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初級會計學習計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基礎會計;言語直觀;模象直觀;實物直觀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4年2月18日
一、課程分析
基礎會計是會計以及相關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它著重于會計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的論述,目的在于幫助初學者理解會計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熟練運用會計的基本方法,較扎實地掌握基礎會計的知識體系,培養學生會計業務處理的初步能力。基礎會計是財經類所有課程的基礎課,所有后續課程都要依靠基礎會計這門前導課程所夯實的理論基礎,是財會行業的一個門檻。學生能否對會計和會計專業產生興趣,能否打下扎實的會計理論功底,能否領會會計方法的精髓,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本門課程的接受程度。
二、學情分析
課程中的專業概念對于初次接觸會計課程的學生來說抽象難懂,課程內容具有較強的系統性,往往使人感到枯燥乏味、不易入門,課程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學生畏懼現象,久而久之,容易形成多米諾骨牌效應,導致有的同學徹底放棄了其他專業課的深入學習。歸根結底,這門理論對學生來說是全新的,學生頭腦內不具備這種會計知識結構,新的知識難以在原有的認知結構中找到固著點,靠原來的知識去同化遷移新的知識基本不可能。那么如何讓這門全新的理論知識融入到學生的頭腦呢?調查表明,人類的感知77%來自于視覺,即我們人類77%的知識來自“看”,著名的捷克教育家J.A.夸美紐斯主張“讓一切學校布滿圖像”、“讓一切教學用書充滿圖像”,并于1658年編寫了一本附有150幅插圖的教科書《世界圖解》,從而被西方國家譽為“直觀教學之父”。為了讓學生輕松地學習該課程,有必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形象的圖案,手腦并用的方法教授學生學習。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和學生的學習效果提出直觀化教學模式和方法。
三、直觀化教學模式和方法要點
(一)直觀化的言語。專業性的課程要用專業性的詞匯,但是專業性的詞匯也要靠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表達。很多學生學不好會計抱怨老師講課聽不懂,大致就是這個問題,不是這門課程難,而是老師講課太“專業”啦。專業化的講解方式對初學者并不適用,就像數學老師對小學生講課和高中生講課完全不同一樣。
直觀化的言語是指在形象化的言語作用下,通過對語言的感知和語義的理解而進行的一種直觀形式,通俗易懂、形式多樣。會計起源于生活,貼近生活的舉例或比喻能很好地啟發學生豐富的聯想和深入的思索,學生常常會產生一種恍然有所悟的感覺。會計基礎既是一門學科又是一門藝術。運用教學語言藝術,生動活潑的故事、貼切的比喻都能啟發學生豐富的聯想和深入的思索,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幽默風趣、富有情感色彩的語言能給課堂教學增添情趣,增強知識的吸引力,激發學生的無限學習興趣。會計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會計教學要善于挖掘教學內容中的生活情境,讓會計知識貼近生活,感受到會計的趣味和價值,體驗到會計的魅力,引起一種學習的需要。教師在會計教學中隨時可將生活引入教學,將教學引入生活。
在學習會計要素時,關于資產流動性的劃分,教師可以列舉生活中的事例,比如一個家庭的存款可以視為銀行存款,隨時都可以取出來現金,變現能力強,所以歸為流動資產;而家庭住房一般短時間變成現金存在障礙,變現能力差,所以歸為非流動資產。諸如此類事例不勝枚舉,教師完全可以拿來為課堂所用。當然,會計畢竟也是一門科學,作為授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通俗語言時也要注意語言的嚴謹和準確,能做到“通而不俗,俗而有用”。既能讓學生腳踏實地地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又能讓學生對于相關知識的掌握和理解不過于片面、狹隘,用心去發掘教學過程中的亮點,用豐富的語言來活躍每一次教學過程。
(二)直觀化的圖案演示。直觀化的語言引起的感知表象往往不如實物直觀和模象直觀鮮明。所謂的模像直觀即通過對事物模象的直接感知而進行的一種直觀方式。各種圖片、圖表、模型、幻燈片和教學電影電視等的觀察和演示均屬于模像直觀。這種方法能把復雜的知識綱要化,把知識內容提綱挈領地表達出來,展現抽象的思維過程。
傳統的基礎會計教學,老師習慣于用“T”字型賬戶來講解各類賬戶的結構,筆者發現正是這個簡化了的教學工具降低了初學者對賬戶結構的理解程度,那么換成多媒體教學,就會把賬戶形象直觀的表達出來。比如,講到“資產類賬戶”可以用多媒體打出“銀行存款”這個賬戶來,要講的內容就一目了然,學生也很容易識記。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集聲音、圖像、視頻和文字等為一體,具有形象性、多樣性、新穎性、趣味性、直觀性、豐富性等特點。它可以根據教學目的、要求和內容,創設形象逼真的教學環境、聲像同步的教學情景、動靜結合的教學圖像、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可以極大地提高教學效果。基礎會計課程教學更適宜采用先進教學手段,如教師在講授會計憑證的填制時,通過教學課件的演示,可以使學生直觀地掌握其填制方法,比之傳統教學方法更省時、省力,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了多媒體圖案展示,教師也可以用文字與圖示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主要適用于講授一些有內在聯系的內容.強調通過圖示把知識點之間的相互關系巧妙形象地聯系在一起。此法的實質是運用簡明的文字、數字、符號,設計成能表現知識結構的圖表,把用文字敘述的會計知識,用圖表的形式描述出來.使知識點更簡約、系統、合理,有利于學生感知、理解、記憶和發展思維能力。運用此法的關鍵是設計具有科學性、邏輯性、直觀性和趣味性的圖表。自己畫些圖案來輔助課堂教學。眾所周知,經濟業務成果的核算較之材料采購、生產業務、銷售業務核算學習難度較高,是會計初學者容易迷惑的地方。筆者設計了一組圖來講解成本費用類賬戶、收入類賬戶和本年利潤賬戶的關系,如圖1所示。(圖1)
三類賬戶結構功能羅列到一塊講解,本年利潤賬戶核算利潤的數據來龍去脈一目了然;而“井水不犯河水”的分散講解只能事倍功半。另外,會計賬戶之間有內在聯系,筆者設計了一組圖。(圖2)
賬戶的上方表示的增減,箭頭表示兩個賬戶之間金額的結轉環節,這樣這些賬戶之間結轉的關系系就一目了然。
(三)直觀化的實賬訓練。這個環節即是心理學上的實物直觀。實物直觀即通過直接感知要學習的實際事物而進行的一種直觀方式。實物直觀所得到的感性認識與實際事物之間的聯系比較密切,在實際生活中的定向作用很好,在將來的職業生涯中也能很好地發揮作用。實物直觀真切,當學生學習達到一定程度后,由簡化的情景教學進入實際復雜的情景,更多的運用實物直觀教學,十分必要。實賬教學環節作為理論教學的一個補充,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學生在實賬教學環節中,教、學、做一體化,將理論教學內容與實訓教學內容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既能加深對理論的理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又能提高畢業后迅速走向工作崗位的適應能力,遵循高校教學傳授知識和培養能力相結合的原則。
實賬訓練可分為課堂實訓和課外實訓。課堂實訓可采取平時分散進行與課程結束時集中進行的方式。比如,講“平行登記”這一節,教師單純的理論講解達不到直觀的效果,這時可以就實訓上的練習讓學生練習一下原材料或應付賬款總賬和明細賬的實賬,較之單純地書本理論講解有事半功倍效果。在講“賬務處理程序”最后這一章,各種教材都列出來不同賬務處理程序的圖表演示,教師講一下它們各自的特點,學生還是不理解各種賬務處理程序。筆者認為,這個環節很適合做一個綜合性的實賬訓練,六七十道題左右就可以,可以采用科目匯總表賬務處理程序或記賬憑證賬務處理程序,從憑證到賬簿,再到簡單報表的編制。這樣這門課也有個大的圓滿,學生在這個綜合訓練中也會把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具體本門課的課堂實訓形式如表1所示。(表1)
除了課堂內實訓,學校也可以利用節假日或特定時間安排學生在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公司和一些企業進行實習,讓學生從看、聽、做中把學校所學的內容真正用到工作中。學生感興趣的正是實際會計工作中的本來面目,借機可以充分調動學習會計的熱情和信心,同時又能明白自己的不足之處。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對人的實踐活動起著積極的作用,特別是對學生的學習起著推動作用,是學生學習積極性中—個最積極、最活躍的心理因素。直觀手段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在學習過程中,是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必要條件。學生的注意力是不斷變化的,手腦并用的實賬操作方法既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興趣。
(四)生動形象的詩歌。實務界有一些成型的理論總結成詩歌,作為一種學習工具和輔助手段,可以應用到基礎會計教學中,而且效果很好。比如,講到賬戶結構,資產類賬戶“借方登記增加,貸方登記減少”,學到這里,學生尚能清晰記憶,但往后學權益類賬戶“貸方登記增加,借方登記減少”等這一塊的內容時初學者容易記混淆。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稱為“前攝抑制”,即先前學習的內容對后續學習的內容產生干擾。這時把“借增貸減是資產,權益和它正相反。成本資產總相同,細細牢記莫弄亂。損益賬戶要分辨,費用收入不一般。收入增加貸方看,減少借方來結轉。”這首詩歌引入教學,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收到很好的學習效果。我們看似“低級趣味”的詩歌可能正是這些初學會計的學生所需要的。
主要參考文獻:
[1]教育心理學考試大綱[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關鍵詞】設計基礎教學 模塊化 教學改革
【基金項目】本項目為華北水利水電學院教學改革項目。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1-0025-01
設計初步課程是建筑學專業本科一年級的基礎課,課程的設置旨在使一年級學生對建筑進行初步的了解,掌握基本的表現技法,并建立起初步的建筑空間感,在整個建筑學教育中起到啟蒙作用。我校的設計初步課程分為《設計初步(上)》和《設計初步(下)》兩部分,分別在上下兩個學期完成。《設計初步(上)》內容重在指導學生認知建筑及進行基本的建筑表現技法訓練,《設計初步(下)》則是指導學生進行簡單的小型建筑設計實踐。設計初步課程對于后期建筑設計理論和方法的學習起著奠基作用,而網絡的興起使當代的知識傳播方式發生了重大改變,教師或教材已不再是學生們獲取知識的唯一來源,甚至也并非重要的來源,尤其是在建筑學基礎教育這一課程特點鮮明的領域;而在當代大文化背景下成長起來的學生們,綜合知識結構和汲取知識的能力與方式也發生了較大變化;更重要的是,技術發展的日新月異也使建筑設計的思考與實施過程都呈現出與以往完全不同的狀態。建筑基礎教育需要承載的任務也必然隨之變化。為了改善這一現狀,我們進行了一些探索。
1.重視技法訓練的傳統教學思路
我校的設計初步課程目前采取的教學方式是以建筑表現技法的基礎訓練為核心,配合一些建筑理論介紹的傳統教學思路。這種教學思路深受源自法國巴黎美術學院的“布扎”建筑教育體系的影響。“布扎”教育體系對中國現代建筑學的形成和發展產生過重大影響,已在中國建筑學教育體系中成功實踐了幾十年,為我國培養出一了大批優秀的建筑設計師。這種傳統教學思路也是我國應用最為廣泛的教學方法,它注重培養學生基本的建筑素養,通過大量的技法練習幫助學生掌握扎實的建筑基本功。
然而,隨著建筑領域對專業人才需求的變化。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這種教學思路的一些弊端。低年級學生的對建筑的認知較為感性,思維主要受具體形象支配,缺乏抽象化的建筑思維和建筑空間想象,而這正是設計初步課程的培養重點。但傳統的教學思路過分側重于技法訓練,對于建筑思維和空間意識的培養著力不足,也缺少系統的建筑理論講解,導致了許多學生在后期的設計課程中不會運用建筑的形態構成規律,甚至所設計的建筑形式是對一些具體形象的模仿,有些學生則片面追求建筑形象的新奇,對建筑空間及功能上的組織理解不深。另一方面,當今的建筑行業蓬勃發展,建筑理論和表現方法與以往相比都產生了新的變化,尤其是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日益完善,打破了徒手繪圖的壟斷地位,在繪制施工圖和效果圖方面已經成為一個主要手段。
2.注重建筑設計基礎的模塊化教學思路
2.1模塊化教學思路的整合與生成
為了順應建筑領域新的發展和變化,并彌補傳統教學體系的漏洞,我們結合教學過程中的教學經驗,在分析研究國內外一些重點院校的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提出一種新的教學嘗試——模塊化教學方法。所謂模塊化就是將有一定關聯性的教學內容整合成獨立的多個模塊,針對各個模塊的多個教學內容展開訓練。傳統的設計初步課程安排較為散亂,條理不夠明晰,不利于學生接受和理解。而對于培養學生建筑觀有著極為重要作用的形態構成和建筑空間認知,在原有教學體系中涉及較少。
2.2模塊化教學思路的可行性
模塊化教學思路課程的安排分為兩學期,每學期8周,每周8學時,符合我校現有的教學安排。模塊化教學思路并非摒棄了傳統的教學內容,而是在涵蓋了現有教學體系的重點授課內容的前提下,加入空間限定、小品建造等新內容,并將這些課程安排得更具條理性和類型性,突出強調了對建筑空間的理解和認知。重新整編的課程內容更適合當今建筑學的新發展,旨在培養出基本技法與建筑思維全面發展的學生,為其后的設計階段打下堅實的基礎。清晰的脈絡也更易于使學生逐步的學習、理解。
2.3模塊化教學思路的邏輯性
模塊化教學思路中各模塊并不是單一、孤立的。它們相互間環環相扣,具有緊密的邏輯關系。模塊設置按照“認知——技法——空間——實踐”的線索進行六大模塊的設置,每個模塊都要有各自重點強調的內容,它們是經過基礎知識要點歸納整合而成,模塊內涵蓋多個教學要點,一個教學要點有時會在多個模塊中被反復強調,因而它們之間由于建筑入門教學的綜合性而具有了邏輯性和連續性。模塊與模塊之間的關系是逐層遞進、密不可分的,前一個模塊是后一個模塊的鋪墊和基礎,后一個模塊是前一個模塊的深入和發展。
3.評價方法及效果預期
為了平衡結果和過程的評分比重,在近幾年的課程改革嘗試中,我們引入了新的評價體系(表格1)。由單一的任課老師在期末依據作業質量給出成績,改為在不同的設計階段分別由學生之間互評,任課老師評價,督導教師審定的多重評價體系。評價內容也從單一的模型成果,轉變為分析報告、制作過程、答辯等階段性成果,豐富成果展示內容,加強師生間的交流。
結語
設計初步課程模塊化教學目的是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按照類型掌握各個模塊的知識要點,在練習基本技法的基礎上,結合形態構成和空間限定的重點訓練,奠定堅實全面的建筑設計基礎。當然,模塊化教學思路也尚有許多不足之處,比如對形態構成內容的設置深度不夠,建造實踐也因缺乏相關的木工車間、模型車間、數字模型等教學基地而無法快速全面完成。模塊化教學方法的完善還需更多的時間和努力,也許一個完美的設計基礎訓練模式根本就不存在。真正有意義的應該是教學研究改革的過程,教師通過這個過程提高,學生通過這個過程成長。
參考文獻:
[1]趙魏巖.必要的轉變——建筑學基礎知識的結構不良性及其教學活動研究[M].建筑設計及基礎[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2]高.建筑模型制作課程教學模式改革討論[J].華北水利水電學報(社科版),2012,(4)
關鍵詞:會計數據處理;項目化;教學
本文系河南商專2012-2013年度校級教育教學研究課題“《會計數據處理》課程項目化教學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012-XJKT-018)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3年1月15日
信息技術促進了管理和會計工作的現代化、信息化,會計從業人員不僅要具備現代會計專業知識和管理理念,而且要具備較高的信息素養。會計人員的主要精力轉變為對計算機產生的會計數據進一步加工、分析、處理。與會計領域應用信息技術相適應,《會計數據處理》課程成為高職高專會計專業主干課程之一。為提高畢業生的專業競爭力,必須注重《會計數據處理》這門課程的教學,讓學生掌握會計數據處理技能。
一、《會計數據處理》課程項目化教學可行性分析
很多高職高專院校借鑒企業培訓員工的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將項目教學法的理論引入教學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高職高專院校學生學習活動的特點。高職高專教育主要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高職高專院校在教學過程中,應加強實踐教學環節,融“教、學、做”為一體,工學結合,強化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高職高專教育培養的學生是為社會服務的,要將社會的需要滲透到課堂教學中去,培養與時俱進的適應社會發展的高級技術人才。項目教學的開展能夠使學生將學校中所學知識和技能很好地遷移到實際工作中去。
(二)《會計數據處理》課程教學的特點。本課程培養學生會計數據處理的技能,使學生提高自己的信息素養,能在今后工作與生活中有效解決財務工作問題。由于計算機技術、會計理論、會計數據處理軟件不斷更新換代,教學內容和師資隊伍的知識結構都需要不斷更新。學生通過操作會計數據處理軟件,需要結合自己已學過的會計理論知識動腦去想,動手去做,這樣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且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會計數據處理》課程項目化教學應用的可行性。項目教學是貫徹工學結合教育思想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典型項目為依托,以職業素質為目標,以職業技能鑒定為評價標準。實施項目教學,既可以幫助學生建構專業知識,又可以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工作態度、社會能力、方法能力和職業意識。《會計數據處理》課程實踐性、應用性強,但是深奧難懂的理論較少,這為學生自主學習或者協作學習提供了可能。另外,由于學生的層次不同,在教學過程中,項目教學可以使不同程度的同學,在互助學習的過程中從不同的角度共同得到提高,體會成就感。這樣可以激發他們濃厚的興趣。項目任務結束時,學生不僅學會了新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能夠促進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養成與人合作的學習風格,提高畢業生工作后的適應能力。
二、構建《會計數據處理》課程項目化教學內容體系
構建《會計數據處理》課程的項目化教學,應先進行學情分析,然后再對課程內容以及教學目標進行分析,正確把握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定位。
(一)學情分析
1、學生文化基礎總體比較薄弱。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生在文化基礎水平上相對較弱,入學成績相對較差,教師要把握講授內容的深度,否則學生上課聽不懂,對課程的興趣逐漸減少,課堂上學習精力就會不集中,從而出現玩手機、看小說、聽音樂、睡覺等現象。學生不認真的學習態度又引起教師的反感,教師認為自己辛苦備課沒有得到相應的尊重和回報,從而覺得生源質量太差,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改善教學效果,師生之間形成惡性互動,彼此互不信任,教學中的這些現象在很多高職高專院校中都存在。
2、學生學習情緒化較強。學生通常對專業課以及感興趣的東西學習積極性較高。教師在組織教學過程中應注意結合社會實際,采用多媒體形式,增強教學的生動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學生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存在誤區。學生習慣于教師先演示操作,然后上機實訓去模仿;學生沒有學會如何去理解知識點、分析任務、掌握操作技巧,還停留在你說、我聽,你做、我學的階段;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夠,師生間圍繞學習的討論、交流太少。
(二)課程內容分析。《會計數據處理》課程內容分為兩大部分:Excel數據處理軟件財務應用、Xcelsuis水晶易表數據展示軟件財務應用。Excel已成為現代會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它能夠實現對企業未來財務狀況進行預測和分析,并根據企業決策層對財務數據的不同要求制作各種財務報表。Xcelsuis水晶易表是根據構建的財務數據分析模型,進行財務數據展示的先進工具。《會計數據處理》課程教學打破教材上原有的知識界限,具體根據計算機數據處理的特點,結合電算化會計工作崗位需求,將教學內容設置為七個項目:會計數據收集、會計數據格式設置、會計數據管理、會計數據分析、會計數據展示、會計數據輸出、會計數據安全。具體內容見表1。(表1)
項目一:會計數據收集。會計數據來源方式多樣:可以從財務軟件中導出;也可以從數據庫文件(數據庫包括Access數據庫、SQL Server數據庫等)中直接導入;甚至可以從上市公司網站或其他相關網站獲取數據來源;也可以復制粘貼或直接通過鍵盤輸入。面對計算機環境下輸入是垃圾、輸出也是垃圾的事實,學生需要掌握會計數據輸入技巧,提高輸入效率。
項目二:會計數據格式。掌握格式設計的一般技巧;利用條件格式突出數據分析和關注焦點;利用自定義格式定制所需會計數據格式。
項目三:會計數據管理。掌握高級篩選、分類匯總、數據透視等操作技巧。
項目四:會計數據分析。運用函數建立會計數據分析模型,掌握單變量求解、模擬運算表、方案管理、規劃求解等分析工具對會計數據進行分析,以提取有用信息,幫助管理者進行判斷和決策。
項目五:會計數據展示。將會計數據信息化、可視化。利用Excel制作圖表、修飾圖表、調整圖表結構;創建財務數據分析模型,靈活運用Xcelsuis各類部件制作動態儀表盤,讓會計數據靈動起來。
項目六:會計數據輸出。處理好的會計數據經常需要打印輸出,為了打印的會計數據更加完美,需要進行頁面設置、標題行設置、頁眉頁腳設置、打印區域設置等操作。
項目七:會計數據安全。重要數據的竊取是當今商務領域的一個嚴重問題,公司數據還可能被制作成光盤帶出公司,系統操作人員操作水平不高或職業操守不夠、責任心不強,就可能損害系統數據的安全性。會計數據安全性是指會計數據的存儲、處理、傳輸過程中應當保證其秘密性、可傳播性、可用性和可控性。面臨網絡化和無紙化的會計數據,都離不開數據的安全保密。
(三)教學目標分析。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要保證教學工作取得預期的成功,就必須提出明確而切實的教學目標,并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開展教學活動。
項目一:會計數據收集。任務描述:收集會計數據,為數據管理和數據分析提供素材和依據。知識目標:會計基礎知識、數據庫基礎知識、財務軟件應用的基本操作;網絡信息搜索;數據導入方法。能力目標:認識會計數據來源的多樣性;能夠將文本文件導入Excel;能從數據庫中獲取會計數據;能從網站中獲取會計數據;使用Microsoft Query,連接到外部數據源;掌握會計數據輸入技巧,提高輸入效率。素質目標:培養認真細心的專業素質;具備愛崗敬業、踏實肯干的工作態度。
項目二:會計數據格式。任務描述:制作各種會計專用表格,利用自定義格式和條件格式突出數據管理和分析焦點。知識目標:會計憑證、報表、固定資產原始卡片、員工信息卡等基本格式設置;自定義格式基礎;條件格式應用范圍。能力目標:能夠設置會計所需各種表格;利用自定義格式實現利潤表千元、萬元轉換;利用條件格式進行賬簿格式化操作、應收賬款催款管理等。素質目標:熟悉各種會計專用表格;具有良好的社會溝通能力。
項目三:會計數據管理。任務描述:掌握數據篩選、匯總、數據透視等管理技巧。知識目標:掌握高級篩選的條件區設置規則;分類匯總的前提條件;數據透視的意義及基本操作。能力目標:能夠利用高級篩選查找符合多條件需求的會計數據;利用分類匯總按某標志統計求和、求平均、最大最小等;利用數據透視表進行多角度分析。素質目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其求知欲與自信心;熟悉各種會計數據管理技巧。
項目四:會計數據分析。任務描述:運用函數建立各種分析模型;利用數據分析工具進行數據分析。知識目標:掌握投資函數、折舊函數、求和函數、計數函數、數據庫函數等基本應用;掌握常用數據分析工具的使用技巧。能力目標:利用各類函數創建財務數據分析模型;靈活運用單變量求解、模擬運算表、方案管理器、規劃求解等分析工具對會計數據進行分析。素質目標:訓練學生對會計數據的分析歸納能力,提取有用信息,幫助管理者在生產、投資、利潤規劃等方面進行判斷和決策。
項目五:會計數據展示。任務描述:實現會計數據表格轉化成圖表。知識目標:掌握Excel圖表的創建、美化及調整;安裝Xcelsuis水晶易表軟件;掌握創建財務數據分析模型,靈活運用Xcelsuis各類部件制作動態儀表盤,讓會計數據靈動起來。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對圖表的分析、理解能力;能舉一反三,對會計數據配備合適的圖表效果;訓練學生合作探究學習能力。素質目標:通過學習完成數據展示任務,讓學生感受數據的藝術魅力;啟發學生了解生活中數據信息的多樣性,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深層追求。
項目六:會計數據輸出。任務描述:對處理好的會計數據進行打印輸出。知識目標:頁面設置、標題行設置、頁眉頁腳設置、打印區域設置等操作。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對標題行列的使用能力;能自定義頁眉頁腳;靈活運用分頁符設置調整打印區域;實現將表格打印成卡片。素質目標:熟練掌握打印技巧,實現會計數據圖文表并茂,培養學生對專業及未來職業的感情;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項目七:會計數據安全。任務描述:保護Excel會計數據及文件的安全可靠。知識目標:工作簿密碼口令設置;工作表保護操作;單元格保護。能力目標:通過設置密碼、數據隱藏等方法保護會計數據文件;設置visible屬性實現工作表的徹底隱藏;保護單元公式;限制用戶可編輯區域。素質目標:增強自我認知和責任感;自覺維護單位會計數據的安全保密;了解會計責任。
(四)教師學生角色定位。實施項目化教學的首要問題就是角色的轉換。在項目化教學中,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靠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建構知識。教師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既不能過多干預學生思考的過程和結果,又不能對學生的困難和疑問袖手旁觀。教師角色的轉換給學生自主性的學習開辟了廣闊的空間;學生在自主性學習中,認識到學習方法的多樣性和結果的不唯一性,有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思維能力的提升。
總之,項目化教學的開展有利于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會計數據處理》課程教學就是將學生培養成在會計專業領域能夠熟練使用計算機進行現代化會計數據處理的復合型人才,使學生增強信息化意識,掌握必要的現代化會計數據處理工具(Excel數據處理軟件、Xcelsuis水晶易表數據展示軟件)的操作技能,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主要參考文獻:
[1]許艷華.會計信息化基礎.課程項目化教學內容體系的構建[J].集體經濟,2011.1.
關鍵詞 柔性教育 會計學專業 實踐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1 柔性教育的含義及民辦高校會計學專業實行柔性化實踐課程體系的意義
1.1 柔性教育的含義
“柔性教育”源于管理學中的“柔性管理”一詞,是指在教學計劃、教學內容、教學管理和教學方式等方面具有較大的可組合性、可選擇性和可持續發展性的教育。柔性教學,是柔性教育思想在教學方面的深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采用個體化學習方式,通過師生互動,提高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自我改變意識,尤其注重對學生個性化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1.2 民辦高校會計學專業實行柔性化實踐課程體系的意義
在會計學教學模式中,特別是在民辦高校會計學實踐教學中建立柔性化的實踐教學體系具有重要的意義:第一,有利于培養學生對會計學專業的興趣。柔性化的實踐課程體系設置以學生實際需要為出發點,有利于培養學生對本專業的興趣和學習熱情。同時,在滿足學生成就感的同時,培養其獨立性和創造力。第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柔性化實踐課程體系要求學校根據學生能力的不同來設置不同的可選課程,制作不同的學習方案,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和輔導,以此來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
2 民辦高校會計學專業實踐課程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2.1 民辦高校會計學專業實踐課程體系中存在的問題
(1)實踐教學內容不合理,實踐項目不成體系。會計學實踐教學大多采用工業制造企業作為實踐項目,其他類型的會計主體,如服務業、商品流通企業等很少涉及。各實踐性教學活動之間銜接性和連續性差,不成體系。
(2)校內實踐教學缺乏現場感,校外實踐教學流于形式。目前,多數民辦院校的會計模擬實踐盡管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解決了會計理論知識與實際運用相脫節的問題,但與真實的企業業務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實踐教學缺乏現場感。
由于會計專業的特殊性,對于校外的實踐教學,普遍存在“只看不干”的現象。所以,校外的會計學實踐教學有些流于形式,沒有發揮實質的作用。
(3)會計學實踐教學內容簡單,操作程序不規范。在模擬實踐教學中,往往給學生一套某企業某會計期間的經濟資料及原始憑證,要求學生對這些經濟業務進行填制憑證、登記賬簿、編制報表等會計處理,完成基本的會計循環,整個過程中缺少相關的“審核、監督”等環節。此外,民辦高校開設的大部分實踐環節課程由一個學生獨立完成全部業務,這種實踐操作流程與實際中會計工作必須按崗位分工來進行相背離。
(4)會計學專業教師實踐能力不足。目前高校會計學專業教師雖然擁有較嫻熟、豐富的會計學專業知識,但在實踐教學中,有些教師無法結合會計工作的實際案例進行生動的講授。其原因在于目前高校會計專業教師大部分直接來自高校應屆畢業生,很多人缺乏實踐經驗。
2.2 民辦高校會計學專業實踐課程體系中存在問題的原因
民辦高校會計學專業實踐課程體系存在的諸多問題,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一方面,大部分民辦高校對管理類學科實踐教學重視不足,導致實踐經費短缺、資源匱乏;另一方面,對教學過程和考核過程不嚴格,學生對實踐課程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及理論課程,很多學生抱著應付的態度。此外,我國長期以來的教育體制是以“填鴨式”的剛性教學為主,這導致學生的動手、實踐和自學能力均不能得到很好的發展。
3 民辦高校會計學專業柔性化實踐課程體系的構建及應注意的問題
3.1 民辦高校會計學專業柔性化實踐課程的設置
民辦高校會計學柔性化實踐課程的設置可以分為基礎實踐階段和開放實踐階段。
(1)基礎實踐階段。基礎實踐階段可以分為必修實踐課程和選修實踐課程兩個部分。必修實踐課程培養的是學生專業基本操作能力,要求每名學生必須參加。
必修實踐課程并不能很好的體現出柔性教育,教師在該教學過程中應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實踐和動手能力,為選修實踐課程做準備。選修實踐是在必修實踐課程的基礎上,為能力高、時間充足的學生開設的,其內容是對必修實踐課程的深入和強化,難度也有所增加。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學習能力和喜好自由決定是否進行選修實踐。這種課程設置體現了柔性化教育的思想。
(2)開放實踐階段。開放實踐可以開設商品流通企業會計、金融企業會計、納稅實務與稅收籌劃和審計等方向的實踐課程。開放實踐課程應該按照每個方向分別建立模塊,以專業限選的方式開展。學生根據將來的求職方向以及自身興趣愛好至少應選擇一個模塊進行學習。對于時間充足、能力高的學生可以向學校申請多個模塊進行學習。
有條件的民辦高校可以成立代賬公司,開展相關記賬業務。學生在進入高年級及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之后,可以在代賬公司進行實際業務的處理。條件成熟,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就業需求進行不同企業類型的賬務處理實踐。
3.2 民辦高校柔性化實踐課程體系建設中應注意的問題
(1)以學生為主體。課程設置應以學生為主體,盡量符合學生的發展要求,充分體現柔性化的教學模式要求。(2)加強實踐教師隊伍建設。民辦高校應以2012年《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見》來規范自己的實踐教學,加強實踐育人的教師隊伍建設。通過選派專業教師到社會部門進行掛職鍛煉等手段來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3)建設有特色的會計學專業實踐課程體系。學校不能盲目照搬照抄其他學校會計學專業的實踐課程體系,特別是民辦高校不能照搬母體學校的課程體系,而應該針對本校學生情況,設置有特色的實踐課程體系。(4)加強經費保障。與“剛性”實踐課程體系相比,柔性化實踐課程體系的實施需要有足夠的經費保障。特別是對于民辦高校來說,在實施柔性化實踐課程體系中經費問題將比較突出,需要妥善解決,否則一切將成為空談。
參考文獻
[1] 洪葒,廖聯凱.高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設計研究.財會通訊(綜合),2008(6):40-41.
財會行業從業人員面臨著諸多紛繁復雜的從業資格考試。在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今天,這些資格考試對會計專業的教學帶來很大的沖擊,如何調整辦學思想,改革教學內容,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
(一)會計類權威資格認證考試調查結果中國會計視野網站針對財會行業從業資格考試進行了一次特別調查,該調查包括了22種比較知名的財會類資格、證書考試(國內13種,國外9種),獲得了2145個有效樣本。調查結果整理如表1:
(二)會計類權威資格認證考試調查結果分析調查結果顯示,在所有資格考試中,注冊會計師資格考試的排名占絕對領先地位。在國外資格考試中,ACCA知名度第一且遠遠超過其后的CIA和CGA。以學歷為劃分標準。同一項資格在不同的學歷群體中的知名度存在較大差異:國外相關資格在碩士及以上群體的知名度最大,在大專及以下群體的影響力最小。除初級會計專業資格考試外,其他國內的資格考試均是在本科學歷中有最大的知名度。
另外,調查結果還表明,以職業層次為劃分標準。同一項資格在不同的職業層次中知名度有所不同:ACCA、CIA、CGA依次為不同職業層次群體了解度高的國外資格前三名,且均為中高層管理人員所了解。ACCA在歐美外資企業中的知名度指數為81.2,僅次于CPA(96.58)。這可能與ACCA專業資格在國際上得到廣泛認可有關,ACCA被譽為“財務界的MBA”,“會計師界的金飯碗”。
在對各資格考試的價值評價中,名列前茅的依次為ACCA、CPA、CMA、CFM、AIA、ASCPA、CIMA、CIA;除注冊會計師考試外,大部分國內資格考試的價值認可度隨學歷的提高而降低,而國外資格則相反。在不同類型的單位中,對各種資格考試的價值認可度差異較大:ACCA在歐美外企中的價值認可度達65.81。在行政單位中僅有26.67;高級會計師考試在集體企業中的價值認可度32.76,在歐美外企中的價值認可度僅6.84。關于各資格考試的價值所在,被調查者的觀點如表2所示。
二、會計類權威資格認證考試對考生能力要求
由于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的特殊性,國內的注冊會計師考試、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以及在國內參加考試、國外認證的會計師資格證書在考試內容、考生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區別,但總體看國際性會計權威資格考試除了要求考生具有一般會計入才的基本素質外,還應通曉英語。熟悉國際慣例和國際會計準則,能夠在全球開展會計業務。因此。國際權威認證考試更強調“語言、知識和能力”。
(一)語言是國際資格考試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及執業能力要求,決定了國際權威資格考試對考生英語水平的要求。ACCA、CGA、AIA考試均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培訓和考試也都是純英文的,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生英文水平的要求都很高,要求考生閱讀速度快,理解能力強,并且能夠清楚地闡述自己的觀點。通常標準為CET-6、托福600或者雅思6。這種要求特別是對于英語非母語的中國學生來說更具有挑戰性。財政部注冊會計師考試委員會決定,2007年起,為了配合選拔和培訓行業高層次國際化人才。國內的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同時實施英語測試,邁出了我國與國際接軌的實質性步伐。
(二)全新的、寬厚的財務會計理論和實務技能知識是獲得職業資格的關鍵在對會計職業判斷能力要求日趨嚴格的環境中,考生在分析、解決國際性考試的試題時必須具有國際化視野以及合理的知識結構,要了解國際商法、經濟與政治、文化等特點,尤其是要熟知國際交往過程所遵循的國際會計準則,掌握最新行業知識,始終站在專業、行業的前沿。一方面,掌握準則和法律是基礎。國際會計準則被越來越多的國家重視和采用。正日益成為“世界通用的商業語言”。另一方面,掌握知識是根本。ACCA全科14門,其課程設置是在廣泛研究的基礎上,征詢了政府部門、學員、大學和各行各業雇主的意見綜合而成,充分反映現代社會對財會人員的要求,具有全面、完善、綜合性強等特點,被譽為“財會專業的MBA課程”。CGA的課程體系也融合了會計、審計、商業、職業道德、金融、管理、稅務、計算機以及IT技術等方面的最新發展,充分反映了一個優秀的注冊會計師應具備的專業素質。國際權威認證考試一般采取分階段的課程設置,并且隨著階段的上升,課程難度日益加強。在前期基礎階段,課程以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審計、法律等課程為主,主要是側重對考生專業基礎知識的考核;后期專業階段則多以高級稅務、高級業績管理、管理信息系統、專業認可綜合性考試等課程為主,側重對考生的綜合管理能力、決策能力、溝通能力、職業判斷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等實務和綜合技能的考核。我國CPA考試也在2009年全面實施新的“6+1”分階段考核,在原來5門課程基礎上增設一門《公司戰略和風險管理》,“1”為英語附加題。這諸多轉變也為會計教育由知識型向技能型轉型提供了理論支持。
(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心理素質是考生必不可少的隨著會計人員工作環境的變更,會計人員面對的已不再是單純的數字,而是一個復雜多變的世界,會計人員的責任將更為重大,遇到的問題也趨于復雜。所以,身為會計人員,應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專業操守,包括承諾保持公正、客觀、獨立、遵照職業準則。在ACCA、AIA、CIA等所有會計類考試中,誠信都是一個優秀的注冊會計師首先要具備的品質。其次,由于權威性考試都采取階段性的課程設置,課程多湖限長,例如ACCA、ASCPA、CGA分別有14、16和18門的專業課程,其中ACCA的考試最長期限長達10年,我國CPA考試的期限也達到了5年,所以考生在學習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學習的艱苦性和挑戰性,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必不可少的。考生應具有堅強的品格。有耐心、有毅力,時刻保持著終身學習的心態和靈活變通的頭腦,只有這樣才能更有益于通過考試,更好地在會計領域立足。
三、會計類權威資格認證考試對會計專業教學的啟示
CPA、ACCA、AICPA、CIA等職業資格考試,不僅得到了會計職業界的肯定,也對我國高校會計專業的教學產生巨大沖擊,成為影響我國會計專業教學的風向標。因此,有必要重新檢討會計教育的程序和內容。
(一)會計類權威資格認證考試對會計專業教學的沖擊依據人才培養理論,大學的會計教育并不是把一名經驗豐富的職業會計師應具備的所有知識和技能都傳授給學生,而是教會他們為獲得并保持職業會計師的資格所需要的學習能力,為學生成為職業會計師做好準備。因此,學校的會計教育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基本能力,包括專業學習與研究能力、組織治理能力、社會活動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使其就業后能夠不斷地通過自主學習更新知識,滿足未來日益復雜的會計工作要求,成為可持續性發展的會計人才。
然而,會計類權威資格認證考試這只“無形的手”使高校的會
計教育目標發生了扭曲,如何根據考試內容和要求來設置課程內容,如何提高資格考試的通過率,正日益成為各高校追求的隱性目標。會計教育這種過于機械化、偏重于資格考試方向、過度結構化以及強調功能化的應試教育對會計教育目標的實現帶來巨大的沖擊。
就教學內容和會計教學模式而言,目前,大學本科按會計職能設置課程體系,基本符合會計學知識體系結構。但由于多數高校會計專業課程將重點放在準備專業資格考試上,從而導致會計教學出現諸多問題:―是忽略會計基礎知識。教材內容的編寫強調的是如何依據各準則進行實務操作,關注的是按照準則怎樣處理,至于為什么應該這樣,即準則背后隱含的基本原理并未加以重視,學生疲于應付會計考試,四年的本科學習并未真正把握會計理論的基本原理和精髓。二是孤立地傳授會計專業知識。由于考試課程的性質。教師授課時設有重視與相關學科的交融,學生不能站在整個管理學科、經濟學科的高度理解、把握會計準則,影響了職業判定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