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表現(xiàn)友誼的名句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2.人山人海 ( ) ( ) ( )
3.零零星星 ( ) ( ) ( )
4.異口同聲 ( ) ( ) ( )
二、補充歇后語:
1.________________——各顯神通。
2. 孫悟空大鬧天宮——__________
3.韓信點兵——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粗中有細
5.包公斷案——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愿者上鉤
仔細觀察,照樣子寫一寫:
7.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填一填
《畫龍點睛》這個成語出自(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故事講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人以它做比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格式寫成語:
AABB:( )( )( )( )
AABC:( )( )( )( )
ABCC:( )( )( )( )
五、加偏旁并組詞:
止——( )( ) 直——( )( )
代——( )( ) 分——( )( )
郎——( )( ) 丁——( )( ).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寫出三句和氣象有關的農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默寫《游子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我的發(fā)現(xiàn)
1.普通 曲譜 采摘 色彩 文章 波紋
我發(fā)現(xiàn)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照樣子寫幾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博覽群書
孜孜不倦
勤學好問
這三個成語和____________有關,我還能寫出來 ( )( )( )( )
十、寫一寫
1.帶數(shù)字的成語:
( )( )( )( )
2.寫帶大或小的成語:
( )( )( )( )
十一、寫三句表示思想方法的諺語: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填空:
《買櫝還珠》選自《
》,講了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諷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對對子:
清對(
) 廉對(
)
功對(
) 正對(
)
優(yōu)對(
) 善對(
)
勤對(
) 獎對(
)
我還會舉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四、“的 地 得”的用法:
光彩奪目的_________ 清澈見底的________
時間過得 _______ 彎彎曲曲地______
彎彎曲曲的 ________ 和顏悅色地_________
彎彎曲曲的________ 飛快地____________
鮮花開得_________
十五、補充詩句:
1.萬壑樹_______________,千山響______________
2.漠漠水田_____________,陰陰夏木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一兩家,_____________板橋斜。
4.______________深深見,____________款款飛。
5.____________三四點,______________一兩聲。
十六、填量詞
一( )歌曲、 一( )微風、
一( )畫、一(?。┙鸸?、
一(?。┣迦?/p>
十七、寫成語
1.描寫花草的成語:
( )( )( )( )
2.描寫日月的成語:
( )( )( )( )
3.描寫山巒的成語:
( )( )( )( )
十八、我發(fā)現(xiàn)
動靜 得失 吞吐 我發(fā)現(xiàn)_____________,我能照樣子寫( )( )( )。
十九、故事名稱分類:
1.寓言故事名稱:
《拔苗助長》《南轅北轍》《守株待兔》《亡羊補牢》
2.歷史典故:
《望梅止渴》《三顧茅廬》《負荊請罪》
3.成語故事:
《驚弓之鳥》《買櫝還珠》《濫竽充數(shù)》
4.神話故事:
《女媧補天》《夸父追日》《嫦娥奔月》
二十一、陳述句改反問句:
1.馬跑得越快,離楚國就越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恰好表明有數(shù)不盡的駱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喜愛這美麗的翠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十一、寫幾句描寫月亮的詩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關鍵詞:佛教;護法龍
中圖分類號: B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2)06-0089-01
魏晉南北朝時期(公元220-583年),由于統(tǒng)治高層地需要和提倡,佛教得到很大發(fā)展,印度佛教主要派別已進入中國。佛教經典也大量翻譯過來。史載,早在魏晉時期即譯經702部、1493卷。此時,各地廣修佛寺,削發(fā)出家的僧侶人數(shù)迅速增加。南朝梁武帝還親自制文發(fā)愿,舍道歸佛,四次舍身同泰寺,將佛教定為國教。當時(約公元500年前后),僅建康(今南京)一地就有寺廟500多座,僧尼10萬余眾。
北魏末年(約公元533年前后),全境有“僧尼近200萬,寺院3萬所?!碧拼娙硕拍猎鴮懴隆澳铣陌侔耸?,多少樓臺煙雨中”的名句,反映了當時佛教的興盛。
山東青州是當時佛教比較盛行的地方,在近期的考古發(fā)現(xiàn)中發(fā)現(xiàn)了一大批佛教造像。造像總數(shù)約400余尊,時代跨度從北魏(公元386-534)至于北宋(公元960-1127)。主要是有圓雕單體造像、背屏式造像等形式。其中背屏式造像中護法龍的出現(xiàn)是青州造像的一大特色之一。
公元前3世紀中葉到1世紀中葉的印度桑奇第一塔和后來的第三塔的塔門橫梁處均有為數(shù)眾多的口吐蓮花的夜叉形象。在印度龍的形象十分的普遍,到處都有,在門梁上、柱子上等都有存在,但是在造像上沒有龍的形象,大多是大象,而在中國卻在背屏式佛像中出現(xiàn)了龍的形象,這是佛教漢化的一個重要的表現(xiàn)。伴隨著佛教的傳入而帶來的,在中國也經歷了一個從產生到發(fā)展成熟的過程,在初期只是有龍頭,口吐云氣,到了魏晉時期發(fā)展到了成熟階段,出現(xiàn)了整個龍的形象,開始口吐蓮花。
護法龍是背屏式造像上的特殊現(xiàn)象,在舟形背光主佛和兩脅侍菩薩之間有龍的游離。龍身倒置,尾上頭下,似從天而降。四肢揚起,口吐云氣或者是水柱,化作菩薩腳下踏著的蓮臺。開始龍和蓮花是各自獨立的,沒有什么聯(lián)系的,只是到了后來逐漸發(fā)展成龍吐蓮花的樣式,這是一種獨特的創(chuàng)造形式,在形式上也是多種多樣。在北魏末到東魏時期的青州造像上發(fā)展到了成熟期,此時,龍的刻畫不再強調頭部,更加注重表現(xiàn)它矯健的身軀,頭部多是側視,有利于龍眼睛、胡須的刻畫,龍神粗壯,身上有鱗。龍的四足,每足三抓,有屈有伸。龍尾較細,有時彎曲,有時則盤繞龍腿,姿態(tài)活潑。
隨著2008年8月的臨近,“在中華大地上舉辦體育的世界盛會”的夢想終于要變成現(xiàn)實了。從第一屆到第二,從1896年到2008年,一個世紀還有會,對于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大國來說,這樣的等待似乎漫長了一些。但是,敦煌壁畫中那一個個被凝固的精彩瞬間卻驕傲地昭示世人,中華民族走向這一輝煌時刻的腳步從未停息過……
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從希臘古代奧林匹克運動發(fā)展而來,而古希臘奧林匹克運動會則最早由祭祀眾神的宗教儀式逐漸演變而來?!皣笫?,在祀與戎”,同樣,在古希臘,尋求神靈的庇護和擁有強壯勇猛的武士,也被認為是每一個城邦的立國之本。因此,祭神和比武競技就成為社會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動之一,也是國民教育的關鍵部分。古希臘城邦經濟文化的繁榮和城邦間的激烈競爭,帶來了古希臘競技體育的繁榮。戰(zhàn)車賽,站立式摔跤,拳斗,賽跑,標槍。鐵餅、跳躍、格斗、射箭等成為古希臘人最常見的運動形式。斯巴達和雅典先后成為繁榮時期希臘體育的代表,并孕育、產生了古代競技體育盛會――奧林匹克運動會。
與“奧林匹克運動會”一樣,“體育”一詞,也不是中國人的發(fā)明,是“舶來品”?!∑湟胫袊?,是在19世紀80年代,由一批“”后從歐洲回來的留學生翻譯過來,最初譯為“體操”,之后才譯成“體育”。中國古代,雖然沒有“體育”一詞,但是作為一種強身健體的活動,體育卻是從中華民族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之初就已經開始了,只不過被泛稱為“百戲”“角抵”等等。
“你方唱罷我登場”――也許是時間上的巧合吧,就在古希臘奧林匹克運動會被中斷前夜的公元366年,在連接中華文明與古希臘、羅馬文明,西亞波斯文明和印度文明的“絲綢之路”的敦煌綠洲上,誕生了敦煌石窟。28年后,古希臘體育盛會不再、輝煌不再。而在此后長達1000多年的時光里,在敦煌,卻不斷地上演著與古希臘體育盛典相似的一幕幕場景。時至今日,那些凝固在石窟墻壁上的熱鬧場景和精彩瞬間,仍令我們心馳神往,令我們嘆為觀止!
敦煌石窟經過從公元4世紀中葉至14世紀一千多年不間斷的開鑿,留下了近5000平方米的壁畫。敦煌壁畫不僅是中國古代藝術的珍貴畫廊,還是形象展示中國古代體育史料的“大觀園”。壁畫中保存了生活在絲綢之路沿線的中國古代各民族那豐富多彩的民間、民俗體育活動場景,包括競技類的射箭、摔跤,相撲、體操,技巧,游泳,跳水、跳躍,舉重、棋藝,投擲,馬術、馬球、擊劍,以及健身養(yǎng)生類的對弈、氣功、武術和雜技玩耍、智力游戲等活動場景的畫面,內容幾乎涵蓋現(xiàn)代體育的各個門類。這些形象的體育史料一直吸引著眾多體育愛好者和研究者的目光,其中,長期致力于敦煌體育史料發(fā)掘和整理的李重申教授還著有《敦煌古代體育文化》一書。值得我們進一步關注的是,通過這些畫面,特別是其中許多與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比賽項目相似或相關的競技類體育活動畫面,我們似乎還可以找尋出中國古代體育與古代奧林匹克,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之間的某種歷史“機緣”。
在敦煌藏經洞發(fā)現(xiàn)的唐代歌辭《杖前飛,馬球》中,就有描述古代打馬球的場景和技藝的詩句。馬球又稱“波羅球”,歷史悠久,是中國古代盛極一時的競技運動項目。在漢唐時期,上至王侯將相,下至平民百姓,都熱衷于騎射,馬球等馬術娛樂活動。有學者稱其為游牧文化的騎術和農耕文化的球技的結合。在地近西域的古代敦煌地方,這一項目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和人文條件。上面歌辭所描寫的馬球比賽時間為仲春時節(jié),地點為林間,有包括仕女在內的觀眾。球隊分青,紅兩隊,服飾有緋紫衣,錦衣兩種??梢婋p方隊員的馬匹,球帽,衣服款式、球杖,馬球都有明確的規(guī)定。而且從歌辭來看,比賽的激烈性和觀賞性都很強。敦煌壁畫中的相關畫面也印證了歌辭。在開鑿于公元861~865年間的莫高窟第156窟中所繪“張議潮出行圖”上,就有身穿圓領、窄袖,團窠錦子的打馬球衣者,而在其后五代時期所開的第100窟的“曹議金出行圖”中,還可見手執(zhí)球杖的供奉官。
在敦煌壁畫中,表現(xiàn)與馬相關運動的畫面還有馬伎(馬術),騎射的畫面。公元前680年的古代奧運會曾設有馬車比賽,但馬術比賽進入奧運會,則始于1900年。奧運會的馬術比賽分為花樣騎術(盛裝舞步賽)、障礙賽和三日賽三項。其中,花樣騎術要求騎手和馬在規(guī)定的場地和時間內完成一系列動作,最后以騎手完成動作的姿勢、風度、技巧難度來評分。在莫高窟五代時期的第61窟繪有長幅佛傳屏風畫,其中繪有六幅表現(xiàn)馬伎(馬術)的場景。畫面上有的騎手直立馬背,手舉鐵排板或雙弓,任馬疾馳如飛而始終平衡自若;有的表演馬肚藏身俯身撿物、馬背翻跟斗,“燕”式馬上單腿站立一連串驚險的動作。這些畫面,使我們看到了中國古代馬伎表演中技巧性與競技性并重的特點,這一點,也正是現(xiàn)代馬術運動所追求的。故有研究中國體育史的學者認為,這些文字和形象資料表明,具有強烈地域色彩的古代敦煌馬術,馬伎正由單純的娛樂功能向具有競技意義上的體育文化形態(tài)邁進。
在北周時期的第290窟窟頂人字披上,描繪了站立射箭的場面。這是表現(xiàn)佛傳故事中所講的釋迦太子年輕時學藝的情景之一。畫面上,三位射手在射棚里一字排開,正拉滿了弓瞄準著前方的七面鼓形箭靶。射棚前共四個人在旁觀看,身份又似裁判。另有一人騎馬飛奔,身份好像拾箭報靶數(shù)的人。這幅畫面具有很強的寫實性,生動地描繪出1600余年前射箭比賽的真實場景。從畫面上還可看出,此時已有箭靶,靶架,箭棚,說明此時射箭比賽的設備已較齊備,規(guī)則也頗完善。而重疊吊掛的鼓形箭靶表明,比賽中,不但要求射手射得準,而且還要有力量。畫面中三人同臺比賽所體現(xiàn)出的競爭意識、重疊吊掛的鼓形箭靶所追求的精確度與力量感的高度統(tǒng)一,以及周圍場景所烘托出的現(xiàn)場氛圍,堪與現(xiàn)代奧運會“室外射準射箭”項目相媲美。
敦煌壁畫中有關古代體育文化的畫面,進一步豐富了我們對中國古代傳統(tǒng)體育文化的認識。面對這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畫面,一個個生龍活虎的形象,誰還能說中國近代積貧積弱時代的“東亞病夫”形象能代表中國體育、能代表中國人?
“你容忍所有的一切,因為那場景讓你終生難忘。”這出自公元一世紀時古羅馬著名的斯多葛派哲學家愛比克泰德之口的名句,是對古希臘奧運精神的高度概括。傳說古代奧運會是由眾神之王宙斯所創(chuàng)始的,每一項活動都是獻給宙斯的。但事實是,古代奧林匹克運動不僅是體育盛會,還是文化的慶典,也是眾人的狂歡節(jié)。的確,古希臘奧運會不僅有緊張刺激的競技比賽,也有演說,詩歌朗誦會,還有各種幻術、雜技,歌舞表演,亦有各地的美味佳肴。它不僅是體育的盛會,還是文化的盛會。友誼的盛會。在奧林匹克運動會期間,政治對手間的勾心斗角,城邦之間的殘酷殺戮,都暫時偃旗息鼓,一切以競爭、友誼和文化為先。今天的《奧林匹克》也指出,奧林
匹克精神就是相互了解,友誼,團結和公平競爭的精神。首先,奧林匹克精神強調對文化差異的容忍和理解;其次,奧林匹克精神強調競技運動的公平與公正。那么,奧林匹克運動的這些信念,在敦煌古代體育中是否也體現(xiàn)出來了呢?
在長達兩千年的時間里,敦煌一直是絲綢之路上中西文化交流的樞紐。華夏文明經由這里傳向西方,西方文明也經由這里傳入中原,并因此而造就了敦煌文化以中國漢晉文化為土壤,充分吸收來自西域、印度甚至遙遠的希臘,羅馬文化元素后形成的“融匯中西、兼容并蓄”的多元化特征。透過敦煌壁畫,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敦煌文化的這一特征,在敦煌古代體育文化中也充分地表現(xiàn)出來了。第249窟中的倒立者為一深目高鼻的胡人形象,很可能來自西域、中亞,而同窟中“騎馬反身射虎”的畫面在距今約3000年的古代亞述人的浮雕中亦可找到相似的例子。前述第290窟壁畫中射箭,摔跤的人物,也全部都是身穿圓領小袖褶,下著小口褲的打扮,這是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典型服飾。在第156窟出行圖中,還有許多人身著吐蕃民族服飾。
實際上,敦煌古代體育文化的多元性也折射出中國古代體育文化的兼容性和開放性特征。在前述莫高窟156窟的出行圖中,以百戲、舞蹈,奏樂為先導,后為儀仗,既有藏族傳統(tǒng)舞蹈,又有漢地民間頂竿、雜耍表演;既有儀容整齊的儀仗對列,又有身著馬球服裝的馬球手和騎馬奔跑的騎士們,使得原本要祭祀神靈的出行隊伍,反而更多地顯示出節(jié)日般的歡樂、和諧的氣息。
更令我們驚奇的是,敦煌壁畫中的許多古代體育競技畫面,還表達了中國古代體育中追求人體自身力量及潛能發(fā)展至極限的強烈愿望,如前述第290窟的“一箭穿七{鐵)鼓”“手擲大象(于城外)”,以及第61窟“左右開弓”的動作。雖然這些動作想象的成份居多,但其表達出的愿望,卻與現(xiàn)代奧運會追求的“更快、更高,更強”的競技精神境界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透過敦煌壁畫,我們發(fā)現(xiàn),原來我們與“體育”一詞所代表的一切早就有緣,與“奧林匹克運動會”所展現(xiàn)的一切,也并非“相見恨晚”;同時,我們也更真切地感受到,敦煌古代體育乃至中國古代體育體現(xiàn)出的“尊重多元化”的境界,以及追求打破人體自身發(fā)展極限的理想,都與奧林匹克運動所一貫倡導的競爭、友誼和相互理解的原則,精神竟是如此契合!
關鍵詞:中學語文德育教育以道育人
順德區(qū)選用的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就蘊涵著極其豐富的德育內容,選文不僅體現(xiàn)語文工具性,更凝結著古今中外熠熠生輝的思想精華,比如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等崇高情感,勤勞樸實、誠實可信等傳統(tǒng)美德,堅強不屈、勇往直前等優(yōu)良品質,教師要善于因文釋道,使學生能從這些作品中接受熏陶,提高修養(yǎng)。
一、情感教育
1.培養(yǎng)愛祖國、愛家鄉(xiāng)的情感。愛國主義從來就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豆茏印つ撩瘛贰耙约覟榧?,以鄉(xiāng)為鄉(xiāng),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②就提出了這個觀點。語文教學中的愛國主義教育不同于政治課的說教和概念化,它以典型的人物形象、感人肺腑的事跡和優(yōu)美動人的語言來感染學生。教師只要因勢利導,自然能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愛國熱情,提高民族自尊和自強不息的奮斗激情。諸如《展示華夏文化魅力》以祖國深厚的文化感染學生,三首歌詞《我的中國心》、《在希望的田野上》、《黃河頌》等從不同角度歌頌祖國,激發(fā)學生愛國之情。而《鼎湖山聽泉》、《飛紅滴翠記黃山》、《畫山繡水》《岳陽樓記》用優(yōu)美的語言介紹了鼎湖山、黃山、桂林、岳陽樓等綺麗的風光。祖國壯麗的山河,欣欣向榮的面貌可以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對家鄉(xiāng)的熱愛。
2.培養(yǎng)愛親人、重友誼的情感
語文教材中不少篇章洋溢著濃郁的親情氛圍,語文不應當成為干癟的說教,只有利用課文,結合學生自身實際,動之以情,才能曉之以理。《背影》讓學生感受到骨肉親情感人的力量,《散步》寫了一家四口一起散步互敬互讓的濃濃親情,學生學了不僅感動,而且羨慕,更有一些學生帶回家和家人欣賞,說自己的家人更加和睦了。而《偉人細胞》可以讓學生學會友愛,重友誼?!豆枢l(xiāng)》里“我”和閏土厚重的隔膜造成的悲哀和《我的叔叔于勒》以金錢為標準衡量兄弟關系的炎涼世態(tài)從反面告訴學生友情和親情的可貴,失去這兩樣感情是多么的可悲。學生聯(lián)系實際進行分析和交流,感受自己所享受的親情和友情,回憶曾經錯失的或者是忽略的親情和友情,自然變得格外珍惜和重視神圣的感情。
3.培養(yǎng)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情感
經濟的發(fā)展讓學生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優(yōu)越,尤其是像順德等經濟發(fā)達的地區(qū),學生大多居住在環(huán)境幽雅的小區(qū)或者別墅,條件是好,但無形中限制了學生的生活空間,容易形成孤僻、壓抑的心理。語文教材到處滲透著開導的良藥?!蹲咸偬}瀑布》就是一首生命的贊歌,“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币龑W生樂觀面對挫折。《錯過》告訴學生生活有得有失,錯過不要緊,關鍵是要積極,熱愛生活,要把握機會。
二、美德教育
1.勤儉節(jié)約和艱苦奮斗精神的教育
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漸提高,許多人對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這一優(yōu)良傳統(tǒng)已逐漸淡忘。對于今天的獨生子女來說如何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這一優(yōu)良作風顯得尤為重要。不懂得節(jié)約、不懂得奮斗的人,將是一個平平庸庸、胸無大志的人。語文教材中,表現(xiàn)這方面美德的內容是很多的。如《多收三五斗》、《柳葉兒》讓學生了解生活的艱難,現(xiàn)在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渡趹n患,死于安樂》批判了貪圖安逸的人生態(tài)度,倡導憂患意識;《儉以養(yǎng)德》明白節(jié)儉的重要性,認識“要富日子窮過”的原則。
2.助人為樂和嚴已寬人的教育
關心他人、助人為樂,歷來是我們國家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培養(yǎng)青少年關心他人、助人為樂的思想,也是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的一個方面。如課文《窗》,講述了病房里靠窗的瀕危病人為另一位病人講述捏造的“窗外景色”,只是希望在生命最后階段為他人送去一些快樂。這是很感人的事例,很有教育意義的,學生在讀懂小說的同時自然受到感染和熏陶?!抖嘁恍捜荨犯嬖V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如何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要互諒、互敬、互讓、互愛。在日常教學中要求學生聯(lián)系自己,學習這些優(yōu)秀品格。
3.道德情操和人生修養(yǎng)的教育
人的行為是社會行為,必然對社會產生影響。如果一個人的行為方式、行為結果對社會大多數(shù)人有利有益,這種行為就是道德的。人的心靈美實質上就是道德美。中學語文教學大綱中就明確要求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主義道德情操。道德具有歷史性和社會性,但社會主義的道德情操作為歷史發(fā)展到一定階級的精神產品,并不全盤否定歷史上所有的道德傳統(tǒng)。事實上,歷史上的道德倫理對學生社會主義道德情操的形成也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遺產。孟子的“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語文教材的傳統(tǒng)名篇中這些膾炙人口的名句對中學生道德品質的積極影響是顯而易見的。當然,培養(yǎng)社會主義道德情操更要發(fā)揚我們無產階級革命先烈、前輩和英雄人物的革命傳統(tǒng)和崇高品質,《——你在哪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巍巍中山陵》就是很好的文本。除了中國傳統(tǒng)革命英雄人物的影響,外國文學的選文中也體現(xiàn)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師要充分運用教材中英雄人物的思想言行,對學生施以良好的影響。如《紀念白求恩》中的白求恩,《“諾曼底”號遇難記》中的船長等都具有高尚的情操,舍己為人的無私品質。教學時緊扣作品中的文字,剖析他們的崇高思想和英雄業(yè)績,就能使學生的心中樹立愛的豐碑,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情操。
三、人生觀教育
德育中要重視學生個性心理品質的發(fā)展。由于中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審美觀的形成中,各種語文信息中的美與丑、善與惡、健康與腐朽經常錯綜交織,對學生的個性心理品質的發(fā)展都會產生一定影響。所以,教師應幫助學生分清良莠,辨別精華與糟粕,在“分析”上多下功夫,并對學生在語文活動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不健康的個性心理品質及時加以診治,促其轉化。這就要求,中學語文德育中必須注意學生個性心理品質的發(fā)展。這種個性心理品質的發(fā)展目標,應該包括諸如熱愛生活,熱愛人民,具有強烈事業(yè)心,富有社會責任感、正義感、集體榮譽感、民族自豪感等品質在內的情感目標構建;包括積極進取,勇于探索,自尊自強,謙虛謹慎等品質在內的性格發(fā)展目標構建;包括吃苦耐勞,頑強勇敢,知難而進等品質在內的意志目標構建。
茶文化的形成和發(fā)展其歷史悠久。武王伐紂,茶葉已作為貢品。原始公社后期,茶葉成為貨物交換的物品。戰(zhàn)國,茶葉已有一定的規(guī)模。漢朝,茶葉成為佛教“坐禪”的專用滋補品。魏晉南北朝,已有飲茶之風。隋朝,全民普遍飲茶。唐代,茶葉昌盛,出現(xiàn)茶館、茶宴、茶會,提倡客來敬茶。宋朝,流行斗茶,貢茶和賜茶。清朝,曲藝進入茶館,茶葉對外貿易發(fā)展。茶文化是伴隨商品經濟的出現(xiàn)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誕生的。歷史上的茶文化注重文化意識形態(tài),以雅為主,著重于表現(xiàn)詩詞書畫、品茗歌舞。中國的茶文化帶著東方農業(yè)民族的生活氣息和藝術情調,追求清雅,向往和諧,基于儒家的治世機緣,倚于佛家的淡泊節(jié)操,洋溢道家的浪漫理想,借品茗貫徹普及清和、儉約、廉潔、求真、求美的高雅精神,并演變?yōu)楦髅褡宓亩Y俗,成為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組成部分和獨具特色的一種文化模式。
我的家鄉(xiāng)——宜興,有名茶、名山、名水、名人、名勝,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地區(qū)茶文化,這些都和歷史有關。據(jù)《宜興縣志》記載,宜興在夏商周時期,屬揚州,名荊溪。春秋時屬吳;戰(zhàn)國周元王三年(前473年),勾踐滅吳,隸越;周顯王十四年(前355年),楚宣王滅越,屬楚;吳、越、楚時,宜興由荊溪改成荊邑,秦始皇統(tǒng)一全國以后,荊邑更名為陽羨縣。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廢義興郡,改陽羨縣為義興縣,宋太宗太平興國元年(976年),避王室諱,始改義興為宜興縣。
宜興的茶文化,在紫砂文化中有著主要的位置,或者說,茶文化是不可或缺的篇章。宜興的自然條件很好,不僅是江南的魚米之鄉(xiāng),也是我國產茶名區(qū)之一。根據(jù)古書所說的宜興漢時即有“陽羨買茶”,漢王到茗嶺“課童藝茶”的傳說,以及鄰近地區(qū)和《桐君錄》“晉陵皆出好茗”的相關記載,宜興至遲在三國和東晉時,其地便以產茶和飲茶。被后世尊為茶神的唐朝人陸羽,晚年隱居浙江苕溪,寫作《茶經》,書中就有了關于宜興產茶的記敘?!瓣懹鹈呐f茶舍,卻教陽羨置郵忙”。盧仝曰:“天子未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彼凇蹲吖P謝孟諫議寄新茶》中寫道“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fā)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的詠茶名句。晚唐杜牧在《題宜興茶山》一詩中,開篇就說“山實東南秀,茶稱瑞草魁。”稱冠于唐的“陽羨茶”到了宋代,仍為文人雅士所好,所產“雪芽”在宋代久負盛名。大文豪坡曾擔任湖州刺史,與宜興聯(lián)系較多,后又被貶,居住在宜興,與宜興的茶和紫砂壺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對宜興的茶文化和紫砂文化發(fā)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在《次韻完夫再贈之什,某已卜居毗鄰與完夫有廬里之約》詩中寫道:“雪芽為我求陽羨,亂水君應響惠山”。明末至整個清代的數(shù)百年來,隨著經濟發(fā)展和社會變遷,宜興茶的生產和經營逐步成為南部山區(qū)的特色。另外,宜興的紫砂壺聞名世界,它不僅具有實用性能,更具藝術鑒賞價值,深得歷代收藏家和好茶者所珍愛。隨著文化內涵的豐富多彩與創(chuàng)作工藝的日益提升,紫砂陶藝已臻妙境。好茶配好壺,可以更好的體現(xiàn)茶的韻味和品茶的情趣。
說到底,茶文化是伴隨商品經濟的出現(xiàn)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誕生的。物質文明和建設文明的發(fā)展,給茶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今,茶文化內涵及形式正在不斷擴大、延伸、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新時期的茶文化融進現(xiàn)代科學技術、現(xiàn)代新聞媒體和市場經濟精髓,使茶文化價值功能更加顯著,對現(xiàn)代化社會的作用進一步增強。茶的價值是茶文化核心的意識進一步確立,國際交往日益頻繁。其內涵迅速膨脹,影響擴大,為世人矚目。
以茶會友是茶文化最廣泛的社會功能之一。社會發(fā)展的經驗表明,現(xiàn)代化社會需要與之相適應的精神文明,注重協(xié)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提倡對人尊敬,重視修身養(yǎng)德。茶文化是高雅文化,社會名流和文人雅士都愿參加;茶文化也是大眾文化,影響到社會。
因為一生愛茶,我一手創(chuàng)辦了宜興蘇茗茶行。蘇茗,顧名思義,就是指江蘇名茶。以蘇茗為品牌,一是因為該茶的原產地在江蘇宜興,而宜興又是江蘇產茶最早、知名最早、產量最多的地區(qū)。二是宜興產茶的企業(yè)多、品牌雜,與全國其它茶區(qū)相比,知名度低,而蘇茗茶行正要獨樹一幟,以茶文化為突破口,與企業(yè)文化相連,成為一個有地方特色的茶業(yè)品牌。在我看來,宜興的的確確是文化底蘊特別深厚的地方,企業(yè)非常多,來宜興考察的文人墨客,商賈雅士很多,幾載歲月流轉,我極力全心打造“蘇茗”誠信品牌,同時躬耕茶文化的研究與推廣,更希望通過企業(yè)來搭建一個穩(wěn)固的平臺,使企業(yè)文化因茶文化而錦上添花。
關鍵詞:小升初;平穩(wěn)過渡;銜接策略;教學內容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1-0069-02
《語文課程標準》在設計思路中明確指出"課程目標九年一貫整體設計",小學、初中兩個階段"互相聯(lián)系,螺旋上升"。作為中學的起始年級,初一語文教學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我們既要關注學生的過去,又要著眼于學生的將來,在教學內容上要減緩坡度,增進銜接,在逐漸滲透與鋪墊中層層推進,變"突變"為"漸變",在"漸變"中實現(xiàn)"無縫"銜接和平穩(wěn)過渡。
1 "小升初"知識銜接的策略
"小升初"過渡期指的是初一上學期,剛踏入初中大門,學生對面全新的學習內容,會有諸多的不適應,而他們在心理、學習上往往處于被動狀態(tài),必須借助教師的幫助、引導來完成"小升初"的轉變。教師可巧妙運用以下策略來加強"小升初"學生的知識銜接。
1.1 梳理小學、初中階段教學內容,建構有效教學。如果我們不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不顧教育的連續(xù)性原則,只是就課文講課文,就知識點講知識點,只會越忙越亂,事倍功半。目前中小學語文教材之間,存在較大跨度、空白、斷層,而各種實驗教材各有側重,因而教師不能只關注本學段教學,不能只局限當?shù)厥褂玫慕滩?,要博采眾長,梳理教材內容,建構有效教學。
例如北師大教材第一單元"童年夢痕",可結合蘇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綜合性活動"我的成長冊",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告別童年"單元,人教版的選自《城南舊事》的課文《爸爸的花落了,我長大了》進行補充、建構。第二單元"秋日擷英"中,《山行》在小學四年級就學過,教師應將重點放在賞析 "霜葉紅于二月花",以及與其它詩歌對比閱讀上。第三單元,"親情歌吟"可結合蘇教版的課文《愛如茉莉》、《月光啟蒙》,也補充人教版課文《地震中的父與子》、《祖父的園子》、《"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只有把學習內容梳理清晰,新舊知識進行聯(lián)系,學生學習才具有連貫性、條理性。
1.2 借小學的知識考查初中要求的能力,溫故知新。我校采用入校摸底考試來了解初一新生的知識水平, 例如"把句子改寫得充滿詩情畫意"這類題目,考的是小學的內容,要求卻是初中生應具備的能力,知識、能力的銜接初露端倪。這一方法值得借鑒,在日常教學中對小學詩文復習,可以是應用性填空,如劉禹錫在《望洞庭》中,巧妙設喻,寫遙望湖中青山的獨特感受的句子" ";可以是按要求寫詩句,如寫出送別的詩句、蘊含哲理的詩句、表現(xiàn)雄心壯志的詩句。對現(xiàn)代文復習,可以是為學過的偉大人物,像霍金、諾貝爾、司馬遷、鄭成功寫一段人物介紹,寫一段頒獎詞等等,用這種方法復習舊知識形成新能力,讓學生盡快熟悉中學語文學習的重點。
1.3 過渡期課堂教學應放慢腳步,適當降低難度。初一新生面對新的教材,新的教法,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教師應放慢教學腳步,適當降低要求,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激發(fā)學習興趣,產生持久的學習動力。例如在第一單元"童年夢痕"的教學中,不要急于對課文展開深層次的分析理解,而應側重讓學生品味不同時代、不同作者所寫的"童年不同樣",體會純真、美好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讓學生了解初中語文教材的特點及學習方法,才是這一時期的重點。
1.4 比照、分析、尋找中小學教材銜接上的空白,進行補充完善。從六年級到初一,從一個學段結束到高一學段的開始,教材銜接上有不少空白。例如小學教材注重詩詞、名言警句的積累,每一單元都有誦讀欣賞,突出博聞強記,而中學教材這方面顯得薄弱。小學只有少量的淺顯文言文,初中則出現(xiàn)文言文單元,篇幅、難度陡增。小學淡化了語法知識、寫作手法,而中學對這些都有要求,尤其是文言文學習,像詞類活用、賓語前置、狀語后置、省略句必須要有一定語法知識基礎。教師通過分析,尋找小學、初中教材銜接上的空白,進行補充,使"小升初"知識鏈接更完善。
1.5 開展班級讀書會,提高語文素養(yǎng)。語文學習中,課外閱讀量決定著學生知識的廣度與深度,閱讀量大的學生往往接受能力和適應能力都較強。在起始年級,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非常重要??梢蚤_展班級讀書會,教師對學生的課外閱讀給予指導與監(jiān)督,通過上展示課, 讓學生朗誦精彩片段、講故事、分析人物……體驗讀書的快樂,在閱讀的啟示和質疑中獲得語文能力和素養(yǎng)的提升。積極開展"中華經典美文誦讀"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張揚個性,在活動中愛上語文。
2 中小學語文銜接的內容
了解了中小學語文學習的差異,掌握了過渡期行之有效的措施,那么,我們具體應給孩子教些什么,來把他們領入更廣闊的語文天地呢?
2.1 現(xiàn)代文教學方面。小學課文以記敘文為主,突出"趣",初中課文加入了科學性強的說明文和邏輯性強的議論文,突出"理"。小學課文短,較長的《盧溝橋的烽火》也才800多字,而初中第一課《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就2000多字,跨度大,臺階高。在初一上學期,我們要補充現(xiàn)代文閱讀,來聯(lián)通中小學課堂。
閱讀當代名家名篇,尤其是選入各類教材的美文是個不錯的方法,像曹文軒、黃蓓佳、林海音的作品被選入不同小學教材。而趙麗宏的《為你打開一扇門》《曠野的微光》《雨中》《頂碗少年》《學步》《山雨》等30多篇作品入選不同的實驗教材,周國平的《人生寓言》《內在生命的偉大》、林清玄的《桃花心木》《黃金鼠》、肖復興的《母親》、畢淑敏的《孝心無價》《母狼的智慧》、秦文君的《男生賈里》選段、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也出現(xiàn)在不同的教材中。我們應加以篩選,指導學生閱讀美文、陶冶情操,又培養(yǎng)閱讀能力,還能洞察世間百態(tài),可謂一舉多得。
品析現(xiàn)當代詩歌,可以是"五四"時期徐志摩、郭沫若的新詩,可以是冰心、王宜振、金波的兒童詩,也可以余光中、席慕容的鄉(xiāng)愁詩,也可以是舒婷、汪國真的朦朧詩。
關注熱門話題文章,如低碳生活、納米材料、厄爾尼諾和拉尼娜氣象現(xiàn)象……由此來培養(yǎng)閱讀說明文的能力。
初中現(xiàn)代文閱讀更強調自己的情感體驗,側重分析和理解,多加了賞析要求,教師要讓學生多讀多想多表達,教給學生賞析的方法,引領學生思維向縱深發(fā)展。在語法知識方面,要系統(tǒng)的學習詞類劃分、句子成分劃分,這兩點都是為文言文學習做準備。
2.2 文言詩文教學。 古詩詞學習方面,搜集整理詩文名句,印發(fā)給學生,督促背誦,還可補充不同版本的六年級或初一教材所選的詩詞名篇,如《詩經?采薇》(節(jié)選),《木蘭詩》,《古詩十九首》中的《迢迢牽牛星》,曹操的《龜雖壽》,崔顥的《黃鶴樓》,李賀的《雁門太守行》,辛棄疾的《破陣子》,納蘭性德的《長相思》,趙翼的《論詩》,龔自珍的《己亥雜詩》等。這些都是新課標要求初中生必備的古詩詞,而北師大教材沒有安排。
文言文教學是中學語文的重頭戲,在北師大版初一上冊安排了四篇,其中《童區(qū)寄傳》、《李寄》難度大,下冊六篇文言文,《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有難度,而《送東陽馬生序》特別難。我又查了蘇教版、北師大版、人教版小學課本,覺得小學畢業(yè)生的文言文基礎太薄弱,我們必須要補充一些淺顯的文言文,減緩學習的坡度。可從學生熟悉的故事性強、短小精悍的作品著手,以下是我搜集的備選篇目:《濫竽充數(shù)》、《畫蛇添足》、《矛與盾》、《鷸蚌相爭》等寓言故事。選自《列子》的《兩小兒辯日》、《關尹子教射》,選自《史記》的《四面楚歌》,選自《世說新語》的《楊氏之子》、《周處》。柳宗元的《吾腰千錢》,韓愈的《馬說》,劉禹錫的《陋室銘》,選自《資治通鑒》的《楊震暮夜卻金》、《孫權勸學》,王安石《傷仲永》,清朝彭端淑的《蜀鄙二僧》。
2.3 課外閱讀的指導。新課標要求一個小學生課外閱讀量在145萬字以上,相當于10本小學語文課本,初中階段閱讀量達到255萬字,因而在初一寒假結束時,學生至少應閱讀過16本相當于課本厚度的高品質的課外讀物。我們可以列出一個圖書單,向學生推薦閱讀。
寓言故事類:《伊索寓言》、《古希臘神話故事》、《一千零一夜》
詩歌散文類:《朝花夕拾》、《繁星?春水》、《朱自清散文精選》、《舒婷文集》、《臺灣鄉(xiāng)愁詩選》、《泰戈爾詩選》。
科普讀物:法布爾的《昆蟲記》。
課程標準所列的必讀書:《西游記》、《水滸傳》、笛福的《魯賓遜漂流記》、馬克?吐溫的《湯姆?索亞歷險記》、斯威福特的《格列佛游記》、凡爾納的《80天環(huán)游地球》、《海底兩萬里》、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都可以推薦給初一學生。
"魔鬼字典"中對名著的定義是人人都希望自己讀過,但卻不愿意去讀的書。的確,有些名著離我們的生活已很遙遠,有些學生的閱讀能力達不到而讀不下去。我們有必要推薦一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閱讀興趣的圖書。
國內作品:林海音的《城南舊事》、秦文君的《南生賈里》、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當代精品建議從歷年"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中篩選,閱讀能力較強的可推薦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阿來的《塵埃落定》、霍達的《穆斯林的葬禮》。
國外作品: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柯南?道爾的《神探福爾摩斯》。
法國的圣?埃克蘇佩里的《小王子》,以一位飛行員作為故事敘述者,講述了小王子從自己星球出發(fā)前往地球的過程中,所經歷的各種歷險。作者以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透視出成人的空虛、盲目和愚妄,用淺顯天真的語言寫出了人類的孤獨寂寞。
52年前的經典童話----E?B?懷特的《夏洛的網(wǎng)》是關于友誼的故事,講的是聰明勇敢的蜘蛛夏洛在自己的網(wǎng)上編織"好豬"、"杰出"、"謙虛"等字樣,使得小豬威伯在比賽中榮獲了大獎,救了他的性命。
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的《蘇菲的世界》,他把西方哲學史編入小說講給孩子們聽。一部《蘇菲的世界》就是一部深入淺出的人類哲學史。
德國女孩安妮?弗蘭克在暗無天日的地下生活了四年,16歲死于傷寒,《安妮日記》真實記錄了二戰(zhàn)那場人類的噩夢。
十九世紀五十年代英國C?S?路易斯所寫《納尼亞傳奇》,共七冊的幻想/冒險小說,在西方影響比《指環(huán)王》還大,是傳世不朽名著,當有人問J?K?羅琳《哈里?波特》系列會是幾本書,她回答七本,因為她讀過《納尼亞傳奇》是七本,這是兩套關于信仰與想象的著作,值得推薦。
課外閱讀要有所收獲,要求學生在閱讀時不應付,不獵奇,不湊熱鬧,不趕時髦,靜下心來沉浸在書里汲取精華。人們常說"不動筆墨不讀書",要求學生多記讀書筆記,通過記讀書筆記完成詞語積累和賞析,通過記讀書筆記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通過記讀書筆記加強概括能力。專家認為,40%的寫作能力取決于閱讀,通過閱讀,厚積薄發(fā),為寫作儲備能量。
通過對過渡期學習內容的研究、補充,我們的教學才能更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與現(xiàn)有知識水平,既不重復做工,也不會出現(xiàn)疏漏,不滯后、不越位,點滴滲透、循序漸進,著力于學生語文能力的長期培養(yǎng),把學生引進更廣闊的語文學習天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