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銀行網點建設崗工作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由于企業的不良貸款行為導致市場風險、財務風險、信用風險以及操作風險的產生,最終推動了商業銀行內部的內控系統的建立和完善。顯而易見,銀行內控制度的建立在降低銀行運營成本以及控制風險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減少了呆滯賬目過多的現象。但是,隨著金融行業的發展,控制信息不暢和內部管理模式不協調導致了內部控制低效問題的產生。
二、案例分析
2010年齊魯銀行發現存款單位持偽造“存款證實書”,損失上千萬元,主要原因是銀行從業人員為了提高業績,在實操過程中忽略了風險控制,例如該案件中所提到的用定期存單作為質押,開銀行存兌匯票,本應該由股東會決議和貸款卡系統進行登記這兩個必要過程,但是銀行縮減了這個過程,為了提高業務的成功率并高速放貸,取消了這兩方面的要求,另一方面又通過犯罪嫌疑人“高息攬儲”吸引各單位存款,勾結多家銀行從業人員偽造金融票證,導致不合法的“貸款黑幕”的出現。齊魯銀行營業部作為全行最大的一家營業網點,仍舊發生了這樣擾亂經濟金融秩序的事件,該案件涉及6家銀行、8家存款單位和10筆存款資金,說明齊魯銀行的對銀行從業人員的監督意識淡薄,內部控制系統紊亂,管理制度松弛,導致了黑幕的發生,銀行的損失。由此可見,國內銀行內控系統的還存在著不少的漏洞和問題,尤其是在對基層機構以及銀行從業人員的監管不力。
從齊魯銀行的偽造“存款證實書”的案件中,我們可以看出,造成這一事件的發生的主要原因還是由于銀行的內部控制機制的不完善造成。因此,我國商業銀行要結合對風險控制的實際情況,借鑒國外的防范金融風險的先進且有效的經驗,采取合理且快速有效的內部控制手段和方法,重新構造我國的商業銀行內部控制制度。
三、銀行內控失控的主要原因
隨著商業銀行的內部控制機制的實施和完善,金融風險反而越來越高的現象引起人們深思。這說明我國銀行業的內部控制系統存在嚴重的問題,產生內部控制的模式和內容與金融風險的控制方向相矛盾的問題。內控機制是一個動態的系統,對內部控制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不能及時有效地解決,防微杜漸,逐漸就會加大整個銀行業的操作風險。
銀行的內控制度低效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4個方面:第一,內部控制的水平,比如:銀行管理水平、技術條件、運營效率等受到傳統管理模式的限制;第二,內部控制模式,缺乏整體的控制觀念,不注重內部控制的過程建設,過度強調結果;第三,內部控制?俗己涂刂瞥絳潁?銀行控制程序缺乏綜合業務評價標準,管理標準也是以法律法規制度為主,缺乏規范的控制標準來規范從業人員的工作執行力;第四,內部控制的測試與評價系統,低效的銀行內部控制系統或剛性的長期目標控制降低從業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以及不能及時就內部控制測試結果采取相應的有效的對策。
四、加強金融機構內部控制的對策建議
就我國當前的商業銀行內控系統操作模式的實際情況,建立合理有效的內部控制系統,提出幾點建議:
第一,銀行要有嚴格的崗位分工制度并且明確每一個崗位的員工的職責所在,既保證了各個部門和各個崗位的相對獨立性,又保證了員工之間相互配合與合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務,這也是銀行工作的責任分離制度的要求。這使銀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能夠因事設崗,因崗定人。同時,保證每項業務至少由兩名以上的從業人員參與記錄、核算、管理,互相監督。同時,聘用具備良好職業道德的、遵紀守法的銀行從業人員。
第二,銀行健全授權審批制度和年審制度,加強對銀行各級領導干部的監督力度。采用創新的意識,結合國內外先進的授權審批程序的設計經驗,設計一套符合中國銀行市場規則的程序,保證每一項業務都有不同的人員進行審查批準。同時,增加對銀行上級稽核監察部門對下級領導的年度經營管理、權利執行等情況進行稽核。
第三,使用高新技術加快內控的電子化建設,建立一套完善的適用于本銀行的計算機實用軟件,增強金融信息系統的安全性,增加對操作風險、財務風險和信用風險控制和監督制約從業人員工作執行力的功能,使操作人員必須按照職責權限進行辦理業務。
第四,企業或者高額存款儲戶在開戶時,銀行要加強交流溝通與合作,對大額的資金流動予以重視,避免不法分子鉆空,導致雙方或者一方受到損失,影響銀行的信用評價。
關鍵詞:農村信用社;人力資源;問題;措施
中圖分類號:F83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11-0000-02
隨著我國市場化經濟程度越來越高,金融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深化,各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愈加激烈,農村信用社改革的任務十分艱巨。近年來,農村信用社培養和早就了一大批高層次人才,但人力資源管理面臨的問題仍然阻礙了農信事業發展改革的步伐,人才流失現象一定程度存在。如何建設一支素質高、人心齊、管理有序的員工隊伍和打造現代化一流金融機構,成為農村信用社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本文對農村信用社人力資源方面存在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并制定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以便在最大程度上促進山東省農村信用社的快速、健康發展。
一、農村信用社人力資源方面所面臨的問題
1.人力資源管理重要性認識不足
農村信用社的服務宗旨是“立足三農、服務大眾”,其主要市場是農村,在發展初期,農信社占領了整個市場,得天獨厚的優勢使得人力資源方面懈于管理,人力資源部門不受重視,“以人為本”的人力資源規劃難以實現。近年來,隨著其他銀行紛紛進軍農村市場,銀行業差異化變小,同質化嚴重,農村信用社感到了競爭的壓力,但仍將注意力放到業務方面,注重任務指標的下達與考核,注重外部加壓,而忽視了人力資源的管理,忽視從根本上解決發展與競爭的問題,缺乏人力資源管理的長遠規劃與目標,使人力資源管理未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2.缺乏合理的人力資源結構
農村信用社傳統的人力資源結構中,從事一般日常工作崗位的員工較多,這些崗位不需要太專業的技能,嚴謹、熟練就能生巧,但技術性和創新性較高的崗位對員工的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這部分人才總量偏少。由于這種人力資源結構的不合理,很多崗位會出現人數大于職位的現象,而有些崗位卻沒有人可以勝任,難以實現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不利于增強農村信用社的核心競爭力,也不利于未來的可持續發展。
3.缺乏完善的員工薪酬制度
(1)薪酬激勵不當
薪酬問題是員工最關心的問題,薪酬制度的完善對整個 人力資源管理尤為重要。近年來,雖然員工的薪酬中績效考核的部分進一步加大,但整體的分配仍然采取“效益優先,兼顧公平”工資制度,雖然較過去的“大鍋飯”相比有了一定的進步,但必須清醒的認識到人才流失、員工工作效率降低、服務質量有待提高等諸多問題,對自身可持續發展形成嚴重障礙,員工的積極性和能動性還未有效的發揮,薪酬制度仍存在不甚合理的地方,比如,不同基層網點的同一崗位員工最高和最低工資就有一定的差距,未形成合理規范的崗位流動機制,從而難以調動部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2)高管與普通員工之間薪酬差距比較大
雖然兩者的基本工資級差小,但最后的薪酬還是存在較大差距,從而會讓普通員工產生不滿心理,消極怠工,不利于企業長期發展。近幾年,社會對銀行高管的薪酬予以了極大地關注,輿論報紙也爭相報道,對銀行給予了一定的壓力,薪酬的透明化,合理化要求已成為農村信用社不可回避的問題之一。
4.培訓工作重形式、輕過程,效果差
(1)缺乏合理的培訓體系
在培訓工作的規劃和實施方面,很多農村信用社并不重視單位內部培訓工作的長遠規劃,無法循序漸進的完成系統的培訓,導致培訓工作難以達到效果,培訓體系不完善。
(2)缺乏完善的評估系統
雖然有些農村信用社在員工培訓的工作上加大投入力度,但卻忽略了培訓完成后對員工的評估工作,缺乏完善的評估系統,這就導致員工雖然接受了應有的培訓課程,但是由于評估系統的缺乏,單位無法了解到員工在培訓過程中得到的收獲,對于員工對培訓工作的滿意度也無從得知,甚至有的員工缺乏參加培訓的積極性,導致單位雖然對培訓工作進行了大力度的投入,卻使得培訓工作成為了一個形式,沒有實際的價值。
(3)缺乏合理的培訓內容和培訓方式
農村信用社在制訂了員工的培訓計劃之后,不注重時代的進步和內容的更新,導致員工在培訓時學到的知識根本不符合現代社會的的發展,再加上培訓方式的落后,很多培訓方式無法適應現代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導致培訓工作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二、解決我國農村信用社人力資源管理問題的措施
1.建立充滿自信、追求進取、凝聚人心的企業文化
農村信用社要在競爭中取勝,必須充分認識到自身的優勢與劣勢,外部環境的機會與威脅,確定自己的使命,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應對競爭與發展的戰略和具體實施措施,在此基礎上,發揚自身優勢,通過管理理念的轉變,工作環境的改善,典型的樹立,價值觀的推舉等努力使員工形成一種共同愿望和為組織所需要的共同的價值取向。不要認為簡單組織幾次文體、競賽、演講等活動就能形成企業文化,而是要建立起強有力的企業文化意識形態,通過這種文化的滲透和感染激勵員工奮發進取,努力創新,使員工體會到一種歸屬感,對未來充滿信心,齊心協力,共謀發展,共度難關,為農村信用社的競爭和發展提供一種持久的內在的文化支持,使農村信用社的優勢得以充分發揮,在競爭中不斷發展壯大,并使每位員工從做大的蛋糕中得到應有的回報,實現自己的價值。
2.健全農村信用社長期有效的考核激勵機制
農村信用社傳統的薪酬管理制度中存在著很大的弊端,比如,同時間同學歷進入農信社的員工因為分配的網點不一樣而得到不一樣的薪酬,或者高學歷的員工拿到的薪酬并不一定多于低學歷的員工,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優秀人才的引進,從而使農村信用社的人才結構失去平衡。因此,做好人力資源管理要健全,要注意日??己伺c綜合考核相結合,可以采取月度考核、半年跟蹤、年終總結相結合的方式,克服“近因效應”影響。要暢通反饋渠道,加強雙向溝通,營造良好的人際氛圍和工作環境,是績效考核成為實現組織目標、改進員工績效和個人持續發展的助推器,把績效考核過程轉化成每個員工一次積極的工作經歷。
3.加強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隊伍建設
(1)深化制度改革,健全人才開發新機制
推動管理崗位實行競聘制,技術崗位實行選拔之,業務崗位實行等級制,新進人員實行公開招聘制。規范按需設崗、競聘上崗、以崗定薪、合同管理等環節,實現有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的轉變,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2)創新培訓模式,加強專業人才的培養
切實加強員工培訓,建立“選拔、培訓、考核、使用”有機結合的培訓體系。首要的是要提高高管層的人力資源管理水平,也只有如此,才能帶領、培訓出優秀的員工。其次要分類制定培訓計劃,采取“送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的方式,拓寬視野,增長知識,定期檢查培訓效果,及時總結經驗。再者要建立健全員工培訓檔案,將員工學習、培訓成果等一系列員工個人資料全納入檔案管理。
(3)加強人才儲備,確保后備人才培養
針對農村信用社人力資源人才不足、綜合素質不高的問題,要不斷加強對儲備人才培養機制的建設,根據自身發展需求,具有針對性的制備后備隊伍建設制度,從而確保后備人才培養到位,為農村信用社人力資源整體隊伍綜合素質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 農村信用社 操作風險 員工素質
進入21世紀,農村信用社改革、治理、經營等各個方面均取得了明顯的成績。我國對信用社操作風險的研究起步較晚,管理水平相對較低,操作風險導致的損失事件頻繁發生,對此管理層應予以高度重視。由此,研究信用社操作風險的形成及表現,進而制定相關政策防范操作風險成為當前的重要任務。
一、農村信用社操作風險的表現
(一)內部人員作案比率較高
農村信用社的許多內部案子發生時在各個環節和不同崗位往往都是一路“綠燈”,暢通無阻,究其原因是各環節的風險點沒有得到有效控制,沒有發揮檢查監督的作用,從而導致了違規行為的發生。基層網點實行的是雙人臨柜、相互監督的制度,但臨柜人員對憑證核對不認真,對同時臨柜的同事也沒有盡到監督之責,所以,第一道防線就失去了有效監督的約束;事后監督是第二道防線,但農村信用社卻基本上不設事后監督崗;稽核和檢查可以作為第三道防線,但稽核檢查工作不深入、不細致、不全面,其工作也只是流于形式。作案人員雖然作案手法簡單粗劣,但依然有驚無險,使違規問題和案件得以長期隱藏,并連續作案。近幾年爆發的金融大案,有相當一部分是信用社內部人員或內部人員勾結外部人員作案。這主要是由于我國金融法制體系還不完善,信用社內部人員熟悉業務流程,能夠更輕易地逃避法律責任。
(二)高科技作案手段占了一定的比率
科學技術的進步改變了農村信用社的管理理念和運作方式,但是科技的發展也給銀行帶來了高風險,如竊密手段越來越先進、泄密渠道明顯增多等。雖然我國農村信用社也正逐步運用高科技建立和完善操作系統和信息系統,但系統建設起步較晚,所以操作系統和信息系統仍存在大量的漏洞,系統安全性存在隱患,這給高科技作案提供了可能。
農村信用社操作風險的高科技作案具有技術性、隱蔽性、突發性、破壞性、連續性、損失數額大等特點。實施高科技作案的主體通常具有較高的金融專業知識和計算機及網絡應用水平,也相對熟悉農村信用社的金融活動,尤其熟知內部業務運作及個人業務環節的特點,策劃周密、操作隱蔽、具有較強的逃避監督檢查的能力。
(三)借貸業務存在大量操作風險
由于我國農村信用社業務比較傳統,借貸業務在信用社的業務中占了很大比重,導致該業務部門操作風險發生的頻率高、損失的金額大。通過對我國農村信用社的操作風險損失事件的有關研究資料進行分析發現:不論是損失事件的金額還是損失事件的數目,借貸業務都遠遠高于其他業務部門。
農村信用社在貸款的發放、使用和管理過程中,存在著諸多風險因素,其中貸款操作不當風險是目前農村信用社貸款操作中存在的最大風險。目前農村信用社在貸款操作風險方面存在的問題:一是貸款“三查”制度流于形式。個別信用社對借款人、保證人的資信狀況、擔保能力缺乏可行性的調查評估,貸時審查不嚴格,重形式輕內容,信貸人員貸后檢查不及時。二是抵押貸款手續不健全,個別信用社在辦理抵押貸款時,沒有辦理有效的抵押擔?;蜣k理了抵押擔保但沒有實地考察而遭到了欺騙,或者是沒有對抵押擔保品進行有效的評估。三是資產保全不及時。個別信貸員對逾期貸款催收力度不夠,上門次數少,有的幾年才結一次息,一些貸款人借款時間長,由于搬遷、死亡、外出打工等原因,導致無法找到借款人而失去訴訟時效。
二、農村信用社操作風險產生的原因分析
(一)內部控制風險意識不強
近年來,盡管加大了員工對規章制度和業務操作流程的學習培訓力度,但由于部分員工進社后的培訓時間短,對業務操作流程一知半解,只能是干中學,學中干,沒有真正弄清規章制度和操作流程的內涵,使不規范的操作和錯誤觀念在“傳、幫、帶”的過程中得以延續。同時,“重經營、輕管理”的思維模式忽視了對全員的風險意識教育,放松了對法規制度的學習,造成員工對操作風險認識不全面,合規經營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淡漠,這也暗藏了一定的道德風險和操作風險。
內部控制風險意識不強的表現是內控意識淡薄。由于內控意識淡薄,上至高層領導下至基層員工,對信用社的內部操作甚少用心或是理解不當。不少信用社的領導常常把內控制度單一地理解為建章立制,認為有了規章制度便有了內控機制,忽視了內控是業務經營過程中互聯互通的動態監督機制,是一個系統工程。
(二)制度相對完善仍然有紕漏
農村信用社經過多年的努力,各種內控制度逐漸完善,基本建立了一套相對科學實用的體系,但內部職工經濟案件仍然時有發生,反映出內控制度仍存在一些漏洞,亟待加強完善。據銀監會分析,銀行業金融機構發生的案件80%是有章不循造成的,剩下20%的案件是無章可循造成的。長期以來,農村信用社的內控體制非常薄弱,缺乏系統性和統一性;有的制度缺乏持續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有些業務領域還存在制度盲^,由于無章可循和制度本身不科學、不合理,致使大量的違規操作和案件發生。
(三)操作風險管理方法落后、技術滯后
我國農村信用社在操作風險管理方面較多地依賴規章制度來約束員工的行為,以操作規范來控制程序的運作。缺乏定量分析手段,在風險識別、度量、監測等方面的客觀性、預見性不夠。與我國大銀行采用的數理統計模型、金融工程等先進手段相比,農村信用社的操作風險管理方法比較落后。同時,在信息技術運用方面的滯后使得我國農村信用社欠缺操作風險管理所需的大量損失事件與損失數據,無法建立相應的操作風險管理模型,無法把先進的風險管理技術運用到業務發展和管理實踐當中。
農村信用社的操作風險管理尚處于定性管理階段,依賴專家管理,主要手段是質量控制。普遍沒有建立起操作風險管理系統,對如何定量計算分析操作風險知之甚少,在開發和運用操作風險的資本分配模型上基本空白。國內銀行目前所采取的操作風險管理手段和方法基本上難以反映本行操作風險的總體水平和分布結構,與國際上以資本約束為核心的操作風險管理還有較大差距。
(四)操作風險管理的專業人才短缺
由于歷史的原因和信用社用工制度等因素,農村信用社整體人員素質偏低是個不爭的事實。員工素質的不高直接導致了對規章制度的理解不深、不透以及業務操作的不規范。加之基層信用社人員相對緊張,法律法規意識淡薄,具有一定的道德風險和業務操作風險,抵御風險的能力薄弱。從培訓的組織上看,信用社培訓的形式比較單一,僅局限在以會代訓或文件傳達等方式,內容多是對規章制度和業務操作流程的學習和培訓,對風險教育不到位,造成員工對操作風險認識不全面,風險防范意識薄弱,給正常的業務經營帶來巨大風險。同時還存在員工對風險識別能力較低,執行制度不嚴格,業務操作不規范等問題,這些因素的存在,為案件的發生埋下了隱患。
三、防范農村信用社操作風險所采取的建議及策略
(一)強化操作風險意識
各種操作風險是與人的意識和行為分不開的。因此,一要積極開展政治思想教育、職業道德和榮辱觀等教育,使全員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高尚的職業操守,構筑嚴謹的道德防線;二要積極開展法制教育和風險預防教育,不斷提高法律政策水平,增強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使全員形成依法合規的經營理念,加強對員工規章制度、操作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培訓,提高員工綜合素質,構筑嚴肅的法制防線;三要實行嚴格的崗前培訓和末尾淘汰制度,提高員工對內部控制的認識、自我約束和相互監督的能力,構筑嚴密的內控防線,_保各項規章制度的貫徹落實。
采取以會代訓、專門短訓等形式,加強對員工的操作風險教育,增強員工的風險防范意識。一要積極開展案例警示教育,充分利用案例材料,組織員工認真學習和培訓,剖析典型案例,以案釋法。二是加強操作風險管理,讓制度真正落實到位。進一步創新內部管理制度,提高員工執行規章制度的意識,變“要我做”為“我要做”,讓制度管人、約束人,用制度規避操作風險,使其不能為、不敢為。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避免操作風險。要定期對要害崗位的工作人員進行強制休假,堅決執行定期輪崗和崗位交流制度,做到問題早發現、風險早預防。三是開展業務大檢查,大力排查各類案件隱患。要在全轄范圍內對近年來儲蓄、會計、信貸等業務有關情況組織全面的自查,及時發現并解決風險隱患問題。并對整改情況進行跟蹤督辦,重點是信貸專項清理檢查工作。四是開展案件專項治理工作,有效推進農村信用社的改革和發展。
(二)完善操作風險內控機制
1.健全內控制度,規范操作流程。內控制度的完善是制訂執行修訂再執行的過程,縣聯社作為制度的主要制定者,必須根據在執行現有制度時出現的疏漏、不適應、不合理等情況,及時進行補充、修改和完善。而制度的補充、修訂和完善主要來源于基層農村信用社在日常業務操作實踐中的信息反饋,因此基層農村信用社要建立執行信息的反饋渠道,對在日常操作中發現的規章制度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時反饋,以便于縣聯社認真研究,從而及時解決和完善。通過上下級之間的良性互動,使防范操作風險的內控制度逐步完善,業務操作流程更加規范。一是基層農村信用社要按照業務發展要求,狠抓內控制度,要把防范操作風險擺上議事日程,切實抓緊、抓好,使每項業務的開展都有相應的內部控制部門監督制約;要嚴格崗位分工,切實根據業務運作的實際要求,因事設崗,因崗定人,盡量做到分工合理,并實行定期輪崗、適時交流制度,使每位員工和每項業務都處于被監督、被檢查的范圍之內;做到崗位到人,責任到人,相互監督,相互制約,形成一個團結協作、相互牽制的整體。二是加強重要崗位定期輪崗和強制休假制度,實行會計、出納、信貸崗位不定期輪換制度?;鶎訝I業網點的會計、出納、儲蓄等要害崗位的工作人員必須要不定期整體離崗,由各專業部門抽調具備營業網點各個崗位知識的專業人員,整體頂崗排查,使營業網點會計崗位、出納崗位、儲蓄崗位暫時整體離崗,被離崗業務人員必須立即與接管人員辦理交接手續,強制離崗。
2.完善貸款風險防范機制。通過縣聯社法人授權,明確基層農村信用社貸款審批權限,建立分級審批、審貸分離、貸前調查、貸中審查、貸后檢查以及貸款發放要通過信貸審查委員會集體討論決定等一系列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信貸集體決策水平、規范審查審批程序、提高信貸審查審批效率、明確信貸審查審批責任。進一步完善貸款風險防范機制,建立和完善農村信用社統一的貸款抵押價值評估標準和評估程序,統一借款企業信用等級的評定標準,規范化運作,強化信貸資產的保全機制,嚴格按照崗位權限、業務規程發放貸款,充分發揮不同崗位、不同部門之間的相互監督和制約作用,做到貸款貸前調查實、貸中審查嚴、貸后檢查勤,確保信貸資產的保值、增值和資金安全營運。
(三)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
1.軟件開發。各農村信用社要結合本行風險控制需要,加大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尤其要加大科技投入,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控制操作風險,防御高科技手段作案。要做好各項業務系統的軟件開發和應用,通過業務系統對操作流程進行自動控制,減少員工操作失誤等造成的風險。軟件開發技術要在數據清洗和補錄工作上下功夫,建立并實行完整、嚴格、一致的數據標準,制定數據質量管理章程,確保數據的及時性、準確性和全面性。
2.合理使用計算機系統。由于受傳統操作模式的影響,部分員工對計算機的可靠性產生懷疑,習慣使用傳統的手工方式辦理業務,導致計算機系統的使用率低,先進性作用得不到體現。比如,銀行監管部門可以利用計算機系統對各行的經營情況進行遠程實時監督,及時發現異常的業務數據,便于及時把握和化解風險。當然,電子信息技術也不是萬能的,操作系統依然存在著運行紊亂或錯誤的現象,要及時糾正明顯的計算機錯誤。為避免各業務系統故障等對銀行造成的損失,各行應建立計算機數據災難備份中心,同時保留必要的紙質、磁質等信息檔案,降低因系統問題造成的風險損失。
(四)加強對員工素質的培養
員工素質對信用社發展起著關鍵性作用,國家對農村金融機構越來越重視,頒布了一系列政策來保障信用社的發展,其中就有必須加強對信用社員工素質的培養。針對員工素質的培養,有以下的途徑:
1.轉變觀念是提高員工素質教育的前提和基礎。信用社管理層要把抓好隊伍建設、提高員工素質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樹立“企業發展,教育優先;企業競爭,素質為本”的觀念,要舍得花力氣、下功夫,全面加強員工的素質教育,主要是科學文化、思想道德、業務技能、綜合能力等各個方面的教育。同時,要引導員工樹立終身教育理念,形成重視學習、勤于學習的態度,把強化員工素質教育融入終身教育之中,鼓勵全體員工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新文化,使學習成為員工業余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2.強化培訓質量是提高信用社員工素質的主要途徑。首先,要重視人力資源的開發和員工的教育培訓工作,把培訓工作規劃納入信用社的整體發展規劃之中。其次,要打造一支過硬的師資培訓隊伍,信用社的所有業務操作都要在這支專業隊伍的培訓下完成,如每年對新員工進行業務操作技能培訓,合格后方能上崗。此外,還要定期整理培訓手冊,裝訂成書,以便員工隨時學習,還可不定期聘請高校老師到信用社上課,講解新文化知識及專業知識,讓知識更新速度緊跟時代的變化。
3.實施有效的考核激勵機制是提高員工素質的有效手段。有了考核機制,員工就有了壓力;有了激勵機制,員工就有了動力。當員工把學習養成了一種習慣,員工的素質就能夠在學習中不斷提高;當擁有了一支懂得不斷充實自我的團隊,許多“奇跡”就能在企業的發展中創造出來。
(作者單位為廣西英華國際職業學院)
[作者簡介:陳宏嬌(1985―),女,廣西合浦人,本科,廣西英華國際職業學院財會金融學院助教,研究方向:金融學。]
參考文獻
[1]張勇兵.農村信用社核心競爭力探討[J].南方金融,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