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園藝師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精神病醫院護士對醫院感染的認知比綜合醫院護士差。精神病醫院護士對醫院感染相關基本知識的理解不深入,意識淡薄;在實際工作中,對防控醫院感染的認識不足,缺乏自身防護的知識,或在工作中操作不當,無菌觀念不強,甚至有的護士在進行無菌操作時,不戴帽子、口罩和手套;還有的護士穿著工作服隨意離開工作區域;在做各種治療及護理中,不洗手的現象仍時有發生;器械或物品等的清洗、消毒不徹底,導致院內感染的現象屢有發生。
2原因分析
2.1護士對醫院感染危害性認識不足:本次調查中護士對醫院感染的總體認知方面,精神病醫院護士較綜合醫院護士差,這與2組護士服務的病種人群有關,精神患者伴有感染性疾病的患者比例小于綜合醫院患者,日常護理工作又注重精神疾病的護理,精神病醫院收費相對較低、護理服務與收費不成正比有關;同時,精神病醫院護士日常護理工作中指導思想出現了偏差,對院內感染管理的目的、意義認識不足,職業防護意識淡泊;根據我國衛生部的統計數字表明,我國醫院感染率約為8.4%,據此估計我國每年發生醫院感染病例約500萬,醫療費用增加10億元[4],造成嚴重的社會不良影響。
2.2護士對醫院感染知識掌握不夠:本次調查顯示精神病醫院護士對醫院感染基本知識的掌握低于綜合醫院護士,醫院感染的定義只有23.7%護士能掌握、診斷標準僅有11.8%的護士能掌握,分析其原因:①護士缺乏系統的感染知識。②臨床帶教中,忽視院感知識的傳授與教育。③在精神病醫院主要涉及的護理服務也以精神疾病護理為重點,因此,從護理重點與護理實踐上都忽視了醫院感染。④精神病醫院護士很少有機會參加醫院感染方面的學習,知識陳舊老化,對醫院感染的新進展了解不足等。
2.3護士對醫院感染基本知識學習需求積極性不高:由于種種原因,有關醫院感染管理知識培訓不到位,提供學習機會很少、護士學習的主動性不高,護理管理者和護士對標準預防的概念不清楚,醫院感染管理體系和應有的架構不健全,甚至沒有設立專職的感染管理科,沒有配備專職人員,醫院感染監控落實不到位,沒有及時檢查、督促及整改。
3護理管理對策
3.1加強醫院感染知識的培訓,強化控制感染意識:對護理人員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培訓,對于護理人員的培訓工作的重點在于手衛生、醫療廢物的防護和管理、感染監測、滅菌藥械、一次性無菌物品的應用監測、無菌技術操作規范等;護理部應與感染管理專職人員密切配合,開展醫院感染管理相關法律、法規的培訓,使其在醫療活動中規范自己的醫療行為;對新參加工作的護理人員要在崗前培訓中加入相關的院內感染知識,并要求進行考核,合格之后才可以進行上崗工作。考核制度可為定期考核和不定期抽查,強化學習效果;為護士提供更多學習醫院感染新進展的機會。
3.2加強精神科病房管理:精神科患者院內感染發生率較高,改善精神科病房的管理,做好食品的管理檢查工作[6],對患者及家屬進行衛生知識宣傳教育、做好日常護理工作,加強康復訓練,豐富精神生活,提高機體免疫力。
3.3充分發揮護士長的管理作用:護士長是控制科室感染管理的關鍵。護士長應把預防醫院感染、監督、指導管理工作作為日常基本工作來抓,并隨時監督執行;采取多種形式的院感知識宣傳教育,提高護士學習醫院感染知識的積極性。
宋代市民音樂的蓬勃發展,市民階層力量不斷壯大,為了適應當時人們的需要,戲曲音樂普遍得到大家的支持,發展的比較迅速。此外宋代的歌舞音樂藝術在唐大曲的基礎上形成并發展的,同時吸收民間藝術形式從而慢慢創造了大型的歌舞音樂。“雜劇”最早出現在唐代,主要是指歌舞以外的特色節目節目。“雜”即多的意思,“戲”和“劇”兩層含義,不是當代我們所說的“戲劇”意思。在宋代,“雜劇”慢慢地轉換成新表演藝術形式的稱呼;這種形式確實可以稱得上“雜”,這種新的表演形式包括音樂、歌舞、調笑等,進入元代雜居發展到一個非常成熟的階段,元雜劇的主體是元曲,其結構相當嚴謹,元雜劇的表演只有一個人唱其他人賓白,采用北方的音樂風格。宋元時期在南方主要是以唱南曲為主的演唱形式,最早在浙江溫州,所以有溫州雜居的稱呼,之后為了與北方雜居有所區別,改名為南戲。南戲產生于北宋末年,是在江浙一帶民間小調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小戲,后來吸取了唱賺和諸宮調的藝術形式,當時在南宋這種藝術形式的影響非常之大,形成了很重要的戲曲表演形式。到元末,元雜劇開始走向衰落,促進了南戲的發展,明朝初期的時候是南戲的全盛時期,表演形式也打破了,什么角色都能演唱,劇本變得很靈活,長短自如,采用五聲音階和曲牌唱腔結構。
二、聲樂理論及歌曲藝術
沈括的《夢溪筆談》共二十六卷,書中的音樂部分分別對樂律、音樂評論、唐宋燕樂、聲音共振等有詳細的闡述。陳旸著的《樂書》(共200卷)是我國第一部音樂百科式的著作。王灼《碧雞漫志》是一本專門研究音樂的重要專著,之所以著作稱之為《碧雞漫志》是因他曾住在成都碧雞坊勝院。張炎《詞源》是他撰寫研究宋詞音樂和古代樂律的重要文獻,分上下兩卷。上卷論述音律及唱曲方法;下卷論作詞原則。芝庵,生活在元代,他所著的《唱論》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論述聲樂的著作。唱論主要是對歌唱藝術方面理論總結的著作。周德清撰寫《中原音韻》一書,主要論述北方的語言規律,結合雜劇歸納出新的音韻體制。以上都是非常重要的文化遺產,除了音樂理論著作豐富之外,元曲也有較多的作品被保留至今,元曲的六大家及其代表作品分別是:關漢卿《竇娥冤》是我國古代重要的悲劇代表作,其他像《救風塵》、《望江亭》、《單刀會》、也都是他的代表作品。此外還有馬致遠的《漢宮秋》;鄭光祖的《倩女離魂》;白樸的《梧桐雨》;王實莆的《西廂記》、《麗春堂》;喬吉莆的《兩世姻緣》和《金錢記》。在宋代出現了一大批詞作者眾多的詞人,如陸游、、辛棄疾、柳永、李清照等等,他們寫出很多的詞調,其作品內容寬泛。他們利用現有曲調進行填詞,還有一部分是根據詞進行創作新曲調,這種新創作的歌曲稱為“自度曲”。宋元時期以詞配樂有很多,目前保存下來的樂譜,姜夔的作品是最完善的,像其他保留在《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中的音樂,都不能和姜夔《白石道人歌曲》中的曲調相比較。姜夔,江西潘陽人。他的詞作大部分是親身經歷過的與發生在身邊的故事,同時反映了社會不安定。他的許多自度曲現保留下來的有十四首,在他的《白石道人歌曲》書中。姜夔自度曲代表作有《杏花天影》、《揚州慢》、《疏影》等。
三、結語
1.1“供需”不同價值觀念
學校追求的惟一目標是培養高素質的醫藥衛生技能型人才;而醫院追求的目標是根據行業發展和實際需求調整經營、優化管理,最終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加之很多醫學職業院校與醫療行業歸屬于不同的體系,醫院的核心工作任然是醫療,尚未充分認識到參與醫學人才培養是為自身事業發展積蓄人才,醫學教育弱化現象普遍存在于醫療實際。因此,導致醫院教學的應付、交差、流于形式,管理不規范,制度不健全,結果必然會嚴重影響學生實習質量。
1.2醫患認知矛盾的制約
隨著社會的發展,醫學模式由“生物”向“生物-心理-社會”的轉變,人民群眾對醫療服務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維權意識也越來越強,患者對醫學生的實習視為“試驗品”,拒絕學生技能的培養,特別是近年來,惡性“醫鬧”事件層出不窮,一定程度制約了臨床帶教教師的熱情,減少了實習學生動手的機會,帶教教師往往只讓其參加一些基本的醫療活動,如寫病歷、貼化驗單等,一定程度導致了實習質量下滑。
1.3實踐教學資源短缺
高校擴招,雖為社會培養了更多的醫學人才,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方面是部分高校不具備相應的軟硬條件,盲目擴招,導致學生理論知識欠缺,實踐技能不強;二是醫院接納實習學生的數量明顯增加,帶教教師不足及教學能力欠缺,學生管理床位數及進行臨床技能培訓的機會減少。同時,為滿足實習的需要,一部分不符合臨床教學基地建設標準要求的醫院也進入了實習醫院序列,無疑會影響實習質量。
1.4實習質量監管操作的非規范化
許多醫院雖然有實習出科考核,但主觀隨意性較大,缺乏量化考核標準,不能客觀地反映學生實習成績。為此,本研究對學校36所綜合性實習醫院婦產科出科考核調研發現:進行出科考核的醫院占調查醫院總數的80.56%(29/36),其中考核方式為理論考試的占63.89%(23/36),技能考核的占52.78%(19/36);試題多為網上下載或借鑒各種考題集,按學校實綱要求出題者僅占16.67%(6/36);同時比較二乙、二甲、三甲醫院出科考核情況,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改革的主要舉措
2.1重實習過程管理
(1)創新實習常規管理模式:為確保實習管理工作落到實處,提高管理效能,學校專門設立了實習管理部,全面統籌實習管理工作。主要采取劃片區管理的模式,即:1個實習片區由數家地域相近的實習醫院構成,由1名實習管理教師負責,通過巡查的方式,主要負責實習學生的日常管理及與實習基地的銜接聯系工作,充分掌握學生實習信息及實習醫院教學管理與實施情況,并將發現的問題向學校教學管理部門和質量監控部門反饋,以便及時采取措施、制定對策。通常每屆實習常規巡查5次,特殊情況另行安排。有效避免了“放羊式”的實習管理。
(2)專業教學巡查常態化:為加強對實習醫院帶教教師、教學管理人員的教學與管理能力培訓,提升其教學意識與水平,學校建立了專業教學巡查的常態化機制,每年分批次組織校內外專家分赴實習醫院,開展臨床教學質量檢查與指導、示范性教學查房、臨床教學與管理能力培訓講座等活動,有力地推進了實習醫院的教學內涵建設。
2.2建立實習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
2.2.1注重制度建設
根據教育部、國家衛生計生委《普通高等醫學教育臨床教學基地管理暫行規定》、《教育部衛生部關于加強醫學教育工作提高醫學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醫學教育臨床實踐管理暫行規定》等文件精神,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建立健全實習管理相關制度,如實習管理辦法、實習質量管理辦法、實踐教學基地管理辦法等,嚴格實行實習基地的遴選、淘汰機制,以保障實習質量的監控與評價工作能夠切實組織實施。
2.2.2強化理論學習階段技能培訓
加大各專業實訓室建設經費投入的力度,按各專業人才培養基本技能要求組建實訓室,合理增加“理-實一體課”、實訓課的比例及全面開放實訓室。同時,實習學生進崗前,針對各專業基本技能的要求,進行強化培訓,考核合格后方能進崗實習。
2.2.3加強崗前綜合教育
學生進崗前,由實習片區教師分別組織本片區實習學生進行崗前教育。內容包括強調實習期間學校的有關規定、明確實習生的職責及診療過程的注意事項、介紹實習基地基本情況、加強職業風險防范及安全教育等,為學生能較快適應實習生角色作好充分準備。
2.2.4規范出科考核方法
由于各實習醫院出科考核各行其道,缺乏統一的出科考核方法,學校聘請了校內外專家,結合人才培養方案和執業助理醫師考綱的要求,出具了出科理論考試題庫及技能考核項目、評價標準,實習醫院必須按照學校實習質量管理辦法的要求,對實習學生加強管理、培養與考核,學校對考核情況采取定期與不定期方式進行檢查。
2.2.5制訂評估指標,切實組織實施
學校組織專家依據《重慶市高等醫學教育臨床教學基地評審指標》,結合學校實際,制訂了實習醫院臨床教學質量評估指標,采取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的方式,對學校所有實習醫院開展評估工作,能有效地監控實習醫院的教學工作,促進實習質量的提升。評估指標分為教學條件、教學管理和教學實施3個一級指標,每個一級指標分別選取5個主要影響教學質量的因數作為二級指標。教學條件選取醫院等級、科室設置、帶教教師、學習條件、住宿條件;教學管理選取領導重視、組織機構、制度職責、檔案管理、教學督察;教學實施選取崗前教育與入科教育、實施性教學計劃、教學活動、出科考核、教學研究。每個二級指標制訂對應的評價要素及標準。綜合各個二級指標得出評估結果,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個等級。不合格者,限期整改,整改期限為1年,整改不合格者,予以取締。對評估為優秀者給予表彰、獎勵。
3結論
1.1對象
對我科25名藥師進行繼續教育培訓。其中男6名,女19名,平均年齡32.6歲,從事藥師職業平均10.6年;主任藥師2名,主管藥師9名,藥師14名。
1.2方法
1.2.1繼續教育形式
①由藥劑科主任及主管繼續教育的主任藥師按每年24次(每月2次)繼續教育制定學習計劃。內容為日常工作中必要的藥學理論知識和技能,循序漸進地深入講課內容,由藥理學到具體用藥案例的分析,由法律法規解讀到專題培訓,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專業技能。②自主選擇參加院級大講課,院感知識和急救知識培訓。
1.2.2繼續教育方法
采用集中學習與自主選擇相結合的模式。①集中授課:采用多媒體教學和紙質材料學習,對以往認知存在的錯誤進行修正,對認知正確的達到溫故知新的目的。多媒體課件以Windows為操作平臺,要求內容完整,重點明確,圖文并茂,形象生動,選擇有促進記憶的圖文。每次授課時間為30min。授課結束后,聽課學員就學習內容進行討論,鞏固學習成果,由藥劑科主任或主管繼續教育培訓的主任藥師做點評。②自主選擇:選擇性參加醫院組織的講座和自學,由學員自己選擇聽課內容,豐富相關專業知識,提升專業水平。
1.3效果評價方法
采用我科自行設計的“藥師繼續教育學習滿意度調查表”對授課方式進行評價,分別在培訓前及培訓后(每年末進行一次學習效果測定)以閉卷考試的形式測評學習效果。自我效能感測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1],測定研究對象自我效能變化情況,共10個條目,用綜合得分均值評定個人的自我效能感,分值范圍1~4分,分值越高顯示自我效能感越高。
2結果
2.1繼續教育前后藥師專業知識和自我效能感評分
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經過96次繼續教育培訓,綜合4年內各時段調查數據后取每個時段的平均分值進行評價(見表1)。表1顯示,繼續教育后各時段的綜合成績評分均隨著培訓時間延長得分增高,與繼續教育前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各時間段之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2藥師對繼續教育學習方式滿意度
為客觀評價繼續教育方式的效果,我們開展藥師滿意度調查,每年1次,共4次,共發放100份問卷,回收100份,均為有效調查問卷,結果見表2。表2藥師繼續教育學習方式滿意度[人(%)]調查內容肯定否定激發學習興趣100(100)0提高學習主動性100(100)0提高文獻檢索能力100(100)0提高課件制作及計算機運用能力96(96.0)(44.0)提高教學能力96(96.0)4(4.0)提高溝通能力100(100)03討論傳統繼續教育多采用說教授課形式,難以滿足新時期藥師求知欲望。而基于成人學習理論的繼續教育采用多媒體集中授課、討論,自主選課等形式,目的是在一個快樂的學習環境中讓藥師能深入地學習專業知識和了解相關學科信息,將知識轉化為專業技能,這是繼續教育產生良好學習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多媒體授課的形式一方面授課藥師需要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在準備授課資料的同時提高了檢索文獻的能力、教學能力、綜合分析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增加了信息量,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另一方面多媒體技術具有直觀、實用、高效率的優點,集視聽為一體,生動形象,有助于提高藥師學習的效果。通過自主選擇性學習相關學科如臨床,護理的相關知識,有助于擴展藥師的知識面,提高專業技能。
1.1木雕
我國傳統建筑多以土木結構呈現,所以木雕在古建筑中是應用得最多的裝飾。木材因其材質硬度適中,富有韌性,適宜各類圖案精雕細鏤,被廣泛用于建筑構件的裝飾中。張家花園的木雕藝術主要應用于外檐梁坊、斗拱、雀替、掛落、隔板、門、窗等構件。
1.1.1張家花園木雕藝術中的“儒”、“道”、“釋”文化
張家花園木雕裝飾藝術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受傳統儒家思想、本土道教及佛教文化的影響,在其住屋裝飾中運用各仙家法器圖案作為木雕裝飾題材,以滿足人們在社會活動中所需要的精神需求,達到祈盼美好生活的理想和愿望。張家花園大門的三層檐坊、梁臺斗拱上的雕刻內容所表現的“麒麟吐玉書”表現書香門地之家,“鯉魚躍龍門”表現入世光耀門庭,“世代香火”表現福祿永至的人生愿望。這些內容正是張家主人“百忍”規制的家風核心,尊崇“孝道”、“忍讓”、“中庸”等思想,提倡積極參與社會活動、主張入世的儒家思想。張家花園木雕裝飾藝術中的“道”、“釋”文化體現于圖案題材中,內容以直接表現和暗喻的表現手法將仙人、法器等圖案裝飾于構件之上,達到護佑家人之目的,體現道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花園正院一進院廳堂檐枋上雕刻有“八仙共壽”九個人物,表現道家八仙與壽仙賀壽的場景。三進院各廂房門扇雕刻有“暗八仙”圖案及“長壽”篆字紋,“壽”代表長壽,“暗八仙”即各仙人手持的寶物,以八仙寶物借八仙之神力祝福家人生活美滿長壽,這正是匠師構思的巧妙之處。佛家認為人生來受苦,只有以人為善,死后才能進入神秘天堂的社會道德準則和行為規范成為人們思想中根深蒂固的觀念,人們懷著虔誠和敬畏之心謹慎于世,在住屋上構件上雕刻佛家“八吉祥”的圖案裝飾,希望得到佛光普照,保佑家人庇護宅地平安。
1.1.2張家花園木雕藝術的裝飾技法
傳統木雕裝飾技法種類很多,有圓雕、浮雕、透雕、線雕、貼雕等,張家花園木雕藝術裝飾中最為典型的技法有浮雕、圓雕、透雕等。據建筑構件位置及題材內容不同而使用不同雕刻技法。圓雕、浮雕、貼雕大多運用于梁頭、斗拱、檐坊等位置,梁頭檐板運用浮雕雕刻各類吉祥蔬果花卉,斗拱構件運用圓雕的手法雕琢“龍”、“鳳”、“象”、“麒麟”、“金鹿”、“寶瓶”、“喜鵲”、“佛手”等立體形象,檐坊運用貼雕手法表現坊心人物故事,這些栩栩如生的形象是滇南邊地少數民族傳統習俗中裝飾住屋必不可少的靈物,具有超凡的靈性和神力護主鎮宅。透雕是張家花園中最具特色的雕刻裝飾技藝,被大量運用于雀替、掛落、隔板、門、窗等建筑構件。其中最為精巧獨特的是正院一進正廳堂的六扇核桃木門最為精湛,使用整木透疊三層交錯縷空的雕刻技法,故事情節透疊雕刻,層層推進,紋樣圖案清雅玲瓏,工匠采用散點透視構圖法將自然景物與多個故事形象重疊組合在同一畫面之中,獲得多重寓意吉祥的圖案紋樣,增強了紋樣造型形象的立體透視縱深感。
1.2“磚”、“石”雕刻
張家花園的“磚”、“石”雕刻風格與形式具有滇南邊地獨特的文化特色,磚雕材質為表磚,石雕材質為本地特產的青石,青石質地細膩柔韌,易于表現各類精細入微的題材。圖案內容多以“道”、“釋”祥物及本土生長的瓜果花卉作為裝飾題材,常用本土諧音、暗喻、借喻的手法將圖案內容吉祥化,使之一目了然,一聽就懂,形成“辟邪護宅”、“納福吉祥”、“祈望崇敬”的民俗寓意。張家花園的磚雕大多用于山墻墀頭、照壁四角、檻墻兩則等,其雕刻裝飾線條流暢、細膩、纖巧、屬于先雕磚坯而后再燒制的雕刻類型,這一類型比直接在青磚上雕刻的類型要精致秀雅,在古建滇南中較比普遍。石雕是古建筑常見的裝飾之一,它具有防水、防潮、承受重力的優點。張家花園的石雕根據房屋不同功用而運用不同的裝飾布置石材的放置位置,其布置繁簡相宜,充分體現屋主崇尚儒家“禮樂”規制的思想。花園祠堂臺基上的大小石獅、水池圍欄上的十二個吉祥欄柱柱頭均采用圓雕、鏤空雕刻的技法表現各物象特征,其吉祥題材多樣、造形優美、刀法細膩,可謂石雕中之精品。特別是祠堂臺基上的四尊精美礎石,左右兩尊柱礎高80cm,形制呈三層組合式柱礎,上層為杯形蓮花,中層為壓地隱起如意凹式燈籠圓鼓,下部由兩對圓雕雌雄吉祥臥獅環于素平覆盆。中間兩尊柱礎高45.5cm由上下兩部分組合而成,上部由卍紋裝飾礎頭,礎腹為壓地隱起如意凹式燈籠圓鼓,下部各由兩對圓雕雌雄如意臥獅環于素覆盆底。這四尊精美礎石下共放置十六只憨態可掬的舞獅,獅子形態各異、或仰或臥,它們是報喜獻瑞的祥物,是守衛門庭之靈物。
2彩色人之華美
靠衣著色彩來修飾,古建之華美麗,需彩色之繽紛來裝飾。“顏色在各派建筑上所占有位置,沒有比在中國建筑上還重要的。‘雕梁畫棟’這句成語已足做中國古代建筑雕飾彩畫發達的明證。”從梁思成先生對于色彩的總結足以可見彩色在古建筑中的重要作用。中國古建筑將彩色運用于住屋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隨時展需要,隋唐時期開始大規模運用彩畫裝飾建筑,至明清時期達到鼎盛。張家花園建于清光緒年間,建筑彩畫承蘇式彩畫傳統,結合地方民俗民情,形成不拘泥于傳統程式的地方彩畫,具有鮮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張家花園的彩畫主要繪于梁、坊、斗拱、柱頭、天花、壁板、雀替、窗欞、門扇等建筑木構件上。其中梁、坊、斗拱部位為最精彩。彩畫主調為青綠色調。斗拱彩畫應用群青、粉蘭、白色、金色、黑色等撞色平刷,無過多蘇彩技法,這樣的色彩使用方式正是滇南彝族搭配色彩的方式。梁、坊間彩畫分三段式,飾硬卡子,小包袱,包袱內飾精美字畫。字畫布局得體、秀拔優美,均是滇南知名書畫家王永清、呂彬、武士麟所作。
3結語
藥師本身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知識被淡化,在患者在醫院就診環節中,藥師只充當投藥遞藥的角色,且還由于藥師不能為醫院帶來直接的經濟利益,使得藥師及藥學服務往往受不到醫院的重視。長期以來,患者對藥師工作缺乏了解,總認為醫師應為其解釋用藥目的,藥物相互作用及不良反應等。因此,藥師也難以提供藥學咨詢服務。
2醫院藥師應具備的素質
2.1教育背景
提供藥學服務的人員必須具有藥學與中藥學專業的教育背景,具備扎實的藥學與中藥學專業知識、臨床醫學基礎知識以及開展藥學服務工作的實踐經驗和能力,并具備藥學服務相關的藥事管理與法規知識以及高尚的職業道德。
2.2溝通能力
溝通是人與人之間信息的相互傳遞、接受、交流和分享,目的是為了相互了解,達成共識。溝通是藥師與患者之間保持良好的藥患關系的基礎。隨著藥品種類的增多,不良反應也隨之增多,如何有效、安全、經濟的用藥成為患者們越來越關注的問題。醫師不可能了解所有藥物的信息,但通過溝通可以了解到患者的用藥史、過敏史、以及出現過的不良反應,安全、有效、經濟的推薦藥品。國外研究表明,藥師與患者的交流可以增加患者對藥物的知識,從而提高用藥依從性。而且藥師通過與患者的交流豐富自己的用藥經驗,監測的和發現不良反應。通過與患者的溝通能增加藥師的價值感,提高藥師對公眾的認知度。
2.3投訴應對
患者投訴屬于意外危機事件,要及時、正確、妥善處理。投訴類型主要有服務態度、投藥差錯、退藥、用藥后不良反應、價格等。要選擇合適的地點,合適的人員,在接待時用恰當的行為舉止,通過適當的語言和方式,并在有有形的證據的前提下,使雙方在一個共同的基礎上達成諒解
2.4心理素質
良好的心理素質,可以使藥師在工作中做到規范化調劑、零差錯調配、高質量藥物咨詢。良好的心理素質帶來良好的藥學服務,這不僅體現了藥師自身價值,也提高了醫院醫療服務的整體水平。
2.4.1藥師要把握好患者心理特點及情緒
急切和茫然是患者來到醫院后不熟悉就診過程而產生的,焦慮和煩躁是因為擔心自己疾病的嚴重程度、如何治療而變得緊張、害怕所致,對醫務人員依賴性增加是希望得到更好的治療和關心所致,因此患者對治療有關的醫療行為特別敏感。因此,藥師了解到患者心理后可以根據判斷,應用得當的語言交流,從而得到患者的信任。
2.4.2對自我心態的控制
藥師要面對每天重復單調的工作程序,各型各色難以應付的患者,要做好這些工作,需要始終如一的熱情,需要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緒,學會耐心傾聽。藥師工作需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所以平時藥師要經常進行心態的自我評價和訓練,要學會自我調節和安慰,提高對各種語言行動的承受能力,始終保持心境平和、快樂、沉著。把良好的情緒帶給患者,以樂觀的精神去感染患者,提高患者用藥的依從性。
2.4.3及時調節患者心態
關鍵詞:伊壁鳩魯,原子論,偏斜運動,重量,天體
伊壁鳩魯是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在有關原子論的思想上,伊壁鳩魯繼承、修正和發展了德謨克利特的學說,將原子論進一步向前推進。馬克思的博士論文就是主要探討伊壁鳩魯和德謨克利特在自然哲學中的主要差別,特別是在原子論上的差別,并重點闡述伊壁鳩魯的原子論。
一
德謨克利特(Demokrit,約公元前460-370年),是古希臘偉大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古希臘原子論的創始人之一。他是古希臘另一位哲學家留基波最著名的學生,他的原子學說主要就是從留基波那兒繼承并發展起來的,他們兩人一起發展了阿那克薩克拉的“種子”思想,創立了原子論。阿那克薩戈拉認為宇宙萬物各有自己的本原,這無限多的本原就是各種事物的最小微粒――“種子”,每一種“種子”的形式、顏色和氣味各有不同。在此基礎上,留基波首先提出了萬物是由物質構成的原子學說,認為原子是最小的、不可分割的物質粒子。原子之間存在著虛空,無數原子從古以來就存在于虛空之中,既不能創生,也不能毀滅,它們在無限的虛空中運動著構成萬物。
德謨克利特認為,“一切事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虛空,別的說法都只是意見。世界有無數個,它們是有生有滅的。沒有一樣東西是從無中來的,也沒有一樣東西在毀滅之后歸于無。原子在大小和數量上都是無限的,它們在宇宙中處于渦旋運動之中,因此形成各種復合物:火、水、氣、土。這些東西其實是某些原子集合而成的;原子由于堅固,是既不能毀壞也不能改變的。太陽和月亮同樣是由光滑的圓形原子構成的,靈魂也由這種原子構成;靈魂就是心。我們能夠看見東西,是由于影像投進了眼睛的緣故。”[1]簡單地說,就是他認為,宇宙是由原子和虛空共同組成的。原子有兩種特質――大小和形狀,它的數量、大小和形狀都是無限的。運動是原子的固有屬性,在原子的下落運動中,較快和較大的撞擊著較小的,產生側向運動和旋轉運動,從而形成萬物。一切物體的不同,都是由于構成它們的原子在數量、形狀和排列上的不同造成的。
伊壁鳩魯(Epikur,公元前341-270年),是德謨克利特原子論的主要繼承者和發展者。他認為世界萬物都是由原子和虛空構成的,原子在形式上的多樣性是有限的。原子除了有形狀、次序、位置等方面的差異之外,還有重量上的差別。原子不論是最輕的還是最重的,在虛空中都以同一的速度降落。原子既然有重量,那它在虛空中就必然進行直線下降運動。原子在直線下降的過程中,由于自身的原因脫離原來的軌跡,發生偶然的偏離,因而與其他原子相互碰撞組合成萬物,形成無限的宇宙。神也是由原子構成的,一切天象都是自然現象,與神沒有任何關系,只不過是原子的聚散離合而已。
二
雖說伊壁鳩魯繼承了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他們兩個人的觀點有很大的差別。可以說,伊壁鳩魯修正和完善了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是自然哲學向前跨了一大步。馬克思的博士論文就是主要說明了兩者原子論的主要區別,重點講述了伊壁鳩魯的原子論,并進行了細致分析。
原子有重量的特性與德謨克利特不同,伊壁鳩魯認為,原子除了有體積大小和形狀上的差別之外,還有重量上的區別。原子的特質就是大小、形狀和重量。他指出,除去形狀、重量和大小及與形狀必然有關的一切屬性之外,我們應當注意到原子不再呈現任何現象的特性。
馬克思在博士論文中指出,“原子有體積。另一方面,體積也被否定了。也就是說,原子并不具有任何體積,而原子之間只有一些體積上的改變。可以說,只需要否定原子的大,而承認它小,但并不是小到最小限度。因為最小限度是一個純粹的空間規定,而表現矛盾的無限小。”[2]這表明,伊壁鳩魯認為原子盡管有體積,但它在運動中由于原子之間體積上的些許改變,而使原本的體積被否定了,這樣原子就不具有任何體積了。這實際上包含著肯定與否定的辯證矛盾。原子有體積,但不能無限的大,也不能無限的小。如果原子體積無限的大,那這個虛空就不能夠裝下它;相反地,如果原子的體積無限的小,那么原子就成為虛空中一個純粹的點了,也就不是原子了。
考慮到原子的形狀,原子形狀的對立面就是沒有形狀。因此原子形狀的差別是無法確定的,但它們也不是絕對無限的,原子的形狀是有限的。這是因為原子的體積既不能無限的大,也不能無限的小,如果原子有無限多的形狀,那么就會有無限大的原子,這樣就與原子體積的規定相反了。這與德謨克利特認為原子可以大如天體的觀點是不同的,伊壁鳩魯認為微小原子的數量和大小是無限多的,但其形狀卻是有限的。
“伊壁鳩魯提出重量作為第三種質,因為在重心里物質具有構成原子主要規定之一的觀念上的個別性。所以如果原子一旦被轉移到表象的領域內,那么它們必定也具有重量。”[3]這就是說,重量體現了作為居于物質自身之外的觀念上的點的物質個別性,在經驗性的表象的世界中,原子一定具有重量。重量只相對于中心而存在,但原子本身就是實體性的重心,以自身為重心,所以世界上沒有一切事物共同趨向的中心。
通過對原子的特性的考察,伊壁鳩魯重新詮釋了原子的特性,將重量作為原子的主要特性,修正了德謨克利特認為原子只有體積和形狀的觀點。
原子的偏斜運動
關于原子在虛空中運動到底有幾種方式,伊壁鳩魯和德謨克利特的看法是不同的,伊壁鳩魯認為有三種運動方式,而德謨克利特則認為只有兩種。馬克思在他的博士論文中指出:“伊壁鳩魯認為原子在虛空中有三種運動。一種運動是直線式的下落;另一種運動起因于原子偏離直線;第三種運動是由于許多原子的互相排斥而引起的。承認第一種和第三種運動是德謨克利特和伊壁鳩魯共同的;可是在承認原子偏離直線這一點上,伊壁鳩魯就和德謨克利特不同了。”[4]
伊壁鳩魯認為,原子的直線下落運動是原子的必然運動,而原子的偏斜運動則是直線下落運動過程中偶然的、非因果性的偏離。他把與必然性的偶然偏離,看作是非因果性,并且把因果性與必然性等同起來。伊壁鳩魯的這種認為原子具有必然的直線下落運動和偶然的偏斜運動的觀點,把偶然性和必然性結合起來。這能從馬克思在博士論文的話語中體現出來,“原子偏離直線并不是特殊的、偶然出現在伊壁鳩魯物理學中的規定。相反,偏斜所表現的規律貫穿于整個伊壁鳩魯哲學,因此,不言而喻,這一規律出現時的規定性,取決于它被應用的范圍。”[5]馬克思認為原子偏斜運動證明了偶然性的存在,而直線下落運動則證明了必然性的存在,偶然性和必然性都是客觀存在的,偶然性沒有原因。原子的直線下落運動和偏斜運動這兩個環節相互矛盾,但都包含在原子的概念之中,這說明原子的直線下落運動之中包含了偏斜運動,這也就是說必然性之中包含了偶然性。
關于第三種運動――由于許多原子的相互排斥而引起的運動,馬克思認為伊壁鳩魯是從原子的直線下落運動和偏斜運動中綜合地結合出了原子的排斥運動的。如果原子只是直線下落的運動,沒有偏斜運動的話,原子之間就永遠不可能相互碰撞、相互排斥。因此,只有在不同原子直線下落運動的過程中,原子脫離直線發生偏離,原子之間才會相互碰撞、相互排斥,進行排斥運動。不同的原子之間的偏斜運動,是原子在相互碰撞、相互排斥中實現的。正是在這種相互碰撞、相互排斥的運動中,原子才能通過其它原子意識到它自身。所以,原子它們只能自己與自己發生關系,只能自己和自己相撞。推之,即排斥就是自我意識的最初形式,通過排斥,自己才能意識到自身的存在。馬克思在博士論文中這樣寫道:“排斥是自我意識的最初形式;因此,它是同那種自認為是直接存在著的、抽象單一的自我意識相適應的。”[6]依馬克思看來,伊壁鳩魯的原子偏斜之所以必要,不僅是為了說明原子在它們運動過程中結合的可能性,更是為了說明人類個體所固有的相對的意志自由,這種自由是由脫離必然性的偏斜表現出本質的。
相對于伊壁鳩魯,德謨克利特并沒有認識到原子偏斜運動的意義。他只考慮到了原子的直線下落運動和排斥運動,把這兩種運動看成一種必然性的行為,并沒有意識到如果原子只有這兩種運動的話,那么有了直線下落運動,怎么才能推導出排斥運動呢?德謨克利特把兩鐘運動單獨地看待,只認識到排斥的片面的物質存在的表面現象,沒有將直線下落運動和排斥運動的內在本質聯系起來。因此,馬克思認為“伊壁鳩魯的原子偏斜說就改變了原子王國的整個內部結構,因為在偏斜中形式的規定顯現出來了,而原子概念中所包含的矛盾也實現了。”[7]
原子的兩種規定性
伊壁鳩魯區分了原子的兩重含義,認為原子一層含義可理解為本原,另一層則為元素。馬克思根據自己的證明認為,“捏造‘不可分的元素’也沒有得到什么結果。要從‘不可分的本原’過渡到‘不可分的元素’,就跟想直接賦予它們以特性一樣是困難的。但我并不絕對否認這種區別。我只是否認存在著兩種不同的、不變的原子罷了。不如說,它們是同一種原子的不同規定。”[8]這就是說,關于伊壁鳩魯將原子分為不可分的本原和不可分的元素,即作為始基的原子和作為元素的原子,馬克思認為這應該理解為同一種原子的兩種不同規定。對于作為本原的原子,我們感覺不到存在,而作為元素的原子則是感性地存在著。伊壁鳩魯認識到原子具有的兩重含義,所以他的原子論并不局限于物理學,而且能用應用于自然哲學和倫理學。
同時,馬克思指出原子的概念本身包含著存在與本質、物質與形式,“給原子賦于‘始基的’和‘元素的’這兩種規定性,把存在于虛空中的原子認作‘始基的原子’,把作為客觀現象基礎的構成物體的、具有質的原子認為‘元素的原子’,就表明他已把握住了原子內部的矛盾,并將這種矛盾客觀化了。這就是伊壁鳩魯提出的原子的兩種規定性的意義。”[9]
但是,馬克思指出伊壁鳩魯喜歡把一個概念的不同的規定看作不同的獨立存在,習慣將一種對存在的規定性當作存在本身。馬克思舉了一個例子來說明,在伊壁鳩魯那里,“無限的東西”是原子和虛空共同具有的一種質,其中的“無限”不僅用來表現原子的無限多,還被獨立化為一種特殊的存在、一種原子。
神是由原子構成的
伊壁鳩魯的原子論是從自然和事物的內部尋求一切宇宙現象的原因,從這種唯物主義觀點出發,他并不是一位無神論者,他認為神是存在的,神是由原子構成的,但是它們住在世界的各個角落,過著自己的生活,不問世事。因此人不應該對神有絲毫的恐懼和盲目的崇拜。對于人而言,神不過就是具有人自身所希望獲得的美德而已。馬克思對此十分肯定,對伊壁鳩魯在原子偏斜中表現出來的自我意識、個體自由和無神論思想十分推崇。
伊壁鳩魯不認為原子的運動受到各種自然法則的支配,因此,他否定神是最高的法則制定者。一切天體現象都是自然現象,與神沒有任何關系,只不過是原子的偶然復合。在伊壁鳩魯看來,傳統觀點中人對神的崇拜,認為神支配著世上一切,反而會破壞人心靈的寧靜,甚至產生恐懼。于是,伊壁鳩魯在遵循自己絕對的準則――“一切破壞心靈的寧靜、一切引起危險的東西,不可能屬于不可毀滅的和永恒的自然”[10]的情況下,提出了天體不是永恒的這一觀點。
但是,伊壁鳩魯又認為原子是具有獨立性、個體性這種形式的物質,天體是成為現實的原子,在天體中促成原子發展的是物質與形式之間、存在與概念之間的矛盾,而物質與形式、存在與概念這兩者之間彼此相互矛盾。這好像又是由于天體是永恒的。伊壁鳩魯因此而感覺到他之前的理論的方法變得不同了,最終他感覺到了就是在這個矛盾中,自我意識才得以形成。而在天體中這個矛盾消除了。天體破壞自我意識的寧靜,擾亂它與自身的統一,因此天體不是永恒的。
三
伊壁鳩魯的原子論是在繼承德謨克利特原子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但是,與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是一種理論假設不同,伊壁鳩魯的原子論是從大量的經驗事實出發,說明原子的存在,根據原子的三種運動需要來論證虛空的存在的。并且,伊壁鳩魯將原子原有的兩種特性增加為三種,著重指明了重量是原子的固有特性。伊壁鳩魯的原子論更具有辯證法的性質,這與德謨克利特機械的唯物的原子論是完全不同的。所以說,伊壁鳩魯修正和發展了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使原子論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大大豐富和發展了古希臘的原子論。因此,馬克思才在博士論文的最后指明,“在伊壁鳩魯那里,原子論及其所有矛盾,作為自我意識的自然科學業已實現和完成。”[11](作者單位:武漢大學哲學學院)
參考文獻:
[1]第歐根尼?拉爾修:《著名哲學家的生平和學說》,IX,7,第44-45頁
1.1人力資源外在要素——量的管理
1.2人力資源內在要素——質的管理
就人的個體而言,主觀能動性是積極性和創造性的基礎,而人的思想、心理活動和行為都是人的主觀能動性的表現。就人的群體而言,每一個個體的主觀能動性,并不一定都能形成群體功能的最佳效應。只有群體在思想觀念上一致,在感情上融洽,在行動上協作,才能使群體的功能等于或大于每一個個體功能的總和。對人力資源質的管理,實質上是對人的心理和行為的管理。即采用現代化的科學方法,對人的思想、心理和行為進行有效的管理,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以達到組織目標。總之,現代人力資源的管理就是一個人力資源的獲取、整合、保持激勵、控制調整及開發的過程。
1.3人力資源管理是保證各種活動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膳食處的經營活動離不開人與物這兩個基本要素,而人是業務經營活動的中心,是決定因素。員工的勞動并非一種孤立的個體勞動,而是一種分工協作的社會勞動。所以,要保證業務經營活動的正常進行,首先必須合理招募員工,并科學安排、處理、調整、考評人與人之間、人與事之間的關系,使之有機地結合起來。而這些正是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職能。
1.4人力資源管理是提高素質的前提。在商品經濟的條件下,必須努力提高團隊的素質,增強團隊的活力,而團隊的素質歸根結底是人的素質。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其積極性的發揮,不是僅靠發號施令所能做到的,只有采取現代化的科學的管理方法,才能充分激發員工的主觀能動性,不斷提高員工素質,最大限度地挖掘員工的潛能,這是提高團隊素質、增強團隊活力的關鍵所在。
1.5人力資源管理是提高服務質量、創造良好社會效益的保證,其產品是由員工提供的服務,而員工服務的對象又是需要情感的患者,因而其從業人員的心理因素、職業道德等就直接決定了服務質量,進而關系著經營的成敗。
因此,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對人力資源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是提高服務質量、創造良好社會效益的前提和保證。
2人力資源的激勵原則
2.1激勵是管理的核心問題。古典管理學理論認為,經濟因素和物質條件是重要的激勵因素,相應的管理方法是嚴格獎懲;行為科學理論認為,社會因素和心理因素是首要的激勵因素,相應的管理方法是“優待員工”。現代科學管理理論將人們的視線轉移到“合理利用和開發人力資源”上,認為人的貢獻本身就是極有價值的東西,相應的管理方法是內在激勵法,使組織目標和任務高度個人內在化,求得最大限度的認可和認同。
2.2運用內在激勵與外在激勵
(l)內在激勵。內在激勵來自于人們和任務之間的直接聯系,通常是自我運用的、完成工作本身產生的成就感、挑戰感和勝任感等等,可以成為某種內在激勵因素,對工作本身的興趣也是一種內在激勵因素。
(2)外在激勵。外在激勵來自于任務外部的工作環境,通常是被某些人而不是被正被激勵的人所運用。工資、附加補貼、各種形式的監督是外在激勵的因素。
(3)內激與外激相結合的原則。內激側重于行為前的需要和動機的引導或牽引,以及行為中的指導和支持,而外激則側重于行為后果的兌現,以及外部環境的治理。相比之下,內激比外激所產生的工作動力更持久,它可以使員工在工作(而非工作環境)中充滿興趣和樂趣,激發起光榮感、自豪感、成就感,發揮其個人最大潛能。因此,在激勵工作中,管理人員應堅持以內激為主、外激為輔的原則,使員工外有壓力,內有動力。
(4)情感與理性相結合的原則。員工絕大多數是通情達理的。因而,管理人員在激勵他們時,應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堅持理性管理和情感管理相結合、獎罰嚴明與獎罰適度相結合的原則。
2.3實施績效考評
績效考評是人力資源管理中核心職能之一。它可以從組織的各個層面考評成員的工作表現、行為和素質等特征。只有通過有效的績效考評,才能對員工進行有效的激勵,才能有效地實現組織的戰略目標。制定相應的考評表,每月定期地進行量化后以績效定獎懲。
1.醫院人力資源管理的現狀及問題的原因
人事管理就是對人事關系的管理,它的管理任務就是協調社會勞動過程中人與事,以及共事人相互關系。從管理的角度來說就是為了完成管理工作中涉及人或人事方面的任務所需要掌握的各種概念和技術。目前我國許多公立醫院人力資源管理還基本處在傳統人事管理階段,留有許多計劃經濟的痕跡,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醫院的發展。
1.1絕大多數醫院(我院在2008年以前)采用的仍然是傳統的人事管理模式
人事部門管理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記錄員工的進出、崗位的變動、職務的升降、工資的增長、勞動合同管理等。被認為是記錄式的檔案管理,是一種被動的、缺乏創造性的管理模式,其職能基本上是操作性很強的具體事務管理。
1.2醫院人事制度僵化
醫院長期實行的是行政式的管理,表現為:依據醫院規模和隸屬關系,確定醫院的行政級別,由行政級別決定醫院管理干部的職級和待遇;實行以身份管理為主要特征的單一化的干部人事制度,醫院自己無權確定編制和人員類型,不能自主錄用和辭退員工。
1.2.1醫院無真正意義上的人事權。一方面人才引進必須在政府編制部門核定的編制范圍內,經過主管部門、人事局、編制部門審批后才能引進;另一面,雖然醫院已實行全員聘用制,但由于社會保險及相關配套政策上的不匹配,使有些想離開醫院的人員很難向社會分流,“大鍋飯,人浮于事的現象仍然很嚴重,普遍存在想要的人才進不來,不想要的人出不去的局面,制約了醫院整個人才資源的有效配置。
1.2.2缺少明確的人力資源規劃,對各類人員的總體需求判斷不足。由于人員編制更多受到上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政策的局限,許多公立醫院雖然對崗位人員編制和需求做了初步統計及相應預測,但卻未能建立與醫院發展戰略相適應的完善的、長遠的人力資源規劃體系,使醫院人才的獲取、員工的培訓教育以及人才的調配、使用,存在著走一步看一步的狀況。
1.2.3我國醫院編制管理,一直沿用1978年衛生部制定的《綜合醫院組織編制原則實行草案,隨著醫療市場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現在基本上已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這個草案雖碟操作比較簡單,但從技術上看,參數設置過少,有的只有一、兩個分配比例,特別是缺少調節參數,如床位分配比例,因而適用范圍小。隨著醫院的發展,必然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引進,如計算機管理人才,管理人才等,而對醫院的人員編制幾十年來都是按行政管理人員、工勤人員、衛生技術人員三大塊下達人員指標和人員比例,這給其他專業技術人員的引進帶來了困難。隨著分科的越來越專業化,以及人們對醫療衛生需求層次提高,對醫院人員的配備和實際現狀大多已不相適應。1.3醫院綜合考核評價機制流于形式
現在醫院一般采取每年集中考核的形式進行年度考核,由個人填寫包括“德、能、勤、績、廉”等各方面內容的年度考核登記表,部門主管和醫院的考核機構對員工從以上五個方面進行考核,分別評定為優秀、稱職、基本稱職、不稱職等次,并以此作為工資晉升、合同續訂、職稱晉升等的依據。首先,醫院里不論什么專業、什么層次的人員,都使用統一的考核標準,所考核的德、能、勤、績內容也很籠統,考核形式以主觀評價為主,難以反映不同崗位、不同人員的業績貢獻,形式主義嚴重,每個人都能獲得稱職以上的評價。其次,考核結果與員工的實際價值難以掛鉤,不利于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再次,這種考核特別是績效考核部門主管對下級員工考核的實施空間不大,考核維度不夠全面,加上部分主管人情觀念嚴重,在考核管理中怕得罪人,因此往往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1.4醫院各層級的管理人員缺乏較系統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和技術
大部分管理者都是從臨床轉向管理崗位,具有較強的醫學專業技術,而缺乏系統的人力資源管理及相關管理知識,致使人力資源管理手段單一、落后,使工作陷于日常事務性,缺乏科學性、藝術性和開創性,使醫院人力資源管理難于上一個新臺階。
1.5收入分配制度缺乏激勵機制
一方面,公立醫院目前實行的是國家事業單位工資制度,工資主要由個人學歷、工作年限、職稱及任職年限等主要因素決定,與實際貢獻和工作績效的關系不大。現行工資中活的部分很少,即使是獎金、津貼等與工作成績密切相關的部分也以固定的方式在發放。只要員工具備某一職稱、資歷即被認定為工作中有相稱的勞動與價值創造,因此常造成員工在工作中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另一方面,目前大多數醫院的績效管理體系沒有完全建立起來,績效考核流于形式,沒有能夠與薪酬密切掛鉤,績效考核結果尚未真正應用在員工培訓、崗位調整、薪資晉級等方面,使薪酬的激勵作用無法發揮,醫務人員工作積極性不高,主動鉆研的精神不足,影響了醫院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
綜上所述,公立醫院的管理者必須盡快地適應新的形勢,從傳統的人事管理理念,轉變到現代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的理念上來,學習掌握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原理、工具和方法,在醫院管理中著重尋求“人”與“工作相互適應,注重工作內容豐富化和工作水平的挑戰性,強調員工與組織共同發展。
2醫院建立現代人力資源管理機制的思路
人力資源管理就是現代人事管理。它是在人事管理發展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是對人力資源的獲取、開發、保持和利用等方面所進行的計劃、組織、指導和控制的活動。現代人力資源管理是將人作為一種資源,注重人力資源的開發,以員工的發展為核心,以“選人、育人、用人和留人為重點,使組織的發展與人力資源的發展同步,人力資源成為組織競爭力的核心要素。
(1)加強培訓,轉變觀念,學習掌握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原理、工具和方法。每一位管理者和員工,首先必須轉變思想,樹立人力資源管理是每一位管理者應有的職責,并掌握履行該職責任務的技能。其次,要從管理觀念、管理模式、管理重心、管理地位等幾方面,真正認識人力資源管理與傳統人事管理的區別,從把人力視為資本到視人力為資源從“被動反應型”的管理模式到“主動開發型,從以事為重心到以人為重心,注重人與事互相適應,把人的發展和組織的發展有機地結合起來;人事部門從執行層到將參與組織決策層的活動。
(2)以醫院發展戰略為導向,完善醫院人力資源規劃體系。醫療行業目前正處于一個過渡階段,行業面臨著重大重組。新的市場經濟形勢下,風險與發展機遇并存。醫院應以自身發展戰略為導向,及時完善人力資源規劃。
1)根據醫院戰略實施的需求,做好醫院各類人員的內部需求與外部供給分析,實現醫院人力需求與供給平衡。同時還應解決周期內人力資源管理各項費用的預算管理,為各項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實施提供必要的保障。
2)定期對組織進行梳理和崗位調整,實現動態的崗位管理。醫院需定期對組織架構進行梳理,在脈絡上理順工作關系,及時進行工作分析,建立健全完善的崗位說明書,進一步將醫院的總體目標逐一分解到每一個崗位,形成執崗人參與制定并承諾的目標體系,從而確保各項管理目標的實現。
3)進一步引入和擴大內部競爭機制,通過科學的、公平的、規范的員工競爭上崗和崗位的動態管理,使能者上、庸者下,激勵員工加強學習、努力工作,提高自身的競爭力,使各類人才脫穎而出,從而提升醫院的管理和業務水平。
(3)強化員工素質管理,規范人力資源培訓。現代醫院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打造醫院的核心競爭力,就要高度重視人力資源的開發與提升。要根據醫院發展戰略的需要。建立起完整的培訓體系,組織建立系統的培訓規劃和員工職業生涯的發展規劃,針對員工進行規范化、系統化的培訓,從而建立起具有多項技能、多種水平的員工梯隊,為醫院戰略的實現提供智力和技術支持。
(4)建立科學、公正、公開的績效考核制度及有效的人力資源激勵機制。醫院在實施考核中,重點是要針對醫生、護士和管理人員等不同類別和層次的人員,確定不同的績效考核內容和指標。按照行業特點,按照不同崗位的責任、技術勞動的復雜和承擔風險的程度、工作量的大小等不同情況,將管理要素、技術要素、風險要素和責任要素一并納入考核要素,并把考核結果作為員工晉升、聘任、培訓與教育以及薪酬分配等的依據,通過績效考核來切實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挖掘他們的潛力。
(5)建立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選人、用人制度。
1)一是選人。這是醫院搞好人力資源管理的第一步,要根據醫院的人力資源發展戰略規劃,有計劃、有目的的選人,既不多選,也不少選,更不能錯選。首先要對醫院的工作進行分析,確定每個崗位的規范,做到因事設人,因崗配人。其次,要根據醫院不同的崗位要求,選擇最適合的人,量才適用,切不可一味地追求高學歷、高職稱。
2)二是育人。是人力資源開發的主要途徑。醫院的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工作重點之一是建設學習型組織,對員工進行終身的持續性培訓,提高每個員工的業務素質和服務能力。重視人力資源的開發和資本人力資本投資,為員工的職業發展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