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民間工藝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郴州民間工藝美術
郴州民間工藝美術,是郴州當地文化與中原文化、客家文化與嶺南文化的相互融合的獨特產物,是中國民間工藝美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藝術思維、藝術理念、藝術特征、藝術形式等方面具有鮮明的個性。但是在長期的實踐中,郴州民間工藝美術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傳承和運用。在分析整理郴州民間工藝美術的基礎上,充分挖掘郴州民間工藝美術的積極因素,并創造性地應用于平面廣告設計和平面廣告設計教學中,在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進行探索,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郴州民間工藝美術是湘南民間工藝美術中的一個重要部分,目前,專家學者們研究以郴州市民間工藝美術為主要,然后輻射整個永州市和衡陽市,即湘南地區。其研究主要從湘南古民居、湘南民間工藝美術、湘南民間石雕、湘南民間木雕等幾個方面,對民間工藝美術進行了歸類、分析和整理。依據研究角度的不同,對有關湘南民間工藝美術研究著作的代表作進行簡要概括:
(1)具有地方特色的湘南古民居著作,如唐鳳鳴著《湘南民居研究》、范迎春著《湘南宗祠——建筑及裝飾藝術研究》、王鐵著《2012中國高等教育設計專業名校實驗教學課題:湘南民居印象》等。
(2)有關湘南民間工藝美術的課題與論文,如陸嵐的湖南省社科基金課題《湘南民間工藝美術資源的挖掘利用與理論研究》、論文《淺析藍印花布的色彩觀》等。
(3)湘南民間石雕的研究課題和論文,如何次賢的課題《湘南民間石雕的人文內涵、藝術價值及其保護與利用研究》、論文《湘南民間石雕藝術的文化尋繹》《從湘南民間石雕藝術看中國民間文化的崇德立德意蘊》等。
(4)湘南民間木雕的研究論文,李曦《湘南民間家具的裝飾特征研究》《湘南古民居的木材選用與木雕裝飾》《湘南古民居木雕藝術》等。以上這些課題、論文、著作主要從研究郴州民間工藝美術自身的特征入手,廣泛收集郴州民間工藝美術的作品,闡述民間工藝美術的概念并將其分類,系統的分析其造型、色彩及美學特征,部分著作還進一步研究了民間工藝美術產生與發展的歷史文化背景。
(二)郴州民間工藝美術對平面廣告設計啟示(藝術造型的直接借鑒)
1.為平面廣告設計注入新的設計靈感。傳統民間工藝美術是現代設計的土壤并影響其的發展,傳統民間工藝美術來源于群眾,并為群眾所熟知,平面廣告首先得被廣大群眾認識、認同并接受,因此將民間工藝美術引入平面廣告設計,既對民間工藝美術加以提煉與創新,又能讓平面廣告為人民群眾所理解,從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鳴,以達到廣告宣傳的目的。改革開放以來,國際先進的平面廣告是國內學習和引進的主體,西方文化也在其中自然而然的傳入,從而使中國傳統文化面臨嚴峻挑戰,特別是民間工藝美術正面臨消亡的邊際,將其引入到平面廣告設計中,既為中國平面廣告設計注入新的設計靈感,又為民間工藝美術的繼承和延續尋找到新途徑。
2.為郴州地區的民間工藝美術傳承尋找到新的載體。郴州民間工藝美術具有獨特的審美情趣、藝術形式和表現方法,它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是中國人民群眾辛勤勞動的結晶。由于受我國工業化、城市化的影響,民間工藝美術的創作者和消費群體大量進入城市務工,使得郴州地區民間工藝美術的生存環境日益惡化,許多民間工藝美術正在加速消亡。將郴州民間工藝美術引入平面廣告設計中,將為其生存找到新的傳播載體,在傳達給廣告受眾的同時,促進其轉型與可持續發展,也將為現代民間工藝美術再設計與開發應用提供參考依據。
3.是中國民間工藝美術研究的一種有益補充。從文化傳承角度的考慮,郴州民間工藝美術是中國民間工藝美術中的一部分,具有濃郁的地域特色和獨特文化的不可替代性,對其文化藝術特點進行深入分析研究,是對中國傳統民間工藝美術研究的一種有利的補充與完善。雖然郴州是中國的一個市,但其工藝美術是人民群眾對大自然最純樸、最直觀的審美感受和情感體驗,這種自然與純真也是現代平面廣告設計所追尋的。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對郴州民間工藝美術的探究,既是對中國工藝美術的一種補充,又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精神魅力的進一步挖掘,也將影響著現代平面廣告設計作品的創作。
二、郴州民間工藝美術在平面廣告設計中的應用
郴州民間工藝美術從源頭上分析,是郴州當地文化與中原文化、客家文化與嶺南文化的相互融合的獨特產物,在藝術思維、藝術理念、藝術特征、藝術形式等方面具有鮮明的個性,是中國民間工藝美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對包括平面廣告設計在內的現代藝術的啟發和借鑒意義是可以預期的。但在可見文獻中,還沒有發現把郴州民間工藝美術應用到平面廣告設計教學的研究,因此,這屬于尚未涉足的領域,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突破意義。
(一)平面廣告設計教學中如何應用郴州民間工藝美術
1.情感的繼承。平面廣告設計者只有在真誠理解郴州民間工藝美術創作者情感的基礎上,才能深刻的挖掘勞動人民的藝術成果,并把他們的情感融入到自己的設計作品中。例如,在平面廣告設計實踐教學中,研究郴州大布江拼布藝術的一組同學,一開始只是在網絡上搜尋整理資料,缺乏對拼布藝術實物的真實美感的體驗,在老師的建議下,聯系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布江拼布繡傳承人何娟,走進了她的公司,了解她的創作歷程與民間工藝美術創作的情感體驗,接觸與了解到真實大布江拼布作品的魅力,他們滿懷激情的研究進程PPT匯報,感染了每一位同學,也讓班上所有同學了解了大布江拼布藝術繡,為后期拼布藝術在平面廣告設計中的應用打下堅實的基礎。平面廣告設計與民間工藝美術雖然在思維方式、表現手段、傳達載體上有很大區別,但是對生活的熱情、對勞動的贊美、對祖國的熱愛是相同的,廣告設計者在情感上的繼承,也將為平面廣告設計作品融入生命力,恰如其分的情感融入,不僅可以為平面廣告設計作品增資天色,又可以使其具有親和力,拉近廣告受眾的距離,讓他們自然而然接受,做到潤物細無聲。
2.造型的借用與發展。郴州傳統民間工藝美術造型豐富多彩,既有表達吉祥幸福的人物、動物花卉、文字、云紋、回紋、幾何抽象形態等,又有廣為流傳的典故和成語,還有一些約定成俗的造型寓意組合。如果將這些豐富多彩的造型借用于平面廣告設計中,將為平面廣告設計開拓新的創作空間。如:陳秀同學利用郴州民間剪紙的造型形式制作了“南京青奧會歡迎您”平面廣告作品,在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南京青奧會”專題設計大賽中榮獲三等獎。郴州民間工藝美術造型的借用與發展,既豐富了平面廣告造型語言,又為廣告主融入消費群體奠定基礎。將郴州民間工藝美術融入平面廣告設計課堂教學中,既是對郴州民間工藝美術造型藝術的傳承,也是對郴州民間工藝美術造型藝術的發展。民間工藝美術造型經過提煉再設計,既吸收其造型的精髓,又承載著廣告主賦予的消費理念、價值引導、審美情趣等,是將造型特點、形式美感、大眾識別性等融入到平面廣告設計中,為平面廣告設計注入新鮮血液,促進平面廣告設計的發展。
(二)理念的創新
郴州民間工藝美術融入平面廣告設計教學中,主要是三個方面的創新:郴州民間工藝美術傳承的創新、平面廣告設計形式與內容的創新、課堂教學的改革創新。
1.郴州民間工藝美術傳承的創新,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趨勢下,現代化工業文明的迅速擴展,物質消費方式和生存觀念的急劇改變,導致許多民族的民間工藝美術在不斷消亡和流變,郴州民間工藝美術也正在消逝。2014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潘魯生就工藝美術的傳承和延續指出,設計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環節,精彩的創意設計可以使傳統工藝美術煥發新的生機,既可以成為時尚產業的一部分、成為制造業人文工藝的增值部分,也可以以當代藝術的形態出現,重新建構審美、文化、生活之間的聯系。高校具有文化資源優勢,地方高校通過其教育幅射功能,可以對地方傳統民間工藝美術傳承發揮直接的、有針對性的作用和影響,地方高校平面廣告設計與地方民間工藝美術只有合作互補、相得益彰,才能促進彼此之間的良性互動和可持續發展。
2.平面廣告設計形式與內容的創新,在“地方高校應用轉型”的形勢下,我院將藝術設計專業定位為“服務地方經濟”,作為其主干課程之一的平面廣告設計,將本地的工藝美術資源請進課堂,通過教學手段進行繼承和延續,對平面廣告設計表現形式進行創新的探索,對平面廣告設計內容進一步豐富,將郴州民間工藝美術的吉祥寓意、造型特點、審美情趣引入到平面廣告設計中,是對平面廣告設計形式與內容的創新。
是順應我國建設工程投資管理體制和社會公共事務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舉措,有利于移民管理工作向市場化、科學化和專業化發展。隨著上世紀末《水電工程水庫移民監理規定》、《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水電工程建設征地移民工作暫行管理辦法》、《國務院關于完善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見》、《關于開展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實施情況監測評估工作收稿日期:2014-07-09的通知》等一系列法規的頒布,標志著我國工程移民管理已逐步走上民主化、法制化、市場化軌道。經過十多年的實踐,移民監理工作也從試點到推廣逐步發展成熟,移民監理的工作范圍已從單一的移民搬遷補償和安置階段擴展到移民工作的全過程、全方位,覆蓋了從項目立項階段的可行性研究直至移民安置后期扶持監測的各個時段,監理服務范圍包含了各種單項、局部和分專業類服務全程綜合服務。因此,水電工程移民監理工作的需求不僅市場機會多,而且服務范圍廣,持續時間長,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2水電工程監理拓展移民監理業務的必要性
當前,中國水電工程建設已逐步進入高峰后時段,隨著一大批水電項目在近二十年左右的時間里快速開發建成,剩余可開發的項目數量日趨漸少,傳統工程監理業務市場需求強度逐步降低,監理行業“產能過剩”的矛盾漸顯,監理企業已普遍面臨未來生存發展的較大壓力,因此,對其實施轉型升級、多元化發展戰略將成為企業必然之選。近年來,快速發展成熟的移民監理因其與傳統工程監理“一脈相承”的關系,業務運作機制相近,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工程監理業界實施轉型升級、多元化發展戰略的重要目標領域。工程監理和移民監理二者在形式上都是社會監理接受委托開展項目管理服務工作,其監理的主要工作內容都是“三控、兩管、一協調”。但在監理對象、監理目標、監理職能、監理方法上二者還是存在不同程度、實質性的差異。工程監理企對于綜合實力較強的水電工程監理企業,應選擇實施SO戰略———增長型、多元化戰略。對此逐條進行了分析,制定出有針對性的實施對策,抓住移民監理的市場機遇,充分發揮內部條件優勢,快速占領移民監理市場,實現企業業務升級轉型、多元化發展;同時,還需針對內部劣勢、短板和外部環境威脅,防范來自于內外部的各種風險,保證拓展移民監理戰略目標的實現。
3結語
論文關鍵詞 新生代農民工 代際傳承 階層固化 經濟法
在我國,新生代農民工既是一個重要的社會群體,又是一個明顯的弱勢群體。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原因,這一群體存在的代際傳承和階層固化問題制約著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建設,對于我國堅持走新型工業化和可持續發展道路形成不利影響。本文試從經濟法視角對依法破解新生代農民工問題的關鍵談點認識。
一、新生代農民工問題的實質
改革開放前,我國各階層群體之間的社會落差不大,經濟資本差距很小,不同家庭文化資本的作用幾乎為平等的國民教育所消解,家庭資本對下一代社會地位的影響并不顯著。改革開放后,各階層群體之間社會的、經濟的、政治的距離開始拉大,從而導致家庭資本影響力增強,這在代際流動和代內流動中均有體現,尤其是權力地位對家庭資本的綜合作用表現得更加突出。但到目前為止,在單純經濟地位的實現過程中家庭背景的影響依然式微,這就使得那些缺乏優勢家庭背景而又具有強烈上升愿望的人,更多地去選擇改善自身經濟地位以實現家庭資本的擢升。新生代農民工正是這樣的一個族群。
本文語境中的新生代農民工問題,專指新生代農民工代際傳承和階層固化問題。代際傳承,即祖輩世代相傳,系指家庭中每一代人和上一代人之間社會地位的相似性。階層固化,即社會流動喪失,系指若干代人持續停留在某種社會階層中的穩定性。應當說,新生代農民工代際傳承和階層固化問題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三農”問題,而是更加接近于城市問題但又不是城市問題。雖然農民外出務工既是增加農民收入的一個渠道,又是提高農民增加收入幅度的一種有效方式①,但是農民一旦進城務工就變成了“半個城市人”,特別是新生代農民工中的絕大多數人已有破釜沉舟的“融城”意識和行動,與之相關的就業、培訓、社保、維權等又無一例外地屬于城市問題,因此這一問題事實上已經超越了“三農”問題的時間范圍和空間范圍。農民工問題超越“三農”問題的時間范圍,是指兩個問題并非完全同生同滅,“三農”問題的解決并不等同于農民工問題的解決。農民工問題超越“三農”問題的空間范圍,是指兩者并非同處一個地域,解決農民工問題的重心越來越轉向城市,已經進入“城市解決”的框架中。這是因為在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農民工將持續不斷地向城鎮轉移,即便將來“三農”問題解決了,這一進程還會繼續。必須指出,新生代農民工問題的實質在于城鄉一體化,是一個實踐性、綜合性很強的新課題,需要運用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法學等多種學科知識加以分析提煉。
二、依法破解新生代農民工問題的關鍵
隨著第一代農民工年齡增大、逐步返回農村,上世紀80年代后出生的第二代農民工(新生代農民工)陸續進入城市,并成為億萬農民工的主力。由于這一代農民工所成長的社會環境、家庭環境和其父輩相比發生了很大變化,他們在文化程度、打工目的、城市認同感等方面也和父輩迥然不同。所以,依法破解新生代農民工問題的關鍵已經不再是“農村包圍城市”式的遷徙(經濟)問題,而是平權(法律)問題,即讓新生代農民工和市民一樣享受國民待遇問題。
具體講,依法破解新生代農民工問題的關鍵主要有以下幾點:(1)實行城鄉統一的居住證制度。作為戶籍制度改革的內容和“綠卡”制度嘗試的形式,居住證制度目前已在上海、深圳等城市實行。凡持有居住證的人,在工作、生活等方面可享受當地城市居民的待遇。2010年5月27日國務院轉發國家發改委《關于2010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首次以法規形式提出將在全國范圍內實行居住證制度,它將尋求解決農民工融入城市和外國人技術移民等問題。當然,這離城鄉統一的居住證制度還有很大差距,但已是歷史性進步。(2)采取農民工子女中小學就近入學制度。教育權是一種基本人權,應當奉行“有教無類”②,追求教育平等。將中小學就近入學變成制度,充分考慮了農民工進城后城市建設的需要與可能,事實證明是可行的。目前教育不公現象比較嚴重,教育資源城鄉分布不均,這也是新生代農民工往往攜子女同入城的一個重要原因,農民工子女中小學就近入學能夠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由于我國新生代農民工貧困代際傳承相當牢固而普遍,因此2011年兒童早期發展國際研討會的與會專家呼吁,必須注重農民工子女早期發展教育,打破貧窮的代際傳承。③(3)落實城鄉相同的計劃生育政策。計劃生育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這項政策落實得最好的是城市公職人員,廣大農民特別是身居城郊或“城中村”的農民工家庭計劃生育意識比較淡漠,需要加強管理,實行必要的獎懲措施。公職人員的處罰措施之一是開除公職,與此相應,對于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的農民和農民工建議收回其承包土地、解除其勞動合同,并載入誠信不良記錄。(4)切實解決新生代農民工城市住房問題。將新生代農民工城市住房問題納入城市廉租住房保障制度,可以首先在中小城市試行。(5)實現新生代農民工醫療保險城鄉遷移中的無縫銜接。例如,實行“醫療保險一卡通”或“農民工醫療保險定點醫院”制度,就是很好的方法。(6)著手解決農民社會養老問題。目前“雙軌制”退休養老金制度帶有明顯的歧視性,應予廢除。城鄉社會養老制度的最終目標是城鄉一體化,但鑒于我國諸多現實困難和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宜先進行多層次社會養老制度改革,然后逐步推進城鄉社會養老一體化。我們認為,要從制度入手,把政策創新和法律跟進結合起來,依法建立保障新生代農民工合法權益的長效機制。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有必要深入查找新生代農民工問題形成的原因,關注和鼓勵新生代農民工融入城市的不懈奮斗,保護新生代農民工維權的積極努力,促進和完善事關新生代農民工切身利益的包括法治在內的制度建設。惟其如此,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新生代農民工問題。
三、經濟法能為新生代農民工做些什么
經濟法是溝通公法與私法的橋梁,是解決新生代農民工問題的“達摩克里斯”之劍。筆者認為,它能為新生代農民工做三件事:
第一,創造公平的社會競爭環境。為新生代農民工創造更多的公平競爭機會,讓他們盡快融入城市,是我國政府面臨的一項新任務。我國現有1.5億農民工,新生代農民工占到其中的60%還多。作為農民工的主體,他們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是城市居民生活不可須臾離開的“街坊鄰居”。我們應當看到,新生代農民工表現出的改變自身命運獲得人生發展的沖動和渴望已勝過父輩。與父輩相比,他們受教育時間較長,接受新事物更快;他們勞動合同簽訂率有所增長,維權意識增強;他們頻繁跳槽,希望盡快融入城市。同時,我們也應當看到,新生代農民工的身份處境和生存狀況至今依然處于劣勢,需要引起高度重視。與父輩一樣,他們至今仍舊游走在城市與農村的邊緣,面對整體收入不高、工作穩定性差、勞動合同不規范、社會保障水平偏低等窘迫問題。大多數人的職業命運,仍是在不情愿的低端產業崗位上賣苦力,而且職業安全性差。過去30年中,農民工經歷了從“離土不離鄉”到“離土又離鄉”、從“第一代”到“新生代”,從“暫住”到“常住”的實質性轉變,相關政策也在不斷調整和完善。然而,新生代農民工生存環境的根本改善是一個艱巨、長期的工程,不僅需要制度關懷,還需要從政府、社會、市民層面——包括新生代農民工自身——進行全方位的人文調適。社會要為他們創造更多的公平競爭機會,讓他們通過努力盡快融入城市,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
第二,扶危濟困,幫助就業擺脫困境。對新生代農民工來說,缺少向社會上層流動的渠道,缺少融入城市的基本能力,就業和再就業難,是他們面臨的現實困境。新生代農民工是生活在城市中的特殊一群。他們徘徊在城市的邊緣,被城市排斥,被制度限制,沒有得到社會應有的尊重。從一定意義上講,新生代農民工問題的解決事關農村、城市乃至國家的發展,事關社會的文明進步,事關國家的長治久安。解決新生代農民工問題不僅需要政府的力量,而且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付出。我們這個社會一定要有一種仁愛情懷,大力消除市民與農民工的隔絕感,幫助他們融合。解除新生代農民工的后顧之憂,應當成為我們的工作目標。例如,建立“農民工公益基金”就是一項很好的選擇。
(一)水利工程建設監理的重要意義
1、在保障工程進度的情況下
降低工程的總造價的同時,提高工程的質量施工單位可以通過調整影響工期的進度的因素,引入新型施工技術與工藝等,促使工程項目建設監督工作得到更快發展,確保工程工期處于預定完工時段內。做好這些工作的同時,也要考慮工程的造價,對工程造價的控制主要可通過采取確保施工結果與預期工程目的相同、控制工程施工進度、最大限度縮短資金等措施。這大概就是工程監理的作用范圍。在構建監理質量控制體系時,應從以下方面采取措施:第一,確保施工單位制定可行性強的質量管理體系,可通過實地參與到施工現場,對所使用的設備、材料質量加以把關,在此過程中可引入現場跟蹤、平行檢測等方式加以監管,并始終確保施工單位按照對應順序施工。第二,實現各監管工作的流程化,可通過在施工現場設置“待檢處”以及“合格處”等區域,確保施工所用的材料及設備均符合要求,為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奠定堅實基礎。
2、公正地維護合同雙方的利益
工程建設監理單位在工程項目管理中的作用主要在于,站在“公平、公正、公開”的立場上,對施工單位與水利工程業主間的合同合法性與公平性進行評定,并對后期可能出現的合同糾紛、索賠等問題進行處理,以便同時確保業主與施工單位的利益均得到良好保障。
(二)水利工程移民安置監督評估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1、對水利工程移民安置進行監督評估的必要性
對傳統的水利工程移民安置問題進行分析,不難發現其存在較多問題,無法滿足實際工作需求,故而需對監督工作進行改革優化。移民和水利工程牢不可分,由于水庫移民較為復雜和艱巨,而且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體制,容易出現管理工作不到位,政府所指派的相關工作人員由于未對有關工作內容進行充分了解,導致工作失誤的出現,不利于移民安置工作的順利開展。
2、水利工程移民安置監督評估的重要意義
業主參與到工程管理工作,政府對項目管理工作承擔全部責任,同時設置社會獨立機構進行移民安置管理監督的工作模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解決“重工程,輕移民”“重搬遷,輕安置”等重要問題。
二、水利工程建設監理與移民安置監督評估之比較與移民安置監督評估相比
水利工程的建設監理表現出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性,例如二者都將對項目目標的良好實現作為工作的中心內容,同時二者的工作方法也存在一定相似性,二者都會采用聘請第三方監管等多種措施進行科學管理,確保項目建設的施工進度以及質量得到良好控制與保障。但不容忽視的是,水利工程建設監理與移民安置評估也存在明顯差異,主要表現為:
(1)工程項目與移民項目存在一定的差異性
工程所需要的工作資源大多為死物,管理對象單一;而移民安置則涉及到人群搬遷,所牽涉到的范圍較廣,且由于人群個體性質的差別,導致其表現出規模不一、分散的特點,不利于安置管理,且人群安置區域的社會體系重建以及社會結構的調整工作,具有較高難度與復雜性,實施難度更大。
(2)二者的工作實施單位存在差異
工程項目建設的承包商一般情況下均為企業法人,其監理工作的具體內容為承包商所進行的工程建設活動;而移民安置評估的面向對象則為進行移民安置的地方政府或有關工作部門。
三、結束語
關鍵詞:文化適應;共和模式;和諧
中圖分類號:G64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2851(2010)09-0115-01
近代以來,法國一直是接受移民時間最早、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倡導“平等、自由、博愛”的法國人曾經因為“共和模式”的成功而沾沾自喜,這一政策也被稱為當時最成功的移民政策。然而,20世紀70年代以來,法國的移民政策卻日趨嚴格,移民群體和法國主流社會的矛盾也逐漸升級。本文將從“文化適應”理論的角度來探討法國移民政策“共和模式”的得與失。
一、法國“共和模式”移民政策的內涵和淵源
所謂法國“共和模式” 又稱雅各賓模式 ( Jacobin Model) ,它發端于法國大革命時期,到 19世紀后期基本得以確立,它是法國吸收與同化外來移民政策的框架。法國“共和模式” 的核心是在共和、平等、世俗的基礎上賦予合法的外來移民以平等的公民資格, 旨在平等地對待外國移民,使其完全融入法國社會,但移民必須接受共和國的同化以成為完全的法國公民。
首先,“共和模式”在法國的殖民時期就已初見雛形。法國在其廣大的殖民地采取直接統治的方式,通過傳播法國的文化和教授法語同化殖民地人民。法國的殖民地統治模式體現了“同化”政策,這種模式也與現在的移民整合一脈相承。
第二,“共和模式”強調社會的基本單位是個人而并不是群體。個人必須首先接受統一的共和國價值觀和法國文化,才能獲得法國公民資格。出于族群可能會強化個體的差異,激化沖突,進而危害到社會的統一的考慮,法國反對以文化、宗教、種族等基礎建立起來的社群。
第三,“共和模式”源自于法蘭西至上的文化優越感。法國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發達的經濟、優越的社會制度和社會福利。這種民族優越感使其覺得其他文明理所當然的應當融入到法國的優越文化中。
二、文化適應理論視野下“共和模式”早期成功的分析
Redfield,Linton和Herskovits在1936年給出的“文化適應”定義得到普遍認可:“文化適應”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兩個群體之間,發生持續、直接的文化接觸,導致一方或雙方原有文化模式發生變化的現象。跨文化心理學家Berry根據文化適應中的個體對原來所在群體和現在與之相處的新群體的態度來對文化適應策略進行區分,區分出移民采取的4種文化適應策略:整合,同化,分離,和邊緣化。Berry的模型得到了普遍認可,文化適應是雙向的,移民群體和主流群體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他們的關系受到兩者所采取的文化適應策略的影響。
根據文化適應理論,當兩個群體的適應策略較為接近或者一致集中于較好傾向的時候,群體之間就會出現融洽的關系。十九世紀中葉起,法國的早期移民主要是來自比利時、西班牙、意大利、波蘭等歐洲國家,1851 年,來自以上四國的移民占全法外來移民總數的 58 %;此后從 1872 年到 1936 年,以上四國移民所占比例均在 70 %以上。這些早期移民在法國自發的學習法語,接受法國的文化,與法國本族人通婚,成為法國公民。而且由于周邊國家也同屬于西方文化體系,宗教也是以天主教為主,和法國在體制、文化和宗教上與法國的差別較小,接受法國的文化價值觀的并不難,只要移民接受法國的文化和價值觀就能夠獲得法國國籍,享受與法國公民同等的權利。早期歐洲移民群體自覺選擇向法國的文化價值觀靠攏,在接受的過中鮮有文化價值觀方面的沖突。法國政府在“共和同化”原則下的一系列同化措施也為早期歐洲移民融入法國社會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因此,在早期的移民同化過程中,“共和模式”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受到了普遍的贊賞。
三、文化適應理論視野下 “共和模式”后期困境的分析
相反,當雙方的適應策略出現較大差異,比如主流社會認可同化,移民群體認可整合的時候,雙方最容易出現問題。當雙方均采取較壞選擇的時候,如主流社會采取的策略是隔離或者排斥,而移民群體也采取隔離或者邊緣化策略的時候,群體間最容易引發各種沖突。
二戰后,來自北非的穆斯林移民成為移民群體的主力。隨著大量穆斯林的涌入,伊斯蘭教已成為法國第二大宗教,廣大穆斯林們從生活到思想都深深打著伊斯蘭文化的烙印,他們的日常生活是在伊斯蘭宗教范圍展開的。伊斯蘭教的宗教特性使法國主流社會擔心伊斯蘭教可能會對法國的民族性產生威脅,但在很長時間內,出于地緣政治以及經濟考量(二戰后,法國需要大量需要廉價勞動力),法國政府在對穆斯林的宗教傳統方面,采取的是消極的寬容政策。在政教分離原則的指導下,法國政府當局相信“只有將伊斯蘭教置于共和制度之下,消除其(傳統的)思想,穆斯林才能與共和國而不是其族群保持一致”。而對于法國的穆斯林移民來說,伊斯蘭教不僅僅是一種信仰,它還標志著穆斯林的種族身份,蘊涵著神圣情感,支配著穆斯林生活的方方面面。穆斯林移民希望在保持自身的宗教和文化上融入法國社會,實質上是整合的策略。一面是政府致力于將移民同化入法國文化和主流社會之中,另一面是穆斯林移民不愿意放棄自身的文化傳統接受同化,這就導致了適應策略的不同。所以適應策略的不同是導致了穆斯林移民群體和法國社會矛盾升級的原因之一。
四、結語
文明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在人類歷史上,各種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為人類文明進步做出積極貢獻。存在差異,各種文明才能相互借鑒,相得益彰;強求一律,只能導致人類文明失去活力、僵化衰落。地球村中的每個成員只有采取包容差異性的態度,世界才會在包容寬仁中通向多樣并存、和而不同的和諧之路,妄圖以“一”統“多”,只會引起對抗,導致紛爭不斷,難以共容。
參考文獻
[1]馬勝利:共和同化原則”面臨挑戰――法國的移民同化,載《歐洲研究》,2003年第3期,第105―118頁
一、何為民藝?
民藝泛指民間藝術,是相對于所謂的“文人藝術”“宮廷藝術”“貴族藝術”而對鄉野藝術所做的界定,也就是“草根藝術”。廣義的民間藝術是指民間藝術從業者或勞動者個人根據自己的審美喜好,為了解決生活中出現的日用問題或為滿足民俗民風的需求而創造的各種物品或者文化藝術形式的總稱,涵蓋了民間工藝美術、民間(地方)音樂、民間(地方)舞蹈和民間戲曲等多種藝術門類;狹義的民間藝術則偏向民間(地方)造型藝術,包括了鄉土美術(繪畫)、鄉土手工藝等各種物的表現形式。民藝創作者(民間藝人)往往以生活所需就地取材,以傳統的手工藝方式滿足日用和儀式需要。作品往往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與民俗活動密切相關,從而使得作品帶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鄉土氣息。比如元宵節的燈籠、端午節的龍舟、盛產竹子之地的竹刻、社火之鄉的臉譜等等,飽含著手藝人對于生活的熱愛和贊美。
民間工藝美術形式多樣,按照取材材質可以分為紙布皮藝類、竹木石藝類、面泥陶藝類、柳藤編藝類、金漆鑲嵌類等;按照制作技藝的不同,民間工藝美術又被分為編織類、印染類、雕刻類、繪畫類等等。從生產方式看,民間工藝美術多年來基本上傳承的是父傳子、師帶徒的家庭式、作坊式的手工作業或半手工作業方式。從實用功能看,民間工藝美術品的范疇既涵蓋了側重實用性和生活性的器物和裝飾品,也涵蓋了側重欣賞性和精神性的民間藝術和美術作品。民藝作品的題材和內容大都來源于民間或民俗生活,集中反映了民間社會勞動群眾共性的審美需求和心理需要。民間藝人用粗獷拙樸的造型,濃郁飽滿的色彩,既從客觀上滿足了對物品美觀實用的物質需要,又從主觀上表達了祈求吉祥如意、趨吉避兇的精神追求。
日本著名的民藝理論家柳宗悅先生也是知名的美學家,被譽為“民藝之父”。他在《民藝是什么》一文中這樣給“民藝”下了定義:所謂民藝,即民眾日常使用的工藝品之意。日常用品并不能脫離審美范疇而存在,真正的美是不可能在單純的藝術(art for art)中產生的,而必須是在為滿足生活所用而真摯地進行制作的物品中才能夠呈現。基于這樣的理念,柳宗悅先生認為民藝就是一條通向“美的王國”的道路,路上的風景狀態是誠實自然、簡潔實用、質樸牢固、健康閑適的;而經過的路人則應該擁有一雙清澈直覺的眼睛和一顆自在不羈的心靈,這種和諧的人物對照才是民藝的根本。
二、民藝的現狀
中國的民間藝術門類眾多,源遠流長。但是在機械化生產、智能化制造等現代化生活的語境下,民間藝術的現狀表面上一派繁榮,其實在生命力的延續上不容樂觀。
首先,許多民間藝術和傳統技藝瀕臨失傳甚至絕跡,民間藝術的政策生存空間無限大,而實際的生活生存空間卻無限小。雖然國家和政府制定了很多關于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非遺”技藝傳承與保護的相關政策和措施,各地都涌現出一批“非遺”技藝傳承人,但是普遍的現狀是后繼無人,一些“非遺”技藝面臨著 “人去藝絕”的尷尬境地,處于自生自滅的“癱瘓”狀態。
其次,大量民間藝術的珍貴實物和資料仍然散落于民間,亟需民藝研究人員進行整理和保存。很多地方政府搞文
博會、文創展和“非遺”技藝培訓,但是對當地的民藝資料的整理、民藝博物館的建設等關注不夠,投入的人力和財力有限。
第三,民間藝人的“自閉”很大程度上阻礙著民藝的發展。大多數民間藝人的技術已比較精湛,但在藝術審美層面還存在著一定的盲區,產品過于傳統呆板,不能滿足現代人的物質和精神需求。
最后,現代設計產業的浮躁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民藝的發展。雖然現在有很多企業和設計師在做民藝產品的設計研發,但往往流于形式,僅僅是為了某一個或者某一系列產品,采集些表面的設計元素,不是以研究、傳承的心態來對待民藝;也有一些所謂的“大牌”服裝和箱包設計,用拼湊的所謂“中國風”系列來吸引眼球,其實也誤導了年輕一代的審美價值觀。
三、“民藝”的回歸
值得慶幸的是,大眾對于民間各種工藝品的喜愛是發自內心的“認祖歸宗”,文化的認同感無需置疑,只是對產品的實用性、審美性、大眾性等還不甚滿意。目前國內外出現了對于傳統民藝進行“生產性保護”的探索和實踐。
眾所周知,日本的民藝以“匠心精神”聞名世界,工匠們用一生追求著一件事物每一個細節的完美。民藝家柳宗悅先生自 1926年開始致力于倡導日本民間藝術的復興, 1936年創建日本民藝美術館并創辦《民藝》雜志至今。我們在驚嘆日本手藝人對于作品的執著時,這份代代流傳的“文脈”更值得我們尊敬。中國的民藝似乎缺乏“匠心精神”,雖然中國也有很多為民藝鼎力付出者,比如中國“傳統村落保護第一人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驥才先生, 2009年成立了中國第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數據中心,致力于城市保護和民間文化遺產搶救,曾經對我國 56個民族遺存的民間文化,大到古村落小到荷包,進行了一個“地毯式”的考察,而且堅持做了 10年。
中國的民藝,有很悠長的歷史淵源,歷史長河中“匠心精神”的傳承者中亦有中國人的面孔。只是我們只顧著趕路學習和趕超發達國家的藝術和技術,忽略了中華民族的初心。“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要復興中國的民間藝術,沒有幾十年的積淀是不可能的。
(一)普及民藝教育
民間藝術可以說是中國的母體文化,是各族人民經過世世代代與生活的不斷碰撞而傳承下來的智慧結晶。它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反映了勞動人民的審美情趣,是我們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也是中華文明發展史中非常亮麗的風景線。雖然國家和政府已經采取了種種措施,但從長遠的眼光來看,教育應該發揮潛移默化的熏染作用,“匠心精神”的復興必須從孩子開始,要滲透進孩子舉手投足的日常生活。同時,在中學、高職、大學等教育中也應將民藝的素質教育融入其中,設計類專業開設民間技藝的傳承課堂,讓民藝教育成為教育新常態。
民間藝人,不僅僅是技藝的載體,更應該是民藝文脈的載體,是藝術與生活的橋梁,他們也是受教育的群體之一,在傳承技藝的過程中也要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技近于道而不是技止于道。
(二)手作不等于民藝
說到“民藝”,很多人自然而然地會把它等同于手作。其實,民藝不是簡單的手工藝品,也不是復制某一種制作工藝,它是某一種獨特地域文化的載體。從設計的角度去分析,它有自己唯一的造型、色彩和材質系統,也有自己的語言表達方式,換言之,它有自己的語境和溝通方式。因此,對于民藝的傳承不是手作所能擔當的,機械化生產可能會成為更好的生產性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現代手段。
對于設計師來說,應當探索設計在民間工藝當中所扮演的角色或者建立起自己的行動方向和模式,通過對民藝的研究和開發,創造出具有設計成果和文化價值的案例,讓作品承接傳統與現代,賦予產品可持續性的文化脈絡。
(三)知識產權保護
當前,機械化生產產品的蒼白無趣以及后現代生活方式的多樣化讓人們把目光投向了手工技藝的溫情,這也讓民間工藝獲得了新的發展機遇。但目前民間工藝品不論是題材還是色彩形態,不同品類間的抄襲和模仿比較普遍,原創型、創新型的產品少而又少。如何鼓勵“匠心 ”精神在民間藝人之間傳承,把工藝真正當作手工的藝術來對待,這才是民藝傳承的內在動力和有力保證。
完善對民間工藝作品的知識產權保護,維護原創者的利益,提高抄襲者的成本,這也是鼓勵民間工藝原創性的重要杠桿之一。
(四)回歸“民藝”的根本
民藝的根本在民間生活,不論是其政治、經濟、文化的表現形式,都具有很強的民族性、區域性生活特色。傳統手工藝的生存或者消亡,并非來自人們的一廂情愿或是政府的大力扶持,更多的取決于它與市場經濟的適應程度,與現代生活文化的融合程度。
市場化的運作模式結合民族傳統文化形態的滲透植入,民族性與商業性可以在生態旅游平臺上尋找一個最佳的均衡點。把可持續性民藝、可持續性村寨、可持續性農業等統一規劃在特色地域發展規劃中,立足民族的區域性文化傳承,推進產業經濟的持續性發展,催生區域特色產業集群,在民族特色產品的活態開發、生產、流通的同時,推動注重民族文化傳播的人文生態旅游,甚至延伸到發展地方農業生態體系。讓民藝回歸民間、回歸生活,給本土生活附加更多的舒適感和幸福感。
四、結語
民間工藝往往立足于生活所需,以方便實用為準則,在造物史上開創了質樸親切、真誠平實的審美精神。每一件造物,不論是色彩布局、造型結構、材質工藝,都保存著人類本初造物的樸拙自然,平衡著人們浮躁狀態下的物質需求和精神向往。
大美不言,美來自民間。民藝之美,是自然之美,飽含著鄉村田野的清香、灶頭炕尾的溫暖、大口吃喝的豪爽、天地鬼神的敬畏,并且將這些點點滴滴的色香味體驗深深融入到衣食住行的每一個瞬間,這是人類任何其他藝術形式都不能比擬的。在網絡虛擬生活、自媒體無序傳播、城市生活越來越浮躁的今天,讓手藝重回我們的身邊,溫暖和滋潤我們的日常,撫慰狂躁和空虛的心靈。讓民藝回歸生活的根本,這將是我們最大的本分和榮耀。因此,本論文題目中的民藝,前后應有兩種理解。前者指物質的、技藝的民藝,后者是文化的、生活的民藝。
參考文獻:
當前,一些高校正在開展關于藝術課程構建的相關研究,發展和完善少數民族地區高校的藝術教育,已經成為其中一項重要任務。在眾多高校師生創作的藝術作品中,少數民族藝術研究成果或展示也逐漸占據一席之位。高校藝術教育開發利用本土民族藝術資源如何使教學和傳承民族文化方面獲益,讓少數民族藝術獲得更好的傳承和創新?為此,記者采訪了在高校長期從事少數民族藝術教育的專家和學者。
少數民族藝術走進課堂面臨的困難
文化藝術是民族的重要特征,少數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祖國內地的文化傳播到邊疆,邊疆的民族文化也傳播到內地,在互相影響、互相滲透、互相交融中促進了中華文化的繁榮與發展。
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頒布實施以來,美術學類下設美術學、繪畫、雕塑、攝影;設計學類下設、藝術設計學、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產品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公共藝術、工藝美術、數字媒體藝術等。通過對專業目錄及專業核心課、專業主干課的解讀,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藝術學院教授楊洪文沒有發現有關于少數民族美術的相關表述。少數民族藝術作為一個專業課程系統或者是一個專業方向,安排或掛靠在相應的哪一個專業中都沒有相關依據。在課程設置中,30%多的公共課程是不能刪減的,30%的專業基礎課及專業主干課、25%左右的實踐課程是硬性規定的,一學期的專業實習是必須進行的,能自由支配的時間和空間就所剩無幾了。
少數民族藝術在本科段美術學類、藝術設計類專業中缺乏最基本的生存空間。近年來,民間美術文化和民間美術工藝傳承斷代的情況不斷惡化,政府和民間的挖掘發展力度也在加強。針對以上問題,作為地方綜合高校,應在專業拓展課或專業選修課中安排相應的民間美術課程。一方面是對課程體系的補充,另一方面也是對地方民間美術的傳承與發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這也是地方高校的歷史使命。楊洪文認為,民間美術課程性質不僅僅是一種技能訓練,應該是在大美術背景下的素質教育、人文教育和情感教育。在民間美術課程建設方面,緊扣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標,進行分階段、分層次教學設計,在藝術實踐的基礎上適量加入一些田野調查教學活動。突出地域性與民族性特點的教學理念,致力于培養全方位精通民俗文化,對民間美術能鑒賞、能進行新的民間藝術作品創作,同時具有一定理論研究水平應用型美術人才。
作為從事新疆文化藝術史研究及自治區重點學科美術學,新疆民族民間美術等課程教學和研究的帶頭人,新疆藝術學院教授左紅衛對少數民族藝術的學科建設有深刻的認識和理解。當前,國家十分重視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發展和繁榮,各高校都加強了藝術類學科建設,新疆藝術學院、新疆師范大學等高校都開設有少數民族藝術課程,如新疆藝術學院音樂學院開設了新疆少數民族音樂研究、木卡姆與麥西來甫研究、新疆少數民族音樂教育、新疆當代音樂創作研究;舞蹈學開設了新疆舞蹈史研究、新疆民族民間舞蹈教學與文化研究、新疆民族民間舞蹈編創研究;美術學開設了新疆石窟藝術研究、新疆民族民間美術研究、新疆當代美術研究等,對傳承和保護少數民族優秀文化藝術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少數民族藝術的課程建設還存在一些問題,形不成合力,發揮不了整體優勢;學科帶頭人年齡老化,后繼乏人,一些帶頭人各方面還不成熟,較難擔此重任。表現為:1.高層次人才缺乏。缺少特色專業教師。新疆民族民間美術后備力量的師資及科研力量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初步擬定的科研攻關項目和建設的院級科研創新團隊,還需要進一步加大建設力度。2.在國內外參加學術交流的機會較少,缺少相關的信息與交流,對于國內外工藝美術發展的整體情況缺少了解和考察。3.科研成果轉化難。美術核心期刊較少,刊發文章難度較大,難以實現科研成果快速高質量的轉化。
對少數民族藝術資源在課堂教學中開發利用得不夠和師資力量的匱乏是困擾少數民族藝術課程建設的重要問題。哈爾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劉永武長期從事對達斡爾、赫哲、鄂倫春等黑龍江少數民族藝術文化的研究,在日常的教學和田野采風過程中,他認為應加大對少數民族藝術的挖掘力度并形成課程資源,需要培養深諳少數民族藝術文化的師資力量并愿意為少數民族文化犧牲自己的寶貴時間和精力。
嘗試新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尋找課程建設新模式
高校藝術教育在提高少數民族文化素質、推動民族文化創新、培養少數民族藝術人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左紅衛教授說,第一是注重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相輔相成并重發展。要將少數民族民間美術、舞蹈等納入到高校學科建設。雖然對民族藝術傳承保護的成果表現在開設課程、數據庫建設、教學實踐、課題研究等多方面,但缺乏高校與社會、家庭、個人(傳承人)之間立體的保護性互動體系。如新疆,要將新疆民間工藝納入到藝術學科發展視野中,以民族非物質文化作為切入點來整合其他學科并建構有特色的學科發展體系,是當前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高校的保護和傳承的首要任務。以新疆藝術學院為例,2002年,新疆藝術學院民族民間美術研究所成立,這是新疆高校較早涉足非文化遺產研究與保護的教學、科研機構。隨后,相繼成立新疆土陶試驗室、民間扎染工藝工作室、新疆民間圖案創作室等,開設了玉石雕刻專業,將新疆各民族民間美術進行深入系統的理論分析與探研,推動了新疆民族民間美術的傳承與發展。該所屬新疆藝術學院美術系,是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重要的研究基地。研究工作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新疆民族民間美術本體特征的理論性研究;二是對民間美術的開發及實踐教學應用研究。將多種形式的民間美術融入到美術教學和校園文化建設中。在新疆民族民間美術研究領域取得了一批突破性成果。該研究所老一輩專家主持、參與設計了一批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新疆烏魯木齊市二道橋國際大巴扎,新疆藝術學院教授李安寧任該整體建筑的藝術總監,副教授塔西?甫拉提參與新疆伊斯蘭經學院的建筑裝飾設計。多位從事民間工藝的專家參與新疆多項富于民族特色的地毯圖案及刺繡圖案設計、花布印染和扎染設計,為新疆民間工藝的傳播與再生產做出了重要貢獻。
第二是加強傳承人的培養和保護。地方高校要把民間藝人的培養和搶救性保護作為主攻方向,建立生產性、工藝性數據庫。民間藝人大多依靠祖傳技藝,以自身的力量在生產和經營,產品研發方面缺少專業指導、缺少資金扶植、缺少市場預測和把握,缺少技術扶植。高校要以產品設計創意、創新、審美素養提高提供智力和技術支持為切入點,與民間藝人及地方政府和社會團體互動合作實現生產性保護。近年來,新疆藝術學院與新疆木壘縣積極展開合作,舉辦的刺繡培訓班,主要針對產品設計、版式創新進行集中培訓。比如新疆婦女刺繡骨干培訓班,把原來家庭作坊式的手工生產向規模化、品牌化、產業化邁進了一步。從新疆藝術學院對民間工藝美術人才培養可以看出,地方高校在舉辦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民間美術培訓班,可以充分利用大學的智力資源優勢,加強民間工藝美術人才的培養。
第三是加強民間工藝美術文化傳承人才基地建設。全國各地藝術院校以特色文化為依托,不斷探索特色辦學,而民間工藝美術便是重要內容之一,在這一辦學理念下,培養了一批民間工藝美術傳承人才。近年來,新疆藝術學院美術系根據地區文化資源優勢,從開發和利用新疆地區的民間美術及文化資源入手,積極開展教學改革研究和教改實驗。民族文化藝術的豐富內涵深化了高校的學科體系建設。新疆藝術學院將“新疆民族民間美術課程”,積極組織學生開展新疆地區民間美術實踐考察活動。還開設“新疆土陶實踐教學”“民族裝飾”“新疆民間圖案手繪”“紡織印染”“畢業論文與創作、設計”“民族土陶”“玉石雕刻”等實踐教學,使得新疆民間工藝教學初步形成從理論研究、實踐教學到校外實習的課程體系。
第四是加強再生產實驗基地建設。高校擁有豐富的資源,地方高校最接近民間,也直接服務地方發展。特別是文化藝術類高校和藝術專業在各地都發揮著繁榮文化藝術的重要作用。校內獨自設立研究機構、重點研究基地、實驗室等,擁有豐富的智力資源和知識財富,具有強大的研究能力和人才優勢,有良好的學術梯隊,這為民間工藝美術再生產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和實驗基地。目前,必須加快民間工藝美術再生產實驗基地建設,從工藝流程和制作等各個環節進行實驗、研究和保護。如新疆藝術學院土陶實驗室、民間印染實驗室等對民間工藝品的生產和開發進行不斷的實驗和設計,推動民間工藝的傳承保護和創新。
第五是加強藝術陳列室建設和數據庫建設。如搜集了印染花布、土陶、民族小刀、帕拉孜編織、民間刺繡、民族花帽等多種民間工藝品。數據庫建設。2005年前后,開展新疆民間美術研究的田野調查與資料收集工作,2011年開始建設重點學科課題《新疆民族民間美術數據庫建設》,已經基本建成體系,力圖運用文字、圖片和影像資料對新疆各種民間手工藝進行工藝流程的記錄、整理,以推動新疆民間工藝再生產保護的進程。
作為西南邊陲少數民族藝術學科建設的學院派代表,目前,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藝術學院在美術學和藝術設計專業中主要開設了黔西北民間美術概論和黔西北民間美術等課程,黔西北民間美術概論屬于理論課,也是學院使用的校本教材。教材內容緊扣黔西北民間美術研究,在對黔西北民間美術的研究中產生認識,形成理論。黔西北民間美術主要屬于技能課,黔西北民間美術又是一個“框”,只要是黔西北優秀的民間美術樣式,同時又具備開課的條件,都往黔西北民間美術這個“框”里裝,使得這門課程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和主動性。目前開設的課程有大方漆器、漆藝、黔西北民族蠟染工藝、民間繪畫、黔西北陶藝工藝、黔西北民族服飾等。師資來源主要是聘請當地的民間藝人、民間工藝美術大師、民間美術傳承人等作為授課教師。一方面解決了師資問題,另一方面也為民間藝術家搭建施展技藝的平臺。
哈爾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也注重請民間藝人走進課堂。少數民族藝術人才的培養實行“請進來,走出去”的教學模式,學生要深入當地采風,收集整理第一手資料;邀請老藝人或文化傳承人進課堂,加強課堂的實際教學能力。對少數民族地區招收的學生要實行動態生成性的教學策略,要從文化課以及實際學習能力上給予照顧和充分考慮。
探索理想化的課程建設,促進少數民族藝術的保護與傳承
少數民族藝術的課程建設目前還沒有一個完整的系統化的教學體系,這對教學目標的設定和完成造成了一定的困難。少數民族藝術課程的建設應該達到什么高度才算是理想化的狀態,如何達到這一高度?
近10年來,隨著自己鐘情于地方少數民族題材(鄉土題材)創作的深入,楊洪文教授愈發感覺到自己的作品不管是在創作內容上,還是表現形式上都顯得空洞與乏味,究其原因就是對地方民族文化缺乏比較深入的了解和感悟,沒有能使所表現對象的民族文化、所創作的作品以及自己的情感達到一種有機契合,導致創作的作品僅僅是一種少數民族生活狀態表面的呈現而缺乏一種民族文化內涵的支撐,無法直擊民族文化的根脈,無法激蕩觀者的靈魂。因此,在不斷調整創作狀態和創作心緒的同時,逐漸涉入到承載民族文化的地方少數民族藝術的研究上來。少數民族藝術學科范疇內的民間美術,作為一種民族文化的視覺符號,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它除了自身的藝術價值之外,還具有社會功能、文化功能、實用功能、審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等,其中很多有價值的功用直到現在仍然適用,成為與現代文化并行不悖和可供溯源的精神資源。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民間美術生存的空間越來越窄,大多處于邊緣地帶甚至逐漸消失。作為高校特別是地方高校,應擔當起地方文化傳承的使命,擔負起救藝(民間美術技藝)、救人(民間美術傳承人)、救學科的重任,加強與地方政府和文化產業的合作與攻關,搭建起人才培養、傳承創新、市場互通立交橋,使民間美術在社會環境和大美術背景中形成自身的文化生態。
楊洪文教授所在學院的美術學和藝術設計專業畢業生大部分投身到貴州省社會經濟文化建設中。有相當一部分畢業生充實到中小學美術師資隊伍中。通過民間藝術家進校園傳授民間美術技藝,再通過畢業生進行二次教育和傳播,形成了民間、校園再到民間的傳播形式,使民間美術在廣度和深度上得到發展,從而達到拯救民間美術的目的。還有部分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通過對民間美術的學習,畢業后也許還會以民間美術為業,開發民間藝術,使其轉化為旅游商品,這樣使民間藝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傳承與創新。
論文關鍵詞:剪紙藝術 教育途徑 成效
論文摘要:本文以嵊州市石璜鎮校開展剪紙藝術教育為例,闡述該校以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民間工藝積淀為基石,通過全方位教育普及剪紙藝術、立體式宣傳營造剪紙氛圍、大活動展示增強剪紙效果、多渠道培訓夯實科研基礎等教育實踐,走出了一條因地制宜、因陋就簡的特色教育之路。
剪紙藝術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紙上剪刻花紋,用于裝點生活或配合其它民俗活動的一種民間藝術。它交融于群眾的社會生活,是各種民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蘊涵了豐富的文化歷史信息,表達了廣大群眾的社會認識、道德觀念、實踐經驗、生活理想和審美情趣,具有認知、教化、表意、抒情、娛樂、交往等多重社會價值。近年來,嵊州市石璜鎮中心小學把剪紙作為藝術教育的重要載體,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民間工藝積淀為基石,開拓創新,普及提高,走出了一條獨樹一幟的剪紙藝術教育之路。
一、開展剪紙藝術教育的背景
剪紙是我國勞動人民創造的一個實用性強、工藝手段簡單、流傳廣的民間藝術品種。她與生活、民俗緊密相連,具有很強的實用價值和欣賞價值。一雙巧手,一把剪刀,幾張彩紙,便可隨心所欲地剪出各種寄寓向往和美好追求的花樣圖案來,流傳到千家萬戶。一方面,嵊州剪紙在民間流傳較廣,深受農村婦女的喜愛。每到節日,經常會看到一些“春幡”、“元宵花燈”、“端午五毒”等花樣的剪紙露臉,從影壁墻上的“福”字燈,到天棚頂上的頂棚花,窗戶棱上的窗花、角花,饅頭上的饅頭花,鞋墊上的鞋花,門頂上的“過門箋”等,無處不有。另一方面,學生生活在這種濃郁的剪紙藝術氛圍之中,從小耳濡目染,很多學生對剪紙藝術感興趣。在學校社團活動中,報名參加學校“剪紙”興趣小組的學生比較多,“剪紙”興趣小組的規模比較大。同時,學校有不少教師對剪紙藝術有濃厚的興趣,小有成就者不乏其人,為數不少的女教師擅長剪紙,并有了深厚的剪紙功底,在各級比賽中屢次獲獎。再加上小學美術教材也已將剪紙內容列入其中,學生已從美術課上對剪紙有了初步的接觸。由于它制作材料、工具極其普通,方法簡便,集審美與實用于一身,很多學生都喜愛有加。但現實的局限性無法滿足他們對剪紙藝術的了解和更進一步的探究。
近年來,石璜中心學校秉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依托民間文化資源優勢,充分挖掘現有的師資力量,以創建省示范學校、市文明學校為契機,將剪紙列入學校的特色文化,大力建設校園文化,加大基地開發力度。并堅持教育創新,將文化建設與學校的德育工作、學生的終生發展有機結合起來,注重實效,營建富有特色的剪紙藝術教育。
二、開展剪紙藝術教育的基本途徑
自2001年起,石璜鎮以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民間工藝積淀為基石,結合校情走出了一條因地制宜、因陋就簡的特色之路,通過十年努力,使民族剪紙藝術成為學校特色教育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具體通過以下四條途徑來實現:
(一)通過全方位教育普及剪紙藝術。學校剪紙教育要持續發展就必須長抓不懈,努力做到課堂教學、課外活動和校園布置三結合,給學生的學習以更充足的時間和更廣闊的空間。學校各班每周開設了剪紙課,要求人人多懂一點剪紙知識,多會一項基本技能。在課堂教學中,把剪紙課程排入課程表,并不斷增加剪紙課的新內容。充分利用好學校的信息網絡和現代技術裝備,向課堂40分鐘要效率,使學生初步學會剪最簡單的事物,如花、草、樹、木、蟲、魚等。課外主要通過課后社區培訓學校、興趣小組等陣地,讓學生自由選擇,個性發揮。在校園布置中,開辟了“藝術長廊”、“特長生專欄”對學生的優秀成果和榮譽進行全方位的展示,還有在走廊、教室內外也都能見到學生的習作,把“苦練”變成“樂練”,為后繼學習提供動力。并通過班級布置,班班學習園地有剪紙等校園氛圍的創設,營造一種學習剪紙的良好氣氛。
(二)通過立體式宣傳營造剪紙氛圍。要使教師、學生和家長達成共識,宣傳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為此,學校形成了以校閉路電視、學校網站和市文聯主辦的《青少年文藝》報為主陣地,以電視臺、報社為窗口的多樣化、立體式的宣傳模式。同時,編寫了一本校本特色教材,本書主要介紹單色剪紙,分色剪紙,套色剪紙,染色剪紙,以及團花剪紙的制作材料、工具、步驟與方法,并附有圖解和例圖。而且利用現創作的一批作品,編集一張配套光盤,既可作輔助教材,又可作作品欣賞。
(三)通過大活動展示增強剪紙效果。只有通過舉辦大型活動,才能真正展示學校剪紙教育的豐碩成果;只有通過舉辦大型活動,才能引起各界人士對學校校剪紙教育的廣泛關注;只有通過舉辦大型活動,才能讓我們更清楚地認識到今后剪紙教育的努力方向。因此,該校連續多年舉辦了石璜鎮小學剪紙展,出席展覽的領導、專家無論從人數,還是從檔次上講都是前所未有的;參加市越劇節民間工藝大展;每年5月份進行一次師生現場剪紙比賽。對于剪紙,學校不僅把應用于教學上,而且又把它應用于日常生活中。為配合全國上下眾志成城抗擊非典,表示全鎮師生的一份信心,特創作了一幅2米長,0.8米寬的剪紙圖,這幅《萬眾一心,共抗非典》的圖受到了市級領導的一致贊賞。更為了向抗戰一線的醫護人員,表達石璜鎮全體師生一份真誠的敬意,并把這幅圖送到了市人民醫院,嵊州電視臺特為此事進行了專題報道,這等殊榮正是對學校剪紙教育成果的最好展示。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全校師生的剪紙技能已基本趨向成熟。在2008年5月份初,全校開展了一次剪紙現場比賽,這次活動有25名教師,135名學生同臺展技,選手們用巧妙的構思,嫻熟的技藝,現場創作了一幅幅栩栩如生,充滿童趣的作品。
(四)通過多渠道培訓夯實科研基礎。“科研”直接影響剪紙藝術教育的質量。為此,學校組織教師認真學習藝術教育的方針和有關文獻資料,舉辦實驗講座,組織課題研討,不斷增強教師的鉆研精神和改革實驗意識,引導教師走教育與科研相結合之路,自覺地把學校課題實驗的總目標與個人課題實驗目標結合起來。一是“拜師學藝”尋找機會讓骨干教師外出學習,拓寬視野。同時與市文聯、美協聯姻,使骨干教師拜師學藝成為可能。二是“苦練內功”在吸收外來先進理念的同時要求藝術教師“回家內化”,把理論不斷地運用到教育實踐中去;在不斷提高剪紙藝術素養的同時要求美術教師不斷提高文化素養。
三、開展剪紙藝術教育的成效
(一)提升了學校的辦學品位。通過多年的積淀和校本教材的試行,以及與紹興電視臺“名市文化”和嵊州電視臺“現代教育”欄目合作,拍攝的剪紙教育專題節目播放后,使學校在剪紙教育中取得的成果響譽市內外。迄今為止,師生作品在國家級獲獎有4次,省級獲獎或發表31次,縣市級獲獎100余次。其中創作的作品中有反映嵊州民情風貌的,如《越劇十姐妹》、《嵊州名人》,也有反映民間藝術的,如《天女散花 》、《幽幽沈園》等。就在去年嵊州市民間工藝精品展中,該校的《越劇十姐妹》在本次展覽中榮獲金獎,還有許多作品于本次展覽中獲銀獎,銅獎。
(二)打造了一支合格的傳承人隊伍。在校本教材的開發過程中,教師們通過“拜師學藝”和“苦練內功”現在學校的傳承人隊伍,都具大專以上學歷,其中有2人本科畢業,一支高學歷、高素質的傳承人隊伍已基本形成。藝術教育課題的階段性成果有3篇在省級刊物上發表;有8篇在嵊州市級課改成果評比中獲獎;《小學生學剪紙》校本教材按計劃實施后,經過總結、論證,現已修訂為《越鄉剪紙》并已正式出版發行,相應的資源包也制作完畢。由此,學校已形成一種濃厚的科研氛圍,先進的教育理念已為教學實踐正確導航。
(三)弘揚了優秀的民族民間文化。學校利用剪紙其特有的民俗性,以剪紙教學為載體,使民俗教育的有關內容讓學生在剪紙創作中得以領悟,使民間藝術和本土文化得到了保護,使民族精神得到了弘揚。通過《民族剪紙》教材的課堂實施、特色彌新、師生創作的民族剪紙作品融合時代、相伴生活、栩栩如生,從而讓我們的孩子從小了解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受到民族精神的激勵,增強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綜上所述,剪紙藝術進課堂,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弘揚的需要,為剪紙藝術傳承弘揚、研究提高、活態保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發展的一種創新。
參考文獻
[1]陳小紅.兒童剪紙藝術的鑒賞[J].教育導刊.2000.2.
關鍵詞:工藝造物;發展;描述
中圖分類號:J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17-0144-02
自人類最初的意識誕生,造物或者說設計最初的形態就已經誕生了。在工業革命之前的漫長歷史時期,由工匠同時身兼設計師和藝術家及工程師,這一切都通過手工性的勞動來完成,手工藝活動成為溝通技術與藝術、物質與精神、實用與審美的最初媒介。而工業革命之后,標準化、機械化的生產方式使得手工藝的美蕩然無存。
一、工藝造物發展的歷史描述
(一)前工業時代的工藝
1、前工業時代工藝狀況
前工業時代在時間上是指第一次產業革命爆發之前,大部分造物活動由手工完成的階段。從歷史來看,最早的工藝造物是以滿足功能為目的的,由于條件局限,人們只能通過對自然材料施以簡單的加工,來滿足于日常初步的吃、穿、住、行,等初級的需要。隨著技術與審美的發展,人們對器物的認識逐步深入,于是訴諸于設計上也相應地有了更高要求。因此,在漫長的前工業時代,人類僅憑雙手和自然打交道。但正是這一雙最樸素的手構成了最直接、最人性的力量。手是人類文明歷史的起點,也是生命個體介入文化世界的起點。
同時,盧梭也曾在《愛彌兒》里說闡述過類似的觀點――在人類所有的職業中,工藝是一門最古老最正直的手藝。它在人的成長中功用最大,它在物品的制造中通過手將觸覺、視覺和腦力協調,身心合一,使人得到健康的成長。①
2、前工業時代工藝的分類及特征
本文參照張道一先生的分類方式,將手工時代的工藝大體上分為四類:宮廷工藝、文人士大夫工藝、宗教工藝以及民間工藝。
宮廷工藝,是為宮廷貴族們制作的。歷朝歷代,宮廷中設立多種管理工藝的機構、作坊,工匠數以萬計。由于階級的差異,在無視費用、選擇良材、不惜工本的前提下,工匠們制作出奢侈的、華貴的器物,在體現貴族們權威同時,還能再現他們的生活。
文人士大夫工藝以士大夫為主體或以其為服務對象。該工藝不僅僅以實用為目的,更以表現美為準則。此類工藝更加靠近于藝術,器物表現文人獨特的審美情趣和心理狀態,強調雅致的格調、閑逸的情趣。
宮廷工藝與文人士大夫工藝在形態上雖然都是工藝品,但是在這些工藝品中,“看”的因素要勝過“用”的因素,兩者多半都是供人欣賞的工藝,與一般民眾的生活無緣。
宗教工藝,主要是指佛教和道家的帶有濃厚宗教色彩的工藝。以服務于宗教為目的的工藝品具備一定的審美價值,具有濃郁的精神內涵。
而民間工藝是指以實用為第一目的,為服務于民眾生活而制作的器物。此類工藝與人們的生活聯系最為緊密,生產數量最多,而且價格更便宜。生產與消費相統一的民間工藝體現了實用與審美一體的基本原則,體現最貼近生活的美,反映勞動者最本真的情感。
3、前工業時代人與物的關系
(二)在漫長的前工業時期,探討工藝造物活動中人與物的關系,可分為原始造物階段和手工造物時代。“早期的人類‘制器造物’,實際上是借用和模仿自然物的功能和形態,是受自然啟發而主動地發現和發明,以改善人類自身的生存條件為目的的活動。”②古代社會,人類利用大自然唾手可得的物質材料如石塊、樹枝、泥土等,根據需求來完成打擊、采摘、投擲等活動。隨著人們逐漸認識自然、改造自然,造物活動進入手工造物時代。由于主體的個性和技術差異呈現出個性化、多樣化特征,造物活動注入手工藝人的心智,貫穿著個人的精神。在手工藝造物活動中,工具脫離了原先的閑置狀態,和掌握它的勞動者一道進入人的生活內部,和人的生命本體休戚與共。此時,人與物的關系表現為人逐漸征服物,物作為人的手工工具而存在,從而形成一種“握在手里用著”的“在手”③狀態,這種平常而樸素的手工勞動蘊涵著重要的人文意義,它意味著人和工具的“物我一體”關系的確立,這種關系肯定了“手”的人性力量,它始終保持“自然―人―社會”的生態與和諧。
二、機器奪權時代的工藝
(一)機械時代的工藝狀況
機器奪權時代是指工業革命發生之后以大工業生產方式為主、機器成為生產力發展的動力的時代。在第三次生產力革命后,人類勞動作品中手直接參與越來越少。高度的機械化、規模化帶來大量的實用產品,人類的物質需要雖然得到了極大滿足,但是當機械工業成功取代人力出現在勞動現場的時候,人文情感逐漸被剝離。
(二)機械時代的工藝特征
機械時代工藝朝著機械工藝和手工藝兩個方向并行發展,同時指向藝術和技術兩極。一方面,機械化生產代表技術的進步。1851年,英國舉辦“水晶宮”國際工業博覽會,集中展現英、美等國工業革命以來生產的產品,其中多為機械產品,這些產品樸實無華,價格低廉。另一方面,手工藝作為對抗工業化的方式,成為人們選擇逃避現實的一種精神寄托。
(三)機械時代人與物的關系
工業革命發生以后,人類造物活動的生產方式發生改變,日趨機械化、自動化的機器生產方式占主導地位。為了使工人擁有更高的生產效率,雇主努力改進機器,忽視操作者的易用性;為了能跟上機器的節奏,工人必須拼命從事技術水準很低的工作。機器成為生產的主宰,人成為受制于“物”的附庸。從電影《摩登時代》里我們就能窺探到機器的速度與效率對人身心的摧殘,“自動喂食機”將人基本的吃飯時間也“效率化”了。卓別林扮演的工人形象就如同機器上的零件,進行程序化勞作;標準化、機械化的工作方式磨滅了人的本性。
三、工藝造物發展的現代境遇
(一)新時代高技術與高情感的統一
當今的時代,設計已經從實體的、物質的文化轉向為越來越不可觸摸的非實體文化。人們已經從人與物的交流轉向人與機器的交流,從實體空間的交流轉向虛擬世界的交流。人們過去多數以傳統的“兩極對立”的思維方式理解世界,如天與地、主觀主義與客觀主義、感性與理性、人文與自然等。然而,在非物質社會,隨著信息的侵入,這種思維方式發生根本改變,物質與精神的對立似乎正在消失。隨著這種對立的消失,工具理性以及這種理性所依賴的邏輯原則也正在受冷落。高技術與高情感這一對立的兩極也隨之發生變化。
(二)信息時代人與物的關系的困境
隨著新時代的到來,以多媒體和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逐漸進步,使當代社會大眾的工作方式與交往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信息時代人與人、人與物的交流呈現互動關系,通過互聯網、手機等高科技設備,人們可以隨時進行遠距離溝通。但是在網絡世界里,時間和空間的距離已經模糊,網絡空間隨時都可以打招呼、報平安;網上的交談可以隨心所欲卻也拒人千里之外,沒有手握手眼望眼的感覺,也沒有白紙黑字,情感如同電腦屏幕一樣的蒼白。手機的便利性也沖淡了人與人之間見面的渴望,以直接交往為基礎進行的情感交流正在減少。手機、網絡等技術應用下的遠程交流,只是純粹的語言或圖文對話,使“身體的慣用語”的交流受到阻隔,造成了“身體”的缺失,信息和情感的傳遞“縮水”。
(三)后工藝時代的生成語境
從工業化到后工業化,手工藝的定位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調整的,同時人們不斷思索工藝與技術、設計、藝術的關系,不斷思考手工藝在后現代、后工業社會中的地位、屬性與邊界。
從20世紀50年代起,越來越多手工藝人嘗試翻越純藝術與手工藝的樊籬,興起一場“工作室手工藝”運動,西方手工藝人將先鋒藝術、實驗藝術的觀念、方法、風格移植于各傳統工藝門類,以期實現傳統手工藝的現代轉型。他們希望擺脫傳統“作坊”的束縛,步入現代“工作室”的運作模式,從而實現由“工匠”向“藝術家”的身份轉換。20世紀70-80年代,后工業化社會在西方發達國家初現端倪,設計領域也隨之出現了由批量化大生產向個性化、小批量、甚至單件化產品復歸的跡象。手工藝與藝術、設計的界限越來越模糊。翻開新千年的篇章之際,關于手工藝的不同學校、研究機構相繼更名,促使人們不斷思索手工藝在現代社會中的學科屬性、社會定位。例如久負盛名的美國手工藝博物館(American Craft Museum)④突然更名為“藝術與設計博物館”(Museum of Arts and Design)。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國際學術會議將焦點對準了手工藝發展現狀分析與前景預測。例如,2006年,美國“手工藝組織發展協會”以“創造價值、激發變革:手工藝的未來”為主題舉辦年會。2007年11月,加拿大舉辦“新工藝:手工藝與現代性”的國際學術研討會,旨在探討全球現代化進程中手工藝的社會定位與多樣可能性。2007年5月,當第10屆紐約SOFA展如期舉行之際,“后工藝”的概念由馬克?雷曼(Mark Lyman)提出。他在SOFA網站上發表了名為《工藝還是后工藝?》(Craft Or Post-Craft?)的短文,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后工藝”的概念,并宣告了“后工藝運動”的到來。在科學技術、文化發展、商業緊密結合的當今社會,工藝與技術、與設計、與藝術間的關系出現新的變化,逐漸形成一個工藝發展的新語境。
四、小結
面對信息社會的到來,大工業生產方式使得人們不斷處于被技術挾持的處境,高技術與高情感的矛盾再次暴露,我們需要在物質和精神現實之間找到新的平衡。隨著工藝造物的發展,人與物、人與人的關系呈現不同的狀態,由“物我一體”的手工造物,演變為機器時代“人役于物”,信息時代人與物的關系出現困境,進入“后工藝”時代,人與物的關系必然出現新的變化,“物我和諧”的手工藝必然獲得發展契機。
注釋:
①杭間.手藝的思想.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1:P19.
②趙洪江.設計藝術的含義.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5:P2.
③呂品田.動手有功.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論文:P45.
④美國手工藝博物館1956年由美國手工藝理事會的前身在紐約設立,長期以來一直被視為收藏、研究與推動當代手工藝實踐的中最重要機構之一.
參考文獻:
[1]杭間.手藝的思想.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1.
[2]杭間.設計道.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