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化學研究生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分析一個典型實驗,闡明一類實驗規律
根據化學教學大綱和教材,就實驗內容來講,可歸納為以下幾種類型。
1、有關制取固態、液態、氣態物質的實驗。
2、有關闡明概念,證明基本理論和定律的實驗。
3、有關研究物質的性質和各類物質之間的相互關系的實驗。
4、有關定量方面的實驗。
一般說來,每一類實驗的原理、裝置、操作等方面總有規律可循。因此我何在講每一類實驗中的第一個實驗時,首先向學生分析這類實驗的設計原理和內容要求。而后再指導學生親自動手完成實驗,在此基礎上師生通過分析、對比,共同總結出這類實驗的規律,以期達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目的。如通過“粗鹽的提純”的實驗,我們引導學生總結出制取純凈的晶體物質的實驗原理和所需要的基礎知識以及操作等方面的規律。
在實驗原理和基礎知識方面,讓學生著重掌握:①組成混合物的各種物質的溶解度;②混合物中各類物質的性質和它們之間能否相互發生反應(若能反應,需要弄清反應條件)。在實驗技能方面讓學生掌握:①所用各種玻璃器皿的性能和使用方法;②有關物質的溶解、過濾、結晶、再結晶的操作方法。
二、明確選擇儀器的原則,正確選用儀器
實驗中,培養學生準確地選擇儀器,是保證實驗順利完成的前提之一。為此,我們從下述幾方面對學生進行指導。
1、根據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性質、反應條件選擇儀器。
中學化學教材里,討論化學反應的條件有:常溫、加熱、加壓、催化劑、光和電等。根據不同的反應條件、反應物的性質來制取新物質時,所需要的儀器也就不完全相同。因此,我們在初中化學講氧氣的實驗室制法時,著重向學生闡明兩點:①凡是對固體物質進行加熱制取氣體時,均可采取制取氧氣的這套反應裝置;②集氣的方法和操作,應根據氣體的溶解度、對空氣的相對密度、常溫能否與水或空氣中任一成分反應等因素而定。
因為我們在講氧氣時進行了上述分析,所以在講氨氣、甲烷等氣態物質時,就可以從啟發學生通過對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性質、反應條件等因素的分析,提出實驗所需要的儀器、裝置,來完成制取上述物質的實驗。
2、根據控制化學反應速度的要求來選擇儀器。
在實驗室里,為了達到安全而又迅速地制取某種物質,有些反應需使反應速度加快,有些要控制生成物的量,有些則反之。為此,在實驗中,要采用適應這些要求的裝置。如我們在講實驗室里制取氯氣時,就著重向學生講明教材中選用分液漏斗而不用長頸漏斗的理由。這樣分析、講解,使學生在進行實驗設計時就能正確地選好儀器。
三、分析典型實驗,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
實驗操作的正確與否,不僅是保證安全和實驗效果的先決條件,也是培養學生實驗技能所必需的。在這方面,我們除按實驗原理、要求提出有關的操作內容和要求外,還著重講了下述幾點:
1、剖析一個典型實驗,講清一類實驗的操作內容:
如通過實驗室里制取氧氣的實驗分析,可歸納總結出下述操作內容:①儀器的選擇、連接和固定:②裝置氣密性的檢查;③藥品的取用;④加熱方法;⑤氣體的凈化和干燥;⑥氣體的收集和放置;⑦裝置的拆卸。
對這些操作,都應講清它們的知識、理論根據。譬如在實驗室里用濃鹽酸和二氧化錳混和加熱制取氯氣時,由于濃鹽酸有揮發性,水的沸點也不高,所以制得的氯氣中可能混有氯化氫和水蒸汽。欲除去,只要用飽和的氯化鈉水溶液洗滌,不能用水,這是因氯氣與水能發生下列反應:C12+H20HCl+HC10根據化學平衡移動原理,可知增加生成物中的C1-濃度,可使平衡向左進行,以減小氯氣的溶解度。又根據氯氣的性質,要想干燥氯氣,只能選用液體或顆粒狀的酸性干燥劑,通常用濃硫酸做干燥劑。
2、通過對某些實驗操作的分析,向學生闡明實驗操作的要點。
我們在分析某些實驗操作時,為了讓學生學得會,記得牢,總是把操作要點總結成幾個字或幾句話,讓學生便于記憶。如在配制一定體積的摩爾濃度溶液時,在分析演示的基礎上我們總結出:?稱(對固態溶質要稱,?液態溶質要量)、溶(溶解)、洗(洗滌溶解時容器的內壁)、稀(稀釋至容量瓶的刻度)四字配制法。
教學實踐證明,學生根據實驗內容、操作內容和要點,獨立地進行實驗,往往能提出一些改進某些實驗的設計。如教材中關于氨氣易溶于水的“噴泉”實驗,若按教材中的實驗要求,先用氫氧化鈣與銨鹽反應制取氨氣,用于燥的燒瓶收集,再接教材中“噴泉”實驗裝置進行實驗。因為在化學實驗室里,很難將燒瓶搞得十分干燥,而氨氣易溶于水,所以在實驗過程中實驗效果往往不理想。有些同學分析了上述方法實驗失敗的原因,又重新研究了該實驗的要求,所用藥品的性質,提出了改進方法:即先在圓底燒瓶中加入2~3毫升濃氨水,然后搖晃燒瓶將濃氨水迅速倒掉,立即演示“噴泉”實驗,實驗效果比按教材中提出的實驗方法好得多。
四、根據實驗內容,處理好演示實驗
準確而有效地進行課堂演示實驗,不僅在培養學生實驗技能中起著示范作用,而且也是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綜合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方法,從而更好地揭示知識的內在聯系,使知識更加系統、深化。教材中的演示實驗一般可分兩類,一是實驗難度較大的(如實驗裝置比較復雜或實驗中使用劇毒藥品和學生操作有危險的實驗),這是少數。這類實驗必須由教師演示,力求操作規范化。二是實驗技能難度較小,這是多數的實驗。對于這類實驗,有條件的學校可以改為邊講邊實驗的形式,實驗條件較差的學校,某些課題也可以讓學生到講臺上,在教師指導下去完成實驗操作過程。
實踐證明,對一些較簡單的實驗,經常在老師指導下,讓學生動手去做,除了增加他們的操作機會以外,還呵以起到兩個作用:①使學生對一些被認為是無所謂或被忽視的常規操作(如試劑的取用,取量的多少,試管夾持,一般加熱等等)?,?及時發現錯誤,及時糾正,給學生以深刻的印象。②在實驗過程中,向“學生恰當地提出問題,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所學的知識更加系統化和深化,而且也能提高學生的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實驗操作技能。
五、培養學生書寫實驗報告的能力
寫實驗報告是實驗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綜合運用知識的過程。但是在教學中發現有些同學即使到了二年級也還不能較好地寫出實驗報告。其原因是有些學生不知道在實驗中觀察什么、怎樣觀察、記錄什么。
有些學生對實驗報告寫什么和怎樣寫還不了解。因此,他們常常把實驗報告寫得雜亂無章,空洞無物。為此,我們從第一節化學課開始,就注意培養學生寫實驗報告的能力,其具體做法是:
1、在演示實驗中注意培養學生觀察現象的能力
為培養學生觀察現象的能力,我們對現行中師化學教材中所講到的現象進行歸納、綜合。有光、熱、聲、態(狀態)、顏色、氣味、溶解、沉淀、液化、燃燒等等。在每次演示實驗或學生實驗中,總是要求學生根據實驗內容中有無新物質的生成和上述現象內容來觀察,并將觀察的結果記錄好,認真分析,去偽存真,填寫于實驗報告中。這樣要求學生,不僅使學生知道在實驗中要觀察些什么,使學生對知識獲得比較完整的概念,而且也不會漏掉某些重要的實驗現象,以致得不到正確結論。
2、采取具體措施,培養學生書寫實驗報告的能力
為培養學生寫好實驗報告,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讓學生在演示實驗的過程中,實事求是地認真觀察、分析,并記錄于表的空格中,經過幾次填寫,學生就能比較正確、熟練地對實驗進行觀察記錄,做出解釋和結論。培養了學生書寫實驗報告的能力。
生物化學實驗的考核,應該全面、客觀、公平地反應學生的實驗情況,尤其是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為使實驗教學考核更加科學、合理,我們對原來的考核體系進行修改,構建了新的實驗考核評價體系。
增加對實驗預習的考核
新的評價體系要求學生進實驗室前做好預習報告,課堂上隨機抽查幾名學生對實驗原理、實驗步驟進行講解,指出實驗中的注意事項,實驗中涉及到的基本操作也請同學進行演示,最后由指導教師有針對性總結。通過這種透明的檢查方式有利于指導教師掌握學生的預習情況,做出公正的評價,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采用多樣化的考核方式
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根據不同的實驗類型,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在驗證性實驗教學中,要求學生僅僅是把實驗目的、原理、實驗現象與結果采用常規實驗報告的形式書寫,同時對獲得的結果進行簡單的分析與討論;綜合性實驗的考核主要是對實驗過程當中所出現的現象進行逐一分解與分析,對結果進行詳細的闡述;對于創新設計型實驗的考核,要求學生必須采用科研論文的方式,包括題目、作者、中文摘要、關鍵詞、引言、實驗方法、實驗結果、討論及參考文獻等內容[7]。
量化考核評分標準
以基本理論為基礎,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宗旨,建立了生物化學不同實驗考核的量化標準[3],如驗證性的實驗主要從到課率和清理整潔(5分),預習(10分),實驗操作(15分),實驗數據(1,0分),實驗報告(30分)等幾個方面進行考核。綜合性實驗主要從實驗原理(10分),實驗步驟(20分),實驗分析及要點(10分),實驗結果(30分)等幾個方面進行考核。創新設計性實驗主要從科研論文格式(10分),技術路線(20分),創新性(20分),實驗結果分析(20分)等幾個方面進行考核。期末考試成績評分標準:1)口頭測試(10%)。口頭測試為10分鐘。學生通過抽簽的方式,得到相應的試題,根據學生回答的要點評分。2)操作考核(20%)。操作考核為40分鐘。考試前由相關教師根據考核內容確定考核題目、評分標準,并明確考核目標。學生通過抽簽的方式選擇試題。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相應的操作項目,給與評分。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說過:“生活即教育。“提倡在生活中尋找教育真諦,把生活和教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在日常生活中,處處都蘊含著數學知識,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夠以學生所熟知的生活經驗作為切入點,結合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適時引入,能把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出來,把他們主動探究知識的欲望調動起來。比如,在復習“函數”這一部分內容時,可以創設這樣的問題情境:我想在淘寶網上選購一款手機,單價是850元,為了得到更多優惠價格,我找了11位同事,準備一起團購這款手機,其中,甲店給出的優惠價值是買一部手機優惠10元,買兩部優惠20元,以此類推......但是,每部手機的最低售價則為700元。乙店給出的優惠措施則是購買10部手機,就免費贈送一部。接下來,請同學們推算一下,我應該去哪家店購買合適呢?問題一提出,課堂的氛圍頓時熱鬧起來,大家都饒有興趣地計算著、討論著,學習的積極性與熱情也逐漸高漲起來,很大程度上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調動出來,指導學生體驗用數學思想和方法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一些問題的真諦,有助于培養、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
二、運用多媒體課件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數學是一門抽象性的學科,在教學時,可以充分發揮出多媒體課件的優勢,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與生動形象的多媒體情景結合在一起,讓同學們都能夠更形象直觀地感知知識的產生和形成的過程。在教學中,教師也要善于把教學內容及其形象融為一體,指導學生在具體可感的形象中完成從生動直觀向抽象思維的有效過渡,使課堂教學更加的生動化。例如,在幾何畫板被引入到數學課堂之中,也驗證了數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學生在教師的耐心指導下,也會主動投入到動手實驗、主動去發現、去創造的活動中,同學們也可以利用這個軟件去構建生活中的數學模型,去研究他們所關心的個性化的問題,讓學生探究數學知識的樂趣在時間和空間上都得到有效發展。多媒體課件的合理使用,也能較直觀地向學生演示一些幾何問題,同學們在接受、理解起來也就會較容易了。
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生活化教學是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進行課堂教學的一種有效教學手段,是基于教學與生活相互融合而設計的一種教學思路,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也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適時地融入一些貼近生活實際的數學問題,以此來作為知識應用的例題,有助于學生對這些重點內容理解的更為透徹。數學學科,尤其是高中階段的數學,具有很強的抽象性,而且學習起來也有很大的難度,但是,無論難度多大,數學都是來源于生活的,因此可以說,生活是學生學習知識的源泉,也是課堂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延伸。例如,在教學“立體幾何”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針對球面距離的概念,列舉一些和生活相關的實例,先給出地球上兩個地區的經緯度,讓學生們計算兩地之間的球面距離,學生既會積極主動地融入到活動當中,而且還能夠調動起學生對相應的地理知識的有效運用,加強了學科與學科之間的密切聯系。
關鍵詞:社會科學研究;人性假設;“文化-生物人”;“經濟人”;“文化人”
中圖分類號:C0 文獻標識碼:A
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從根本上說就是人。為此,人性就成為社會科學研究絕對不可能繞開的核心命題。休謨就曾說過:“顯然,一切科學對于人性總是或多或少地有些關系,任何學科不論似乎與人性離得多遠,它們總是會通過這樣或那樣的途徑回到人性。”[1]但是關于人性,筆者在此并不想陷入無休止的爭論,而只想緊扣社會科學研究的主題,來看看我們應當怎樣研究人性,才更有助于社會科學的研究。
我們注意到,社會科學所要研究的人,并不是一種靜止不動、死氣沉沉的東西,而相反是活生生、有血有肉、會思考會行動的一種生物,并且顯然正因如此,才產生了一切有意義的結果。所以社會科學研究人,不是要去解剖它的生理構造,而是要去觀察、說明和解釋人的行為,這才是社會科學研究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從這個主題出發,筆者以為,要使對人性問題的探討具有意義,那就只有把人性與人的行為聯系起來才行。也就是說,社會科學研究人性,實際上就是根據一定的人性假設去解釋人的行為;反過來,社會科學解釋人的行為,實際上就是在探討人性。這就正如有學者所言:“多年來,已有許多人提出多種理論解釋人的行為。對其中包含的人性的基本觀念和它們所主張的原因需要作仔細分析。這是因為,理論家相信人是什么樣的,這種信念既影響他們最充分討論人的行為的哪些決定因素和機制,也影響他們未考察哪些決定因素和機制。”[2]
一、“經濟人”與“文化人”假設的對峙及其整合
社會科學在對人的行為進行解釋時,所形成從而所依據的人性假設有好多種,比如“生物人”、“精神人(心理人)”、“經濟人(理性人)”、“社會人”、“文化人”、“進化人”等等。我們注意到,在這些人性假設之間有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大體上形成了“經濟人”與“文化人”兩大假設相對峙的局面,其它的人性假設則分別依附于它們。這種對峙,既表現為它們在社會科學中占有最大的“市場份額”,也表現為各自的支持者不斷爭論,相互排斥甚至是相互攻擊。
(一)“經濟人”假設
“經濟人”假設自然在經濟學中非常流行,“經濟理論家們總是預設,經濟行為就是人們尋求最優化某種清晰可辨的目標函數的行動。在經濟學中,理性是在工具的意義上來說的,即選擇達到既定目的的最佳手段”[3]。簡單地說,“經濟人”總是選擇以最好的手段達成目的。
在筆者看來,“經濟人”假設其實是和“生物人”與“精神人”假設站在一邊的,它就是在這兩種假設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實際上,“經濟人”假設與成本-收益分析密不可分,也就是說,人們被假定是在對其行為的成本與收益(預期)進行權衡的基礎上而作出決策的,以期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收益。而手段就是人們所必須付出的成本,達到目的則是其行為的收益,所以選擇以最好的手段達到目的,也就是選擇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收益。之所以“經濟人”會這樣進行選擇,這完全源于趨利避害的生物本能,畢竟人首先是一種生物。在“經濟人”假設中,手段形成成本,所以是害,而達到目的形成收益,所以是利,因此選擇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收益或者說以最佳手段達到目的,還原到底,就只不過是人們趨利避害(有利則趨之,有害則避之;取大利舍小利,迎小害避大害)的表現而已。因此“經濟人”假設其實是建立在“生物人”假設基礎之上的,吸收了人作為一種生物而具有趨利避害的本能這一要點。又由于在“經濟人”假設中,人們進行利害權衡從而作出選擇的過程,需要理性思維,所以這個假設又從“精神人”假設中吸收了一部分養料,并且正是在此意義上,“經濟人”亦被看成是“理性人”。
(二)“文化人”假設
與“經濟人”假設唱對臺戲的是“文化人”假設。這種假設在社會學和人類學別流行。著名的英國社會學家吉登斯說:“沒有文化,我們便根本不能被稱為通常意義上我們所理解的‘人’”。“社會學家們提到文化時所關心的是人類社會那些通過學習而非遺傳獲得的方面。這些文化要素只有被社會成員共享、合作和交流才能得以發生。它們形成了社會中的個體賴以生活的基本環境。一個社會的文化既包括無形的方面——信仰、觀念和價值,這是文化的內容,也包括有形的方面——實物、符號或技術,它們表現著文化的內容”[4]29-30。照此說來,人只不過是文化塑造的產物,人性就表現在文化之中,而文化就是社會化。文化既然塑造了人,那么當然也就塑造著人們的行為,人們就是按照文化的指示而行為的。所以有人類學學者說,關于文化,“最近的定義,傾向于清楚區分實際行為的一面與存在于行為背后的抽象價值觀、信仰和世界觀的另一面。換句話說,文化不是可見的行為,而是人們用以解釋經驗和導致行為并為行為所反映的價值觀和信仰。那么,可為人所接受的現代文化定義便是:文化是一系列規范或準則,當社會成員按照它們行動時,所產生的行為應限于社會成員認為合適和可接受的變動范圍之中”[5]241-242。這就是“文化人”假設對人的行為的解釋。
“文化人”假設是與“社會人”假設站在一邊的,二者也實在不好區分開來。比如馬克思說:“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6]56吉登斯就說過:“社會就是把個體連接在一起的具有內在相互關系的系統,……所有社會的整合都依賴這樣一個事實:它們的成員是在共同文化造就的結構化的社會關系中被組織起來的。沒有社會,文化就不可能存在;反之亦然,沒有文化,社會也不可能存在。”[4]29不僅如此,由于文化總是跟一定的社會聯系在一起的,因此文化便具有差異性和可變性,這樣一來,“文化人”假設與“進化人”假設[7]也是站在一邊的。
(三)過去整合的失敗
總的來看,在社會科學的研究中,看似諸多人性假設林立,實則是以“經濟人”和“文化人”假設為代表的兩大陣營相對峙的局面。這相對峙的兩類人性假設,分別強調人的生物(自然)屬性與文化(社會)屬性,或者說塑造人性的內在因素與外在因素,各執一端,從而在對人的行為進行解釋時,一個走內向路線,一個走外向路線。這兩類各執一端的極端假設,雖有一定的解釋力,但人也因此被分裂了,從而從根本上損害了它們的解釋力。
實際上,人顯然是既具有生物性又具有文化性的,是二者的統一,人的行為也必定是這二者共同作用的產物[8]76。所以,我們必須把這兩種假設整合起來,也就是要把人的生物性與文化性統一起來,恢復一個完整的人,以獲得對人的行為的完整而合理的解釋。
應當說,這種整合的嘗試早已有之,但在筆者看來,過去的努力是失敗的。之所以失敗,關鍵就在于,過去人們盡管看到了應該將人的生物性與文化性整合起來,但卻沒有把握住和揭示出二者是怎樣結合在一起而對人的行為產生作用的,從而大而化之,浮于表面[9]。有的學者也試圖去探索這兩種屬性的相互關系,但只是泛泛地談二者之間是辯證統一的關系,實際上等于什么都沒說[10]。還有的學者試圖根據的實踐觀,將二者整合在人的實踐中,但依然是空洞的泛泛而談[11]。更有甚者則是簡單地羅列這兩種屬性,或者簡單地將二者相加了事,那更是失敗[12]。
二、“文化-生物人”假設的提出
為了把人的生物性和文化性整合起來,要避免重蹈過去失敗的覆轍,我們就必須攻克兩種屬性是怎樣結合在一起而對人的行為產生作用這個關鍵性的難題。為此,我們需要深入剖析“經濟人”和“文化人”兩大假設的缺陷和貢獻。
(一)“經濟人”假設的缺陷與貢獻
如前所述,“經濟人”假設,還原起來就是一個趨利避害的“生物人”假設。應當說在這一點上,這個假設并不是錯誤的。中國古人早就說過:“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13]1540但是“經濟人”假設的確有問題,就在于它有一個錯誤的假定,這是直到晚近才為個別經濟學家所開始注意到的問題[14]5。
我們知道,盡管人人都是趨利避害的,但人們所追逐的利和所避免的害并不是什么客觀的東西,而完全是主觀的范疇,那是一個人根據其需要而進行主觀判斷或預期的結果。即,對于任何人來說,符合其需要的,就會被認為是有利的,反之則會被認為是有害的,因此需要是一個人判斷何者為利及何者為害的唯一標準。但是對人來說,需要是有生物性需要和文化性需要之分別的。比如吃喝拉撒和是生物性需要,而愛情、家庭、友誼、形象、隱私、尊嚴等等則是文化性需要。生物性需要是先天的生物本能,是人作為一種生物而產生出來的需要;文化性需要是人在后天的社會生活中習得并產生出來的,即是社會化的結果。如果說生物性需要是人所共有且穩定的話,那么文化性需要則有所不同,它是有差異且會變化的。顯然,正是文化性需要彰顯了人之為人的特性。然而也正是在這里,“經濟人”假設作出了錯誤的假定。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經濟學帝國主義”的鼓吹者加里·S·貝克爾認為[15]7-8,經濟分析假定一個人的偏好不隨時間的變化而發生根本性變化,而且即使是在來自于不同社會和文化的人們之間,其偏好也沒有很大的差異。穩定的偏好不是指對具體產品或勞務的偏好,而是指選擇的實質性目標。這些實質性偏好和市場上的具體商品或勞務沒有確定的聯系,它們顯示的是生活的根本方面,比如健康、聲望、肉體快樂、慈善或妒忌。也就是說,貝克爾所說的偏好并不是指一個人對某個具體商品或勞務的需要,而是指抽去了具體對象的形式上的需要。但即便如此,“無差異的穩定的偏好”這個假定也是錯誤的,因為在人的需要中,只有生物性需要才是如此,而文化性需要則是有差異且可變的。比如說對人權的需要就不能說是無差異且穩定的,因為這個文化觀念在過去沒有過,甚至直到今天在很多地方都還沒有或者未被人們所接受。
由于堅持“無差異的穩定的偏好”這個錯誤的假定,“經濟人”假設就存在兩個重大的缺陷:一是假設的過度簡化,導致對人的行為的解釋同一化,而難以解釋人們行為的差異(在相似的情境下);二是對人的文化性的輕視或忽視,在一定意義上是把人降低到動物的水平上。照這種假設分析起來,好像只要向一群饑餓的人投下面包,每個人就都會并且總是會像狗一樣去撲食,然而事實并非如此。
總之,“經濟人”假設的貢獻僅限于提出了人的趨利避害的行為機制,而不是“無差異的穩定的偏好”這一錯誤的假定。
(二)“文化人”假設的缺陷與貢獻
盡管相對于“經濟人”假設,“文化人”假設注意到了并且也特別強調文化屬性的作用,但它也有兩個重大的缺陷。
首先是作為“文化單一決定論”,“文化人”假設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忽視了人的生物性,僅僅用文化性來解釋人的一切行為,這是行不通的。著名的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就曾告誡說:“我們必須立即承認,如果不與環境和他人發生聯系,人類動機幾乎不會在行為中得以實現”,但是“一旦承認了這一點,也應繼續告誡理論家,要防備過分注重外部、文化、環境或情景。我們的中心研究對象畢竟是有機體或性格結構。情景理論很容易走這樣的極端,使有機體僅僅成為情境中的一個附加物體,大概等同于一個障礙物,或這個機體試圖獲得的某個對象。我們必須記住,個人在一定程度上創造了他的障礙物和有價值的對象”[16]33。“遺傳的或其它生物方面的因素既非唯一地起著作用,也非絲毫不起作用;這是一個程度的問題,是一個多或少的問題”[16]150。比如說在文天祥的案例中,文天祥就并不只是產生了維護個人名譽或尊嚴的文化性需要,他也產生過求生的生物性需要,因為文天祥在與元軍的對抗中,曾被元軍俘虜并一度逃脫過。若他并無求生之需要,又何來逃脫之行為呢?可見“文化人”假設僅僅用文化性來解釋人的行為是不夠的。
其次,“文化人”假設雖然看到了文化性對人的行為的作用,但對于這種作用的機制的認識卻是錯誤的。這個假設以為文化是直接針對行為的規范,人的行為就是接受文化的指示的結果。但事實并非如此,人的文化性仍然是通過趨利避害這個生物機制而對人的行為起作用的。也就是說,文化并不能直接促發和指示人的行為,它僅僅是塑造人的文化性需要(通過社會化過程),這種需要再通過趨利避害的機制而對人的行為產生作用。如若不然,文化上說我們要懂禮貌,那豈不是人人時時都有禮貌行為了?
總之,“文化人”假設的貢獻僅限于指出了人具有文化性需要,文化性對其行為也具有作用,而不是它對文化性如何作用于行為的錯誤認識,即以為文化是行為規范,直接指示人們如何行為。
(三)“文化-生物人”假設的提出
通過比較“經濟人”和“文化人”假設的缺陷與貢獻,我們可以確認:第一,人首先是而且始終都是一種生物,它不僅具有先天的穩定的生物性需要,而且固有一種趨利避害的生物機制——這是其永恒的行為法則。這就是對人的生物性的基本界定。第二,人同時也是文化(社會化)的產物,由此塑造了人的具有差異性和可變性的文化性需要——這是人之為人的特性。這是對人的文化性的基本界定。第三,人的文化性并不能超越趨利避害這個生物機制,而恰恰就是通過它而對人的行為產生作用的。據此,筆者提出“文化-生物人”假設:人是在生物性需要和文化性需要的推動下,通過趨利避害的生物機制而作出行為選擇的。
具體說來,“文化-生物人”假設意味著:人類首先是而且始終都是一種生物,它總是產生人所共有且穩定的生物性需要,但人類同時還過著社會生活,在社會化的過程中產生出人各有異且會變化的文化性需要。其次,需要(無論是生物性需要還是文化性需要)是人類行為的深層動因或者說動力,由此導致人們產生動機,即采取滿足需要的行動的沖動。再次,產生動機的人們將尋找滿足需要的手段并通過趨利避害機制而進行選擇。即人們將首先根據其需要而對所找到的手段作出主觀的利害判斷(能滿足需要的就有利,妨礙需要滿足的則有害),然后在利害判斷的基礎上進行理性的利害權衡(有利則趨之,有害則避之;兩利相權取其大,兩害相權取其輕),最后根據利害權衡的結果對手段作出選擇,從而產生相應的行為(行為選擇)。
筆者以為,“文化-生物人”假設應該是很好地整合了“經濟人”和“文化人”兩大人性假設,從而恢復了完整的人。因為我們沒有輕視或忽視人的生物性和文化性中間的任何一個,并且找到了人的生物性與文化性相互結合而對人的行為產生作用的方式,即趨利避害的生物機制。
三、“文化-生物人”假設的運用
筆者提出“文化-生物人”假設,是著眼于在社會科學研究中去運用的,否則這項研究也就失去了意義。為此,我們就需要說明一下究竟應該如何來運用這個假設。
(一)運用“文化-生物人”假設的前提
任何假設的提出和成立,都是有前提條件的,因此在運用時,就必須要首先指出這些前提條件。對于“文化-生物人”假設來說,其前提條件為:首先,該假設只對有意識狀態下的人才適用。在無意識的情況下,比如昏迷、睡眠、麻醉等等,人不能產生需要和動機,不能采取行為,當然也就無法對其進行分析了。其次,該假設只對能夠社會化的人才適用。能夠社會化的人才具備與他人交流的能力,才能習得人類的文化,才算是真正完整的人。而那些無法社會化或者社會化過程出現嚴重障礙的人,比如先天性癡呆、精神病人、植物人等等,嚴格說來并不是真正的人,頂多算是一種生物。對于這些“人”,按照一般生物來分析就夠了,這里的假設對此是不適用的。
不過總的來說,上述兩種情況,或者只是極少數的非常案例或非常狀態,比如植物人、昏迷者,因而不必予以關注;或者即便是正常狀態,比如睡眠,但在社會科學研究中也不具有什么意義,因為我們很難想象人類是在這種狀態下創造歷史的。所以,如果有人以上述情況來反駁這里的人性假設,那么我們將認為那不值一駁。
除去上述兩大前提外,“文化-生物人”假設也的確有它的局限性,那就是它只能用于分析和解釋單個人的單個行為,至于構成我們社會生活的人際互動,那就必須要用到博弈模型了,因為人際互動是雙方甚至多方的戰略互動行為。但由于人類的所有活動都是由單個人的單個行為所構成的,所以我們說“文化-生物人”假設不適于用來分析和解釋人際互動,那僅僅是說不能夠直接用于分析和解釋人際互動的過程和結果,但卻可以用于分析和解釋博弈某一方或某個人的單個行為。其實,“文化-生物人”假設與博弈模型并不沖突,相反,前者正是后者的前提、基礎和起點。
(二)運用“文化-生物人”假設進行分析和解釋的步驟
根據“文化-生物人”假設,分析和解釋一個人在一定情境下的行為,切入點在于把握此人當時的需要是什么及其相對程度如何。
首先,把握一個人的需要是什么,也就是需要的具體內容或內涵是什么,這有助于我們分析和解釋這個人對于為滿足需要而尋找到的手段進行利害判斷的情況,因為利害判斷的一般法則是:能滿足需要的就有利,妨礙需要滿足的則有害。而要把握一個人的需要是什么,我們就要仔細觀察當時的情境,包括行為者自身的生理狀況和所處的環境狀況,因為一個人的需要不是由內在的生理刺激,就是由外在的自然或社會環境刺激而引起的。通常來說,在相似的情境下,人們所產生的生物性需要會是相同且穩定的,比如在口渴時產生對水的需要。但是對于文化性需要來說,這卻未必成立,因為每個人的社會化經歷存在差異,這就需要我們更深入地去了解一個人的社會化經歷背景。比如說,在饑餓且走投無路的情境中,有的人會去乞食而有的人卻不會。不去乞食的人,可能就是深受“廉者不受嗟來之食”教育的人,他們在那種情境中,可能產生了對尊嚴的文化性需要。
其次,把握一個人的需要的相對程度,這有助于我們分析和解釋一個人對于其所找到的手段進行利害權衡的情況。事實上,在對尋找到的手段進行利害判斷之前,沒有人會僅僅產生一種需要。如果說把手段所用以滿足的需要稱作一級需要的話,那么隨著手段的出現,人們就會產生其它一些基于手段的刺激而產生的需要,可稱之為二級需要。比如在乞食的案例中,對食物的需要是一級需要,一個人為滿足這個需要所找到的手段,即乞食,就會刺激二級需要,即對尊嚴的需要的產生。正因為多種需要的連鎖產生,才導致人們對于所找到的手段在進行利害判斷的基礎上還要進一步進行利害權衡,這樣才能最終確定該手段是有利還是有害的。比如在乞食的案例中,從對食物的需要來說,乞食是有利的,但從對尊嚴的需要來看,乞食又是有害的。那么乞食這一手段到底是有利還是有害的,這就需要進行利害權衡了。可見利害權衡是更加復雜的利害判斷。
而在利害權衡的過程中,某一項需要的程度越高,其所占的權重就更大,從而決定著利害權衡的結果。比如在乞食的案例中,對于那些深受“廉者不受嗟來之食”教育的人來說,對尊嚴的需要的程度就遠遠高于對食物的需要,從而在利害權衡的過程中,前者占據更大的權重,所以決定著利害權衡的結果,即判定乞食這種手段是有害的。所以我們需要把握一個人各項需要的相對程度,才能解釋此人對于其所找到的手段進行利害權衡的情況。
那么怎樣才能把握一個人某種需要的相對程度呢?這確實是有難度的。在乞食的案例中我們已經看到,即使是在相似的情境中,同一種需要的相對程度也可能會因人而異,甚至就是同一個人,也可能會因時而異。但是人們的需要的相對程度還是有一些規律可循的,即生物性需要的相對程度與一個人的生理失衡程度成正比,而文化性需要的相對程度則與一個人的社會化程度成正比。比如說,饑餓是一種生理失衡的狀況,因此這種生理失衡越嚴重,對食物的需要程度就越高;而一個人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如果深受“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價值觀教育,那么他對貞潔的文化性需要程度就越高。這樣的話,通過仔細調查一個人的生理失衡狀況和社會化經歷背景,我們還是可以把握一個人某種需要的相對程度的。
最后,在利益權衡最終作出后,一個人對于所找到的手段的選擇也就出來了:如果手段被判定為有利,那么就采取,否則就拋棄,轉而尋找替代手段。不管怎樣,這種對于手段的選擇,都將導致人們作出某種行為選擇:采取某種手段,或者拋棄某種手段而尋找新的手段。而人們的這些行為選擇,無不體現出趨利避害的特征。這樣,根據“文化-生物人”假設,我們就解釋了一個人的行為。
(三)“文化-生物人”假設的理論意義
“文化-生物人”假設不僅可以直接用于分析和解釋單個人的單個行為,而且還可以在此基礎上發展出更為復雜的行為模型(比如博弈模型),以分析和解釋更為廣泛和復雜的行為和活動,因此該假設的運用是前景廣闊且充滿希望的。可以說,如果“文化-生物人”假設確實能夠將從前四分五裂的各種人性假設,特別是“經濟人”和“文化人”假設都統一起來,從而恢復一個完整的人,成為社會科學研究的元假設,那么社會科學研究就有了一個統一的基礎,“經濟學帝國主義”和“社會學帝國主義”這兩種偏頗的社會科學方法論主張則必將坍塌,而社會科學研究的大同主義則有望實現。
有人可能會擔心人性假設的統一會使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等社會科學學科失去身份特征,不過在筆者看來,這可能正是一件好事。社會科學的出路,本來就在于破除學科壁壘和偏見,而走上一條融合統一的道路,因為那才符合社會科學研究的主題。
[參考文獻]
[1]休謨.人性論:上冊[M].關文運,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6.
[2]班杜拉.思想和行動的社會基礎:上[M].林穎,王小明,胡誼,等,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1.
[3]Bill Gerrard. The Economics of Rationality[M].London: Routledge, 1993:1.
[4]吉登斯.社會學:第4版[M].趙旭東,齊心,王 兵,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5]哈維蘭.當代人類學[M].王銘銘,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241-242.
[6]中央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7]普洛格,貝茨.文化演進與人類行為[M].吳愛民,鄧 勇,譯.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8.
[8]基辛.人類學緒論[M].張恭啟,于嘉云,譯.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89:76.
[9]孔憲鐸.基因與人性:生命科學與社會學理論的分析[J].文史哲,2004(4):6-14.
[10]郭俊永,王圣松.正確理解人性的二重性[J].吉安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4):5-55,96.
[11]劉澤民.論“人性”[J].益陽師專學報,1984(2):2-9.
[12]陳冬華.人的本質與人性[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6(9):77-80.
[13]二十四史全譯·史記:第2冊[M]. 許嘉璐,主編.北京:漢語大辭典出版社,2004:1540.
[14]海恩,勃特克,普雷契特科.經濟學的思維方式[M].馬昕,陳宇,譯.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8:5.
怎樣才能學好化學這門功課呢?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只要起好步,以后學習起來就比較順利。為此,筆者在此談幾點自己指導初三學生學習化學的做法,僅供同行們參考、補充和指正。
1.明確學習化學的目的
化學是一門自然科學,是中學階段的一門必修課,它是古往今來無數中外化學家的化學科學研究和實踐的成就,它編入了一些化學基本概念、基礎理論、元素化合物知識、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無機物的分類及相互間的關系等知識;它充滿了唯物辯證法原理和內容,它介紹了許多科學家的優秀品質和他們對事業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嚴謹的學風。化學對工農業生產、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人們的衣、食、注行樣樣離不開化學。
化學是一門實驗科學,通過化學課的學習,要掌握一些化學實驗的基本技能,學會動手做實驗的能力,為今后搞科學實驗打下基礎。
因此,通過初中化學課的學習,初三學生不僅能學到初中階段的系統的化學基礎知識,受到辯證唯物主義思想、中外化學家的愛國主義思想、行為和對科學的不斷進娶不斷探索、不斷創新的科學態度及嚴謹學風的教育,而且還能提高自己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實驗能力和自學能力,為今后學習高中化學及其他科學技術打下良好的基礎。
2.課前要預習
上課前一天,一定要抽出時間自覺地預習老師第二天要講的內容。學會先預習,后聽課這種良好的學習方法。預習的好處很多:(1)它能強化聽課的針對性,有利于發現問題,抓住重點和難點,提高聽課效率;(2)它可以提高記聽課筆記的水平,知道該記什么,不該記什么,哪些詳記,哪些略記;(3)它可以節省課后復習和做作業的時間。通過預習時的獨立思考和聽課時留下的深刻印象,從而縮短課后復習和做作業的時間;(4)它可以培養自學能力。預習的過程就是自覺或獨立思考的過程,長期堅持下去,一定會使自學能力得到提高。
預習的方法是:(1)通讀課文。通過閱讀課文,了解新課的基本內容與重點,要把自己看不懂的問題記下來或用鉛筆在書上作一些記號,用以提醒自己上課時要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有意識、有目的地聽老師講自己不懂的問題,詳細對比跟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這樣就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2)掃清障礙。在讀課文后了解了主要內容的基礎上,聯系已學過的與之有關的基礎知識,如果有遺忘的就要及時復習加以彌補,這樣才能使新舊知識銜接,以舊帶新,溫故知新;(3)確定重點、難點和疑點。在通讀課文和掃清有關障礙后,在對新知識有所了解的基礎上,思考課文后的習題,試著解答,在此過程中找出新課的重點、難點和疑點。如果有潛力,還可以做點預習筆記。
3.聽好每堂課
聽課是學習過程的核心環節,是學會和掌握知識的主要途徑。課堂上能不能掌握好所學的知識,是決定學習效果的關鍵。功在課堂,利在課后,如果在課堂上能基本掌握所學的基礎知識和技能,課后復習和做作業都不會發生困難;如果上課時不注意聽講,當堂沒聽懂,在課堂上幾分鐘就能解決的問題,課后可能要花費幾倍的時間才能補上。所以,學生在課堂上集中精力聽好每一堂課,是學習好功課的關鍵。聽課時,一定要聚精會神,集中注意力,不但要認真聽老師的講解,還要特別注意老師講過的思路和反復強調的重點及難點。邊聽課、邊記筆記,遇到沒有聽明白或沒記下來的地方要作些記號,課后及時請教老師或問同學。同時,還要注意聽同學對老師提問的回答以及老師對同學回答的評價:哪點答對了,還有哪些不全面、不準確和指出錯誤的地方,這樣也能使自己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使自己能判斷是非。課堂教學是教與學的雙向活動,學生是主體,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要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聽課時,一定要排除一切干擾和雜念,眼睛要盯住老師,要跟著老師的講述和所做的演示實驗,進行積極地思考,仔細地觀察,踴躍發言,及時記憶,抓緊課堂上老師所給的時間認真做好課堂練習,努力把所學內容當堂消化,當堂記住。
4.認真記好筆記
要學好化學,記筆記也是重要的一環。記筆記除了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提高聽課的效率外,對課后復習也有很大的幫助。所以,要學會記筆記,養成記筆記的好習慣。因此,在認真聽講的同時,還應該記好筆記。記筆記的類型有:
(1)補充筆記。講新課時做補充筆記,老師講的內容是根據學生的實際將課本內容重新組織,突出重點加以講解,記筆記是邊看書,邊聽講,邊在書本上劃記號,標出老師所講的重點,并把老師邊講邊在黑板上寫的提綱和重點內容抄下來,還要把關鍵性的、規律性的、實質性的內容和對自己有啟發的地方扼要地在書本上或筆記本上寫上幾句,把老師講的但書上沒有的例題記下來,課后再復習思考。
(2)實驗筆記。老師的演示實驗和學生的分組實驗,重在通過實驗驗證化學原理或掌握化學性質或物質的制法操作。可做簡明圖解、補充筆記,把老師所做的演示實驗的現象及講解記下來,書上有實驗插圖的可以直接在上面補充,例如,在氧氣的實驗室制法裝置圖邊上記下老師講的重點:①藥品不能堆積在試管底部,而應平鋪在試管底部,記:“是為了增大受熱面積,藥品受熱均勻,氣體容易逸出”;②給試管加熱時,為什么要先把酒精燈在試管下方來回加熱,然后集中在藥品部位加熱?記:“讓試管受熱均勻,不易破裂”。
(3)改錯筆記。習題或試卷評講課是老師糾正學生在作業或試卷中的“常見脖和“多發脖,并指導解題思路、規律、技巧和方法的課。在聽課時,不要只抄正確答案,關鍵是要用紅筆訂正,而且不要擦去自己的錯解,以利于與正確答案作對比,找出答錯的原因,過一段時間還應把以前做錯的題再重做一遍,看看現在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這種筆記是在作業或試題空隙處做簡明的“眉批”或“注釋”。
(4)系統筆記。復習小結課時,老師把課本內容進行系統歸納總結,是書上沒有的,因此要做系統的筆記。將筆記每面一分為二,一半寫板書的內容,一半記講解,課后結合復習加以整理、修改和補充,成為一個整體,以利于加深、鞏固所學知識,提高歸納知識的能力和全面的復習。筆記的形式有:①提綱式,以文字表述為主,適用于概括教材的主要內容或歸納、整理公式、定理和概念要點;②綱要式,以化學式、關系式或關系框圖來表述,適用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制取及相互間的變化、計算知識的概括等;③圖表式,以文字、表格、線圖來表述,適用于有關概念、化學基本原理、物質的性質、實驗等進行歸類對比。
5.認真觀察和動手實驗
在義務教育化學教科書中編入了81個演示實驗、10個必做的學生實驗和9個學生選做實驗,還安排了13個家庭小實驗。因此,通過這些演示和學生實驗,學會觀察老師演示實驗的操作、現象,獨立地做好學生實驗,上好實驗課,是學好化學的基礎。
首先,在課堂上要認真觀察老師所做的每一個演示實驗的操作和實驗現象。化學實驗是很生動、很直觀的,實驗中千變萬化的現象最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但學生若只圖看熱鬧,光看現象,不動腦子思考,看完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無助于學習的提高,所以,觀察要有明確的目的。觀察實驗前,要明確觀察的內容是什么?范圍是什么?解決什么問題?這就叫做明確觀察的目的,目的明確了才能抓住觀察的重點進行觀察。觀察時還要仔細、全面。例如,氫氣還原氧化銅的演示實驗,實驗目的是驗證氧化還原反應,氧化銅被氫氣還原成銅。觀察時先看清反應物是無色的氫氣和黑色的氧化銅粉末,反應的條件是加熱,生成物是水和亮紅色的銅。
其次,要上好學生實驗課,課前必須進行預習,明確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和操作步驟。進行實驗時,自己要親自動手,不做旁觀者,認真做好實驗內容里所安排的每一個實驗,在實驗過程中要集中注意力,嚴格按實驗要求操作,對基本操作要反復進行練習,對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現象,要耐心細致地觀察,認真思考,準確如實地記錄。
6.課后及時復習
一堂課的內容,十多分鐘就可以復習完,有時也可以像過“電影”一樣地過一遍。復習能加深理解,復習能鞏固知識。
復習要及時,不能拖。復習中不懂的問題要及時請教老師,這樣,在學習上就不會留存障礙,不留疑點,為以后順利學習打好基矗復習時,要重視教科書,也要讀聽課筆記,要反復讀,邊讀邊回憶老師的講解,邊理解書上的內容。
7.認真完成作業
做作業是練習的極好機會,是鞏固知識的重要手段之一。學生一定要親自動手做,絕不能抄別人的作業。節后習題和章后復習題一定要認真完成,不能馬虎。做作業要在復習好了以后做,才能事半功倍。一定要主動地、獨立地完成每次作業,多思多問,不留疑點,并盡可能地把做過的作業都記在腦子里,因為沒有記憶就沒有牢固的知識,只有用心記憶才會熟能生巧,才能在勤練的基礎上“巧”起來。
8.學會閱讀課本
讀書一般分為粗讀和精讀。粗讀主要用于預習,通過粗讀,了解基本知識的一般內容,掌握整章、整節或整個小標題的內容輪廓、大致思路,了解有什么實驗內容,這樣,課堂上看老師做演示實驗時心里就有了底。精讀,可以了解教材的重點和發現不理解的問題,聽起課來心中就有數。
精讀是認真地讀懂并理解及記憶重點內容和定義,把這些內容與有關的舊知識聯系起來。精讀主要用于課后復習,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鞏固,使知識系統化。
精讀時要在理解概念的定義或定律全文的基礎上,剖析具有關鍵性的字詞,強化對關鍵字詞的認識。例如電解質的定義:“凡是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狀態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叫做電解質”,關鍵性字詞是“化合物”和“或”字。非電解質是“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狀態下都不能導電的化合物”,關鍵字詞是“和”字和“都”字。對這些關鍵字詞要認真思考,并把它標出記號或作眉批,以備以后再次復習時注意。超級秘書網
對于比較深刻的材料、重要的段落內容,要逐字逐句地反復讀。認真地思考、分析、整理、養成記讀書筆記的習慣。可把重要內容、關鍵詞句記在筆記本上,還可寫出自己對某一問題的想法和認識,或記下不懂的問題,以備查問。
9.讀化學課外讀物
學好化學,要重視閱讀課外讀物,例如《中學化學教學參考》、《中學生數理化》、《課堂內外》等雜志和科普讀物,它們的內容緊扣化學教學大綱和教材,其針對性和適用性很強,配合教學進度,指導解析疑難,注意智力開發,重視能力培養;它們的題材廣泛新穎,內容豐富多彩,文章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形式生動活潑,圖文并茂。它能幫助學生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激發學習興趣,掌握學習方法,透徹理解教材,靈活運用知識,培養探索精神,它們是學生的好朋友。
論文摘要:文化消費對滿足大學生精神生活需要,提高其綜合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首先對大學生文化消費的概念、內涵及作用進行了概述;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從消除大學生文化消費差距、促進消費結構合理化和校園文化市場管理等方面著手加強對大學生文化消費的教育引導。
導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費結構發生變化,用于生存消費的比重下降,用于教育、休閑方面的消費逐年提高,文化消費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與一般群體的文化消費相比,大學生文化消費必須更突出滿足發展層次的需要,關注其綜合素質的提高。
一、文化消費概述
(一)文化消費研究的內涵
文化消費是指對精神文化類產品及精神文化性勞務的占有、欣賞、享受和使用等。其實質是對社會的及他人提供的精神財富(物質形態和非物質形態)的消耗。簡言之,文化消費是人類享用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的活動,是人類一種有特殊意義的消費活動,有著與物質消費不同的特點和規律。文化消費是分層次的,這主要是由于文化消費的主體的素質和文化修養不同,價值趨向、興趣愛好及收入水平不是整齊劃一所決定的,一般有普及型或大眾化的文化消費和提高型或高品位的文化消費。
(二)文化消費在大學生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物質消費是一個有形的消費過程,它對人的作用只體現在消費的過程,或存留短暫時間,而后其價值便自行終止,一般用來滿足人們生存(或生理)層次的需要。文化消費是一個無形的過程,對人的內心世界發生作用,直接或間接、自覺或不自覺地影響人的思想、情感、心靈和行為,甚至左右一個人的價值觀念,一般用來滿足享受、發展(或友愛與歸屬、尊重、自我實現)等較高層次的需要。現代社會是文明社會,大學生是文明社會中綜合素質相對較高的特殊群體,文化消費也應成為他們維持生存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文化消費對大學生健康成長和順利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體表現在:增進科學文化知識,提高思想道德覺悟,培養高級情感,改善審美情趣和能力,幫助他們逐步形成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從而全面提高綜合素質。
但從大學生的特點來看,他們生理發育已趨成熟,思想活躍但容易偏激,情感豐富但不穩定,消費欲望強烈但鑒別能力低,各種消費的觀念、方式等都還尚未定型,因而各種畸形的文化消費方式,不健康的文化消費內容,都有可能給大學生的思想和心靈帶來許多負面影響。對此,我們必須加強引導。
二、大學生文化消費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文化消費內容豐富,但質量不高
大學生文化消費活動都離不開三個基本要素,即:消費主體(大學生)、消費客體(文化消費品和勞務)和消費環境(主要指真實存在的家庭、學校、社會環境和虛擬的網絡環境)。大學生文化消費生活質量就是反映三者結合中所產生的消費的質的規定性。三者質量高,結合的好,消費質量就較高;否則,消費質量就較低。
從大學生文化消費活動的現實情況來看,他們需求強烈,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但消費質量不高,主要表現在只追求一時消費的滿足,忽視終極發展即綜合素質的提高。究其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從大學生自身來看,理性認知與實際行動之間存在較大差距,經調查發現,大學生對文化消費的認識,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有34.1%是為了提高綜合素質,40%是為了調劑生活,20%兩者兼有,2.2%表示說不清,2.2%表示是憑自己的興趣。可見大部分大學生對文化消費目的的認識是理性的。但從他們的實際消費活動來看,卻絕大多為娛樂消遣、實用技術方面的內容。從消費環境來看,轉型時期社會價值觀念的多元化,家庭消費注重實用、社會消費崇尚娛樂消遣等,給大學生的文化消費導向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學校從育人的目的出發,供給較多的主導文化、精英文化,努力為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創造有利條件,但由于自身結構單一、內容遠離現實,不易引起大學生的關注。
另外,我國社會主義的文化市場尚處于起步階段,商家自身的文化素質不高,缺乏高品位文化的辨別和欣賞能力,或者為了謀取暴利而不擇手段,甚至喪失了起碼的社會良知,不利于大學生文化消費市場的凈化。目前各種言情、武俠小說,流行音樂,卡通游戲充斥大學校園文化市場,盡管反映了當前部分大學生的文化消費傾向和消費興趣。但同時也對大學生的文化消費帶來了一些誤導作用,沖淡了他們對主流、精英文化消費品的關注。這些都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生文化消費品位的提升。
(二)文化消費品供給不足,又浪費嚴重
當代大學生的文化消費比較豐富,但與他們急劇膨脹的消費欲望相比,還十分缺乏。在他們的個人消費能力受到制約、作為公共文化消費主要供應者的學校經濟能力也十分有限的情況下,必須盡量發揮己有文化消費品的最大效應。但目前來看,大學生文化消費的浪費十分嚴重,具體表現為兩個方面:
1.學校公共文化消費浪費嚴重。據調查,單就上海大學每年組織的各類具有較高水平的國內國際著名藝術團體在校內的免費演出大約在25場左右,學生一方面抱怨學校提供的活動太少,一方面卻是每場演出大約30%的空座率。由此可見,學校公共文化的供給結構與大學生實際需求結構存在較大差異,休閑、娛樂、實用文化的實際消費占主導地位,而精英、主導類公共文化品供大于求,需求不足,浪費嚴重。
2.個人購買的文化消費品浪費嚴重。這主要表現為大學生購買文化消費品的目的與實際消費行為發生偏離或背離。例如,大學生買CD機、MP3不是用在外語學習上,卻主要用來聽流行音樂。買電腦、上網不是用來輔助學習,而是主要用來玩電游,看光碟,聊天等,這就偏離了其主要用途。
三、大學生文化消費的教育引導
(一)正視客觀存在的大學生文化消費差距
大學生文化消費差距表現為兩個層面:一是從總體上看,大學生的消費能力與消費欲望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二是不同經濟條件的大學生之間消費能力存在差距。
1.大學生消費能力與消費欲望之間差距的校正。文化消費能力的大小只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基礎條件之一,而不是直接、更不能當作唯一標準。從文化消費的價值和作用來看,它主要體現在塑造人的心靈、提高人的審美情趣等方面,因而更注重對消費品和消費過程質的要求,不是單純追求消費品數量的多少。
2.滿足大學生文化消費最低消費底限
文化消費最低消費底限,即最低的文化消費水平。近年來,由于高校學費上升幅度比較大,學校貧困學生增加,關于貧困學生的最低生活標準問題的研究也成為了一個熱點,但基本上也是圍繞學生的吃穿展開的,而他們的文化消費支出則得不到保障。迄今為止,人們觀念上首先想到的是他們能否吃飽穿暖,于是在各大高校,大學生的基本生活費用總可千方百計想辦法解決,但文化消費支出則得不到保障。但實際工作告訴我們,貧困生問題最主要的不是物質貧困本身,而是他們很難找到一種戰勝自我的勇氣和精神力量。因此保障大學生最低文化消費水平,可以使他們能從中獲取豐富的精神食糧,增強自謀生路的信心和勇氣。今天的貧困學生,即使家庭經濟條件較差,但一樣缺乏多少獨立生活能力,心理比較脆弱,需要我們創造一個既有動力又有壓力能讓他們健康成長的環境。
(二)加強消費行為引導,促進消費結構合理化
大學生消費受經濟條件、個性心理、文化環境、相關群體、專業特點、性別差異等復雜因素的影響,因而在實際消費過程中并不都表現為理性行為。就當前大學生文化消費而言,過分地突出生存和享受層面,忽視發展層面,與大學生的角色和培養目標很不相符,必須加強引導,要積極倡導并強化為終極發展而消費的文化消費觀念,努力提高他們文化消費的素質,促進文化消費結構的合理化。
(三)加強校園文化市場管理,提升大學生文化消費品位
1.豐富校園文化市場,嚴格準入條件。學校是大學生文化消費的主要場所,為此,學校應該加大公共文化消費品的生產和場地建設的投入。如增加圖書資料的人均擁有量,多修建格調高雅的人文景點,加速校園文化的網絡建設等。近年來,高校擴招力度很大,遠遠超過了公共文化消費品的增長速度,因而學校人均擁有的公共文化消費量有所減少,質量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雖然有的文化消費品具有重復消費和共享消費的特性,但不能超過一定的限度,否則,效果就會受到一定影響。作為高校,既要大膽地吸引外資來豐富校園文化市場,又必須嚴格校園文化市場的準入條件,對他們的經營范圍、場所、內容、檔次等都作出嚴格的規定,并隨時不定期的進行抽檢。對校園周邊的文化市場也應比照這個要求加強管理,以保障大學生文化消費生活健康、高雅。
2.切實提高校園文化消費品的品味,引導大學生文明、健康、高雅的消費。校園文化品味是決定大學生文化消費質量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高校辦學的經濟實力主要只影響公共文化消費品載體的數量和質量。文化消費品觀念性質的內容更多地與學校的歷史傳統、指導思想、辦學層次、對外交流、信息開發等有關。因此,在學校財力有限的情況下,必須著力提高校園文化消費品的品味。基本要求應做到:內容健康、形式活潑、格調高雅、符合時代要求,體現對人的終極關懷。
3.充分提高校園公共文化的利用率。文化消費品有的可以重復消費,有的可以實現消費共享,有的兼而有之,因此,可以減少一些重復購置,提高其消費使用頻率。
因此,文化消費在大學生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培養大學生的高級情感,改善他們的審美情趣和能力,幫助他們逐步形成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導他們形成合理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同時建立、完善校園的文化環境,才能全面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蘇志平,徐淳厚編著.消費經濟學[M].中國財政出版社,1997
[2]張春興.現代心理學[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關鍵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和內容
優秀傳統文化是指在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進程當中沉淀下來滲透在民族行為和意識當中具有生命力的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蘊含著中華民族的思想價值觀念、行為方式、道德情操和禮儀制度等多方面的內容。它體現在相關的經典著作、文化用品等客觀物體之中,也體現在人類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性格特點、知識構成、習俗禮儀等主題之中。大學生是國家未來的希望,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才培養的重要任務,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大學生提供著豐富的精神資源。
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
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是歷史沉淀下來的最優秀的文化,是中華民族上千年的歷史結晶。它有著豐富的內容,儒家的“仁政”思想、“人性本善”思想,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都證明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離不開歷史和文化背景的學習,大學生的道德修養素質和堅定的信念都要求學生必須學習中華傳統文化。
2.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永遠比教會學生知識更加重要和艱難。大學生學習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單一枯燥。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里有著眾多的學習方法:孔子強調的思考學習方法――“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興趣學習方法――“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善于學習的方法――“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拓展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維
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受到思維限制。大學生從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中可以學習到海納百川的思維和心胸。我國古代傳統文化有著法道佛儒墨等學派,相互之間和諧聯系,共同存在,可以拓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維。
三、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
1.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課程建設
要想在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當中,融入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課程建設是第一位。要以課程建設為主體,弘揚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需要反復地仔細挑選,開設各種課程,首先需要開設一個基礎的文化欣賞和學習課程,之后開設不同的文化課程,滿足學生們的不同需要。比如經典文化著作選讀,先秦代表著作欣賞等。在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不斷地滲透優秀的傳統文化。
2.加強校園的文化活動
大學生每天學習和生活都在校園里面,校園文化對大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建設一個人文的校園環境,可以增強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興趣和接受度。因此,除了在課堂上使用優秀傳統文化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習,在校園之中,可以開展各種文化活動。比如,開展與傳統文化相關的演講、競賽、征文;觀看一些經典的影視作品,開展文化和傳統節日的主題活動,讓大學生在每天生活中耳熏目染,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3.加強網絡資源和圖書館資源使用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網路信息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當中的常客,大學生作為年輕的一代,接受新的生活方法非常快速。學校應該轉變教育觀念,加大網絡平臺和圖書館的使用。學校圖書館應該加大對學生們的讀書興趣的了解。根據專業的不同,推薦不同的讀書目錄,指導大學生學習中華傳統文化,認識到傳統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的作用和意義,使他們能夠主動學習和閱讀經典的思想歷史名著,并且結合社會來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是非觀。
4.美化校園環境
在校園舉辦各種活動屬于軟件設施,還應該加強對于校園硬件設施的美化。校園的圖書館、教室、操場、寢室、籃球場等地方,是大學生日常活動的主要場所,校園應該在設計的時候加入優秀的傳統文化因素,讓學生在充滿人文氣息的環境中,接受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比如,在操場樹立孔子的石像,在教師和寢室懸掛名人事跡、書畫作品,張貼文化知識海報等。
四、結束語
總之,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加強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勢在必行。中華優秀文化浩瀚眾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須接受優秀的傳統文化,融合精彩的文化價值,通過加強學校的文化課程建設,美化校園環境,加強校園的文化活動,加強網絡資源和圖書館資源的利用等路徑,來把優秀的傳統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當中。
【參考文獻】
[1]李建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促進研究[J].學園,2014(25):38-39.
[2]李林洪,楊蘭.完善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育教學改革為例[J].當代職業教育,2014(12).
【關鍵詞】社會文化理論 師生互動 大學英語課堂
一、引言
第二語言習得領域關于課堂互動的研究興起于上世紀80年代。維果斯基的社會文化理論從人類社會和文化發展的過程中,從知識獲得的哲學高度來探討第二語言習得的社會屬性,關注互動發生的社會因素,強調語言學習首先發生在社會文化環境中。國外基于社會文化理論視域下二語課堂中師生互動能力的研究課題較廣,大致概括為:1.學習者和教師在互動過程中的表現;2.協商及反饋在交互活動中的促進作用;3)支架式幫助對學生交互能力培養的影響與作用等。受國外課堂互動話語分析的影響,我國于20世紀末期開始引入社會文化理論及其相應的研究方法以一個全新的視角來研究課堂互動能力的培養。一些學者從社會文化理論的視角運用社會文化話語分析法關注互動話語的知識共建功能及互動話語語言本身來探索提高師生課堂互動能力的模式,這也成為課堂互動研究的主要力量。我國目前社會文化理論視域下課堂互動的研究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1.二語教學課堂互動策略研究;2.二語教學課堂互動模式研究;3.二語教學課堂互動的影響因素研究。
二、社會文化理論的內涵及其啟示
社會文化理論(Sociocultural Theory)是Vygotsky 基于兒童認知發展逐步建立的關于認知發展的理論。該理論認為人的心理活動是社會性學習的結果,是文化與社會關系發展內化的結果。內化是社會調節的過程,由人際間活動和個體內部共同活動共同構建。社會文化理論強調社會文化因素在人類認知功能發展過程中所起的核心作用。該理論被引入到第二語言習得后,SAL研究領域對社會文化理論的興趣日益增強,研究者們對語言習得與社會因素的關系更加關注,紛紛把社會文化理論引入SAL研究領域之中。社會文化理論視域下,學習者通過他人調節,借助支架式幫助,完成學習任務,潛在的知識和技能轉化為實際發展水平。在二語習得過程中,學習者用語言與他人互相作用,進行文化與思想的交流。因此,外語教學要充分考慮外語課堂教學的社會文化環境,一方面教師要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主體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課堂話語的支架式功能。因此,教師不應只是知識的傳遞者,還應發揮其中介者的調節作用,為學生提供合作學習活動,促進學生語言知識和思維能力的發展及內化。
三、大學英語課堂互動策略探究
1.鼓勵學生充分發揮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習最好的動機。英語課堂教學要提高互動活動水平,增強互動的趣味性。吸引所有學生包括英語水平暫時落后的學生都樂于參加到英語課堂教學中,避免將課堂互動變成教師和英語優秀學生的秀場。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利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與求學欲。
2.轉變教師的傳統角色。在傳統英語課堂上,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管理者和控制者,學生大多被動的接受,教師主導一切,學生機械地聽從。在互動課堂上,教師要首先轉變其在課堂上的角色和地位。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教師要用愛心耐心真正地尊重學生、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互動教學,這樣才能促進師生間情感的交流,從而有利于課堂上的互動教學。
3.建立積極的互動教學過程。
a.話題活動與引導性提問。在互動課堂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其中最有效的方法便是給學生一個話題,讓他們充分互動討論。然后,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來與學生互動。針對課堂提問,教師要把握好提問的時機和提問問題難易度。提出的問題要注意給予學生時間思考,對于難一點的問題,教師還應注意慢慢引導,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課堂面子。
b.分組活動。目前我國的大學英語課堂學生人數不少,因此,分組討論活動可以為每個學生提供充分的表現機會及平等參與的機會。分組的標準可以依不同的活動來定。例如,可以按照座位來分,也可以按照性別來分,也可以按照學習能力來分。每個小組成員在各自小組里與組員共同交流、共同學習、互相幫助,從而達到互動學習的目的。
4.課后反饋。反饋可分為教師反饋和同伴反饋。在英語互動課堂中,教師應有效地向學生提供及時的反饋,幫助學生了解錯誤,促進下一階段的學習。學習者的同學即同伴也應在自己的認知范圍內為同學提供相應的反饋,幫助同學共同進步。但要注意的是,不管是教師反饋還是同伴反饋,均應考慮學生的性格及提供反饋時的場合,注意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研究生;創新能力;能力培養
我國研究生培養的規模不斷擴大,如何提高培養質量,提高研究生的創新能力,成為研究生培養的關鍵問題。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是我國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問題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領域討論的熱點問題之一。
一、我國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一)研究生教學教育培養模式單一
我國目前的研究生培養模式,培養目標上模糊,使學生在理論知識和科學研究方面缺少了孕育創新精神的意識。在培養模式上,一般采取的是導師制的培養方式,不少的還是師傅帶徒弟的單向灌輸和傳授,研究生關注的問題長期局限于導師所熟悉的領域,導致了其研究生的視野狹窄,對科學前沿了解的并不多。同時,限于教學和科研實踐的客觀條件,有的碩士研究生直到畢業也沒有參加過本學科有影響的學術會議,有的很少接觸到原版的英文教材和文獻資料,這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生的學術視野,阻礙了學生進行開拓性思考。
(二)導師隊伍良莠不齊
研究生導師是研究生步入科學殿堂的領路人,也是研究生整個學習階段的指引人。因此,要想提高研究生的教育水平,首先要提高研究生導師自身的素質和能力。受傳統教育體制的影響,我國現有研究生導師隊伍的整體情況對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有一些不利之處,主要表現在:
1. 部分指導教師的責任心不強,對研究生采取放任的態度;一些教師沒有科研項目,科研經費不足,從而影響了學生直接參加科研課題的機會。
2. 由于現在的研究生導師中大部分是以前教育體制的產物,部分教師不注意對學術前沿的追蹤,以致他們的知識老化現象嚴重,知識結構不合理,特別有些教師吃“老本”,綜合素質不高。
3. 目前我國研究生導師在招生上基本無自,不能根據學生的水平選擇滿意的學生,這嚴重影響了研究生的培養質量,更談不上對研究生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
4. 我國研究生的師生比太低,有一些熱門專業一個導師可以帶十幾甚至幾十個研究生。導師所帶研究生數量太多,往往無暇精心培養,這不利于年輕學生的成長。
5. 在研究生擴招的大背景下,有的不夠條件也帶起了研究生;部分研究生導師和任課教師或忙于兼職或忙于行政事務,無心思也無時間看書做學問,其自身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業務水平、科研能力都很欠缺,有的以讓學生鍛煉為借口,將研究生作為自己的苦力,根本無暇顧及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潛在能力的培養。凡此種種,都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研究生學習熱情,阻礙了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與提高。
(三)研究生學術道德水平不高
受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很多研究生不安心求學,學風浮躁。一部分研究生為了應付學校的要求,在寫作論文時,根本不進行調研活動,而是根據能找到的資料盲目堆砌或四處剿竊別人的研究成果。有的干脆直接移用別人的論文,于是出現學位論文“開頭幾章原封不動,最后一章發發感想”的現象。更有甚者,有人直接高薪聘請“” 代勞。這些學術道德水準低劣的情況,嚴重影響了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二、提高我國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對策
(一)推行開放性教育
實行開放式研究性教學是培養研究生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研究生指導教師的能力與思想會對研究生的能力與思維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學校首先應重視建設具有創新性的師資隊伍,強化教師的創新意識,鼓勵教師進行自由式探索,創造自由、民主、公平、積極進取的創新氛圍;同時大力支持教師探索培養高層次創新性人才的新思路、新方法與新模式;對有意向的教師積極推進其與社會、企業之間的科技合作;注重學術交流,引導學生在學校進行學習和科學研究期間積極與同學、其他高校及企業進行學術交流,同時了解企業生產實踐,掌握學術前沿及產業現狀,在產學研合作中開展科研活動。
(二)改革課程設置
作為高層次人才培養的主要渠道和載體,研究生教育對未來社會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必須改變傳統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模式,注重加強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積極開展教學方法改革,探索研究生教學的新方法。為了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在今后的課程設置方面,要針對每一學科的特點,設置好前沿課程、跨學科課程。不僅要體現科學、新穎、拓寬、分層次的原則,還要做到科學合理、符合研究生教育的規律。課程內容應體現本學科的新進展,刪除陳舊過時的教學內容。拓寬知識面,在二級學科和所屬的一級學科層面上設置課程,部分課程可以考慮在相關的學科層面上設置,避免按個人的研究方向設置課程,部分課程可以考慮在相關的學科層面上設置,避免按個人的研究方向設置專業基礎課和學位課。碩士生課程應注重基礎性、寬厚性和實用性,博士生的課程應注重綜合性、前沿性和交叉性。
(三)營造良好的校園創新文化環境
新的環境、新的機遇需要有新的觀念、新的思路。觀念創新是一切創新的源泉。我們要從觀念上認識到創新的意義。大學要提倡學術批評,營造濃厚的人文氛圍,使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創新的思想需要濃厚的學術氛圍和良好的校園環境去孕育,需要通過交流和借鑒來產生。校園環境作為一種無形的教育資源,通過有形的活動和無形的氛圍對學生的文化素質、創新素質、科學技術素質及身心素質有著深刻的影響和教育。因此,學校要積極營造自由探討的學術氛圍,在尊重學術權威的同時,鼓勵研究生向學術權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義。
(四)建立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的長效機制
1. 打破導師聘任終身制。加強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首先導師遴選機制要創新。要實行導師上崗遴選制度,改革傳統的和變相的導師終身制度,淡化博導、碩導概念,建設一支能上能下、富有開拓創新精神的動態導師隊伍。
2. 建立研究生導師上崗培訓制。重視和發揮老教授、老專家在學術承傳等方面的傳、幫、帶作用,加強新任導師的上崗培訓,聽取老導師介紹指導研究生的經驗,了解新時期研究生培養的宗旨和目標、導師的基本職責、與學生相處的經驗、對學生的要求與責任、因材施教的經驗等,了解關于研究生招生、培養及學位授予等方面的有關規定。通過培訓,使年輕導師明確自身的責任與使命,提高教書育人的水平。
3. 強化導師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努力培養創新型人才。導師在培養研究生的過程中要不斷采取各種方式培養研究生的創新思維。要根據研究生的能力、水平和天賦因人施教;要以創新的思想來教育和指導研究生,引導他們逐漸擺脫習慣思維方式;要啟發學生的思路進入想象的天地,不斷激發他們的研究興趣,在試驗設計,課題實施,乃至工作總結時都要考慮到給研究生留有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空間。
(五)完善學位論文管理制度
論文是研究生教育的成果總結,提高創新能力就必須加強對研究生論文的管理。首先,要嚴格控制論文的選題和開題。論文選題要有創新性或開創性。現在研究生論文選題一般比較重視能否完成,而不重視選題的質量。選題好可以開創出新的研究方向或發現新的問題,是創新能力的體現。當然選題的創新性也要以有資料為基礎,不能盲目亂選。開題是研究生論文總體思維的表述,要嚴格控制。首先要審查選題是否有創新性,是否用新的思路和方法解決學術問題。其次,要檢查文獻綜述,考察研究生是否把握了國內外的研究成果,是否有自己創新的設想。最后,加強論文過程管理。可以建立一個評價體系,包括文獻查閱情況、寫作情況等方面,對論文寫作過程進行綜合評價,并以評價得分決定答辯權的申請資格。同時,嚴格論文審查制度。推行研究生學位論文匿名評審制和導師回避制,從而保證評閱人對論文評價的客觀性,避免人情因素的干擾。
參考文獻
[l] 黃偉.淺談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 2012(12).
[2] 張新民.高等林業院校材料類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研究[J].廣東化工,2012,39(2).
[3] 郝志倫.理工院校人文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之現狀與措施[J].文化學刊,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