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農村文化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農村文化管理體制沒有理順,部門分割嚴重,目前,鄉、鎮文化站人事、經費都屬于鄉、鎮管理,而業務上受上級文化局指導,這種雙重領導的體制,表面上看是多了一條通道,而實際工作上卻多了一道門檻。上級文化局只從業務上下達了不少工作,而沒有給錢;而文化員集中主要精力參與鄉、鎮中心工作,只忙碌于應付上級的檢查。(四)農村文化事業隊伍建設弱化,人才上匱乏。目前,鄉、鎮文化站的編制大都只有1―2人,最多的也就3―4人。像我一樣的文化員,基本都兼任其他工作。另外人員年齡老化,學歷不高。
二、對農村文化發展對策
(一)實加強組織領導,真正把文化工作納入硬性考核
把農村文化建設納入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充分認識到文化工作對政治、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積極作用,提高對鄉村群眾文化工作的重視,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精神動力。發展農村文化事業,是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文化工作必須與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一起謀劃、一起落實、一起考核,要形成剛性的考核機制,比如有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的各類考核指標;對文化事業的發展,有明確的獎懲措施。依靠剛性的考核,切實解決發展動力不足的問題,確保一方長治久安。
(二)政府真正采取措施,加大必要的財政投
入政府要保證對文化事業的經費投入,并根據經濟發展的速度,逐步提高文化投入的比例。同時,積極鼓勵和支持社會各界投入文化事業,出臺優惠政策,吸納文化產業投資,吸引社會各界捐資,形成有特色的文化產業融資體制。以現有的機構、場所、設備等為依托,充分利用文化資源優勢、區位優勢,發展文化產業,實現以文養文,通過多元投入,為文化事業發展提供經濟支撐。
(三)充分理順條塊關系,鄉、鎮文化員受條塊管理
由以鄉鎮管理為主,實行垂直管理,實現人財物的集中統一管理,這樣有利于文化員獨立開展工作,保證文化員的正常開展,促進農村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為確保隊伍穩定,明確規定每個鄉鎮確保有專職文化干部從事文化工作。
文化引領德育,就是要利用有效的文化資源,借助先進文化的導向功能,喚醒學生主體道德成長的主觀能動性;用文化浸潤德育,讓文化走進學生的心靈,獲得心靈的滋養;以文化引領學生品德成長,達成“文化潤德”的育人目的。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視行動德育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圍繞建設和弘揚民族文化,抵制西方價值觀,弘揚東方文化,在學校積極開展各種德育實踐活動,使學生實現由“知”到“行”的轉變。我國國內近年來以文化引領德育的課題研究也蓬勃開展起來。蘇州等地學校有“開發絲綢文化地方資源構建綜合實踐活動特色課程的研究”、“絲綢文化背景下培養少先隊員創新精神的研究”等課題活動;浙江信息工程學校以學校文化引領,推出企業文化進校園活動,湖州自古傳承著駱駝與絲綢文明,該校弘揚“駱駝精神”,旨在弘揚湖州人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用駱駝般的健壯體格、生活習性和內在品質來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教育效果都很好。借鑒其他地方兄弟學校的成功經驗,我校以沙地文化為背景,借助沙地豐富的文化資源,開展行動德育的實踐研究。用質樸的地方文化培育人、塑造人,豐富人們的精神內涵,提升人們的文化精神,必將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沙地文化引領行動德育的課題研究的動因
沙地文化是一個很專業又很具區域特色的群體文化現象。在大自然的時序變遷中,江海明珠啟東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文化———沙地文化,集中體現了啟東人民“圍涂、墾牧、包容、匯通、創新”的沙地精神。學校以沙地文化為引領,一是考慮與地域文化相契合,勤勞質樸的沙地人開墾圍涂,傳承了特有的地方特色文化沙地文化;二是考慮與學生的實際相契合,中職學生基礎弱起點低,就業與創業都需要學生具有腳踏實地、刻苦耐勞、敦厚誠信、堅忍不拔、負重奮進的拓荒精神;三是考慮與學校教職員工多年來艱苦創業、勤奮工作、吃苦耐勞為學校改革發展與創新創業傳統相契合。沙地文化引領下職業中學行動德育的課題研究,一方面讓學生立足于沙地人的具體生活,融入沙地,探究實踐,體驗沙地文化的魅力,感受沙地文化的熏陶,積極自主地理解生活、鍛煉心智,感悟生活、體驗成長,提升人文素養。在整個課題的實施過程中,我們立足于行動德育的研究,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去發現、去感悟,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行動德育中,通過沙地民俗及江海文化的濡染,在其童年生活記憶中烙上家鄉印記,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傳承優秀的家鄉文化,最終達到弘揚我們沙地的沙子精神、墾牧精神、濱海精神、創新精神的目標。另一方面,通過研究使我們的老師也受到沙地文化的熏陶,提高自己的德育修養,更能使老師認識到自己肩上的責任,必須以堅忍不拔的沙地精神鼓舞和鞭策自己,把沙地文化中的墾牧精神、創新精神融入今后的教育教學的實踐中。
三、沙地文化引領行動德育的課題研究的反思
關鍵詞:文化扶貧;貧困文化;文化富民
長期以來,人們總是習慣于對農村進行“輸血”或“造血”式扶貧。其結果是在“輸血”的同時,造就了一批“懶漢村”,“等、靠、要”的思想越來越嚴重,甚至有些地方出現了“春等救濟糧,冬等棉衣裳,夏炎秋雨不出房”的現象。而近幾年的“造血”工程,前景也不容樂觀。不管是送技術、送信息、幫助農民修路、上項目、辦企業,還是與農民結對子,建農機站,這些花費很大心血建立起來的設施與場所往往成了擺設,與扶貧目的相距很遠,導致大量的扶貧資金流失,最終迫使“造血”工程“胎死腹中”。
這種現象不得不引起人們的反思。為什么在國家每年下撥的扶貧資金成倍增長、財政支農資金以每年數百億的速度遞增的同時,還是解決不了某些地區的貧困落后狀況呢?為什么有些人能夠依靠國家的“三農”政策,通過自身的努力,很快就擺脫貧困,而另一些人卻整年與貧困相隨相伴呢?國家的扶貧政策為什么得不到實際的經濟效益呢?筆者根據自身長期的調查,發現造成一些地區持續貧困的原因根本不在物質的支持方面,而根源于農村長期固有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也就是所謂的“貧困文化”。因此,能否消解農村的貧困文化,是現階段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推行農村城鎮化建設的當務之急。
1貧困文化的表現形式和產生原因美國人類學家劉易斯認為,窮人貧困與其擁有的文化———貧困文化有關。
他認為,貧困文化是貧困階層在社會生活中發展出的一套“病態”的價值信仰系統,他們不愿意也不期望自身的經濟繁榮,不期望走向上層社會……逐漸地,他們有了相悖于主流社會的亞文化生活方式。在他看來,貧困文化首先是一種亞文化,是一種與主流文化不相容而處于邊緣狀態的特有文化。處于貧困文化中的人們有一種強烈的宿命感、無助感和自卑感,不能在廣泛的社會文化背景中認識自己的困難。其次,貧困文化具有代際傳承的特性。窮人長期生活在貧困之中,其結果形成了自我維持的文化體系———貧困文化。一旦形成貧困文化,窮人就會不斷招募新成員,并通過耳提面命的方式對后代進行教化和引導,將病態的信仰快速傳遞給未成年人,把他們鎖進貧困、絕望而墮落的怪圈,訓練他們成為社會的底層人。
在我國,貧困文化有其特殊的表現形式。國內的許多學者都將貧困文化看作是傳統小農文化的一種表現,具體可歸結為:聽天由命、消極無為的人生觀,安貧守舊、求穩求全、知足常樂的生活觀,重農輕商、不思變革、重義輕利的財富觀,安土重遷、守望田園的鄉土觀,好逸惡勞、辦事拖沓的人生習性,厚死薄生、奢辦婚事的消費觀,養兒防老、多子多福的生育觀,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分配觀,消極等待、恪守傳統的時間觀,自給自足、老死不相往來的社群觀,生性多疑、盲目排外的人際觀,急功近利、惡意“殺熟”的功利觀等,不一而足。由此可知,“落后和不發達不僅僅是一堆能勾勒出社會經濟圖畫的指數,也是一種心理狀態。”[1]所以,貧困文化是一種社會的、習俗的或心理的因素促成的社會積淀,是貧困者對貧困的一種適應和自我維護。它會使生活在其中的人形成一種消極的價值取向和一成不變的思維定勢,并與目光短淺、空虛無聊、聽天由命、自暴自棄相聯系,是個人、家庭和社會貧困的根源。
貧困文化的產生可以從傳統和現代2條線索去挖掘。從傳統方面來看,早在20世紀50年代指出,我國傳統社會是一種“生于斯、長于斯”的鄉土社會。他認為,“從土里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現在很有些飛不上天的樣子。”[2]在這樣的社會中,人們信奉“人怕出名豬怕壯”的生活方式,循規蹈矩地守著自己的“土窩”,對外部的世界、外部的文化有著本能的排斥,正如魯迅筆下阿Q居住的“土谷祠”一樣,有“土”、有“谷”、有“祠”便足矣,有時甚至為了維持目前的生活狀態而“餓死不離鄉”。其次,封閉的地域性使得“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被尊奉為理想的社會。在這些地方,往往交通不便,公共設施短缺,信息不暢。這些是貧困文化產生的地域性土壤。這種與世隔絕的封閉的地緣關系,自然促成了貧困地區的鄉土觀念和落后的價值理念。再次,長期的城鄉二元結構的發展格局以及工農業產品的“剪刀差”,是形成貧困文化的制度性因素。農民由于社會排斥而實現不了自己的“預期”,因而,“在極其貧困的家庭里長大的孩子不會具有獲得和占有的欲望。他們的愿望超不出日常需要的范圍,或者即使表現出了某種超出常需的愿望,這種愿望也不過是一種癡想,永遠不會發展成為一種強烈的意志力量。當這種狀態變成一種習慣的時候,人們就會變得沒有遠見,滿不在乎,茍且偷生。”[3]這樣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土地至上、小農本位、重農輕商、重義輕利、多子多福、知足常樂、聽天由命是我國廣大農村普遍的價值觀。
從現代方面來看,市場經濟的價值觀念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滌蕩著人們的心靈,但在廣大農村,由于道路交通、大眾傳媒等公共設施的不健全,信息的不對稱,致使一些農民不能生產出適銷對路的農作物;農村基層干部群眾的科技文化素質比較低,他們不善于經營管理現代化的廠礦企業,結果往往使一些扶貧項目在經營中倒閉、破產。這樣不僅使國家的扶貧資金流失,更重要的是使貧困地區農民的“預期”與現實產生了巨大的差距,使得他們退守到貧困文化的防御中去。窮人認為,他們的貧困是上天造就的,不管外界怎樣給他們“輸血”或扶持他們“造血”,都擺脫不了貧困的夢魘。貧困文化作為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在窮人中蔓延,使他們在貧困的泥潭中愈陷愈深,不能自拔。因此,要徹底根除農民的貧困問題,就必須從思想上擯棄他們的貧困文化。
2消解農村貧困文化、實現文化富民的途徑貧困文化的價值觀念直接制約著貧困群體的脫貧致富。
文化貧困是農民貧困的根源。要解決貧困問題,首先要從貧困的主體———“人”的角度入手,走文化扶貧之路,即向他們輸入新文化、知識和價值觀念,傳授適用的技術,輸入各方信息,從整體上提高貧困群體的素質,達到文化富民的目的。為此,建議采取如下措施。
2.1堅持文化扶貧的持續性文化扶貧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是對貧困文化的改造和創新,涉及整個傳統文化領域,包括風俗習慣、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等。因此,要克服文化扶貧實際工作中表現出的“一陣風”做法。要把文化扶貧當作改造貧困文化的活動,建設性的扶貧,把文化扶貧當作一種“移風易俗”的文化建設工程。“三下鄉”活動應該保持經常性、長期性;要加強對鄉村文化隊伍、科技隊伍的支援和培訓;做到村村通公路,廣播電視通住戶,有條件的地區最好能村鎮通互聯網,及時把外界的信息傳送給農民。鼓勵農村剩余勞動力及時“走出去”,開闊視野,創造經濟效益;把科技人員“請進來”,在田間地頭手把手交給農民新的技能和知識,一方面增加農產品的收入,更重要的是教會農民怎樣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生產出適銷對路的產品。
2.2把轉變農民的價值觀念作為根本樹立以人為本的工作作風,本著“治窮先治愚,扶貧先扶人,扶貧先扶志”的理念,把文化扶貧作為一種精神改造和建設的工程。培育農民文化自覺的意識,轉變思想觀念。要用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充實他們的生活;借助圖書、大眾傳媒等文化載體,對貧困人群進行思想教育,培養他們的人文精神;針對他們的“自我藩籬”,有針對性地加以引導,確立他們的文化主體地位,大力發展農村的文化教育事業,營造良好的文化環境,使他們在健康文明的氛圍中轉變生活價值形態。
2.3重視“三農”問題,切斷貧困文化的傳承渠道我國長期的城鄉二元結構為貧困文化的產生與蔓延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基礎。只有打破這種結構上的藩籬,才能從根本上鏟除貧困文化滋生的土壤。正如“十六大”報告指出的,“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建設現代化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是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任務。”正在致力于建設的現代化是城鄉統籌發展的現代化。只有各級政府高度重視“三農”問題,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支持才會更加切實有效。農民只有在思想上增強了“抗貧抗弱”能力,才能從根本上擯棄貧困文化,接受外界輸入的新文化。
2.4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處理好“傳統”與現代的關系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品種豐富、形式多樣,既有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如風土人情、祭祖拜天儀式及宗教節慶活動等,又有口頭流傳的各種民間文學,如傳說、史詩、民間故事、謠言、諺語等;既有淳樸生動的各類表演藝術,如音樂、舞蹈、戲曲、曲藝雜技等,又有技藝精湛、美輪美奐的工藝美術,如面人、糖人、剪紙、編織、刺繡、彩繪、蠟染等。這些民間蘊藏的民族文化瑰寶的價值不僅在于其本身的欣賞性、藝術性和娛樂性,更在于它們融合了原汁原味的鄉土生活,承載著原生態、環境及文化的歷史印記。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有效的保護、整理和開發,既有利于傳統文化的傳承,又有利于文化自身的建設,更有利于地方經濟的健康發展。
2.5打造文化產業,實現文化富民“文化”與“產業”本屬2個概念。但在市場經濟發展的今天,人們逐漸發現文化特有的經濟價值,嘗試著用經濟的手段來看待傳統文化的積淀,尋找文化活動與經濟活動的交接點,于是文化消費、文化貿易、文化企業、文化產業等的出現也就成為必然。文化富民,就是要把根植于人民群眾中的歷史文化價值發掘出來,直接惠及人民群眾,尤其是貧困群體。對各地的地方性文化,進行深入而全面的調查與重估。通過科學價值評估,做出能否開發、怎樣開發、如何實施等決策,讓群眾成為文化產品的生產者和參與者,推動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進入生產與消費的互動軌道,為增加當地群眾收入、改變地區貧困面貌、優化本地產業結構創造有利條件。
參考文獻:
[1]佚名.中國社會學會學術年全獲獎論文集[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322.
社會公共文化服務的發展和完善,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鄉鎮文化站作為農村唯一的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它在提高農村文化產品的供給、推動農村公共文化事業的發展、保障人民群眾共享文化發展上都具有重要作用。
(一)鄉鎮文化站是先進文化的傳播基地
文化站成立的最初目的就是對廣大人民做好宣傳、組織、示范和引導,為社會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當前世界正處在一個經濟多元化、文化多元化、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作為農村的主要文化傳播單位,鄉鎮文化站成為了政府向農民傳播先進文化知識的一個重要基地。
(二)鄉鎮文化站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傳基地
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需要全國人民共同學習、遵守,在對農民進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傳時,鄉鎮文化站將是一個重要的宣傳基地,鄉鎮文化站通過開展各種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充分調動廣大群眾學習先進文化、學習先進科學技術的積極性。讓廣大農民在他們喜聞樂見的娛樂活動中得到啟發,在活動中加強廣大農民的愛國主義思想、民族法制和堅持社會主義思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從而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培養農民講科學、講文化、講道德、講法律的新思想。
(三)鄉鎮文化站是發展農村文化事業的主力軍
鄉鎮文化站作為農村重要的文化傳播單位,其宗旨就是為廣大農民提供文化服務,它以文化工作為基礎,面相廣大的基層群眾,以各種文化服務設施和各種文化服務活動為方法,在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培養農民文化素養,推動新農村建設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各種各樣的文化場所建設和文化活動開展,可以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培養人們自主學習文化知識的意識,提高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效率。
二、當前鄉鎮文化站面臨的困難
(一)領導重視程度不夠
當前,鄉鎮文化站建設工作雖然國家相當重視,但是很多地方的基層領導的重視程度卻普遍不夠。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鄉鎮文化站并不能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二是,在對基層領導的政績考核中,鄉鎮文化站工作并沒有列入考核范圍。
(二)文化設施建設落后
當前,雖然國家對鄉鎮文化站的建設越來越重視,也加大了資金投入,但是任然有相當一部分文化站的基礎設施建設比較落后,文化傳播形式過于單調,缺乏創新。當前,很多地方鄉鎮文化站的活動形式任然沿用以往的唱歌、跳舞、秧歌隊、鼓樂隊的形式,在這些活動中,參與者大多是都是老年人、尤其以中老年婦女為主。這種單調的活動形式,面相群體的狹隘,都嚴重影響了文化站文化傳播的效率。
(三)工作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文化站是文化傳播的主要基地,鄉鎮文化站是廣大農民朋友的精神食糧供應點,作為文化站的工作人員,在工作中往往要擔當多重角色:既是傳授文化知識的老師,又是文化活動的組織者,還是文化服務的服務員。這就要求我們的工作人員自身必須要有過硬的工作能力,必須具備各項從事文化業務的專業知識和技術能力,有較好的組織能力和良好的服務態度。在專業知識和技能方面不說是面面俱到,至少也要樣樣都懂,專精一門。但是,當前的鄉鎮文化站工作人員隊伍中普遍存在年齡偏大、文化素養不高、業務能力不強等問題。
三、鄉鎮文化站的應對策略
(一)領導要重視
鄉鎮文化站工作要想搞好,領導的真正重視是關鍵。要然領導真正重視鄉鎮文化站建設,首先必須要讓領導充分了解,建設好鄉鎮文化站的積極作用,讓領導明白,辦好鄉鎮文化站有利于培養農民的文化素養,可以為經濟講述搭橋鋪路。其次,要出臺行之有效的政策,上級要將鄉鎮文化站的建設情況列如對基層領導政績考核的范圍,要將之作為基層領導的考核、提拔的標準之一。以此來增強基層領導對鄉鎮文化站建設的重視。
(二)要加大投入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想抓好鄉鎮文化站建設就必須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要想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就必須加大資金投入。鄉鎮文化站作為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其本身并沒有經濟效益存在,要想做好文化站基礎設施建設,要想開展好各種文化活動,就必須由各級政府提供足夠的資金支持。因此,各鄉鎮領導需要將文化站活動經費納入政府的財政預算之中,從根本上解決鄉鎮文化站經費不足的問題。
(三)優化隊伍結構
由于文化站內工作人員的工作性質特殊,一般的培訓很難達到想要的效果。因此,要想解決文化站內人員欠缺的問題,我們就必須從源頭出發,優化隊伍結構,杜絕隨意占用編制和挪用編制的現象發生,通過各種招聘平臺,吸引在文藝方面有特長的人才。
(四)提高人員素質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溫飽問題已不再是問題,人們都文化的需求也就不斷提高,原有的文化站文化傳播模式已不再適應人們的需要,文化站員工要適應新形勢下的文化站工作就必須加強自身的素質。文化站員工,首先需要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時將最新、最準確的信息融入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之中;其次要參加各項專業培訓,強化自己的專業素質;最后,要參加各種關于組織能力和服務意識的培養,增強自己的組織能力和服務意識。
現代社會,電子商務方興未艾。作為一種全新的商務運作模式,電子商務以互聯網為基礎、以交易雙方為主體、以銀行電子支付和結算為手段、以客戶數據為依托,便捷迅速,應用廣泛,除國家法律限制之外的所有的現實交易都可以成為電子商務交易的對象。近幾年,隨著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在農村的普及,農民的消費理念和方式也在發生深刻的變化,電子商務業務在農村文化市場的開拓呈現良好發展勢頭。傳統的農村文化消費,主要采用的是面對面的交易方式,往往交易渠道狹窄,搜集信息時間長,而且信息量小,文化產品單一,消費者的主體地位難以體現。網絡普及以后,信息量驟增,網絡文化產品數量豐富,文化形式多種多樣,尤其是農民喜聞樂見的參與性文化節目和反映各地風土人情的地方文化產品,備受農民的青睞,農村文化市場的運作模式逐漸由以前單一的“一對一”模式向以網絡為平臺,“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的的開放式、多樣化模式發展。
2我國農村網絡文化建設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我國農村文化市場廣闊,網絡文化的發展前景無限。但我國農村文化建設整體落后,基礎設施薄弱,文化建設優秀人才缺乏,農村文化市場體系不完善,文化建設缺乏活力,文化產品不豐富,農民參與文化建設的熱情度不高。近幾年,農村網絡文化逐漸發展,但受內外在條件的制約較多,網絡文化建設中存在不少問題。
2.1農村網絡基礎設施建設落后
相對于城市來講,整體上而言我國農村網絡的普及較晚,且普及率較低。雖然我國農村網絡文化建設工程已經全面啟動,并向縱深發展,但農村網絡文化站的設立主要集中在電力供應比較穩定、使用人口比較集中的鄉鎮所在地或者各村村委會所在地。這一方面便利了管理,但另一方面由于電信等基礎設施的不到位,也導致偏遠地區農戶或者一些散戶難以實現安裝網線的愿望。同時,從網絡運用的情況來看,農村的網絡寬帶能力顯得不足,網速較慢就是其顯著特征。網絡使用和維護的成本相對較高,所以在一部分地區,使用網絡還被農民認為是奢侈品。
2.2農村網絡文化管理不規范
規范化的管理是農村網絡文化建設質量的重要體現。從目前農村網絡的使用和管理來看,這方面的問題還比較嚴重,政府在推動有關工作方面更看重的是顯而易見的硬件建設,忽視了軟件方面的管理。當地管理機構和管理人員往往受思想、能力等的影響不重視網絡文化的管理。一是忽視網絡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從走訪調查來看,一些鄉鎮村干部及管理人員更加看重網絡對于當地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對于網絡對于文化建設的認識不足,思想上不重視就很難保障管理科學化和規范化。二是將網絡文化管理視同對網絡文化載體的管理,認為保障網絡的暢行就是對網絡文化的管理,不了解網絡文化管理的特殊性。三是管理機制不健全。由于受經濟收入等條件的影響,農村網絡入戶的比例較低,大多數網民都是去網吧上網。農村網絡管理機制不健全,制度執行力差,突出表現在對經營性網吧管理不善,從準入到經營到監督漏洞不少,無證無牌經營的網吧不少,收費不規范,安全措施不到位,網吧管理混亂,尤其對未成年人上網管理不到位等等都是農村網絡文化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2.3農村網絡文化市場建設薄弱
農村網絡文化市場的建設相對于農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顯得十分不足。一是農村網絡文化產品嚴重不足,且質量不高。打開各地的農民網,更多的看到的是有關經濟和科技富農的信息,有關文化的信息不多,尤其是缺少貼近農民生活、反映農民心聲、體現農村新變化、展示農村新面貌、凸顯當地民俗民風的特色網絡文化產品。與健康需求相反,由于監管不嚴,一些非法網站還在宣傳低級媚俗的文化產品,還有以高科技包裝的迷信欺騙的迷信等產品,五花八門,農村網絡文化產品市場顯得較為混亂。二是市場管理體系極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執行不嚴,監管不到位,市場基本處于無序管理的自發狀況。三是農村網絡文化市場的開發力不足,沒有形成投融資活躍、運行健康、要素流動快的良好發展態勢。
2.4農村網絡文化建設人才匱乏
互聯網的發展最早興起于城市,在農村的普及較晚,而且信息化的日新月異,讓從事該工作的人員都有趕不上發展的感慨,而對于剛剛熟悉電腦等電子產品的農民來說,更是跟不上信息更新換代的速度。農村網絡建設人才就更顯得不足。從走訪調查來看,當前農村從事網絡管理的人員多為返鄉就業的初高中生,部分是接受過初級電腦培訓的年輕農民,專門受過計算機網絡及軟硬件系統培訓和學習的人寥寥無幾,大多數人僅僅懂得基本的網絡操作,因此,農村網絡文化人才隊伍建設任重而道遠。
3我國農村網絡文化建設的路徑選擇
3.1加強農村網絡基礎設施建設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離不開電信基礎設施的支撐,2010年我國農村基本實現“村村通電話,鄉鄉能上網”目標。但網絡普及入戶的任務還比較艱巨。一方面政府要積極加大對農村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要積極引導電信、移動和聯通等大運營商的良性競爭,形成整合力,節約資源,減少重復建設,推動農村基層設施建設。尤其是要積極鼓勵運營商發展農村手機網絡市場,當前手機上網已成為拉動農村互聯網發展的重要力量。
3.2以制度創新推動農村網絡文化管理的規范化和科學化
首先各地政府尤其是農村基層政府要充分認識到網絡的發展對于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要性,要清晰的認識到網絡文化發展對于農村社會的穩定、農民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的深遠影響。轉變觀念,創新管理模式,積極應對以適應網絡時代要求,不能視而不見任其自由發展,也不能因其有弊就將其視為異物予以排斥。其次要加強制度建設,建議政府制定有關農村網絡文化建設的專門管理制度,明確農村網絡文化管理的目標、原則、方式、監管的措施等等,明確管理機構和人員以及職責權限。再次,加強已有制度的執行和監管。通過有影響力的媒體宣傳已有制度,公開信息,引導個人、組織參與網絡管理,形成全民監管的良好社會氛圍。同時,嚴懲農村網絡文化違法犯罪行為,通過整治不良市場,提升管理效力。最后,建立完善的政府評價反饋體系。通過建立切實可行的評價體系,量化考核農村網絡文化建設的基本狀況,以評促建,引導農村網絡文化建設的良性發展。
3.3多方聯動繁榮農村網絡文化市場
繁榮農村網絡文化市場,積極培育豐富多彩的產品市場,一方面當地政府要采取各種扶持措施,積極鼓勵和挖掘民間藝人的創作熱情,鼓勵他們努力創作反映當地風土人情、民俗民風的作品,并提供網絡技術支持廣泛宣傳優秀作品,激發民間草根文化是發展農村文化事業的基礎性力量。另一方面要通過技術手段對不良農村網絡文化進行有效監管,通過建設網絡安全系統,建立防火墻,啟用過濾軟件等對網絡內容進行甄選,屏蔽過濾有害信息,還原農村文化市場的清新面目。同時,培育農村網絡文化產業,將文化產業的發展與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緊密結合起來,通過優惠政策引導企業投資特色區域文化產品,在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的同時促進特色文化產業的發展。
3.4加強培訓促進農村網絡文化管理隊伍建設
1.農村學校傳統文化教學的“零碎”
眾所周知,農村學校長期以來都推行著“傳統文化進校園”的活動,但收效甚微,類似的傳統文化教育教學活動往往淪為“零碎或失效”。首先,進校園的傳統文化內容常常是能夠“技術化、程式化”的農村傳統文化“大拼盤”,最為突出的就是“手工制作、歌舞排練、雙語教學或各類民族文化知識文本閱讀”等。雖不能說這些活動無意義或價值,但將學校傳統文化教育僅定位于此無疑是不周全或不到位的。如此的教育教學只得傳統文化之“形”而遺其“神”,因為傳統文化之“神”必須得在“活”的文化環境中“浸入”學生的“大腦”,化為其思維或行動的自然、自覺,而非單一的記憶或訓練之“獲得”,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濡化”過程。其次,與“拼盤式”的教育內容對應的是農村學校傳統文化教學的“任務化或應景性”,許多情況下農村學校的傳統文化教育教學是為了執行教育行政部門的要求而開設的,并非是農村學校教育的一種自覺意識和實踐選擇,其結果是農村學校、教師或學生都應付式地來完成傳統文化教育教學活動,將其當成一種“娛樂或消遣”活動,而缺乏精心組織設計或連續性的貫徹實施。總之,城鎮化進程中農村學校培養中小學生傳統文化素質的教育教學活動是“碎片化”的,沒有發揮出應有的“目的性、計劃性、針對性”的優勢。
2.農村傳統文化心理場的“消逝”
毋庸諱言,城鎮化進程中農村經濟增長有了明顯提高,人們物質生活水平改善顯著,但這并不意味著農村社會發展質量“水漲船高”,相反卻存在著眾多社會矛盾問題。其中之一即為農村傳統“文化心理場”的破壞,如農村傳統人生觀或節日禮俗、語言、建筑、服飾、音樂歌舞及傳統民間組織等不斷受到“主流文化”價值的沖擊而“消逝化”。越來越多的農村傳統文化事項在內容或形式上不斷“縮減、異化”以至消失,而這種趨勢往往一方面使農村社會成員以“文化旅游增收”為“旗幟”而對農村傳統文化“大刀闊斧”地“拆卸包裝”令其“面目全非”。另一方面則存在著一種“敵視”的態度,將傳統文化當做阻礙農村經濟增長的“絆腳石”而“踢開”,視物質現代化的生活為唯一價值圭臬。換言之,城鎮化進程中農村中小學生通過直接參與傳統文化活動,以及耳濡目染傳統文化的“熏陶”過程日益降低,他們或者過著“半吊子”的傳統文化生活而遠離其精神,或者不斷被充滿物欲的現代化價值所裹挾。因此,農村傳統文化心理場的“消逝”意味著一種“活”的潛移默化影響農村中小學生思維或價值認同的教育形式不復存在,代之以深受外來植入式“主流文化”價值的同化,且都是以犧牲農村傳統文化及其精神為代價。
3.農村家庭村落生活結構的“割裂化”
如果說農村傳統文化心理場是影響農村中小學生思維或價值的“染缸”,農村家庭村落生活則是“染料”的制作者或設計者,以農村家庭和村落成人為主體成員組織的各種傳統文化生活為農村中小學生提供觀察、參與、體驗、模仿的對象和時空環境,而傳統文化生活內容、方式對中小學生思維或價值產生作用離不開成人榜樣的教導和指引。然而城鎮化進程中農村家庭村落生活結構處于“割裂化”狀態,一方面為了增進家庭的經濟收入,越來越多的農村青壯年外出打工掙錢,而使得農村村落的留守學生“隊伍”日益壯大。他們雙方經受著“骨肉親情分離”的“煎熬”,此外還帶來了承擔農村傳統文化精神培育的基礎單位“家庭文化生活”之斷裂,因為在作為家庭文化生活組織者或核心的青壯年缺位下,許多留守家庭的生產生活被“簡化”。另一方面農村傳統文化公共生活逐漸遠離了村落,被當下一個個家庭為了“蓋房、購車”疲于奔命的生活所“遮蔽或分割”。往昔村落成員互動、互助、互愛的溫情鄉村“集體生活”不復存在,農村社會生活不斷走向了“家庭原子化”的“內斂保守”而無“開放性或交往性”。換言之,城鎮化進程中農村家庭村落社會人員、生產結構的變化沖擊了傳統文化生活的延續,且沒有得到相應的社會保障加以“維護”,農村中小學生不斷疏遠于寧靜、親和的傳統文化生活而被所謂的“攀比、名利”的現代生活所捆綁。
二、城鎮化進程中農村中小學生傳統文化教育困境的成因
城鎮化進程中農村中小學生傳統文化教育陷入困境,表現為孕育其傳統文化價值或精神生長的教育時空環境失序。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這些困境的產生、存在及延續呢?
1.農村學校價值取向的“物質性”
長期以來人們對農村學校教育持有“復制城市教育”的評價,也即認為農村學校教育走的是一條“應試升學”的道路,而這背后無疑與“學歷化”社會不無關系。因為學生只有考取一個好的大學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于是農村學校所有的活動都指向于讓學生獲得一個升學的“好分數”,其主旨不是為了培養完整人的生命質量提升,而是一個客觀的目標“分數”。當然,農村學校價值取向的“物質性”還表現在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方面,學習內容主要集中于與升學考試相關的部分學科知識上,為了讓學生獲得“最高的分數”學校往往運用“題海戰術”的強化訓練方法和“封閉式”管理,而與考試分數提升無關的學生“身體健康、情感交流、社會體驗”等內容都被學校“拒之門外”。可以說,城鎮化進程中農村學校教育價值取向的“物質性”日益強化,因為農村社會成員對“優質教育”需求不斷增強,并堅定持有只有進“好學校”才能找到好工作的價值信念。而在其觀念中所謂“優質教育”就是有多少考入重點的“升學率”,于是農村中小學為了滿足社會成員的“需求”而更加強化學校的“分數門面”。總之,城鎮化進程中農村學校教育教學陷入“目中無人”的狀態,學生完整的生命被降格為“物”,與學生生命相關的“自我生活”和“文化血肉”被“剝奪”和“抽離”,學校和學生都被異化為“干癟”的“數字僵尸”。因此,雖然農村學校存在著“傳統文化進校園”的活動,但往往被置于“墻上”課程表里的“裝飾”,即使間斷性地被學校所開展也是出于一種“任務完成”,而且時常被“升學考試課程”所擠占。
2.農村傳統文化傳承主體的“無力性”
如果說農村傳統文化心理場的消逝化意味著外顯農村傳統文化“事項”及活動的縮減,那么農村傳統文化傳承的“后繼無人”將終致農村傳統文化的“覆滅”。因為文化的靈魂深藏于人的價值思維中,人們“無心”再過一種“傳統文化生活”而對現代化生活“情堅意定”以致“走火入魔”。則農村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在農村社會成員心理形成“冰火兩重天”之態,農村傳統文化及生活將不斷被擠壓而淡出農村社會時空環境。當然,這不是說當下農村傳統文化已“奄奄一息”,更為嚴峻的問題是由于農村社會成員“權力地位”轉換之后,以往作為農村傳統文化主體的老年人雖然“憂心”于農村傳統文化的命運走向,但其社會角色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而變為留守兒童或中小學生的“保姆”,以及其對農村社會和家庭經濟增長“貢獻率”的降低而導致他們“身份地位”的衰退。也即他們不再是過去村落和家庭事務處理的“權威”,他們“無社會權威和經濟實力”去組織并號召后輩“中青年人”過一種有“傳統文化”的生活,這就意味著農村傳統文化活動勢必被強勢的得到“中青年人”認可的“現代物質文化”所取代。而因老一輩人的離世而產生農村社會熟悉或繼承農村傳統文化及精神的社會成員越來越少的狀況,則危及整個農村傳統文化生境的存續問題,包括以人為中心的農村自然社會生態系統的改變,影響重大而深遠。
3.農村社會核心價值的“失序性”
農村社會成員生活中延續的“精神”或“信仰”是農村傳統文化的核心,如人與自然關系中的“崇敬和效法自然”、人與社會(人)關系中的“親仁善鄰和以和為貴”、人與自我關系中的“平和堅毅”等,而這些恰恰與當下中國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相通的,如“誠信、友善、和諧”等。換言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農村傳統文化發展的方向,農村社會成員只有建立起人人認可的基本價值信仰,在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時表現出“誠信、敬業、友善”,并自覺踐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價值追求,他們的生活才有了意義目標。可是,城鎮化在不斷將農村社會成員推向“現代化浪潮”的同時也“遮蔽”了人們的“心靈”,農村社會成員被“物欲”所役使而成為“追名逐利”的工具人,把自己變成了實現某一“實體目標”的手段。毋庸置疑,城鎮化進程中農村社會核心價值是“失序”的,發展上表現出“人與物”的倒錯現象,造成農村村落及家庭生活導向“分裂”。許多農村社會成員為了長久以來擺脫貧窮、擁有財富的夢想而爭相離家出走、“骨肉分離”,一旦他們“踏出家門”就會用“三年五載”的時間來“累積或創造”財富,而這種舉動一致被農村村落成員視為有“決心意志”而大加贊揚或模仿。當然不可否認農村社會成員進行如此生活行為選擇是一種現實趨勢使然,但這一現象如果變成一種連鎖反應引致大部分農村社會成員或家庭以長期“隔離親情”的代價來筑就“夢想”,使得農村社會的空巢村落或留守老人兒童數量不斷擴張,那么農村社會成員、家庭雖增長了經濟收入卻因失去文化滋養而“迷失方向”或變得“外強中干”。
三、城鎮化進程中農村中小學生傳統文化教育困境的應對策略
影響農村中小學生傳統文化教育發展的因素是多維的,且不獨以農村學校教育為“主”,還包括了校外社會教育環境的參與作用。所以,城鎮化進程中農村中小學生傳統文化教育困境的消解,須采用系統性思維視野,而不能采取“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治標”方式來圍堵“漏洞”,理應通過“制度和人心”的同步建設進行標本兼治。
1.改革教育管理制度,實施以人為本的農村學校教育實踐觀
農村學校是“村落中的國家”,讓農村中小學生獲得與城市學生相同的知識內容和主流價值乃其理所當然的使命,但它不能以犧牲“農村傳統文化”為代價,否則農村學校教育就成為“文化一元化”的助推力量和“文化多元化”的扼殺搖籃。而要改變這一狀況,讓農村學校教育遵循“教育之道”,應將培養和諧健全的農村中小學生視為使命,為其后續的人生發展奠定良好的“身心品質”,而非把農村學校變為個別學生“學而優則仕”的橋梁而“淹沒”了大部分學生。那么,如何避免這一狀況呢?最為根本的是要改革現行的教育管理制度,注重教育于人發展的內在促進作用,從招生、考核、評價等方面凸顯農村學校教育的“人本化”,確保農村中小學生在學校的學習生活能遵從自己的“內心選擇”。讓自己的興趣、愛好、激情在學校中得以積極地培養和保護而非扼殺,并使其從小熏陶的“文化性格”得以延續生長而非被迫異化為割裂的“雙重性格”。因此,以人為本的農村學校教育是一種自由教育,它關注農村中小學生文化認同自覺的培養,讓他們在積極學習主流文化知識和價值的同時,也能堅守自我傳統文化的精神延續。所以,現行的教育管理制度如高考、社會就業、評價學生等應從“應試教育”和“學歷社會”中擺脫出來,讓學校教育變為培養人的自主獨立和身心和諧而非改變人命運的場域。而社會教育則為學生提供一個充滿正氣、公正、寬容的環境來施展個性或才能。
2.凸顯農村文化個性,建構農村學校和文化心理場互補機制
農村傳統文化是什么?它是農村社會成員在與周遭環境互動適應、調節基礎上形成的穩定反應系統,包括外顯的服飾、建筑、生產工具、生活組織、歌舞音樂、節日習俗等,以及人們在這些活動中濡化而成的內隱的價值思維和心理活動。可以說,農村傳統文化在歷史形成過程中因不同地域及自然地理環境的殊異而逐漸建立起了不同的社會生活系統,也即農村文化是“個性化”的,這是其自然和歷史屬性的體現。因此農村傳統文化發展過程中不宜“一刀切地現代化”,需要在城鎮化程中保留住其“文化個性或精神”,這需要依靠兩方面的統一協調。首先,農村學校教育必須要樹立起“弘揚”農村傳統文化的自覺意識,通過系統化的思想教育引導、校本教材的編寫、文化生活的實踐參與等方式培養農村中小學生的鄉土情懷,讓其成為一個有“文化血脈”的生命個體,而非“無根”的“漂浮者”。其次,學校之外的農村傳統文化心理場是重要的“活”的教育資源,它以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讓中小學生在開放性、活動性、生活性的傳統文化事項活動中形成價值和心理思維的趨同。因此,為了促進農村中小學生文化個性的生成,農村學校、社會、家庭要在意識上自覺地重視對傳統文化的積極保護,形成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的農村學校教育和校外文化心理場的互補機制,發揮它們對農村中小學生傳統文化精神孕育生長的統一作用。
3.加強社會成員啟蒙,形成多元和諧的農村終身教育系統
論文摘要: 農村寄宿制學校的出現對中小學校園文化構建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對農村學校校園文化的內涵、功能解讀的基礎上,著力闡述了構建農村學校校園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性。
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不斷深入和農村中小學布局調整的逐步到位,集中優勢教育資源辦規模化的寄宿制學校已成定勢。這種背景下的校園文化構建也需要在繼承優秀傳統范式的基礎上再度思考,發展創新。
一、校園文化的內涵
按照著名文化學家梁漱溟“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之本義,應在經濟、政治乃至一切無所不包”的論斷,我們可以把中小學校園文化理解為校園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它是依附和從屬于社會大文化的一種亞文化,是學校管理者依據社會的要求,帶領全體師生在朝著學校辦學目標邁進的過程中所創造的所有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它主要由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個層面的內容構成。
校園精神文化是學校整個風貌的體現,是學校的底蘊和靈魂,如辦學理念、學校目標、道德觀念、校園輿論、人際關系、師生素養及教風、學風、校風等。校園制度文化是指學校的規章制度,是全體師生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校園行為文化主要指校園人的言行舉止的養成,是校園精神文化在個體上的外顯。校園物質文化主要指體現校園文化內涵的物質環境,如墻壁上張貼的名人名言和校訓、莊嚴的旗臺和飄揚著的國旗、校園文化櫥窗、校園標志性建筑等布置和設施。這四個層面是一個有機的統一體,相互交融,相互影響,以內隱或外顯的方式共同影響校園人。
二、校園文化的功能
中小學校園有別于成人世界,它受中小學生質樸、純真的影響,充滿著童話般的夢幻,展示著理想般的希望和追求。中小學校園特點和文化內涵決定了它必然具有以下功能:1.教育功能,這是校園文化的首要功能,也是其區別于其他組織文化的最主要的特征。2.約束功能,主要通過規章制度、校園環境、校園風氣和團體氛圍等來實現。3.服務功能,主要表現在管理者帶動全體教職工轉變觀念,把個體利益與學校命運和學生發展緊密聯系起來,形成共識,真正實現教育服務于學生。4.激勵功能,表現在校園文化為師生提供了享受文化和創造文化活動的空間,激發他們更高的參與興致,使他們更加主動、積極、創造性地投入到校園文化的自覺構建中。5.娛樂功能,表現在讓學生浸潤在蘊涵著濃濃的真、情、善、美、富有個性的校園文化中,使他們樂在其中,愉快、安心、舒心、開心地學習、生活和發展。
三、校園文化的構建
在農村寄宿制學校校園文化的構建中,我們應著力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抓基礎,搞好物質文化建設。
物質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支撐。校園物質文化屬于校園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完善的校園設施將為師生員工開展豐富多彩的寓教于樂的教育活動提供重要的條件,使他們教有其所、學有其所、樂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樂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啟迪和教育。完善的設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場所,將使人心曠神怡、賞心悅目,將有助于陶冶校園人的情操,將塑造校園人的美好心靈,將激發校園人的開拓進取精神,將約束校園人的不良風氣和行為,將促進校園人的身心健康發展。
目前,一方面我們將校園資源進行合理布局和配備,著力解決好寄宿生的食宿用房,開辟寄宿生活動場所,配置食宿設施,讓他們進得來、留得住,讓學生安心、家長放心。另一方面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每一個學生都投入到校園文化建設中來,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布置我們的校園、教室和寢室,使他們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得到鍛煉和提高。還有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注重校園環境的打造。整潔、優美的校園環境讓人心情愉快,精神輕松,做事的積極性高。學校要想方設法做好校園的凈化、美化和綠化,時時保持校園環境的整潔,對校內道路、活動場所及綠化區進行統一規劃,力求做到“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綠”,發揮校園文化的熏陶功能,讓校園的一景一物,甚至每個角落都說話。這樣我們的校園才能成為學生流連忘返的花園、溫暖的家園和幸福的樂園。
2.抓重點,搞好制度文化建設。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校園制度文化包括規章制度、道德規范、人際交往方式、文娛活動方式等,是校園人共同認可并自覺遵循的行為準則。校園制度文化堅持正確導向,著眼點是建立競爭機制,使校園活動(包括學習、工作和生活)經常處于競爭狀態之中。學校制訂了各項規章制度,所形成的良好班風及校風都能得到有力的保證。
當前農村寄宿制中小學制度文化建設必須著手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抓好有關寄宿制管理制度的制訂和完善。針對具體實際,大致上制訂好諸如《寄宿制學生章程》、《學生寢室管理辦法》、《寄宿制學生食堂管理章程》、《食堂從業人員管理辦法》等,并且力求量化、細化,遵循黨和國家的教育法規、政策,遵循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遵循中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二是要抓好制度意識的培養。學校要高度重視師生制度意識的培養,因為制度文化建設是關鍵。要利用政治學習、集體晨會、家長會、班隊課等一切輿論宣傳陣地加強這方面的工作。三是要抓好制度的實施。學校規章制訂制度并不等于就能自然而然形成校園制度文化,校園制度文化能否起作用主要表現在制度能否被校園人所接受,只有當制度這種“外在文化”轉變為校園人的“內在文化”時,才能發揮其作用。在抓制度落實的過程中,我們要努力營造實施制度的條件,使其得以順利實施。
3.抓難點,搞好行為文化建設。
如果說校園物質文化和制度文化是靜態的話,那么學校的行為文化就是動態文化了。可以說學校行為文化是學校辦學理念融化到師生員工血液里后的外化,是學校育人活動中最直接、最廣泛、最深刻的部分。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都是要通過一定的行為和有組織的活動來進行的。如果能用文化來審視這些行為,并通過全體師生員工的參與形成與學校辦學理念相吻合、富有個性、鮮活的行為文化,那么,這所學校離文化育人的境界也就不遠了。
目前,農村寄宿制學校的校園行為文化建設,著力點應在寄宿生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和寄宿生生活輔導老師及食堂從業人員的行為管理上。寄宿生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要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來實現,一是加強生活教育,教他們學會過完整的集體生活,學寢室床鋪的整理,學生活用品的擺放,學衣鞋的洗刷,學自己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二是加強保健教育,教他們學會保護自己,學基本的生理衛生知識,學常見病的防預,學自己照顧自己的本領。生活輔導老師和食堂從業人員的行為管理主要通過一系列的培訓來實現,一是實現觀念轉變,要發自內心地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牢固樹立服務意識;二是加強專業培訓,從廚房飯廳抓起,抓實食品衛生安全工作的每一個細節,防微杜漸,嚴格要求工作人員規范操作,盡最大努力為住宿生提供最優質、最實惠的服務,讓他們在這種良好的服務文化里感受到家的溫暖。
4.抓關鍵,搞好精神文化建設。
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也是校園文化的最高層次。它主要包括校園歷史傳統和被全體師生員工認同的共同文化觀念、價值觀念、生活觀念等意識形態,是一個學校本質、個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
目前農村寄宿制中小學周邊撤并了一些小規模村小,使得校園精神文化的建設顯得刻不容緩。主要要抓好兩方面的建設。一是校風建設。校風建設實際上就是校園精神的塑造,校風作為構成教育環境的獨特的因素,體現著一個學校的精神風貌。好的校風具有深刻的感染力,使不符合環境氣氛要求的心理和行為時刻感受到一種無形的壓力,使每一位校園人的集體感日趨鞏固和擴展,形成集體成員心理特性最協調的心理相容狀態;好的校風具有激發學校成員內在動力的作用,催人奮進;好的校風具有保護學校成員的心理發展的作用,對不良的心理傾向和行為具有強大的抵御力量,有效地排除各種不良心理和行為的侵蝕和干擾。當然,任何優良風氣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帆風順,需要一個漫長的培育過程。因此,我們在培育優良校風的過程中,要持之以恒、不屈不撓。二是人際關系建設。校園人際關系包括學校領導之間的關系、學校領導與教職工之間的關系、教師之間的關系、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良好的學校人際關系有助于廣大師生員工密切合作,形成一個團結統一的集體,更好地發揮整體效應。構建良好的校園人際關系,學校管理者、教師要樹立正確的管理觀和教育觀,要充分尊重和保護自身服務對象的正當權益,培育民主和諧的校園人際氛圍,同時也要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培養學生的交往技能,積極引導他們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
參考文獻:
[1]楊全印,孫稼麟.學校文化研究.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11.
關鍵詞:農村市場化農村市場貧困改革
我國是一個超級農業大國,而農業對我國的經濟發展的貢獻遠不及其它小國家的農業對自己國家經濟發展的貢獻。中國70%的人口在農村,1998年,農村居民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只要15.8%,處于一個很低的水平。但我們應該清楚的認識到:農村居民消費水平還有很大的擴展空間,它蘊含著巨大的消費潛力和市場擴張潛力,啟動農村市場對于提高中國經濟的發展有著巨大的作用。
一農村市場啟動不動的原因及對策
目前,在中國7萬億存款中,農村居民僅擁有1萬億,人均只有1200左右,農民的增收又較緩慢,農民的增收幅度2001年又比2000年回落了0.3%。所以農村市場啟動不動主要是沒錢,即貧困原因造成的。
貧困是迄今為止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所能夠完全根除的社會“頑癥”。它的存在對一個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發展構成了一種巨大的鉗制性力量。地區發展的不平衡構成了一種巨大的鉗制性力量,地區發展的不平衡以及人群生活水平之間的懸殊差異,對任何一個社會來說,均是一顆“定時炸彈”。我國自1994年國務院制定了“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以來,在反貧困的問題上已經取的了一系列的成就。截止到1998年底,我國農村貧困人口已由改革開放初期地2.5億減少到4210萬人。
要想把農村市場開發出來,我們首先的任務就是扶貧,以來增加農民的收入。具體來看,扶貧政策在目前和以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要通過如下措施來具體化:
1國家的地區發展政策要進行重大調整,以緩和東部、中部、西部在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方面的巨大差距。
中國的情況是,貧困人群多集中在特定的區域,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提高是實現整個國家脫貧的一個基本點。反貧困戰略如果沒有地區發展政策的配套,則沒有實現的可能,而地區發展政策的調整,主要就是政府所掌握的各種資源向中部和西部的傾斜,在財力方面加大投入,在體制變動上給予更多的靈活性。
2國家的收入分配政策要進行重大調整,尤其是對農業要加大投入
長期以來,國家對農業的投入雖然有所增加,但其速度遠低于國家從農業部門取得的財政收入的增長速度。由于國家對農業的投資長期不足,造成了農業的基礎設施破壞,農業生產條件的惡化,抗災能力的下降;再加上農業科技進步緩慢,這樣直接制約了農業的發展,人民的收入很難提高。
3國家的教育文化政策要進行重大調整
區域劣勢加之交通、通訊等條件的落后導致廣大農民觀念上的保守陳舊。有些地區的農民缺乏銳意進取的精神,在農業生長中不因地、因時而異,總是使用“祖傳秘方”,農業生長很難提高。更有的人在思想上安貧樂道、安土重遷、整天盼望救濟,更有甚者,鄙視經商,認為經商是為人不齒的活動;他們得過且過;寧可常年在困苦中忍受,也不肯主動吃苦去變革貧困。這些思想的存在歸根于文化的落后,所以我們要加大教育事業在農村的發展。二開拓農村市場要以農民為中心
農村市場的主體是農民,開拓農村消費市場必須以農民增收減負為前提。
(一)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
1依靠科技進步提高農產品品質和產量,降低農業生長成本來增加農民收入。
先進技術運用到農業中能簡化生產過程,提高勞動生產率。應加大在選育、引進、繁殖等方面的研究,努力培育和引進一批高產、優質的農產品品種,進一步推廣農業增產技術設施,并積極提倡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生物農藥和生物防治技術,減少化學農藥對環境的污染,并在干旱地區推廣節水灌溉技術,降低農業生產成本。
2努力推進農業產業化來增加農民收入
在農村,應努力實現生產、加工、儲藏、保鮮、銷售、運輸和信息服務的一體化,改變目前我國農村普遍存在的單家獨戶分散經營與龐大的市場相脫節的矛盾,要把農業產業化和因地制宜發展鄉鎮企業有機結合起來,增加產品的附加值;并鼓勵一些民營企業做好農產品市場的產品流通,加強農村市場的靈活性。
3在農村實施市場化改革
農村市場化改革是農民增收的重要源泉。我國農村發展需要堅定不移地推進市場化改革,建立和完善農村市場經濟體制,推動市場要素流通,大力發展各種市場中介組織以便農民進入市場,以市場需求來調整農業結構。同時,轉變政府職能,改革計劃落后的農業管理體制,為農村市場化創造條件,為農民增收服務。
(1)、培育和完善農村市場體系,推進要素市場化。我國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也逐步融入市場經濟的洪流。但是我國農村市場體系不完善,生產要素流通不暢,直接影響了農產品價值的實現,農民收入的提高。因此,培育完善的市場體系,推進生產要素市場化,是新階段提高農民收入的必然要求。
(2)、擴展農業生產模式,大力發展各種市場中介組織。我國農業生產是以家庭經營為主的小規模生產,小生產與大市場必然存在難以對接的矛盾。同時,農戶組織化程度低,其市場主體地位尚未完全確立,這都是農戶進入市場的屏障。而且,現階段農業經濟結構和農產品生產與消費特點及自然屬性決定農產品的流通,有與工業流通完全不同的特性,加大農產品進入市場的難度。要解決小農生產的微觀農業經濟組織與大市場的宏觀經濟之間的矛盾,必須培育發展各種市場經濟組織,建立符合大市場要求的有效的組織形式。
(3)、以市場需求為出發點,以質量、效益為目標調整優化結構優化結構,提高品質,是農村市場化的必然結果,是促進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民收入的戰略選擇。在農產品供求關系已經出現了相對性,地區性和結構性過剩的情況,產品數量的增減和比例的變動已意義不大,應隨著市場需求,提高品質和質量。
(二)減輕農民負擔
1端正基層干部的思想認識
各級地方政府及農村基層組織要把切實減輕農民經濟負擔、尊重農民合法權益當作農村經濟工作的指導思想,要正確估計農民的富裕程度并正視農民負擔過重的現實。對目前的農村經濟形勢不能盲目樂觀,而應當依法管理農民負擔,嚴肅處理各種集資攤派行為,保護農民從事農村經濟活動的積極性。
2在農村實施稅費改革。
農村“費改稅”被譽為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第三次革命,它有利于解決長期以來農村稅費關系不清、分配關系不順、農民負擔過重的問題,是從根本上減輕農民負擔的重大舉措。
3健全政府部門約束機制
政府部門要明確各個部門的職責范圍,建立健全政府部門的約束機制,以解決各級政府之間、各個部門之間權責不明、職能交叉、政出多門的問題。
(三)開發適合農村消費的產品
在開拓農村消費市場中,提高農民收入是拉的作用,而開發生產適合農村市場的產品則是推的作用。我國農村市場消費品遠遠滿足不了農村居民的需要,供給農村市場的商品不適銷、質量低下、無法滿足農村居民現實需求和潛在需求。而且,農村市場的產品售后服務質量普遍低下,根本沒有送貨上門、使用指導、定期回訪等服務,甚至有的銷售單位只顧眼前利益,實行“貨物出門后不管”。售后服務的缺陷限制了有支付能力的農村居民的需求。
生產企業應該以滿足農村市場需求為出發點進行生產和經營,樹立質量意識,向農村提供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特別是要提高銷售服務質量。銷售服務做的好,會使消費者增加安全感,同時也會幫助消費者降低使用成本,提高滿意程度,而這些既有利于企業良好聲譽的形成,又會因農村消費者的仿效性和趨同性而產生有效的消費示范作用。
(四)要打破農民傳統的消費觀念
傳統的觀念使人們崇尚“收支相抵,略有節余”,忌諱“寅吃卯糧”,主張“節約在前,聚財在后”,偏重遠期消費,輕視近期消費。這充分反映了中國幾千年來勤儉節約的消費觀念和傳統的攢錢消費模式,即使手中有錢,農民對花錢依然很慎重,長期以來“過苦日子”的消費習慣更使人們今天不敢花明天的錢。這種消費觀念對人們的消費行為產生消極作用,降低了消費信貸等政策措施的靈敏度,并在相當程度上弱化了消費對生產的刺激作用和導向作用。這都充分要求我們在以后的行為活動中,注重農民的消費觀念,打破他們長期以來的保守思想,讓他們充分了解銀行信貸與消費方面的理論知識。
總之,農村市場存在著巨大的潛力,開拓農村市場對與我國來說不僅有重大的經濟意義,而且還有巨大的政治意義。它不僅可以緩解我國內部的階級矛盾和貧富差距,對于我國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同樣有巨大的作用。開拓農村市場任重而道遠,勢在必行。轉
參考文獻:
1.楊素群《中國農業現代化重大關系研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2.1
2.余紅《中國農民社會負擔與農村發展研究》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7
3.趙曦《中國西部農村反貧戰略研究》人民出版社2000.8
[論文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國農村城鎮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城鎮發展缺少經濟依托,城鎮建設缺乏整體規劃,生態環境質量下降等,提出了發展對策。
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加快城鎮化進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走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城鎮是人類的主要聚居地,也是生態系統中最為復雜的類型之一。城鎮化(urbanization)從根本上說,就是有序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使其走出農村,進入城市。尋找到與其相適應的職業,穩定地在城市居住并生活的過程。是社會經濟生產力發展的必然趨勢。中國農村地域廣闊。農業人口占全國勞動人口7120%的背景決定了中國將走一條與西方工業化國家不同的城鎮化道路。城鎮化不僅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產物,也是工業化和現代化發展的必然結果。城鎮化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本文就我國農村城鎮化的基本特點、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及其發展對策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討。
一、我國農村城鎮化的現狀及主要問題
城鎮化推動了社會的進步,促進了生產力的提高和經濟效益的增長,改變了人們的觀念,提高了人口素質,改善了生活質量。小城鎮是農村一定區域內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聯系城市和鄉村的橋梁和紐帶,是城鎮化的重要支撐。小城鎮在城鎮化大戰略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由于歷史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國城鎮化進程中缺乏相應的政策引導,小城鎮發展水平仍然滯后,無法適應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客觀要求,影響了“三農”問題的解決。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第一、小城鎮發展缺少經濟依托。小城鎮是城市和農村的結合點,是國民經濟的重要載體,是對外發展的重要窗口。發達的二、三產業應該是城鎮賴以生存的基礎。目前,雖然我國小城鎮的投融資體制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但總的說來政府部門的投資仍然是最重要的,在很多地方甚至仍然是單一的投資渠道。在當前的財政體制和經濟發展水平下,鎮政府在小城鎮建設上的投入力度還受“吃飯財政”狀況的制約。鄉鎮企業到處布點,使積聚經濟和人氣的功能減弱。由于城鎮城市功能殘缺,企業進城的成本較高,往往是非農企業不愿進城,城鎮因缺乏支撐其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外來勞動力和人口難以進城立足,使城鎮發展受到限制。
第二、小城鎮建設缺乏整體規劃。規劃是小城鎮建設和發展的藍圖。沒有科學的規劃,小城鎮建設就會無章可循。就會變成一團亂麻。也將給小城鎮的長期發展和未來建設造成隱患。從現實情況看,我國很多建制鎮都沒有一個明確的長遠的、科學的規劃。在管理體制方面,城鎮的發展基本上被納入農村發展的范疇,是實現農村城鎮的主要途徑,但是缺乏統一完善的布局和規劃,有些地區在城鎮建設時片面追求“高、大、新、全”,規劃脫離實際,導致土地資源浪費,增加了保護土地的壓力。有些地區,尤其是偏遠山區。缺乏超前規劃,城鎮內部工業、商業、住宅功能分區不明確,城鎮基礎設施薄弱,鎮容鎮貌差,城鎮遲遲未形成規模。一些新建制鎮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規劃不到位導致畸形發展,重點不明顯,特色模糊。
第三、小城鎮生態環境質量下降。在加快小城鎮建設和發展步伐的同時,由于“重建設,輕保護”,不少小城鎮建設的環境保護意識不強、環境管理嚴重滯后,隨意排放和傾倒廢氣煙塵、生產廢水、生活污水、各類垃圾,導致大氣和水體污染嚴重,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加重。據載,在東部沿海的遼寧、山東半島、浙江、福建和珠江三角洲5個經濟開發區,除廈門漳州等地區水質較好外,其它地區水源受污染河段竟達60%-90%。
第四、小城鎮地方特色喪失。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不同民族文化融合當地自然環境發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筑風格。在我國小城鎮建設中,傳統特色在逐漸淡化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一些地方不重視千百年來形成的各自獨特的景觀和風貌特色,盲目建設。山地城鎮模仿平原城市,平原追求水鄉風格,與山比高低、與水比深淺,喧賓奪主,搶人視線,導致景觀風貌破壞。如滇西北中甸建塘鎮,其東城區建筑群的擴展不僅損壞了原有的城鎮南北主線結構,而且五花八門的建筑式樣也掩蓋了藏文化的內涵。突出地域民族特色是規劃的本質要求。
二、我國農村城鎮化的對策建議
一)、形成有利于促進城鎮化的體制和政策環境。現有的城鎮居民社會保障制度要延伸到小城鎮,而且一定要涵蓋新進人城鎮的居民。逐步打破長期限制勞動力流動、影響人力資源合理配置的根本約束。同時,要積極探索對新落戶的城鎮居民進行工作技能培訓的措施,提高他們對城鎮生活的適應能力。要加快我國農村城鎮化的步伐,必須改革現行的行政體制,使鎮一級政府能夠統一組織和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各項工作,克服縣(區)與鎮條塊分割的弊端,使鎮政府成為一級比較健全的政府。鎮政府要切實轉變職能,實現由以農村管理為主逐步向城鎮、鄉村管理并重的轉變。鎮政府要更多地履行其市場建設、城市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職能。要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城鎮化新體制。首先要轉變政府職能,要抓好城鎮規劃和基礎設施的建設投資,要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要培育市場體系、監督市場運行維護平街。其次要進行體制改革和制度創新。要將基礎設施企業化,要促進勞動力的流動和改革戶籍制度。同時也要合理調節城鎮產業結構和人口容量。提高城鎮的消費水平。我們有理由相信,乘著十六大的東風,我們的城鎮化道路會走得更好。農村勞動力合理有序流動,進城務工經商是農村城鎮化必然要經歷的過程。要正確認識農民工問題。善待農民工。對進城農民工要“減負、服務、留退路(不要急于收回承包地)”,以降低農民城鎮化的成本,減少社會穩定的風險。 轉貼于
二)、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資體制。小城鎮建設必須要有雄厚的經濟依托。資金緊缺導致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城鎮功能不完備,是制約農村城鎮化發展步伐的重要因素。要積極穩步地發展小城鎮,必須解決資金問題。而要解決小城鎮發展中的資金障礙不可單純依靠政府投資,而應建立起多元化的投融資體制。加大投融資體制改革,建立小城鎮建設的多渠道投入機制。在小城鎮建設中,既要政府增加必要的投資,建立新型的各級政府之間的財政分配關系,從制度上為城鎮的發展提供資金,增強城鎮自我發展能力同時也要引導社會力量投資城鎮基礎設施建設,開拓資金籌集渠道,充分發揮民間資金的優勢,建成后項目的管理權和收益權同時交給投資方,以保障投資者的利益回報。
三)推動規模生產和集約經營。城鎮要依托特色產業,形成生產要素聚集,增強帶動周邊地區的能力。傳統的農業已不適應目前經濟高速發展的趨勢,必須有步驟地實現產業結構的轉變。最重要的還是要大力發展農村經濟。要大力培育和發展農村二、三產業,要認真選準啟動項目,精心培育支柱產業,增強小城鎮建設的經濟基礎。必須努力創造條件,把有條件的企業吸引到小城鎮周圍,使之適當集中,連片發展。規模生產和集約經營一方面要求人口集中居住,從而帶來城市化效應,另一方面會大幅度提高勞動生產率,將一部分農業勞動力從農業中排擠出來。這部分從農業中游離出來的農村富余勞動力必然要在農業以外的行業去尋求新的就業機會。
四)科學規劃,走可持續發展的城鎮化道路。小城鎮的發展和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可能有一個統一的發展模式。必須從本地實際出發,園地制宜地尋求自己的發展途徑。規劃應包含道路、通訊、水利、供電、供氣、防災、減災、產業凰區等基礎設施和教育、醫療、文化等相關配套的服務設施。這些方面的規劃標準一定要有前瞻性,既要滿足近期建設的要求,又要預計未來發展的可能性,以避免后期重復建設和浪費,并使各專項規劃相銜接,實現基礎設施共建共享,使小城鎮的形成和發展能與周圍地區構建良性的社會經濟互動關系,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要組織精干的規劃編制項目組,在充分調查研究和比較分析的基礎上做出本區域的小城鎮發展規劃。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做到合理布局。發展規劃應突出重點,使規劃成為小城鎮發展的“綱領”,引導、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