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學會看病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般孩子生病了,父母除了著急,就是帶孩子上醫院。而課文中的這位母親原本想給孩子找藥吃,可最后又讓孩子自己去醫院看病。母親自己也不想讓孩子獨自去看病,可是這樣以后孩子離開了她,生了病怎么辦呢?所以,這位母親還是狠下心來讓孩子自己去看病。孩子回來后,母親很高興,兒子也學會了看病。
有人會說:“這一定是世界上最狠心的母親了。孩子生了病,不但不幫助他,還讓他自己去看病。”是的,有些人看了這篇課文確實會這樣說,可是,說這話的人有沒有想到:一味只顧溺愛孩子,孩子長大以后怎么辦呢?孩子會自力更生嗎?為此,我的回答是不會。如果我有孩子,我也會讓她盡量多做一些她所力所能及的事,不會溺愛她的。我認為,課文中的母親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母親,因為,她讓自己的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這樣,孩子以后就會自己去看病,即使父母不在家也沒關系。這篇課文讓我想起了幾個月前的事。那天,我們家來客人,爸爸媽媽要包餃子。爸爸在削蘿卜的時候,對我說:“來,讓你試試。”我接過削皮器,小心翼翼地削了起來,蘿卜被掉皮后,露出了雪白的“衣裳”。接著兩個、三個……餡和好后,媽媽喊道:“快來包餃子”。我正在玩游戲,不想“半途而廢”,但我還是極不情愿地跟著來包餃子。吃餃子的時候,爸爸媽媽都夸我包得好,我開心極了!現在,我終于知道了,爸爸媽媽是在鍛煉我,教會我生活的技能。我要感謝他們。
《學會看病》這篇課文讓我知道了,爸爸媽媽無論讓我們做什么事,都是為了我們好,他們是要讓我們學會獨立生存的能力。
六年級:美麗的射手公主
心理專家說:即使再有經驗的大夫,也一定要做各類檢查看到數據才能下診斷,對于不能確診需要轉到其他科室再檢查的病人,會告知病人生病原因的可能性,讓病人繼續排查到原因后對癥下藥。而我們習慣有先入為主的想法,認為上一任醫生說的都是對的,下一任醫生應該像接力棒一樣,按照上一任醫生的說法繼續給自己看病。如果現在的醫生和上一任醫生說得不一樣,就會產生困擾,不知道該聽哪位醫生才好,對自己的病就更茫然了,不知道再掛什么號,找什么醫生。對于這樣的情況――
首先:要接納每一位醫生的建議。聽聽醫生都怎么說,雖然感到很奇怪,內心很著急,也不要進入“死胡同”,找身體生病的原因就像是做選擇題,有很多的可能性,每條似乎都模棱兩可,但不代表是正確答案。我們的心態應該是,每找到一位醫生幫助我們排除了一個可能性,我們就應該感到高興,少一個選擇就離正確答案更近了。
下一步:再問問醫生是不是還有別的可能性,繼續排除下一個問題,直到把正確答案找出來。
4個心結不能要!
面對醫生,我們的心理很復雜,所以,我們習慣找熟人,還喜歡找不同的醫生確認,更經常抱怨醫生為什么那么冷酷……,可是,你知道在這些背后是哪些心理因素讓你如此糾結么?
我們對于醫生的依賴信任與害怕擔心是同時并存的,疾病會帶給身體上的痛苦,而這種痛苦會加劇心理上的焦慮,害怕自己好不了,或者不能很快好起來,特別希望能夠趕快找一個有經驗有醫德的醫生為自己解除痛苦。帶著這樣的害怕擔心以及期待來到醫院時,希望能夠掛專家教授號,實在掛不到也要找老一點兒的醫生。找專家或老醫生看病從心理層面上看,其實是在安撫自己的情緒,緩解自己的心理壓力。
生病時我們的身體軟弱無力,精神狀態十分低迷,心中的無助感會尤為強烈。帶著無助的感覺去看醫生,心中就會特別期待醫生能夠對我們更溫和一些,更理解一些。而醫生每天會面對幾十個不同的病人,有時可能無法細致地顧及到你的一些感受,這難免會讓你覺得很委屈很失落。其實,一個職業的醫生對病人是需要做一些情緒隔離的,因為過于情緒化的醫生很容易給治療帶來更大的困擾。
也許你覺得醫生沒問自己幾句就讓去做檢查或者就開方子,是不是太敷衍草率了,自己覺得還沒講清楚呢!很多人愿意找熟悉的醫生就是想避免這樣的情緒沖突,希望能得到醫生更多的關心和理解。實際上,作為醫生來說,沒有熟人和陌生人之分,只有聽話的病人和不聽話的病人。
有時候也會有這樣的狀況,去了好幾個醫院,看了好幾個醫生,甚至跨越了千山萬水,醫生說你有事你要質疑,醫生說你沒事你還是要懷疑,而這源于對醫生的不信任。請相信正常情況下每位醫生都會幫助病人。對于自己的家庭狀況也可以讓醫生有些簡單了解,以便醫生會在你能夠承受的范圍內給你開藥治病。
綠色通道與醫生溝通無障礙
與醫生溝通其實并不難,下面的3招就為你提供了簡單快捷的溝通通道,包學包會――
看醫生是為了讓我們更健康,這個健康不僅僅包括身體上的,還包括心理上的。現在軀體的疾病越來越多,吃藥吃不好,就是因為癥結在心上,不能好好地看待周圍的環境,周圍的朋友。相信專業人士,就是相信自己會好起來,懷疑他人,就是懷疑自己無法康復。好心態收獲好心情,好心情可以相互傳遞,醫生看到好心態的病人自然會受到影響,對于你的治療就會更加有信心有耐心。你希望醫生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醫生。
以學生為主體,結合學生的生活經歷與生命體驗為主,以"說"與"讀"形式去展開,讓學生在閱讀中受到不同情感的熏陶,打開學生思想心扉,啟迪和暢談對母親的無比真愛。
2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2.1學會運用11個生字。聯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的方式去理解"打蔫、艱澀、殘忍、喋喋不休、按圖索驥、忐忑不安"等在文中的詞語釋義。(家庭作業:預習不懂的字詞句。)
2.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主題所包含主要用意。
能力目標:學習作者通過人物語言和心理活動等描寫來表現人物,體會母親當時的感情變化。
情感教育:朗讀課文,體會母親對兒子的博大的愛。積極引導學生認識母愛的存在,更應在新環境下懂得母愛,面對學習付出學習的責任。
3教學重難點:
重點讓學生了解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的句子,從中感受母親的愛子深情。
難點結合文意的表達,自己是否能真情實意寫一寫對母愛方面的好句來,引導學生全面認識母愛。
4教學任務:
激勵學生磨練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面對生活,要學會堅強處事,提高自己的人生價值。
5教學流程
教課前設計我自己先對班上無母親的孩子進行思想溝通,教育他們面對生活,要學會堅強,提高自己的品質和人生價值,使得這些學生的心靈不受到思想創傷。懂得教師所設計課的目的,讓更多的學生結合文意受到不同的思想熏陶,啟迪學生懂得"母愛"。如若談母愛時,聽聽其他同學的說法。從而知道作者筆下的學會看病所表達的真正含義。
創設情境,說"母愛"
⑴欣賞歌曲《媽媽的吻》,讓同學們從思想上感受到母愛的偉大。
⑵用精煉的語句講故事,敘說"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都曾經有過這樣的體會,請把你知道的或你親身體驗到的有關"母愛"的故事講給自己小組同學們聽一聽。并推薦演說好的學生在課前五六分鐘去說,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以便提高寫作技能。
⑶導入新課再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
教師引導。關于"母愛"的話題是很多的,但每個人的經歷不同,從母親那里感受到的"愛"也各自不同,老師相信你們能把你自己感受到的母愛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表達出來。可以用一些修飾詞、感悟后的語言,唱有關母親歌,或制作小禮物等方式表達母愛……引入話題:同學們,母愛是無私的,也是偉大的,更是無微不至的。可是有這樣一位母親,當兒子生病發燒的時候,做過多年醫生的她不但不在家里給兒子找藥治病,反而逼兒子獨自去醫院看病。思考問題:那位母親到底愛不愛自己的兒子?她當時又是怎么想的呢?你們覺得這位母親咋樣?她為什么這樣去做?她處于什么目的?
請跟隨熟悉的音樂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學會看病》這篇課文,體會看病所表達的真正含義是什么?
閱讀課文,懂"母愛"主題的含義
⑴解決生詞 自讀課文時,先單獨后合作方式解決:默讀、朗讀、速讀……重點理解"打蔫、艱澀、殘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圖索驥、忐忑不安"等詞語
⑵感知課文內容 對學生提出的不懂語句問題引導學生理解。(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采取合作與引導理解為主)
⑶感悟句意
① 按要求再讀課文:邊讀邊勾畫出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的句子
②對畫出的句子反復讀幾遍,自己先感悟母親的感情變化。決定──猶豫──心軟──后悔──擔心──磨練──勇氣
心理變化語句出示,有感情地再朗讀語句,仔細體會當時母親的感受。如"我的心立刻軟了。是啊,孩子畢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母親的心軟)"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親,在孩子有病的時候,不但不幫助他,還給他雪上加霜。"(深深自責,不應狠心)"我知道應該不斷地磨練他,在這個過程中,也磨練自己。"等語句(磨練的是一種"意志"帶來了以后的精神財富)
⑷同桌分角色朗讀課文 傾訴體會,升華情感
⑸談談讀后的體會讀了課文,把同學們把想要表達的話說出來:文中的母親或兒子;或聯系自己的父母親去暢談
⑹拓展延伸謝"母愛"傾訴情感讓學生用最簡練的話語表達
⑺板書設計:
決定-猶豫-后悔-擔心-堅定
母愛
⑻學習收獲:通過學習這篇課文你學到了什么?
⑼教學反思
6作業。
聯系實際,贊"母愛"。
寫一寫:自己學了課文后的體會,用最簡潔的3-5句話寫下來
關鍵詞:仁者愛人;學習;醫患
我叫徐光華,祖籍河南,生于陜西,退休于清遠,現在廣州仁愛醫院上班。是主任中醫師,廣東名中醫,先后在國內外雜志上70余篇,出書5本,有《金匱要略新編》,《千金診法釋評》,《千金養生秘訣》,《徐光華醫學論文集》,《徐光華醫文集》。獲兩項國家專利,3項市級科技進步獎。
我于1946年7月16日出生于陜西省渭北高原的白水縣堯禾鎮周家村,當時那里缺醫少藥,我的祖父母都因病去世,從小我就立志要當一個好醫生。司馬遷說:"人之所病,病疾多;而醫之所病,病道少。"《內經》說:"病非不治也,未得其術也。"我認為:要當一個好醫生,首先要努力不斷地學習專業知識。中醫學校畢業后,數10年來,我一直堅持有患者看病,沒有患者看書,珍惜寶貴時間,絕不擅離職守的習慣,對中醫藥經典與歷代名醫的書,以及與治病相關的西醫書我都讀。我個人的愛好就是愛買書,愛讀書,愛總結,在個人存書上也較有名氣,也曾獲《健康報》,《衛生報》中醫讀書知識競賽獎。
社會在發展,歷史在進步,醫學知識也在突飛猛進,只有努力學習,才能與時俱進。雖然我現在已經68歲了,從醫也已50年了,可我總覺得作為醫生除了有良好的醫德外,還要具有高明的醫術,不學習怎么行呢?衛生部"十二五"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教材、國醫大師的有關資料、全國高等學校8年制臨床醫學專業第二版教材以及13版《實用內科學》等,都是我學習與提高的內容。
診治患者 盡心盡意:
我是這么認為的,我們基層醫生,首要的任務,就是給患者看好病。我是從農村出來的,是黨培養出來的醫生,現是中國農工黨黨員。對待患者,一定要全心全意為他們著想:講話要和氣,態度要和藹,檢查要認真,治療要合理,關鍵是有效。尤其是我們這些老中醫,患者找我們,抱有很大的希望。我們更應設心處地地為他們診治。如白云區的患者陳生珍患了崩漏病,找西醫婦科經診治,檢查發現有炎癥,炎癥好了,陰道出血依舊不止,介紹到內科,經各種檢查與治療,無效。后來,她抱著試一試找我診治,我結合她的既往資料與治療經過,進一步詳細診查,認真分析,認為她是氣不攝血所致,予生脈兩地飲,配合參脈針靜點,使這位用了8000多元沒有治好的病,不到10d,花了不到800元就好了,還送了我一面錦旗呢。對于患者來說,講究效果,對癥下藥,而不亂開藥,以減輕他們負擔,這是我們醫院與醫生應該遵循的宗旨,也是我們良好醫德醫風的具體表現。如果一個醫生能始終堅持按證醫學的原則和方法制定的《臨床實踐指南》對癥下藥,堅持高效,廉價,安全、少副作用的準則,這才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好醫生。也只有這樣,患者才會相信你,來找你。醫院才能興旺,發達。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現代生物學技術迅猛發展,臨床診療技術空前進步,一方面大大提高了臨床各科診療水平,另一方面使各大專科在目前三級醫院中獲得迅速發展[1]。可是,由于許多專科醫生看心不看肺,看肝不看胃,給許多復雜疑難病的診治帶來了不便。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這些醫生應從多科入手,中西結合,各科協作,就能給患者就診提供方便與幫助,不致他們無所適從,不知該看那一科;同時,也為自己提高治療效果創造了條件,打下了基礎。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是身體上,精神上和社會適應上的完好狀態,而不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當今社會,人們為了生存,工作十分繁忙,精神壓力非常大,心理病精神病與日俱增;致使婦女月經不調與男女不孕不育病日見增多。作為一個醫生,除了看病外,還要做思想工作,學會看一些心理病,這就是醫學向"生物-心理-社會"模式轉變的根本原因[2]。
參考文獻:
如今的醫學技術已精確到細胞診療,醫生的工作演變成去除異常細胞,存留正常細胞。這種細分固然為醫學帶來了蓬勃的發展,但也演變出很多問題。
學科細分十宗罪
分科過細的首要問題就是,導致本學科醫生已經不會其他學科的知識了。我擔任西京醫院第五任內科主任時,能搶救心臟病患者的醫生,也有能力搶救消化類疾病的患者;而現在內科分為消化科、呼吸科,各科室僅會搶救本科室的患者。
其次,患者成為醫生眼中的器官。一位患者來到醫院,導診員按其病變器官將他分到了各個科室,可以說每位患者都是提著自己器官來就診的。中國很多醫生缺乏整體觀念,他們的眼中只有生病的器官,看不見生病的人。
第三,疾病成為癥狀的代名詞。眾所周知,某種疾病的發生會伴有特定的癥狀,但是這些癥狀的出現,卻不代表此種疾病的發生。一位患者患有八種癥狀,高水平醫生抓住其中一種重要癥狀進行治療,其他癥狀隨之迎刃而解;低水平醫生將八種癥狀分別治療,藥開全了,但最終患者死了。
第四,臨床成為檢驗。很多醫生均表示,倘若不開檢驗單,便會遭到患者的質疑,結果導致“寧可錯查三千,不肯漏掉一項”的現象。醫生為患者診療,不先進行查體,而是檢查先行;患者同樣如此,本人不去醫院,而是由患者家屬將其檢查報告交予醫生,現代的病歷是由化驗單組成的,醫生依此予以診斷。然而,僅檢難治。
第五,醫師成為藥師。隨著醫學的發展,藥品的品類不斷增多,逼著醫生們成為藥師。一位醫生為發燒的患者開了紅霉素,護士到藥房取藥。紅霉素售罄,藥房問:“柔紅霉素要么?”護士誤以為柔紅霉素是新一代紅霉素,其實柔紅霉素是抗癌藥。
第六,心靈與軀體分裂。現在人的心理緊張度不斷增高,這時,醫生不僅應會治病,還要學會治心病。一個女孩從五樓摔下,腿骨折了,醫生為她接好骨便遣她回去,這不算治好。她的摔傷是由于失戀造成的,醫生僅治標未治本,她回去還會重蹈覆轍。
第七,醫護配合不佳。我們常說三分治療七分護理,同樣一位患者,由兩個不同的護士護理,結果不同。在不久的將來,報考護士應比報考醫生的分數更高,護士的收入也比醫生更多。
第八,西醫與中醫相互排斥。西醫與中醫原本互不干涉,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卻變得勢不兩立。西醫對患者說:“您要相信科學。”他們認為中醫不科學。中醫說:“我們是在人身上得到的體會,不像西醫在老鼠身上見的陽光,未必能給人帶來溫暖。”
第九,重治輕防。一位預防醫生所做的事情是千百位醫生無法匹及的。疫苗的誕生將全世界的天花消滅了,因此,預防勝于治療。
第十,城鄉醫療水平拉大。現在為什么會看病難、看病貴呢?因為村醫看不好病,城市醫生看不了病。農村醫生水平低,只能看普通疾病;而城市醫生每人僅會看一種病。一個治療骨折的醫生帶領團隊到農村義診,基本沒有用,因為農村骨折患者很少,而他們又不會診治其他類型的疾病。
整合發展
如今,學科的細分已無法滿足科技與醫療的發展,醫學亟待整合。
整合醫學不同于全科醫學。全科醫學相當于A+B+C,各學科都會一點兒,卻都不精通,所以最后為和,解決的是看得了病的問題;整合醫學相當于A×B×C,將各行業高精尖的技術集中到一起,取其精華,解決的是看得好病的問題。有人說,全科醫學是萬金油,那么,整合醫學就是百萬金油。
如何發揮整合醫學的優勢?
首先,應舉辦整合醫學會議。未來的學術會議,不應是一個專業的專家學者進行交流。同一專業的醫生開會,基本解決不了大問題。能夠治療的疾病都已治好了,不能治愈的疾病依舊無法突破。我們應將病理、生化、微生物等不同領域的學科集中起來,共同對某一種難治的疾病進行研究探討,這樣才利于醫學的發展。
其次,應編撰整合醫學雜志,讓各學科專家共同研究一種疑難雜癥。中國醫生開藥的隨意性很強,一位患者到十家醫院就診,只有一家醫院所開藥物是絕對正確的,其余均存在問題。如何保證全國醫生的藥方正確?需要有全國范圍的臨床合理用藥的整合醫學叢書。
第三,成立整合醫學研究所。第四軍醫大學已成立了八個院中院,將相應的內科與外科整合到一起,并設有獨立的門診和急診,打破了患者去醫院就診,內科、外科、中醫科、理療科皆可治療的局面。通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最終得到一個適合患者的治療方案。以人為本的整合醫療,也正是患者需要的。
極端傷醫殺醫事件的頻發,與政治經濟、法治環境、民眾文化與信仰環境等諸多因素相關。大的環境一旦形成,短時間內難以改變。醫界一定要明確認識:第一、對于“醫院暴力極端事件”,要準備打“持久戰”,要“警鐘長鳴”;第二、雖然我們不能改變大環境,但可以改變自身的“微環境”,在很大程度上,醫院暴力以及極端惡性事件是可以預防的。
談到預防,為了便于理解,我們套用一下“疾病三級預防”的概念進行表述。
一級預防:沒事不找事
講“一級預防”,一定要對疾病的致病因素有著深入的認識。但是,這個方面沒法說太多……我們干脆跳過去,講些結論性的東西。
首先,看病,要正兒八經給人家看。我們反復強調注意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全力避免發生醫療事故,尤其是一些低級錯誤。
第二,看病,要學會看病人的“家”。在這個社會轉型時期,特別注意善待中低收入、特別是貧困線以下的群體。對于那些“砸鍋賣鐵”、賣房子來看病的病家,在使用昂貴的重大藥物、重大手術等方面,一定高度謹慎。沒錢的人,按照沒錢的辦法治;有錢的人,按照有錢的辦法治。若是你把沒錢的人按照有錢的辦法治,那你就離死不遠了。
第三,看病,要學會看病人的“人”。特別要注意觀察患方有無精神心理障礙、有無對診治的過高預期。要多給患者安慰,多與患方溝通。平日里,你對給他幾個微笑,他就不好意思砍你…
上述幾個方面的培訓教育,大家平時接觸比較多,我就不再贅述。我想針對“醫院暴力極端事件”的“好發季節”和“誘發因素”重點討論一下。
這些年處理各類醫患糾紛和醫院暴力事件過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醫院暴力沖擊的整體形勢是否可以預測?我曾繪制過國內醫院暴力極端惡性事件的年度走勢圖,有波峰有波谷,就像股票的K線一樣(不同之處是,醫院暴力極端事件走勢終年呈“高位運行”態勢)。我一直堅信,這個曲線的走勢是可以預測的,但還沒找出特定的預測指標。不過,我認為具體的指標不在醫界范圍之內,而是與經濟形勢、重大節點等有關。
肯定有朋友會說,既然不知道預測指標,那么關注醫院暴力極端惡性事件的走勢有啥意義?當然有意義。目前醫院暴力極端惡性事件的走勢中,明確呈現出“慣性特點”或者某種程度的“破窗效應”:一旦出現惡性事件,那么后續常常接二連三地發生。所以,現在只要連續出現傷醫事件,醫療機構就要意識到“好發季節”來臨了,就有必要馬上提升“預警級別”!
如果對近年來國內發生的醫院暴力極端事件進行分析,我們會發現,在施暴者身上常常有著各種社會科學領域矛盾的“累加”:經濟狀況極差、家庭不和、社會支持不足、信仰缺失、性格缺陷等等,最后再加上慢性(重大)疾病無法治愈的痛苦。由此可見,在目前一個時期,醫界有必要加大對社會科學領域知識的學習,不要傻傻地成為這些巨大矛盾的“接盤者”。換句話說,在診療適應癥的把握上,不但要注意“病理生理適應癥”,還要注意“社會科學適應癥”。幾十年前可以進行的某些高風險治療模式,如今是否依然能夠做?這是個問題。因為,社會支持程度、社會信仰氛圍都發生了巨大變化。一旦出現問題,隨之而來的極端事件對醫院或醫生個人可持續發展的打擊,都是毀滅性的。
二級預防:矛盾不激化
二級預防是“三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在預防極端事件方面,可以尋求“有關部門”的幫助。一旦發現醫患糾紛中當事人有過激舉動的傾向,可以立即報告“有關部門”。但是,真心希望他們有一顆“作為”的心。我們還是要來談談我們自己該怎么辦。
醫院暴力極端事件的“二級預防”,就是最大程度地減少暴力對抗的發生。要做到少打架、或者不打架,在已經發生的醫患糾紛中識別出那些有可能拿刀來砍人的主兒,并及時進行有效干預,避免出現極端事件。
“早發現、早診斷”的核心就是“評估”。近年來國內發生的多起傷醫殺醫極端事件,往往被很多人描述“毫無征兆”、“防不勝防”,這樣的結論讓醫務人員頓生恐懼。醫院暴力極端事件真的是“毫無征兆”的嗎?其實,單就醫院暴力而言,國外早已有了較為成熟的風險評估指標:例如,患者表現激動或者不安、患者出現抵制建議治療的行為、患者存在威脅或暴力行為史、患者的朋友或者家屬出現暴力行為、有藥物或酒精濫用史等等,可謂“萬變不離其宗”。所以,醫院暴力極端事件并非“毫無征兆”,而是我們沒有充分認識。
我們重點來談更為可怕的“極端事件”的預防,這里更是有很多“蛛絲馬跡”可循。一些長期從事糾紛處置、有經驗的“老醫務”都知道,醫鬧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反而是某些鬧得不太厲害、但有些偏執或行為異常的人。這些人之所以能夠引起醫務管理部門高度緊張,主要是因為,經過評估,經常會發現他們的精神心理狀態嚴重扭曲,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性格缺陷和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加之我們前述的“矛盾累加”,他們對社會、對未來已經產生絕望情緒,極易出現極端行為。
更為麻煩的是,當前這個時期,很多人沒有信仰束縛,不懂敬畏,一旦絕望就以極端形式報復社會。我們在處理與此類人群的糾紛時,一定要特別當心,要與“醫鬧”區別對待。首先,確保“不刺激”原則,與此類人員溝通一定要有足夠耐心,切忌言語刺激。其次,與對待“醫鬧”應采取的強硬態度不同,對待此類人員,要盡量靈活化解。我們要注意,對于此類人群,單純地講道理都白搭。化解的要點在于重建他們的生活希望,最起碼不要讓他們在醫院徹底絕望。
所以,有時即便醫療上沒有過錯,也可以給予適當“補償”。說白了,并不是所有來醫院吵鬧的人,我們都應該給他錢,還是要講法治的。但是,一旦我們“診斷”出對方有某種程度的“精神障礙”時,這錢是必須得給了。我喜歡開玩笑說,在預防極端惡性事件方面,一定要相信人民幣是可以治療重癥精神障礙的。給的越多,療效越好。這個道理大家必須得想的通,在當下的無序時期,要學會感悟“舍得”。
記住,對于那些時代造成的絕望群體,我們一定不要成為壓彎他們的最后一根稻草。
三級預防:有事趕緊逃
三級預防主要是對癥治療,可以防止傷殘,提高生存質量,延長壽命,降低病死率。
當然,在第三級的預防之中,還是要非常注重安保力量的作用。那個古今中外史無前例的“每20張床配備1名保安”的治標不治本的指示要求,雖然把醫院變成了一座座“軍事要塞”,但在目前來說,醫療機構確實很有必要強化“人防、物防、技防”。而對于醫護人員,我們要說:逃跑。這是預防被砍的最后一招了,極為重要。
在醫務人員個人防護技巧方面,我推薦一下國內醫務同道出品的《醫療工作場所防止暴力行為中國版指南》。這份有著本土特色的指南,在“逃跑”、“防御”、“抵抗”等極端暴力三級預防的各個具體方面,都有著極強的可操作性,建議同道們研讀一下。在這里,我很想著重強調,我們的醫務人員,在危急時刻,一定要頭腦清楚,不要逞一時口舌之快、不要追求一時的“尊嚴”。在屠刀面前,要勇于逃跑,保命要緊。實在跑不掉,再進行頑強抵抗。我們絕對不要求大家在危險面前“保護公物”什么的:不會保護自己的人,我們根本不指望他能保護醫院。
在醫院內部培訓的時候,我很明確告訴我們的高級知識分子們:逃跑,是對生命的愛護,是一種可貴的職業素養。
走在大街上,偶爾會看到公交車旁一哄而上的擁擠人群,人們似乎已經忘卻排隊這種有序的等待形式了;醫院的診室是醫患交流、病人有限暴露隱私的安靜場所,有時卻變成了“菜市場”,醫生周圍站滿了迫不及待、眉頭緊皺、坐立不安的人們;為什么醫患雙方是目標本應一致的朋友,卻屢屢對簿公堂?今天,相當多的人們生活已不再窮困,為什么卻總感到不快樂? 焦急、抑郁、憤怒、仇恨等情緒已是當今威脅人類健康的最大殺手,殊不知正是這些惡劣情緒在悄悄地吞噬著人們的肌體和健康。
作為醫生,我和病人打交道已30多年,在就診的人群中,至少有30%~40%的“患者”并未患上真正意義(即符合疾病的診斷標準)的疾病,他們到醫院來,是因為他們總感覺不舒服,希望醫生給他一個承諾,一種安全感。但是,世界上的事情瞬息萬變怎可預料,其實真正的安全感存在于每個人的心中。就健康或疾病而言,都需要一個好的精神狀態,糟糕的情緒并不能改變現實,而積極的心態有可能指導人們采取更理性的行動,獲得十分圓滿的結果。一位美國名醫在他的一本關于診斷疾病的書中幽默地指出:如果您總是悲傷,您的內臟就會流淚。在精神病學的領域中,這種現象被稱為“軀體化障礙”或“心身性疾病”。人永遠不會預先知道這輩子自己的能力有多強,到底能做多少事,但是可以斷定,如果您總是處于一種惶恐不安、浮躁擔心的情緒中,不僅不會有健康,而且必將一事無成。
說到“看”醫生,也應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醫生不是神仙,不是算命先生,不可能洞察今后發生的一切。同樣,人也不會成為可供拆卸的機器,即使能拆卸,即使能移植,也會碰到新老器官是否能相互適應的問題,也會出現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所帶來的不良后果。醫生沒有本事在短時間內區分您的情緒感受和真正疾病之間的關系,只能通過不斷的檢查來診斷您只是不舒服或已構成一種疾病。人們在抱怨醫療保險費用入不敷出,在譴責看病難、看病貴的同時,有否想過,在這種現實背后,情緒的焦躁和不快樂將必然產生重復的、高額的檢查費用和不良的醫療結果。
華人看病要技巧
東京協和醫院院長嚴俊醫師認為,面對貴族化醫院日趨增多的情況,華人找醫院看病得有技巧。
據曾在多家國立醫院工作的嚴俊醫師介紹,在日華人看病喜歡找大醫院,認為大醫院讓人安心。其實,日本的大醫院也各種各樣。就拿許多知名的私立醫院來說,表面看來和其它一般醫院沒有區別,但實際上這些醫院對沒錢的外國人是有歧視的。
有多年臨床經驗的嚴俊耳聞目睹了不少在日華人看病時的遭遇。
有一華人到東京的某私立醫院看病,吃過醫生開的藥后,有很強的過敏反應,感到呼吸困難。再次到醫院后,醫生堅持不讓病人住院,告訴病人回家休息就可以,病人只好返回。第二天,病人不見好轉,家人把病人再次送到醫院時已是奄奄一息,那家大醫院不得不讓病人緊急住院。病人后來得知,因為這家醫院住院費很高,單間須交7萬日元,這筆錢不能用醫療保險,醫院看他是外國人,即使住院也無油水可撈,不愿給他認真診療。
另有一個華人感覺自己肚子疼,到一家醫院診治。醫院不按照正常的檢查程序,病人一去,就要給病人做胃鏡,結果什么病也沒檢查出來。后來病人病情不見好轉,找到嚴俊后,嚴俊用手觸摸,就能感覺到肝臟部位有腫瘤,經過B超檢查發現已經是肝癌。嚴俊說,因為做胃鏡檢查費用較高,醫院只想給病人做胃鏡賺錢。其實按照一般的檢查程序,不用先做胃鏡。
嚴俊還遇到一位華人因患糖尿病,經常會睡不著覺。通常情況下,這種治療是要打胰島素和服用安眠藥治療,但這位華人患者到某私立醫院看病時,醫生什么也不給看,讓患者去看精神科。
嚴俊是消化道疾病的專家,他說,大多數胃潰瘍和腸潰瘍患者是因為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這種病情只要用藥做“除菌”治療,多數人是可以痊愈的。許多胃潰瘍病人到大醫院看病時,醫生應該做“除菌”治療,但他們卻不做或故意“除菌”不徹底,這讓許多病人誤認為自己的病“不能根治”。
“在日華人多數的觀念是,以為病人就是醫院的客人,對客人當然要認真診療。其實不是這樣的,多數醫生不喜歡這樣的病人,他們更喜歡有錢人。”嚴俊說,還有的病人在某家醫院住院期間,連主治醫師都沒見過一面就出院了。
面對貴族氣息日趨嚴重的日本醫院,在日華人無力改變,但看病時掌握技巧還是可以達到既能少花錢又能看好病的目的。嚴俊介紹了看病時要注意的幾個方面:
第一,大病盡可能去公立醫院。國立醫院的醫生一般每年2000萬日元收入,而私立醫院剛去時只有600萬,醫生不得不想辦法多掙錢,所以日本醫生收“紅包”現象也很普遍,這樣醫院也有收益,醫術高的醫生也能被吸引過來。日本的醫療制度已經捉襟見肘了,許多大醫院僅靠門診接待病人,病人越多越虧錢。私立醫院的醫生收入一般和醫院收入及“營業額”掛鉤。醫生更希望病人是有錢人,醫院則是一個特殊療養酒店。雖然經過醫療改革,公立醫院也染上了貴族氣息,但是還不像私立醫院那么嚴重。另外,私立醫院的高價收費,在門診是顯示不出來的,病人一旦住院,費用會非常高。醫院掙不了一般病人太多錢,可能會耽誤病人。
第二,注意醫生的專門性。日本醫生資格雖然不好取得,醫生地位也很高,但實際上整體水平是參差不齊的。病人去大醫院,稍留意一下都會看到有“專門醫生”的簡介。日本的“專門醫生”資格是經過相關學會考試后取得的,這個資格是厚生省承認的。能取得這個稱號一定是在這個醫療領域有比較豐富的臨床經驗。患者就醫前,可先在醫院查看“專門醫生”的履歷、資格、臨床經驗等,最后再根據“專門醫生”的出診時間選擇診療。
第三,不能確認病情可先選擇小醫院。日本人很聰明,有什么病先去診所型的小醫院,如果因為設施等原因不能治療,再讓醫生介紹到大醫院。因為醫生間都有一個醫療網絡,通過好心的醫生介紹,比自己亂投醫保險得多。
看醫生比看病更重要
赴日華人不斷增加,目前已經突破70萬大關,照此勢頭增長下去,很快將超過在日朝鮮、韓國人,成為日本第一大外國人群體。人數增多,問題也多,其中比較突出的就是在日華人在日本看病難問題。
中國女醫師協會副會長、NPO法人日中醫學交流中心副會長兼事務局長樸順子教授指出,在日華人看病難問題比較突出,這表明在日華人的醫療意識今后需要有個徹底轉變。其實健康體檢比看病更重要,人如果得病了就什么都晚了,也就是說,看醫生比看病更重要。不要覺得你有病才去看醫生,你要定期去看醫生、去找病,要有長遠打算。
日本的公、私立醫院遍地都是,但是可以用中文交流的醫院、醫療診所寥寥無幾。由于很多在日華人還不太懂日語,聘請日語翻譯的費用又很高,如果找不到會日語的朋友陪伴前往,一旦生了病,他們都不愿意去醫院看病,生怕自己表達不清楚,病沒看好,還會越弄越糟。久而久之,在日華人健康、醫療問題也就日漸突出。
為了解決旅日華僑、華人在日看病難問題,在中國駐日本大使館、中國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中國醫師會及日中友好協會等機關團體的大力支持下,由NPO法人日中醫學交流中心與日本麻田綜合醫院共同發起,在東京廳谷區JR山手線代代木車站附近設立了醫療法人社團日中友好醫院。日中友好醫院于2007年1月9日在東京正式營業,至今已經過去一年,這是目前日本第一家專門面向在日華人的醫院,可以用中文為在日華人提供醫療服務。
樸順子說,去年2月底日中友好醫院曾經接待過一名在日立高新技術公司駐北京辦事處的患者,該患者患有過敏性支氣管哮喘和蕁麻疹。在中國患病3年,一直沒有辦法治愈,日本同事曾勸他來日碰碰運氣,但他一直擔心語言溝通有障礙而沒有成行。后來得知日中友好醫院成立的消息后,他先后三次來日治療,現在該患者的癥狀基本消失,再次精神煥發地投入工作。該患者不僅對日中友好醫院有經驗豐富的專科醫生深表驚訝,而且對該醫院先進的醫療技術也贊嘆不已,最讓他滿意的是該醫院能夠提供中文服務,這為不懂日語的患者打消了心理障礙。
樸順子還表示,目前不僅在日華人、日本人來醫院求醫問診,包括澳大利亞、法國、意大利等第三國駐日的外國人也經常來日中友好醫院求醫問診。而殘留孤兒則更是常客,他們不僅來醫院看病,而且來此傾訴他們的病情,殘留孤兒及其后代更是把日中友好醫院當成問訊處,有什么健康、醫療問題都來此咨詢。為此,為了既方便在日華人看病,又可以解決大家的心理之憂,日中友好醫院去年自9月初起,在NPO法人日中醫學交流中心開辦專為在日華人的免費健康醫療咨詢。
前幾天,一位華人女性患者來醫院看病,醫院的張院長看了她的病情后嚇了一跳。原來那位女性患者雖然很早以前就牙痛難忍,但即使腮幫子都腫了她也不去醫院,硬忍了一個多月。一些新華人得病后用在中國藥店買的常用藥品“抗”一下,有些人則盲目地到“地下”診所診治,不但花費不菲,而且耽誤了治療。樸順子認為,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如果不相信門診、專科診所,可以到大的醫療法人醫院去就醫,日中友好醫院也可以為在日華人及就職者推薦日本專家會診,每周六還邀請東京女子醫科大學專家出診,接待在日華人疑難病患者。
華人就醫萬花筒
日本政府放寬對在中國完成醫學本科教育者的行醫資格審查后,華人醫生隊伍在悄然壯大。據同行估算,現在僅東京圈內,就有來自大陸的華人醫生30―40人左右;獨立開業行醫的有三四家,加上在池袋、新宿地區的來自臺灣的華人開設的醫院,現東京地區的華人醫院已近10所。
有醫就有患,在日本立足后的華人醫生們,聚到一起的一個熱門話題就是想利用自己的醫術為華人社會做點事。因為大家都是華人,深知華人在異國打拼的艱辛。當然在為華人患者看病時,利用自己的語言優勢,和患者自由溝通,也為華人患者解決了不少問題。但在為華人患者診病時偶爾也會遇到的一些非常具有華人特色的小插曲又讓他們哭笑不得,頗為尷尬和苦澀。
一位華人醫生在一家大醫院工作,一天來了一位殘留孤兒患者。殘孤不會日語,自帶了一名翻譯,但翻譯的日語也半生不熟,門診醫生于是找來華人醫生讓其代為診治。華人醫生開口用中國語向殘孤患者詢問病情,沒想到,殘孤患者一聽中國語就火了,憤怒地叫嚷:“我是日本人,我要日本醫生給我看病,我要和日本人一樣!”當然他叫喊時用的也是中國語,因為日語他不會說。
全科醫學不是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而是包括了內、外、婦、兒各科臨床學科的醫學。全科醫學實踐即全科醫療,以預防為先導,包括了公共衛生學;全科醫療對病人實施持續性醫療照顧,還包括了康復醫學。全科醫學的服務以家庭為單位、以社會為范疇,除了服務于病人外,還需服務于病人的家庭與社區里的健康人。全科醫學不僅是生物學的醫學,還是集合了生物醫學、行為科學和社會學的一門綜合性學科,也就是說全科醫學除了關注生物學的人之外,還包括關注人的行為學以及社會給予人的影響。醫學模式從生物學模式轉化為生物-心理-社會模式,全科醫學應運而生。這些都足以證明全科醫學確實是一個很“全面”的醫學學科。全科醫生有其特定的專業技能一個醫學生在醫科學校里內、外、婦、兒、眼、耳鼻喉、皮膚、神經各科都學了。當他畢業之時他是不是一個全科醫生了呢?答案是否定的,他們只是一個通科的醫生。
猶如細胞學里的干細胞,依需要和可能分化為各種功能細胞。醫科學校畢業的醫生要經過各科的專業培訓,才能成為一位心臟內科醫生、泌尿外科醫生、耳鼻喉科醫生,同樣也需要經過專業的培訓,才能成為一個全科醫生。可見全科醫生并不是“什么病都會看”的通科醫生。兩者的差別在于:全科醫生有其特定的專業技能。我以為這個“特定的專業技能”應包括兩大類:一是應以盡可能簡單的方法,盡可能地解決疾病的診療問題。醫生可以進入病人家庭中實施醫療服務。所以在許多國家和地區是將全科醫學稱之為“家庭醫學”。家庭醫學的醫生即家庭醫生。他們固然可以在醫院里、甚至在醫學中心工作,但更多的是到病人家庭中服務。病人家中有CT機嗎?病人家中有手術室嗎?自然沒有。這就要求家庭醫生們有特定的能力,化繁為簡,用最簡單的方法來解決問題。當然也有簡易的方法不能解決的問題。
那么家庭醫生會主動轉診給適合的專科醫生。另一個特定的專業技能叫做“可親性的醫療照顧”。簡易的方法自然比復雜的可親,但更重要的是醫生與病人之間感情上的可親。醫生理解他所服務的對象是人,一個生了病的或是并未生病的人,而且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是一個生活在一定社會環境中、有其特定社會背景的人。而絕不只是一個患病的器官或是一臺待修理的機器。而病人或其家庭則是將醫生看成是他們的朋友。由于家庭醫學有這樣鮮明的特點,所以家庭醫學確實是一個特定的醫學“專科”。政府和民眾對全科醫學的不同理解全科醫學在我國起步較晚,但全科醫學的方法、全科醫生的技能適于第一線的醫療衛生服務。我國幅員廣大、人口眾多,要解決十幾億人口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問題,非發展全科醫學莫屬。我國的醫療衛生改革要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難題,關鍵也在于發展全科醫學。
全科醫生都進入病人的家庭了,何來看病難?全科醫生盡可能應用相對簡易的方法解決問題,看病自然不貴。世界各國欲建立惠及全民的醫療保險的,無不需要控制醫療費用的盲目、無限地增長,醫保局、保險公司固可做出硬性的規定,但生命是寶貴的、疾病是復雜的,要能控制得恰到好處,則非以全科醫生作“守門人”不可。我國政府對此十分理解,故十余年來大力提倡,使全科醫學在我國得到了長足發展。不過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國民眾對于全科醫學、全科醫生并不十分理解。提到全科醫生,往往即刻聯想到“赤腳醫生”。在南方亦有稱之為“萬金油醫生”或“紅藥水醫生”的。反正認為這些醫生看不了大病。其實,人一生中真正生大病的機會并不多,民眾之所以有此等理解,我以為恐怕還是與我國現在對基層醫療衛生部門服務的醫務人員缺少培訓有關。我國過去的醫學教育,基本上是生物醫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