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群團交流發言材料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座談會的發言材料
各位領導、同志們:
近年來,教育局始終堅持“德育為首,五育并舉”的原則,在做好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升教學質量這個中心工作的同時,大力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尤其是在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較好的教育效果。
但是,由于受社會生活中的一些丑惡現象、高科技網絡世界、不正確的家庭教育、部分學校的片面追求升學率等影響,加之青少年自制能力較弱,青少年違法犯罪問題日漸突出。青少年犯罪的嚴重危害性,已經引起了全社會的重視,如何有效地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已成為當前家庭、學校以及全社會共同致力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作為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我們可謂任重而道遠。為維護我區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我們只有結合全區教育工作的實際,更新工作思路,明確工作責任,拓寬教育途徑,發揮社會職能部門的協調作用,堅持綜合治理,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工作,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不斷優化青少年成長環境,強化特殊青少年群體的教育、管理和幫助,才能使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勢頭得到有效遏制。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目標責任
1、針對2005年和2006年上半年在校學生違法犯罪人數增加的嚴峻形勢,教育局黨委充分發揮區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的作用,將學校法制教育工作調整至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把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納入學校年度“三位一體”的綜合考核,與教學、行政等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同獎懲。
2、深入貫徹教育局《關于加強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專項治理工作安排意見》,加強對學校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的指導,并通過教育系統中心組學習、黨政領導會議和學校德育工作者的各種培訓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的熱點、難點等問題,積極開展研究,制定對策,不斷提高廣大領導干部的責任意識和工作水平,為切實抓好專項治理工作奠定思想基礎。
3、進一步明確學校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的責任,在簽訂綜合治理工作目標責任書的基礎上,明確學校的綜治目標,特別是學校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工作的責任目標,將其與學校評優,領導晉級有機地結合起來,強化工作目標,落實工作責任。
二、提高思想認識,強化預防機制
1、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認真貫徹《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義務教育法》,從落實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出發,把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作為重點,不斷探索新時期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新思路,使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有更高的起點,更新的突破,更大的成效。
2、努力探索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提高法制教育實效。對青少年進行法制教育,不能只注重法律知識的灌輸和概念的掌握,而應把重心放在素質的提高上,養成較強的法制觀念和良好的守法用法行為習慣。為此,在認真完成正規法制教育課教學任務的基礎上,還需要努力探尋其他富有實效的途徑和方法。
3、結合學校所在區域的實際情況,充分發揮司法、公安專業人員和兼職法制副校長的法律智力資源,為在校學生開展法制教育系列講座,進行有關法制方面的學習討論和實踐;組織在校學生旁聽有關案件的審理,以案講法讓他們切身感受違法犯罪與刑法的必然聯系等,增強廣大師生的法律意識。
4、加強學校干部、教師法律知識的學習,提高他們的法律素質,定期對干部、教師進行法律知識的考核,將法制教育的成效納入到班主任、學科教師的工作業績檔案中,作為評優、任聘的依據之一。
三、加大教育宣傳,營造輿論氛圍
1、充分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加大思想政治課、思想品德課等課程育人力度,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作為教學的重中之重,創新教育方法和載體,用學生熟知的事、身邊的事教育學生,搭建未成年人學法、用法的平臺,以“兩法一例”為核心,開展“以案說法”、“模擬法庭”等活動,用具體案例詮釋法律條文,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法制觀念。
2、充分發揮學校群團組織的作用,積極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利用學校廣播、校園電視臺、校園網、黑板報、櫥窗、學生手抄報媒介,通過專題講座、法律知識競賽、主題班團隊會、組織中小學生觀看法制教育影視片、摸擬法庭等形式,在校園中廣泛開展《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社會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等法律法規的教育活動,并在教育中融入禁毒教育、反教育的內容,形成綜治宣教的濃厚氛圍,讓廣大師生受到深刻的法紀教育,增強他們的法律意識。
四、突出工作重點,強化思想教育
1、積極行動,組織全體師生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學習、實踐活動,不斷強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通過課堂教學、主題班團隊活動、校園文化建設、專題講座等途徑,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養成教育以及豐富多彩的各類小公民道德實踐活動,廣泛宣傳“八榮八恥”,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知榮辱、明是非,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
2、以“五五普法”為統攬,加大《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宣傳力度,加強對青少年法制教育。通過“為了明天——青少年法制宣傳周”、“法在我身邊”青少年有獎征文大賽、“青少年法律學校暑期社區行”等形式多樣的普法宣傳活動,提高廣大青少年的法律意識。
3、強化《義務教育法》的貫徹落實,鞏固“兩基”成果,要把學生留得住,教得好,不能把問題學生推向社會,降低輟學率,改變過去學校“重智育,輕德育”的教育弊端,矯正不良行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拓寬未成年人就學渠道,提高高中階段就讀率,最大限度地阻止邊緣學生群體流入社會,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
4、充分發揮學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通過開展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宣傳欄專刊、設立心理咨詢站等形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識,交流心理健康經驗,對有心理疾病、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心理咨詢、治療,幫助未成年人特別是有心理問題的學生解決心理困惑,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
5、依托各類青少年活動陣地和少年軍校的軍訓活動,廣泛開展以自護知識和技能為主要內容的青少年自護教育系列活動,通過舉辦自護自救技能訓練、自護知識競賽、自護演練等形式的活動,講解自護知識,傳授自護技能,提高青少年自護意識、自護自救能力和心理健康素質。
五、堅持綜合治理,形成教育網絡
優化青少年成長環境,是從源頭上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有效途徑。社會各界必須高度重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特別是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形成學校—家庭—社會多方配合、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1、積極與文化、公安、工商等部門聯合,加強對歌舞廳、電子游戲廳、錄像廳、網吧、商店等從事社會文化活動和精神產品的經營場所的管理,在重點整治區域對不規范經營行為進行專項整治,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2、配合政府有關部門加大青少年活動陣地的建設力度,為廣大未成年人提供健康有益的活動場所,加強青少年優秀精神產品推廣,提供健康的網絡信息、報刊、圖書、音像制品。利用青少年活動中心和學校校園網這一資源優勢開辦“綠色網吧”,引導學生健康上網,拒絕網絡上的不健康信息,減少未成年人進入社會網吧。
3、與公安、社區密切配合,建立校園周邊區域聯防機制,積極發揮社區聯防隊的作用,在城區校園周邊上學、放學和下自習期間進行重點巡邏,杜絕社會閑散人員對在校學生實施違法犯罪和引誘在校學生參與違法犯罪活動的現象發生。
4、重視家校聯系,積極發揮家長學校的教育作用,進一步完善組織建設,使家庭、社會和學校教育工作形成網絡,逐步走上規范化軌道。通過家長學校,讓家長由經驗育人向科學育人轉變,由片面注重書本知識向注重教孩子正確做人轉變,由簡單命令向平等溝通轉變,進一步提高家長教育兒女的責任感。同時,通過家訪、家長會,防止部分學生夜不歸宿、交接不良朋友,出入“三室兩廳”的現象。
5、課外延伸,關口前移,要求學校加強與工商、公安、文體、社區等部門的聯系,掌握學生思想變化脈絡,做好有關信息的收集工作。克服“重校內、輕校外”和“重上課時間、輕放假時間”的現象,把德育工作和特殊生幫教工作向課外延伸,及時了解學生在課外的動態,有針對性開展教育、幫教工作,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