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寵物助理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1建立執業獸醫精細化管理機制在我市實施畜牧獸醫精細化管理工程基礎上,圍繞執業獸醫管理職能職責,剖析執業獸醫管理內涵和管理形勢,評估管理風險點,制定工作目標、風險應對措施和考核指標,建立了執業獸醫考試檔案、注冊信息檔案和診療行為監督檔案等管理檔案。編寫《精細化管理手冊》,明確執業獸醫資格審查、考試、信息備案、監督管理等程序和責任主體等內容,做到“職責清晰、任務明確、程序嚴格、執行有力”,建立了執業獸醫“職能職責精細化、崗位標準精細化、考核指標精細化”的管理機制。
1.2開通執業獸醫信息服務平臺在北京市農業局網站設立了“執業獸醫”專欄,專欄建立了熱點信息、政策信息、考務動態、考試指南、執業管理和執業獸醫資格考試查詢等7個板塊宣傳執業獸醫相關政策、法規、報名、考試、注冊和監督管理等相關內容及動態信息,為社會提供查詢、了解執業獸醫資格考試情況。
1.3精心組織執業獸醫資格考試為確保執業獸醫資格考試工作順利開展,每年提前3個月制定下發實施方案,明確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成立考試領導小組,明確職能職責。
1.3.1宣傳動員開展執業獸醫制度宣傳月活動,通過媒體、網絡和報紙宣傳執業獸醫制度、報名流程及相關法律法規。通過印發《考務工作實施方案》、召開專題部署會議,對執業獸醫資格考試涉及的網上報名、現場審核、考務培訓和安全保密等一系列工作進行部署,明確各部門職責分工及各項工作完成時限,動員相關人員做好執業獸醫資格考試籌備工作。
1.3.2組織實施在組織實施過程中,重點做好考試信息公布、資格審查、考務保障和現場考試等工作。通過媒體和網絡向社會公告,公布執業獸醫資格考試的報考地點、報考條件、報考方式、考試內容、成績查詢和咨詢電話等事項。組織考生現場或網絡報名、資格審查及復審。2010—2012年經復審符合考試資格人數累計7293人,2010年2645人,2011年2449人,2012年2199人。協調保密、公安、衛生、交通、電力和通信等部門,做好試卷保密、安全保衛、醫療保障和應急處置等工作,成立考務、應急保障、后勤保衛、試卷保管和巡考等工作小組,對巡考員、機要員和監督員等考務人員進行考務規則培訓。考試現場安排巡考員對考務人員履責情況、考場秩序等情況進行巡視監督,加強考場紀律管理。
1.3.3總結分析考試結束后,組織各工作小組全面總結考試工作取得的成績和典型經驗,分析遇到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和措施,為下一年考試奠定基礎。
1.4完善執業獸醫注冊制度《執業獸醫管理辦法》規定取得執業獸醫師資格證書或執業助理獸醫師資格證書后,從事動物診療活動的,應當向注冊機關注冊或備案。執業獸醫注冊是獸醫從業的一項行政許可行為,落實執業獸醫注冊制度是做好執業獸醫管理和監督的重要保障。
1.4.1注冊機構及注冊期限2011年北京市農業局下發了《關于執業獸醫注冊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明確了各區縣動物衛生監督管理局(辦公室)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執業獸醫師注冊和執業助理獸醫師備案工作,規定了動物診療從業人員申請注冊的具體時限,2011年1月1日后申請注冊從事動物診療活動的,必須取得執業獸醫資格;2011年1月1日前已從事動物診療活動的,在2013年12月31日前必須取得執業獸醫資格,否則不得從業。這一規定既給動物診療從業人員較寬裕的緩沖時間,又督促其盡快取得執業獸醫資格,有效促進了執業獸醫制度的建立。
1.4.2注冊與備案在執業獸醫注冊備案管理工作中做到“四統一”:統一審核程序。制定了注冊申請材料受理、審核、時限等。統一申請表格。制作了執業獸醫注冊申請表、執業助理獸醫師備案申請表等樣本。統一發放管理。執業證書由北京市農業局統一印制,發放至各區縣,各區縣設立專人管理執業證書,負責證書的申領、收回、注銷和統計等管理工作。統一填寫規范。起草了《獸醫師執業證和助理獸醫師執業證填寫規范》,要求規范填寫執業證書。
1.4.3信息管理以執業獸醫信息管理系統為平臺,做好執業獸醫注冊信息的錄入、審核、通報。區縣獸醫主管部門錄入執業獸醫基本信息和執業活動年度報告上報情況。動物衛生監督機構通過系統收集執業獸醫基本信息、執業活動定期報告情況,在監督執法中對信息進行核對,并將違法違規行為錄入到誠信記錄中。市農業局定期匯總各區縣錄入的注冊信息、年度報告和違法行為等情況,對未執行年度報告、注銷執業證書等情況的執業獸醫信息向全市職能部門進行預警通報,采取跟進措施加強管理。
1.5推進執業獸醫誠信自律體系建設北京市以規范行為為核心、以從業準入為抓手、以誠信記錄為載體、以行業協會為依托,引導執業獸醫樹立誠信理念,強化自律意識,構建執業獸醫依法執業、規范從業、優質服務的誠信自律體系,以此塑造執業獸醫良好形象。一是將執業獸醫誠信記錄錄入執業獸醫信息管理系統,建立獸醫行業人員記錄查詢系統,促進執業獸醫誠信自律。二是收集整理執業獸醫信用信息,參考誠信記錄,定期監督執業獸醫從業行為,督促提升獸醫服務質量。三是鼓勵支持行業協會,2002年北京市多家寵物醫院執業獸醫倡議成立協會,自發組建籌備委員會,2007年在北京市農業局的大力支持下,經北京市民政局社團辦審批許可,成立了北京小動物診療行業協會。定期開展醫德教育、職業培訓和診斷技術等學術交流會議,宣傳政策法規、交流經驗和培訓國內外先進技術,提高執業獸醫的技術水平,加強醫師的職業道德教育,促進國內外小動物診療行業的技術交流,強化行業自律與合作。
1.6健全執業獸醫監督機制
1.6.1日常監督與專項整治相結合從動物診療機構、動物飼養場入手,規范動物診療和疫病防治行為,進而推動執業獸醫從業行為監管,在日常監督執法中按照“風險分級、量化監督、檔案管理”的監督模式,根據診療機構的接診數量、動物飼養量、動物疫病防控措施和執業獸醫人員資質等情況,設置風險因子和風險系數,按照風險級別由高至低分為A、B、C三個級別,結合區域監管對象分布等綜合情況,確定量化監督指標,實施日常監督。依據動物疫病防控形勢和多發性違法行為,適時開展專項整治活動,全市聯動集中整治違法行為,形成高壓執法態勢。2012年開展了查處不使用病歷或處方箋、未公示從業人員基本情況、未經執業獸醫注冊從事動物診療活動等三個專項活動,共處罰36起,有效遏制了“無證行醫“”借殼行醫”等行為。
1.6.2宣傳告知與監督執法相結合目前,我國執業獸醫制度處于起步階段,社會對執業獸醫認知度不高。有鑒于此,一方面,利用多種途徑開展以動物防疫法律法規、執業獸醫管理法規和安全使用獸藥知識為主題的宣傳活動,提高社會對執業獸醫的認識,增強執業獸醫法律意識。另一方面,通過網絡、媒體曝光典型案例,在動物診療機構懸掛公示牌公布監督舉報電話,加強社會監督力度。
1.6.3服務引導與監督管理相結合執業獸醫隊伍是我國獸醫體系的主力軍,事關獸醫社會化服務水平,事關獸醫事業健康發展。目前,受多種因素的制約,我國執業獸醫隊伍存在專業技術低、知識結構單一等問題,對這些不足之處,要在監督管理中加強對執業獸醫的服務和引導。具體做法是:鼓勵鄉村獸醫、村級防疫員和飼養場獸醫參加執業獸醫資格考試,引導其積極學習獸醫理論知識,告知相關政策法規。積極協調處理動物診療糾紛,結合醫療糾紛中暴露的問題,指導執業獸醫改正不規范行為,合理避免醫療糾紛,2012年北京市協調處理動物醫療糾紛40余起。
2存在問題
2.1執業獸醫人員數量存在較大缺口按照《動物防疫法》《執業獸醫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規定,從事動物診療和動物保健活動的獸醫人員均應該取得執業獸醫資格。目前,北京市有動物醫院299個,動物診所64個,養殖場2500余個,而取得資格證書的執業獸醫師只有1789名,執業助理獸醫師1485名。執業獸醫人員數量與實際需求存在較大缺口。
2.2繼續教育難以執行執業獸醫應當定期參加獸醫專業知識和相關政策法規教育培訓,不斷提高業務素質。但是,目前執業獸醫參加繼續教育需要自行支付培訓費、占用工作時間,多數人沒有積極性參加。
2.3崗位分配不均通過本市近3年執業獸醫考試和注冊情況顯示,執業獸醫崗位分配極其不均衡,從事寵物診療的執業獸醫人員明顯多于其他崗位。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寵物診療行業工資待遇高,工作環境好,吸引了大批人才;其次是從事寵物診療人員多數是高校畢業生,學歷、個人素質整體高于飼養場獸醫、鄉村獸醫,較容易通過資格考試。
3建議
3.1提高獸醫教育水平獸醫專業院校要做到基礎理論和臨床操作并重,提升實際操作能力。另外,為養殖場獸醫、鄉村獸醫、村級防疫員提供獸醫教育機會和扶持。
3.2執行臨床技能考試我國執業獸醫資格考試內容包括綜合知識和臨床技能考試,而臨床技能考試尚未執行,隨著執業獸醫考試制度的推行,執業獸醫數量基本滿足實際需要,應適時執行臨床技能考試。
李小璐與李冰冰
一個是少年得志后心力不足,一個是蟄伏已久苦盡甘來?!渡倌陱埲S》、《緣分的天空》、《豪俠》……一次次的合作讓兩人成為了無話不說的好友。小璐認為緣分之外,兩人連五官都有些相似,臉上的零部件像是一個車間出的產品,尤其是眉毛、眼睛和嘴。
李小璐曾爆料李冰冰在不高興的時候非常喜歡打耳洞,其實小璐在耳朵和身上已經穿過13個洞了。
小璐熱愛自拍,經常用彩信將靚照發給李冰冰,強迫她欣賞并要求贊美,被李冰冰形容為難以忍受的自戀行為。
這兩位共同的藍顏是任泉,據說任泉名下的那個吸引各地大腕小腕前仆后繼一親芳澤的川菜館“蜀地傳說”的名號,就是來自李冰冰的創意。
劉若英與周迅
當年若不是劉若英推辭了導演邀請她出演林徽因的邀約,周迅也就不會走入《人間四月天》的劇組了吧?兩個女人,一個堅強隱忍,一個純情才智,被愛與愛的兩難讓多少人的一生失衡。據說徐志摩的原配張幼儀一直最恨的都是讓自己的婚姻從開始就陷入無望的林徽因。用心表演兩個女人被帶入角色,劉若英壓抑得釋放無門,而周迅在戲外還痛哭著向她說抱歉。兩個感性的女子就此結下友情。
奶茶口中的周迅是個直接仗義的女孩,這樣的朋友是她最喜歡的,她會不帶婉轉地指出自己作品中的不足,像小孩子一樣真實可愛。奶茶曾說過,“或許藝人之間建立可信任的關系并不容易,但周迅真的是我最好最好的朋友?!?/p>
《天下無賊》的殺青慶功會上,我們看到了挎著奶茶的周迅,這個編外的明星是特地來探班好友,而在一次周迅飛去威尼斯影展找奶茶相聚的時候,李大齊作為優秀的造型師被劉若英介紹給了她,于是這個小女人投進一段新的戀愛旅程,可惜最后以分手結束了。
沈暢與周迅
這對兒因為曾是同公司藝人,所以有過幾次合作經歷,沈暢是周迅入行后相交最久的一位朋友,周迅曾說:“這么多年,她心底的東西沒有變過,奶茶和她是我最好的朋友?!?/p>
有時周迅去做采訪,沈暢就會安靜地坐在一旁耐心陪伴。喜歡DIY的沈暢將自己親手完成的胸針配飾作為生日禮物送給了周迅,據說那是她最得意最心愛的作品。
李小冉和謝娜
突然覺得倒退個十年,李小冉去飾演林妹妹再合適不過。蒼白面色、緊閉薄唇,虛弱的美麗,淡淡的哀愁。要是非讓謝娜在紅樓群芳中軋上一角的話,能讓林妹妹吐血歸西的非她莫屬了。
兩人同為金牛座,個性風格卻是南轅北轍。生活中的小冉是謝娜口中的“絕世好老婆”,烹飪一流、置裝考究、對朋友無微不至,懂得如何享受生活。謝娜去她家做客,享受的是貴賓級待遇――進門擺拖鞋,泡上一杯養顏玫瑰茶,叫來按摩師放松筋骨,換下的衣服也被小冉疊得整整齊齊,臨睡前,一杯牛奶已經備在床頭……謝娜忙時,寵物比雄犬就放在小冉家照顧,小冉帶它美容、體檢,比本主更心細有愛。
二人如何結緣無從考證,只知何炅老師也是小冉的損友,同樣是金牛座。他伙同小冉認定謝娜是瘋牛座,又聯手謝娜指控小冉有照顧別人的強迫癥,可見,閨密關系再鐵有時也很容易因男人而產生分裂的。
楊雪與高圓圓
兩個漂亮的北京姑娘是在“四小公主”封面拍攝時相識的。因為有著相同的成長環境、相同的廣告女郎經歷,一見如故的兩人在傾談之下發現雙方無論是性格還是為人處世的態度都十分接近,于是發展成了無話不說的“姐妹淘”。
在高圓圓的眼中楊雪是個惹人疼愛的小朋友,而楊雪認為在娛樂圈找到一份純粹的友誼并不容易,高圓圓的真誠淡然更顯珍貴。所以楊雪宣稱:我們的友情比海深,比天高!這絕不是夸張!
某次楊雪在橫店拍戲,利用只有一天的休息時間,還跑到杭州和坐飛機趕來的高園園見面,兩個人湊到一起永遠有說不完的話。所謂惺惺相惜,相信這對美女攜手在哪里出現都會是被關注的焦點吧。
林志玲與趙薇
這對本沒什么關系的女明星,卻因為一部《赤壁》而相識,但也正是因為這個機緣,讓她們成為爭風吃醋的一對。原因就是林志玲不服自己的花瓶形象,在片中只有兩句臺詞,而對方卻有大段的戲份。
不過,演技都很好的兩位,在公共場合卻有著天然的默契,在影片首次見面會上,看著臺上分坐兩邊的二人,記者也拋出了這一最具火藥味兒的問題,見慣了各種問題的林志玲卻很是冷靜地表達了自己的態度:“戲份多少并不是問題,問題是是否能出現得恰如其分。在片中我和趙薇是以姐妹相稱,喜歡一起騎馬,性格有很大差別,但我認為自己的臺詞戲份都很恰如其分?!闭f完此話,林志玲還不忘側目相望另一邊的趙薇,二人相視一笑。
高圓圓與袁泉
和上一對爭風吃醋的目標不同,這兩人爭的可不是幾句臺詞那么簡單,她們爭的可是實實在在的大活人。不說大家也知道要爭的是誰,因為一部話劇,就鬧出了什么留宿他人公寓的新聞,可真是不簡單,動腦子想想,這肯定是劇組借機炒作。
但卻又有人冒出來說什么袁泉與夏雨關系惡化,已經分手的傳聞。這之后,男女三人出現在任何場合都被追問到這一話題,就算事情并不如傳言所說,但莫名被說成感情遇險,誰也不會高興,所以即使從沒有過任何接觸的這兩位,也是絕對的不和。
李冰冰與范冰冰
別看這兩位都叫“冰冰”,但卻沒有讓這對圈里的“冰冰姐”變得情同手足、姐妹情深。即使是兩人在同一個公司時,也是相見似仇人。當李冰冰在某外景地拍戲時,公司曾安排范冰冰前去探班,本意是想表明姐妹之情,可誰知到了現場卻鬧得更兇。當時在現場的一位記者回憶說:“一冰冰在對著所有電視臺攝像機突然向對方說了句‘姐姐辛苦了’,讓現場一下陷入了尷尬,而另一冰冰也不示弱,立刻回了句‘謝謝姐姐’,令眾記者啞口無言的同時,也在贊嘆二人即使不和到這地步,說話時還都保持著甜美微笑?!蹦慷眠@一幕的記者說,到現在他都記得那一刻現場氣氛有多冷,而接受完采訪后,兩“冰冰”便各忙各的互不理睬。
【關鍵詞】單片機;Modbus協議;多機通信
1.緒論
目前單片機滲透到生活的各個領域,幾乎很難找到哪個領域沒有單片機的蹤跡。導彈的導航裝置,飛機上各種儀表的控制,計算機的網絡通訊與數據傳輸,工業自動化過程的實時控制和數據處理,廣泛使用的各種智能IC卡,民用豪華轎車的安全保障系統,錄象機、攝象機、全自動洗衣機的控制,以及程控玩具、電子寵物等等,這些都離不開單片機。更不用說自動控制領域的機器人、智能儀表、醫療器械了。在大部分單片機應用領域都是多個單片機構成一個多機通信系統,他們之間相互通信接收、發送和處理信息,發揮整體的作用。
Modbus協議是MODICON公司推出的一個開放式現場總線的通信協議,由于得到眾多儀表廠家的支持,正在成為儀表及智能終端的工業標準,目前,多數智能儀表已利用該協議向戶提供通信接口,隨著儀表和通信技術的發展,Modbus協議由Standard Modbus(標準型)發展到Modbus Plus(增強型)。Modbus的通信方式為主從方式。主方首先向從方發送通信請求指令,從方根據請求指令中的功能碼向主方發回數據。每個從方都有自己獨立的地址。主方所發的請求幀和從方所發的應答幀都是以從方地址開頭的。從方只讀發給自己的指令,對以其他從方地址開頭的報文不予理睬,并對接收到的正確的報文予以應答,這種一問一答的通信模式,大大提高了通信的正確率。但是在多機系統中,要求既有主機與從機通信,也要有從機與主機通信,這種結構的系統是無法滿足要求的。
單片機多機通信的目的是實現分布式處理系統,其通信方式有很多種,應用前景廣闊,具有很大的研究意義!
2.本設計的主要內容
設計制作一個一主二從的多機通信系統,用Modbus協議實現他們的通信,設計內容是:(1)選擇系統元件;(2)設計一主二從三個分立系統;(3)完成一主二從的硬件制作;(4)根據Modbus協議編寫多機通信程序;(5)系統整體調試;(6)撰寫設計說明書。
擬解決的關鍵問題:采用Modbus協議的RTU格式來進行數據的發送和接收。
本課題的任務是在研究傳統的多機通信系統的基礎上,設計一種基于51系列單片機AT89S52采用Modbus協議實現的主從式多機通信系統。本系統分為一個主機和兩個從機。主機通過串口向從機單片機發送制定格式的數據,從機單片機接收數據并作出相應,從機通過液晶來顯示通信的狀態。主機先發送的識別地址,等對應的從機識別后,主機將數據發給對應從機,從機進行CRC校驗,然后將校驗碼發回從機和主機的校驗碼對比,相同則確認接收正確,否則就是接收到的是誤碼。接收完之后,將接收到的數據給單片機顯示在1602液晶顯示屏上。
本系統的硬件設計比較簡潔,重點在于軟件設計:根據Modbus協議對主從機的編程,其中對接收數據的校驗很是重要,CRC的算法要通過編程來實現,并將發送方和接收方的校驗碼比較,確認數據的準確性。
3.系統的設計方案
系統的總體結構如圖1所示。
本系統的模塊:(1)主機模塊;(2)1號從機模塊;(3)2號從機模塊;(4)1602液晶顯示模塊。
系統的設計目標是采用Modbus協議實現一主二從之間的串行通信功能,由三個大模塊組成:包括了一個主機和兩個從機,其中兩個從機中加入了1602液晶顯示模塊用來顯示接收到的數據。
整個系統功能是將主機和兩個從機通過單片機的串行接口連接起來,由主機向兩個從機發送數據,先發送接收從機的地址到從機,從機判斷是否發給自己,地址對應則接收主機發來的數據,然后由單片機送入1602液晶顯示出來。
4.硬件的總體設計
課題中設計的多機通信系統有一個主機、兩個從機和顯示模塊,硬件上則要有三個單片機系統和顯示部分。而單片機具有集成度高,系統結構簡單,價廉輕便等眾多優點,而且技術也很成熟,同樣具有全雙工串行通信能力,可以實現多片單片機串行通信的功能。本系統主要由電源、復位、處理器、顯示器等電路組成。
5.軟件的總體設計
課題要求設計一個由一個主機和兩個從機組成的通信系統,采用ModBus通訊協議對本通信系統進行編程,實現一主二從的通信系統正常通信功能。整個系統的軟件設計根據ModBus通訊協議的協議規約,分別對主機和兩個從機編程,然后在從機程序中加入LCD顯示程序,對從機接收的數據情況進行顯示。
本多機通信系統的主機系統部分程序流程圖如圖2所示。
本多機通信系統的從機系統部分包括該從機與主機通信部分和1602LCD液晶顯示部分。從機系統的程序流程圖如圖3所示;1602LCD液晶顯示部分流程圖如圖4所示。
6.總結
工作表明:Modbus協議是一個工業上很熱門的通信協議,本多機通信系統采用Modbus協議實現一個簡單的主機與兩個從機之間的通信。Modbus協議的規約很是完善,特別是對從機接收之后進行的CRC校驗。CRC校驗的算法比較復雜,但是正因為這樣的算法,保證了從機接收到主機的數據的正確性,保證了通信的質量。通信的質量是非常的重要的,這個直接影響到多機通信的意義,假如接收的數據是錯誤的,那么這個多機通信系統就沒有作用,系統就沒有實際意義。本系統中實現了主機和兩個從機的順利通信,此課題的意義也體現出來,多機通信系統在工業系統中應用的特別多,雖然本課題中的多機系統只是實現了多機之間的簡單通信功能,但是它很有課題意義和研究價值。
目前本系統尚存在缺陷。比如本系統中的主機和兩個從機通信,主機只能是一個,主機不可以變成從機,而從機也不可以變成主機,主機和從機之間具有不平等性,只是單向的通信。由于各方面的因素,目前只做了這些,只實現了簡單的多機通信的功能。
在多機通信的平等性方面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比如可以在多機通信之前先確定三個之中的一個單片機作為主機,其他兩個為從機,然后進行多機通信,實現這個功能需要加上鍵盤模塊,采用鍵盤來設置主機和從機。實現這些功能則可以將多機通信中的平等性體現出來。
現在多機通信使用的普遍性很高,它是很多的完整系統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有很多系統需要多機通信的功能來將系統實現得跟完整,實現多機一體化的完美系統。多機通信在今后的發展前景是很好的,它的重要性決定了在很多大系統中會看到多機通信的身影。
參考文獻
[1]馬長林.單片機實踐應用與技術[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2]夏德深,傅德勝.計算機圖像處理及應用[M].東南大學出版社,2004.
[3]李正軍.現場總線及其應用技術[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針對以就業為導向,對畜牧業獸醫專業的教學進行改革,在教學中實施校企合作,通過工作過程來開展項目教學,突出對崗位工作需要的教學,對比以就業為導向的模式與傳統模式的教學效果,并歸納總結出該教學模式在畜牧獸醫專業中的具體實施措施,以構建出高效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
畜牧獸醫專業;就業;教學改革
學生在學校接受教育的直接目的就是培養工作技能、獲得工作崗位,因此,在學校教育中,培養崗位工作技能是其主要目標,也是學生實現穩定就業的前提。為了滿足社會市場對人才知識和能力的要求,我國的高等教育模式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進行了創新改革[1]。通常情況下,各個行業的發展也增大了對相關專業人才的需求,而為了滿足市場對人才的需求,畜牧獸醫專業的教學模式也面臨著改革。黨的十七大提出:“就業是民生之本”[2]。畜牧獸醫專業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專業,采用傳統的教育方法存在的缺陷日益明顯,以就業為導向的新型教學模式逐漸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筆者在實際教學中使用該教學模式,根據其效果對該教學模式的創新改革進行了探究。
1畜牧獸醫專業的教學內容和就業前景
畜牧業是馴化和培養有經濟價值的獸類和禽類,根據其生長繁殖等能力,取得畜禽產品,畜牧業包括馬、牛、羊、雞、鴨、鵝、豬、兔等的飼養,還有鹿、麝、狐、貂、水獺等的馴養。獸醫是一種能夠對動物疾病進行防治的行業,其主要任務是對家畜家禽疾病進行診療、防治、檢疫和畜產品衛生檢驗的研究[3]。由于畜牧和獸醫之間具有較大的相關性,尤其是在教學、生產和科研方面的聯系十分密切,所以畜牧和獸醫成為一個并行的專業。目前,畜牧獸醫專業已經成為國家、省級和校級的三級精品課程體系,擁有1門國家級精品課、5門省級精品課和4門校級精品課,其中,國家級精品課程為《牛生產》,省級精品課分別為《動物解剖生理》《動物營養與飼料應用技術》《豬飼養管理與疾病防治》《動物繁殖技術》和《家禽生產》,校級精品課分別為《畜牧場環境控制與規劃》《特種動物養殖與疾病防治》《動物解剖與剖檢》和《動物育種技術及應用》[4]。在畜牧獸醫專業中,其教學培養的核心能力為畜禽的飼養管理與疫病防治,學生畢業后主要從事畜禽養殖、疫病防治、獸藥生產與銷售以及飼料生產與銷售等領域,可以在動物防檢站、動物疾控中心、縣鄉級獸醫行政部門、動物屠宰企業、飼料企業、動物醫院、獸藥企業以及大型規模養殖企業等單位工作,主要崗位有動物疫病防治員、獸醫化驗員、動物檢疫檢驗員、獸藥技術員、執業助理獸醫、飼料技術員、動物飼養管理員以及牧場經營管理員等。在我國各個地區,畜牧獸醫機構大約有6萬多個,然而由于畜牧獸醫專業才開展不久,專業技術人員嚴重缺乏,據統計,目前的技術人員中大專以上學歷的僅有17.8%[5],而且很多人員的職業素質普遍不高。因此,在全國各地,該專業具有良好的就業前景,加之城鎮寵物飼養日益興起,為畜牧獸醫專業畢業生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2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與傳統教學的實踐
為了探究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模式在畜牧獸醫專業中的教學效率,將選擇該專業的2個班級為研究對象,2個班級學生的學習成績、性別、年齡等基本因素的差異經過分析不具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一個班級為對照組,使用傳統教學的方法;另一個班級為實驗組,使用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2個班級教學內容都為《動物臨床診療》課程中的治療技術這一部分,包括投藥法、注射法、穿刺術、沖洗法以及輸液等技術。教學結束后,對2組學生成績進行考核并對比分析。
2.1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
首先,要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從而統一“教”與“學”的目標。然后再將教學融入實踐生產和管理過程,讓學生進行系統化的教學訓練,并結合課堂上的理論知識,引導學生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再次,學校也可以趁此機會加強學生課堂與職場互動,使職場和課堂對接、學習內容與工作內容對接,從而拉近學校和職場的距離,有效實現把學生培養成準職業人的教學目標。最后,再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考核評價,評價原則是以能力為主,使用學生自我評價和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法,將教學效果有效的體現出來,并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依據。
2.2實踐結果
通過對2組學生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對其學習成績進行統一考核,其評級標準分為優秀(80~100分)、及格(60~80分)、差(40~60分)以及很差(≤40分)4個標準,然后將2組學生成績統計并對比,其具體教學效果見表1。根據表1的數據分析,實驗組學生的學習成績明顯優于對照組,兩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模式在畜牧獸醫專業中的實施
3.1以就業為導向創新教學模式
開設畜牧獸醫專業的院校可以與相關企業進行合作,根據企業中相關職業所需的能力,明確培養目標,在畜牧獸醫專業教學中構建出“兩輪實踐,雙元育人”人才培養模式[6]。例如,畜牧獸醫專業在第4學期進行分方向專業時,可以安排學生參加生產實習和頂崗實習,學校和企業共同對學生的專業能力、職業素養等方面進行培養,促進學生與企業的就業意向,同時大大提高了本專業學生的就業率。
3.2科學配置專業課程體系
以畜牧業和獸醫的工作過程為導向,確定教學任務,對畜牧獸醫專業領域進行重新歸納,形成行動領域。與此同時,將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培養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貫穿落實,著重培養學生的畜禽飼養管理、畜禽疫病防治能力和家畜繁殖改良等能力,并將家畜飼養工、動物疫病防治員、家禽繁殖工等職業的工作內容融合到專業課程的教學中去,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使教學內容與工作內容能夠有機的結合,從而培養學生職業能力[7]。
3.3優化教學課程內容
在每個教學領域中,其主要內容要以崗位工作為基礎,設計以就業為導向的課程內容。根據教學課程內容特點,與其他的教學模式相結合,例如項目教學,編制并實施以就業為導向的課程標準,重視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此外,在設計教學內容中,還要注重學生學習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等綜合能力的培養,以學生為主體,實現“教、學、做”的一體化[8],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4結語
隨著現代化生產水平的提高,畜牧業也在快速發展的同時,相關領域對專業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這就需要我國開展畜牧獸醫專業的高校在本專業教學中逐漸重視起來,提高教學質量,從而培養出具有專業的實用型人才。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模式主要是將教學融入實際工作中,使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能夠加強其專業實際技能的進步,還能使學生能夠在畢業后踏入工作崗位時能夠盡快適應,從而有效提高畜牧獸醫行業人才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李明,李國江,趙世文,等.基于就業導向的高職畜牧獸醫專業技能人才培養途徑的研究[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5(12):158-159.
[2]徐金花.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畜牧獸醫專業教學改革工作探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5(12):61.
[3]何春玫,李紅梅.高職院校畜牧獸醫專業化學課程的教學改革與探討[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0,31(4):188-190.
[4]張元春.畜牧獸醫專業人才培養與學科教學的改革[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3(12):93-94.
[5]趙春霞.新就業背景下高職院校畜牧獸醫教學結構的改革[J].河南科技,2013(24):282.
[6]陳曉華,陳翠玲,陳濱,等.基于就業導向的專業技能人才培養路徑———畜牧獸醫專業高素質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職業,2011(26):38-39.
[7]楊曉花,張其艷.以就業為導向,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學院畜牧獸醫學科教學改革探討[J].二十一世紀教育思想文獻,2007(1):185-186.
總結是一面鏡子,通過總結可以全面地對過去一年的成績與教訓、長處與不足、困難與機遇的進行客觀評判,為下一步工作理清思路,明確目標,制訂措施,提供參考和保障。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員工半年工作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員工半年工作總結范文一一、社區文化建設方面
1、以"健康豐盛、鄰里關愛"為主題,以"鄰里守望"為主線組織社區文化活動。
舉辦了業主拔河比賽、網球比賽、健康體質測試、植樹節、元宵節、三八婦女節、五月母親節、六月花季童年月、環保日等活動,增進了鄰里間的溝通和交流,增強社區凝聚力。
2、加強社團建設,成立了萬科城籃球隊、萬科城足球隊、社區文化建設。
豐富的活動取得良好的效果,受到廣大住戶的好評。
3、倡導高雅文化進社區,舉行"社區文化與城市生活"講座,開展讀書月活動,評選社區十大藏書家庭,舉辦攝影展和攝影藝術講座,組織業主參觀深圳畫院。
4、實施關愛老業主計劃,與開發商聯合舉辦花城廣場大家唱活動,邀請著名民族歌唱家克里木先生到花城獻藝;
在小區公共區域增加了部分運動設施和兒童娛樂設施;舉辦了四季花城五周年慶典系列活動,受到業主歡迎。
5、營造社區文明氛圍,倡導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秩序,加強對高空拋物、寵物擾民等不文明行為的勸止。
二、客戶服務方面
1、開展"深化客戶關系年"的主題年系列活動。
深化片區管理模式,加強客服事務助理的客戶服務和現場巡查的力度,推行顧客訪談計劃,推行住戶"諍友積分"計劃,開展"走進苑內--與住戶真誠互動"的活動,增進與住戶的溝通,鼓勵住戶參與社區管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2、開展"實話實說---社區建設大家談"活動,討論社區內的高空拋物、亂拋垃圾、犬吠擾鄰問題;
在各苑架空層張貼"高空拋物"的案例;以展板的形式在一期商業廣場和六期微風廣場及苑落內宣傳消殺知識、消防知識、家庭維修小常識等,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3、協助業委會制定了花城一至五期全封閉式管理方案并現場組織意見征詢活動,順利對一至五期封閉實施管理,提高小區安防系數。
4、擴建了"義工巡邏隊",聯合義工隊成員,上門勸止社區的不文明現象,晚上人員進出高峰期間,在小區內進行義務巡邏,提醒住戶加強安全防范,形成社區安全"聯保"的管理特色。
5、為解決外圍環境問題,自200_年起管理處多次聯合小區黨總支、居委會、業委會和住戶代表共計數百次向政府相關部門反映交通堵塞、交通安全、噪音、空氣污染等小區外圍環境問題,敦促政府相關部門重視和改進,目前小區外圍問題已有改善,請廣大住戶朋友也積極參與,共同努力。
A、政府相關部門已在五和南路設置了臨時隔離欄,緩解了五和南路塞車的現象;及時跟進交警部門加強對道路交通的管理,及時維修交通信號燈,監督路燈所加強對大道路燈的維修養護。
B、政府相關部門已審定五和大道改造方案,將在花城小東門外、惠眾百貨外各修建一座人行天橋,在花城門口增設公交站點,并考慮在天橋設計中增加花城殘疾人通道接口問題,原計劃在04 年中動工。近日,經管理處咨詢,政府相關部門人員口頭答復:因資金問題和拆遷問題,五和南路改造工期暫時延后。管理處、業委會和居委會會繼續跟進并及時向廣大住戶反饋。
C、關于外圍豬棚和燒蘑菇問題:寶安和布吉兩鎮城管部門已對現場進行了多次清理。布吉"梳理行動"綜合辦多次到小區內外圍現場辦公,拆除了花城西外圍荔枝
3林內的違章搭建物。11 月下旬,管理處聯合業委會和業主代表借助深圳電臺"民心橋"欄目向城管局長反映花城外圍問題,引起政府主管部門高度重視,于11 月下旬全部拆除外圍違章建筑。D、學校改制問題,管理處配合業委會、居委會和社區黨總支多次召開專題會議,提出把建議學校改制作為解決適齡學生義務教育問題的突破口。并積極向龍崗區教育主管部門和有關方面反映,推動這一建議盡快得以落實。針對廣大業主關心的子女入學及小孩享受義務教育權利等問題,四季花城黨總支、居委會、業主委員會、管理處及業主代表多次向龍崗區教育局反映情況,并遞交了業主要求學校改制的聯合簽名。龍崗區教育局回復:已形成書面報告向市政府相關部門反映此問題,目前正在等待市政府相關部門的回復。
三、維修管理方面
1、隨著七期住戶裝修逐步結束,年初對七期樓道墻面進行翻新;
對花城一至七期的電梯轎廂進行了油漆翻新;上半年對已無法維修的一、二期地燈進行更換。
2、六月份用水、用電高峰期間,安排技術員24
小時值班,跟蹤小區用水、用電負荷情況,實施節約水電的措施,確保小區設備正常運行,正常供水供電。
3、完善花城安全設施,進行效果評估,對安全隱患點進行系統、全方位地整改;
完善花城安防設備系統功能,結合實際效果,對小區安防設備進行系統、全方位地整改。
4、為保證小區設備的正常運行,按計劃對花城設備進行了年檢;
為保證生活用水的正常供應,按計劃對小區供水管網及閥門進行檢修;對小區二次供水水箱進行全面清洗,經質檢部門的水質檢測,報告結果合格;對小區本體防雷接地進行檢測,結果合格。
5、實施老業主關懷計劃,對海棠苑、桂花苑、玫瑰苑商鋪走廊的吊頂進行了統一翻新更換;
對百合、海棠、羅蘭苑外墻排水管進行了改造,對四、五期空調百葉進行了翻新等。
三、安全管理方面
1、針對四季花城上半年的安全現狀,深入調整安全巡邏方案,落實各項安全防范措施,組織便衣人員在苑內外伏擊;
配合社區警務室,收集匯總出租戶資料,對花城的出租戶和暫住人口進行了統一清查,并實施動態跟蹤和管理;結合花城封閉式管理,重新評估并調整了小區的安全管理方案,加強對進出人員的盤查和登記。
2、開展現場安全管理系統評估,重新評估和調整智能化安防設施,有效利用探頭和門禁系統,強化人防技防物防的相互配合,其中包括崗位設置、北外圍增加射燈、加高部分防爬刺、增加防爬網、增設了望崗亭等。
3、在部分車場崗啟用女安全員,與現場安全員配合協作,實施各項車輛管理措施,為顧客提供優質的服務。
4、每季度組織"安全管理大家談"活動,每月組織安全員上門檢查住戶的居家報警器,向廣大住戶宣傳居家防盜方法、消防基礎知識和技能、預警信息的處理方法和技巧等,組織苑長、座長、義工隊主動參與小區安全巡邏;
倡議住戶群策群力,共同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經營管理方面
1`、在管理處廣泛宣傳成本意識,增強員工的成本意識,加強全員的內部成本控制,落實200_年下半年各部門經營責任目標。
2、下半年落實了六、七期抄表到戶,在用電高峰期時增加一臺變壓器供電,通過與供電所多次對接在變壓器開通時免交基本電費。
3、通過與布吉供電所對接,將電容大的草坪燈電表改造為小容量的電表減少每月支付的基本底度電費。
4、將花城部分公共用水籠頭改造成需專用工具才能開水的籠頭,防止公水私用;
對清潔和綠化外包方實施用水申請制度,杜絕外包方用水的浪費。
5、在材料采購方面,增強了采購的計劃性并對零星采購實行嚴格監控,保證采購成本的合理。
6、7-12
月經營收入情況基本較好,收入均超額完成平均預算;截止目前,管理處全年虧損約333 萬元,其中上半年虧損約133.5 萬元,下半年虧損約199.5 萬元。虧損的主要原因
1、為保障花城良好的治安環境,管理處在上半年調整崗位編制,保安成本比去年同期增加約75萬元,其中人工成本增加約58萬,更換中心硬盤刻錄機增加成本約17萬。
2、隨著時間的推移,四季花城綠化保養越發困難,園林綠化保養成本去年下半年成本為35
萬元,今下半年為51.6 萬元,增加16.6 萬元。
4、隨著小區入住年限的增加,公共設施運行費用大幅增加,去年下半年公共設施運行費用約146
萬元,今下半年為168 萬元,增加約22 萬元。原因是電梯保養成本大幅增加,其它零星工程增多。
五、內務管理方面
1、加強團隊建設,采取競爭上崗形式選拔優秀人才。
在5 月、11 月分別舉辦了集中競爭上崗活動選拔基層管理骨干,合理做好人才梯隊的規劃和儲備。
2、積極開展員工"為住戶做好事、做實事"的競賽活動,完善培訓和考核體系,開展各班組的業務培訓和專業技能大比武活動,評選先進班組、優秀服務明星和專業能手,強化員工的服務意識,提高員工綜合服務技能。
3、注重業務管理,關注現場細節,積極開展"我為品質進一言"活動,深入挖掘現場改善品質的方法,實現資源共享,提升服務質量。
4、開展戶外拓展訓練、知識競賽等形式多樣的員工活動,加強員工思想教育,促進員工之間的溝通了解,培養團隊協作精神,確保團隊的穩定和高效。
20__ 年工作思路:
一、社區文化方面:
1、關注顧客文化需求,開展形式多樣的社區文化建設,豐富住戶文化生活;
2、組建社團聯合會,加強社團管理,促進社團良性運作;
3、加強社區文明建設,營造健康和睦、文明有序的社區氛圍;
4、營造社區學習氛圍,利用各種資源創建學習型社區。
二、客戶服務方面:
1、繼續深化客戶關系,強化客戶事務助理的現場品質監督作用,提高投訴處理的及時性和解決程度;
2、繼續推動義工隊成員參與社區管理,調動廣大住戶參與管理的熱情;
采用多種途徑加大社區不文明行為的管理力度。
3、繼續深化真誠互動、物業管理開放日、社區大家談等客戶服務項目,讓業主更多地了解物業管理,增進與住戶間的溝通與了解。
4、繼續聯合黨總支、居委會、業委會走訪相關政府主管部門,集中力量敦促政府解決花城外圍違章搭建、改變住宅功能、車輛亂停放、商業街亂擺賣、犬吠擾鄰等問題。
5、加強小區內綠化的管理,對小區內老化的植物進行重剪修復處理或更換。
繼續引進新的技術和工具,采用科學的消殺方法提高小區"四害"消殺效果,為小區住戶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
三、維修服務方面:
1、從小區的設施、設備節能降耗方面著手,在保證原有設施設備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合理評估能源消耗和材料損耗狀況,在物業維護和節能降耗方面制定措施并嚴格執行。
2、提高家政維修質量和及時性,促進技術員的一專多能,強化禮儀訓練,規范操作流程,為住戶提供優質、高效的維修服務。
3、細化分苑責任制,嚴格執行巡查制度,責任考核到人,確?,F場的公共設施設備的完好。
4、加大對分包方的監督力度,定期對各類設備進行維修保養,定期巡查公共用水用電設備設施,確保正常運轉。
四、安全管理方面:
1、繼續采取周密的安全防范措施,巡查安全員的工作狀態,檢查智能化防范系統,確保人防技防物防的密切配合,提高安全防范體系的穩定性,保障小區住戶的安全。
2、對停車場的管理現狀進行深入的調研和分析,規范停車場的秩序,對部分硬件措施進行整改和調整。
加強車場崗和現場崗的互動,完善標識系統,加強重點監控和現場指引,持續組織開展義工隊和"紅領巾小分隊"的活動,增強對不文明現象的說服教育。
3、加強出租屋管理,與派出所、居委會共同排查出租人員,每月開展"將安全送到家"服務活動,定期開展與業主的安全互動活動,以苑落為單位,收集住戶對安全管理的意見和建議,廣泛開展消防實操演習和居家防盜宣傳,提高住戶的安全防范意識。
五、經營管理方面:
1、持續廣泛宣傳成本意識,增強員工的成本意識,加強全員的內部成本控制,制定并落實20__
年各部門經營責任目標。
2、繼續加強對外包成本的控制力度,在保證清潔、綠化、公共設施外包服務質量的基礎上,減少外包成本。
3、為保持花城高尚住宅的檔次,在合理范圍內適當減少小區物業管理經營壓力,以持續保持優質的服務質量,擬于20__
年7 月1 日對1-4 期物業管理費收費標準進行調整。
六、內務管理方面:
1、繼續舉辦各種競爭上崗活動,選拔基層管理骨干,合理做好人才梯隊的規劃和儲備。
繼續開展"為住戶做好事、做實事"的競賽、鷹眼獎、季度服務明星、最佳團隊獎等評優活動,完善激勵和考核機制,強化員工的服務意識,提高服務技能,保證服務提供的一致性。
2、大力推進QCC
和創新活動,解決管理難點問題,提高員工創新能力;
3、推進BI,完善BI
檢查方式和反饋機制,規范員工禮儀禮貌;
4、編制管理風險手冊,全員培訓到位,日常工作進行檢查和考核;
組織專門小組定期開展風險自查和預防工作,及時改善工作方法。
員工半年工作總結范文二____年上半年,__部全體員工在物業公司的領導下,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和業務知識學習,不斷創新,努力完成各項任務,現將主要完成的工作、經驗體會及今后工作打算匯報一下:
一、主要完成的工作:
1、完成了東部新城___出國留學道供水管道的pe管的投標工作,該工程是濟南市第一次大批量使用pe管的工程,影響力巨大。
經過兩個月的努力,該工程已基本竣工,并得到監理和甲方的認可,為偉星pe管道在濟南市場推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完成了經一路供水管道改造工程的pe管的投標工作,該工程中標價為__._萬元,目前合同正在履行中。
因為經一路地處市區,在開挖和與駐地單位協調配合上比較困難,所以工程進度緩慢,可能會影響我們的結算。
3、完成了山大新校供水管道pe管的投標工作,工程中標價__萬元,已履約__萬元,該工程地處南外環,是市里的重點工程,目前已經打壓實驗,驗收合格,只差一點后來增加的收尾工程。
4、完成了資產評估物業公司的倉庫清點工作。
二、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1、在年初工作中,因為自身業務水平較低、經驗不足,在剛開始的招投標工作中摸不到頭緒,屢次失敗。
問題究竟出在哪里?面對多次失敗的教訓,我們查找自身原因、分析工程標書、對比競爭對手,找出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要不斷加強業務學習,提高自身能力,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在今后的招投標工作中使公司處于不敗之地。
2、不能正確的處理市場信息,具體表現在:①缺乏把握市場信息的能力,在信息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信息一縱而過,有很多有效的信息在我們身邊流過,但是我們卻沒有抓住;
②缺少處理市場信息的能力,有效的信息是靠把握、分析、處理、提交的,及時掌握了信息,我們又往往缺乏如何判斷信息的正確性;③缺乏信息交流,使很多有效信息白白流失。在今后的工作中,應采取有效措施,發揮信息的作用,加強處理信息的能力,加強溝通交流,能夠正確判斷信息的準確性。
3、缺乏計劃,缺少保障措施。
具體表現在山大新校工程中,因為對工程進度缺乏了解,沒有分清輕重緩急,在安排生產上對計劃的先后沒有做好正確的排序,導致供貨緩慢;在設備維護方面又沒有保障措施,機器壞了沒有配件,影響正常施工,造成不良影響。在今后的工作中,應該加強與業主的溝通,幫助業主分析圖紙,了解工程進度,提前做出規劃,在管件上做出余量計劃。對焊接設備加強維護保養,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不留隱患。對于經常損壞的配件,提前做好儲備,要在第一時間維護設備。
三、今后的工作打算:
1、培養市場,加大廣告宣傳,樹立品牌意識。
濟南目前正在大搞城市建設,東部新城、西部大學城、市內大面積的管網改造以及分支供水的實施改造都給我們帶來了無限商機。我們要做好市場調查,總結上半年三個工程的經驗教訓,做好客戶的回訪工作,利用偉星管材良好的性能特點,適當的投入一定的廣告宣傳,提高企業知名度,加大營銷力度,進一步的進行推廣。
2、做好售后服務方面的工作,特別是搶修工作。
現在市場競爭最激烈的還是服務方面的競爭,一個好的產品的推廣不光是良好的質量,還要有全面的售后服務。很多新興的管材,剛開始打入市場時轟轟烈烈,但是為什么沒過多久就消聲隱跡了呢?就是因為保障措施不到位,服務水平達不到。我們要在維修方面下工夫,對人員進行系統的培訓,購買搶修專用工具,備齊維修管件,真正做到使客戶無后顧之憂。
3、分析競爭對手,加強與競爭對手的溝通,實施合作競爭。
目前,我們最強大的競爭對手是‘四川森普管業’,該公司的銷售網絡覆蓋整個山東市場,有著龐大的人際關系網絡,在濟南的銷售業績僅次于我們。現在,我們兩家為了爭奪市場份額,都采取了降低價格這一策略,這樣下去只會損失雙方更多的利潤,兩敗具傷。在下半年的工作中,應加強雙方的聯系,互相完善、互相補充、互相利用、共同促進、聯合競爭、利益循環、共享市場。
4、加強部門間的溝通合作。
作為經營部門,應該多向兄弟部門學習,加強聯系,共同合作,做好服務工作。為了物業公司共同的目標,各部門應該緊密合作,減少內耗,充分發揮團隊精神,利用集體的力量提高物業公司整體作戰能力。
5、加強學習和內部管理,加強培訓,規范各項管理制度,提高人員素質。
不斷的學習專業知識,提高業務水平。不斷完善和規范各項管理制度,為各項工作的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6、做好安全方面的工作,安全是企業永恒的主題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加強教育、群防群治的原則,通過安全教育,不斷增強員工的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為員工創造一個安全、舒適的工作環境。
員工半年工作總結范文三如果說從到公司來就一直以火一般的熱忱投入到工作中,那是虛偽的空話??梢哉f,這段時間工作的過程也是我自己心態不斷調整、成熟的過程。最初覺得只要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那么不論所做的工作怎樣,都不會覺得工作上的勞苦,但捫心自問,原來學的知識何以致用,你的特長在哪里,剛參加工作的我便迷茫的不知自己的定位。沒有一絲的心理準備,公司安排我做信息收集整理工作,乍看起來信息收集數據統計似乎枯燥乏味、平淡無奇,要把工作完成是很容易的,但把工作做得出色、有創造性卻是很不容易的。所以,調整好心態的我漸漸的明白了,在各個崗位都有發展才能、增長知識的機會。如果我們能以充分的熱情去做最平凡的工作,也能成為最精巧的工人;如果以冷淡的態度去做最高尚的工作,也不過是個平庸的工匠。
心態的調整使我更加明白,不論做任何事,務須竭盡全力,這種精神的有無可以決定一個人日后事業上的成功或失敗。如果一個人領悟了通過全力工作來免除工作中的辛勞的秘訣,那么他也就掌握了達到成功的原理。倘若能處處以主動、努力的精神來工作,那么無論在怎樣的崗位上都能豐富他人生的經歷。
擁有積極的心態,就會擁有一生的成功。
其次,對我一年來的工作狀況做一個小結。
(一)學習無止境,注重自身的職業發展,多參加管理培訓課程。職業生涯只是學生生涯的一種延續,重要的是將學校里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工作中,并進一步提高、升華。
我的主要工作是負責行業的信息整理工作,通過對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絡的應用,將公司開發與經營全過程中產生的大量動態數據、行業供應等市場主要數據和各級政府機關頒布的政策法規進行及時、準確、全面的采集、處理,為公司今后宏觀決策提供依據。這使我能在第一時間接觸到各類行業政策和投資信息,極大地擴充了我的知識量。在對信息進行整理的過程中,又提高了我對office等辦公軟件的熟練程度,同時也增進了對檔案管理知識的認識。
除此之外,我還嘗試著進行了__項目的成本估算,使我有機會能接觸到估算實踐工作,對成本估算知識有了一個從理論到實踐的升華過程。結合學校里學的相關知識,我覺得需要進一步摸索和思考,活學活用,來解決實際的問題。
(二)即使是最基礎的工作,也需要不斷地創新求進,以提高工作效率。
我工作的很大一部分內容,與信息檔案的收集、整理有關,本來以為這是一種比較枯燥的工作,其實,如果有心多思考一下,檔案管理也會更賦于人性化。接觸工作至今,我發現需要保存的資料類目繁多、信息量大。于是,我在按常規進行整理的同時對一些資料從地區、級別等方面進行橫向比較,當然,隨著工作的深入,還有更多新的內容等待我去學習,去思索。
當然,我在工作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如過于注重工作的進度對工作內容的全面性考慮不足等。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將本著對本職工作的認真和責任心,把工作做好做精。
總之,我將以公司的經營理念為坐標,將自己的知識背景和公司的具體環境相互融合,利用自己精力充沛、接受能力強的優勢努力學習業務知識和領先技術,為公司的發展盡我綿薄之力。
[關鍵詞] 居民委員會;居民自治;發生機制
[中圖分類號] D6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6-0863(2014)01-0045-06
一、問題的提出
居委會在制度設計上被定位為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群眾性自治組織,但是在城市基層治理的實踐過程中,居委會卻有著雙重性質,它一方面是群眾性的自治組織,代表著居民的利益,另一方面也是國家政權的末梢,是國家政權的組成部分。居委會的雙重性質將其置于一種困境之中:作為國家政權的末梢,居委會要承擔大量的由街道和其他政府機構交付的行政事務,于是居委會僅有的工作資源就只能用來完成行政事務,與此同時也就只能將自治工作耽擱下來。因此,作為自治組織的居委會在一定程度上成為行政組織,其工作重點同居委會的自治要求有所偏離。
處在轉型時期的國家需要居委會發揮管理社會的作用,那么這是否意味著居委會不可能發揮居民自治的功能呢?2011年11月至2012年5月筆者對上海市的11個居委會進行了深度調查,結果發現雖然很多居委會的自治工作不盡如人意,但是仍然有一些居委會能夠在承擔行政工作的同時有效地開展了自治工作,在工作實踐中借助一些特定的機制,居委會協調了其行政性質和自治性質之間的沖突,從而鞏固了居委會作為城市群眾自治基本組織形式的地位。
分析居民自治的案例,筆者發現有一些共同的機制運轉在不同的個案背后,正是它們的存在導致了看似不可能的居民自治在實踐中發生了。本文認為城市居民自治的發生有賴于社會資本的培育、經濟資源的開發、公共議題的創設、組織主體的轉換等機制的運轉。城市居民自治的發生機制不是預先給定的,而是行動者在正式制度建構的政治空間中為了解決工作中的難題而無意識地創造出來的,但是機制在解決問題時表現出來的正面效果,則誘使行動者開始有意識將同一機制擴展到其它難題的解決上,或者尋找其它機制來解決新的難題,在多重機制的共同作用下城市居民自治出現了。
二、社會資本的培育
居民自治是同國家政治相對應的過程,在國家權力涉足不到或者不去涉足的地方,自治作為社會自我管理的過程就出現了。[1]自治的社會性質意味著自治的發生必須建立在社會力量的基礎上,這種社會力量就是社會資本。社會資本是指在人際交往中形成的信任關系、互惠規范和參與網絡,帕特南所從事的開創性研究表明,民主政治的質量依賴于社會資本的存量,因為社會資本能夠克服集體行動的困境達到自愿合作的目的。[2]筆者的調查發現,社會資本的存在不僅推進了國家層面的民主政治,而且對于城市社區的居民自治而言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當筆者跟隨居委會的工作人員了解社區的居住環境時,最為直接的發現就是社區是一個熟人社會,行人之間相互打著招呼,路口有志愿者在執勤,不遠處成群的居民聚在一起鍛煉身體。當然,居民之間的熟悉度是社會資本的一個構成要素,但是不能將社會資本簡單地等同于熟人關系,社會資本的具體表現形式主要是社區居民的公共生活以及由此形成的自發性的群眾組織。社區中的群眾性組織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圍繞文藝體育生活而形成的自我服務性團隊,此類組織在社區中廣泛存在著,可以說是群眾性組織的主要組成部分,另一種是履行綜合功能的公益性志愿組織,具體而言就是進行社區安全和環境監督、維護社區交通秩序的“紅袖章巡邏隊”。
活躍在城市社區中的群眾性組織起初并未受到注意,只是在群眾性組織的公共性與居委會的工作勾連在一起的時候,群眾性組織在基層治理中的價值才開始進入國家的視野。城市社會的快速發展要求國家重構其治理體系以實現對城市基層社會的控制,國家采取的戰略是強化居委會使其成為國家政權的末梢,但是居委會并不足以完成控制城市基層社會的任務,城市基層治理過程同居民的切身利益直接關聯在一起,如果沒有居民的參與、認可或者同意,居委會不可能有效地開展工作。[3]雖然在制度設計上居委會是居民選舉出來的群眾自治的基本組織形式,但是居委會所承擔的行政事務壓制了居委會的社會性質,這就意味著居委會在工作實踐中也很難成為居民認可或者同意的對象,此時自發性的群眾性組織開始介入基層治理的過程,成為溝通居民和居委會、街道之間關系的橋梁。
自發性的群眾組織存在“私”和“公”兩種屬性,就“私”的方面而言,它是居民為了強身健體、陶冶情操而聚集在一起的,并沒有正式的組織形式;就“公”的方面而言,它是社區公共生活的載體,利用了社區中的公共資源(例如場地、環境、設備等)。正是由于自發性的群眾組織的雙重屬性,使得它們既能夠為居民所認可,又能為街道、居委會所接受。當然,自發性的群眾性組織介入基層治理過程是與居委會的引導分不開的,也就是說是居委會為了有效地進行基層治理,因而有意識地利用了自發性群眾組織的公共性。一位居委會主任在訪談時說:
“你問我居民自治是怎么搞起來的?你可能想象不到,是從里弄運動會開始的。我們這里有辦里弄運動會的傳統,曾經間斷過一段時間,后來又繼續辦,居民都樂于參與。在體育熱情的影響下很多居民自發組織了體育團隊,這些體育團隊為里弄做了很多工作。我們這是老城區,原來的居住環境很差,特別是居住空間太小,很多居民沒有辦法就只能占用公共空間,在小區里搭建了水斗、雨棚、車棚等違章建筑,你要是去拆掉它們,居民肯定是不愿的,但是不拆的話又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居委會就去和體育團隊的骨干商量,請他們出面和居民做工作,這樣難題也就迎刃而解了?!?/p>
自發性的群眾組織在城市基層治理中的有效性促使居委會開始有意識地培育社會資本,這種培育不僅體現為居委會推動居民組織群眾性的團隊,而且體現為居委會積極開展社區公共活動從而培育居民的公共性。從調查的居委會的實際情況來看,有三個方面的工作得到了居委會的重視:第一是為自發性的群眾組織提供便利,特別是借助居委會的身份向住區單位尋求幫助,從而為群眾的文體活動提供場地;第二是針對特定人群組織社區公共生活,特別是在重陽節開展老年人的金婚紀念、郊游等活動;第三是利用家庭代表會議來商議、決定同居民切身利益相關的社區公共事務,如制定舊房改造工程方案等。
社會資本對城市居民自治的促進作用,反過來激勵了居委會有意識地培育社會資本,于是在社會資本與居民自治之間形成了一個相互促進的循環過程,因此社會資本的培育就成為了居民自治得以發生的重要機制。帕特南在研究國家層次的民主時認為社會資本是歷史的產物,但是城市居民自治的實踐過程則揭示在地域有限的熟人社會里,社會資本更多是當下的行動者實踐的結果,或者說城市基層治理的體制和組織在社會資本的形成過程中發揮了重要影響。居委會雖然是國家政權的末梢,履行著管理城市基層社會的諸多行政職能,但是其居民自治基本組織形式的性質則使它成為了一個“親社會資本的行動者”(Prosocial Capital Actor)[4],于是居委會的行動將成為推動社會資本生長和發展的重要力量。
三、經濟資源的開發
居委會作為城市基層群眾自治的基本組織形式在實踐中之所以成為了國家政權的末梢,一方面是因為宏觀政治體制使然,另一方面是因為受到了經濟資源的約束。就宏觀政治體制來說,居委會是基層治理的組織形式,在縱向的治理體系中處于末端,而且在工作實踐中居委會也需要國家權威的支持,因此居委會需要完成政府安排的任務 [5];就經濟資源的約束而言,居委會干部的工作津貼和居委會的日常工作開支都依賴于政府的行政撥款。
在調查居民自治時筆者曾訪談過街道的官員,當筆者問及街道為什么給居委會指派行政任務時,街道的官員直白地回答道:
“居委會是群眾自治組織,街道確實不應該給居委會指派行政任務,但是居委會的干部都是拿了街道津貼的社工,所以當然應該給街道干活了。”
街道官員的回答只是居委會受到的資源約束的一個縮影罷了,其實居委會開展工作的經費也基本上來自于街道。調查發現居委會的經費來源主要有三個渠道:街道撥款、居民捐助、駐區單位資助。一般而言街道撥款占到居委會經費總額的絕大部分,每個居委會每年可以從街道獲得7萬左右的撥款,居民捐助約1萬元,駐區單位的資助則存在很大的差異,大多數居委會每年從駐區單位獲得資助也在1萬元左右,但是有些居委會則能夠從駐區單位獲得遠遠超過街道撥款額的資助,因此就一般情況來看街道是居委會經費的主要來源。
重要的是街道下撥給居委會的有限經費有規定用途,包括辦公經費、黨建經費、幫困經費、走訪經費和文體活動經費,其中與居民自治直接相關的經費支出僅文體活動經費一項,由此可見,盡管街道每年給居委會下撥一定的資金,但是這些資金主要不是給居委會開展自治工作的,而是給居委會完成行政工作的。在這樣的資源結構中,居委會的工作實踐實際上被預先鎖定了,居民自治工作不可能成為居委會工作的中心,如果居委會要把居民自治作為中心工作,那么居委會就必須開發經濟資源,從而減少居委會對街道的資金依賴。
就當前的情況來看,居委會開發經濟資源只有一種途徑,這就是向駐區單位尋求幫助,使駐區單位成為居委會穩定的經費來源。從居民自治的角度來分析,居委會向駐區單位尋求資金支持需要滿足兩個條件:一個是駐區單位提供給居委會的資金必須是大額的、至少是不少于街道撥款額度的,否則不足以支持居委會開展自治工作;另一個是駐區單位提供給居委會的資金必須是常年穩定的,否則居委會開展的自治工作不具有持續性。而要使居委會常年穩定的從駐區單位得到大額的資金支持,就必須在居委會與駐區單位之間形成互惠機制,換言之,居委會必須使用社區之中的某種資源同駐區單位交換以滿足駐區單位的需要,而且居委會用來交換的資源只能是能夠反復利用的。
筆者在調查過程中了解到一個居委會和駐區單位共同修路建停車位的故事。故事是以停車難作為開端的,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讓很多城市家庭邁進了“汽車時代”,但是私家車的急劇增加不僅導致了公共交通的擁堵,而且帶來了社區中停車位的緊張,為了搶占停車位居民之間矛盾不斷,日積月累最終導致了一夜之間居民紛紛購買銅柱鐵鏈搶占路面的情況,小區的道路被切割的支離破碎,車輛無法通行,小區的交通完全癱瘓。嚴峻的形勢不僅影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而且影響了駐區單位的正常工作,為了徹底改變停車問題導致的“公地悲劇”[6],居委會向駐區單位尋求幫助,經過協商居委會和駐區單位達成共同修路的協議。協議主要內容是:由駐區單位提供資金對小區道路進行拓寬,將原本只能單行的道路拓寬為雙行車道;道路修好之后嚴格執行單向行駛規則,即道路一半用來行車,另一半用來停車,居委會負責單向行駛規則的執行;道路拓寬形成的停車位實行錯時停車制度,即在工作時間居民將車開出小區,空出的停車位要保障駐區單位職工的停車需求,下班時間駐區單位職工要及時將車開走,保障居民下班后能夠有停車位;駐區單位每年為使用停車位向居委會支付費用。
停車位是潛藏在社會之中的重要資源,駐區單位每年支付給居委會的停車費有街道行政撥款的5倍之多,在駐區單位資金的支持下居委會打開了自治的大門。由此案例我們不難發現經濟資源的開發同居民自治之間的密切關系:首先,有了駐區單位的資金支持,居委會擁有足夠的資金來組織社區公共生活;其次,無論是單向行駛制度還是錯時停車制度的執行都由居委會負責,而居委會為了保證制度的執行就專門組建了居民自治小組,同時也動員了群眾性的團隊“紅袖章巡邏隊”,這不僅完善了居民自治的組織體系,而且將更多的居民帶進了社區公共事務的管理過程之中;最后,社區內部的文明停車和有序行車是社區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因此居委會同駐區單位的合作也增強了居委會提供社區公共服務的能力。概而論之,居委會開發經濟資源,不能簡單地理解為使居委會有更多的資金可以使用,而是催生居民自治的重要機制。
四、公共議題的創設
城市居民自治不僅意味著承認居民具有“自覺思考、自我反思和自我決定的能力”[7],而且意味著居民生活的社區存在一定類型和數量的公共事務需要進行管理,如果社區缺乏公共事務,那么居委會和自發性的群眾自治就會處于缺乏自治對象的局面,因此一定類型和數量的公共事務的存在是城市居民自治不可或缺的前提條件。就當前中國城市社區的實際情況來看,社區除了滿足居民日常的休息與休閑需求外,并沒有出現大量的公共事務,城市治理中的公共事務往往超越了社區這一有限的空間。[8]社區公共事務的缺乏意味著居民自治必須創造公共事務,也就是居委會必須具有創設公共議題的能力,通過創設公共議題來豐富社區公共事務,從而為居民提供自治的對象。
在調查中筆者發現社區公共事務不是既定的、等待居民去管理,實際上社區公共事務存在“顯在”與“潛在”兩種類型,顯在的公共事務在每個社區都是不多的,如果居委會只是將顯在的公共事務作為自治的對象,那么居民自治是很難持續的,而潛在的公共事務則廣泛地存在于社區之中,本文所講的公共議題的創設能力就是指居委會將潛在的公共事務變成顯在的公共事務的能力,或者說是居委會將居民的私人生活組織成為公共生活的能力。居委會創設公共議題的能力越強,社區公共事務就越豐富,居民參與也就越活躍,居民自治就越是能夠持續。
在城市社區生活中潛在的公共事務主要有四種類型:第一類是被廢弛了的顯在的公共事務,本來此類公共事務有明確的主體進行管理,但是由于管理主體的能力不足或者不作為導致了此類公共事務蛻變為公共難題,以致此類公共事務無人能管最終成為潛在的公共事務,售后公房的物業管理就屬于這種類型。第二類是與社區公共環境管理相關的事務,主要表現為公共場地的衛生維護、噪音污染的治理、小區防火防盜工作、養寵物的規則制定等,此類公共事務本就與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但是單個居民是沒有能力解決的,只能依靠群眾自治組織動員居民共同參與才能解決。第三類是居民的文體活動,城市生活的急劇變遷催生了城市居民加強身體鍛煉、豐富精神生活等需求,此類生活需要是私人性質的,但是此類生活需求的實現則必須超越私人性質,因為文體活動的場所、不同文體活動之間的協調都需要居委會的介入。第四類是政府推行的民生工程,此類事務在形式看是行政事務,但是此類事務的完成有賴于居委會以自治的方式來配合,因為民生工程雖然有利于改進居民的物質福利,但是工程的實施本身將對居民的生活帶來不便甚至引發鄰里沖突,所以沒有居民積極參與的民生工程導致適得其反的效果。
將與居民利益密切相關的潛在的公共事務,變成居民積極參與其中的顯在的公共事務,取決于居委會創設公共議題的能力。公共議題的創設能力包括利益判斷、信息溝通、協商決策、信譽承諾、執行保障等環節:利益判斷是指居委會能夠認識到某種事務確實與居民利益改進密切相關,如果此類事務得到了良好的治理,居民的福利將明顯改善;信息溝通就是居委會將預先進行了利益判斷的事務,通過居民聽證會的形式同居民進行充分的信息交流,達到居民認可居委會的利益判斷的效果;協商決策就是居委會召集家庭代表會議,就是否從事某項工作以及如何從事某項工作進行磋商,在獲得絕大多數代表支持的前提下做出決議;信譽承諾是要求支持某項決議的家庭代表在意愿承諾書上簽字,并且由居委會在小區中張榜公布,實現居民共同監督的目的;執行保障是居委會要組織足夠的人力、物力來保障決議的落實。
社區中“一平方米”改造工程的推進,非常典型地詮釋了居委會創設公共議題的能力。上海老城區的售后公房的廚房和衛生間都是幾戶人家合用的,為此鄰里之間時常發生矛盾,為了改善居民的生活條件,上海市政府決定分批對合用廚房和衛生間進行改造,核心內容是將現有的合用廚房和衛生間改造成為每家獨立使用的廚房、衛生間,改造之后的廚房、衛生間大約為一平方米。由于 “一平方米”改造工程涉及的面很廣泛,因此居民所在的小區能否盡快改造,取決于居委會能否在街道層面爭取到指標,而街道是否會優先接納某個居委會的改造申請,則取決于居委會能否將政府工程轉換成為社區的公共事務,也就是取決于居委會創設公共議題的能力。筆者訪談到的一位社區黨總支書記回憶起“一平方米”改造工程時說道:
“我們認定改造有利于居民,但是居民覺得太麻煩,改造過程中生活不方便,而且對工程實施方案也有疑問,房管局來征求意見時很多人反對。后來居民看到其它居委會開始改造時又動心了,為此我們組織居民到臨近街道去參觀已經改造完成了的小區,當時大家都拿著尺子,硬是手把手的量出了一平方米改造的可行性?;貋砗笪覀冋偌瘧糁鏖_會,每家說話能夠管事的人來參加,反反復復討論之后制定了一個詳細的實施方案,凡是同意改造的都必須在承諾書上簽字,由居委會在弄堂口張榜公布。這里邊主要是在工程實施期間,居民不能做飯,也不能用衛生間,吃飯可以出去花錢買,但是衛生間就必須修建臨時的,否則就太不方便。臨時衛生間的位置選擇、花費分擔、清潔打掃、使用監督實際上是改造工程的難點,動工前不僅必須講清楚而且要寫在紙上貼出來,居委會專門組織了志愿者隊伍來負責臨時衛生間的管理,特別是協調因使用導致的糾紛。事不經歷不知難,我們像一群螞蟻,硬是啃動了這塊骨頭,真是不容易啊?!?/p>
公共議題的創設是居民自治至關重要的發生機制,這不僅是因為公共議題的創設豐富了社區的公共事務從而使居民得到了自治鍛煉,而且是因為公共議題的創設是居委會自治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可以說公共議題的創設過程就是居民自治的過程。改進民生已經成為城市治理過程中的重要議題,政府一系列民生工程的實施都離不開居委會的工作,因此通過居委會對公共議題的創設,實現民生工程同居民自治的有效銜接,不僅提升了政府的治理水平,而且推進了包括居民自治在內的社會建設的進步,這些積極后果將在宏觀層面上拓展居民自治的發展空間。
五、組織主體的轉換
國家將居委會界定為城市居民自治的基本組織形式有著特定的意圖,這就是使居委會成為國家治理基層社會的主體,從而實現國家控制基層社會的目的。在此種意圖的作用下,居委會雖然是社會性質的自治組織,但是居委會卻承擔著種類繁多的行政任務,所以居委會在基層治理的實踐過程中儼然變成了國家政權的末梢,是行政系統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了。
根據何艷玲的歸納,居委會承擔的行政工作有十大類百余項之多,十大類包括環境衛生、社會治安、民政幫困、計劃生育、調解糾紛、宣傳教育、文明達標、收款收費、人口普查、物業管理。[9]如果對居委會所從事的工作根據工作性質進行分類,居委會完成街道和上級布置的各項工作約占全部工作量的60%,居委會完成單位和機構委托的各項工作約占全部工作量的30%,而居委會從事的社區內部的事務約占全部工作量的10%。[10]由此不難想象,政府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已經將居委會視為街道的下級組織,街道和其它政府機構的工作必須通過居委會來落實或者通過居委會配合來完成,處在這種治理體系中的居委會在應對行政事務時尚且會“選擇性應付”[11],更遑論有時間、精力、人手從事居民自治工作了。
在田野調查中筆者卻發現難以發生的事情居然發生了,居委會居然能在完成繁巨的行政任務之余尚有能力有效地開展居民自治工作。居民自治的發生促使筆者意識到一種至關重要的差別:居委會是城市居民自治的基本組織形式,但是居委會不是城市居民自治的唯一組織形式,居委會沒有足夠的時間、精力、人員開展居民自治,但是居委會可以指導其它組織開展居民自治。正是在這種差別中孕育了城市居民自治的又一個發生機制――組織主體的轉換,這就是說作為城市居民自治基本組織形式的居委會可以不必直接開展居民自治工作,而是借由其它的組織主體來開展居民自治工作,而居委會則充當這些組織主體的指導者和協調者。
筆者在調查中發現居委會可以通過三種類型的組織來開展居民自治工作,它們是居民自治小組、群眾自發形成的文體團隊、自治理事會。居民自治小組是居委會在社區之中根據居住小區、弄堂等地域組建的新型自治單元,它是居住在同一小區或者弄堂里的居民進行自治的組織形式,因此在居委會之下就形成了若干個居民自治小組。居民自治小組是在社區之中的次級地域里進行自治的組織,而對于超越了居民自治小組范疇的社區公共事務的管理,則交由居委會在居民自治小組之上組織的自治小組組長聯席會負責,因此在社區自治中居委會并不直接開展自治工作,而只是負責召集自治小組組長聯席會,指導、協調、監督居民自治小組的工作。
群眾自發形成的文體團隊是建立在具有相同愛好的人群基礎之上的自治組織,當社區中的居民廣泛的參與文體團隊的時候,居民自治就可以借助文體團隊來實現。在城市基層治理過程中,居委會放手文體團隊來組織社區的公共生活、管理社區的某項公共事務,同時給文體團隊的自治工作提供資金等方面的支持,并在具體事項的進行中承擔指導和協調工作。
自治理事會是居委會在整個社區層面上組建的新興自治組織,它在組織結構上同居委會一樣分設多個專門委員會,其工作人員則是來自社區居民的志愿者群體,在功能上自治理事會兼具議事和執行兩種職能,居委會參與到自治理事會中去并在自治理事會的運轉中發揮領導作用。自治理事會的實質是居委會的自我擴張,通過擴大居委會的組織機構和工作人員的方式來增強居委會的工作能力,從而使得居委會既能承擔行政事務又能開展居民自治。
作為城市居民自治的發生機制,組織主體的轉換實際上就是借助新的組織形式將更多地居民動員到社區公共事務管理的過程中來,因此是完全符合城市居民自治的精神的。這里值得探討的問題是新型自治組織同居委會之間的關系,雖然在正式的城市居民自治制度中并沒有新型自治組織的地位,但是居委會的有效運轉離不開依托新型自治組織形式形成的居民參與網絡,與此同時,新興自治組織存在的合法性則離不開作為城市居民自治基本組織形式的居委會的確認,因此在城市基層社會的治理過程中,新興自治組織不可能挑戰居委會的地位,而只是居委會開展居民自治的工具而已。從發展的角度來看,居委會的工作將越來越依賴于動員居民參與網絡的能力,這就迫使居委會花費更多的時間和資源來促進居民參與網絡的再生產[12],所以通過組織主體的轉換來催生城市居民自治,應該代表著中國城市居民自治發展的方向。
六、總結與討論
本文立足上海經驗探討了城市居民自治的發生機制問題,雖然居委會承擔了大量的行政事務,是國家政權體系的末梢,但是在實踐中居委會借助社會資本的培育、經濟資源的開發、公共議題的創設、組織主體的轉換等機制的作用,從而將城市居民自治從制度變成了現實。
其實,社會資本的培育、經濟資源的開發、公共議題的創設、組織主體的轉換四種發生機制是密切聯系在一起的。城市居民自治是居民借助一定的組織形式對社區公共事務進行治理的過程,因此新型自治組織的出現是居民自治的重要環節,而能否出現新型自治組織則取決于社會資本的存量,只有當社會資本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新型自治組織才會形成。而新型自治組織一旦在社區治理過程中形成,社區公共議題的創設能力和經濟資源的開發能力就會得到增強,與此同時,經濟資源的開發能力越是強,新興自治組織也就越是能夠創設公共議題,從而將居民自治推到更高的水平。
城市居民自治的發生說明我們對城市居民自治的分析,不能將眼光局限于城市居民自治制度和街道-居委會行政體制,而應該從居委會的工作實踐中去發現非正式的行為規范,如周雪光所強調的:“組織的正式結構變成了象征性的東西,對組織內部的運作沒有實質上的意義。組織內部可能采用非正式的職業規范的組織結構來約束行為。也就是說,組織不是依靠硬性的組織結構而是靠這種非正式的職業規范來約束人們的行為。換言之,正式結構是適應制度環境的產物,是做給別人看的。而非正式的行為規范是組織運作的實際機制?!盵13]由此可見,如果離開了對社會資本的培育、經濟資源的開發、公共議題的創設、組織主體的轉換等非正式的行為規范的關注,我們將難以完整地理解城市基層治理及其所發生的變化。
[BF]居民自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礎,社區是社會主義政治發展的戰略性空間,但是“在政府主導下的社會發展模式下,政府給社會自主空間的大小以及社會自身的成熟程度,直接決定著居委會自治功能的實現程度”。[14]就城市基層治理而論,國家一方面通過確立居委會的自治性質來賦予城市基層社會以自主空間,另一方面又將居委會納入到城市治理的行政系統中去從而約束了城市基層社會的自主空間,因此城市居民自治的發生就只能依靠城市基層社會自身的成熟程度。上海經驗的一般意義就在于此,以社會資本的培育、經濟資源的開發、公共議題的創設、組織主體的轉換為主要內容的自治機制的形成,說明城市基層社會能夠孕育出推動自身走向成熟的條件,這些條件匯聚在一起所導致的城市居民自治將成為推動城市基層社會逐步趨向善治的基本動力。
[參考文獻]
[1]桑玉成.自治政治[M].香港:三聯書店, 1994.3.
Sang Yucheng. Autonomous Politics. Hong Kong: Joint Publishing, 1994. p3.
[2][美]羅伯特?帕特南.使民主運轉起來[M].王列譯.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207-212.
Robert Putnam. Making the Democracy Working. Trans. by Wang Lie. Nanchang: People’s Press of Jiangxi, 2001. pp207-212.
[3][5][12]朱健剛.國與家之間[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0.227,116,141-142.
Zhu Jiangang. Between the State and Family. Beijing: Social Science Academic Press, 2010. p227, p116, pp141-142.
[4]Jonathan Fox. How Does Civil Society Thicken? The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Social Capital in Rural Mexico. World Development, 1996(24).
[6]Garrett Hardin.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Science, 1968(162).
[7][英]戴維?赫爾德.民主的模式[M].燕繼榮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2008.299.
David Herd. Models of Democracy. Trans. by Yan Jirong. Beijing: Central Compilation and Translation Press, 2008. p299.
[8]桂勇.鄰里空間[M].上海:世紀出版集團, 2008.97.
Gui Yong. Space of Neighbourhood. Shanghai: Century Publishing Group, 2008. p97.
[9][10]何艷玲.都市街區中的國家與社會[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7.123,139.
He Yanling. State and Society in Urban District. Beijing: Social Science Academic Press, 2007.p123, p139.
[11]楊愛平,余雁鴻.選擇性應付:社區委員會行動邏輯的組織分析[J].社會學研究,2012(4).
Yang Aiping,Yu Yanhong. The Selective Handling:Tissue Analysis on Community Committee’s Action Logic. Sociological Studies, 2012(4).
[13]周雪光.組織社會學十講[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77.
Zhou Xueguang. Ten Papers on Sociology of Organization. Beijing: Social Science Academic Press, 2003. p77.
[14]林尚立.社區民主與治理:案例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9.
Lin Shangli. Community Democracy and Governance: Case Study. Beijing: Social Science Academic Press, 2003. p9.
The Occurrence Mechanism of the Residents’ Autonomy: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Shanghai
Zheng Wenrui Wang Shikai
[Abstract]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residents’ autonomy reli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capital, the exploitation of economic resource, the creation of public issu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organization, however, the occurrence mechanisms are not given in advance, but the actor create unconsciously in order to solve problem in practice, when the positive effect of the mechanism show in practice, the actor begin to extend the same mechanism to other problems, or to find other mechanism to solve new problems, thus, the residents’ autonomy come to being under the effect of multiple mechanisms.
[Key words]the residents’ committee, the residents’ autonomy, the occurrence mecha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