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那些芬芳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四川省牦牛養殖,一直是當地一項重要的經濟收入,在四川牦牛養殖大致分布情況:
甘孜州有211、04萬頭、阿壩州191、95萬頭、涼山州部分地區有少量分布7、83萬頭;
另外在其它地區也零星分布一些牦牛養殖戶,但是規模比較小。
牦牛是高寒地區的特有牛種,草食性反芻家畜。牦牛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處的哺乳動物。主要產于中國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地區。適應高寒生態條件,耐粗、耐勞,善走陡坡險路、雪山沼澤,能游渡江河激流,有"高原之舟"之稱。
(來源:文章屋網 )
通訊作者:劉春蘭
【摘要】 目的 觀察應用金黃散與低分子肝素鈉合用預防及治療PICC置管致機械性靜脈炎的療效。方法 經患者知情同意后,根據醫生開醫囑先后順序,將80例患者間隔分為實驗組40例和對照組40例;實驗組PICC置管后按常規方法進行導管護理,并選擇6 cm×7 cm的金黃散與低分子肝素鈉的敷料沿穿刺靜脈走向平行覆蓋于透明貼膜上方,下緣距穿刺點2~3 cm,覆蓋3~7 d;對照組給予常規PICC置管后導管護理,如發生機械性靜脈炎,再覆蓋金黃散與低分子肝素鈉的敷料,比較兩組患者機械性靜脈炎的發生率,并比較應用硫酸鎂濕敷和應用金黃散與低分子肝素鈉合用的敷料治療靜脈炎的效果。結果 實驗組1例患者發生機械性靜脈炎,發生率為2.50%;對照組共有8例發生機械性靜脈炎,發生率為20.00%,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關鍵詞】 金黃散; 低分子肝素鈉; PICC; 機械性靜脈炎
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eripherallyin 2 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是指經外周靜脈(貴要靜脈、肘正中靜脈、頭靜脈)穿刺插管,使其導管末端位于上腔靜脈或鎖骨下靜脈,為患者提供中期至長期的無痛性靜脈治療通道,減輕患者反復靜脈穿刺的痛苦。因PICC置管操作簡便、安全,導管留置時間長,且對生活基本無影響,維護方便,符合腫瘤患者長期治療的需要,故近年來被廣泛應用于臨床,但因其為侵入性穿刺手術,術中導管鞘易損傷血管內膜,術后2~10 d易發生機械性靜脈炎[1]。筆者所在科室自2007年4月始應用金黃散與低分子肝素鈉合用敷料預防治療PICC置管所致的機械性靜脈炎,取得了較好的效果?,F將結果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7年4月~10月在本科進行PICC置管的80例患者,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齡35~76歲,平均(47.5±8.8)歲,其中經貴要靜脈插管48例,肘正中靜脈插管32例,經患者知情同意后,根據醫生開醫囑先后順序,將80例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40例和對照組40例,將2006年4月~10月行PICC置管后發生機械性靜脈炎應用硫酸鎂濕敷患者16例作為歷史對照組,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齡40~73歲,平均(49.2±6.3)歲,三組患者的年齡、性別、藥物、濃度、藥物劑量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均采用美國巴德公司三向瓣膜式4FrPICC導管進行穿刺。
1.2 方法
1.2.1 分組 (1)實驗組:PICC置管后按常規方法進行導管護理,即置管后給予透明貼膜固定,24 h后更換貼膜,后改為1次/周,若發現穿刺局部滲血,貼膜潮濕或脫落,及時更換貼膜,嚴格無菌操作,并選6 cm×7 cm的金黃散與低分子肝素鈉合用敷料沿穿刺靜脈走向平行覆蓋于透明貼膜上方,下緣距穿刺點2~3 cm,覆蓋3~7 d,若發生靜脈炎,繼續用金黃散與低分子肝素鈉合用敷料覆蓋,同時密切觀察局部變化,7 d后靜脈炎無好轉給予理療或遵醫囑B超后拔除導管。(2)對照組:PICC置管后按常規方法進行導管護理,即置管后給予透明貼膜固,24 h后更換貼膜,以后更換1次/周,若發生機械性靜脈炎,再覆蓋金黃散與低分子肝素鈉合用敷料。(3)歷史對照組:歷史對照組患者PICC置管后發生機械性靜脈炎應用硫酸鎂濕敷,即50%硫酸鎂溶液浸濕4層紗布,外敷于患處,外面覆蓋保鮮膜防止硫酸鎂溶液蒸發,每次敷30 min,每天更換3~4次。
1.2.2 觀察指標 每日觀察穿刺處有無疼痛、紅腫,穿刺靜脈有無條索樣改變、硬結等,及時記錄于PICC穿刺記錄單上,持續觀察10 d。
1.3 療效標準的判定 (1)按INS學會標準判定靜脈炎分級,即0級:沒有癥狀;Ⅰ級:穿刺點疼痛,紅和(或)腫,靜脈無條索狀改變,未觸及硬結;Ⅱ級:穿刺點疼痛、紅和(或)腫,靜脈有條索狀改變,未觸及硬結;Ⅲ級:穿刺點疼痛、紅和(或)腫,靜脈有條索狀改變,可觸及硬結。(2)靜脈炎療效判斷:治愈,紅腫熱痛的癥狀消失,血管恢復正常彈性,無條索性;顯效,紅腫熱痛的癥狀減輕,血管彈性尚未恢復正常;無效,癥狀無明顯改變[2]。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1.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數據以(x±s)表示,采用χ2檢驗進行分析,P
2 結果
2.1 實驗組和對照組機械性靜脈炎發生率的比較,實驗組1例患者發生機械性靜脈炎,發生率為2.50%;對照組共有8例發生機械性靜脈炎,發生率為20.00%,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表1 兩組患者靜脈炎發生情況[n,n(%)]
2.2 對照組和實驗組兩組患者共9例發生靜脈炎,實驗組1例發生靜脈炎,繼續覆蓋金黃散與低分子肝素鈉合用敷料,于穿刺置管后第5天局部紅腫熱痛的癥狀消失,血管彈性正常,對照組8例均在發現穿刺點局部疼痛、紅腫,靜脈有條索狀改變觸及硬結后,立即給予金黃散與低分子肝素鈉合用敷料覆蓋,繼續觀察3~7 d;9例靜脈炎的治療顯效率為11.11%,治愈率為88.89%;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應用金黃散與低分子肝素鈉合用敷料治療
機械性靜脈炎的效果[n,n(%)]
2.3 兩種不同治療方法的療效比較,采用覆蓋金黃散與低分子肝素鈉合用敷料治療9例靜脈炎患者中8例治愈,1例顯效;歷史對照組采用硫酸鎂濕敷治療16例靜脈炎患者中14例(87.50%)治愈,1例(6.25%)顯效,1例(6.25%)無效;兩組療效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種方法治療機械性靜脈炎療效的比較[n,n(%)]
3 討論
機械性靜脈炎是PICC置管后常見的并發癥之一,發生率為2.6%~12%,多發生在置管后5 d內,一旦發生應及時處理,若處理后2~3 d癥狀不緩解或加重,應立即拔管[3],因此,機械性靜脈炎重在早預防、早治療,以減輕患者痛苦,減輕經濟負擔,延長置管時間[4],本組統計發現對照組機械性靜脈炎的發生率較高,高達20%,它的發生與穿刺置管過程中穿刺鞘和導管對靜脈內膜/靜脈瓣的機械性摩擦刺激有關,是機體的應激反應,可能還與以下因素有關:選擇的導管型號不適、穿刺者技術差異、夏季天氣炎熱、患者出汗較多、污染穿刺點、穿刺處傷口不能及時愈合。金黃散出自清代《醫宗金鑒》,誠謂瘡科之要藥也。方中大黃瀉火解毒、涼血散瘀;黃柏清熱燥濕;姜黃活血散瘀,消腫止痛;生南星散結消腫止痛;蒼術燥濕清熱;花粉消腫排膿;陳皮行氣散結止痛,加上辛溫的白芷,辛而行氣,通絡散結,活血宣竅,消腫以泄毒,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行氣散瘀,除濕化濁,截毒束毒之功?!梆鲅蝗?,新血不生”,盡早應用活血化瘀藥可以促進血腫吸收,使患者康復[2],另外,用蜂蜜或麻油作賦形劑,劑型方便快捷,局部直接用藥,促使局部硬結消散,炎癥消退,從而達到治療目的,甘草不僅對平滑肌痙攣有解痙作用,而且能抗炎、抗變態反應[3];低分子肝素鈉不僅具有抗凝作用,還可抑制補體系統的活化。它可以在4FrPICC導管材料表面減少血小板的沉積,可改善其與血液的相溶性,提高短期抗凝血性能的一種有效手段,通過上述的治療和護理,金黃散與低分子肝素鈉合用與硫酸鎂濕敷相比,操作簡便,不易污染衣物,使用安全,無不良反應,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 考 文 獻
[1] 陸玉全.靜脈炎的預防性護理.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20(5):62-63.
[2] 成杰,陳桂芝,吳雙.金黃散外敷聯合利多卡因預防化療藥物性靜脈炎的療效.護理雜志,2008,25(1A):76-77.
[3] 王秀榮,蔣朱明,馬恩陵.640例經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的回顧.中華臨床營養雜志,2002,10(2):133-134.
小時候,徜徉在童話的故事里,隨著公主王子的悲歡離合而感傷落淚。長大后,捧著三毛的《撒哈拉沙漠》顧自惆悵。從唐宋時期的李白、蘇軾到當代的余秋雨、三毛。無一不感動我,心中的那朵芬芳漸漸渲染開來。
頂著初三升學的壓力,在父母的目光和老師熱切的期望之下,我心中的那朵芬芳似乎不招人喜歡了。因為那些是與課本無關的東西,與眼下的中考格格不入。閑書,萬萬不能再看了。黑板前方中考“倒計時”告訴我時間不多了,再不抓緊就來不及了。父母似乎比我還著急,非讓我考一個重點高中不可。老師更是一遍遍的重復一個好的學校,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多么的重要。在他們眼里分數就是天,其它一切都沒用。于是我迷惘了,但作為一個好孩子、好學生的身份,我只能對它說拜拜了。
我不得不將心愛的文學書籍捆成一捆兒,壓在箱子底部,即使偶爾瞧見了,也只能嘆息一聲,從它身邊走過,我心中的朵朵芬芳似乎日漸干癟枯萎了。
那歌聲,正是對他們最真的贊禮。
《芬芳的山谷》由1首短曲和9首歌組成,《流星》、《橄欖樹》、《大地的孩子》、《芬芳的山谷》、《鷹》、《大地恍神的孩子》、《看?!?、《記憶》、《答案》。只有深情的凝望,才能定格下它們的輪廓。這些最自然的景致,在老歌手的心中,都是生命最美的詩篇,它們沒有修飾,卻一直在尋找生命的力量,和命運搏斗,和時光賽跑。那個當年出走的少年,此刻雖然已白發斑斑,但他依然還是大地的孩子,吮吸著大地的母汁,茁壯成長。64歲的胡德夫,恰似一只蒼老的鷹,翱翔在太麻里芬芳的山谷中。
2012年夏天,胡德夫和我們在廣州好友的家中聚會,我看到了一張黑膠,齊豫的《橄欖樹》。那是李泰祥第一次震動流行音樂,“老大哥??!”胡德夫當即在鋼琴前坐下,彈唱出了《橄欖樹》。那時,正是李泰祥和病魔搏斗的最后階段。2013年年末,阿美族、卑南族,還有三毛流浪的生命之歌終于緊緊匯流。臺灣的民歌運動、臺灣流行音樂的高峰,連同那些閃亮的名字,不會一一墜落在流星的河床里,他們還在我們的心底劈波斬浪?!堕蠙鞓洹泛汀洞鸢浮?,是胡德夫對老大哥李泰祥一次真摯的緬懷,他唱得非常慢,更像是讀,讀那些字里行間的故鄉,讀那些旋律間輕流的夢鄉。
鷹的壽命可以達到70歲。如果有一只鷹是和胡德夫同齡的,我在想象這樣一個畫面,當胡德夫今天回到部落,重新歌唱時,那只和他一起成長的鷹,也許正在傾聽他的歌聲。胡德夫應該一直在和這只鷹對視,這種深情的凝視,讓胡德夫與林懷民一起寫下了這首《鷹》。“我是大武山上天空里的一只老鷹,我從我的皇宮出發,穿過廣大的森林,穿過美麗的小米田,去聽唱歌的河流?!泵恳粋€在太平洋里長大的孩子,都是一只鷹。面對廣闊的海洋,胡德夫唱著,呢喃著,重新又唱回了自己的卑南族母語。在母語里,他感覺自己又回到了母親的懷抱?!耳棥吩臼桥艦匙骞胖{,胡德夫創新地將卑南族的虛詞和阿美族的詠嘆自然融合,變成了一張原住民親密依偎的合影。
“人生啊,就只是到這個世界晃一下而已,一切終究會是落葉歸根魂歸故里?!薄洞蟮鼗猩竦暮⒆印肥且皇?1分鐘的歌。它的創作源于2010年胡德夫在北園躲雨的一次經歷,在滂沱的大雨中,胡德夫問自己,“你在慌張什么?你來自哪里?你去到哪里?”美麗的人生,其實是在這個世界的一晃而已。人終究會回到從容,那么我們在這個“一晃之間”,為什么不一樣的從容呢?這首歌是胡德夫的三姐用卑南族語翻譯而成的,只有白發的記憶,才能重新梳理回青春的思緒。
《芬芳的山谷》是凝重的,里面的歌并沒有行云流水的暢快,它們更多是走走停停的,那更像是蹣跚前行的腳步,因為要承擔生命的負載,因為得分擔焦慮的心情。在這深情得近于沉重的歌聲里,胡德夫交出了一個真實的自己。那些我們此生握過、同行過、叮嚀過的人與物,他們沒有消失,而是化作了遼闊里最暖的光芒。 琴鍵下壯闊的波瀾,那不是又一座芬芳的山谷? 老歌
有兩首是紀念李泰祥的,他是我的老大哥,也是個很照顧我的人,從年輕的時候就受到他很多指教。他也是我們臺東的老大哥,比我們早出道,而且他是從古典這個身段放下來關懷通俗音樂的一個人。他走了,紀念他。錄了兩首,一首是《橄欖樹》,一首是《答案》。我本來跟他學琴的,他一直在強調說,就用你自己彈的方法去唱歌就可以了,他說你跟我學不一定好,你跟我學就會制式化,希望你就照自己的方式。所以我照自己的氣息、呼吸,唱他的歌來紀念他,因為我知道齊豫以后也不會再唱他的歌了。紀念母親的歌《芬芳的山谷》,其實母親去世十年左右,這首歌是一直在醞釀,一直醞釀到我覺得它變成一首成熟的歌,獻給母親、獻給那個部落,我的故鄉。 新作
以前我是在臺北寫臺東,寫太平洋、寫大武山、寫故鄉,那里是重重的鄉愁。11歲離開,我去年回去(臺東)。在臺北也發生了很多事情,在臺北(我)進入很多不同的大的時代,看過這個社會的變遷,我會繼續用歌來寫臺北。以前都是鄉愁,鄉愁在這一張就告一段落,但是另外一個鄉愁又起來,就是寫臺北,第二故鄉。我想要再加油多寫一些東西,臺北不只是只有熱鬧而已,臺北的天空下面還有很多溫暖的角落,過去和現在非常不一樣,有大家在追念的事情和人文。我這五十年在臺北看到的東西,我會選擇性地來寫寫我的感受,寫寫我碰到的精彩的時代,碰到的人,碰到的悲苦,碰到的歡樂。 唱自己的歌
現在寫歌是一個回顧、一個提醒,對自己的喃喃自語,對過去歲月的一個回眸。所有的創作都是我從頭講的―唱自己的歌,自己能夠寫多少就寫多少。但是方式可能就改變了,不再像原來。不再高亢了,可以緩緩的,用自己現在的呼吸來唱歌。年紀越大,很多自己民族老的東西、語言、歌都會呼喚你,都會再來找你的,這個時候再把這些元素放進去,我想跟自己的初衷是沒有什么兩樣的。 流浪
流浪是我DNA里的一部分,是我從11歲出來開始,那個波瀾一直在心中。當時很大的一個波瀾,那時真的是有刺骨的、也有肺腑肝腸會斷裂的感覺,但是也有甜的。說實在的,這些東西就是人生必經的路,對我來講可能這個東西多一點,那種奔波、這種漂泊,但這些都是歌的題材啊。 歌手
梔子花香且美,使得許多光顧她的人都愛不釋手。有的采摘下幾朵來戴在頭上,有的則悄悄地裝進了自己的口袋里。有些比較有經驗的中年婦女,她們并不采摘那些已經綻放了的花朵,而且將那些含苞待放的花蕾帶回家里,插放在裝著清水的玻璃瓶子里,第二天這些花蕾便自己綻放了,如此一來,在家里可以保持一周左右的芬芳。
我也很喜歡梔子花,但我寧可每日去聞一聞她的芳香卻不愿意將她采摘下來。每天早晨散步的時候,我總要經過這片梔子花樹叢,總能聞到她的清香,感覺到她的美好。
夏天帶著火熱,帶著熱情,也帶著梔子花的芬芳向我們走來了。在這個季節里,油菜花謝了,杜鵑花謝了,月季花也謝了,只有梔子花以她特有的嬌艷點綴在綠叢中。用綠色和白色交織成美麗的圖畫,用簡單和樸素創造著美好,用清香和淡雅編織著美夢。這就是梔子花。
我不是詩人,也沒有詩興,可是,在梔子花樹叢中,我卻忍不住吟上了幾句:《詠桅子花》
相伴杜鵑何其遲,花白蕊黃初夏時。
瘦枝托起花蕾尖,綠葉難扶樹干直;
在你的肩頭靠一靠
天空高遠的藍
螞蟻低處的忙,它們多么真實
流水扭著細腰,蝴蝶就是
草炙上的花
它們多么幸福
簸箕里滾動的豌豆
菜葉上的青蟲,它們多么健康
故鄉,我好累
就讓我在你的肩頭
靠一靠
現在,我和喧囂
只隔著一條寂靜的河流
沒有了翅膀,沒有了飛翔
甚至沒有了空曠。那些淺唱
和泥土,都埋在了深處
在每一個寂寞的夜晚
我會將三錢明月、四兩清風、九克鳥鳴
用一分流水沖服
怎么了?
那些衣服,花花綠綠的
晾在五樓,涵潤早已被風帶走
陽臺很暗,它們
很孤單??墒冀K無人取走
像一場故事,中止了情節
拖把散落了,地板很臟、很亂
有瓷器尖銳的傷。一把雨傘
沒有打開,也沒有收攏
像一朵開在中途就凋零的花
唯有墻角,一只高跟鞋
歪歪斜斜,還向上踮著對生活
最卑微的愿望,到底怎么了?
窗簾拽著快要墮落的命運
半掩著嘴唇,始終無法訴說
一定要相信
你一定要相信,那些
街頭的燈,就是
深陷在黑暗中的花朵
燈芯是花蕊,光芒是花瓣
或近、或遠
有看清清淡淡的香
你看,那些精致的飛蛾
繞著它們的芬芳,正在起舞
你一定要相信
你的內心有了花朵,有了春天
你的日子,就有了
一點一點,明麗的燈火
一片一片的光
找下去
我一定是丟了什么
要不,我為何繞著這個小城
轉了幾圈、好幾圈
沒有疲憊,也沒有厭倦
我一定是丟了什么
比如,青菜葉上的一滴露珠
露珠里的一片月光
月光深處的一場愛情
比如,我從家鄉帶來的種子和方言
比如,母親托人
捎給我的一罐咸菜,比如
和我擦肩而過的一份表情
比如,老天留給我的一點點良心
我一定是丟了什么
我一定是丟了什么
攏一袖芬芳,
紅葉凝成信箋、
情意綿又長,
這樣子去流浪,
到美麗的地方。
誰的妙音輕輕、
輕輕哼唱,
誰的舞步慢慢、
慢慢搖曳。
那些韶華、
都已經付作過往,
鋪散成了
一地枯黃、
滿面秋霜。
紅塵渺渺、
彈指一揮、
深深懷念、
于故夢里、
如戲輪回。
轉角咖啡廳、
古典音樂、
抒情而優雅著。
我把一寸
一寸
的舊時光、
刻錄在
記憶的碟片,
那是屬于我們的
最好禮物。
我把一幀
一楨的畫面、
剪輯成
歲月的電影,
那是屬于我們的
專屬記憶。
我把
卡布提諾、
注滿了
深情飽滿的瓊漿、
為饑渴的味蕾、
再添一抹、
幸福的芬芳。
愛的滋味、
悠遠又綿長。
我們的愛、
用這一雙手、
握住了
就不再
人的一生中,總會有一些愛好,好籃球者以“球”為友,好讀書者以“書”為友,好彈琴者以“琴”為友,好花者以“花”為友,而我正是這好花者,我以花為友。
大自然中各式各樣的花層出不窮,有火紅的玫瑰;有金黃的郁金香;有純潔的百合;有美麗的石榴花;還有那些默默無聞,暗吐芳香的無名小花。
我與那火紅的玫瑰為友,因為它象征著幸福美滿,戀人們也以它作為互相之間傳遞感情的媒介。
我與那滿樹的桂花為友,因為它香飄十里,人們也常說“十里桂花香”,它那芬芳的味道是我的最愛,然而它又奉獻自己,成為了人們為食物增添香氣的佐料,人們常把它加入湯圓中,它散發香氣,為湯圓增添幾分“姿色”。
我又與那百合為友,因為它是那么的“高尚”,它象征著純潔,無暇。它又象征著白首到老,百年好合,所以它常作為人們的友誼大師,傳遞著彼此之間的祝福。
我更與梅花為友,它是花中四君子之一,又因為它綻放在那大雪紛飛的冬天,踏雪尋梅,人們常在風雪中尋找著“他”的足跡,它象征著堅強勇敢,知難而進,在狂風中毅然挺立。
在夏日的山嶺間攀爬,至頂,四望都是起伏峰巒,長風浩蕩,單調的蒼涼與滄桑漫卷心頭。只是一低頭的剎那,見谷間叢叢簇簇的燦爛,那些幽幽的花兒,就在這樣不期然的時刻,與我的目光猝然相逢。于是,高處的寂寞與孤獨消于無形,那些年年開且落的幽谷之花,把一種心緒點亮,把一種感動暗放。
有的人,在境界上,或者在道路上,遠邁眾人,于是有了高處不勝寒的喟嘆。其實那只是一種性情上的缺失,他們過多地注目于自身的高度,從而錯過了許多開在塵埃里的花。可那些在低處默默的東西,卻是無比的寬容,它們就在那里,我們只要低下頭,就會與美好相遇,它們就會給我們一種全新的心境。
有一年去一個大草原的深處,碧草連天,極遠極淡處,天之藍與草之綠交融于一處。馳心騁懷間,為無邊的綠而震撼,也為其無涯而感到悵然。此情此境之中,極想看到一點別的色彩,來緩沖那種萬里的單一。同行的旅伴卻驚喜地叫:“看,腳下的草里有花!”于是都低頭,那些狹長的草葉間,生長著一種不知名的小花,沒有指甲大,黃白兩色,此時卻是如此強烈地裝點著我們的眼睛和心靈。
那花兒毫不張揚,湮沒于雜草之中。它們只是努力開出自己的花,即使再小再素淡,也要芬芳美麗。就算無人用溫柔的目光把那些花兒輕撫,只要綻放過,就是無悔。
每一個生命都是一朵花兒,每一個生命也都是一個賞花者。我們在行走的匆匆里,不忘時常低頭去看那些花兒的美麗,同時也努力讓自己的生命芬芳四溢,期待在某天,映亮一雙落寞的眼睛。
相互洇染,相互溫暖。我們與那些花兒的距離,我們與那些美好的距離,其實只隔著一低頭的空間,只隔著一低頭的瞬間。
[賞 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