一)依托中原高校群,建設中原民俗文化產業基地。各級學校都要建設民俗文學網站,根據所在學校的學生特點,開展形式多樣的民俗文化教育活動。中原本科院校都要結合市場需要開設民俗研究所。目前據我所知只有河南大學開設了中原民俗與文化研究所,黃淮學院開設了中原民俗與傳統文化研究中心,假如其他本科院校,如商丘師院、南陽師院、安陽師院、周口師院等幾十所本科院校都和當地的婚慶禮儀公司聯合開設相關民俗文化研究,專家與市場結合,既能做好民俗文化研究,又能創收。中原職業技術院校及中專學校也應成為民俗文化產業教育基地。開設民俗文化相關專業,如婚慶禮儀專業,開設婚禮主持、新娘化妝等相關課程,也可開設現在社會需求量很大的殯葬專業。
(二)政府應開設專門的民俗學校。北京的明園大學國學院、濟南的民俗文化學校都辦得有聲有色,可諾大的中原卻沒有一家民俗專科學校,所以建議政府多開幾所民俗專科學校,可開設編中國結專業、豫劇專業、中國畫專業、面雕石雕專業、篆刻專業、剪紙專業、中國書法專業、民俗攝影專業。
(三)政府每年應主動在不同地點承辦民俗文化節若干次,這樣每個活動場地都變成了民俗文化產業基地。這些民俗文化節結束之后,在百姓心中種下一顆種子,這些種子會生根發芽長大,從而代代相傳。
(四)建設節俗文化體驗基地。建議把節俗文化產業體驗基地建在歷史展覽館、博物館、公園里,不僅要有相關圖片展示,也要有相視頻資料,但這些僅僅是資料而已,更重要的是要設置節俗活動區如春節體驗區,可設置書寫春聯處、生活民俗體驗區,可設置紡花機、織布機,打水井、壓水井、水桶、井繩、推磨等一應俱全。當然要有真材實料如棉花絮、紡花、經線、染線、梭子等,而且可讓游客親自體驗,當然這是要收費的。可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特別是中年有錢有閑一族,想回味過去,而小孩子好奇感更強,在取得經濟效益的同時,還能讓孩子體驗一下古老的民俗文化,培養民俗文化的接班人,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為?
關鍵詞:民俗文物;征集;利用管理;主要問題;對策
民俗文物是伴隨著人們的生活、生產而傳承下來的實物資料,它的范圍十分廣泛,包括物質民俗、社會民俗、精神民俗三部分內容。物質民俗包括衣食住行、交通、生產、工藝制作的實物資料;社會民俗包括家庭、社會機構、民間團體、節日活動、歲時禮儀的實物資料;精神民俗包括民間習俗、、道德禮儀、諸多禁忌、民間文學、游藝表演和口頭傳承的文字記錄資料。民俗文物價值重大,涉及全部的社會生活和文化領域,既反映經濟基礎中的社會關系,又反映上層建筑的制度建設和意義形態。目前我國沒有綜合性的國家民俗博物館,地方博物館在民俗文物保護工作中受到種種因素的限制,故而無法全面地、有效地開展民俗文物征集和保護。
一、民俗文物征集與利用管理工作的主要問題
(一)民俗文物征集被忽視,征集范圍和界定標準模糊
我國擁有物品隨葬的古老風俗,上千年的隨葬文化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精美文物。長期以來,博物館特別是中小型博物館將工作重心放在了喪葬物品的挖掘和保護上,而忽視了民俗文物的征集與保護。與具有傳世價值的古代的陶瓷、書畫、玉器等文物相比,民俗文物是流傳在近現代的實物資料,人們隨處可見隨手可得,加之許多民俗文物本身工藝粗糙相貌平平,故而其經濟價值、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審美價值相對較低。在這種認知下,許多博物館未將民俗文物征集與利用擺上重要議程,導致我國大量的民俗文物沒有得到及時保護,它們流失、損壞甚至成為絕品。
又因《中國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沒有對民俗文物的范圍、種類、定級標準進行明確規定,地方博物館在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支持下,不知應選擇哪些民俗文物實物資料入庫,模糊不清的征集范圍和界定標準增加了民俗文物征集工作的難度,導致博物館的征集工作出現混亂和不足。
(二)征集缺乏科學性,實物材料獲取方式單一
民俗文物本身具有不可再生和不可替代的屬性,應及時地、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征集和利用工作。目前,許多民俗文物瑰寶還沉睡在鄉野民間,隨時都有可能消失不見。一些博物館的民俗文物征集工作由于缺乏科學的調查和規劃,無法全面掌握一個民族或地區的社會經濟、政治制度、文化習俗和日常生活的歷史狀況和現實狀況,所征集的民俗資料缺乏典型性、配套性、完整性。隨著時光的流逝,一些鮮活載體的民間藝人大多步入古稀之年,民俗資料的收集刻不容緩,資料轉瞬即逝,文物工作者們要把握時機充分準備。
收集民俗實物資料,是為了展示中華民族的民俗文化,將民俗民風中最優秀的品質和美德傳承下去。在民俗資料的征集過程中,一些工作者獲取資料的方式十分單一、局限于物質實體資料、文字文獻資料的收集,導致了諸如民俗事像、民間技藝、民間傳說、武術演式、戲曲唱段等無形民俗文化遺產流失,使我國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的傳播效果受到折損,無法全面、生動地展其獨特的魅力。當今數字化網絡時代,觀眾對博物館展出資料的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過往單一的物質實體參考和文字資料說明的形式已經無法吸引觀眾的注意力。
(三)重收輕展,文物利用不足
民俗文物征集后,一些博物館只是將文物登記建造入庫,在文物利用管理卻在疏漏,沒有對文物進行規模化、特色化的展覽設計。民俗文物的真正價值不是實物本身,而是其傳承和蘊含的無形的民俗文化,它是人們深入了解一個民族和某個地區的風俗人情文化的重要渠道。若無法通過文物展覽向公眾傳遞民風民俗,文物本身將失去收藏價值。博物館重收輕展的做法,嚴重導致了民俗文物資源的浪費。
二、民俗文物征集與利用管理的應對策略
(一)轉變思路,做好搶救征集工作
首先,我們要轉變認知上的偏差,高度重視民俗文物搶救征集與利用管理的工作,充分認識到民俗文物和民俗文化的價值。其次,國家和地方博物館應合作發力,調動政府、企業、團體、個人等多方力量開展民俗文物征集活動,鼓勵個人向博物館捐贈民俗文物。由國家成立專項民俗文物基金,地方博物館可以申請征集資金,民間工藝和技藝的藝人可領取生活補助專心培養技藝的傳承者,從而有效地搶救瀕臨滅絕的民間工藝和技藝。同時,文博單位應在全國范圍內宣傳民俗文物知識,傳播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和民間技藝,通過報紙、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多渠道進行宣傳,從而樹立廣大社會群眾的民俗文物保護意識,盡可能減少民俗文物的流失和消亡。
(二)制定民俗文物征集保護的法律法規
文物局應組織專家盡快制定民俗文物征集工作相關法規,讓民俗文物征集與利用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在規章條例中,要明確民俗文物的征集范圍和分類方法,可采用物質民俗、社會民俗、精神民俗的劃分方法,同時借鑒歷史、革命文物的鑒定等級方法對民俗文物進行評級,讓我國民俗文物征集保護工作擁有理論依據。統一、標準化的工作語境下,有利于防止文物征集工作的混亂,同時便于各級博物館之間的通力合作。
(三)制定科學的征集計劃,充分收集民俗資料
民俗文物征集工作要堅持科學性原則,即要在充分的田野調查基礎上制定征集計劃,明確文物征集的對象和范圍。博物館在開展征集工作前,應組織地方政府、民俗專家一起開討論會,對某一民族或地區的民族風俗和文化進行詳細的比較研究,指出該地區和其他地區之間的民俗文化差異。討論會上應認真梳理出相關民俗資料框架體系,確定好征集大綱和征集計劃。萍鄉博物館每年定期對當地及周邊地區進行民俗文物普查,根據普查結果制定每年的征集計劃。在征集過程中,萍鄉博物館文物工作者充分利用現代數字技術,靈活使用錄音、攝影、攝像等形式收集有形與無形的民俗文化資料。
(四)培養文物征集、保護、研究的專業人才
目前,我國民俗文物工作者中缺少民俗文物征集、保護、研究的專業人才,為了更好地保護和傳承我國的民俗文化,應該培養大批精通民俗文物征集、保護、研究的專業人才隊伍。博物館可以結合高校成立民俗文物人才共培計劃,為熱愛民俗文物保護事業的在校學生提供學習、實踐、就業的機會,共同加深民俗文物研究,形成業界和學界良性的交流和互動,吸納更多的專業人才進入民俗文物工作。各級博物館可以開展民俗文物工作交流會議,通過吸收和借鑒各方的經驗教訓,不斷提升館中民俗文物工作者的專業素質和綜合素質。與此同時,文物局可以成立民俗文物鑒定班,讓在職人員獲得自我提升的機會,進一步提升我國博物館人才的整體素養。地方博物館可以聯合社會團體力量,向社會公眾開設民俗文物學習班,廣泛地培養人們對民俗文物知識的興趣,為民俗文物事業的發展孕育大量的潛在人才。
(五)鼓勵民間收藏家聯合辦展,多樣化呈現民俗文化魅力
博物館由于人力、經費、場地的限制,無法廣泛大量地收藏民俗文物,一些精品、孤品、絕品散落在了民間收藏家手中。為了全面地向公眾展示民俗文化的魅力,博物館應主動與民間收藏家合作,采用聯合辦展的形式,充分利用民間收藏家手中的民俗文物資源。聯合辦展在當今是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即可以充分調動民眾的參與度,又可以更好地呈現原汁原味的民風民俗。萍鄉博物館經常邀請擁有藏品的民眾一起參與到展覽中,如陳列早期的郵票、畫冊、報紙、錢幣、家電等物品,讓擁有民間工藝和技藝的藝人現場表演,透過多樣的呈現方式讓觀眾感受到民俗文化作為活態藝術的魅力。
(六)打造地方陳列品牌,推動地方民俗文化旅游
在民俗文物的利用管理方面,博物館結合地方政府,要主動打造地方陳列品牌,從而擴大社會影響力,推動當地歷史民俗文化旅游業的發展。在旅游活動中要突出地方民俗的特點,如在展品陳列中讓觀眾動手制作工藝品、每天固定安排短小精彩的民俗表演、以紀念品形式向觀眾售賣民間工藝制品等。萍鄉博物館為打造自己的陳列品牌,設計了《昭萍之光―――萍鄉自然、歷史與人文陳列》的方案,通過民俗文物的展示讓公眾領略萍鄉的自然風光、歷史風韻、人文風采、經濟風貌、民俗風情,以求真實地反映世代萍鄉人獨特的生存狀態、人文傳統和人文性格。目前,萍鄉博物館已成為當地著名的旅游景點,成功地打造出一部物化、形象、生動、濃縮的萍鄉志。
三、結束語
新時期環境下,我國民俗文物的征集與利用管理工作面臨諸多問題和挑戰,文物工作者應積極轉變陳舊觀念,加強對民俗文物搶救工作的重視。我國相關部門要盡快制定民俗文物相關的法規制度,讓民俗文物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為了全面拯救瀕危民俗文物,應在全社會范圍內宣傳民俗文物知識,充分調動社會各界的力量進行民俗文物征集。同時,要積極地培養民俗文物研究和實踐的專業人才,為我國民俗文物保護事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地方民俗博物館要拓展眼界,利用民俗文物打造地方歷史文化品牌,發展當地民俗旅游事業,以民俗為窗口,向公眾普及歷史知識和社會常識,對民眾進行文化熏陶愛國教育,從而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參考文獻:
【關鍵詞】新疆高校 民俗文化課 有利條件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9-0001-03
民俗學作為一種新興的學科發端于19世紀初期的德國,并被稱為“人民學”(Volkskunde),在英國及歐洲其他國家被稱為“大眾古俗”(popular antiquities)或“大眾文學”(popular literature)。1846年,英國考古學家湯姆斯(W. J. Thomas)首次提出民俗學(folklore)一詞,從此之后,這一學科風靡歐洲。到了20世紀初,隨著西方先進的人文科學和社會學說的輸入,科學意義上的民俗學也傳入我國。從廣義上講,民俗學是一門關于傳統文化的學問,是關于發生在人們周圍的各種生活現象的學問。而民俗是依附民眾的生活、習慣、情感與信仰而產生的文化,是民眾所創造并在民間社會日常生活中傳承的文化事物和現象的總稱。它凝聚著無數勞動人民的智慧,是逐步形成的并進而影響整個民族的,具有穩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狀態、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總和。本文從新疆各高校開設民族民俗文化課程的有利條件出發,探討了在新疆民族民俗文化課程教學上可以采用的一些方法。
一 開設新疆民族民俗文化課程的有利條件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省區,其面積構成我國領土的1/6。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官方資料顯示,2012年年底新疆的總人口為2232.78萬,其中少數民族人口1385.49萬,占新疆總人口的62.05%。新疆是自古以來多民族居住,多種語言、多種文化、多種宗教并存的地區,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各民族相互依存、共同發展,創造了豐富多彩、特色鮮明的民俗文化,為豐富和發展中華民俗文化作出了貢獻。多源生成、多元并存與多元發展是新疆的文化特色,新疆多元文化的社會環境完全能被高校文化環境所反射。新疆高校是多民族學生共同學習的場所,根據其民族構成特點,在學校構建多元文化環境,是促進民族文化傳承的有效形式。此外,無論是國家教育政策還是國際環境,無論是新疆豐富的民族民俗文化資源,還是師資力量都有利于民族民俗文化課程的開設。
1.政策導向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21世紀教育的使命是“要在充分尊重多元化的情況下,促使每個人將其思想和精神境界提高到普遍行為模式和某種程度上超越自我的高度――這關系到人類生存問題”。高等教育機構不僅是傳授知識的場所,更重要的是要幫助解決社會面臨的某些問題。國家教育部早在2001年就制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提出要“改變課程管理過于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在新疆高校開設民族民俗文化課程完全符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要求。另外,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提出“讓新疆了解世界,讓世界了解新疆”的口號,讓世界了解新疆,也要通過有關新疆民族民俗文化的研究和教學來宣傳新疆。
2.豐富的民俗文化資源
新疆不僅有其自身獨特的地理位置,有瑰麗的山川、神奇的地貌、豐富的物產、遼闊的草原,而且有眾多的民族、多樣的文化、極其豐富的民俗文化資源。目前,新疆有維吾爾族、漢族、哈薩克族、回族等13個世居民族,這些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民族民俗文化。新疆各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為開設民族民俗文化課程提供了非常豐富的資源,如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蒙古族、柯爾克孜族、塔吉克族等少數民族的有關農耕、游牧、宗教的節日文化、民族風味的飲食文化、體育文化、五彩斑斕的服飾文化、舞蹈文化、民間手工藝、民間宗教的麻扎文化等,它們是新疆民俗文化的集中表現,且在社會生活中廣泛運用。僅僅以新疆各民族的居住民俗為例,我們可以介紹維吾爾族農民的庭院民宅、哈薩克族牧民的氈房等。雖然都是游牧民族的氈房,但是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蒙古族的氈房裝飾各有區別。要說新疆本身就是個開放的、沒有城墻的民俗博物館一點也不過分。從“節日”上看,古爾邦節、肉孜節、諾魯孜節、那達慕大會、西遷節等都是反映新疆少數民族社會文化、精神文化的傳統節日,它們凝結著各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是維系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的重要精神紐帶,更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寶貴資源。民間音樂如維吾爾族的木卡姆演唱、麥西來甫,哈薩克族的阿肯彈唱,蒙古族的那達慕,回族的花兒會等同樣能成為新疆民族民俗文化課程的重要成分。加上2000年6月建立的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新疆大學民族民俗博物館,也可發揮教學實驗實踐場所的功能。
3.豐碩的研究成果
新疆的民間文學教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后期,但直到改革開放才獲得健康發展的機會。1978年開
――――――――――――――――――――――――――
* 基金項目:新疆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建設項目“新疆民族文化沖突與適應”(編號:XJEDU010213C01)
始,由王堡、阿布都克里木?熱合曼等老一輩教授為新疆大學中文系學生開設民間文學課程,為之后的民俗學學科發展鋪平了道路。阿布都克里木?熱合曼教授在1981年用維吾爾文出版教材《民間文學概論》,1986年用維吾爾文出版教材《民俗學概論》。在他們的帶領下,民俗學專業初步形成了一支穩定的教學隊伍,并編寫了具有自身特點的教材,課程建設趨向成熟。民俗學專業從專業設立初期就開始重視實踐教學,有計劃地組織采風活動,以此來加深學生對本專業的認識。自1979年開始便與民間文學課程同步安排民間文學田野調查。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安排學生利用實習的機會到全疆各地收集少數民族民俗物品,通過學院師生多年的努力,2000年6月建立了新疆大學民族民俗博物館,目前存放著維吾爾族、漢族、哈薩克族、回族、蒙古族、柯爾克孜族等新疆13個世居民族的5000多件具有珍貴價值的民俗和歷史文物。2005年,新疆大學民族民俗博物館的介紹圖書以三種語言出版發行。近年來申請到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課題“新疆喀什地域文化研究”(2011)、“維吾爾族本土知識的保護與傳承”(2013),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維吾爾族非物質文化傳承研究――以民間麥西來甫為例”(2005)、“維吾爾族民俗文化中的傳統審美觀念研究”(2008)、“喀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研究”(2005)等諸多課題研究為民俗學教學提供豐富的教學實例。
4.足夠的師資力量
新疆大學是西北地區最早培養民俗學專業研究生的大學之一。新疆大學中文系在新疆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碩士點下設少數民族民間文學方向,并從1987年開始招收研究生。1995年“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博士點獲得批準,阿布都克里木?熱合曼教授被聘為首位博導并開始培養民俗學及民間文學方向的博士研究生。20世紀90年代后期,隨著一批年輕的博士、碩士學成歸來,新疆民俗文化課程的發展迎來了新的契機。2003年民俗學碩士點獲得批準,并根據新疆民族民俗研究的宗旨與任務設立“民俗文化學”、“新疆民俗文化研究”和“新疆民間文學研究”等三個研究方向。目前,畢業于該專業的80余名博士和碩士研究生在各大中院校成為新疆民俗學教學科研的主力軍。
二 新疆民族民俗文化課程的教學方法
新疆民族民俗文化課程在教育內容上更貼近新疆地區高校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有利于新疆高校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通過生動有趣地介紹各民族民俗文化,可以增強大學生對所在院校區域的文化認同感。掌握一定的民俗文化知識,有利于高校學生畢業后迅速融入當地社會,并為成為民族地區的建設者打下堅實的基礎。至于民俗文化課程的教學方法,應尊重該課程的特殊性,它既不是理論課又不是實驗課,它是一門實踐性、應用性都很強的學科。加上選修民族民俗文化課的學生情況比較復雜,他們來自不同地區,分屬不同民族,這就需要積極調整課程設計思路,構建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體系。在民俗文化教學過程中,可以參考以下教學方法。
1.傳統教學方法與現代教學手段并用
教師講述民俗文化課程時,不僅使用傳統的“教師主講”方式,而且要充分使用多媒體教學課件進行教學。民俗文化課的教學模式不能停留在老師“滿堂灌”的狀態,要利用多媒體設備觀看相關的影視資料,展現生活場景,建立起生活與課堂的鏈接,生動形象地講述復雜、深奧的民俗文化知識。通過觀看有關新疆各民族民俗文化的影片,可以提高課堂的生動性和趣味性,盡量開闊學生視野,激發學生探索民俗的熱情。選擇影片時,要選比較短、教育性較濃、能展示諸多民俗文化類型的影片。另外,還要注意影片的拍攝效果、娛樂程度和與課程內容的相關性。觀看影片之后,應組織學生討論影片的拍攝方法、攝制者的主觀意圖、影片展示的各種民俗要素,還要把影片內容與其他資料進行比較。這樣學生一方面將會認識各種民俗現象,另一方面他們還學會怎樣鑒賞影視資料。
2.提倡“互動式”教學,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
教師根據學生專業、民族成分不同,在上課期間盡可能地發揮學生的各種優勢。當講述到具體民俗文化時,可以適當提問學生,讓學生回憶和介紹本民族的相關民俗,充分傾聽學生的講述,教師啟發、引導學生發現和思考這些民俗文化的深層意蘊,并在該生講述過程中讓其他學生積極參與討論。教師還可根據課程內容需要,采用演唱民歌、臨摹民俗圖案等形式,讓學生在參與中認識和接受民俗文化。如在講述民族服飾民俗時,教師邀請各民族學生給大家介紹其了解的相關服飾及其實際意義、價值;在講述人生禮儀時,教師邀請一些學生介紹本地區、本民族的婚禮和葬禮等習俗。再如,在講述飲食民俗時,教師邀請各民族學生介紹本民族的主要飲食文化、飲食品種、代表性食物制作方法等,其內容包括維吾爾族的香馕、抓飯、烤羊肉串、烤包子、烤全羊、羊雜碎,哈薩克族的熏肉及馬腸、闊茲、奶疙瘩、馬,蒙古族的奶酒、烤餅、沙爾闊勒、寶扎,回族的粉湯等。在講述民間音樂時,還可以讓學生表演維吾爾族的木卡姆演唱、麥西來甫,哈薩克族的阿肯彈唱,蒙古族的那達慕,回族的花兒會等。這樣,學生不僅在娛樂中學習民俗文化知識,同時也能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表達能力、交際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3.開辟第二課堂,充分發揮傳統節日的教育功能
開展民俗文化課外教學活動,參與民俗文化田野調查是民俗文化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如組織學生到附近村寨、社區進行民俗考察,訪問民間藝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甚至引導學生參加相關民俗科研項目,指導學生申報大學生創新項目等。教師還可以安排民俗文化相關題目的作業,要求學生以分組的形式找出相關資料做成課件并在課堂與其他學生一起進行討論。另外,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要充分利用各民族傳統節日的民俗教育功能,創造多源文化的校園環境。校園文化對學生的影響往往是持續而又漸進的,能產生“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效果。新疆各族同胞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傳統節日,它們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在新疆眾多的傳統節日中,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古爾邦節、肉孜節、諾魯孜節、那達慕大會、西遷節等最具廣泛性和代表性。雖然上述傳統節日大部分是放假的,但是慶祝活動幾乎限于本民族的現象較為普遍。各高校將傳統節日文化與校園文化建設緊密結合的現象還不十分普遍,這與人們對民俗文化的價值未能充分重視有關。學校可充分利用校園廣
播、電視臺、校園網、櫥窗板報等新聞媒體把傳統節日宣傳作為重要任務,在節日期間開設專題、專欄,通過新聞報道、言論評論、專家訪談等多種形式,多側面、多角度地宣傳介紹各民族的傳統節日。利用學生餐飲部門,制作各種節日食物,提供給學生“品嘗”傳統節日的機會。通過節慶活動,不僅增進各民族學生的情感交流,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還可以讓那些未選民族民俗文化課的各族學生在歡樂祥和的節日氣氛中認識并享受民族民俗文化。
總之,由于西方國家“文化霸權主義”戰略的影響和各高校普遍忽視民俗文化教學等原因,新疆各民族民俗文化正在面臨逐漸消退、變化的境地,民俗文化在增強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等方面的積極作用越來越弱。由于對其他民族民俗文化的不了解,相互看不慣對方的生活習慣,新疆高校學生中的習俗沖突是日常性的,隨處可見的,雖瑣碎細小,卻在持續地、經常性地侵蝕著民族之間的感情。在新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鍵時期,如何發揮新疆民族民俗文化的應有作用已成為當今社會發展突出的主題之一。為此,首先要改變目前民俗文化課程在新疆高校中地位不明確、時代性和地域性特征不明顯、教學實踐環節缺失的狀態,合理利用新疆民族民俗文化資源,改進教學方法,采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幫助學生熟悉民族文化,懂得民族習俗。這不僅能促進學生進一步了解新疆各民族的文化、民俗,又能激發學生愛國愛疆的熱情。新疆民俗文化中蘊藏著不少優秀的藝術、思想、道德精髓,它們是目前精神文明建設中可利用的文化資源,也是建立新疆精神的靈魂所在。
參考文獻
[1]王娟編著.民俗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15
[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統計局.新疆統計年鑒2013[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3
[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教育――財富蘊藏其中: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報告[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
[4]教育部.關于印發《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通知.教基〔2001〕17號
[5]、中央文明辦、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關于運用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的意見.文明辦〔2005〕11號
[6]熱依拉?達吾提.新疆民族民俗學的學科建設[J].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6)
[7]王萍.論關于新疆民俗文化的語文課程資源建設[J].昌吉學院學報,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