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現(xiàn)代愛國詩歌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現(xiàn)代詩歌 中學生 精神家園建設
一、中學生精神現(xiàn)狀及現(xiàn)代詩歌特點
隨著中國經(jīng)濟改革地全面迅猛發(fā)展,“快餐文化”正滲透著人們日常生活的每個角落。它的商業(yè)性特征所體現(xiàn)出來的追求物欲和感官享受的文化環(huán)境,很容易給人們的價值觀念及行為方式帶來拜金主義影響和功利主義色彩。中學生因其特有的年齡、心理特征逐漸成為“快餐文化”消費中最活躍的群體,進而影響著他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而我們知道,“人生價值觀的形成是在青年期的社會化過程中發(fā)展和形成的,它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各種社會因素的影響?!敝袑W生人生經(jīng)歷淺,價值觀處于形成時期,選擇能力和辨別善惡能力較弱。低俗化的文化產(chǎn)品,影響了中學生對客觀價值的認知和判斷,使部分中學生精神生活具有享樂主義、頹廢主義傾向。他們學習上不肯努力,行為上迷戀網(wǎng)絡、電子游潁思想上胸無大志。
教育是一種培養(yǎng)人的社會活動,自古以來,語文教育就有“文道統(tǒng)一”的傳統(tǒng)。《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在“閱讀與鑒賞”板塊中指出教學應“注重審美體驗,陶冶性情,涵養(yǎng)心靈……努力探索作品中蘊涵的民族心理和時代精神?!闭n程標準如此關注學生的全面和諧發(fā)展,作為語文老師,就要在浩瀚的文學海洋中引領學生閱讀富含“正能量”的優(yōu)秀作品,在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同時,幫助他們搭建起自己的精神家園??鬃釉f過:“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從中我們不難看出詩歌在提高道德修養(yǎng)和完善人格上有著重要的作用?,F(xiàn)代詩歌因其自身“豐富的情感、高尚的情操、獨特的人格”特點,不失為我們幫助學生更好地搭建自己精神家園的一條“捷徑”。
二、現(xiàn)代詩歌對中學生精神家園建設的作用
1.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克服困難的勇氣
現(xiàn)在的高中生大都是獨生子女,在家中受到過多的呵護,致使他們意志脆弱且心理承受能力差,一旦遇到挫折就逃避現(xiàn)實,這不僅不利于學業(yè)的進步,對其身心也將造成極大的影響?,F(xiàn)代詩歌誕生于“五四”運動,歷經(jīng)了“”這一特殊年代,其中不乏我們先輩在巨大苦難面前勇敢前行的不朽篇章。如牛漢的《半棵樹》,“它是被二月的一次雷電/從樹尖到樹根/齊楂楂劈掉了半邊”,“春天來到的時候/半棵樹仍然直直地挺立著/長滿了青青的枝葉”,詩歌在向我們交代了半棵樹的命運遭際同時,更為我們塑造了半棵樹倔強挺立、韌性戰(zhàn)斗的不屈形象。詩人在《談談我這個人,以及我的詩》中這樣說:“如果沒有碰到詩,或者說,詩沒有找尋到我,我多半早已被厄運吞沒,不在這個世界上了。詩在拯救我的同時,也找到了它自己的一個真身(詩至少有一千個自己)。于是,我與我的詩相依為命?!痹谶@段敘述中,我們分明感受到了詩人筆下的不屈于命運的“半棵樹”就是詩人“自己的一個真身”,他的“真身”就是緣于我們這個民族“天行健”的意志。教師在教學《半棵樹》時,可以以“讀《半棵樹》有感”為題,要求學生結合自身的經(jīng)歷,以練筆的形式寫一段文字,以期達到學生能從“半棵樹”上汲取精神力量,培養(yǎng)他們在學習、生活中克服困難、直面挫折的勇氣的目標。
2.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江蘇衛(wèi)視《非誠勿擾》2015年3月第10期節(jié)目中,嘉賓馬諾“寧愿坐在寶馬車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車后笑”的言論受到各界人士的批判,但從另一方面折射了現(xiàn)代女性的擇偶觀――金錢至上。作為一線教師,我們應該清晰地注意到此類相親節(jié)目受到了我們廣大中學生的喜愛,這就意味著我們不少學生的愛情觀會受其影響,從而對其身心造成巨大傷害。對此,本人認為,教師不能忽視或回避“愛情”這一話題,而應該通過正確的積極的引導,幫助學生感悟“什么是愛情”。針對這類學生,舒婷的《致橡樹》則為我們提供了明確的答案。在詩中,詩人用“攀援的凌霄花”和“癡情的鳥兒”來比喻那些缺乏獨立人格的女性,對那些利用愛情來抬高自己的身份和甘做丈夫應聲蟲的做法持堅決的否定態(tài)度。詩人認為真正的愛情應該是:“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币簿褪钦f,女性不再是陪襯,不再是附屬,而是以一種獨立的身份出現(xiàn)。這首張揚女性意識、宣布女性人格獨立的詩歌,無疑是對《非誠勿擾》中女嘉賓的“金錢至上”的擇偶觀的有力反擊。這兩種截然相反的婚戀觀,相信在學生心中自有一桿衡量之秤,孰輕孰重、孰是孰非自有選擇。
3.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
誕生于“五四”運動的現(xiàn)代詩歌,從出生時間就注定它必須正視祖國人民的命運并為之呼喊抗爭。在洶涌澎湃的社會變革中,詩人們愛國主義精神空前高漲,反對侵略、捍衛(wèi)、振興中華成為他們肩負的歷史使命,他們或慷慨激烈,或憤恨不平,或厲聲疾呼,寫下了不少震撼人心的感人篇章。如郭沫若《黃浦江口》,“平和之鄉(xiāng)呵/我的父母邦!/岸草那么青翠/流水這般嫩黃!”這種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字字句句讓讀者在吟誦之余感受到詩人內心熾熱的愛國情懷;再如艾青《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鎖著中國呀……”詩歌開篇就用如此沉重的聲音擊打著讀者的心靈,讓我們感受到了詩人內心對祖國災難沉痛的悲吟之情;再如梁小斌《雪白的墻》,“媽媽/我看見了雪白的墻”,我們驚訝于詩人孩子般口吻的同時,更為祖國走向新生而欣喜不已?,F(xiàn)代詩歌中表現(xiàn)家國之思、愛國情懷的詩歌不勝枚舉,這就為我們對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中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通過愛國主義詩歌教學,有助于幫助學生樹立服務社會、貢獻祖國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4.現(xiàn)代詩歌能培養(yǎng)學生高雅的文學品味
現(xiàn)代詩歌的韻律之美、意境之美和形象之美,在帶給人美的享受的同時,還具有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的作用,閱讀吟誦它們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高雅的文學品味。如徐志摩《沙揚娜拉》,“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在優(yōu)美的旋律中將詩人對“不勝涼風”的“水蓮花”般日本女郎的依依惜別之情表現(xiàn)得恰到好處。又如鄭愁予《錯誤》,借用“蓮花”“東風”“柳絮”“青石”“春帷”“窗扉”等意象,創(chuàng)設了一個優(yōu)雅美妙且又極具江南風骨的古典情境,使讀者感慨哀嘆于那淡淡憂傷、悠悠情韻。又如鄭愁予《錯誤》,借用“蓮花”“東風”“柳絮”“青石”“春帷”“窗扉”等意象,為讀者創(chuàng)設了一個優(yōu)雅美妙且又極具江南風骨的古典情境,置身其中無不讓人感受到那淡淡憂傷、悠悠情韻。美是人類獨有的情感體驗,帶給我們情感滿足的同時又使我們精神愉悅。別林斯基曾說:“美和道德是親姊妹?!爆F(xiàn)代詩歌教學能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審美力,啟迪學生感悟人性之美,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高雅的文學品味。
5.現(xiàn)代詩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人文精神素養(yǎng)
社會化的生產(chǎn)和發(fā)展使如今人們的思想越來越功利現(xiàn)實。在如此紛擾喧囂的人世中,人一旦沒有了詩意的棲息地,精神家園也將不復存在,從而使心靈異化甚至扭曲?,F(xiàn)代詩歌是詩人靈感的頓悟,閱讀詩歌,這種發(fā)自詩人內心深處的感悟,將會毫不保留地感染讀者,扣動讀者靈魂的心弦,使其終身受益。如西川《在哈爾蓋仰望星空》,“我抬起頭來眺望星空/這時河漢無聲,鳥翼稀薄/青草向群星瘋狂地生長/馬群忘記了飛翔/風吹著空曠的夜也吹著我/風吹著未來也吹著過去”的詩句,帶給我們強烈的時空感。品讀著詩句,不由使我們深臨其境,仿佛自己已置身于哈爾蓋荒涼廣闊寧靜的天空之下,在深深地感受到自然的博大和永恒同時,更會情不自禁地愛上哈爾蓋的草原、哈爾蓋的天空,感受到小草的美好,感受到人生的美妙,對生命產(chǎn)生敬畏之感。而這種自然的詩意、社會的詩意、內心的詩意也許只有現(xiàn)代詩歌才是我們能找尋的至美答案,從而喚醒沉睡麻木的靈魂,開辟屬于自己的心靈凈土,提升自己的人文精神素養(yǎng)。
現(xiàn)代詩歌以其獨特的魅力傳達著詩人的情感,處于社會轉型期的中學生精神文化建設中必然需要這樣的精髓來豐富提升,從詩歌中汲取力量,堅定自己的理想、培養(yǎng)高雅的文學素養(yǎng)、感悟人生的真諦、豐富提升自己的精神文化家園。
參考文獻
[1]郭念鋒.《心理咨詢師基礎知識》[S].民族出版社.2005.7,P233.
[2]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P8.
[3]趙志峰編著.中國現(xiàn)代詩歌經(jīng)典選讀[M].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12.9.
[4]李新華.現(xiàn)代詩歌教學的價值存在與改革構想[D].東北師范大學.2008.5.
[5]王倩倩.高中語文現(xiàn)代詩歌教學意義及策略[D].遼寧師范大學.2015.5.
初中語文現(xiàn)代詩選編分析。
一、篇目和分布
語文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上、下冊課本共選編12首現(xiàn)代詩,篇目如下:《在山的那邊》《理想》《秋天》《化石吟》《金色花》《荷葉母親》《天上的街市》《靜夜》《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未選擇的路》《黃河頌》《華南虎》。前8首分布在上冊六個單元,后4首分布于下冊一、二、六單元。
八年級上下冊均未選編現(xiàn)代詩。
九年級上、下冊課本共選編11首詩歌,情況如下:
《沁園春雪》《雨說》《星星變奏曲》、《蟈蟈和蛐蛐》《夜》《我愛這土地》《鄉(xiāng)愁》《我用殘損的手掌》《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祖國》《黑人談河流》。前5首集中構成上冊第一單元,后6首集中構成下冊第一單元。
二、詩歌類型及思想
初中語文課本選編的23篇現(xiàn)代詩,含中國新詩16篇,外國詩7篇。其思想內涵主要側重于下列幾個方面:
愛國思鄉(xiāng):如《我愛這土地》《鄉(xiāng)愁》。
追逐理想:如《在山的那邊》《理想》。
親近自然:如《秋天》《蟈蟈和蛐蛐》。
珍視親情:如《金色花》《荷葉?母親》。
表達哲理:如《未選擇的路》《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表述科學:如《化石吟》。
三、編者意圖
從以上的情形看來,編者的意圖還是比較明顯的。
首先,詩歌思想性強,能對學生進行道德教化,譬如九年級下冊的現(xiàn)代詩構成愛國為主題的單元,就能更好的激勵學生的愛國之心。
另外,詩歌特有的語言可以訓練學生推敲字詞,形成良好語感的能力。任舉一例,《在山的那邊》課后練設計:聯(lián)系上下文,品位下邊詩句中加點的詞語。
第三,詩歌是純粹的文學樣式,學生可獲得藝術感染力,從而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
四、優(yōu)勢和不足
新詩是一股清新的風,是一扇別致的窗戶,給學生帶來別具一格的見識和享受,它喚起了沉睡在學生體內的無限詩情。
但美中不足,三年接觸23首,實在太少,比起79首古詩和數(shù)量眾多的其它文體,分量太輕,八年級根本就是一個空白。另外,選文政治性很強,內容保守,作者年代比較靠前,缺少真正美質兼顧的詩,缺乏現(xiàn)代氣息。
正因為此,我們更需要把握住這一絲亮色,用科學的授課方式,點燃學生的詩情,或許還可保存一分詩國遺韻。
初中語文現(xiàn)代詩教學淺探。
一、詩歌的教學目標
詩歌教學應達到怎樣的目標呢?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其他的教學要求,總結如下:
1.能準確、清晰、大聲的朗讀,做到節(jié)奏明快,重音準確,情感恰當。
2.學會識別、賞析名句,并能背誦默寫,適當積累一些詩歌常識。
3.能通過自己的解讀建構詩歌的形象和意境,并能領會詩歌表達的主旨。
4.接受詩歌這種藝術形式的熏陶,陶冶情操,凈化心靈,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加深對家鄉(xiāng)和祖國的感情。
二、詩歌的教學方法
我實施并總結了一些詩歌教學的方法,就此獻給大家,希望能拋磚引玉。
1.朗讀法
所謂“書讀百遍,其意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點明了朗誦教學的重要性。同時,詩歌的課后練習中基本都有朗讀及背誦的具體要求,比如《秋天》中“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想想寫景的次序,再背誦全詩?!边@也表達了編者在這方面偏向。
朗讀的方式有范讀、齊讀、自由讀、分角色讀。從目的講,可以讀識字、以讀摩形、以讀悟情、以讀品言、以讀索意。朗讀的要求各異,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讀出感情、讀出韻味、讀出表情。一般一首詩歌宜交叉使用多種朗讀方法。
我校教師何朝偉,教學《秋天》,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為初讀――品讀――悟讀三步,以讀貫穿整個教學流程,深入淺出,學生學習輕松,效率頗高。
2.填詞法
詩歌語言凝練,值得琢磨,賈島為了“推”與“敲”,走火入魔,啟發(fā)我們在學習中當扣開字句之門,方能達到詩人的思想世界,與其靈魂共舞。
揣摩字詞的方法很多,填詞法不失為一種可供借鑒的好辦法。
例如《秋天》,主要通過三個意境展現(xiàn)秋的優(yōu)美絢爛:農(nóng)人喜秋收、漁民閑搖歸、牧女思笛音。詩句多用偏正短語,而這些意境多靠修飾成分表現(xiàn)。所以我在教學本詩時,先提出句子主干,讓學生朗讀,總結每節(jié)的內容。再展開想像,填上修飾性的詞語。學生學到此已非常興奮,他們腦里的秋天已經(jīng)豐富多彩。最后朗讀何其芳的原詩,品析他詩意而獨特的秋天已不在話下。
3.提問法
問題可引發(fā)思考,好的問題能開啟思維,讓其進入較深的精神層面。詩歌教學中提問應當簡練到位,層次分明。
比如筆者在上《金色花》一詩時,提出了三個問題,讓學生在組內討論。
(1)“我“為什么要變成一朵金色花?(2)為什么“我”一再不讓媽媽知道自己的行蹤?(3)作者為什么要把孩子想象成金色花?
這三個問題解決了諸如母子之情、宗教意境、表達技巧等諸多問題,對這幾個問題的探討避免了老師零零碎碎的嘮叨,避免了學生傾聽的疲勞,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深層閱讀的能力,獨立思考的習慣,提高他們表達和交流的技巧。
4.改寫法
意象是詩歌的靈魂,不論意境還是主題的理解,都要通過它作為橋梁。改寫主要是以描寫的表達方式對詩歌的形象進行描繪,也可以散文的方式全文改寫,加強理解。下筆之前,先讓學生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在細節(jié)上做充分補充。
《沁園春?雪》這首詞的上闕主要寫景,但要有與下闕渾然一體的理解,必須揣摩作者站在高山觀景時意興豪邁的胸懷。要求同學們改寫上闕時,不僅把北國的雪景細膩的描繪出來,而且要關注的感受。結果的越來越重的呼吸、他起伏的胸膛、他激動時鼻翼的煽動、他產(chǎn)生“欲與天公試比高”的豪情時,吐了一大口煙圈都想到了,這首詞帶上了人的溫度,顯得鮮活無比,課堂其樂無窮。
5.仿寫法
學生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讀寫結合是趁著讀的余溫未消捉筆仿寫,這種寫的激情更甚。通過閱讀促進寫作,通過寫作深化閱讀,寫詩還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yǎng)。
濟慈的詩《蛔蛔和蛐蛐》,通過盛夏蟈蟈歌唱和冬夜蛐蛐鳴叫兩個美好的意境,表達了一個主題,大地的詩歌從來不會死亡。詩很簡單,同學們十分鐘就學完了,剩下的時間我們也來寫一寫,也寫兩個意境,表達一個意思。結果很多同學寫出了讓人喜出望外的習作。
一、中國現(xiàn)代詩歌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學生的審美能力較差
在以往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注重學生掌握基本的詩歌常識,強調每一句詩歌的具體內涵,以及詞語的注釋,卻忽視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詩歌作為我國文化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不僅應當掌握基本的理論常識,也應不斷培養(yǎng)審美能力,以使理論常識能夠與具體情景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以豐富學生的情感,洗滌學生的心靈,使學生能夠感受到詩歌的獨特魅力。
(二)學生的情感體驗較差
現(xiàn)階段,在高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注重詩歌表達的政治思想,卻沒有依據(jù)語文具體的教學目標,部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將詩歌賦予了政治化傾向,卻忽視詩歌表達的真實情感。例如,在學到《我愛這土地》一文時,詩歌創(chuàng)作于1938年,詩歌表達的主題是作者對祖國的熱愛,表現(xiàn)作者希望國家盡早擺脫災難。但是,部分詩歌教學的參考內容將其賦予政治化的傾向,這使得詩歌表達的主題過于局限,雖然,作者希望國家能夠盡快獨立,人民能夠遠離戰(zhàn)爭,但是,詩歌并不是政治思想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詩歌主要表達作者的情感體驗。
(三)教學方法單一
目前,在高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詩歌解讀的方法較為單一,不注重詩歌的多層次解讀,對于詩歌的理解,并不是局限在某一方面,由于學生對詩歌理解的不同,詩歌的解讀方法也存在較大差別。但是,現(xiàn)階段,在高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大部分教師解讀詩歌方法較為單一,主要由教師知識結構體系和知識視野狹窄原因導致。
伴隨現(xiàn)代詩歌發(fā)展進程的不斷加快,詩歌理念已經(jīng)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以往詩歌解讀方法已經(jīng)不能適應現(xiàn)代詩歌發(fā)展的需要。因此,在解讀詩歌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只局限于教材參考資料。例如,在講到《再別康橋》時,大部分教材參考資料都將“康橋”定義為“大自然”或“母?!钡南笳?,這會使“康橋”的象征性更加局限,事實上,“康橋”已經(jīng)成為作者內心深處的居住地,是作者向往已久的地方。
(四)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現(xiàn)階段,在高中語文詩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往的教學方法仍舊占據(jù)主導地位,這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芭d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詩歌教學同樣也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發(fā)現(xiàn)詩歌存在的美,進而逐漸轉變學生的思想觀念。
二、強化中國現(xiàn)代詩歌教學的主要對策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先,不斷擴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在高中語文詩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不斷擴展學生的知識視野,這就要求學生應掌握更多與現(xiàn)代詩歌相關的知識,以逐漸轉變學生的認知水平,使得學生對詩歌的理解更加透徹。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增加,學習詩歌的主動性將會大大增強。
其次,調整詩歌教學內容。目前,在現(xiàn)代詩歌教學的過程中,由于使用的語言是白話文,學生的理解能力較強。因此,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如何更好地調動課堂教學氛圍,是每一位教師需要面臨的主要任務,這就要求教師應調整和優(yōu)化詩歌教學內容,注重詩歌表達的主題,以及表達作者何種思想情感,詩歌的社會背景等等。而不僅僅是簡單的字面理解,使學生能夠理解詩歌所蘊含的價值觀念,進而充分發(fā)揮詩歌教學的審美性。
(二)經(jīng)常誦讀詩歌
在高中語文詩歌教學的過程中,誦讀是學生學習詩歌的主要方式,通過誦讀方式,使學生感受到詩歌的韻律美,并且能夠使學生深切體會到詩人表達的思想情感,以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在學生進行誦讀的過程中,應當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創(chuàng)設詩歌情景,詩歌內容是詩人表達思想和情感的主要載體,因此,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應注重抒情性。這就要求教師應為學生創(chuàng)建良好的誦讀氛圍,積極引導學生投入感情去誦讀,進而更好地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情感。例如,在學到《邊界望鄉(xiāng)》一文時,表達了詩人洛夫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以及戀戀不舍。當學生進行誦讀的過程中,就應融入愛國情感,才能深刻的理解詩歌表達的主題。
其次,掌握詩歌的韻律。詩歌節(jié)奏具有一定的韻律,要想更好地體現(xiàn)詩歌的節(jié)奏美,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應當注意聲調的起伏變化,以及節(jié)奏的變化,通過抑揚頓挫的誦讀方式,以體會詩人情感的表達方式。
(三)教師應與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首先,縮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在現(xiàn)代詩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不斷關注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變化,經(jīng)常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了解學生學習情況。部分學生對詩歌學習存在較大的困惑,教師應當積極引導學生走出詩歌學習困境,以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部分學生能夠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教師應當給予肯定與鼓勵,使學生獲得成就感。
其次,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伴隨新課改的逐漸深入,越來越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詩歌教學活動中,以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在高中詩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合理地向學生設置問題,將學生劃分為學習小組,小組成員之間進行討論,這樣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也能強化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關鍵詞]小學語文 古詩教學 品德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7(a)-0287-01
語文學科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向學生進行思想情感道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起著其他學科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而詩歌因其歷史的厚重和蘊含的豐富的文化底蘊而備受語文教師的青睞,優(yōu)美的古典詩詞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精華,是塑造民族精神的豐富素材和資源,在閱讀鑒賞中,對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高尚情操和健康審美情趣,進行思想道德情操教育,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這些古詩短小集中,上口易讀,便于記憶、吟誦,深受學生喜歡。它們不僅是學習語文知識的范例,也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因此,在古詩教學中,既要注意引導學生學習優(yōu)美精練的語言;又要充分挖掘古詩中蘊含的思想教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1.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加強愛國主義教育,要貫穿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整個過程?!痹诟母镩_放的今天,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體素質、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宏大事業(yè)。學校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理應把愛國主義教育放在德育工作的首要位置。愛國主義情感維系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民族團結和經(jīng)久不衰,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中最為濃郁,最為強烈的部分。愛國主義情感教育一直是學校德育的主旋律。在古詩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情感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我們可以利用古詩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的教育。比如可以通過古詩潛移默化地進行思想教育?!拔槐安桓彝鼞n國”是南宋詩人陸游一生愛國憂民的真實寫照,他在《示兒》一詩中寫道:“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痹娙伺R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國的和平統(tǒng)一,其愛國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王昌齡的《出塞》、李清照的《夏日絕句》都抒寫出了他們的愛國之情。教學時,我們要讓學生在理解詩句意思和時代背景的基礎上,深入體會詩人的愛國情感。教育學生學習古人熱愛自己的祖國,長大后做祖國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為自己的國家做出應有的貢獻。教學時,我們應引導學生體會其中的深刻含義,感受詩人的思想感情。教育他們熱愛勞動人民,熱愛他們的勞動成果,做一個愛人民的好孩子。我們利用古詩教學把學校的愛國主義教育工作搞得更好,把廣大學生培養(yǎng)成具有深厚愛國情感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
2.培養(yǎng)昂揚向上精神
“開拓進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永不衰敗、生生不息的巨大推動力。昂揚向上的精神是中學生必須具備的一種品質。中國的詩人中不乏樂觀向上的人,他們在面對人生的挫折與坎坷時能樂觀面對,努力走出人生的陰影,以一顆積極向上的心處世。如曹操的《觀滄?!吩⑶橛诰?,氣勢磅礴,表現(xiàn)了詩人寬廣的胸懷和遠大的政治抱負?!冻鋈?、《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等詩篇意境開闊,氣勢恢宏,奔放豪邁而又痛切,反映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拳拳之心和以身報國的雄心壯志,充滿了積極進取的精神。還有如坡的許多詩歌,都充滿著樂觀的情懷,在教學中如若能抓住這些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勢必會對學生的心理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從而培養(yǎng)他們積極樂觀的情懷。
3.提升學生的思想美
“詩緣情”,“詩言志”,喜怒哀樂,詩之情也。
1.引言
現(xiàn)代詩歌的形式比較自由、音律較為靈活、情感較為深厚,主要通過感染力較強的文字形式來抒寫自己內心的情感,并對讀者內心的情感世界及思想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中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時期,雖然能體會作者抒寫的情感,但是對現(xiàn)代詩歌的知識點卻難以了解[1]。本文通過對現(xiàn)代詩歌教學進行深入研究,并提出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感受現(xiàn)代詩歌的文學魅力,提高對現(xiàn)代詩歌的鑒本文由收集整理賞能力。
2.現(xiàn)代詩歌的教學方法
2.1了解背景,拓展閱讀面。
在中學現(xiàn)代詩歌教學中,老師不僅需要對詩歌本身進行詳細的講解,還需要結合詩歌的背景(包括作者簡介、創(chuàng)作背景、詩歌寓意等)進行講述,從而不僅豐富課堂教學內容,而且拓展學生的閱讀面,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播放有關詩歌的影片或者歌曲,來深化學生對詩歌創(chuàng)作背景的認識。例如在教學《黃河頌》一文時,通過播放影片《黃河》讓學生感受黃河波濤洶涌、萬丈狂瀾的景象,并通過欣賞贊歌《黃河頌》來體會當時作者創(chuàng)作時慷慨激昂的情感[2]。這樣的形式讓學生對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有深入的了解,并深深體會作者歌頌黃河的深意,同時強化愛國精神。
2.2吟誦詩歌,感受情感美。
在初次朗誦現(xiàn)代詩歌時,我們只能簡單地掌握其基本音律和表層含義,不懂作者創(chuàng)作的深意和文章的主題思想,這也成了現(xiàn)代詩歌教學難點之一。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反復的吟誦來增進對詩歌的了解,體會作者想表達的情感。例如在朗誦我國現(xiàn)代詩歌代表人之一舒婷創(chuàng)作的《致橡樹》時,初讀時我們只知道這是一首主題為愛情的詩,再次朗讀時則可以了解詩歌中“攀援的凌霄花”、“癡情的鳥兒”等具有象征意義詩句的含義,經(jīng)過反復的朗誦才能了解“橡樹“與“木棉”的愛情觀念,體會作者人格平等、相互尊重、同甘共苦、情投意合的愛情觀念[3]。在朗誦時可配以適合的音樂,以營造出詩歌的意境,讓學生感受詩歌的意境之美。
2.3發(fā)揮想象,體會意境美。
現(xiàn)代詩歌文字雖然簡潔,但卻很抽象,存在很多的象征性詞句,讓學生覺得很難理解。所以在現(xiàn)代詩歌的教學中,學生的想象力很重要。教師在現(xiàn)代詩
歌的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引導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去體會詩歌的意境美。例如在學習《在山的那邊》一文時,對詩歌中的“山”含義進行探究的過程中,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好像自己就是詩歌中爬山的人,吃力地爬過一座又一座的山,讓學生感受到“山”所體現(xiàn)出來的沉重感。又如《秋天》一文展現(xiàn)的是鄉(xiāng)村秋季的景色,學生通過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讓自己有置身其中的感受,好像看到了鄉(xiāng)村的農(nóng)舍,捕魚漁船,還有幽靜的山谷[4]。最后教師要求學生將自己的想象在課堂上表達出來,這樣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想象力,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4創(chuàng)新思維,嘗試詩歌寫作。
“學以致用”充分說明了在現(xiàn)代詩歌教學中,學生不僅要掌握課堂教學內容,而且要使所學的知識得到很好的應用。為了讓學生掌握現(xiàn)代詩歌的創(chuàng)作方法和語言表達技巧,我們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力,以模仿的方式來創(chuàng)作屬于自己的詩歌,一方面鞏固課文知識,另一方面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例如學習《理想》之后,讓學生模仿課文的寫作手法來創(chuàng)作屬于自己的作品。有的學生以母愛為創(chuàng)作主題寫道:“母愛如雨露,滋潤我的心田/母愛如陽光,溫暖我的心懷。”這些語句雖然略顯幼稚,但是學生通過自己的語言表達了對生活的感悟,不僅提高了學習現(xiàn)代詩歌的興趣,而且掌握了現(xiàn)代詩歌的寫作技巧,提高了寫作水平。
【關鍵詞】郭沫若;《女神》;詩歌;藝術特色
一、《女神》的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
從1919年下半年至1920年上半年,郭沫若的詩歌創(chuàng)作進入了空前的高峰時期,收獲了大量的詩篇。1921年8月,郭沫若將這一時期所做的154首詩歌結集出版,這就是轟動一時的詩歌集——《女神》?!杜瘛芬詮娏业母锩?,鮮明的時代色彩,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豪放的自由詩,開創(chuàng)了“一代詩風”。郭沫若詩集。收入1919年到1921年之間的主要詩作。連同序詩共57篇。多為詩人留日期間所作。其中代表詩篇有《女神之再生》、《天狗》、《晨安》等。在詩歌形式上,突破了舊格套的束縛,創(chuàng)造了雄渾奔放的自由詩體,為“五四”以后自由詩的發(fā)展開拓了新的天地,成為我國新詩的奠基之作。今有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本,后又重印多次。
中國新詩是隨著“五四”文化運動和“詩界革命”而發(fā)展起來的。詩體解放事業(yè)肇始于,而完成于實踐著“文學為人生”主張的文學研究會諸詩人。1921 年以郭沫若為旗幟的創(chuàng)造社的成立,可謂“異軍突起”,把目光投向“充滿缺陷的人生”。
《女神》運用神話題材、詩劇體裁、象征手法、反映現(xiàn)實。其中《女神之再生》是象征著當時中國的南北戰(zhàn)爭。他曾說過:“在初自然是不分質的,只是朦朧地反對舊社會,想建立一個新社會。那新社會是怎樣的,該怎樣來建立,都很朦朧?!币虼?,女神要去創(chuàng)造新鮮的太陽,但仍是一個渺茫的創(chuàng)造,只是理想的憧憬,光明的追求。但在五四時期,它曾給了廣大青年以力量的鼓舞。
《女神》的藝術網(wǎng)絡是多樣化的統(tǒng)一。激情如閃電驚雷,火山噴發(fā);柔情如清風明月,涓涓流泉。而《女神》中的代表詩篇《天狗》其藝術風格當屬前者。這首詩寫于郭沫若新詩創(chuàng)作的爆發(fā)期,正是青年郭沫若情感最熾烈的時刻。這首詩的風格是強悍、狂暴、緊張的。
一開始詩人便自稱“天狗”,它可吞月、吞日,吞一切星球。而“我便是我了”則是個性獲得充分張揚所帶來的自豪感。所以它是詩人在五四精神觀照下對個性解放的贊歌,也正因有了沖決一切束縛個性發(fā)展的勇氣后,個性才得以充分發(fā)揚,五四新人才具有無限的能量:“我是全宇廟底Energy底總量!”這樣的五四新人將會改變山河、大地、宇宙。總之,《天狗》是五四時期奏起的一曲驚心動魄的精神贊歌。是五四時期人們第一次從詩歌中聽到的勇猛咆哮的時代聲音?!疤旃贰蹦强赏痰簟耙磺械男乔颉钡暮肋~氣概,正是五四時期要求破壞一切因襲傳統(tǒng)、毀滅舊世界的精神再現(xiàn)。而《天狗》只是《女神》創(chuàng)作中詩人情感與藝術碰撞、融合、激濺出的一朵小小的浪花??梢姡杜瘛穭?chuàng)作想象之豐富奇特,抒情之豪放熱烈堪稱詩界一絕。
二、《女神》里的革命精神
《女神》是“五四”狂飆突進精神的典型體現(xiàn),共分三輯。除《序詩》外,第一輯包括《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
第二輯在一九二一年《女神》初版本上分為三部分。自《鳳凰涅盤》至《立在地球邊上放號》共十篇為《鳳凰涅盤之什》,自《三個泛神論者》至《我是個偶像崇拜者》共十篇為《泛神論者之什》,自《太陽禮贊》至《死》共十篇為《太陽禮贊之什》。
第三輯在一九二一年《女神》初版本上分為三部分,自《Venus》至《晚步》共十篇為《愛神之什》,自《春蠶》至《日暮的婚筵》其中《岸上》為三篇共十篇為《春蠶之什》,自《新生》至《西湖紀游》其中《西湖紀游》為六篇共十篇為《歸國吟》。它的所表現(xiàn)的思想內容集中在如下三個方面:
1.個性解放的強烈要求
在文學上,要求張揚自我,尊崇個性,以自我內心表現(xiàn)為本位。個性解放的呼聲通過對“自我”的發(fā)現(xiàn)和自我價值的肯定表現(xiàn)出來。
如:《天狗》中的“天狗”這種沖決一切羅網(wǎng)、破壞一切舊事物的強悍形象,正是那個時代個性解放要求的詩的極度夸張。
《浴海》的自我形象,同樣是實現(xiàn)自我個性解放的詩的宣泄。這種個性解放的要求不僅僅著眼于個人本身,詩人將個體的解放作為社會、民族、國家解放的前提,將它們融合為一體。
2.反抗、叛逆與創(chuàng)造精神的歌唱
反抗、叛逆表現(xiàn)在:《女神》誕生之時整個中國是一個黑暗的大牢籠,這激發(fā)了詩人反抗的、叛逆的精神。
《我是個偶像崇拜者》中詩人表白崇拜自然界與社會界一切象征生命的事物,來否定一切人為的偶像,一切扼殺生機的舊傳統(tǒng),表現(xiàn)出對封建權威的極度蔑視。
《匪徒頌》將列寧、羅素、尼采等人一起贊頌,表達了自己要步其后塵挺身反抗的堅決意志。
創(chuàng)造精神表現(xiàn)在:
(1)《立在地球邊上放號》中相信不斷的毀壞和不斷的創(chuàng)造正是萬物萬事發(fā)展的法則。
(2)對20世紀科學文明的謳歌,如《筆立山頭展望》。
(3)對于大自然的神奇力量的歌唱,詩人筆下的大自然被充分的人化了。如《晨安》《光?!?。
3.愛國情思的抒發(fā)
從《女神》中的《爐中煤》的年輕女郎,《鳳凰涅盤》中更生的鳳凰等形象,不難看出詩人對于祖國的深沉眷念與無限熱愛。
三、《女神》的時代精神
1.《女神》的反抗精神
《女神》的時代精神,首先表現(xiàn)為強烈地要求沖破封建藩籬,徹底地破壞和掃蕩舊世界的反抗精神。《女神》的抒情主人公是一個大膽地反抗封建制度、封建思想的叛逆者,一個追求個性解放,要求尊崇自我的戰(zhàn)斗者?!短旃贰分小拔摇彼俺龅乃剖敲钥駹顟B(tài)的語言,正是猛烈破壞舊事物的情緒的極好表現(xiàn)。這種情緒是與“五四”時期思想解放的大潮流相一致的。因此,詩中的“我”是時代精神的代表者。
2.《女神》的愛國主義精神
《爐中煤》以煤自喻,表示甘愿為祖國貢獻出全部的光和熱;《棠棣之花》、《鳳凰涅盤》、《女神之再生》等作品都是以自我獻身的形式表現(xiàn)出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本身就是一場反帝愛國的政治運動,這場運動所激發(fā)起來的中國人民的愛國激情,通過詩的形式被反映在《女神》之中了。
3.《女神》的進取精神
這是在感受了新的革命世紀到來的氣息所產(chǎn)生的不可抑止的歡欣情緒,也是對前途充滿信心的表現(xiàn)。所以,《女神》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都是對光明、對力量的歌頌,色彩明亮,聲調高亢,氣勢磅礴?!短柖Y贊》表達了詩人對新生太陽的激情;《立在地球邊上放號》歌唱了把地球推倒的偉力;《晨安》的興奮之情更明顯,一氣喊出二十七個“晨安”,把自我與世界貫通,表現(xiàn)了一代新青年的宏大氣魄;《筆立山頭展望》等作品也都表現(xiàn)出求新棄舊的進取心。
參考文獻:
[1] 《郭沫若自傳》第一至四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出版社,郭沫若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2)03-0131-01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取人類優(yōu)秀文化的營養(yǎng),提高文化品位。古詩作為我國科學文化的精髓,是我國文學里的一個奇葩,是我國豐碩的文化遺產(chǎn)。中國古代詩歌記載著中華民族精神文明的歷史,有著獨特的審美風格和博大的精神力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高尚情操、愛國思想、審美情趣、健全人格,都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古代詩歌在小學語文課本中,代表著高品味的文學趣味,小學生可以從古代詩歌中吸取精華,陶冶情操,豐富小學的精神世界,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質。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如何通過古代詩歌教學使學生進一步了解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接受愛國主義熏陶與教育,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學生在古代詩歌教學實踐中受到心靈的陶冶和潛移默化的感染,培養(yǎng)偉大的人文精神等,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教育意義,現(xiàn)將小學古代詩歌教學作一初探,其方法如下:
一、提前預習、查找資料、了解背景
提前預習、查找資料、了解作者及時代背景,拉近作品與學生的距離。古詩詞,它用的是古漢語語言含蓄精煉,句子跳躍性大,許多生活環(huán)境與學生實際相距甚遠。為了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輕松,愉快地學習,很快的融入詩歌的美妙意境,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我在課前布置學生查詢古詩作者及寫作時代背景等資料,這樣即為下一步學習古詩作了鋪墊 ,又培養(yǎng)了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二、以讀為本、領會詩意、感悟詩情
以讀為本”是語文教學的魂。古人對詩歌的理解有著十分精辟的論斷,他們強調讀詩主要品味詩中表達出來的一種意,一種情,一種韻,而不是落得太實,講解太清楚,因為很多詩是只可意會而不能言傳的。詩歌的特點是富于節(jié)奏美,韻律美和意境美,誦讀起來瑯瑯上口,回腸蕩氣,使人百讀不厭。只有把節(jié)奏韻律全讀出來,才能漸漸體會詩歌之精妙,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堅持以誦讀為本,要求學生在理解基本詞義、句義的基礎上,通過誦讀,反復吟詠,體會古詩的韻律,意境。引導學生感受詩歌優(yōu)美的語言文字和豐富的人文內涵,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如,我在教學古詩《望廬山瀑布》時,采取多種讀法。如,范讀、自由讀、個別讀、小組讀、配樂讀、背誦等,從形式各異的閱讀中領會詩人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詩中的意境,激發(fā)學生感情上的共鳴。為了使學生充分體會詩中的意境,配合詩歌內容,我還讓學生扮演詩人誦讀古詩。并配合樂曲伴奏誦讀,使學生仿佛身臨其境,融入了詩境,深刻體會了詩人的思想感情。
三、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想象,領會詩境
詩歌的文字是具有概括性,詩歌描繪的圖畫是粗線條的,意境的跳躍往往較大,因此,要學生準確地理解詩意,深入地融入詩境,離不開教師教學情景的創(chuàng)設。只有讓學生進入詩境,才能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引起情感上共鳴。在情境創(chuàng)設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理解基本詞義、句義的基礎上,自讀自悟,初步領會詩意,再結合詩人當時的背景理解詩歌的內容,然后指導學生將自己置身其中,去品味詩人當時的心境,領悟詩的意境。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境,不僅可以升華學生的思想感情點燃學生思想的火花,而且能夠充分展示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想象力,領會詩人的思想感情。如,我在教學《泊船瓜洲》這一首詩時,首先設景激情,了解詩意。基本過程:1.教師導語揭示題目。2.解題,教師問:“泊船瓜洲”是什么意思?讓學生通過查找資料解讀。3.誰能簡介作者及時代背景?在學生簡介的基礎上,教師再投放課件加以補充。4.品讀詩歌,理解詩意。先讓學生自讀,讀出韻味,再同桌交流,初步領會詩意。再深究詩意,悟出詩情。在學習詩句時我提出以下問題:1.作者是在什么情況下,什么時候泊船瓜洲的?2.京口,瓜州,鐘山在什么地方?3.王安石的故鄉(xiāng)是哪里?4.“一水間”“一水”指什么?“間”是什么意思?5.“春風又綠江南岸”。“綠”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作者要用“綠”字?這個“綠”字好在哪里?6.“明月何時照我?!北憩F(xiàn)了作者的什么心情?通過一系列問題,激發(fā)學生學習詩歌的熱情,在老師的引導下,讓學生慢慢地走入詩境。不但幫助學生理解了詩意,體會了作者的思想感情,還引導學生,領會詩人在寫作時發(fā)揮想象,用詞巧妙。
四、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進行詩歌教學
關鍵詞:古典文學;現(xiàn)代文學;影響
1.前言
現(xiàn)代文學是時展的產(chǎn)物,同時也是受傳統(tǒng)的民族文化影響而自然形成的。魯迅先生曾經(jīng)評價現(xiàn)代文學說:“符合世界的時代思潮合流,而又并未禁錮中國的民族性?!惫诺湮膶W對現(xiàn)代文學詩歌、小說、散文產(chǎn)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其愛國明理、誠信守禮、勇敢自強的核心是歷經(jīng)時代幻化而永恒不變的,是文學歌頌和贊揚的主題?,F(xiàn)代文學的產(chǎn)生對古典文學是一種精神上的繼承和內容與形式上的革新的關系,在保持古典文學內涵不變的情況下,又為其增添了新的時代特征和內容?,F(xiàn)代文學從優(yōu)秀的古典文學中汲取精華發(fā)展自身,因此說古典文學為現(xiàn)代文學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2.古典文學對現(xiàn)代文學詩歌產(chǎn)生的影響
我國是詩的國度,古典詩歌成就斐然,有著自身獨特的韻味和意義。自之后,白話文得到了大力提倡,涌現(xiàn)出了大批的現(xiàn)代詩人,他們使用白話文作詩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但是現(xiàn)代詩從詩歌的意境、韻律、形式上看,大多卻來自傳統(tǒng)的古典詩歌。
2.1對現(xiàn)代文學詩歌意境的影響
意境是指詩歌創(chuàng)造中通過語言文字構建的詩歌環(huán)境,使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可在精神層次上引起共鳴。古典詩歌尤為重視對意境構造,詩仙李白、詩鬼李賀、詩圣杜甫可謂是對意境的描寫達到一定境界的高手,王維更是被人稱作“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代表。比如王維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營造了一種山間秋夜寧靜而有生機的意境,石上流動的清泉,松間照耀的明月,歸來的泛舟漁人,表達了作者高潔的情懷和脫俗的精神追求,讀者仿佛是路過的游人,此種意境很容易與人產(chǎn)生共鳴。受古典詩歌的影響,現(xiàn)代詩人對情景交融的創(chuàng)作手法的運用成就了現(xiàn)代詩歌的意境美。比如冰心的現(xiàn)代詩《成功的花》,“人們只羨慕它現(xiàn)時的明艷,然而,當初他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通過營造花兒綻放背后的苦楚,表達人們成功的得來不易。徐志摩的詩句“一卷煙、一片山,幾點云影;一道水,一條橋,一支櫓聲;一林松,一叢竹,紅葉紛紛;艷色的田野,艷色的秋景,夢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隱,”簡單的幾句寫景,意境和心情便全然而出。這中創(chuàng)作手法以是古典詩歌的意境創(chuàng)作為基礎,進行了現(xiàn)代的創(chuàng)新和改變。
2.2對現(xiàn)代文學詩歌韻律的影響
古典詩歌對韻律要求非常嚴格,有其必須要遵守的規(guī)律,對音調的搭配、字詞的協(xié)調十分講究,盛唐之后的格律詩在社會得到了較為廣泛的傳播;對押韻和對偶的運用也較為講究。比如杜甫的《三絕句》, “楸樹馨香倚釣磯,斬新花蕊未應飛。不如醉里風吹盡??扇绦褧r雨打稀?!泵烤涞淖詈笠粋€字都是押韻的,“飛”和“稀”同屬平水韻,在今天讀來不押韻,但其實是押韻的。俞平伯和聞一多創(chuàng)作的現(xiàn)代詩歌最具古典詩歌的韻律美,俞平伯的詩歌大部分都是來自古典詩詞的。湖畔詩人也曾經(jīng)創(chuàng)作過一些具有格律特點的詩歌。與傳統(tǒng)的古典詩歌相比,現(xiàn)代詩歌對韻律的要求更加靈活多變,更加注重實用美。除此之外,在詩歌的創(chuàng)作的形式上也受到了古典詩歌的影響,現(xiàn)代詩歌繼承了古典詩歌的簡短形式,以宗白華的詩歌為例,特點尤為顯著,簡短凝練,瑯瑯上口,蘊含著豐富的含義。
3.古典文學對現(xiàn)代文學小說產(chǎn)生的影響
古典小說的發(fā)展已經(jīng)相當成熟,對現(xiàn)代文學小說的影響也是最大的。當時古典小說的一些主題表達和小說結構被沿襲了下來,甚至古典小說的內容也被現(xiàn)代人津津樂道,甚至在其基礎上進行翻版和創(chuàng)新。
3.1對現(xiàn)代文學小說主題的影響
在古典小說中“仁義禮智”、“愛國思想”等是小說永恒的主題,是當時社會人們追求境界的一種反應和體現(xiàn),通過作家的筆贊揚了社會的傳統(tǒng)風氣,諷刺了不良的社會現(xiàn)象。比如古典小說《儒林外史》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儒林外史》以諷刺的手法表達對當社會黑暗的控訴?,F(xiàn)代作家魯迅的《故事新編》受古典小說《儒林外史》的影響,以暗喻和諷刺的手法表現(xiàn)時代的主題,給人以深刻得反思。著名的古典小說《紅樓夢》從誕生一直到今天,依舊受到了眾多讀者的喜愛和熱捧。小說里詳細闡述了當時社會的生活場景,展現(xiàn)了一個家族從繁榮到衰落的整個過程,濃縮了歷史的變遷。對封建貴族的制度進行了批判,提倡人性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可以說是社會的一個進步?!都t樓夢》的主題在現(xiàn)代小說中經(jīng)常有所體現(xiàn)。老舍的《家》、《春》、《秋》等都吸收了古典小說的主題內涵。
3.2對現(xiàn)代文學小說結構的影響
小說的結構對表達小說的主題有著重要作用,古典小說的結構特點尤為明顯,比如《紅樓夢》采用的章回體的結構,其他小說的特點在現(xiàn)代小說中經(jīng)常被模仿。比如張愛玲的《沉香屑》、《傾城之戀》在古典小說結構的基礎上進行了創(chuàng)新,但是人物說話的語氣、描寫的場景極易使人聯(lián)想到古典小說中的情景。趙樹理的《小二黑結婚》運用的白描和故事性的記敘手法都來自古典小說,《金粉世家》、《呂梁英雄傳》的小說結構則繼承了章回體的手法,
4.古典文學對現(xiàn)代文學散文產(chǎn)生的影響
在古典文學的發(fā)展過程中,產(chǎn)生了大量的優(yōu)秀散文,至今都被不斷的傳誦和研究,如先秦時期儒家的《論語》、歷史散文《左傳》,兩漢司馬遷的《試劑》,唐宋時期的《古文觀止》等。現(xiàn)代作家受到了古典散文的熏陶和影響,對現(xiàn)代散文進行創(chuàng)作時,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借鑒了古典散文的創(chuàng)作風格和內涵。
4.1對現(xiàn)代文學散文風格的影響
散文風格是文章在形式和內容上所呈現(xiàn)出的一種和諧統(tǒng)一的藝術特性,與作者的個性和表現(xiàn)習慣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古典的散文風格受當時文化環(huán)境和社會背景的影響,在表達上較為含蓄,語言大多較為清新秀氣,情感細膩,書生氣質濃厚。現(xiàn)代散文繼承了古典文學的清新獨特的語言表達方式,冰心的散文風格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古典散文的影響,并將這種風格特點與西方的典范相融合,創(chuàng)造了獨特的散文風格。除此之外,著名散文家林語堂在創(chuàng)作散文時經(jīng)常用到文言詞和古典散文的句法,排偶、對仗等方式的運用,也可以看出現(xiàn)代散文深受古典散文風格的影響。
4.2對現(xiàn)代文學散文體制的影響
散文體制是指文章的類型,根據(jù)文章所表達中心思想的方式將散文分成幾種類別。先秦時期便創(chuàng)立了我國文學的議論與敘事的散文體制,漢朝以哲理性散文著稱,唐宋的情景散文尤其引人重視,明清的小品文在文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隨著古代散文體制的不斷發(fā)展,逐漸走向成熟。比如古典散文《桃花源記》,屬于情景交融式的散文,通過對環(huán)境的夸張渲染,表達了作者內心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大同社會的追求?,F(xiàn)代散文依舊保留著議論散文、敘事散文、寫景散文等體制,并集古典散文之眾長,融合了百家散文體制的特點,發(fā)揮出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魅力。比如朱自清的寫景散文《春》、《荷塘月色》,張曉風的議論散文《行道樹》等。在古典散文的基礎上對現(xiàn)代散文的體制進行了創(chuàng)新,但歸根到底,離不開古典散文的影響。
5.結束語:
古典文學成就了許多著名的作家和杰出的作品,是我國文學寶庫中熠熠生輝的珍寶,也是中華兒女和世界人民用之不盡的文化遺產(chǎn)。古典文學對現(xiàn)代文學的影響是眾多學者長久以來共同研究的話題,探討古典文學的構成因素和精神內涵對發(fā)展現(xiàn)代文學是具有重要意義的。除了本文闡述的在詩歌、小說、散文方面的影響之外,對話劇、戲劇等均有影響作用,對古典文學的研究仍需要更多人的關注和實踐。
參考文獻:
[1]劉瑩. 淺談我國古典文學對現(xiàn)代文學的深遠影響[J]. 學理論,2013,02:164-165.
[2]盧曉霞. 論中國古代文學對現(xiàn)代文學的影響[J]. 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09:45-46.
技校語文課本編排了一個單元的詩歌,其中有現(xiàn)代詩,當代詩,外國詩等。下面本人就新詩的審美教育談談幾點看法:
一、理解教材的審美內容
美育,強調的是以美育人,以情感人,從而達到陶冶心靈,塑造健康人格的效應。美育是一種“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過程,它的作用在于熏陶,在于潛移默化。詩歌有著豐富的美育內容,為學生的美育提供豐富的基本教材,因為許許多多的詩歌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它能敲開讀者的心扉,震撼著人們的心靈,給人予美的享受。所以在新詩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力求醞釀出一種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感,喚起學生審美需求,引導學生領悟詩歌蘊含的自然美、藝術美、形象美,使學生對美產(chǎn)生共鳴。如《再別康橋》一詩,徐志摩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清幽優(yōu)美的畫面,傾注了詩人對康橋的惜別、眷念和略帶憂傷的情感。在教學中,老師首先要把握和準確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礎上進行范讀,然后引導學生反復誦讀,讓學生在朗讀中慢慢品味詩中節(jié)奏美和韻律美,理解作者所描述的優(yōu)美畫面體現(xiàn)康橋的幽靜的環(huán)境,給人以美的享受。詩人將自己多年來對母校的感情,寄托在一個色彩鮮明、寧靜、柔和的美的境界:河畔夕陽中的柳條披上一層金色,那婀娜多姿的影子映在水中就像美麗的新娘的影子在水中蕩漾;又如柳陰下的清泉,寄托著詩人彩虹般的夢想,詩人乘著一葉小舟,往小河深處去尋找自己的所追求的夢,但他能找到嗎?后面寫的哀愁的笙簫,沉默的夏蟲草,靜立的康橋,卻又烘托著惆悵的氣氛,所以詩人只好揮著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而悄悄的走了,這就體現(xiàn)詩人較復雜的思想感情,正如人們常說的“美中不足”,讓讀者感受到一種寧靜而略帶憂傷的美。又如郭沫若的《爐中煤》一詩,我們要引導學生理解這首詩是托物言志,表達詩人對祖國熱烈而深切甚至可以為祖國奉獻一切的思想感情。詩人把祖國喻為“年輕的女郎”他認為祖國既美麗又富有朝氣,這是他對“五四”以后祖國呈現(xiàn)新氣象臺的認識,而爐中煤的形象特征是火紅、熾熱,爐中煤的生命價值在“燃”中得到呈現(xiàn),得到升華,這正是詩人對祖國的一腔熱血的自白――愿為祖國奉獻自己的一切。詩人巧妙將“年輕女郎”和“爐中煤”聯(lián)系起來,淋漓盡致地抒發(fā)了自己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讓讀者感覺到這表面黑黝黝的煤,卻有一種令人敬佩的內在美。在李瑛的《我驕傲,我是一棵樹》一詩中,我們要幫助學生通過對一棵樹的“自白”內容的理解,引導學生認識剛正不阿、坦蕩正直、愿為祖國和人民奉獻一切的美好心靈。在裴多菲《我愿意是急流》一詩中,我們可以引導學生理解作者既是表達對愛情的忠貞與渴望,又是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至于《孤獨的收割人》這首詩在于引導學生認識普通勞動者身上獨特的美。
二、引導學生對美的理解和欣賞
美育不僅能陶冶情操,增強人的修養(yǎng),而且也開發(fā)學生智力,對于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學生在對美的事物認識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不僅是情感上的愉悅,而且思維能力,想象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1、閱讀詩歌首先要理解意象。意象是詩人賦予寓意的形象,是詩歌鑒賞和審美的基礎。所以我們要啟發(fā)學生在詩中找出相關的意象,如《我愿意是急流》詩中就包括許多意象:急流、小河和小魚,荒林和小鳥,廢墟和常春藤,草屋和火焰,云朵、破旗和夕陽。這些意象是詩人精心設計的,這些意象有何特殊意義呢?其實每一組意象前者都是為了襯托和保護后者,從而表達了詩人對愛情的忠貞與渴望。又如《爐中煤》一詩,詩人把祖國比作年輕的女郎,自己則為爐中之煤,煤雖然粗黑丑陋,“被埋在地底多年”,今朝“重見天光”,所以決心為“我心愛的的人兒,燃到了這般模樣”。在教學中我們要通過詩中的意象,引導學生理解作者表達對祖國的眷念和熱愛,甚至可以為祖國貢獻一切的愛國主義情感,這就是詩中表達的美,它是一種心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