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認知心理學論文范文

        認知心理學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認知心理學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認知心理學論文

        第1篇:認知心理學論文范文

        1.1失落和自卑心理嚴重

        在我們進行的課題研究調查中,中職學生很大一部分同學的自控能力差、沉迷玩樂或學習不得法,學習成績普遍較差,在基礎學習階段飽受老師的批評、家長的訓斥和同學的冷漠,總覺得自己不如他人,存在著嚴重的自卑心理。

        1.2感恩和責任感不強

        許多中職學生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一般,有的父母教育子女方式簡單粗暴,有的來自單親家庭缺少父愛或母愛,有的是留守兒童,這使得學生時常陷入孤獨無助的境地,缺少愛和歸屬感,造成孩子撒謊、逃避、退縮、叛逆、極端和玩世不恭等心理特征,沒有感恩的心理,對家長、老師、學校和社會都缺乏一定責任感。

        1.3攀比和虛榮心理極強

        該年齡階段的學生生理及心理趨向成熟而尚未成熟,講究外表和穿著、講究打扮、物質追求高、心態(tài)不夠平穩(wěn)、依賴性強、相互攀比等心理嚴重。當然,職校學生的不良心理特征遠不止這些,比如他們中很多有極其強烈的厭學心理,偏執(zhí),叛逆,沉迷網絡、游戲等。班主任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尋找成因,針對性的開展班級管理和心理輔導工作。

        2中職班主任應該運用管理藝術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康發(fā)展

        2.1走進學生的內心

        (1)以為人父母的愛主動走進“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前提。父母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而班主任卻要求調整心態(tài),必須做到這份神圣。端正學生觀,他們是有些老師或家人眼里的“問題”學生,心理有病,在有些方面確實做得不如別人,但在班主任的眼睛里,“學生是一個完整的人”,要用心去挖掘、捕捉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滿懷寬容和期待、信任學生,心疼他們,而不是頭疼,要把他看成是自己的孩子,不放棄每一個學生,細心的關愛,用心的呵護,讓每個學生都抬起頭來走路。(2)以朋友的心態(tài)真誠的走進學生的心是很脆弱的,脆弱的心需要平等、尊重、理解、賞識的甘露來滋潤。班主任要理解學生,了解他們的興趣,接受他們的愛好,與他們共同體會喜怒哀樂,幫助他們找回失去的信心,增強生活的勇氣,強化他們自強自愛的信念。(3)以為人師表的人格無聲走進教育是用人格塑造人格的過程,不管在治學還是在生活上,班主任都要為學生做出表率,要求學生做到的事情,班主任首先要做到,這是尊重學生和關心學生,也是正面影響學生。老師用行為規(guī)范去引導學生的同時也要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

        2.2創(chuàng)建班級文化

        人際關系對人的身心影響極其深刻,班級的人際關系是班主任,任課老師,學生之間的相互關系構成。班級人際關系是一種高級形式的班級文化。創(chuàng)建積極、民主、平等、團結的班級文化,對學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1)營造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極為重要,無論是客觀環(huán)境還是人文環(huán)境,首先從客觀環(huán)境教室上說,教室是學生的主要生活場所,教室的布置是班級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優(yōu)化班級教室環(huán)境,是創(chuàng)建班級文化的基礎,一個整潔、安靜、和諧的生活空間,可以催人奮進,可以幫助學生獲得心理的平衡。(2)渲染民主、平等的班級氛圍民主平等的班級文化大氛圍的建立需要借助的重要方式是班級活動。通過班級各項活動激發(fā)學生各項才能,讓學生找到自信和熱情,感受到自己和他人的平等。(3)促成團結進步的班級文化團結進步的班級集體意識是一種向上的群體規(guī)范,對學生的品德形成有巨大、無形的推動作用,作為班主任,要充分重視每一次以班級團體參與的各項具體事物,鼓勵班級成員以班級主體人的身份參與進去。

        2.3執(zhí)行班級規(guī)范

        班規(guī)對于班級管理具有神奇的作用。首先,要讓規(guī)范形成于學生自己,讓學生成為班級規(guī)范的擬定者,全程參與班規(guī)的制定,討論,修改,通過,解釋,在這過程中學生進行自我教育,明辨是非。其次,就是班級規(guī)范的公平、嚴格的執(zhí)行,保持長時間的穩(wěn)定性,不隨意變動,人人平等執(zhí)行,民主執(zhí)行,公正的對待每一個同學。

        2.4把握與學生的溝通技巧

        溝通是跨越教師與學生心理溝壑的橋梁,真正的溝通應該從心開始,,班主任就需要用心去溝通,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走進學生內心深處,打開學生的心扉,了解學生深處的每處風景。(1)傾聽學生的心聲作為班主任要多學會傾聽學生的內心需要,注意傾聽態(tài)度,誠懇的態(tài)度是打開學生緊閉心扉的鑰匙,用愛心和耐心,尊重學生,愛護學生,寬容接受學生的不同意見,只有這樣,班主任才能聽到學生的真話和心理話。同時還要講究傾聽的方式方法,傾聽有多種形式,班主任要創(chuàng)新自己的傾聽方式,張開傾聽的耳朵,觸摸到學生的真實情緒,有的放矢的開展自己的管理工作。(2)贊美賞識學生班主任的贊美是陽光、空氣和水,是學生成長不可缺少的養(yǎng)料,尤其是中職學生,他們對他人的肯定有強烈的饑渴感。中職班主任要多運用賞識教育,適時適度的贊美學生,首先贊美的要及時,其次在表揚中要流露出真切、熱情和信心,不能有些許的過度,場合選擇,用語等都要深思熟慮。

        第2篇:認知心理學論文范文

        論文關鍵詞:認知學習理論教育技術,先行軍

         

        當前,認知心理學在心理學研究中占主導地位,研究結果層出不窮,對教育技術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教材一方面要隨著教育技術的發(fā)展而改變教學方式,還必須研究和應用不斷發(fā)展的教育理論特別是教育心理學的認知學習理論,來指導我們的教與學,從而達到在教育技術條件下的教學最優(yōu)化。因此,探討認知學習理論的發(fā)展和研究方向,研究教育技術的觀念更新,把握課堂教學的未來發(fā)展,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認知學習理論的具體內容和具體觀點。

        認知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人類傾向或才能的一種變化,這種變化要持續(xù)一段時間,而且不能夠把這種變化簡單的歸之為成長過程。它包括三層含義:

        1. 變化的時間是相當長期的,而不是一時的;

        2. 變化的內容是記憶之中的知識的內容和結構的變化,以及學習者行為的變化;

        3. 變化的原因是學習者環(huán)境中的經驗,而不是動機、疲倦、藥物、生理條件或環(huán)境條件等原因。

        由此可見,認知主義對學習的定義強調知識的變化。因此,認知學習理論認為教育教學論文,學習的效果只能夠間接的確定,即在學習者行為的基礎上作出判斷。學習結果與行為操作不是一回事,學習到什么不能單是指外部行為操作,應包括大腦中認知結構的變化和心向、態(tài)度的變化。學習的結果是頭腦中認知結構的變化、認知方式的變化,即認知策略的變化,當然也會表現為相應的行為操作上的變化。學習的過程,不是消極的接受強化的過程和嘗試錯誤的過程,而是積極主動地去理解(或對反饋信息加以解釋)的過程。

        二、認知學習理論在教學中的體現。

        認知理論致力于研究教學操縱如何影響內部的認知過程。如注意、編碼、記憶、回憶;這些內部認知過程如何導致新知識得獲得及認知結構的改變;新學來的知識或新產生的認知結構如何影響操作。由此可見,認知心理學把教和學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更重視學的作用;既注意學習的外部條件,但更重視學習的內部條件。

        認知學習理論認為,教學過程從本質上講是一個認知過程,即將教材知識結構轉化為學生的認知結構的過程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認知過程是一種主動、積極的建構過程,同化和順應是建構基本環(huán)節(jié),也是兩種基本的認知方式,認知過程就是由這兩種基本的認知方式組成的。所謂同化,是指利用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通過新舊知識的相互作用,對新知識進行改造,把新知識納入原有的認知結構,以充實、完善、發(fā)展原有的認知結構:所謂順應,當現有認知結構不能同化新知識時,就需要學生將此進行調整,一順應新知識的產生,重建新的知識結構,使原有的認知結構得到更新和擴展。教學過程就是認知結構不斷建構并提高的過程。

        我們可以將認知學習理論的教學觀分為三個主要論點:加工過程論、認知結構論和學習中心論。

        1.加工過程論

        認知心理學把人腦的功能與計算機的運算程序進行類比,認為認知過程就是信息加工過程。因此認知心理學關于教學的研究,主要探討不同的教學方法如何影響學生的認知過程,進而影響學習結果。教學方法只有通過影響學生的認知過程才能夠影響教學結果,教學方法是影響教學結果的間接因素,學生頭腦中的認知過程才是決定學習好壞的直接因素。

        2.認知結構論

        現代認知學習理論不僅重視認知過程,而且十分重視認知結構。奧蘇倍爾認為有意義的學習就是把新知識和原有知識聯系起來,將新知識納入學習者原有的認知結構之中。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比較注重教材的知識結構或邏輯結構,而不太重視學生頭腦中的認知結構。當代認知心理學十分重視認知結構的研究。關于學生頭腦中認知結構的研究,能為我們改革教材和教法提供科學的依據。

        3.學生中心論

        認知心理學家認為,只有認知因素(包括認知結構和認知過程)才是決定學習效果和學習效率的直接因素。因此,學習時的認知加工的深度和策略是決定學到什么的充分條件。總之教育教學論文,學生的學才是決定學到什么的最關鍵、最直接的因素。基于此,我們可以從中得到的啟發(fā)是:在創(chuàng)造學習的外部條件時,必須加以內部的認知規(guī)律為前提;應該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應樹立教學目標的新概念;應重視內在的認知動機的作用。

        三、認知學習理論與教育技術相結合的意義

        隨著科技的不斷向前發(fā)展,現代教育與信息技術已經無法分開,這是社會和經濟發(fā)展的必然結果。各種技術(包括視音頻、計算機、多媒體、網絡等)對支持和提高教與學的效果是肯定無疑的。在一些有條件的學校中,投影儀、幻燈機、多媒體等電教設備實施已經進入了課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認知結構特點,正確合理的使用這些電教器材,才能夠真正發(fā)揮他們的作用,促進學生更好的學習,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yōu)化。此外,認真研究學生的認知結構,結合認知學習理論,潛心鉆研教學教法,進行教學設計,同樣能夠優(yōu)化教學。由此可見,將認知學習理論與教育技術有機的結合起來,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1. 調動學習興趣

        瑞士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曾經說過:“兒童是個有主動性的人,他的活動受興趣和需要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動必須以某種興趣作為先決條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作為內驅動程序系統(tǒng)中積極活躍的心理因素,對于學習起著催化劑的作用。所以說,激發(fā)和維持和維持學生內在學習動機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認知心理學認為學習動機是指向學習活動的動機類型,,是直接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認知內驅力是指一種掌握知識,技能和闡明、解決學業(yè)問題的需要,即一種指向學習任務的動機,求知的欲望。認知內驅力既與學習的目的性有關,也與認知興趣有關。因為當一個人清晰的意識到自己的學習活動所要達到的目標與意義,并以它來推動自己的學習時,這種學習的目的就會成為一種有力的動機。而具有認知興趣或求知欲的人常常會廢寢忘食、津津有味的學習,并從中獲得很大的滿足。

        2. 創(chuàng)設感知意境

        心理學表明,感知越具體,表象形成就越清晰、深刻,越有利于促進從感性到理性的飛躍,由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轉化,從而建立概念,培養(yǎng)能力。認知心理學認為創(chuàng)設感知意境就是在講授內容和學生求知心理間制造出一種“不協(xié)調”教育教學論文,將學生引入一種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情境中去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多媒體教學所創(chuàng)造的美妙的教學情境,適時適度地為學生提供直觀刺激變抽象為具體,可集中顯現出時空變換的流動美,視聽兼?zhèn)涞牧Ⅲw美,景色物體的色彩美,師生的和諧美。這種情境能把學習的內容在大和小、動和靜、遠和近,快和慢,局部整體,外表和內顯之間相互轉化,打破了時間、空間、宏觀、微觀給學生在視、聽、思等方面帶來的局限,學生的視野可在瞬間內完成時空的大跳躍。這就加大了教學的密度,極大的節(jié)省了教學時間,尤其是教學信息傳遞的增值率擴大,多次反復重現和化抽象為具體的特點。是教學內容鮮明生動,富于感染力,減輕了學生的負荷,優(yōu)化了教學效果。

        3.培養(yǎng)思維能力

        認知心理學家沃特海默依據自己對在校生的實驗,宣稱兒童普遍具有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而傳統(tǒng)的教育制度往往被傳統(tǒng)邏輯和聯想心理學理論所支配,應對阻礙兒童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發(fā)展負責,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它具有的色彩、形象生動的畫面以及富有情趣的解說會使學生處于驚奇探索的學習氛圍中,既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又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精神的激發(fā),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有意識的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學生的思維是很活躍的,對同一個問題往往有不同的見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創(chuàng)造一種民主的氛圍,鼓勵學生能夠大膽的各抒己見,往往可以使他們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從而增強其思維能力。

        四.認知學習理論與教育技術相結合的方法

        認知學習理論可以促進教育技術的發(fā)展,而教育技術的廣乏應用又實現了教育的優(yōu)化,因此如何將認知學習理論與教育技術相結合,成了教育技術領域廣乏研究和探討的課題。

        1. 發(fā)展和培養(yǎng)學習者的認知策略

        認知策略是“學習者用以支配自己的心智加工過程的同部組織起來的技能”,是處理內部世界的能力。在教育技術中計算機的運用不再像以前一樣,只是作為教學傳遞的工具傳遞知識或訓練及技能教育教學論文,現在更多的是注重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注重發(fā)展和培養(yǎng)學生的認知策略。為此,教學軟件的類型也變得多樣化,除了過去大量開發(fā)的練習型、輔導型、游戲型、模擬型軟件外,問題解決型軟件開發(fā)有了很大的進展。這類軟件除了傳遞有關的知識以外,更重要的是提出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不是簡單的了解有關知識就可以完成,而是需要學習者參與到其中去,運用發(fā)現法進行學習。強調用自己的頭腦親自獲得知識,它的特點是關心學習過程甚于關心學習結果,要求學習者主動參與到知識形成過程中。發(fā)現學習有利與策略性知識的掌握,有利于合理知識結構的形成。

        2. 重視學生元認知能力的培養(yǎng)

        元認知就是指主體對自身認知活動的認知,其中包括對當前正在發(fā)生的認知過程和自我的認知能力以及兩者相互作用的認知。可以認為元認知能力的發(fā)展就是為學習者在心理上培養(yǎng)一位“老師”。根據認知學習理論,教學強調學生相互之間的相互合作,合作學習可促進學習者的意義建構,培養(yǎng)學生的元認知能力。這是因為:(1)學生相互之間的合作、交流有助于學生建構起新的、更新層次的知識結構;(2)在交流過程中,學習者的想法、解決問題的思路被明確化和外顯化,學生可以更好地對自己的理解和思維過程進行監(jiān)控;(3)在學習者為解決某個問題而進行的交流中,他們要達成對問題的共同理解,建立和合適的問題空間表征,而這時解決問題的關鍵。

        3 .注重教學媒體的認知作用

        媒體的教學應用使教育技術研究與實踐的重要摘要的。

        第3篇:認知心理學論文范文

        (一)總體趨勢

        綜觀近13年間翻譯心理學研究的發(fā)展,可以發(fā)現其總成果量呈明顯上升的趨勢。從總體上看,其發(fā)展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2001年-2004間,翻譯心理學研究增長緩慢且不穩(wěn)定,13年期間共發(fā)表相關學術論文36篇;2004年后則進入了活躍的發(fā)展期,研究成果量趨于穩(wěn)定。由此可見,國內研究者越來越關注翻譯心理學的研究。

        (二)研究內容

        我國的翻譯主題研究近十年來已取得一定的成果,盡管這些成果尚無法與翻譯客體(即譯品研究)媲美,但是它們卻預示了未來翻譯研究的新趨向。結合筆者在CNKI中檢索到的近十幾年的學術成果來看,可以將這些研究成果歸納為兩個方面:(1)翻譯心理學理論模式研究;(2)翻譯過程中譯者的思維活動研究。1.翻譯心理學理論模式研究肖輝指出翻譯過程不是線性的過程,譯者可從下一個階段向前一個階段推進。Nida的翻譯模式沒有涉及譯者在翻譯過程中的思維活動。Bell則更進一步把翻譯模式理論涉及到了思維方面的探索。而王軍在對Bell的翻譯模式理論深入分析的基礎上,認為Bell視圖從認知思維的角度描述翻譯的思維過程,但缺少操作性,沒有很好的實用價值。許鈞更進一步提出對翻譯過程的研究不僅涉及語言轉換層面的具體過程,而且涉及到人類理解行為的基本傾向和倫理原則。宋德生突破性地提出一貫講究從認知看待翻譯,也會忽略了認知可能會限制翻譯。他們的研究無疑從宏觀的角度對翻譯心理學作出一定的規(guī)范和引導。同時,不同的心理學理論也被引入,其中包括認知心理學,心理學視覺誤差,格式塔意象模式,心理空間理論等,這就使研究的理論依據得到了加強。2.翻譯過程中譯者的思維活動研究譚業(yè)升在傳統(tǒng)翻譯教學的基礎上,探討了譯者雙語表征的認知特征及視覺化翻譯等,強調了學生在翻譯教學中的主體認知建構。這也表明了培養(yǎng)譯者的主體意識開始引起了關注。金明在承認前人對翻譯主體認知建構的重要性的基礎上,還建設性地提出了譯學研究應當把科學方法與人文精神有機結合起來,倡導了譯學以人為本的理念。這些研究無疑從對譯者的理念、修養(yǎng)上做了宏觀定位。而從譯者具體的思維層面上,肖坤學否定了傳統(tǒng)翻譯理論把詞匯層面的翻譯看成一個語言符號的轉換問題,從譯者認知的角度探討了詞語的翻譯問題,有助于糾正譯者的傳統(tǒng)符號思維。張曉雪從拉康的"鏡像理論"出發(fā),將心理學和語言學認知相結合,嘗試對翻譯過程及其間譯者心理狀態(tài)的變化發(fā)展作出全新的闡釋。鄧志輝取翻譯過程的認知心理研究視角,將TAPs定性研究與量化問卷的定量研究相結合,其研究結果在一定程度上為更清晰地認識譯者進行單字翻譯的過程因素提供了有益的實證研究資料,并提出了進一步研究的思路。王湘玲基于口譯過程模式和翻譯能力理論,通過刺激回憶、問卷、筆記和訪談四種方法,針對交替?zhèn)髯g過程中譯員認知心理因素對其口譯策略選擇的影響進行實證研究探討了影響譯員的認知心理因素。

        (三)研究方法

        在整個翻譯心理研究方法體系的架構中,劉紹龍?zhí)岢鰬獜囊韵滤膫€方面對其進行研究:定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實驗研究和其他研究。根據對收集的這36篇論文的統(tǒng)計,國內的翻譯心理學研究中基于統(tǒng)計數據的描寫性和實證性研究的文章共有2篇,只占論文總量的5%,非實證研究方法占主流地位,其研究量占95%,而且主要集中在最近兩年內。這也說明了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意識到了實證研究的重要性。

        (四)未來翻譯心理學的前瞻

        第4篇:認知心理學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廣告信息傳播的接收過程存在四個心理層次,它深刻地反映了廣告?zhèn)鞑ヅc心理學密不可分的關系。在廣告?zhèn)鞑バ睦淼难芯恐校矛F代心理與有關的心理學理論探討、觀照廣告?zhèn)鞑ブ械男睦憩F象,能使廣告?zhèn)鞑バ睦砝碚摳尤诤希⒌玫娇v深發(fā)展。

        廣告?zhèn)鞑ピ诋斀駮r代已是不可或缺的傳播形式。隨著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廣告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越來越引人注目。廣告是企業(yè)或其他經濟實體有計劃地利用媒體傳送各類信息進而影響公眾行為的信息傳播活動。廣告學是在傳播學所揭示的信息傳播整體運動的一般規(guī)律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廣告領域特殊矛盾和特殊規(guī)律的科學。廣告學的研究對象是信息傳播,廣告主和廣告策劃者是廣告的傳播者,廣告信息是廣告?zhèn)鞑サ闹匾獌热荩V告的各種媒介報紙、電視、廣播、雜志、網絡均是廣告?zhèn)鞑サ拿浇椤=佑|廣告媒介的受眾即是廣告?zhèn)鞑サ氖鼙姟T趶V告信息傳播過程中,包括廣告展示、表現、傳遞、接收等環(huán)節(jié),這些環(huán)節(jié)本身就是廣告?zhèn)髡哒f服受眾通過對廣告信息的認知、理解,轉化為態(tài)度和行為的過程。這個過程是人的心理活動的過程。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心理的實質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能動的反映,心理是人腦的機能,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現象發(fā)生發(fā)展及其規(guī)律的科學。一方面廣告本身具有對受眾心理產生影響的功能,即傳遞溝通功能、誘發(fā)或滿足需要的功能、影響態(tài)度與促進購買行為的功能;另一方面,廣告?zhèn)鞑ミ^程與心理學之間也存在緊密的內在聯系,即兩者之間存在密不可分的理論架構。

        一、廣告?zhèn)鞑ヅc認知心理學

        認知心理學是西方現代心理學的一種新的思潮、范式和研究取向。就狹義而言,認知心理學則指信息加工心理學。現代認知心理學派用信息加工的觀點和術語說明人的認知過程,他們認為認知過程就是信息的接收、編碼、貯存、提取和使用的過程。包括知覺、注意、記憶、心象(或意象、表象)、思維和語言等。廣告信息通過媒介傳遞給受眾,則受眾接受信息的過程也就是信息加工的過程。

        認知心理學認為,人腦和電腦都被看做是加工符號的物理系統(tǒng),而人腦的活動和電腦的信息加工功能都是符號操作過程。換言之,現代認知心理學的核心概念是,試圖把“認知”概括為人的所有的心理活動,并把人的心理活動模擬為計算機式的信息加工系統(tǒng)。這個系統(tǒng)的基本特征在于能夠用符號的形式表示外部環(huán)境中的事物,也能用符號的形式表示自身的系列操作過程,即對外部環(huán)境事件進行信息加工,也能對自身的操作過程進行信息加工,因而人的思維活動就可成為能夠進行客觀描述的具體信息過程,這一理論開創(chuàng)了從信息加工觀點研究人類思維的新取向。美國心理專家羅伯特·L·索爾索在《認知與心理學》中這樣闡釋道:“認知心理學研究我們如何獲得世界的信息;這種信息又怎樣表征并轉化為知識;它怎樣貯存;知識又是怎樣用來指導我們的注意和行為。它涉及心理過程的全部范圍—從感覺到知覺、模式識別、注意、學習、記憶、概念的形成、思維、表象、回憶、語言、情緒和發(fā)展過程,而且應貫穿于行為的各個領域。廣告信息傳播過程與認知心理學研究方向是緊密相聯系的。

        認知心理學強調人腦中已有的知識和知識結構對人的行為和當前的認知活動的決定作用,認知心理學家提出一種激活的圖式指導知覺的理論,當輸入的信息激活了人腦中與之相關的原有的知識,并使輸入信息中的新知識與人的陳述性知識網絡中相關的原有知識貯存在一起時,人便獲得了新信息的意義。在廣告?zhèn)鞑ブ校斒鼙娊邮苄碌男畔V告,抑或有關新產品.或一個新商標一個公司的名稱,那么受眾會以此為刺激來激活腦中原有的同類產品或商標或公司的名稱,也就是激活人腦在記憶中所貯存的信息,這樣使人產生內部知覺期望,以指導感覺器官有目的地指導和接受輸入的新信息。

        認知心理學強調表征的標志性,表征是人的認知歷程的一個重要標志和步驟,也是認知心理學核心概念之一。認知心理學派認為:“所謂表征.指信息在心理活動中的表現和記載方式。這些表征代表了外部世界有貯存在頭腦中的信息。一個外部客體在心理活動中可以具體形象、或者以語詞和概念的形式表現出來。這些形象、語詞和概念等都是信息的表征。表征既是反映和代表相應的客觀事物,同時又是內部加工的對象。廣告?zhèn)鞑ブ袀髡咚鶄鬟f的信息,為了加強吸引力和注意力,都是伴隨著圖像、音響、色彩等因素,這就需要創(chuàng)意。廣告創(chuàng)意是廣告人對廣告創(chuàng)作對象進行想象、加工、組合和創(chuàng)造的過程。這個過程包括從表象、意象、意念、聯想中獲取創(chuàng)造的素材,實質上也是認知心理學的表征的心理活動歷程。誠然,認知心理學也有本身的不足點,主要是缺乏對人的情感動機和個性等重要心理現象的研究。

        二、廣告?zhèn)鞑ヅc行為主義心理學

        廣告是一種大眾媒介的傳播活動,是廣告客戶通過媒體傳送各類信息,從而影響公眾行為的信息傳播活動。這里的公眾行為特指消費者行為。廣告的受眾對象是廣大消費者,廣告的內容是有計劃地傳播商品信息、勞務信息或消費觀念,廣告?zhèn)鞑サ哪康氖菫榱舜偈瓜M者的購買行為。因此,在研究廣告?zhèn)鞑サ耐瑫r,就要研究消費行為。

        解釋消費行為的理論,最主要的是行為主義心理理論。行為主義又稱為‘“刺激一反應心理學”,即S-R心理學。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chuàng)始人華生在其宣言性的《行為主義者心目中的心理學》一文中說:‘“就行為主義者的觀點來說,心理學是自然科學的一個純客觀的實驗分支。它的理論目標在于預見和控制行為。”行為主義心理理論的核心概念就是刺激一反應。這種理論認為,行為是有機體應付環(huán)境的全部活動,應該把行為和引起行為的環(huán)境影響分析為兩個最簡單的共同要素,即刺激(S)和反應(R)。可以根據刺激和反應,根據習慣形成習慣整合和條件反射等來進行表述。行為心理學家在研究與實踐中,把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學說發(fā)揮得淋漓盡致、諸如刺激、反應、習得、強化、泛化、消退等。這些術語和概念都具有完全的心理學的意義。消費者行為是人類行為的一種,是廣告刺激、商品刺激的結果。“刺激一反應”的條件反射理論運用到關于消費者行為的研究中,可以證實條件刺激與無條件反射之間的聯系多次“重復”,對條件反射的形式是至關重要的。比如,廣告?zhèn)鞑ヒ詮姶蟮墓菰诙鄠€媒體中宣傳某一品牌,那么這一品牌給受眾即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而消費者經常購買這一品牌的商品,就會形成一種習慣,建立起一種穩(wěn)固的條件反射,一旦消費者再次見到這種品牌商品或重新產生對這種品牌商品的需要時,就會再去購買它。因此、在廣告?zhèn)鞑ブ校瑥V告?zhèn)髡吆芟Mㄟ^廣告使受眾即消費者能夠把他們的品牌與其產品牢牢地聯系在一起.這種“刺激一反應”的強度愈大,條件反射建立得愈牢固。帶有某種“定向”性質的購買行為就越容易出現。

        行為主義心理理論的另一個代表人物斯金納。主張“操作條件反射”或“操作行為”的新思想。斯金納根據自己創(chuàng)制的“斯金納箱”研究動物行為的結果.提出關于操作條件作用的理論。斯金納的操作條件反射同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的不同之處在于:前者所主張的操作行為關注被試的主動性,關注于如何解釋受環(huán)境影響的現實生活中的“行為”,而后者卻是被動的,不受環(huán)境的影響。斯金納還提出“強化”的概念。他認為,有兩種強化類型會影響反應重復出現的概率:正強化和負強化。正強化就是那些能夠不斷加強某種反應出現機會的事件.而負強化就是用來鼓勵某種特定行為的那些不愉快的或者消極的結果,負強化與正強化的目的都是用來鼓勵某種所希望行為的出現。廣告?zhèn)鞑コS谩翱謶衷V求”來表現廣告內容,這正是一種負強化,其目的就在于鼓勵受眾,通過購買廣告上的產品從而避開消極后果。

        三、廣告?zhèn)鞑ヅc人本主義心理學

        與行為主義心理學比較起來,人本主義心理學則強調人的內在價值觀,并把人的本性和價值第一次提到了心理學研究對象的首位,特別是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需要層次理論.闡明了動機的巨大作用,傳播的宣傳受眾是以消費者為主體,以促銷為目的的。在影響消費者行為的諸多心理因素中,需要和動機占有特殊主要的地位,與消費行為有著直接而緊密的聯系。動機是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內在動力,而需要則是動機產生的基礎和源泉。可以說,需要是消費者行為的最初原動力,動機則是消費者行為的直接驅動力。如果處在一個接連不斷的廣播廣告或電視產品宣傳的環(huán)境之中.可能因為受眾的消費需要與其廣告?zhèn)鞑サ膬热菹辔呛匣虿晃呛隙a生不同的傳播效果。比如,廣告?zhèn)鞑サ膬热菔顷P于品牌汽車的宣傳,有受眾剛好有購買小汽車的需要,那么他一定會認真地觀看和了解廣告?zhèn)鞑热?而另外的受眾沒有購買小汽車的需要,那他在接觸汽車宣傳的廣告?zhèn)鞑r,可能產生厭煩和抗拒心理。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認為人類需要有兩大類:一類是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與歸屬需要、尊重需要;另一類需要是心理需要,包括認知需要、美的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心理需要屬于高級需要。這就給廣告的定位和產品的定位提供重要參考。例如,同樣是德國奔馳牌轎車,根據不同的需要,廣告定位就不同。“如果有人發(fā)現奔馳牌汽車突然發(fā)生故障被迫拋錨。本公司將贈送美金一萬元”,這則廣告語極盡該公司對產品的信心和自豪感,也迎合消費者對產品優(yōu)質的需要。“當您的妻子帶著孩子在暴風雨的漆黑夜晚開車回家時,如果她駕駛的是‘奔馳’牌汽車,您盡可放心”,這則廣告定位在安全需要和社交需要的結合點上。“給您的朋友們留下深刻的印象”,該廣告定位在表明身份、地位的需要上。

        在這里還值得提及的是精神分析心理學家弗洛伊得的潛意識理論。潛意識是心理深層的基礎和人類活動的內驅力。而廣告心理作用還在于引起和調動消費者的潛意識需要。

        四、廣告?zhèn)鞑ヅc格式塔心理學

        廣告?zhèn)鞑ブ械碾娨晱V告常常以畫面、音像、色彩等形式組合出現,另外,戶外廣告中的張貼廣告、車身廣告、大型路邊廣告、室內外的POP廣告等多以廣告畫面出現,充分表現視覺藝術的生機與活力。格式塔心理學研究,較為集中他表現在視覺和知覺研究領域。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譯音,意譯為“完形”。格式塔心理學派的主要代表是韋特默、苛勒、考夫卡,他們提出了一些極有價值的視知覺效應和原則,充分體現了完形—整體心理學思想的意義,格式塔心理學家關于視覺和知覺的研究,對于廣告藝術具有十分重要的實際意義和應用價值。他們曾經歸納總結了關于圖形和視知覺的五個完形組織法則;(1)圖形一背景。在一個具有一定配置的場內,有些對象突出來形成易于被感知的圖形,而其他對象則退居于次要地位成為背景。(2)接近法則。刺激在空間或時間彼此接近時,容易組成整體。(3)相似法則。互相類似的各個部分如形狀、顏色和大小等有被看成一群的傾向,容易組成一個整體。(4)閉合法則。刺激的特征傾向于聚合成形時,即使其間有斷缺處,也傾向于當做閉合而充滿的圖形。(5)連續(xù)法則。刺激中能彼此連續(xù)成為圖形者,即使其間無連續(xù)關系,人們也傾向于組合在一起視為整體。格式塔心理學家考夫卡應提出“簡潔律”,即“最小限度的單一性將是一致的單一性,而最大限度的單一性則是理想的清晰度的單一性”。這在廣告?zhèn)鞑ブ小皩ふ矣幸饬x的圖形的態(tài)度產生了清晰度”是十分有構圖的理論價值的。

        五、廣告?zhèn)鞑ヅc社會心理學

        廣告?zhèn)鞑膫鞑サ氖侄慰矗且蕾嚧蟊妭鞑ナ侄蔚模瑥膫鞑サ囊?guī)模和性質看,大眾傳播屬“社會傳播”,因此廣告?zhèn)鞑サ纳鐣允遣谎远鞯摹V告?zhèn)鞑サ娜貍髡摺⑹鼙姟V告信息,而傳者、受眾是社會中的人,社會中的每個個體一方面受該社會的影響,另一方面,個體又對這個社會發(fā)生著作用。社會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思想、行為如何受他人影響的學科。廣告?zhèn)鞑ニ婕暗闹黧w既包括傳者又包括受眾,這里的傳者或者受眾可能是群體成員的個體,也可能是由這些個體組成的規(guī)模不等的群體,也就是說廣告?zhèn)鞑ニ婕暗闹黧w既具有個體性又具有群體性。在研究廣告?zhèn)鞑バ睦淼耐瑫r又聯系社會心理學,是因為其一涉及到個體受他人或社會影響而產生的心理行為,如受眾個人的社會態(tài)度認知偏見、歸因等;其二涉及到一些既由個體所體現同時又為群體中的其他成員所共有的心理行為,如模仿、從眾、感染等;其三是那類受社會環(huán)境影響的心理行為,如時尚與流行、各種特征的消費行為等。在研究廣告?zhèn)鞑バ睦硗瑫r,用社會心理學的方法理論,來觀照廣告?zhèn)鞑サ挠嘘P現象,能更加突出廣告?zhèn)鞑ド鐣缘奶攸c,進而推動廣告?zhèn)鞑サ牧夹园l(fā)展。

        六、廣告?zhèn)鞑ヅc其它心理學

        (一)廣告?zhèn)鞑ヅc普通的心理學廣告?zhèn)鞑ナ莻髡咄ㄟ^媒體向受眾廣告信息,并試圖說服受眾即消費者對其宣傳的產品采取購買行為的過程,作為廣告?zhèn)鞑ブ黧w的傳者及受眾,在外界環(huán)境刺激事件作用于人的感受器的同時,如何對外界信息加工和處理?這就涉及到人的心理現象、心理過程、個性心理等,普通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特征的一般規(guī)律的學科,是心理學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礎研究,它涵蓋范圍較廣,按照心理活動的基本過程和個性心理特征,可從感覺、知覺、記憶、注意、思維、情緒、動機、能力、氣質、人格等多視角、多層面對廣告?zhèn)鞑ガF象進行探討。

        (二)廣告?zhèn)鞑ヅc心理語言學廣告語言是廣告?zhèn)鞑サ闹匾刂唬鴮σ粋€新的廣告,受眾如何去理解它?而傳播廣告信息的廣告主,如何讓將要傳播出去的廣告語言容易被受眾所理解?傳者和受眾面臨一個對廣告信息—在這里特指廣告信息的理解和被理解的問題。心理語言學是研究人類個體如何獲得、理解和生成語言的心理學分支,它從心理過程和心理機制的角度來研究人類的語言活動特點。心理語言學涉及到語言獲得、字詞識別中的詞頻效應、語境與詞頻的關系、句子的加工、句子理解時間的測量、語篇分析、語言加工中的推理等問題。中國心理學家劉英茂的《語言理解研究的新領域》、桂詩春的《實驗心理語言學綱要》、彭觀齡的《語言心理學》影響較大。通過心理語言學的理論會考察、研究廣告語言,對廣告?zhèn)鞑ダ碚摰纳钊颂接懹幸粋€拓寬。

        第5篇:認知心理學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本文在對行為金融學的發(fā)展歷史和理論體系介紹的基礎上,探討了深度心理學在行為金融學領域應用的方法,也就是利用深度心理學的方法提高投資者投資能力。 

         

        經濟學和心理學兩個在發(fā)展過程中有著割不斷關系的學科,在現在越來越表現出了相互融合的趨勢。金融學作為經濟的皇冠,在這場變革中當然也是產生出了行為金融學這一巨大的成果,集中體現就是200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了始終堅持自己是心理學家的kahneman。但是在現在的行為金融學中,主要的心理學理論還是認知學派的,而且多是以經濟學的方式來利用心理學的理論。本文就是在于探討用除認知心理學以外的心理學理論和方法在改善投資者投資能力可能性,尤其是利用深度心理學的方法。 

        一、行為金融學的發(fā)展來源 

        1776年,斯密《國富論》的出版標志著經濟學作為一門學科的獨立,此時經濟學被定義為對財富的生產和分配的科學。到了新古典主義經濟學的代表人物馬歇爾那里,他說::“經濟學是一門研究財富的學問,同時也是一門研究人的學問。”。在新古典主義經濟學提到的兩個基本假設之一的:人們充分利用所有可以獲得的信息做決策,這一假設就足見對人的重視。為以后經濟學在在對人的討論方面奠定了基礎,雖然這里的人是完全理性的人。 

        1947年herbert simon考慮到人的心理因素在經濟行為中的作用,提出“有限理性”理論。“有限理性”是對新古典經濟學關于“絕對理性”的否定,經濟學對人的認識開始考慮現實的人的實際情況。 

        到了20 世紀70 年代, 心理學家kahneman 和tversky基于認知心理學的理論, 在“有限理性”假設的基礎上, 更進一步提出了既非完全理性, 又不是凡事皆自私的“現實人”假定。他們的《不確定狀態(tài)下的判斷:啟發(fā)式法則和偏差》和《前景理論:風險狀態(tài)下的決策分析》兩篇文章中側重于研究人們在風險下進行判斷和決策的過程,提出了決策心理學的重要理論:“前景理論”。kahneman也因為在此方面的突出貢獻獲得了200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該理論對行為金融學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它的提出標志著行為金融學的真正興起。 

        二、行為金融學的研究體系 

        行為金融學(behavioral finance)是一門介于心理學和經濟學之間的邊緣學科,就是以決策心理學的理論和研究為基礎,探討投資者的真實投資決策過程中的行為規(guī)律及心理機制,試圖去解釋在決策過程中,情緒和認知過程是如何對投資者的具體投資活動產生作用的。行為金融學將金融學、心理學、行為科學、人類學、社會學等學科融合在一起,來研究投資者實際決策行為對金融市場的運行和金融產品的定價的影響。 

        hersh shefrin認為行為金融學的研究主題分為三部分:直覺驅動偏差、框架依賴和無效市場。啟直覺驅動偏差主要是指投資者在形成認知和做決策時存在著一些經驗規(guī)則及與此相聯系的系統(tǒng)性偏誤, 從而導致個人在金融市場上表現出一系列的偏差。框架依賴是指個人因為情景和問題的陳述與表達不同會有不同的選擇。無效市場是指在直覺驅動偏差和框架依賴的作用下導致價格偏離基本面價值。 

        在這三個主題中,要追究根本無疑前兩個是主要討論的對象,不只是因為無效市場是由他們產生,而且更重要的是前兩個方面都是關于人的行為偏差的描述。在此試圖用深度心理學的觀點來解釋這些行為的原因,已達到利用深度心理學的方法來幫助投資者提高投資能力的目的。 

        在直覺驅動偏差中,hersh shefrin主要指出了下面的一些影響人正確抉擇的經驗規(guī)則:典型性、過度自信、錨定、模糊性規(guī)避。在框架依賴中主要指出了:損失厭惡、協(xié)調決策、享樂式編輯、認知與情緒方面、自我控制、后悔、貨幣幻覺。 

        三、深度心理學在行為金融學中的應用方式 

        從以上對現在行為金融研究的陳述,發(fā)現在行為金融學還是主要在研究一些“金融怪象”,這些現象是用經典的金融理論所解釋不了的,而且用的方法基本就是由心理學借鑒過來的實驗法,在此基礎上利用認知心理學的理論作基礎來幫助解釋。也就是說,在現有的行為金融學里還是在用基于統(tǒng)計學的研究來解釋人的行為動機。那樣對個人投資者來說,他們即便了解了這些現象但對自己的實際幫助在那呢?因為這些現象的根源很深,我們在實際的投資過程中尼要認識自己的這些錯誤都很難,你說要完全改過那就是更加的難上加難了。所以說需要用另外的眼光,用一種更加長遠的方式來認識這些問題,從而尋找方法來逐漸幫助個人投資者來提高其投資能力 

        在kahneman的理論體系里,他提出了一種將人的認知過程區(qū)分為“直覺”和“推理”,并對二者做出了詳細的區(qū)分。通過這個行為金融學里重要的理論——前景理論的前提,會發(fā)現直覺是很多很多錯誤的根源。這也就自然的想到了榮格關于人的意識功能的劃分:感覺、思維、情感和直覺。在榮格這里,直覺是“直覺這種功能使你看見實際上看不見的東西,這是你自己在事實上做不到的。但直覺能為你做到,你也信任它”;“在你必須處理陌生情況而又無既定的價值標準或現成的觀念可遵循的時候,你就會依賴直覺這種功能。”和“但你處于一種直覺的狀態(tài),你通常不再注意細節(jié)。”,可以看出這和kahneman給直覺的功能是一樣的。 

        在榮格看來直覺更多的事無意識的表現,它可以無處不在的通過域下過程來影響你。這就是問題的所在那就是要改變直覺,就需要深入我人類的無意識當中來認識它和改變它。也就是說,最深刻的變化應該是從無意識的工作進行起。在這種情況下,榮格學派代表的深度心理學就是要針對人類的無意識來進行工作的。那深度心理學在行為金融學領域,也就是在幫助個人改善投資能力是最徹底和最好的。 

         

        參考文獻 

        [1]【美】薩繆爾森;諾德豪斯.經濟學(第十七版).北京: 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 

        第6篇:認知心理學論文范文

        關鍵詞:認知;認知心理學;旅行社從業(yè)人員;旅游法

        一、研究背景和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在醞釀了三十多年后,于2013年4月25日正式頒布,于2013年10月1日正式實施。這是旅游界的大事,也是國民生活的大事。在大眾旅游休閑時代到來的今天,旅游法的頒布關系著千千萬萬公眾旅游權利的實現和保障,《旅游法》的頒布是國家旅游發(fā)展邁出的重要而堅實的一步。旅行社從業(yè)人員是旅游活動中非常重要的角色,《旅游法》中有很大篇幅都是針對旅行社的規(guī)定,他們對新頒布的《旅游法》的認知狀況,關系到《旅游法》的實施的有效性,對國家旅游業(yè)健康有序發(fā)展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通過調查旅行社從業(yè)人員對于《旅游法》的認知,可以了解其對《旅游法》內容和實施情況的認知程度,為相關部門有效地實施旅游法提供第一手資料,很有實踐意義。

        二、文獻回顧和概念界定

        (一)近三年來關于《旅游法》的研究文獻回顧

        中國旅游研究院現任院長戴斌教授(2011)在其論文《論旅游權利應是旅游立法的宗旨和目標》中指出,保障旅游權利是旅游立法的最高宗旨與根本目標,并論述了保障旅游權利應成為旅游法的核心、靈魂和法理依據。[1]曾堅(2011)也在論文中表達了同樣的觀點。[2]同年,劉紅嬰(2011)提出由法律的本質、功能出發(fā),旅游立法不可停留在局部利益上,也不可只解決眼前的瑣碎的問題;[3]韓玉靈(2011)指出,基于我國國情,旅游法應選擇綜合立法模式;[4]王健(2011)在中國旅游發(fā)展筆談中指出,旅游作為一種綜合的社會現象,將以旅游者為核心,圍繞旅游者的需求形成一個多元系統(tǒng)網絡結構,旅游法要對這個結構上形成的各種社會關系進行全面綜合的調整;[5]黃健雄(2011)認為我國需要一個能夠促進旅游業(yè)持續(xù)快速健康發(fā)展的,并且更好地推動產業(yè)結構調整、擴大內需,更好地保護旅游經營者與旅游者合法權益的旅游法;[6]湯靜(2011)認為要以博弈的方式提供開放的對話平臺,博弈取代行政主導是促進旅游業(yè)有序發(fā)展的旅游法的關鍵理念;[7]李秀娜(2011)認為《旅游法》不僅要承載構建旅游產業(yè)綜合協(xié)調機制和旅游管理體制的重責,還要承擔旅游資源保護、開放和合理利用,規(guī)范和保障經營者和從業(yè)人員的經營活動,規(guī)范和有效管理旅游市場秩序,保障旅游者合法權益等;[8]柯永校、鄒榮標(2011)指出,旅游法應當確立市場化原則,降低旅游經營者入門檻,且應當樹立保護、實現和保障旅游者權利的宗旨;[9]汪傳才(2011)認為《旅游法》應定位為調整基本的縱向旅游法律關系的“旅游基本法”;[10]孟凡哲(2011)認為《旅游法》應當定位為對各個旅游主體都具備權威和震懾力的“硬法”;[11]樊志勇(2011)提出要強化政府主導的旅游管理機制,并在行業(yè)內部建立監(jiān)督檢查體系,建立官方或民間的類似于旅游警察的執(zhí)法隊伍,將旅游行政管理部門及其公務員納入行政監(jiān)督系統(tǒng)內;[12]楊曉紅、楊國良(2012)總結了近些年關于《旅游法》從理念到法律的演變過程,并最后指出,目前我旅游研究者對于旅游法理念以及旅游法的時代性和創(chuàng)新性研究明顯不足,有待加強;[13]樊英(2013)闡述了《旅游法》的四大基本原則,即國家保護原則,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相統(tǒng)一的原則,倡導健康文明環(huán)保旅游方式的原則,旅游業(yè)和旅游經營者的經營原則。[14]

        總體來說,旅游學者們都非常重視對《旅游法》理念的研究,對《旅游法》實踐過程的問題也有一定預見性研究,但對于旅游從業(yè)人員對于《旅游法》的認知尚未進行相關研究。

        (二)相關概念和理論

        (1)認知。“認知”是心理學界普遍使用的一個心理學術語,但是國內外心理學家在使用“認知”一詞往往含義不同。一般認為,認知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認知與認識的含義基本相同,指個體通過感覺、知覺、表象、想象、記憶、思維等形式,把握客觀事物的性質和規(guī)律的認識活動。狹義的認知與記憶含義基本相同,是指個體獲取信息并進行加工、貯存和提取的過程。認知是個體重要的心理活動,是人的意識的集中表現。認知過程是個體認知活動的信息加工過程。認知心理學將認知過程看成一個由信息的獲得、編碼、貯存、提取和使用等一系列連續(xù)的認知操作階段組成的按一定程序進行信息加工的系統(tǒng)。信息的獲得就是接受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信息。感覺的作用就在于獲得信息。信息的編碼是將一種形式的信息轉換為另一種形式的信息,以利于信息的貯存和提取、使用。個體在知覺、表象、想象、記憶、思維等認知活動中都有相應的信息編碼方式。信息的貯存就是信息在大腦中的保持,在記憶活動中,信息的儲存有多種形式。信息的提取就是依據一定的線索從記憶中尋找所需要的信息并將它取出來。信息的使用就是利用所提取的信息對新信息進行認知加工。在認知過程中,通過信息的編碼,外部客體的特性可以轉換為具體形象、語義或命題等形式的信息,再通過貯存,保持在大腦中。這些具體形象、語義和命題實際就是外部客體的特性在個體心理上的表現形式,是客觀現實在大腦中的反映。

        (2)認知心理學。認知心理學是20世紀50年代中期在西方興起的一種心理學思潮,20世紀70年代成為西方心理學的一個主要研究方向。它研究人的高級心理過程,主要是認識過程,如注意、知覺、表象、記憶、思維和語言等。 它將人看作是一個信息加工的系統(tǒng),認為認知就是信息加工,包括感覺輸入的變換、簡約、加工、存儲和使用的全過程。按照這一觀點,認知可以分解為一系列階段,每個階段是一個對輸入的信息進行某些特定操作的單元,而反應則是這一系列階段和操作的產物。信息加工系統(tǒng)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都以某種方式相互聯系著。認知心理學家關心的是作為人類行為基礎的心理機制,其核心是輸入和輸出之間發(fā)生的內部心理過程。但是人們不能直接觀察內部心理過程,只能通過觀察輸入和輸出的東西來加以推測。所以,認知心理學家所用的方法就是從可觀察到的現象來推測觀察不到的心理過程。

        (3)三元交互定論。“三元交互決定論”是班杜拉在吸收了行為主義、人本主義和認知心理學的有關部分的優(yōu)點并批判地指出它們各自不足的基礎上提出的,他認為,人不是單向的受內在的傾向性或者外在的環(huán)境所決定和控制的,人的內部因素、行為和外部環(huán)境三者之間既相互獨立,相互作用,又是相互決定的。[15]他提出的行為個體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三種模式(如圖1)。班杜拉的交互決定論是在眾多行為因果觀中獨具特色,它的獨到之處就在于把人的行為與認知因素區(qū)別開來,指出了認知因素在決定行為中的作用,在行為主義的框架內確立了認知的地位。此外,這種觀點視環(huán)境、行為、人的認知因素為相互決定的因素,注意到了人的行為及其認知因素對環(huán)境的影響,避免了行為主義的機械環(huán)境論的傾向。[16]

        圖1 三元交互決定論模型

        (4)旅行社從業(yè)人員。我國《旅行社管理條例》中指出:旅行社是指以營利為目的,從事旅游業(yè)務的企業(yè)。其中旅游業(yè)務是指為旅游者代辦出境、入境和簽證手續(xù),招徠、接待旅游者,為旅游者安排食宿等有償服務的經營活動。旅行社的營運項目通常包括了各種交通運輸票券(如機票、巴士票與船票),套裝行程,旅行保險,旅行書籍等的銷售,與國際旅行所需的證照(如護照、簽證)的咨詢代辦。最小的旅行社可能只有一人,最大的旅行社則全球都有分店。從狹義上講,旅行社從業(yè)人員是指在旅行社工作的人員,廣義上講包含旅游活動涉及的吃、住、行、游、購、娛各方面的工作人員。包括直接從業(yè)人員和間接從業(yè)人員。如領隊、導游、票務員、簽證專員、計調員(旅游操作)等。

        三、研究過程

        通過制定《旅行社從業(yè)人員對旅游法的認知問卷》,在泉州的旅行社發(fā)放了250份問卷,回收了241份,其中有效問卷有237份,問卷有效率為98.34%;通過《旅行社從業(yè)人員對旅游法的認知訪談》對14位資深旅行社從業(yè)人員進行了深度訪談,掌握了一定資料。

        通過SPSS20.0統(tǒng)計軟件問卷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針對237份有效問卷的受試者基本信息進行分析,如表1。就受試者性別來看,男、女性樣本量分別為45%、55%,男性偏多;年齡上看,20~40歲是從事旅行社旅游工作的主要人群,占87%;從受教育程度看,具有大專或本科學歷的占45%,具有高中或中專學歷的占30%,還兩者加起來超過了三分之二,而具有碩士學歷的僅一名,可見旅行社從業(yè)人員的總體受教育水平處于中等水平;從職位上看,基層員工占55%,負責人及高層領導合起來共占45%,較為平均;從工齡上看,旅行社從業(yè)人員集中在工作了兩年或三年,分別占到總被調查對象的38%和30%。在旅行社的調研中,99%的被調查者知道《旅游法》已于10月份開始實施,且對它有所了解。但,只有88.3%的旅行社工作人員從頭到尾認真閱讀了《旅游法》全文。有68.2%的旅行社在第一時間對從業(yè)人員進行了宣傳和培訓(如圖2)。

        調研中有57%的旅行社從業(yè)人員對于旅行社應根據《旅游法》做出調整表示贊同,有19%被調查對象表示非常贊同,認為旅行社應盡快調整過去舊的經營模式。如圖3:

        調研中有53%的旅行社從業(yè)人員認為相關部門應盡快出臺《旅游法》相關實施細則。但,11%的旅行社從業(yè)人員對于《旅游法》的切實可行表示不贊同。37%的被調查對象對《旅游法》實施將帶來的影響表示中立。65%以上的被調查者對《旅游法》中針對旅行社的相關規(guī)定表示贊同或非常贊同。其中,49%的從業(yè)人員非常贊同《旅游法》中旅行社對導游承擔責任與義務的相關規(guī)定。31%的被調查者對《旅游法》中關于旅游服務合同的規(guī)定表示中立。關于《旅游法》中涉及的“零負團費”問題,接受調查的旅行社管理人員和導游們呈現多種態(tài)度,如圖4:

        四、研究結果分析

        (一)外部環(huán)境是決定旅行社從業(yè)人員認知行為的潛在因素

        環(huán)境確實對行為有影響,甚至產生決定作用的影響。在調研過程中我們發(fā)現,有及時進行《旅游法》培訓的旅行社的從業(yè)人員對于《旅游法》的基本認知總體較好,且對《旅游法》的內容均有所了解。這種作用是潛在的,只有環(huán)境和人的因素相結合,并且被適當的行為激活時,環(huán)境才能發(fā)揮這種作用。這種潛在因素包含在行為發(fā)生之前,或行為發(fā)生之后,要具體分析。在認知行為發(fā)生之前,發(fā)生在個體周圍包含在環(huán)境中的事物往往有一定的規(guī)律。人們可以根據他們和環(huán)境交往的經驗歸納出這些規(guī)律,并預期在什么情況下會產生什么結果,借此來調節(jié)人們的行為。由于人類能認識環(huán)境中事物的規(guī)律,所以不一定要直接和事物接觸才可以獲得經驗,他們可以觀察別人的行為結果,來調節(jié)自己的行為。[16]

        (二)人的內部因素和環(huán)境的交互決定了旅行社從業(yè)人員的認知行為

        在訪談過程中,我們發(fā)現,經過一段時間的實施,旅行社從業(yè)人員對《旅游法》存在主動去認知的情況。因為,只有盡可能多了解法規(guī),才能避免觸犯法規(guī)。人既不是完全受環(huán)境控制的被動反應者;也不是可以為所欲為的完全自由的實體,人與環(huán)境是交互決定的。可見,環(huán)境中各種外部因素也會通過某種方式影響個體的自我調節(jié)過程。環(huán)境有利于建立自我調節(jié)功能,從而建立和發(fā)展自我反應的能力。

        (三)旅行社從業(yè)人員對《旅游法》的認知是與其自身認知意識和外部環(huán)境交互作用的結果

        由于在年齡上、受教育程度上、工作年限上、職位上的差異,旅行社從業(yè)人員對《旅游法》的認知不盡相同,表現出的行為也不同。所以認知過程是外部環(huán)境、個體內部因素、認知行為三者交互作用過程,而不是兩者的連接或兩者之間雙向的相互作用。

        五、結論

        目前,旅行社從業(yè)人員對《旅游法》的認知存在很大差異,這是各種因素交互綜合作用的結果。在有法可依的旅游市場條件下,旅行社從業(yè)人員對《旅游法》的認知程度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所在旅行社的競爭力。當地政府旅游管理部門及旅行社經營者應當對旅行社從業(yè)人員盡可能多進行《旅游法》宣傳和培訓,使其提高對《旅游法》的認知,加深對《旅游法》理念的理解。

        參考文獻:

        [1] 戴斌.論旅游權利應是旅游立法的宗旨和目標[J].旅游學刊,2011(3):12-15.

        [2] 曾堅.略論旅游法的立法定位[J].旅游學刊,2011(1):9.

        [3] 劉紅嬰.確立旅游法的坐標定位和價值取向[J].旅游學刊,2011(1):5.

        [4] 韓玉靈.基于比較的中國旅游立法模式選擇[J].旅游學刊,2011(1):6.

        [5] 王健.旅游學人對國家旅游基本法的期盼[J].旅游學刊,2011(1):7.

        [6] 黃健雄.我們需什么樣的旅游法[J].旅游學刊,2011(1):8-9.

        [7] 湯靜,博弈.而非行政主導[J].旅游學刊,2011(2):5-6.

        [8] 李秀娜.關于旅游服務和旅游經營者外延的法律探討[J].旅游學刊,2011(2):7-8.

        [9] 柯永校,鄒榮標.旅游立法應當以市場化和旅游者權利為導向[J].旅游學刊,2011(2):10-11.

        [10] 汪傳才.做大餅還是做小餅[J].旅游學刊,2011(3):5.

        [11] 孟凡哲.中國首部旅游法應定為“硬法”[J].旅游學刊,2011(3):6-7.

        [12] 樊志勇.進一步完善旅游監(jiān)督管理[J].旅游學刊,2011(3):7-8.

        [13] 楊曉紅,楊國良.從理念到制度――我國旅游法研究綜述[J].河北法學,2012(1).

        [14] 樊英.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基本原則[J].消費導刊,2013(4).

        第7篇:認知心理學論文范文

        [論文關鍵詞]師范生 合作教學能力 廣義知識觀 程序性知識

        目前,培養(yǎng)師范生的教育實踐能力已成為高校教師教育的重要方向。合作教學能力是教師的重要專業(yè)素養(yǎng)之一,培養(yǎng)師范生的合作教學能力是職前教師教育的重要職責。本文以現代認知心理學的廣義知識觀為視角,從課程目標、培養(yǎng)機制、實踐探索、養(yǎng)成策略等方面闡述師范生合作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

        一、合作教學能力:高校教師教育的重要目標

        21世紀的社會生活要求人們學會共同生活,合作能力是當代人才的基本素質,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精神、合作能力是教育不可或缺的目標之一。在此背景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教育——財富蘊藏其中》報告把“學會合作”列為面向21世紀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決定》指出:“鼓勵合作學習,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共同發(fā)展,促進師生教學相長。”《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新課改要“改變課程實施中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象,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有學者將新課程改革的這一目標簡稱為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即“自主、探究與合作”。由此可見,國際社會及國家決策部門對合作學習十分重視。合作教學(抑或合作學習)“是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系統(tǒng)地利用教學中動態(tài)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學習,并以團體成績?yōu)樵u價標準,共同達到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合作教學能力是指教師順利地運用合作教學的有關知識來開展合作教學所必備的,對教師順利、圓滿地開展合作教學直接起穩(wěn)定的調節(jié)控制作用的個體心理特征的總和。根據社會的發(fā)展需求,大多數高師畢業(yè)生要在教育教學第一線工作,教師職業(yè)需要他們具有扎實的教育理論功底和初步的教育實踐能力。因此,培養(yǎng)、提高師范生的教育實踐能力是高校教師教育體系的重要職責。師范生要走進新課程、適應新課程,必須具備新課程實施所需要的合作教學能力。因此,合作教學能力作為教育實踐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應成為服務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高校教師教育的重要目標。

        二、合作教學能力的知識觀及其培養(yǎng)機制

        (一) 廣義的知識觀及程序性知識學習簡介

        現代認知心理學認為,知識是主體通過與環(huán)境相互作用所獲得的信息及其組織。信息加工心理學家J·R·安德森把知識分成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兩類。陳述性知識即關于世界“是什么”的知識,由關于世界是什么的論斷構成;程序性知識被認為是用于具體情境中的算法或一系列操作步驟,即關于“如何做”的知識,由達成目標的方法或手段構成。一些心理學家又把程序性知識進行了分類,如有人把程序性知識分為三類:一類叫智慧技能,是用一套方法來對外辦事的能力;一類叫認知策略,是用一套方法來對內調節(jié)自己的學習過程以提高學習效率的能力;還有一類叫動作技能,是用一套方法來協(xié)調肌肉運動、支配軀體活動的能力。傳統(tǒng)知識觀是狹義的知識觀,僅指陳述性知識,現代認知心理學派持廣義的知識觀,認為知識既包括陳述性知識,又包括各種程序性知識。

        現代認知心理學認為,程序性知識學習是學習者掌握陳述性知識并使其在一定條件下向程序性知識轉化的過程,這一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即陳述性知識階段、轉化階段、自動化階段。在第一階段,程序性知識以陳述性知識的形式被學習者學習,其過程與陳述性知識的學習過程相同,這一階段的任務是學習者知道某一規(guī)則并能陳述該規(guī)則。轉化階段是指通過應用規(guī)則的變式練習,使規(guī)則由陳述性形式向程序性形式轉化。自動化階段是程序性知識發(fā)展的最高階段,規(guī)則完全支配人的行為,技能達到相對自動化。陳述性知識的掌握及其向程序性知識的轉化表明知識是如何轉化為能力的。

        (二) 合作教學能力的知識觀及形成機制

        “現代認知心理學主張用知識解釋能力,賦予知識與能力以新的內涵,提出了能力的知識觀,即把能力看作是通過學習而獲得的后天‘習得能力’,用廣義的知識來解釋人類習得的能力,認為人類一切后天習得能力都是由知識構成的”。我國學者皮連生認為:“如果把能力限于后天習得的能力,則其內涵與外延與廣義的知識相等。”基于此,筆者認為,合作教學能力主要由關于合作教學的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構成,是三類知識的有機統(tǒng)一體。現代認知心理學認為,獲得了某種程序性知識也就意味著獲得了運用某種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從能力的知識觀來看,合作教學能力的養(yǎng)成以通過學習而獲得合作教學的程序性知識為標志。

        目前的一些教育學公共課教學改革實踐報告介紹了加強實踐教學以培養(yǎng)師范生的教育實踐能力的做法,卻沒有闡明其理論依據。筆者認為,現代認知心理學的程序性知識學習觀科學地揭示了師范生合作教學能力的知識教學路徑。合作教學能力的學習實質上是學習者掌握合作教學方面的陳述性知識并使其在一定條件下向合作教學程序性知識轉化的過程。從程序性知識學習的一般過程來看,合作教學能力的形成過程要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合作教學能力的認知階段或陳述性知識階段。這一階段,師范生要在教師的組織指導下感知、理解并能陳述合作教學的有關基本知識。從陳述性知識向程序性知識的轉化過程來看,在這一階段,合作教學能力僅能以陳述性知識的形式存在,并不能說明師范生形成了現實的合作教學能力,因為能力表明的是人能夠現實地改變世界,而不是僅僅說出這個世界是什么、為什么、如何去改變世界。第二階段是通過應用合作教學規(guī)則的變式練習,使合作教學規(guī)則由陳述性形式向程序性形式轉化。在這一階段,教師要組織師范生進行合作教學變式練習,使之能夠運用合作教學規(guī)則于自身的教學實踐,較好地進行合作教學,形成初步的合作教學能力。第三階段,亦即合作教學能力的自動化階段,表明合作教學能力已完全形成。鑒于當前高師教師教育體系的現狀,教育學公共課只能初步地培養(yǎng)師范生的合作教學能力,自動化階段要延伸到師范生的未來教師職業(yè)活動中去。總之,教師培養(yǎng)師范生的合作教學能力就是要根據程序性知識學習的規(guī)律有效地組織他們開展合作教學程序性知識學習。

        三、師范生合作教學能力培養(yǎng)的實踐探索

        為了培養(yǎng)師范生的合作教學能力,2010年筆者在07級物理學專業(yè)的教育學公共課教學實踐中開展了如下循序漸進的工作。

        (一) 開展合作教學理論學習,使師范生掌握合作教學的陳述性知識

        形成合作教學能力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就是使師范生掌握合作教學的陳述性知識。因此,筆者要求師范生掌握必要的合作教學知識。2010年春筆者組織07級物理學專業(yè)的學生(全班只有30名學生)開展了合作教學理論知識學習,之前向學生提出了培養(yǎng)合作教學能力的計劃,并印發(fā)了有關合作教學知識的學習材料,以利于學生自學。課堂講授的內容主要包括:什么是合作教學、合作教學的意義、合作教學的過程、教師在合作教學中的作用、建立合作學習小組的策略、合作學習評價等。我們在后續(xù)的課堂教學中,通過提問、小測驗等形式檢查學生對合作教學的理解、記憶情況。事實表明,大部分學生對合作教學,特別是對如何開展合作教學的一些知識非常感興趣,掌握得特別好。這為筆者開展合作教學奠定了良好的思想、知識基礎。

        (二) 踐行合作教學理論,使師范生體驗合作學習

        為了使師范生進一步理解合作教學,筆者結合有關教學內容開展了合作教學。下面以“影響個體發(fā)展的因素及其作用”的教學為例,說明筆者的合作教學實踐。在合作教學設計階段,筆者首先確立了合作教學的目標:使學生全面深刻地理解“影響個體發(fā)展的因素及其作用”;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對教育口號“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進行正確的判斷與分析。然后將全班學生分成6個小組,每小組5人;各小組承擔相同的學習任務;小組內進行任務分工,1人負責查詢關于影響個體發(fā)展因素的各種觀點,其余4人分別學習遺傳素質、環(huán)境、學校教育、個體因素在個體發(fā)展中的作用;小組成員協(xié)商推薦一名小組長,負責小組學習活動的開展,推舉一名記錄員兼匯報員,負責對小組討論觀點進行記錄并代表本組對外交流。小組成員要在課下獨自學習有關材料、查找補充材料并在課堂上負責教會組內其他人。課堂上,筆者宣布課堂教學目標及教學安排,要求各小組承擔相同任務者臨時匯聚在一起成立專家小組,專家小組成員交流看法、加深理解、形成共識,然后各小組成員回到原來的小組,在小組長的組織下輪流向組內其他成員講解各自承擔的知識,做到包教包會。期間,筆者巡視、指點并了解各小組進展情況。在各小組學習的基礎上,要求各小組派出匯報員代表本組面向全班匯報本小組學習情況,并接受教師的隨機提問,其他4個小組對其匯報評定等級,確定各小組成績。在基本知識學習的基礎上,進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分析討論教育口號。先是獨立思考,小組內交流、討論,在小組學習的基礎上全班共同討論。由于學生對基本知識已掌握,并且對要討論的內容感興趣,臨近課堂教學結束時學生們還在各抒己見甚至辯論。合作教學實踐經驗證明,師范生在合作教學中體驗到了合作學習的價值,感性地認識到了合作教學該如何組織。 轉貼于

        (三) 師范生“為師”授課,接受合作教學訓練

        為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其教師勝任力,筆者在教育學公共課中開展了學生“為師”登臺授課的活動。鑒于07級物理學專業(yè)學生人數少,筆者要求每個學生至少兩次登臺授課,授課內容不限,可以是講解教材知識,也可以組織學生討論教育時事等。在第一輪登臺授課之后,筆者要求學生以“教師”的身份開展合作教學。為此,者要求他們學習印發(fā)的合作教學材料,做好合作教學的知識準備。根據登臺計劃,本周登臺的學生要在前一周寫出合作教學教案,與筆者交流、協(xié)商,并在筆者的指導下做好其他準備工作。經歷了前期的合作教學知識學習、合作教學實踐觀察、“為師”登臺授課之后,學生對以“教師”身份開展合作教學已有信心。從學生的表現來看,大多數學生能夠模仿教師的合作教學,有些學生甚至在合作教學的環(huán)節(jié)方面有所創(chuàng)新,例如有的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效果檢查環(huán)節(jié),要求各小組或寫論文,或編寫小品并表演等。當然,學生初次的合作教學演練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在小組任務分工方面,還不能吃透“合作”的精神要求,在自身的教師角色表現上還有些不知所措等。為了提高全體學生的合作教學能力,筆者對登臺授課學生的合作教學進行課堂點評,以鼓勵為主,并提出改進意見。

        四、師范生合作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一) 教師和學生要掌握必要的教育心理學知識

        教育心理學關于知識的分類、知識的學習過程、知識教學的策略,尤其是操作性知識學習及其教學策略的相關知識,是教育學專業(yè)教師和師范生開展合作教學、培養(yǎng)師范生合作教學能力的知識基礎。如果師生掌握了廣義的知識觀等有關內容,就能夠較好地理解合作教學能力的知識觀本質及其養(yǎng)成路徑,并懂得如何開展合作教學。然而,據筆者對所在單位的了解,教師教育專業(yè)的教師對教育心理學的掌握與運用并不理想,他們的教育心理學知識陳舊,有的教師甚至連“程序性知識”都所知甚少,何談運用。師范生對教育心理學知識的掌握少得可憐,而且零散、不牢固。據筆者了解,許多地方院校的心理學公共課只有36課時,課程內容多是普通心理學的知識體系,教育心理學的內容極少。高師院校從事教師教育的教師和師范生的教育心理學素養(yǎng)狀況影響了師生合作教學的開展。因此,為了培養(yǎng)師范生的合作教學能力,教育學專業(yè)教師應該自覺地學習、運用教育心理學基本知識,更新自己的教育心理學知識結構;高師院校要通過心理學公共課課程內容、課時量、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方面的改革,有效地促使師范生學習掌握教育心理學知識。

        (二) 強化師生合作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意識

        高校教師教育的重要職責在于使師范生掌握有關教育基本理論知識,逐步確立正確的教育觀,形成初步的教育實踐能力。然而,在教學實踐中,一些教師滿足于教育理論陳述性知識的低層次授受,忽視了培養(yǎng)師范生教育實踐能力的職責與目標。有些教師會向學生介紹合作教學的有關陳述性知識,介紹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所倡導的合作學習理念,有意或無意地拒絕培養(yǎng)師范生的合作教學能力,根本原因是這些教師缺乏培養(yǎng)師范生合作教學能力的目標、責任意識,這些教師需要更新教師教育理念,增強合作教學能力培養(yǎng)的責任意識。由于師范生就業(yè)的不確定性及部分學生志在考研,一些師范生的從教就業(yè)意識并不強,再加上現行的課程學習及教學評價重陳述性知識的掌握、忽視教育實踐能力的養(yǎng)成,因此,部分師范生對于開展合作教學覺得費時、費力,參與合作教學的積極性并不高。鑒于此,加強師范生的專業(yè)思想教育,提高學生發(fā)展合作教學能力的思想覺悟是非常必要的。

        (三) 為師范生提供合作教學的變式練習

        從合作教學能力的形成過程來看,師范生掌握合作教學的陳述性知識固然重要,而合作教學的程序性知識由陳述性編碼階段向操作性編碼階段的轉換最為關鍵,“程序性知識的學習,實質上是通過模式識別和操作步驟,形成條件與行動的聯系,即通過變式練習而獲得產生式的過程”。要培養(yǎng)師范生的合作教學能力,必須使師范生在變化的情境中練習和運用合作教學的規(guī)則或程序。如果師范生缺乏理論聯系實際的機會,那么師范生獲得的將是一堆關于合作教學的陳述性知識,而不是合作教學能力。教師應該組織學生開展合作教學的模式識別練習,使學生能夠正確認識合作教學。不僅如此,教師還要把合作教學能力作為合作教學的動作序列(合作設計——目標呈現——集體講授——小組活動——測驗——反饋與補救)來組織學生進行練習,使學生通過程序化、程序的組合來形成合作教學能力。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教學案例辨析,可以組織學生自選內容進行合作教學設計,組織學生根據合作教學設計進行登臺訓練,有條件的話還可以組織學生到中小學開展合作教學實踐,在教育實習中接受“下水”訓練。只有通過不斷的變式練習、實踐活動才能實現合作教學程序性知識從“能說”到“能做”的轉化。

        第8篇:認知心理學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自1986年美國學者舒爾曼提出“學科教學知識”這一概念之后,教師知識的問題隨即成為教師教育和教師教育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為什么教師知識的問題會在20世紀80年代的中期引起人們廣泛的關注和研究呢?本文從哲學認識論的轉換、教育改革的發(fā)展、教師專業(yè)化運動的興起、認知心理學的勃興、有效教師的研究等五個方面來對這一問題進行分析和闡釋,以求能理解和把握教師知識研究的全貌和發(fā)展線索,為進一步深化和促進教師知識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幫助。

        擁有知識的人才能當教師,這是自學校產生之日起人們就已形成的共識。但教師應該擁有哪些知識的問題,卻在相當長的時期里沒能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人們一直想當然地認為這是一個不言而明的問題:教師應該擁有所教授學科的知識與技能,僅此而已。到了19世紀,雖然有些學者開始強調教學知識與技巧的重要性,開始關注教師的知識構成,但他們的論述是零散的,既沒有形成一定的體系,也沒有進行深人的研究,教師的知識還是“一個遺漏的范式”。直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后,特別是自1986年美國學者舒爾曼(Shulman )提出“學科教學知識(pedagogicalcontent knowledge)”這一概念之后,教師知識的問題才引起學者們的廣泛關注,教師知識的研究才真正登上科學研究的殿堂,并隨即成為教師認知研究和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研究的核心內容,成為當代教師教育和教師教育研究的熱點領域之一。為什么是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才由美國學者率先對教師知識進行關注和研究?即教師知識研究興起的原因是什么?對這一問題的回答,既有助于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教師知識研究的全貌和發(fā)展線索,也有助于進一步深化和促進教師知識的研究。因此,本文就此問題進行初步的探討和分析。

        一、哲學認識論的轉向

        西方現代社會的發(fā)展,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就是一種由啟蒙運動所引發(fā)的社會理性化的過程,無處不在的技術理性像一個揮之不去的夢魔,成為西方社會的主導意識形態(tài)。在這種意識形態(tài)下,知識被看做是可以包裝并傳授或出售給別人的商品,是客觀存在并普遍適用的;教育和教學被看做是一個傳授的系統(tǒng),是一種技術性的事業(yè);教師被看做是用別人設計好的課程達到別人設計好的目標的知識傳授者,是手段一目的的中介人。因此,這種技術理性主義強調教師學科知識的掌握,強調對教師行為和技能的訓練,強調對教師和教學的控制,忽視教學的情境性和復雜性,忽視教師在教學中的主體性地位,忽視教師知識的實踐性、經驗性和個人性,即忽視教師知識的復雜性,從而也就忽視對教師知識的研究及其重要性的認識。

        從20世紀50-60年代開始,人們逐漸認識到科學技術雖然為人類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質財富和高質量的物質生活條件,但同時也帶來了各種各樣的負面影響,帶來了人的異化和主體地位的喪失。在這種背景中,開始了對技術理性的審視和反思。特別是隨著批判理論、后現代主義等哲學思潮對技術理性和實證主義的批判,使人們認識到由來已久的“手段一目的”范式的局限和不足,看到實踐問題的復雜性和情境性,促進了批判思想、反思文化的興起,這打破了客觀主義知識觀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為教師知識情境化、多元化和個人化思想的形成,以及為后來質化研究、敘述研究和案例研究等方法的興起,奠定了思想基礎和方法論基礎。另外,一些哲學家關于知識、認知和科學發(fā)展過程的研究,也為深化對知識的認識和對教師知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視野和手段。如,波普爾(K.R.Popper)的科學證偽思想,以及他在物質世界、精神世界之外,又提出有一個第三世界—客觀知識世界的思想;庫恩(T.S.Kuhn )科學發(fā)展圖式和科學共同體的論述;波蘭尼(M.Polanyi) "緘默知識(tacit knowledge)"概念的提出和闡述;哈貝馬斯你Habermas)根據知識的興趣,對知識進行技術性知識、實踐性知識和解放性知識的分類和研究。

        二、教育改革運動的深入

        自1958年《國防教育法》的頒布開始,美國社會各界對教育關注的程度越來越高,對教育問題的批評越來越多,教育改革的浪潮一浪高過一浪。但無論是20世紀60年代的課程改革、70年代的“返回基礎”運動、還是80年代初的綜合改革,都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都引起新一輪更加激烈的批評,這促使很多學者對美國教育改革失敗的原因進行深人地思索和研究,最終發(fā)現:教師是教育改革成敗的關鍵,那種把教師只是作為別人思想的被動實施者的自上而下式教育改革,是注定要失敗的;教師應該在教育活動中發(fā)揮更積極主動的作用,教育改革必須置于教師掌握之中。有鑒于此,美國中小學教育質量調查委員會于1983年提出了一份標題為《國家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勢在必行》的研究報告。報告的目標是追求教育的“卓越性”,它除了提出“新基礎課”的改革與提高教育標準等要求外,對教師的專業(yè)訓練標準和從教能力也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并提出要實施教師“職能測驗”,要視學生的成績支付相應的工資等。聯邦教育部將此報告批轉下發(fā)各州,要求各州按照報告的精神進行教育改革。這使教師在教育、教學和課程等方面擁有了更多的自主權和責任,而這些自主權與責任的行使需要教師擁有一定的知識和能力作基礎,需要教師積極的思考和反思作保障,由此需要對教師的知識給予關注和研究;而教師“職能測驗”的提出和實施,則更使教師知識的研究成為一種迫切的要求。

        另外,美國20世紀60年代所進行的課程改革是以布魯納結構主義教育理論為指導的,它強調對智能結構與發(fā)展的重視,強調對學科基本知識結構的研究和重視,這在一定程度上也為教師知識結構的研究起到了鋪墊和推動的作用。

        三、教師專業(yè)化運動的發(fā)展

        20世紀60年代,許多國家從對教師“量”的需求逐漸轉變?yōu)閷處煛百|”的需求,對教師素質的關注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因此,196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國際勞工組織提出《關于教師地位的建議》,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對教師專業(yè)化做出了明確說明,提出“應把教育工作視為專門的職業(yè),這種職業(yè)要求教師經過嚴格地、持續(xù)地學習,獲得并保持專門的知識和特別的技術。”教師專業(yè)化運動由此而開始,并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最終成為至今仍盛行不衰的世界潮流。

        在教師專業(yè)化的進程中,最初是一種關注教師專業(yè)標準提高和專業(yè)地位提升的、外在的、群體的專業(yè)化。無論是專業(yè)標準的提高還是專業(yè)地位的提升,都需要以教師的知識作為手段和保障。因為,一般把一門職業(yè)認定為專業(yè)的標準是:歸屬于一定的團體或組織、具有完善成熟的知識與技能、具有高度的專業(yè)自主權、需要嚴格的訓練和擁有一定的倫理規(guī)范,其中專業(yè)知識與技能是專業(yè)標準中的核心要素,它是一門專業(yè)具有不可替代性的根本條件。因此,對教師專業(yè)知識的關注與研究是教師專業(yè)化的必然要求。而到了20世紀80年代,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只有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yè)水平,才能真正使教學工作成為受人尊敬的一種專業(yè),成為具有較高的社會地位的一種專業(yè)。這樣,教師專業(yè)化的重心和主題就轉向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而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基本著眼點則是要通過豐富與發(fā)展教師個體的專業(yè)知識與技能,來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這就使教師知識的研究成為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切人點。

        四、認知心理學的勃興

        認知心理學的勃興為教師知識研究提供思想準備和方法論準備。認知心理學的興起,對20世紀上半葉一直統(tǒng)治著心理學界的行為主義思想進行了批判,揭示了行為主義刺激一反應范式的簡單化、還原性的傾向,認為心理學只研究人的外部行為反應是不夠的,外部行為反應要受到內部心理活動所左右,因而產生了研究行為背后的心理結構和心理事件的意愿,這種意愿一方面將研究的視角從對行為的研究引向對心理過程和內容的研究,形成了研究教師認知和學生認知的教育研究氛圍,另一方面也催化出對知識本質和知識在個體頭腦中如何組織的研究,為教師知識的研究提供了啟示和參考。加涅(R.M.Gagne)對知識進行的分類,布盧姆((B.S.Bloom)對教育目標的分類和對學生學習的知識和技能進行的分類,都為教師知識的分類研究提供了啟示;認知心理學將知識分為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也促進對教師知識不同成分的理解,尤其是為認識教師知識的實踐部分和內隱部分提供了幫助;認知心理學對概念知識的記憶與提取的研究,提出了層次網絡和激活擴散等模型,描述了知識在頭腦中儲存的方式,為理解教師知識的構成和結構提供方法和原型。

        五、有效教師研究的發(fā)展與轉型

        什么樣的教師是有效的教師?怎樣才能成長為有效的教師?這是有效教師(teacher effectiveness)研究的重要內容。從19世紀末開始的有效教師研究,經過大致三次主題的轉換,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轉向了對教師知識的研究。

        1.對什么樣的教師是有效教師的研究

        20世紀上半葉,教學的研究主要側重于對學生學習的研究上,認為搞清學生的學習過程,教學就可以依此進行,因而對教學和教師的研究比較少。最早對教師的研究是通過描述有效教師和低效教師之間人格特征上的差異來探索影響教學有效性的因素。由于當時還沒有測量心理能力、人格特質和態(tài)度等因素的工具和量表,因此早期的研究是讓學生們對他們認為是最好的教師進行評價,或者由教學專家進行判斷,從中尋找出好教師的特征,如有更好的教學技能、更多的學科知識、更嚴格的紀律、使學生產生更大的興趣等。到了20世紀30年代,由于心理學家已經制定出測量人格特征的量表,開始對教師的人格特征進行測量,發(fā)現了有效教師一般具有自我控制、良好判斷力、熱心、體諒、有魅力等特征。所發(fā)現的這些特征,雖然在直覺上似乎應與有效教學有關聯,但這些早期的發(fā)現并沒有得到實驗或經驗的檢驗,即沒有發(fā)現“好”教師的特點對他們做什么和他們的學生學到什么有多少影響。后來,隨著“學業(yè)成績測驗”方法的運用,研究者們開始對有效教師的特征與學生學業(yè)成績間的關聯性進行了研究,結果顯示,這種關聯性遠比預期的要低,在所有的情況中,只有不到30%的情況出現正相關。

        2.有效教師做什么的研究

        一方面由于有效教師是什么的研究沒有取得可靠的結果,另一方面由于行為主義和過程一結果研究范式的影響,20世紀50-60年代,研究者認識到“教師做什么比教師是什么更重要”,并開始將研究的側重點轉向對教師課堂行為的研究,特別是對專家教師教學行為的研究,如進度、提問、解釋、評價以及清晰性、指向性和熱心等。這些研究都是將教學行為或教學方法與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相關分析,其研究程序是精心設計的,研究過程是嚴格控制的,也取得了一些有用的、可靠的結果,有些結果甚至在當今的教學實踐中仍在起作用。

        但是,教學是一項復雜的活動. 并不像行為研究那樣簡單,教師的人格特征、情感因素、認知過程、行為活’動,以及學生的特點和反應、教學的情境等因素,都對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產生一定的影響,而且學生的學習成績并不是測量有效教學的惟一因素,也不是教學的惟一目的,因而催生了對有效教師研究的新轉向。

        第9篇:認知心理學論文范文

        摘 要:旅游目的地意象自20世紀70年代初產生以來一直是旅游研究中的熱點問題,國內外此類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本文以對此類研究成果的述評為基礎,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了旅游目的地意象的構成和發(fā)展過程,提出“destination image”的翻譯應體現該概念的心理學構成,從旅游者心理研究角度將其譯為“旅游目的地意象”;旅游目的地意象研究應著力將抽象的概念推理和具體的實證測量相結合;在此基礎上借助認知心理學理論成果提出了旅游目的地意象形成中的訊息加工過程及階段模式。

        關鍵詞:旅游目的地;意象;心理學;屬性定位

        多年的研究證明,旅游目的地意象(destination image)的概念已經被普遍接受,并被看作是理解旅游者目的地選擇行為過程中存在高度價值的概念之一(Baloglu和McCleary,1999)。早在20世紀90年代,旅游目的地意象研究就受到國內學者的關注,但因研究者不同的認識,對該專業(yè)術語的漢語翻譯也不盡相同。多數學者將其翻譯為“旅游目的地形象”,也有學者將其翻譯為“旅游目的地映象”或“旅游目的地印象”。作者認為,“形象”更多表現出“目的地營銷者”的主觀意識和定位,但如果從“個體心理活動”角度看,“destination image”更多地表示了旅游者對目的地各類訊息加工的一種“意象圖式”凝結。

        基于上述的看法,本文以梳理和述評相關研究成果為基礎,從心理學角度對旅游目的地意象的屬性、構成及發(fā)生過程進行歸總,以期對目的地營銷者和相關研究人員有所裨益,推動該研究內容的不斷深入。

        一、意象(image)和旅游目的地意象(destination image)

        “意象image”具有多元化的內涵和外延,在不同學科領域有不同的意義指向,在同一學科中的表義也是多樣化的(胡立新,2002)。

        1.意象(image)

        意象(image)概念是Boulding于1956首先提出的。他指出,意象是人們主觀價值和知識的凝結,對人的行為決策有著重大的影響,是個體和外界環(huán)境溝通的工具。Lynch(1960)認為,意象的形成是由特性(identity)、結構(structure)和意義(meaning)構成的,其性是特定場所的特質,特性若不強烈,在意象的形成過程中就會被忽略;另外,意象必須是一種物體的形態(tài),而且能和其它物體發(fā)生相互聯系,這種相互的關聯特征就是結構;意義則是幫助個體來深入連接特質的,當各要素間的關系增多時,人腦中對事物所形成的意象就更加清晰和深刻。Rapoport(1977)提出,意象是一種凌駕于知識之上的抽象概念,包括過去的經驗及現在的刺激;也就是說意象是個體主觀的理解經驗,而經驗的積累是由個體對本身的及外界的經驗積累組成的。Crompton(1979)認為意象是人們對某一物體、行為和時間所持有的信念(beliefs)、印象(impressions)、觀念(ideas)與感知(perception)的總和。

        Dicher(1985)提出,意象是所有的認知和情緒上的滿足,是一個實體在個體心目中的整體印象,并非為單一特性組成,而且意象不只是客觀的資料或細節(jié),而是由各種不同側面所構成的。因此,意象是一種態(tài)度或是概念,所包含的結構是多元的。Assael(1987)認為意象是針對特定對象經由一段時間整合不同來源訊息后的整體知覺。

        吳佩芬(1997)認為,意象為一個事物停留在個體腦海中的圖像,隨著個體經驗的積累,此圖像將不斷地重新組織;而此圖像不僅包括事物的本身,還包含周遭事物與此事物的關聯。栗志中(1999)認為,意象是一種包含了認知和情感因素的心理圖像。邱博賢(2003)提出,意象是個體在受到外在訊息刺激后,以個人主觀的經驗判斷,對相關屬性產生非具體可見的知覺、認知及評價的整體或刻板的印象,這種印象并非恒久不變的,它會隨著社會文化、感覺經驗、價值判斷等因素的改變而有所調整。

        從上述研究中可以看出,意象是通過個體對知覺、認知及情感的評價而產生的,它往往被研究者定義為個體心目中對某一事物所擁有的信念、意見與態(tài)度,其結構組成具有多層級和整體性的特征,同時受個人主觀經驗、社會文化背景及外界訊息的影響。

        2.旅游目的地意象(tourism destination image)

        雖然旅游目的地意象已經被研究了30多年,但學術界至今仍未對其達成統(tǒng)一的定義。在大多數旅游研究中將旅游目的地意象定義為“印象”、“觀感”或“心理表象”。Reynolds(1965)最早將“意象”應用于旅游研究中,他認為,“人類心理建構的發(fā)展是從環(huán)境整體訊息中選擇的一些印象為基礎的,個體在旅游活動中所形成的意象就是表現之一。”

        表1 旅游目的地意象概念作者概念Hunt(1971,1975)旅游意象是指人們對于非居住地的一種知覺。Gunn(1972)旅游意象是目的地給旅游者留下的心理印象,是旅游者對目的地的一種個人主觀認知。Crompton(1979)個人對于一個目的地的信仰、想法和印象。Assael(1987)個體根據各種來源的訊息總結出來的對目的地的看法。Phelps(1986)關于一個地方的看法或印象。Moutinho(1987)個體基于他們的知識水平和自我感覺而產生的對目的地的態(tài)度。Calantone et al(1989)對于旅游目的地的潛在認知。Embacher & Buttle(1989)經過調查,個體或集體所持的對目的地的想法或概念。Chon(1990)一個人對一個目的地的信念、思想、感情、期望和印象相互作用的結果。Dadgostar & Isotalo(1992)個體對于一個地方全部的印象或態(tài)度。Echtner & Ritchie(1993)個體對于目的地的整體的印象及對其特征的看法。Milman & Pizam(1995)普通公眾對于一個地方,一件產品或一次經歷在視覺上或精神上的印象。Lawson & Baud-Bovy(1997)個體對于特定地點持有的關于其知識、印象、偏見、幻想和情感的想法。Pritchard(1998)對于特定景區(qū)的一個客觀或主觀的印象。MacKay & Fesenmaier(2000)綜合各類產品(景點)及其屬性而構成的一個總體印象。Coshall(2000)個體對于目的地特征的看法。Murphy et al(2000)根據目的地的一系列訊息,個人組成的對旅游目的地的觀感集合。Bigne et al(2001)旅游者對目的地的主觀評價。Kim & Richardson(2003)隨著時間的推移,個人對目的地整體印象、信仰、思想、期望和情感的總結。資料來源:根據本研究內容整理。

        從表1可以看出,旅游目的地意象多被冠以心理學術語如知覺、印象、認知、態(tài)度和評價等加以解釋,其中多數定義都顯示“旅游目的地意象”包含了個體對旅游目的地的一種“印象”。金盛華(2005)認為,從社會心理學角度看,印象是指人在最初遇到新的社會情境時,主觀上按照自己舊有經驗為基礎的理解,將情境中的人或事物進行歸類所形成的關于人或事物的概念,是社會知覺過程的結果。此觀點恰當地解釋了旅游活動的社會屬性,也說明了旅游目的地意象是個人心理功能對環(huán)境訊息加工和互動的結果。

        需要說明的是,旅游目的地意象作為個體對旅游目的地各類訊息進行心理功能化加工的結果,不是一成不變的,這個結果會隨著旅游活動的發(fā)展而發(fā)生相應的變化。Fakeye和Crompton(1991)以美國德克薩斯州的Lower Rio Grande valley為研究對象,比較未到訪者、第一次到訪者和重游者在5個意象因素上的關系,結果發(fā)現這三組受訪者在“社交機會與吸引力”、“設施、食物、友善居民”、“自然及文化設施”、“住宿及交通”、“酒吧和夜生活”各個測量項目上均存在明顯差異。另外,Chon(1990)、Hu和Ritche(1993)、Baloglu和McCleary(1999)的實證研究也證明了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地意象會隨著旅游階段及活動時序的變化而發(fā)生變化。

        鑒于此,本文將旅游目的地意象(destination image)定義為:潛在或現實旅游者對某一旅游目的地所持有的一種印象,該印象是個體的社會知覺對旅游目的地相關訊息加工的結果,它會隨著個體旅游經驗、價值觀及外界訊息刺激等因素而發(fā)生階段性的變化。

        二、旅游目的地意象的構成及過程

        1.旅游目的地意象構成的心理維度

        “意象”屬于心理層面,較為抽象,因此,旅游意象研究自Hunt(1971)開始至今,研究者對于意象的構成仍然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看法。Echtner和Ritchie(1993)提出了旅游目的地意象概念構架,其中包含3個連續(xù)性維度:整體(holistic)和個別(attribute)屬性、功能(functional)和心理(psychological)屬性、普遍(common)和獨特(unique)屬性。雖然他們提出的3個連續(xù)性維度得到學者的廣泛認同,但大部分都是在概念上被引用,完全應用于實證研究的還比較少見。Balogulu和McCleary(1999)所提出的旅游目的地意象構成包含了3個基本維度:認知意象(cognitive image)、情感意象(affective image)及其二者共同構成的旅游目的地整體意象(overall image)(見圖1)。Beerli和Martín(2004)從實證層面對Balogulu和McCleary(1999)所提出的旅游目的地意象構成進行了延伸研究,揭示了旅游目的地意象成因主要受個人因素(personal factors)和訊息源(information sources)的影響(見圖2)。該實證研究說明了旅游者會因為訊息來源的不同(如旅游業(yè)相關人員、宣傳、導游手冊、親朋的口碑效應等)產生不同的認知意象,而動機會影響情緒性的評估,旅游者的社會人口學特征(性別、年齡、社會、階層、國籍)也會影響其旅游目的地意象。

        圖2 旅游目的地意象形成的路徑模式

        資料來源:Beerli和Martín(2004)。

        從知覺理論看,人們對環(huán)境訊息的收集和加工,實際上是一種知覺、認知和評價相互結合而共同構成的連續(xù)過程(Rapoport,1977)。認知是人們對于某一地區(qū)的態(tài)度或信念的總和,個人所接受的外部刺激將有助于形成認知意象(Gartner,1993)。認知是個體對旅游目的地某種事物的看法和知識構成,也可以說是個體對目的地某事物物理屬性的特定信念或理解。個體認知是個體理性知覺對外界環(huán)境的評價,在指導個體行為中處于主導地位。因此,認知意象在旅游目的地意象構成中占據了主導地位。

        情感評估可以被看作是個體對某一產品的態(tài)度,當把旅游目的地看作一種產品時,在產品與情感的相互作用下就會產生目的地意象的情感成分。Gartner(1993)將目的地意象中的情感意象定義為:不同利益?zhèn)€體根據自身旅游需求對目的地的評價。Baloglu和McCleary(1999)則認為情感意象是個體對目的地某種事物的感覺及依附感,或是對目的地某種事物的知識情感。由此而產生的旅游者對目的地情感層面的聯想(affective association)是旅游者對目的地所產生的特殊情感聯結,當旅游者對此目的地具有正向的情感聯想時,則可能考慮前往;反之,則放棄到訪該地(Woodside和Steven,1989)。情感意象是在認知意象的基礎上形成的,當旅游者面對一系列有意義的外界訊息并對其有所認知、評估后,情感意象繼而產生。在情感意象實證測度上,Balogulu和McCleary(1999)的研究將情感從認知中獨立出來,并將其劃分為8個維度:愉悅(pleasant)、不愉悅(unpleasant)、無精打采(sleep)、激勵人心(arousing)、放松(relexing)、沮喪(gloomy)、振奮(exciting)和煩惱(destressing)。總之,不論特定對象是單獨經由認知或情感評估,或是經由相關知覺(旅游經驗)內化后的情感喚醒,各類旅游目的地意象要素將最終整合,并生成對旅游目的地的整體意象。

        2.旅游目的地意象的發(fā)生階段及過程

        旅游目的地意象的構成具有復合型和多面性特點,對其形成形式進行劃分必然存在一定的分歧。Reynods(1965)提出,意象是潛在旅游者在眾多印象中選擇某部分印象所形成的心理結構,是潛在旅游者對旅游目的地總體印象生成的心理基礎。Gunn(1972)以意象形成的階段模式解釋了不同訊息對意象形成的影響,并將旅游目的地意象劃分為原始意象(organic image)和誘發(fā)意象(induced image)。Fakeye和Crompton(1991)延續(xù)了Gunn的理論,基于意象理論及概念上的構架,將旅游目的地意象延伸劃分為原始意象(organic image)、誘發(fā)意象(induced image)和復合意象(complex image)。Gartner(1993)嘗試發(fā)展了旅游目的地意象形成的理論基礎,提出旅游目的地意象形成是由3個不同階段但又相互關聯的部分構成:在認知意象(cognitive image)階段游客對于已知的特定對象特性進行評估或了解;情感意象(affective image)和游客旅游目的地的選擇動機相關;在意動意象(conative image)階段游客分析所有內部和外部訊息并從眾多旅游目的地中選擇一個適合的旅游目的地。

        旅游活動的本質是一種人類自我完善和發(fā)展的自覺活動或經歷(馬耀峰,白凱,2007)。雖然多數學者認為其目的是追求身心愉悅,但從深層次看,旅游活動是人類自發(fā)地通過旅游來認識自然和社會,求解自然和社會發(fā)展及運行規(guī)律的過程。因此,作者認為,旅游目的地意象形成的過程也是個體對目的地各類訊息進行加工和解釋的歸因過程,該過程可能是自發(fā)的,也可能是有意識的,它和旅游者的動機、決策及體驗密切相關,其意象成型過程遵循Fakeye和Crompton(1991)提出的旅游目的地意象呈現規(guī)律(原生意象、誘發(fā)意象和復合意象)(見圖3)。

        和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文所提出的旅游目的地意象形成過程強調個體對訊息的加工和旅游動機在旅游目的地意象最初形成中的作用。傳統(tǒng)研究認為需求是人產生動機的主要原因。簡單講,個體心理會努力去實現一種平衡和穩(wěn)定的狀態(tài)。當這種平衡和穩(wěn)定狀態(tài)被打破的時候,也就是需求和欲望產生以后,動機隨之產生,具體的行為也就產生了。因此,動機可以被定義為一種由于不滿而產生的內在動力,正是這種內在動力促使個人去進行一個特定的活動(Martin et al,2008)。旅游動機也是在需求基礎上產生的,其中的推動因素多和個人內在心理需求有關,如逃逸、放松、求知、娛樂等;拉動因素也被界定為“個人旅行的心理―社會動機”(Baloglu和Uysal,1996),是個人選擇外出旅游的外部原因。

        20世紀60年代西方興起的認知心理學理論,是用訊息加工的觀點看待人的心理活動,認為人的心理過程是一個主動搜尋訊息、接受訊息并在一定的心理結構中進行加工的過程(方俊明,1990)。當人們旅游動機產生后,雖然沒有到訪過旅游目的地,但通過內省經驗,旅游目的地仍然能在他們頭腦中產生出一個意象,通過對該意象進行處理和加工,就形成了旅游目的地的原始意象(organic image)。在進一步的訊息搜索及分類加工后,個體會決定是否繼續(xù)訊息搜索或放棄旅游計劃。放棄即表明旅游決策失敗,個體對旅游目的地將形成一個模糊的意象結果。當個體繼續(xù)進行目的地訊息搜尋并決定出行后會形成旅游目的地的誘發(fā)意象(induced image);通過在旅游目的地的各類體驗活動,旅游者會不斷修正自己的目的地意象;在旅游活動結束前,旅游者將形成最終的旅游目的地復合意象(complex image)。因為意象是通過一連串的訊息傳播及認知過程形成的(Reynolds,1965),因此,旅游目的地意象的形成過程就是旅游者對相關訊息的“篩選”及“擴大”過程,也就是說,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活動過程中可能會選擇性地接收目的地訊息(或者僅接收特定的目的地訊息),這時旅游者會對這些訊息加以判斷,進而擴大組合成旅游目的地整體的意象。

        圖3 旅游目的地意象形成中的訊息加工過程及階段模式

        三、結語

        20世紀70年代,旅游目的地意象開始進入旅游研究者和經營者的視線,經過30多年的發(fā)展依舊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顯示出旅游目的地意象研究會隨著旅游產業(yè)的發(fā)展不斷深化。旅游者對旅游目的地意象的評價不論是正面還是負面的,都需要從個體心理角度對其進行測定和評估,以此來保證目標市場研究的有效性,確保旅游目的地在市場競爭中的優(yōu)勢持續(xù)不斷。

        認知心理學產生后,心理學家找到更為客觀的研究方法推動了意象問題的研究。認知心理學派的學者從訊息加工的角度將意象(image)定義為當前不存在的事物的一種知識表征,它代表著一定事物,傳遞著它們的訊息,具有鮮明的感性特征(彭聃齡和張必隱,2004)。從該視角看,意象可以是過去所經歷過的事物或時間的簡單再現(記憶意象);也可以是記憶意象的重新組合(想象意象);既有視覺意象、也有聽覺、觸覺、味覺、嗅覺、運動等等意象類別。而旅游目的地意象正是包含了上述種種的心理學屬性特征。

        從本文的文獻述評過程中可以看出,旅游目的地意象研究始于西方,其研究已從最初的概念探討深入至抽象概念維度和實證研究相互關聯。這也表明該研究內容正在向更加細微化的方向延伸。通過更細化和深入的研究能清晰地發(fā)現具體的目的地意象形成因素,更易于旅游經營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市場營銷活動,這也是國內該領域研究值得注意、借鑒并加以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 Asseal H.Consumer behavior and marketing action[M].Boston:Kent Publishing,1987.轉引自Fakeye P C,Crompton J R B.Image difference between prospective,first-time,and repeat visitors to the lower Rio grand valley[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1,30(2):10-1.

        [2] Baloglu S,McCleary K W.A model of destination image formation[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9,26(4):868-897.

        [3] Baloglu S,Uysal M.Market segments of push and pull motivations:a canonical correlation approac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1996,8(3):32-38.

        [4] Beerli A,Martín J D.Factors influencing destination imag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4,31(3):657-681.

        [5] Bigne J E,Sanchez M I,Sanchez J.Tourism image evaluation variables and after purchase behaviour:Inter-relationship[J].Tourism Management,2001,22(6):607-616.

        [6] Boulding K E.The Image[M].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56:10-11.

        [7] Calantone R J,Di Benedetto A,Hakam A,Bojanic D C.Multiple multinational tourism positioning using correspondence analysis[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89,28(2):25-32.

        [8] Chon K S.The role of destination image in tourism:a review and discussion[J].The Tourist Review,1990,45(2):2-9.

        [9] Coshall J T.Measurement of tourists’ images:The repertory grid approach[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0,39(1):85-89.

        [10] Crompton J L.An Assessment of the Image of Mexico as a Vacation Destin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Geographical Location upon the Image[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79,18(4):18-23.

        [11] Dadgostar B,Isotalo R M.Factors affecting time spent by near-home tourists in city destinations[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2,31(2):34-39.

        [12] Dicher E.What’s in an image?[J].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1985,2(1):75-81.

        [13] Echtner C M,Ritchie J R B.The Measurement of Destination Image:An Empirical Assessment[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3,31(4):3-13.

        [14] Embacher J,Buttle F.A repertory grid analysis of Austria’s image as a summer vacation destination[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89,27(3):3-7.

        [15] Fakeye P C,Crompton J L.Image differences between prospective,first-time and repeat visitors to the Lower Rio Grande Valley[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1,30(2):10-16.

        [16] Gartner W C.Image formation process[J].Journal of Travel and Tourism Marketing,1993,2(2):191-215.

        [17] Gunn C A.Vacationscape:Designing Tourist Regions[M].1972.轉引自Echtner C M,Ritchie J R B.The Meaning and Measurement of Destination Image[J].Journal of Tourism Studies,2003,14(1):37-48.

        [18] Hu Y,Ritchie J.Measuring Destination Attractiveness:A Contextual Approach[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3,32(2):25-34.

        [19] Hunt J D.Image:A Factor in Tourism[J].1971.轉引自Hunt J D.Image as a Factor in Tourism Development[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75,13(3):1-7.

        [20] Hunt J D.Image as a Factor in Tourism Development[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75,13(3):1-7.

        [21] Kim H,Richardson S L.Motion picture impacts on destination image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3,30(1):216-237.

        [22] Lawson F,M Baud-Bovy.Tourism and recreational development[J].1977.轉引自Baloglu S,McCleary K W.A model of destination image formation[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9,26(4):868-897.

        [23] Lynch K.The image of the city[M].Cambridge:MIT press,1960:11-13.

        [24] MacKay K J,Fesenmaier D R.An exploration of crosscultural destination image assessment[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0,38(4):417-423.

        [25] Martín H S,Ignacio A R B.Exploring the cognitive-affective nature of destination image and the role of psychological factors in its formation[J].Tourism Management,2008,29(2):263-277.

        [26] Milman A,Pizam A.The role of awareness and familiarity with a destination:The Central Florida case[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5,33(3):21-27.

        [27] Murphy P,Pritchard M P,Smith B.The destination product and its impact on traveller perceptions[J].Tourism Management,2000,21(1):43-52.

        [28] Moutinho L.Consumer behavior in tourism[J].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1987,21(10):5-44.

        [29] Phelps A.Holiday destination image―the problem of assessment :An example developed in Menorca[J].Tourism Management,1986,7(3):168-180.

        [30] Pritchard M P.Responses to destination advertising:Differentiating inquiries to a short,getaway vacation campaign[J].Journal of Travel and Tourism Marketing,1998,7(2):31-51.

        [31] Rapoport A.Human Aspects of Urban Form:Towards A Man-Environment Approach to Urban Form and Design[M].New York:Pergamon Press,1977:438.

        [32] Reynolds W H.The role of the consumer in image building[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65(7):69-76.

        [33] Woodside A G,Steven L.A General Model of Traveler Destination Choice[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89,27(4):8-14.

        [34] 方俊明.認知心理學與人格教育[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0:64.

        [35] 胡立新.“意象”(Image)在不同學科語域中的表義辨析[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38(2):36-40.

        [36] 金盛華.社會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04-105.

        [37] 栗志中.主題園游客游憩行為與意象關聯之研究[D].臺中:朝陽科技大學企業(yè)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99.

        [38] 馬耀峰,白凱.基于人學和系統(tǒng)論的旅游本質的探討[J].旅游科學,2007,21(3):27-31.

        [39] 彭聃齡,張必隱.認知心理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229.

        [40] 邱博賢.觀光意象、滿意度與行為意象間關聯之研究――以宜蘭地區(qū)四大休閑農場為例[D].臺北:世新大學觀光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3.

        [41] 吳佩芬.主題園游客對主題意象認知之研究――以六福村主題游樂園為例[D].臺中:私立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97.

        A Review of Researches on Tourism Destination Image Positioning:a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BAI Kai

        (School of Tourism and Environment,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062,China)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韩专区欧美精品 | 日日橹狠爱欧美视频国产 | 日韩精品色婷婷免费视频 |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第十页 | 三上悠亚AV福利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欧美日韩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