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模具設計畢業設計總結范文

        模具設計畢業設計總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模具設計畢業設計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模具設計畢業設計總結

        第1篇:模具設計畢業設計總結范文

        關鍵詞:畢業實習;畢業設計;設計質量

        中圖分類號:G64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40-0238-02

        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是大學本科教學的最后一個綜合性實踐教學環節。畢業設計是系統化、綜合化運用基礎知識、專業知識的過程和總結;畢業實習是理論聯系實際、學習與應用相結合的升華過程,是畢業設計資料收集的主要途徑。因此,要提高畢業設計質量,首先就要重視畢業實習,組織好畢業實習,對畢業實習的意義有充分的認識。

        一、設計的正確構思來自于實習

        進行畢業設計,常規的步驟是下達設計任務書,學生查找資料,完成開題報告,進行設計、編寫設計說明書,最后答辯等。曾有一位這樣的學生,所做畢業設計的課題是“噴淋器工藝分析及注射模具設計”,眼看時間過去了兩個星期,幾經反復,設計方案和相關參數總是確定不下來,進展很緩慢。于是他帶著問題到簽約公司實習,在公司里與員工一道正常上班下班,先后經歷了塑件注射成型和模具維修實習。在工作崗位上,不怕苦不怕臟,總是不放過每個特殊的細節,認真觀察各種塑料模具的構造及工作原理,特別對側抽芯機構、澆注系統、推出機構等部件的構造和工作過程總是要弄個水落石出,遇到不解之處纏著技術人員和工人師傅請教,把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寫了厚厚一本實習日記。實習結束時,噴淋器的模具方案也出來了,原來只字未動的設計提前了兩個星期完成,設計總評獲得優秀成績。這個學生在畢業設計研討會上談了自己的體會:實習前,腦子一團亂麻,總是理不出設計展開的頭緒;實習時通過一觀察二動手三總結,靈感來了,方案的構思也出來了;特別是通過產品質量分析,對模具設計的要點更加清晰,實習結束后就能輕松、獨立、全面地進入設計了。

        二、設計方案的正確性來自于實習

        課堂教學是學生系統學習學科知識,掌握專業知識的重要途徑,但許多實際知識和經驗還需要實踐來豐富。比如關于沖壓模具或塑料模具的結構組成,學生可以把課本概念倒背如流,至于“為什么這樣設計”,可能就被難住了;因為書本里沒有現成的答案,所學到的東西還是從理論到理論,缺乏實踐經驗,所以深層次的東西就不能回答出來了。曾遇到過這樣一位學生,《塑性成形工藝及設備》課程考試取得了92分,班級里排序第二,進行畢業設計時所設計的某電器沖壓模具方案卻經歷了再的過程,設計組的同學都為他的方案遲遲沒有落實著急。原來第一次的方案選擇單工序模完成,包括落料、沖孔、拉深三道工序,模具結構雖然簡單,但面對大批量生產的前提時是不可取的,生產率低,質量難保證,另外由于工件尺寸較小,存在送料取料操作上的安全隱患;第二次的方案從效率上考慮采用復合工序完成:落料-沖孔-拉深,但拉深時會把前工序的沖孔拉伸變形,工件質量難以保證,且模具結構較復雜。第三次的方案決定采用級進模完成。那么,該產品的級進模的結構該是怎么樣的呢?特別是卸料、推件等結構是采用剛性還是彈性,排料方式是單排、雙排還是斜排、直排,至于定位是采用導正銷定位還是側刃定位或者是側刃與導正銷同時定位等,心中無底,一時拿不定主意。他把課題帶到了實習基地邊實習邊研究,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考慮,筆記本上畫滿了各種符號和草圖,畢業實習回來后,他的開題報告第一個得到了指導老師的贊揚。原來他在實習過程細心觀察了工廠同類型結構的模具,然后進行比較分析,詳細對每套模具的工作原理進行了研究。為何這樣設計?那樣設計行嗎?這個零件的作用是什么等這些問題他都虛心請教工程技術人員,并記下了許多在課堂上無法理解的筆記,把自己的設計與現場的模具類比,并讓工程技術人員找問題、提建議,最后把模具方案定了下來:沖切口-拉深-沖孔-落料,排樣采用有利于提高材料利用率的雙排排樣方式;定位采用側刃與導正銷相結合的定位方式,定位準確,保證了孔與工件外緣的位置精度要求,推件結構采用剛性裝置,卸料結構采用彈簧裝置,且卸料板也采用導柱進行導向,防止小凸模和側刃在沖壓過程受到側向力作用折斷。

        三、設計工藝的合理性來自于實習

        模具設計工藝包括沖壓工藝方案制定和凸模、凹模的結構設計。工藝方案正確,才能保證工件的質量;凸模、凹模的結構設計合理,有利于方便制造,簡化程序,提高模具壽命。如墊圈零件若采用級進工序沖裁方式,其順序必須先沖孔再落料,否則無法得到產品。若采用復合工序方式,還必須考慮符合邊緣的最小尺寸要求,以滿足凹凸模的強度問題。對于有細槽、尖角的結構,必須考慮鑲拼結構。盡管現在電火花線切割加工可以實現細槽、尖角的加工,達到很高的精度;但一旦磨損、開裂,維修困難,成本提高。課堂上闡述到這些問題時,多半學生都是似懂非懂。實習時,學生對這類問題觀察得很細致,許多學生的畢業設計就是在實習中得到了啟發,對易損部位、難加工的地方都恰當地設計成鑲拼結構使其工藝性趨于合理,與生產實際一致,點評時老師給予了充分的肯定。有一位學生設計的拉深切邊凸模,也采用鑲拼結構,把用于定位的凸臺和切邊凸模分開設計成兩個零件,工藝性變好了,凸??梢酝ㄟ^磨削得到鋒利的刃口;如果設計成為一體,因受中間用于定位凸臺的影響,無法對凸模刃口進行磨削,自然得不到鋒利的刃口。畢業答辯時學生感慨地說:“平時學習雖然記住了概念,但并沒有真正理解和融會貫通,在現實面前還是工藝盲。通過實習,有條件與模具生產零距離接觸,特別是有工人師傅們的現場指導,知識變活了,現在不管遇到多復雜的沖壓件都基本能把握好各零件的加工工藝性。畢業實習使我們提前認識了制造業的奧秘?!?/p>

        四、設計圖紙的高質量來自于實習

        在設計的全過程里,正確標注尺寸、正確標注公差等對學生而言屬于最棘手的問題了?;鶞试趺慈??哪些地方該標注尺寸公差?哪些地方該標注形位公差?公差值又是多少合適?粗糙度又是多少合適?等等。沒有一定的實踐經驗是很難正確標注的。在實習時,學生通過對照圖紙和實物,特別是有機會參與了設計部門的方案討論,在現場得到模具工程師的指導幫助,進一步理解了關鍵部位和非關鍵部位、關鍵尺寸與非關鍵尺寸、重要面與非重要面的含義,對尺寸及其公差標注、形位公差標注、粗糙度大小的確定有了深層次的了解,給畢業設計提供了有益的幫助。如對上、下模座兩平面間的平行度要求,導柱與導套的尺寸公差、粗糙度要求以及圓柱凸模的固定部分與刃口部分同軸度的要求等,都能正確地進行標注,保證了合模時導柱與導套間的正確配合以及凸、凹模的正確工作等。近幾屆學生畢業設計的圖紙在尺寸標注上都比較完整、規范,基本符合國家標準要求。

        五、結束語

        第2篇:模具設計畢業設計總結范文

        【關鍵詞】合作;機械專業;畢業設計

        畢業設計是機械類專業教學中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是對學校應屆畢業生在畢業前接受的一次綜合性實踐訓練,是對學生所學知識進行整理和系統的必要環節。它是學生接受設計任務,在教師指導下獨立進行工程實踐,獲得基本訓練并取得成果的過程,它是評估畢業生學業成績的一個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與創新能力的關鍵一環,也是結合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需要。

        一、機械專業畢業設計中存在問題

        目前大部分學校學生畢業設計通常在學校進行,由專業教師提供畢業設計課題。

        1、畢業設計環節中有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由專業教師指導的畢業設計實踐環節,除部分老師帶學生到工廠進行畢業實習外,大部分學生沒有進行畢業實習環節,導致學生對于很多設計的內容理解不夠深入。

        2、由于畢業設計指導教師有教學和科研任務,甚至是非常繁重的任務,導致到教室指導學生畢業設計的時間沒有保證,部分學生反映指導老師很少進行指導,溝通交流的時間較少。

        3、部分指導老師反映學生在畢業設計的過程中不夠積極主動,有些學生對畢業設計不夠重視,再加上就業面試等,用于畢業設計的時間很少。

        二、企業中進行畢業設計的優點

        1、學生方面

        由專業教師指導的畢業設計實踐環節,學生沒有進行畢業實習環節,直接進入畢業設計環節,在畢業設計過程中由于學生沒有感性認識,以及設計出來的產品沒有通過實際生產檢驗,學生不清楚繪制的圖紙是不是規范,結構合不合理,工藝可不可行等,答辯老師在畢業設計答辯過程中的提問學生不知道怎么回答,學生對知識把握效果不好。

        畢業設計在企業中進行,畢業設計課題聯系生產實際和工程應用,這樣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由于是真做實干,他們就會主動去了解、熟悉有關企業生產的實際情況,積極主動的去分析實際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高。

        2、企業方面

        學生在學校專業課學習過程中學習機械設計軟件諸如PROE、UG、Cimatron等,到企業后可以與企業技術人員交流,提高企業的自動設計能力,同時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可以聯系自己所學專業知識根據企業生產情況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議。

        三、合作畢業設計操作措施

        以模具專業畢業設計為例。

        1、畢業實習內容及時間安排(一個月)

        (1)鉗工操作:每個學生發一份圖紙,按圖紙尺寸要求劃線根據實際工件選擇基準,學生正確使用量具實際測量工件,并進行攻螺紋、套扣、鉆孔等工序。

        (2)模具銑操作:學生熟悉機床的操作與保養,故障分析與排除,銑平面、銑直角、開推、銑臺階、銑斜面、銑T型槽。

        (3)數控車銑操作:學生熟悉設備面板功能及手動操作與自動運行。進行成形面加工、內外螺紋,錐形螺紋的加工。

        (4)數控系統、加工中心、線切割、電火花操作:熟悉機床面板及工件裝夾、校正與分中。熟悉三菱,法拉克等數控系統,熟練使用加工中心、線切割、電火花等設備編制典型的型腔、型芯的加工程序,并聯機加工。

        2、畢業設計內容及時間安排

        (1)模具工藝結構及拆裝操作(1周):分析模具工藝、結構的合理性、拆裝模具,掌握拆裝的方法和技巧,進行模具組裝。

        (2)模具設計及制造(11周):學生分組在企業技術人員指導下學生自己進行特定零件的模具綜合設計,在企業師傅指導下學生動手操作設備進行模具綜合加工。

        四、合作中注意的問題

        加強與企業技術人員的交流,剛開始由于企業技術人員對畢業設計要求不是很了解,對課題的難易程度把握不是很清楚,學校指定專業老師作為第二指導老師,相互配合。

        結 論

        制造類企業與學校機械類專業合作進行畢業設計,公司委派技術人員負責指導學生的畢業實習及畢業設計,從設計到加工的全過程。學生可以把自己設計的產品,親自操作機器加工出來,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設計能力及實踐動手能力。在畢業實習及畢業課題選擇、指導方面真題真做,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 劉秀玲.強化畢業論文的教學與指導[J].中國高等教育,2006,(9).

        第3篇:模具設計畢業設計總結范文

        關鍵詞:模具設計;畢業設計;計算機技術;仿真技術

        在現代工業生產中,模具工業已成為工業發展的基礎,是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模具己經在我們生活當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的生活用品大部分離不開模具,如電腦,電話機,洗衣機,冰箱,杯子等等,另外汽車、摩托車業是國民經濟五大支柱產業之一,一輛汽車各種各樣的模具就要用到2萬多個。由于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不斷發展,促使模具技術不斷進步,對模具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根據社會發展對模具專業學生的要求的實際情況,我校在專業課題設計中,采取將模具設計內容同CAD/CAM/CAE緊密結合在一起,學生通過先進的軟件仿真,可以隨時發現自己在每一步設計中的不合理處,會找出各種解決方案使設計趨于合理。以下是本人對我校模具專業方向學生的教學情況進行以下探討。

        1、培養目標

        通過一段時間我們對江浙地區及周邊的模具企業進行了比較廣泛的社會調查,結果表明,用人單位需要的學生要有較高的思想道德素養,良好的溝通與團結協作能力,理論知識扎實,專業技能掌握良好,再學習能力較強,同時需要學生掌握一些常用機械專業外語,有一定的計算機軟件應用能力。根據調查結果分析,我們認為把模具專業人才培養定位于:面向各類型企業,培養愛崗敬業,具備機械及各類模具設計與制造基礎知識,具有較強的再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能在模具生產第一線從事模具設計制造、技術開發、應用研究和經營銷售的應用型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

        2、模具專業課程設計模式

        通過在校的學習,學生會用到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機械制圖、機制工藝、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模具鉗工工藝學、塑料模具制造工藝與設備、模具材料學等等,同時會快速熟練使用計算機各種軟件,使各項能力得到了鍛煉與提高,在日常教學中,我們可以采取將模具設計內容同CAD/CAM/CAE緊密結合在一起,為了保證產品設計的質量,可以成立了一個由多名骨干學生組成的模具設計指導小組,每個學生負責設計流程的一個步驟。根據參加模具設計的學生人數,適當分組,在布置設計題目時,不給出具體的塑件制品,如只是告訴學生要做一個手柄,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可以確定自己的設計產品:如游戲機操縱手柄、機床操作手柄、起子手柄等等。

        1)制品的造型。可直接采用通用的三維造型軟件。如采用三維造型軟件soldwors或Pro/E、UG設計出塑件的內外結構,并繪出二維圖。

        2)根據注塑制品采用CAD系統進行模具的概念設計,包括模具結構設計、模具制造工藝規劃、模具價格估計等模塊,采用基于知識與基于實例相結合的推理方法,推理的結果是注射工藝和模具的初步方案。方案設計包括型腔數目與布置、澆口類型、模架類型、脫模方式和抽芯方式等,使模具各系統的設計達到最佳。

        3)在模具初步方案確定后,用CAE軟件進行流動、保壓、冷卻和翹曲分析,以確定合適的澆注系統、冷卻系統等。如果分析結果不能滿足生產要求,那么可根據老師的要求修改注塑制品的結構或修改模具的設計方案。

        4)教師對學生設計方案進行評價,根據評價的結果,或者修改注塑制品的結構,或者修改設計方案。

        5)在完成CAE分析和方案評價后,進行模具的詳細結構設計,包括型腔、型芯的設計、澆注系統的布置及尺寸、冷卻系統的布置及尺寸等。在結構設計過程中,運用注射過程數值分析軟件MoldFlow分析按鈕受力后的結構強度、剛度及應力等,對結構進行不斷修正,學生會發現機械設計、工業產品設計、材料力學、理論力學等課程的知識在這個階段都有所體現,對以前所學課程也是一個綜合應用的過程。

        6)模擬模具開模、推件與合模的過程,并進行模具的干涉檢查。

        7) 模具結構完成后,進行數控加工,采用MasterCAM9.0加工軟件,完成模具的虛擬加工過程,并自動編制數控加工的NC代碼,利用仿真模塊可以查看加工完后工件的合理性,得到的裝配模型存入實例庫中,供以后的設計參考。

        8) 最后要求學生提供詳細的設計說明書以及完整的二維、三維圖紙。采用看圖軟件,用來截取設計圖像并輔助介紹整個設計過程,采用辦公軟件用來做文字的處理。每位學生在整個設計完成后,做一個總結,提出本設計的創新與特色在何處,考慮設計中存在問題以及相應的解決方法,這樣,學生完成了本設計的全過程:塑料制品設計——模具設計——模具加工,學生可以在計算機上看到自己設計、加工出來的最終產品,體會到作為一名合格模具設計技術工人的成功感覺,同時在設計過程中我們也要力爭多請企業的設計人員同學生交流,多讓學生接觸到實際產品的設計、生產過程。

        第4篇:模具設計畢業設計總結范文

        (1)理論內容抽象難懂。該課程既有較強的實用性,也有較多的概念和原理知識,但缺少簡明易懂、與理論相結合的實例。學生普遍反映學習難度大,不易理解,漸漸喪失了學習興趣。

        (2)缺少對知識的融會貫通和運用。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單個知識點,卻忽略了從鍛件項目的層面對知識點進行梳理,從而將各知識點貫通運用起來。結果學生知道自由鍛、模鍛、校正等工藝,卻不知道這些鍛造方法在實際生產中如何發揮作用。

        (3)試驗項目中缺少模具設計、制造的練習。該課程有4個學時的試驗,在試驗中安排了使用De⁃form-3D軟件進行材料成型分析的內容,結果學生的主要時間和精力用在軟件操作和有限元分析上,卻忽略了應該重點掌握的模具設計知識。

        2CDIO工程教育理念

        CDIO理念的核心是:以工業產品從構思、設計、制造、投入使用、反饋改進到終結廢棄的全生命周期為載體,培養、訓練學生的工程意識和能力,其范疇不僅包括專業知識,而且涵蓋了學生在進入社會后的終身學習能力,在企業中的團隊交流能力以及在企業和社會環境下的“構思—設計—實施—運行”能力。CDIO在具體實施中具有“基于項目的教學”和“邊做邊學”的特點,以任務為驅動,通過項目的“構思—設計—實施—運行”過程,實現培養學生能力的目標。

        3基于CDIO的課程改革思路和內容

        根據CDIO理念和思路,從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的專業培養目標和《鍛造工藝及模具設計》課程的要求出發,課程組提出了以典型鍛件的生產項目為載體,以鍛造工藝及模具設計為主線,實施項目演練,對課程現有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探索,著重培養學生掌握鍛件的工藝流程和模具設計的綜合技能。基于CDIO理念的課程改革內容如下:

        (1)重新調整、分配知識點的學時,在知識點講授上,著重于自由鍛的鐓粗和拔長、開式模鍛、模鍛件設計、模具設計這幾項最常用的鍛造方法,其余如自由鍛沖孔、錘上模鍛、特種鍛造等內容,學生只需用少量學時了解即可。同時,課堂講授的重點放在對知識的運用上,通過簡單易懂的實例,運用實物模型、動畫等手段,向學生介紹各種鍛造工藝方法、模具設計要點及壓力設備的選用。

        (2)以典型鍛件項目(如連桿)為范例進行教學,給學生講解其鍛造工藝流程,從下料開始一直到完成鍛壓生產檢驗為止。進一步設計連桿鍛模。在講解鍛造工藝的同時,還詳細介紹鍛件圖設計、鍛模設計方法、鍛模加工及所用設備等知識。在整個過程中,以連桿的鍛造工藝流程及其鍛模設計為主線,將各知識點串聯起來,同時結合其他專業課程,使學生學習工藝規程的設計規范、產品檢測、成本分析等知識。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初步掌握項目規劃、工藝設計、質量管理等工程方面的概念,對理解鍛造工藝理論知識更加深刻,對課程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3)教師給出2~3個典型的桿類鍛件,要求學生全盤考慮其鍛造過程,規劃工藝路線,編寫工藝規程,設計模具以及制定模具加工方案,并設計詳細的鍛件圖和鍛模圖,作為課程的最終作業。學生可3~5人為1組,也可獨自完成作業。整個過程類似于本科生的畢業設計,學生在指導教師的幫助下,全面深入地了解鍛件生產的規律、規范及要點,建立鍛造專業技術人員的項目觀念和意識。

        (4)指導教師選出最有代表性的幾組學生作業進行分析總結,并根據最好的一組作業將鍛模加工出來。這種基于CDIO理念的教學過程與學校的傳統教學方式有很大區別,但與企業中培養工程技術人員的模式基本一致,通過實際的鍛件項目幫助學生獲取技術知識和經驗,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從中初步建立起工程意識和概念,對學生適應今后的工作有極大的幫助。

        4新課程體系特點

        新《鍛造工藝及模具設計》課程體系主要有以下特點:

        (1)基于CDIO理念,以典型鍛件項目為載體,以鍛造工藝及模具設計為主線,實施工程項目演練,培養學生的技術綜合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

        (2)實行“從實踐到理論,再從理論到實踐”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獲得的知識和經驗,遠比單純地實習或學習理論課程豐富,理解更加深刻。

        (3)以典型鍛件項目為范例進行教學,先給學生一個可以參照、模仿的對象,使學生吸收、消化其中的知識和經驗后,進行自主創新設計時不會覺得無所適從。

        (4)新課程內容以鍛造工藝及模具設計為主線,涵蓋了鍛造技術的主要知識點,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系統性,學生在學習時不再覺得抽象、空洞,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5)以鍛模的設計、制造為課程最終要求,使學生建立基本的工程意識和創新能力,為今后工作打下扎實的基礎。

        5新課程體系實施的關鍵點

        新《鍛造工藝及模具設計》課程體系在實施過程中,有以下幾個關鍵點:

        (1)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理論知識,更要有較強的技術能力和實踐經驗,是“雙師型”教師。

        (2)選作范例的鍛件項目,內容難度要適中,以鍛造工藝流程和鍛模設計為主線,較全面地涵蓋了相關知識點,從實際出發,使學生清楚地了解作為鍛造專業技術人員所需具備的知識和技能。

        (3)教師要采用科學的評價體系,對學生完成鍛件項目的評價不應只以簡單的結果為標準,而應全面地看待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的表現,不僅需要關注學生對各知識點的掌握程度、鍛造工藝方案的經濟性和可行性、鍛模設計的合理性和實用性等專業技能,還需要關注學生在項目完成過程中的主動性,對新知識、新技能的學習能力,能否在工作過程中及時總結經驗等方面,促使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學生對今后工作的適應能力。

        6結束語

        第5篇:模具設計畢業設計總結范文

        關鍵詞: 高職院校 模具專業 教學改革

        同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的是為生產和管理第一線服務的高層次技術型人才,具有“職業性、應用型”的特點。對于高職的模具專業來說,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尤為重要。而就目前而言,我們高職模具專業在實驗教學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只有改革實驗教學中不合理的因素,才能使實驗教學步入良性軌道,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真正發揮出它在教學和科研方面應有的作用。

        一、模具行業的時代背景

        隨著科技和社會經濟的發展,模具行業的產品開發周期和產品的更新期逐漸縮短,模具的使用更加頻繁并已滲入

        到各行各業,它在汽車、電器、通訊、電子及輕工等領域的應用尤為廣泛。作為一種產業,模具工業的發展與繁榮是現代工業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多數工業產品的發展和技術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模具工業的發展水平,這一點在許多發達國家的工業史上已經得到了十分明確的體現。

        20世紀80年代以來,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計算機應用技術的迅猛發展,對模具業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隨著計算機輔助設計、輔助制造及輔助分析相繼被普遍引入到模具制造領域,模具CAPP、CIMS工程也開始在一些企業獲得成效,模具的設計和加工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F在,通過互聯網傳送模具信息,遠距離控制模具生產已成為一些企業的重要經營手段。模具生產周期縮短,質量提高,成本降低,使模具制造的整體水平和科技含量得到了質的飛躍。近年來,激光立體制模(SLA)、分層實體制造(LOM)、選擇性激光燒結(SLS)和熔化沉積制造(FDM)等快速成型制造技術發展很快,新的技術不斷涌現,模具的設計與制造技術正處于一個非?;钴S的發展階段。

        二、模具專業課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課的教學計劃,應該嚴格按照高職教育指導性專業目錄中的核心開設,并以學生就業為導向、以市場調研為基礎、以能力培養為主線,對其中一些專業課作適當調整,再加入各個學校的特色。

        模具專業課的教學改革,要在專業課體系基本構架的基礎上對各門課的傳統教學內容進行改革。改革中堅持的原則應該是:符合??茖哟谓虒W基本要求,在理論知識和新知識上,堅持以“必需、夠用”為度;處理好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關系;以能力培養為核心。基礎課的教學內容重點應放在如何體現模具設計與制造的專業特點上,為強化學生的設計能力,將設計類專業課的內容體系由過去“以分析為主線”轉變為“以設計為主線”。計算機應用則側重于與模具設計、制造密切相關的典型應用軟件上,具體體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1.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實踐技能。傳統教育比較講究掌握系統的理論知識,忽視了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但社會對從業者知識和能力的要求中,能力顯然是第一位的。因此,在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的各個環節,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必需、夠用”的理論知識,更需強化能力培養。為了強化學生的能力培養及實踐方面的意識,我們要調整理論課和實踐環節教學課時的比例,即降低理論課教學課時,增加實踐環節教學課時。一是走校企合作辦學之路,建立教學與實習基地。比如與周邊廠家進行合作,建立校外實訓基地,既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教學實訓基地問題,又解決了畢業生就業問題。二是教學與生產結合,使學生深入生產第一線,參觀或參與生產過程。三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把教學和實踐結合起來,將課堂搬到實踐場所。例如,在沖壓課中,講到模具結構這一章時,將學生帶到模具拆裝實驗室,結合具體的模具講解模具的結構及各部分的功用,并讓學生動手拆裝模具,加深了學生對模具結構及各部分功用的理解,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2.用功能化模塊構建新的教學體系。本專業改革后的專業課體系,由基礎知識、設計理論、模具加工工藝和應用等三個基本功能模塊組成。其中,三個基本模塊構成了本專業課體系的主體。新體系的主線條放在與模具設計、制造相關的系列主干課上,即通過機械制圖―機械設計基礎―冷沖壓技術―塑料模成型技術―模具CAD/CAM―模具制造工藝及設備等課,培養學生的工程設計能力。

        根據專業特點及社會需要大膽進行課綜合化改革,打破單一學科體系,增加實用性強的內容。整合部分相關理論課,使之結合更緊密,內容更緊湊。如在教學計劃中可以將公差、AutoCAD與傳統的制圖課整合為《機械制圖》;將機械原理、機械零件與工程力學整合為《機械設計基礎》;將刀具、夾具和工藝整合為《機械制造基礎》。根據教學模式、改革方案的要求,重新編寫新教材。

        3.加強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新世紀人才要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高職教育也須如此。要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作為一種新型教育理念,滲透到教學的各環節中去。在課堂講授、作業、實驗、實習和畢業設計等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環節,應盡量減少驗證性的內容,盡可能強化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在專業基礎課中,把《機械設計基礎》課作為強化創新意識和能力培養的重點,在理論上以“必需、夠用”為度,但著力強化“機械設計課設計”在機構創新、組合、選型等方面的教學和訓練。

        三、改革考核評價機制,使模具專業課教學改革落到實處

        在評價標準上,打破試卷形式的終端考核,設立實施項目的過程考核體系。重視學生學習過程評價,強化綜合實踐能力的考核,設計學生學習過程記錄卡,跟蹤記錄學生學習過程,作為學業評價的重要依據;采用多元評價方式,如筆試、口試、觀測、現場操作等;采用多元評價對象,如自評、他評及師評等。做到及時評價并且能公平、公正和公開,以激發學生學習動力。

        總之,課改革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總結,對出現的問題及時處理,充分發揮專業指導委員會的作用,認真采納基礎課、專業基礎課以及專業課教師的意見。同時也要根據市場的需求情況,在每一輪的教學計劃中及時調整。

        參考文獻:

        [1]徐鳳英,區穎剛.高校模具課創新教學的改革研究[J].農機化研究,2003.3.

        第6篇:模具設計畢業設計總結范文

        關鍵詞:塑料模具教學;微課;思考;實踐

        一、微課的基本特點

        微課是指基于教學設計思想,使用多媒體技術在五分鐘以內就一個知識點進行針對性講解的一段視音頻。這些知識點,可以是教材解讀、題型精講、考點歸納,也可以是方法傳授、教學經驗等技能方面的知識講解和展示。

        一對一的教學情景是微課模擬的教學內容,這與一對多、教師主導的課堂教學不同,因此要明確微課的主要對象是學生這一基本要求。微課的目的是在短時間內完成知識點的講授。微課有著顯而易見的優點,資源靈活且開放,內容容易修改,能反復使用,傳播應用范圍廣泛,同時微課的學習對象、錄制對象可以是任何與教學有關的人。但微課走入塑料模具課堂時,需要避免成為一個簡易的黑板搬家工具,要及時把微課的中心和重點放在解決難點問題之上。

        選題是微課制作中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實踐證明,良好的選題角度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一個角度欠佳的選題往往讓微課變得平凡無趣,毫無吸引力。一堂微課一般只能講授一個知識點,職業院校學生接受能力有限,微課涉及過多的知識點對教學起反作用。對于這一個知識點應當如何選擇呢?筆者認為要從知識結構的設計、教學中的重難點等實際情況出發,達到教學資源合理配置,共同分享,為教學服務的目的,這也是微課這一教學素材出現的初衷。微課作為多媒體教學的一種,要注意內容設計上適合多媒體教學,對于不適合多媒體教學設備展現的教學內容,即便做得再辛苦,結果也許不能令人滿意,甚至還不如黑板上板書的教學效果來得實在。更重要的是,這種把教學內容強制性以微課形式展示的教學做法,使學生失去了學習欲望。

        二、塑料模具課程

        塑料模具類專業在絕大部分職業院校教學中都有開設,這一類專業主要圍繞市場需求,以學生就業為導向,把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作為教學本位而開展的。在塑料模具技術課程的教學設計中,設計思想主要遵循復雜問題簡單化、抽象概念具體化、動態內容可視化的原則,尋求學生發展能力和掌握知識的最佳途徑。在教學設計上,組織形式主要采用“綜合―分析―綜合”的形式,即總體概貌認識(介紹工藝規程、模具結構)、分部分解分析(研究工藝設計、模具零件設計)、總結方法和規律(系統歸納模塑工藝和模具設計),讓學生掌握模具設計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具備初步的塑料模具設計能力。在教學設計中,教師要著重注意組建塑料模具綜合化的知識平臺,注意引進各種不同的塑料模具設計的經典案例,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從特殊到一般,從理論到實踐,最終做到舉一反三。

        分析塑料模具技術課程的基本情況,不難看出其教學內容的組織和選擇非常注重系統性、科學性和先進性,恰到好處地把握了“必需和夠用”的原則,這一點與新課標對塑料模具內在邏輯系統和學生認知規律相符合。教材內容采用模塊化組織的方式,大部分以教學單位為一個節點,每個單元劃分成若干小節,每個小節包含若干個知識點,這些知識點對于學習目標、能力要求和學習安排等有明確具體的要求,便于學生自主學習。

        三、微課在塑料模具教學中的實踐

        1.從微課的“微”來談塑料模具教學

        微課一般來講,以三到八分鐘為宜,最多不能超過十分鐘。微課內容涉及的知識點必須緊扣塑料模具教學實際,開展以討論、交流與協作為主,這一學習模式對教學有兩方面的促進作用:(1)通過學生與微課之間的相互協作學習,能獲得更專業、科學的指導。教師也能第一時間獲得教學反饋,特別是微課內容是否適合,在教學中一目了然,從而幫助教師有針對性地做出合理的調整,進而提高學習和教學效率;(2)學生通過協作學習在學習到知識的同時,還能鍛煉學生之間的相互溝通交流和團隊協作的技巧,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增強集體榮譽感。要支持協作學習,模具設計教師可以開展學習論壇,開設教師信箱,提供在線學習等功能模塊,為學生營造寬松的學習環境。師生之間可以以微課為基礎,用文字、圖形作為交流途徑,加深問題的討論研究,組織小范圍內的學生進行自主性學習和研究性學習。

        2.微課雖然形式較小,但教學內容包羅萬象

        塑料模具的微課是由教師制作和選擇的,最終是要面向學生,面向教學實踐并接受其檢驗,學生能否適應微課的引導,能否在教師講授微課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這需要教師有較高的課堂駕馭能力和決策水平。以注射成型模具基本結構及分類這一知識板塊為例,微課主題要圍繞型腔分型面及澆注系統、注射成型模具零部件的設計,最好是按照內容編排,盡可能劃分得細一些,讓學生充分了解并掌握知識內容,這些都是模具設計課程的核心知識,要讓學生的學習層次遞進一個檔次。為了提高教學效果,要讓學生完成微課中理論知識部分的學習,此外,還要注意加強學生的實驗教學。一方面,要開放實驗室,讓學生在閑暇之余,在教師的指導之下,及時獨立地完成相關實驗,另一方面,讓學生參觀機械制造技術,優秀模具設計的展覽,提高他們的學習動力,學習別人的長處,為畢業設計和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3.微課不只是由教師設計制作就能一勞永逸的

        塑料模具設計的教師還要根據學習的內容,做一些啟發性、研究性的引導,幫助學生盡早進入課堂,提高他們的認知能力和水平,根據學生在課堂中的反應調整微課制作的方式方法。

        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并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在塑料模具技術課程學習活動設計中,模具設計教師可以嘗試著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即首先創設問題情境,提出相應的研究專題,學生則搜索教學資源,利用互聯網獲得相關信息,通過形式多樣的探究學習,獲得知識和技能,提升學生發展能力,培養學生的情感體驗。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面對的是開放性的題目,是具有一定挑戰性的任務或者問題,他們需要通過多樣化的、自主的學習途徑來完成問題的解答,并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提升和完善自我。

        4.采用科學有效的方法評價微課在塑料模具教學中的作用

        評價是依據一定的標準對學習者或學習者的業績所進行的一種鑒定或價值判斷。評價類型主要有總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兩種形式。在塑料模具技術課程教學中,實施了以教考分離、自我學習評價等為特征的多元化考試模式,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評價。采取開卷、閉卷、操作、口試以及研究性學習成果匯報等多種形式,將單純的期末考試變為平時的和期末的多層次考核。

        如何用好微課、做好微課、講好微課,這是在新一輪課程改革背景下進行深入探討的永恒命題。最終形成“以模具設計流程為導向,以能力培養為核心”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切實具有合理運用專業知識而獨立完成中等復雜模具設計的能力,為突出高職辦學特色,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參考文獻:

        [1]金陵.從微課程的屬性入手認識微課程[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3(11).

        [2]余劍波,王陸.微課程設計的點鏈圈(PLC)模型研究[J]. 遠程教育,2013(05).

        [3]胡鐵生,黃明燕,李民.我國微課發展的三個階段及其啟示[J].遠程教育,2013(04).

        第7篇:模具設計畢業設計總結范文

        一、產學合作教學模式的構建

        產學合作的教育,是一類注重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的養成,強調全面提升學生素質、強化學生就業競爭力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下,學校與企業的力量都可以充分得到利用,此外,科研所等職能機構在教育資源、教育環境、人才培育等多個方面的優勢都能夠更好的發揮出來,將知識概念傳授為主的校園教育、實際就業與科研工作環節更好的銜接在一起,進而培養出更多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高素質專業人才,在促進學生自身發展的同時,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這類教學模式最為重要的原則是產學融合、校企雙方參與、雙贏互利[1]。而最主要的落實方式是理論實踐相互結合、相互交替。最終所要達到的目標,是在豐富學生理論知識的同時,強化對于知識的實踐,使學生能夠充分適應國家經濟發展對于高端人才的需求。

        二、模具專業實踐課程教學體系的改革

        由于國家工業領域的迅速發展,近來社會對于模具專業學生要求是非常高的,不但需要其掌握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還需要學生必須具有很強的實際知識應用能力以及現場操作能力,這樣才能確保學生在步入崗位后便能夠盡快適應實際的工作。也正因這樣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需求,使得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更好的融合到了一起,達到了近乎一比一的比例。當前的理論教學已經形成了成熟的模式,雖然也需要改進,但是由于實踐教學的實施時間較短,所以相對來說還是要重點規劃實踐教學環節。對于實踐教學的規劃,首先要遵從專業技術教學循序漸進的準則,內容應當從簡單到復雜、從單一到組合,采取逐個階段遞進的形式,其次是要依照實際操作―獲取認知―再次操作―再次獲取認知的教學次序促進學生的理解,使學生能夠通過實際操作,逐步適應自身未來崗位的各項工作環節,強化學生的專業素養、適應能力以及創新思維。最后,應當依據以上總結對模具專業的教學體系進行改進,在顯性的實踐操作環節中融入專業理論知識內容,同時強化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實操能力[2]。并使用分階逐步提升方式來對課程進行安排:第一階段,是要學習模具的制作,通過金工與模具鉗工的的實踐操作以及計算機技術(如制圖測繪以及Auto CAD軟件運用)等課程相關的實操與理論教學,提升學生制圖能力、識圖能力、Auto CAD操作能力以及使用模具機進行加工的能力。第二階段,是要學習新模具制造的技術以及CAM技術等,借助數控加工實踐操作等實訓環節,提升學生利用數控設備進行操作與編程的能力。第三階段,是要學習設計模具要使用的CAD技術,借助沖模、注射模設計以及膠塞模具設計等課程設計實際操作環節,提升學生的CAD 軟件利用能力與設計能力。

        三、模具專業實踐課程教學內容的改革

        (一)體現出當今市場需求

        無論在哪個時代,國內教育市場發展的需求,都是各個院校教學改革的方向,在對專業課程內容與教學模式等方面進行規劃時,應確定規劃符合當前市場發展的需求,并且還應當充分考慮院校自身所具有的教學優勢。在廣泛嚴謹調查市場需求的前提下,對模具專業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進行詳細規劃,而且要使現代的模具制造與設計的理念在教學當中得到滲透與應用,讓學生學到更多高端的、實用的優秀技術,才能夠真正突顯出應用型人才的特色[3]。

        (二)優化課程內容規劃

        優化課程內容需要注重以下幾點:其一,要遵從實踐教學貫穿始終的準則,體現早實踐、多操作的教學特色,依照這些規律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例如對數控技能實踐課程內容進行改革時,要注重讓學生在學習鉗、銑、焊、車等傳統操作訓練的同時,對傳統的模具加工方式有一個基礎的了解與掌握,而后便可以開設數控編程與操作相關的實踐課程,借助數控銑床、數控車床、零件加工工藝以及電加工機床運作原理與結構的學習,配合編程實際模擬操作環節來提升學生的現代數控技術應用能力以及數控編程能力。在教學規劃當中主要的實踐環節應當同時包含理論實習和實驗、設計等環節,理論與實際的比重應基本相等,各占半數。其二,實踐與實驗需要單獨開設課程。將當前實踐教學與實驗教學的內容依照類別重新進行組合,可大致分為4個實踐與實驗模塊:第一是機械基礎應用,第二是計算機技術的應用,第三是現代制造技術,第四是CAD模具設計,這些環節都可單獨設置為課程,并以實踐能力為核心來編訂實踐教學相關的教材與教案,制定相應的技能考核基準[4]。改變過去以課堂理論知識為核心的單一化課程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將教學的重心真正轉移到實訓室、實驗室以及產學合作的教育基地,讓學生更多的去動手操作,自己去了解理論知識在現實當中的應用。其三,是要對設計、測繪等教學環節進行改進。摒棄傳統設計與測繪教學方式,突出知識應用能力培養這一教育核心,重點強化學生的綜合知識應用能力,將設計以及測繪相關的理論知識內容與專業生產工作需求相融合,建議教師以丁基膠塞模具的模板、模芯、硫化模、切邊模等作為設計與測繪環節的主要課題,在提升學生計算機制圖技巧的同時,強化學生的模具設計能力,形成更加有效率、有實際作用的人才培育方案。此外還應當要求學生在校內時多利用計算機進行繪圖練習,保持知識不斷線,在課程設計、畢業設計以及制圖考核等方面,也應當要求學生必須要用計算機出圖,這樣才能夠滿足當前行業發展需求。

        第8篇:模具設計畢業設計總結范文

        關鍵詞:自學考試;專接本;畢業設計;教學質量;人才培養

        作者簡介:王祖偉(1963-),男,江蘇宜興人,南京工程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助理研究員。(江蘇 南京 210013)

        中圖分類號:G642.4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31-0176-02

        自學考試“專接本”創新教育模式是指高職院校在全日制在籍學生基本完成??齐A段教育的基礎上,采用自學考試面向社會開考專業計劃,利用高職院校的教學資源開展本科助學輔導并完成本科教學計劃,學生參加自學考試成績合格符合畢業條件可獲得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本科文憑的人才培養模式。專科學生在專科校園里通過高職院校、本科主考學校的聯合培養完成學歷的提升,在學好??茖I技能的基礎上,學習更多的專業理論知識,培養專業知識綜合應用能力,從“技能型”應用人才逐步成長為“技術型”、“工程型”應用人才,在完成知識結構重建過程中實現自身素質“質”的飛躍。高職院校也通過對接本科專業,在教育教學等各方面都能得到本科主考學校的指導,對加快自身專業建設、提高教學管理水平、提升師資隊伍教學水平、增強學校辦學實力、有效積累發展后勁等起到了促進作用。據江蘇省教育考試院統計,幾年來參與對接的高職院校逐年增加(現已達105所),在校專科學生接讀本科的人數也迅速攀升(至2013年接讀學生總人數已達83100余人,已畢業學生23300余人)。

        但隨著對接高職院校的增加及規模的擴大,受主、客觀因素制約,各高職院校在辦學理念、辦學資源、生源素質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距。有些高職院校對“專接本”創新教育模式認識不足,導致在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實踐、應用教學環節上重視不夠,主考學校派出的畢業設計答辯教師反映“專接本”學生畢業設計的整體質量不高,甚至個別高職院校擅自降低畢業設計的規格要求,嚴重影響了“專接本”整體的教學質量,一些用人單位也對畢業生質量提出了質疑。為此,作為主考學校有必要摸清“專接本”學生畢業設計的實際情況,發現問題所在并加以研究,提出改進意見,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一、“專接本”畢業設計現狀

        以南京工程學院數控加工與模具設計專業2011級“專接本”學生為調查對象,采用召開學生座談會和問卷調查的形式,根據“專接本”人才培養目標和《南京工程學院“專接本”畢業設計大綱》的要求設置調查內容,對11所高職院校的畢業設計情況展開調查,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394份,收回有效答卷347份。在匯總學生座談會、問卷調查、畢業設計答辯教師填寫的反饋意見等三方面信息后,認為2011級畢業設計組織工作、選題和開題、過程管理和規范性比前幾年有所提升,課題的難易程度、工作量也基本符合畢業設計大綱的要求,但是畢業設計整體質量不高,暴露出學生所掌握的基礎知識不扎實,知識綜合運用能力不足,缺乏創新精神和嚴謹的科學態度等問題,同時還發現高職院校之間畢業設計質量高低差距很大,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重視程度不夠

        少數對接學校、指導教師和學生對“專接本”畢業設計的意義與重要性缺乏正確認識,思想上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部分學生沒有把畢業設計看做是自身知識、能力及綜合素質訓練和展示的一個重要過程,對課題不作認真細致的研究,開題報告流于形式,設計方案僅是框架,更沒有具體內容。

        2.選題缺少實踐價值,題目類型少,學生缺乏自我擇題意識

        在畢業設計選題時,多數學生缺乏主動意識,指導教師給什么課題就做什么,表1中顯示指導教師指定的課題占72.1%。少數指導教師課題單一,與實際生產聯系不夠,個別教師同一課題已多次使用。

        3.管理制度不完善,少數指導教師工作不到位

        部分高職院校畢業設計管理規章制度不完善,對分散在企業做畢業設計的學生更是疏于管理;有些指導教師工作頭緒繁多,給學生的指導時間不夠,如表2統計數據所示每周得到兩次以上指導的學生僅為47.6%,個別指導教師把關不嚴,甚至在學生所設計的模具結構存在嚴重錯誤時,也沒有給予及時糾正。

        4.畢業設計時間難以保證

        部分學生已經提前走上工作崗位,實際用在畢業設計上的時間不足,往往是在匆忙中應付畢業設計任務。

        5.基礎知識、規范性與標準意識欠缺

        部分學生的基本功不扎實出現了知識“不夠用”現象,主要反映在對本專業的基礎知識沒有牢固掌握,設計說明書中的專業術語不能正確表述,基本寫作能力差。少數學生不按主考學校要求的規范格式做畢業設計,不按照國家標準制圖,隨心所欲,缺乏嚴謹的科學態度。

        6.缺少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

        部分學生畢業設計缺少自己思考的內容,缺少解決問題的嘗試,缺少創新的精神和創新的方法,少數學生還存有僥幸心理。

        二、提高“專接本”畢業設計質量的建議

        畢業設計是人才培養過程中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教學環節,是培養學生運用基本知識、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從事初步的科學研究和設計工作能力的重要環節,是綜合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一個重要手段,是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工作作風的具體實踐。“專接本”學生在經過本科階段的學習后,更需要利用畢業設計環節來檢驗自身知識綜合應用及實踐能力的提升情況。因此,提高畢業設計質量是主考學校、對接高職院校加強“專接本”內涵建設的著力點,對于全面做好教學管理工作,提高自考人才的培養質量,實現自學考試“專接本”創新教育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主考學校應協助高職院校一起對“專接本”畢業設計工作進行認真總結,在分析畢業設計質量不高原因的基礎上,研究和探討改進管理的方法及提高質量的措施。

        1.加強思想認識,健全管理制度

        對接高職院校應樹立正確的辦學理念,端正辦學思想,增強辦學的社會責任感;應從建立學習型社會的高度出發積極構建終身教育立交橋,積極推進自學考試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改革進程;從有利于提高教學管理水平,提升師資隊伍教學水平和促進學校發展的視野做好“專接本”教育教學工作,認真對待每個教學環節,促進學生知識素質和實踐應用能力的真正提升。承擔“專接本”教學任務的教師是傳授知識和能力的主體,應以培養人才為己任,從開展本科教學中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在奉獻中體現人格魅力。

        對接高職院校應從學校層面上完善《畢業設計管理辦法》等規章制度,學校主管部門應牽頭成立畢業設計教學管理領導組,全面負責所有對接專業的畢業設計管理,提出工作要求,明確工作流程,強化責任意識。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在畢業設計中有一些指導教師,盡管有一定的教學水平和經驗,但他們沒有把人才培養作為中心任務來看待,不能潛心于教學工作,采取放任自流的態度。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很難得到全過程的良好指導,遇到問題自己無法解決,失去了對于設計的興趣,[1]這樣的指導教師是不可選的。民辦院校的教師流動性大,青年教師比例高,也很難保證畢業設計環節的質量。

        高職院校要選派責任心強、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擔任畢業設計指導教師,這些教師既要有精深的專業知識,也要有較強的實踐經驗,還要了解該學科的最新發展方向和動態;要積極營造本科教育氛圍,組織教師開展學術討論和研究,使教師的教學有別于??齐A段的教學;要創造條件培養教師在專業理論、實踐經驗、實踐能力等方面盡快適應本科教師角色;要加快年輕教師的培養,促進其教學水平和工程實踐應用能力的成長,使“專接本”教師隊伍盡快形成結構合理的梯隊;要盡量保證教師隊伍的穩定性,穩定的師資隊伍對提高教學質量有很大的幫助。主考學校應協助高職院校做好師資培訓工作,全面做好對接本科專業的教育教學指導工作,協助高職院校開展專業建設。

        3.建立畢業設計監督機制及相關的評價機制

        畢業設計中期檢查相當關鍵,不容忽視。通過中期監督檢查,不僅能使指導教師了解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更能在高職院校層面上掌控畢業設計工作的進展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促使此項工作能夠順利進行。中期檢查中需要指導教師和學生認真、如實、及時填寫過程記錄,如指導情況登記表、中期檢查情況登記表等。[1]建立學生與教師間的互相監督與評價機制,建立指導教師與評閱教師之間的互評機制,有助于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強化指導教師的工作責任。

        4.重視學生基礎知識的教學,加強規范性訓練和標準化知識培訓

        高職院校需要適當調整??齐A段的課程,給有愿望接讀本科的學生開設選修課程,強化基礎知識的教學;需要針對本科階段課程開設前期課程,進行專業基礎知識的鋪墊,使??齐A段與本科階段的知識體系能夠最大程度的銜接起來。在平時的學習中,學生要著力改變??齐A段的學習習慣和特點,注重規范性訓練以及標準化知識學習,認真做好課程設計,逐漸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只有經過日積月累地學習和訓練,學生到畢業設計時才能得心應手。

        5.鼓勵學生大膽進行創新實踐

        高職院校應創造條件為“專接本”學生開設工具書使用、文獻檢索、翻譯技巧等方面的知識課堂,開設專業領域新工藝、新方法的講座,開拓視野,引導學生去觀察、發現、思考問題。在畢業設計選題過程中培養學生追求創新、推崇創新的思想意識,鼓勵學生采用生產崗位上的實際課題作為畢業設計選題,鼓勵學生在畢業設計中大膽選擇新工藝和新方法。

        6.主考學校積極備課和開展教研活動

        本科主考學校有責任和義務指導高職院校開展好“專接本”教育教學工作。應組織高職院校任課教師集體備課及教研活動,開展課程教學方法的指導,幫助高職院校的任課教師提高整體教學水平。在開展畢業設計教研活動時,應著重解讀本科人才畢業設計的規格和要求,盡量采用輪訓的方式使所有帶畢業設計的教師都有機會得到培訓。

        “專接本”創新教育模式從探索—積累—發展逐步走向成熟,但未來這一創新教育是否可持續發展,人才培養質量是決定性因素。確保教育教學質量,走內涵發展的道路,將成為有關教育工作者今后的努力方向。

        第9篇:模具設計畢業設計總結范文

        關鍵詞:應用型;專業課;實踐教學

        作者簡介:徐秀玲(1977-),女,黑龍江七臺河人,沈陽工程學院機械系,講師;張陳(1963-),男,遼寧沈陽人,沈陽工程學院機械系系主任,副教授。(遼寧沈陽110136)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2)13-0102-02

        應用型本科院校主要培養學生能夠解決從設計到制造的一系列技術問題,也就是把設計轉化為產品所需要的一大批中間環節。[1]沈陽工程學院機械系為使畢業生能及時地適應實際生產需要,具有扎實的工作能力,在教學中不斷探索國外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結合自身特點,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在總學分設置保證170學分前提下,不可避免地壓縮了相關專業課和實踐課程學分,因此,傳統的專業課自成體系的授課方式已不能適應當下的培養要求。在這種背景下,如何在少學時教學中保障專業課教學質量人才培養任務?如何處理好理論和實踐教學的關系承擔起應用型突出實踐教學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沈陽工程學院機械系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模式,采用靈活的方式以適應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在解決上述問題方面探索和實踐了專業課與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

        一、總體思路

        新修訂的人才培養方案總學分雖然減少,但是對課程質量的要求卻提高了,這對傳統的授課方式提出極大挑戰,在多次教研活動中,通過各課程組任課教師的討論以及對學生進行反饋調查,對于專業課中內容重復部分進行了必要的整合;對知識陳舊、簡單易懂的介紹性內容進行刪減;突破傳統的思維定勢,合理安排知識的傳授順序,保證少學時授課質量。

        此外,機械系從專業總體高度將課程教學和諸多實踐環節進行改革,包括從課內系統的、綜合性的實踐課程到課外貫穿學習全過程的校內外實習及畢業設計,下面就此問題進行展開論述。

        二、理論和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

        1.專業課和實驗的結合方式

        長期以來,我國高等學校本科人才培養制度具有統一性、剛性化,教學安排過于趨同化,缺乏多樣化和靈活性,[2]一般都囿于課堂上的理論教學,忽視實踐教學體系。傳統的教學方式中,課內實驗只是作為理論教學的輔助,結果造成理論和實踐脫節,學生為了考試而學習,不能真正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

        為了將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在時間、空間和內容上統籌考慮,使之貫通一體,機械系成立了實踐教研室,這不僅是名稱和內涵的改變,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的轉變,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受到同等待遇。在實驗教學內容及組織實施方式上開放實驗室,由任課教師全程參加實驗課程教學。以“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為例,采取少臺套大循環,不再規定限制實驗的具體時間,只要教學需要,任課教師可以隨時安排,必要的時候可以在實驗室完成本次授課任務,避免出現以往理論教學和實驗的不同步,影響學生對課程相關內容的理解。

        2.專業課和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結合方式

        經常聽到學生談論,只要理論課考試通過,類似于課程設計、畢業設計這種考查課肯定能通過,不用太認真。一方面反映出學生不重視考查課,另一方面沒有領會理論課與課程設計、畢業設計之間的關系。針對這種現象,沈陽工程學院機械系教師積極進行課程教學方法改革,以“機械制造裝備設計”課程和“模具設計”課程為例,將課程設計貫穿到整個教學之中,學生剛開始學習此門課程時,布置本次課程設計的任務,學生學習起來目的明確。同時教師講解不拘泥于課本的限制,可以按照課程設計所需知識結構,打亂教材的章節順序來驅動整個課程的進行,學生在學習的同時不僅可以輕松完成課程設計的相關內容,將理論和課程設計緊密結合,極大減少授課學時量,而且培養了工程設計思維能力,提高了學習效果。

        畢業設計是對所學專業課程的綜合訓練,是學生在校期間進行的最綜合的工程訓練方式。受課程設計啟發,學生在大四開學以至更早時間就將畢業設計的題目確定,將專業課授課和畢業設計緊密結合起來進行,不但促進了學生將多門課程綜合運用到畢業設計當中,而且避免出現最后一學期時間緊、耽誤設計進度的情況。為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畢業設計以“機械創新設計大賽”、“機器人大賽”等多種形式為載體,進行工程實戰訓練,學生的作品既要保證設計、構思方面的創新,還要保證實體作品可實施和操作性,使學生在畢業前進行了真正意義上的工程訓練。

        3.專業課教學和畢業實習有機結合,實現知識從基層到技術層面的過渡

        課堂教學所給予學生的主要是學科經驗,無法替代實際的工作經驗,而畢業實習正是利用學校與企業各自的優勢,把以課堂傳授間接知識為主的教育環境與直接獲取實際經驗、能力為主的生產現場環境有機結合起來,是學生增強實踐知識的重要渠道,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有重要作用。畢業實習的狀況通常是學校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然而學生實習效果不盡如人意。因此亟待加強校內外畢業實習的效果。

        為了得到實習成績,學生通常保證出勤率,在剛開始的兩三天精力比較集中,能夠按照要求在實習車間到處走走、看看、記筆記,但是在以后的日子里,一些學生思想怠慢,為了應付而實習,實習效果不明顯。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學生實習目的不明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知道“這是什么”,而不知道“這是為什么”,即沒有把各工序、工步之間內在的聯系貫穿到一起,沒有把點連成線(貫穿)??偠灾?,不能實現知識從基層到技術層面的過渡。

        為加強實習效果,機械系在安排實習中采取漸進性原則,以機械制造工藝為主線,貫穿所學的專業知識,即按照知識的系統性與認知的循序漸進的思想來安排實踐,具體做法如表1所示。

        按照這種方式,學生在每個車間實習都有相應的任務要求,目的明確,當遇到問題時實習教師會結合平時授課內容對其進行引導,盡可能讓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學生可以主動請教工人師傅,可以學到更多課本上不具有的經驗知識。整個實習下來收獲頗豐,充分利用了學校和企業之間不同的教育資源和環境,培養出適合行業、企業需要的應用型人才。

        為提高指導教師的實踐水平,實習單位就本次實習內容會對實習指導教師進行培訓,指導教師結合授課內容形成自己的實習教案,對學生進行指導。

        三、重視實踐教學的考評

        實踐教學體系如果缺少考評環節,至少在結構上是殘缺的,更談不上保證實踐教學質量及實現以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相結合的人才培養目標。

        許多院校對學生實踐教學成績的評定只注重考核實踐教學的結果,不注重考核實踐教學的過程及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成績的評定缺乏具體、明確的依據,教師主觀隨意性很大。為了體現考評的教學導向功能,加強實踐教學的效果,機械系將教學實踐環節的考評提高到與理論考試一樣的高度進行管理,具體形式如表2所示。

        從中可以看出考核主體并非“一元”即由教師個人給出成績,而是以教師考核為主體,學生參與到成績評定中;考核內容從理論到實踐,并兼顧了它們的有機結合。學習態度、協作互助屬于團隊協作、與人相處的能力,權重0.2。內容理解、實驗操作、課程設計、效率能力均屬于做事能力,權重0.6;階段性匯報、總結報告屬于學習能力,權重0.2;各種能力均有體現,且權重適宜??己朔绞降亩鄻雍挽`活化,打破試卷和平時出勤的考核模式,更加注重過程考核,體現成績的公平、合理、真實性。

        四、增強教師實踐能力

        多樣化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體系要求具有專業工程背景強的教師,[3]事實上學生經過基礎課的學習,進入專業課學習后難點在于如何實現和跨越理論聯系實踐的橋梁,因此教師工程實踐能力直接影響授課效果。然而近幾年來,引進的教師大多是從學校到學校,缺乏豐富的實踐經歷,講授課程內容時缺少實踐案例背景,不能將理論與實際問題緊密聯系,形成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學生學完后總感覺是一知半解,很難學到處理實際問題的方法,更談不上培養和提高工程思維和實踐的能力。

        為改變這一現狀,培養“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突出人才培養的應用性和針對性,沈陽工程學院機械系以就業為導向,強化學生實踐能力,上至領導,下至教師均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采取多種形式滿足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要求。對于剛入職的新教師,在工作第一年要他們進入實習工廠、各類實驗教學中心以及相關實驗室并承擔實驗、實訓課程等實踐教學活動;選擇傳幫帶、走出去、請進來等靈活多樣的培訓方式,由具有工程實踐經驗的“雙師型”教師,指導新教師的教學工作;許多教師深入企業生產一線,利用假期時間去相關企業“打工”,參與工程技術工作,提高自身的工程實踐能力。從“沈飛”集團、“沈陽機床”集團等單位聘請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和一定教學能力的人員做兼職教師,這樣既有利于教師了解行業實際又能提高實踐能力。設立獎勵制度,對于在實踐教學活動、產學研合作以及實踐能力培訓方面取得顯著成績、作出突出貢獻的教師給予表彰和獎勵。

        通過教學改革和實踐,學生的工程意識、工程素質、技術綜合能力得到明顯提高,機械系取得了好的教學效果,2009年以來共獲得“大學生創新”獎項8項,10篇,專利2項。盡管幾年來學校在理論和實踐教學結合上取得了成績并積累了一些經驗,但仍處于應用型大學的建設階段。只能循序漸進,不斷吸取國內外的成功經驗辦出特色,爭創一流。

        參考文獻:

        [1]任玉珊.從高等專科學校到高等應用本科院校―― 一種新制度主義的思考[J].遼寧教育研究,2008,(2).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精品国产不卡久久 | 最新国产资源片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第一页 | 日韩国产欧美视频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