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價值評估概念范文

        價值評估概念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價值評估概念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價值評估概念

        第1篇:價值評估概念范文

        關鍵詞:企業價值評估;問題 ;對策

        企業價值評估,是指注冊資產評估師對評估基準日特定目的下企業整體價值、股東全部權益價值或部分權益價值進行分析、估算并發表專業意見并撰寫報告書的行為和過程。企業價值評估是將一個企業作為一個有機整體,依據其擁有或占有的全部資產狀況和整體獲利能力,充分考慮影響企業獲利能力的各種因素,結合企業所處的宏觀經濟環境及行業背景,對企業整體公允市場價值進行的綜合性評估。從我國企業價值評估業的發展看,企業價值評估實踐產生于經濟轉型過程中的國有資產管理需要,雖然理論界與實務界不斷進行探索,但由于理論研究的滯后、評估人員整體素質有待提高以及市場環境的制約,企業價值評估在實踐中尚面臨評估方法不科學等諸多問題。

        一、我國企業價值評估存在的問題

        1.企業價值評估理論研究相對滯后

        企業價值評估概念的歧義與多解增添了實務工作的復雜性和難度。企業價值取決于其未來盈利能力。企業的盈利能力又取決于企業資產的數量和質量,通過權衡資產未來收益能力與可能承受風險的大小,投資者或資產評估師就可對企業價值大小作出評估。由此觀之,企業價值是指企業的內在價值,它等于企業資產未來收益的貼現值。根據 MM 理論,企業價值是指企業的市場價值,等于債券價值與股票價值之和。不過,企業內在價值決定了市場價值。從產權交易、企業并購的角度看,企業價值評估是指股權價值評估,是企業部分價值的概念,它等于企業資產價值與負債價值之差。從企業破產角度看,企業價值評估是指資產價值評估,是企業整體價值的概念。2004 年 12月 30日,中國資產評估協會的《企業價值評估指導意見(試行)》從評估實務的角度指出 :企業價值評估“是指注冊資產評估師對評估基準日特定目的下企業整體價值、股東全部權益價值或部分權益價值進行分析、估算并發表專業意見的行為和過程”。因此,關于企業價值評估概念的認識還是有差別的,這對企業價值評估準則的制定和實務操作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2.傳統價值評估方法應用存在局限性

        在傳統價值評估方法中,存在重“成本法”,輕“收益法”和“市場法”的情況。成本法具有客觀、便于操作、評估風險小、評估成本低等優勢的優點,因此成為我國企業價值評估實務常用的方法。但其也存在缺陷:忽視了資產之間的協同效應及表外資產對企業價值的影響;忽視了企業未來成長機會對企業價值的影響,具有靜態性;其適用于破產企業價值的評估,適用范圍較窄。但根據《企業國有資產評估管理暫行條例》等法規規定,目前我國仍主要采用成本法對企業的整體價值進行評估。盡管現行評估操作規范要求對上市公司進行評估時,除采用成本法外還要運用收益法進行驗證,但由于收益法在運用中存在參數值預測難度大、對評估人員專業水平要求高等原因,實際上就很少使用收益法。同時還存在某些評估方法假設的前提條件不適合我國目前資本市場的現狀等,傳統價值評估方法應用存在的局限性提示著迫切需要完善價值評估方法。

        3.評估人員的自身素質良莠不齊

        企業價值評估是一項需要運用多種知識和經驗進行價值判斷的工作,評估人員的能力直接關系到評估的質量,而待評估企業面臨的客觀環境總是在不斷變化的,評估人員的知識和經驗積累需要一個過程,并且總會有一定限度,因此即使對一個長期從事企業價值評估業務的評估人員來說,也可能因為情況的變化和待評估企業的復雜性而出現判斷失誤而產生風險。如果評估人員在從事企業價值評估過程中責任心不強或缺乏職業道德,沒有盡責地完成評估項目,或者喪失了應有的獨立性、公正性原則,違反了評估法規和準則的要求,做出了錯誤或不實的判斷,就會增大企業價值評估的風險。

        二、改進或完善我國企業價值評估的對策

        1.加強企業價值評估理論研究

        理論上,中國目前缺乏一套比較成熟的企業價值評估概念與方法體系,應充分發揮政府、協會、評估機構、高等院校的作用,組織人員對此進行研討,形成理論界和實務界普遍接受的企業價值評估概念與方法體系。同時,為改善我國企業價值評估理論研究相對滯后的局面,提高評估在行業中的地位、促進資產評估的有序發展、以及提高資產評估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中的積極作用,有關部門要盡快出臺更為可行的《資產評估法》,為企業價值評估提供法律依據。

        2.逐步完善企業價值評估方法系統

        根據評估目的和對象的不同,選擇與之相適應的價值類型和評估方法。隨著資本市場、產權市場的發展與完善,資產評估市場日漸成熟,企業價值評估概念及其方法會越來越被理解和接受,企業價值評估理論與準則體系將逐漸成熟和完善。片面理解企業價值評估概念及方法將成為過去,但要實現這種轉變還需要做很多工作。理論上,需要對企業價值評估概念及方法進行進一步研究并形成一套比較成熟的資產評估理論體系 ;實踐上,需要進一步修正和完善企業價值評估試行辦法,形成企業價值評估準則,進一步規范三種評估方法的適用范圍、使用條件和程序,以及評估假設、數據基礎、影響因素等。

        3.進一步提高資產評估師的綜合業務素質

        企業價值評估是一項綜合性知識和技能要求很高的工作,要求資產評估師不僅懂得資產評估、會計等專業知識,還要懂得財務管理、金融、經濟學等方面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我國資產評估師之所以偏好成本法,和許多資產評估師的會計出身有關。但成本法可能與評估目的、對象不相符合,并不能真正滿足委托人的需要。因此,應加強和規范資產評估師的后續教育,拓寬資產評估師的專業知識面,通過案例教學來提高資產評估師的綜合業務素質 ;改革資產評估師考試制度,增加綜合測評考試環節,有針對性地考核考生的行業分析、企業戰略、財務分析、資本市場等方面的知識 ;修訂和完善高校資產評估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對此,中國資產評估協會可以提出一個有指導意義的資產評估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參考文獻:

        [1]張鼎祖. 企業價值評估的市場法研究[D].中南大學,2009.

        [2]石桂峰. 企業價值評估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

        第2篇:價值評估概念范文

        關鍵詞:評估準則趨同財務報告目的評估企業價值評估

        隨著《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s)在全球范圍的推廣,我國會計準則與IFRSs實現趨同,預示了我國評估準則與國際趨同的發展趨勢。

        一、我國《企業價值評估指導意見(試行)》與《國際評估指南第6號――企業價值評估(修訂)》的比較

        (一)框架的比較為了從整體上把握我國《企業價值評估指導意見(試行)》(下文簡稱“指導意見”)與《國際評估指南第‘號――企業價值評估(修訂)》(下文簡稱“GN(指南)”)的異同。直觀地看,我國指導意見與國際指南均包括六個部分,其名稱不盡相同,見(表1)。按照各部分內容的功能,對上述框架進行調整,對應關系見(表2)。

        IVGN6 Business Valuation(Revised)于2004年11月30日。我國《企業價值評估指導意見(試行)》于2004年12月30日。從準則日期的先后看,幾乎是同一時期。經過比較可以看到我國指導意見,已經基本與國際指南趨同,其共同點包括(但不限于):(1)都要求根據評估目的選擇適當的價值類型(市場價值與非市場價值)。(2)都要求確信信息來源的可靠和適當性;對所利用的別的專家的工作,要采取必要措施確信其合理性。(3)都指出了執行企業價值評估業務應當明確的事項以及應當考慮的因素。(4)都指出了財務報表調整的必要性及相關要求。(5)都要求正確運用資產基礎法(成本法)、市場法、收益法三種基本評估方法,對各種評估方法得出的結論進行綜合分析,形成可信的評估意見。

        雖然從總體上看兩者基本趨同,但仍然存在以下幾處值得關注的差異:

        (1)應用導向的明確性。國際指南明確地將其目標導向定位于服務于財務會計報告,表現在:在In-troduction中指出評估指南的服務對象是“財務報表使用者以及企業價值評估結論使用者”,特別是點明了“財務報表使用者”是評估指南的服務對象;專設Relationship to Accounting Standards部分,對企業價值評估與財務報表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簡要闡述,并將這種聯系建立于評估與財務報表的普遍聯系(1VAl財務報告目的評估應用指南)之上。相比之下,我國指導意見在這方面顯得較為單薄,原因是我國尚未將財務報告目的作為評估的應用導向:在引言中將服務對象定位于“社會公眾”和“資產評估各方當事人”,較之國際指南,這種界定顯得較為含糊,特別是沒有明確評估結論被使用的方式主要是通過財務會計報表;沒有明確企業價值評估與會計報表之間的關系。

        (2)理論基礎的科學嚴謹性 國際指南非常重視評估的一般原理在企業價值評估領域運用的正確性,為此專設Definitions這一部分,對評估的一般概念、程序、方法等的術語在企業價值評估中的具體含義進行了詳細解釋與界定。這些術語共達數十項,包括調整后的賬面價值、賬面價值、資本化、控制權缺乏折扣、經濟壽命、持續經營、股份公司、收益資本化法、多數股權、凈資產、營業公司、回報率、評估途徑(方法)、營運資本等。我國指導意見直接使用國際指南中上述這些術語,并未針對4"_lk價值評估業務進行專門的定義。

        (3)可理解性和可執行性一方面,準則的可理解性和可執行性基于理論基礎的科學嚴謹性,這在前文已述。另一方面,是準則條文的細致程度:國際指南的突出特點是雖然以原則為主,但條文較為詳細和實用。如在Guidance中較為全面而細致地闡述了財務信息及財務報表的用途、財務報表分析和調整的目的以及方法。我國指導意見的細致程度不及國際指南,這可能會對其理解和使用產生一定的影響。如在評估要求與評估方法中提到了財務報表調整的必要性以及基本要點,但過于簡略;對財務報表調整的目的――進行財務分析以獲取評估相關信息,并未強調。

        (4)框架的合理性。IVSC由于有專門的IVS3評估報告準則,所以沒有再在IVGN6中對評估結果的報告進行大篇幅贅述。而我國目前準則體系中尚未建立專門的評估報告準則,所以在本指導意見中專設評估披露部分對評估結果的披露進行了非常詳細的規范;這一部分以后如果被整合人我國的評估報告準則將會優化指導意見的框架。

        (二)內容的比效 (1)國際評估準則體系:國際評估準則體系主要由七部分組成,其中General Valuation Concepn(評估的基本概念和原則)提供了作為評估及評估準則基礎的基本法律、經濟概念框架的說明,理解這些基本概念和原則對正確理解評估和運用評估準則有重要意義。這些概念和原則主要包括:土地、財產、不動產、資產、價格、成本、市場、價值、市場價值、最佳用途、效用、公允價值、非市場價值、評估途徑(方法)等。Code。fConduct(行為守則)對評估師的職業道德和專業勝任能力提出了要求,確保評估結論的可靠、一致和無偏性。Standards(準則)是較Applications(應用指南)和Guidance Notes(評估指南)更為基礎和穩定的部分,包括了三條具體準則:IVSl市場價值基礎評估和IVS 2非市場價值評估是Applications(應用指南)的基礎;IVS 3評估報告是第六版新增準則,是由以前分散在準則體系中的有關評估披露的方面總結而成。Applications(應用指南)包括從評估目的角度制定的兩條指南。IVAl財務報告目的評估在第七版中進行了廣泛修訂,以反映IFKSs2004新的項目與變化。Guidance Notes(評估指南)是對Standards(準則)和Applications(應用指南)的補充與拓展,是針對評估過程中以及評估結論使用中出現的具體問題制定的,包括十四條具體指南。GN 8 Cost Approach for Financial Reporting(DRC)(財務報告目的評估中的成本法)是第七版在原有基礎上重新起草、命名的。WhitePaper(白皮書)是第六版新增的,其性質是預備準則或指南,待時機成熟的時候就會上升為正式準則或指南。目前這一部分僅包括新興市場的評估一項內容,如(圖1)所示。(2)我國評估準則體系。從準則建設的歷程上看,最早頒布的是無形資產準則,而非基本準則,這反映了早期的準則建設缺乏整體性思路。2004年財政部了兩項基本準則,標志著我國資產評估準則體系初步建立,目前已經的資產評估準則與指導意見數量較少,共7項,按照時間的先后排列見(表3)

        其中《資產評估準則――基本準則》是我國評估準則體系的一大特點,是注冊資產評估師執行各種資產類型、各種評估目的資產評估的基本規范。目前我國的評估準則體系很不健全,缺少專門性的具體準則,因此對一些

        專門事項進行規范和指導的任務都只能全部由《基本準則》承擔。所以《資產評估準則――基本準則》在我國目前的評估準則體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另一基本準則《資產評估職業道德準則――基本準則》與IVS的Code of Con-duct(行為守則)功能類似。總的來看,目前我國的評估準則體系尚未成形。在企業價值評估準則比較的基礎上,通過準則體系的進一步比較,我國與國際準則的差距凸現:雖然我國評估準則已經積極地邁出了向國際準則靠攏的步伐,但相對于后者完備的體系,我國的準則建設尚處于初級階段;我國評估準則的制定已經接近了與國際準則趨同的方向,但從目前看來,離實現趨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三、我國評估準則的完善空間

        我國與國際準則的顯著差距,為我國評估準則建設留下了很大的完善空間,而這個完善空間也體現了我國評估準則與國際準則趨同的進程。

        (一)準則的導向 IFKSs對公允價值概念的堅持推行推動了財務報告目的評估業務在全球的開展,也促使《國際評估準則》的專業定位轉向以財務報告目的為導向。2005年我國會計準則與IFRSs基本實現趨同,這為我國評估業務的發展提供了一個重要契機,由此可預見以財務報告為目的的評估業務在我國的發展勢頭以及我國評估準則的發展方向。我國評估準則的現有體系尚未體現出明顯的專業定位,因此在今后的建設中應當:建立類似于IVA性質的準則,明確地對財務報告目的評估以及其他目的評估進行規范與指導。在相關的具體準則中,適當增加類似于Relationship to Accounting Standards的部分,對該項評估業務與財務報表之間的關系進行必要說明。

        (二)準則的理論基礎 《國際評估準則》非常重視評估理論對實務的指導作用,將評估的基本概念與原理作為貫穿其整個體系的內在線索,無論是IVS、IVA、GN都建諸其上。對于特定的業務,還在相應的GN中專門對其運用的概念、程序、方法等的特定含義進行詳解。我國現有的評估準則在這方面尚處于真空狀態,因此在今后的建設中應當:在基本準則或具有基礎性質的準則中明確列示評估的一般概念與原則;在相關的具體準則中,對一般理論在該領域的運用進行具體化的規范。

        (三)準則的框架 《國際評估準則》已經形成了一個相對穩定和完備的框架體系;我國現有的評估準則體系尚未形成清晰的框架,可以在借鑒國際準則體系的基礎上,根據我國的國情建立目標準則框架見圖(2)目標框架橫向上劃分為業務準則與職業道德準則兩個部分,一是業務準則在縱向上分為四個層次:(1)資產評估基本準則。(2)資產評估具體準則,又可劃分為兩部分:程序性準則是注冊資產評估師通過履行一定的專業程序完成評估業務、保證評估質量的規范;專業性準則是針對不同資產類別的特點,分別對不同類別評估業務中的評估師執業行為進行規范。(3)資產評估指南是對特定評估目的、特定資產類別的評估業務以及評估中某些重要事項的規范。(4)資產評估指導意見是針對評估業務中的某些具體問題的指導性文件。該層次較為靈活,既可以是暫時性規定,也可以是預備性質的準則。二是職業道德準則在縱向上分為兩個層次:職業道德基本準則;職業道德具體準則。

        第3篇:價值評估概念范文

        [關鍵詞] 自由現金流量 自由現金流量計算 企業價值評估 作用

        在現代企業財務理論中,“現金流量”與“企業價值”已成為其基本的、核心的概念。而在企業價值的估價和財務管理過程中,自由現金流量又是一個極為關鍵的概念。

        一、自由現金流量的概念

        自由現金流量最早是由美國西北大學阿爾弗雷德?拉巴波特、哈佛大學詹森等學者于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一個全新概念。如今它在西方公司價值評估中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自由現金流量的名稱眾多,如增量現金流量、剩余現金流量、可分配現金流量、可自由使用的現金流量等。不同的學者對自由現金流量的理解也不盡相同。

        科普蘭教授比較詳盡地闡述了自由現金流量的計算方法:“自由現金流量等于企業的稅后凈營業利潤(即將公司不包括利息收支的營業利潤扣除實付所得稅稅金之后的數額)加上折舊及攤銷等非現金支出,再減去營運資本的追加和物業廠房設備及其他資產方面的投資。它是公司所產生的稅后現金流量總額,可以提供給公司資本的所有供應者,包括債權人和股東?!?/p>

        布瑞德福特?康納爾教授對自由現金流量的定義與科普蘭教授相似,并將其定義為:投資者的利益(自由現金流量)是由公司所創造的現金流入量減去公司所有的支出,包括在工廠、設備以及營運資本上的投資等,所形成的凈現金流量。這些現金流量是可以分配給投資者的。

        達莫德蘭教授將自由現金流量分別用于股票價值評估和企業價值評估,提出了股權自由現金流量的概念。股權自由現金流量就是在扣除經營費用、本息償還和為保持預定現金流量增長率所需的資本支出、增加的營運資本之后的現金流量。而自由現金流量是公司所有權利要求者,包括普通股股東、優先股股東和債權人的現金流量總和。

        肯尼斯?漢克爾和尤西?李凡特在他們合著的《現金流量與證券分析》中提出,自由現金流量等于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減去資本支出,再加上資本支出和其他支出中的隨意支出部分。因為這些隨意支出可節省下來卻不會影響公司的未來增長。他們認為只要不是為了維持企業持續經營的現金支出都應回加到自由現金流量中;公司可以在不影響持續經營的情況下避免這些支出,而若公司沒有這些支出,公司的自由現金流量會得以增加。他們的研究注意到了折舊和稅收的影響,并創造性地提出將隨意性資本支出回加到自由現金流的計算中,這對加強企業的經營管理十分有利。

        可以看出,以上幾種觀點并沒有本質的區別。他們解釋自由現金流量的共同之處都是指在不危及公司生存與發展的前提下可供分配給股東和債權人的最大現金額。

        本文把自由現金流量定義為:自由現金流量指企業在經營活動中產生的全部現金流入扣除滿足必要生產經營活動及其增長的需要后,能夠提供給所有投資人(包括股權投資人和債權投資人)自由支配的現金。對自由現金流量的理解需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自由現金流量與企業價值評估相聯系,因此,現金流的計算是基于企業未來的現金流入流出,而不是針對已經發生的客觀事實,自由現金流量的計算結果是估算結果。第二,自由現金流量的來源是基于企業的經營活動,而不是企業的融資活動,因為企業價值增長的動力來源于企業的經營活動。第三,自由現金流中的“自由”是一個相對概念,即相對于必須扣除的、受約束的支出,企業對剩余的現金具有更大的自由支配權,但不是隨意支配。

        二、自由現金流量的計算

        企業價值評估的重點在于對目標公司未來現金流量的理解和測算。通常從現金流形成角度計算自由現金流量。自由現金流量來源于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自由現金流量的必要支出為對營運資本的短期投資和對長期資產的長期投資,分別表現為營運資本增加和資本支出。因此,從現金流形成角度建立的自由現金流量計算公式為:

        自由現金流量=經營現金流量-營運資本增加-資本支出

        第一,經營現金流量的計算。經營現金流量是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相關計算數據來源于企業的利潤表。自由現金流量計算的基本出發點是將股東和債權人看作一個整體,因此,企業向債券人支付利息的行為實際上是資金在企業內部的流動。但企業所得稅是支付給第三方(即政府)的,應作為企業的現金流出,所以,經營現金流量的計算應以息前稅后利潤作的調整為基礎。即:

        經營現金流量=息前稅后利潤+折舊與攤銷

        =息前稅前利潤(EBIT)-所得稅+折舊與攤銷

        第二,營運資本增加的界定。營運資本是指企業流動資產占用的資本。營運資本增加指在一個會計期間(一般為一年),企業的期末營運資本相對于期初的增加數。其計算公式推導如下:

        營運資本增加=營運資本期末數-營運資本期初數

        營運資本增加的相關計算數據來源于企業的資產負債表。

        第三,資本支出的界定。資本支出指企業各種長期資產占用的資本。

        資本支出的相關計算數據來源于企業的資產負債表。需要注意的是,各種長期資產的期初數和期末數都應按照資產原值計算,而不是按照賬面價值進行計算。特別是其他長期資產,資產負債表提供的年末數據是攤銷后的數值,必須將攤銷數額進行還原,然后計算其變化量。由此得出:

        自由現金流量=經營現金流量-營運資本增加-資本支出

        =EBIT-所得稅+折舊與攤銷-營運資本增加-資本支出

        =稅后凈營業利潤+折舊與攤銷-營運資本增加-資本支出

        =稅后凈營業利潤-凈投資

        其中,凈投資由流動資本投資、固定資產投資、無形資產及其他資產投資構成,這三部分可以分別用各自的年末余額減去年初余額得到。

        三、自由現金流量在企業價值評估中的作用分析

        企業價值評估是將預測變為對資產價值、企業部分或整體價值的估算過程,是一種對標的(股權、資產或企業)所做出的價值判斷。目前流行的企業價值評估方法有很多,包括資產價值基礎法、相對估價法、現金流量貼現法、EVA法、期權定價法等。其中,理論上比較成熟,操作上相對簡單的現金流量貼現法逐漸成為現代企業價值評估的主流方法。通??墒褂玫默F金流量有經營現金流量、自由現金流量、實體現金流量和股利現金流量等。相比之下,自由現金流量作為價值評估的財務指標具有強大的功能和特殊作用:

        第一,自由現金流量的創造力顯示了企業的實力。擁有大量穩定自由現金流量的公司更能增強自己的實力,因為他們可以利用這些現金流量降低負債率、改善和協調與債權人的關系;或者提高股利分配率,使得企業不斷增強。

        第二,自由現金流量更合理地評價了企業的經營業績。經營現金流量的確也具有評價企業經營業績的功能,但是經營現金流量只考慮了過去的現金能力,而自由現金流量中包含著應該扣除持續經營條件下必要的現金安排部分,如企業不得不進行生產設備的更新和改造、管理系統的更新以保持足夠的競爭力。換言之,對自由現金流量的審視致力于企業“繼往開來”,不僅考核企業過去的獲現能力,還同時把未來的創現能力納入考核之中??梢钥隙ǖ卣f,目前財務上能推崇的許多支付能力評價指標,如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等指標都存在“清算假設”前提,局限性十分明顯。

        第三,自由現金流量是企業價值模型中基本變量。過去,財務上的許多估價模型中都以未來股利作為未來現金流量的代表。但是實際上,由于一些公司并不支付股利,因此股利并不是未來現金流量的惟一和最好的代表。由美國西北大學阿爾弗雷德?拉巴波特創立的財務估價模型就是建立在一個公司的價值等于其未來自由現金流量的折現這一假設之上的。目前這一模型的應用范圍十分廣泛。其優越性是顯而易見的:公司不必派發股利,只要產生自由現金流量即可。

        第四,自由現金流量是連接企業投資決策、籌資規劃和股利政策的決策變量。自由現金流量不僅是財務目標的基本變量,而且也成為連接財務目標與管理過程的橋梁與紐帶,也就是說財務管理過程就是對未來自由現金流量的規模、結構等規劃和控制的過程,另外,我們也只有通過自由現金流量,才能把籌資、投資和股利分配等這些財務核心問題聯系起來、統籌規劃,而不是孤立地考慮公司籌資、投資和股利分配決策。比如,具有穩定的經營現金流量和自由現金流量的公司與其他同類公司相比,更傾向于提高外部資本的比重,預期以高財務杠桿為特征。因為經營現金流量和自由現金流量越穩定,發生財務困難的概率就越小,發生破產和重組的概率也越小,外部籌資的成本就越小,所以公司更傾向于提高財務杠桿,增加外部籌資。反之,自由現金流量為負數和現金流量不穩定的公司則會降低外部籌資,降低股利分配比率,提高權益籌資。

        參考文獻:

        [1]符 蓉 黃繼東 干勝道:自由現金流量概念及計算方法分析[J].會計之友,2007.(1)

        [2]袁業虎 李文英:自由現金流量折現價值評估技術[J].審計與理財,2004,(2)

        [3]徐 青:西方企業價值評估方法研究綜述[J].現代管理科學,2005,(7)

        第4篇:價值評估概念范文

        【關鍵詞】物聯網;上市企業;價值評估;EVA

        一、引言

        物聯網(The Internet of things,IOT),又叫傳感網,是指將所有的物品經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與互聯網連在一起,進行信息交換與通訊,從而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達到“物物互聯,感知世界”的目的。自2009年下半年起,在產業政策扶持和巨額資金推動下,該板塊迎來了快速發展機會,相關上市公司股價在政策暖風吹拂下爆發式上漲,表現搶眼。

        投資者如何捕捉物聯網上市企業的投資機會,就需要了解物聯網上市企業的內在投資價值。此外,物聯網上市企業為了獲得更高的投資價值來吸引廣大投資者,提升自身的經營業績是關鍵。因此,有必要對我國物聯網上市企業的價值進行評估。

        二、企業價值評估方法分析

        企業價值評估是一項綜合性的資產、權益評估,是人們對特定目的下企業的整體價值、股東全部權益價值或部分權益價值進行分析、估算的過程。目前我國用于價值評估的方法分為五種:分別為現金流量折現法、相對估值法、實物期權估價法、剩余收益估價法以及EVA價值評估法。接下來將對它們進行比較分析。

        現金流量折現法是企業價值評估的理論基礎,它只依賴于公司的現金流入和現金流出,而不需要去研究基于會計方法的回報。但企業現金流量折現法存在其內在的缺陷:一是使用的數據沒有包含有關企業當前與未來的有價值的會計信息,每年的現金流不能反映公司績效;二是只考慮了股利分配對企業價值的影響,忽略了價值創造對企業價值的影響。它要求企業有比較穩定的現金流量且連續期間不能為負,否則對現金流量的預測很困難或者不可信。

        和現金流量折現法相比,相對估值法可以使用更少的假設,并且可以更為快捷的完成,簡明的特點使得它在應用中有很大的吸引力。宋明磊[1](2009)認為對于相對估值法來說要找到與估值企業類似的企業,這就要求整個市場具備有效性,而且,在市場上是不可能找到完全相同的企業的。

        期權法的選擇可以對風險評估進行更精確地評估,而這種風險評估是某些企業執行戰略所必要的。但是,這種方法的最大的局限性在于它要求有關公司未來的不確定性的信息是可以獲得的,然而這是不現實的。李光明[2](2005)認為實物期權評估方法雖然具有思想上的先進性,但是距離企業價值評估的實際應用仍有較大距離。

        剩余收益估價法作為一種新興的評估方法,其優點在于,該方法集中于價值動因,充分利用會計信息采用應計會計制度利用已有預測的收益計算剩余收益,并具有一定的多樣性和有效性。缺點在于,該方法的運用依賴的是被懷疑的會計數據,預測期限短于現金流量折現法,需要在較短的未來確認更多的價值。楊宜閩[3](2012)認為與傳統的現金流量折現模型相比,剩余收益估價法不管是在對股價的解釋力上,還是在計算結果的準確度上都存在較大優勢。

        EVA價值評估法是在現金流量折現法和剩余收益法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它能充分利用企業提供的全部公開信息,也就是考慮了企業的全部使用資本,因而評價將更全面;EVA的最大化即達到股東價值最大化,反映了企業價值的真正源頭;石琭[4](2012)認為面對不同風險的企業,在EVA計算時,減項的個數會反映出風險的多少,經抵減后的EVA就不再包含風險因素,不同風險的企業也因此可以在相同基礎上做比較。

        在以上五種主流企業價值評估方法的介紹中,可以看出每種方法都有局限性,并不是絕對適用的。而EVA價值法,相比其他傳統方法更為可靠。

        三、物聯網上市企業特點

        物聯網上市企業不同于傳統上市企業,甚至不同于一般意義的高新技術產業鏈中的現代信息上市企業,物聯網上市企業具有鏈長、技術主導性、應用性、關聯性等特征。

        (1)產業鏈特別長。由于物聯網上市企業不能分屬某一個行業,在證券市場上是屬于一個概念板塊,與其他上市企業相比,物聯網上市企業涉及各個行業領域,產業鏈結構超長。一是產業鏈上下游距離特別長。二是環節特別多。從物聯網產業鏈主體角度看,物聯網上市企業涉及感應芯片研發者、核心元器件制造商、網絡通道商直至用戶等十多個環節,每個環節又有眾多子環節,每個環節本身又是一個獨立的子產業。

        (2)技術主導性強。物聯網上市企業是典型的技術引領的新興產業。一是技術重要程度高。物聯網是由于感應識別技術的突破而形成的,可以說沒有傳感識別技術就沒有物聯網,也就沒有物聯網產業。二是技術與產品的不可分性。由于技術研發投入大、風險高,很多技術研發者將技術研發與產品提供結合在一起,技術與產品很難區分,上市企業的技術主導性明顯。

        (3)應用型產業。一是應用重要程度高。國際上對物聯網的研究基本集中在技術與應用兩個方面,認為應用中包含市場,抓住了應用就抓住了市場。二是應用行業多。從物聯網產業發展態勢看,物聯網已經在智能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物流等方面產生了廣泛的應用,并且還將開拓更廣的應用領域。三是應用方式和水平高。從應用深度看,物聯網的應用早已突破傳感網范疇,尤其是物聯網與人工智能的結合及其在智慧化應用中的表現,已經或正在解決現實經濟社會生活中的眾多頑疾。

        (4)關聯性強。物聯網上市企業有很強的關聯性:一是物聯網上市企業產業鏈各環節的關聯性。從產業鏈結構可以看出,前端的芯片研發與中間的加工制造,以及與后端的應用服務都有極大的關聯。這種關聯不僅表現在相鄰節點間,也表現在跨距離節點間。二是物聯網產品與其它產品的關聯性(附著)。這種關聯性本質上也是一種附著性,即物聯網的很多產品需求鑲嵌到其他應用產品之中去,它本身不一定是獨立使用的。

        (5)政策相關性

        物聯網上市企業政策相關性。由于是新興發展產業,前景光明,但是需要國家、地方政府給予政策支持、財政支持以及各種便利,物聯網上市企業才會越來越多,發展的越來越好。

        四、物聯網上市企業EVA價值評估法

        本文根據上述企業價值評估法的分析和物聯網上市企業的特點,選擇EVA價值評估法來評估物聯網價值,主要有以下三個理由:

        (1)EVA克服了現金流量受會計政策以及企業不同發展階段影響較大的缺點?,F金流量的估算都建立在會計利潤的基礎之上,采用不同會計核算方法會在較大程度上影響現金流量的結果。物聯網上市企業大多處于快速發展期間的高新科技企業,研發費用、前期市場推廣支出占比較高,若采用現金流量折現模型難免會造成估算結果失真的情形。相比而言,EVA價值評估法通過調整能較好克服會計處理方法對利潤的扭曲,真實反應企業經營業績,與現金流量折現模型相比更適合運用于物聯網上市企業價值評估。

        (2)折現模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是企業價值評估理論中使用最廣泛、理論上最完善的方法之一。EVA價值評估法借鑒現金流量折現法,將企業價值視為期初投資資本與未來各期所創造價值累計折現值之和,本質上也屬于折現模型。另外EVA價值評估模型以企業經濟增加值為基礎進行評估,在EVA與公司價值相關性實證研究中多次檢驗出二者之間具有較高相關性。沈樹亮[5](2011)認為EVA價值評估模型正是吸收了現金流量模型的理論與方法,采用EVA替代自由現金流量,因此評估模型具有充實的理論基礎與實際意義。

        (3)我國物聯網上市企業在證券市場屬于概念板塊,各家公司分屬不同類型的行業,因此各家企業之間幾乎沒有可比性或者說很難找到可比企業,所以不能使用相對估值法。由于實物期權估價法比較復雜,假設條件苛刻,也限制了實物期權估價法在物聯網上市企業價值評估中的應用。

        綜上,EVA價值評估法比其他價值評估法更適合現階段對物聯網上市企業價值評估的探索。

        五、結論

        本文通過分析、研究物聯網上市企業價值評估,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對企業價值評估的常用方法進行了分析和比較。明確在評估中,應選擇有效的評估方法,有時甚至可以綜合運用不同的方法,得出多個價值指標,經比較、調整,最終得出企業價值。

        (2)EVA指標對企業價值包含有顯著的增量信息,對企業價值有很好的解釋力度,但是并不能完全替代傳統會計指標對企業價值的衡量?,F實中EVA指標的計算相對復雜,并且外部投資者和相關方,很難全面的獲取企業的信息,因此在采用EVA指標時,應該結合傳統指標才能更好的對企業價值進行評估。

        (3)EVA指標體系的引入有助于物聯網上市企業管理者進行決策,有助于達成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目標,在物聯網上市企業中進行推廣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另一方面,也利于加強企業管理者樹立為資本付費的觀念,更好的為了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經營目標,從而實現國有資本的保值和增值。

        參考文獻:

        [1]宋明磊.剩余收益模型在上市公司價值評估中的應用[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9.

        [2]李光明.企業價值評估理論與方法研究[D].中國農業大學,2005.

        [3]楊宜閩.我國高科技上市公司價值評估實證研究[D].武漢科技大學,2012.

        第5篇:價值評估概念范文

        摘要:企業價值評估在國外有較長的歷史,但是在我國出現的時間并不長,直到最近幾年才逐漸引人矚目。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企業價值評估將越來越受到各相關人士的關注。正確推行以價值評估為手段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管理,分析企業價值評估的動因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為求得生存和發展,必須使自身價值在市場中得到承認,并不斷尋求增加價值的途徑,以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對企業風險和收益的界定、度量,對企業價值的衡量,已經成為投資者和企業管理者的一項十分重要的經常性工作。投資者對企業價值進行評估并據以做出買賣決策,使得股票市場價格達到新的均衡。企業理財人員通過對企業價值的評估,了解企業的真實價值,做出科學的投資與融資決策,不斷提高企業價值,增加所有者財富。

        一、市場經濟的發展是企業價值評估的實踐基礎

        產權制度的改革推動了我國資產評估行業從無到有地產生和逐步發展。我國的產權制度改革主要是國有企業財產組織形式和經營方式的改革,改革的目標是:在宏觀層次上、社會總量上保持公有制為主體,在微觀層次上建立以多元所有者形成的、以混合所有制為主體的企業所有制結構,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在這個過程中,我國不但出現了多種企業財產組織形式和經營方式,發生了與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極不相同的經濟行為,而且出現了企業資產大規模的流動和重組。企業兼并、承包、租賃、聯合、集團化有了很大發展,股份制逐漸成為主要的企業財產組織形式,大批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工廠,逐步按《公司法》改造和改組成為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國有獨資有限公司和股合作制企業。企業的整體買賣、企業的分割式買賣和資產折股買賣,尤其是股票上市企業的股票買賣有了較快的發展。企業破產法沖破重重阻力得到貫徹,破產清算、企業整體式和資產分割式拍賣等成為見慣不驚的事情。企業以資產作抵押向銀行貸款,以企業資產為其他企業作經濟擔保,企業向保險公司投保和發生事故后向保險公司索賠。國有和非國有控股公司迅速發展,投資者(個人或機構)開展以保值增值為目標的股權投資管理。以上活動的蓬勃開展,極大地促進了企業價值評估的發展,企業價值評估的結果成為這些活動順利進行的基礎和依據。

        二、產權交易活動的需要是企業價值評估的直接動因

        產權制度改革要求有一個發達的產權交易市場。企業價值評估也要建立在發達的產權交易的基礎之上。產權交易市場由五個要素所構成:一是多元化的產權市場主體,即作為商品的企業的買方和賣方;二是產權市場體系,包括產權買賣市場、企業兼并市場、企業租賃市場、企業拍賣市場等;三是市場機制,即產權的價格由市場競爭形成;四是法定的產權交易場所,即產權交易所或交易中心;五是企業價值評估機構和正確的評估工作。我國企業產權交易市場近幾年發展較快,但仍未成熟和規范,由市場競爭形成產權價格在短時間內還難以做到。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價值評估工作對推動產權交易有很重要的意義。

        三、資本市場的迅猛發展為企業價值評估提供了大量機會

        1981年,我國政府恢復發行國債,經過20世紀80年代的初步發育,90年代證券市場得到迅速發展,相繼建立了深滬交易所、證券交易委員會及其常設監督機構——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并頒布了一系列法規。與此同時,資本運營迭起,1997年深滬兩地有211家上市公司發生了270余起并購事件。1998年,近400家公司進行了程度不一的資產重組。1999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證券法》,對于推進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將起到深遠影響。上市公司發行股票上市由審批制改為核準制,避免企業以虛假經營狀況來獲取上市資格,對信息披露的要求更加規范,同時恰當地規范了企業資產重組行為,放寬了收購條件,這些都為我國公司價值評估提供了用武之地。

        四、企業價值管理為企業價值評估的創造了條件

        目前企業管理中存在的最主要的問題在于管理水平落后,不重視以企業價值最大化管理為核心的財務管理。企業價值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的目標具以下優點:①以現金流量為基礎,充分考慮了資金的時間價值和風險價值。②能處理好短期利益與長期利益之間的關系,大大克服企業在追求利潤上的短期行為。③考慮了風險和報酬的關系,實現二者的最佳平衡。④在充分考慮了所有者利益的基礎上,實現所有相關者利益最大化。⑤可以優化資源配置,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使企業價值和社會價值相統一。不僅財務管理以企業價值為導向,企業管理也越來越趨向于以價值為基礎的管理,企業價值概念成為企業管理理念中的核心觀念,企業價值估價技術已經成為企業管理技術的重要技術。企業價值評估在西方國家獲得了很大成功,其中一個重要的推動力就是西方企業普遍重視企業價值管理。企業價值評估及其管理作為國際上先進的手段,是我國企業管理的未來發展趨勢。目前我們迫切需要改變股東及其人——企業管理者的行為,建立足夠的證券投資和信托基金,完善中介機構,加強市場監督功能,切實以企業價值最大化為理財目標,給企業價值評估創造條件,充分發揮其應有的功能。因此,正確推行以價值評估為手段的價值最大化管理,是推動我國企業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手段。

        企業價值評估及其管理作為國際上先進的手段,是我國企業管理的未來發展趨勢。目前我們迫切需要改變股東及其人——企業管理者的行為,建立足夠的證券投資和信托基金,完善中介機構,加強市場監督功能,切實以企業價值最大化為理財目標,給價值評估創造條件,充分發揮其應有的功能。

        參考文獻:

        第6篇:價值評估概念范文

        【關鍵詞】高新技術企業;企業價值;評估

        隨著人類文明由工業經濟時代過渡到知識經濟時代,科技進步的速度加快了,各種高科技的涌現更令我們眼花繚亂,應接不暇。從網絡技術到納米技術,從生物制藥到克隆技術,高科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這個世界,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與此同時,高新技術企業作為“高投入、高風險、高收益”的企業,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而且需要進行有效的以價值鏈為核心的價值管理,以最大的可能為企業創造價值,滿足股東的高回報要求。所有這些行為都要以高新技術企業價值的評估為依據。但目前我國高新技術企業價值的評估理論和方法還處于邊實踐邊探索階段,大多數評估人員的評估水平還不能完全適應高新技術企業價值評估的要求。因此,對高新技術企業價值評估開展研究迫在眉睫。

        1.高新技術企業的概念及特點

        1.1 高新技術企業的概念

        高新技術企業是指應用高新技術,生產具有高附加值、高風險、高利潤特點的技術產品,并不斷地進行技術創新的企業,它主要從事高新技術及其產品的研究、開發和生產經營活動,旨在進行高新技術成果的轉化,實現超額利潤。

        1.2 高新技術企業的特點

        高新技術企業以技術開發和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為特征,包括科技開發、技術合作、技術轉讓、技術入股、技術培訓咨詢及技術服務等,集研究、開發、生產、銷售、貿易、服務等多種經營活動為一體的新型企業。它不同于一般企業,具體來說有如下幾個自身的特點:(1)高創新性;(2)高成長性;(3)高風險性;(4)高投入和高回報性;(5)高無形資產比重性;(6)高更新換代速度性。

        2.研究高新技術企業價值評估方法的意義

        2.1 有助于提高我國評估人員的評估水平

        高新技術企業發展中的范圍經濟性、規模經濟性、速度經濟性和關聯經濟性的耦合為這類企業的發展帶來了成倍的經濟效應,構成了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技術經濟動力。然而,許多高新技術企業由于沒能準確地評估出企業的真實價值,最終以失敗而告終。因此,開展高新技術企業價值評估的研究,有助于評估人員系統地、全面地學習高新技術企業價值評估的最新理論和方法,提高高新技術企業價值的評估水平,為各種評估目的提供更高水準的服務。

        2.2 有助于提高風險投資家和廣大投資者的決策水平

        開展高新技術企業價值評估的研究,可以幫助風險投資家更深入、客觀和準確地認識高新技術企業的價值,做出科學地投資決策。高新技術企業的另一個融資途徑是創業板證券市場。開展高新技術企業價值評估研究,可以加深廣大投資者對質量高、發展前景廣闊的高新技術企業價值的認識,提高其決策水平。

        2.3 有助于提高企業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

        對高新技術企業價值評估開展研究,可以幫助企業管理者深入了解高新技術企業價值的形成機理、形成途徑和影響因素等,使其對高新技術企業價值的認識,達到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的目的,從而找出企業的價值驅動因素及提升其價值的途徑,為企業管理的不斷改進提供參考,保證企業持續、穩定和健康的發展。

        2.4 可以豐富和深化企業價值評估理論

        高新技術企業與一般企業在許多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用傳統的企業價值評估方法對其進行評估時也會遇到許多障礙,這就有必要重新審視高新技術企業價值的涵義,在原有評估方法體系的基礎上深入探索,建立一套適合于高新技術企業自身特點的價值評估理論體系和方法。

        3.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階段

        高新技術企業價值評估實際上是對高新技術企業某一時點的價值進行的評估,處于企業生命周期內不同發展階段、不同時點的企業價值是不一樣的。因此,有必要對高新技術企業各發展階段的特點進行分析。不同類型的高新技術企業各發展階段的時間長短和特征會有所不同,但總的來說,可將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劃分為五個階段,各階段的特征見表1:

        4.高新技術企業各階段適用的價值評估方法

        高新技術企業價值評估方法主要有三種,即折現現金流法、相對估價法和期權估價法。對高新技術企業的價值進行評估時,應根據企業生命周期理論和高新技術企業的特點,選擇適用的價值評估方法。

        4.1 高新技術企業的種子階段和創建階段

        在這兩階段高新技術企業的價值大部分存在對于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如投資方面,由于技術風險和市場風險的影響,延遲投資的不確定性選擇可以盡可能地降低企業投資的風險;再如技術方面,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企業的樣品、專利或者實驗室成果的產品化研究開發進程中產生的成長期權或者轉換期權等等,這些都是本階段的高新技術企業價值的一部分。對于這一階段高新技術企業價值的衡量,期權估價法是最適用的,它充分考慮了各種選擇的期權價值。

        4.2 高新技術企業的成長階段

        處于這一階段的高新技術企業初期產品開始進入市場,企業初具規模,虧損額減少,利潤與銷售收入逐步增長。此時高新技術企業的價值存在于其生存的可能性和未來盈利能力的潛力,采用價格/銷售收入的相對估價法來評估這一階段的企業價值是比較合適的。當然,也可以采用折現現金流法,但會遇到一些難點,部分不適用該模型的指標要進行相應調整。期權估價法也同樣適用于這個階段,關鍵在于如何去識別企業此時擁有的期權。

        4.3 高新技術企業的擴展階段

        與成長階段相比,此時高新技術企業已經經歷了初期階段成功地生存了下來,積累了歷史數據,而且企業開始盈利,并逐漸加快盈利的速度,企業發展的風險在降低,對未來的預測會相對比較準確一些,因而可以采用折現現金流法。相對估價法也可以適用,不過選擇的指標可以是市盈率。同其他階段一樣,期權估價法在識別出企業此時擁有的期權之后一樣適用。

        4.4 高新技術企業的成熟階段

        在這一階段,企業發展穩定,銷售收入高于支出,產生穩定增長的盈利,采用折現現金流法可以準確地預測未來收益的現值。在有成熟的金融市場和合適的可比公司的前提下,采用市盈率為指標的相對估價法也很適用。同時,企業的生產和經營在本階段所具有的未來機會價值需要使用期權估價法進行評估。

        5.總結

        高新技術企業價值評估的方法很多,但總體而言,高新技術企業價值評估方法主要有三種,即折現現金流法、相對估價法和期權估價法。各種評估方法由于其理論基礎和假設前提不同,其適用性也不同。世界上并不存在適用評估任何資產的萬能的評估方法。評估方法的選擇應結合評估對象的特點和現實的具體情況來進行,具體來說就是針對高新技術企業所處階段來選擇適用的評估方法。

        參考文獻:

        [1]ASWATH DAMODARAN.價值評估,證券分析、投資評估與公司理財(張志強,王春香等譯)[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2]傅依,張平.企業價值評估與證券投資分析分析[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1.

        [3]布瑞德福特.康納爾,張志強,譯/公司價值評估[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1.

        [4]ASWATH DAMODARAN.深入價值評估(姜萬軍譯)[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5]劉伍堂.我國當前評估實踐中應用收益法存在的問題分析及對策[J].中國資產評估.2004.5.

        [6]曹中,江澄濤.論新經濟形勢下的企業價值評估[J].上海會計,2002(6).

        第7篇:價值評估概念范文

        [關鍵詞]人的生命價值;價值創造;價值保障;二維三層分析

        [中圖分類號]F0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18X(2012)04-0060-05

        程啟智(1953-),男,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政府管制和發展經濟學;李華(1977-),男,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生,九江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政府管制、區域經濟與政府管理。(湖北武漢 430073)

        本文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于健康和安全管制效益評價的中國人生命價值研究”(批準號:70940006)的階段性成果。

        一、前言

        關于人的生命價值的討論,在哲學家們看來是十分崇高的話題,它不可以世俗到用金錢去衡量,但從實證上講,人類很早就在金錢世俗的意義上討論這一主題。最早關于生命價值的概念和論述散見于各種古老的法律和宗教典籍中。例如,老盎格魯一撒克遜法(old Anglo-Saxon law)就規定,被謀殺者親屬獲得的賠償取決于被害人的財富,也就是其在過去一生中獲取的財產。所以,人們在處理有關人的生命價值的具體事務中,例如購買人壽保險,權衡高危行業工作,工傷死亡賠付,政府對健康安全進行管制等等,都擺脫不了對生命價值的經濟評估,雖然它看起來很世俗。

        從文獻上看,人的生命價值評估來源于兩大理論:一是人力資本理論,二是風險交易理論。人力資本理論表明,人力資本的大小能反映個人過去、現在和將來可能為家庭和社會創造價值的大小。因此,人的生命若受到傷害,不僅無法實現其自身價值,而且也將無法為社會和家庭創造財富。所以,威廉·法爾、恩格爾、舒爾茨等將人力資本構成與評估的理論思想,運用到對人的生命價值的評估中,并形成成本法、收入法、生命表技術法等測算人的生命價值的基本方法。風險交易理論最初源于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的級差工資思想,他從風險交易的角度,指出工人會對其面臨的風險概率進行權衡,并與其愿意獲取的工資進行交易,風險越大,工人為承擔其風險所獲得的工資就越高,這種高收益實為對工人愿意承擔高風險概率的一種合理補償。在此基礎上,托馬斯·謝林等從風險交易視角研究了這種統計意義上的生命價值,并提出支付意愿理論。該理論是從個人對風險概率交易的角度,通過衡量個人為了避免死亡、受傷害、中毒等影響個人創造財富和收入能力的風險,以其愿意支付的“對價”的多少對人的生命予以估價。

        從上述兩大理論的起源和內容看,前者源于評估非正常死亡對家庭和社會造成的經濟損失,因此,從該角度評估人的生命價值,即是評估人創造價值和財富的能力。后者源于人們和社會對創造財富和收入能力的保障需要,換言之,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面臨著危害其財富和收入創造能力的風險,由此便產生與其風險交易的保障需求。從這一角度評估人的生命價值,即是評估其風險交易的支付意愿。由此可見,這兩大理論本身有著內在的聯系,但是人力資本和風險交易這兩個概念本身卻缺少概括其聯系的涵義,從而導致在生命價值評估理論和實踐中,人們未能把它們統一起來綜合運用。所以,本文提出價值創造和價值保障兩個有內在聯系的替代性概念,以便重構人的生命價值理論的分析框架。

        二、人的生命價值的二維視角:價值創造和價值保障

        從人的生命價值視角出發,它有雙重含義和屬性,可以概括為“價值創造”和“價值保障”兩個范疇。首先,人能夠創造財富和收入,是人的生命的經濟價值所在,而且正是在創造這種價值的過程中,人不斷完善和提高其生命的經濟價值。所以,價值創造意義上的生命價值,是指人的生命能為自身、家庭、企業和國家所創造的經濟價值。而價值保障意義上的生命價值,是指通過支付一定的對價或者表現為一定的支付意愿,來降低創造價值過程中所存在的風險,以保障這種為家庭和社會創造價值的能力不受損害。由于有損健康和生命的風險無處不在,因此人們在創造價值并享受其價值成果的過程中,不得不對風險進行權衡或交易,是寧愿因獲得更多的利益而承受更大風險,還是讓出一定利益而獲得一個更安全的工作環境或生活質量,這是與其所創造的價值大小密切相關的。統計表明,為降低同樣的風險,高收入者的支付意愿比低收入者的支付意愿更高,就是因為他的價值創造能力更大。

        實際上,在人的生命價值評估實踐中,人力資本與風險交易這兩大理論都得到了運用。以人壽保險為例,保險公司在尋求客戶兜售保險產品時,通常運用風險交易理論研究人們投保的支付意愿,這個支付意愿實際是人們以相應“對價”降低風險損失的意愿,即用金錢換取價值損失保障的意愿。但是,在保險事故后的理賠中,保險公司則是以人力資本理論即以投保人為自己和家庭創造收入價值的能力為依據,來確定賠償額。同樣,在安全生產過程中,也需要綜合運用這兩大理論。例如,國家在為企業制定工傷死亡賠償制度和政策時,用的是人力資本理論,而企業在勞動力市場上選擇不同工種及其工資標準時,運用的是風險交易理論。由此可見,人的生命價值兩大理論,在實際運用中因為風險和利益的存在而被有機聯接在一起。所以,我們提煉出價值創造和價值保障兩個核心概念,并構造統一的人的生命價值評估理論體系,以彌補以往兩大理論的割裂狀況,為家庭、企業和國家等主體在實踐中處理生命經濟價值問題提供統一的理論基礎。

        第8篇:價值評估概念范文

        Abstract: Business valuation is to take an enterprise as an organic whole, giving overall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the fair market value based on its own or occupied all of the assets and the overall profitability with fully consideration of the impact of corporate profitability factors. Business valuation methods include cost, income approach and market approach. This paper discussed selection principles of business valuation method, and introduced three methods to evaluate target enterprise value i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but also including the cost, the market approach, and synergy value method.

        關鍵詞:企業并購;目標企業;價值評估

        Key words: business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target enterprise; value assessment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1)03-0018-01

        1企業價值評估方法選擇的原則

        1.1 客觀公正的原則客觀性原則要求在選擇價值評估方法的時候應始終站在客觀的立場上,堅持以客觀事實為依據的科學態度,盡量避免用個人主觀臆斷來代替客觀實際,盡可能排除人為的主觀因素,擺脫利益沖突的影響,依據客觀的資料數據,進行科學的分析、判斷,選擇合理的方法。公正性原則要求評估人員客觀的闡明意見,不偏不倚的對待各利益主體。

        1.2 成本效率的原則評估機構作為獨立的經濟主體之一,也需要獲取利潤以促進企業的生存、發展,因而在評估方法選擇時,要考慮各種評估方法耗用的物質資源、時間資源及人力資源,在法律、規范允許的范圍內及滿足委托企業評估要求的前提下,力求提高效率、節約成本。

        1.3 風險防范的原則企業價值評估的風險可以界定為:“由于評估人員或者機構在企業價值評估的過程中對目標企業的價值作了不當或錯誤的意見而產生的風險”,根據這一定義,企業價值評估中的風險可分為外部風險和內部風險。外部風險是指評估機構的外部因素客觀上阻礙和干擾評估人員對被評估企業實施必要的和正常的評估過程而產生的風險。內部風險是指由于評估機構的內部因素導致評估人員對擬評估企業的價值作了不當或錯誤的意見而產生的風險。顯然,企業價值評估方法的選擇作為價值評估中的一個環節,可能會由于方法選擇的不當帶來評估風險?;诖?,在選擇評估方法的時候要有強的風險防范意識,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分析可能產生的評估風險,做出客觀、合理的價值評估方法選擇。

        2企業價值評估方法的具體應用

        2.1 成本法成本的選擇有三類:賬面價值、重置成本和清算價值。

        賬面價值是會計上的概念,它等于總資產減去總負債后的凈額,在會計中,許多資產都是以歷史成本入賬。因此,此時的賬面價值實質上是凈資產的歷史成本。采用賬面價值法評估企業價值時常采用如下公式:

        企業價值=凈資產賬面價值×(1+調整系數)

        這種方法操作簡單,易于理解,但是不能反映企業的實際獲利能力,會計估計和會計政策的選擇,存在很大的主觀性和可操作空間,會對資產的帳面價值產生重大影響,進而影響企業價值評估結果。

        重置成本是以目標企業的各項實體資產為價值評估單位,以單項資產的全新重置成本為評估基礎,以資產存在實體性貶值、功能性貶值和經濟性貶值為理論基礎,采用如下公式確定各單項資產的價值:

        單項資產的評估價值=重置成本-實體性貶值-功能性貶值-經濟性貶值

        企業的評估價值=E單項資產的評估價值

        以重置成本為基礎評估企業價值,方法簡單易懂,但是三項貶值的確定則需要很多專業判斷,需要利用大量專家的工作。因此,這種方法評估評估成本可能較高,更適用于專業性較強的資產的評估。

        2.2 市場法采用市場法進行目標公司價值評估,評估結果準確與否,主要取決于選擇于兩個方面:一是選擇可比公司的可比性強弱,可比性強,準確性就高;二是選擇的比較指標反映目標企業價值的程度,指標越能體現目標企業價值,評估價值的準確性越高;三是調整系數越科學,就越能夠縮小評估誤差。采用比較法確定企業價值的基本模型如下: V=X××(1+調整系數)

        V:目標企業價值;X:目標企業可觀測變量;V1:可比企業價值;X1:可比企業可觀測變量。

        V:可以是市場價值,或者是公允的交易價格,X:可以是每股收益、資源儲量、客戶量、凈資產的賬面價值、同類機器臺數等可比指標,X是口標企業的相應指標。

        這種方法所依據的一個特有假設前提是,評估對象V1與X1的比例與可比企業的V與X的比例相同。因此,在實際應用時,挑選與企業價值V具有高相關性的評價指標X成為價值評估的一個關鍵步驟。一般而言,X的選取應與資產的價值存在著因果關系。調整系數可以根據根據影響企業價值的非重要因素存在的差別確定。

        2.3 協同效益價值法權重法的理論前提是,企業并購能夠產生規模效應、實現優勢互補,提高企業整體價值。權重法的基本思想是把并購和被并購企業看成一個整體,通過測算整體企業價值,再根據兩個企業凈資產各自占整體企業凈資產的比重來確定目標企業價值。估值模型如下:目標企業價值=合并后整體企業價值×

        凈資產的確定可以由合并雙方的財務報表計算獲取,合并后企業整體價值則需要假設企業能夠產生協同效應,然后估算得出企業整體價值。

        第9篇:價值評估概念范文

        關鍵詞 人力資本 價值評估

        中圖分類號:F272.92 文獻標識碼:A

        目前對人力資本價值的評估,國內外都還處于研究實驗階段,人力資本價值的計量依據依然沒有確定。雖然國內外學者從不同角度提出了人力資本價值評估方法,但是因為研究角度和應用領域不同,沒有形成統一共識,很少有企業把價值評估方法真正用在實踐中。因此根據人力資本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分類討論不同類型人力資本價值的評估是有必要的。

        1人力資本價值評估的必要性

        (1)人力資本是企業一項重要的無形資產。首先,人力資本符合無形資產的定義。財政部的《資產評估準則一無形資產》中對無形資產的定義為:“無形資產是指特定主體所控制的,不具有實物形態,對生產經營長期發揮作用且能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從此定義來看,人力資本具備無形資產的特點。另外,在人力資源被廣泛關注并單獨確認之前,往往被看成是形成商譽的一個要素,其價值模糊地揉入商譽的確認與計量中。隨著人力資源會計的發展,有必要從商譽中分離出人力資本并單獨確認。

        (2)人力資本價值評估是企業發展的需要。首先,人力資本價值評估是加強企業內部管理的重要手段。通過評估企業的人力資本,企業可知曉現已擁有的可利用的人力,確認取得人力資本的耗費,合理分配企業成本。其次,人力資本價值評估為企業發展提供可靠的人力資源預測。最后,人力資本價值評估提供了企業發展能力的信息資料。企業是否擁有高效、高發展性的人力資本,已成為評價企業價值的重要指標。

        2人力資本價值評估方法

        2.1生產型人力資本的評估

        現代經濟學認為,生產型人力資本的能力和努力程度一般置于一種基本可觀測狀態,其價值通常采用成本法和未來工資收益貼現法兩種方法:

        (1)成本法。從企業角度來講,人力資本成本應包括對人力資本的招募成本、選拔成本、雇用成本、開發成本、使用成本、保障成本和離職補償成本。因此,人力資源成本價值=人力資源取得成本+開發成本+使用成本+保障成本+離職補償成本。使用成本=∑;W為當期加權平均工資額;r為貼現率;t為勞動者供職年限。

        (2)未來工資收益貼現法。對人力資本的真正所有者――勞動者來說,其價值體現在通過出售人力資本的使用權而獲得的未來與其工資收益的現值。所以,這類人力資本價值可用未來工資收益貼現法來評估。其計算公式為:V=∑。V為人力資本價值;I(t)為未來年工資報酬。

        2.2經營管理型和技術研發型人力資本的評估

        這兩種人力資本的努力程度不能夠進行觀測,產出也不是獨立變量。因此不能沿用傳統方法,對前者可采用帶有激勵功能的超額收益分成法或股票期權評估法;對后者可采用股票期權評估法。

        (1)超額收益分成法。超額收益分成法是根據收益現值標準,評估企業持續經營的情況下產生的預期收益,考慮折現因素,引入分成率的概念來確定企業家價值的一種評估方法。其評估模型為:P= ∑。P為企業家價值評估值; 為分成率,即企業家對企業收益的貢獻程度,可采用模型 =V? 確定;Rt為第t年預期收益; n為經營年限。

        (2)股票期權評估法。一般來說,人力資本所有者是看跌期權的賣出者,獲得期權利金(它相當于人力資本的價值),這樣就將經營管理人員和技術研發人員的個人利益與公司股價的表現緊密聯系起來了,可以認為股票期權價值就是他們自身的價值,那么其價值評估就是對股票期權的定價問題。根據Black―Scholes期權定價模型,所評估的人力資本在T期間對企業的價值為:V=p?n;p=S?[N(d1)-1]+X?e-rt[1-N(d2)];d1=[ln()+(r+)?T]/ ?;d2=d1- ?。其中:V為人力資本價值;S為當前股票價格;X為到期日股票價格;n為T期的企業股票數量;r無風險利率; 為股票的波動性;N(d1)和N(d2)為參數d1、d2的標準正態分布積分函數值,可表示為:N(di)=∫f(z)dz,f(z)是標準正態分布函數。

        3企業人力資本價值評估應注意的問題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耥 | 日韩a∨中文字幕在线电影吧 | 亚洲欧美日韩专区 | 在线看片亚洲免费 | 亚洲国产午夜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