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來自大自然的啟示范文

        來自大自然的啟示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來自大自然的啟示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來自大自然的啟示

        第1篇:來自大自然的啟示范文

        李清照看到細雨梧桐,點點滴滴,發出了“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的哀嘆。龔自珍筆下的落花入土,化泥護花,也表現了人像花兒一樣所有的奉獻精神。各種各樣的自然現象,引發了無數人的聯想,也蘊含著無數道理。

        春去秋來,大自然告訴我們“逝者如斯去,不舍晝夜”,而我們應該明白“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落日無邊,江水不盡,是在告訴我們,要抓緊時間,“此身此日更須忙”。大海無邊際,壁立無頂峰,從中感受到的寬闊胸懷非同一般,“千里之堤,毀于蟻穴”,人們了解了不要放過任何一點瑕疵,這些人生哲理,蘊含于美麗的自然景觀中,有美麗了我們的心靈。

        人類根據蒼蠅的眼睛發明了蒼蠅眼照相機;蝙蝠在夜間飛行,幫助人們發明了雷達;看到鳥兒在空中飛翔,人們萌發了飛的愿望,發明了飛機;魚兒遨游水中,幫助人們發明了潛水艇;就連牛頓總結出萬有引力定律,也是一個蘋果掉落在他頭上后引發的思考······千千萬萬的大自然現象,無時無刻不引發著人們的思考,幫助人們實現了一個又一個的夢想······實現了一個又一個的歷史跨越。

        第2篇:來自大自然的啟示范文

        它,給詩人以創作的靈感;

        它,給科學家以研究的題材;

        它,給哲學家以哲學的啟迪……

        它,飄舞于花間葉隙,溪畔泉邊,被喻為“會飛的花朵”,“大自然的舞姬”。

        它,就是自然界最美麗可愛的昆蟲——蝴蝶!

        你知道世界上有多少種蝴蝶嗎?你知道最美麗的蝴蝶是什么嗎?你知道蛾和蝶的區別在哪嗎?為了讓我們青少年了解更多昆蟲知識,更熱愛大自然,順昌縣團縣委和青少年宮舉行了一次“世界蝴蝶展”的活動,也展示了這千只蝴蝶的無限風采。

        清早,我和伙伴們一同前去參觀期待已久的蝴蝶展。哇!這么多的蝴蝶標本,我的眼睛真是應接不暇。黑的,白的,黃的,紅的,色彩斑斕,琳瑯滿目。它們個個栩栩如生,只只活靈活現,看著它們好似在飛動的樣子,我也似乎跟著翩翩起舞起來!

        “哇!太美了!”我尋聲望去,首先映入我眼簾的就是放著藍色光芒的“光明女神蝶”,瞧!它那鉆石般的翅膀上閃爍著耀眼的萊姆綠和天藍色亮光,活像是一個蝶后在買弄著自己身上美妙絕倫的色彩。聽解說員介紹:“這是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漂亮的蝴蝶。它來自大洋彼岸南美洲巴西亞馬遜河流域熱帶原始雨林。”我仔細觀察它,翅膀上的顏色還變化多端呢,你從不同角度去觀賞,它就有呈現出不同的美麗色彩。真是太美妙了!難怪參觀的人們看到這美麗的蝶后,都情不自禁地發出那聲驚嘆呢。

        “啊,貓頭鷹!”,又一聲呼叫把我們呼喚到了一只奇特斑紋的蝴蝶前。原來,這是南美洲熱帶地區特有的一種珍稀蝴蝶——貓頭鷹蝶。真是形如其名啊。看,它的翅面上的顏色和花紋酷似貓頭鷹身上羽毛的色彩,尤其是后翅的兩點眼斑,幾乎和貓頭鷹的那對大眼睛一模一樣,看上去簡直就是一只兇悍猛烈的貓頭鷹。真會令許多小動物望而生畏呢,我想這也許就是它自我保護的方法吧!周圍許多小朋友看了它都感嘆地說:“真像一只目光銳利的貓頭鷹啊!”

        看著看著,我的眼前突然一亮,這不是早有耳聞的亞歷山大巨鳳蝶嗎?你別小看它,它可是世界上最大的蝴蝶,解說員說它展翅寬達300毫米,雄蝶比雌蝶略小,翅面上的斑紋和顏色異常誘人,后翅呈金綠閃光色,它在蝴蝶中算是一個巨人了!全世界僅發現于芭布亞新幾內亞的東南部。如今這種珍稀蝴蝶越來越少,現已被國際瀕危動物保護委員會(IUCN)列入K級重點保護的蝴蝶。“原來世界上最大的蝶是亞歷山大巨鳳蝶啊。”這可揭開了我心中已久的疑團了,真是受益匪淺啊。

        這么多蝴蝶有生活在我們中國的蝴蝶嗎?我心里不由地納悶起來。正當此時解說員向我們介紹道:“有一種蝶是生長于中國的,那就是中華枯葉蝶。顧名思義就是長的像枯萎的樹葉,它的前后翅的反面均為蒼褐色,整個輪廓酷似一片枯葉,翅上雜有黑點和灰斑,很象葉片上的病斑,與尋常枯葉上所見到的著生菌和霉無異,真乃絕妙之至!世界著名的擬態昆蟲,當雙翅合攏停息于枝條上時,很難與將要凋謝的枯葉區別開來,連鳥類也難于發現其所在,是保護色中最好的例子。同時,也是自然界的奇跡。”我仔細一瞧,那還真是只蝴蝶,要不是解說員介紹,我還真把它當成樹葉了呢,大自然里的昆蟲們真是太奇妙了!

        第3篇:來自大自然的啟示范文

        關鍵詞:生態和諧;生態倫理思想;道法自然

        中圖分類號:G4

        在人類未產生之前,地球上的生物就經歷過5次生物大滅絕的危機。在沒有人為破壞的純自然環境下就已經醞釀了摧毀生物的潛在威脅,更何況在人類各種殘害環境的行為變本加厲的現代,我們又將面臨怎樣的來自大自然的懲罰?位于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是人類文明最早的發源地之一。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古代世界最偉大的三個文明曾經在這里繁榮昌盛。然而,這些古文明的發祥地如今卻是鹽堿泛濫、流沙縱橫的不毛之地。人類文明在不斷進步的同時犧牲了自然,付出我們無法估量的慘痛代價。保護自然環節,早已刻不容緩、勢在必行。

        一、 道法自然

        《老子》第六十四章:“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輔:意思要以萬物為重心,把自己擺在次要的地位,去盡量了解、理解,虔誠地輔助萬物的生長、發展等自然變遷過程。不敢為:說明要小心謹慎,有如履薄冰的意思。老子主張遵循自然規律,敬重自然,反對逆天而行、違背自然法則。而道法自然可謂老子哲學中關于人與自然的關系最重要的觀點。“道法自然”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五章:“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將人與自然看做一個整體,人并不是萬物之王,也并不獨居其大,整個人類也不過是整個宇宙中的一份子,是組成整個世界的業已存在的部分。在人類未產生之前,自然就獨立于人類而存在,按理說人類應該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并順延自然的法則來耕作、生產、生活等。因此,《淮南子·原道訓》人為,“天下之事,不可為也,因其自然而推之”。古人在這樣早的年間就已經知道切不可違背自然規律,如此重視自然。在他們的時代,環境相比現在堪稱“世外桃源”,鳥語蟬鳴,蓮葉滿池,疊翠流金……可他們仍能夠生于憂患,懂得人與自然萬物的平等。

        “道法自然”這種處理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思想,當今人類可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人給我們留下了大好河山,豐富的資源,諸多的偉大思想,我們又為子孫后代留下什么?如若繼續破壞自然環境,我想,就連一條清澈的小溪,一片蔥郁的樹林我們也無法為后代描述。

        二、 以自然為善

        隨著環節問題日益顯現,各學派早已開始研究環境問題,提出各種建設性理論。傳統倫理學,無論是美德理論、功利主義還是義務論,都是個體主義的,因為品格、功利和義務的落腳點都是個人。[1]一些倫理學家將人的生命視為最高的善,認為只有人或動物才具備自身的利益而否認陸地、山川、植物、河水海洋等的自身利益。其實不然,這是一種功利主義觀點,以人的利益出發對一切存在物進行“優勝劣汰”,利人者生,反之亡。只因人是目前地球上最高級的動物,于是人類自認為可以主宰自然,對其為所欲為。我們對自然的定位取決于我們的道德體系,但對于為了人類的經濟利益而破壞自然環境的這種行為或理論是不容商榷的,因為自然環境才是我們生存的保障。

        利奧波德創立的大地倫理學在環境倫理學上具有劃時代意義,大地倫理學承認生態系統、環境或大地的權利,他明確肯定了各種生物以及生命聯合體或生態群落的內在權利。“一件事情,當它有助于保護生命共同體的完整、穩定和美麗時,它就是正確的;反之,它就是錯誤的。”這是利奧波德提出的人在大地生物共同體中的倫理道德準則。[2]尊重生命共同體的完整這是人類的義務和責任,而不再是以人類為最高的善,人類只是作為生命共同體這個完整體中的一員,并有義務輔助這個完整體系的發展。

        梭羅在他的代表作《瓦爾登湖》中充分闡釋了其自然生態思想,在《瓦爾登湖》快結束的時候寫到:“我們常常忘掉,太陽照在我們耕作過的田地和照在草原和森林上一樣,是不分軒輊的……廣闊田地卻不當我是主要的耕種者……它們不是有一部分為土撥鼠生長的嗎……”[3]在梭羅的描寫中,自然與人類融合,沒有誰是誰的統治者,人類的發展絕不是對物質財富的不斷占有,而是精神生活的豐富與人格的提升。現代,科學技術已十分發達,科技已經涉及到各種領域,人們享受高科技的成果,崇尚科技的無所不能。梭羅卻早已悟出科技讓人類“自己做奴隸的堅守人”,變成“他們的工具了”。

        毀壞環境這樣掩耳盜鈴的行為終將在大自然怒吼之時得到未曾意識到的價值判斷。在現代文明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不應讓經濟原則來支配倫理原則,我們不能一直沉溺在物欲的洪流之中不能自拔,我們應該反思不斷追求的經濟價值是否能夠有相匹配的道德底線。

        三、 自然之為,無為自然

        當代世界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老子的核心思想是“無為”,其“道法自然”多指“自然無為”。“無為”可以理解為一種“為”的方式,其結果可是“無不為”,也可以理解為一種“不為”或無所作為。對于自然環境的破壞我們已經有所為,因此針對治理環境問題我們已經不得不為!我們對于處理環境問題雖已有意識,也被部分人所重視,世界上的環保人士組織了許多志愿活動來進行環境保護以及呼吁人們重視環保。但是,我們的不斷發展不斷進步的最終目的應該是在自然與環境上“無為”,這是人類與自然融合的最高境界,其與“大同世界”可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是我們追求的一種理想狀態,“無為”的實質就是避免反自然,在當今時代,我們的價值標準以有所作為為宜,例如我們對自然的改造,“無為“并不是什么也不做,也不是不采取任何行動,但在這些行動采取之前要遵守自然萬物的規律,要順應自然,反對為追求經濟利益的惡劣肆意的行為。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老子的自然哲學觀中蘊含著這樣的生態倫理思想,古人已經悟出的道理,為我們提出了這樣的見解,我們不能作繭自縛,自我毀滅。現代的大地倫理學思想也要求我們要保護生命共同體的完整。因此,我國在制定環境保護政策時一定要遵循倫理原則,要提出根治性措施,要讓人民樹立環保的文化態度,要讓企業在追求商業價值的同時自覺保護自然環境。這些對于我們保護生態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都具有時代意義。

        參考文獻:

        [1].程煉.倫理學關鍵詞[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220-221.

        第4篇:來自大自然的啟示范文

        葦岸,中國自然文學寫作先驅。1960年1月7日生,1999年5月19日逝,只活了39歲。他一生留下的文字不多,《大地上的事情》是他的代表作,書中記錄了葦岸曾親身感受到的大地之上萬物滄海桑田的變化。葦岸的語言克制而簡潔,他將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之中,觀察太陽、月亮、大地和小麥的生長,記錄胡蜂、螞蟻如何筑巢,關注人與自然萬物如何建立深刻聯系,“謙卑地與萬物榮辱與共”。除了對自然萬物的欽羨,書中更懷有對人類命運的憂戚。他告誡并提醒人們“在背離自然追求繁榮的路上,要想想自己的來歷和出世的故鄉”。――這樣的語言雖然寫于15年前,但時下讀來,非但沒有“過時”,反而愈發顯出它超前的價值。

        在城市化日漸加深的今天,葦岸與《大地上的事情》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可能,一種通過這樣優秀和美好的文字,關注并拯救不斷被破壞的人類文明的可能。

        在葦岸39年的人生中,他一直生活在“天明地靜”的北京昌平,他熱愛大地,和大地上的一切。他活得很認真:為鄰居胡蜂做小傳,觀察太陽的道路怎么會發生彎曲;他喜歡旅行,常常挎著望遠鏡和相機行走于北方各省,觀察和體驗大自然賦予生命的大美。“只要你天性能夠感受,只要你尚有一顆未因年齡增長而泯滅的承受啟示的心,你就應該經常到大自然中去走走。”為了寫作《一九九八 廿四節氣》,他甚至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時日里,深入田野查看天氣情況和地理變化,測量氣溫和風力。在他心目中,自然萬物是同存共榮而缺一不可的,因而“大地上的事情”都值得悉心關注。

        他推崇托爾斯泰和“圣雄”甘地等人的非暴力主義,積極倡導并踐行梭羅、蕭伯納等人主張的素食主義。在葦岸看來,“自覺的素食主義本質就是節制與自律”。1999年春,葦岸罹患肝癌。在醫生和親友的勸說下,他沒有將素食主義貫徹到底。臨終前,他讓他妹妹馬建秀記下他最后的懺悔:“我平生最大的愧悔是在我患病、重病期間沒有把素食主義這個信念堅持到底。在醫生、親友的勸說及我個人的妥協下,我沒能將素食主義貫徹到底,我覺得這是我個人在信念上的一種墮落。保命大于了信念本身。”

        在生命的最后,他的骨灰被撒在了他所在意的大地上,實現了他來自大地又終歸大地的夙愿。

        【編輯提點】對于土地和自然,葦岸并不是置身事外的觀察者或旁觀者,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大地的一部分。在他短暫的一生中,他用思考和身體力行,詮釋了他建立在土地倫理之上的生命價值。他的美好、純粹、清潔、簡凈,折射出這個時代的匱乏。正如文學評論家林賢治所說,“葦岸走了。他的品質和精神留了下來。葦岸的存在是大地上的事情。他與大地同在。”

        【素材運用關鍵詞】熱愛;信念;堅守;節制與自律

        葦岸在體驗自己的生命意志的同時,也感受和尊重其他生命的存在與價值,在他的筆下,作為生命共同體中的螞蟻、蜜蜂、胡蜂、麻雀、野兔、麥田,甚至白雪、陽光,都顯出其生命的本真和美好。而萬物之中,葦岸尤其偏愛那些卑弱的、普通的、顏色與土地貼近的生靈,比如螞蟻,比如蜜蜂,比如麻雀。

        我觀察過一次日出,日出比日落緩慢。觀看落日,大有守侍圣哲臨終之感;觀看日出,則像等待偉大英雄輝煌的誕生。太陽從露出一絲紅線,到伸縮著跳上地表,用了約五分鐘。

        我把麻雀看作鳥類中的“平民”,它們是鳥在世上的第一體現者。它們淳樸和生氣,散布在整個大地。它們是人類卑微的鄰居。在無視和傷害的歷史里,繁衍不息。

        麥子拔節了,此時它們的高度大約為其整體的三分之一,在土地上呈現出了立體感,就像一個十二三歲的男孩開始顯露出了男子天賦的挺拔體態。野兔能夠隱身了,土地也像驕傲的父親一樣通過麥子感到了自己在向上延續。

        【編輯提點】葦岸的文字平實,沖淡,富有哲學含義。他以近乎白描的方式,讓人領略到自然界的生機與靈動,帶領我們早已麻木的眼睛重新發現那些被忽略的原始的美。它喚起了我們每個人內心潛藏的對土地應有的親切之情,以及心底最善良的溫情,并以此重建人們與土地的聯系。

        【素材運用關鍵詞】質樸;自然之美;尊重生命

        1998年,葦岸以一年時間,于每個節氣日的上午九點,在昌平一處麥田,架起相機朝同一個方向、同一片風景按下快門,記錄下大地一整年的變化,并以此為基礎寫作大型散文《一九九八 廿四節氣》。然而這部作品最終只完成了四分之一,還剩下大量的草稿,這是葦岸去世之際最大的遺憾。

        二十四節氣令我們驚嘆和叫絕的,除了它的與物候、時令的奇異吻合與準確對應,還有一點,即它的一個個東方田園風景與中國古典詩歌般的名稱。這是語言瑰麗的精華……

        【編輯提點】在這片麥田里,他架起的不僅是一部相機,更是一種對世界的觀察方法,同時也勾勒出了一個生命的時間軌跡:不同的節氣,同一個畫面巨大的變化對比,讓人清晰地看到了四季的更迭,萬物的成長。這種變化的力量是巨大的,令人震撼的。然而今時今日的我們,還有多少人能真切地關注并體會到這種來自于時間自然的變化呢?

        【素材運用關鍵詞】時間的力量;變化;被忽略的美

        1992年,葦岸從城西北角的西環搬到昌平一個小區,上午、下午,陽光都可以進入家里,放眼望去,東邊是工整的農田,溫暖的村莊,西方是滿目綠色的茫茫平原。葦岸覺得自己離“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很接近了。但是兩年之后,這個小區的周圍建立了新的住宅樓、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葦岸的詩意視野被剝奪了。而類似的事情直到如今仍在加速上演著,森林被毀壞,河流干涸,霧霾圍城……

        葦岸在當年便敏銳地預料到了這一切,他在文字里表達他的擔憂和焦慮。但就像他其他的文章,他的批評文字也是溫和而潛隱的,看上去更像是一種對事實的陳述。但對今天的讀者而言,卻可以從中展開更為深廣的反思。

        在神造的東西日漸減少,人造的東西日漸增添的今天,在藐視一切的經濟的巨大步伐下,鳥巢與土地、植被、大氣、水,有著同一莫測的命運,在過去短暫的一二十年間,每個關注自然和熟知鄉村的人,都已親身感受或目睹了它們前所未有的滄海桑田性的變遷。

        放蜂人在自然的核心,他與自然一體的寧靜神情,表明他便是自然的一部分。他懂得自然的神秘語言,他用心同他周圍的生命交談。他仿佛一位來自歷史的使者,把人類應有的友善面目,帶進自然。他與自然的關系,是人類與自然最古老的一種關系。只是如他恐懼的那樣,這種關系,在今天的人類手里,正漸漸逝去。

        【編輯提點】我們出發太久了,以至于忘記了為何要出發;對器物的現代化追求太久了,我們也忘記了為何要現代化。如果現代化就是要以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取代千里沃野,如果現代化就是以霧霾中國取代鄉野微風,那么,這個代價會不會太大呢?

        【素材運用關鍵詞】發展的代價;警醒與反思

        “土地道德”是由《沙鄉年鑒》的作者,美國生態學家、環境保護主義先驅利奧波德最先提出的。

        什么是土地道德,迄今所發展起來的各種道德都不會超越這樣一種前提:個人是一個由各個相互影響的部分所組成的共同體的成員。土地道德只是擴大了這個共同體的界限,它包括土壤、水、植物和動物,或者把它們概括起來:土地。簡言之,“土地道德是要把人類在共同體中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現的角色,變成這個共同體的平等的一員和公民。它暗含著對每個成員的尊敬,也包括對這個共同體本身的尊敬。”――尊重生命,崇尚和平,節制自奉,忠于精神,勤勞向善等等,正是懷有這些由“土地道德”延伸出來的精神,對于書房窗外的蜂巢,葦岸說,“這是我的家徽,是神對我的獎勵。”他描寫大地,“看著生動的大地,我覺得它本身也是一個真理。它叫任何勞動都不落空”……

        文學評論家林賢治說,葦岸的全部作品所奔赴的關于“大地道德”的主題,在中國現代文學中,具有開創的意義。

        【編輯提點】葦岸的所有文字,一以貫之的都是博愛、勿貪,少些功利之心,多些生命敬畏……無論科技如何炫目發達,社會如何多元復雜,人也不能忘記自己所來之處。就此而言,大地召喚更多的像葦岸這樣的人,他們相信天地萬物是一個共同體,小到一棵野草、一聲鳥鳴,也擁有本真而神圣的使命。

        第5篇:來自大自然的啟示范文

        屠呦呦,出生于1930年,是一位無博士學位、無院士頭銜、無留洋經歷的中國中醫院科學院研究員,2015年10月5日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諾獎委員會在給她的頒獎詞里寫道:“屠呦呦發現了青蒿素,這種藥品有效降低了瘧疾患者的死亡率”,“……全球影響及其對人類福祉的改善是無可估量的”,“發現了青蒿素――一種治療瘧疾的藥物,在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屠呦呦的發現在世界抗瘧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10月6日,一直不愿接受采訪的屠呦呦終于把記者請進家門,但一再強調“也沒什么好講的”。對于獲獎,屠呦呦表示,青蒿素是傳統中醫藥送給世界人民的禮物。

        “我確實沒什么好講的,科研成果是團隊成績,我個人的情況在這兩本書里都講得很清楚了。”屠呦呦一直回避談及自己。

        瘧疾是世界性傳染病,每年感染數億人,并導致幾百萬人死亡,上個世紀60年代,瘧原蟲對當時常用藥奎寧類藥物已經產生抗藥性,1969年2月,屠呦呦接受中草藥抗瘧研究任務。她整理了一個從2000余方藥中選編的以640種藥物為主的抗瘧方藥集,在此基礎上,進行實驗研究。其中一種從青蒿中提取出來的物質引起了屠呦呦的注意。青蒿,民間又稱為臭蒿和苦蒿,是在我國南北方都很常見的一種植物,別看它的外表樸實無華,卻有治病救人的“魔力”,青蒿的抗瘧功能最早見于公元340年東晉葛洪所寫的《肘后備急方》,屠呦呦注意到古人將青蒿“絞取汁”而不是水煎熬的辦法,她于是重新設計實驗過程,1971年10月4日,在經歷了190次失敗后,屠呦呦終于獲得了對瘧原蟲抑制率100%的青蒿中性提取物。

        青蒿素復方藥物被飽受瘧疾之苦的非洲人民稱為“中國神藥”,屠呦呦也被稱為“青蒿素之母”。

        簡 析

        屠呦呦作為中國本土產生的第一位諾貝爾自然科學方面的獲獎者,對中國科技界是一個很大的鼓舞,特別是給了我們很大的科技自信心,能激發更多的科技工作者投身于科技發明和創造,以獲取更多更大的科技成就。屠呦呦事例給了我們很豐富的內容,有對她的發明過程的敘述,有這一發明的意義和影響,有她個人介紹和語言、行為的敘述等。這則素材給我們的思考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她個人的精神財富,有堅持執著,有淡泊名利、謙遜、勇于創新、嚴謹科學的態度、甘于寂寞等;另一方面是她的發明給科學研究帶來的啟示――敢嘗試、不怕失敗、合作、精細、借鑒與創新、等待與接受、實踐等。

        運用一

        敬畏自然

        一株小草卻能挽救數百上千萬生靈的生命,這該是一株多么神奇的小草!平凡而又奇妙,普通而又超凡,世界因之改變,誰能說大自然不神奇、不偉大呢?

        青蒿素被提煉之前,瘧疾橫行,自認為不可一世的人類被瘧疾蹂躪,死者無數,在與瘧疾的對抗中,人類曾表現得束手無策,顯得多么的渺小,但當青蒿這株平常的小草被人類提取出青蒿素以后,千百萬在瘧疾中掙扎的人們重新燃起了生命的希望之火。這不能不說是自然又一次給了人類重生的機會。

        我們說這株青蒿小草太有魔力,太奇妙了,其實,自然界許許多多的小草,又有哪一種不神奇呢?

        再看看蘆薈吧,一種普通的小草,普通人家常用來凈化空氣的植物,就是它,在公元前1世紀,羅馬皇帝的御醫所著《克利夏本草》中就有針對不同病癥使用蘆薈的具體處方,并把蘆薈稱作為萬能藥草。公元1971年,日本醫學家發現了蘆薈對癌癥的抑制作用,蘆薈還擁有了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不需要醫生”。

        可以說各種植物都是大自然的精華,大自然是神奇的,自然界里的種種生物都蘊含有種種的神奇和奧妙,只是我們缺少發現它們的眼睛罷了。

        讓我們收起對自然驕傲自大和不可一世的占有態度吧,多些謙卑和敬畏,因為所有的生靈都是自然之子,只有敬畏自然,我們才能相互依存,才能將生命延伸到永遠。

        運用二

        我們都是一株神奇的小草

        青蒿素的發現,改變了人類的生存狀態,挽救了千百萬人的生命,青蒿素來自一株平常的青蒿小草,一株名不見經傳的小小植物,因為它蘊含有治療瘧疾的物質――青蒿素而被世人稱為“生命之草”“人間圣草”,其實,我們每個人又何嘗不是一株小小的青蒿呢?平凡之中蘊含著偉大,這絕不是一句口號。

        屠呦呦,一個無博士學位、無院士頭銜、無留洋經歷的普通科研工作者,只能叫做研究員的普通人,卻能在經歷190次失敗后,成功提取青蒿中的青蒿素,從而把數以千萬計的人從瘧疾的死神手里拉了回來,這該是多么偉大的壯舉啊!

        青蒿平凡,但因青蒿素而成為“生命之草”。青蒿平凡著,卻很偉大。

        屠呦呦也很平凡,但因艱辛發明提取青蒿素的技術而使青蒿素復方藥物成為“中國神藥”,自己也被人們敬稱為“青蒿素之母”。屠呦呦平凡著,卻是精彩無限。

        我們是平凡人,但我們也是一株株擁有“青蒿素”的神奇獨特的“青蒿”,一個個擁有發明提取青蒿素技術智慧和能力的“屠呦呦”,只要我們不甘平庸,只要我們拭去浮華,只要我們心懷夢想并執著前行。

        運用三

        學會等待,因為接受需要一個過程

        1971年10月4日,屠呦呦第一次成功地從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44年后,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因為這一發明成就而榮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這是世界醫學界的最高獎項。從發明到被世界接受、認可,整整用了44年,這個漫長的等待讓一個風華正茂的年輕女子變成了一個疾病纏身、行動不便的老太太。這也再次告誡我們:要學會等待,因為被接受、被認可需要一個過程。

        當屠呦呦知道這個消息時,她很平靜淡然,人們采訪她,她平靜地說“也沒什么好講的”,因為她知道人們對真理的認識需要一個過程,時間和實踐終究會證明真理的正確和偉大。

        新生事物被接受、被認可不是一時半會的,這是客觀規律,所以我們要學會等待。

        1899年,埃菲爾鐵塔在巴黎建成,莫泊桑等300多位社會名流強烈抵制,并游行示威,但后來莫泊桑竟然經常來鐵塔二樓就餐;2008年,北京建成鳥巢、水立方、鳥蛋國家大劇院等建筑,被許多人嘲諷挖苦,但是后來,大家竟然把它們看成北京的名片。

        第6篇:來自大自然的啟示范文

        2016年2月9日至13日,作為設計周的組成部分之一――斯德哥爾摩家具展和燈博會如期舉行,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斯堪的納維亞家居設計集會,在這五天中,家具產業和燈具產業的從事者們聚集在stockholmsm?ssan(瑞典首都著名會展中心),無論你是在為家里的陳設發愁,還是在為公司公共空間尋覓改裝設計,總能在這里得到滿意的答案。展會的前三天為專業買主們開放,到了周末,整個場館面向所有的來訪者開放,身在斯京甚至周邊城市的設計從事者們絕對不會錯過這個盛事。斯德哥爾摩家具展和燈博會期間吸引了約40000名來訪者,約6000名外國的買家,建筑師,設計師和記者,以及來自60多個國家的旅行者。參展的約700家企業中,有300多個是外國企業,但來自斯堪的納維亞的參展商品占據了場館70000平方米面積的約百分之八十。“斯德歌爾摩設計周的基本作用是為行業內外的設計愛好者們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能讓來訪者們獲得盡可能多的利益和好的體驗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同時,這個展會像是一場派對,讓所有的設計愛好者在這里聚集,相互切磋。作為這個活動的發起者,看到它年復一年的成長和發展是一件特別開心的事。”斯德哥爾摩設計周和家具展項目負責人CeciliaNyberg說到。

        特邀嘉賓――Edward Barber和Jay Osgerby的空間設計

        倫敦奧運會火炬設計師Edward Barber(愛德華巴布爾)和Jay Osgerby(杰奧斯戈比)是業內耳熟能詳的設計師,1996年以后兩人一起創建了巴布爾-奧斯戈比設計工作室,2001年又建立了建筑與室內設計實踐通用設計工作室。多年來,他們獲獎無數,設計作品范圍橫跨建筑設計、室內設計和產品設計。目前與其合作的全球領先的制造商包括Knoll,Vitra,B&B ltalia,Cappellini,Venini和Flos。他們的作品多次被倫敦博物館,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倫敦設計博物館和芝加哥藝術學院永久收藏。

        今年他們作為特邀嘉賓,在斯德哥爾摩家具及燈博會展示了一系列三組空間設計作品,創建的是日常生活環境的三個斷面。巨大的毛氈幕簾將一個整體空間隔成三部分,三個區域在統一的白色木地板上分別放置了不同風格的橡木長桌,沙發以及動物毛皮椅子。白木地板靈感來源于設計師們對斯德哥爾摩冬天的印象。白色幕簾由著名瑞典紡織品公司Nordifa提供,家具系列來自Vitra,Knoll and B&B Italia三家公司,燈具由Ozeki制造。“我們有意將三個空間領域由幕簾隔開。在高低錯落的紙質吊燈下,相信每個空間都會為游客提供一個適宜交談或放松的良好環境。”設計師本人如此描述。

        往年斯德哥爾摩家具及燈博會的嘉賓包括西班牙設計師帕奇希婭?奧奇拉(PatriciaUrquiola),法國布魯萊克兄弟(Ronan Bouroullec與ErwanBouroullec),日本產品設計師深澤直人(Naoto Fukasawa),德國著名設計師康士坦丁?葛切奇(Konstantin Grcic),意大利設計教父朱利奧?卡貝里尼(GiulioCappellini),英國時裝設計師保羅史密斯(PaulSmith)等。

        潛在樂趣――展博會里的設計酒吧

        如果你去了博覽會,千萬別忘了去設計酒吧(The Design Bar)。瑞典青年建筑設計師Andreas Martin L0f為斯德哥爾摩家具及燈博會設計了別具一格的展博會談區。2015年,他在斯德歌爾摩群島的一個山坡上為自己修筑了別具一格的棲身之所,為此他成為了北歐建筑界的新寵兒。在一處陡峭的山坡上建造了一座鄉村居室,這棟房子依山傍水,遠眺可將下方斯德哥爾摩群島盡收眼底。這棟房子名為“aspvik house”,整個設計完美地融入了起伏的地形中,同時,它還包含所有在斯堪的納維亞氣候里生活所必需的所有功能和設施。

        設計師認為,在對自然環境沒有嚴重影響的前提下,傾斜的地形也可以建造令人舒適的房子。其主體以木材和鋼結構材料為主,以混凝土地基為鋪墊,房子的外墻隨之傾斜了五度,一面傾斜的混凝土擋土墻分割了房子的底層,在西邊形成了一個游泳池,以及一個能夠包圍整棟房子的舒適陽臺。房子的建造材料刻意保持原始和簡單的風格,設計師本人擅于使用天然單一材料的組合設計,從而將整體建筑設計融入自然環境之中。

        展博會上這個出自建筑設計師之手的設計酒吧(The Design Bar)相信讓很多到訪者印象深刻,保留了他一貫的簡約風格,在材料細節上做得又無可挑剔。通過這個作品,他想向更多的人展示建筑與室內設計的微妙關系與區別,是展示同時也是啟示。當地有名的廚師Fredrik Eriksson為其設計了菜譜,在如此這般具有瑞典特色的空間里品嘗瑞典美食也是別有一番滋味。

        今年的會展主辦方邀請了設計師Emma Olbers,Susanna Vento和Christine Rudolph負責本次展覽的主題策劃和趨勢分析工作,同時他們每個人都擁有獨立的區域展示自己的設計,分別是戶外場景、休閑屋以及會議室。通過這三個區域的展示,來訪者能夠深切的其主題的含義:設計原本來源于自然,發展至今回歸自然的本真是最好選擇。

        現代人渴望自然,無論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還是工作環境中,植物綠化的面積變的越來越受重視。我們也變得越來越在意我們周圍產品的做工問題和材質。這些現象都說明人們對親近自然的迫切愿望,不再喜歡生活在工業化生產、流水作業的事物周圍,不再希望身邊充斥著塑膠和鋼鐵的衍生品,相比之下,來自大自然的味道才真正能讓人心曠神怡。

        戶外場景設計區域的設計師是瑞典的Emma Olbers。從哪里來,到哪里去。這是Emma這次作品的主題,她所設計空間的關鍵詞可以概括為真實的,優質的,具有良好觸感和高度的質感休閑空間。

        “我的戶外區域設計是歸屬于室內設計領域中一種不同的詮釋。同時,我希望通過這個展覽來提出一些我們本應該思考的問題,如我們的材料是從哪里來的?此后這些材料又去了哪里?它們是否可以回收?”設計師Emma這樣說。她希望設計師們能夠很好地協調與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關系的大前提下,有責任和義務去更多地考慮產品材料的選擇,材料可降解以及可回收性,關系到整個產業鏈未來的可持續發展。艾瑪目前主要是為Asplund,Ire M?bler and TreSekel公司工作,她同時也是后兩家公司的藝術顧問。

        休閑屋出自芬蘭設計師Susanna Vento之手。室內設計師Susanna來自赫爾辛基,她定期為一些知名品牌服務,其中包括littala,Marimekko,Acne Junior,Kvadrat和Samsung等。這次的展覽,她所營造的是一個最為日常的生活空間:這個寬敞的室內空間內,適合用餐、下午茶、小憩也適合工作。有足夠的空間提供孩子們嬉戲,一張便捷的小床可以用于日常的簡單休息或閱讀,簡單的桌椅為孩子提供了學習和畫畫的舒適環境。休閑屋就是為了讓忙碌的你停下腳步,享受片刻的休息和娛樂而存在著。這里充滿了歡樂和笑聲,設計師所要表達的就是這樣的一種狀態,她在尋找這種單純美好的心靈碰撞。

        Christine Rudolph是一位丹麥室內設計師,她花了大量的時間周游在歐洲各大城市之間。會議室的設計是她的作品,Rudolph想創造一個開放式的協同工作環境。當你第一眼看到這個空間時,它并不會給你一個拘謹嚴肅的印象,它擁有有機的木質桌椅和窗格,北歐風格的吊燈和器皿,并在長條桌周圍置有很多綠植,讓處在工作狀態中的你還不忘深吸一口氧氣。她的設計適用于小組會議,也適合老式的私人會談。這間房間將參觀者從日常生活的壓力和緊迫感中解放出來,共同體驗自然清新環境中的事半功倍。”

        溫室計劃――培養設計界的未來之星

        FUWL工作室與2016斯德哥爾摩家具展及燈博會傾力合作,繼續為青年新銳設計師們打造推廣平臺,名為溫室20]6。Form Us With Love(又稱FUWL)是一家瑞典設計工作室,近十年來,一直主張設計領域的相關建設,致力于扶持和培養年輕的品牌設計師。與他們合作過的大公司不勝枚舉,如Ikea,Muuto,Absolut,La Cividina,Menu,Cappellini,DePadova,FontanaArte,Bolon,Atelié Lyktan等。FUWL強調,溫室是專門為那些還未成熟的青年設計師們提供機會,讓他們的設計得到更多人的關注從而實現他們的夢想。

        溫室的概念是建立在商業和設計相關討論的具體建議的基礎之上的,同時也遵循一個簡單的道理:機會永遠擺在已準備好的人面前。在活動過程中,FUWL工作室會與年輕設計師們分享他們經驗,對于他們在設計實施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提出建議。此外,FUWL希望能夠從中了解到什么樣的設計方式和感覺是這些初出茅廬的青年們所能夠接受與喜愛的。一件真正合格的設計品需要各個產業鏈之間的傾力合作,需要集合更多優質的平臺和思想,溫室就是這樣一個在相互彌補相互碰撞中產生無限創造力的地方,同時它又可作為青年設計師們成功邁向未來的跳板。每年都會針對青年設計師設立一些獎項以示表彰,比如優秀設計獎、最具影響力青年設計師獎、年度室內設計師獎等等。全球各國的設計學生都有機會入選溫室計劃,最終完成他們的設計作品系列并在斯德哥爾摩家具博覽會中展示出來。

        新設獎項――誰入了雜志主編的眼誰便是贏家

        如果說今年的展覽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就應該是這個新設立的獎項了。今年的斯德哥爾摩家具展新設立了一個編輯選擇獎。這個獎項的評委是由幾個歐洲最重要的設計論壇的主編組成,他們是:著名的建筑室內設計網站Dezeen主編Marcus Fairs,國際建筑設計平臺網站Stylepark主編Adeline Seidel,DAMn雜志主編Walter Bettens。獎項設有新人獎、最佳效果獎和最佳產品設計獎。別具一格的獎杯由瑞典設計師Lisa Hilland設計。

        最佳產品設計獎由德國柏林設計師Dirk Winkel獲得,她設計了一款新的燈泡,命名為w164 Alto,在意大利語中Alto代表“高”,可以說是為制作公司W stberg設計的新燈泡的總稱。這個燈泡的特殊性在于:通過LED技術的拓展,使得光線達到非常均勻并且更廣角的光線分布,底座帶有調光輪,同時也作為開關而存在。

        最佳效果獎由設計師Pietro Ferruccio Laviani獲得。與博覽會其他的常規展覽不同,他設計了一個封閉蛋形區域,區域內壁均為紅色,他將色彩斑斕的燈具放置在各個角落,墻壁,頭頂。燈具形態的設計也并非常規,到訪者站在不同的角度會有不同的感受,仿佛置身于超現實主義的世界里。

        新人獎由挪威設計組BEY獲得,這兩位年輕的設計師一個來自北京,一個來自瑞典,卻在挪威成立了他們的設計工作室。她們的作品融合了東西方美學,無論是燈具、凳子還是鏡子,每個設計品都要突破你的想象,讓你忍不住多看一眼。

        歐若拉――聚焦北歐設計和建筑的異同

        此外,斯德哥爾摩家具展和燈博會有一個特別的展覽,這個展覽由北歐建筑和設計同盟們共同合作完成的,意在探討當今的北歐建筑和設計風格,命名為歐若拉(Aurora)。展覽由建筑和設計兩個部分組成,通過實例分析北歐設計的總體風格和趨勢。展覽的名字來源于從拉丁語歐若拉,這個詞同時也代表極光。極光現象是一種比較罕見的自然現象,而北歐國家則因其為觀賞極光的最佳地點而著名。人們想通過這個名字來映襯北歐建筑和設計的特殊性和獨特性。“我們很高興能有這個機會將五個北歐國家的建筑和設計作品同時展現出來,以此來探討總結斯堪的納維亞區域設計的特點,這樣一個重要的課題在商業語境中很少見到。”策展人Gustaf Kiellin說道。

        設計展覽的主題就是極光。瑞典、丹麥、挪威、芬蘭和冰島在很多地方有共同點。歷史的相似以及發展的共通,讓這幾個國家如今的文化非常相似。在設計上,著名的術語“北歐設計”通常是用來指從北歐地區的所有設計,但盡管它們有相似性,五個國家的設計階段還是非常不同的。這次展覽,為五個北歐國家詮釋他們自己的設計特點創造了契機。

        第7篇:來自大自然的啟示范文

        [關鍵詞] 《猩球崛起》;生態主義;人類中心主義;貪欲;“末日”

        一、生態主義與美國科幻電影

        自人類文明產生以來,人類集體經歷了原始社會到農業社會,再到工業社會的發展,在這一過程中,人類通過不斷的創造推進了集體物質文明的極大發展,隨著建筑、電力、交通、電子科技的發展與應用,人類對于生態環境的破壞也逐漸升級,人與自然的關系走向對立。[1]面對人類對環境的肆意破壞,大自然已然通過土地沙化、海洋赤潮、森林消減、不可再生資源耗竭、稀有物種滅絕等方式向人類敲響了警鐘,人類在“鐘聲”中也感受到了日益升級的生態危機和生存威脅,從而普遍引發了關于人類命運的沉重思考。[2]關于人類集體命運的思考不僅存在于環保界,還存在于包括文學、電影在內的多個藝術領域之中。縱觀近年來美國好萊塢的影片,不難發現許多對人類工業文明進行生態主義批判的科幻電影,此類影片大都屬于科幻片,共同秉持“末日”情結,通過“末日”恐懼的書寫試圖喚起人類的生態意識,警示人類樹立正確的自然觀,尊重自然,愛護自然,守護人類共同的家園。

        20世紀70年代中期,由美國著名導演斯皮爾伯格執導的影片《大白鯊》拉開了美國好萊塢電影的“生態之路”,影片通過夸張的故事情節展現了科技進步背后的陰暗角落,人工干預所生成的巨型異化白鯊奪去了人類的生命,批判了科學技術的濫用。以斯皮爾伯格的《大白鯊》為開端,美國電影中的許多科幻影片均融入了生態的思索,20世紀80年代的代表作品有影片《異形》《蠻橫世界》;90年代的代表影片有著名的《侏羅紀公園》《哥斯拉》等;新世紀以來,蘊含生態思想的科幻影片在光影手段方面進一步發展,包括《金剛》《生化危機》《喜馬拉雅》《猩球崛起》在內的影片均取得了顯赫的票房成績,也獲得了業界的充分認可。在上述影片中,既有關于工業文明中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也有對科學技術無節制發展的批判,這些影片大都幻想了人類命運的終結,即“末日”的來臨,通過無可挽回的“末日”迫近和“末日”前夕的集體恐懼深化了影片的生態主義批評價值。上映于2011年的影片《猩球崛起》由導演魯伯特?瓦耶特執導,湯姆?費爾頓、詹姆斯?弗蘭科、布萊恩?考克斯等人擔任主演,講述人類與人猿之間的科幻故事,批判了人類科學技術濫用背后的瘋狂野心,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特效提名。三年后,《猩球崛起》的第二部即《猩球崛起:黎明之戰》接續第一部的故事情節書寫了人類“末日”迫近時的苦難與恐懼,該影片由導演馬特?里夫斯執導,加里?奧德曼、安迪?瑟金斯等人主演,獲得了美國科幻恐怖電影獎最佳科幻影片提名。目前,《猩球崛起》的第三部正在拍攝制作中,預計將于2017年上映,《猩球崛起》系列電影在觀眾中和業界內的好評程度可見一斑。本文將在細觀影片《猩球崛起》的基礎上,結合美國科幻電影近年來的生態主義傾向,解讀《猩球崛起》中對人類中心主義和人類貪婪欲望的深度批判,探析影片“末日”情結的深刻內涵。

        二、《猩球崛起》對人類中心主義的批判

        《猩球崛起》講述了一個發生在美國舊金山的科幻故事,相比于外星人題材的科幻影片而言,《猩球崛起》更能夠帶來心靈的震顫,因為其中所展現的黑猩猩變異進化是一個虛構卻很有可能發生的故事。影片的主人公是一位名為威爾的科學家,為了治療阿爾茨海默癥而研制了特效藥品,而黑猩猩這一人類的“近親”則成為該藥品的實驗者。一只成功完成藥品實驗的母猩猩獲得了幾乎與人類相當的智商,為了使自己的幼子凱撒逃脫被束縛、被實驗的命運,它襲擊了實驗室的工作人員后被殺死。出于對人類安全的考慮,實驗室決定將所有注射過藥品的黑猩猩全部處死。為了保護凱撒,威爾一家收留了凱撒并與之和諧地生活在一起。但故事并沒有就此走上一個相對圓滿的結局,數年后,威爾發現原來的藥物不僅不能持續治療父親的阿爾茨海默癥,還使父親的疾病惡化。為了繼續自己的研究并救治父親,威爾再次改良藥品并重新進行實驗。在一次意外后,凱撒帶著威爾家中的新型藥品逃離了人類的管制。帶著藥品逃離管控的凱撒為了使其他黑猩猩能夠獲得自由,為它們使用了威爾研制的新型強效精神藥物,一起逃離并回歸自然的家園,一場關于黑猩猩與人類之間關于復仇的戰爭即將爆發,而威爾研制的新型精神藥物卻被逐漸證明是對人類有致命殺傷力的病毒,人類在黑猩猩的復仇與病毒肆虐中的悲劇命運不言而喻。

        在整部電影之中,以威爾為代表的科學家在進行基因方面的科研時不顧大自然的生存規律,為了使包括威爾父親在內的阿爾茨海默癥患者大腦功能復原,將大猩猩視為實驗對象,任意踐踏動物在自然中的生存自由與生命尊嚴,喪失了對生命的敬畏與尊重。雖然威爾收留了黑猩猩凱撒,使凱撒逃開了人類的屠殺,但卻使凱撒失去了母親與自由,也造成了凱撒在意外中與人類發生沖突并持藥逃跑的結局。在主人公威爾等人利用黑猩猩進行科研的同時,影片中的其他人類也將黑猩猩視為可任意支配的物品,但他們意識到因藥物作用而具有人一樣獨立思考能力的黑猩猩可能成為潛在的威脅時,便開始了肆意的屠殺,作為實驗品的黑猩猩在喪失了自由后又失去了生命。《猩球崛起》中的人類之所以對黑猩猩肆意囚禁、屠殺,其本質原因在于人類中心主義,所謂人類中心主義就是指人類視自己為高等生命,能夠主宰包括動物、植物等地球上一切生命和一切非生命的存在,[3]這種人類中心主義的思想早在人類文明產生初期就已然存在。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人類對環境的可控能力逐漸增強,這種人類中心主義的思想便日益膨脹,這就導致人類開始試圖控制一切可能被控制的生命與非生命存在,而這些存在本身的意愿卻被人類全然忽視,正如影片中威爾的妻子凱洛琳所言,“你正在妄想控制一些本不想被控制的一切”。可以說,導演借影片中女主人公之口道出了對人類中心主義的深刻批判。在違背自然規律和無視生命價值的控制中,人類最終將面臨難以控制的災難,在《猩球崛起》中,黑猩猩凱撒帶領高智商猩猩族群逃離人類控制就預示著災難的開始。

        三、《猩球崛起》對人類貪婪欲望的批判

        《猩球崛起》中的威爾是一位基因科學研究者,對于基因科學的鉆研使威爾幾度迷失,在這部影片中主人公的全名為威爾?羅德曼,構成名字的三個英文詞語意為欲望將懲罰人類,通過主人公的名字構成,導演暗示了威爾科學實驗的失敗和人類命運的走向。總的來說,威爾是一位善良而執著的科學家,他照顧患有阿爾茨海默癥的父親并努力尋找治療方法,收留并保護面臨被實驗室捕殺的黑猩猩凱撒等,但對科學研究的執迷使他不惜用黑猩猩的生命來完成精神藥物的實驗,在威爾的實驗中,包括凱撒在內的許多黑猩猩被迫離開水草豐美的自然家園,被囚禁在了高樓大廈中,不僅要作為“物”供人欣賞和實驗,還要遭到人類棍棒、水槍、電擊等無情的對待。同時,在藥物尚存在副作用和很大風險的時候,威爾便為自己的父親查爾斯兩次注射藥物,最終導致父親病情加重而離開人世。正如前文所述,與威爾一家情同親人的凱撒因意外再次被人類扣押,在牢房中,凱撒一直希望威爾能救出自己,在牢房的墻壁上畫了一扇明亮的窗子。但威爾并沒能救出凱撒,最終凱撒擦去了明亮的窗子,帶領伙伴逃出了人類的控制,這也代表著其與威爾一家親情的斷絕。威爾對獲得科學研究成果的貪欲不僅導致了親情的滅失,更為可怕的是,這一貪欲還導致了新型藥物發展成為人類難以控制的病毒在世界上流傳,成為人類命運走向悲劇與毀滅的開端。

        相比于威爾獲得科研成果的貪欲,更為可惡的是影片中的另一個人物形象,即史蒂芬?雅各布斯。史蒂芬之所以滿懷熱情地參與到威爾的實驗中,其原因在于追求巨大的經濟利益。當凱撒的母親為了帶給幼子以自由而奮力反抗時,史蒂芬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最經濟的方式,通過殺死所有參與實驗的黑猩猩來控制事態發展,甚至力導殺死所有外逃的黑猩猩。在《猩球崛起》中,史蒂芬無疑是一個唯利是圖、自私冷漠的反面人物形象,他邪惡的面目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人類的貪婪欲望,而影片則通過史蒂芬悲慘的結局對人類的貪欲給予了無情的批判。在追捕黑猩猩的過程中,史蒂芬自大地認為人類是最高等的生物,能夠成功獵殺出逃的黑猩猩,但在黑猩猩的通力協作中,史蒂芬最終命喪深淵,人類因貪婪的欲望而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四、《猩球崛起》中的“末日”審判

        在影片《猩球崛起》中,以威爾、史蒂芬為代表的人類為自己的中心主義思想和貪婪欲望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而以凱撒為首的黑猩猩則因服用了藥物而獲得了高智商和獨立思考能力。雖然在《猩球崛起》中,導演將故事的敘述止步于此,但威爾實驗的失敗預示著人類將在自己制造出的病毒中走向衰弱,而史蒂芬的死亡則預示著人類將在自身的貪念中走向滅亡,這一“末日”審判的圖景在《猩球崛起》的第二部中得以上演。

        在《猩球崛起》大獲成功后的第四年,接續《猩球崛起》故事的《猩球崛起:黎明之戰》被搬上銀幕,雖然這部影片被普遍認為在細節處理和情感線布設等方面存在瑕疵,但卻呈現了《猩球崛起》中未能演繹的“末日”審判,在對人類自食惡果的展示中深化了對人類中心主義和人類貪婪欲望的批判。在《猩球崛起》第二部伊始,人類已因新型精神藥物所導致的病毒而瀕臨滅絕,全球人口數量驟減,僅有少部分人類蝸居在舊金山,其中以杰森等人為代表的一類人與黑猩猩一組成為朋友;而以加里等人為代表的一類人則一直與黑猩猩處于敵對的狀態。與生活在病毒肆虐的城市中的人類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自然家園中不斷發展壯大的黑猩猩族群,它們在擁有獨立思考能力和高智商的黑猩猩凱撒的領導下,與自然和諧共處,不斷發展壯大。人類與黑猩猩之間的平靜很快被打破,為了緩解能源危機,人類開始啟用發電站,再次對黑猩猩族群的生活造成了威脅,尤其是在科巴試圖通過戰爭自凱撒手中奪權后,人類與黑猩猩之間的戰爭一觸即發。在《猩球崛起》中,人類受到了“末日”的審判,病毒肆虐所導致的人口驟減、能源匱乏、蝸居的生存狀態使人類文明止步不前,來自黑猩猩族群的威脅使人類中心主義受到了極大地諷刺,相比于在自然家園中日益強大的黑猩猩族群而言,人類已經淪為所謂的“低等物種”。影片中更值得反思的是,即使人類所謂的“中心地位”已蕩然無存,但人類的貪欲仍在繼續。為了享用僅存的能源,人類將與黑猩猩族群開戰,對自然的破壞及對生命的無視并沒有終止,面臨滅亡的人類仍然沒能在“末日”審判中警醒。

        有評論者認為,猶如《猩球崛起》一樣的科幻、災難片之所以會大獲成功,其原因在于影片講述了一個看似遙不可及卻又近在咫尺的故事,這極大地激發了觀眾關于“末日”的恐懼,而恐懼的宣泄又可以緩解人類的身心壓力。[4]事實上,這絕不是影片《猩球崛起》獲得成功的本質因素。科學技術的濫用雖然尚未對人類造成難以挽回的悲劇,但這種濫用的態勢卻激發了人類集體內心深處的恐懼,而對于這種集體恐懼的呈現則使觀眾在享受視聽盛宴的同時獲得了深刻的啟示。

        [參考文獻]

        [1] 何懷宏.生態倫理――精神資源與哲學基礎[M].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2:123.

        [2] 周民鋒.自然與人的對話:超越與超拔[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94.

        [3] 蔡永海.以人為本與生命多樣化――漫談環境與自然生態哲學[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2:191.

        第8篇:來自大自然的啟示范文

        關鍵詞:中介語;文化;思維模式;教學啟示

        引 言

        語言學習是一個長期而緩慢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習者需要經歷不同的階段才能積累語感和語用能力。這些不同的階段中又會有各種各樣的現象影響著學習的進展。例如,學習者雖然理解并牢記了詞匯和語言規則,但是在運用語言時往往會出現錯誤。有些學習者寫的英文文章的語法和句子都沒有錯誤,但卻不被母語閱讀者欣賞甚至理解。與此同時,有些錯誤即使沒有再接受明確的指導和強化也會自然而然地自我消失,而另外一些錯誤卻長期伴隨著學習者的學習過程。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外語教育理論研究者和從業者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發現錯誤形成過程中人的認知系統究竟發生了什么,以及影響這一過程的因素有哪些等問題,以便能夠對癥下藥,為語言學習者提供合理的語言學習方式。

        一、中介語的定義

        為了完成這一任務,人們把中介語(interlanguage)看做是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Selinger的中介語假設理論指出,在二語學習者獲得準確的目標語語法和語用能力之前,似乎存在著一個過渡階段(或一系列過渡階段)。在這一階段,當學習者在實踐的過程中碰到新的語言刺激時,往往先自己試圖解讀出這一語言刺激的相關語法和結構。在經過“嘗試-錯誤-假設-驗證”之后,學習者逐步形成了自己對目標語言體系的認識,并以此認識為平臺,以一種緩慢而冗長的方式接近目標語本身的樣態。這一認識呈現出一定的系統性,它不同于學習者的第一語言知識體系,也有別于目標語言的知識體系,因此被稱為中介語[1]。Selinger進一步認為中介語包含三重含義。首先,它是一種系列化的咬合型知識體系,是在學習者學習過程中漸進式形成的,而這一體系又是以語言習得(acquisition)為特征,而非以語言學得(learning)為特征。其次,中介語出現在二語學習過程中的不同特定階段,其特征是可以被清晰地觀察與測量。第三,中介語體系一定是學習者的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的結合體,其特征是同時兼有兩種語言的特點[1]。

        類似地,McCarthy給出了同樣的定義,他認為中介語是學習者根據語言攝入對目標語語言系統做出的假設,然后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慢慢嘗試和完善此假設,最終理解并掌握目標語言系統[2]。

        二、中介語的特性

        根據Labov的觀點,學習者的中介語從最初形成到最終掌握第二語言之前一直處于可變化的狀態之中,并且這種變化具有不同的性質[3]。Young和她的伙伴們等也持有相同的觀點。他們認為,首先,中介語隨著學習者語言任務的變化而變化。比如,根據Young的實驗,中國學生雖然在學習英語的初期就能明白人稱代詞“he”和“she”指代不同性別的“他”和“她”,形成了對這一語言現象的中介語知識,并且在有意識的寫作狀態下能夠正確運用它們,但是,在口語交流的任務中,由于思維時間短,學習者會不停地出現運用上的錯誤。這是因為漢語的口語中并沒有對第三人稱單數在發音上加以區分。Young和她的同伴們還發現,在處于一個相當放松的環境中時,比如和同伴交流時,學習者能夠比較正確地運用這一中介語知識,但是當和老師交流時,效果就會下降[4]。這表明,學習者的中介語在不同的階段體現出不同的準確度,一直處于不斷的變化和調整過程中。

        另外,Labov還認為中介語會隨著語言背景的變化而變化。由于語言復雜性的不同,二語學習者的這種過渡性語言能力呈現出流動性的特征。Chan在對710名香港二語學習者的研究中發現,在形成中介語的過程中,目標語結構越復雜,其形成的過程就越迅速。比如,帶有定語從句的句子要比不帶從句的句子更容易被學習者從第一語言轉化為第二語言[5]。

        三、影響中介語變化的因素

        中介語的重要性和可流動性使得語言教學者和學習者可以通過影響中介語而影響語言習得的效率。影響中介語形成和變化的因素種類繁多。內部因素包括學習者的個體因素,如年齡、性別、學習動機與情感、學習策略與天賦等等。外部因素包括目標語的語言結構,第一語言與第二語言的相似度,學習環境的便利性等等。本文擬從中文和英文文化和思維方式的不同之處出發,探討我國學生學習英語時影響中介語形成的因素和英語學習的優化策略。

        (一)文化、思維方式和語言之間的關系

        文化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加以定義。廣義上來說,文化指的是一個社會成員所具有的所有知識、能力和習慣的總和,他們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等因素[6] 。

        語言是一種用來進行人際交流而隨機形成的有聲符號[7]。它是一種人類特有的非本能性的思想、情感和需求的交流途徑,是一種主動產生的符號集[8]。從本質上來說,語言具有社會性和習俗化的特點。只有當所有使用者對人際交流中的背景因素(即文化)都有相同的理解時,語言才能發揮正常的作用[9]。因此,語言實際上和文化之間有著非常緊密的關系。Berns斷言,文化在語言能力形成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無論是對于第一語言而言,還是對于第二語言而言[10]。類似的是,Brown這樣來描述兩者之間的關系:“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也是語言的一部分。兩者緊密相關,缺失任意一方,另一方就失去存在的意義。”[11]

        這些文化上的差別對學習者中介語的影響存在于多個方面,也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體現,最主要和直接的是思維模式。思維模式是人們反映客觀世界的不同風格,方法和程序的綜合體。[12]它對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學習交流等等,有舉足輕重的影響。言為心聲,思維模式直接影響著人們語言表達的方式,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思維是語言的實質,不同的思維模式表現在語言上的形式也不同。因此思維模式對于二語學習者中介語的影響更為直接和深遠。

        (二)漢語思維模式和英語思維模式的不同點

        在思維的過程中,中國人傾向于進行形象思維,通過直觀或直覺在頭腦中對客觀事物形成一定的意象,他們采用的是整體性思維,強調整體和諧,而非局部精確。相反,使用英語的人擅長于抽象思維,在思維活動過程中運用抽象的符號和語言來代替實物,強調分析性和精確性[13] 。

        這樣的不同源自于兩種文化形成過程的不同。各民族生活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環境中,具有各自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傳統,因而也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思維方式。中國是傳統的農業型文化,屬于封閉型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較少受到來自大自然的壓力,不認為人和自然是對立的,進而悟出了“萬物一體”、“天人合一”的意識[14]。所以,中國人的思維和表達模式都深受這一特點的影響。他們不以自然為客體,習慣于用和諧模糊的方式來闡述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整體上的完整要比細節化的分析更重要,對自我修行的重視要比和自然斗爭更重要。

        不同的是,早期英國和其他西方文明的發源國以海洋為生活根基。變幻無常的、嚴酷的海洋環境迫使西方人與大自然做激烈的斗爭,也需要他們不斷尋找外面的陸地世界來獲取更好的生存資源。因此,征服和占用成為西方文明的特征。在這樣的背景下,西方傳統思維模式呈現了重邏輯推理和重線性分析的特征。西方人對思維客體進行元素分析,采取邏輯化、形式化的表述,追求規則性、系統性和精確性,以便更好地征服自然[15]。

        四、不同思維模式對中介語的影響

        文化和思維模式之間的不對稱現象造成了兩種相應的語言系統之間的巨大差異。這樣的差異體現在不同的方面。由于標志著語言能力的隱性系統包括三個層面:基礎詞匯架構,詞法句法架構和語篇架構[16],本文就擬從隱形語言系統的這三個方面來探討思維模式的不同對中介語形成的不同影響。

        (一)詞匯和語義系統

        英語思維模式傾向于對客觀世界進行有邏輯有條理的準確分析,所以英語中富有有助于語言分析的語素。例如,表達名詞復數的“s”,表達過去時態的“-ed”,以及表達進行時態的“-ing”,等等。同樣,英語中還充滿了諸如冠詞、介詞、代詞、關系詞等等一類的小品詞,以便更加準確的進行邏輯分析。不同的是,與自然和他人融合的思維習慣形成了漢語缺少形態變化、詞類界限模糊、詞的語法功能不固定、句法關系靈活多變等的特點。因此在中介語系統的建立過程中,中國的英語學習者在這些方面比較容易遭遇困難和犯錯。

        詞匯和語義方面的不同還體現在同一詞匯在兩種語言中的不同含義方面。“紅色”在漢語中表達的是喜慶和激情的意思,然而在英語國家中,“紅色”往往用來指代不好的事物。這些語義方面的不同點也導致了中介語形成過程中錯誤的出現。“Ambition”,“Aggressive”等詞彰顯的是西方人對勇敢的肯定,是褒義詞,但在中國的文化中這些詞會給人以貶義的印象,因為東方思維強調的是和諧、謙恭。

        (二)句法和語法系統

        由于中國人通過意象和直覺的方式來洞察和闡述客觀世界,他們往往采用從整體到局部的方式來表達思維,而不采用西方式的從部分到整體的方式來分析世界。這兩種思維方式導致了兩種語言的不同。比如:

        中文:

        他 出生于 中國 上海市 黃浦區。

        (He was born in China, Shanghai, Huangpu District.)

        英文:He was born in Huangpu District, Shanghai, China.

        在漢語中,地點狀語出現的順序從大到小,這表明了中國人的思維模式――由整體到局部,而英文的順序正好相反。

        從語法角度來說,最明顯的例子體現在被動語態的運用上。中國的英語學習者往往很難習慣這一語法現象,更不用說在中介語建立的初期階段很好地掌握它。文化和思維模式的不同對此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與惡劣的自然環境長期較量的過程中,西方社會往往對自然環境表現出高度的重視和崇拜,所以,在語言運用的過程中西方人往往將客體放在顯著的位置。被動語態的運用正是這一發展的結果。相反,在中國文化中,“天人合一”及“人定勝天”的思維模式往往使得人們在使用語言時總是將自我放在首位,被動語態不是主要的表達方式。同樣的例子還體現在并列代詞的順序呈現上,英語中的順序往往是“You, he and I”, 但相應的中文順序則是“我你他”。對于自我的位置感也體現了不同的思維模式對語言的影響。

        思維模式的不同對中國英語學習者的中介語體系構建產生的最大影響來自于句型組合方式上的不同。例如:

        中文:

        冬天 到了, 春天 會 遠嗎?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英文: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在上述例子中,英語中的連詞“if(假如)”不能缺少,否則就會出現語法上的錯誤。這是因為受到文化及思維模式的影響,英語是分析型的語言,對形式和規則的規范性要求很高。然而,由于漢語采用整體性思維和形象化思維,只要名詞、動詞等傳達實義的實詞出現,其句子的意思就會被毫不費力地聯想出來,連接詞“假如(if)”是否出現并不能影響他們對句子含義的理解。相反,如果在漢語中采用英語的表達方式,說成“如果冬天到了,那么春天還會遠嗎?”盡管語法上沒有錯誤,但這種說法也會被認為是冗長的。英語重“形合”,漢語重“意合”。由于這樣的區別,在建立中介語的過程中,說漢語的英語學習者會把漢語的思維方式帶入到自己的中介語創設過程中,往往會丟掉“if”,說出漢語式的英語:“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三)語篇系統

        在與環境的連續斗爭過程中,人和環境的關系要么是人征服自然,要么是被自然征服,因此不會出現回旋曲折的思維方式,反而會形成一種線性的思維模式,而且表達思維的方式會直奔主題。因此,英語使用者在表達觀點時,關鍵的主題化信息往往會放在篇章的起始處,然后再用例子和說明來支撐和解釋自己的觀點。相比而言,中國人由于受到“人定勝天,天人合一”的文化背景的影響,人和自然直接的爭斗不如人和人之間的爭斗重要。因此,從自我保護的角度出發,在用語言表達自己觀點的時候,中國人往往采用迂回曲折的方式,很少在篇章的開始就表明自己的觀點,甚至整篇文章中都不會明顯清晰的呈現自己的觀點。不可避免的是,兩種思維模式的不同造成了中國的英語學習者在語篇層面出現中介語錯誤的可能性更大,中國的英語學習者往往會寫出不符合英文表達習慣的中國式英語文章。

        五、對目前語言教學的啟示

        (一)在詞匯教學中增加文化意識的培養

        語言教學本質上是思維的教學。在日常的教學中,應當為語言學習者多提供英語國家的文化知識。比如,在教授詞匯時,要把詞匯背后的文化因素作為重要的內容去重視。例如,在教授詞匯“dog”時,應當將中西方兩種文化對于狗的不同看法作為教學的必要內容:中國人蔑視狗,因而有“走狗”“狗腿子”“狗東西”“賴皮狗”“狗急跳墻”“狗仗人勢”“狗眼看人低”等說法。而在西方國家,人們則欣賞狗的勇敢和忠誠,對狗的贊譽也屢見不鮮,并把人比作狗。如“a lucky dog”(幸運兒),“love me, love my dog”(愛屋及烏),“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等。類似的詞匯還有“貓cat”、“豬pig”、“龍dragon”等動物。讓學習者知道詞匯在文化和思維層面上的不對稱性,可以避免學習者在自己的中介語體系中留下誤區甚至錯誤。

        (二)在語法教學中注重其背后思維模式的影響

        當教授一個新的語法項目時,教師除了關注語法特征以外,其背后的文化因素也應當告知學習者,以便他們形成正確的中介語系統。比如,在教授被動語態時,學習者應當接受到這樣的深層知識:漢語重人稱,習慣用表示人或有生命的詞作主語,并且大多數以主動句的形式出現;而英語重物稱,常用無生命的詞匯做主語,所以多被動句。特別是在對外部世界進行客觀描述和學術分析時,多用被動語態更加符合英文的表達習慣。在教授關系從句時要告知學習者,漢語重意合,英語重形合,所以英語句子注重形式和結構的完整。對于每一個詞和分句與其他詞和分句的關系都必須在形式上交代清楚,否則,句子就是不合語法的。因此,英語句子不得不使用大量的連接詞、關系詞和介詞,把這些詞和分句連接起來。而地道的漢語句子則比較少用甚至不用這些詞。

        (三)在語篇層面上,注重比較英漢兩種思維模式對中介語的影響

        英漢兩種思維模式對語篇知識的影響應當成為語言學習的重要方面傳授給學生。這有利于學生建立正確的語篇中介語體系,正確快速解讀英文語篇,也能盡早學會符合英語表達習慣的寫作方式。比如,漢語偏重使用重復這一詞匯手段,而英語則傾向使用替代這一語法手段。漢語句子幾乎可以不厭其煩地重復同一個詞,而英語常常需要把漢語中重復的名詞用其他詞或代詞替代,而且有時候這種替代幾乎是強制性的。再如,好的英文文章有明確的主題段、支撐段和結尾段,每個段落往往都有明確的主題句、支撐句和結尾句。每個部分之間又用表示因果、遞進、轉折等關系的連接詞加以過渡,使得文章內容主題清晰、表達連貫。這種注重意合的表達風格和漢語中的注重形合的風格迥然不同。在學習過程中,及早并牢固地掌握這些文化差異知識,對學習者最終形成正確的中介語體系有很大的幫助。

        結束語

        語言學習的目的不僅僅是對目標語語言體系的掌握和運用,也包含著對目標語國家文化和思維方式的了解。關注兩種語言中文化的不同對學習者中介語形成過程的影響,不僅能幫助學習者有效地形成語言知識體系,也能減少他們因不了解對方文化風俗而錯誤地運用語言知識的幾率。對于中國英語學習者和教學者來說,了解中介語形成中文化因素的重要性同樣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只是從單一視角研究此問題,更多的研究還需要更多的英語教育者從不同的角度來加以拓展。

        參考文獻:

        [1] Selinker L. Interlanguage [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1972(10):45.

        [2] McCarthy M. Issues in Applied Linguistic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3] Labov W. The Logic of Nonstandard English[A]. Reprinted in P Giglioli (ed.), Language and Social Context[C].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90.94.

        [4] Young R. Variation and the Interlanguage Hypothesis[J].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988(10): 281-302.

        [5] Chan, Alice Y. W. Syntactic Transfer: Evidence from the Interlanguage of Hong Kong Chinese ESL Learners [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Boulder, Colo.), 2004(1):56.

        [6] Markus, Hazel R. Culture and the Self: 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 Emotion and Motivation[J]. Psychological Review, 1991 (2): 224.

        [7] Wardhaugh R.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M].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77.

        [8] Sapir E. Language[M].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1921.

        [9] Jiang 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 And Language[J]. ELT Journal, 2000 (4):328.

        [10] Berns M. Contexts of Competence: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in Non-native Contexts [M].New York: Plenum Press, 1990.

        [11] Brown H. D.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3rd edn)[M].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Regents, 1994.

        [12] Zhao Y. L. On the Class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inking Modes[J]. Educational Research (Windsor),2004(1): 24-25.

        [13] Paivio A. Imagery and Synchronic Thinking[J]. Canadian Psychological Review, 1975 (3):147-149.

        [14] 孫利.中國文化的精神氣質--與天地合德[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2002(1):6-9.

        [15] Triandis H. C.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Self-ingroup Relationship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第9篇:來自大自然的啟示范文

        一、對教育習俗的理解

        教育習俗是人們在社會生活經歷中,對社會的理解中捕捉到的對教育的認識。什么是教育習俗,目前還沒有確切的定義,從概念的淵源來看顯然是從民俗學衍生而來,民俗學的專有名稱最早出現在英國,原名為folklo,民俗(folklore)最早是指“民間傳說”,后其內涵不斷外延擴展,現包括很多歷史遺留物。我國在1922年12月17日北京大學《歌謠》周刊的《發刊詞》中第一次運用“民俗學”一詞,其實我國古代文獻中早已使用了“民俗”一詞,如在《禮•緇衣》中有“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之句,指民間習俗的概念,此外在《史記•孫叔熬傳》、《汗書•董仲書傳》、《韓非子•解老》等書籍中也出現了“民俗”字樣。在我國所謂民俗是指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所創造、傳承和享用的風俗、儀式、習慣、信仰、諺語、故事、藝術等的集合體。我國學者石中英認為:教育習俗是指由廣大勞動人民在長期的教育活動中所創造、傳承和享用的教育方式、手段、制度、諺語、故事、詩歌、儀式等的集合體,是延綿不絕的民間教育智慧,是鮮活的教育文化遺留物。它專門涉及民間教育事項,關于如何做人,如何對兒童進行教育等[1]。可見教育習俗是人類生活中看似松散卻培養著人們基本的教育信念,告訴人民基本的教育方法,使人類的教育活動變得簡單、清晰,使日常教育生活成為可能的人類教育經驗的結晶,是一個文化集合體。在現實生活中往往影響個體行為內在的、深刻的東西是教育習俗,而不是教育的理念。這些隱性東西的存在,往往真正影響我們的教育行為。這些習俗是經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形成的。因為人隨時隨地都處在一個文化環境之中,扮演著滿足周圍人期待,自身角色認知和各種規范的言行,由此傳遞著人類的文明與文化,教育習俗也正是如此存續和承繼到現在的。

        二、當今家庭教育存在的誤區

        1.做人教育缺失

        現實生活中,每一個家長都具有“望子成龍”之心,但由于對人類教育的理解和認識不同其在教育孩子中的表現方式也不盡相同。這促使我們不得不重新考慮什么是教育的本質這一看似“老生常談”但又不能避開的一個現實而嚴肅的話題。古今中外對這一話題的陳述不僅僅停留在對事實的展現與陳述上,更多地是包含著對其深刻內涵的價值判斷與思考。因此在延續人類生命的歷程中祖祖輩輩不能或缺的各色各樣的家庭教育應運而生。當今現實中也不難發現有些家長為孩子的未來制定目標,甚至把自己未能實現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有些家長要求孩子只管好好讀書,其他的都可放棄;有些父母替代子女做學習以外所有的事情;有些家長把孩子的現實與理想之間的差距夸大,用過激的語言來刺激孩子,過度的愛使孩子感受到的是無盡的壓力,從而出現了“恨鐵不成鋼”、“急功近利”、“極端的期望”、“孩子反叛”等一系列現實問題,出現家庭教育的矛盾和誤區,導致這些孩子對他人漠不關心,不會與人溝通,缺乏應有的社會責任心、同情心,缺乏對他人良好心理品質的欣賞和贊揚,遇到一點挫折和困難,就消沉、退縮,自暴自棄,形成自私、易沖動,好嫉妒、冷漠的個性,甚至采取輕生、自虐、自殘的極其偏激和極端的生活方式和態度,變成只會學習,不會生存的、新型的“邊緣人”。這不得不讓我們思索和反思。其實發生在我們家庭生活中的各種教育活動并不都是按照所謂科學的教育理論一步步實現的,更多的是按照看不清,摸不透的理解和觀念來進行的,而這正是我們忽視的教育習俗問題。如在一個家庭世代的性別教育往往重復著這樣一個模式:“你是女孩子,應該溫順、聽話”;“男孩子要勇敢、不怕苦”;這些觀念存在于其成長的生存背景之中。生活中諸如“孟母三遷”的故事、“蛇與農夫的故事”等這些充滿著生動寓意和教育潛在功能的習俗,不同的人憑借著自己生存文化環境而闡釋和解讀著,從而勾畫出豐富多彩的人生底蘊。人的生存魅力不僅來自于才智,更為重要的是來自人格和生活。家庭教育中應該通過詩歌、諺語、格言、神話等文化集合體,來傳承人生路途中如何克服和戰勝困難與挫折,去實現生命的價值,塑造做人的性情和道德,從而鍛煉生存適應能力,為民族與社會發展帶來光明和希望。

        2.生存教育忽視

        一個人的生存不僅需要健康的體魄,更需要一個健全的社會心理適應水平。家庭作為個體生存最長久的場所,從小培養良好的生存技能和適應教育非常重要。在歷史上成功的教育習俗不斷扮演著特殊“教育者”的角色,在社會群體中形成了一種樸素而難以更改的教育信念,在家庭教育中也具有廣泛性和普適性。如《賣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小紅帽》等著名童話故事人人熟悉,代代相傳。現實生活中“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民間道德思想影響著社會的輿論和壓力,使教育習俗更具有社會性、自覺性和地域性。令人痛心的是在我們的家庭教育中這些教育習俗的功能逐漸弱化,出現了聽故事不懂得其教育含義的后果,沒有真正發揮出教育習俗的功能。熟知《孔融讓梨》故事的兒童,在現實中并不懂得尊重父母。我們常常發現小學生不會系鞋帶,中學生不會洗衣做飯,大學生還需要父母陪讀才能完成學業的“中國特色”現象。多少次我國與國外兒童的假期生活體驗較量中,我國孩子表現出驚人的低生存能力,使人們困惑和感嘆。教育脫離了我們的現實生活,只關注學生對知識和科學的學習,缺乏對學生“生活世界”的關注,學生成為學習的機器,難以體現生活意義和生命價值,忽視了實際生存教育。聯合國制訂的《兒童權利公約》明確指出:“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的權利”。在家庭教育中通過開展各種娛樂與游戲活動,通過我們身邊的教育習俗,結合社會、學校等機構來挖掘和積極滲透各種生存意識,幫助他們形成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的良好個性,獲得能力發展。

        3.家庭角色錯位

        在家庭教育中教育習俗的意義更多在于潛移默化,而且還附加了原先經驗形成的束縛。兒童在家庭中的地位和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響兒童個性的形成,兒童不同的個性本身代表著不同家庭教育的痕跡與結果。積極健康、和諧的家庭氛圍,維系著尊老愛幼的家庭傳統,具有正確的家庭角色和地位,反之,父母無條件地為子女服務或者家長專橫造成子女膽小怕事等家庭環境,反映了父母與子女地位的錯位現象。調查結果表明,目前我國特殊家庭暴力投訴案件呈增加的趨勢。即青少年受暴力游戲、黑幫電影等不良影響,一旦不能滿足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時,對身邊的父母或長輩發泄情緒,進行施暴。“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如今家長對獨生子女唯命是從,過分溺愛,導致兒童嚴重缺乏責任感和道德感,失去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其實細心觀察,不難發現諸如《孔融讓梨》、《龜兔賽跑》、《夜郎自大》等從古至今承繼下來的民間教育習俗,早已滲透在日常生活之中,只是被很多家長忽視。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就缺少了家長關注積極健康的教育習俗素材并加以示范和運用,不能正確定位家庭角色和地位,而出現了“子女左右父母”或“父母包辦子女一切”的不良現象。家長和子女要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關系,要多和孩子平等交流,傾聽他們的真心話,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和真實感受,充當既是家長又是朋友的角色。子女要懂得尊敬和孝敬父母,不能做到“長幼有序”、“尊老愛幼”。只有建立溫馨、和諧、健康、幸福的家庭環境,才能有效地發揮家庭教育的功能。

        三、解決的幾點建議

        1.積極挖掘生活中良好的教育素材

        俗話說:“身教勝于言教”,在行為方面表現出的所謂“差生”,很多都是家庭教育的失敗而導致的,而這種失敗往往是家長的“雙重標準”的結果。現實生活中有許多教育素材需要我們的家長去挖掘和利用,而且家長的表率和以身作則更為重要。如待人禮貌,尊老愛幼,助人為樂,表里如一,不能說謊等家長的示范作用,不知不覺中深深地印刻在孩子的記憶里。例如不少家長往往忽視如何管理孩子的壓歲錢問題,其實這本身是滲透如何理財的非常好的生活素材,如果壓歲錢數額較大,鼓勵孩子適當儲蓄外,也可用壓歲錢購買郵票、紀念幣甚至字畫等兼具藝術欣賞和收藏價值的物品,這樣不但能培養兒童對人文藝術的良好興趣,還知道理財的艱難與風險,懂得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再如通過《灰姑娘》、《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小紅帽》、《漁夫與金魚》等童話故事,積極滲透如何做人,做好事,好人有好報等道理,培養兒童積極的心理品質。

        2.培養愛心教育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孩子都會有缺乏愛心的行為表現,這并不是他們的主觀動機導致,而是身心發育不完善的原因,但是如果家庭教育中不能及時給予關注,偶發的行為若形成穩固的習慣之后就難以改變。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孩子的表現,一旦發現孩子有友善行為,就要及時地贊揚和鼓勵孩子,受到鼓勵后孩子會容易再次出現類似行為。反之,如果家長對孩子的“閃光點”視而不見,則表現同樣行為的頻率就會降低。當孩子出現不友好行為的時候,家長要當機立斷地予以制止,與孩子講道理商量解決辦法,告訴孩子錯誤在哪里。因為孩子有自尊心,在批評的同時維護他的自尊心是他健康成長的保證。兒童在社會群體交往中,特別是與同伴交往中,可以得到無拘無束的歡樂,還可以磨練社交能力和獨立能力,否則極容易導致心理失衡,產生心理疾病。因此通過交往可以培養孩子的同情心、責任心、否定感,通過與大自然的花草、植物、動物和諧相處,來培養和增強孩子的愛心。但在現實中出現有些孩子因把座位讓給老人而被父母責罵,想捐款被父母拒絕等令人心痛的現象,這些行為與童話、格言中的深刻寓意背道而馳,不得不令我們深思。

        3.積極滲透生存教育

        一個人生存能力的高低決定了其生存適應的速度與生活的質量。薄弱、低下的生存能力,很難順利完成較高水平的社會化過程。因此在家庭教育中應積極滲透各種生存能力的培養。現代社會中的生存能力不僅指基本的生活適應能力和技能技巧,而且更為重要的是要具備心理適應能力。所謂心理適應能力是指一個人有效地處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需要和挑戰的能力;是個體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并且在與他人、社會和環境的相互關系中,表現出適應和積極行為的能力。即要具備了解自身特點、學會傾聽和表達、認識和調節情緒、理解和支持他人、具有有效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用和平的方法替代攻擊性言行等生存技能。北京師范大學金盛華教授認為,目前中國孩子的社會生活環境是圍繞“成人本位”營造的社會而進行的。很多父母望子成龍心切,孩子充當“學習的工具”,可選擇的活動空間卻越來越小。因此建議應建立一個“孩子本位”的環境。其實教育習俗就在我們的生活中,每天存在于生活周圍。正因為如此,20世紀以來睿智的教育家、思想家們呼吁人們把目光和理智的觸角伸向似乎被人遺忘的“生活世界”中,啟示我們的教育要關注充滿風采的教育習俗。在家庭教育中挖掘和開發教育習俗的功能,體悟“寓教于樂”的教育思想,通過童謠,詩歌,成語,傳說等方式,滲透和傳遞人類文明與智慧,創造快樂,培養更多的自尊與信心,從而拓展活動空間,為兒童社會生存奠定扎實的基石。

        4.塑造健康人格教育

        人格是個體的自然性與社會性的綜合,是人在社會化過程中逐步形成、完善和發展的心理品質。心理學意義是指一個人在其生活實踐中經常表現出來的較穩定的個體心理特點的總和,包括一個人的能力、氣質、性格以及興趣、愛好、聲譽和尊嚴等,也稱為個性。可見,人格既是社會化的對象,更是社會化的結果。一個人的人格教化更多根基于其成長生活環境的潛移默化的作用。健康人格是生物進化所賦予人的本性在充分發展時所能達到的境界,是人類應該追求的價值目標。它是一種在結構上和動力上向崇高人性發展的特征,表現出人格的完整性、統一性、穩定性等特點,是人格的完備結合。隨著教育理念的改變,學校,社會和家長們都非常關注孩子健康人格的培養。孩子的人格培養更多受長輩、父母、家庭成員的示范影響。和諧的家庭人際環境;家庭成員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遇到各種變故和困難時的調控能力;家庭成員正確的自我意識、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等,都對兒童形成健康、和諧的個性品質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家庭的日常瑣事中始終貫穿這些教育理念:給孩子更多的發展空間;正確運用表揚和批評的方法;平等、公正地評價孩子;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強化孩子的自我肯定;要給孩子獨立處理家庭事務的機會,安排適當的家務勞動,培養孩子的家庭責任感;關注孩子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進而培養孩子的社會責任感和健康向上的價值觀。人的社會屬性決定集體是人格塑造的土壤,也是人格展示的舞臺。團隊心理是健康人格塑造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的影響源。兒童健康人格的形成和發展離不開集體環境,離不開團隊精神。家庭就是社會中的一個小團體,這種獨特的團體教育力量,促使家庭成員具有無比的推動力或摧毀力。兒童作為一個積極發展中的社會人,家長應通過各種途徑,結合學校和社會,創設有利環境,培養兒童對他人和社會的責任心,使兒童能夠按照社會規則去規范自己的行為,積極滲透團隊精神,集體榮譽感、愛國主義情感、同情心等良好的社會情感,及時調整人格結構,塑造積極、健康的人格。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论片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 | 亚洲日韩一区精品 | 亚洲真实片中文字幕 | 亚洲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日韩不卡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