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唐山大地震電影影評范文

        唐山大地震電影影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唐山大地震電影影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唐山大地震電影影評

        第1篇:唐山大地震電影影評范文

        [關鍵詞] 《唐山大地震》;創傷記憶;民族記憶

        當悠揚空靈的超度亡靈的樂音響起,當鏡頭從堅硬石碑上那一排排的名字間滑過,當電影中的那位非電影人物宋守述老人喃喃自語“過兩天我再來看你”的時候,輕柔樸質的話語像紀念碑上的文字深深鐫刻進我們的心。老人在他的有生之年會常常來看望長眠于此的親人,而對于我們這些沒有親歷大地震,也從未到過唐山、汶川、玉樹的人而言,從1976到2008乃至2010的當下,從唐山、汶川、玉樹到我們安然生活的一隅,大多數人是通過《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第一次正視和思索著這些民族的巨大災難。因此,《唐山大地震》中雖然只是表現了一個極其普通的家庭的悲歡離合,但是它在某種意義上勢必成為建構我們民族記憶的文本之一。

        在災難頻仍的今天,世界電影似乎特別青睞災難片,描寫大地震的近年備受矚目的就有好萊塢大片《2012》,而小松佐京的小說《日本沉沒》自1973年被拍成電影以來一直深受日本國民歡迎,2006年運用高新技術重新拍攝后,又取得超過70億日元的票房。但這些電影不僅把災難作為整部影片的敘述中心,而且總體上是建構在對未來的幻想上的,觀眾在享受視覺盛宴的同時往往只是意識到居安思危而鮮有更深層次的心靈沖擊。《唐山大地震》卻大不相同,首先唐山大地震是中國當代史上最慘烈的災難之一,年代相去不過三十余年,加之近年地震頻發的真實創痛也遠未平復。其次盡管影片也真實地再現了1976年7月28日那場震驚世界的巨大災難,但那僅僅是電影敘述的出發點,全片真正要講述的卻是:災難給人們帶來了種種難以彌合的創傷記憶,每一個人是怎樣掙扎著一點一滴地療愈這創傷、又是怎樣頑強地生存下去的。確如片中所說:“房子可以重建,可心里的廢墟卻很難重建。”影片為我們講述的正是這艱辛的心靈重建之路。

        《唐山大地震》的第一個鏡頭是鋪天蓋地的蜻蜓飛掠唐山市區,此后,天地驟然色變,樓房轟塌,街道陡開,人們張皇失措,呼天搶地……23秒的天災轉瞬即逝,天災之后的人生抉擇殘酷無比。母親李元妮在23秒過后失去了所有,她眼睜睜看著剛剛還和自己親熱的丈夫,瞬間消失在房屋倒塌下的灰燼里,她的還在屋中甜甜睡著覺的一雙兒女,剎那被一塊水泥預制板壓在了下面。預制板不可能同時拉起來,只能夠撬動一端,壓下另一端。作為母親的她必須在兩個孩子之間做出抉擇:救出一個,放棄另一個。然而更為殘酷的是,選擇之后,母、子、女三人此后32年的人生軌跡,由于“選擇”所背負的悔與罪、怨與恨,一次又一次地出現轉折。

        李元妮無疑是無數唐山大地震中幸存的成年人的代表,她對趕來的婆母不斷地說:“對不起,對不起,只有我一個人啥事沒有。”從此她心靈背負的便是對逝者的負罪感,加上她在女兒與兒子之間的不同尋常的抉擇,使她的負罪感可能比別的幸存者更加深重。但她沒有選擇自殺,并拒絕了那個電器修理工的求婚。她雖然痛徹心扉,但她并不孤寂。首先是因為她有方達,她要把方達養大成人,盡管也像所有嘮叨的母親一直心疼孩子,又為孩子的不聽話而黯然神傷。

        然而支撐她的還遠遠不只這些,她之所以拒絕了求婚,當然不是固守從一而終的禮教,也不是因為她的內疚,而是因為她懂得一個寧愿用生命去營救自己的男人,是最值得用一生去守護的;更是因為她要為已逝的丈夫和女兒守望一個完整的家,她不愿、也不想走出她心中的廢墟,這廢墟才是她堅強活下去的真正支撐。家里的顯要位置供奉著丈夫、女兒的照片,供桌上的貢品一絲不茍,都是他們生前的最愛。每一年的祭掃,她都在焚燒小山般的紙錢,每一次都在絮語著自家的日常生活、新唐山的建設,就像他們只是出門在外而已,以至方達說:“媽,這也太}得慌了吧。”其實在影片結尾看見那位現實中的宋守述老人說“過兩天我再來看你”,我們就應該知道這是唐山人的生活常態,他們從未忘記那些逝去的親人。

        李元妮同時也選擇了堅守唐山。她甚至寧愿讓婆婆帶走自己的命根兒方達,也不愿意離開唐山。不論是人間天堂杭州,還是新建起來的公寓,都沒有動搖李元妮住在唐山這個“家”里的決心。因為,在唐山這個“家”里,她在陪伴著自己的親人,讓他們的靈魂能夠找到永久的安息之地,更為重要的是,她的靈魂也能得到些許的安寧。她與女兒重逢的時候說,絕不允許自己過上“花紅柳綠”的日子,這同樣也是一種堅守。知道“逝去”的女兒即將歸來,卻沒有摘下墻上的照片,不是如方達所說老太太高興糊涂啦,而是母親通過照片和盆里新鮮的西紅柿無聲地告訴女兒:我從未忘記你。

        對于李元妮而言,時間絕非“逝者如斯夫”的流逝,時間和歲月是一種記憶的堆積,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她在精神與物質的雙重的自我折磨中,在守望廢墟中實現著自我心靈的救贖,實際上也正是這座建造在心尖上的廢墟讓她堅守了32年。或者說,她此刻一點也不脆弱,她的內心無比堅強。在這里,記憶顯示出它的非凡能量,因為記憶不僅詮釋著自己的過去,更是個人乃至群體賴以設計自我的出發點,更是人們立足當前、著眼未來的根本動力。

        母親李元妮在生死抉擇之際喃喃低語:“救弟弟。”雖然是因為母親看見了弟弟的身影,也聽見了弟弟的痛苦,情急中說出“救弟弟”也是人之常情,但這在“被拋棄”的女兒方登幼小的心里卻留下了難以磨滅的烙印,以至在她人生的每一個拐點這個聲音都仿佛幽靈一般的冒了出來,影響著她的每一個人生抉擇。如此一來,女兒方登的創傷記憶在地震幸存兒童中就很有代表性,而她的成長歷程中創傷與療愈、尋找自我存在之路也要比母親艱辛和扭曲得多。

        方登在地下真切地聽到了母親對自己的“判決”,承受了死亡的那一刻,她流下了絕望而孤寂的眼淚。人在遭逢突發事件之后,尤其是面對親人的反常舉動所作出的本能反應,往往不是把怨恨指向災難或者是災難的制造者,而是把心理的怨懟等情緒直接指向了親人,這種心理強烈地消解著親情,極易使人與人之間陷入隔絕和冷漠的狀態之中。因此當方登從父親的尸體旁爬起來的時候,沒有去尋找自己的母親,而是在陰雨中順著人流開始了她的另一種人生。

        方登被軍人夫婦王德清、董桂蘭收養,她也由影片開始的那個活潑愛說話的小女孩變得陰郁執拗、沉默寡言。用一句“我記不起來啦”搪塞所有的詢問,用沉默來應對新的人生,方登就此懸置了自己的記憶,將痛苦的記憶強行壓抑到意識的深層,這是對于精神創傷的一種退行方式。然而創傷記憶并沒有就此消失,它用噩夢和頭痛來時時提示它的存在。方登長大后考上了醫科大學,固然有養母的影響,恐怕動因更來源于她的內心隱秘。在醫科大學她認識了一位男友,我們大可譴責那位男友的不道德,等等,但如果我們細細品味,懷孕、退學乃至遠走天涯,對于方登而言,并非出于被迫,而完全是她的自主選擇。作為醫學院的學生,避孕應該是一種常識,而方登選擇了懷孕,而且對男友強調自己是唐山人,經歷了生死大考驗的唐山人自然有一種與常人不同的對生命的體悟和關愛,她要保住孩子。其實,她下意識地在內心深處和自己的母親叫板:你沒能保護自己的孩子,而我在這種艱難的抉擇中卻能!最終她選擇遠走加拿大,其動機還是來自內心的怨懟。正如母親在重逢之際所說:“她躲我那么遠哪。”

        方登什么時候能從沉默的深海底浮上水面呢?在這里家庭溫情、人的慈悲與愛憐逐漸顯示了巨大的功能。在養父母的體貼中,我們看到小方登在災后第一次浮現了笑容,說出第一句話:“我叫王登。”名字的保留也為方登的內心留下了一塊柔軟的芳草地,為她日后的心靈救贖開啟了縫隙。遠走加拿大,邂逅異國之戀的溫情令她有勇氣重新踏上中國的土地,尤其是在她真的為人母后,向自己的母親復仇的心態也有所消減。她回到養父身邊,面對老人“我天天惦記著你”的嘶喊,面對著老父的悲喜交加,她的心靈再次被震動,終于說出了自己隱藏多年的秘密,養父停了半晌,一字一頓地說:“可親人還是親人哪。”

        32年后的汶川地震令她再次親歷了災難式的創傷,也真正觸動了她踏上正視自我的歸途。32年前她是被救助者,32年后她是救助者,她親眼目睹了那位母親的艱難選擇,親眼目睹了母親們在生與死之間為孩子們所作的決定,她終于體味到了仇恨之外的痛。

        當母親跪在了她面前百感交集地說:“我,給你道個歉吧!”方登并沒有立即去攙扶跪在面前的母親,她心中還沒有最終解開怨恨的羈絆,但實際上當她踏上歸途就已說明她開始體諒母親。直到方登與母親在墓地抱頭痛哭,方登才意識到這32年間母親所經受的巨大精神痛苦與情感的折磨,在爆發的一連串的“對不起”中她真正原諒了母親,解開了自己的心結,也實現了自我精神創傷的療愈。

        我們在歷史文獻上,常常看到如此記載:唐山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538秒,發生于中國唐山的里氏78級大地震,造成242 769人死亡。242 769是個極其枯燥抽象的數字,其實在每一個唐山人心中都如電影中的李元妮一家、現實生活中的宋守述老人一樣有著關于自己親人的鮮活記憶,每一個數字、每一個名字都是一個鮮活的生命。在《唐山大地震》里,馮小剛就是在為這些活著的、逝去的普通人書寫歷史,在這種書寫中,每一個個體生命也就成為民族歷史的一個部分,電影讓原本靜態的社會記憶(檔案文獻)轉化為了動態的社會記憶(被閱讀和被談論)。也就是說電影演示的雖然是個體記憶,但指向的卻是民族的集體記憶,這種個體記憶與集體記憶的相互指涉共同建構了當代中國的民族記憶,同時也涉及災難記憶與當代中國人的自我身份建構等問題。用伽達默爾的話說:“我們不僅本身就是這種環環相扣的長鏈中的一環,而且我們每時每刻都可能從這種源自過去,迎面走來并傳承給我們的東西中理解自己。”①因此在歷史與回憶的關系中,美國學者詹姆斯.E.楊主張將回憶重新納入歷史敘述,德國學者阿萊達•阿斯曼進而指出:“盡管回憶能力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它卻依然是讓人成其為人的東西。若是沒有回憶能力,我們就不能構建自我,而且也無法作為個人與他人進行溝通。回憶固然并非總真實,我們卻不得不認為我們的回憶是真實的,因為它們是我們賴以汲取經驗和建立關系,尤其是賴以繪制自我認同圖像的材料。”②

        我們的民族前行于鮮血淋漓中,如果不能直面慘淡的人生,正視淋漓的鮮血,在時間的包裹之下,或許真的如魯迅先生所言,“在這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給人暫得偷生。”③因此,盡管很多影評人指出電影中還有種種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盡管制片方夸口票房要拿多少億、23秒特技燒掉多少錢,這些相對于影片要傳承的東西多少都有些反諷的意味,但我們仍要說,在這樣一場天災人禍頻發,然而我們民族的自我反思能力亟待改進和提升的年代,《唐山大地震》的創作難能可貴。

        注釋:

        ① [德]伽達默爾:《真理與方法――補充與索引》(修訂譯本),洪漢鼎譯,商務印書館,2007年版,第170頁。

        ② [德]哈拉爾德•韋爾策編:《社會記憶:歷史、回憶、傳承》,季斌、王立君、白錫乙耄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57頁。

        第2篇:唐山大地震電影影評范文

        小學生地震有感800字左右

        前年,我隨著我的父親來到了這篇多災多難的土地——舟曲。

        走在路上,這片土地已被泥石流折騰得不成樣了,森林消失了,大樓要么被推倒了要么被深埋在地下。這里的人們沒有一絲笑意,失去了親人,家園滿目瘡痍,取而代之的唯有寧靜,一絲末日般的寧靜。我也失去過親人,體會過親人的生命消散但卻無能為力的悲哀,我站在山頂上突然想:人尚且如此,那些動物呢?那些大自然的精靈呢?天邊有幾只鳥飛過,但不是悅耳的叫聲,我仿佛聽出了對失去親人的訴說。

        迎接我們的是位七十歲的老人,在見到我們后的笑容中包含了不少的哀愁……晚上,我睡在床上,想到這片土地,我一夜沒合眼,仿佛那些逝去的人在我身邊不斷訴說。因此,當天邊出現第一絲霞光我便起來了,站在屋頂上,看著這個小城猶如一位重病的老人。突然,我聽到一聲響亮的鳴叫,順著那叫聲,我發現了一只天空的王者——鷹,它盤旋在天空,像王者一樣,高傲的飛翔,金色的霞光將這只鷹染成金黃色,它高傲的飛翔著,鳴叫著,這種聲音充滿了希望,多么的有力。它的翅膀有力的擺動著,仿佛要卷起一陣強大的風暴,要把這個小城上的絕望悲傷消滅掉,取代成希望,對未來美好的希望。

        這時,后面傳來一個聲音:"起的這么早啊!孩子。"我轉身發現了那位老大爺,他也在傾聽著,眼睛如同一團火。我說:"沒想到這里有鷹。"大爺說:"這只鷹的家沒了,原來有七八只,可泥石流把它們的森林給毀了,別的鷹要么飛走了,要么死了。"我才知道這只鷹也失去過親人,但是它叫著、飛翔著,太陽升了起來,它已融入了這奪目的陽光中,猶如暴風雨中的`海燕,在高傲的飛翔著,但這鷹一直盤旋在這兒,一直在歌唱著希望。我突然發現,許多人也在傾聽著這只鷹的希望之歌,燦爛奪目的太陽,充滿希望的歌聲,這里面包含的,是一種希望,是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這片土地盡管被泥石流給沖的不成樣子,但過后還有希望,如同潘多拉魔盒中最后那包含希望的葉子,這片土地還有希望,是這只雄鷹用它的歌聲表達的。

        小學生地震有感800字左右

        暑假之際,新聞熱播關于《唐山大地震》的票房、精彩片段和影評,并稱之為 20xx年最感動的電影 。我半信半疑,它真的那么感人嗎?我按捺不住好奇心,于是用自己所有的積蓄換來了唐山大地震的影票。

        這部電影圍繞著親情,講述了原本幸福的一家五口,在唐山大地震時,父親身亡,母親只能救一個孩子。當她面臨著如此艱難的抉擇時,母親救了體弱多病的弟弟方達。而姐姐方登親眼目睹了這一幕,她奇跡般活了下來,被解放軍收養了。而母親卻多年如一日地惦記著女兒,認為自己對女兒虧欠很多。方登一直沒有原諒母親,她怨恨母親當年拋棄她。直到汶川大地震,她被廢墟上的母親的一舉一動所深深感動。于是,她理解了自己的母親,并徹底地原諒她。看完這部電影,我眼睛濕潤了,心弦為之顫動

        這部電影催人淚下的原因,并不是什么驚心奪魄的傳奇故事,而是人間最美好的親情。讓我倍受感動的是,奶奶無情地留下媳婦在唐山生活,硬要帶余震后僅有一個胳膊的孫子走。當老太太在車上,看見小孫子哭哭啼啼要媽媽時,當老太太看見媳婦失去兒子痛不欲生時,她的心軟了,把孫子留在了媳婦身邊。看見母子相擁的情景時,我留下了心酸的眼淚 觀眾還沒從剛才的感動中回味過來,就又陷入了另一場感動之中。當母親撲通地跪在地上向女兒道歉時,我的心緊緊揪在一起,眼淚隨之流下。這是多么濃厚的親情啊!母女久別重逢的一幕,母愛的偉大再次激蕩我的心頭。

        是啊,我們應該懂得珍惜現在的生活。做人要知足常樂,一家人溫馨地生活,不就是一件再幸福不過的事情嗎?有的人為了財富,錯過了親情,他們整日數著鈔票,卻數不出真正的快樂。難道這樣的人生也美滿嗎?一家人在飯后團聚在一起閑聊,充滿了歡聲笑語,比起他們,不知幸福多了!

        我們要珍惜父母對我們的關愛,不要對父母的愛不屑一顧,他們為了我們付出了很多。做人要知恩圖報,孝順父母是一種幸福,是一種機會。若錯過了,就后悔莫及!

        《唐山大地震》帶給我的不僅僅是感動,更是發自內心的震撼。我明白了很多,從今開始,一定要珍惜每一天,珍惜每一個親人,努力吧!

        小學生地震有感800字左右

        人們都說,美麗的風景是楊柳依依溪水潺潺,是桃紅柳綠蜂蝶跳舞,是藍天白云鳥語花香,是小橋流水綠草如茵,是崇山峻嶺名山大川,是早晨彩霞傍晚落日,是瀑布飛流青松翠柏,是天高云淡大雁南飛,是海市蜃樓沙漠奇觀……

        可是,留在我心底的風景卻是人心的勇敢善良、救人急難和奮不顧身的偉大精神!那光彩奪目、動人心弦的一幕幕景象,總會情不自禁地浮現在我的心底里。

        誰能忘懷啊!2008年5月12日,汶川發生了駭人聽聞的大地震。剎那間,天昏地暗、飛沙走石,地動山搖,無數間房子在搖晃倒塌,無數條生命頃刻間陰陽兩隔。世界的末日倏然降臨到汶川人頭上。

        我眼前老是晃動著幼兒園教師杜正香的身影。她不過是一個代課教師,可是面對即將倒塌的大樓,面對死亡的危險,她并沒有逃避,一次次地從死亡的陰影中抱出一個個嚇呆了的孩子。她肯定清楚地知道,教學樓頃刻間會轟然倒塌,可是她還是沖進了教室里,因為那里還有沒有出來的孩子。在她的心里,孩子的生命遠遠超出了她自己的生命。“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謬論在此時此刻是多么的荒謬和無稽。

        杜正香永遠地走了,永遠地離開了她的丈夫和孩子,離開了那些活著的學生。撬開沉重的水泥大梁,人們驚現杜老師的懷里還護著幾個孩子。壯烈的陰魂護衛著幾個幼小的魂靈去了天國,留給人們幾縷慰藉,因為年幼的孩子還有著老師的照顧。我不相信迷信,但是卻堅信杜老師一定活著,她和死去的孩子們過得很幸福。

        一方有難,八方支持。汶川是全國人民的汶川,汶川的苦難是全國人民的苦難。汶川的事情就是全國人民的事情。

        第3篇:唐山大地震電影影評范文

        馮小剛,中國著名的電影導演,多次獲得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導演獎、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和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等多個獎項。他最初以拍攝賀歲片廣受好評,并創立了中國特色的賀歲片模式。馮小剛的影片取材基本都是來源于老百姓的現實生活,而且大多是喜劇風格的,但是這些喜劇電影又不僅僅是為了博取觀眾一笑的純喜劇,在幽默之中又暗含了對很多社會現實問題的嘲諷,表達出老百姓的心聲,因此他的電影廣受觀眾好評。在他的賀歲片和喜劇片取得成功之后,馮小剛對自己的電影創作進行了創新和突破,嘗試了悲劇性電影,仍然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無論是其早期的《一聲嘆息》還是之后的《集結號》《唐山大地震》和《一九四二》等多部電影,都反映出馮小剛獨特的藝術視角和創作手法,有其特有的藝術風格和敘事特點。

        馮小剛的悲劇性電影主要分成兩大類,一類是“馮氏”悲喜劇,另一類是典型悲劇。悲喜劇是指“介乎英雄悲劇和輕快喜劇之間的中間類型嚴肅戲劇”,在馮小剛的電影中多次表現出悲喜劇的特征來。馮小剛最初是以拍喜劇而被老百姓所喜愛,但是在這些喜劇作品中雖然多處細節都暗含著幽默,但是這種幽默卻表現出了劇中人物的種種無奈。比如電影《手機》,整部電影都充滿了幽默元素,加上葛優等演員的出色演繹,使觀眾在欣賞整部電影過程中都笑聲不斷。但是,影片卻透過這種幽默表現出當下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危機,使觀眾在笑過之后對夫妻之間、朋友之間的信任進行了深入思考。馮小剛除了擅長導演“馮氏”悲喜劇以外,在最近十年也開始嘗試典型悲劇的創作和導演。由于馮小剛的多部電影都較為迎合商業市場需求,被很多影評家批判其電影缺乏思想性和藝術性,因此馮小剛從電影《夜宴》開始轉型,從過去的關注百姓生活的幽默視角轉向了大制作的悲劇性電影,比如電影《集結號》和《唐山大地震》等,這些電影都有其深刻的歷史背景和社會意義,因此也反映出深刻的思想性,并讓觀眾對馮小剛的電影也有了更為全面的認識。

        二、馮小剛悲劇性電影的藝術風格

        (一)以喜襯悲,悲喜交融,引人深思

        馮小剛以擅長拍喜劇電影著稱,他的多部喜劇賀歲片都獲得了超高票房的優異成績。但是他的喜劇電影并不是單純靠搞笑情節博取觀眾的喜歡,而是因為馮小剛非常善于觀察生活,抓住實際生活中那些既幽默又發人深思的細節。馮小剛以其慣用的“馮氏”幽默來吸引觀眾,同時又將悲劇因素注入電影中,拓寬了電影表現生活的范圍,使得作品批判社會陰暗面的力度變大,加深電影本身的深刻性,引發觀眾對社會問題的深思。電影《天下無賊》就是一部典型的以喜襯悲的影片,講述的是發生在火車上的故事,一個單純的年輕人傻根帶著辛苦工作賺來的錢回家,卻有幾伙盜賊盯上了他的這筆錢,其中兩個賊因為內心的善良保護了他。電影中有很多經典的喜劇情節,馮小剛通過這種喜劇效果去表現賊與賊之間為了利益而斗爭,用這種反諷的方式表現人們的貪婪和欲望。但是電影的結尾卻并不是喜劇收場,其中一個賊為了保護傻根而被其他的賊殺害,但是他卻以這樣的方式讓自己得到心靈上的回歸。馮小剛運用這種以喜襯悲、悲喜交融的方式,讓觀眾在笑過之后又對人性進行了深思。這樣的對比手法,可以讓觀眾感受到強烈的善與惡、喜與悲的矛盾沖突,達到感人至深又引人深思的悲劇效果。

        (二)現實主義的電影題材

        馮小剛電影中一個典型特色就是對小人物性格命運的刻畫,他的很多電影中都通過小人物的生活來表現主題思想,在他的悲劇性電影中大部分也都是在小人物的現實生活中著墨,同時注入悲劇性元素,在反映小人物生活狀態的同時反映社會現實問題。電影《一聲嘆息》就是選取馮小剛一貫的小人物視角,關注的是反映社會現實的婚外戀題材。故事講述的是中年編劇梁亞洲本有著一個很普通的家庭,平平淡淡的婚姻生活讓他覺得婚姻沉悶無趣,工作中結識了年輕漂亮的李曉丹,讓梁亞洲又重新感受到了愛情的新鮮和刺激。但是在與妻子、女兒、情人之間的感情糾結之后,他選擇了回歸家庭。梁亞洲陷入親情與愛情、平淡與激情的選擇與矛盾中,在這種矛盾之后又表達出現實社會的大眾價值觀。影片的整個基調都是充滿悲情主義色彩的,而這部電影正好反映了當時社會中出現較多的婚外戀這個社會現實問題。這部電影與之前一些反映婚外戀問題的電影不同之處在于對每個人物的刻畫上,很多反映婚外戀電影的主題都是一味地批判第三者破壞別人家庭,進而保護原有的婚姻關系。但是這部電影卻并沒有明顯地去批判哪個角色,而是透過對每個角色內心的刻畫描寫反映出普通人生活中的無奈與現實。

        (三)對人性的關懷與思考

        馮小剛的電影讓很多觀眾喜歡,除了大家對影片中的精彩劇情津津樂道以外,他對很多社會問題的描寫也引發了人們對人性的關懷與思考。比如電影《手機》上映的時候正是中國全民用手機的時代,在大家感受到高科技改變生活的同時,夫妻之間的溝通和信任問題也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影片講述的也是婚外戀這個當下備受關注的社會問題,故事的男女主人公因為手機而產生了各種感情糾葛和信任危機,影片仍然走的是以喜襯悲、悲喜交加的路線。影片放映之后引發了觀眾的熱議,很多就發生在實際生活中的小細節被馮小剛挖掘出來搬上了大銀幕,每個人都不禁想到了自己的生活經歷。手機其實只是一個交流的工具,引發大家深思的是每個人對待婚姻的態度和責任,人與人之間距離和聯系越來越近,但是心靈的距離卻越來越遠。影片結尾男主人公嚴守一失掉了親情、愛情和婚姻,但是手機并不是根本原因,失掉這些的真正原因是由于他喪失了對婚姻的忠誠和責任,最后造成了悲劇。馮小剛從這樣的視角去喚醒人們重新審視自己的婚姻、家庭和責任。電影《唐山大地震》更是將這種人性的關懷和思考表達得淋漓盡致。女主人公李元妮的一雙兒女同時被壓在地震的廢墟中,選擇是救女兒還是救兒子,這種情感的矛盾和掙扎,以及之后她活在對自己的自責中,演員徐帆將母親這個角色詮釋得非常到位。很多觀眾在觀影之后落下了眼淚,每個人都會思考在面對這種生死矛盾時該如何選擇,對生命的珍惜,對父母的關愛,馮小剛透過這樣災難主題的悲劇電影表達了對人性的關懷與思考。

        三、馮小剛悲劇性電影的敘事特點

        (一)符合中國傳統的倫理觀與審美觀

        不同的電影敘事方式會表現不同的倫理觀和審美觀,中國傳統的藝術作品大部分都是以“大團圓”作為結局的,中國傳統的倫理觀和審美觀是趨于圓滿的。馮小剛的悲劇性電影正是抓住了中國觀眾的這種審美心理,用電影去表現普通人的情感和生活,與觀眾的情感世界產生共鳴。比如他的幾部反映婚外戀的電影,最后的結局都是主人公反思了自己的行為,并回歸到家庭中去。大部分的中國觀眾都是從小接受中國傳統道德觀念影響和教育的,他們內心都會期望感情專一、婚姻和諧的生活狀態,雖然社會時代的發展出現了婚外戀等社會問題,但是觀眾仍然希望自己看到的故事是美好而圓滿的結局。所以在電影《一聲嘆息》中,盡管男主人公梁亞洲對原有的婚姻生活喪失了激情,他與李曉丹之間迸發了愛情,但是馮小剛在劇情安排上并沒有讓這兩個人走到最后,而是讓梁亞洲回歸了家庭,這也是眾望所歸的。這樣一種結局符合中國觀眾的倫理價值觀,也讓觀眾從影片中獲得感悟,用心經營自己的婚姻,承擔應有的責任。電影《手機》中雖然男主人公嚴守一是一個聰明能干的事業成功人士,盡管他試圖讓這種婚外情狀態穩定下去,但是因為他對婚姻的背叛,觀眾無法接受這樣一個對婚姻不負責任的男人既事業有成還家庭幸福,所以馮小剛并沒有讓嚴守一一直這樣順利地隱瞞下去,而是讓他的婚姻、親情和事業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觀眾在對他的行為進行批判的同時,電影也按照觀眾期望的倫理價值方向發展,符合觀眾的審美觀和倫理觀。

        (二)強化細節描寫

        電影藝術是視覺藝術,但是馮小剛的電影與其他商業大片不同,他用大場景的作品并不多,更多的都是透過對細節的描寫來表現人物性格和故事主題。他善于運用對人物矛盾心理的刻畫將其內心世界展示給觀眾,并通過一系列細節描寫來烘托環境氣氛、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突出電影主題。《唐山大地震》雖然是一部災難題材的電影,影片中很多地震特效的鏡頭讓觀眾感受到了災難對人類生活的影響,但是馮小剛并沒有像很多西方災難題材電影一樣過于追求電影特效去表現災難場面,地震之后每個人物的命運才是他想要表達給觀眾的重點。電影將李元妮這個因為在地震中選擇了兒子放棄女兒的母親飽受自責和懊悔折磨的一生在電影細節中一一表現出來,僅僅因為這樣一個決定,李元妮從年輕到年老一直在后悔、絕望、自責中生活,電影鏡頭將李元妮生活的細節點點滴滴展示出來。比如多年之后,姐姐方登終于決定回家去看望母親,李元妮在給女兒包餃子的時候因為激動顫抖而用力過度的雙手,李元妮一直不肯搬離的老屋,房間里掛著沒有來得及摘下的方登遺像,以及洗好放在盆里的大柿子,這些點滴細節讓觀眾感受到李元妮內心對女兒的歉意和深深的母愛,觀眾從最開始對她不理解到最后對她原諒,這些細節將影片推向了。

        (三)選材平實,貼近生活

        馮小剛曾強調他是一個平民導演,他的電影不論在價值判斷還是審美趨向上都呈現為一種平民視角。他導演的大部分電影都是來源于實際生活的,演繹的都是普通人的人生故事,片中的人物都可以在我們的身邊找到他的影子,所以觀眾對電影中每個角色都不陌生。這些小人物并沒有多么高尚的人生理想,也沒有過于顯赫的家庭背景,只是生活在社會中的普通人,他們面臨的問題也是社會中常有的問題。比如《一生嘆息》里的梁亞洲和《手機》中的嚴守一,都是步入婚姻平淡期的中年男人,面臨妻子、孩子和情人的選擇,這樣的人物形象在我們的生活中并不陌生。《天下無賊》雖然故事略顯傳奇色彩,但是那些盜賊和影片中的小人物們也都是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出現的,人與人之間總是因為利益和欲望爭斗著,卻忘記了內心的本真。《唐山大地震》和《集結號》雖然講述的是特定歷史事件下的人物故事,但是馮小剛透過對人物性格的剖析和解讀,來展示人性的復雜,而這些人性的特征又能在我們每個人身上找尋到。馮小剛的悲劇性電影選材平實,貼近生活,在人物性格、主題思想等各個方面與觀眾產生共鳴,進而讓觀眾理解他每部電影作品的主題思想。

        四、結 語

        第4篇:唐山大地震電影影評范文

        一個山西老板坐飛機來看《阿凡達》,看完后問工作人員:“你們這套影院多少錢?我也買一個,在我們山西開一家。”

        放映《阿凡達》的那段時間,很多員工都辭職了,他們說:“一個月才1000多塊,工作量卻這么大,受不了。”相比之下,附近村民的月收入卻因為《阿凡達》的到來達到了萬元以上,并迅速劃分出黃牛組織結構,頗具規模。

        從每天閉館時起,就有人在電影博物館外排隊,館長于心不忍,親自搬來凳子給大家坐。電影博物館的最晚場為凌晨2點,可即便如此,觀眾仍然不滿意,希望通宵放映。

        電影博物館借《阿凡達》的東風徹底火了,趁勢出擊,出了一本電影博物館與《阿凡達》的書,僅是各種資料的羅列,居然標價50多元。

        《阿凡達》催熱3D

        看過《阿凡達》的觀眾,98%以上被該片深深震撼。據影評人分析:該片導演卡梅隆的強大功力是一個原因,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3D技術帶來的視聽新體驗。

        3D闖進了我們的生活!在《阿凡達》的帶領下,不論是電影人還是觀影人都兩眼放光地領略到了3D的魅力。4月1日,北京電影博物館的IMAX版《阿凡達》正式下線,通過此片,沉寂多時的電影博物館徹底翻身。3月26日,又一部3D影片《愛麗絲夢游仙境》接班《阿凡達》。接下來,還將有《怪物史萊克4》、《玩具總動員3》、《哈里波特與死神(上)》等接踵而至。馮小剛導演的我國首部IMAX大片《唐山大地震》也將在今夏上映。

        “愛麗絲”不敵3D

        接棒《阿凡達》的《愛麗絲夢游仙境》在遲于北美20天后登陸中國,依舊帶來了2D、3D和IMAX3種形式。“愛麗絲”在北美上映以來,蟬聯北美票房冠軍,總票房直逼《阿凡達》。

        電影版“愛麗絲”年齡的改變讓電影與原著徹底撇清了關系,觀眾看到的是一個20歲的獨立女性落入幻境的故事。外媒對該片毀譽參半,認為惹眼的視覺效果卻搭配了淡薄的故事和熟悉的套路,但大家也不否認《愛麗絲夢游仙境》擁有“惹人的題材”、“吸引人的3D技術”。在北京影訊網的觀眾打分區,70%的觀眾認為該片“非常好看,值得推薦”,但也有不少觀眾看后覺得“小孩看不懂,成人看太幼稚”、“東西方差異使得劇情難以理解”、“畫面不如《阿凡達》,沒必要拍成3D”……

        觀眾對《愛麗絲夢游仙境》的不滿,更多來源于與《阿凡達》的比對。不少觀眾認為既然是3D片,大價錢就應該場面宏大、劇情激烈。許多觀眾走進電影院并不是沖著片子和劇情,而是奔3D而去。

        面對3D,請擦亮眼睛

        在今年的兩會上,馮小剛等影視界委員代表就曾提議應該增加國內電影屏幕的數量。與此同時,由于3D電影的票價高出普通影片近50%,《阿凡達》的火爆讓一些沒有放映條件的影院迅速增加設備和屏幕。曾有影評人斷言:在今后的一段時間內,將有大量打著3D旗號的影片混跡市場,許多電影人、投資人都在考慮嘗試3D。

        在采訪中,一名電影愛好者告訴記者除了關注近期熱映的電影,她同時也會回顧一些過往的老片子。對于目前國內上映的3D電影,她認為絕大多數觀眾首要關注的是3D技術,如果劇情內容不夠激烈、震撼,就會失望。其實,不是所有的3D都要像《阿凡達》一樣。用《阿凡達》比較《愛麗絲夢游仙境》或者日后的其他3D片,似乎有失公允。

        據電影院工作人員介紹,在3D影片放映現場,還有不少“暈3D”的觀眾,他們會出現嘔吐、留淚等癥狀。由于3D片相對較長,很多人強忍著看完,非常痛苦。有專家指出:一味地追求技術會忽略對內容的關注,同時也體會不到觀影的樂趣。

        本報記者 孟綺

        鏈 接

        何為3D電影?

        D是英文Dimension(線度、維)的字頭,3D是指三維空間。國際上是以3D電影來表示立體電影。3D立體電影的制作有多種形式,其中較為廣泛采用的是偏光眼鏡法。一幅幅連貫的立體畫面,

        第5篇:唐山大地震電影影評范文

        《畫皮2》在這個暑期檔狂賺7億,一躍成為華語電影票房冠軍。

        有稱贊,有質疑,但無論是誰,都想知道《畫皮2》如此的大賣,究竟是憑什么。

        “我和國富老師要拍最牛逼的中國電影!要超過《蝙蝠俠》《阿凡達》!”說這話的時候,烏爾善正處于一種麻藥后暈乎乎的狀態,當天的他因身體不適入院,剛做完胃鏡。

        對于這句話,很多人都是那么一聽,但他是認真的。如今,終于有了一個令所有人震驚的數據證明了他當時有多么認真—根據7月24日官方正式公布的前一周中國內地電影票房數據,上映近一個月的《畫皮2》累計總票房成績達6.85億人民幣,超越姜文的《讓子彈飛》(6.766億)、馮小剛的《唐山大地震》(6.733億),成為華語電影史上的票房第一,而到了該周的周末,《畫皮2》的票房已經突破7億。

        這一切就發生在中國內地電影票房年中總結、華語電影一片頹勢的情形中,“這哪是一個妖的故事,明明是一個神的故事!”有影評人如此驚呼道。

        當然,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在驚呼,就像當年《英雄》對中國電影市場的沖擊效應一樣,《畫皮2》兩極分化的口碑也伴隨著票房猛漲而愈演愈烈,在高票房之下,遭遇了褒貶不一的征討。在時光網、豆瓣網,它只有6分左右,比起《讓子彈飛》超過8.5分的成績相差甚遠。影評人木衛二撰文說:“他們總會錯誤地認為,票房好一定是有成功經驗可循,票房好基本等于影片質量好,再不然就拋出鐵一樣的定律:只要觀眾愿意買單,它就是好電影,數字說明一切。”

        但無論如何,這部商業片都幾近完美地完成了很多商業片的終極目標—票房大賣。

        千年好檔

        對《畫皮2》的成功,業內有眾多的解讀。資深電影人、盛世華銳老總高軍站在旁觀者的角度說出了《畫皮2》商業成功的四個原因:“《畫皮》好口碑的有力延續、千古一遇的好檔期以及國產電影保護月、明星的粉絲效應,最后才是《畫皮2》的營銷。”

        高軍曾贊嘆,《畫皮2》拿到了今年國產片最好的檔期,之前沒有,之后也不會再有這樣好的檔期了。“6月28日這個周末,是今年以來第一個只有一部大片上映的周末,前后沒有任何對手。”

        網友們的調侃也一語中的:“學習《畫皮2》好榜樣,忠于3D忠于‘檔’”。確實,“千古一遇”的好檔期是《畫皮2》高票房的最大功臣之一。回首上半年,幾乎每一部國產片種子選手都要面臨好萊塢大片的前后夾擊,唯有踩著6月尾巴的《畫皮2》壓根沒與“好萊虎”展開正面交鋒,堪稱做到了“敵進我退,敵退我進”的極致。

        以今年過億的幾部片子為例,《大魔術師》上映時要正面挑戰《大偵探福爾摩斯2》,《Love》則要經受《碟中諜4》的余威和剛上映不久的《地心歷險記2》的壓力,《黃金大劫案》的處境則更加兇險,前有兩艘大船《超級戰艦》和《泰坦尼克號》,后有《復仇者聯盟》的夾擊。

        而“國產片保護月”讓好萊塢大片全部退出了7月。《畫皮2》出現在這個很奇妙的關口:“國片保護月”的頭一炮,前后一周都是蝦米小魚,它上映時僅有的好萊塢大片《饑餓游戲》也是強弩之末。從6月21日開始,就沒有國產新片登陸影院,積攢起來的購買力都在《畫皮2》上映時爆發。木衛二說,如果把《畫皮2》丟在《泰坦尼克號》和《復仇者聯盟》的檔期,它被扒光皮是很正常的下場。高軍也認為,《畫皮2》的7億票房影片本身值兩億,明星效應拉動兩億,剩下的完全是檔期的功勞。

        這的確是精打細算。《畫皮2》的片名首先是大眾熟知的《聊齋》,先天就有號召力,2008年的《畫皮》形成了一定口碑,樹立了周迅、趙薇、陳坤的鐵三角陣容,奇幻的畫面、唯美的愛情,加上預告片中兩位女主角之間的曖昧情節,使《畫皮2》無疑就像熱天里的一罐冰可樂,引得觀眾想爽一把。但《畫皮2》為何能在如此合適的時間出現,制片人龐洪的解釋是,去年10月就確定了今年6月底、7月初的檔期,今年3月確定為6月28日,從來沒變過。“保護月真是碰上的,我在戛納時都沒有聽說過,回到國內聽說領導召開了上半年一個悲壯的會議,才得知這個消息。”龐洪承認“運氣真的不錯,領導也比較關照我們。”他又補充:“當然也不僅僅關照我們一個片子。”

        3D非議

        就在《畫皮2》沖到華語片票房榜榜首時,業內人士除了恭喜之外,也傳出了不少“喝倒彩”的聲音。部分觀眾對烏爾善取代姜文成為“中國票房第一人”表示“接受無能”。寧財神則不點名地在微博上表示:“為了占廳、提票價和防盜版,就轉‘偽3D’,無異于殺雞取卵,比某些影院調暗燈泡還惡劣一百倍!” 將矛頭直接對準了《畫皮2》最受爭議的3D。

        說話的不只是寧財神,還有香港導演王晶。事發地仍然是微博,“在香港看《畫皮2》,很奇怪,全是2D版,難道香港人比較2?”評論被不少圈內人轉發后,網友議論紛紛,不少人憤怒地質疑《畫皮2》在內地有“圈錢”嫌疑:“商業行為可以理解,但不給2D版本的選擇有點不尊重觀眾。”

        在質疑和批評聲中,也有一部分是答疑解惑的。影評人云飛揚一句話就概括了3D的好處,一是票價高,二是避免與其他華語電影在2D影院沖突,三是有效防止盜版。不上映2D版,使得《畫皮2》完全避開了與同期的《搜索》和《四大名捕》等片的競爭。此外,3D讓偷票房也更困難,這些對片方來說,都是利好消息。

        第6篇:唐山大地震電影影評范文

        湯唯和她難得的貴人們

        杭州姑娘湯唯從小學習繪畫,氣質出眾有靈氣,比同齡的孩子成熟。2007年湯唯雖然被“空頭文件”封殺,但她始終保持著堅毅的眼神和淡定的微笑,甚至連一句抱怨或泄憤的話亦或是一個表情都未曾見到過,這一切對于湯唯的人生來說只不過是換了條軌道,不讓演戲就去過生活。有人跟湯媽媽說:“現在你是星媽了。”湯媽媽回答:“我沒覺得我是星媽,湯唯還是原來的湯唯,還是我的女兒。” 湯唯的家人和女兒一樣,在最大程度上保持了低調。

        著名影評人周黎明在《湯唯,Welcome Back》的評論里將湯唯比作西施,“在一個月光皎潔的夜晚,河里流淌著美酒,她又出現了。她的消失并沒有催化我們的忘懷,相反,我們像迷戀一個傳說那樣迷戀那次驚艷。三年也好,三千年也罷,美好是不能用沾滿塵土的樹葉來遮蔽的,一旦綻放,它會引發綿綿的思念。”

        在《月滿軒尼詩》一系列的宣傳活動中湯唯的經紀公司對采訪處理地十分謹慎,叮囑記者的問題不要涉及“封殺”、“復出”、“香港移民”、“《色?戒》”、“李安”等敏感字眼,可是不論如何的刻意低調,都擋不住眾人的刨根究底。眾人拾柴火焰高,縱然湯唯再低調、再堅強、再聰明、再理性,一路上沒有貴人的扶持,歷經鮮花和磨難未必能成就今天的湯唯。

        袁鴻,北京著名戲劇制作人,是湯唯在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讀書時第一個慧眼發現湯唯的人。他將湯唯引薦給了臺灣話劇導演賴聲川,之后湯唯主演了賴聲川的話劇《切?格瓦拉》。再后來,賴聲川又將湯唯引薦給導演李安。于是大家看到了《色戒》里的王佳芝。湯唯能夠度過難關首先要致謝的就是李安,在湯唯被禁時期,李安第一時間表示了支持,也曾多次公開力挺她,李安稱:“在這個艱困的時刻,我們將盡一切辦法支持她。”李安曾對媒體表示,遭遇這樣的事情,讓他覺得自己對湯唯有一種責任感,不希望湯唯為《色?戒》當祭品。最后,李安將湯唯托付給了自己的好友、香港安樂影業公司的老板江志強。這些貴人決定了湯唯要走的路,就像一條鏈。江志強,一個與湯唯有著同樣低調秉性的幕后高人,張藝謀影片海外制作發行人,也被好萊塢譽為亞洲最成功的制片人。有了江志強、李安們的運籌帷幄,湯唯復出只待解禁的那天。

        第一步:充電變知性

        被禁后湯唯轉戰港臺,先是簽約了安樂影業,隨后被公司送到英國學習戲劇。到倫敦后,湯唯開始了平淡的學生生活。湯唯曾表示:“因為想學習才去倫敦。在倫敦生活了一段時間,學習和接受當地的文化,了解當地演員的想法。我特別喜歡坐在咖啡廳或書店,看不同人的穿著和談吐,只有觀察真實的生活,才令我知道真正表演時怎樣才能夠真實。”可見,湯唯雖然告別了大銀幕,可她卻一刻沒有放下過學習和表演。之后,湯唯又在香港生活了五個月。

        2008年底,湯唯在經紀人江志強的幫助下,通過香港政府的“優才計劃”獲得香港身份證。對過去這兩年,江志強為湯唯復出做的計劃,香港資深電影人文雋曾在博客中評價為“沉默是金”。這兩年里,湯唯并沒有改變做演員的夢想,她努力不懈地充實自己,學廣東話、英語,強化文藝氣質,為復出增加本錢。

        第二步:保持曝光率

        知名娛樂策劃人田金雙說,“相比諸多熱衷緋聞炒作的藝人,湯唯選擇了一條低調、理性,但最適合自己的道路:暫時放棄內地市場,進軍港臺,迂回營銷曲線救業。在該娛樂營銷策略中,湯唯學粵語、出國充電、轉戰港臺,同時,亦未完全放棄內地市場,湯唯舍棄娛樂雜志,主攻時尚雜志,也是其在內心保持曝光率的又一重要手段。”

        《色?戒》上映之后,湯唯先后登上《Vogue》臺灣版、《ELLE》臺灣版、《Cosompolitan》內地版、《Marie Clarie》香港版等幾乎所有一線雜志的封面。2008年10月,在中國美術館舉行了MaxMara55周年時裝秀,最引人關注的就是湯唯和張曼玉。2008年11月,“香港居民”湯唯現身北京,參加Dior舉辦的時尚活動,盡管當晚星光熠熠,但淺笑不語的她依然是全場矚目。2009年湯唯加緊主攻時尚雜志的腳步,同年登上2月中國版《Vogue》封面,成為繼張曼玉、章子怡、周迅之后第4位登上該雜志封面的華人女星。12月底再次成為《ELLE世界時裝之苑》封面女郎。2009年10月,湯唯出現在迪奧時裝秀,一身復古高貴打扮吸引了大批中外記者。除了搶攻時尚界,湯唯還偶爾制造一些話題。2008年7月曾傳出引起媒體極大關注的“湯唯離開安樂經紀公司,去向成謎”的假新聞。

        第三步:慎重選擇復出之作

        湯唯沉寂的兩年,有條底線就是不出演內地導演的電影,有傳她先后拒絕了張藝謀、田壯壯和顧長衛的電影。張藝謀拍攝《三槍拍案驚奇》前,曾準備先拍《金陵十三釵》,當時就想請湯唯出演,而田壯壯的影片則是《狼災記》。顧長衛的新片《魔術時代》原名叫《桃花源記》,據悉最初的確是將湯唯列入考慮人選。這些影片湯唯當時都很動心,但在經紀人的指示下,還是放棄和名導合作,堅持沉默。馮小剛也曾努力讓她出演《唐山大地震》,而且據說已經秘密試裝,但可惜基于種種考慮,最終還是未能成真。

        湯唯的重返銀幕之作是她的策劃團隊經過精心挑選和多方考量的。最終還是選擇了自家公司的電影《月滿軒尼詩》,首先,對于具有香港居民身份證的湯唯來說出演一部港片并沒有越界;其次,影片從劇本、導演到角色,包括合作對象張學友,都是其幕后團隊安排策劃為湯唯保駕護航的。從不修改劇本的導演兼編劇岸西此次還為湯唯“量體裁衣”。

        第7篇:唐山大地震電影影評范文

        [關鍵詞]中國電影 國產大片 商業片 票房

        [DOI] 10.3969/j.issn.1002-6916.2011.02.008

        從1905年中國誕生第一部電影《定軍山》之日起,一晃中國電影已經走過了百余年的歷程。而今的中國電影百花齊放,大片云集,萬眾矚目。中國電影大片在國際上也逐漸嶄露頭角。但存在的問題同樣不容小視。中國電影目前面臨什么問題?中國電影的未來應該何去何從?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一、中國電影大片之現狀――有形無實

        “大片”這一說法源于英文Blockbuster,原指重磅炸彈,后被引申為某人或某事取得巨大成功并引起轟動,尤指文藝界引起轟動的事件,比如電影、歌曲、話劇等。[1]雖然電影評論家們對于大片尚沒有一個較為統一的、標準的界定,但在廣大電影從業者和觀眾心目中已有一個約定俗成的范式,那就是大投資、大制作、大明星、大宣傳的“四大”電影。

        1.由古裝電影興起的國產商業片――有形無實

        中國電影市場中最早出現的大片大抵是1994年的第一部進口影片《亡命天涯》,它揭開了中國觀眾了解海外電影,尤其是好萊塢電影的帷幕。隨后,1997年由卡梅隆導演執導的《泰坦尼克號》給中國觀眾奉上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視覺盛宴。《泰坦尼克號》的放映在社會各界產生了空前的號召力和影響力,中國大陸也因此掀起了一場好萊塢大片熱。2000年由臺灣導演李安執導的《臥虎藏龍》在世界范圍內大受好評,并且贏得了當年的奧斯卡金像獎。無論是在聲譽上,還是在票房上,《臥虎藏龍》的大獲成功,不僅激發了中國電影人對于電影創作的無限激情,同時也引發了全球范圍的中國武俠熱。

        2002年由張藝謀導演的,被業界各方人士成之為中國式大片的開山之作――《英雄》,影片的各個環節都承襲了好萊塢大片的運營模式,大投資,大制作,大明星,大宣傳,成為中國當年最熱門的電影。正如臺灣著名影評人焦雄屏所言:“從《英雄》到《十面埋伏》,從《無極》到現在的《夜宴》,這個模式全部是陣容要龐大、場景要豪華、故事要奇幻,特效要多,武打要靚。”[2]但毋庸置疑的是,《英雄》 僅在票房上的一路走高就穩固了中國電影人堅持走中式商業大片的態度。很諷刺的是,后來出現來各種以“四大”為前提的武俠片都出陷入了和《英雄》大同小異的尷尬境地:票房成為觀眾好奇心的產物,電影本身則成為觀眾謾罵的對象。種種這些不禁讓人思考,中國式大片怎么了?為何會被牢困在這樣一個迤頻墓秩χ中?

        著名影評人焦雄屏曾形容自己對中國大陸電影的心情是既欣慰又失落。“欣慰的是大陸的電影在逐漸與國際接軌,市場逐漸成熟,而這個市場,她原本以為要至少十年后才能夠誕生;失落的則是大陸電影也逐漸商業化,手工業時代尚能夠反映社會現實的電影通通讓位給了奇幻鏡頭。”[3]雖然面臨這種問題,商業電影仍舊是以票房為目的,繼續占據市場前沿。歷數近年來的中式大片,幾乎清一色的古裝武俠戲,主題內容單一可見一斑。究其原因,從香港導演陳可辛在宣傳《投名狀》時,接受訪談的談話可洞出一二。在記者問道,大多數都以為陳可辛是一個文藝片導演,為何會選擇拍一部古裝片時,陳可辛給出的答案很直接,也很誠懇。他說,一部電影,尤其是商業電影,收回成本并盈利是其最終目的。那么,要想一部中國式大片在海外票房上能夠承擔應有的責任時,古裝片、武俠片是其首選。因為,這類題材最能引起海外市場的關注和興趣。從他的回答中,我們不難看出,為什么近年來會出現這么多的古裝片。但一味的迎合外國人的口味,盲目的濫制武俠片,所造成的結果只是國人對于大片的惡評和冷漠。《無極》被惡搞成“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滿城盡帶黃金甲》被指不過是個家庭倫理劇;《赤壁》、《墨攻》、《花木蘭》、《孔子》、《錦衣衛》、《狄仁杰之通天帝國》、《劍雨》等影片耗資巨大,陣容強大,卻票房平平,口碑不佳……從社會各界對于此類中國式大片的評論便可知國人對于古裝大片無實質性內涵的失望。

        其實又何止是武俠電影,其商業大片的走向似乎已經給中國電影市場立足國門,走向世界提供了一個快捷的運作模式。《建國大業》里的全明星陣容,《諜海風云》里演員的跨國合作,《唐山大地震》中的植入廣告等都透出了高成本電影濃濃的商業氣息。

        2.電影市場的“繁榮”――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中國的電影市場雖然潛力巨大,但并不像我們看到的那樣繁榮。許多所謂的中式大片用當下網絡流行語來形容,那就是一片片“浮云”。中國電影大片就像是個上了速成班的孩子,只曉其一,不通其二,無奈陷入“欲速則不達”的尷尬境地。

        2.1 缺乏成熟的運營機制

        大投資,大制作下的中式大片,除了在發行之初引來眾多關注之外,在票房和評價上并不盡人意。高投入并沒有得到高回報,借《鏘鏘三人行》中馬未都對于電影業產值的評論的話來說:“如此聲勢浩大的電影業遠不及洗腳按摩之服務業所創造的產值。”他的觀點并不是胡亂吹噓,而是有事實證據的。在他看來,一部票房過億的電影,按照總票房和票價一折換,用電視臺常用的計量方式來說,其收視率僅為0.1。這對于電視節目來說就是要淘汰了的。單從一億元的票房來說,除去50%――70%給院線公司和電影院,剩下的還要除去制作成本以及上映前的公關宣傳,投資方最后能拿到手的已寥寥無幾。或許發行方認為,大面積,空前的宣傳和造勢,以及對于電影細節的透露是吸引大眾注意,調起胃口,并最終引其走進影院的法寶。但其如此大規模的宣傳,甚至在影片開拍之初就開始狂轟亂炸式的造勢,未必會得到如其所想的效果,受眾并不都會買帳。如今的影片上映前,都無一例外進行了大規模的宣傳造勢,搞首映禮,影片還沒上映,已經有多個版本的預告片問世,對于電影細節和演員的過度消費,導致大眾對于電影的麻木,甚至厭惡。種種這些批評都暴露出中國電影現階段所存在的問題。

        另外,中國電影在海外的影響力微乎其微,在票房上起不到應有的分擔成本的能力。由于缺乏專業性的海外發行機構和專業人員,中國電影在海外的發行一般都以版權買斷,低價賣給了國外的發行公司,因此在海外的票房收入大多與電影制作方沒有關系。這也導致中國電影大多都是單只腳走路,遠沒有形成合理成熟的院線電影產業化的運營模式。

        2.2行業內部和外部問題

        中國電影行業內部的混亂管理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院線公司對于影片資源的壟斷,導致絕大多數影片在拍攝完成后不能得到足夠的放映時間,只得為極少數所謂的大片讓路,進而扼殺了眾多有潛質的優秀電影人對于電影創作的激情。這一點從各大影院的影片排布便可知一二。這也是為什么中國電影會出現明顯的兩級分化的原因:一是中國式大片坐擁幾乎所有放映資源而拿不回應有的回報;一是許多優秀的文藝電影等小眾式影片無法放映,只得遠走海外電影節,通過摘得獎項,獲得獎金或基金資助生存。這無疑都阻礙了中國電影產業的長足發展。

        另外眾所周知的是,盜版猖獗也是阻礙中國電影產業健康發展的巨大障礙。“山寨”在中國的猖獗已經到達了讓人瞠目結舌的地步。頭一天上映的《讓子彈飛》,隔天就能在網上下載清晰版,一些視頻播放軟件也更新出新上映的大片,各類盜版光碟鋪天蓋地。這些對本就脆弱的中國電影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二、國產電影大片之未來――只有名副其實,方可實至名歸

        作為一名普通的大眾電影消費者,對于中國電影仍抱有無限的憧憬,從我個人對于中國電影現狀的分析來看,中國電影的未來要想如同五千年華夏文化一樣璀璨,就必須要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治理各方弊端。

        1、創作路線多渠道

        在劇本選擇上,要盡量豐富不同的主題內容,避免類型的單一,不要盲目的迎合海外市場。有句話叫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這就是為什么《黃土地》、《霸王別姬》這樣的電影可以引起國際共鳴。而有些商業大片假借偽民族特色的外衣大秀空炫鏡頭,說著一些特意迎合外國人的臺詞,最后反落得個不中不洋,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下場。《赤壁》上映時因臺詞影院笑場不斷;《見龍卸甲》中趙子龍的造型像日本武士,曹操多出個會武功的女兒;《精武風云》里的陳真變身如閃電俠……如果空有形式,僅借有限的藝術表現和民族文化的外衣扎一副空架子欣欣然地在空中飄,中國電影產業只能是虛幻的泡沫,一戳就破。

        因此,我們既要善于提取和弘揚中華民族豐富的文化內涵,也要與時俱進,不能忽視與時代息息相關的各類小眾電影題材。2010年一部《山楂樹之戀》讓中國觀眾如沐春風,再次感受到了久違的不做作,不奢華的純中國電影的魅力。另外,一些優秀的主旋律電影和藝術片,劇情片也是能夠在海外擁有一席之地的,如《孔雀》、《李米的猜想》、《日照重慶》等就是很好的例證。再者,可以通過走國際合作的道路實現影片的商業價值。好萊塢影片《藝妓回憶錄》由中國演員飾演;《紐約我愛你》則由來自包括姜文,巖井俊二在內的全球的12位導演共同合作。電影的創作形式要盡可能的多元化才能讓觀眾不斷看到新的好的作品。我們目前還拍不出《阿凡達》,但是我們可以拍出獨一無二的,有著中國文化價值體系的作品。

        2、規范行業內部運行機制,打擊盜版

        如今中國各大院線仍舊是被大片壟斷,優秀的小成本電影很少能在上映期贏得一席之地,觀眾去影院的可選擇性少,每次就那幾部大片,制片方賺了錢觀眾卻對大片不買賬。想看些文藝片吧影院又不放映。這樣不符合供求機制的電影市場是極其不成熟的,觀眾應該享有很大的自主選擇權。所以當下最亟待解決的問題就是各大院線的電影分級放映制度,讓更多優秀的非主流電影在票房上擁有一席之地。解決了不合理的放映制度,也就解決了中國電影諸多問題,制止了中國電影產業繼續畸形發展。

        一個產業的發展除了市場調控外,也離不開政府的扶持。我國應該繼續完善相關法規,加強盜版監察和治理力度,從院線,網絡,音像制品多路出發,打擊盜版,為中國電影事業的發展提供一個健康的生存空間。

        3、借鑒西方經驗,打開產業鏈

        中國電影的成本回收目前還僅限于票房這一很小的部分,但放眼西方好萊塢,電影產業的發展已經相當成熟,產業鏈從前期宣傳到票房到版權再到一系列后產品開發,應有盡有。

        “蒂姆•波頓在《愛麗絲夢游仙境》中做到了形式大于內容的極致。這部電影同時也做到了電影藝術與商品推廣技術完美結合的極致,將愛麗絲塑造為最新時尚偶像。”[4]著名設計師柯琳•阿特伍德(Colleen Atwood)“以19歲的愛麗絲為繆斯設計服飾,9~59歲的女性都可以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那一件”;隨后,愛麗絲的魅力點亮了2010年的時尚界:“迪斯尼力推美國華裔設計師Sue Wong根據影片主要角色愛麗絲、紅皇后、白皇后、白兔設計的高端時裝”;接著,“日本玩具巨頭Medicom,化妝品牌OPI、Urban Decay、Paul & Joe推出愛麗絲主題玩偶、彩妝、指甲油。施華洛世奇推出17件相關水晶飾品,每一件上有一個兔子洞里的角色”;另外還有手袋,茶壺等各式各樣的“愛麗絲”衍生品讓人目不暇接,讓女人愛不釋手。這個例子無不證明了好萊塢把電影作為一項商業產品來開發時做得何止是面面俱到。想要做到電影大片商業化,中國電影人還有很多需要學習借鑒的地方。

        中國電影百年來取得的成就是輝煌的,這得益于數輩優秀敬業的電影人的不懈努力。在全球化發展的今天,中國電影人肩負重任,要看清形勢,雖然中國電影目前與西方大片在技術層面上存在差距,但是要做到真正的藝術與商業相結合,運用技術,藝術與中國文化價值體系完美融合并非異想天開。未來的中國電影應該好比一位身著青花瓷晚禮服的優雅可人,帶著濃濃的中國味道的國際范兒。實至名歸,指日可待。

        注釋

        [1]王一川,郭必恒,張洪忠,唐建英.中國大陸電影現狀及其軟實力提升策略[J].天津社會科學,2010,04(4).

        [2]羅雪揮.焦雄屏:中國電影的未來應保持儒人文化[J].中國新聞周刊,2006.第70頁。

        [3]羅雪揮.焦雄屏:中國電影的未來應保持儒人文化[J].中國新聞周刊,2006.第70頁。

        [4]李孟蘇.愛麗絲夢游商業仙境[J].《三聯生活周刊》, 2010,(14)

        參考文獻

        1、陳旭光.論中國電影大片[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2009(6).

        2、石慧.淺談中國電影大片產業的發展[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0(9).

        3、王一川,郭必恒,張洪忠,唐建英.中國大陸電影現狀及其軟實力提升策略[J].天津社會科學,2010,04(4).

        第8篇:唐山大地震電影影評范文

        [關鍵詞] 主流電影;電影產業;文化軟實力

        一、主流電影的界定及特征

        21世紀以來,中國電影產業發展取得了較快的發展,隨著國產電影創作的不斷發展和電影市場的繁榮興旺,關于中國主流電影的探討日益引人注目。了解主流電影的內涵,才能切實有效地推動主流電影創作的快速發展以及影片質量的不斷提高,贏得更多觀眾群體的認可與喜愛,才能促進國產電影市場的穩定發展。

        (一)主流電影的界定

        20世紀30年代,國內影評人和學者將“主流”和“電影”聯系起來,探討中國電影的發展路徑和方向,左翼題材的電影就是主流電影的雛形。近年來,主流電影作為一種藝術形態的表現形式,成為學界研究電影產業的熱門概念。由于不同研究者的電影觀念和研究視角不同,且受到不同時期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差異的影響,對于主流電影概念的界定存在著一定的爭議和分歧。

        主流電影與主旋律電影既有相同的特質,又存在差異性。主流電影與主旋律電影的共同點表現在都能夠體現主流文化的基本特點,反映某一時期社會主流的思想意識。20世紀80年代后期,相繼上映了體現國家主流意識形態的影片,如《開國大典》(1989)、《焦裕祿》(1990)、《的故事》(1992)、《》(1991)、《生死抉擇》(2000)等。但是,相比主流電影,部分主旋律電影只重視影片的思想性,而忽視了影片的藝術性和觀賞性,所以很難在電影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也無法在廣大觀眾中產生較大的影響。

        相比主旋律電影,主流電影傳播主流意識形態的價值觀與審美觀,是電影市場的主導力量。主流電影既要有主旋律電影的思想內涵,同時又要注重運用商業電影的包裝技巧,增強藝術性和觀賞性,使之能夠被更多的觀眾所喜愛,從而起到在文化上、思想上影響觀眾的作用。近年來,有不少以重大革命歷史為題材的主流電影獲得成功,如《建國大業》(2009)、《建黨偉業》(2011)和《》(2011)。《建國大業》最終取得了43億元的高票房,不僅贏得了社會效益,還獲得了豐富的經濟效益,為國產主流電影的創作生產提供了成功的典范。

        (二)主流電影的特征

        1.面向公眾的文化傳播

        阿恩海姆和魯道夫(1986)提出“所有具備電影工業的國家都有自己的主流電影,它的發展依賴于經濟和意識形態的相互關系,并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主流電影是一個國家面對公眾進行文化傳播的重要渠道,中國的主流電影以紅色主題為主,以《建國大業》為例,影片中我們看到的是偉人們的崇高、勇敢與執著,是他們對全中華民族的大愛,對生命意義的思考與追求。這就是一種面向公眾的文化傳播,以真實的事件為依托,宣揚正義和真理,表現偉人們的愛國情結。

        2.文化傳播多元化

        近年來,國產主流電影已經悄然興起并且呈現出“大眾化與多樣化并存”的現象。主流電影開始具有豐富的表現形式,并且不斷地進行藝術創新,已不再只是單一的歷史革命主題。目前,主流電影的發展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主流電影越來越貼近普通大眾的生活與審美情趣,更容易被觀眾接受和喜愛;另一方面主流電影展現出針對不同社會階層、社會群體的關注焦點,并在欣賞習慣方面多樣化,開創了多品種的格局。

        3.強調觀眾的心理體驗

        主流電影之所以能夠獲得成功,主要在于其抓住了廣大受眾的心理情感。《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獲得了超過7億的票房,其主要魅力并不是讓我們去看劇中人的歡笑、哭泣以及情感經歷,而是由此引發的觀眾自己的情感回首與體驗。主流電影的表現形式,已不再只是單純的文化傳播、思想灌輸,而是更加注重觀眾的心理體驗和情感認可。觀眾對主流電影的認可和喜愛程度決定了電影產業的發展。大眾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受到政治、文化、道德的約束和要求,不得不壓抑內心的情感,而在觀影時,可以通過電影的娛樂性,釋放內心壓抑的情感。

        二、主流電影在文化軟實力構建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國之間在提升本國政治、經濟、軍事等硬實力的同時,提升本國文化軟實力同樣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是我國文化建設的一個戰略重點。中國主流電影作為對外傳播中國文化和中國形象的一種方式,在文化軟實力構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主要體現在傳播國家形象和促進文化產業的貿易發展。

        (一)主流電影促進國家形象傳播

        國家形象作為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和影響力。對于任何一個國家來講,其文化產業都是展現這個國家形象的主要方式,而電影則是走在最前沿的立體表現形式,它能夠直接與全球觀眾接觸,將國家形象深入人心。主流電影作為具有廣泛傳播效應的大眾媒介,成為跨國傳播潛力最有效的途徑之一,是國家形象傳播的重要載體,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主流電影逐漸登上世界舞臺,其所呈現的國家形象開始引起世界關注,并在各種國際電影節上頻頻獲獎。1985年,陳凱歌導演的《黃土地》獲得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銀豹獎,是中國內地第一部獲得重要國際獎項的影片,代表中國內地電影在國際上獲得認可。據統計,從1985年到2008年,我國電影在世界各主要競賽類國際電影節中,總計有40部影片獲得46個重要獎項。中國主流電影立足本國文化基礎、尊重電影傳播規律、柔性塑造國家形象,成功地將中國形象帶向世界。中國電影產業必須堅持以民族文化為主體,在差異中尋求共存,通過文化軟實力的構建實現強國夢,在國際影壇上傳播中國形象。

        (二)主流電影促進文化貿易增長

        中國主流電影,盡管由于文化差異、語言傳播障礙等因素,在對外輸出方面面臨諸多困難,但同時也面臨著難得的機遇。隨著中國國家地位在國際上的提升,中國主流電影作為中國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也逐漸被西方人所關注。中國主流電影長期形成的歷史傳統、文化資源和敘事風格雖與歐美電影所具備的文化特質存在差異,但文化的不斷擴展與傳播也受到了國外受眾的認可與好評。中國主流電影全球化的推進,不僅突破了國際的貿易壁壘,同時也促進了國家之間政治與文化的交流傳播,形成了強大的市場覆蓋力和滲透力。

        中國主流電影能夠吸引海外電影觀眾,也源于中國特色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2010年,中美合拍的影片《功夫夢》在美國3 663家影院上映,首映周末3天就取得了5 600萬美元的票房。影片獲得成功的關鍵在于展現了紫禁城、長城、老北京四合院、武當山、七夕等具有中國歷史文化與城市特色的資源,使得海外電影觀眾可以通過銀幕看到并了解到具有東方特色的影像奇觀。與此同時,中國內地電影市場積極與香港、臺灣的電影市場建立廣泛的合作,并與世界各國的華人群體一起構成了中國特色的主流電影文化交流空間。中國主流電影將更好地走向世界,促進我國文化貿易的強勁增長。

        三、文化軟實力視角下的中國主流電影未來發展

        中國主流電影作為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適應國際化的發展道路,需要不斷地改革與發展。基于文化軟實力視角,中國主流電影的未來發展將呈現以下三種趨勢。

        (一)主流電影科技含量提高,重視版權保護

        近年來,中國電影飛速發展,年產量躍居世界第三,票房位居世界第二,與此同時,中國電影的特效、特技的應用也在穩步提高。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推動了中國主流電影的每一次進步和變革。2010年上映的《唐山大地震》和《狄仁杰之通天帝國》獲得了高額票房,其中的特效特技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未來中國主流電影必將與電影高新科技發展相結合,用最新的電影高科技成果豐富電影的藝術創造,提高影片的藝術水平,打造富有震撼力和感染力的視聽盛宴,以爭取和保證未來的觀眾群體。

        隨著主流電影認可度以及科技含量的提升,電影版權的開發、運用和交易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電影作品推向市場進行版權交易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價值實現的過程,電影制片方通過交易回籠資金、獲取盈利,進行擴大再生產,周而復始,促進電影業的發展壯大。目前,中國電影產業的產權保護體系尚不完善,因版權保護缺失而導致中國電影產業經濟效益存在損失。在未來,中國主流電影市場版權保護必將日益完善,通過電影版權保護的實現創造更大的價值。

        (二)主流電影兼有文學內涵和文化創新

        雖然科技的發展進步促使主流電影獲得廣大受眾的普遍認可,但主流電影的核心價值是影片中所蘊涵的文學內涵。影片的敘事手法,與文學的相互支撐,才是主流電影贏得世界尊重的主要原因。《集結號》《葉問》《杜拉拉升職記》《中國合伙人》等影片之所以能夠得到觀眾的認同并在電影市場上取得票房上的成功,主要原因在于影片加強了文學基礎,以內容為主,重視編劇環節。主流電影強調文學的基礎性和支撐性,注重文化內涵的表現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要求。

        主流電影在保證文化品質的基礎上,需要不斷發展文化創新,以適應廣大觀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世界電影發展的經驗表明,在人類文化活動高度工業化的今天,電影是最為典型的文化創意產品。主流電影想要獲得可持續發展,需要在內容、形式、文化上進行不斷改革和創新,以適應時展的要求。

        (三)主流電影堅持本土立場,注重國際表達

        近年來,隨著我國電影產業政策的調整和改革步伐的加快,國際化成為中國主流電影發展的重要目標。中國電影產業正在探索著一條國際化和市場化的發展道路。在這個國際化的進程中,張藝謀、陳凱歌等著名導演的作品參加國際電影節多次獲獎,李安、吳宇森在好萊塢取得了不小成就,賈樟柯、寧浩等年輕導演也獲得了廣大觀眾的認可,顯示出了良好的成長性。他們的成功經驗表明:中國主流電影想要走向國際影壇并獲得認可,其產品必須在品質上保持本國特色,在表達上注重國際文化的融合,提升影片的整體競爭力。中國主流電影的國際化發展需要整個行業共同努力,向國內外觀眾提供更多既有中國特色又有普世價值的好作品。

        [參考文獻]

        [1] 高紅雨,袁茁萌.論中國電影文化軟實力發展與研究現狀[J].電影文學,2013(03).

        [2] 黃望莉,陳清洋.從“主旋律”到“主流”——中國電影主流價值觀的推進及其國家形象的建構[J].當代電影,2012(12).

        [3] 李春.中國主流電影與中國主流電影的構建[J].東岳論叢,2012(02).

        [4] 饒曙光.主流電影體系構建與中國電影可持續發展[J].電影新作,2013(01).

        [5] 徐春玲.電影文化軟實力的提升與國家形象傳播[J].新聞界,2012(01).

        [6] 楊檸.中國電影產業的文化軟實力構造[D].上海:復旦大學,2010.

        [7] 張穎.文化產業發展與中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D].濟南:山東大學,2012.

        [8] 周星.中國電影實現文化軟實力的背景、動因與發展分析[J].藝術百家,2010(05).

        [9] 周斌.關于中國主流電影的理論探討[J].當代電影,2012(01).

        第9篇:唐山大地震電影影評范文

        明星發言

        陳羽凡

        我是從第一集就開始看的,第二集結尾留下了很多問號,所以很希望第三集能給我一些解釋。加上3D效果,視覺上是會給我們更多沖擊的。

        白百合

        雖然我是女孩,但我爸爸一直把我當男孩養,他出差帶給我的第一個禮物就是擎天柱。不過也因為是女孩,我還是更希望有一個像大黃蜂這樣的汽車人來保護我。特別是我看到第二集的時候,真的被大黃蜂感動到了。

        秦昊

        我從小就很喜歡《變形金剛》,連威震天我都很愛。大家都想預測說這部電影有多少票房,我覺得這跟我沒關系,我就是想來看一部我特別愛的電影。

        夏雨

        我是小時候就愛《變形金剛》動畫片,也很愛玩具,但那時候沒錢買不起。現在我就收藏了很多變形金剛的玩具,有一面墻專門為它準備的。《變形金剛》里很多人物我都很喜歡。《變3》我還是最關注3D效果,跟前兩部不同了嘛。

        視覺

        前情概論

        在第一集中,邁克爾?貝用了區區1.5億的制作成本,創造了有史以來最復雜的機器人。擎天柱從貨車變成人形的整個過程,每一個零件如血管、肌肉般暴露在觀眾面前,在IMAX銀幕里無比犀利;與真人完美融合的拍攝方式,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物理畸變和鏡頭穿幫,這些經驗都足以載入教科書。相比之下《變2》的特效賣點僅是集中在“挖地虎合體”上,其余大小金剛在數量有所增加,但戲份太少,動作太快,具體的單個特效反而不明顯。

        本集鑒定

        等到了《變3》時,不開竅的邁克爾?貝終于順應了3D大潮,不堪輸給創造奇跡的《阿凡達》,“最佳3D效果”也成了新的特效賣點。在卡梅隆幕后團隊的輔佐下,《變3》的3D水平達到了“既真又實”的效果,片中有著各種鏡頭運動的炫技效果,在金剛纏斗,爆破追逐等場面上使用高速攝影機,3D層次分明,避免了前后景的混淆,足以消除扁平和呆滯感,實現“真3D”的臨場效果。此外在放映設備上,《變3》也要求影院把亮度調到最大限度,以保證金剛們足夠“靚麗”。 最后一場45分鐘的芝加哥大戰,邁克爾?貝就是在技術上有意挑戰《阿凡達》的紀錄,鉆地巨魔的宏偉和繁復要超過擎天柱七倍,特效團隊巨大的工作量,只是為了讓觀眾看到其徹底摧毀芝加哥時更加亢奮罷了。

        圓桌會議

        南都娛樂周刊 邵欣

        3D看起來累,層次不是很自然,視覺上幾層次特明顯,字幕很突兀,鏡頭從前景到后景總在不停地調節、虛化,這樣很容易疲勞。

        南都娛樂周刊 張燕

        電影時間太長,導致看3D有些累,視覺效果不如想象的那么精彩,感覺有些畫面以前2D版本的《變形金剛》也能呈現得很到位。

        京華時報 張偉

        大樓倒塌還是挺逼真的,像我們國產片,《唐山大地震》,也有樓倒塌,就沒法比。

        編劇 作家 韓景龍

        3D效果還是說得過去,但整個動作來說變形金剛的戲就變得很少。

        故事

        前情概論

        電影版《變形金剛》完全是靠第一部擬好了開局,邁克爾?貝雖早有動作片猛將的名頭,卻因《逃出克隆島》的失敗備受壓力。在求精求細的態度下,《變1》頂住壓力一炮打響,劇情相對緊湊合理,脈絡清晰,正反方、主配角個性鮮明。可到了《變2》時,邁克爾?貝又開始忘乎所以地炫耀技巧,故事和人物被拋在一邊,承接轉折缺乏合理性,雙方實力前后矛盾。美軍大肆演習,金剛們破壞完一堆古跡后,就匆匆忙忙收場了。

        本集鑒定

        可即便是這樣,《變2》的劇情也要比《變3》好上一大截,至少前者還有些用心的笑料,后者卻連一個看上去可愛的角色都沒有。貝導在《變3》前保證過恢復劇情的質量,可他卻食言了,拖沓、無聊和狗血場面此起彼伏,簡陋的劇情還經不起推敲,甚至讓人覺得汽車人一方“勝之不武”。影片最大的懸念,是早在預告片中就露臉的御天敵,這位擎天柱的恩師居然反水成了終極Boss。主創想利用這個設定打造劇情的關鍵轉折點,本來不錯的想法卻弄得十分生硬,等到威震天被輕描淡寫得再反水時,就完完全全成了狗血。在這些巨無霸的混戰中,山姆淪為咆哮的小孩,新女友拙劣的演技和哭喪的表情讓人無比懷念福克斯。前半段凌亂至極,完全沒有方向,到了后半段芝加哥大戰時,影片卻又突然變成了外星人入侵的“災難片”,汽車人以寡敵眾無比神勇,俗套地完成了又一個“不可能的任務”。

        圓桌會議

        新京報 孫琳琳

        3D效果沒有我想象中好,但我覺得《變3》最弱的還是它的故事,前兩集人跟機器的部分還算比較平衡,這一集就有點太側重人的部分的講述,但又不是很精彩,挺絮叨的。

        南都娛樂周刊 邵欣

        故事方面真的經不起推敲,女主角實在是敗筆,沒性格,長相也一般,最后安排她去一嘴定乾坤,挑撥威震天,搞得威震天很弱智似的。

        南都娛樂周刊 張燕

        故事應該被詬病的太多,我倒不反感前邊交代下男主角與新女主的瓜葛,但后面一味濃墨重彩描述美國女指揮官,很無聊。

        京華時報 張偉

        大黃蜂的幾場戲細節是最出彩的,最后它要被處決,跟男主角告別的那一幕,已經有情感交流的涌動了,挺棒,可惜這樣的細節太少了。

        編劇 作家 韓景龍

        開頭差不多有二三十分鐘都在講男主角跟新女友的關系,包括感情工作什么的,很無聊。

        情懷

        前情概論

        變形金剛是二十多年來全世界男人的記憶,當年圍著看電視,吵著買玩具的男孩,如今已經都是當父親的人了,他們也成為《變形金剛》電影三部曲最忠誠的粉絲。當《變1》曝光擎天柱的新造型時,曾備受老金剛迷的猜疑,可真到看完電影,大家基本上都佩服了邁克爾?貝團隊對于金剛文化的理解和升華。

        本集鑒定

        《變3》中祭出了動畫版中的傳奇人物御天敵,立場卻別于當年,讓人唏噓一場。前兩集中熟悉的金剛們被毫不留情撕碎,那種“一將功臣萬骨枯”的悲壯感,很適合作為大結局來煽情。鐵皮、紅蜘蛛等主要配角的相繼陣亡,讓熟悉金剛史的粉絲想起了當年的“大電影”:孩之寶為了完成G1到G2玩具的徹底換代,不惜讓所有的汽車人和霸天虎大火拼命,通通陣亡。《變3》里同樣如此,已經淪為打醬油的威震天,最后還是躲不過滅亡的命運。作為粉絲最愛的可變身雪佛蘭座駕的大黃蜂,當然要在片中擔任最重要的戲份,沒有對白,更有感情。當大黃蜂在《變3》里面臨處決,無望地盯著山姆時,每個觀眾都會為之揪心。這可以說是邁克爾?貝的“惡作劇”,深諳商業規律的他,縱然準備好了臨終大解救,也要在之前好好玩弄一把大家的“情懷”。

        圓桌會議

        南都娛樂周刊 張燕

        在這個顯然是機器人拯救地球的故事里,硬生生讓男主角幾次從路人跳到中心位置解開驚天陰謀出生入死充當英雄都是那么拙劣,還不如老老實實講述男主角與大黃蜂的生死情懷呢。作為大黃蜂的擁躉,很難不對這部戲的醬油君黃蜂同學表示同情,沒感情戲,沒動作戲,還一下子當了俘虜,有必要把它搞這么悲催么?

        編劇 作家 韓景龍

        新出來的震蕩波之類的新機器人已經完全沒有動畫片的影子了,雖然視覺效果不錯,可從情懷來說,真的就沒有一點感動了。而變形金剛本來有的個性人物也都沒了,正面人物大黃蜂毫無表現,跟男主角之間的情感也沒有,反派威震天、紅蜘蛛已經毫無個性可言了,特別像威震天完全淪為路人,又很弱智。

        新意

        前情概論

        把動畫版的變形金剛數碼化搬上銀幕,這本就是《變1》中最大的新意,觀眾們的目光全都集中在擎天柱、大黃蜂的零件上,擋風玻璃、加油口的妙用,火種源的生命力等等,遠超過第七區a特工們的落后地球工具。不過《變2》里人類的戰斗力迅速提升,傳說中的“軌道炮”從巡洋艦上發射,居然可以消滅無敵的合體大力神,這份新意更像是美軍在炫耀威懾力。

        本集鑒定

        從第一集開始,《變形金剛》就在玩弄“附會歷史”的把戲,威震天一百年前被封在胡弗大壩里,火星探測器遭神秘丟失,這些歷史事件被半真半假植入到影片里,就是為了增強“金剛”就在人類身邊的真實感。當然這招已不算稀奇,《X戰警第一課》《守望者》也都會把故事附會到美蘇冷戰中,《變3》重寫登月史和切爾諾貝利核泄漏,利用“陰謀論”的觀點“出新”的效果只能說有限。全片中人類部隊只是配角,在霸天虎的“蟲洞隧道”和巨型飛船下幾無還手之力,最新的超級武器和金剛,基本還是在霸天虎陣營,擎天柱的飛行器到關鍵時刻還不給力。山姆大部分時間孤軍奮戰,他手上便攜的武器可算是一個新亮點,居然偷放冷箭干掉了紅蜘蛛。特種兵的空降服“蝙蝠衫”比軌道炮更實際,在空中滑翔之余,還可替落于下風的汽車人們打打掩護,向狂傲的霸天虎發起沖鋒。但這些新意,都在隆隆的爆炸聲中淪為了配角,震蕩波的巨大蚯蚓才是摧城拔寨的利器。

        圓桌會議

        南都娛樂周刊 邵欣

        《變3》希望能有新意,可沒能達到效果,最后只剩下大黃蜂還幽默點兒,其他機器都沒個性了。

        南都娛樂周刊 張燕

        新加入的震蕩波蠕蟲機器人,也沒啥新意,感覺很多電影里都有類似形象的東西,又沒怎么細節變形的效果。

        京華時報 張偉

        相對于前兩部,這一部在動作方面做得清晰了,這還是好的,加入的新機器人比方說御天敵,好像還有點參考日本的武士形象,挺好的。

        廣告

        前情概論

        《變形金剛》系列可謂是將各類廣告充分“植入”的典范,據統計在《變1》中一共植入了68個品牌廣告,給制作方帶來了4000萬美元以上的收入。各種款式的汽車自然是《變》系列最為匹配的植入對象。“通用汽車”是《變形金剛》三部曲的最大客戶,邁克爾?貝一眼相中了科邁羅,讓其在影片中變形為大黃蜂。果然電影的上映讓科邁羅名聲大噪,成為各大車展中的最大亮點,熱賣自然不成問題。

        本集鑒定

        除了科邁羅,《變3》中還有多款新車亮相:法拉利458 Italia、雪佛蘭Corvette C7 Spyder概念車、藍色奔馳E550、銀色奔馳SLS AMG等等,與劇情相得益彰,反倒不那么亮色。真正扎眼到引發爭議的,是那些不相干的產品。《變3》中的四大中國品牌,可謂不惜血本輪番登場,除了在《變2》中短暫亮相過的美特斯邦威,《變3》又加入了三個新的China品牌―lenovo、伊利和TCL。尤其是伊利奶的植入方式,用“裸”地強迫觀眾來形容都不為過。片中不但給了伊利奶一個足夠正面的產品特寫,還讓猥瑣的韓國演員無比清晰地讀出了產品的名稱。商業影片植入廣告,在好萊塢早已是常態,《變3》這下可為中國品牌打入好萊塢開了個好頭,可以預見不久的將來,蜘蛛俠、杰克船長們就會穿上中國的衣服,開起China的車船。

        圓桌會議

        新京報 孫琳琳

        很多人質疑的廣告植入,我其實很能理解,挺好的,說明中國電影市場真的越來越受矚目啊。

        南都娛樂周刊 邵欣

        牛奶有點牽強了,不過能讓中國人眼前一亮。

        南都娛樂周刊 張燕

        廣告植入倒還好,牛奶那句臺詞,就當是個笑點。

        京華時報 張偉

        廣告植入真的太生硬了,牛奶,聯想。

        編劇 作家 韓景龍

        國外電影里還沒發現這么明顯的植入,這可能還是中國廠商要求的吧。

        綜述

        我們如何對待大片?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本一二三区免费 | 亚洲a√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一区2区3区乱码在线 | 中文字幕无线在线视频观 | 免费在线观看日本A∨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 先锋影音资源国产性爱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