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助教實訓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軟件職業教育;多階段關聯漸進式;實踐教學體系;“2+3+2”組織模式;過程化管理
近年來,計算機教育指導委員會陸續下發了一系列指導意見和規范,明確指出“充分認識計算機專業的實踐性特點”、“計算機科學是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必須培養學生具有很強的實際動手能力”。在IT專業中,工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成為教學研究的重點,并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普遍關注的熱點。自2000年以來,我國軟件職業教育的定位由知識傳授改為能力培養,確立了“基礎理論教學與實踐能力培養并重”的教學理念,把工程能力和職業素質培養作為軟件IT人才培養的核心任務之一,全面均衡地培養學生的基礎知識、專業技能、創新能力、工程能力和職業素質。
實踐教學是推動軟件職業教育和技能培養的基本手段和途徑。軟件職業技術教育將職業技能作為學生的主要培養目標,強調實踐能力的提升和創新精神的培養,造就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文章針對軟件職業教育專業實踐教學環節存在的實踐階段獨立化、實踐內容重復過多且缺乏漸進性、實踐教學質量難以保證且與社會需求嚴重脫節等問題,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在軟件職業教育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方面進行了一些研究和嘗試,創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多階段關聯漸進式實踐教學體系,在軟件職業教育專業人才的培養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筆者對軟件職業教育多階段關聯漸進式實踐教學體系進行了總結,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1、多階段關聯漸進式實踐教學體系的構成
針對軟件職業教育專業注重實踐能力培養的特點,我們總結出了“3個目標”,即課程教學以滿足學期實訓為目標、學期實訓以滿足綜合實訓為目標、綜合實訓以滿足畢業實習為目標。通過設置3個目標,我們使教學環節條理化了,并明確了教學方向。
根據教學環節設置,每個階段有對應的實訓或實習,且多階段實訓或實習之間有支撐關系,即前階段的實訓實習均為后階段的實訓實習提供方法和技術支撐。以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Java技術開發方向,專科兩年制)為例,我們構建了4個階段的關聯漸進式實踐教學體系。多階段關聯漸進式實踐教學體系設置如圖1所示。
第一階段的職業素質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要以滿足第一學期實訓為目標,并為第二階段實訓奠定基礎;
第二階段的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要以滿足第二學期實訓為目標,并為第三階段實訓和綜合實訓(即崗位仿真)奠定基礎;
第三階段的專業課程要以滿足第三學期實訓為目標,并為第三階段綜合實訓(即崗位仿真)和第四階段畢業實習(即崗位實習)奠定基礎;
第四階段為一個學期的畢業實習,以滿足當前社會IT崗位需求為目標,在第三階段實訓和綜合實訓的基礎上,完成畢業實習(即崗位實習),為就業奠定基礎。
2、多階段關聯漸進式實踐教學的組織模式與過程化管理
2.1 實踐教學組織模式
我們圍繞工程能力和職業素質培養這一核心,依據“2+3+2”模式進行組織實踐教學。
“2”是指一個理念和一種模式。“一個理念”即課程教學與實訓實習教學要始終堅持“學中做、做中學”這一理念;一種模式,即實踐教學要全程采取“校企合作”這一模式,建設校內和校外實訓基地,引入企業優質教學實訓資源,建立校企合作長效機制,達到職業素質與能力教育的良性持續循環。
“3”是指3個實踐層次、3個目標和3種機制。“3個實踐層次”即學期實訓、綜合實訓和畢業實訓;“3個目標”即課程教學以滿足學期實訓為目標、學期實訓以滿足綜合實訓為目標、綜合實訓以滿足畢業實訓為目標;“3種機制”是指小助教機制、專業教師協助教學機制和實訓跟蹤機制,用以保障和提高實踐教學質量。
最后的“2”是指一種活動和一個競賽。“一種活動”即“我的第一堂課”活動,以強化角色定位;“一個競賽”即參加全國性、省部級和行業性的專業技能競賽,以賽促學,以賽促教,教學相長。
2.2 實踐教學過程化管理
針對多階段關聯漸進式實踐教學體系的設置,我們在每個學期期末均設置對應的實訓實習環節。為了保障實訓實習環節的實踐教學質量、良性循環和可持續性,需要加強實踐環節的過程化管理。實踐環節過程化管理所采取的措施包括:開展“我的第一堂課”活動、3種保障機制、考取職業技能證書、參加IT技能競賽。下面對前兩項措施進行介紹。
2.2.1 開展“我的第一堂課”活動
針對大一新生對IT缺乏認識的現狀,在開學第一周,學校組織專業負責人開展“我的第一堂課”活動,重點強調實踐的重要性,同時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結構和教學計劃進行講解,對之后兩年的學習路徑進行統一規劃,強調學生盡早調整角色與定位,及時糾正學生對IT職業的認識誤區,引導學生培養學習IT的興趣,建議科學的學習方法和要求,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2.2 “3種機制”保障
如前文所述,“3種機制”是指小助教機制、專業教師協助實訓教學機制和實訓跟蹤機制。3種機制用以保障和提高實踐教學質量。
課程環節采用“助班+小助教”機制。新生第一學期伊始,學院應為每個班級配備助班和小助教,引導學生轉變角色,根據個人特點定好自己的方向,盡快適應大學學習生活環境。
學期實訓環節采用學期負責教師協助實訓工程師教學機制。通過協助教學,建立與企業實訓工程師的溝通通道,及時把握教學動態。為達到協助教學目的,完成協助教學任務,協助教師應定期到實訓場所跟蹤教學。協助教學的基本內容包括:掌握外聘教師的教學進度,協助實訓工程師做好教學考勤,了解和反饋實訓工程師、學生提出的教學意見和建議,并及時給出相應問題的解決對策。
綜合實訓和畢業實習環節采用專業負責教師和班主任全程跟蹤機制。實訓實習前,專業負責教師與實訓機構進行聯系溝通,并要求實訓機構在實訓教學前提供實訓大綱、實施方案和實訓指導書;實訓教學過程中由實訓管理人員和實訓工程師考核學生出勤,填寫教學日志,及時反饋實訓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給出合理建議,必要的話對學生進行中期考核和總結;實訓教學結束后需要提供實訓作品、學生考勤表及成績、項目評審成績和實訓總結等實訓資料。
3、多階段關聯漸進式實踐教學體系的應用
我們以兩年制計算機應用技術專科專業(Java技術開發方向)為例,對多階段關聯漸進式實踐教學體系進行了實踐。根據社會需求,我們對Java技術開發方向的職業崗位能力進行了調研和崗位培養定位,在設置的課程體系結構中嵌入實踐教學體系,并給出了對應的實踐教學路徑。
3.1 實踐能力需求與定位
職業崗位能力調研要實事求是,做到實踐教學方案切實可行。以國內IT市場需求為調研目的,設計詳細的調研計劃,根據調查結果形成調查報告,通過調研分析得出IT市場崗位及能力素質需求,為課程體系結構的設計和教學計劃的執行提供依據。我們通過訪談、問卷調查、網絡訪問等多種形式對15所IT機構的崗位需求和能力需求進行調研,明確IT企業崗位群的劃分與職業能力要求。以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為例,其職業崗位定位為底層(低端)技能型服務人才,即“軟件藍領”,如初(中)級程序員、軟件測試員、軟件運維人員等。我們還對10所省內大專院校軟件專業的設置和專業改革作了深度調研,汲取部分高校軟件專業建設的寶貴經驗,通過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教學計劃和管理模式的橫向比對,理清了職業教育主要模式。
3.2 實踐教學過程設置
依據IT實踐能力需求及定位,我們設置了Java技術開發方向的課程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遵循分層原則來設定課程體系結構。課程體系結構分4層:素質層、支撐層、核心層和實踐層。實踐教學設置在實踐層。以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為例,其課程體系層次結構如圖2所示。
課程體系結構采用“3+1”模式,即第1.3學期主要學習素質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核心課程,第4學期進行畢業實習。
實踐教學體系的制定采用“3+1+1”模式,即第1-3學期期末分別設置為期2周的學期實訓,第3學期末2周的學期實訓之后設置為期4周的綜合實訓,第4學期設置為期13周的畢業實習。學期實訓在校內實訓基地進行,引入IT企業優質教學資源,由企業實訓工程師負責實訓。綜合實訓和畢業實習在校內和校外實習基地進行,讓學生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下盡快進入實戰角色,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3.3 實踐教學路徑
根據多階段關聯漸進式實踐教學體系和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的結構設置,實踐教學路徑設置為3個層次的實訓實習,即學期實訓、綜合實訓和畢業實訓,通過3個目標條理化3個層次的實訓實習教學環節,明確實訓實習教學方向。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實踐教學與學習路徑如圖3所示。
4、結語
經過近幾年的實踐經驗,我們圍繞工程能力和職業素質培養這一核心,依據“2+3+2”模式進行多階段關聯漸進式實踐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2011-2012年連續兩年參加全國軟件人才設計與開發大賽,并獲得二等獎1個,區域賽一等獎1個、二等獎3個、三等獎3個,獲得2011年度校級實踐教學創新創優獎勵,學生畢業率達97%以上,專升本率達到80%以上。
關鍵詞:ISAS教學 基礎能力實訓 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155
教育部提出高職院校要“高度重視實踐環節,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從而培養既具理論基礎又有過硬實際操作能力和競爭力的人才。在這一形勢下,高職院校實踐教學改革無疑成為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ISAS是Information Search and Analysis Skills的縮寫,即信息檢索與分析技能。該教學模式旨在培養學生團隊合作能力、網絡信息的利用和分析能力、交流溝通和演講能力,讓學生學會演示分析和趨勢預測,提高綜合素質。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它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成為引導者,采用具體任務來驅動教學,使學生通過“學習―總結―提高”的過程逐步發揮主觀能動性[1-2]。對于高職藥學類專業的學生而言,為專業課學習打基礎的專業基礎課理論性強,教學內容廣,具有雙重屬性:第一,作為基礎課,傳授基礎知識,為專業課學習奠定理論基礎;第二,始終圍繞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又完全不同于其他基礎課。基礎能力實訓就是藥學類專業學生進校學習完相關的專業基礎理論課之后,為后續的專業課開設進行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實踐教學活動。旨在通過實訓使學生了解藥品與基礎化學等課程之間的關系,以增強感性認識,為今后的專業課程學習奠定基礎,培養學生學習藥學專業課的興趣;使學生了解社會,接觸實際,增強勞動觀念,具備敬業精神和責任感,為今后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基礎。在以往的基礎能力實訓過程中,學生普遍反映實訓與普通的實驗無區別,缺乏學習熱情。為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引導學生通過實踐徹底掌握學習內容,提高教學質量,筆者在高職藥學類專業《基礎能力實訓》環節采用了ISAS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湖南科技職業學院2012級藥學類專業2個班(藥學、生化制藥)隨機分為2組,1個班為實驗組 ( n=55) ,采用ISAS教學模式進行《基礎能力實訓》環節的教學; 1個班為對照組 ( n =55) ,采用傳統實驗教學模式教學。兩組最后都要進行ppt答辯。
1.2 教學內容的選擇
因為ISAS教學所需時間較多,基礎能力實訓僅為期一周,為合理安排教學時間,教師僅選擇了雞蛋殼中鈣含量的測定、海帶中碘元素的分離與檢驗這2個實訓課題進行ISAS教學,學生可以任意選擇任一展開實訓。
1.3 ISAS教學具體實施方法
ISAS核心內容是團隊合作能力,網絡信息的利用、分析能力,思考、解決問題能力,文檔處理能力,演講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開展ISAS教學的具體過程:①學生5人為一組; ②選擇一個主題; ③分工; ④計劃及搜集相關資料; ⑤分析整理資料,討論小結,并通過文獻實驗數據分析,比較各種預處理方法與實驗方法配合的回收率,選擇操作簡單,耗時短,回收率最理想的方法進行實驗。如以雞蛋殼中鈣含量的測定為例,由文獻可知預處理樣品方法有干式灰化法、濕式灰化法、直接酸溶法,對比選擇簡單易行、耗時短的直接酸溶法。實驗方法有EDTA滴定法、酸堿滴定法、高錳酸鉀法,選擇與直接酸溶法結合回收率最高的EDTA滴定法展開實驗。⑥展開實驗過程中,拍下每個步驟的圖片,記錄相應的實驗現象并進行分析。⑦擬定演講稿,制作出ppt文檔。小組成員每人闡述一段內容,面對觀眾演講,同組成員與之配合翻動ppt,鼓勵學生統一服裝。陳述結束后,教師和其他組同學可以提問交流,最后由教師進行總體評價。⑧項目總結:當所有答辯完成之后,教師和學生均進行認真總結,教師對本次每個ISAS項目小組的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成績、優點、缺點作出總結,并給出相關建議;學生同樣需要對自己的ISAS項目進行學結,并撰寫總結報告,從而達到不斷提升的目的。
1.4 評價方法
①ppt匯報及答辯:兩組以相同形式進行答辯,統一由本專業教師進行考核; ②問卷調查:為了解學生對ISAS教學方法的態度、意見及認識,給兩組學生發放自制的調查問卷,共110份,回收110份,回收率100%。
2 結果
2.1 ppt匯報及答辯
本研究對ppt匯報及答辯中各班學生的考試成績進行了分析比較,表1結果顯示,ISAS教學組ppt內容豐富度、分析及回答問題、團隊合作能力均高于傳統教學組。
表1 ISAS教學組vs傳統對照組
2.2 兩組學生對ISAS教學效果的評價
學生對ISAS教學的評價見表2。由表2可知,不管是ISAS教學組或傳統教學組,ISAS教學在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習效率等方面,90%以上的學生持肯定態度。
表2 兩組學生對ISAS教學的評價
3 討論
實驗證明,在基礎能力實訓中實施ISAS教學模式,成功地使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化為主動。學生通過“組隊、選題、分工、計劃、檢索信息、分析總結材料、進行討論、實施實驗、擬定演講稿、完成PPT、答辯和總結”的步驟完成基礎能力實訓。在整個過程中,變學生為課堂中心,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發揮主觀能動性,才能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并培養學生課后的自學能力。通過本次教學實踐得知,基礎能力實訓可以有效的實施ISAS教學,推廣這一教學法有助于促使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有助于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有助于促進學院教學質量的上升。
參考文獻:
[1]王詠梅.ISAS教學法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職業教育研究,2012,(3):106-107.
[2]舒華,隆獻.ISAS教學法在高職《老年病學》的運用[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1.1多媒體在實訓操作演示中的應用
實訓教學環節都是通過操作演示來完成的。通常每一項操作技能的訓練都是由教師操作演示完再由學生進行操作練習。傳統實訓教學在操作演示的時候效果不是很好,或受到儀器設備等限制演示操作不方便。比如手工焊接技術訓練,教師在給學生演示焊接步驟時,由于錫焊對焊接時間有要求,電子元器件的焊接時間不宜過長,一般控制在2s~3s之間。在短時間完成焊接并進行講解,學生很難記清具體操作要點。在判斷標準焊點和不良焊點產生的原因時,由于焊點體積小,學生看不清焊點的細節,達不到良好的演示效果。又如靜態調試的演示,因為電子元器件與焊點分別在電路板的兩邊,學生很難看清詳細的測試步驟。使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將實際電路或焊點用大屏幕投影,將演示的局部進行放大,使學生能夠清晰地看到操作內容。通過錄制視頻剪輯做成分解動作使學生清晰地記住正確的操作步驟。還可以利用3D制作軟件展示電路的不同角度,進行詳細分析電路原理和故障。通過運用二維、三維動畫技術和視頻縮短了實際操作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實訓教學更簡單、直觀。多媒體應用使實訓內容更具體更生動,有如身臨其境,學習起來輕松愉快,更好地調動了學生參與實訓的積極性。儀器儀表的調試和使用也是要求學生掌握的一項重要操作技能。傳統實訓課在講解儀器儀表調試方法的時候,由于儀器儀表面板上的按鈕復雜,有些按鈕標記字體偏小,學生很難看清按鈕的功能。操作步驟稍微復雜些學生就很難記住正確的調試和使用方法。利用多媒體大屏幕投影播放演示,或利用數碼相機將儀器儀表的面板拍下來,使用軟件做成動畫,按照安排好的步驟進行分析和講解。這樣學生不僅能夠在大屏幕上看清面板上的標記,還可以通過反復看動畫記住比較復雜的操作過程。動畫演示可以讓學生對儀器儀表調節過程有個形象、直觀的了解。使學生在實訓教學中容易觀察到調節的細節,使操作步驟易于掌握。而利用軟件動畫模擬儀器儀表的調節過程,可以很好地展示儀器儀表的操作過程。反復演示即突破實訓條件的限制,又可節約大量的實訓設備的消耗。多媒體教學不但更直觀,還能突破實訓硬件的條件限制,節約材料和儀器儀表的磨損。
1.2多媒體在實訓理論教學中的應用
在實訓過程的理論講解部分,教師的板書占用了大量時間,抽象的理論難以理解。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在講解基本理論知識時不但不用浪費時間書寫,還能利用多媒體軟件把抽象的理論通過實物模擬演示出來。學生在聽理論講解的同時可以看到實際電路是如何工作的。這就避免了單一講授理論知識的枯燥乏味,也加深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教師在備課時提前制作好教學課件,在實訓理論講解時打開投影只要輕輕點擊鼠標就可以把相應的理論講解描述清楚。不但快捷方便、新穎有趣,同時還消除了學生長期聽理論課的疲勞感。傳統實訓課分析電路原理時需要在黑板上畫復雜的原理圖,畫圖占用了大部分時間。即便使用掛圖,用不了幾次就破舊不堪了,在制作掛圖上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材料。運用多媒體教學,這些原理圖都可以使用CAD繪圖軟件在電腦里繪制完成,也可以用掃描儀、數碼相機直接拍攝后保存到電腦里。原理圖等資料只要在電腦上繪制完一次就可以永久保存,并可以反復使用。上課時使用投影給同學們展示原理圖,節約了大量的畫圖時間和材料。使用圖形和動畫進行原理分析,可以按照事先設計好的步驟進行。如在進行電路原理講解的過程中,可以用不同顏色的改變來指示電流的流向,顯示電流通過時元器件是如何工作的。軟件模擬演示使學生清晰地看到電路工作過程,如果一次沒看清還可以反復演示直到掌握電路的工作原理。利用多媒體分析電路工作原理可以使抽象的論理更加直觀。
1.3資源網絡化是實訓教學發展的趨勢
教師可以用網絡視頻,把工廠電子裝配過程和先進的生產工藝展示給學生,拓寬學生的視野。電子產品的發展非常迅速,傳統實訓所涉及的產品、儀器、材料很多都脫離了實際應用。學生走出校門會發現學習的知識技能過于陳舊,甚至有些早已過時。使用多媒體計算機通過網絡可以查詢元器件的最新信息,了解到最先進的生產工藝以及行業最前沿的動態和資訊。網絡上有很多可共享的教學資源,根據實際需要下載相應資源并加以利用,教師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可以把制作精良的資源傳到網上供其它教師使用,實現共享教學資源。
2多媒體在實訓教學中的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方向
2.1存在的問題
目前,在實訓教學中已應用了多種媒體技術,教學效果較之以前有所改善,但是仍存在問題,主要如下:1)多媒體等輔助教學課件的質量還應加強。多媒體制作技術與效果在某些方面還達不到與真實訓練相同的效果,并且制作方式單一,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2)教學過程中多媒體使用不夠統一。多媒體應用到實訓教學中有一個完善的過程,在從傳統實訓教學向多媒體實訓教學的轉變過程中要做大量的工作。大量的圖片、聲音、文件、視頻需要逐步完善,大量的課件需要制作。在這過程中,每一位教師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學體系,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標準,這樣導致同一個實訓,有多個版本的教學課件,在使用多媒體時其操作方法與過程,有很大差別,從而難以保證實訓教學的質量。3)注意多媒體在教學中所占的比重。多媒體只是一種輔助手段,在實訓教學中,如果過分強調多媒體的作用,就會忽視實訓教學本身的作用。過分依賴多媒體進行實訓教學,學生總在虛擬的條件下進行,就會造成學生對實際操作訓練和對虛擬操作訓練的混淆。因此,不能過分地強調多媒體的實訓教學作用,要清醒地認識到,多媒體對實訓教學只是在一定條件下的輔助手段。4)多媒體實訓室不夠完善。現在的實訓室沒有配備完整的多媒體設備。
2.2改進方向
針對以上問題,主要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1)多媒體輔助教學等課件制作多樣化。除了使用傳統的PowerPoint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外,還可以使用Flash、3DMAX等動畫制作技術,利用平面動畫技術交互式、影音、圖像結合等特點,教授實訓的理論、所需的技術及應掌握的知識點,用三維圖像全方位展示電子器件,使學生有更為直觀的認識。2)統一多媒體使用標準。隨著對電子實訓教學研究的不斷總結與更新,通過上述輔助課件的制作,將多位教師在多媒體實訓教學中的經驗總結,去蕪存精,制定完成統一的多媒體教學標準。既在完成一套多媒體輔助課件系統的基礎上,使得教學與實踐比例2:3。如:在“元器件識別與檢測”單元中,用3D動畫展示元器件的形狀,用Flas演示元器件的檢測方法,利用多媒體演示占本單元內容的2/5,在真實環境下,實際元器件識別與檢測等操作占本單元內容的3/5。3)加大對多媒體實訓教室的投入力度。對現有實訓室進行改造,充分發揮計算機輔助教學的作用。在硬件方面除了配備高配置多媒體計算機外,還要加大高質量的投影儀和數碼圖像聲音采集設備的投入。
3總結
【關鍵詞】職業學校;實訓課;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78(2013)04-215-01
職業學校的培養目標是培養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在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中初級專門人才。學生的操作主要是通過實訓課教學來獲得的,實訓課教學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對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可見實訓課教學顯得尤為重要。怎樣上好實訓課呢?根據目前職業學校的實際,結合我個人的具體情況,談談自己的認識和體會。
一、關于實訓課的定位
實訓課是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平時所說的實踐教學包括實驗、實習、實訓等內容。我們怎樣區分實驗、實習、實訓這三種形式呢?只有從本質含義上區分三者,才能對實訓有一個完整的認識和確切的定位。因此,我們把實訓課定位在理論課或實驗課后,在老師指導下,通過學生操作掌握單項技能的教學活動。
二、關于實訓課的程序
實訓課在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上與文化課、專業課有顯著的區別。在教學內容方面,文化課、專業課以傳授理論知識為主;而實訓課以傳授操作技能為主。在教學目的上,文化課、專業課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記憶和理解為主,而實訓課以學生對知識的實踐運用為主。實訓課與文化課、專業課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又有密切的聯系,實訓課是以文化課、專業課主教學內容為基礎而指導實踐的,其課堂教學不同于傳統的理論教學形式,應體現其自身的教學規律、特點及組織形式。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如何抓好實訓課的教學環節,我認為,實訓課教學結構按照組織教學、精講示范、學生操作、巡回指導、實訓總結五個環節進行設置。這五個環節不僅各具教學功能,而且環環緊扣,層層深入,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組織教學的目的在于使學生做好上課前物質和精神上的準備。將所用工具、儀器設備、原材料備好備齊,按規定要求放置。從教學場景上使學生精神飽滿,注意力集中,保證實訓課順利進行,組織教學不僅在課的開始階段進行,而且要貫穿全課始終,維持好實訓課的秩序,使學生處于實訓的正常狀態。
(二)精講示范
這是決定實訓課成敗的一個關鍵環節,老師精講實訓操作技能的有關的操作要領,做到精而不散。具體四個方面:首先講清本次實訓的目的要求,其次講清儀器、工具的正確使用方法和操作規范,然后講清實訓的方示步驟,最后講清關鍵操作技能和技巧、安全事項,引導學生在實訓中樹立認真、刻苦、一絲不茍的精神和掌握提高實訓效率的方法。講解時應切忌理論的重復和對實訓內容的復述,內容應簡明扼要,有針對性、啟發性和指導性。講解以后,教師在進行示范演示,對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一定在提醒全體學生注意并演示正確的操作和提出防止不良操作的方法。示范時分解動作可放慢節奏,讓學生看清老師的每一個操作細節,為學生的模仿操作打下基礎。必要時老師可運用事先設計好的掛圖、投影、多媒體課件等現代化教學手段輔助教學。
(三)學生操作
這是實訓課的中心環節。要求安排足夠的時間讓學生按要求獨立動手操作,學生自行操作時間不少于實訓課的三分之二。這一環節是培養學生獨立操作能力、掌握新操作技能、提高操作熟練程度的關鍵所在。
(四)巡回指導
不但要嚴格控制學生的課堂紀律,而且要時常對學生進行巡回指導。巡回指導是老師對學生操作過程進行的全面檢查和指導。目的是幫助學生排除操作中的種種障礙,保證學生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巡回指導的主要內容有:安全指導――_檢查儀器的使用情況,排除安全隱患;操作指導――檢查和指導學生的姿勢,操作過程和操作方法;質量指導――檢查學生完成實訓的質量;應急指導――在實訓過程中,教師應隨時檢查、及時發現問題,立即進行具體指導,確保實訓的順利進行,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在指導中必須做到“五到”,即心到、眼到、腿到、口到、手到。
(五)實訓總結
教師在“講、演、作、導”的基礎上對這節課進行歸納、總結,既要重視成功的經驗,又要重視失敗的教訓,肯定成績,指出不足,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必要的分析,給學生以正確的、完整的認識,對操作過程中碰到的一些重要環節,關鍵技能點進行適時點撥,總結出注意事項,同時要求學生做好實訓報告。
三、結束語
總之,在實訓課教學中在緊緊圍繞上述五步進行。并使整個實訓課貫徹:
訓前準備要充分,訓中講解少而精。
現場示范分解清,學生操作應規范。
關鍵詞:實訓任務書;計算機;課程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5)10-0374-01
通常情況下職業學校的教學都是以實訓為主、理論為輔的,在計算機課程教學中,學生上機實踐操作、加強自己的動手能力更為重要,因此在實踐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教材內容和社會需求,設計一些針對性強的實踐操作內容,并且要善于利用實訓任務書的內容,以此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目的。
1.傳統計算機實訓課程教學分析
1.1 計算機實訓課程目標不明確。傳統的計算機課程并沒有使用過計算機課程實訓任務書進行教學,因此常常導致教師在開展計算機實訓課程時不明確教學目標,雖然教師在課堂或課程結束后為學生布置了許多實訓題,但是由于教師自身不明確教學目標,因此也無法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的,使得學生對實訓過程不重視,不認真完成實訓任務。
1.2 計算機實訓課程步驟不具體。就目前職業學校計算機課程教學來看,因為教師缺乏計算機實訓課程教學經驗,導致在實際計算機實訓課程中,教師只給予學生實訓要求,對于具體操作步驟和操作方法,不是直接省略就是講解一部分,其余一部分讓學生自己在實訓過程中自己領悟,導致學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面對實訓任務無從下手,對實訓降低興趣,甚至產生抵觸心理。
1.3 計算機實訓課程結果無總結。由于沒有實訓任務書提醒教師在結束計算機實訓課程后,要對學生的完成度和實訓過程進行分析、評價和總結,導致學生對于自己的實訓步驟和結果,不了解也不知道自己在實訓過程是否正確操作,導致學生即使在完成實訓課程后,學習能力仍然無法提高。
2.實訓任務書的設計要求
2.1 實訓要求。實訓任務書是為了讓學生明確實訓目標,能夠通過實訓掌握計算機基本操作知識,因此實訓任務書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確實訓要求。實訓要求有三個步驟,一是要明確實訓目的,如學生能夠通過哪些實訓內容,提高實踐能力或者學生在通過規定時間內做出一個什么樣的作品出來等,二是要根據實訓報告格式,寫出能夠執行的相關文件或者是羅列實訓中所應用到的知識點,三是確定實訓時間和交報告的時間。
2.2 實訓任務詳解。實訓任務由能力目標、實訓要求、實訓項目及內容摘要組成,能力目標是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達到實訓確定的目標,如通過2周的計算機辦公軟件操作實訓,要求學生對辦公軟件有一定的了解,能夠使用辦公軟件完成教師布置的相關任務。實訓要求,如學生需要利用辦公軟件完成校園文化海報的設計,教師只給出相關素材即可,其余的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和搜集完成教師給出的任務。實訓項目及內容摘要需要教師根據實際實訓項目及學生完成度進行設計和填寫。
3.實訓任務書在計算機課程教學中的作用
3.1 明確教學目標。計算機實訓課程通常是兩節課完成的,一節課用于講解理論知識,另一節課用來實際操作,若操作難度較大可以多增加一節實訓課,多數教師在開展計算機實訓課程時,都是根據前一節理論課的內容或是教材給出的實訓步驟安排實訓過程的。然而在實訓任務書出現之后,教師能夠將自身的計算機實訓課程教學經驗運用在實訓課程中,明確教學目標,并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教材內容相結合,為學生明確學習目標,讓學生能有一個準確的方向進行學習。
3.2 完善教學內容。實訓任務書的核心部分就是實訓任務,實訓任務包括實訓要求、實訓內容等,因此,教師在設計這一部分內容時,能夠達到完善教學內容的目的,例如:設計運動會班級海報。第一步,根據教師給出的素材,確定設計創意;第二步,搜集素材,整理資料;第三步,確定海報文字和圖片版面位置;第四步,對圖像進行加工、編輯;第五步,添加文字,選擇合適的字體,最后一步,完善整個海報版面。這樣一來,就能讓學生清楚地知道整個實訓過程的流程。
3.3 提高教學質量。提高教學質量,在于實訓任務書的最后一部分,即是評價、總結。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訓態度、實訓質量以及完成任務之后的實訓報告等進行評價,并要求學生在完成實訓任務之后,寫下對實訓過程的心得。
4.實訓任務書存在的必要性
實訓任務是教學方法中的一種任務驅動法對學生的綜合能力的提高是有益的,首先是每位學生都獨立承擔一項或多項具體的任務,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意識、工作責任心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若編制的程序出現了問題,模擬仿真時就會發現,學生就會要設法解決;學生就會尋找原因,研究對策;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規范作業能力。這些都使任務驅動教學法成為職業學校多數教師鐘情及探索追求的新領域。
5.結語
實訓任務書在計算機課程教學中,不僅能夠幫助教師確定教學目標,改善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也能讓學生在實訓過程中,按照教師給出的步驟,正確的、科學的完成實訓任務,以提高自身計算機操作水平。
參考文獻:
[1] 周玫娜. 談"行為引導型教學法"在《數據庫與程序設計》教學中的應用[J]. 職業教育研究. 2005(12)
[論文關鍵詞]化工原理 “教學做”一體化 項目化教學 實訓基地建設
“化工原理”課程是研究化工單元操作過程規律,進行設計優化和操作優化的一門重要的實踐性、工程性、應用性的化工專業主干核心課程。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對于高職化工專業學生的綜合職業技能培養和職業素質培養起著主要支撐功能。高職“化工原理”課程的設計理念與思路:以職業能力培養為重點,與行業企業合作進行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與設計,充分體現職業性、實踐性和開放性的要求;課程設計基于多元智能的人才觀,能力本位的教育觀,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觀,行動導向的教學觀,學習情境的建設觀,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課程開發觀等現代職業教育理念;借助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突出化工行業特色,建立“以化工項目任務為載體,以行動為導向,以完成綜合性工作任務為目標,教學做一體化的職教模式”。
一、基于工作過程導向,重構課程內容體系,全面實施“項目化教學”
“化工原理”課程遵循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基本規律,打破學科體系,重新構建教學內容。以真實工作任務及其工作過程為依據,整合序化教學內容,與行業企業合作進行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化課程開發與設計,全面實施“項目化教學”,把整個學習內容歸納分解為“流體輸送系統的認識”“液體的壓力測量”“管子的連接和閥門的安裝及使用”“列管換熱器的選型”等16個項目,科學引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強化應用能力的訓練,突出本課程的應用性、工程性特點,激發學生學習本課程的積極性。“項目化教學”是以項目為載體,工作任務為驅動,工作過程為行動導向,以能力為目標,以學生為主體,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教、學、做”一體化,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和技能。
通過教師到企業生產崗位調查,對企業一線技術骨干、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訪談,完成化工單元操作崗位核心能力工作分析表,然后在企業人員共同參與的情況下,針對工作分析表分解出任務表,確定化工單元操作的工作過程作為課程的主線,并據此設計教學項目和學習任務。它是從生產實際出發,選擇典型事例作為教學的主題,以實踐為導向,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并且共同評價項目工作成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遵循“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估”這一“行動導向的教學觀”進行教學設計。本課程采用“教、學、做”合一的職教模式,在理實一體多媒體教室,實施開放式的教學方式,采取分組教學,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自主設計、策劃、完成、評價整個工作任務。學生為完成工作任務,在獲取信息、設計方案、制定操作規程、操作等完整實踐過程中“做中學,學中做”,從而掌握職業技能、獲得專業知識。根據“行為導向”原則,使學生在完成工作任務的同時,構建自己的經驗和知識體系,運用新學習的知識與技能解決過去從未遇到的問題。在每個項目教學內容完成后,選用實際工程案例對其綜合分析、解剖和總結,由此鞏固學生所學知識和增強工程應用的意識。
基于建構主義的項目教學法與傳統的教學法相比,有很大的區別,主要表現在改變了傳統的三個中心:由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由以課本為中心轉變為以“項目”為中心,由以課堂為中心轉變為以實際經驗為中心。課程追蹤企業對崗位人員的考核評價標準,根據行業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定期開展崗位工作調查,進行典型工作任務分析,努力追求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教學模式,以滿足不斷提高的技術對從業人員的要求。
二、建立基于行動導向的“教學做”一體化職教模式
本課程主要是將“項目化教學”“案例教學”“多媒體教學”“化工單元操作綜合實訓”“化工單元操作課程設計”“計算機化工單元仿真實訓”“參觀實習”“生產性實訓”“企業頂崗實習”“先進輔助教學手段”“網絡教學技術”等多種教學方式有機地結合起來,融專業知識培養和素質教育、教學和生產實踐為一體。構建全面提高學生職業素質,突出實踐能力的“教、學、做”一體化的技能培養模式。
以培養學生具備基本職業素養和技能為目標,把工學結合作為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點。科學設計學習性工作任務,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合理設計實訓、實習等教學環節,融“教、學、做”為一體,強化學生能力的培養。進行化工單元操作實驗,探索學生校內學習與實際工作的一致性,課堂與實習地點的一體化。化工課程設計包括:列管式換熱器設計、填料吸收塔工藝設計、板式精餾塔工藝設計等。計算機化工仿真實訓技術,開發了虛擬工廠、虛擬車間、虛擬工藝、虛擬實驗。加強優質教學資源和網絡信息資源的利用,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不斷推進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擴大受益面。
1 化工單元操作綜合實訓室。學院投資300萬元建成了“化工生產實訓基地”,包括化工單元操作實訓室、化工校內實訓基地,總建筑面積達2000平方米,擁有雷諾實驗、柏努利實驗、流體流動綜合實訓裝置、阻力綜合實訓裝置、離心泵性能綜合實訓裝置、管路拆裝實訓裝置、傳熱綜合實訓裝置、過濾綜合實訓裝置、精餾操作綜合實訓裝置、吸收操作綜合實訓裝置、干燥綜合實訓裝置、流態化干燥綜合實訓裝置、氣體膜分離綜合實訓裝置、洞道干燥實驗裝置、板框過濾機及過濾實驗裝置、雙錐回轉真空干燥器、箱式干燥器、水環式真空泵、結晶器、DCS化工過程控制系統等實驗實訓裝置一百多臺套。經過多年的建設,綜合實訓室現具有符合要求的各種設備,功能齊全,實訓效果良好,能夠滿足化工原理“教、學、做”一體化教學的要求。
2 化工仿真實訓室。學院建設了化工單元仿真實訓室及化工裝置仿真實訓室,配置了200臺計算機和北京東方仿真公司的化工仿真實訓軟件。通過形象、科學、簡易、安全、經濟、有效的化工仿真模擬技術,可進行化工單元仿真實訓和模擬真實的化工生產操作。化工單元仿真實訓包括:離心泵、精餾塔、換熱器、液位控制、吸收解吸、固定床反應器、流化床反應器、壓縮機等。化工生產仿真實訓操作包括:乙烯、聚丙烯、乙醛氧化制醋酸、催化裂化、催化重整等裝置,具有模擬工廠開車、停車、正常運行和各種事故現象的處理,再現真實生產過程的實施動態特性。達到了既能對生產實際有一個很好的認識,又能親自動手進行反復操作,更全面、具體、安全和深入地了解不同的化工生產操作,鍛煉提高了學生的專業應用技能。
3 先進輔助教學手段和網絡教學資源。配套了先進的輔助教學設施,如教學課件、教學錄像片以及教學模型等。圍繞教學內容制作課程的ppt、Flas素材、CAI教學短片,以及網絡教程和習題訓練等,利用人機相交界面的多媒體效果,拓展學生視野,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同時提升了教學團隊應用現代教育技術設施的能力,顯示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和教學設施開展專業課教學的優勢和成果。《化工原理》課程配套的課程標準、授課計劃、教案、習題、授課錄像、實訓指導書及參考文獻目錄等都已經在校園網上開放,初步實現了優質教育資源共享。
三、大力推進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1 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與利用。加強建設實訓實習基地是彰顯高職辦學特色、提高教學質量的重點。學院大力開展校內實訓基地建設,不斷改善實訓實習條件,建成中央財政支持的校內生產性實訓實習基地;并且根據化工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要求,充分利用瀘天化、四川天華等二十多家大型化工企業,建設適合化工專業人才培養要求的校外實訓實習基地。校企共建“校中廠、廠中校”實訓實習基地。以校企合作為模式,進行參觀實習,師生共同參與校內外生產性實訓和企業頂崗實習,提高了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強化了學生能力的培養。并且建立了完整的教學質量保證體系和“多元性”的考核評價體系,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 建設具有雙師素質的教學團隊。本課程教學隊伍的建設和配置,充分考慮了專業教學對雙師素質、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基本要求,建成有專兼職教師組成的教學隊伍。安排專任教師到企業頂崗實踐,積累實際工作經歷,提高實踐教學能力,使專任教師都成為“雙師型”教師。并且聘請20位校外兼職老師,他們具有專業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能勝任本課程的實訓實習的指導、課堂教學、項目開發等工作任務,為課程“教、學、做”一體化的實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關鍵詞] 電子商務 實訓課程 課程體系建設
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生產、流通、消費等領域的企業已認識到電子商務的優勢。電子商務專業是一個復合型新興專業,它涉及到技術、經濟、貿易、管理等學科。目前開設該專業的各高職院校有的將該專業放置于計算機或信息學院,課程開設側重“大電子、小商務”的模式;有的將該專業放置于經管學院,課程開設側重“小電子、大商務”的模式。綜合來看,電子商務專業的核心應是“電子技術是手段,商務是本質”。而電子技術與商務課程的比例設置多少為宜,應根據行業和區域經濟對該專業的需求來確定。
為了提升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的技能和社會適應能力,在實踐教學中應以實施創新教育為主線,以加強創新人才培養為目標,大力推進實訓課程體系改革,通過建立“基礎+核心+特色”的課程體系、構建電子商務專業實驗室與實踐教學體系等措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實訓課程體系建設中,堅持“以專業課為主體,以技能培養、實訓操作為重點”,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達到崗位合格的目標,貼近工作實際,強化能力培養,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面向社會需求,優化實訓課程體系
在實訓課程設置上應緊緊圍繞培養目標,探索切實可行的教學體系。該體系有機整合理論、實驗和實踐三個環節,形成了一個比較完善的教學體系。具體來說,即一個體系、四個模塊、注重融合,強調特色,突出素質。將整個課程體系分為公共基礎課程模塊、計算機類課程模塊、商務類課程模塊和綜合實踐模塊。上面談到的實訓課程,主要圍繞計算機類課程實訓和商務類課程實訓進行。
電子商務是一個涉及面較廣的專業,為了能培養出特色鮮明、技能突出,能很快勝任企業崗位的電子商務專門人才,我們在設計實訓課程體系時,充分體現“以用為主”的原則,妥善處理一個“度”的問題,即:一是深度要適當,必須能夠滿足實際應用的需要;二是廣度要足夠,應覆蓋“電子商務崗位”必需的相關知識。
根據培養目標和人才規格,學校設置了十門實訓課,以及基本與理論課對半開的實踐操作課,以上實踐環節占總課時的55%左右,另在第四學期暑假安排兩個月頂崗實習,第五學期安排一個個月畢業設計。每門實訓課程均制定有詳細的教學大綱,課程開課前按“教學大綱”要求,講授知識要點,明確能力培養要求和考核標準,詳細列出章節學時分配、作業量和實訓要求。
二、強調實際操作,改革評分制度,突出能力培養
電子商務是從網絡和商務實踐中發展起來的,而且還在不斷地應用和發展之中。現有的電子商務理論還很難對日新月異的電子商務活動進行卓有成效的指導,因此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要突出實戰性特征,要使電子商務人員迅速理解、適應和進入電子商務實務環境,只有這樣才能熟練地進行電子商務活動。強化實踐教學,突出動手能力是實踐教學體系的宗旨,將校內計算機機房等實訓室和外貿公司、物流公司、廣告公司等校外實訓基地相結合,構建實踐教學應用平臺,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主動參與能力,突出計算機應用、信息管理、商務網站的建設與開發、現代商務運作的技能培養和訓練,全面提高學生的專業適應能力、應用實踐能力、團結協作能力與持續發展能力。建立實踐教學的整體觀念,打破各個實踐環節各自為政的局面,經過系統設計,對應于教學模塊,將實踐教學分為基礎實驗、專業實訓、現場實習三部分,使其形成一個完整體系。
對于商務經濟類課程來說,一是要求“走出去”,即教師帶領學生針對擬定專題,到目標公司實地調研,了解電子商務的經營過程和技術,感受電子商務的工作環境和氣氛,培養學生收集整理信息、分析歸納總結、理論與實踐結合解決問題的能力。二是從公司聘請實踐經驗豐富的專家授課。三是組織學生參加學術技術報告會,豐富和擴學生的知識面。這些課程與活動的開展,可以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強化實踐教學是保證高職教育特色的重要措施。強調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側重職業技能的掌握與提高,鼓勵教師在計算機前教學、在現場教學、案例教學、在實訓基地教學,同時進一步鞏固校內、校外實訓基地。同時,購進電子商務流程中一些實體設備和模擬教學軟件,讓學生以各種角色在模擬環境中感受電子商務環境,培養學生適應電子商務各種崗位的技能。此外,鼓勵、推薦學生利用節假日參加一些與電子商務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
同時,從實訓課程評分制度上加以改革,與學生將來可能從事的實際工作掛鉤。評分不采用百分制,代之以“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的方式,讓學生在實訓過程中感受的是“我要做”,而不是“要我做”,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這一點對學生的能力培養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三、加強校企合作,承接實際項目,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要和政府的勞動部(局)等部門、各類企業尤其是本經濟區域內有關企業加強合作。同勞動部(局)等政府部門的合作,可以發展在職業資格考試、職業技能鑒定、人才市場需求信息等方面的合作;同各類企業的合作,形式是聯合辦學,具體方式包括:可以建立學生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可以籌集辦學經費或贊助;可以邀請企業共同研究專業方向的定位和課程體系的設置,以及職業崗位的分析;有些實訓課程可以通過到企業承接實際項目來完成,例如:中小企業網站建設與推廣、網絡營銷方案的設計等等,使得學生完成實際項目的同時能夠完成課程的學習與操作,并能獲得一定的收益,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手積極性。不管采取哪種方式,最重要的是高職院校必須主動走出去,堅持誠信和質量原則,建立一整套的制度措施,保證人才培養質量。
四、充分利用現代化設備,優化教學手段
教學手段是提高教學水平、促進教學改革的重要因素,高職教育要提高質量,不但要掌握先進的教學思想,還要靠先進的教學手段。展。要在廣泛運用實物、現場等直觀教學手段的同時,加強多媒體教學,全面實施電化教學,要充分利用互聯網、衛星電視、計算機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優化教學過程,拓寬學習渠道,豐富學習內容,共享教育資源。具體從這樣幾個方面來做:一是投入資金加強多媒體教學硬件建設,建設多媒體教室,購置音像設備及資料;二是對教師進行多媒體教學知識的培訓;三是組織教師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四是在搞好實用程序開發,直接服務于社會的同時,重點開發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隨著這一全新的教學手段逐步規范化、系列化,學生可更直觀、更形象地學習本專業的知識,提高教學質量。在教學活動中,應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如計算機組裝維護與組網技術、電子商務網站建設、網絡數據庫設計等,都可采用實驗室網絡教學,計算機組裝維護與組網課的實訓也可采用動手拆裝、軟件安裝、動手組網、制作網絡連接線等方法。同時,還要鼓勵教師積極制作課件和網上試題庫。教學實踐表明:使用計算機輔助教學,不但可以大大縮短教學時間,而且可以幫助學生比較牢固掌握知識。
五、提升教師素質,優化教師隊伍
只有高素質的教師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建設高質量的教師隊伍,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基本保證。建立和完善校內的實驗實訓基地,更新現有電子商務實訓室的實驗實訓條件的同時,應加強本專業“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并通過各項措施不斷提高教師的實踐水平和指導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定期選派部分教師到企事業單位參與電子商務、物流、營銷與策劃等實踐工作,既加強了學校與企業的聯系,也為校外教學實訓基地建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另外,還可選派部分青年教師參加電子商務師有關課程的培訓,到開展電子商務教學較好的大學進修,并適時地參加各種高水平的學術交流活動等,提升教師素質。
六、總結
電子商務在全球范圍的迅速發展和普及,給廣大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電子商務專業的教學人員要不斷探索和改革電子商務的教學及實踐模式,加強電子商務的專業建設,以更好地適應電子商務專業應用型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劉秀榮: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建設的思考[J].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05,(8)
關鍵詞:ERP沙盤實訓教學;第二課堂;專業社團
一、ERP沙盤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開展ERP沙盤第二課堂教學的必要性
(一)學科差異使得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不同,不利于發揮實踐教學的功效
ERP沙盤實訓在整個模擬企業經營決策的過程中,涉及到對企業管理、財務與會計、生產管理、營銷管理、財務管理等多個專業知識的綜合應用,ERP沙盤實訓的授課對象是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學生,考慮到每個專業的課程設計有所側重,很有必要在沙盤實訓前對相關課程理論知識作系統的傳授和引導,使學生在模擬經營過程中建立理論知識與模擬實踐的聯系,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更好的完成課程目標。而傳統固定的教學計劃安排,受時間空間等各方面條件的限制,學生只能在授課時段集中學習和體驗,很難在短時間內掌握沙盤實訓中可能應用到的知識點。導致學生在經營策略的制定上,容易照搬別人的運營過程或按授課教師的指導進行操作,學生在模擬實訓中的自主性和體驗感受到限制,無法充分發揮實踐教學的功效。
(二)成績評定教學標準過于單一
ERP沙盤實訓的成績考核普遍采用經營小組業績和實驗報告為基礎,對學生個體對團隊成績的貢獻度差異性區分不大,對實訓效果的實現造成一定影響。而且一門實踐課程的學習效果,僅憑一次比賽得出結果,標準過于單一,沒有實現過程控制,很難對學生表現客觀評價。
(三)實踐教學過程中存在問題
1.授課教師在ERP沙盤教學實踐中兼顧教學設計組織、指導、控制和考核,實驗現場管理的難度和工作強度大。教師忙于控制進度、交易登記、模具發放等繁瑣工作,時間和精力有限,沒有具體指導經營過程,課程結束后師生之間沒有機會對相關經驗進行整理。
2.為保證公平競爭,每組成員會增加監督崗位,在人力上是一種浪費。
3.ERP教學沙盤的引進及相關實訓室建設都是需要學校的大力支持和資金投入的,實訓室僅在有學生上課時開放,而在沒有實驗課時處關閉狀態,實際上造成了實訓資源利用的低效。
依托學生專業建設,開展ERP沙盤第二課堂教學的目的在于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親身參與到優化課堂教學的具體工作中來,對課堂學習起到延續、補充和發展的作用,成為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加強團結協作,提高學生職業綜合素質的重要途經。
二、專業社團建設、第二課堂教學與ERP沙盤課堂教學的關系
(一)第二課堂是ERP沙盤教學的補充和延伸,其時空的開放性、形式內容的豐富多樣性、學生參與的自主性以及目標效果的全面性都是ERP沙盤課堂教學無法替代的,可以鞏固和深化課堂所學知識,加強師生之間溝通,第二課堂承載更為豐富的教育內容和形式。
(二)第二課堂除了專業教師的指導之外,學生專業社團的作用同樣重要。專業社團是第二課堂具體工作的組織者和參與者,為學生提供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機會,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這與ERP沙盤實訓課程的目標是完全一致的。
三、依托專業教師指導下的學生社團建設開展ERP沙盤第二課堂教學的主要措施
(一)ERP沙盤知識的推廣和普及
社團優秀成員定期為新生和因專業限制無法接觸到ERP沙盤實訓的學生進行基礎知識的推廣和普及,收集學生反應集中的問題由專業老師在課余時間解答,加強師生交流,幫助學生梳理經營決策中需要關注的知識點以及對ERP沙盤模擬經營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克服ERP沙盤課堂上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除傳統的趣味性活動外,社團可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通過話題討論、信息分享等形式調動師生的動力和熱情,達到宣傳推廣的作用。與此同時,借助平臺互動,教師可以及時獲取學生的興趣和需求,為課程教學設計和改革提供依據,對ERP沙盤課堂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
(二)賽事活動組織
賽事活動組織包括日常訓練和ERP沙盤對抗賽的組織管理,目的在于通過比賽的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度。
1.日常訓練圍繞對抗賽展開,介紹沙盤對抗賽規則;整理對抗賽優秀案例和經營策略,請專業教師點評供學生參考;組織往屆優秀選手進行經驗交流。
2.ERP沙盤對抗賽可分為校內對抗賽和其他各級各類對抗賽。校內賽可在經濟管理類專業進行,也可吸納全校范圍內有興趣的學生參與,加深學生對ERP沙盤的了解程度的同時,選拔和儲備有潛能的學生作為校際,省級乃至全國的ERP沙盤對抗賽的選手。選的選手將接受專業教師的賽前集中訓練。賽事的通知、報名、培訓,比賽數據的整理等工作都由社團負責統籌協調。
(三)社團提供人選成立聯合指導小組,輔助教師進行課堂管理
選擇熟悉ERP沙盤運行規則的社團成員,成立聯合指導小組,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在ERP沙盤課堂現場隨時接受學生咨詢,協助教師完成模具發放,交易登記等工作,減輕教師工作量,使得教師可以投入更多精力在經營策略的講解和指導上,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和含金量。
(四)對ERP沙盤教學的考核提供參考
社團在第二課堂的開展過程中處于主體地位,對成員的表現有一定的發言權,社團對成員活動效果測評可對教師的課程考核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效果測評具體分為兩個層面,一是成員對于ERP沙盤運行規則,基本原理和相關重要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二是成員的綜合素質、態度和行為方面的綜合表現。效果測評由團隊活動表現,學生上交的課程總結以及輔助課堂管理時對學生表現的評定綜合考慮得出。測評具體細則由專業教師制定,務必做到公平合理。
四、結語
ERP沙盤模擬實訓作為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必修實踐課程,集直觀性、實戰性、競爭性、協作性、自主性、綜合性為一體,使學生在實戰操作中鞏固專業知識、培養實踐創新能力、提升職業綜合素質,教學優勢明顯。但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師生普遍反映傳統教學計劃安排對本門課程效果的制約,以專業社團建設為平臺開展第二課堂教學,即是對傳統課堂的延伸和補充,真正達到實踐教學的目的和效果。(作者單位:鄖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參考文獻:
[1] 徐俊杰.ERP沙盤實驗的實施缺陷及對策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4(11).
[2] 張前.論會計學專業ERP沙盤模擬的學與教[J].會計教育天地,2014(2).
關鍵詞 計算機基礎課程 教學改革 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高等職業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的目的,是把不同專業的學生培養成各領域的計算機基礎應用型人才。因此,計算機基礎教學在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教學方法與手段、實訓設施與教材、教學管理與師資隊伍等多個環節的改革上,要充分體現以“技能應用”為主的這條主線,提高學生的計算機綜合應用能力。
1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
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系,總結了多年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的經驗,提出了一個面向社會新發展、崗位新需求,高職院校各類專業計算機基礎教學“三平臺”的課程體系。
第一個平臺為計算機文化基礎,第一學年安排各專業開設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主要是讓學生掌握計算機基本知識與基本操作技能。
第二個平臺為計算機技術基礎,第二學年安排計算機軟件基礎和計算機硬件基礎兩門課程。主要是培養學生掌握計算機軟、硬件技術的基本知識和基本開發能力,為今后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計算機軟件基礎教學的基本內容,是圍繞“語言程序設計”這個主題,講解程序設計的基本方法和基本開發環境,闡述計算機軟件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方式,該課程選擇C語言(計算機專業)或VB語言(非計算機專業)進行教學。計算機硬件基礎課程主要是培養學生具備必要的硬件知識和運用能力,對于常見的硬件設備,具有一定的日常維護、故障檢測、問題排除水平。
第三個平臺為計算機應用基礎,在第三學年安排計算機信息管理基礎和計算機輔助設計兩門課。主要任務是進一步培養學生利用計算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建構本專業及相關領域中計算機應用系統的能力。
新的課程體系中,每一層次都有自己的內容和任務。計算機文化基礎是普及課,也是高職院校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計算機技術基礎是計算機專業及非計算機專業學生的計算機基礎課程,它側重于計算機基本知識與基本概念的掌握、基本方法的訓練和計算機自學能力的培養;計算機應用基礎課應體現實用性和技術上的先進性,課程的設置與教學可以有較大的靈活性,可為必修課或選修課,教材可采用校外出版的教材或校內的自編教材。
通過對課程體系進行整體優化、統籌安排,使學生在校就讀期間的計算機學習不脫節,第一平臺到第二平臺是從基本到基礎,第二平臺到第三平臺是從基礎到應用。這樣的課程設置體現了計算機基礎教學的基礎性、系統性、實用性和一定的先進性,使學生畢業離校后具有較強的崗位適應性和計算機應用能力。
2教學方法與手段改革
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是一門非常注重實踐能力的課程,具有較強的操作性和實用性,要求學生熟練掌握計算機相關基本操作技能,注重培養學生主動利用計算機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所以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應強調“邊學邊做、少說多做”的原則。教師教學中除了講授理論知識,同時還增加課內外上機時間、強化上機指導。隨著學院教學設備逐年改善,要將必要的課堂教學轉入到多功能實訓室。講解基本概念、基本理論時,既可以使用投影儀進行多媒體教學,代替過去的“一塊黑板、一支粉筆”模式,也可以使用實訓設備進行現場演示,講解相應的操作步驟,還可以使用輔助教學軟件或虛擬仿真軟件進行邊播邊講。
計算機網絡的出現與發展打破了日常教學在時間、空間的限制,為教師與學生的交流提供了嶄新的天地。教師要大力使用計算機網絡開展輔助教學,積極制作和使用多媒體課件,逐步將課程講授、作業批改、指導答疑等傳統教學活動轉移到網絡上進行,充分利用Internet上各種豐富的教學資源,讓網絡發揮為教學服務的作用。教師使用網絡進行教學,學生通過網絡進行學習,真正實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
3加強實訓設施和教材建設
要想更好的進行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必須加強實訓教學的軟、硬件環境建設,包括圖形圖像實訓室、網絡安全實訓室、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訓室、軟件開發實訓室等實訓場所,以及各種實訓教學設備、實驗箱和大量的教學、實訓軟件,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軟、硬件資源。實訓室除滿足白天正常教學外,每天晚上應面向學生開放,以利于學生的課外練習。
除了實訓設施和設備之外,課程教學的另一個重點就是教材建設。教材要體現一定的先進性和實用性,除了選擇比較成熟的高職高專適用教材用以教學之外,還應結合不同專業和學生的特點,組織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編寫一些適合上機自學的校本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