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處級干部培訓個人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情景模擬教學法;情境學習理論;干部培訓
中圖分類號:G7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4038(2013)01-0057-05
目前,在我國的干部培訓中,講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學方法。以講授法為主的專題報告以其信息量大、內容豐富、便于組織等不可替代的優勢在干部培訓的教學中占有最大的比重。但是,成人學習的特點以及干部日益增長的培訓需求,要求我們必須創新培訓方法,提高培訓質量。2006年1月中央頒布的《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試行)第25條中提出:“開展干部教育培訓應當根據干部的特點,綜合運用講授式、研究式、案例式、模擬式、體驗式等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情景模擬教學法,是根據教學目標,在課堂上再現或者模擬真實社會中工作以及生活事件發生和發展的過程和環境,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使學員接近真實的情景并與其中的人物和事件發生互動,親身體驗某些角色的地位、處境以及工作要領和技巧,在短時間內加深理解教學內容、迅速提高能力的教學方法。西方國家已將情景模擬教學法廣泛應用于培訓公務員,收效顯著。國內的一些干部培訓機構也已經開始對情景模擬教學法開展了實踐探索。實踐證明。在干部培訓中,對于一些實踐性較強的學科,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運用情景模擬教學法開展培訓,能充分發揮學員的主體性作用,激發學員的學習熱情,促進學員之間的合作交流與學習,是創新培訓方法,提高培訓質量的有效途徑。
一、情景模擬教學法的理論依據
情景模擬教學法在教學原則和教學設計以及實施的各個環節上都可以從情境學習理論中找到最為直接的理論依據。事實上,情境學習理論在教學中的具體和應用就是運用情景模擬教學法開展教學。情境學習理論產生于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其代表人物是美國人類學家萊夫(I.Lave)和溫格(E.Wenger)。情境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是:學習不能脫離具體的情境而產生,情境是整個學習中的重要而有意義的組成部分,學習的實質是個體參與實踐,與他人、環境等相互作用的過程,是形成參與實踐活動的能力、提高社會化水平的過程。
情境學習理論強調學習的情境性、參與性和主動性,是針對認知取向的學習理論為指導的學校教育脫離日常生活實際而提出的,以改善兒童的學校教育為目的。事實上,成人的學習動機更多來自于希望解決真實的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加上成人已經具備豐富的經驗和較強的學習目的性和主動性,情境學習理論更適合應用于成人的學習。成人教育理論家梅里安和林德曼曾指出:成人教育的方法要走情境路線而不是走學科路線。以情境學習理論為指導的情景模擬教學強調以學員為中心,在課堂上再現工作生活的真實情境,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重點提升學員運用知識的能力。是非常適合成人的教學法,對于克服成人培訓中理論與實際脫節的問題具有非常有效地促進作用。
在學習內容方面,情境學習理論認為,認知能力固然重要,但是脫離具體的實踐環境,一方面認知能力難以真正形成,另一方面即使形成,也毫無用武之地。就學習者個體而言,學習的根本標志就是越來越容易地、有成效地參與團體重要的實踐活動。也就是說,學習是一個不斷增長其實踐能力、不斷社會化的過程。無論學什么都是以形成個體參與實踐活動的能力,并在實踐活動中對所在團體作出自己的貢獻為根本目的。為此,情境學習理論更強調知識的情境性、動態性、互動性、工具性、分散性和共享性。
用情景模擬教學法開展的干部教育培訓,與情境學習理論所主張的學習內容相一致,重在提高學員實際工作能力。獲得經驗和提高能力是教學的核心內容。與以課堂講授為方法,旨在使學員獲得事實、數據等信息和掌握原理、規律等知識的教學有著根本的不同。為此,情景模擬教學法在高度仿真的教學情境中設置來源于工作生活實際的真實的問題,讓學員運用理論知識和經驗去解決這些問題,在實踐中加深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獲得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課堂上即完成能力向真實情境的遷移,打造課堂與現實生活的“直通車”。
關于學習方式。情境學習理論提出了“實踐共同體”的概念。“實踐共同體”的成員有共同愿景、學習愿望、樂于分享經驗、追求共同的事業,能夠在目標明確、意義清晰的基礎上,通過協商來確定其需要進行的共同學習或共同實踐。在情景模擬教學中,團隊合作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學習方式,教師給每一個學習小組布置任務并提出任務要求,在學習小組內部,每個成員的經驗和想法得到充分的分享和尊重。由不同思維的互相碰撞而產生新的見解、思想、甚至有意外的發現,所有成員都成為知識的共同創造者。這些學習小組的實質就是情境學習理論中的實踐共同體。相對于未成年人,成人更適合開展更多的團隊合作學習。因為成人擁有更豐富多樣的經驗,這些經驗貼近現實生活、貼近職業需求;既是開展學習的基礎,又是其深入學習的資源;既是其理解知識的前提,又是其應用知識的基礎;既是其分享經驗的條件,又是其知識創新的源泉。
當然,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杜威的“做中學”理論等也從某一方面對情景模擬教學法有一定的理論指導作用: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員為中心、滿足學員的實際需求;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知識的獲得是通過學習主體與他人和環境建構來的:“做中學”理論強調在活動中獲得知識。
二、情景模擬教學法的教學流程
在干部培訓實踐中,我們運用情景模擬教學法,在高校中層干部學員中成功組織實施了“高校突發事件新聞會模擬演練”課程,受到學員的熱烈歡迎和好評。下面就以該課程為例,討論情景模擬教學法在干部培訓中的教學流程。
1.開設媒體應對相關知識專題報告
研究表明,高校中青年干部在工作、生活中長期接觸媒介,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媒介素養和能力。但是,他們的媒介素養主要是依靠對個人經驗、感性認識的反思和總結自發形成,在處理高校突發事件中如何充分利用媒介、引導輿論方向等方面還缺乏系統的理論學習和方法的指導。因此,在模擬演練之前,有必要組織學員就媒體應對等相關知識進行系統學習,使學員初步掌握媒體應對的理論、方法和技巧。為此,我們專門聘請專家以“應對新聞媒體”為題作了專題報告,報告內容主要涉及對突發事件中的媒體應對,尤其是有針對性地對新聞會的準備、召開以及記者提問的策略和如何回答記者的提問等問題作了詳細透徹的講解,列舉了大量真實生動的案例。報告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為學員接下來準備實戰演練提供了很好的知識準備。
3.準確把握教師的角色定位
模擬演練教學是在模仿真實的情境中,以學員為中心,使學員在活動中提高實踐能力的教學方法。在模擬演練中,教師由臺前走到了幕后和場外,教師的角色需要重新定位。在傳統的以專題報告為方法的教學中,教師的角色更像是一位講解員,主要的任務就是傳授知識和信息。而在模擬演練教學中,教師承擔著課程設計、教學組織、課堂引導以及總結點評等多項工作,扮演著教學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等多重角色。作為教學活動的設計者,教師首先要對課程進行整體設計,制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流程。其次,教師要確定各個教學流程的教學內容。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師首先要幫助學員了解模擬演練教學的目標、要求、內容以及教學流程。再次,教師要根據教學的需要和具體案例,根據學員的年齡、性別、工作崗位等特點,組織學員分組、安排學員扮演媒體記者、學校副書記、保衛處長、學工部長等不同的角色,并對每個角色的“表演”提出具體要求,使學員及時投入角色準備,進入學習狀態。作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教師首先要采取有力措施,引導學員創設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這個氛圍應該是大家注意力高度集中、情緒緊張、迭起。最后,演練雖然是以學員為中心,學員是主角,但是教師要時刻監控著課堂進程,及時調整、控制課堂節奏,遇有突況準確做出判斷、妥善干預處理,保證正常的演練秩序。作為教學活動的促進者,教師發揮著如同催化劑一樣的作用。在化學反應中,催化劑發揮著加速化學反應發生的作用。在演練課堂上,教師像催化劑一樣,通過表揚、鼓舞、激勵以及挑戰等多種方式,激發學員的學習動機和參與熱情,促使他們開動腦筋、積極思維,促使學員更深入地學習和思考,取得更好的演練效果。
4.盡力提高演練的“真實性”
模擬演練是在課堂上再現真實的現實生活。努力將學員的工作場景移位到課堂上來,讓學員在仿真的情境中得到鍛煉和提升。所以,模擬演練的課堂一定要盡可能的逼真,只有真實,學員在演練中獲得的學習經驗才能更容易地遷移到工作中去。
首先,教學案例的選擇要源于現實生活,密切貼近實際。高校突發事件新聞會模擬演練課程的授課對象是具備豐富工作經驗的高校處級干部,教學案例的選擇要符合這個實際。在教學中,我們選取的案例都是真實發生在高校中的具有典型性的突發事件,其中,有的案例是學員所在高校真實發生的。如學生失蹤、食物中毒、虛假辦學引發等。我們把這些案例經過修改完善,使其有激烈的矛盾沖突,符合演練的教學要求。
其次,教學場景的布置要逼真。新聞會模擬演練的課堂要盡量按照真實的新聞會召開的場景進行布置,進行必要的硬件準備。比如,要制作新聞會的背板、為臺上發言人制作臺簽、臺下設記者席、為記者制作胸卡、準備錄像設備和移動麥克等設備。一個逼真的場景使學員進入課堂以后仿佛身臨其境,加上真實的案例,使學員感覺置身于真實的會現場,有助于學員做好心理準備、快速進入角色。
5.演練前的精細策劃和充分準備
以學員為中心的模擬演練,不同于專題報告的教學形式,教師只要把課備好,課上講給學員聽就可以了。模擬演練教學需要課前大量而精細的策劃和準備工作。
首先,要做好課程設計。教師在課程設計的過程中,必須對如何選擇教學案例、如何組織學員參與教學活動、各個教學環節怎樣銜接、每個教學環節所需時間、需要哪些硬件準備等問題進行精心構思和策劃,保證每一個細節的順暢。課程設計必須具備很強的操作性和可執行性,使相關人員一目了然,這是保證教學活動順利進行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