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大學體育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1推動高校體育與社會體育接軌
高校體育教學應該依托社會體育理論,通過廣泛的實踐與社會體育接軌。在我國的高校里社會體育課程一般是公選課,從課程開設以來普遍受到學生的喜愛和好評,在學生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和共鳴?,F今的大學生都有著自己的思想和對社會發(fā)展的構想,并且隨著中國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和小康社會生活方式的滲入,使大學生的健康觀念不斷轉變,越來越能認識到終身健身的重要性和偉大意義。因此,大多數學生認為應該進一步強化全民健身意識,不斷提高全民的健身水平,政府應該加大資金投入,建立更多的公共體育設施,引導全民健身,對科學健身進行普及教育,提高全民的身體素質水平。即將步入社會的大學生應該在掌握社會體育理論的基礎上將其應用于實踐,因此,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實踐技能的培養(yǎng)和提高。在社會體育課程的教學中,我們可以采取課堂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課程考核也不再單單以期末考試成績?yōu)闇?,而是加入平時成績的考核,其中包括實踐成績評定。為大學生制訂的課外實踐成績評定可以包括許多方面,例如,為自己制訂科學合理的運動方式、運動時間安排,參加體育俱樂部等。要緩慢地提高實踐成績在期末總成績中所占的比例,使學生逐漸提高對社會體育實踐重要性的認識。這樣才能夠使學生消除后顧之憂,極大地激發(fā)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熱情和積極性,能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健身習慣,使之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健康水平。通過對比兩種不同的教育方法,可見實踐教學的效果明顯優(yōu)于單純的理論教學。社會體育實踐教學的開展使學生對高校體育與社會體育的接軌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也因此進一步加強了對體育鍛煉的目的性和針對性,健身的自覺性普遍得到提高,并且能夠對健身效果正確科學地進行評價。學校社會體育俱樂部的建立,進一步促進了學生體育健身的積極性,使體育健身成為一種興趣和愛好,形成終身健身的良好習慣。
1.2社會體育理論教學與實踐相結合
社會體育課程的設立以及全民健身計劃的開展為高校體育教學賦予了更加深刻的內涵。高校體育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完成高校體育課程的任務和教學任務的目標,還要依據全民健身計劃的要求,本著終身健身的教學理念,將社會體育教學演化成長期的、系統(tǒng)性的教學。大學的社會體育教學必須要與實踐相結合,與社會相接軌,使社會體育教學走向社會化、人性化的道路,結合社會體育理論與實踐的優(yōu)缺點,加快推進高校體育教學與社會體育的結合進程。只有通過社會體育實踐教學才能科學地掌握健身的基本技能,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與社區(qū)的社會體育指導實踐活動,從而帶動和影響周圍的居民參與體育鍛煉活動,反過來也能提高自身的運動技能。
1.3加強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建設
社會體育指導員是指組織群眾性體育活動的管理人員,能夠在人們進行健身的過程中給予科學的指導和正確的動作示范的高素質體育人員。社會指導員在全民健身計劃中所起的作用是相當重要的,不僅是健身活動的參與者,更是組織者和引導者,直接關系到全民健身計劃開展的成功與否。但是,我國的現實狀況是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遠遠不能滿足全民健身的需要,人們對科學健身、計劃健身有著強烈的迫切需要,因此,壯大和發(fā)展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迫在眉睫。而高校體育教學的目的就在于為社會輸出符合社會要求的高素質體育人才,因此,大學畢業(yè)生成為社會體育指導員的重要來源。在校大學生要在加強社會體育理論教學的同時,重視實踐,帶動周圍的人群參與到全民健身活動中去,為全民健身計劃的實現助力。大學生通過對社會體育理論與實踐的學習,不僅能夠掌握科學合理的鍛煉方法,還能熟練掌握相關的運動技能,所具備的素質能夠很好地承擔起組織社會體育和健身活動的組織任務。只有對全民健身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建立了對運動健身的興趣,逐漸養(yǎng)成了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才能在今后的社會實踐中更好地展示自己的綜合素質,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和素質。
2實踐環(huán)節(jié)的優(yōu)化
2.1充分認識到社會實踐的重要性
2.1.1基礎業(yè)務能力的培養(yǎng)
理論是實踐的指導,因此,在校大學生要有扎實的社會體育理論功底,以及基本的社會體育工作技能,掌握社會體育最基本的相關知識,還應具備一定的組織團結能力,了解一些管理方面的知識。
2.1.2知識面要寬廣
現今社會所需要的人才是綜合型的高素質人才,因此,大學生應該在學好本專業(yè)的基礎上不斷擴展自己的知識面,依據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使素質教育由單一的社會體育理論教學轉向多學科聯系教學,尤其是相鄰的體育教育、傳統(tǒng)體育教學等學科,做到互相滲透、互相補充,拓寬體育知識的教育范圍,提高社會體育人才的社會適應性。
2.1.3能力要求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的教育模式也應從單純的理論教學轉向側重創(chuàng)造性和能力提高的軌道上來,最重要的是要加強實踐教學,不斷提高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以適應今后的社會工作。
2.1.4素質的提高
素質的提高不僅要體現在專業(yè)素質的提高,還要提升綜合素質。21世紀的社會體育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對大學生提出了更高的綜合素質要求,作為大學生必須要強化政治思想教育,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根據社會體育發(fā)展的需要,我國的高素質體育人才和高校教育質量仍然需要進一步提高,在以培養(yǎng)社會體育專業(yè)素質教育為核心的基礎上,拓展其他方面的素質教育,特別是人文素質教育。市場配置資源而導致的社會流動性要求學生要有極強的心理和身體素質,因此,不斷加強心理素質培養(yǎng)是當前大學生提高社會適應性的必然要求。另外,創(chuàng)新精神和能力的培養(yǎng)也十分重要。
2.2加強基礎建設
實踐的基礎設施是社會實踐活動順利進行的保障,因此,必須重視基礎設施的建設,在允許的范圍內,加大資金投入,包括實踐基地、實踐經費等都要進行預算。社會實踐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因此,必須要投入足夠的人力、物力、財力,設立一個好的計劃,然后依據計劃進行。
3結語
(一)有助于加強學生意志品質和道德作風的培養(yǎng)新時代的體育活動是集運動技藝與藝術功能于一體的人類社會的一種高級別文化活動,它是人類智慧的高級體現。賽場上的驚險,技術上的對抗,戰(zhàn)術上的配合,時間上的緊迫,偶然時的得失,視聽上的藝術,群眾欣賞到的是一場精彩紛呈的流動藝術盛宴。高等學校通過體育教育手段,將體質、意志和品格教育有機地融為一體,能培養(yǎng)學生們的頑強拼搏、團結協作的精神,增強他們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并由此產生巨大的社會凝聚力和感召力,為21世紀社會培養(yǎng)了全面合格的新型人才。
(二)有助于增強學生的體質現代社會里,人們越來越意識到體育運動的巨大作用,體育運動的科學意義也越來越被可。體育鍛煉有助利于人體骨胳、肌肉的生長,增強心肺功能,提高肌的體抗病能力。在大學里沒有升學的壓力,不用顧及對文化課的影響,體育課是實打實上的,而且體育課占的一定學分也讓學生們自覺地放棄了逃課的念頭。大學生完全可以自主選擇喜歡的體育課程,這在一定程度上鼓勵了同學們參加體育運動的積極性。
(三)能間接提高社會生產力發(fā)展水平高等學校體育教育是一項包括智力教育和體力教育的綜合性事業(yè),對學生的培養(yǎng)使他們具有強健的體魄,以保證他們將來作為勞動者有充沛的精力投人生產過程,提高勞動效率。也就是說,高等教育所生產的主要是造就人的健康資本。目前大學生畢業(yè)后需要走上社會,因此,對大學生人力資源投資、能間接提高社會的生產力發(fā)展水平。
二、實現策略
(一)堅持人文主義價值取向,抵制功利思想學校體育的教學理念與價值傳輸是在教學過程中完成的,同時也同社會環(huán)境密切相關,尤其是同國家的發(fā)展狀況有緊密關系。在我國,人們普遍將現代化看作是社會發(fā)展的結果,而很少有人將現代化看成是一個發(fā)展過程和社會發(fā)展條件。這種將“現代化”視為目標的理念,導致了教育成為實現現代化總目標的一項重要分解目標。由此可能導致的問題是,教育被作為一項國家現代化發(fā)展指標,而不是人的一種必要的需求,被賦予了功利主義色彩。學校體育教育中強烈地反應出這一特點。我國的體育教育與其他教育一樣,都是在舉國體制框架下進行的,導致了學校體育教育視看作是打造身體素質的一件工具,體育教育的任務就是生產體育人才,體育教育是實現現代化目標的一項手段,這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教育的根本宗旨,即體現“人”的價值,也掩蓋了體育精神實質與體育的價值。在這種教育理念下,對人的全面培養(yǎng)轉換成了培育體育專業(yè)人才,淹沒了學校體育應具有的教育價值。所以,在體現出體育教育的真正價值,一定要摒棄功利主義的價值理論,樹立人文主義理念,突出人的價值,使教育的目的回歸至人本身。
(二)貫徹體育精神,樹立正確的體育教育思想體育的基本精神與價值,是一種體育歷史發(fā)展過程中的文化沉淀,這種文化沉淀體現在個體的生命體驗過程中和在體育教育過程中所感受的身心享受。也就是說,體育的基本精神是對人身體的關懷,完成人身體的一種超越。所以,體育教育的價值不在于體育本身。在教育理論方面,學校體育目的是傳導體育精神,體現體育價值、體現體育對人的意義,弘揚體育文化。體育教育的價值是進行“人的培養(yǎng)”,這種培養(yǎng)絕不僅僅是提高身體素質,而是要使人在生活中體現出體育價值。也就是培養(yǎng)一個健全的、全面發(fā)展的人,這種全面發(fā)展的人既有健壯的身體素質,又有嶄新的生活價值理念。在某種程度上看,學校體育教育就是通過傳導體育文化,培養(yǎng)正確的體育價值理念來使體育教育回歸至教育宗旨,即培養(yǎng)出全面發(fā)展的人。所以,完成對人身體的超越絕非簡單的體育競技教育能夠實現的,需要樹立起正確的體育價值觀,以此獲得人的全面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思想動力。
(三)通過學校體育教育來提升生活品質人的精神世界包括價值理念和實踐理念,從學校體育教育來看,既包括“強體”這一實踐理念,還包括“育心”這一價值理念,其目標都是為培養(yǎng)一個全面發(fā)展的人,當人獲得全面發(fā)展,也就獲得了一種生活意義與生命的價值。我國的體育教育中,學校體育教學的目的被定位于培養(yǎng)具有奪取獎牌能力的體育專業(yè)人才,而忽視了對人的培養(yǎng)。樹立正確的學校體育教育理念,回歸到提高人的生活品質上來,有利于提高學生和社會對體育教育的認同感,有利于學校體育獲得社會公眾的支持,并為提升學校體育教育質量奠定深厚基礎。
1.1能夠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
在大學體育課的教學中采取激勵教學法,可以讓大學生保持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能夠正視生活和學習中出現的困難和壓力,從而加強對體育運動的熱愛,能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大學生正處于學校與社會的過渡階段,他們的思想還不是很成熟,在體育教學中運用激勵教學法,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還可以緩解學生的學業(yè)壓力和生活壓力,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可以使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學習態(tài)度和生活態(tài)度。
1.2有效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大學生雖然已經是成年人,但是還是缺乏生活閱歷,他們的心理尚不成熟。通過激勵教學法在大學體育中的應用,能夠在增強他們的身體素質的同時,還能夠增強他們的心理素質,使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fā)展,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
1.3推動大學體育教學改革
激勵教學法是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它對于推動體育教學改革具有很大的作用。大學生是一個需要被肯定、被激勵的群體,這對于他們的學習和生活都有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在大學體育教學中運用激勵教學法,能夠不斷推進大學體育的教學改革,探索出更多更好的教學方式,從而不斷提升學生們的自我意識,達到增強體育教學效果的目的。
2如何在大學體育教學中運用激勵教學法
2.1用語言激勵學生
語言是人際交往的最為直接的一種方式,它能夠清楚明白地表達人們的思想和情感。老師可以利用學生的自尊心和對榮譽的向往,通過語言激勵的方式來挖掘學生的潛能,從而達到激勵學生的目的,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比如,在進行足球訓練時,老師可將平時說的“加緊練習,不要偷懶”變成“足球最重要的就是練習,不要放棄,你們是最棒的”,這樣就不會使學生產生抵觸心理,還能夠增強學生對足球訓練的積極性和自信心,進而達到良好的訓練效果。休息的時候,老師也可以與學生進行及時的溝通和交流,向學生講述一些足球明星的勵志故事,如梅西小時候曾患有生長激素缺乏性侏儒癥,經過自己的一番努力之后最終取得了如此輝煌的成績,他也是在職業(yè)生涯中經受了極大的考驗才能夠站在世界的巔峰。
2.2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想法,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這就要求老師要及時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充分了解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上的情況,通過有效的溝通增強學生對體育的熱情,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解決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2.3在競爭中激勵,在激勵中競爭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教師也可以在激勵教學中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通過競爭,激發(fā)出學生的巨大潛能,從而讓學生能夠努力訓練,加強對足球技術的研究。比如,在平時的足球訓練中,教師可以適當組織一些群體間的競技比賽,這不僅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足球技能,實現足球教學的目標。也可以進行班級與班級之間的競爭,通過比賽,能夠清楚地了解到球隊存在的問題和每一個學生應該加強的方面,進而學生在日常訓練中,能夠有針對性地對自己的弱點進行完善,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體育技能,也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和集體榮譽感。
2.4課堂上及時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
教師通過對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評價,能夠使學生更加了解自己的表現,從而更加注重掌握科學的體育學習方法,提高自己的體育技能。對表現優(yōu)秀的學生進行表揚,從而能夠使得優(yōu)秀的學生繼續(xù)努力,對表現不突出的學生也是一種激勵,希望在日后的課堂中能得到贊賞。比如老師可以在表揚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后,通過語言暗示,如“其余同學不要氣餒,只要大家繼續(xù)努力,相信都會取得好成績”,學生會感受到老師的鼓勵與關懷,從而在今后的訓練中更加努力,回報老師的期望。
2.5體育教學中的寬容教學法
在大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不可避免地會由于某件事或者某一技術問題產生一定的分歧和矛盾,這是經常出現的事情。當這類事情發(fā)生的時候,教師作為一個長者,應該盡量寬容學生的不足,這是教師順利進行教學的必要前提,也是正確處理師生關系的基礎。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有熱情,要能夠以真誠的情感打動學生。如果教師在教學中總是保持一種較為嚴厲的教學態(tài)度,那么就勢必會強化師生之間的矛盾,從而不能有效進行體育教學,不利于良好教學氛圍的形成。
2.6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積極互動
大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和學生進行積極的互動可以有效地激勵學生。老師可以參加到平時的體育訓練中來,縮短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以自己的行為感染學生,將自己的體育技巧和體育知識傳授給學生,使課堂氣氛更為融洽,多與學生進行課堂教學內容的討論,多聽聽學生的想法和意見,來幫助教師完善自己的教學方式,從而使學生更加喜歡上體育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在大學體育教學中采用激勵教學法應該注意的問題
3.1采用適當合理的激勵方法
在大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將激勵教學法運用到體育課中,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同時也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從而能夠更好地進行體育鍛煉。但是,需要運用適當合理的激勵方法,④所以,教師在進行激勵教學的時候,需要時刻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狀態(tài),并且要有耐心,能夠和學生進行真誠的交流,從而運用恰當的方式和語言進行激勵,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
3.2有針對性地激勵每一位學生每個學生的學習方法不同,每個學生的發(fā)展也存在著一定的差距,這就導致了每一個學生的心理狀況和生理狀況都是不同的。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激勵教學的時候,需要充分考慮每一個學生的特點,根據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予以有針對性的激勵。
3.3教師應該選擇合適的時機激勵學生
在大學體育課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把握好時機以激勵學生。比如,當學生由于自身的心理或生理缺陷,而對一些體育課上的學習活動缺乏信心的時候,教師就應該抓住時機,對其進行及時的鼓勵,從而有效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再如,當學生在進行體育鍛煉時,由于害怕吃苦,產生了畏懼心理時,教師不應該對其進行嚴厲的責備,而是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對學生進行適當的鼓勵,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消除學生對體育課的恐懼心理,激發(fā)學生的斗志,從而使學生能夠在體育課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才能。在大學體育教學中,經常會學習某種難度系數比較大的體育技術,學生通常不能很快學會,此時教師就應該適時采用激勵的手段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不斷進行訓練,努力完成這項技術的學習。
4束語
在1600名調查的大學生中有325名占20.31%的大學生沒有勇氣面對復雜多變競爭激烈的社會,表現出緊張慌恐,出現缺乏信心的表現;有235名占168%的大學生在就業(yè)的過程中,表現缺乏自信,低估自己,不能以積極的態(tài)度去爭取和去面對,而是悲觀地認為己不如人,出現自卑心理,以消極的態(tài)度參與竟爭;有478名占29.88%的大學生存在定位過高,自我欣賞,產生好高鶩遠的自大心理;有201名占12.56%的大學生在遇到挫折后就出現消極的心理反應,表現出躲避現實、缺乏斗志,對困難、對挫折的承受力差,難以適應現代社會的激烈竟爭.有361名占22.57%的大學生在困難和矛盾面前退縮,缺乏應有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決策能力,表現出恐懼害怕心理.
二高校體育教育在大學生就業(yè)中的功能分析
體育存在其獨特的教育形態(tài),體育教育在于其教育內容、形式、手段、方法等得天獨厚的特性,也就展現出來的道德高潔、風格風范、尊謙禮讓、團結協作、勇于競爭、誠信友愛的體育精神,對塑造與強化道德觀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強烈的感召力.因此,科學地充分利用體育教育在學生素質培養(yǎng)中的特殊功能,對學校體育教育的理念的提升,以培養(yǎng)適應社會發(fā)展的培養(yǎng)模式進行體育教育,教育中體現大體育思想之德育性、知識性、技能性、趣味性、健身性于一體的教學模式,教育過程中融入就業(yè)思想、就業(yè)能力培養(yǎng),通過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體育教學活動,有意識、有目的地培養(yǎng)大學生的創(chuàng)新、組織、適應、協作、承受能力等方面的就業(yè)綜合能力,為大學生的順利就業(yè)奠定基礎.大學生畢業(yè)就面臨著就業(yè)考驗,高校體育教育應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就業(yè)能力.值得我們深思,也是當今高校體育教育面臨的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在對1600名畢業(yè)生調查中有362名占22.63%的大學生是為了個性追求,崇拜某種體育項目的明星,有的達到癡迷的地步,模仿其動作,對其了如指掌;有322名占20.12%的大學生對體育教學是為了就業(yè)需求,比如在大學體育教學中選擇游泳專業(yè),通過學習和練習,考取游泳教練員和游泳救生員職業(yè)技能證書,增加自己的就業(yè)砝碼;有594名占37.13%的大學生對體育教育的需求是為了強身健體,通過體育鍛煉使身體保持健康;有139名占8.68%的大學生選擇終身教育,畢業(yè)后想從事教學工作;有183名占11.44%的大學生選擇了全民健身,主要是將來社會中體現自己的體育價值.
1體育教育能增強大學生的身體素質
促進身心健康大學生畢業(yè),從學生走向社會,面臨紛繁復雜社會,就業(yè)就給大學生造成身體與心理上的壓力,出現身體虛弱、面黃肌瘦、食欲不振等身體問題,心理上出現慌恐、自卑、自大、消極、恐懼等心理問題.因此,如何緩解大學生的就業(yè)身心壓力是當前高校教育工作的一個重點和難點,而體育教育的本質就是通過體育運動使人的身心健康,享受運動帶來的快樂.研究事實證明,體育運動能有效緩解不良情緒,具有良好的調節(jié)作用,消除心理問題,放松身心,調節(jié)身心狀態(tài),維持身心平衡,促進身心健康.
2體育教育能夠培養(yǎng)大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
增強就業(yè)信心體育教育活動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種多樣,富有趣味感、集體榮譽感、精神愉悅感;體現體育運動的競技性、挑戰(zhàn)性.體育活動使學生經受烈日、寒冷、風雨等艱苦環(huán)境的洗禮,還得承受力量、速度、靈敏、耐力、柔韌等身體訓練的考驗,在進行體育運動時,要時刻處理各種問題,如通過堅強的意志反敗為勝,這需要承受巨大的的心理壓力.可見,通過體育能培養(yǎng)大學生勇于探索、積極進取的精神與堅強的優(yōu)良意志品質,更能激發(fā)大學生的競爭意識與面對困難的勇氣,去理智地面對就業(yè)問題.可見體育作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大學生的個性與意志的影響具有特殊的作用.
3體育教育能凝練大學生的智慧
提升大學生綜合能力,展現大體育的教育理念體育除了有技能性、競賽性、娛樂性以外,還具有教育性、實踐性、文化性、開放性、靈活性、多樣性、社會性等特性.這些特性有助于培養(yǎng)及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通過體育教育過程中功能性的作用,可充分展示學生的個性和潛力,展示的是健康體育、快樂體育,極大地提高了大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在綜合能力上,如編制比賽規(guī)程、規(guī)則,擔任裁判,做好宣傳工作,統(tǒng)計比賽成績等等;在單位運動會、節(jié)日聯歡會上也可以展示大學生的體育運動才華,比如健美操表演、健身表演、武術表演等等.也可在競技項目中展示運動能力,成為用人單位受歡迎的多面手大學生;還可以走出校門與其他院校進行各項活動的交流,不斷提高人際交往,加深彼此的情感,為今后成為社會人打好扎實的基礎.體育教育要體現大體育的教育理念,把體育與人、社會發(fā)展、人類文明進步有機聯系在一起,這樣才能提升大學生的綜合能力,也為大學生的順利就業(yè)奠定基礎.
三結論與建議
1結論
1.1大學教育更重要的是為時代培養(yǎng)社會適用性人才,讓學生具備在社會發(fā)展中的基本能力,為學生將來發(fā)展和個人夢想實現奠定良好堅實基礎.
1.2體育教育的特殊性,體現出不僅在于運動參與和運動技能目標外,更重要的是要促進身心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目標,展現體育教育的基本功能和社會功能一致性.
1.3體育教育在促進大學生的智商、情商、個性發(fā)展、道德禮儀教育外,還要充分發(fā)揮新時代所賦予的體育功能,明確體育教育以就業(yè)為導向的教育理念,有助順利就業(yè),促進社會和諧發(fā)展.
2建議
2.1在高校體育教育中,應以科學發(fā)展的視角從廣泛的領域培養(yǎng)他們適應未來社會的各種基本技能,形成符合現代社會發(fā)展的全新大體育教育價值觀,使大學生成為適應未來社會需要的現代人.
體育教學和其它的教學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是體育教學對于教學基礎設施和教學場地的需求量較高。但是有些大專院校在基礎設施建設的過程中,由于資金短缺或者是其它因素的影響,出現了場地狹小的問題,嚴重地影響了體育教學的質量。學生們得不到充足的鍛煉,體育教學也會逐漸失去其應有的價值。
2大專體育教學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
大專體育教學工作的主要目標就是在保證學生對體育基礎知識掌握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其中包括競爭意識、實踐能力以及組織能力等。具體來說可以表現在以下幾點。
2.1對學生競爭意識的培養(yǎng)
從社會發(fā)展的趨勢來看,未來的社會必將呈現出一定的知識性和競爭性。對大專院校學生競爭意識的培養(yǎng)是保證其能夠更好地接受社會的前提和基礎。在進行體育鍛煉的過程中,學生們可以逐漸養(yǎng)成積極向上的精神,并且得到了精神上的滿足??梢?進行體育教學有助于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使其在步入社會的時候可以成為一個有競爭意識,同時具有較強專業(yè)知識的人才??梢栽谏鐣l(fā)展的大潮中發(fā)揮自己的價值,而且,自身的進取心和拼搏能力可以有效地增強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
2.2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在大專體育課程設置的過程中,主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為主,在此過程中,需要根據學生的能力以及對于體育課程的認識程度來進行不同的體育教學。這種教育模式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傳授的知識也比較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另外,針對現如今教學模式單一的問題,大專體育教學課程采用了變化式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體育鍛煉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不僅表現在體育課堂中,在其它的科目的教學以及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都有所體現。所以說,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是至關重要的。
2.3對學生組織能力的培養(yǎng)
學生自身的組織能力是其寶貴的財富,無論是在實際的學習生活還是步入社會之后,這種能力有助于提升個體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據優(yōu)勢地位的能力。在大專的體育教學中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進行比賽,是培養(yǎng)學生組織能力的重要途徑。所以,在體育課堂上教師應該積極設置體育游戲和競賽,在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的基礎上對自身組織能力進行鍛煉,進而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
2.4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
現如今,想要在社會的某個領域發(fā)揮自身的價值,處于優(yōu)勢地位,都取決于興趣和愛好。體育教學完全可以對學生的興趣進行培養(yǎng),如果學生能夠經常參加體育比賽和表演,必然會豐富其業(yè)余生活,久而久之就會對體育產生濃厚的興趣。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這一興趣愛好,體育教師需要對體育項目的內涵以及實際的訓練規(guī)則進行分解處理,學生們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掌握了,才能夠從總體上增強對體育項目的興趣,促進其精神的滿足。
2.5對學生反應能力的培養(yǎng)
當大專院校的學生走入社會之后,如果反應能力較強,則其成功的可能性就相對較大。尤其是學生們進入工作崗位之后,反應能力和其處事能力以及應變能力之間存在著較為密切的關系。在大專體育訓練的過程中,很多教學環(huán)節(jié)都會對這一能力進行培養(yǎng),其中包括教師在教授籃球傳球以及進攻的技巧時,需要學生們在短時間內做出判斷和反映,用較短的時間贏得更多的機會。可見,學生們可以從體育教學中發(fā)現自己反應能力的不足,進而采取措施進行改進。
3大專體育教學的建議與對策
3.1學習技術能力的訓練
只有教師全面更新教育觀念,才能充分認識到培養(yǎng)學生教學實踐能力的重要性和全面性,才能注重加大課堂上學生的學習空間,才能有效地開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源,激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導者,其教育教學觀念對教學活動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教師在教學中應始終把學習能力作為教學的重點,要精心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啟發(fā)學生思維。
3.2豐富拓展體育教學內容
體育課教學內容設計時要針對學習目標盡量多的設計幾項教學內容,應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運用和創(chuàng)設各種手段進行健身的能力,加入新型的田徑項目,如:戶外運動、定向越野、野外生存等課程,才能增加學生的參與熱情,更好的促進體育教育事業(yè)繁榮發(fā)展。
3.3增加體育教學的實效性
體育教學中的田徑教學是教學過程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在田徑普修課中,教師應在傳授基本技術、技能、知識的基礎上,提高學生參加訓練的自覺能動性和創(chuàng)新積極性。
3.4加強體育學教學理論素養(yǎng)
大專院校體育教學基礎理論課主要包括教育學、心理學、學校體育學。應當把教育學、心理學的有關理論和體育實踐結合起來,使學生能夠從專業(yè)的角度加以理解。此外,還應當重視體育教學技能理論的學習,使學生能夠獲得今后從事體育教學工作時所應具備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從而形成較高的教學能力,這些課程主要有體育測量與評價、體育科研與方法等。
4結語
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
在我們與他人的各種交流中,語言表達能力是我們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技能,較高的表達能力能展現個人獨特的風采。學生步入社會后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環(huán)境,較好地處理各種社會關系,在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是與良好的表達能力分不開的。但是,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沒有引起相當一部分老師的足夠重視,嚴重限制了學生表達能力的提高。在這里,筆者就根據實際教學工作提出以下幾個問題:
(一)不夠重視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的訓練工作
因為受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的影響,很多初中語文老師認為掌握了語文知識的標志就是在考試中取得了較高的分數,也就認為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在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上只注重對學生進行基礎語文知識的訓練,以達到提高升學率的教學目標,而忽視了對學生的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另一方面,初中生的確面臨著升學壓力,這種壓力導致學校在進行課程安排時給語文教學安排的時間自然不多。于是,在僅有的時間里老師更難以把注意力放在培養(yǎng)或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上,而是以提高學生的試卷成績來應對升學壓力。這種應試教育的教學方式雖然能夠提高學生的書面考試成績,但卻與新課改的教學要求不相符合,甚至限制了學生更好更長遠的綜合發(fā)展。畢竟考試成績只是紙面上的說辭,有多少考生在取得高分的同時也能在眾人面前或生活之中侃侃而談呢?因此,要想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就必須要讓學生掌握好基礎知識的同時也要掌握語言表達能力。這需要老師們在教學上進行合理的安排,然而老師的工作離不開學校的支持,所以學校對初中語文教學中關于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工作也要給予足夠的重視。
(二)學生自身沒有深入認識培養(yǎng)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性
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我國的經濟也飛速發(fā)展著,而不斷進步的社會對于高素質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但是現實中能夠滿足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的數量卻是有限的。這不單單是因為我國的教育體制還處在比較落后的階段,還與學生自身的學習行為習慣脫不了關系。但是很多學生卻沒有充分認識到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性,一方面是因為老師和家長的應試教育觀念會常常影響學生的學習方向,產生重視基礎知識的掌握而不重視表達能力的訓練和掌握的心理;另一方面,學生內心對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的認識就沒有深入,學習的積極性不高,故當即使老師有布置相關的表達能力的任務時,也不會去積極認真地完成。而這一行為則嚴重影響了自身表達能力的提高,也就無法成為一個合格的高素質人才,難以應付激烈的社會競爭。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
學生在回答問題時,擔心自己表達不夠清楚,有可能被老師和同學嘲笑。長此以往,這樣的心理會限制學生表達的欲望。況且,某些老師會在學生有表達方面上的錯誤時采取漠視甚至批評的態(tài)度。第一,老師可以在課下與學生進行真誠地交流,幫助學生戰(zhàn)勝心理障礙,使他們有足夠的勇氣進行語言表達訓練,在課堂上勇敢地邁出第一步。消除心理障礙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基礎;接下來,老師可以教給學生一些減小心理壓力的小竅門,比如每天與鏡子中的自己進行對話。同樣重要的是,在學生進行表達訓練時出錯的情況下,老師仍要微笑鼓勵,給予安慰,使學生認識到出錯沒什么大不了,更積極地開口訓練。
(二)加強學生的口語訓練
其一,利用好口語課程。老師應認真?zhèn)湔n,讓學生可以通過課上的口語對話有效地來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其二,增加閱讀教學。這樣有助于學生在實際表達的過程中邏輯清晰,語速適中;其三,舉辦一些相關的趣味小游戲。例如舉辦朗讀比賽,進行劇本的角色扮演。
(三)改善老師的教學方法
我校藝體學生共開設四個學期的英語,統(tǒng)一征訂使用的教材為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21世紀大學實用英語》全新版1~3冊。第一學期,筆者在實驗班并沒有馬上使用這個教材,而是以《新概念英語》第一冊為藍本,以基礎英語和口語交際為主要教學內容,從48個音標開始,讓學生首先學會自己拼讀單詞,并要求學生在第一學期內把初中課本中的單詞全部復習背記,做到會讀、會認、會寫。掌握了一定的基礎詞匯后,再教給學生一些常用的日??谡Z和語言基礎知識,他們的聽力、口語水平逐漸上升,學習積極性有了明顯提高。
二、改革課堂教學模式
1.采用情景教學法。
情境教學就是通過設計一些真實性和準真實性的具體場合的情形和景象,為語言功能提供充足的實例,并活化所教語言知識。這種情境的生動性與形象性,有助于學生把知識融于生動的情境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以往英語教學枯燥無味的局面。情境教學是21世紀外語教學發(fā)展的一種必然趨勢。在學習籃球章節(jié)中的投籃方式、籃球規(guī)則和裁判員手勢時,我們把學生帶到籃球場進行實地演習教學,學生很快就掌握了幾種投籃術語和犯規(guī)動作的英語表達方式。然后再請一些學生當裁判,一些學生當運動員進行比賽。這樣,既增加了學習英語的趣味性,又能將學到的英語運用到實踐中。
2.采用任務型教學法。
在學習Swimming章節(jié)時,課前老師要求學生去自主學習了解SwimmingVocabulary(游泳運動的基本詞匯)、theOriginofSwimmingasaSport(游泳比賽的起源)、theFourKindsofCompetitiveSwimmingandtheirFeatures(四種競技游泳技術的英語名稱及特點)、theSwim-mingCompetitionArenaEtiquette(游泳比賽的賽事觀賽禮儀)等內容。還要求學生PleaseSaySomethingaboutYourFavoriteswimmingStar(s)(請說說你最喜歡的游泳明星)。課堂上教師先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就這些話題開展討論交流,然后邀請部分同學在全班做簡單陳述,然后老師再進行概括和總結。本章還學習了兩段關于游泳的情景會話,學生便兩人一組模仿各種情景開展情景對話活動。學生參與活動的時間占了2/3,很好地體現了學生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分析問題、歸納總結的能力,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培養(yǎng)。
3.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
多媒體不僅提供了精彩激烈的體育賽事,而且還營造了一個直觀形象、加深學生理解記憶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如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足球賽比賽之前,我們首先安排學習了足球的相關詞匯和知識,然后再讓學生觀看上一屆南非世界杯(2010FIFAWorldCupSouthAfrica)的相關視頻,學生們對南非的一些主要城市和相關知識(如城市名稱、氣候、地理位置、海拔高度、人口、主要產業(yè)等)增加了了解,對進入世界杯決賽圈的32個國家的名稱又有了一次復習和鞏固的機會。大家還記得世界杯冠軍西班牙隊出師并不利,第一場比賽就爆冷輸給了實力遠不及自己的瑞士隊,報道中是這么說的:AtthelastdayofthefirstroundofWorldCUP2010,SwitzerlandwonthegamewithSpaintoproduceanunexpectedwinner.(在2010年世界杯首輪小組賽的最后一天,瑞士隊爆冷擊敗了西班牙隊。)所謂“冷門”就是不受人關注,沒料到會獲勝,所以可以翻作anunexpectedwinner,出人意料之外的贏家。而“爆”就是制造的意思,所以是produce。對于爆冷門獲勝的選手,我們往往會稱他們?yōu)?ldquo;黑馬”,英語就是darkhorse。于是“爆冷門”又有另外一個說法:tobeadarkhorse,成為黑馬。然后讓學生翻譯第16節(jié)亞運會的這條新聞:在50米蛙泳中,謝智爆冷擊敗了日本隊在亞運會游泳項目中的最大焦點人物北島康介。
三、改革考核方式
課程考試是督促學生學習、評價教學效果的重要工具,是教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目前大學英語課程考試普遍存在重知識、輕能力的問題,因此,我們對實驗班大學英語的考試方式也進行了相應的改革。改革的總體原則是重視形成性考核,淡化終結性考試,學生的課程成績100分=形成性考核成績60%+終結性考試成績40%。形成性考核成績由任課教師根據學生平時的作業(yè)完成情況、上課聽講情況和參與課堂活動情況綜合評定而成;終結性考試即期末考試不參加學校組織的統(tǒng)一考試,只考查學生的英語口頭表達能力和專門用途英語。如:給學生提供一個情景,要求他們用英語表達,或給他們布置一個任務,如設計組織一次社區(qū)運動會,用英語寫出組織方案。有些任務要求他們獨立完成,有些任務則要求他們以小組為單位完成。
四、教革特色
1.由重英語學科知識傳授向專門用途英語轉變,樹立了滿足學生職業(yè)崗位能力發(fā)展需要的意識。
2.由統(tǒng)一規(guī)格教育向差異性教育改變,樹立了個性教育、因材施教的意識。
3.由重教師“教”向重學生“學”轉變,充分體現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意識。
4.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樹立了訓練意識。
5.充分體現學生主體、能力本位、綜合素質的教育思想。
五、教改效果
1.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高。
兩年來該班英語課學生的出勤率為100%,所有學生都能按時完成課內外作業(yè),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積極回答問題,課堂氣氛活躍。
2.提高學生實際應用英語的能力,學生的口、筆頭表達比較流暢。
通過學生對所提問題的回答、進行的對話表演模擬裁判的工作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能用英語簡單交流與自己專業(yè)相關的知識和表達自己的思想,對體育專業(yè)的學生來說,具有這樣的口、筆頭表達能力是難能可貴的。
六、存在的問題
1.體育專業(yè)學生的英語基礎有待加強。
體育專業(yè)學生的英語基礎確實差,詞匯量太小,體育方面的專業(yè)詞匯幾乎為零,這在相當程度上影響和制約了教改試驗的進程和效果。希望學生在中學階段接受專業(yè)強化的同時,不能松懈或放棄英語學習。
2.大外老師的知識面有待拓寬。
世界衛(wèi)生組織將健康定義為:“健康,不但沒有身體的缺陷和疾病,還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狀態(tài)和社會適應能力”。這就是說,健康應包括軀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兩個方面,只有身體與心理都健康,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健康。然而,目前我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令人憂慮。
二、當前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
當代中國大學生,為出生在“80”后的獨生子女,在當前市場經濟體制和復雜多變的社會環(huán)境下,他們是一個承載社會、家庭期望值很高的特殊群體,他們自我定位高,成才欲望強,社會閱歷卻比較淺,緊張的人際關系,激烈的學習競爭,就業(yè)難度的增大等主觀和客觀的因素造成心理發(fā)展并不成熟,非常容易出現情緒波動,產生心理健康問題,甚至發(fā)展為心理疾病,造成嚴重的后果。
三、體育運動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體育運動是一種積極的主動活潑過程,它可以有效地塑造人的行為方式,因此也能促進個體的心理健康。有學者認為,學校體育具有下述心理健康價值:
(1)能增強安全感和自發(fā)性;
(2)能提高獨立性;
(3)能培養(yǎng)良好的意志品質;
(4)能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四、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學校體育實施心理健康教育,一是在體育教育教學活動中正確處理學生生理健康與心理健康的關系,重視心理健康教育;二是擺正體育衛(wèi)生工作在整學校教育中的位置,同時從實質上加強體育與衛(wèi)生工作的相結合;三是處理好與德育的關系,既不能用體育中德育代替體育中心理健康教育,也不能用體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取代體育中德育。
(一)教師應具備較高心理素養(yǎng)水平,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其身正,不令而行之;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斌w育教師在教學中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于其中,其自身必須具備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首先,教師必須不斷學習加強對教育學、心理學理論的學習,更新教育觀念,深入研究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研究新課標,使自己的教育心理理論水平得到提高,能勝任新的教學任務與要求,心理健康的體育教師應該具備良好的心理修養(yǎng)、師德修養(yǎng),有較強的自我心理調節(jié)能力,不斷完善自己的個性品質,能真誠地接納學生,理解和尊重學生,在教學中能創(chuàng)設一個健康向上的學習環(huán)境。
(二)改善師生關系,優(yōu)化課堂心理環(huán)境,促進心理健康教育
伴隨著現代社會的發(fā)展,新型的師生關系首先是師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是正常的人與人的交往關系。其次師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為應該得到同樣的尊重。第三,學生應該得到足夠的表現自己的機會,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的機會。
體育課有自身的特點,它能使教師學生廣泛接觸,學生在活動中能把自身的個性特點、心理健康狀況,身體素質狀況充分暴露出來。教師在教學中,對每個學生的情況要做到心中有數,充分注意師生交流的時機和過程,使情緒情感互相感染,造成心理上的共振,情感上的共鳴,做到認知上相近,情感上相溶,心理上互動,創(chuàng)造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在良好的人際關系背景下,師生之間的積極關系所帶來的積極情感,合作支持的態(tài)度和良好的情緒氣氛,都將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促進師生積極進取,自由探索,有所創(chuàng)新,使學生能創(chuàng)造性地應對環(huán)境的變化,增強心理素質。
(三)在學校體育教育過程中,應充分讓學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標準,使學生對自己的身體狀況、心理水平有一正確的認識,從而能針對標準進行自我評價和調整。結合我國大學生的實際情況,心理健康的標準主要表現在:
1、正常的認識能力正常的認識能力如敏銳的觀察力,較強的記憶力,良好的思考力和既穩(wěn)定又能隨任務而轉移且善于分配的注意力等。認識能力首先表現在學習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所以,正常與否可參考其學習方法和學習效果。但是,不能認為學習不好的人其認識能力都不正常,因為這里同經驗和基礎知識有關。
2、就情緒的整體而言心情愉快、情緒穩(wěn)定,反應適度心理健康的人積極情緒如愉快、滿意、高興、欣慰、歡樂等占優(yōu)勢,身心處于積極向上的,充滿希望的樂觀狀態(tài)。如果經?;\罩于消極情緒中,憂愁、焦慮、苦悶、恐懼、悲傷而不能自拔,悶悶不樂,行動無力,則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同樣,情緒穩(wěn)定和反應適度也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標志。
3、優(yōu)良的意志品質一個心理健康的大學生,應有明確合理的學習和生活目的,并有達到目的的堅定信念和自覺行動。其行為表現出果斷、堅韌、自制和毅力。自制和堅韌能表現出其心理健康的程度。克制自己的不良欲望,不受有害刺激誘惑,遵紀守法,勇于克服壞習慣,戒除不良嗜好等,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做的到。
4、良好的人際關系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標志,也是維護心理健康的重要條件。在學習生活中,表現為樂意與同學和老師交往,既有穩(wěn)定而廣泛的人際關系,又有自己的知心朋友,能客觀評價他人和自己,喜人之喜,優(yōu)人之優(yōu)。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5、健全的人格健全的人格可視為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核心因素。所謂健全人格,是指心理和行為和諧統(tǒng)一的人格。大學生的健全人格包括:
(1)人格結構要素無明顯的缺陷與偏差。
(2)具有清醒而正確的自我意識,不會產生自我同一性混亂。
(3)以積極進取的人生觀作為自己人格的核心,并以此有效地支配自己的心理和行為。
(4)有相對完整統(tǒng)一的心理持征。
6、合理的行為心理健康與否,總要直接間接地表現在行為上。因此,合理的行為就是健康心理的體現。
以上標準,應視為一個統(tǒng)一的有機整體,其間有互相依存,互相影響的關系。學生可針對有缺陷的方面,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加強自身修養(yǎng),以期達到更高水平的心理健康。
(四)精選教學內容,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要適合學生身心特點,照顧他們體育興趣,滿足現實的體育需要。盡可能擴大選取范圍,增加一些選項課、專項課、開放式教學課。
1、因勢誘導,消除學生畏難心理在教學中,教師要及時發(fā)現學生存在的心理障礙,分析、判斷想出辦法解決這一問題。教育學生要正視困難,明確做任何事,不會一帆風順,而是要經過長期艱苦磨難。教師也應與學生面對面交流,要鼓勵他們不畏艱難、奮力拼搏,努力克服困難,品嘗勝利的喜悅。具體教學中,教師良好的示范,鼓勵的語氣,及時的糾正,正確的幫助和保護都能給予學生信心和勇氣,這樣,學生能夠消除畏難心理、消除顧慮,有信心自主完成學習任務。
2、采用多種方法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一切教與學的中心都是學生。體育一般都具有艱苦、疲勞、激烈、緊張相對抗以及競爭性強的特點。學生在參加體育鍛煉時,總是伴隨著強烈的情緒體驗和明顯的意志努力。教師在教學時要精心設計教材教法,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采用多種方法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當他們運遇到困難時,要幫助他們在學習中品嘗解決困難的快樂。針對學生能力強的學生,教師可以誘導其自主設置較高的學習目標,調節(jié)情緒,努力完成學習任務,而針對身體素質較差,心理適應能力差的學生,則應恰當的幫助其設置較低的標準,鼓勵其樹立自信,培養(yǎng)堅強意志。通過體育運動,培養(yǎng)學生勇敢頑強,吃苦耐勞,堅持不懈,克服困難的思想作風,培養(yǎng)團結友愛,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培養(yǎng)機智靈活,沉著果斷,謙虛謹慎等意志品質,使學生保持積極健康向上的心理狀態(tài)。
3、體育是身心教育合一的特殊性,我們更應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態(tài)度,要讓他們時時感受成功體驗。學生在學習中體驗了從不會到會,從難到易,從失敗到成功,從畏難到喜歡等等經歷,最重要的是他們在不斷體驗進步和成功的過程中,增強了自尊心和自信心。在此基礎上,教師要鼓勵學生去在學習中思考問題,練習中想出方法,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有所學,有所悟,樂于學,學中樂,養(yǎng)成樂觀開朗、積極向上的生活、學習態(tài)度。這里需要提出的是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學習動作,參與游戲,群體競賽等等莫不有困難出現,教師一要善于發(fā)現問題,鼓勵學生積極自主學習,在克服困難中培養(yǎng)自信;其次,要千方百計營造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學習中能有良好的情緒體驗,并嘗試學會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更好的去完成教學任務。
學生具有個體差異,各個階段心理狀態(tài)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要根據不同的對象不同的情況,有的放矢地來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素質,督促學生在增強體質的同時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從而得到真正的健康。
參考文獻:
[1]馬啟偉《體育心理學》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
1.1大學體育文化
體育文化是社會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廣義上來說,中國體育文化由文化方式、文化載體、文化精神和文化制度四個要素構成。從文化結構主義層次來理解,盧元鎮(zhèn)在《中國體育社會學》一文中認為:“體育文化是關于人類體育運動的物質、制度和精神文化的總和。高校體育文化是以高校這個特定環(huán)境為依托,以體育為紐帶的體育及相關的文化活動。具體包括體育活動、體育場館等物質文化;體育競賽規(guī)則、體育法規(guī)等制度文化;體育精神、體育道德、體育價值觀等精神文化。時代性和民族性是高校體育文化發(fā)展的重要特征。高校體育文化的發(fā)展受到社會經濟、政治等方面的影響,具有一定的時代烙印和民族特點?!?/p>
1.2審美教育
審美教育簡稱美育,旨在培養(yǎng)與造就一代具有審美感受能力、審美鑒別能力、審美欣賞能力和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的新人。審美教育是整個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美學的主要內容。這種雙重性決定了審美教育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所謂審美教育,就是以美學理論教育為中心的審美理想、情趣和素養(yǎng)的教育實踐。審美教育實踐,包括美學理論教育、藝術鑒賞教育、審美教育、情感陶冶教育,等等。其中,以美學理論為指導的情感、體驗、感悟的教育尤其占有重要的地位。人的情感并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審美教育的結果。在美學史上,美學家特別關注情感教育。在他們看來,審美教育就是陶冶情操、凈化心靈的感情教育。說:“美育者,應用美學之理論于教育,以陶養(yǎng)感情為目的者也?!痹谒磥恚藗冎蕴岢烙?,在于使人類能在音樂、照片、圖畫、文學里找回他們遺失了的情感。在先生之后,著名美學家朱光潛也竭力主張美感教育是一種情感教育,認為美感教育的功能,在于修身養(yǎng)性,等等。人們一旦進入了這個審美領域,情感就會得到凈化,精神就會得到升華,情操就會得到光大。從這個意義上說,情感教育可以說是審美教育的本質所在。審美教育是審美與教育的辯證統(tǒng)一。在審美教育活動過程中,人們既可以獲取美的享受,獲取精神上的愉悅和滿足,又可以得到情感的陶冶和心靈的凈化。審美是美育的前提,教育是美育的歸宿。而審美教育的目的,乃是通過完成審美教育任務而達到的。審美教育的任務就是培養(yǎng)審美能力。這種能力包括感受能力、鑒賞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2大學體育文化教育亟需重視審美教育
談到體育與美育,學者們都主張體育與美育相結合,希望在教學中做到體育與德、智相結合,以使受教育者在德、智、體、美諸方面得到和諧發(fā)展。我國教育學家先生繼承了我國古代體育與美育相結合的傳統(tǒng)教育思想,把體育與美育都列為教育方針的重要組成部分,十分強調德、智、體、美四育并重比較完整地論述了體育與美育的相互聯系。體育審美教育能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我們的教育目標追求的就是讓受教育者在德、智、體、美諸方面得到和諧發(fā)展?,F代教育中體育絕對不是單純的身體教育,它是多層面的教育,即與身體有關的生理教育、社會適應能力、精神狀態(tài)等。在體育教育的過程既要正確地引用審美因素,又要注重學生的精神享受,使其身心和諧發(fā)展,將其培養(yǎng)成有較高審美素質的人。審美教育是大學體育文化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2.1審美教育能使大學生感受生活、感悟生命
人類所面對的世界是客觀的世界,我們生存的世界是社會和人群。我們對于這兩個世界的認識是運用了不同的認知體系:世界—認識—記憶—思考—知識—考試—改造;生活—感受—體驗—情感—藝術—欣賞—生存。以前我們的教育比較少地關注學生們內心的真實體驗,而今我們教育的目標是:使人獲得全面的和諧的發(fā)展,獲得生命的意義和具有幸福感的生活。所有的教育活動都應圍繞這個目的,體育教育、體育文化教育也是如此。知識的學習不僅僅是為了找到一份好的工作,除了自我價值的實現、社會價值的肯定,我們還非??释麑で笪覀兩畹囊饬x,我們缺乏在生活中去感受、體驗我們認知的客觀世界和社會人群,缺乏在情感中凝聚感悟,用藝術的眼光欣賞我們生存的世界,尋求人生的意義和幸福感是當代人新的追求和共識。人只要正常地活著,沒有感覺能力是不可能的。但是,感覺能力退化,人們變得粗俗、簡單,甚至麻木,人類感受和體驗的能力正在退化。隨著科技的進步,電話和網絡提供了人們交流和表達的無限可能,現代交通幾乎消滅了空間的隔閡。所以,離別變得可以輕描淡寫,我們就不再稀罕“思念”,但我們每天端坐在視頻前,與外界在沒有表情、沒有肢體動作、沒有眼神的交流、沒有真實的環(huán)境和氛圍的關聯中,我們的感受能力漸漸變得遲鈍,感受空間漸漸變得狹窄,就算“物質極大地豐富了”,沒有感受能力,作為“感覺”的幸福又從何而來?人類未來的福祉,是建立在物質產品極大豐富的基礎之上的,這是人類能夠得到幸福的外部條件;人類未來的幸福,必須建立在人人都能感受幸福,都有能力“感受”的基礎之上,這是內因,內因才是關鍵。而唯一專職用來激發(fā)、保持、豐富人們感受能力的東西就是藝術、審美。審美依賴的是心靈的敏銳、情感的豐富和充沛的想象力,而僵化的知識往往可以掩蓋和扼殺敏感性和想象力,在這樣的教育環(huán)境里培養(yǎng)出來的是具有豐富知識卻不知人間煙火和人情冷暖的人才,只能培養(yǎng)出具有專門技能但卻沒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勞動工具”。所以,當前通過藝術欣賞和審美教育,為學生們提供豐富情感體驗場所、經歷,提高學生的感受能力和想象力,已經成為大學人文索質教育的當務之急。大學體育文化中審美活動是大學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非常需要學生個體親自參與、體驗、感悟的教育教學活動。大學的體育文化的審美教學課程的開設,能為大學生們提供參與、體驗、感悟生活,追尋幸福生活和意義的重要途徑和舞臺。
2.2審美教育能使大學生感知真、善、美
審美教育與智育是兩種不同性質的教育,但是,二者并不是沒有關聯的。審美心理結構和智力心理結構各自都不是封閉的。美育與智育間存在著必然的雙向互補的關系。正是這樣一種雙向互補關系,才使美育能夠感知、學習,體會真、善、美。
(1)審美教育對象本身的認知價值。審美教育借助于一定的審美對象對受教育者施加影響。審美對象不僅具有審美價值,而且也具有認識價值??梢姡涝诰哂袑徝纼r值的同時,它的外在形式所包含的內涵,在一定范圍內跟知識具有同樣深刻的認識價值。至于美麗的大自然,則在更大范圍、更高程度上具有這種雙重價值,因為它既是藝術和審美的對象又是自然科學認識的對象。對于客觀規(guī)律的科學認識和把握,有利于增進對大自然的審美體驗和審美理解。而對于自然藝術認識和審美把握,也有助于更加直接而明確地把握客觀真理,更加完整、更加全面地認識世界。
(2)審美教育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人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是智力創(chuàng)造活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探求科學真理和創(chuàng)造發(fā)明必不可少的條件。在這方面,它表現為靈感、頓悟、直覺、想象等。科學研究主要是一種邏輯活動,依賴于人的邏輯思維作用。而非邏輯思維就是靈感、頓悟、直覺和想象等。在科學史上,許多重大的科學發(fā)現或發(fā)明,科學家往往經過長期的冥思苦想而沒有所獲,而在一個偶然的時刻卻靈光閃現,獲得了突破,這已為許多科學事例所證實。事實上,科學活動中的直覺,跟審美直覺有某種相通之處,即都是在感性直觀中通過想象而達到對事物本質的領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培根認為審美直覺對于科學具有方法論意義。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中的最主要成分是想象力。這里,如果說靈感、頓悟、直覺(包括審美直覺),對于科學創(chuàng)造有重要意義的話,那么想象力意義則在于它是創(chuàng)造活動中的智力因素,是貫穿于整個創(chuàng)造過程最活躍的角色。這是因為,想象力是人類思維創(chuàng)造性的主要標志。沒有想象力就意味著失去了創(chuàng)造力,愛因斯坦之所以認為想象力比知識本身更重要,不僅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且是因為想象力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2.3審美教育能激發(fā)人的探索精神
對生活的興趣是人們熱愛生活的前提。一個對某項事物毫無興趣和感情的人,就不可能對它進行孜孜不倦的追求。興趣、愛好是人們追求科學真理的原動力。審美教育就是這種精神動力的源泉之一。世界是美麗的,有許多生動、富有靈性的東西,對于那些未知領域的神奇魅力,人們總是愿意花費精力去探求的。
2.4審美教育是實現人格完善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