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大學師德考核個人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高校教師 師德素質 機制
師德正則教育興,教育興則國家強。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有高水平的教師,才能有高質量的教育。推動我國高等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培養造就高素質創新型人才,教師是關鍵,而教師素質,師德最重要。從一定意義上說,師德素質的好壞決定著高校教師隊伍建設的成敗,也決定著我國整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和改革的成敗。
一、高校教師師德素質培養現狀
當前高校整體師德狀況總體來說還是令人滿意的,高校教師道德主流是積極、健康、向上的,絕大多數教師能愛崗敬業、教書育人,贏得了社會輿論的贊譽、學生和家長的敬重,但不良的師德現象仍然存在。大多數的高校在考核教師的同時,教師的專業素質是最先看重的,也有的個別學校急需要引進人才,只看重科研成果和科研能力。在進行評職稱評審的時候,一般只是單一的注重其學歷、科研,個人的師風和師德、政治素養方面的內容雖然也列入了考核的范圍,但是很難落到實處,無形中就給教師造成造成了“學歷重素質輕”、“智育重德育輕”、“業務重政治輕”的影響。
二、高校教師師德素質欠缺的成因分析
(一)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發展以及整個社會價值觀念的多元化,有些高校教師的價值觀出現了嚴重錯位,為了追求經濟利益而舍棄了教育的倫理價值,把師生關系變成了老板與雇員、顧客與商家的關系,把學校變成了市場。
(二)高校教師的待遇和地位在近年來有大幅度的提高,但是由于高校不健全的分配體制使得教師的待遇在不同的專業之間、不同的職稱之間、學校與學校之間存在大幅度的差距,公共課教師、青年教師待遇低的問題普遍存在。在商品大潮的沖擊下,有些教師就會認不清自己的道德責任,在工作中斤斤計較、討價還價,對教師的形象有所損害。
(三)雖然各個不同的高校在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方面設立了大量的規章制度,但是這些規章制度缺乏可操作性,一般都比較籠統。比如大多數的高校每年年終都會對教師進行一次年終考核,考核的內容既包括師德方面的考核,也包括業務方面的考核。但是在實際考核中,師德考核標準過于籠統、單一和抽象,難以操作,存在重業務考核、輕師德的評定現象,常常對教師品德的細節避而不談、視而不見,而造成師德素質欠缺的原因之一是成績論。
三、高校教師師德素質培養途徑
師德建設直接關系到人的培養,關系到黨的教育事業發展,關系到黨和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加強師德建設是教育振興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一)優化教師評價體系,專業素質與道德素質并重
傳統的教師評價體系過于單一,只注重專業素質而忽略了師德評價。師德素質的培養要求有完善的師德素質評價體系,而師德評價體系是師德建設目標和師德建設內容的具體化。師德評價體系主要由政治思想、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四個方面內容組成。
(二)建立長期的培養和監督機制,不斷改進培養方法
高校應建立師德培訓機制,大力營造敬業愛生、恪盡職守、無私奉獻的良好氛圍,抓好工作制度的建立,把師德建設落在實處。建立健全定期學習制度、培訓談話制度、同行舉報制度等,從而不斷完善監督機制。同時,在實踐中創新培訓方法,明確培訓和宣傳的切入口、規模、內容、時間跨度,掌握培訓和宣傳的廣度、深度、密度、強度及節奏,讓教師覺得有榜樣可學、有高度可攀、有發展可期。
(三)加強宣傳教育工作,形成優良師德風范和育人環境
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法律法規,引導教師牢固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依法從教,在教書育人過程中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開展“師德楷模”、“師德標兵”等典型的先進活動評選,選出管理育人優秀干部、教育育人優秀教師、師德標兵、師德楷模、服務育人先進工作者等,更進一步的弘揚正氣,激勵先進,鞭策后進,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并重,鼓勵教師以德修身、以德育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一步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形成優良師德風范和育人環境。
四、全過程實施民主評價,建立有效的師德建設制約機制
對教師的全過程評價是指把教師的個人年度總結和評價與學生和其他教師的評價相結合,師德評價和年度考核相結合,讓師德評價的結果在教師晉升、評獎等事項中起重要作用。對于在教學環節中嚴重失職的,違反學術道德、剽竊他人學術成果的,違反教書育人規定、有失教師身份并在學生中造成嚴重后果的,以及師德總體評價連續不合格的教師,學校在晉升職稱、評先選優等事項中,給予一票否決。
五、結語
總之,高校教師師德素質的培養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我們要在堅持優良傳統的基礎上,結合新時期的時代特征,不斷完善師德素質的培養途徑和方法,堅持教書與育人相結合,以身作則,努力成為大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不斷做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
[1]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Z].北京:學習出版社,2001.10
[2]蕭德光.教師要具有良好的師德素質[J].云南教育.2001(13):20-21.
[3]馬桂新.21世紀師德素質框架研究[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1):105- 107.
一、非教學崗位教師師德教育的必要性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12)》指出,教師要關心愛惜學生,嚴謹治學,把名利放一邊,能夠嚴格自律,并且要以人格的魅力和學識的魅力去教育和感染學生,發揮引路人的作用,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我們知道,高校的教書育人職責,不僅僅由教學崗位教師承擔,非教學崗位教師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同樣占據重要的角色。比如,和學生息息相關的服務性部門的教師――圖書館、學生處、宣傳部、團委、大學生藝術教育中心、各學院的學工辦等部門的教師,以及輔導員、教務員、專兼職班主任等教師群體。這些非教學崗位教師承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是高校學生德育工作網絡中的主力軍,是學生身體和心靈健康成長的監護人,是學生成長成才的領路人,是班級管理和學風建設的具體實施者。因此,非教學崗位教師的職業道德建設,對于高校育人工作的成效具有重要意義。相反,輕視、忽視這項工作,將導致高校師德建設存在漏洞,最終會影響高等教育事業的持續、健康、有序發展,影響人才培養。
二、高校非教學崗位教師職業道德的現狀。
當前,市場經濟充分發展,伴隨的是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等副產品的滲透,高校教師群體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師德失范問題凸顯。其中,非教學崗位教師職業道德教育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比如說,有的非教學崗位教師工作過程中急功近利,個人利益高于集體利益,工作的責任心不足,對自身的言行要求降低,不能為人師表,沒有“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意識等。這些問題的產生,原因是多方面的。
(1)社會價值觀念多元化發展的影響。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拜金主義、個人主義等副產品隨之產生。個別高校教師曾經的職業理想、職業道德、職業追求漸漸淡化,更多地追求自身的實際利益,唯利是圖,言行、思想與教師的身份和要求相偏離,甚至把學校當作了市場,高校教師的身份當名片,混淆了師生關系,把學生當作勞動力。
(2)高校收入分配制度不夠規范。這些年來,國家和社會重視對高校的投入,高校教師的社會地位和薪水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全國的高校存在地區差異,校與校之間,不同學院之間必然存在差異。同一地區、同一學校不同崗位也有差異,如教學崗位與非教學崗位之間存在偏差。大多數學校的收入分配機制偏向于教學一線的教學人員,非教學崗位的服務管理教師申請劃撥經費的項目難度較大,需要坐班,工作時間較長,工作內容相對單一,收入待遇相對較低。這樣的差異,有些教師能夠看開,堅定自己的職業操守,部分教師利益分配上心理失衡。特別是有的非教學崗位教師,長期憤憤不平,漸漸模糊了為學生服務的神圣使命,不再以身正為范、為人師表的標準要求自己,在工作量上開始討價還價,細算個人得失。
(3)師德教育的內容和方式陳舊。雖然高校教師師德要求方面的規章制度都有,但是這些大多數比較籠統,沒有很強的操作性,過于抽象,考核的結果基本上人人持平,基本沒有差別。因此,在教師中產生了重業務、輕師德的現象。
三、非教學崗位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實踐探索。
(1)優化非教學崗位教師職業道德成長的社會環境。師德作為一定社會關系下的觀念,必然要受到社會環境、社會條件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因此,要優化非教學崗位教師職業道德成長的社會環境。①要營造尊重非教學崗位教師的良好社會氛圍。教學崗位教師教書值得尊重,非教學崗位教師的服務管理育人同樣重要,值得尊重。這樣,有助于提高非教學崗位教師的勞動價值感,能夠找到精神上的支點。②要提高非教學崗位教師的待遇。教學崗位教師與非教學崗位教師只是工作內容上不同,工作性質都是為學生服務,非教學崗位教師的待遇同樣需要得到保證,利益需要得到維護。對非教學崗位教師工作上提出高要求、高標準的同時,要把涉及非教學崗位教師切身利益的一些基本問題進行妥善處理,提高他們的勞動價值感。比如提高非教學崗位教師的物質待遇、政治待遇,要對優秀教師進行必要的表彰,如授予“優秀輔導員”“優秀教務員”“優秀圖書管理員”“優秀后勤工作人員”等榮譽稱號,幫助他們建立精神支點;要讓非教學崗位教師的優秀者享有參與學校管理與建設的機會,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關鍵詞:青年教師;導師制;教學發展
在教師培訓中實施導師制,是青年教師實現自身跨越式發展最直接、最有效、最快捷的途徑。青年教師導師制單科培養作為青年教師培養的一種重要方式,是指在青年教師教學實踐過程中,有目的地為青年教師配備課程指導教師,通過發揮導師的傳、幫、帶作用,實現對青年教師的跟蹤培養,不斷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業務水平。鄭州科技學院在青年教師培養過程中,主動適應教師教學發展需要,通過實施導師制單科培養,促進了教師成長。
一、指導教師
為了保證指導質量和效果,每個指導教師指導青年教師不超過兩人。擔任導師工作的既可以是資深教授,又可以是年輕教師。選配導師的條件是:具有講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師德高尚,責任心強,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效果優良,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較強的指導能力。導師的職責主要有:進行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培養青年教師良好的師德修養;全面指導青年教師課程教學,使青年教師熟練掌握教學規范;講授示范課,隨堂聽課,指導青年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指導青年教師開展教學研究工作;對青年教師進行綜合考核,提出考核評價意見。
二、指導對象
鑒于本科教學在整個學校教育中處于基礎性地位,按照本科課程主講教師資格要求,接受導師制單科培養的青年教師原則上應具有中級及以上職稱或碩士及以上學位,目的是通過接受導師具體指導,基本能夠達到獨立承擔本科相關課程的教學能力和水平。但對于那些經過教學業績考核,確需教學指導的其他青年教師也應選配指導教師進行專門培養,以擴大導師制單科培養的受益面。指導對象的職責是:尊重指導教師,主動接受指導教師在思想、業務方面的指導;全程旁聽指導教師課堂教學,邀請指導教師隨堂聽課,認真進行教學反思;在導師指導下做好各教學環節的工作,達到擔任本科主講教師的基本要求;主動向導師請教問題,及時匯報教學工作情況,培訓結束后寫出書面總結,提交指導教師審定。
三、指導過程
1.選定指導主體
在導師制單科培養過程中,指導教師是指導青年教師成長的主體,青年教師是追求教學發展的主體。指導教師和指導對象的選定均由各教學單位負責,報經學校審核備案后頒發導師聘任證書,導師聘期一般為一個學期。
2.簽訂指導協議
青年教師與指導教師簽訂指導協議,協議書一式三份,指導教師、青年教師和教學單位各執一份。協議書詳細規定指導教師與被指導青年教師各自的職責與任務。
3.制訂指導計劃
指導計劃由指導教師和青年教師共同完成,具體制訂時以導師為主導,結合青年教師的自身特點和實際情況進行,既要有一定的針對性和目的性,又要盡可能詳細和可操作,既要考慮青年教師個人的專業發展,又要立足青年教師近期培養方案的設計。
4.落實指導內容
指導教師悉心指導,青年教師虛心求教,指導計劃和對青年教師的培養要求正是在這種導學互動的過程中得到了很好的落實。導師的指導內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師德教育
言傳身教,以自己良好的專業素養、嚴謹的治學精神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青年教師,把思想政治工作與關注和解決青年教師中存在的實際困難與問題有機結合起來,引導他們正確認識自己,合理定位,確定發展方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道德觀和教
學觀。
(2)備課指導
與青年教師一起研究教學計劃、教學大綱、課程考核大綱,使他們明確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為青年教師提供必要的教學參考書(目)和最新教學學術信息,幫助青年教師豐富備課內容;指導青年教師研讀教材,書寫教案,制訂教學進度計劃,填寫教學日志。
(3)教學指導
為青年教師講授示范課,聽青年教師講授公開課,通過書面記錄、現場點評、跟蹤督促、回頭檢查、階段總結等與青年教師共同探討提高教學技能和水平的途徑與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堅持既督又導、督導結合、重點在導的原則,做到督嚴格、導得法、幫誠懇、評中肯,積極營造和諧的培養氛圍。
(4)雙師指導
帶領青年教師到校企合作實習實訓基地進行實踐鍛煉,參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與青年教師一道利用自身理論及科研優勢為企業提供技術咨詢與服務、產品研發,參與科技成果轉化,培養青年教師的雙師素質,提高青年教師的創新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
(5)教科研指導
培養青年教師教科研興趣,指導青年教師從事教科研活動;組建教科研團隊,主持教科研項目,吸引青年教師系統、科學、規范地參與到教科學研究活動中來,以教科研促進教學,以教學推動教
科研。
(6)學生學業成績考核指導
指導青年教師考試命題、試卷批閱、成績分析等,使青年教師明確標準化考核的基本要求。
5.填寫指導記錄
為加強對導師工作的監督檢查,導師在指導青年教師過程中要填寫《青年教師導師制單科培養記錄手冊》,用于記錄指導過程。手冊填寫的要求是:指導時間要及時,指導過程要完整,指導內容要詳細,青年教師確認要簽字。
6.考核青年教師
指導周期結束之后,要對青年教師接受指導情況進行考核,主要考查青年教師履行職責的情況、指導計劃的執行情況以及培養成效等。考核主要由導師來完成,教學單位也要出具鑒定意見。考核結論分為合格和不合格兩種。對考核結果合格的青年教師,列入本科主講教師隊伍;對考核結果不合格的青年教師,延長指導期限,繼續接受指導。
四、指導效果
實施導師制,搭建了指導教師與指導對象交流的平臺,導師通過現身說法實施個性化教育,把教學過程中多年積累的經驗傳授給青年教師,青年教師在這一過程中,不斷加強學習,虛心接受導師指導,教學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對教學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
師德方面,在導師的教導下,青年教師樹立起了崇高的職業理想,強化了職業道德意識和教學質量意識,增強了投身教育教學工作的責任感和事業心,靜心教書,潛心育人,德育能力在認識和實踐兩方面跟上了教育事業改革發展步伐,表現優秀的青年教師紛紛加入黨的組織,發揮了先鋒模范作用。
業務方面,青年教師通過與導師互相探討,傾聽導師的指導和建議,明確了教師職責,規范了教學行為,在教案編寫、教法運用、課件制作、教學組織、學法指導、實踐創新等方面,提高了能力和水平。在教師學期業務考核評價中,參與導師制單科培養的青年教師教學質量評價都在良好以上,其中,90%以上為優秀等級。他們還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教學技能大賽活動,屢獲大獎。由他們指導的大學生創新項目研究在全國大學生學科競賽中也捷報頻傳。
作者簡介:
我校現有青年教師40名,占全校專任教師總數的54.7%。工作經驗3年以下新教師27人,占學校青年教師的67.5%。新教師具有較高的工作熱情,但其專業技能不嫻熟,專業精神不堅定,專業知識不深厚。青年教師,尤其是新教師的專業發展將直接影響我校今后的生存和發展。
近年來,我校新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逐漸清晰,即“學習+研究+培訓+實踐=新教師成長”。下面,簡要闡述我校新教師的培訓措施。
1.制定三年發展規劃
為了引導新教師主動發展,我校請161中學的特級教師黎松齡講《教師的成長與智慧》,請師大二附中的市級骨干教師何杰談他的職業發展之路。學校科研室又指導新教師制定了《青年教師自我發展三年目標計劃》,希望青年教師能向“師德高層次,專業高學識,能力多方位,目標專業化”方面發展。同時,對青年教師提出了“三年熟悉業務,五年基本成才,十年成為骨干”的要求。
2.修煉新教師的師德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本”。“教以德為先”,教師的專業精神和專業道德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首要問題。在教育部頒布的《中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中明確指出教師要“師德為先”,從“職業理解與認識,對學生的態度與行為,教育教學的態度與行為,個人修養與行為”四個方面來衡量教師的師德。青年教師剛剛從大學走上講臺,充滿熱情與活力,往往深受學生的歡迎。然而他們的專業思想并不堅定,對教師職業的理解也不深刻。因此,我校嘗試以活動代替講授的師德培訓方法來提高新教師的師德素養。
3.開展讀書活動,更新教育觀念
學校為了營造學習氛圍,每月都印發學習資料,供新教師自學。為了給新教師明確專業發展的方向,學校2011年7月為新教師頒發了《新教師的專業發展》一書;為了樹立新型的師德觀,學校組織新教師學習《教師新師德六項修煉》一書;為了給新教師樹立專業發展的榜樣,學校給新教師推薦了《從新手到研究型教師——我的專業成長手記》。在自學的基礎上,學校又適時開展讀書交流活動,以及青年教師師德演講比賽,使青年教師在思維碰撞中有效更新教育觀念,從而不斷走向專業化。
4.以師徒幫帶為抓手,提高新教師的專業技能
新教師與學校的區學科帶頭人、區骨干教師以及有著豐富教學經驗的校級骨干教師結為師徒幫帶關系。為了督促新教師“學課”,學校要求每位徒弟每月都要填寫“師徒幫帶考核表”,所有青年教師每學期要填寫并上交“青年教師業務考核表”。由科研主任負責學校青年教師的考核工作,教研組長和青年教師的師傅則是青年教師教學業務的具體責任人。
5.開展教學反思,提高專業發展意識
我校要求新教師從三個方面反思教學,即課前反思從教學設計入手,課中反思從教學過程入手,課后反思從教學效果入手,并采用內省反思法和交流反思法來促進、提高其反思的質量。每年11月,青年教師基本功展示活動后,學校要求每位教師反思、總結自己的教學實踐,并選取優秀的反思進行會議交流。今年3月,青年教師成長的教學反思集《成長的足跡》與全校教師見面,文本呈現了青年教師在實踐與反思中的快速成長。
6.以骨干班主任為引領,增強新教師的教育能力
關鍵詞: 班主任 思想工作 高等教育 中等教育
進入大學階段學習,對于學生而言意味著心理和生活上的一個重要斷奶期的開始。在我國當前的教育模式下,多數學生是在無微不至的照料中度過中學,特別是高中階段的學習生涯的。多數的家長和老師把學生當作不懂事,起碼是不太懂事的“孩子”看待,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專人照顧,無微不至。而這些工作的唯一目的,至多說是主要目的,就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所以,學生進入大學意味著中學老師使命的順利完成,而家長也找到了松一口氣的正當借口。然而,這種做法的實際結果是把大量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務留給了高校,更可能給學生心理狀況的健康發展留下隱患。
在多數的情況下,大學生是在遠離家鄉的城市完成自己的學業。他們面臨著生活、課程、老師、學習方式、同學、校園環境等諸多方面的變化。中學和大學階段的老師如果不能或不愿幫助他們完成這一系列的轉變,就沒有盡到他們為師的責任。其中,班主任首當其沖。班務工作應該著眼于學生的終身發展,從大的方面說是為民族、國家甚至人類的未來著想。陶行知說,教師手里操著幼年人的命運,便操著民族和人類的命運,這是一點也不言過其實的。最起碼在目前教師作為專業教育工作者,承擔了絕大部分教育教學責任的情況下,關注自己教什么、如何教的問題,應該成為教師,特別是班主任始終關心的話題。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傳道”重的是品德和修養的培育。在心理學家阿德勒看來,這個“道”是對他人、對社會的興趣和關心。在我國當前和可以預見的未來,社會興趣及相應的社會責任的培養顯然應該是教育工作的第一要務。“道”的境界高高在上,我們的任務是要把“傳道”落實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
1.學生的心理發展狀況是高、中等教育必須時刻關心的話題。
多數情況下,擔任班主任工作的都是業務能力較強,在學生中有相當威信的教師。他們的敬業精神通常是不用懷疑的,但“功利主義”、實用主義在他們當中也會有相當的市場。中學班主任工作往往以升學為唯一有效的激勵手段。實際上,一方面,能夠升學深造的學生并不一定是班級最優秀的學生,另一方面,升學并不一定是中學生的唯一出路和最佳出路。這兩個方面的現象足以引起我們的深思。中學班主任工作應該從正面著手,既要讓學生有勤奮進取,提高學業水平,力爭在一個更廣闊的平臺上報效祖國并實現自己人生理想的雄心壯志,又要讓學生認識到,各行各業都需要踏踏實實、勤于奉獻的建設人才,在不同的崗位上都可以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且人生的價值也并不應該僅僅靠一紙文憑或鼓鼓的腰包來衡量。這一點在當前的社會形勢下是非常必要的,就業和深造給學生帶來的經濟地位方面的失衡使部分學生在進入高校或高校畢業后迷失方向,陷入迷茫。在一切靠經濟衡量的社會背景下,兩類學生都難免要叩問知識的價值到底何在。所以中學班主任不能以把學生送入高校,或送出校門為唯一要務,還要幫助他們為今后的生活做好心理準備。真正優秀的班主任應將工作延伸到校外,對學生的終身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在這個方面,大學班主任工作任務似乎顯得輕松多了:“態度影響學業,學業影響擇業,職業影響經濟地位,職業取向影響學習態度。作為‘大學生’,你們應當對這個因果關系并不陌生。一切都是你們自己看著辦吧。”這樣,大學班主任除了做一個上級文件的傳話筒外,好像沒有其他工作可以做了。其實,相當多的“大學生”并沒有完整的人生規劃,甚至連大學階段他們到底要達到什么目標也沒有打算,也并不一定視學業為自己的首要職責。他們往往懵頭懵腦地度過低年級的過渡期,糊里糊涂地度過二、三年級,快畢業時忙著找工作,這時候回顧大學生活才發現虛度了這多年的韶光。班主任要真正為國家的未來、學生的人生著想,盡早幫助上述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并制定切實的計劃,讓學生真正成才,而且,從更高層次的要求上看,要讓學生成為有自己大學特色的人才。每當高年級的學生在人才市場上碰了壁,說“現在的‘人才’太多了”的時候,作為班主任,我們就要捫心自問:我們到底培養的是不是“人才”?我們培養的是什么樣的“人才”?班主任付出一份辛勞就可能切切實實地為國家多培養幾個拔尖的人才。這樣的勞動無疑是回報豐厚的。
許多人認為這樣的工作似乎還是“務虛”大于“務實”。但實際的心理、職業、道德教育工作并不需要這樣的“務虛”,它完全,或者應該體現在許多“務實”的工作中。比如,了解學生的生活困難就是其中很有實效的部分。關心生活問題的意義遠遠超過解決某個生活困難本身。它更重要的作用是使個體感受到來自周圍人群的關愛,多數情況下會增強受助者的社會責任感,使其奮發進取。
為心理而心理的輔導其作用值得懷疑。在細節方面的關愛就能夠發揮很好的心理疏導作用。班主任只有具備必要的心理學知識,才能找到工作的突破點,才能提高工作的實效性。絕大多數的高校都設有心理咨詢中心,但除去一些特殊的個案外,也許班主任可以在學生尋求專業幫助之前就幫助他們解決心理問題,避免導致新的心理問題。
2.班主任要帶著積極向上的人生觀投入工作,公正地處理個人和班級的各種問題,才能提高感化力,達成理想的工作目標。
有人批評部分高校教師“缺乏事業心和責任感”,“育人意識淡薄”,“功利主義膨脹”[1],等等,這也許言過其實,但不可否認,經濟問題會是影響教師行為的重要因素,而且會導致許多其他問題。但教師雖然身陷經濟發展的大潮,也許自己還面臨著諸多的經濟困難,但既然認為這是一個能夠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崗位,而且基本生活也有保障,還是應該多一份傻氣和超脫,少一份精明和計較為好。不要讓我們自己在慨嘆“人心不古”的時候又用自己的行為助長這股風氣。更重要的是,自己的觀點總會在言談中或多或少地表現出來。既然為自己的金錢利益而無法釋懷,又何必站上高貴的講臺。但是,班主任在處理學生的問題時的分寸卻很難把握:過分的超脫會使人覺得冷漠,過分的設身處地會使自己難以做出正確的決斷。如何掌握好分寸需要學習、總結和積累。
班主任的積極人生觀還表現在其在開展學生思想工作或者提供任何形式的幫助時不以施恩者的身份出現,不希望在這種付出中獲取任何直接的回報。能夠塑造一個美好的心靈是對人類的最大貢獻,也是對個人的最好回報。
班主任工作對于相當多的教師來說是在他們進行學術研究的同時完成的。學術觀點的多樣性對于班主任工作來說意味著一定程度的風險。班主任應該特別意識到,學術研究的某些觀點并非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如果要借助工作之便,讓學生不明就里地投入某個漆黑的染缸,即使不會導致某種惡劣的后果,也起碼是一種自私自利的行為。為了給學生真正廣闊的發展空間,就要用積極進取的人生觀、價值觀指導自己的言行。也許用片面的激憤之詞虛張聲勢能夠迎來一時的掌聲,但言行一致、以身作則的高尚行動才能贏得永遠的尊敬。學術研究也不等于觀念指導,更不等于發泄個人情緒。學術研究應該幫助學生形成寬容的品德,讓他們更好地理解他人,從而為他們更好地融入世界經濟文化交流的大潮打好基礎。
對于中學班主任來說,能給自己帶來挫敗感的莫過于班級成績上不去,以及因此而產生的“不良”社會反應。但是我們不能忘記,多數的家長也是受功利主義支配的,他們很少了解、關心考分之外的更多情況。班主任要身正不怕影子歪,著眼長遠,切實地分析思考自己的工作計劃,堅持自己正確的安排,不能亂了自己的陣腳。這樣才能既有利于學生達成近期的提高成績的目標,又能為學生未來的職業選擇和人生規劃打好基礎。而大學班主任最大的期望也許是自己的學生都找到理想的工作,或者繼續考研深造。要達成這樣的目標同樣要有近期和遠期的計劃。從學生進入自己班級的那一天起,就要通過多種渠道讓學生建立正確的職業意識,讓他們意識到自己作為大學生所將要承擔的社會責任,讓他們把自己的個人利益和國家、民族的長遠利益聯系起來。這是對大學生的基本要求,更是對大學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要求。
人生觀、世界觀是與道德觀相聯系的問題。這不能不使人想到學校師德狀況的考評。教師師德考核的量化手段――許多高校所認為的靈丹妙藥,不能從根本上改進師德建設的現狀。道德意識應該是一系列內化的做人行事準則。考核,特別是量化考核,不能很好地衡量教師道德意識的現狀,反而可能助長某些不正之風,而那些真正師德高尚、為人誠實的教師卻可能遭受打擊。這是因為在量化考核的實施過程中,可能改變考核結果的因素是相當多的。師德素養不是一個可以論斤論兩過磅衡量的家畜。如果還要把“考評結果進入教師檔案,作為教師考核聘任、進修、晉職和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由此產生的負面效應可能更大。我們要通過其他手段,從個人意識深處加強道德修養,特別是師德修養,這才是能使師德建設真正取得成效的根本措施。
3.通過各種活動育人。
現代教育學、心理學似乎并沒有否定教育家約翰?杜威關于人性的研究成果:人性有不變的一部分,其中包括“非身體方面的根植于人的本性中的一些需要,如合群的需要、領導和服從的需要、合作于競爭的需要”[2]等。課程技能的學習只能部分滿足學生的需要。為了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我們還要創造多種課余活動,使學生的多種能力得到發揮,多方面合理的需要得到滿足,并把那些不適當的需要引向合理的方向;與此同時,我們還要通過這類活動,激發那些只關心個人狀況的學生的集體興趣。因為“缺乏社會興趣就相等于朝向無用的生命發展”。[3]在經濟建設的浪潮日益淹沒大家視為精華的傳統價值觀的時代背景下,大學生特別應該強化自己的群體意識和社會意識。這有賴于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特別是在思想政治第一線工作的班主任的引導。引導的渠道除了上述直接的思想教育之外,其他有效方法就是各種集體活動。一方面,學生的性格在集體活動中發展,能力在活動中提高,另一方面,個體的能力傾向在活動中展示,我們可以在這些活動中了解學生。這正如阿德勒所云,“為了知道一個人的思想,我們必須察看他與同類的關系”。[4]
杜威認為教育的本質是改造,而不是順從。[5]從“順從”的方面來說,由于其時代的局限,帶上了濃重的貶義色彩,我們也并不希望培養出順從的奴隸,而希望多出有創造性的、善于思考、勇于開拓的人才。但從“改造”的方面來說,其正確性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放任自流不是教育,不能給個體帶來任何可以使之與動物區別的能力的提高。對于學生來說,實現其改造的目標當然要在不同課程的學習中達到,但班主任的責任尤為重要。與學生的發展可能相關的班主任都應該從每一個細小的方面做起,把育人的責任落實在自己的日常各種工作中。
參考文獻:
[1]吳麗瓊.加強高等學校師德建設的思考[J].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3):92-95.
[2]王愫.杜威教育理論的人性思想基礎[J].江西教育科研,2007,(11):12-14.
[3]阿德勒.人格哲學[M].羅玉林等譯.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8.
關鍵詞: 高職教育轉型期 師德師風建設 合理策略
一、引言
所謂師德,就是教師的職業道德,它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時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師德建設是教師隊伍的核心和靈魂。所謂師風,即教師從教的道德作風。由于高校教師的精神風貌和人格特征對即將步入社會的大學生影響非常大,高校的師德建設已成為高校進步與發展的關鍵課題。因此,教育部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意見》中明確提出:“必須把搞好師德建設放在教師工作的首位,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教師素質,才能不違背教師這一職業使命的神圣。”同樣道理,隨著高職院校的蓬勃發展,教師隊伍建設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中國高職教育事業的發展,決定高職教育人才的培養質量。
二、高職教育轉型對師德師風建設提出更高要求
目前,中國的高職教育已經進入轉型期,即從過去單純的外延擴張向內涵建設轉化,各高職院校將注重把握學校適度規模,提高競爭力,強化高職教育理念與特色,由傳統的學院模式向就業導向的工學結合模式轉變,注重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
這種轉型,表現在教學模式上,就是“理實一體化”教學任務的落實,要求教師必須從任務引領和項目導向出發改革教學方法,融“教、學、做”為一體,將實習實訓貫穿于整個專業教學中。與傳統的理論教學為主的教學模式相比,未來的高職教育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接觸機會與相處時間都將大大增加,教師的言行舉止都將對學生產生重要影響。
高職教育的這種轉型,從師資角度上說,就是要求有更多“德才兼備”的新型教師出現在高職教育戰線上。師資隊伍是學校核心競爭力中最關鍵和最主要的支撐部分,是教學改革、專業建設的主體,是強校之本。高職院校要為國家培養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一線的高技能合格人才,就要建設一支既是“學者”又是“工程師”的教師隊伍,就必須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而在教師素質之中,師德最重要。師德建設是建設高水平師資隊伍的本質需要,也是目前高等職業教育面臨的核心問題之一,更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根本保證。高職院校師德建設的好壞將影響我國高職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成敗。
同時,隨著高職教育進入一個關鍵發展時期,社會對高職教育的期望越來越高。“推進科學發展,培育高素質技能人才”,要求廣大高職院校教職工以高度負責的態度,改革創新的精神,求真務實的作風,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只有一支更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才能完成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師德師風建設將是高職院校一項長抓不懈的重點工作。
因此,在新形勢下,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對于提高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關系重大,加強高職院校的師德師風建設將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非凡,它將直接決定高職教育內涵建設成就,決定我國高職教育的轉型成敗。
三、高職院校師德師風建設中的不良現狀
總體而言,在新形勢下,在各級部門的正確領導下,高職院校師德師風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大部分教師都能結合高職教育發展目標規劃,建立和完善自身教師職業道德和行為規范,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但是,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現實中尚有部分教師不能處理好個人利益與高職教育發展需要的關系,師德風尚方面表現不佳。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事業心不強,政治方向迷失。
目前,多數高職院校教師都能夠忠于職守、教書育人、鉆研業務、扎實工作。但確有部分教師,特別是一些剛剛進入高職教育工作行列的青年教師政治方向迷失,事業心不強,他們把從事教育僅僅作為一種謀生的手段,厭倦和鄙視本職工作,甚至在課堂上散布一些錯誤言論,誤導學生,嚴重違反教師的職業道德。
(二)為人師表較差,示范作用降低。
教師的行為具有顯著的示范性和教育性,但部分教師因缺乏完善的師德修養和精神風貌,在工作作風、言談舉止、儀表著裝等方面難以成為學生的表率。有的教師對學生批評指責較多,尊重愛護不足,不能根據學生存在的問題,以及他們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規律,有的放矢地進行耐心細致的思想教育工作,甚至是言行不一,言行背離教師尊嚴,對學生的順利成長產生極壞的影響。
(三)敬業意識淡薄,過于注重自身利益。
由于市場經濟負面效應的影響,部分教師過于看重個人利益,敬業精神不夠。部分教師在從教過程中敷衍了事,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不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金錢至上,拜金主義嚴重,把教師工作僅僅當做一種較為穩定的謀生手段。不少教師淡化了對學校發展前程的關注,過于注重體現個性和自我價值,僅從切身利益上尋求自己的職業定位。
(四)因循守舊,改革意識比較淡薄。
當前,各高職院校都加大了教育教學改革的力度,要求教師積極探索教改之路,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實踐能力和就業能力。但是,部分教師在教改方面不求甚解,因循守舊,改革意識比較淡薄,不思進取,草草應付,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創新缺乏興趣,教學質量較差,很難提高學生的創新和創造能力。
這些現象雖然發生在一部分教師身上,但嚴重影響和損害到高職院校教師的形象,同時也不利于其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對學生道德素質的養成,在相當程度上阻滯了我國高職教育事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四、當前高職院校師德師風建設中存在問題的成因分析
隨著高職教育的發展,高職院校師德師風建設出現的上述問題日益引人關注。我認為,當前高職師德師風建設中出現學術腐敗、團隊精神缺乏、責任不到位和行業作風不健康等現象,主要原因是受價值取向多元化、學校管理的盲區、教師的壓力過大和教師職業倦怠等因素的影響。
(一)隨著高職教育的快速發展,部分教師主持或參與的教學建設項目(精品課程、重點專業、教學成果)數量急劇增加,教師本人名利雙收。另外,部分教師則雙手空空,甚至連課時都嚴重不足,對前途憂心忡忡而心理失衡。這種事業上的巨大反差必然會導致部分教師將負性情緒帶到課堂上,對自己的教學過程及教學對象都會造成不良影響。
(二)學校對教師更注重科研和專業技術職務的要求,而疏于人本關懷,導致教師職業壓力不斷增大,疲于奔命,很容易誘發心理失衡,而這也正是教師出現行為偏差、職業倦怠和師德問題的重要原因。
(三)師德師風考核、監督評估機制不健全。對教師在職前、職中、職后三個階段的考評缺乏系統性內容、目標及評估體系,不能客觀公正地反映他們的價值。而且在招聘青年教師時,只注重學歷達標,專業素質的考核,而忽視道德層面的素質考查,存在的重才輕德傾向。
(四)師資來源復雜化導致師德師風建設難度增加。隨著高職教育的跨越式發展,來自企業、具有比較高的專業技術能力的“雙師型”教師越來越多地被吸納入高職,成為高職戰線推動教學改革、加強專業建設、提高專業教學水平的重要力量。然而,這批教師由于非師范類院校畢業,沒有受過專門的師德師風培訓,長期在企業或社會中的工作經歷,難免會將一些與學校教育不相吻合的道德風貌行為帶入課堂,給學生帶來負面影響。
五、高職院校轉型期師德師風建設的策略研究
針對上述當前高職院校師德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在準確分析其成因的基礎上,我建議,為了保證高職教育轉型期的師德師風建設能夠順利進行,各高職院校應采取以下策略。
(一)建立“齊抓共管”的師德師風建設領導機制。
高職院校要進一步加強學校對師德建設工作的領導,完善師德建設管理體制,優化師德建設的工作機制,明確各級領導干部的工作職責。
學校應以人事部門牽頭成立師德師風建設領導小組,切實加強領導,明確職責,將師德建設方案的制訂納入到學校的工作計劃中去,定期總結反饋,積極進行獎懲,從而保證師德建設工作落到實處。師德建設涉及學校的方方面面,這就決定整個學校方方面面都要重視和從事師德教育和管理工作,形成“齊抓共管、互相配合”的良好格局。學校領導對師德建設的重要意義要認識到位,自身表率到位,避免“師德教育軟,業務教育硬”的消極局面出現。
(二)采取行之有效的幫教措施。
可針對部分高職院校教師未受過專業師范教育的具體情況,在教師進校之日起,就確定一名優秀教師與之結幫對,實現“一對一”幫扶,使這些教師不僅在專業素質上,更重要的是在課堂教學中,學會如何傳道授業;應加強團隊建設,提高師德素質,以重點(特色)專業和精品課程建設為載體,運用教學團隊梯隊建設的特點,引導教師在共同完成教學科研工作的活動中,互相取長補短,在完善自身業務能力的同時,不斷提升自己的師德水平;應鼓勵教師到對口專業的基層單位實習、實訓、培訓,到實踐中去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感受實際工作對教師職業道德的要求。
(三)形成“教書育人”政策導向機制,構建科學有效的師德監督評估體系。
教師良好職業道德風尚的形成,除了加強教育培訓外,還必須依賴于完善的師德建設評估監督體系,從而形成師德建設的長效機制。
師德考評是高職院校評價教師職業道德水平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在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的系統內對照指標體系對相關教師進行定性和定量考察測評,建立“教書育人”政策導向機制。同時,在教師年度考核、職稱晉升、評優等方面,應加強監督檢查,將教師學習和執行時的行為準則情況、教書育人工作績效作為重要內容納入工作考核中,充分重視“育人”效果。對師德師風表現不佳的教師要及時進行勸誡,對有嚴重失德行為者一律撤銷其教師資格并予以解聘,促使教師自覺按照師德規范的要求對自己的言行進行評價和反思,加強和改進自己的工作。
在人才引進方面,高職院校應學校發展規劃的需要招聘教師,促使教師按能力和意愿競爭上崗,盤活人才資源,并建立真正體現師德優良為基礎的“多勞多得、優勞優酬”的分配制度,形成“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人員能進能出”的動態師資管理機制。
(四)關注教師切身利益,關心教師生活,促進師德師風建設。
在師德建設過程中,學校應該真正貫徹“以人為本”的原則,熱心關心教師的學習、生活和工作,切實維護其切身利益,防止空洞說教挫傷教師的工作熱情,阻礙其維護師德師風的自覺行為。
過去有些人認為,在討論師德這樣關乎道德問題時,應該“言不及利”,實際上,任何道德原則都是現實社會中各種利益關系的反應和體現。師德教育必須具備現實基礎,只有當師德原則真正能夠體現、代表所有教師的合法正當利益時,遵守師德原則才會真正成為一種現實需要,師德師風建設才不會成為“空中樓閣”。因此,高職院校在進行師德師風建設的同時,也應該努力健全相應的教師利益保障機制。
六、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形勢下,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對于提高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關系重大,它將直接決定高職教育內涵建設成就,決定我國高職教育的轉型成效。有鑒于此,各高職院校應從自身實際出發,有的放矢地采取合理策略,保證高職教育轉型期的師德師風建設順利進行,保證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高效完成。
參考文獻:
[1]劉笠萍.高校教師師德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09,(5).
[2]秦小紅.當前高校師德師風建設[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1).
[3]祖智波.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現狀調查與分析[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7).
[4]張高明.社會轉型期高校師德失范環境因素芻議[J].教育與職業,2008,(9).
[5]陳學鳳.高職師德缺乏的現象及其原因探析[J].云南電大學報,2010,(3).
關鍵詞:師德建設;高校;教學;道德素質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03-0076-03
隨著教育改革不斷深入,高等教育系統內部的評價體系和分配機制已經或正在發生深刻的變革,學校、教師、學生以及整個社會對高校和教師的評價也體現出多樣化的趨勢。同時,社會、經濟、科技不斷發展的同時,中西方文化不斷融合,人們的信仰、觀念、價值追求出現新的變化。高等教育處于整個國民教育體系的最高端,擔負著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擔。大學教師是高等教育的主體,是人類文明知識的傳播者,其勞動價值體現在對學生心智的開啟和人格的塑造上,因此,大學教師的綜合素質特別是道德素質,則會直接影響對高等教育的水平和質量,也會影響公民道德建設和社會經濟發展。
一、師德的內容和內涵
所謂師德,就是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包括做人的基本道德和體現在職業上的道德。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教師承擔并履行其教書育人職責所應當具備的職業意識和行為規范,包括教師職業價值取向、職業情感、職業原則與規范等,可以概括為這樣幾句話:愛國愛校愛學生;守崗敬業肯奉獻;治學嚴謹有耐心;因材施教甘為梯。“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是對教師職業特征及其專業特征的概括。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意見》中指出“力行師德規范,強化師德建設,優化制度環境,不斷提高師德水平,造就忠誠于人民教育事業、為人民服務、讓人民滿意的教師隊伍。”總書記曾在全國優秀教師代表座談會上提出“希望廣大教師愛崗敬業、關愛學生、刻苦鉆研、嚴謹篤學、勇于創新、奮發進取、淡泊名利、志存高遠”。由此可見,教師要以愛崗敬業、關愛學生為前提,立足本職努力提升業務水平,并要積極投身教育創新實踐,自覺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崇高的追求。
二、高校師德現狀的調研
筆者通過問卷調查和與教師、學生座談兩種方式,對部分高校目前教師職業道德的狀況進行了調查,主要從教學、職業態度、對教學以外事物的關注、對師德問題的理解等方面做了調研。簡單總結如下:
1.教學方面。同學們普遍認為老師能夠做到為人師表,課堂教學質量總體較滿意,學生比較認可。備課:80%的學生表示在課堂上見過老師的備課教案。任課老師在授課時能講解熟練、重點突出;50%的老師在授課過程中注意啟發學生的思維,注意培養學生的能力。教師面貌:教師比較注重自身的言行和儀表;學生反映教師上課時精神面貌良好。教學態度:93%的學生對絕大部分教師的教學態度是認可的,上課認真、不少老師多次主動安排答疑時間、對學生的學習十分關心。但也有的學生反映“少數老師只上課不育人,有的一門課結束,任課教師能叫得出名字的學生數不超過10個”。80%的同學提到了上機等試驗課程時,老師的態度不太認真。不少學生提出,好教師應該是學識淵博、容易親近、關心學生、講課生動、熱愛工作,能教書更能育人的人。
2.職業態度。調查到的教師,普遍對教師職業有感情,珍惜教師工作的崗位,表示自己有敬業精神。100%的教師能對自己的職業認識有明確的定位;當問及如果有重新選擇職業機會時,選擇“大學教師”占大部分80%,另20%的選擇依次為:國家公務員、大公司、經商及其他;當問及若有機會讓你在校內選擇工作崗位時,選擇“教學”占75%,其它依次為科研、行政、其他;當問及對自己工作態度的自我評價時,選擇熱愛教育事業,做好教學工作的占95%,另外的5%表示因為生活各方面壓力,有時不能百分百的投入工作,但至少不會耽誤工作。總體來說,高校教師有良好的敬業精神和職業道德。
3.對教學以外事物的關注。時政方面:問及是否了解科學發展觀?大多數人表示只知道基本內容,只有20%的人表示認真學習過。學校發展:當問及是否了解學校的發展規劃?多數人表示并不是十分清楚。學生工作:當問及是否知道自己學校每年度的學生工作要點或共青團工作要點時,多數人表示不知道。學生培養上:當問及應該培養什么樣的畢業生時,教師認為依次是:憂患意識、具抗打擊能力、合作精神、創新精神、危機意識和競爭意識;學生認為依次是:創新意識、合作精神、競爭意識和危機意識。對學科發展的建議:當問及你認為學科或者專業發展急需解決的問題是什么時,依次建議為:有科學合理的學科規劃、有良好的管理體制、爭取社會資源、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4.對師德問題的理解。高校教師認為師德在傳授知識和對學生的示范作用中都比較重要。當問及“您認為當前最需要倡導的師德是什么”時,52%的教師認為當前最需要倡導的師德是“嚴謹治學,勤以敬業”;27%的教師選擇了“以身作則,為人師表”;11%的教師選擇了“關愛學生”;另外10%的教師選擇了“有正確的價值觀和遠大理想”,“淡泊名利、樂于奉獻”。學生普遍認為師德建設對于學風校風建設、對學生的示范作用、對于學校的發展非常重要。他們認為當前最需要倡導的師德是“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和“關愛學生”,然后是治學嚴謹和樂于奉獻。當問及您認為當前改如何做好高校師德建設,教師認為目前的師德建設工作需要處理好教學與科研的關系,確保對教學工作的投入居第一位;言傳身教,為人師表,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居第二位;尊重學生,重視對學生的培養排第三位。
三、高校師德現狀的分析
以上的調查,我們可以發現,總體來說,教師在職業領域內有較高的道德,但是對于個人的道德素質的作用認識并不深刻。師德建設也存在一些不盡如人意的情況,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分析:
1.社會對大學道德建設重視程度不夠。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與此同時,道德建設疲軟和滑坡的現象時有發生。留心一下可以發現,近年來各種教育刊物幾乎期期刊登有關師德的內容,在說明對師德重視程度加大的同時,也說明目前的師德建設還存在不少問題。
2.高校對師德師德問題的認識不夠清晰。從校領導到學院領導到教職工,雖然意識到道德建設的重要性或者必要性,但是如何加強師德建設、保證師德建設的效果、具體實施師德建設的途徑等問題都沒有很好地開展。
3.教育經費投入不足。這使得大學發展過程中的商業化傾向日趨明顯。教師對自己的職業地位產生了困惑與失落感,從而使其在職業觀念產生一定偏差。
4.對“高等教育”理解不深刻。大學是要把學生培養成合乎社會發展需要的、具有較高學識水平和高層次道德素質人才。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任課教師與大多數學生的接觸多數限于課堂的短暫接觸,課下接觸交流交往的比較少。這使得老師對學生的關心和熱情都減少了,期望也降低了。另外,評職和晉升等各種壓力,使得老師把教學看成軟任務,科研視為硬指標,一定程度上出現了教學與科研相分離的狀況。
5.對教師精神層面關心不夠。高校對教職工的思想狀況關注,生活上的關心等方面還做得不夠;對深層次的教師職業精神和對教職工的人文關懷深入的不夠;高校工會在維護教職工權益方面也沒有很好的發揮作用。教學管理長期以來一直以校院各級教務管理部門主觀控制,忽視了直接創造教學質量的教師的職業心態、意識、觀念對教學過程控制的作用。
四、加強師德建設的建議
我認為推進師德建設可以考慮從以前幾個方面入手:
1.大環境的支持和投入。要想做好高校師德建設工作,需要社會、國家、學校都高度重視,加大經費的投入和各項師德建設工作的支持力度,營造倡導弘揚師德的良好氛圍。
2.提高思想認識。師德師風是教師思想認識上的問題,教師是把從教作為一種求生存的活計還是看作自己的事業,會在自己的行動中表現出極大的不同。調查得知,教職工思想狀況整體是好的,但也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前面已經提到。針對這些,做好思想的教育和引導是非常必要的。一要把思想統一到落實科學發展觀上來,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上來,提倡敬業精神、奉獻精神,牢固樹立教書育人意識。二要把思想統一到學校的改革發展的目標上來,樹立大局意識。三要把思想統一到教學科研上,教師思教學、鉆研學問,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帶動師德的建設。
3.建立協調機制。高校師德建設是個系統工程,可以考慮從領導、評價、激勵和監督四個方面來健全協調機制。首先,學校黨委要高度重視師德建設,可以成立師德建設領導小組,把師德建設納入學校的整體工作;也可以在政策上給予引導,讓高校教職工既重視業務,又重視師德。其次,根據師德建設的目標,建立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考核標準和評價體系。明確規定師德的底線,只要有教師滑落了底線就該受到相應的懲處。對評價的結果要及時應用,可以建立計入師德檔案,作為晉升、進修和長期考核的依據。再次,建立科學的激勵機制,加大對師德方面表現突出的教師的獎勵力度,努力營造崇尚師德的良好風氣。最后,發揮校內民主監督的作用,可以借鑒教學督導組的工作經驗,也可以建立師德監督網頁和師德意見箱等,督促高校教師完善道德形象。
4.全員參與。師德建設的對象不僅是授課的教師,包括專兼職學生工作者、團的工作者、行政教工以及后勤工作人員,他們在學生課堂以外的時間與學生接觸較多。這部分人是否能夠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對整個高校的師德建設也起著很關鍵的作用。
5.師德和學生德育建設相結合。目前全國很多高校都在準備德育評估,我們的師德建設可以結合學生德育評估體系開展和完善,積極探索師生德育協調發展的遞進程序。根據大學教師職業道德養成內容的結構特點,按照“基本道德公民道德職業道德價值觀理想道德”的思路協調德育內容,設計德育協調發展的進程。在教學相長的同時,師生道德素質共同提升。
6.開展師德培訓和實踐教育。可以采用日常考核、定期的方式,加強高校教師在政治理論、理想信念、傳統美德等方面的學習。我校組織青年教職工實踐活動,讓處于象牙塔中的老師走進社會,認識到社會對教師職業賦予的期望,會增強教師的使命感責任感。
7.重視高校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高校教師作為一名社會人,承受著各方面的壓力,需要學校了解教職工的思想動態和大家的實際困難,幫助教師認清自己的社會角色,掌握一些緩解壓力、增強心理承受能力的方法。如我校開展的請心理健康中心的專業老師為全校教職工做如何緩解壓力的講座,就在一定程度上讓教職工了解了心理學常識和排解壓力的小技巧。
8.從教學管理的角度來加強師德建設。在教學管理上,變表層形式管理為深層質量管理,變“終端”控制為“源頭”管理,變領導、專家管理為教師全員參與管理,變單純的制度管理為教師職業精神保障管理,保證教學制度切實有效地轉化成具體的管理行為,轉化為教師的職業行為,從而加強師德建設。
綜上所述,在推進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新時期,加強高校師德建設是一件非常重要和非常有必要的工作。只有高度重視師德師風建設,將高尚的師德師風視為承載高水平特色大學建設的堅強基石,才會使高校教師這一職業發揮出推動人類社會的文明發展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在全國優秀教師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BD/OL].(2007-08-31).
http://news.省略/newscenter/2007-08/31/content_6638495.htm.
[2]習諫.新時期高校師德規范建設及其創新機制研究[J].中州大學學報,2008,25(5):81-84.
[關鍵詞]高校 青年教師 師德建設
學校發展以師為本,教師素質以德為先,師德是教師整體素質的核心。近幾年來,隨著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轉向大眾化教育,辦學規模的擴大必然需要各高校引進大批青年教師充實到教師隊伍中,承擔起高校教育教學的重任。總體來看,大部分青年教師理論知識扎實,思維活躍,具有創新精神和團結協作精神,并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素養。但由于種種原因,這支年輕的隊伍在師德師風方面也不同程度的地顯露出一些不足和問題,雖然數量很小卻直接影響社會主義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影響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養質量。因此,青年教師的師德建設問題應引起高度重視。
一、 當前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存在的主要問題
1.缺乏育人意識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教師肩負著提高全民族素質的重任。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他們不僅要教會學生書本上的知識,更要教育學生做人的道理。剛參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師,他們有良好的生活、學習環境,但由于父母過多的關愛和呵護,使他們雖然具有很高的學歷,但卻缺乏艱苦奮斗、求實奉獻的精神。生活環境和背景的變化,使他們與老教師對教書育人工作的理解也不同。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有些青年教師僅僅滿足于課堂教學,除了一門心思的完成教學任務外,對課堂違紀行為視而不見,聽之任之,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聞不問,錯誤的認為自己的任務就是完成教學任務,育人工作和自己沒有關系,是輔導員和班主任的事情。
2.缺乏敬業精神
愛崗敬業是做好教師工作和履行教師義務的前提條件。但是在實際教學工作中,青年教師中的大多數都是剛走出校門,潛意識里面還不能完全適應角色的轉換,一些言行舉止還不夠規范化,特別是有些敬業精神不夠。他們簡單的認為教書就是把書本的知識灌輸給學生就行,備課就是把教學內容背的滾瓜爛熟,忽略了教學方法、手段的運用,他們有的口若懸河卻離題萬里;有的就是照本宣科毫無激情;有的上完課一走了之,對學生知識的掌握程度持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對課后答疑等工作應付了事,從不進行教學總結;有的青年教師更是把教師職業作為“保底”工作,在外身兼數職,一心數用,使他們的教學水平和科研水平不能提高。
3.缺乏為人師表的表率意識
在教育過程中,師德的魅力主要從教師的人格特征中顯示出來。教師是教人怎樣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樣做人。由于大部分青年教師承擔著較繁重的教學任務,教學、科研、職稱以及生活等多方面壓力,導致工作精力不能很好集中。有些青年教師不能正確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對少數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持有冷淡、歧視的現象。個別青年教師沾染了社會一些不良習氣,上課儀表不整、上課抽煙接電話,遲到早退、隨意調停課等,甚至還有的青年教師經不住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和拜金主義的影響,在學生考試等工作中,暗示學生請客送禮,向學生索取金錢財物,弄虛作假,他們這些不良行為在學生中造成極壞的影響。
4.缺乏集體意識
高校青年教師大部分能夠專心于教育事業,把自己的事業、命運同國家、學校的前途聯系起來。但也有一部分青年教師缺乏遠大理想,安于現狀,貪圖享受。還有一部分青年教師經不住經濟利益的驅使,人生觀、價值觀取向有了一些偏差,過分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遇事先為自己著想,斤斤計較,向組織講條件提要求,一旦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缺乏集體意識。在職稱評定、項目申報、崗位聘任等規定中,一部分青年教師重利輕義,采用一些不正當的競爭行為,來達到謀取個人利益的目的。這些行為嚴重損害了教師的職業道德。
二、 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把加強師德建設真正落到實處
1. 深化理論學習,加強崗前培訓
加強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建設必須加強思想政治理論的學習,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加強崗前培訓,組織學習《教育法》、《教師法》和《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等法律法規。通過學習,使他們順利完成角色的轉變,引導青年教師正確認識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明確教師的職責,掌握高校教師師德的內容,確立教師的職業道德意識,努力提高自身的師德水平,做到為人師表,甘于奉獻,深刻領會教書育人的真正含義,把對個人發展的關注和追求升華到為社會主義教育事業做貢獻的高度。
2. 實行“導師制”,形成“傳、幫、帶”的培養模式
實行“導師制”,形成“傳、幫、帶”的培養模式,是指聘請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做青年教師的導師。他們不僅要為青年教師傳授多年積累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經驗,更要在思想上幫助和培養青年教師的師德,言傳身教,通過聽課、助課等教學環節,逐漸養成尊重、愛護學生的良好心態,能以平常心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使他們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針對不同的青年教師要制定出不同的培養計劃,要求青年教師定期進行小結,及時了解青年教師在教學與思想的階段性收獲,并適時組織青年教師進行交流,對有待改進的地方給予合理的引導等,使青年教師在短期內不僅教學質量有顯著提高,在師德方面也能有質的飛躍。
3. 建立和完善師德考核機制
我們必須改變重業務、輕道德的不全面、不科學的評價標準,結合學校現有《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等制度,建立和完善一套體現教師師德高低的、科學合理的師德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將師德要求制度化、規范化,從而有效地促進青年教師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這套考核體系應該盡量涵蓋教師師德的主要內容。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必須深刻認識教書育人是密不可分的整體,不僅應該有廣博的知識,過硬的教學基本功,還應該具有高尚的師德。對青年教師的師德要定期進行測評,將評價結果裝入教師檔案,作為優先進修,晉升等的依據。
4. 健全師德建設的激勵機制
很多高校都面臨新老交替的過渡階段,青年教師一入校便承擔了較重的教學任務,這使青年教師師德建設顯得尤為重要。青年教師雖然缺乏教學經驗,但他們具有強烈的上進心,具有創新意識,具有很強的適應新環境的能力。因此,在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建設過程中采用激勵機制,能最大限度的激發他們的斗志,磨煉他們的意志,促使他們理解師德的重要性。學校還應將師德考評標準與職稱評定、職務晉升、評優評先等掛鉤,實行師德標準“一票否決制”,對于師德評價好的青年教師,結合教學、科研等方面,優先安排進行外出進修、深造等,獎罰分明,從而促進青年教師良好職業道德的形成,真正使我們這支年輕的教師隊伍建設上層次、上水平。
參考文獻:
[1] 火玥人.《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建設管見》.《中國電力教育》.2007.1.
良好的師德是立師之本,新時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師應該遵循的師德規范主要包括:愛崗敬業、樂于奉獻、誠實明理和嚴謹教學。師德修養是個長期的過程,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教師師德自我評價范文,希望能夠給大家一些幫助。
師德師風考核自我評價范文一:教師在我心中是一個崇高的職業。我個人覺得師德是一種職業道德,它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教師是師德建設的主體,應自覺加強自身職業道德修養 。作為一名教師,既要以學問教人,又要以道德教人,即所謂“明德”。這是中國教育的優良傳統。歷代的教育家提出的“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循循善誘”、“誨人不倦”、“躬行實踐”等,既是師德的規范,又是教師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體現。儒家的經典著作《大學》開宗明義就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所謂“明明德”,便是要發明受教育者自身所具有的“明德”,也就是以道德教人的意思。教師所從事的職業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業,因此,教師道德素質比教師文化素質更為重要。而教師道德是教師的靈魂,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師魂”。
自己選擇了教書這個職業,在政治思想方面,能堅持學習《教育法》、《教師法》,按照《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奉公守法,遵守社會公德。 “為教育事業奮斗終身的獻身精神,”把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看成人類的最高美德,時時激勵自己,要像蠟燭一樣,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工作上兢兢業業,勤勤懇懇,服從領導聽從指揮,不打折扣認真地完成學校領導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并用“學為人師、行為示范”的要求來約束自己,做到家長認可,學生喜歡,學校放心的“三滿意”教師。 在平時我經常進行自我反省,時時處處對自己嚴格要求,查找不足,努力營造一個好老師的形象。怎樣做才能讓家長、學生喜歡上你呢?我認為教師專業水平的高低是學生喜歡的標志之一。一位優秀的教師,必須有豐厚的文化底蘊支撐起教師的人性,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撐起教師的靈性,宏闊的課程視野支撐起教師的活性,遠大的職業境界支撐起教師的詩性。是啊!一個沒有豐厚的文化底蘊的教師,根本不可能給學生的生命的源泉。博學多才對一位教師來講是十分重要的。因為我們是直接面對的教育主體學生的教育者,學生接受教育時什么問題都可能提出來,而且往往“打破沙鍋問到底”。沒有廣博的知識,就不能很好地解學生之“惑”,傳為人之“道”。但知識絕不是處于靜止的狀態,它是在不斷地豐富和完善中發展的,每時每刻都在日新月異地發生著量和質的變化,特別是被稱作“知識爆炸時代”、“數字時代”、“互聯網時代”的今天。因而,我們這些為師者讓自己的知識處于不斷更新的狀態,跟上時展趨勢,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顯得更為重要。否則,不去更新,不去充實,你那點知識就是一桶死水,不斷蒸發,不久就會枯竭。所以校本培訓之所以重要。
要做學生喜愛的老師,不論在生活上,還是在學習上,都要給予必要的關心和幫助。學生鬧矛盾,我給予合理的處理;學生犯了錯誤,我耐心地進行教育,使學生真正認識到錯誤并及時改正。還抽時間給學生談心、交流,和學生共同活動,同吃同住,縮短了師生距離感,增進師生間的相互了解等等。熱愛學生,還表現在老師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中要有愛。平時我很我注意尊重學生的人格,了解學生的個性,相信學生,關心學生。對學生既嚴格要求,又注意他們的個體差異,區別對待。對程度、水平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特別是差生,給予更多的關心,不讓一個學生掉隊,盡最大的努力使他們健康成長。老師的言行直接影響他們。熱愛學生的老師最受歡迎學生渴望的不僅僅是從老師那里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師的關愛。從我的親身經歷來看,坦誠對待學生,真心面對學生,是教師受學生歡迎的重要法寶之一。所以我們教師既要把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響學生、感化學生,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長發展。
通過校本培訓學習,結合自己教學經歷的體會,針對當前教學的現狀我認為師德師風教育是極有必要的。教師師德的自覺性,是行風的建設的關鍵,讓我們共同努力,一起成為一個良好口碑的教師,重溫天底下最燦爛的工作。我深知作為一名教師,必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對學生要有慈母般的愛心,做學生喜歡的老師,并要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知識,做一個學生喜愛的老師仍是我努力的目標。
師德師風考核自我評價范文二:作為一名教師,本人能認真參加學校組織的政治學習,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堅決執行黨的方針、政策,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模范遵守《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愛崗敬業,關心集體,樂于助人。在工作上兢兢業業,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堂課,批好每一份作業,教育好每一個學生,努力去做一個深受學生尊重和信賴的老師。現在本人對這一學期師德方面的表現進行自我檢查:
1、在政治思想方面,本人長期堅持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學習《教育法》、《教師法》,按照《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嚴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會公德。
作為一個教師,我能忠誠于黨與人民的教育視野,做到為人師表。
2、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豐富自身學識,努力提高自身能力、業務水平,嚴格執行師德規范,有高度的事業心、責任心、愛崗敬業。
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樹立正確的人才觀,重視對每個學生的全面素質和良好個性的培養,不用學習成績作為唯一標準來衡量學生,與每一個學生建立平等、和諧、融洽、相互尊重的關系,關心每一個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的人格,努力發現和開發每一個學生的潛在優秀品質,堅持做到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正確處理教師與學生家長的關系,并與家長相互探究如何使學生發展的方法、措施。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利用思想政治學科特點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3、做一個理念新的教師,新一輪的基礎教育改革已經全面推開,在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的基礎上,結合自己所教的學科,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
在語文課上,我把語文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相結合,為學生創設一個富有生活氣息的學習情境,同時注重學生的探究發現,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合作交流,提高學習能力。使學生的知識來源不只是老師,更多的是來自對書本的理解和與同伴的交流,促使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學習。
在平時的工作中,我能和同事友好相處,小事講風格,大事講原則。“三人行必有我師”,積極向每一位老師學習,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回顧一年來的工作,在得與失中思索,自己一直奉行踏實工作、虛心學習的原則,而這或喜或憂、或得或失的點點滴滴必將成為我生命中的絢麗色彩,點綴著我的人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揚長避短,爭取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師德師風考核自我評價范文三:送走繁忙充實的狗年,又迎來充滿希望的豬年,回顧過去的一年,自己在思想政治素質、專業知識上都有所收獲。現將xx年的個人工作作如下總結:
一、加強學習,堅定信念,忠誠黨的教育事業。
作為一名中年教師,我自覺加強政治學習,提高政治思想覺悟。平時,我認真學習了xx大精神,仔細體會“xxxx”滲透在教育領域的意義, 學習教育戰線中先進人物的事跡,時刻鞭策激勵自己。
我熱愛教育事業,熱愛我的學生。在工作中能夠求真務實、開拓進取、大膽創新、樂于奉獻,努力教好每一堂課,帶好每一次訓練,圓滿地完成本職工作。我能夠師德規范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時時處處做學生表率,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我自己首先做到。此外,我還能夠尊敬領導,團結同事,積極參加學校的各種活動,遵守學校的一切規章制度。
二、深鉆教材,認真教學,圓滿完成任務。
體育課教、學、練三者之間的統一。俗話說:施教之功,貴在引導。教師的教學藝術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他引導水平的體現。只有教師正確而巧妙的引導,才能在學生的學習中起到“引爆”作用,實現認知、情感、行為三者的統一,獲得教學最佳效果。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內容,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體育運動技能,培養學生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在區優質課比賽中,我動腦筋、想辦法,將教材進行分段教學,每段之間都是遞進關系。同時,考慮到學生身體素質的差異,按能力分組,教學因人而異,是每位學生各需所求,各揮其能,各展其才。通過自己的精心設計,合理安排,這節課上的有聲有色,效果很好,獲區優質課一等獎。
學生普遍都害怕長跑50m×8這個項目。為了讓學生達標,必須樹立他們的信心,消除他們的恐懼心理。我給他們講“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的道理,讓他們認識到凡事在于人為,堅持就是勝利。在教學設計中,我安排課課練,學生每節課準備活動中沿操場跑三圈,每位學生每周有兩次練習的機會,一學期結束時,五、六年級的學生達標合格率為98%,效果明顯,從而達到了鍛煉身體,磨練意志,提高素質的目的。
三、發揮特長,刻苦訓練,辦好女子田徑隊。
我是田徑運動員出身,訓練田徑是我的特長之一。圍繞著把我校田徑隊保住全區領先指導思想,組建田徑隊要從長計議 ,長要有規劃,近要有打算。在選材時,我要求二年級至六年級都有學生參加,不僅要考慮眼前隊伍的適用構成,而且要考慮隊伍的后繼有人 。在訓練時,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身體素質能力,制定了合理有效的科學訓練方法,重點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狠抓隊員的基本功訓練,要求每個隊員動作規范,從小養成良好的動作習慣。在訓練中,我不僅對隊員們嚴格要求,而且對自己也嚴于律己,要求隊員做到的,我也必須做到。無論是冰冷的寒冬,還是炎熱的夏季,我都能堅持訓練,每次都提前早早到校為隊員們做好訓練前的準備工作。此外,我還經常找隊員們談心,增加師生之間的了解,關心她們,愛護她們,為她們排憂解難,讓每位隊員都能感受到田徑隊就是自己的家。
在訓練中,我給予了誠摯的愛生之心,端正了求真務實的工作態度,采取了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運用了多種多樣的工作方法。正因為如此,在參加區組織的田徑運動會中獲團體總分第四名好成績,受到了學校領導、教師及家長的好評。同時,為在周邊社會上樹立了良好形象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