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藥學專業學術論文范文

        藥學專業學術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藥學專業學術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藥學專業學術論文

        第1篇:藥學專業學術論文范文

        關鍵詞:專業文獻研讀;工商管理專業;本科生;改善對策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4)16―0115―02

        專業文獻研讀是工商管理專業本科生提升專業素質、拓展專業思維和豐富專業知識的重要環節之一。然而,目前我國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本科生在專業文獻研讀方面仍存在諸多問題,如何緩解這些問題以進一步改善工商管理專業本科生專業文獻研讀質量一直是高校專家學者重視的教學研究問題之一。因此,開展關于工商管理專業本科生專業文獻研讀存在問題的廣泛討論,進而探討幫助他們提升專業文獻研讀質量的有效教學手段和途徑,這將可以促進工商管理專業本科生專業知識與技能的進一步完善,也有助于深化工商管理專業的課程教學體系改革。

        1工商管理專業本科生專業文獻研讀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工商管理專業本科生在專業文獻研讀方面普遍存在以下三方面的主要問題。

        1.1思想意識不重視專業文獻研讀

        盡管在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課程教學體系中,專業文獻研讀是一門必修課,但部分本科生卻存在一種固有的思維,即該課程的內容涉及到的專業理論甚多,研讀的專業文獻專業術語眾多,文獻資料比較枯燥冗長乏味,而且其對日后從事實踐性工作的作用不明顯,因而在課程學習過程中不重視掌握專業文獻研讀的關鍵要領,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意識。在他們提交的課程作業中,不少存在專業術語貧乏或誤用、參考資料缺乏針對性,所引文獻較少涉及經典論文,百科全書和非學術型資料占有相當的比例。這說明了部分本科生在課程學習過程中并沒有下功夫認真篩選和研讀文獻,較為草率地羅列良莠不齊的文章敷衍了事,不重視專業文獻研讀的現象甚為普遍。在課堂教學中,當要求本科生列舉工商管理研究方面最有影響力的諸位學者及其主要論著與學術思想時,部分學生卻對此支支吾吾、難以啟齒;而且常常聽到本科生提出應該如何撰寫專業文獻的類似問題,但卻很少聽說他們在思考應該如何閱讀學術論文的問題,這些現象都說明了工商管理專業的本科生對專業文獻研讀的重視程度較低,沒有投入足夠的精力于形成專業文獻研讀的良好習慣。

        1.2學術論文研讀量較為缺乏,研讀深度較淺

        盡管在專業文獻研讀的課程中,教師總會要求本科生在日常要增加對學術論文的閱讀量,這對于本科生熟悉學術論文的基本邏輯、專業術語和寫作模式頗有益處,但部分本科生卻充耳不聞、置之不理,本科生的閱讀量不足的突出表現之一在他們呈交的各類課外學術研究課題申報書中可見一斑,如申報書中基本上沒有文獻梳理與述評的部分,研究問題的提出缺乏必要的文獻基礎,研究的內容與現有研究的關系沒有涉及,甚至有些申報書連要研究的問題是什么、具體研究內容是什么都模糊不清,等等。雖然有些本科生的課外閱讀量較為充分,但就閱讀的內容來看,他們更多關注的是實用性較強的期刊與文獻,例如行業動態、管理實踐等,而對于那些學術味道濃厚、最具學術權威性期刊以及新理論和新技術的了解卻置之甚少。就閱讀的深度而言,他們一般只會瀏覽論文的題目、摘要和關鍵詞等內容,對于論文的具體內容與理論基礎、研究方法與技術等卻基本都一一略過。總而言之,本科生的閱讀量仍較為缺乏,閱讀深度過于膚淺,而且多為短期行為,缺乏對權威文獻的精讀與思考。

        1.3學術論文研讀技巧缺乏,研讀能力薄弱

        在工商管理專業文獻研讀的課程教學過程中,本科生常常抱怨不懂得如何檢索學術論文,而且學術論文中的專業術語繁多,內容晦澀難懂,尤其是不少工商管理研究的前沿文獻屬于令不少本科生閱讀前就心生畏懼的外文資料,不同文獻之間的聯系與區別也難以把握,對文獻的發展脈絡模糊不清,這些都說明了他們尚未掌握學術論文的研讀技巧缺乏,研讀能力薄弱。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五點:第一,他們沒有在認真領會課堂學習內容的基礎上,結合圖書館的資源自選主題進行實際操作練習,從而未能形成實用的文獻檢索技能;第二,他們對學術論文里提出的研究問題在現實中的具體表現沒有感性認識,不明白其要解釋的管理現象的概貌和細節,從而難以理解論文作者研究該研究問題的出發點與重要性;第三,他們對學術論文的基本結構了解較少,對學術論文中各部分的作用不明確,從而難以捉住學術論文的精華部分;第四,他們的知識結構不完善,對于眾多專業學習中核心概念和理論基礎把握不到位,從而難以讀懂學術論文中理論性和技術性較強的內容;第五,雖然目前本科生的外語水平比以前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但他們往往缺乏對專業外語的系統學習與訓練,從而對專業詞匯以及專業文獻中出現的大段長句、難句感到無所適從。

        2工商管理專業本科生專業文獻研讀的改善對策

        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促進工商管理專業本科生專業文獻研讀質量的提升。

        2.1優化課程考核評定方式,促進本科生對專業文獻的研讀意識和習慣

        目前專業文獻研讀課程的考核往往是形式大于實質,其對學生研讀專業文獻的激勵和約束作用往往存在不足。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在教學過程中調整成績評定方式,以改變本科生對專業文獻研讀課程的學習意識與投入。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加大專業文獻研讀成果(如書面匯報、課余練習和課堂陳述等)在平時成績和期末考核中的比重,從而引導和激發學生形成良好的專業文獻研讀習慣和意識。由于大部分本科生都比較關心自己的必修課成績,因此教師在平時成績的評定上加大對學生專業文獻研讀成果的獎勵力度既有助于激發學生研讀專業文獻的興趣和主動性,也有助于培養學生之間的相互討論啟發和團隊協作精神。另一方面,在期末考核中設置一些與專業文獻推薦清單中所列內容直接相關的題目,并要求學生在考前復習時對這些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強化記憶和理解,促使學生在考前復習中進一步鞏固對工商管理專業經典論著的融會貫通,從而促進他們在強化記憶和理解的基礎上形成專業文獻的研讀意識和習慣。

        2.2提供專業必讀書目的詳細清單并規定閱讀匯報的內容,以加強本科生學術論文的研讀量與研讀深度

        為了進一步加強本科生學術論文的研讀量與研讀深度,教師可以在課程中向學生提供一個工商管理專業的推薦研讀著作及論文清單,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在該清單中選擇規定量或以上的著作和文獻,在課程學習過程中分階段研讀這些著作與論文并定期以個人作業或小組作業的形式提交研讀匯報,研讀匯報主要可包括以下內容:研讀著作或文獻的研究問題、研究內容、研究方案、創新之處、研究方法、研究結論、理論意義與實踐價值、不足之處及其改進。在此基礎上,教師需要詳細審閱這些研讀匯報并據此分析學生研讀專業文獻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而在課堂上澄清這些問題以及提供正確的研讀指引,從而有利于切實改善學生的專業文獻研讀深度。同時,教師也可以要求學生以小組形式形成制定選題的文獻綜述,文獻梳理與述評有助于擴充學生的研讀面,從而進一步增加學生的專業研讀量。

        2.3重視傳授本科生專業文獻的查閱和研讀技巧,培養他們專業文獻研讀能力

        在課程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重視訓練本科生專業文獻的查閱和研讀技巧,培養他們專業文獻研讀能力。教師一方面應該將查閱專業文獻的基本技巧通過原理介紹、實例演示等方式傳授給學生,傳授的內容可包括查閱途徑、查閱規則、常用文獻資源庫、權威期刊與出版社清單等。另一方面,教師也應該向學生詳細地說明專業文獻的基本結構和寫作模式,并通過選取工商管理權威期刊的經典文獻作為例子,深入淺出地展示高質量的專業文獻具有的共同特征以及判別專業文獻質量高低的主要標準,由于研究方法存在多樣性(如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均有多種方法),故在歸結工商管理專業學術論文的寫作范式時,教師除了澄清專業文獻的共性特征以外,還應該重點向學生介紹基于不同方法形成的專業文獻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優點與缺點等,從而讓學生在研讀專業文獻時能夠有清晰的標準和藍本作借鑒。此外,教師通過選取工商管理外文權威期刊的經典文獻作為精讀內容讓學生以小組作業的形式進行訓練,引導各小小學生置身于專業文獻的寫作背景中,重點培養他們掌握專業文獻是如何提煉研究問題、如何進行概念界定和理論建構、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以及如何運用它們、研究結論與研究價值如何形成、如何從文獻中發掘出與研究領域相關的線索等關鍵研讀問題的知識和技巧,促進學生形成專業文獻研讀的邏輯思維和能力模式。

        參考文獻

        第2篇:藥學專業學術論文范文

        周學文1938年出生于遼寧遼陽,年少之時,家境艱苦,但勤奮好學,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沈陽體育學院運動系后修生理解剖專業。由于表現突出,他隨后轉學于遼寧中醫學院中醫系進一步深造。27歲時,他已懸壺應診,小有名氣。先后師承于名老中醫徐蔭堂、孫宜林,國醫大師李玉奇。周學文醫術精湛、品德優良、在學術、臨床、教育領域屢屢獲獎,被破格晉升為主任醫師,并成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010年,周學文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成立,他還先后被授予遼寧省名中醫、遼寧中醫大師等榮譽稱號。2017年,周學文被評為第三屆“國醫大師”。

        治脾胃病 多有建樹

        50余年為徒、為醫、為師的歷程,周學文深刻地感悟到,虔誠思悟、苦行其道、方能有成。他提出并形成了溯源求本、內外相濟、臟腑并調、尤重于脾的系統學術思想。

        創毒熱病因學,“以癰論治”潰瘍病 周學文對潰瘍病的系統研究已達40多年。根據該病多發、易復發的臨床特點,他結合長期臨床實踐,提出了“病由毒起,熱由毒生”的毒熱病因學和“以癰論治”的學術思想,將外科“消”“托”“補”引入潰瘍病的治療,經三次規范的大樣本臨床試驗,療效滿意且更安全,已廣泛用于臨床。

        從脾論治,內清外柔治療高脂血癥 血脂異常是心血管病等多種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周學文根據臨床大量病例觀察與研究,提出“脾虛是本病的始動因素”,“痰瘀互結、血脈同病”是本病的關鍵,經過反復臨床研究,確立了內清外柔(內清痰瘀,外柔脈絡)系統創新的學術思想。臨床干預效果滿意且可重復,與降脂藥阿托伐他汀對比無差異,為防血脂治療開辟了一條有效可行的途徑。

        肝脾并調,膽胃同治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 膽汁反流性胃炎常與潰瘍病、肝膽疾病、動力障礙性疾病等伴發且易反復。經過20余年的臨床觀察與研究,周學文發現本病病位雖在胃,但“肝膽疏泄失常、脾失健運、膽汁不尋常道,返流入胃”是本病的關鍵,他創立了肝脾并調的學術思想,擬和胃反流、利膽反流辨證治療本病。經過兩次規范、重復的臨床試驗顯示,臨床干預的效應可重復,療效優于嗎丁啉且更安全,填補了中醫藥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的空白。

        毒損生積,早期防治慢性肝損傷 慢性肝損傷臨床常見,病程纏綿但易生多變,初則濕熱夾瘀,久則毒損生積,他提出了清肝解毒、化濕通絡的早期綜合治療的學術思想。重視“毒、濕、熱、瘀、積”的五毒傳變,步步阻截。經多年反復臨床驗證,以卷柏、苦參等為主方治療慢性肝損傷,療效顯著,不僅改善肝功能、改善肝血液狀態,同時改善肝纖維化指標。

        肺胃同治,清熱降逆治療咽炎 周學文精于脾胃又不局限于脾胃,對內科其他疑難疾病他也積累了豐富的R床經驗。急慢性咽炎,除了呼吸道自身疾病之外,反流性食管炎亦可引起。咳嗽、咽痛、咳痰不爽,治療易反復且易被忽視,針對本病臨床特點,用肺胃同治的理論,擬清熱降逆利咽法(以橘絡、淡竹葉、川貝母、大青葉等為主方)經規范的臨床驗證,療效滿意,已廣泛應用于臨床。

        學以致知 文以化人

        周學文教授從事中醫藥教育教學、中西醫結合臨床與科研等工作50余載。先后主持完成了國家科技部863和973等多項重大課題,獲得國家、部級獎勵3項、省級獎勵8項。他長期致力于中醫急癥的研究,辯證精準,生死邊緣,救人無數,建立了15種常見急癥的中醫辯證診療常規,主持研制36種制劑,潰得康顆粒劑等3種新藥,獲得國家中藥新藥證書。周學文教授1987年以來受邀國家衛生部藥監局參加新藥臨床醫學技術審查工作,任職期間主持了560個中藥新藥臨床醫學的技術審評。

        他在國家核心期刊發表了《萎縮性胃炎436例中醫辨證與胃鏡病理變化的探討》、《中醫藥治療胃癌癌前病變的臨床研究現狀與展望》、《中藥系列顆粒劑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462例臨床觀察》等學術論文50余篇,在國際和國內學術會議上發表《“消癰生肌法”治療消化性潰瘍的實驗與臨床研究》、《 以癰論治消化性潰瘍的理論基礎》、《胃癌癌前病變與中醫藥治療》等學術論文10余篇。

        周學文教授教導青年一代要學好中醫。他說,醫者當思路廣闊,探微索隱,深中肯綮。他要求學生們要勤于閱讀,熟讀經典,系統學習與完整掌握中醫理論與臨床技能,掌握扎實的理論基礎,勤于思考,不斷總結,才能不斷提高,同時博采諸家,開拓思維,不拘泥于一門一派,擇其善者而從之。臨床是中醫存在與發展的根基,他要求學生結合臨床實踐,反復推敲,反復驗證,精心培養出多名省級名中醫和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

        岐黃之術 仁德之心

        周學文教授50年如一日,長期奔波勞碌于臨床一線,每周出診,風雨不誤,偶爾外出公干,也必爭取出診前趕回。前來就診患者過多,每每耽誤午餐時間,他從不對任何一個病人敷衍了事,耐心細致地看好每一個病患。偶有外地遠道而來的病人,他又會加班給患者看病。常有患者來診焦慮,均耐心傾聽,開導患者情緒心理,指導患者正確對待疾病,用詞嚴謹,用語親切,避免不應該有的醫源性因素對患者疾病及生活的影響。

        他曾帶隊參加遼南抗震救災;在沈陽桃仙機場與兄弟醫院一起組織搶救接收唐山大地震危重傷員300余人;連續6年主動下鄉到基層醫療教學;2003年非典肆虐,他依然堅持出診,其基于“肺胃同治”的理論所創制的中藥復方,于北京小湯山醫院得到應用。

        第3篇:藥學專業學術論文范文

        1.1科學論文學習的自主性不足

        當前,多數研究生的科學論文學習很被動,鮮見研究生能將科學論文學習轉化為學習的一個重要部分,從而主動、廣泛、定期和深入學習科學論文。其表現在于:研究生的科學論文學習必須是由導師督促才能部分完成,比如大部分研究生不能保質保量地完成導師推薦的全部科學論文。而針對學院而言,尚有許多跨專業、跨學科的研究生,在研究生學習的初級階段對自己專業不夠熟悉,缺乏有效規范的閱讀指導。這種情況導致其在研究方向和目標的選擇上把握不夠準確,科學論文學習存在盲目性。很少有研究生會隨著課程的不斷深入而廣泛、自主地涉獵相關知識。同時科學論文的系統學習缺乏清晰的計劃性和目的性。由于多數中藥學研究生自身英語水平的限制,閱讀外文科學論文的能力相對較差,導致很多研究生對于資料中所涉及的內容難以把握,無法抓住論文的核心和重點,致使看不懂,同時也造成厭學和消極的外文閱讀心理。

        1.2欠缺系統篩查從而獲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首先,缺乏系統而全面的論文檢索水平。科學論文的檢索和查閱是研究生應具備的基本技能,直接決定了研究生在學習和研究過程中掌握資料的豐富性和可靠性,從而影響研究生的學習和研究的效率和效果。在以往研究生的教育過程中,通常缺乏對論文檢索和查閱方面知識的系統培養。即便在檢索手段和資源比較豐富的條件下,也很少有研究生對科學論文檢索方法和知識作深入的了解。研究生最常見的通病就是直接通過網絡,比如百度或谷歌等,隨意而凌亂地查閱支離破碎的信息。其次,缺乏系統整理論文的能力。科學論文的梳理和綜述是研究生培養學術能力的基石,能否從眾多的科學論文中遴選和精煉出有效的信息,對研究過程來說至關重要。而實際上,相當多的研究生在浩渺的科學論文面前顯得束手無策,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無關的,哪些應該精讀,哪些應該略讀,他們并不了解;囫圇吞棗一通閱讀后,他們分辨不清哪些是可以舍棄的,哪些則是需要細致整理加以分析的;分析后對科學論文也很難做到層次分明、精準有效的提煉。再次,對科學論文的理解缺乏準確性,尤其體現在非母語論文中。準確無誤地理解論文,一方面是治學態度嚴謹的表現,另一方面也是研究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標志。論文內涵理解的準確可以避免斷章取義,使研究生的學術論文理據分明,言之鑿鑿。而事實上,在研究生的論文使用過程中斷章取義的現象并不少見。

        2科學論文學習與科研能力提升的途徑

        研究生階段的一個很重要的學習手段是參加各類學術會議,聆聽各類學術報告,以及大量地閱讀科學論文。科學論文研討課有助于提高研究生查閱科學論文、汲取學科領域前沿知識的能力;研究生通過真正的研討,既可以鍛煉自己的立論與邏輯思維能力,亦可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科學論文研討課還可以充分調動研究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創造研究性學習的氛圍,提高研究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意識。

        2.1培養研究生科學論文學習的自覺意識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閱讀產生興趣是提高研究生科學論文學習自覺意識的重要途徑。閱讀興趣,一方面來自于導師的引導,在研究生初涉學科領域時,由于涉獵不深,有相當一部分研究生對自己的學科顯得興趣不足,這時需要導師將研究生引入學術殿堂,帶入科研實踐,向研究生昭示學術的魅力。筆者在研究生科學論文研討課的實踐中,在科學論文的選取上給予研究生一定的指導:①選取中藥學領域近5年來在國內外學術界有重要學術影響的中英文科學論文,供研究生查閱,這些科學論文應能反映國內外本學科或領域的最重要學術觀點和最新成果,使得研究生接觸到最權威、最重要的學術思想;②有意識地幫助研究生選取與當前時事熱點相關的科學研究內容,比如每年度的諾貝爾醫學或生理學獎的科學家的相關論文,提升研究生對熱點科學問題的理解和興趣,幫助研究生建立科學的思維方式;③引導研究生學習導師的科學論文和與導師研究方向相關的研究論文,幫助一年級的研究生盡快熟悉導師的研究領域,盡早進入科研氛圍。

        2.2授課方式靈活、開放,與研究生積極互動

        論文研討課的科學論文學習是課程的內容,研討則是課程的授課形式。就課程的授課方式而言,強調“研討”,即以研究生講解自己閱讀的科學論文為主、教師引導點評為輔、研究生集體討論的形式開展。其教學目的在于通過組織和引導研究生對專業科學論文的閱讀和討論,充分調動研究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創造研究型學習的氛圍,培養和提高研究生的綜合能力及創新思維能力。論文研討課不僅要求研究生要閱讀大量的科學論文,學會查找科學論文,而且還要積極參與課堂講解和討論。研究生除了閱讀教師指定的科學論文外,還需通過網絡或學校圖書館的國內外專業數據庫來查閱與課程主題報告相關的科學論文資料。每一位學生在閱讀、分析科學論文的基礎上,寫出科學論文學習報告,并制作出一份PPT用于課堂講解。每名研究生都需積極踴躍地參與到課堂討論中來是課程教學的最大特色。論文研討課要求研究生自己去閱讀、探究、討論科研科學論文,并予以綜合提煉,從中發現問題,甚至提出研究課題,這樣就把學習、研究的主動權完全交給了研究生,使研究生成為真正的“研究生”,教師則從中進行點評指導。

        2.3研究生“值周組長”制度的建立

        授課方式的靈活并不代表課堂松散無組織,有效的教學制度是保證教學效果的必要前提。建立研究生“值周組長”制度,搭建共同學習的平臺,積極引導研究生的學習主動性。科學論文研討課程包括“講解環節”、“討論環節”及“點評和總結環節”。“講解環節”由研究生“值周組長”在上課開始前對閱讀過的科學論文進行15~20分鐘的講解,內容包括科學論文的主要觀點、所應用的方法、結論、對該領域的貢獻以及科學論文當中存在的問題等。“討論環節”是針對上述講解的科學論文,同學和教師提出疑問,共同討論解決問題,這個環節時間為15~20分鐘。最后的5~10分鐘是教師講解的過程,做出總結和評定,包括指出科學論文講解不足之處,補充涉及到該領域的相關知識及相類似的應用方法等。總之,每一次授課前負責的教師都要做好細致的規劃,課堂上也要隨時掌控課堂節奏,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科學論文研討課的作用。

        3完善的監督及評價機制

        論文研討課的實施,需要結合中藥學研究生的特點,專門建立以科學論文學習為基礎的學期考評制度。考評工作首先應建立研究生導師組,由導師組負責,主要起到監督和引導的作用。導師組的主要任務在于:一方面要為研究生設置嚴格而適合自己學術發展的科學論文學習方案;一方面還要對研究生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進行及時而有效的解答,指導和引導研究生閱讀向著縱深的方向發展,輔助研究生開拓出自己的研究領域和興趣點。導師組還要階段性地對研究生的閱讀狀況進行調查、考核并做出科學的評價,以便及時地調整研究生的科學論文學習方案。經考核后,對效果不佳、未能達到預期的研究生提出批評和改善意見;對研究方案不適合的研究生,導師組要及時做出合理的調整,做到因材施教。最后,制定詳細的考評標準,通過多環節多步驟的考核評價體系,避免可能出現的個人主觀評價差異。成績評價從選題、PPT制作、課堂報告、課堂討論、出勤、課堂后問題總結回復等多方面多環節給出,并且增加研究生打分環節,加強研究生的主動性、參與性和責任感。

        4展望

        第4篇:藥學專業學術論文范文

        關鍵詞:醫學綜合設計性實驗;醫學本科生;協作能力;培養

        《醫學綜合設計性實驗》是一門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的必修課。課程包括項目立項、開題報告撰寫、預實驗、正式實驗、結項報告撰寫和項目答辯等環節,其中開題報告和結項報告的撰寫,對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非常有幫助。《醫學綜合設計性實驗》課程的設立,彌補了當前醫學課程體系結構上的科研能力培養缺陷,改變了醫學生的科研與寫作能力亟待提高的現狀[1]。這為學生學術論文的撰寫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為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和未來的科研活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

        1科研寫作整體布局

        1.1立意清晰

        項目確立具體方向后,便可進行謀篇布局,所寫內容一定要緊緊圍繞項目立項進行,可以開篇明提項目立意,也可在文末進行必要的總結。立意清晰既包括整篇內容的立意清晰,也包括每一段落有明確清晰的觀點,所有的文字材料都圍繞著觀點進行闡釋,從而能更突出主題。學術論文的寫作不需要讓他人猜你寫的主要意思是什么,應該明確提出觀點。只有綱舉目張,才能使寫作比較容易。對標題的命名,應反映實驗的內容,標題應高度總結,而且能夠具體說明項目的特色,實現概括與特色的統一。

        1.2格式具體規范

        帶教老師為學生提供開題報告和結項報告模板,規范學術論文的格式,使學生按照已有的模板要求進行論文撰寫,在形式上符合學術論文的要求。具體要求包括字體大小、段落格式、圖表的規范,以及參考文獻格式等。模板內容規定得越具體,學生寫作就越規范。因此,制作較為規范的模板對本科生的論文寫作尤為重要。1.3段落寫作合理對所有的內容進行大綱布局,有合理的觀點闡述,每段內容或采取總分格式,或采用分總格式,明確提出具體觀點。參考文獻的組織應具有邏輯關系,既可有時間先后的推理關系,也可有根據理論進行的邏輯推演。段落的字數要求,每段以300~500字為宜,如果論述內容較多,盡量不出現1000字以上的大段,且以句號貫穿始終,要劃分好具體的寫作義群。

        2培養文獻檢索能力

        每篇文章一旦確立項目方向后,就可對關鍵詞進行梳理,通過關鍵詞檢索相關的參考文獻。文獻檢索的范圍包括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維普數據庫和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服務系統,學會對圖書館相關文獻資源的檢索,專業書籍更為系統地展現文獻資料。數據庫資源相對而言,對某一具體方面論述較多,因此應把圖書館書籍資源與文獻數據庫的資源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行文獻檢索,以使文獻資源系專業。進行參考文獻檢索時,可對關鍵詞進行有機的排列組合,關鍵詞前面的范圍包括主題、提名、關鍵詞、摘要,以及全文等,范圍選擇的不同,搜索的文獻數量則不同,只有進行合理的選擇,才能搜到需要的目標文獻。同時應學會關鍵詞的轉換,如將心肌梗死轉換為缺血性心臟病。學生也可自己進行檢索式的編寫,練習編寫檢索式的方法,對提高檢索效率有很大幫助。

        3重點內容的寫作要求

        對本科生進行科研文件能力培養時,可下載優秀的科研論文或優秀的碩博論文,供其模仿。開題報告所涉及的立題依據、研究目標及內容、預期結果、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課題主要創新點、進度安排、成員及分工等內容,除立項依據外,其他內容學生均可較容易地模仿研究生論文。結項報告部分與開題報告內容相類似,唯有結果和討論部分學生很難模仿。因此,對開題報告中的立項依據、研究目標及內容、結項報告中的結果和討論進行重點說明。

        3.1開題報告的立項依據、研究目標及內容

        立項依據應寫項目設立時的意義。如疾病的臨床流行病學調查,對發病的意義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可以設置一些相關數據進行支撐,引用最新的臨床調查結果。國內外研究現狀部分,應提出明確觀點,對疾病可簡略寫一下大概情況。也可進行中西醫藥學治療的寫作,先列西醫藥治療的一些弊端,以突出中醫藥的優勢,然后引出課題的實際意義,為項目立項奠定基礎。國內外研究現狀是寫作的難點,如何規劃所寫內容,將文獻中的觀點有機地進行整合,為立項提供必要支撐十分重要。所寫內容要以自己表達的主要觀點為支撐,而不是以參考文獻數量的多少作為支撐,這也是目前本科生論文寫作上存在的很大問題。篇幅的長短和要表達的觀點應該一致,如果是核心內容,所占篇幅就該相應地大。對研究思路的描述,首先應對立項依據和國內外研究現狀進行總結,然后提出研究目標,概述所研究的內容。對研究的具體項目,說明其在研究中的意義,切不可將實驗項目寫得非常具體,只簡明扼要地說出其意義即可。對研究目標和研究內容而言,研究目標要精煉,研究內容是研究目標的具體化,是研究方法的概述化,是對研究方法的總結和提煉,學生開始寫作時往往分不清什么是研究目標,什么是研究內容,因此寫作前需要做詳細的說明。

        3.2結項報告的結果和討論

        結項報告前面的立項依據、研究目標研究內容,以及技術路線圖和實驗方法均與立項依據相似,當然也可根據具體的實驗結果進行調整。結項報告的撰寫應注意對結果的描述和討論部分,實驗結果先以文字進行描述,然后以圖表形式展現,一般情況下先表后圖。表題在表的上方居中,圖題在圖的下方。圖和表都要嚴格按照研究生的要求進行,對結果的描述,切忌出現結論性語句,結果主要描述實驗的客觀事實,不應出現相應的觀點。觀點在討論中體現。討論部分既可以是理論探討,也可以是結果所得出的結論。要求觀點明確,可結合文獻支撐其觀點,有實驗結果的結論和文獻結果,可以進行對比,一致的地方可進一步推出結論。如果實驗結果不一致,要寫明原因,分析是實驗方法的問題還是操作的問題。討論中可適當論述實驗項目的弊端,也可展望下一步如何開展。由于對結項報告進行評分,并納入學期成績考核(占課程成績的30%),故而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和熱情[3]。《醫學綜合設計性實驗》的開設,開題報告和結項報告的撰寫,內容的謀篇布局,從格式到內容的安排,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字組織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文獻搜索能力。寫作能力的提高,有助于醫學生未來的科研實踐活動。

        參考文獻

        [1]于雙成,吳運濤,李玉玲.醫學生的科研與寫作能力亟待提高[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12):19-20.

        [2]李新民,楊麗萍,李曉冰,等.醫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探索[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6,14(20):29-30.

        第5篇:藥學專業學術論文范文

        【關鍵詞】 動物藥 藥用資源 實驗研究 長春中醫藥大學

        我校中藥動物藥學科是中國藥學會動物藥專業組長單位,中藥動物藥已經建設成為吉林省教育廳第一批中藥動物藥重點學科;吉林省中醫藥管理局中藥動物藥重點學科、中藥動物藥重點研究室、中藥動物藥二級實驗室;是我校中藥學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和我國北藥基地的重要支撐條件[1]。

        1

        動物藥的特點

        1. 1

        資源廣

        動物藥取自于動物,目前已知動物全世界約200萬種,但被人所利用過藥用動物約3 500種,不足千分之二。我們于2008年出版的《中國動物藥資源》一書收載的藥用動物涉及10門、32綱、456科共2 215種及亞種,比1988年結束的全國中藥資源普查新增加634種,是目前全國收錄品種最全、種類最多的一部動物藥權威著作。鄧明魯教授是國家中藥材GAP專家組成員,參與討論、起草、修改和修定的全過程,其動物藥部分由長春中醫藥大學負責。并指導吉林省東豐藥業、敖東藥業梅花鹿、GAP基地建設工作,并于2004年、2005年率先通過國家認證,并指導吉林省長白山其它藥用植物GAP基地的建設工作。我國植物藥開發利用率達到四分之一。

        動物藥這一天然寶庫的大門已被打開,對珍稀瀕危物種必須嚴加保護,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可持續管理是十分重要的[2]。

        1. 2

        活性強

        動物藥中的化學物質是極其豐富的,如一些大分子的肽、蛋白質、多糖、脂質類、酶類等,一些小分子的如從林蛙油中得到的1甲基海因有較強的止咳祛痰作用。人們公認的生理活性很強的一些毒素如蛇毒、蜂毒、河魚屯毒、蟾酥毒、斑蝥毒、蜘蛛毒等亦早已被開發出藥物。從縱條磯海葵Haliplanel1aluciae分離出是肝素抗凝作用14倍的抗凝血成分;從黃海葵Anthopleara xanthogrammia中提出的海葵毒素,其強心作用為目前醫用強心甙的500倍等[2]。

        1. 3

        療效高

        中醫學認為,動物臟器氣味醇厚,為血肉有情之品,“同氣相求”,較草本藥物更易被人體吸收。因而能迅速起效,尤其在調養、補益方面效果明顯。另外,動物臟器與人體相應內臟在形態結構與生理功能等方面具有諸多相似性,即有“以臟補臟”學說。在一些疾病防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3]。

        1. 4

        效益大

        臨床常用的牛黃、麝香、熊膽、穿山甲、土鱉蟲、全蝎、鹿茸、珍珠、白花蛇、蜈蚣、龜板、鱉甲、烏梢蛇、羚羊角、蛤蟆油等動物藥材和以它們為主開發生產的中成藥凈創多少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目前還難以計算,僅就單味動物藥材而言,如蛤蟆油基原動物中國林蛙年捕獲量3億只,每只現市場低價8元,僅此年創產值24億元,冬蟲夏草每公斤10~20萬,牛黃每公斤20萬、鹿茸二杠每公斤5 000元,蛤蟆油每公斤4 000元等,經濟效益巨大,而開展養殖加工又可以解決大量人員就業,社會效益同樣可觀。

        2

        我校在動物藥工作中取得的主要成就

        2. 1

        組建了一支穩定的動物藥教學和研究的學科隊伍

        自1962年起學校已有2~3人開始整理、調查、研究動物藥,后為3~4人,1978年后隊伍逐漸擴大,1985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中藥動物藥碩士學位授權點(是國家唯一動物藥學位點),始終保持在8~10人。隊伍年齡結構、知識結構、專業結構、職稱結構、性別結構、學歷結構合理。有博士生導師4人、碩士生導師8人;教授9人、副教授1人、講師2人;有博士學位者4人、碩士學位者5人。

        2. 2

        科學研究與成果

        先后承擔國家科技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吉林省科技廳、吉林省教育廳、吉林省中醫藥管理局等一批重要動物藥研究課題,如“中國動物藥資源的研究”“東北動物藥資源的研究”“我國名貴珍稀動物藥基礎研究”“中藥動物藥學科建設及其實踐”“鹿角資源及其開發研究”“蜂膠總黃酮研究”“鹿骨中抗炎多肽研究”“梅花鹿東北亞種凍干活性鹿茸質量標準研究”“中國林蛙不同種群及種質穩定性研究”“散生放養和圈養中國林蛙及林蛙油的綜合比較研究”“長白山地道動物藥材質量標準研究”等20余項,課題總經費1000余萬元,獲得專利5項,發表SCI、EI收載論文數十篇,轉讓新藥十余項。取得了吉林省重大科技成果獎、吉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2007年“中藥動物藥保護與應用”獲吉林省教育成果科技進步三等獎,2008年“我國名貴珍稀動物藥基礎研究”獲吉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多項獎勵。

        2. 3

        已出版動物藥專著多部

        如《中國藥用動物志》1~3冊、《中國動物藥》、《東北動物藥》、《中國藥用動物》、《中國動物藥志》、《中醫藥用動物學》、《中藥材規范化生產技術動物藥篇》1~9冊、《中國動物藥資源》、《中國林蛙與哈蟆油》等20余部專著。在國內外期刊雜志及學術會議上發表動物藥學術論文100余篇。

        2. 4

        培養了一批動物藥高級人才

        我校中藥動物藥碩士點自1985年起全國招生,是國家唯一一個碩士點。已培養中藥動物藥研究生30余人,分別在美國、日本、澳大利亞、韓國,以及國內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業從事著動物藥及相關領域工作,成為動物藥教學、科研、生產戰線的生力軍。

        2. 5

        在“東北動物藥資源調查”、“全國動物藥資源調查”及歷屆動物藥研究生實習的基礎上建成了全國中醫藥系統藥用動物種類最多、動物藥材品種最豐富的中藥動物藥暨藥用動物標本室

        收藏標本1 100余種。并于2007年建成了我國首個藥用動物數據庫。全面收集了我國兩漢以來各類文獻中的動物藥數據,與660余種古籍文獻、近3 000個期刊文獻實現了關聯,提供了8萬多個古今方劑,6萬多種動物藥的知識元信息。回答了動物藥“過去及現在如何用”的問題。

        2. 6

        成功發起、組織并主持了6次全國動物藥學術討論會

        在長春、北京、黃山、上海、成都、南寧的6次學術會議,均有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的相關學者參加,在國內外形成了較強的學術輻射力。我校現為中國藥學會動物藥專業組長單位,鄧明魯終身教授為中國藥學會動物藥專業組首席顧問,曲曉波教授為中國藥學會動物藥專業組長,編輯出版了6冊學術會議論文匯編,收載論文500余篇,進一步推動了我國動物藥學術發展。

        2. 7

        在理論創新上有突破

        1998年于國家天然藥物資源學術會議上,報告了“中藥動物藥三級資源理論體系的創立及其實踐”一題,并在國內期刊發表,引起了大家的興趣。我們把傳統的資源學研究定位為一級資源。即對某一地域內的資源進行調查,對種類、數量進行統計,繪制資源譜,擬定開發和保護方案等。二級資源即在一級資源研究的基礎上,對某一資源體又視為一個資源庫,運用現代自然科學的綜合技術手段打開這一資源庫的過程,稱之二級資源研究。三級資源是在二級資源研究的基礎上進行的,即對某一活性成分形成新藥的過程。三級資源研究是我們的終極目標,多年來始終在這一理論指導下開展工作。

        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起草了我國中藥動物藥發展的12年規劃,從形勢分析,導思想、基本原則和戰略目標,基本任務,優先領域,政策措施5個方面,首次制定了適合中藥動物藥發展的12年規劃。

        2. 8

        我校從事動物藥研究的多名教授已成為中國藥學會、中國自然資源學會、中國中醫藥學會、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等多個國家級學會及省藥學會、省中醫藥學會、省食品工業學會等中的動物藥首席專家

        曾參與國家科技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于動物藥研究中政策、法規等起草、討論、修改、審定等工作。

        2. 9

        我校動物藥科學研究新進展

        2. 9. 1

        鹿茸中次黃嘌呤的含量測定

        鹿茸具有較強的抑制單胺氧化酶 (MAO)作用,次黃嘌呤是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我們首次建立了鹿茸中次黃嘌呤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譜(RPHPLC)測定法。對鹿茸藥材及10批不同產地不同商品規格的鹿茸片進行了測定,考查目前商品鹿茸片的質量狀況。測定結果與傳統的質量評價經驗相符[4]。

        2. 9. 2

        梅花鹿茸藥材HPLC指紋圖譜的建立

        以自分離的尿嘧啶、次黃嘌呤為標準品,對10批梅花鹿茸藥材進行了指紋圖譜的測定,確定了10個峰為共有特征色譜峰,主要的特征峰與相鄰峰的分離度達到1.2以上,其他特征峰也達到一定的分離,峰尖到峰谷的距離至少大于該峰高的2/3以上,為鹿茸的質量標準建設提供了有力的科學依據[5]。

        2. 9. 3

        哈蟆油真偽鑒別實驗

        分別取舒蘭、樺甸、內蒙古、青海的哈蟆油干品及偽品大蟾蜍輸卵管的干品,通過電泳、凝膠成像及分析系統進行分析,建立了哈蟆油大分子的指紋圖譜,為鑒別哈蟆油的真偽品提供了有力的科學依據。

        2. 9. 4

        1甲基海因的合成

        合成了從蛤蟆油中提取分離出的止咳作用與可待因相似、但無成癮性、含量在千分位以下的1甲基海因,為動物藥有效成分的產業化探討出有效的途徑。

        中藥動物藥已經建設成為吉林省教育廳第一批中藥動物藥重點學科;吉林省中醫藥管理局中藥動物藥重點學科、中藥動物藥重點研究室、中藥動物藥二級實驗室;現已通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動物藥重點研究室、中藥化學三級實驗室的驗收工作。被公認為國家動物藥人才培養、學術研究、產業技術開發等方面的優勢強點。

        參考文獻

        [1]鄧明魯,徐 麗.中國藥用動物資源研究及其開發現狀和展望[J].長春中醫學院學報,1996,12,(6):12.

        [2]鄧明魯.中國動物藥資源[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90.

        [3]張 輝.中藥動物藥發展中現代科學技術應用問題的思考[D].第六屆全國動物藥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7:76.

        第6篇:藥學專業學術論文范文

        【關鍵詞】 縣級醫院; 中藥學; 工作現狀; 提升

        Current Pharmacy Situation and Problems Reating Work in Process of Reating Work of County Hospital/YUAN Su-li.//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2,9(13):143-145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unty general hospital pharmacy, the pharmacy work in the class to create further upgrade. Methods:Through the north of Chongqing and District ninth people’s hospital pharmacy work guidance and on Chongqing Stone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Chongqing City People’s Hospital of Fengjie County, the county general hospital pharmacy work in communication studies, mainly with the pharmacy two a creation, targeted analysis of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professional status, equipment configuration, academic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continuing education, drug counseling and clinical pharmacy service. Results: The equipment configuration is reasonable, pharmacy personnel and education low, preparation room at a standstill, the lack of clinical pharmacists, pharmacy education and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research of weak, needs to be improved. Conclusion: The pharmacy work requires leadership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and support, work from old, single drug supply mode to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medicine service change, based on clinical,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practical ability to work, make pharmacy personnel become the guidance of patient safety, effective, reasonable, economic use of professional personnel.

        【Key words】 County-Class Hospital; Pharmacy; Present situation; Promo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Youya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Youyang, 4098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3.090

        截止到2009年,重慶市40個區縣人民醫院中,僅有11個醫院通過了國家二級甲等評審。全市衛生系統充分利用創建二級甲等醫院這一時機,對本縣醫院進行規范化、標準化建設,提升服務能力。在3年時間內,全市縣級人民醫院要全部達到二級甲等水平,讓群眾不出縣就能看好大病和重病。衛生部黨組書記張茅在2010年2日全國縣醫院改革發展現場會上提到,2015年我國縣級醫院建設的目標是全面達到“二級甲等”水平,使縣域居民的看病就醫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2009年11月筆者所在醫院按照縣委、縣政府把酉陽建設成“崛起武陵山,領先渝東南”的宏偉目標,以創建“醫院管理年活動”“推廣優質護理服務”“醫療質量萬里行”“三好一滿意”活動為契機,依據《等級醫院評審標準》及衛生部《醫院管理評價指南(2008年版)》[1],正式啟動創建二級甲等醫院的工作,并在2011年10月12-14日,歷時兩年順利通過重慶市衛生局醫院分級管理評審專家組為期3 天的評審驗收。作為藥學服務的直接執行機構,醫院醫技科室的重點科室之一藥劑科,如何在創建二甲工作中搞好規范化管理,提高科室的整體業務技術是一個值得反思的問題[2]。現將筆者所在醫院藥劑科等級創建中凸顯的問題做如下分析與總結。

        1 本院藥學工作等級創建現狀

        1.1 門診藥房 門診藥房是醫院的窗口部門,實行掛牌上崗,接受群眾監督。及時解答醫生及患者所提出的有關藥品知識方面的問題。藥品調劑室采用全院聯網微機系統,能為患者提供藥物查詢、價格信息查詢服務。藥品調劑室為患者提供24小時服務。月取藥處方量為6000多張,藥品費用為90萬左右。門診藥房的面積太小,只有30平方米左右,不能滿足藥品分類擺放、周轉等需要,未實行開放式柜臺式發藥,藥柜、標簽規范,藥品嚴格實行分類管理。藥學工作主要是按醫生處方調配藥品,審查藥品劑量和用法,簡單說明注意事項,發現較明顯的配伍禁忌。工作人員及窗口太少,無法開展專業的藥物咨詢服務。在保證患者合理用藥方面,藥師沒有起到明顯的作用[3]。

        1.2 住院藥房 住院藥房承擔著全院15個臨床科室578張(編制床位700張)病床的藥品供應及其他治療、檢查、診斷等輔助藥品的調劑工作。與各個病區電腦聯網,藥品配送實現信息化,由醫生無處方,護理人員錄入,藥師調配復核,再通過藥房內設的專用藥梯發往各病區護理站。確保臨床用藥安全、合理有效、快捷方便。月取藥處方量為20000多張,藥品費用為300萬左右。住院藥師以保障藥品供應為中心的工作模式仍未改變。

        1.3 中藥房 從只能提供幾十味中藥發展到如今能提供近300多味中藥,為適應需要,以便更好地為患者服務,確保中藥質量,科室對調劑臺、中藥柜等全部采用優質材料,確保防潮、防蟲、防鼠,做到科學養護。實行了定點采購。中藥工作人員缺乏,僅一人,調劑工作由一人調配,并完成復核操作。

        1.4 藥品采購與行風建設 嚴格執行新藥審批程序和日常藥品計劃采購程序,藥品實行網上招標采購,既要保證臨床藥品的供應,又要防止積壓,以銷定購,平衡出入。醫院認真執行國家有關規定,降低藥品價格,讓利患者,電子屏流動公示藥品名稱、規格、價格。建立臨床合理用藥量監控,科室用藥公示,單品種用藥總量控制,醫師用藥情況監控,保障患者的用藥安全。

        1.5 西藥庫 藥庫是藥品儲存和供應的基地,現有各類西藥品種456多個。承擔全院藥品的采購、儲存、保管、供應工作。有嚴格的藥品出入庫管理、藥品有效期電子管理制度。嚴格執行國家衛生部門頒布的藥品管理條例。備有干濕度表控制庫房的溫度與濕度。庫房內的藥品按藥品的劑型、藥理作用、性質用途的不同分門別類擺放整齊;定期通風清掃衛生。對有效期的藥品要建立有效期藥品一覽表;注明效期,隨時檢查以免過期。對有特殊要求的藥品(低溫、避光)應嚴格按要求保管。對毒麻藥品和要有專人保管、專柜存放、專人處方、專用賬冊、專人登記。配方發藥時嚴格核對兩人簽字。對鹽酸哌替啶針嚴格執行處方,空瓶同時換取。

        1.6 臨床藥學 臨床藥學工作現階段舉步維艱,得不到醫院領導層的重視,軟件和硬件均欠缺,沒有專職臨床藥學工作人員,工作開展得不理想,不能有效與臨床醫生進行溝通,指導臨床醫生合理用藥。缺少一支醫藥結合型的臨床藥師隊伍來開展藥學服務工作,這是大部分縣級醫院的薄弱和缺口之處。在學科建設方面,充分發揮臨床藥學的學科優勢,搭建臨床醫學及藥學學科共同發展的橋梁,向臨床介紹藥學學科的發展情況,特別是新藥研發狀況、合理用藥知識和理論基礎、藥物臨床試驗研究和評價的標準及新方法等,推動醫院藥物臨床試驗探討和評價工作水平的提高。根據崗位職責、任職基本資格、能力結構及人才專業特點優勢,合理安排適當崗位,重點培養臨床藥師,在掌握全科臨床藥學知識和技能基礎上,向專科臨床藥師發展[4]。

        2 以門診西藥房和臨床藥學為例,分析等級創建中出現的問題

        2.1 門診西藥房

        2.1.1 差錯事故

        2.1.1.1 劑量差錯 處方劑量與藥品劑量不一致時,藥師需進一步取得醫生的確定,再進行折算,這樣容易引起誤差。如:鹽酸吡格列酮藥房是30 mg×7片的規格,醫生處方中出現15 mg×30片。病情輕的患者一次服用劑量較大時降糖不穩,達不到理想效果。如果藥師疏忽,使患者服藥劑量與醫囑不符,尤其是大于處方劑量,可能會增加副作用。尤其是兒科處方,如果出現劑量差錯,往往會引起比較嚴重的醫患糾紛。

        2.1.1.2 劑型差錯 如將“達克寧栓”錯發成“達克寧霜”,栓劑藥物經直腸直接吸收,對肝臟、胃腸副作用小。若將栓劑錯發成霜劑,將達不到治療效果。

        2.1.1.3 數量差錯 取藥高峰時,藥師可能會同時接收幾張處方,若不仔細做到“四查十對”,就會造成差錯。在調配大處方或一位患者的不同病情多張處方時,藥師拿好一兩種藥品或一張處方就放到窗口,進行下一步工作時,患者誤以為藥已配齊而離開,造成數量差錯。另一情況,處方標明名稱、規格、數量,藥師把1盒錯發成2盒,或把4盒錯發成2盒,也會造成數量差錯。

        2.1.1.4 藥品標簽和外包裝相似造成的差錯 醋酸強的松片與乙烯雌酚片包裝相似,都是激素藥,但一個是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一個是雌激素,若藥劑人員疏忽,誤將乙烯雌酚片錯發成醋酸強的松片,可能使患者病情不僅得不到治療,而且在不明狀況下惡化。

        2.1.1.5 處方書寫造成的錯誤 由于沒有實行電子處方,全院實行手寫處方,醫師所開處方由于書寫潦草產生差錯,如將“甲硝唑片”錯看成“他巴唑”。

        2.1.1.6 另外,將選擇的藥物劑量、劑型、用量、給藥途徑、濃度或給藥次數寫錯,如“地高辛0.125 mg”錯寫成“地高辛0.125 g”,都需要進一步改正。

        2.1.2 用藥醫囑交代與指導 二甲創建之前,窗口工作人員一個人劃價發藥,簡單的應對劃價發藥都很忙碌,甚至在7、8月份患者高峰期時無法快速準確的完成,滯留大量患者排隊。起動二甲創建后,增加了專業人員,增加一臺電腦、配置調藥臺、用藥醫囑標簽,調劑人員嚴格執行“四查十對”,在基本滿足調配、復核工作下,能有效的為患者指導醫囑,交待用法用量、貯存[5]。

        2.1.3 藥物咨詢服務 因門急診樓年久及地理位置限制,藥房只能設兩個窗口,僅供調配發藥,無專設的藥物咨詢窗口,待門急診大樓新建后改進(門急診大樓將在2012年拆除新建)。

        2.1.4 效期藥品管理 由藥房負責人負責,定期三個月,用最原始的人工排隊法,單個藥品檢查,查出的半年內效期藥品上墻,三個月內的效期藥品下藥柜,一個月內的效期藥品退庫報損。藥房電腦無標準提示,藥房其他工作人員對效期藥品意識較弱,在調配、復核時因為工作量大,無法做到核對效期。

        2.1.5 特殊藥品管理 藥房嚴格按照《藥品管理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對現有的特殊藥品進行管理,符合國家規定和要求。但醫生的特殊藥品處方及處方量較不規范,存在隨意性,院部在特殊藥品管理上未下重錘作嚴格要求,僅靠藥學人員指正實施,收效不明顯[6]。

        組織討論造成差錯的隱患,強化藥房人員要有風險與危機意識,提出應最大限度防范與控制藥房用藥差錯,全面提高藥劑科管理水平。門診調劑室和住院部調劑室是醫院的“窗口”,面對社會大眾和全院職工,員工的專業知識、職業道德,特別是藥學服務水平,起到宣傳和樹立社會形象的作用。

        2.2 臨床藥學 沒有專職的臨床藥學工作人員,僅在科室其他崗位抽調3人,即:藥劑科主任和門診、住院兩藥房負責人,每季度作一次門診處方評價分析和病房病案研究,對藥品不良反應的監測,作搜集、整理以及定期的上報,整個工作處于原始的起步階段。處方點評時指出可能引起醫療糾紛的配伍禁忌,對全院前十名用藥進行合理性分析,宣傳普及藥理學知識,明確出規范用藥可以提高質量管理年活動評分等。

        藥劑科在醫院的地位較低,存在的問題和建議得不到重視,直接導致藥學工作人員的獎金福利不高,甚作后勤對待,藥學工作人員無工作積極性,大部分人員從事簡單的藥品調配,缺少深入臨床工作的綜合能力,藥學工作的技術價值沒有得到充分體現[7]。

        3 討論

        長期以來,縣級醫院藥劑科科研工作相對滯后,學科發展停滯不前,醫院藥學以窗口配發為主,未開展臨床藥學研究,以保證供給為終點的被動模式,嚴重地制約了醫院藥學的發展。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城鎮居民醫保的實施和新農合的廣泛覆蓋,為縣級醫院帶來了發展機遇[8]。縣級醫院藥劑科人員層次、臨床藥學工作、學術氛圍及設施等條件與衛生部規定二級綜合醫院藥劑科標準還有一定差距,藥劑科應以醫院升級提檔為契機,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在新形勢下醫院藥學面臨嚴峻的挑戰,醫院藥師必須改變觀念,改變工作模式,順應時代的發展,提供高質量的藥學服務,以積極的姿態參與競爭,全面開展臨床藥學工作,注重人才培養和知識更新,從傳統的藥品供應型、經營型格局,向知識信息型、醫藥結合型轉變。在不斷的提升中改善醫療條件,提高醫療水平,規范醫院管理,有效縮小縣級醫院與三級醫院的總體差距,進一步滿足縣域群眾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

        參考文獻

        [1] 衛生部.衛生部關于印發二、三級綜合醫院藥學部門基本標準(試行)的通知[2010][S].醫院管理評價指南,2008年版.

        [2] 楊杰.新醫改下我院藥劑科藥學服務的發展方向[C].2010年重慶市臨床藥學學術論文集,2010:34-36.

        [3] 邱天健,賴春花,姚瑋,等.醫院藥學的發展現狀、對策及未來趨勢探討[J].海峽藥學,2011,23(6):276-278.

        [4] 姚驥如,卞鷹,王一濤,等.新醫改模式下我國醫院藥學發展的思考與探索[J].中國醫院管理,2010,30(3):52-53.

        [5] 劉芳.門診藥房藥學服務與人文關懷[C].2010年重慶市臨床藥學學術論文集,2010:41-43.

        [6] 胡曉蕾.門診藥房開展臨床藥學服務的體會[C].2010年重慶市臨床藥學學術論文集,2010:82-84.

        [7] 梁新亮,王又紅,趙紅衛.河南省縣級綜合醫院藥劑科發展現狀及對策研[J].中國醫院管理,2011,31(8):49-51.

        第7篇:藥學專業學術論文范文

        論文關鍵詞:大學生;科研;調查研究;對策

        大學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特別是本科生的科學研究和創新能力,鼓勵大學生參與科研課題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徑。《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第十九條也明確提出,“……要支持學生參與科學研究……”。廣東醫學院(以下簡稱“我校”)作為一所省屬重點醫學院校,學校非常重視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在學校領導高度重視、大力支持和學校團委的指導下進行了大膽嘗試和改革,形成了一套較為成熟和完善的管理機制。以一系列學術活動和大學生科研立項為平臺,大力培養和提高我校本科生的科研意識和科研能力并起到較好的效果。但大學生科研工作的開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有必要及時進行調查及分析和總結,以進一步找到提高學生科研能力的有效方法,以提高我校教學質量,改進人才培養模式。

        一、對我校東莞校區大學生科研能力現狀調查分析

        1.調查目的、方法、步驟

        目的:通過對東莞校區2008~2011年學生科研工作開展較好的第二臨床醫學院、藥學院、醫學檢驗學院和護理學院的大學生科研立項項目和結題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并針對當前本科生的科研意識和參與科研活動的現狀進行問卷調查,以發現我校學生科研工作存在的問題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方法和步驟:對臨床醫學、藥學、醫學檢驗、護理學等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隨機開展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400份,收回387份,有效卷362份;另就2008~2011年校團委和四個二級學院分團委的存檔學生申請及立項的項目信息進行統計分析。

        2.結果與分析

        (1)大學生參與科研或學術研究的意識。從未參與過科研的學生占總數的57.5%,獨立申請科研立項的占6.6%,參與過帶教教師科研課題的占11.0%,參加各級大學生科技創新競賽的占11.3%,習慣閱讀專業學術期刊的學生僅占42.8%。該數據表明,目前大學生參與科研或學術研究的人數較少,科研意識相對薄弱。

        (2)大學生參與科研或學術研究的動機。調查結果顯示我校東莞校區的學生參與科研活動的愿望比較強烈。有60.8%的學生對參加科研活動非常感興趣,68.0%的學生認為參加科研活動可以鞏固專業知識、提高實踐能力;分別有66.0%和74.0%的學生不同意“參與科研可以獲得物質獎勵”、“參與科研活動會耽誤學習”的說法,可見學生參與科研的動機是比較端正的。

        (3)大學生查閱資料、收集信息的能力。僅28.2%的大學生熟練掌握文獻檢索方法,22.7%的學生不會運用圖書館的信息檢索系統進行文獻查閱,49.2%的大學生選擇從一般網站上了解和收集科研信息,僅53%的大學生會選用學術期刊網進行文獻檢索,表明本科生信息收集能力偏低。

        (4)學生的科研思維和科研素質。參加科研的大學生中,有17.7%的人的選題是由教師規定的,65.2%的人直接將教師申請課題的子課題作為自己的研究方向,僅15.2%的學生通過自己查閱文獻資料確定科研選題;有79.0%的學生不清楚科研過程及步驟,83.1%的大學生不會設計調查問卷,63.0%的大學生不會使用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調查結果表明當前大部分大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不強,科研素質滯后。

        (5)研究論文的撰寫情況。85.6%的大學生認為撰寫學術論文非常困難,僅9.9%的大學生能通過自己調查研究后獨立撰寫論文,而從各處拼湊信息、論文不含個人觀點的學生占60.5%。在對“你認為撰寫科研論文難在哪里”這一問題的回答中發現,大學生中突出存在的問題有:專業知識不扎實、知識運用能力差、論文撰寫能力差、思路不清。

        (6)學校和各二級學院對大學生科研的支持。53.0%的學生認為東莞校區的科研設備陳舊短缺;48.3%的學生認為學校圖書館的圖書陳舊、更新不及時,不能提供科技前沿信息;70.2%的學生認為實驗室設備陳舊落后、開放時間不能滿足科研需要;僅5.8%的學生認為學校提供的學生科研經費和科研硬件設施能保證本科生的科研活動。

        (7)學生眼中專職教師的科研能力。有68.8%的學生認為教師的科研能力非常一般;17.7%的學生非常不滿意教師的科研水平;僅有7.2%的學生認為自己的專業課教師科研能力非常強。東莞校區作為一個新校區,年輕教師居多,且科研硬件條件正在完善的過程中,從現實情況和學生的評價來看,我校專業課教師的總體科研水平有待提高。

        (8)大學生科研立項情況。通過對我校2008年到2011年存檔科研立項數據的整理發現,隨著學校各項科研管理措施的不斷完善,學生申報科研立項的熱情逐年高漲,申報書的數量和質量、科研立項率逐年提高,但立項項目的結題率和結題的質量偏低。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有科研經費不足和指導教師指導不力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學生的科研素質滯后、部分學生對困難準備不足、意志品質和責任心欠缺。可見,我們在對學生立項項目的管理和監督方面還需加強。

        二、主要存在的問題

        1.學生方面

        (1)大學生對科研活動的認識和定位存在偏差,對困難準備不足。多數學生并未充分認識到科研創新的艱難和科研成果的來之不易,過度依賴教師,因為不具備高度的責任心和堅強的意志品質而輕易放棄。

        (2)大學生的科研素質嚴重滯后。體現在收集分析信息資料、選題等獨立思考的能力偏低,科研基本技能不強,專業知識不扎實。

        2.學校方面

        (1)科研創新觀點落后、科技含量不高;[1]科研創新活動發展不平衡,活動種類少、形式單一、內容簡單、參與人數少成果不多,活動影響未充分體現。

        (2)學生科研管理制度不規范,缺乏對學生科研經費和科研進度、科研項目結題的有效監督和管理,還未建立對學生科研工作成效的科學評價體系和有效的師生激勵機制。

        (3)投入的大學生科研經費不足、科研硬件條件不夠、實驗室開放少,促進大學生科研活動的平臺較薄弱。

        3.教師方面

        專業課教師科研能力水平有待提高,對學生科研的指導不夠;部分教師的課堂教學缺乏針對性、方法性和藝術性,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科研興趣和啟發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三、對策與建議

        1.加大大學生科研經費的投入

        要改變我校學生科研經費主要來源于行政撥款的現狀,開拓“學校—企業、學校—社會力量合作”模式積極爭取校外資金,以加大對大學生科研經費的投入。盡量更新陳舊設備,引進先進儀器,合理分配科研資源,給學生提供足夠的實驗場地,從而保證學生科研活動的正常進行,吸引更多的教師和學生加入到科研當中。

        2.加強制度建設和管理

        (1)建立科學的學生科研立項評審制度。為保持學生科研的積極性和自主性,使之確實成為培養和提高大學本科生學術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平臺,必須建立科學的大學生科研立項項目評審制度。要求學生科研項目必須是自主選題或是帶教教師申請課題下的子項目。不能將學生科研立項變相的變為教師申請課題,使學生科研經費成為教師個人科研經費。

        (2)學生科研管理要制度化。加強大學生科研項目的全程化管理,特別是中期檢查、后期督查。重視項目申報的“量”和“質”,加強對項目經費使用及項目結題質量的監管。針對如期結題且效果較好的項目,采取激勵機制,真正把項目管理辦法落到實處。通過定期開展大學生科研成果展、開展大學生學術研討會、大學生優秀論文匯編等活動,擴大學生科研成果的影響,以建立對學生科研工作成效的科學評價體系。

        (3)建立有效的師生激勵機制。要積極建立有效的師生激勵機制,促進學生參與科研和教師指導學生科研的積極性。可將學生參與課外科研活動的情況納入大學生學業考核評價體系中。將其引入學生綜合評價體系和設立學生科研活動專項獎學金,使學生參與科研與獎學金評定、三好學生評定以及畢業推薦掛鉤,以促進大學生學術科研活動發展。學生科研取得的成績與教師的悉心指導、科學訓練密不可分,為推動學生科研工作開展,學校應出臺教師獎勵政策。對教師指導學生的科研活動,要按勞付酬。鼓勵教師吸納本科生加入自己的研究項目,在教學評優中,可以將教師對學生科研指導以及成果的獲獎情況,作為重要的參考指標。要建立規范化、系統化的教師指導制度,為大學生科研提供強有力的制度保障。

        3.強化大學生的科研素質

        (1)開設科研方法課程,加強大學生科研技能訓練。要加強對大學生的科研通識教育和科研訓練,提高學生的科研操作能力與素質。建議開設“創造力開發”之類的科研方法課程,通過案例教學,使學生直觀的認識和了解正規科研的方法和步驟。并通過課程教會學生文獻查閱的方法、實驗設計的原則和調查問卷的設計方法以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2)分階段、分層次開展本科生科研訓練項目。建立更加靈活的人才培養方案,對實際問題進行科學建模,讓學生以小組或個人的方式,自己查閱文獻,設計實驗步驟,自主開展實驗,讓學生對真實的科研活動有直觀的了解。教師應注重提高教學的方法性和藝術性,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為主,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指導方法,有效的開展學生科研技能訓練。

        (3)充分發揮圖書館、實驗室的作用,讓學生走進去學出來。文獻檢索的課程不要只停留在多媒體課室,要帶學生走入圖書館實地操作,充分利用圖書館海量的圖書資料、數據庫資源,培養學生查閱、運用文獻資料的能力。應適當增加實驗室開放的次數和時間,讓實驗室成為學生的實踐舞臺。

        (4)開展形式多樣的大學生課外學術交流和科技活動。可以在校園BBS上建立大學生科研論壇、設立大學生科研網站、成立大學生科研協會,并結合網絡教學、學術講座、科研成果交流會、學生科研立項申報書大賽、科技學術節等一系列的大學生課外科技活動,促進大學生的學術交流,使學生開闊視野、拓展思路,提高創新能力。

        4.及時總結,擴大影響

        第8篇:藥學專業學術論文范文

        從普通留學生到國際醫藥學界的領軍人物

        許瑞安教授是福建晉江人,其故鄉既是一個環山面海的漁、農、僑村,山川攬勝,日月鐘華;又是一個文化底蘊十分厚重的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一晉江福全。史載唐宋開科取士以來,全村進士,舉人共20多人,出將入相,該村乃是我國最著名的抗倭歷史名城,明代曾在沒有官軍奧援下,孤城三次打敗入侵倭寇;許教授自幼沐浴于海洋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匯,其童年就在驚濤拍浪的變質巖礁上外婆家的住屋度過,大自然春風造化孕育著他對萬物之靈有著不盡迷思與眷戀;失學,飽受天風海濤的錘煉,不僅為日后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且從科學態度、科學素養到人生目的都得到了良好的洗禮與升華,立志一生從事科研。

        1983年許瑞安教授考上國家教育部公派出國留學。到了國外之后,他不僅迅速克服了獨自在異國他鄉求學所必然面臨的種種不適和不便,而且抓緊一切機會刻苦學習,將絕大部分時間都泡在圖書館和實驗室里。正是源于這種嚴謹認真的治學精神和態度,1989年,他順利獲得了Otago大學的博士學位,之后又前往加拿大攻讀博士后。

        完成學業后的許瑞安曾在國外多家著名的國際大學、科研機構從事科研教學工作,先后出任過大學載體研究中心、神經載體研究室主任的職務。從那時候起直到2005年年底歸國,他主要從事的工作范疇包括病毒載體、分子醫學、分子藥物學的項目科研和教學,還曾擔任過奧克蘭大學載體研究中心的主任和美國托馬斯?杰弗遜大學的神經載體研究室主任。

        在國外期間,許瑞安從1983年起開始陸續發表專業學術論文,迄今為止已經有超過百篇的重要學術文章發表,其中SCl論文就占到了七成以上,SCl影響影子總分超過400分。他在基因治療研究方面的部分工作發表于NatureMedicine【1998年第5期封面】、Science、PNAS等國際一流學術刊物,2005年發表在美國醫學科學檢測雜志上的“Stabilityof lnfectiOUS rAAV vector stock”一文更是被世界衛生組織選定為分子療法臨床應用的主要參考文獻之一。2006年他在Histopathology雜志發表結腸癌治療一文,2011年入選結腸癌治療領域5年來TOP 10論文,且位居榜首。

        許瑞安在學術上獲得的成果不僅在理論研究方面,更包括了技術實踐應用領域。由他創新發明的專利成果達16項,他是國際口服基因療法的主要奠基人和發明人之一,在分子藥物學、癌細胞與基因療法領域取得一系列的科研成果。

        憑借著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堅韌不拔的精神毅力,許瑞安從一名普通的留學生成長為一位國際醫藥學界知名的科學家。

        肩負重任,歸國奉獻

        2005年,許瑞安回到家鄉,為祖國的藥物研究事業貢獻才華和智慧。同年,他受聘于華僑大學,并出任所長、主任。由于許教授在分子醫學與基因治療研究領域內的突出貢獻和成就,奠定了他在國內外相關領域的學術地位,2007年受命,開始負責組建分子藥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工作。他在任職國家教育部分子藥物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華僑大學分子藥物所所長之外,還兼任了國際癌細胞與基因療法學會常務理事、國家科技部科技發展戰略專家/國際科技合作管理專家、國家教育部學位中心評審專家、福建省生物醫藥工程研究生培養基地負責人、廈門海洋與基因工程重點實驗室主任、廈門市國際科技合作生物醫藥基地負責人、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協和醫學院榮譽教授、《中國臨床藥理學和治療學》編委、顧問,《中國海洋資源》特邀編委、中國海洋大學海洋藥物客座教授,山東大學兼職教授等職務。在國際上,許教授同時還是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國際學術刊物lslet編委,美國International Panel of MedicalScience Monitor,我國World JournalOf Gastroenterology PharmacologyandTreatment編委、美、英、德、日、瑞典等國際18家Hepatology,Gene The rapy等SCI學術刊物審稿人、“行政院”臺北榮民總院榮譽教授、愛爾蘭國家自然基金評審專家、新西蘭食品科學技術研究院專業委員。

        回到祖國之后,許瑞安教授將全部智慧和畢生對科學事業追求的所有熱忱投入到了我國的分子藥物與基礎醫學研究事業當中。他負責組建了華僑大學分子藥物學研究所,帶領研究所的同仁以新藥研發為主旨,積極開展了一系列工作,也由此揭開了華僑大學藥學學科和生物醫學工程建設的序幕。

        自2007年10月分子藥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獲得教育部批準立項、開始建設以來,在許瑞安教授的帶領下,該研究中心依托于華僑大學,得到了迅速地成長。經過了三年的建設時期,到2010年時研究中心已經完善建立起了分子藥物、中藥復方、廈門市海洋與基因工程藥物重點實驗室三大藥物研究與開發平臺。

        早在1998年,許瑞安和During就曾經首開人類口服基因療法的先河,在分子藥物領域做出了開拓式的大膽創新并獲得了首創的成果。回國后許教授繼續發揚在這一領域內的優勢,致力于口服基因藥物的研發工作,他負責研究的“rAAV基因藥物的口服吸收機制”獲得了200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而由許瑞安和肖衛東領軍的團隊,已經建立起成熟的rAAV載體的產業化技術。

        時至今日,在許瑞安教授的不懈努力和推動下,占地500平方米的AAV載體中試生產車間已經建成,可為國內外各家生物醫藥研發單位提供各種類型中試級別的AAV病毒載體。

        推動創新成果研究,建設人才培養體系

        許瑞安教授是我國“863”“十五”肺癌基因療法課題組組長、首席科學家,肝癌基因療法課題組副組長、國家“863”“十一五”肺癌基因療法課題組首席科學家,在我國的癌癥與基因療法研究領域力盡所能。與此同時,許瑞安并未滿足和止步于個人的研究成果創新,他在積極推動產品開發和研究成果轉化、發展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等方面依舊付出了極大的心血和努力。由許教授帶領的分子藥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重視蛋白藥物的臨床應用,迄今已建立多種小量蛋白的真核/原核表達系統,并已有三個蛋白產品(Kallistatin,Cygb,Vasostatin)完成動物實驗并達到中試規模制備并純化成功,保證了較大量蛋白純品可用于藥物學、藥理學的探索,同時亦能滿足基因工程蛋白藥物開發的臨床研究需要;其團隊研發的基因重組FSH,還對婦女不孕具有確切臨床價值。目前已提交得到驗證的抗病毒和抗感染藥物的專利申請,中試、臨床試驗和報批國家新藥的工作正在籌備中,并有望按照歐美標準在國外注冊和銷售。

        與此同時,基因藥物平臺申請的“肝纖維逆轉藥物”,利用具有特異的細胞靶向性的基因運載系統攜帶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癥雙重功能基因抑制星狀細胞激活達到防止肝硬化目的,顛覆了目前纖維化治療的傳統思路,具有巨大的市場開發潛力。在中藥研發的制備領域,工程中心目前也已經擁有授權或已申請的中藥相關專利項目超過10項;在合成藥物方面,中心開發出了有效的抗癌藥物肉桂酸乙酯衍生物的綠色合成工藝,以成本低、綠色化、操作簡單等特色為市場所看好;在海洋藥物領域,中心以東南沿海、臺灣海峽、東南亞海域有特殊功效的海洋分子藥物為研究對象,建設的海洋藥物研發平臺現如今已發展成為與廈門市政府共建的高校海洋藥物重點實驗室。

        學科建設是重中之重,根深才能樹大,許教授牢牢把握學科建設方向。在他的努力下,分子藥物工程研究中心2007年正式開始建設,2008年就開始獨立招收醫學生物工程、分子藥物學、微生物生藥學和藥學方向碩士研究生,2009年福建省唯一的“福建省生物醫藥工程研究生創新培養基地”落戶分子藥物學研究所。如今他們已經擁有了一個二級博士點,3個碩士點1個專業碩士點以及完備的科研、教學團隊還從美國賓州大學、英國牛津大學、香港大學的教授以及曾在輝瑞、默克等國際知名制藥公司承擔開發工作的高級工程師中聘請了多位兼職教授或名譽教授。

        作為中心領軍人物的許教授不僅是科技部科技發展戰略專家,還是國際知名的分子藥物學家,在他的主持或策劃下,工程研究中心僅立項建設期間就申請獲得各類國家、省部級、市級課題22項,而且大力加強國際間科技合作與學術交流;與新西蘭皇家科學院合作的“核糖開關及其在基因治療的應用”已獲得新西蘭政府和國家科技部的資助;2011年與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藥學院聯合建立培養一本一碩一博體系。從今年起開始招收本科生。全體師生們眾志成城,同心同德,努力把教育部分子藥物工程中心建成了一個分子醫藥基礎研究、產品開發和成果轉化一條龍的基地,涉及分子醫學,分子藥物,醫用口服病毒納米顆粒,藥物合成,轉化醫學,海洋基因藥物,天然藥物等多門學科,同時為國內培養和凝聚了分子藥物領域里的大批技術創新型人才。

        與此同時,許教授極力推崇產學研相結合,先后與中僑藥業、福建太平洋藥業,沈陽天一藥業等簽訂項目合作、轉化及技術培訓協議;該團隊2009年研發的硫酸沙丁胺醇口腔崩解片、藥物中間體等項目的研發和成果轉化投放市場,每年產值均超2,000萬。

        如今的分子藥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已形成一支囊括多學科、從基礎研究至產業化的完整的產學研研發鏈條。許瑞安教授介紹說:“在這個鏈條上,我們可以獨立設計基因藥物載體、蛋白藥物和靶向基因藥物,可以對病毒載體和基因工程蛋白進行中試規模生產,還可以承擔或獨立進行新產品的開發與市場化,滿足臨床藥物研發和接受企業委托項目的需要。”

        第9篇:藥學專業學術論文范文

        Abstract: The 21st century is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and information, and the era of rapid expansion and over-all creative abilit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bears the responsibility of cultivating talents, researching scientifically and serving the society; its historical mission is to cultivate quality talents wh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ociety. It is needed to be all-round development in colorful and diverse social life of today. Colleg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all a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moral, intellectual, physical, aesthetics and labour education and learning attitude and ability. The important task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major is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with research capacity.

        關鍵詞: 大學生;中藥專業;科研能力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major; research capacity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1)05-0288-01

        1面向社會需要,明確中藥專業大學生的培養方向

        中藥在我國幾千年防病治病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承載著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擁有自主的知識產權。在中藥面向國際的現代化實踐過程中,面臨著諸多挑戰和新的發展機遇。我國大多數醫藥企業及科研院所的科研集中在仿制藥或技術含量低的項目上,很大比重為低水平的重復,缺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真正意義上的新藥,科研實力和能力相對薄弱。雖然每年各大院校有不少藥學專業的畢業生,但是真正適合做科研的技術人才很少。國外制藥大企業跨入國門后,我國的醫藥產業陷入困境。因此,培養出優秀的研發技術人才,增強產品的競爭力尤為重要[1]。中藥專業是一個社會實踐性很強的專業,但是在校大學生大多數不能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手段主動尋求知識,學術論文閱讀量小,各學科的理論知識缺少連貫思維,綜合實驗能力相對不強。大學生打破傳統的思維方式,擺脫思維定式與框架的束縛,抓住機遇,積極的迎接挑戰,是高等教育培養合格人才的關鍵。面向國家素質教育的教育方針,培養具有創新型思維和科研能力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中藥專業大學生是中醫藥院校的教育重點,對于中藥專業大學生的培養,應該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實踐科研能力的同時培養,著眼于培養出懂中藥學基本理論,會在生產中實踐,有創新思維和科研能力的優秀的中藥專業大學生。

        2充分發揮現有實驗室的功能,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科研機會

        國家要實現對大學生的科研能力的培養目標,需要各大院校的積極配合,其中對于中藥專業大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要求學校給學生提供適當的科研實踐平臺,充分認識科研能力對于中藥專業大學生的重要性,積極引導學生進入實驗室,充分利用實驗室資源。培養常用實驗儀器操作能力、常用實驗方法運用能力、捕捉專業信息能力、文獻檢索、分析、整理、歸納能力、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專業操作與團隊協作能力[2]。使學生在實驗中理解性的學習理論知識,并通過實驗中的問題激發學生對于理論知識學習的熱情。

        3正確引導學生的科研思想,完善科研的實驗設計

        由于大學生綜合知識與經驗的相對匱乏,教師在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中是不可或缺的。在校內組成一個大學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教師隊伍,給予大學生科研理念和實踐指導,幫助大學生把握科研方向,引導大學生建立縝密的科研思維。經常吸引本科生利用業余時間參加實驗室的課題研討組會,由學生獨立查閱文獻,總結內容,獨立設計實驗的流程和內容,教師完善學生的科研設計,以保證學生科學研究的先進性和正確性。

        4以實驗室在研科研課題為基礎,帶動大學生的科研實踐

        大學生由于學習任務比較重,自己獨立承擔實驗研究型課題的機會較少。在這種情況下,中藥專業大學生應該積極參與到學校有科研項目的課題組中。加入科研課題組中,參與教師的科研課題,既解決了科研方向、經費等問題,又在實驗中培養了自己的科研能力。

        5增強學生自身參與意識,提高科研興趣,并在科研中加強團隊精神的培養

        由于中藥類專業的社會實踐性和專業性強,作為科研能力培養的主體,中藥類專業大學生要加強自身對于知識的渴求,認真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平時還要注意增加對自己所學專業的發展及現狀的了解、閱讀中藥類學術雜志、注重前沿知識的積累,在積累中不斷的發現問題,學會利用文獻檢索來充實自己,正確看待理論與實踐的相輔相成的關系,并積極主動地投入的科研能力的培養中,完善設計實驗,親身參與實驗的過程,認真地完成最后的結果分析,數據的統計,論文的撰寫等。在科學研究中,團隊精神也是十分重要的,團隊精神的有無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科研是否順利及成果的大小[3]。當代大學生應該多與他人溝通和交流,共同協商問題,尊重科研課題組內其他人的意見,接受別人對于自己錯誤的糾正,不封閉自己的思想,分享實驗設計、新發現,大家取長補短,聚集群體的智慧,在互幫互助的學習氛圍中培養自己的科研能力,并能夠形成一定的組間競爭意識,增強科研能力、科研素質、科研思想的培養。

        6在科學研究中培養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大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不僅表現在大學生對于科研課題的投入,主動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提高,也體現在大學生對于科學研究的嚴謹的態度、對科研結果的實事求是工作作風的培養。在科研過程中的嚴肅認真和求真務實的態度是保證科研結果真實可靠的前提,建立追求真理的人生價值觀,是學生走向社會不可或缺的良好品德之一。身為中藥專業大學生,未來在工作崗位上從事著特殊商品的研發、生產、營銷等工作,肩上應該始終擔著對社會、對人民的一份責任感、一份將中藥事業發展壯大的使命感。

        大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是高等學校肩負的歷史使命,是促進社會經濟健康快速發展的要求,培養出社會需要的高素質的合格人才,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和義務[4]。我們實驗室的老師認真探討中藥專業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方式,并積極組織實踐,為中藥專業本科生科研能力提高探索培養方法。

        參考文獻:

        [1]章巍.藥學院校大學生科研素質的培養[J].藥學教育,2009,(6).

        [2]張永清,李心沁,包華音.中藥專業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養與措施[J].中醫教育,2005,(4).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成AV人片女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久热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免费精品视频一级 | 亚洲最新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在线专区 | 综合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