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早期教育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蒙臺梭利;教具;幼兒教育
蒙臺梭利教育法之所以能影響整個世界的教育體系,關鍵在于她在總結盧梭,菲斯泰戈齊,福祿貝爾等人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革命性的兒童觀念。她認為兒童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內在生命力,這種生命力是一種積極的,活動的,發展著的內在,它具有無窮無盡的力量。教育的任務就是激發和促進兒童內在潛力的發揮,使其按自身規律獲得自然的和自由的發展。她主張,不應該把兒童作為一種物體來對待,而應作為人來對待。兒童不是成人和教師進行灌注的容器;也不是任意塑造的蠟或泥;不是可以任意刻劃的木塊;也不是父母和教師培植的花木或飼養的動物,而是一個具有生命力,能動的,發展著的活生生的人。
蒙臺梭利博士畢生從事兒童教育事業,形成了獨特的,科學的教育理論和方法。蒙臺梭利所倡導的教育理念,是“教育不是為上學做準備,而是為未來生活做準備”。其教育的核心目的,是幫助兒童的生命自然地成長和完善。具體地說,就是讓兒童獲得身體,意志,思想的獨立,達到人格,心理,智力,精神的完善。
蒙臺梭利教育理念的主要特點:
一是以兒童為主。為孩子打造一個以他們為中心,讓他們可以獨立“做自己”的“兒童世界”。
二是提供充分的教具。孩子是靠感官來學習的,幼兒園提供給孩子的良好刺激愈多就愈能激發其內在潛能。蒙臺梭利教師為孩子提供了豐富的教材教具(包括自然的,人文的等等),以誘發孩子自我學習的樂趣。蒙臺梭利教育擁有一套蘊含無限教育價值的學具,這套學具利用幼兒感覺的敏感性,透過可供幼兒操作的教具,讓孩子們輕松愉快地在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吸取許多抽象的概念。尊重幼兒反復練習的特性,所有學具幼兒可以反復操作,滿足幼兒心理生理上的需要。
三是“不教而教”的教育。蒙臺梭利反對傳統以教師為中心的“填鴨式”教育,主張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準備亮麗,豐富的教具,讓兒童主動去接觸,研究,形成智慧。
四是把握敏感期的學習。0―6歲的兒童,在不同的成長階段,會出現對不同事物的偏好,也就是所謂的“敏感期”。蒙臺梭利教學法強調掌握兒童的“敏感期”,而給予孩子恰當的引導。
五是教師居于協助,引導的地位。教師必須放棄傳統的自以為是的教育方式,要從旁適時地給予兒童協助與引導,讓兒童成為教育的主體,使他們開動腦筋,挖掘自身潛力。
六是父母才是真正的關鍵。家長,作為孩子第一任啟蒙老師,其作用是最為重要的。西方有一句名言:“與其說國家的命運掌握在政治家手里,不如說國家的命運掌握在父母手里,搖動搖籃的手也在推動人類的未來。”
從教育學的角度來看,蒙臺梭利教育體系具有三個方面的特征。
第一,強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蒙臺梭利博士認為,從0歲開始是人的智能開發和訓練的最佳時期,是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的最佳時期。孩子年齡越小,開發智力的可能性越大。如果剝奪了孩子這一最佳時期受教育的權利,對孩子的發展就會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
第二,注重敏感期的教育。
幼兒發展的不同方面有其特殊的敏感期,如語言的敏感期,秩序的敏感期,細節的敏感期,工作的敏感期等。處于敏感期的幼兒會對某些信息特別敏感,而對其他信息無動于衷。因此,作為教師和家長,要抓住幼兒敏感期,針對幼兒所處敏感期的特點,采取適時的方法,最大限度地促進幼兒的發展。
第三,注重教育的階段性和持續性
兒童是持續發展中的個體,這種發展呈現出階段性的特點。在發展的每一階段,兒童的身心特點都與前一階段不同,前一階段的充分發展是后一階段的基礎,后一階段的發展是以前各階段充分發展的積累和延續。
第四,兒童是在“工作”中成長的。
蒙臺梭利認為,游戲會把兒童引向不切實際的幻想,不可能培養兒童嚴肅,認真,準確,求實的責任感和嚴格遵守紀律的行為習慣。只有工作才是兒童最主要的和最喜愛的活動,才能培養兒童多方面的能力,并促進兒童心理的全面發展。她將兒童使用教具的活動稱之為“游戲”,兒童身心的發展必須通過工作而不是游戲來完成。她通過對兒童的觀察和研究發現,兒童在工作中有一種對次序的愛好與追求:他們要求獨立工作,排斥成人給予過多的幫助;他們在工作中要求自由地選擇工作材料,自由地確定工作時間;在工作中非常投入,專心致志;他們對于能夠滿足其內心需要的工作,都能一遍又一遍地反復進行,直至完成內在的工作周期。
因此,教師和家長應為兒童提供適合其發展水平的“有準備的環境”,讓兒童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獲得持續性發展。這個“環境”應該干凈,整潔,漂亮,應該適應孩子的個性差異,存在能激發孩子成長的各類“工作材料”。它們能吸引孩子動手去觸摸,自由挑選并工作,使孩子自動地樂在其中,接受教育。
蒙臺梭利博士稱之為的“工作材料”,后人稱之為“蒙臺梭利教具”,蒙臺梭利教具是蒙臺梭利博士教育觀和兒童觀的具體表現。蒙臺梭利博士認為,兒童可以借由外在的刺激來激發其內在的生命力,尤其當兒童處于各種敏感期時,相應的刺激效果會更為明顯。據此,蒙臺梭利博士設計制作了各種工作材料,將各種刺激點蘊含其中。它們讓孩子實現了自我教育和自我探索,它們被視為孩子成長環境中重要組成部分,被視為孩子成長的重要“媒介”。因此,孩子的“工作材料”是蒙臺梭利教育的重要標志,是促進孩子發展的重要工具。
蒙臺梭利教具使蒙臺梭利教育方法更為系統,形象,但是它的功能常常被誤解:“這些教具是用來培訓兒童的各種技巧。”實際上,蒙臺梭利博士設計教具并不是為了給孩子進行相應知識的傳授,而是為了幫助孩子發展智力和適應環境。
蒙臺梭利教具并不注重外在的教育功能,而是嘗試通過教具的“錯誤控制”來幫助兒童進行自我教育,它們提供的刺激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孩子的專注力,這就是蒙臺梭利博士所倡導的“專注是教育的關鍵”。
事實上,蒙臺梭利博士一再強調的“專注”二字,就是我們今天常提到的“用心”或“認真”。用心工作與吃苦耐勞是成功的重要因素。蒙臺梭利教具之所以能長盛不衰,制作的許多延伸教具在不同時期和不同的國度都被廣泛使用,是因為蒙臺梭利教具的設計是以兒童的生命成長需要為中心,兼具發展智能和完善人格的目的。它符合人類生命成長的自然規律,也符合人類認知產生的發展規律,具體地講,就是符合人的心智發展的規律。
通過教具操作,孩子的肌體功能得以協調,各種感官的敏銳度得到增強,專注力和意志力獲得鞏固和強化。這也體現了蒙臺梭利的教育理念:“教育是為兒童的未來生活做準備工作?!币虼耍膳_梭利教具具有獨立性,錯誤控制,秩序性,適合兒童操作,美觀大方,間接預備性,獨立操作性等等特點。
蒙臺梭利教育法的獨特魅力,源于對兒童的充分研究和了解,抓住兒童的敏感期,激發兒童潛能,在寬松,愉快的環境中發展孩子獨立,自信,專注,創造等能力,為孩子將來的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關于早教的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些人認為不宜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而應任其自然發展,不應過多干涉,不必過多干預,不必過早將幼兒處置于一種人為的教育環境中,否則將剝奪他們自由成長的機會,抑制幼兒先天潛能的發揮。有些人甚至認為我國教育導致了個性的毀滅,因此他們堅決反對過早對孩子進行教育,認為應該放任自流,毫無限度地讓孩子自然成長。與前一種觀點相反,有些人則認為,孩子還太小,不能有效的進行自我選擇,因此需要家長的幫助,培養;天才是培養出來的,必須從小就進行教育,只有這樣才能最大可能地發掘孩子的潛力。因此在我國特別是在城鎮中就有那么一種現象:有些望子成龍的父母,特別是那些自己的愿望未達成的父母從小就對自己的孩子進行嚴格的專門訓練,可謂用盡心思。然而他們常常是不顧及孩子的自然成長規律地給孩子加壓,這就讓幼兒過早地體驗了學習的重荷,而被動地接受了拔苗助長式的教育方式。另外,還有一種父母是既不故意對孩子采用無限度的任其自然而達放任自流的養育方式,也不采用直接的拔苗助長式的教育。實際上可以說他們根本就沒在意幼兒的早期教育,潛能開發問題,這是一種及不負責任的態度。這類父母在農村表現得尤為突出。如今農村人口外流,很多農民為了擺脫單一的生活方式,為了發家致富而南上北下,成為了打工族,于是現在農村除了老的就是小的,這種情況的極不利于幼兒成長的。總之,從心理和社會方面,從老人和小孩方面來講,這種環境是極不利于幼兒成長的,如今農村的現狀需引起有關人士的注意。
二、幼兒潛力開發的重要性
出現以上種種誤區是有原因的,其中最主要的一點是人們沒有從本質上認識到幼兒早期潛力開發的重要性,幼兒早教的科學性還沒有得到普及。另外,不少專家指責過分早教的不是也影響了不少父母。很多父母面對早期教育,面對早期幼兒智力開發時是很盲從的,他們不知道該聽哪一方,因為他們自身還不了解早教的生理基礎,心理基礎,社會基礎以及早教的方法。為此從三個方面來論述早期教育,早期潛力開發的重大意義,為父母進行早期幼兒潛力開發提供依據。首先,從生理學中找依據。有關研究發現,大腦大一個動態的“創造物”,腦組建和分化成各種信息處理的敏感期是早教發展的關鍵期。意大利籍著名的醫生和教育家蒙特梭利說過每個幼兒在不同的月齡階段會表現出不同的敏感期,在敏感期內幼兒會對某種特定技能表現出強烈的興趣和學習能力。若能夠在各敏感期內給予相應的刺激學習則幼兒能很快的獲得該種能力。其次,從腦的可塑性來講。人腦的結構不是生來就定型的,而是在早期接受各種刺激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因此,良好的環境和教育刺激可以從根本上改變大腦的微觀結構和大腦的性能。人的智力差異本質是大腦的差異,而腦的差異在很大程度上是環境教育的差異,因此,進行學前兒童教育是提高兒童智力的重要途徑。對出生正常的而言,每個人都有發展的極大潛力,只要抓準時機,重視早期教育的投入,其潛能就會充分的表現出來。由于嬰兒在生長發育期大腦的可塑性強,使得成為可能,但是過了敏感期其缺陷將成為永久性的,所以腦潛能的開發越早越好。再次,從0—3歲這段潛意識學習期的特點來看。這段時期是嬰幼兒無意識狀態學習的最佳時期,在這段完全未受成人影響之前是他學習的最完整的時期,他的需求,他的欲望和潛力回在一種預備環境中自然的流露出來,只要你稍微關注一下你身邊的幼兒你就可發現,有些幼兒對音樂特別感興趣,當他哭鬧或是不開心時,只要打開收音機,隨著音符的飄舞,小孩馬上可以安靜下來。所以只要我們在科學方法的引導下“人為”地而又不過多加干涉地布置一種預備環境,我們就能在自然環境中發掘幼兒的各種潛力,從而為今后的教育方向提供依據。由此可見,3歲以前的早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畢竟發展是一個稍縱即逝的時期,嬰兒的發展是一維的,不可逆的,所以年輕的父母應關注孩子的早期培育問題。
關鍵詞:早期教育 華德福 啟示
【分類號】G610
一早期教育的定義及作用
早期教育是指從出生到上小學以前的教育,也可以說是孩子的早期學習。在國際上,早期教育的年齡范圍是0-8歲,這一階段被稱為童年早期。【1】早期教育是指根據孩子的生理、心理發展特點,抓住孩子的關鍵期,利用客觀外界環境和教育訓練方式,有目的、有計劃、系統的給孩子某些器官以豐富的刺激,培養孩子的感知、動作、思維、語言等,以便為兒童身心健康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早期教育對人一生的成長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早期教育在人腦生長期時,可促進腦的生長、發育和腦功能完善。
二、早期教育是開發人類儲存在人體內經億年進化所得的巨大潛能的教育。
三、早期教育有利于人性格基礎的養成。
優良的性格品質,使人終身受益,而人性格的基礎部分是早期生活中形成的。從生理上看,幼兒腦重量已達到成人腦重量的90%,高級神經日趨成熟,有很大的可塑性;從心理發展上看,自我意識和獨立性都有較大的發展,性格也開始逐步形成和趨于穩定。
二我國早期教育的現狀
隨著社會的發展,競爭越來越激烈,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兒童的早期教育更是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一)兒童早期教育快速發展
現代腦科學證明孩子的早期教育對孩子的一生至P重要,引導社會和國家大力發展早期教育。
(二)早期教育的不足及問題
(一)將早期教育等同于超前教育
認為早期教育就是讓孩子提前把小學課程學完,早期教育小學化,這是一種極端錯誤的做法。其實任何一種超前教育和訓練都是以影響別的方面的發展為代價的。正如法國著名教育家盧梭所言:“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如果我們打亂這個次序,就會造成一些果實早熟,它們長得既不豐滿,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會爛。”[3]讓孩子過得愉快,獲得快樂,孩子有充裕的時間和精力,展示愛玩的天性,讓孩子玩中學、樂于學,使孩子健康快樂成長,這就是最恰當的早期教育。
(二)在教育任務方面存在誤區
目前普遍認為早期教育的內容就是讀、寫、算等的訓練。這是對早期教育的一種曲解。
(三)早期教育簡單理解為智力教育
隨著社會對人的才能的要求提高,智力開發逐漸成為家長關注的中心,無意中忽視了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和思想道德的培養。如果以放棄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為代價來換取孩子的智力開發,這是不值得的。
(四)早期教育過早現代化與電子化
高科技和電子產品過早滲透到教育中。孩子們的教育是在高樓大廈、電腦、多媒體等現代化的事物中進行的。孩子想要觸摸和感受真實的事物。兒童是需要在自然中不斷發展的。
三華德福教育
華德福教育(Waldorf Education)是一種已有八十多年歷史的完整而獨立的教育體系。1919年奧地利科學家、思想家,教育家魯道夫?史代納(Steiner)創辦了第一所華德福學校?!?】從上世紀七十年代起,聯合國開始向世界各國推薦華德福教育,它在世界范圍內日益得到支持和認可。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和發展最快的、非宗教性的教育運動,華德福學校遍布于各大洲各種不同背景和社會價值觀的國家。在亞洲的日本、印度、菲律賓、泰國、以及臺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華德福學校也發展迅速。
一華德福教育理念
華德福教育以史代納(Steiner)的人智學為理論基礎。華德福配合人的意識發展規律,針對意識發展階段來設置教學內容,讓人的智力、藝術和道德得到平衡發展,在滋養兒童心靈的基礎上促進其全面發展。
1教育目的
喚醒學習者已有的天性,而不是給頭腦注入外在的事實或概念。華德福教育強調成熟的過程是一個人發現自身潛力和意識的過程。教育的目的和任務是為了發展人的身體,喚醒人的意識,培育人的自由精神。
2課程與教學
兒童在不同年齡階段會表現出不同的能力和興趣,課程設計要以這種認識為基礎,使每個階段學生的成熟都能達到一個新的水平。換乳牙和青春期的到來對成長中的孩子來說是身心發生最重要變化的標志。華德福的課程安排是螺旋式上升的:同一科目會學習幾次,但每一次都呈現新的更深奧的內容。課程設置是融科學與藝術為一體,強調將藝術作為教育內容。教育方式也追求藝術化,強調所有學科都要通過藝術的方法來教學。
3教師
史代納(Steiner)1922年在牛津演講時為教師規定了三條“金科玉律”:以感恩崇敬的心接受學生,帶著愛心教育學生,引導學生走向屬于人的真正的自由。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教育的熱情和啟發學生的想像力。
華德福教師要掌握實踐其理念的知識和技能。要成為學生的權威和榜樣,用自己的責任感和積極性培育兒童的相互尊重和自律;細致地研究不同個性和處于不同階段的兒童的心理和發展特點;有持續工作的內部動力;最重要是要學會創造性教學,將新奇、創造和運動引入課堂;學會合作,學會召集教師團體會議,共同討論在教育某個學生時遇到的困難,盡快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四華德福教育對我們早期教育的啟示
隨著越來越多的教育理念與模式被介紹進來,以及它們在我們早期教育實踐中的“本土化”,使得我們開始深深懂得獨立思考的珍貴,我們希望自己不再是像過去那樣,因為流行而去跟隨。對華德福教育的認識和實踐,結合我們早期教育的現狀分析,是我們獨立思考的參考支點,能為當前我們早期教育提供借鑒和啟示。
(一)早期教育應遵循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做到因材施教。
華德福教育理念認為,人的發展是有階段性的,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發展任務,只有每個階段的任務完成了,才有利于人各方面的全面發展。杜威曾說:“我們可悲的一種錯誤,就是急于要得到生長的結果,以至忽視了生長的過程。”進行早期教育需要遵循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需要了解兒童發展階段有其自身的特點,他們好動、有好奇心、好游戲、有超強的模仿能力,從而選擇相應的教育內容。同時要尊重孩子的人格獨立,注重孩子的個性化發展,保護孩子的天性,讓早期教育成為孩子的教育。
(二)早期教育以創造潛能的開發為目的
華德福教育與現行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尊重每一個兒童的創造能力,而不按某種功利標準把“創新能力”貼上等級化的標簽。我們的早期教育應讓讓兒童去發現、感受、思考和創造生活,從而開發兒童的創造潛能,培養兒童的造性。
(三)轉變教師觀念,提高教師教學藝術
教師是影響兒童身心發展的重要之人,以兒童的經驗為依據選擇教育內容,不要把成人的思想強加給兒童;順應兒童的生理心理發展特點,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和耐心;保護孩子的天性,呵護他們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尊重兒童,讓兒童自己探索,不要越俎代庖。老師對兒童的行為不應妄自評論,要保護兒童的自尊心;教師還要以身作則,把好的行為表現出來,兒童通過模仿就可以獲得積極的行為。華德福教育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教師的高水平教學藝術并靈活運用多種藝術手段教學,那學生獲得的不僅能掌握知識技能,更能豐富他們的心靈,學會運用多種藝術手段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
(四)注重家庭在早期教育過程中的重要性
家庭是早期教育的基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言傳身教在孩子身上起到的潛移默化的作用,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家長和老師一樣也是實施早期教育的主體,福祿貝爾曾說:“國家的命運與其說是掌握在當權者的手中,倒不如說是掌握在母親手中”。【5】可見家長的重要性。培養孩子成為一個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父母必須“言行合教”,使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去接受教育,感受到心靈美、行為美、語言美、環境美。家長多與孩子在一起,讓孩子盡量少與電子產品在一起,多創造實踐動手機會,多多走進大自然,并對大自然與勞動者充滿崇敬和感激之心。
總之,透過以上思考與探索,讓我們的早期教育走出富有中國文化底蘊的、適合中國國情的,符合孩子天性及發展規律的科學化地道路。
參考文獻
【1】姜新新,蔡淑蘭.我國早教機構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分析.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1,24(2):26-27
【2】李雪.論兒童早期教育的誤區及應對策略.現代教育科學?普教研究.2 0 1 1(1)
【3】盧梭.愛彌爾-論教育[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1.
一、不同課程理論指導下的早期教育課程模式
美國早期教育專家認為,只有以科學的理論、廣泛的實驗為基礎探索建立起來的課程模式,才是卓有成效的,才能更好地控制教育過程,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
課程的主要目標
不同的課程理論存在著許多不同之處,比如,對兒童發展的不同方面重視的程度是完全不同的,對兒童成長發展的過程以及影響這一過程的諸因素之間的關系的看法也各不相同的。
以“成熟一社會化”理論為基礎的課程,把兒童社會情感的發展作為教育的主要目標,要求教師給兒童提供培養自信心,自主性和創造的機會,主張兒童行為自我控制的學習。為實現這一目標,可以通過多種手段,例如,以兒童為中心,無教師干預的自由活動、游戲活動和創造性活動等等。
以“認知一發展”理論為基礎的課程,強調認知發展的教育目標,倡導教師激發兒童的學習動機,鼓勵兒童自己探索,自己發現物質世界的運行法則、社會規則和道德知識。
以“教育一訓練”理論為基礎設置的課程,則把努力滿足社會需要的知識、技能的發展作為教育的主要目標,注重對兒童學習任務的分析和學習程序的設計。例如,為了使兒童學會書寫自己的名字,教育者編排一定的步驟,使兒童能夠逐步做到會抓握鉛筆,能辨認字母,能從左往右寫字,寫下自己的名字。
兒童的學習、發展與教學過程
美國的各種早期教育課程理論,導致出不同的教學過程,尤其表現在設計教學活動、提供教學材料、開展師生之間的相互作用等方面。
“成熟一社會”理論認為兒童的情感不同于成人,其生長發育的每一階段都有關于情感沖突與發展的特殊任務和內容。早期教育工作者特別重要的是為兒童準備一個適當、有益的社會環境,不僅使兒童獲得知識與技能,而且還要使他們隨著年齡的增長,自我意識、自我控制、自主性和堅韌性等心理能力得到充分發展,不斷提高其心理活動的水平。
“教育―訓練”理論指出,兒童的學習過程是個日積月累、循序漸進、潛移默化的過程。從本質上講,兒童的學習與成人的學習沒有什么區別,所以許多在成人教育中運用的教學原則,如能恰如其分地加以選擇運用,也同樣適用于兒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更多地關注兒童的學習過程、學習行為的內容,而不是學習的結果,因為兒童是一個不斷需要接受教育、終身學習的人。
“認知一發展”理論強調,兒童有內在的動機,他們是主動的學習者,他們利用感官積極地探索環境,獲得大量的、普遍的經驗,以達到各個恒定不變的發展階段。那么在兒童發展的不同階段,教育的內容、重點、難點都是不同的,只有完成上階段的教育任務,才能進行下一階段的重要內容。因此,幫助兒童完成第一階段的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它構成了課程的核心內容。
專家指出,沒有一種課程模式是完美無瑕的。每一種課程模式都是把某種理論運用于實踐的寶貴嘗試,難免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早期教育工作者必須清醒地意識到各種課程模式的優劣利弊,謹慎地加以應用。沒有任何一種課程模式是教育所有兒童的最佳模式,有些模式適合于這些兒童,而另外一些模式可能適用于其他一些兒童,在課程模式和兒童之間,存在著一種最為理想的匹配關系,探索這種匹配關系既是早期教育科研的任務,也是早期教育實踐的迫切需要。
二、美國早期教育課程的實施
早期教育課程的理論是課程設置的基礎,但它并不等于早期教育實踐,要把理論轉變為實踐,必須經過一系列的中間環節,主要是:
――制定課程大綱
不同的課程理論有完全不同的課程大綱。制訂課程大綱,是實施早期教育的第一步。
以“認知一發展”理論為基礎制訂的課程大綱包括心理動力發展、社會情感發展、邏輯知識、物理知識、社會知識、表現知識等六方面。。以“成熟一社會化”理論為基礎的課程大綱則包含依賴于教師、自我意識和自我控制、社會的相互作用、適應學校、成就動機和成功感、好奇心和探索性、創造力等七方面。基于“教育一訓練”理論的課程大綱主要包括社會交往、自我服務、運動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四方面。
――確立課程內容目標
課程內容目標的確立是實施課程的又一個重要步驟。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理論指導確定不同的課程目標,但是要從實際出發,并持之以恒地貫徹下去。
美國教師一般從下面三個方面來確立早期教育課程的目標:
1.學科知識:關于學科的一些基本常識、基本原理,例如有關字母、數字、物體各部分、顏色、季節和動植物等方面的知識。
2.教師的態度、行為及個性特征:主要指的是能為各種發展水平的兒童所接受的教師的情感、行為和性格,組織各種能使兒童感興趣的活動,正確使用像“請”“謝謝”“對不起”等禮貌用語。友好地同兒童進行交往。
3.兒童的行為:主要是指兒童的行動、動作。比如,能和同伴友好合作,積極地表現自己,主動幫助同伴,正確地回答問題。
早期教育專家們告誡教師,在選擇、確立教育目標時,一定要把重點放在“兒童的行為”上,因為這直接關系到課程的成敗,也是確定課程目標的一個最重要的依據。
確立課程目標還需研究目標的特性水平。因為每一種課程目標都有不同的特性水平。例如,培養兒童積極自我意識這一課程基本目標,就含有三種不同的特性水平:其一,兒童有時候能夠主動地參與各種活動,正確地判斷事物,控制自己的剩余精力,忘掉自己的失敗,仍然有信心去實現自己的愿望;其二,兒童在大多數情況下,能夠迅速地、輕松地投入一項新的、不熟悉的活動;其三,兒童總是能夠毫不猶豫地、輕松自如地參加各種新的、陌生的活動。在設計每日活動計劃時,要注意逐步提高課程目標的特性水平,使兒童每天都有進步和發展。
確立課程目標還要注意目標的層次序列。教師要把不同特性水平的目標編排成序,包括初級的近期目標、中級的中期目標、高級的遠期目標。三個層次的目標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近期目標是中期目標的基礎,而中期目標又制約著遠期目標。每天日?;顒拥耐瓿呻m然只是近期目標,但日積月累,中期目標會逐漸實現,從而為遠期目標的實現創造有利條件。
――組織課程的形式
課程設置不僅涉及到課程的大綱、目標,即教什么,而且關系到課程的組織形式,即怎樣教。
“認知一發展”理論強調,教師編排課程的組織形式時,要給兒童提供直接操作物體的機會,促使他們建立自己的認知結 構;教室中陳列的活動材料,應該是真實、具體的,以產生比其他任何一種材料更優越的效果;設計的一切活動和計劃必須與課程內容緊密相聯;還要給兒童提供不同難度、不同挑戰水平的活動,讓他們從中加以選擇,以進一步激發其創造的欲望。
“教育一訓練”理論認為,教師安排課程的活動形式應遵循三條條原則:一是提出所期望的理想行為,是兒童經過不斷地努力能夠逐步達到的;二是通過引起兒童的一個正確反應來激發兒童學習行為;三是及時、準確、適當地對兒童的學習行為進行強化,以增強學習的效果。
“成熟―社會化”理論指出,教師組織課程的形式應牢記三條條準則:一是兒童學習的內容要有科學性、系統性、時代性,既要符合社會的要求,又要適合兒童的年齡特點;二是不要把兒童置于他們還沒有做好學習準備的環境中去,催逼他們進行學習;三是使教室充滿輕松、愉快、自由、平等的氣氛,讓兒童盡情地去表現自己、提出問題以及與人交往。
三、美國早期教育課程給我們的啟示
美國早期教育課程給我們很多啟示,其中有兩點最為重要:
孩子一起游戲,在大自然中,在房間里,在書籍中,在對話里,在一切可以找到快樂因子的地方。那么,怎么和孩子一起玩呢?怎么才能讓游戲變得富有教育意義呢?
一、要細心發現孩子的閃光點
孩子生來就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如果父母多留心,做個觀察家,你就會發現,在孩子的活動中蘊藏著許多興趣的亮點,于平凡細微處能洞察到孩子的探究傾向,這時候如能抓住這個興趣點,有意識地朝這個方向努力,就有可能培養出孩子某方面的興趣。
有一回,我抱著孩子到校內小電影院看電影,孩子看了一會就沒有興趣了。他把身子的重心傾向電影放映室的方向,用一只伸了出去的胳膊示意我——要去那兒。當我順著他指的方向來到放映室時,他的眼睛為之一亮,嘴角咧著笑。好奇心使他目不轉睛地盯著轉動的片子和傳動帶,看著放映員一遍遍地操作,足足看了有40分鐘才肯離開。
從那時起,我發現他一看到轉動的東西他就表現得異很興奮。于是我有意識地收集一些轉動的、圓的東西給他看。比如停留在電風扇旁,給他玩圓形的鐘,到戶外看轉動的車輪,以至于他對“圓”這個概念有了初步的認識,后來,延伸到讓他接觸各種幾何圖形,我買來各種圖形的圖片,用硬紙片剪成各種形狀,并寫上阿拉伯數字。陪他一起給他玩積木,讓他感受空間感。這又影響到他后來對幾何圖形及數字發生了興趣。
就這樣,孩子對數學的興趣在我不斷的、有意識的捕捉中鞏固下來了。
二、要能引導孩子觀察和思考
孩子的玩耍帶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時看不到看似隨意的玩耍中所蘊藏著的教育內容。如果成人能有意地引導,讓孩子專注地觀察,學會深入思考,將有利于思維能力的培養。
有一次,屋外嘩啦啦地下著雨,當我喊兒子做事幾遍都沒有回應時,跑到門外一看,才知道他正腳穿雨鞋手打雨傘,站在雨天里,手中的傘柄在他雙手的扭動下,傘飛快地旋轉起來,灑得雨花四處亂濺。此刻我沒有批評他,而是躲到傘下,和他一起玩起來。
我問:“航航,你為什么要轉傘呀?”“好玩。”兒子開心地回答我?!霸趺磦€好玩法?”“好多雨點被我甩出去了,你看?!薄班蓿窃趺此Τ鋈サ摹!眱鹤哟蟾挪幻靼孜业囊馑?,回答不上來,我啟發他:“也就是說是它朝什么方向跑出去的?”這下,兒子認真地邊轉傘邊琢磨起來了。過了一會兒,他指了指傘骨尖端,說:“是從這兒斜著飛出去的?!薄澳惆褌阃O聛?,看它又是怎么跑的?”“當然是直直的往下掉。”“這說明了什么?”兒子想了想,終于說:“轉和不轉,方向不一樣?!薄罢娌缓唵?,那么雨點的方向和什么有關?”最后他終于總結出了:“和速度有關!”
看著孩子興趣正濃,我又和他一起聆聽雨聲,學習說象聲詞,看誰說得多。我說一句“叭嗒叭嗒”,他說一句“滴嗒滴嗒”。接著又和他一起打著傘步行,去觀察雨點跌落到池塘里、石板上的情景,靜聽打在芭蕉葉上的聲音……
三、要靈活多樣創造各種方法
幼兒的興趣不長久,容易轉移,這是由于幼兒的注意保持時間短暫這一特點決定的。對于孩子所專注的某項事物,時間一長便容易失去興趣。那么,如果此時父母能夠隨機應變,讓游戲以另一種方式出現,孩子的興趣火花又會被重新點燃。
孩子認字的時候是做成字卡給他認讀的,認字容易鞏固難。要讓孩子牢固地記住漢字,并保持認字的興趣,還得多想幾種辦法。那一天,我準備讓他鞏固舊字,孩子只認了兩個就不想配合了。我說我們來個天女散花吧,于是我把7張字卡隨手朝空中一扔,和孩子一起搶拾,看誰搶得多。我搶到了“面包”、“西瓜”等,他搶到了“高興”、“生氣”、“沙發”、“月亮”、“兔子”等”。然后我們互相組成句子。我給出“西瓜”,他亮出“杯子”,我說不對,問他誰要“西瓜”,他才出示“兔子”。第二天,我和他用字卡玩起了“開商店”。他的商店“貨”很多,我要買什么,他得用心去找出來。在這樣的游戲中,孩子不知不覺地記住了很多生字。
此后,還玩過字卡躲貓貓,一人藏字卡一人找;給字找朋友,即組詞認字。比如我手中出示“上”,他得找出“課”、“班”、“學”等;從報紙和故事書中找“老朋友”,有利于新字的鞏固;給字詞安家,即按字詞的分類要他挑出來放到相應的“屋子”里,以便學會詞的歸類。
在豐富多采的游戲中,孩子對漢字產生了敏感,只要有漢字的地方,他就會主動問我字的意思。孩子有了一定的識字量,使我能較早地把孩子引入書籍中,培養獨立閱讀能力和對書的興趣。
四、要及時轉移教育戰略戰術
一天,我正攤開畫報教孩子認字。當指到“湯匙”兩字時,孩子一邊用手表示“舀”的動作一邊說:“舀,舀,舀飯?!辈褧话褣叩降厣?,顯然他沒興趣認字了,他的思維活動已轉移到另一方向——頭腦中出現了“舀飯”的表象。于是我放棄了教孩子認字,對他說:“噢,”湯匙是用來舀飯的,是嗎?”他點點頭。“那湯匙還能用舀做什么?”他看到桌上的花生和糖果,脫口而出:“舀花生,舀糖果?!薄罢媛斆?,湯匙是用來舀東西的,還能用來做什么呢?”為了直觀,我特意從廚房拿來了湯匙。他看到電視機旁的小藥瓶,說:“用來蓋那個小藥瓶。”“對,還有呢?”我不斷發問,他不斷思考,“用來擺家家!”“用來敲!好聽!”“用來轉圓圈玩!”他于是把用手推了一下湯匙柄,轉了起來。過了一會又說:“用來刮東西!”原來,他拿起湯匙用力在我身上刮!
近年來,我省著眼于加快實現由人口大省向人力資本強省轉變,積極推進人口早期教育。截止到目前,全省已有9個市、42個縣(市、區)開展了早教知識宣傳和相關活動,使受益群眾達到近百萬人次,較好地滿足了廣大群眾科學育兒的需求,探索了一條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新途徑。
一、提高對開展人口早期教育的認識,增強做好此項工作的責任感和自覺性
俄國科學家巴甫羅夫這樣說過,如果從孩子降生的第三天就開始教育,已經晚了2天,形象地說明了開展早期教育的必要性。隨著工作實踐的推進,我們對開展人口早期教育的認識不斷深化。
(一)開展人口早期教育,是認真貫徹“*”重要思想、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重要思想的本質,是滿足人民群眾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需求,代表和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婚育觀念的轉變,廣大群眾更加注重加強對子女的教育,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愿望十分強烈??茖W發展觀的核心,是堅持以人為本,以人的全面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體現在人口計生工作上,就是要注重提高人口素質,加快實現由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源大國進而向人力資本強國轉變,為實現科學發展提供良好的人口環境和人才智力支持。提高人口素質,實現子女成才,必須從娃娃抓起。因此,開展人口早期教育,利國利民,勢在必行。
(二)開展人口早期教育,是人口計生工作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必然要求。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改善人口結構,引導人口科學分布,是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基本內涵。在人口膨脹時期,節制生育、控制人口增長的任務十分繁重,其他方面無暇顧及。在連續多年保持低生育水平以后,必須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統籌解決人口數量、素質、結構、分布等問題上來。我省連續15年保持了低生育水平,一些地方已經實現人口零增長、負增長,并且在實施出生缺陷干預工程、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在此基礎上,將提高人口素質擴展到加強對嬰幼兒的早期教育,是人口計生工作發展的歷史必然。
(三)開展人口早期教育,是人口計生部門拓展和延伸職能、深化和提升優質服務的重要內容。各級人口計生部門更名以后,其工作職能必須作相應的拓展和延伸。科學研究表明,0~3歲是人的生理發育、心理發展和智力開發的重要時期,抓住這個時期進行早期教育,對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十分關鍵。西方發達國家自上個世紀就給予了高度重視,這項工作在我國還處于探索階段,而在廣大農村,科學系統的早期教育幾乎是空白。在繼續穩定低生育水平的同時,充分發揮人口計生系統網絡、陣地、隊伍等優勢,開展嬰幼兒早期教育,是人口計生部門拓展和延伸職能的一個重要突破口,也是深化和提升優質服務水平的一個新領域。實踐證明,在這方面確實大有可為,也能夠大有作為。
二、總結經驗,把握規律,積極推進人口早期教育工作開展
我省人口早期教育工作是自下而上、由點到面、上下結合、穩步發展的。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我省一些地方就開始積極探索。淄博市成立了全省第一個“人口早期教育研究會”;濟南市中區以計劃生育服務機構為依托,創建了全省第一家為0~3歲嬰幼兒及家長提供培訓指導的“太陽花親子園”;肥城市發揮人口計生系統優勢,組建了“嬰幼兒潛能開發基地”。近幾年,濟南、青島、棗莊、煙臺、濟寧等地和勝利石油管理局,結合爭創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和開展育齡群眾需求調查,逐步加大人口早期教育工作力度。為加強對各地的工作指導,省人口計生委專門成立了人口早期教育領導小組,組建了“三優教育培訓中心”,召開全省嬰幼兒早期智力開發研討及現場會,制定下發了《關于在全省開展人口早期教育工作的意見》,就充分發揮人口計生系統的職能優勢,開展嬰幼兒早期教育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工作中,我們著重把握了以下幾點。
(一)在定性定位方面,堅持以公益性和市場化相結合,以公益性為主。以提高人口素質為目標,開展嬰幼兒早期教育,是一項面向人民大眾的公益性事業。我們指導各級充分發揮本系統網絡健全的優勢,立足城市社區和農村,免費向廣大社會家庭提供公益性、大眾化的嬰幼兒早期教育宣傳、咨詢、指導服務。與此同時,根據群眾個性化需求,在有條件的地方特別是城區,通過市場機制,鼓勵城市服務機構和其他社會機構,提供有償的早期教育服務,逐步發展成為新興產業。
(二)在教育對象方面,堅持以培訓看護人和教育孩子相結合,以培訓看護人為主。早期教育的目標,主要是0~3歲的嬰幼兒。受其生理、心理、智力發育條件的限制以及服務能力、條件的影響,直接教育孩子受到很大制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通過舉辦培訓班、專家講座、知識咨詢、上門服務等,培訓、教育、指導其家長和看護人,使其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進行有意識的開發引導和言傳身教、潛移默化,是我們開展嬰幼兒早期教育的主要形式。同時,指導有條件的地方,由早期教育機構直接對孩子施加影響,特別是建立輔導員、家長與孩子互動的“親子園”,是效果最好的教育形式。
(三)在教育培訓場所方面,堅持利用現有的計生服務機構和整合、新建、聯辦相結合,以整合利用現有的資源為主。開展人口早期教育,需要一定的場所和陣地。依托各級計生服務機構、人口學校、人口文化大院開展嬰幼兒早期教育,是人口計生系統最大的優勢,也是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社會中,充分發揮計生網絡作用、提高資源使用效益的重要方面。還可以整合利用社區機構、托幼機構、租賃改建其他社會閑置資源等,共同做好嬰幼兒早期教育工作。同時,積極加強早教基地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濟南市中區的“嬰幼兒素質教育基地”已經通過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
(四)在師資力量方面,實行培訓、聘用、引進相結合,以培訓提高現有工作人員為主。開展人口早期教育,關系到孩子健康成長、家庭幸福和社會發展,必須確保其科學性和規范化,培訓好師資力量尤為重要。我們指導各地從計生服務機構中挑選合適人員,通過送專業院校進修、請專家授課、走出去學習等形式,培養了一批師資力量。對一些急需的師資,指導各級面向社會公開招考,錄用一批具有專業學歷的大中專畢業生。同時,堅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則,聘請專家擔任顧問和輔導員,大大提高了早期教育師資隊伍的素質。
(五)在領導體制方面,在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堅持人口計生部門與其他部門相配合,以人口計生部門為主。人口早期教育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我們積極總結推廣肥城市“黨政重視、資源整合、計生牽頭、部門聯動”的經驗,指導各級在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人口計生、教育、衛生、婦聯等部門和婦幼保健機構密切配合、共同開展。同時,要求人口計生部門充分利用自身網絡健全的優勢,由宣傳教育機構牽頭,科技處(科)和計生協會配合,充分發揮在人口早期教育中的主導作用。
(六)在工作推進方面,堅持上下結合,以基層為主。人口早期教育是基層的創造,落腳點也在基層。我們堅持上下聯動、循序漸進、先行試點、穩步推開。省級重點搞好擬訂規劃、制定規范、審定教材、培訓師資和工作指導。注重發揮基層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指導他們根據城市和農村的不同特點,因地制宜,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我省成為“中國人口早期教育暨獨生子女培養示范區”項目的一部分,省計生宣教中心成為全國人口計生系統第一家項目省級工作站,濟南市中區、平度市、肥城市成為全國首批項目示范區。濟南市將“人口開端暨獨生子女培養”作為新農村新家庭建設的重要內容,納入了全市“十一五”人口發展規劃,所轄的六個區全面開展了人口早期教育工作。
三、繼續強化措施,推動嬰幼兒早期教育深入開展
嬰幼兒早期教育是一個新事物,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創新和發展。今后,我們將著重在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加大力度。
(一)加強社會宣傳,統一思想認識。著重克服三種錯誤認識:一是在人口計生系統內部,破除“沒事找事、多此一舉”的錯誤思想,牢固樹立大人口觀念,積極主動地抓好人口早期教育工作,為統籌解決人口問題貢獻力量。二是對廣大群眾,破除“樹大自直”的錯誤思想,樹立科學育兒的觀念,積極參與、配合開展嬰幼兒早期教育工作。三是對各級黨政領導,破除只注重基礎教育、學歷教育和職業教育的傳統思想,樹立提高人口素質必須從娃娃抓起的觀念,自覺把人口早教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認真研究,統籌規劃,加大投入,抓好落實。
記者(以下簡稱“記”):很多人認為3歲前的孩子什么都不懂,沒有必要對他們進行教育,只要吃得飽穿得暖,健健康康就行了。您對此怎么看?
周念麗(以下簡稱“周”):目前國家對早期教育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目前以人口早期教育來定義。首先要弄明白人口早期教育的概念。人口早期教育并不是尋常意義上的知識教育,而是一種全教育,任何與孩子身心發展相關的內容,都是教育的一部分。這里所說的教育就是保育和教養,保證孩子身體心理都得到健康發展,并且讓他們學會如何生活。兒童發展的原因在于后天,在于教育。并且,兒童發展的差異是由教育決定的,因此父母要培養兒童的興趣,發展兒童的獨立能力,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記:您覺得孩子的教育應該由誰來進行?是否應該由專業的教育工作者來進行?
周:家庭是兒童的第一養育者。在家庭中,父母是最直接與孩子發生互動的養育者,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的行為和個性產生直接的影響,父母教育孩子的觀念和方式在促進孩子社會化成長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孩子會通過跟父母的對話、交流和模仿來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學會各種技能。對此,家長一定要擔負起教育的職責,不管工作多忙多累。每天都要跟孩子進行親子互動,一來可以了解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以便進行有針對性的啟發;二來可以增加親子感情,有助于孩子心理健康發展。
目前很多父母尤其是工作族,為了工作不得不將孩子托付給老人或者保姆,由此就會產生很多問題。比如老人溺愛孩子、保姆忽視孩子等情況。每個人的情況不同,如果條件允許,最好能由父母中的一位親自來照看孩子。兒童需要情感上的溫暖和安全感,0~3歲的孩子正是親子依戀形成的關鍵時期,依戀對孩子的精神發展和健康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培養孩子最關鍵的時期就是0~3歲,這個時期是孩子最需要父母的時期,隨著孩子長大,需要父母的時間會越來越少,所以父母應該好好把握這個時期,給予孩子足夠的關心和愛護。
記:父母在家庭應該如何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
周:其實孩子的早期教育更多的是環境教育。在瑞吉歐的幼兒學校,環境被認為是孩子的“第三位教師”,是一種有意義的情景。早期教育也是如此。孩子的學習方式不是“課堂+書本”,更多地依靠環境的作用。托幼機構的環境創設作為教育資源和教育手段,其作用就是通過嬰幼兒全感官的接觸,對嬰幼兒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而被教師精心創設的機構環境也完全可以扮演“第三位教師”的角色,為嬰幼兒的行為、學習、社會化和情緒體驗提供幫助。環境的創設并不太復雜,很多都是根據嬰幼兒的日常生活學習而設置。比如幼兒園的寢室里,每張床旁邊會印有兩個腳印,孩子脫掉鞋子后把鞋子放在兩個腳印上,這就讓孩子學會了將鞋子整齊擺放。這種環境設置非常簡單,父母在家中也可以進行相應的設置。
記:您去過很多國家進行訪問和教育交流,您覺得國外跟國內在早期教育方面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周:國外的早期教育中,兒童是積極主動的學習者,兒童擁有主動權和決定權。當孩子有能力做自我決策時,由他自己來決定每天玩什么游戲,看什么書,玩多久等。家長和老師只需要提供孩子需要的物品和玩具,并且從旁協助引導就行。而國內的教育,基本上由家長和老師來安排,比如今天看什么故事書,明天學幾首兒歌,孩子只需要遵從就行,是被動的學習者。法國思想家盧梭在《愛彌兒一一論教育》一書中提出:成人要尊重兒童,對兒童的教育要遵循“自然的法則”,即應按照他們的本性,考慮他們的年齡特征。這個差異也是因父母的教養觀念而決定的。國外重視孩子的能力培養,國內重視孩子的知識積累,不同的教養觀念,決定了不同的教育方式。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說法如今已被社會各界廣泛接受,比父輩們接受了更多的教育的年輕一現,再也不能按照自己父母們那—套老理兒培養教育下一代了,不科學不說,還容易讓孩子在成才的路上走彎路。
但是,實際生活中早期教育的現狀,卻讓多少位對子女寄予厚望的年輕父母的理想打了水漂。
小保姆和老人難以勝任孩子的早期教育
北京工運幼兒園和北京市第一幼兒園附屬實驗園,在京城均是有口皆碑的上好的幼兒園,能送孩子進這類幼兒園的父母學歷、收入在社會上都不低。但據介紹,這兩所幼兒園的孩子入園之前,絕大多數不是被來自農村的小保姆看管過,就是被爺爺奶奶照顧過,或是被小保姆和爺爺奶奶們共同養育過。
誰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但現實中卻有多少有著大學文憑,甚至是帶過碩士帽、博士帽的人,也不得不把自己第一任教師的位置,拱手讓位于沒有多少文化的小保姆以及自己的父母。許多女性在休息完國家或本單位規定的產假后,不得不上班去了,孩子小的三五個月,大的七八個月就被小保姆或爺爺奶奶們照顧了起來,直到兩歲多才可能進入托幼園所,接受到正規的、科學的教育和保育。
被爺爺奶奶們和來自農村的小保姆帶大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容易出現什么問題呢?北京市東城區教委負責學前教育的有關人士介紹說,被小保姆看管的孩子,一般沒有什么文明禮貌而言,小保姆進城后看什么都新鮮,喜歡上街,所以帶上孩子哪兒都去,根本不管要去的地方適不適合這么小的孩子,吃飯也是自己餓了,才想起來做,并且常常和孩子混在一起你一口他一口地吃,衛生和營養很難考慮周全。
讓爺爺奶奶帶過的孩子絕大多數溺愛有加,科學養育不夠,大人包辦代替過多,孩子被慣得缺乏生活能力,上幼兒園后,不會自己吃飯,全憑老師喂,有的學會了拿勺,卻不會找自己的嘴,而是拿勺子當玩具。尤其是被老人在家寵過的孩子,入園后適應集體生活慢,并且大多獨處,不會和人交往,不喜歡和別的小朋友一起做游戲。而這些不會自己吃飯、穿衣服、不會和別的小朋友追逐嬉戲、只愿獨處的孩子,由于運動少,自身動作難以協調,同時也影響了他們大腦及智力的發展。凡事也有例外的,據幼兒園反映,一些身為老知識分子的爺爺奶奶照顧過的孩子品行都不錯,只是有這樣條件的孩子太少了。
不言而喻,文明禮貌的灌輸、良好習慣的教育、適應能力、自立意識的培養等等,這些在孩子剛剛邁進人生的門坎時,就不應該疏忽的做人、做事的教育,就這樣被無情地錯過了。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芝加哥大學教授布魯姆追蹤1523名嬰幼兒成長達20年,得出國際公認的結論:如果以17歲智力成熟作為100%的話,50%的智力是在4歲以前獲得的。
顯然,當今中國大多數嬰兒在父母的懷抱中便喪失了生命最初幾年開發潛能的黃金年華,有教育學者指出,這不僅對孩子本人、家庭,乃至國家和民族,都是對智力資源的極大浪費。
托幼園所大多不收3歲以下的孩子
既然,早期教育在家庭里的這條路走不穩,換個思路,另尋他途,是否可行?比如說送子女進托幼園所。
但目前得到的信息也不容樂觀。北京市東城區1999年統計3歲以下幼兒入托率為16.31%,比1998年下降了4.95個百分點,該區2000年統計3歲以下幼兒入托率為15.44%,比1999年下降了0.87個百分點。
導致這一現狀的原因是,以往我國對早期教育的界定為3-6歲兒童。這一觀點使我國的早期教育機構,如托幼園所絕大多數接收的都是3歲,頂多是2歲多的孩子,尤其是目前師范教育中的早期教育即學前教育,教授的仍就是3-6歲的教學內容。換句話說,盡管如今有關部門出臺了與世界接軌的早期教育的政策、法規,但是落實工作的機制以及學科體系的建立尚在摸索之中。
目前各地也出現了能接受任何年齡孩子的托幼機構,但是這種機構基本屬于民辦或私企性質,且不說這種機構在整個托幼園所中還形不成太大的氣候,僅是收費高這一點就會把絕大多數父母嚇跑了。
早期教育的路究竟該怎么走?廣大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愿望如何才能不落空?這一問題正在困擾著許許多多的家庭,廣大父母亟待早日找到孩子們早期教育的出路。
作者:郝衛江
總書記指出,孤殘兒童是社會上最弱小、最困難的群體,他們最需要呵護,最需要關愛。對孤殘兒童進行早期教育是如何把實踐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與保護孤殘兒童的合法權益,使兒童利益最大化原則結合起來,是一個值得我們研究和探討的問題。
一、 福利機構兒童早期教育模式
作為社會福利院孤殘兒童的監護人,有義務對孤殘兒童的一些行為進行教育和幫助。在孩子玩的方面,福利院的主要責任不是限制和管教,而應該是服務和幫助?!巴媸莾和臋嗬?,在玩中不要訓斥孩子,不能用功與利的眼光看待孩子的玩。
早期教育是特指人類教育活動的初始階段,是指為0歲~6歲學齡前兒童進行一定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活動。早期教育對兒童性格特征的形成及智力開發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成效將影響孩子的一生。對福利院內兒童廣泛開展早期教育,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長和孩子成年后對未來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尤其是0~2歲嬰幼兒早期教育、“瑞吉歐”學前教育模式和針對腦癱兒童開展的“康教結合”教育模式更適合于福利院內兒童的早期教育。
1. 傳統“幼兒園”教育模式
狹義的幼兒早期教育就是指幼兒園教育。目前的幼兒園教育主要以3~6歲兒童對象,以教學大綱為指導,教師鼓勵孩子學習藝術、科學、語言、社會發展及健康教育五大領域的內容。很多福利院參照社會幼兒教育機構的做法,結合自身福利院和兒童的特點,開展各個年齡段的特教班和學前班教育活動。
2. 0~2周歲嬰幼兒早期教育
從出生到兩周歲,孩子的大腦迅猛發展,這種發展不僅體現在腦體積的大小上,更體現在腦的構成和功能上。在這一時期主要里程碑是發展孩子與一個或多個人之間的依戀關系,一種孩子與看護人之間的情感鏈。很多福利院根據自身條件對兩周歲以內的嬰幼兒開展了如“泳療”、“親子園”、“早教園”等早期教育活動,使孩子與看護人員建立良好的依戀關系,從而使孩子單位身體、認知、情感等獲得良好的發育。特別是愛德基金會為0~2周歲嬰幼兒設計的“愛德祖母育嬰項目”,非常適合福利機構兩周歲內嬰幼兒的早期教育。該項目通過培訓并聘請當地的退休或下崗職工充當特殊的“祖母”。她們每天花一定的時間在兒童福利院負責照料3~5名孩子,通過抱、親、逗、撫、游戲等方式,與嬰幼兒親密接觸,開啟孩子幼小心靈的智慧之窗,為他們創造一個輕松的家庭式氛圍,使孩子們擁有一個健康的人生起點。3. “瑞吉歐”早期教育模式
“瑞吉歐”(瑞吉歐•愛米拉)起名于一個意大利北部城市。在意大利,瑞吉歐項目以家庭為中心,為幼童和學齡前兒童提供服務,并將重點放在殘疾兒童和有社會需求的兒童身上。這種方式不是正式意義上的教育模式,因為它沒有確定的方法,沒有教師資格標準,也沒有鑒定程序。教育者是用深思反省的方式將他們的經驗傳授給他人。這種教育模式的部分原理非常適合福利機構的的早期教育工作,如“尊重孩子”、“注重表達”、“注重情感發展”、“孩子和教師應為伙伴”、“跟隨孩子的興趣上課”、“注重良好的環境刺激”、“追蹤孩子進步的創新方法”等。愛德基金會開展的“小姐妹學前教育項目”就是引進“瑞吉歐”教育理念,針對2~6歲福利機構孩子設計的學前教育項目。通過聘請培訓當地的年輕教師,根據孩子的需要來調整教學內容,其課程融合了西方“瑞吉歐”教學法和中國現代學前教育的精華,給予教師充分的自由。每個孩子的智能、情感及社會潛力都會得到精心培育,并通過長期啟發、個體關注、積極學習及體育游戲等加以引導,并把整個過程詳細記錄,參加項目的孩子都擁有一份個人記錄和《紀念冊》。
二、 “引導式教育”模式
引導式教育是將幼兒教育與康復結合的一種教育方式,主要針對腦癱兒童設計。引導式教育是一個綜合系統,使神經系統受損的兒童能過正常生活是它的最終目標。這一過程使孩子獲得能力和方法來面對在社會生活中遇到的挑戰。引導員最首要的角色就是一個教育者,她義不容辭地利用教育的原理幫助兒童達到他們的目標。“活動的意思是孩子想去運動”,引導式教育的廣泛性可以包括孩子(運動上、功能上、社會性的、情感的、認知的)所需的全部內容。
三、 “寓教于樂、康教結合”更適合于殘疾兒童
隨著兒童福利機構殘疾兒童數量及比例逐年增加,特別是腦癱兒童的比例越來越大,給兒童福利機構的工作帶來了新的問題和思考。腦癱康復專家們認為:對腦癱兒童早期干預尤為重要。為了讓有運動障礙的兒童在肢體康復的同時得到智力開發,應該將早教工作融入到兒童生活的方方面面。
徐州市社會福利院在早教工作中進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比如:將0至2周歲的腦癱嬰幼兒的康復工作與愛德基金會“愛德祖母育嬰項目”相結合。康復專家給祖母們講授康復理論并指導她們在與孩子的玩耍中開展工作。在祖母活動室內,經常可以聽到祖母們唱著自編的康復兒歌,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得到康復訓練。同時,在康復訓練的過程中,又運用了早期教育的有關理念和方法,孩子們的智力、情感等得到很好的發展。實踐證明,參加項目的腦癱孩子在進入項目后很短的時間內,他們的變化讓祖母們倍感欣慰。一些祖母在她們為兒童書寫的成長報告中寫到“我剛接他的時候目光是那樣的呆滯,才幾天的時間,他就開始用眼睛尋找我的身影”、“才一周多時間,我的孩子從一點不能坐,到現在可以坐幾秒鐘了,太令我驚訝了!”從祖母們的話語中,可以看到將康復融入到早期教育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效。又比如:將2周歲至學齡前腦癱兒童的康復與早期教育結合開展的引導式教育活動。孩子們在引導員的帶領下,在保育員的幫助下,在輕松愉快的游戲環境中完成康復任務,使肢體得到訓練,使智力得到開發。孩子們在整個活動中,可以學到正常學齡前兒童應該學到的知識,同時又進行了康復訓練。 隨著福利機構的殘疾兒童比例不斷增加,早期教育與康復訓練相結合的模式將成為兒童福利機構早期教育的發展方向。
四、 在兒童福利機構普及推廣早期教育的意義
兒童是明天的太陽、祖國的未來,隨著社會對早教工作的重視、很多地方興起了早教的熱潮。嬰兒操、嬰兒游泳活動、嬰幼兒游戲、親子活動等在各個“親子園”或“幼兒園”廣泛開展。福利機構的孩子和所有家庭中的孩子一樣,他(她)們有接受良好的照顧和早期教育的權利。隨著社會的進步,隨著福利機構對兒童早期教育工作的重視以及福利機構條件的改善,福利機構兒童早期教育工作正在得到普及和推廣。
一方面,福利機構兒童早期教育工作的普及和推廣,必定會提升福利機構的服務功能和水平。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不斷完善兒童福利機構功能,是當前我國兒童福利事業的一個重要任務。福利機構不僅要把孤殘兒童養育好,而且要為孤殘兒童提供全面的照顧。在給予孩子們良好的生活照料的同時,應該讓他們有規律地參加早期教育活動(包括康復活動),福利機構應盡量讓所有適齡的孩子都接受良好的早期教育。這是我國兒童福利機構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為之奮斗的目標。
另一方面,福利機構兒童早期教育工作的普及和推廣,是國家民政部“藍天計劃”完善福利機構服務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現孤殘兒童最大福利的必要措施。兒童福利機構應抓住民政部實施“藍天計劃”的發展契機,不斷完善福利機構硬件設施建設,為兒童早期教育創造必要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