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民用建筑調研報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地方高校;就業崗位;高年級建筑設計課程;復合型人才;課程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0;TU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2909(2016)03009405截至2010年底,全國就有286所高校設有建筑學專業,每年畢業生高達9 000多人[1]。經濟危機爆發以來,歐美城市建設速度放緩,海外建筑事務所紛紛搶灘中國市場,一些海歸建筑師及時轉戰國內,加之近兩年國內房地產調控帶來的建設降溫,而畢業生數量不減反增,造成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人才競爭越來越激烈,對學生自身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處于“建筑老八校”和“職業技術院校”夾層中的地方建筑類高校,只有及時調整培養目標,改革“與老八校同質化發展”的教學方法,提高人才培養結構與市場需求的匹配度,才能更好地適應時展需要。本文結合南陽理工學院教學改革項目“校企合作開發高年級建筑設計課程研究與實踐”,對五年制建筑學專業高年級課程的教學改革進行了探索。
一、畢業生就業去向的調查與分析
南陽理工學院自2005年開始招收五年制建筑學本科學生,截止到目前,共畢業5屆學生,合計429人。畢業生就業去向匯總如表1。
由表1中的數據分析可以看出,畢業生絕大部分進入設計單位工作,而且大量集中在d類小型的設計機構中。這一類的設計機構,不同于前三類的設計單位,通常不設置專門的方案所(室),而是由1~2位方案主創建筑師帶領設計人員完成方案的創作及表達任務。畢業生進入這些設計機構后,跟隨主創設計師加入設計團隊,主要進行建模推敲形體、方案局部修改、平彩渲染、文本制作等工作;有的要參與動畫漫游、實體模型制作、現場方案匯報工作;方案中標或批準后,部分人員還要繼續完成施工圖的設計、圖紙交底與施工現場服務。可見,就業市場對地方建筑類高校畢業生,不要求具有太強的方案原創能力和理論素養,而是要求具有實踐動手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和解決現場問題的能力。表1南陽理工學院建筑學專業畢業生就業去向匯總表(2005屆~2010屆)行業考研設計單位行政主管部門房地產公司其他行業人數12abcd93174202合計:316人214337比例3%74%5%10%8%注:表中a類設計單位為中國建筑設計500強設計院,b類設計單位為除a類外的綜合甲級設計院,c類設計單位為員工人數為50~200人的中型設計機構,d類設計單位為員工人數為50人以下的小型設計機構。
二、設計單位需求的調查與分析
自2012年開始,筆者所在課題組連續3年跟蹤畢業生,調查就業單位意見、收集學生訴求,了解在校期間學生所學專業理論知識及所掌握的能力對工作的重要性。對在設計單位就業的學生發放問卷120份,回收100份,問卷匯總分析如表2~表4所示。
通過調查分析,了解到目前地方高校所開課程與畢業生工作崗位需求存在著較大偏差,突出體現在課程設置重理論、輕實踐,重基礎、輕技能,重藝術、輕技術,反映出地方高校建筑學專業培養目標定位及課程體系構建與社會脫節的現象。
究其原因,主要是地方高校的教育模式趨同于重點名校,而畢業生就業去向卻異化于重點名校,導致人才培養滯后于特定的社會需求。一直以來,地方高校開辦建筑學專業都是以“建筑老八校”為楷模,無論培養目標、教學計劃、課程設置,還是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都與“建筑老八校”大同小異,甚至連課程設計題目也克隆或模仿。
然而由于地方高校在社會聲譽、辦學條件、師資力量、教學資源、生源質量等方面都落后于建筑名校[2],畢業生在考研和就業上都無法與之競爭。重點名校的畢業生畢業后或通過考研、保送繼續攻讀碩士學位,或進入中國建筑設計500強的大型設計機構從事設計研究,他們需要培養的是研究型或技術研究型的人才;而地方高校的畢業生則多集中在中小型的設計公司工作,需要培養的則是工程技術型或管理技術型人才,即“生產型”建筑師[3]。學生所在的單位規模和所扮演的工作角色不同,導致對教學要求也有所不同,學生在完成低年級所應具備的通識性理論知識和技能后,高年級建筑設計課程的教學設計所培養的能力也應有所差異。
三、 地方高校建筑設計高年級課程現狀分析
民用建筑設計I~VI是建筑學專業的主干核心課程,作為主要的教學科目貫穿于本科學習的全過程,包括公共建筑設計、住宅建筑設計、建筑群體設計、高層建筑設計、大跨度建筑設計、室內設計、細部設計與建筑構造、建筑環境藝術設計等。設計題目由簡到繁、由淺入深,訓練學生的方案創造能力、空間建構能力、技術分析能力,以及對人和場所、活動和設施之間關系的洞察能力[4],在建筑學專業培養目標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民用建筑設計V、VI是建筑學專業高年級建筑設計課程,也是畢業設計和就業前的先導課程,在建筑學專業第7和第8學期開設,教學對象為大四學生。這些學生在前6學期的教學活動中,已經儲備了專業所需的建筑制圖、建筑構成、建筑歷史、建筑物理、建筑構造、建筑結構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和簡單的繪圖設計技能,能完成三級以下小型建筑的方案設計。但還需要通過高年級建筑設計課程的訓練,彌補前6學期的知識缺漏,縮小教學和就業崗位之間的差距,從而做好畢業設計前的綜合能力訓練,以滿足就業市場及用人單位對技術人才的需求。
結合社會調研結果與企業反饋信息,不難發現當前地方高校高年級建筑設計課程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教學與實踐工程訓練脫節
在校期間課程設計多為“假題假做”,理想的設計條件和實際工程現狀存在著較大差距;設計要求較為寬松,學生只需滿足功能流線要求、掌握好形式構圖、加強表現能力,即可完成一份良好的設計作業。設計中學生往往盲目追求方案的與眾不同和表現手法的絢麗奪目,較少關心建筑形式和內容、建筑材料和結構、使用功能和經濟投入等因素的必然聯系。這種理想主義的思維方式催生出“奇奇怪怪”的創作構思,與實際工程的要求相差甚遠,從而造成學習內容與工作要求之間的嚴重脫節。
(二)缺乏對建筑技術的運用訓練
課程教學過程,主要強調對學生建筑功能劃分、形體造型組織、空間構成能力的培養,而對建筑構造技術缺乏關注。學生的注意力僅僅停留在建筑形式、立面色彩和空間造型方面,不會用學過的構造技術知識去追求形式與功能的統一,難以做到建筑造型、建筑細部構造與建筑結構的有機結合,更欠缺對方案的解說與模型建構能力。這種狀況導致就業后無法快速適應建筑市場所要求的文本、動畫和模型、答辯于一體的綜合能力要求。
(三)學業成績評定形式單一
教師在評圖時只針對方案設計能力和圖面表現質量進行考察,較少考察學生知識的深度和廣度,缺乏多角度考察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新型考核方式。
(四)缺少“雙師型”教師
任課教師中缺少具有職業背景和實踐經驗的“雙師型”教師,導致學生在校期間無法接觸實際工程項目,實踐訓練較少,無法將課堂學習向就業崗位有機延續。同時由于教師缺乏工程實踐經驗,也無法及時引導學生熟悉建筑設計市場現行的法規、政策與規范。
四、地方高校建筑設計高年級課程改革措施
(一)修訂教學目標
修改過去“深化理論知識、增強學生創新研究能力”的教學目標,通過既定的設計題目及過程訓練,加強建筑技術與建筑法規方面內容的拓展深化,提高綜合應用能力和分析設計能力,使學生具備主動分析環境,以及把分析結果轉換成設計目標的能力、協調復雜關系的能力、建筑設計成果的實施能力、人際交往的能力、在實踐中表達和學習的能力,適應職業建筑師所需的工程實踐、工程創新、工程研究能力和職業素養的培養需要,縮短學生就業后的適應期,滿足企業人力資源競爭前延的需要[4]。
(二)優化教學內容
改革傳統的教學內容安排,以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綜合素質培養為導向,重構建筑學專業民用建筑設計課程V、VI的教學體系。根據課程教學目標和特點,以項目為載體,以工程實際問題和崗位要求為主線來優化教學編排與設計,及時增加學科前沿新知識和現代建筑技術內容,進一步強化學生知識應用能力和工程意識的培養,以及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建立應用型的課程體系。
重新編排課程設計任務書,立足實際工程,以當地規劃局核定的規劃設計要點為依據,增加對政策、環境、氣候、經濟方面的設計要求。將民用建筑設計V的題目設定為流線復雜的綜合醫院建筑方案設計(包括門診樓和病房樓)和兼顧文脈、結構、技術的博物館建筑方案設計,訓練學生處理復雜流線和功能的能力,引導他們學會建立建筑的文化特性和工程特性間的關聯關系。將民用建筑設計VI整合為集居住、辦公、商業、文化、交通于一體的城市綜合體建筑方案及施工圖設計,通過前期調研、過程草圖、工具模型、概念設計到方案文本、施工圖設計的教學,要求學生了解建筑從前期策劃到開工建設所需經歷的復雜程序,引導學生深入了解社會、經濟、技術等對建筑方案的制約因素,掌握工作崗位中常見的幾種建筑類型的功能關系、空間組合、相關規范及設計原理,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在為大多數學生積累就業所需的技術素養的同時,也照顧到少數考研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渴求。
(三)改革教學方法
摒棄傳統的“灌輸式”傳授知識方法,樹立“學生為本”的課程教學觀,按照職業建筑師應具備的知識、能力和態度三個模塊來安排教學。
1.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
在任務書發放后,引導學生查閱文獻,組織學生參觀已建成的典型建筑或進行現場教學,要求學生撰寫調研報告、PPT講述,教師啟發、誘導、幫助,為學生提供自由表述、質疑、探究、討論問題的機會,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學習和合作討論的能力;結合方案成果的展示與演說,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讓業主接受其設計理念的能力[5]。
2.團隊協作能力的訓練
改革過去各自為政的設計模式,參照設計院的項目組模式,組建設計團隊。學生每8~10人為一組,取長補短,發揮各自的專長,共同完成方案文本、表現、動畫、模型、施工圖、匯報和答辯工作。通過項目合作,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溝通能力和團隊精神;同時也便于每個學生充分了解自己的專業特長,明確就業方向。
3.動手操作能力的強化
重視模型制作對培養學生建立多維空間的重要性, 強化成果模型的制作和表現能力,使學生深入理解建筑與建構的概念,將藝術型建筑教育體系改為技術應用型建筑教育體系,從傳統的畫建筑、描建筑向做建筑、造建筑轉變,做到畫、做、造的有機結合。
增加對BIM系列繪圖軟件操作能力的培訓,幫助學生盡快適應設計軟件市場的更新換代。
(四)改革課程考核方式
改變評定設計成績時拍腦袋、憑感覺等缺乏準確性、科學性的做法,制定建筑設計課程質量標準,使教師在工作中“有法可依”。將調研報告、課程論文、課堂討論與課程設計過程草圖的成績評定共同作為課程的考核手段。
在課題結束時的評圖環節,改變過去的“關門評圖”為“開門評圖”[6],指導教師不擔任評審教師,評審團主要由建筑設計、技術方向的教師,校外的專家和外校的教師組成。每個學生通過講述設計過程,解讀模型,播放動畫,盡可能地展示自己的設計成果。評審教師通過詢問圖紙細節,捕捉創作思路,從而領會設計者的創作動機。
(五)強化教學資源的建設
選擇實際場地,真題真做,訓練設計能力[7],逐漸積累與工程實際相結合的綜合性、設計性實踐教學項目,充實到課程設計題目庫中,加強與課程改革相適應的教學資源建設,籌建項目庫、案例庫。
依托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有計劃地培養青年教師。可安排他們在設計單位參與實際項目,積累工程經驗,通過建筑設計實踐為教學提供案例素材;同時籌建兼職教師庫,外聘和引進職業建筑師與校內教師組成課程組,通過結合、帶動,提高現有教師的實踐能力和職業經驗。
五、 結語
目前,國內開設建筑學專業的高校越來越多,在建設部人事教育司備案的就有74所,通過建筑學評估的有35所[8]。在畢業生逐年增加的形勢下,就業問題更為嚴峻。地方高校建筑學專業要想在競爭中贏得主動,必須瞄準就業市場,針對崗位要求適時改進教學內容與教學手段,培養具有工程實踐經驗、動手操作能力、溝通協調能力的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自2012年開始,學校著手對高年級民用建筑設計課程進行改革,通過近四年的探索,不斷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完善課程體系,使之逐漸適應就業崗位需要。2014年,在國內建筑設計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學校建筑學專業仍然達到92%的初始就業率,說明課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當然,隨著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改革思路還會隨之調整,需要繼續探索、創新和提高。
參考文獻:
[1] 袁敬偉,韋寶畏.我國建筑類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J].吉林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10(4):78-81.
[2]劉瑞杰,高力強.地方高校建筑類教育差異性發展之探討[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8):83-87.
[3]吳農,王浩哲.從普利茲克建筑獎看我國高等建筑教育中的問題[J].高等建筑教育,2015(1):5-8.
[4]趙敬辛,韓博,李勇. 同濟大學建筑學專業本科教育特色探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3(5):21-25.
[5]劉勇.當前建高校筑學教育中的實踐性問題[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7):43-44.
[6]龔愷.東南大學建筑系四年級建筑設計教學研究[J].建筑學報,2005(12):24-26.
[7]張淑潤,宋曉慶. 建筑學專業畢業設計教學中的幾點思考[J].中國電力教育,2011(10):138-139.
[8]. 地方中低端高校建筑教育辦學方向的思考[C].北京:中國建筑工程出版社,2009.
[關鍵詞]綠色建筑設計 教學內容 探索研究
[中圖分類號]TU20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5)12-0247-01
環境作為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要素,必須受到人類的高度重視。近年來,綠色建筑的相關思想逐漸滲透到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并作為建筑行業中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受到全世界的廣泛關注。很多高校都增設了綠色建筑設計課程,但關于綠色建筑并沒有比較統一的教材,各個高校的教學內容都是由學校自行進行安排。下面,筆者將就最近幾年的綠色建筑設計教學進行探討。
一、綠色建筑的含義
現在有關綠色建筑的含義有很多,如生態建筑、可持續建筑以及節能建筑等。根據這幾個定義和綠色建筑含義的差別可以得出:“綠色建筑指的是建筑在使用壽命期中最大程度上保護環境、節約能源、土地、水資源和建筑材料,并能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更健康舒適的生活環境和自然和諧共存的建筑。”教師應向學生講解建筑對環境的影響,讓學生能意識到建筑設計師在整個自然環境中責任的重大,從而增加學生學習綠色建筑設計的興趣。
但是對綠色建筑含義的理解往往是片面的,要讓學生能對綠色建筑的內涵理解的更加深入,老師還要增加對綠色建筑評價體系的講解。在對其講解的過程中讓學生能直觀了解綠色建筑的樣子、需要做到哪些重要的方面。考慮到評價體系這方面的教學內容容易讓學生感覺到乏味,可以引入綠色建筑設計的相關內容,由此來讓學生了解怎樣利用建筑設計滿足綠色建筑的要求。
二、綠色建筑設計的教學方法
綠色建筑設計的教學方法可以分為兩個方面:有關綠色建筑的設計方法;將綠色建筑技術應用于設計之中。高校中建筑學的大四學生對普通民用建筑的設計相關內容已經基本掌握了,所以在課程安排時可以適當減少建筑的美觀、作用等方面的教學課程,而將重點放在如何更好地展現在氣候和環境特征不同的條件下進行設計的討論上。通過建筑設計體現對環境的關注以及綠色建筑室內及室外的環境設計、建筑整體構型以及的結構設計的講授,來指導學生怎樣設計綠色建筑的各個空間,以達到更好的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目的。
綠色建筑技術很多,在教學中不能講解全部,重點應該放在和建筑設計結合密切的部分。比如自然通風及遮陽技術,通過融入實際案例使學生更加直觀地明白,在設計時怎樣在氣候和環境條件不同的情況下應用綠色建筑技術。
三、綠色建筑教學成果檢驗
(一)綠色建筑含義教學效果檢驗
檢驗這個方面的效果可以通過調研的方式讓學生對當地的綠色建筑進行研究,并對調研的建筑進行評價,寫出調研報告。在這種調研過程中,學生能更直觀地感受到綠色建筑的樣子,將學習到的內容與實際的建筑相結合,而且能在調研中學習到一些綠色建筑的設計方法和技術。
(二)設計題目的檢驗
綠色建筑的課程設計是對這門課程教學效果的最好檢驗。而這其中設計題目的設置是最重要的一環,因為地形設置能夠直接對學生綠色建筑設計能力進行考察,所以綠色建筑設計題目是整個教學的重中之重。
對于大四學生來說,選擇設計題目時要考慮到這些學生已經具備解決建筑的作用以及美觀這些問題的能力,但是由于學生是第一次做綠色建筑設計,在設計中又融合了一些之前沒有接觸過的東西,比如在設計中要考慮環境氣候的變化,還要周全節約能源的問題。這時如果建筑類型比較復雜,學生的精力就會過多放在對功能的處理上,而忽視綠色方面的設計。所以可以選擇設計綠色小別墅,這種建筑的特點在于功能比較簡單,造型也是靈活多變的,學生能將更多的注意力用于解決建筑和生態的相關問題上。
對于要設計的地形設置,首先要確定城市。這個可以讓學生進行自行確定。建筑設計一定要契合當地的環境氣候特征,符合當地人的生活習性,并要了解當地的鄉土植被和材料,所以學生對設計地點的選擇可以自行決定。但是因為氣候比較溫和的地區在冬季和夏季在溫度調節上的要求不高,所以在設計中不能明確體現節能因素,因此,建議學生不應選擇氣候溫和地區。
在對綠色建筑課程設計成績的評定這個部分,要制定準確的評分標準。綠色建筑的評分指標和傳統的建筑課程設計評分指標不同,傳統建筑課程設計主要評分標準包括建筑的功能、外形構造及圖面表現等。而綠色建筑根據其含義應該增加室內外環境的舒適度、節能程度、節約用地、節約用水、節約用材以及對環境的保護這些評定標準,還應該增加設計創新這個評定標準,用來鼓勵學生創新設計方法。
四、結語
綠色建筑設計教學要以掌握其含義和設計的基本原理為重點,并圍繞這個重點設置教學、實踐調研以及設計緊密結合的課程體系,并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定。對學生在設計綠色建筑中的創新多加肯定和鼓勵,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設計綠色建筑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張磊,劉加平.綠色建筑設計教學研究[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4(04).
在學習科學發展觀的過程中,我總是情不自禁地聯想起這樣一些令人痛心不已的事,如:哪個地方出于地方保護主義,默許和縱容假冒偽劣商品的生產和銷售;哪里發生了重大安全事故,造成人員死傷的人間慘劇;哪里的工廠非法向江河湖泊排放廢水,致使江湖魚蝦不生,老百姓有水喝不得。就在最近,新聞媒體還報道了違規上馬、預計投資上百億、實際投資已超二十億的江蘇鐵本項目被中央緊急喊停的事件。當人們痛心疾首于國家財產被驚人浪費,人民生命被無情剝奪,子孫后代的利益被嚴重透支的時候,我一直在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使這樣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到底有沒有一套科學的評價體系使這樣的事情在今后可以有效的避免。
通過學習科學發展觀,我認識到,上述問題的產生很大程度上是一些地方無視社會經濟發展的科學規律,盲目追求經濟效益造成的,是一些地方重經濟利益、輕社會利益,重地方利益、輕全局利益,重眼前利益、輕長遠利益釀成的惡果。然而這僅僅是問題的一小部分。經過改革開放二十幾年的建設和發展,我國人民的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但是現在達到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多年來,我國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積累了不少矛盾和問題,主要是城鄉差距、地區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續擴大,就業和社會保障壓力增加,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發展滯后,人口增長、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自然資源的矛盾加劇,經濟增長方式落后,經濟整體素質不高和競爭力不強等。為解決好這些問題,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就必須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的發展觀。科學發展觀是我們解決前進道路上面臨的矛盾和問題,順利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整個現代化事業的指導思想和根本指針。
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是統籌兼顧。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現代化建設的推進,我們面對的社會利益主體更多,領域更廣,利益關系也更復雜。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還不夠全面,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局面亟待改變,地區發展很不平衡,經濟的快速增長對資源、環境的壓力日益加大,等等。這就要求我們的發展要更加注重統籌兼顧,做到城鄉協調發展、區域協調發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推進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相協調,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妥善處理當前各方面突出矛盾、協調好各種利益關系,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
科學發展觀的實質是要實現經濟社會更快更好的發展。科學發展觀是用來指導發展的。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是第一要務,發展是貫穿“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題。本世紀頭20年,對我國來說,是一個必須緊緊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必須十分珍惜和切實用好這一重要戰略機遇期,集中力量,加快發展,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著眼點,就在于用新的發展思路實現更快更好的發展。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辯證地認識和處理與發展相聯系的各方面重大關系,我們才能緊緊抓住和充分用好戰略機遇期,順利實現既定的戰略目標。
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是堅持以人為本。以人為本,就是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科學發展觀強調的以人為本,這個“人”,是人民群眾,這個“本”,是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以人為本是發展的目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達到這個目的的手段。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物質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尊重和保障,包括公民的政治、經濟、文化權利,不斷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創造人們平等發展、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的社會環境,妥善處理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和具體利益、長遠利益和眼前利益的關系,我們就能使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群眾越來越充分地享受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成果。
關鍵詞 返鄉農民工;有效需求;培訓策略;教育券;彈性管理
作者簡介 胡重慶(1973-),女,教育學碩士,江西科技師范學院職業教育研究所(江西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建設基地)副教授。(江西南昌 330013)
隨著金融危機在全球的蔓延和影響的深入,返鄉農民工隊伍在擴大。根據農業部提供的數據,2007年農民工規模達到2.26億人,占我國總人口的17%以上。受金融危機影響,將有2260萬農民工將在此次危機中失去工作。這么龐大的返鄉農民工隊伍如果沒得到妥善安置,將引發社會沖突,造成社會不穩定。因此,如何妥善安置返鄉農民工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一、職業技能缺乏:制約返鄉農民工再就業有效需求的瓶頸
有效需求是一個經濟學概念。需求不僅僅是指對商品和勞務需要的欲望,更注重對商品和勞務的能力。可見,有效需求強調的是需要欲望與支持的均衡。因此,返鄉農民工再就業有效需求分析既要涉及到返鄉農民工再就業的現實需要,又要考慮返鄉農民工實際擁有的再就業能力。
1 返鄉農民工對再就業的現實需求十分迫切。農民工外出就業,不僅實現了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而且成為許多農村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據統計,在一些地區,農民工每年帶回或寄回家的收入占家庭年純收入的60%以上;一些研究表明,中西部地區大部分農村家庭的教育、醫療、住房等支出均依靠家庭成員的外出打工收入來維持。如果農民工失業,其家庭將失去主要的收入來源。可見,返鄉農民工的再就業需要十分迫切。
2 職業技能培訓的匱乏嚴重制約返鄉農民工再就業能力的提高。國務院研究室的《中國農民工調研報告》顯示:農民工普遍缺乏就業培訓的機會,技能素質不適應勞動力市場需求的問題十分突出。我國農村勞動力中接受過短期職業培訓的占20%,接受過初級職業技術培訓或教育的占3.4%,接受過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占0.13%,而沒有接受過技術培訓的高達76.4%。當前,從各地企業裁減農民工的情況來看,被裁減掉的崗位多是些技術含量低、可替代性強的崗位。因此,農民工返鄉后要實現再就業,職業技能缺乏則成為擺在他們面前最嚴峻也是最現實的問題。
以上分析表明:開展靈活多樣的職業技能培訓,為返鄉農民工再就業創造條件是當務之急。
二、職業技能培訓:提升返鄉農民工再就業有效需求的關鍵
返鄉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是指以返鄉農民工為對象,為使他們獲得從事某種職業所必須的專業知識、實際操作技能和職業道德、職業紀律等而進行的教育訓練。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整個就業市場形勢嚴峻,面向并適合于農民工群體的職業崗位非常有限。因此,從實際出發,通過職業技能培訓,對返鄉農民工實行合理分流引導十分必要。
具體而言,返鄉農民工可從以下三方面實行分流:
(1)通過掌握新的職業技能實現異地再就業;
(2)運用所掌握的職業技能,依靠各級政府提供的各種優惠政策實現本地創業;
(3)通過掌握農村實用技術,成長為新型專業農戶。
可見,農民工返鄉后,不管是選擇再就業抑或創業,還是成長為新型專業農戶,其中有一個共同的必要條件就是職業技能培訓。只有通過有效的職業技能培訓,提高他們的技能素質和整體素質,返鄉農民工再就業才可能有再就業能力做后盾,他們的再就業有效需求才能得以提升。
當前,對返鄉農民工進行職業技能培訓教育的呼吁很多,相關的實踐也正在進行之中。但目前還缺乏對返鄉農民工進行再就業培訓策略的理性思考,培訓實踐還帶有一定的盲目性。因此,從返鄉農民工的實際出發,筆者認為,探討對返鄉農民工進行再就業的培訓策略十分必要,建議著重在強化政府和培訓機構兩方面的培訓責任機制下功夫。
三、強化政府培訓責任機制:逐步建立有利于返鄉農民工再就業培訓的宏觀政策和教育培訓體系
返鄉農民工再就業培訓事關民生和社會穩定大局,是黨和政府的一項戰略性任務。因此,政府有必要通過出臺一系列政策,加強宏觀引導,想盡一切辦法“讓”和“請”農民工參加培訓,切實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為實現再就業創造條件。
1 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實現部分產業從東部向西部轉移,創造再就業機會,以激發農民工參加培訓的熱情。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蔡畸在接受搜狐財經采訪時表示,在當前經濟危機條件下,部分產業應從東部向中西部轉移,形成與返鄉農民工相一致的轉移路徑,這樣即能解決失業農民工再就業難題,也有助于中西部經濟的崛起和沿海經濟的進一步升級。如果現在開始加快產業轉移,即使時間上可能有些遲,但是從大方向上,會和勞動力移動方向一致,對于解決農民工就業會起到很顯著的效果,同時也會降低他們離家打工的社會成本。為實現轉移,一方面,國家的四萬億投資計劃將進一步完善中西部地區的基礎設施,使得這里的投資環境得到全面改善;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區擁有充足的勞動力優勢和資源優勢,這也將吸引更多的企業到中西部地區投資建廠,更多的產業將向中西部地區轉移。這將給中西部地區農民工創造就業機會。有了就業的盼頭,必將最大限度地激發農民工參加培訓的熱情。
2 整合各類職業教育培訓資源,建立適合農民工不同層次需求,符合勞動力市場需求的教育培訓體系。構筑適合農民工的教育培訓體系,就是要整合已有的農村職業學校、農業科技推廣站等各類職業教育培訓機構及行業、用人單位的教育培訓資源,開辟專門針對農民工的培訓項目。要使培訓有針對性和實效性,首先,地方各級政府有必要對返鄉農民工的就業意向進行調查;其次,培訓機構有必要了解和把握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的政策。在此基礎上確定培訓的種類、內容和方式。具體有以下三類:(1)創業培訓:主要面向第三產業,結合本地城市社區服務業的發展和社區就業崗位開發,有重點地進行。(2)職業技能培訓:根據國家職業標準和不同行業、不同工種、不同崗位對從業人員基本技能和操作規程的要求,重點面向家政服務、餐飲、酒店、保健、建筑、制造業等行業開展培訓。(3)農村實用技術培訓:這種培訓主要以推動農業產業化、現代化以及農業綜合開發為核心,內容著重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運輸、民用建筑等,幫助有志于家鄉農業發展的返鄉農民工掌握一兩門本地區適用的先進生產技術,為他們成長為新型現代化的專業農戶創造條件。
3 地方政府通過發行“教育券”為返鄉農民工參加培訓提供物質保障。教育券是一種教育經費的支付形式,是指政府將用于教育的公共經費以憑證的形式直接發給受培訓者,而不是發給培訓機構。受培訓
者可用來支付所選學校的學費和相關教育費用,培訓機構收到這一憑證后,可從政府兌換與券值等額的教育經費。從此定義可看出,地方政府通過教育券的方式推動返鄉農民工參加培訓,其優勢表現在:增強返鄉農民工參加培訓的支付能力和自主選擇權,促進培訓機構的競爭和自我完善,提高政府培訓投入的使用效率。
4 加強對返鄉農民工再就業培訓的宣傳和立法工作。為提高返鄉農民工對培訓工作的認識,縣級地方政府工作人員還要走村入戶進行宣傳,讓農民工了解培訓的目的和要求,使培訓工作家喻戶曉,信息遍及鄉村的每個角落。同時,還應廣泛開展調查研究,對當地農村勞動力進行全面摸底統計,及時掌握富余勞動力的詳細情況,建立數據庫,實現對農民工就業培訓的統籌規劃。
農民工培訓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涉及到許多部門的工作。因此,加強對農民工就業培訓工作的立法,以法律形式規定農業、勞動保障、教育、科技、建設、財政等相關部門在開展農民工培訓工作中的職責,做到有法可依。
5 由地方勞動部門組織,建立和完善農村職業介紹機構,為返鄉農民工再就業提供有效的引導。農村信息較閉塞,以往農民工外出打工多半是靠親戚朋友介紹。金融危機出現后,有些返鄉農民工又對外出打工出現了懼怕心理。針對這些情況,地方勞動部門應積極行動起來,建立和完善農村職業介紹機構,為返鄉農民工再就業提供有效的引導。要以縣級職業介紹所為主體,形成縣、鄉、村三級農民工服務網絡,同時開展好縣際、市際、省區間勞務協作橫向網絡,逐步形成包括就業信息、咨詢、職業介紹、安全保障等在內的社會化就業服務體系。
四、強化培訓機構的責任機制:建立返鄉農民工再就業培訓的有效運行體系
農村職業學校、農業技術推廣站等培訓機構是對返鄉農民工進行再就業培訓的主體,強化他們的責任,同時采取一定的措施,激勵他們潛心鉆研,以構建適合返鄉農民工再就業培訓的有效運行機制。
1 以市場為導向,建立需求型的返鄉農民工再就業培訓引導機制。對返鄉農民工進行再就業培訓,培訓機構首先要做充分的市場調查,并與職業介紹機構建立橫向聯系,以準確把握市場勞動力需求信息。以市場為導向,在滿足企業、行業對人才和勞動力需求的基礎上設計出一系列適合市場需求的職業培訓方案;同時,幫助返鄉農民工充分認識自己的現實狀況和需要,在此基礎上引導返鄉農民工選擇適合自己的培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