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課改交流材料范文

        課改交流材料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課改交流材料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課改交流材料

        第1篇:課改交流材料范文

        ——“朝陽區初中課程改革展示交流會”成功召開

        2009年4月24日上午,朝陽教委在八十中學初中部組織召開了“朝陽區初中課程改革展示交流總結會”。北京市教科院課程中心“義務教育課程實施與管理項目”負責人王婷博士及18個區縣義教子項目組負責人、區縣基地校領導、朝陽區教委中教科科長喬春江、教研中心副主任曹士賢、初中教研室副主任康利、朝陽區教科所科研員陸志望及朝陽各學校初中課改工作負責人共計約120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教研中心副主任曹士賢主持。

        會議由課程介紹、三級課程展示和大會交流三部分組成。首先由八十中學初中部教學主任駱玉香進行了展示課情況介紹,本次交流活動共推出涉及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的7節展示課,較好地體現了學校在推進課改工作過程中的成功經驗。

        在大會交流部分,八十中學的陳宇紅老師結合在初中階段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實踐體會從研究性學習的實施步驟、研究方法及6年的研究成果進行了專題交流;初三學生李思堯和孫夢松同學結合《字體對學生視覺接收效果的影響》的課題研究,從提出問題課題研究目的課題主要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研究過程調查結論分析課題研究反思七個方面對課題的研究情況進行了匯報,他們的精彩匯報為參會的領導和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八十中學肖洪普副校長從科學規范學校三級課程實施,做好三級課程融合的層面對學校的課程管理進行了“以科研引領課程建設 促進學生全面、優質、特長發展”的專題介紹。教委中教科喬春江科長以“以項目推進為重點 促進課程改革實施”為主題對朝陽初中課改的實施工作進行了全面總結,從朝陽區實施初中課改的工作思路、機制建設、實施策略、課改實施成效及朝陽區今后初中課改工作重點幾方面進行了重點介紹。

        北京教科院課程中心“義務教育課程實施與管理項目”負責人王婷博士充分肯定了朝陽區實施行政、教研、科研、學校四方聯動共同推進初中課改工作的有效做法,并對八十中學在三級課程管理方面取得的成功經驗,特別是在研究性學習方面進行的深入探索給予了高度評價。王婷博士認為,朝陽區的初中課程實施與管理工作為各區縣研究工作的開展起到了很好的引領作用,同時也進一步明確了今后初中義教課改的研究重點和方向,八十中學的經驗做法為各區縣級學校深入推進初中課改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大會上,區縣代表三帆中學教學主任和昌平教委義教科史建中老師對在八十中學舉辦的展示交流活動給予了充分認可和高度評價。

        朝陽區初中課程改革展示交流總結會的召開,充分展示了朝陽區初中課改工作的實施成果,同時又進一步促使區縣及學校對初中課改實施進行深入的工作梳理,為扎實推進初中課改工作,不斷提升學校質量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中教科供稿)

        “深入備考研究,提升復習質量”

        ——初中“中考學科復習課交流研討活動”圓滿結束

        為進一步落實朝陽區“質量工程”工作,加強對學校中考學科教學質量監控,促進教師深入研究備考工作,提高教學管理干部的指導能力和中考學科復習課質量, 2009年4月7日——10日中教科、初中教研室聯合組織開展了以“深入備考研究,提升復習質量”為主題的中考學科復習課交流研討活動。

        本次活動歷時一周,分別在青年政治學院附屬中學進行了數學、英語兩個學科,在雙橋中學進行了語文、物理、化學三個學科的畢業年級復習課研討,并從“上專題復習課、教學設計分析、課后點評、如何上好復習課及如何進行復習課指導”五個環節對學校教師和教學干部進行了聽、評課專題培訓。經過培訓,進一步明確了教師復習課的具體要求,即上好復習課要明確復習內容,確定復習流程、找準教學難點和突破點,選擇恰當的設計方法;上好復習課教師應遵循“五備兩重”策略,即“研究兩點備教法、啟發設問備學生、鉆研教材備重點、琢磨學生備難點、綜合學科備實驗、及時反饋重矯正、多種檢落實”。再一次強調了備考復習過程中教師與干部的作用,即在備考中,教師不僅要做好學科知識的復習指導,同時還應進一步激發興趣、增強信心、提高悟性;教學管理干部的備考指導要注重研究分析、落實檢查和指導提高。

        本次活動共有34所學校75人次的教學干部和340余位中考學科教師參加了培訓活動。通過研討交流,對學校、特別是農村校和薄弱校的中考復習課備考研究和有效實施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為學校復習課質量的穩步提升起到了很強的指導作用,確保了復習課的扎實推進和學校對復習課的有效管理。

        (中教科供稿)

        朝陽區2009屆高三一模質量分析會召開

        2009年4月10日,朝陽區教委召開了2009屆高三一模考試質量分析會,朝陽區教研中心、朝陽教委中教科相關人員以及各高中校校長及高三主管校長參加了會議。區教工委吳書記和教委副主任肖汶參加了會議。

        首先,教研中心和中教科分別從學科教學和教學管理的的角度對此次模擬考試情況進行認真分析,肖主任對下一步的高三工作的穩步推進進行部署。吳書記對朝陽區的高考工作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整改策略,提出三點意見。第一,重申高考整體工作的基本準則就是推動上線率的提高,保持工作方針的正確性。認真分析數據,掌握近線學生人數以及具體情況,關注個體。找準提高上線率的突破口,認真研究如何把學生學業成績上線率提高,找準辦法;第二,今后要以落實重點知識內容為核心工作,不要刻意渲染,不要以分數為重點,管理方向要科學而明確。引導教師積極反思,把握學生的真實狀態,遵循人才成長的科學規律。對各校取得重大進步成效的案例,進行搜集、整理,認真分析成功的原因,從而很好指導自己的工作;第三,有針對性的解決師生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認真分析師生當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關注和體驗師生的感受,同時做好心理疏導等工作。要把學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放在首位。切切實實使學生正確面對目前存在的差距,并找到縮短差距的辦法。切實提高復習課的質量,制定復習課的課標,建立本校的復習課題庫和做好專業人才的儲備工作。戒驕戒躁,扎扎實實推進高三工作。

        (中教科供稿)

        朝陽中學班主任在北京市基本功培訓與展示活動中取得好成績

        為落實北京市教委班主任基本功培訓與展示活動工作要求,中教科在組織全區普通中學班主任全員校本培訓基礎上,開展了全區中學班主任基本功培訓檢查驗收和班主任基本功培訓與展示活動,評選出9名選手代表朝陽區參加了2009年4月12日“北京市班主任基本功培訓與展示活動”。

        第2篇:課改交流材料范文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英語教學;德育滲透

        一、德育對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性

        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英語教師注重英語的基礎知識,重點訓練學生的做題能力,能拿到高分就是一切,而這違背了教育的核心。德育把學生放在首位,以學生發展為根本,保證身心的全面發展。真正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把德育滲透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讓學生在學習英語技能的同時,做到多方面的發展,讓學生在接受德育的同時,能更積極地學好英語。英語教師應當注重德育,把學生的思想與英語的學習相結合,互相促進,保證英語教育的質量,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多方面的提升。

        二、如何把德育滲透到高中英語教學中

        1.用心教學,優化師生情

        教師是一個神圣的職業,其神圣就在于愛。用愛去關注每個學生的成長,用心去傳遞知識的精髓。那么,教師擁有神圣的職位就應盡到其責任,用心教學培養出類拔萃的人才。英語是交流的工具,是有趣的科目,在知識海洋里可以交流出有愛的師生情。英語這門課程需要多交流,在學習上交流,生活上交流,以及思想上交流,在交流的教學模式下滲透德育。教師也只有足夠了解學生,才能以自己的人生經驗去給學生最適合的教育,才能取得學生的信任,讓學生建立有價值的道德觀。

        2.課堂實踐,德育滲透

        英語課本上的內容豐富,涵蓋的方面多,德育材料更是英語課本的亮點。那么在課堂上就可以直接利用原有的材料,一方面完成教學任務,另一方面進行德育滲透,和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知識的普及。比如,在學習課本上文章的時候,先用有效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掌握本單元的知識點,再與學生探討文章的德育知識,可以讓學生自由發表意見,教師再補充,并深入地和學生分享和生活有關的德育方面的知識,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學好英語,又可以讓學生能正確地要求自己。

        德育不僅要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滲透,還應當在所有的教學科目中實施,這樣可以優化教學質量,也更能培養德才兼備的良才。這需要每一位人民教師共同努力。

        第3篇:課改交流材料范文

        我校課改進入實質性階段已近10年,課改工作猶如一股強勁的風吹遍建平縣大大小小的學校,吹進建平縣白山鄉中心小學。透視我校過去的工作,大家談論最熱的是課改,探索最深的是課改,實踐最多的是課改,反思最透的是課改,收獲最大的依然是課改。我校實踐了“玩中學”這一先進的教育理念,用“玩中學”來指導教學改革實踐,并為此進行了努力的探索與實踐。現在我校的課堂教學因改革而發生很大變化。“玩中學”,是從教育實踐中升華出來的一種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在“封閉式”、“圍城式”教育越發嚴重的今天,“玩中學”的提出無疑具有重要意義。讓孩子在“玩”中“學”,實現玩與學的有機結合。在這樣愉快的學習方式中,釋放孩子的壓力,培養孩子的親和力、協調力、想象力、創新力,最終促進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可以說,“玩中學”是對教育“圍城”的挑戰!

        一 提出硬性要求——明確改革標準

        第一,對課堂教學操作的要求:(1)落實“三主”——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練為主線;(2)倡導“三自”——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自主交流;(3)鼓勵“三動”——動腦、動口、動手;(4)發展“三維”——認知、情感、技能。

        第二,加大課堂中教師講解時間的調控度。新授課1~2年級采取“20+20”的時間分配;3~6年級采取“15+25”的時間分配。意在把教師的導學控制在最短的時間,大部分時間留給學生,加大課堂調控力度。

        第三,加大學生自學能力培養的調控度。(1)自學是終生學習的基本方式和方法,應大力提高自學的效果。(2)把課備大、備精、備熟、備活。加強預習作業設計,逐步引導學生掌握方法,達到學會自主預習,把學生自學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盡量想全想好,能應對學生思維的多種可能和各種突發問題。(3)加強預習環節管理,正確處理好課外預習和課內預習的關系。(4)把學生預習自學成效納入評課標準。

        第四,加大交流展示的調控度。(1)讓學生充分地展示自己。只有展示,學生才能有成就感、榮譽感;只有展示,才能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激發比、學、趕、幫、超的興致和愿望。(2)交流展示,要更多地關注中下等學生。(3)拓展和注重交流展示的方式。

        二 路上潛心探索——開展各種活動

        2009年10月30日下午,全鎮英語學科教研活動在建平縣白山鄉中心小學如期舉行,屆時有來自各小學的六位英語學科專職教師參加了研討活動,張老師和岳老師分別執教四年級、六年級的英語課堂教學,觀看課堂教學后,就英語課堂教學及系列問題展開研討與交流,效果顯著。

        2009年11月26~27日,經過兩個多月的摸索,通過兩周的活動前期準備,我校中高年級語文數學“課前自主預習——課上合作探究展示”課堂教學改革課研討活動如期舉行。

        活動概況:本次大型活動由建平縣白山鄉中心小學承辦,帶動周邊其他學校。選建平縣白山鄉中心小學中高年級不同年段的8位課改典型教師先期展示。分兩大組進行,共8節課,參加看課領導與教師共53人。

        活動成果:這次活動的目的是初步架構起中高年級語文數學“課前自主預習——課上合作探究展示”課堂教學改革課型的雛形框架,確定基于課前預習的課堂教學設計大致環節結構為:復習鋪墊、激趣導入——展示目標、自主回顧——小組交流、取長補短(小組交流自己的預習成果,字詞可以領讀,一個學生交流到的知識,其他同學盡可能不重復,每個人都積極參與、學會交流)——全班展示、點撥提升——鞏固練習、新知檢測——盤點收獲、課外延伸。

        對“全班展示、點撥提升”環節提出要求:(1)學生能說的、能講的、能做的,教師就不要說、講、做,不要剝奪學生權利,學生學習剛遇到困難,教師馬上說出來是不行的,如果學生能通過研討找出答案,就把問題拋給小組去研究。(2)教師只是在適當時機進行提示、對關鍵性的東西進行強調、展示給學生規律性的知識、展示拓展性練習。“把講臺讓給學生”,讓學生當小老師。(3)課堂上教師要想方設法調動大多數學生積極參與展示,杜絕課堂成為少數優生的表演。(4)教師要培養學生會展示,茶壺煮餃子倒不出不行。

        第4篇:課改交流材料范文

        一、課堂教學設計的教學資源方面

        在教學過程中,課堂主要是由教材、教師、學生和環境四要素整合起來的課堂環境,教材教學設計的基礎。除教材外,擁有、開發和利用教學資源對課堂教學設計中很重要。教學設計要做到“新”與“實”,從教材外部入手,善于開發和利用教師自身資源、學生的基礎性資源、差異性資源和動態生成資源方面的作用。

        二、課堂教學設計的創意靈感方面

        一個好教學效果是從課堂教學設計開始的,一個好的教學設計往往是從設計的靈感和沖動開始的。在實際教學設計中,具有創新的教學設計,常常先有對局部環節較有利的教學資源或好教法嘗試運用,并能很好地實現這堂課的課程標準的內容、目標的突發奇想。然后,試著將這些創意靈感置與整體和環節設計中,補充、修改和完善形成。教學設計要做到“新”與“實”,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時,要善于從親身的經歷、閱歷,近段時期在學生身邊、校園、社會上發生的很有典型教育的事例等方面思考發掘。

        三、 課堂教學總體設計方面

        課堂教學過程就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總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動機。在實施行為之前,要制定什么目標、計劃,這就是教學設計。課堂教學總體設計的“新”與“實”,首先要根據這堂課的類型設計,課堂的類型不同,是要參加(省、區級)大場合去比賽,還是校內、組內的示范課,還是平時教學授課。課堂總體教學設計的側重就會有差別。如果參加比賽,校內、組內的示范課課堂總體設計方面就要盡量從符合參賽要求,比如是否符合新課改的精神、是否體現學生課堂參與、體驗活動,并能突出在某一點上有創意、突破或亮點,以獲得評委青睞。要在各個環節精益求精,各個部分是否銜接順暢縝密等方面下功夫。如果是平時教學授課的科組的公開課或平時的上課,除了考慮是否符合新課改的精神外,還要考慮教學重點、難點突破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其次,就是使將要所使用的教學手段、教學形式和教學資源為怎樣上好這堂課的課程標準的內容目標服務。

        四、課堂教學的環節設計方面

        如果說總體設計產品的雛型,教學的環節設計就是再加工和進一步優化設計。課堂教學一般可按“導入――基本知識點的學習――問題探究――點評總結――感悟、形成正確認識”等幾個環節進行。為了使每一個環節更好地為這堂課的內容目標服務,就必須對每一個環節進行精心設計和選擇教學資源的。比如導入這個環節,要設計一個情境導入,要把握好這節課教什么?設計什么內容?用什么形式展示?是通過形象化的語言描述、探究性問題設置、具體教學活動還是電教手段?讓學生從中思考什么問題,以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是用案例法、問題法、圖表法、對比法、音樂法還是用反思法來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又比如在探究活動這個環節,以什么問題的設計更利于調動學生的思維?怎樣研討?以什么(說、想、議、辯、寫)形式更好地讓學生參與親身體驗,深入理解,提高能力?探究的結果是什么?通過探究,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技能,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都需要反復斟酌,實現設計的“新”與“實”。

        五、“交流──互動”探究的設計方面

        第5篇:課改交流材料范文

        傳統的教研形式以學區級學科教研為主,內容主要由教研人員確定,主題往往是圍繞著如何落實教學要求和教材的重、難點展開,忽視了校際之間辦學水平的差異,忽視了教師的個性,也忽視了教師在一線教學實踐中產生的各種真實問題。因此,我縣采用“分片協作、中心輻射、調研科研”三研一體的方式,幫助教師把更新的教育理念落實到教學實踐中,激活學校的潛能,使全體教師成為校本教研的主人,增強教研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一、分組協作 互動研討

        根據小學布局調整情況和各校辦學水平,按照地點就近的原則,把全縣小學分成5個課改實驗基地,每基地由一所規模較大、辦學水平較高、教研能力較強的學校做牽頭校。牽頭校由教學校長負責、教務主任具體抓好各項工作,與領導組協商確定學科教研組長,大型教研活動要在開學初制定計劃,安排好時間,形成文字材料,基地內其他學校教導主任要主動與牽頭學校聯系,并安排教師參加教研。基地教研更重視教師互相學習、聽課、交流、研討,直接反映出實驗教師在教學中遇到的真實問題,找出共性問題,進行專題研討,再通過實踐去解決。

        二、以點帶面 優勢共享

        基地教研主要解決如何把更新了的教育理念轉化為教學實踐的問題。我們在教研的基礎上采用了抓研究課、公開課,以點帶面的工作方法,改變課堂教學面貌。除了研究課本身的高質量外,更要擴大教師的參與度。以英語學科為例,我們從抓三個轉變入手:

        (一)變單兵教練,為集體研討

        把研究課的準備過程變成教師們共同提高的過程,保證課改實驗的整體質量,保證不漏掉一所學校,提高全體教師的業務水平。

        (二)變一人點評,為各抒己見

        課后點評由聽課教師來進行,特別強調教學反思的作用。在我縣三個教研基地巡回展示活動中,教師在聽課后發言極其踴躍,既講了自己受到的啟發和學到的經驗,也談了自己對教學設計的不同看法并與執教老師開展交流,發言的水平很高。

        (三)變明星展示,為群星璀璨

        一年來,英語課改縣級研究課就有49節,共涉及30多位教師,教研活動真正成為教師們交流體會,展示才華的舞臺。

        三、交流推廣 注重效應

        深入課堂,了解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及時推廣教師所取得的成功經驗,為其它學校提供借鑒的藍本。通過系列活動,可以產生以下幾方面的積極影響:

        (一)校長更加自覺、主動地學習課改理念,更加扎實、有效地抓好教研教改實驗工作,龍頭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二)全體教師的學習成果得到了展示和反饋,特別是為辦學規模較小的學校和教師提供了學習、交流、展示的機會。

        (三)研究課起到了典型引路的作用,很好地解決了如何把新理念轉化為實踐的問題,起到了以點帶面的作用。老師們普遍反映很解渴。

        (四)隨機點評提前,沒有指定人選,充分發揚了教研民主。

        (五)課后研討屬于互動式交流,加強了課后反思,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第6篇:課改交流材料范文

        關鍵詞:初中歷史;靈活;互動;對比;交流

        有過歷史教學經驗的老師都知道并不是所有學生都喜歡歷史,許多學生也只是停留在聽故事階段,往往不能深入探索到對應的概念和規律中來。對此,新課改要求我們放棄傳統的理論說教和故事宣講,我們要及時引導學生從歷史故事中受到啟發,進而經過互動討論完成對歷史規律的掌握。鑒于此,我們聯系教學實踐優選兩個角度對怎樣開展初中歷史靈活教學進行分析。

        一、引導互動交流,啟發深入探索

        當下中考歷史題目也越來越趨向于開放,往往沒有固定答案,考查的是學生對基礎知識的運用和對歷史分析能力的掌握。所以歷史教學中我們就要體現整合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互動、交流,完成對歷史知識的深入探索。

        這里以這段歷史教學為例,筆者結合教學目標以情境引導的方式啟發學生分別站在不同的角度來解讀:學生可以分為“大清派”和“日本派”,兩派分別站在各自的角色立場模擬場景進行問題討論。這樣的討論課學生表達欲望很強,思維很活躍,在開闊學生視野的同時,讓他們掌握客觀評價歷史事件的技能,進而在知識生成中直接遷移技能。

        二、通過聯系對比,深化認知理解

        歷史知識不是孤立的,需要學生前后聯系,橫向對比進行理解。為了讓學生擴大知識面,發散歷史思維,我們就可以針對類似的歷史事件,引導學生通過對比進行深化認知。整個過程可以讓學生自己搜集相關歷史背景和前人的討論成果,從而汲取知識,形成知識脈絡。

        例如,我們學近代史時,筆者就以日本和中國進行對比設置啟發性問題,鼓勵學生用全新的觀點來解讀歷史走向:“為何日本的明治維新能成功而中國的卻失敗了呢?”“對現代化改革和發展有啟發性意義嗎?”……如此開放的話題設置,讓學生通過對比產生形象認知,在搜集材料和歸納分析的過程中完成對歷史知識的體驗和運用,達到活學活用的教學目的。

        總之,初中歷史教學不能只強調背和故事梗概,我們還需要有針對性地設置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深入探索歷史規律,只有這樣才能完成知識到能力的遷移,達到教學目的。

        第7篇:課改交流材料范文

        關鍵詞:探究性學習;自主探究;初中;科學教學

        作者簡介:鄭斌(1973-),男,大學本科,中學高級,初中科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課堂教育教學改革.實施多年的課改由很多部分組成,其中包括課堂教學的改革,評價系統的改革,學生學習方式方法的改革等,這與傳統課程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變.相比以往,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因新課改的到來而有所提高,對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的評價系統也相比以往更為全面,這些都是有益的.從新課改以來的初中科學(內容涵蓋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教學來看,筆者認為在教師理念的轉變前提下,最重要還是緣自課堂教學的改革,正是因為有了課堂教學的多樣性、多元化,使得學生在科學學習的過程中有了更廣泛的嘗試,這正是本文要觸及的點──以探究式模式來進行課堂教學.

        筆者認為,這跟我們傳統教學有很大的關系.首先,從小學開始的講授式的教學方式,教師備課精細化替代了學生的積極思考,教師缺失對“度”的把握導致學生不愛動腦;其次,在中考指揮棒之下,受教師自身傳統教學習慣的影響,多數都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為主導”,教師處于主體地位,致使學生的學習往往是被動式的,灌輸式的教學導致學生學習興趣降低.要改變這一陋習,首先,教師要轉變理念并改變課堂教學方式,用自主、合作、探究性教學去獲得科學知識.這樣的教學是符合實際、符合課改的要求――努力培養具備探索精神和具備發展潛能的學生.那么課堂教學如何做才能促使學生獨立思考和創造能力得到培養呢?筆者認為,想要從傳統教學中去創新,既不簡單也并非艱難.之所以說不簡單:其一,教學要創新,必然經歷探究這一環節,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習慣和能力.其二,把握方向,從文本中去尋找并挖掘素材,可以是問題的提升,也可以是課后閱讀、課外讀物、生活生產中的體驗與實踐等.其三,通過探究性教學進而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其自主、合作、探究、創新的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允許的范疇內,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去進行科學知識的探究,通過探究性教學培養其科學學習的能力,促進學生的科學素養.本文將結合華師大版初中《科學》《電阻》這一內容進行的探究性教學的嘗試,并對教學設計進行了思考,不足之處請讀者指正.

        1打開探究之門

        師:請同學們觀察事先帶來的各種電線,談談你們的“發現”并提出你們最感興趣的問題?

        生:4―6人為一小組,分小組討論,各小組提出問題.

        (由觀察導線所創設的問題情境,使學生提出的探究問題與教師教學預設融為一體.因此,學生的討論很熱烈、課堂充M了合作、探究的氣氛.)

        各小組匯報討論結果,歸納起來主要有兩個方面:(1)一般電線內部是金屬絲,外部包有一層塑料;(2)為什么普通電線內部多用銅絲制成,可否采用其他常見金屬材料來代替.

        教師結合問題(1)要求學生再聯系舊知及實物,加深對導體、絕緣體概念的理解,并指出導體和絕緣體都是重要的電工材料.然后教師結合問題(2)引導學生思考;能否用鐵絲或普通不銹鋼絲等材料來代替銅絲?從而打開課堂探究之門.

        探究問題一:探究粗細、長短都相同的銅絲、不銹鋼絲、鎳鉻合金絲等不同金屬絲的導電情況.

        各小組進行討論,討論設計實驗的思路、討論分析合理的實驗方案.

        (小組交流,師生交流,對探究問題進行假設,提出實驗探究方案,展現學生思維過程、思維內容和方法.讓學生學會如何設計實驗、對比分析實驗方案,找出最合理的方案.教師不要急于評價、發表結論性意見.這樣可以讓學生相互合作、補充、糾正、完善.)

        師:講述實驗設計的基本要求,如合理取材,處理對照,控制變量等.

        生:實施設計的實驗方案(如圖1),做好實驗結果記錄.

        (教師實驗前的指導對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很重要.這樣學生對自己設計的實驗,進行實驗探究,體驗實驗過程,得出實驗結果等各個環節都很有興趣,觀察很細致.碰到有些實驗結果與他們預想的不相符合時,感到詫異、奇怪,促使他們去質疑、再思考、再討論、再實驗.)

        生:通過觀察燈泡的亮暗去推測通過的電流大小,并發表見解.(粗細、長短都相同的不同金屬絲導電能力不一定相同,換言之它們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可能有所不同.)

        師:組織討論本次發現的意義.⑴粗細、長短都相同的金屬絲導電能力跟導體的種類有關;⑵不同導體的電阻可能不同.

        (本環節教學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實驗、觀察、比較、分析,確認導體對電流有阻礙作用,并且使學生明確怎樣用實驗的方法來比較導體電阻的大小.從而初步突破“電阻”這一教學重難點.)

        師:組織學生研讀“電阻”這一節內容,并積極鼓勵合作探究和對有效信息進行收集.

        生:可能性的發現和提問:((1)電阻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符號R,電路圖中的符號單位:歐姆(Ω);(2)對書本第77頁框表中所列的幾種導體在一定條件下的阻值數據提出猜想:導體電阻除與材料有關外,是否可能還與導體的長度、橫截面積及溫度有關.)

        (本環節教學安排的目的有二,一是讓學生自行進行知識構建,突破“電阻”這一教學重難點;二是打開新的探究之門.)

        探究問題二:探究導體電阻的大小跟導體的長度有什么關系?

        生:小組討論,設計實驗(如圖2),進行實驗,記錄實驗現象,分析實驗結果.

        (學生剛學會了如何設計實驗,遇到新問題,躍躍欲試,氣氛非常活躍)

        生:各小組討論結果,并互相交流得出較好的實驗設計的思路、方案和實驗結果:

        導體長度越長則電阻越大.

        師:組織討論本次發現:某段電路中的電阻可以改變,做法之一就是改變導體接入電路中的長度.并提出問題,是否可根據導體的這一特性制作“可變電阻器件”.

        (此時,教師應抓住學生急于解決問題的心情,啟發、引導.)

        2創新與實踐

        創新課題:設計一種可以改變電路中電阻大小的器件.

        設計依據:上述實驗設計,實驗過程中的發現.(由學生給出)

        設計選材:小組討論,師生互動探討材料選擇.(主要材料選擇:⑴可選擇金屬電阻絲,因為它的韌性和可塑性好;⑵為便于使用,又不影響導體電阻,需用絕緣體制作配套的固定裝置.)

        設計過程:小組合作,師生合作“制作”變阻器模型(見圖3).

        (1)繞線(作用:減小空間范圍)

        (2)抽頭(作用:取不同阻值)

        (3)設滑片(作用:可任取相應阻值)

        (4)裝固定架(作用:便于操作)

        師:組織學生觀察實驗室中的“滑動變阻器”并探究有效接法與變阻情況.

        生:小組討論得出:(1)接“A、B阻值最大,接C、D阻值幾乎為零,且無法變阻.為能變阻,正確接法應接A(B)和C(D);(2)若接A和C(D),則P向A移動阻值減小……

        師:提醒學生注意“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和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實踐操作:使用變阻器改變燈泡亮度.(實驗過程由各小組完成).

        師:由于選材和變阻方式不同,變阻器會有很多種類,課后請同學們也試著設計一種變阻器,并了解實際生活中的其他變阻器件的應用.

        (本環節重組了教材內容,讓學生經歷“探究――設計――實踐”這一自主、合作、探究體驗的過程,讓學生主動突玻“變阻器”這一教學重難點,使學生“不僅知其然,而且知所以然.”充分體現了本節課的設計理念:即“知識”乃是一種“探究的活動”,并不是絕對的、不變的結論.)

        3小結與延展

        師生共同構建多維度課堂小結,并對下一步探究方向做出O想.

        師:補充介紹“超導體和半導體”的有關知識以開闊學生視野;“超導現象”由各小組課后去收集有關資料和信息,并在下一課時進行匯報,交流.

        (本環節設計重在從多維度建構課堂小結,并通過師生交流設置“課堂留味”,以收“課雖停而思未止”之效.)

        教師:師生共同構筑的“知識樹”.

        4教學體會與反思

        本節課是一位教學一線的教師實踐,簡單描述了在初中科學探究性教學上的淺顯嘗試,筆者發現與原來傳統教學設計比較,取得了一些效果,主要表現為:⑴學生學習興趣明顯提高,表現在課外實驗完成率提高,且克服了以往實驗設計的思維定勢.⑵學生的學習從課內延伸到了課外.無論實驗成功與否,學生通過在課內外的實驗觀察和相互交流啟示中,探究了橫截面積與溫度對導體電阻的影響.⑶本節課充分體現了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學生參與小組討論、動手實驗的機會多,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通過上述教學實踐,筆者注意到課堂教學中使用探究性教學的優點:其一,通過探究性教學,學生可以對科學概念、規律、原理等進行自主學習和剖析,為真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思維能力提供良好的環境;其二,從探究性教學的深度和廣度上來說,教師所使用的探求知識內容的方式,將教材中的概念課探究得栩栩如生,促成學生形成了探究―學習―思考―提升的學習過程;其三,探究式教學在促進學生思維活躍程度、動手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上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大加強了學生科學學習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習的認知深度和科學素養的培養.這些更是初中科學有效教學的重要體現.探究性教學是新課改以來課堂教學中值得教師深入研究的一種教學方式,其相比傳統教學有著無可替代的優越性,因此是非常符合新課程理念的教學模式,從這樣的教學模式中也看出新課程著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良苦用心.

        參考文獻:

        第8篇:課改交流材料范文

        樂金才培訓心得體會范文一 暑期培訓又開始了,這對于我來說是一件心煩的事情,因為每年的暑期都培訓,都是在走過場,一點意思都沒有。但是今年的暑期培訓確是別開生面,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20xx年8月27日,是海南臨高思源實驗學校暑期培訓工作開始,今天的培訓真是讓人回味無窮。根據按培訓內和地點的安排,我校在第二思源實驗學校多媒體教室參與了小組建設體驗式培訓。

        開始,學校把全體教師組織起來,分成4個小組,坐在指定的位置上。每一個體驗活動小組進行小組建設,活動中每個小組無論是在組名的制定,還是組訓制定無一不是小組成員智慧的結晶。看到小組的組名真是豐富多彩:七星伴月組、高速探索組、球星組等。一個個團隊喊出了各自響亮的口號,跳起自己的舞蹈等。在組長的帶領下,各個成員都為小組文化建設出謀劃策:喜歡畫畫的積極動手畫畫,大家分工明確,合作非常成功。每個小組還進行了才藝展示,有個人表演唱,小組合作唱等。

        課堂上風趣的語言,生動的展示,睿智的評價層出不窮,笑聲、掌聲、喝彩聲此起彼伏。整個培訓過程歷時三個多小時,所有的教師都在活動中以學生的角色演繹了小組合作課堂的精彩,親身體驗了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體會到了小組合作的重要性,感受到了小組合作課堂的魅力。讓我真正認識到:

        一、了解什么是學習小組。

        學習小組是高效課堂進行的基本單位,它是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基礎。小組合作學習就是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系統利用教學中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學習,以團體的成績為評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

        二、小組建設的重大意義

        (1)增強了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更有利于班主任的管理。

        作為一名班主任,除了教學工作外,還要面對繁重瑣碎的班級工作,采取科學合理的管理措施,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讓各小組可組有分工又有合作。如小組范圍內的事情在小組范圍內解決,班級的問題分配到不同小組去合作解決。完全調動所有學生參與班級管理,力爭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的境界。

        (2)打破了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下的僵局、分組合作增加了學生展示的機會,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特別是后進生參與課堂展示的機會更多了。

        在傳統課堂氛圍下,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愿聽不愿說愿記不愿議的思想并沒有改變。偶爾在老師的引導下,也開始班內交流或同桌交流,但是交流僅僅流于層面,且偏重于單項交流,并沒有思想撞擊產生的火花,更談不上人人積極參與學習的激情。

        (3)有利于實行分層次教學,教學中更注重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有利于落實兵教兵、兵練兵的小對子幫扶工程

        樹立了中等生和后進生的信心,形成讓每一個學生進步的教學氛圍。

        建立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某種程度上,給中等生表現的機會,給后進生發言的權利,一旦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得到了尊重,這對樹立他們的學習信心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都會或多或少地做出努力。另外,每組里有了優秀生的輔導和指點,解決了老師不能面面俱到輔導的弊端,這樣減輕了我們教師整天為學生補缺補差的煩惱。

        (4)有利于學生長久的發展。培養了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能力,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遠遠超出了學習的本身。學生在課堂上的能大膽而準確發表自己的觀點,思路敏捷,觀點獨特,顯出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熱情。

        通過這次體驗式培訓,老師們對合作學習小組的建設、課堂的展示、教學的評價等方面都有了非常深入的了解和體驗,在我的心中把課改的火把燃燒得更旺,我愿融入到這課改的鐵流中!

        樂金才培訓心得體會范文二 9月14日,我們在市三中參加了高效課堂專家樂金才老師的調研指導會,感觸頗深。

        會議按時間、按內容分為上午和下午兩段,上午由市三中三位老師分別作語、數、英導學案使用研討課一節。課完,樂老師采取6+1模式對三節課進行了精彩點評,1指的是對作課這件事的精心精細態度給以鼓勵、肯定和感謝;6指的是從目標意識、主體意識、訓練意識、效率意識、情感意識、特色意識這6個維度來評析這三節課。他的評課模式新穎而又切合實際,緊扣課標和高效課堂要求,讓人耳目一新,在新中增長見識,解除疑惑,開闊視野,提高實踐水平。

        下午是樂金才老師的高效課堂專題報告會辯證看務實辦。他從三個方面:十年課改辯證看、高效課堂理性析、學案導學務實辦,運用大量的實例,深入淺出、幽默詼諧地娓娓道述,使與會老師進一步激起滿腔熱情,明確方向,堅定課改信心。在學案導學務實辦部分,樂老師結合全國多所名校及自身的經驗,引導可依觀帖臨帖破帖的步驟進行實踐。他指出學案導學法的模式雖然不盡相同,卻都體現了對有效教學的追求、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放大小組合作與展示、結合教育實際的四方面要求。他強調臨帖的過程要深刻領悟精髓:導學案的作用是首先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路線圖;為學生高效地自主學習供給有效道路;課堂課堂知識結構體系的浮現表;學生課堂展示的備份材料;學生課堂學習的隨堂記載本;自我反思小結的文本材料;以后復習鞏固使用的學習材料。而學案導學法是指以學案為載體,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為主體,以教師引領、點撥、提升為主導,以提高學生學習能力、促進教師成長為主要目的,師生共同進行學習建構的一種教學方法。學案導學的基本思路是:確立目標提出問題指示方法學習探究展示交流引導點撥(以問題啟發問題)鞏固訓練。學案導學法是實現高效課堂的抓手。學案導學的一般流程是

        (一)出示學習目標(具體明確、可評可測

        (二)自主學習

        (三)合作交流

        (四)展示講解

        第9篇:課改交流材料范文

        【關 鍵 詞】開放型;校本教研;策略

        中圖分類號:G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843(2013)04-0122-02

        校本教研以校為本,教師要以積極陽光的心態,主動加強學校與外界、教師個人與同伴的合作與交流,通過教育專家、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和一般教師等的有效整合,才能創新性地開展校本教研活動。針對當前農村中小學校本教研現狀,根據教育科學原理、理論和方法,下面筆者就當前借助校園網開展開放型校本教研的深入探討工作提出如下策略:

        1. 主題研討式。為了鞏固新課改成果,切實構建“研訓一體”的校本研究機制,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我們組織開展“以生為本,以學定教,創造學生最喜歡的課堂”為主題的“月末相約新課堂”教研活動。在活動中分別先由骨干教師和新上崗教師進行獻課,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展示新、老教師的教案設計和課堂教學風格。通過這樣的活動,加強骨干教師與骨干教師、骨干教師與新教師、新教師與新教師之間的研討活動,進一步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澄清了模糊概念,促進教師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更新,從中激發教師教研的靈感和教學智慧,達到了小問題教研與“專題研討式”相融共濟的目的。

        2. 骨干帶動式。在縣教研室的專家以及一些市、縣級骨干教師的引領下,組織學區樣本班、學區學科教研中心組的骨干教師對新課程實施中的重、難點問題集體攻關,逐步形成一些可操作的教學策略,及時在網站典型案例、課堂實例、課后反思,使區屬各校能有所借鑒,促進全學區校本教研水平的提高。

        3. 課題研究式。為了敦促學校持續不斷地開展課題研究,我們在校園網進一步完善“課題研究園地”欄目,設置了“課題簡介”、“校本培訓”、“研究進展”、“典型教案”、“自制課件”、“實驗論文”、“特色網頁”、“校內交流”、“實驗成果”等子欄目,為每一位教師開展校本教研提供了展示的空間,促進教師形成濃厚的學術研究氛圍。

        4. 實驗論壇式。“有效的校本教學研究既需要教師個人的獨立思考并發表自己的意見,也需要教師同伴之間以及教師與校外專家之間的合作”。因此,我們充分發揮網站方便、快捷、信息量大、交互性好的特點,創建了一個互動交流欄目──“實驗區建設論壇”。這一欄目主要由“新課程改革實驗論壇”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論壇”兩大版塊組成。各教研組輪流組織論壇,承擔版主職責,論題主要來自于各教研組在校本教研中發現的問題或困惑;各校教師也可以根據各自課改實踐中遇到的困惑自由發帖子,提出討論主題。其他教師在規定時間之內回帖。這樣一來,此欄目成為教師校本教研交流的平臺。

        5. 名師引領式。名師與協作片學校的青年骨干教師結對教研,攜手同行。骨干教師隨時聽名師上課;名師每月至少一次深入骨干教師的課堂進行指導,共同提升。同時,名師還要為片區教師作公開課教學展示或專題講座至少一次。名師的課給人以啟示,普遍得到了一線教師的認可與欣賞。

        6. 學科整合式。我們開展了虛擬環境下的“新課大家上”活動。教研員在每周聽課中選擇典型課例在網站上的“新課大家上”論壇,全區各校實驗教師一起就同一節課來參與評課、研討,提出意見,再由執教教師修改教案,將自己的二次備課拿出來與大家分享。學科教研組將優秀“電子學案集”在網上,其中收集了部分教研成果。包括學校教師教研論文集、課后反思集,形成了充足的資源庫。網站中“校本教研”欄目中,有教研員的引領步伐的印證材料(含論文、經驗、模式等),還有校本研究主體──教師的前進足跡、感悟交流、“一堂課大家談”的留言,更主要是有一些專家學者的講座等,為一線教師提供了很多可操作的具體做法。

        7. 走進課改式。在進行校本教研時,有專業人士指出:“要引導教師學會理性地思考教學問題,不要小看理論思維”。“理論的指導是促進教師專業提高的有效保證,這種理論學習,更加指向實踐中發生的真實問題”。為此,我們在“走進新課程”欄目里下設了“理論之窗”、“他山之石”、“樣本班對話”、“感悟交流”等子欄目,為學校開展校本研究提供和推薦學習資料,及時傳遞課改信息。學校可以通過“理論之窗”組織教師們學習新課程改革的前沿理論;通過“他山之石”了解其他地區課改先進經驗;通過“樣本班對話”、“感悟交流”欄目,與本縣教研員或其他學校教師進行虛擬對話、交流。可以說,這一欄目成為教師們走進新課程的“領路人”。

        8. 分組教研式。教師是教育問題的直接研究者和解決者,他們的工作與教材的發展、課堂的教學、學生的學習、學生學習的評價等方面緊密相連。通過開展分組的活動,時刻關注課堂的教學過程,及時解決課堂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就顯得十分必要。如,數學學科分成: “問題中心教學模式”研究小組、“數學教學中的創新教育與實踐活動”研究小組;語文學科分成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教學提高教學效益”研究小組與“訓練和提高學生語言文字的交際能力”研究小組。這也是一種最有效的行動研究素養的培養,是保證教學質量和教師教學水平提高的有效手段。

        總之,我們借助校園網的優勢,形成了多向、民主、開放、快速、高效、共享的校本教研機制,改進和完善了學校校本教研制度,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學情況的傳播效率,為研究者相互交流、合作研究和信息共享提供了良好環境,實現了信息的交換、經驗的共享、深度會談和專題研討,從而真正使開放型校本教研的深入探討工作植根并服務于自下而上的校本教研工作,帶動了全校校本教研的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柯東林.校本教研模式與網絡化校本教研機制策略談 [J].中小學電教,2009,(9);中國教育信息化,2009,(11).

        [2]李青.課程改革需要教研重心下移[J].人民教育,2003(4).

        [3]陳軍令,楊志現.聚焦教研 集慧網絡——網絡環境下的校本教研[J].中國電化教育,2008,(1).

        [4]孫文海.關于建立校本教研制度的思考[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5,(3).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字幕 | 亚洲成aⅴ人网站 | 日韩欧美一区中文字幕在线 | 日本乱码视频免费播放性爱 | 色中文字幕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