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企業管理課程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企業管理 問題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 討論教學法
現在,國內技工學校的商務文秘、會計、電子商務、旅游與酒店管理、計算機應用與維修、模具制造、電梯安裝與維修等專業相繼開設企業管理課程。企業管理課程若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追求的不僅是教學內容的系統性、邏輯性和科學性,還應研究隨著社會的進步、企業的發展對課程提出的新要求,研究受教育者是如何選擇和接受教育教學的,從而綜合實施恰當有效的問題教學、案例教學、討論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
一、運用問題教學法,激發學生參與教學
學生獲得企業管理學習發展的方法之一是問題教學法。事實上,管理課程許多理論、假設的建立,許多管理現象的研究都或多或少地使用了問題法。如何抓住企業管理課中的“問題”,需要我們深入學生實際去尋找。既要注意啟迪學生的思路、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同時也要注意問題是否全面和具有一定的難度。如企業管理中的“計劃”職能,可啟發學生思考什么是計劃,為什么要作計劃,怎樣作計劃。企業管理教學經驗告訴我們:學生作為受教育者接受和選擇信息的動力是需要。他們的需要就是他們存在的“問題”。研究學生的需要是了解學生“問題”的關鍵。
技校學生在求學期間,首要的、迫切的是學習的需要,與此相聯系的是參加實習和今后擇業、從業乃至企業生產管理等美好憧憬的需要。產生需要,在滿足需要的過程和方式上所出現的矛盾和問題,構成了技校企業管理課的重要內容。
二、運用案例教學法,鼓勵學生參與教學
案例教學的全過程應是尊重學生主體性的過程,是學生由被動接受灌輸變為主動思考研究的過程。也是企業管理課聯系實際的特色形式。如講解企業管理 “質量控制管理”時,引入管理案例,學生更容易提高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嘗試企業管理課案例教學法需注意:案例選擇應制定嚴格標準;課前將案例印發給學生;合理分組,組織典型發言和自由辯論;對案例討論進行點評和總結。
案例教學既要求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思考,又要求教師完善知識結構、提升駕馭能力。表面看,案例式教學法是學生的各種活動,但更強調的是教師聞道在先。教師應引導學生從案例所營造的實踐氛圍中自覺地掌握管理知識和管理技能,使之向個體轉化。
三、運用討論教學法,吸引學生參與教學
組織有成效的企業管理討論課并不是一般人想象的那么簡單。值得我們重視的是:不能忽略討論準備;重視分組的意義;教師進行分析考核,促使學生深入思考相關企業管理問題。
應結合企業管理內容,設計討論課程。如,講授“概述”這一內容,闡述基本理論之后,運用案例分析深化,引導學生對于“為什么說管理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等問題展開討論,力求從管理的概念、管理的作用、目的深入理解企業管理的效率與效果等,進而使教學由“讓你怎么學”的被動思維模式變成“我應怎么學”的主動思維模式。企業管理教學中,運用討論式組織學習決策與計劃、組織、指揮、監督與控制、協調和激勵內容,不僅使學生對這些管理職能有了清晰的了解,還領悟了管理的真諦。
企業管理課的教學實踐讓筆者感悟到:教學方法是教法和學法的統一,其中,尤以學法最為重要。此外,無論哪種教學方法,是否適合教學,都是要講條件的。所有的教學方法都不是萬能的,要實現良好的企業管理課程教學效果,應科學有效地選擇教學方式。“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其奧秘就在這里。
參考文獻:
[1](美)鮑里奇.有效教學方法.易東平譯,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2]龔益鳴.質量管理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
[3]鄭金洲.案例教學指南.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2000.
[4](美)布魯克菲爾德,普瑞斯基爾.羅靜,褚保堂譯.討論式教學法:實現民主課堂的方法與技巧.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
關鍵詞:創新創業教育;企業管理;課程;教學改革
課程是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基本載體,也是教育理念的體現和實現載體。創新創業教育中課程體系是一個核心問題,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課程已經成為共識。企業管理課程是管理類基礎課程,企業管理是創新創業者必備的知識與理念,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企業管理課程教學不僅可以提高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更有利于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落在實處。
一、創新創業教育理念
創新創業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它的核心內涵“是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引導高等學校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教育內容和教學方式,將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緊密結合,實現從注重知識傳授向更加重視能力和素質培養的轉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要抓住形式,準確定位,明確任務,擔負起培養“大眾創新、萬眾創業”國家戰略所需要的創新創業人才的重要責任,貫徹和落實深化國家教育改革的要求,探索創新創業教育的途徑。
二、融合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教學改革的可行性
1.企業管理課程特點與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合性
企業管理課程作為試點學校的文理基礎必修課,是對實際企業管理活動中的規律加以總結概括的理論,并將規律性的理論指導實踐,因此,課程本身具有很強應用性與實踐性。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基本管理知識、管理技能和管理素養,熟悉企業管理的職能劃分,能在今后的企業實踐中運用所學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創業需要了解和熟悉企業設立和運作的程序和基本規律,需要對企業運行過程中的戰略管理、市場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物流管理、設備管理等有全面的認識,因此,企業管理課程既是專業教育的基礎課程,也是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內容,二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融互生關系,探索二者如何有效緊密結合也成為必然之舉。
2.企業管理教學改革的現實性
企業管理課程的特點和培養目標,決定了傳統課堂的單一講授、封閉學習不僅不能實現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更不能激發創新意識、培養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對企業管理課程教學的研究始終沒有離開時展對人才培養的要求。今天,高校要培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企業管理課程又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與教學目標,應抓住契機探索改革。
3.眾創空間等創新創業實踐平臺的便利性
試點高校建設了眾創平臺。學校投入建設6000平米眾創空間,與天使匯、蘇州創客邦、豬八戒網等多家企業合作,獲得省部級眾創空間授牌2個,另有1300平米的大學生創業實訓基地,搭建師生雙創平臺,為課程改革需要的實踐環節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平臺和舞臺。
三、融合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教學改革總體思路
首先,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要真正做課堂的變革,教師的教學理念更新和重塑工作不容忽視。深深接受和領會了創新創業教育理念的教師才能在課堂教學實現“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教師觀念的轉變需要通過培訓、參與實踐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來實現。其次,將創新創業教育嵌入到課程、滲透到課堂。重構和設計教學內容實現課程內容與創新創業內容的整合與結合與嵌入;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確立學生的課堂主導地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思維,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并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創新能力;通過考核和評價方式的多元和過程化激發學生的動手操作興趣和激勵動手實踐熱情,實現創新創業教育的滲透、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批判思維。
四、融合創新創業教育的企業管理教學改革實施方案
1.基于創新創業職業素養的教學內容設計
筆者所在學校的企業管理課程均是32學時。改革后,將《企業管理》的課程內容分為五個大的模塊,每個模塊安排相應的過程性考核內容。第一個模塊是對企業的初步認識和對初創企業程序的認識,這一部分是創新創業基本知識培養環節,主要通過成功和失敗的企業案例進行分析,從經典企業的案例入手,引導學生進行課堂討論。第二部分是對管理的基本認知和管理理念的理解,是創新創業管理理念認知培養的環節,采用教師給出思想理論的線索,設置比較分析的題目,由學生分組進行資料的收集和分析,小組匯報成果,采用管理游戲的方式增強學生對管理理念的體會和領悟。第三部分是企業管理的各項職能分工模塊,這部分教學設計是創新創業職業管理技能和創新精神的綜合培養環節,這一塊的內容分別采用模擬演練、實戰演練和辯論等方法。第四部分是對企業文化和社會責任的認識,這是創新創業職業操守和職業品行以及社會責任的培養環節,通過實際問題的辯論分析。第五部分是企業危機管理部分,這是創新創業綜合管理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和應變能力的培養環節,采用實踐模擬的方式教學。
2.基于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教學方法設計
增強實踐動手環節,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自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素養。
(1)微課翻轉課堂
大而全的《企業管理》課程內容在有限的課時內很難做到面面俱到地在課堂教學中將這些內容詳細展開。在進行教學改革嘗試地過程中,筆者在“人力資源管理”中選取了“勝任素質”和“無領導小組討論”兩個代表性問題錄制了微課,課前布置給學生自主學習。在課堂上,學生將微課學習的內容中教師設計布置的問題用演講的形式展示對問題的理解,其他同學則作為觀眾和評委給予提問和評價,教師再結合學生評價給出評語進行點撥和指導,以達到持續改進的目的,落實課堂教學實效。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擬采用每個章節選取一個代表性問題進行微課設計。同時,學校十分重視課程信息化建設,每年舉辦面向全校師生的微課教學大賽,通過課程教學鼓勵學生參與微課資源的開發和建設,既促使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獨立學習,也是創新精神培養的重要途徑,可謂一舉兩得。
(2)模擬演練
增加模擬演練,通過設置接近實際的情境,激發學生思考,根據不同情境,從不同的角度出發思考和解決問題,帶著問題學習理論知識。對模擬問題的結果不設置標準答案,而是以解決方案的可行性與可操作程度作為評價的標準。從而引導和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精神和首創精神。而這些是創新創業精神的核心和基礎。
(3)項目小組討論與辯論法
通過劃分小組組成團隊,每一個小組設置自己的團隊名稱和團隊口號,團隊分工協作完成相應的任務,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因為任何成功的創業都不是單槍匹馬的結果。每一個學生在課程過程中的多次小組合作都會遇到任務的分配與協調,與其他小組的競爭,小組間成員的關系處理等一系列問題,在不斷地溝通、互助、矛盾處理中體會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并體驗和積累合作的技能。
(4)實踐演練法
對接本校眾創空間和創新創業實訓基地,讓學生為創業項目做咨詢服務,通過為這些創業項目進行市場調研,撰寫商業計劃書等實際工作,置身實踐環境操作。學生在具體的創新創業企業的項目中發現問題、用理論知識解決問題,提高知識運用和轉化的能力,提升學習能力、分析能力和創造能力,同時增強社會責任感和學習熱情。
(5)游戲法
在游戲中學習和領會管理的真諦,這也是管理學課程教學多年的經驗總結。在企業管理課程中選擇一部分管理游戲教學在實際授課中也是廣受學生歡迎。
(6)課內競賽法
將學生在實踐演練中的創業計劃書結果設計成課內的技能競賽,這樣,內容來源于實際,結果又可以應用于實際。用類似于路演的方式,由學生在展示自己的成果,使學生在參與過程中創造性地思考和解決問題,創新精神也在無形中得到培養,發揮其“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的作用。
3.基于創新創業精神培育的考核方式設計
考核評價方式隨著教學內容的設計和教學方式的改變而改變,依照前面對這兩部分的設計,改革后的考核方式不再重點考核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而是側重于對各種教學方法實施過程的考核。筆者在授課中嘗試采用了課堂表現評價、實踐操作評價和課程論文評價三個部分。
(1)課堂表現評價
根據學生的上課出勤、發言頻率、回答問題效果、課堂參與度給予綜合評價。在首次課程中即告知學生采用這部分評價的目的,因為這些方面的考核也是學生今后職業發展道路都會面對的實際問題。
(2)實踐能力考核
實踐操作部分,引入企業的績效考核理念,主要采用教師考核與小組考核結合的辦法。首先教師根據各團隊完成任務的情況對班級所有團隊給出評分等級,等級一共分為四類,即A、B、C三個等級。團隊組長根據小組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每個成員的表現給出排序。最終根據每類團隊的優秀、良好、中、及格、不及格所占比例,計算出每個人所對應的等級。
(3)課程論文考核
期末采用課程論文,由學生自由選題,教師對選題的范圍和可操性加以指導,鍛煉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
4.基于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課程標準設計
要鞏固和深化課程教學改革的成果,制定和完善課程標準是下一步的主要工作。目前,筆者所在學校此項工作正在進行中,《企業管理》的課程標準也在緊鑼密鼓制定中,新的融合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標準,將指導組織教學、是教師備課和上課的參照和指導,是教師教學行為和教學工作的規范,是進行教學質量評價和教學管理的主要依據,是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的載體和媒介、是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冰,白華.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概念之辨[J].高教探索,2014(3):49-50
[2]蔣建軍,王偉忠.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雙螺旋模式及融合路徑[J].浙江萬里學院學報,2017(3):1-5
[3]楊敏.“創導式”專業課程教學改革實踐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5(29):52-56
關鍵詞:企業行政管理;教學方式;改進措施
企業行政管理是適應社會經濟建設需求的一門社會科學,具有較強的應用性與實踐性,是高校行政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和專業必修課程。究其課程內容本身,主要包括企業行政計劃、企業行政協調、企業行政控制、企業行政監督、文書、會議事務管理及行政領導方法,等等。很多高校的行政管理專業都將培養理論功底扎實、具有創新技能,既能從事機關事務管理工作,也能適合企業行政管理崗位的管理人才作為培養目標,企業行政管理這門課程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在企業行政管理教學中普遍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鑒于此,本文試圖去分析教學中的問題,并提出改進教學的措施,力求提高教學效果。
一、企業行政管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企業行政管理課程定位不準確。企業行政管理是以全面提高企業組織效能而提供必要的保障服務,決策、計劃、控制、協調等構成了企業行政管理的框架,企業行政管理在企業管理中居于主導和軸心位置,是企業管理科學化和規范化的基礎。但企業行政管理既不同于行政管理,也不同于企業管理,確切地說,應是后二者的有機結合體。企業行政管理的學習有助于學生用管理學的知識去分析企業行政管理中的問題,具備處理企業內部事務、后勤事務的能力。但是,國內一些高校教師在教學中,容易單方面從公共部門出發,用純粹的行政管理知識體系來講授企業行政管理課程,拋開了“企業”這個立足點,學生往往感到與已學的課程有重復,與企業銜接不緊密,實用性和適用性不夠。如果僅從企業管理的角度入手,整個課程以企業管理體系來梳理,也會形成貌似企業管理,深究起來又不是,造成似是而非的現象。因此,使得大多數高校教師對企業行政管理教學頗感棘手。
2、可供選擇的教材與輔助資料匱乏。雖然企業行政管理課程在國內眾多高校行政管理專業中處于核心地位,但其教材體系建設是較為薄弱的環節。目前,大多數高校普遍采用的是蘇偉倫主編的《企業行政管理要素》、干方彬等編著的《做優秀的行政主管》,還有幾本高職高專的教材,教材總量明顯偏小。囿于教材等相關資料的限制,加上案例素材的選取存在一定的難度,適合我國國情的本土企業行政管理方面的案例較少,一些高校教師在備課時感到比較吃力。有人認為可以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來彌補,但是在本科生的教學中,教材的使用還是必要的。筆者在課下與學生交流過程中得到的信息是,學生希望高校教師結合自己的教學與科研,在前幾位專家學者貢獻的基礎上,加入到企業行政管理課程教材建設的隊伍中,編寫出融合案例與理論于一體的教材,拓寬學生閱讀選擇的范圍。
3、教學方式單一,實踐性環節虛置。行政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必須由傳統的學術型(理論型)向應用型(實務型)轉變,以適應市場經濟和現代化建設對復合型、應用性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目前,高校教師中從事企業行政管理教學的是年輕的群體,他們中大部分是研究生剛剛畢業,一般是從學校到學校,沒有在企業工作的經歷,不排除他們中理論功底比較扎實,有一些研究成果,但置身于教學中,常采用的方式是“板書+PPT”灌輸式的教學方式,講課也很認真,希望學生能掌握知識體系,可效果并不理想,這與我國高校普遍缺乏既懂理論又有實踐經驗的師資有關。大部分高校行政管理教學計劃中均有實踐課時或環節的安排,但很多是流于形式,無法付諸于實際操作。
二、改進企業行政管理教學的措施
在我國高校行政管理專業實現大規模發展之后,如何實現向質量轉型,培養出適應企業所需要的管理人才,是高校不容回避的課題。為此,改進教學既是高校創新性人才培養的起點,也是關系到此目標實現的關鍵因素。
1、合理設置企業行政管理課程內容。高校教師應研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行政管理的規律和方法,為企業行政管理提供系統的理論支撐和實證技術。企業行政管理要把課程培養目標定位于三個層面,即知識目標,這是教學的基礎目標;能力目標,這是教學的關鍵目標;成才目標,這是教學的核心目標。課程內容既要立足于行政管理學科知識,也要吸收企業管理理論的精髓,跳出二者分割的怪圈。行政管理注重的是機關及事業單位的管理,企業管理強調的是企業組織的全盤管理,不僅僅是行政事務的管理。統籌設置企業行政管理課程內容是務實之舉,尋求適合企業行政管理的理論區域。實踐性是企業行政管理的關鍵元素,要從企業實際中發掘問題,讓學生熟悉各種實踐形式的操作流程。學生通過此課程的學習,既有相關理論的儲備,又能對企業行政管理的實務開展具體工作,這些是學生勝任今后工作、具有創新能力的重要基礎。 轉貼于
2、豐富企業行政管理課程教材體系。知識經濟時代的企業發展迅速,為教學的實踐者既帶來了機遇,但也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在不同的行業、不同的市場條件下,企業面臨的環境有很大的差異。如果高校教師能把典型的企業行政管理活動精煉成具有普適性的教材,或者是編寫成案例專輯,通過校內課題組的團隊合作形式或校際合作等方式,對企業的行政管理實踐進行描述、分析,完成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這樣既發揮了高校教師的理論水平,也找到了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契合點。筆者在企業調研中得知,企業組織中的很多人員希望有這樣的人員來完成此項任務,高校的學生群體也盼望能有這樣的教材資料面世,能把這項工作做好,既有益于學生,也是對企業實體界的貢獻,同時也能為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很好的基礎,也是對高校教師理論水平的檢驗,也可以促進科研能力的提高。
3、采用“案例教學+情景模擬參與”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案例的選擇和使用的目的是讓學生置身于案例的氛圍中,如何運用自己“智庫”里面的儲備,去分析問題,有助于學生去積極思考,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臨場應變的能力。企業行政管理的案例可以由教師自己整理得出,也可以從網絡資源中獲取,既可以是成型的案例,也可以是毛坯式的案例,既有與課程章節相配套的專題案例,也有幾章節串聯起來的綜合性案例;既有事實描述性案例,也要有能讓學生有發揮空間的案例。
參與式教學的基本特點是重視學生學習中的主體性和主動性。學生在參與教學中,圍繞某一專題,自己查閱文獻、綜合分析和討論,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很好的體現,主動性明顯提高,很多模糊的概念和原理也得以理解,學習效率也得到提高。情景模擬參與是參與式教學的一種形式,它和案例教學是密不可分的,案例教學是前提和基礎,是對學生分析能力的基本訓練,配合使用以問題為導向的情景模擬參與就會有點撥的效果,可以彌補學生對企業行政管理實踐的不足與片面。情景的設定可以由教師擬定,也可以由學生出題。具體步驟為:把學生分為4~6組(根據人數,也可適當增加組數);劃分小組之后,宣布小組的目標;做好準備工作,然后展開模擬;總結評估情景模擬的結果。整個過程由教師作為指導者,也可由班級的某位同學主持,或者教師只給予輔指導,最后對情景模擬做出點評,并指出今后在企業行政管理的學習中需要努力的方向。
4、注重校企合作和實踐環節建設。實踐教學的優勢在于社會生活實際,側重學生動手能力的訓練、心理素質的培養,教學內容生動,教學形式活潑,具有近距離的接觸,能有親身體驗,學生也應是積極的參與者和實施者。在企業行政管理課程教學中,企業行政管理者(如行政總監等)的參與是必不可少的,在課程設置和實施過程中就要合理安排,定期和不定期地聘請企業的行政管理人員到高校課堂為學生開展講座,互動交流,因為在企業一線行政管理工作崗位上的管理者真正知道企業需要什么樣的行政管理人員,應當具備怎樣的素質、管理能力。同時,努力創造條件,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關系,教師和學生也有了實踐的機會和平臺,這樣學生對企業的行政管理工作有了更具體、更客觀的認識,企業也可以在合作中覓得自己需要的管理人才,實現共贏。但在加強實踐環節建設的過程中,確定實踐教學的主題要具體、務實,具有可操作性,切忌大而空;同時要建立有效的考核評價機制,科學全面地考核學生的實踐成績,使學生在實踐環節能珍惜機會,有所收獲,這些還需在實踐中總結和探索。
—、企業管理教學模式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快速發展,迫切需要大量懂技術、會管理的復合型人才。作為企業管理教學的組織者,如何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管理人才,是現今高職院校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的當務之急。傳統教學模式下,企業管理課程教學授課方法和手段單一,基本拘泥于單一的理論講授,以“教師講,學生聽”的形式進行。教師習慣于對理論知識從頭講到尾,很少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情況,造成教與學的分離,課堂缺乏互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不高。雖然目前企業管理課程大多都采用了多媒體教學,這種手段使得課堂教學更加生動、直觀、活潑,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由于頻率較快,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回味、消化和思考。因此,如何營造一種寓教于樂的教學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當前企業管理課程教師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二、以市場為導向,定位企業管理課程教學
高職院校主要承擔著造就高素質技能型勞動者和部分專門人才的任務,它和普通高等教育最大的區別是其畢業生絕大部分要直接從事生產、技術、管理和服務等一線工作,這類工作要求學生的專業技能必須過硬。企業管理是經管類專業的一門理論性、實踐性、綜合性均較強的專業基礎課,涵蓋了企業文化、戰略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生產管理、質量管理等知識,對后續相關專業課程及企業模擬綜合實訓起著基礎性作用,結合高職學生培養層次,其定位應根據學生的就業面向和服務領域,以培養基層管理崗位綜合管理技能為主線,在管理知識、技術、方法傳授和實踐中,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教學內容上應以企業管理原理為主線,以組織設計、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管理內容等作為主要研究領域,涵蓋企業外部相關環境、企業制度、企業法律,在知識目標上,要求學生理解企業管理的基本知識,能夠運用經營管理、市場營銷管理、生產管理、技術管理、質量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一般管理方法;在能力目標上,掌握企業管理的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的洞察力、綜合分析能力、溝通能力和應變能力;在素質目標上,要求學生有較強的工作責任心和吃苦耐勞精神。
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要強化企業管理課程學習的應用性目的,遵從“以從業為導向,以能力為重點”的學習目標,使學生通過本課程學習,在頭腦中對企業、企業運行模式和企業管理有感性的認識,形成企業管理知識體系的基本框架,了解企業管理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在此基礎上,做到理論聯系實際,使學生將原有的專業知識和管理知識融會貫通,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創造性解決管理實際問題的潛力,使其具備成為一名合格員工的基本素養,為將來從事與專業相關的管理工作奠定基礎。
三、企業管理課程主要教學模式探索
企業管理課程作為高職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其教學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后續課程的學習效果。企業管理課程定位后,其教學內容的把握、教學方法的采用和教學手段的運用又是一個難點,在教學組織實施環節,要求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差異及學生的特點,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來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案例分析教學法
案例分析教學法是在美國工商管理碩士教育中行之有效并被廣泛采用的一種教學方法,是在學生掌握了相關基礎知識和分析技術的基礎上,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要求,在教師的引導下,將學生帶人特定事件的場景,深入角色,以加深學生對理論、方法理解的一種教學形式。其核心在于通過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使管理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前提下,引導學生主動去思考、探索所學內容,提高學生識別、分析和解決某一具體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正確的管理理念和協作精神。采用案例教學,應先將案例發給學生,做好啟發、引導工作,再讓學生獨立思考或以小組為單位討論。通過案例教學,學生可以真切地感受各種不同環境下管理方法的運用,從中掌握理論知識的精髓。在案例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擴大自己的視野和知識面,也可以在模擬決策者的過程中,不斷校正行動思路,從而提高學生的決策質量和水平。
案例教學法是企業管理教學中最常用的教學手法,但效果卻不盡如人意。究其原因,還是沒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參與性和主動性,形成活躍的課堂氣氛。因此,在企業管理案例教學中,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選擇案例要適當。在案例選擇上,應遵循所選案例符合教學目標、難度適宜、適用性等基本原則,貼近學生專業實際,精選一些內容豐富、在全國具有較高知名度的企業案例或本地區學生較熟悉的企業管理實例。如,在學習“企業文化”時,可引入“海爾文化激活休克魚”的實例;在學習“質量管理”時,讓學生分組討論著名的海爾總裁張瑞敏忍痛砸洗衣機的案例。通過案例分析和討論,幫助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學內容。二是合理組織案例分析。案例分析中,教師屬于引導者,同時也是教導者,剛接觸案例分析的學生可能還比較茫然,需要教師的幫助,教師可以通過案例滲透一些理論知識的應用,以多樣化、形象生動、有趣的方式與教學內容緊密聯系,突出教學的重點與難點,讓學生自己發現可運用的知識點有哪些,等學生對理論知識和案例分析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再引導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和方法,讓學生在案例分析與討論中自然、明確地掌握教學內容。三是評定要恰當。企業管理中每個案例具體情況各不相同,同時問題本身本無唯一正確答案,因此,案例分析的評定沒有所謂的絕對標準,而應依據學生的分析能力、創新能力、決策能力及工具的應用能力等幾個方面來判定。
(二)講解管理故事教學法
很多學生都有這樣的體會,談及企業管理方面的事情,印象最深的往往不是那些深奧的理論或法則,而是一些鮮活的故事。管理學界流行一句話:“管理靠案例,文化靠故事”。案例是管理學家和企業家們研究的對象,而故事則雅俗共賞,更容易為普通人所接受。成功的管理者都是會講故事的人。上汽集團總裁胡茂元喜歡講故事,他在不同場合、針對不同的情況講述不同的管理故事,就構成了一部汽車業“工作哲理大典”;聯想集團董事長柳傳志也會講故事,他憑借自己講故事的能力征服了很多人,為聯想贏得了無數的機會。同樣,一個從事企業管理教學的教師,也應該是講故事的高手,讓學生從故事中領悟企業管理的知識,增強課程的趣味性和生動性。
(三)情境模擬教學法
情境模擬又稱“角色扮演”,是目前招聘測試中常見的一種方法,指根據被試者可能擔任的職務,設計一套與該職務實際情況相似的測試項目,然后將被測試者安排在模擬的環境中,要求被測試者處理設定的各種問題,并根據其處理方法和效果來評價其心理素質和潛在的能力。企業管理的情景模擬教學可以從各個模塊中抽取,如,財務管理模擬、生產活動模擬、人力資源招聘活動模擬、決策會議模擬、市場營銷活動模擬等,教師可以就某一管理主題,讓學生以分組的形式扮演其中的管理角色,通過親身體驗來學習和應用所學的管理知識,更好地掌握管理的方法與技巧。情境模擬教學通過讓學生扮演其中的管理角色,使實踐活動更真實、更生動,從而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情景模擬教學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傳統教學中教與學脫離的現象,將學生與教師更好地結合起來,共同完成教學任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管理思維模式,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提升,最終達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
(四)實踐體驗教學法
企業管理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其管理思想、職能、原則、方法等必須聯系實際,通過企業實際的場景體驗,才能使學生的管理知識技能更加深人和牢固。目前,在企業管理教學中實踐體驗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在課程教學中,由教師聯系學校周邊的企業,分批組織學生到企業參觀學習,讓學生走進企業、了解企業,真切感受企業的經營與管理,了解企業的組織結構形式、企業文化、工作流程及生產經營組織方式等,通過接觸企業各層面的人員,了解不同層次管理者的工作與職責。二是通過企業管理知識全面系統的學習之后,利用假期,鼓勵學生到企業進行專業實習,在工作實踐當中,學以致用,加強學生對企業管理知識的運用。
(五)其他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
在企業管理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小組討論法,以小組為單位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提出決策性方案和建議,并在小組間進行研討和辯論。在討論中,頭腦風暴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可以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部分章節內容還可以采用研究性教學,教師可先將教學目標細化為若干問題或單元,向學生闡明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案,提出明確的學習任務和要求,隨后讓學生自主成立研究小組,用隨機的方式各獲得一個單元的任務,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各種資源自主收集、整理信息,讓各小組經過一段時間的精心準備,通過講授或多媒體等形式向老師和同學展示該組學習的主要成果。之后,由其他小組和老師提問,該小組同學回答,對不盡完善處,教師可組織學生共同討論,最后引導學生對本次活動進行總結,對項目完成情況進行梳理歸納。這種方法可以有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培養團隊精神和合作能力,同時也有助于更充分地了解不同學生的差異,從而更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這種教學方法看似將課堂交給了學生,實際上是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學生在準備資料和完成任務過程中會發現、產生很多方面的問題,需要教師一一作答。因此,教師必須深度備課,研究與任務可能相關的所有領域和問題,以便更好地解答學生的問題,實現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更好互動,真正實現教學相長。
另外,教師還要嘗試改變講課的固定位置,使用體態語言感染學生。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使用使我們能夠從黑板前解脫出來,因此,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不應該僅僅拘泥于在計算機旁操作鼠標,更要深人到學生之中,,研究與任務可能相關的所有領域和問題,以便更好地解答學生的問題,實現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更好互動,真正實現教學相長。
【關鍵詞】財務管理 實踐教學 改革 教學方法
一、財務管理課程的特點
(一)知識具有綜合性,信息量大,系統性強
經濟法規、數學、統計等相關學科的知識。財務管理的對象是資金及其運動,資金運動過程涵蓋了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各個環節,財務管理內容特點決定了財務管理具有很強的系統性。
(二)理論性與務實性強
財務管理作為一門跨學科課程,不僅理論性強,同時也具有較強的務實性。財務管理的務實性主要表現在該學科屬于應用學科,用以解決具體的財務問題、金融問題。如:如何進行籌資,如何進行投資等。其理論總是伴隨著企業理財實踐的需要而產生。因此,財務管理的教學必須與實踐相結合。
(三)財務管理課程內容與其他相關課程內容相聯系
財務管理課程內容中經常涉及經濟學、會計學、管理學和統計學等相關學科的知識,教學中容易出現教師僅重視本課程的教材、教案以及本課程的講授,而忽視本課程與其它相關學科的聯系。如果不注意課程教學設計,就會出現重復講授的情況。
二、目前財務管理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先進的教學手段利用不足,教學方法單一。目前在財務管理的教學方式上通常都采用以教師課堂教學為主、輔以學生練習來展開,教師通過講授將大量的理論知識“填鴨式”地灌輸給學生。這樣容易導致學生對課程逐漸失去興趣,學習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動手能力很弱,綜合素質難以提高,進入社會,難以學以致用,不能適應崗位需求。
(二)偏重理論教學,忽視實踐教學。財務管理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傳統的教學模式重理論、輕實踐,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財務管理課程的實踐性教學方式往往需要通過校內和校外相結合。由于建設條件的限制,校內模擬實驗室在硬件上很難仿真企業的理財環境,因此,一些學校財務管理實驗課開課率不足或者根本沒有校內實驗課;與企業結合也不緊密,讓學生動手實踐,參與企業具體管理的機會更少。對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沒有感性的認知和了解,更無法對企業的財務活動有深刻的認識,從而不能真正了解學習財務管理課程的重要性,更無法了解財務管理在實踐中的具體應用。
(三)考核方法單一。課程考核是教學的重要環節,也是檢驗課程教學目標是否實現的重要手段。目前,大多數高校財會專業財務管理課程考核仍然以期末閉卷考試為關鍵詞解釋題、簡答題、選擇題、判斷題、計算題、案例題等。這種單一的考試方式容易助長學生的惰性,抑制學生個性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不能準確客觀的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和能力,更不能公正評價和衡量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推進財務管理課程進行實踐性教學改革的建議
(一)轉變教學觀念,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轉變教學觀念主要是財務管理教學要從“以教師講課為主體”過度到“以學生動手為主體”。 “以學生為主體”即在明確學習目標的前提下,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啟發學生主動思考、探索,掌握所學知識。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作用主要是引導、解疑和總結。“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以達到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以學生為主體”不應當把學習過程局限在課堂上,而是應該構建多樣化的師生互動平臺。教師可以通過戶外教學以及大多數學生習慣使用的網絡工具,建立課程博客、開設空間、聊天群等等方式,一方面可以將課程的相關知識更好的呈現給學生,另一方面也可以及時為學生答疑解惑。利用學生慣用的方式進行交流,也利于增加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最終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二)加強校內實踐教學環節建設。首先,在課堂教學中通過習題、案例和討論等方式,使學生深刻理解理論知識,并能夠解決一些簡單的具有共性的問題。其次,建立財務管理仿真實驗室,進行模擬實習。財務管理各章節內容銜接緊密,系統性強,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往往不能整體把握課程內容。通過模擬實習教育學論文,一方面可以將企業財務管理過程完整的呈F在學生面前,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總體掌握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三)校外實踐環節加以鞏固。校外教學是在企業或部門進行的認識實習和頂崗實習。與抽象的理論教學相比,實訓課是財務管理教學的重要特征之一,加強實訓教學環節有助于學生獲悉知識。實訓教學為財務管理專業教學環境的創設和變革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為了將理論知識更加貼合企業實際,加強實習實踐基地建設,安排學生到企業實習。學生深入企業了解企業的實際情況,運用所掌握的財務管理理論知識,分析企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的措施,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四)改革課程考核體系。為充分發揮考試的激勵作用,應根據財務管理課程內容和特點選擇多樣化的考試方式。在當今市場經濟條件下,財務管理已成為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部分。市場需要高校財會專業培養能參與財務管理工作的高質量人才,這對財會專業核心課程――財務管理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在設置財務管理課程考核時可以把學生放到一個企業里,讓企業來考核學生對所學的財務管理知識的運用情況,以此作為財務管理課程教學考核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1]胡愛榮.案例教學法在財務管理教學中的應用[J].會計之
友,2005,(04)
[2]林祥.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提高課堂教學實效[J].福建論
壇(社科教育版),2006,(02)
[3]張前.論“學生為本”理念下的高校會計教學改革[J].會計
之友(上旬刊),2007,(07)
關鍵詞:生產與運作管理;教學內容;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07-0028-02
在企業管理的各領域中,生產管理是最復雜的領域,其涉及的面最廣,牽涉的部門最多,任何一個企業經營管理者都必須先了解企業生產管理的基本規律與特征,才能管理好一個企業。因此在大學管理工程類與工商管理類專業中,都安排生產與運作管理這門課程作為專業必修或選修課。如何對傳統的授課模式進行改進,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是生產運作管理課程所面臨的問題。本文將根據該課程的教學要求,結合近年來的教學經驗對該課程新的教學模式進行探討。
一、生產運作管理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內容中不夠合理。(1)教學內容重制造業輕服務業。目前,國內關于生產運作管理的教材內容大多以制造業的生產管理為主,大多數學生沒有去過制造業的生產車間,對生產過程缺乏感性認識,對教材內容不易理解,盡管在教學過程中播放有關制造業生產的相關視頻,也很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對于服務業,學生或多或少在生活中體驗某些服務業的服務過程,在學習理解相關內容時相對容易許多。另據調查,服務業在GDP中所占比重不斷增加,而經管類的學生畢業后就業去向也大多集中在服務業。在這樣一種現實背景下,必須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2)教學知識缺乏系統性。教學知識缺乏系統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缺乏對本課程內容的系統性總結。本課程目前教學內容重視知識點的講解,缺乏對整個課程知識的系統性分析,沒有幫助學生把各個知識點連成線,讓學生感覺到整個課程內容多而雜,不知從何學起,對整個課程缺乏系統性認識。二是缺乏對課程之間的系統性連接。生產管理中的許多問題需要用到管理學、運籌學、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學等各門管理課程知識來解決。(3)不同專業教學內容趨于一致。目前,東南大學成賢學院經管系的財務管理、會計、物流管理、市場營銷等專業開設了生產與運作管理課程,不同專業前修課程不同,生產運作管理課程應根據學生已學習內容做相應調整,不同專業將來從業方向不同,對生產運作管理不同章節內容的掌握程度要求應有所區別,但為了考查方便,目前教學內容趨于一致。
2.教學方法單一。目前生產管理學教學方法通常都是采用教師講課的方式,但是教師一味地講述并不能完全吸引同學們的興趣,而且在教學講授的過程中其內容局限于書本上的知識,加上理論知識的枯燥乏味很難激發同學們探索研究的欲望和熱情。
二、生產運作管理課程改革的方法
1.調整教學內容。(1)增加服務業在整個教學內容中的比重。國內關于生產與運作管理課程的教材內容,大都偏于講解制造業的生產管理,關于服務業的生產管理涉及較少,而服務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經管類專業學生將來的就業去向大多集中在服務業,因此,在生產運作課程教學中應增加服務業的教學內容,比如服務業選址與設施布置;服務業運作規劃;服務業流程管理等。(2)根據專業特點調整教學內容。生產與運作管理課程應根據不同專業需要分別制定教學內容及側重點。如財務管理、會計專業要側重于生產成本控制、盈利水平提高,物流管理專業要系統掌握生產流程、生產線布局、庫存控制以及物流需求計劃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對市場營銷專業也要了解企業的生產運作過程,同時對市場預測、需求管理、庫存管理以及新產品開發部分作為重點講授內容。(3)對教學內容進行系統化管理。改變目前只講解知識點的教學模式,老師幫助學生把各個知識點聯成線,再把不同的線(各個章節)穿插形成面,建立關聯,最后還要針對問題將各個知識面(各門管理課程)立體化。老師提出生產管理中實際問題,引導學生如何應用相關管理理論、建立數學模型和軟件計算求解,最終給出優化方案。
2.根據章節特點改進教學方法。理論教學是枯燥乏味的,只有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提高理論知識的趣味性,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運作管理每章節的內容不一樣,特點不一樣,所應用的教學方法也應有所區別。(1)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是通過教師采用案例引導來說明理論知識,學生通過案例的研究分析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本課程建立相關內容的案例庫,每章通過簡短的案例引出教學內容,讓學生意識到我們將要學習的內容與企業生產經營緊密相聯,即將學習的知識會幫助我們解決企業中面臨的問題。比如在講到產品研發章節時,提到巧克力的案例,當巧克力市場飽和時,巧克力商家怎樣挽救銷售收入下滑的局面呢?把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進行思考,并發表觀點。進而介紹健達出奇蛋研發出巧克力包著精巧玩具的蛋形兒童糖果這樣的一種產品,讓其扭轉市場局面,讓學生意識到產品研發的重要意義,進而產生了本章的學習的動力和興趣。每章知識講完以后,再通過案例分析回歸理論知識,讓學生理論應用實踐,解決實際問題。(2)課堂講授與教學視頻結合法。生產管理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學生很少接觸過生產制造企業,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地穿插一些制造企業的教學錄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增強記憶。比如講解加工裝配式生產時,學生可能會感到很難理解,但是利用教學視頻就非常清晰。通過播放教學視頻,學生對對機床、生產線、生產車間、流水作業等有了感性的認識,從而有利于流程式生產、加工裝配式生產、機床等相關概念的理解。(3)角色互換法。在運作管理課程的學習中,為了讓學生融入課堂,我們有必要給學生賦予一定的角色。在綜合計劃章節,我們可以賦予學生生產經理的角色,你現在是位生產經理,面臨的市場需求是什么樣的,現在企業的生產能力如何,你如何分配生產能力來滿足市場的需求,通過賦予角色讓學生陷入思考,引出綜合計劃中的均衡策略、變動策略、折衷策略。讓學生感受此章節在企業生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和意義。(4)情景游戲法。在講到供應鏈管理章節時,我們可以在課堂中進行啤酒游戲,來加強學生對供應鏈中牛鞭效應的理解。具體方法是:讓學生分別扮演啤酒制造商、批發商和零售商,這三個個體之間,通過訂單/訂貨來溝通,下游向上游下訂單,上游則向下游供貨。彼此只能通過訂單、送貨程序來溝通。各個角色擁有獨立自,可決定該向上游下多少訂單,向下游銷出多少貨物,但只有零售商才能直接面對消費者,通過在課堂模擬十周的產、配、銷,學生會發現當消費者需求振動了一下,經由整個系統的乘數作用將產生很大的危機。通過游戲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參與度,加深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5)模擬生產法。在物料需求計劃章節,學生對MRP的運算邏輯搞不清,不能充分理解產品結構樹。這時我們可以利用鋁合金拼裝玩具制造簡易的生產線,學生5~6人一組,通過拆裝拼裝玩具,理解產品結構樹的含義;玩具在拼裝過程中有嚴格的拼裝順序,讓學生分別承擔不同的拼裝任務,構成一條生產線,每一位同學在拼裝的時候用秒表記下拼裝的時間,根據產品需求時間,我們就可以倒推每一個零部件的具體需求時間,再結合產品結構樹,很容易就理解什么時候需要什么產品需要多少。學生在快樂操作中深刻地理解MRP的運算邏輯。(6)理論教學與軟件應用結合法。在需求預測、庫存管理、項目管理章節,都涉及到復雜而煩瑣的計算,學生倍感枯燥和乏味。這時我們可以引入軟件來幫助解決復雜問題。在庫存管理章節,可以應用EXCEL巧妙解決隨機型庫存問題的訂貨量和訂貨點,擺脫煩瑣的公式推導,既方便學生理解課程內容,又提高了學生辦公自動化的使用能力,感受EXCEL的強大功能。在項目管理章節我們可以借助PROJECT軟件幫助分解項目工作,跟進項目完成時間,讓學生體會到我們所學的內容在現實中都會用到,而且我們已有相應的軟件工具幫我們解決、簡化問題,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致。(7)課后實踐法。只有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了,才能提高學生的理論水平,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在生產運作理論相關內容講授后,讓學生參與實踐是非常有意義的。在生產/服務設施選址與布置章節,在課堂上先介紹選址的幾種定量分析方法。假設學校要建一個超市,讓學生選擇其中的一種方法幫助超市選址。作業布置后,學生開始積極地收集資料、市場調研,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在庫存管理章節,讓學生出去調研學校附近的企業,根據所學的知識看看一些企業的庫存策略是否合理,幫助企業優化庫存,有的組的建議還得到了部分企業的認可,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就感和學習熱情。豐富的實踐活動充實了教學內容。
三、結論
生產與運作管理課程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離不開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改革,只有根據學生的特點和社會發展的動向,結合運作管理課程的相關內容,采取恰當的教學方法,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動性,實現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培養出適合社會需求的管理人才。
參考文獻:
[1]貴文龍.生產與運作管理課程實踐教學方法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1,(13).
[2]薛建改.《生產與運作管理》教學模式探討[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2012,(4).
[3]周建發.生產運作管理課程教學模式探討[J].長江大學學報,2010,(10).
【關鍵詞】企業管理;案例教學;應用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常見的教學方法,可以提高教學的質量,因此被廣泛應用在教學中。企業管理作為學生學習的一門重要課程,其教學質量與學生的的實踐能力具有直接關系,所以在企業管理教學中,必須合理采用案例教學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的發展。
1.案例教學的概述
案例教學法最早應用于美國哈佛商學院,在教學過程中,案例教學法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所以逐漸被人們所熟知,并廣泛應用在管理類教學中。案例教學法也可以稱作為哈佛教學法或者案例研究法,是一種較為先進的教育方法。案例教學法是指學生通過對典型案例的討論分析,利用學生所學的知識分析和解決案例中的問題,以此完成教學目標,因此案例教學法可以加強學生對管理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案例教學法可以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有效結合,同時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案例教學法更加重于教學實踐,師生關系更加和諧、平等,而且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對企業管理課程學習的興趣,保證學生學習效果,進而為學生走向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2.案例教學法在企業管理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2.1合理運用案例教學
在企業管理教學中,教師應根據不同階段的實際情況,結合教學內容,合理運用案例教學法,最大程度發揮案例教學在企業管理教學中的作用。案例主要包括六個方面,即標題、背景、問題、解決策略以及反思和討論,對于案例的選取,教師應該注意案例是否具有針對性,是否具有問題性,同時應重點注意對問題的編制,保證問題與案例相符,進而滿足教學要求。
2.2展開分析討論
在案例教學過程中,必須做好分析討論環節,否則會影響案例教學的效果,而且不利于學生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所以在企業管理教學中,首先教師應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保持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創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其次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的鼓勵,使學生能夠勇于說出自己的想法,向教師提出質疑,并且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展開分析討論,這樣能夠大大提高學生對企業管理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實現企業管理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例如許多學校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將學生的課堂表現納入到總成績中,特別是是展開分析討論環節占總成績的很大比例,這樣學生為了提高自己的成績,通常在課堂上積極展開分析討論,進而加強企業管理的案例教學效果。
2.3強調討論的質量
課堂討論對企業管理的案例教學效果具有重要影響,所以必須注重課堂討論的質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創設模擬情境,首先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合理分組,并選出小組組長;其次由小組組長為小組成員分配角色,每個角色都應擔任不同職務,同時還代表不同利益;再次由教師為每組設計利益來源,學生可以通過討論分析,確定保證自身利益的方案,同時教師也可以為每組成員制定不同的相關方案,學生可以針對不同的方案進行分析討論,最終選出可以實現自身最大利益的方案;最后由小組代表向全班通學生闡述方案以及思路,其他同學可以針對該小組方案提出問題,并由該小組代表進行解答。另外各組方案討論完畢之后,應編寫總結報告,梳理自己的學習過程,及時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并進行反思。通過對總結報告的編寫,可以進一步加強學生企業管理知識的理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完善自身的不足之處,從而督促自己不斷發展進步。
3.案例教學法應注意的問題
3.1準確定位
為了保證案例教學法的效果,教師必須樹立良好、先進的教學觀念,認清自己在管理教學中位置,這樣才能保證企業管理教學水平。在企業管理教學中,應將學生作為主體,教師主要起輔助作用,幫助學生進行學習,避免一切以教師為中心,同時教師應積極主動的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加強對學生的鼓勵,使其能夠在課堂上大膽的提出問題、質疑問題,并且采取正確的方式,引導學生開展課堂討論,保障學生的思考空間。
3.2選擇合適案例
在企業管理案例教學中,必須選擇合適的案例,以此保證案例教學的效果。因此在編制案例時,應充分了解影響案例編制的因素,同時還要考慮案例是否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是否滿足教學要求,是否能夠實現教學目標等等。同時教師在收集案例時,可以通過多種渠道進行收集,如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上網搜索新聞事件等,同時也可以根據一些具體事件,結合教學內容進行改編,保證案例編制科學、合理,符合企業管理教學需求。
3.3掌握相關理論的知識
首先必須保證教師能夠充分掌握企業管理的專業以及其它相關理論知識,同時還應加強學生專業理論知識基礎,除此之外學生還應了解與企業管理有關的課外知識,以此保證企業管理案例教學的順利開展。因此為了豐富學生的相關理論知識,教師可以相應的開展課外活動,為學生布置相應的任務,學生可以上網查詢相關資料進行學習,同時也可以參加相關講座,之后在課堂上與其它學生互相進行交流,以此提高自身的基礎理論知識水平,充分發揮案例教學法在管理教學中的應用。
4.總結
總之,案例教學法在企業管理教學中能夠發揮積極有效的作用,它能夠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保證企業管理的教學效果。所以開展企業管理案例教學,必須加強對學生的鼓勵,正確引導學生開展課堂討論,并且努力豐富學生的企業管理專業理論知識,以此促進企業管理案例教學的順利開展,實現企業管理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關鍵詞] ERP; 沙盤模擬; 財務管理; 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2)15- 0117- 02
加強實踐教學是推動財務管理課程建設、完善財務管理教學體系的必然要求,也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以及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從而實現財務管理專業培養目標的必然要求。但是,隨著財務管理課程建設的不斷深入和教學方法的不斷改革,財務管理實踐教學遠遠不能滿足課程建設的要求,也無法實現財務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ERP沙盤模擬教學則可以彌補財務管理教學的缺陷,通過沙盤模擬使學生深刻體會企業經營的全過程,切實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1 財務管理專業培養目標與ERP沙盤模擬
1.1 財務管理專業培養目標
按照教育部1988年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目錄和專業介紹》的統一規定,財務管理專業重在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理財、金融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業、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財務、金融管理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
一般來說,財務管理專業本科教學的培養目標是要培養應用型人才,其中實踐能力是一個重要方面。實踐能力的獲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實踐的鍛煉,但是,目前財務管理的教學普遍存在著重理論知識、重書本知識、重課堂教學而輕實踐知識、輕技能培訓、輕實踐教學的現象。在我國的絕大多數高校中,雖然在財務管理專業培養計劃中均安排有校內、校外實踐兩個環節,但校內實踐大多因為缺少體現專業特色而且具有真實感的實踐教材不得不以會計專業的實習內容替代;而校外實踐由于多種原因,其實習的內容也很難做到與投資、籌資或股利分配等財務問題相關。上述問題的存在對培養適應新形勢的財務管理人才的目標有很大的影響,導致教學與實際需求之間的嚴重脫節。
1.2 ERP沙盤模擬
ERP即企業資源計劃,它是指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上,以系統化的管理思想,為企業決策層及員工提供決策運行手段的管理平臺。ERP集信息技術與先進的管理思想于一身,可以幫助企業管理調配資源,最大化地創造社會財富,是企業管理、財務管理以及信息技術等多種學科相結合的產物,是一種嶄新的管理思想。
ERP沙盤模擬教學完全不同于傳統的課堂灌輸授課方式,它借助沙盤教具,將企業經營的關鍵環節作為沙盤的主題內容,融入不可預知的市場變化,從而將“企業”搬進課堂。在模擬教學過程中,通過引導學生進入模擬的競爭性行業,將參加實驗的學生按每組6~7人進行分組,建立6家模擬公司,各小組按公司崗位設置公司總裁、財務總監、營銷總監、生產總監等職務,學生們在一起按照設計好的市場規則和運營規則模擬進行企業的生產活動,通過6~7年的經營,各組必須根據市場預測和競爭對手的動向,決定本企業的產品、市場、銷售、融資、生產等方面的長期、中期和短期經營策略,并按照所做的決策安排企業的廣告費用投入、產品研發、市場開拓、原材料采購、生產力調整、融資及資金投放使用等一系列生產經營活動。實驗結束時,各組成員圍繞幾年的經營結果交流經營的成功與失敗之處,總結經驗教訓,并寫出總結報告。
綜上,ERP沙盤模擬教學組織形式改變了以往的“填鴨式”教學方式,最大限度地將企業實際引入課堂,強調實戰參與,注重實際體驗。這正好彌補了財務管理教學中的缺陷,實現了教學與實踐的結合,是實現財務管理專業培養目標的一種有效教學手段。
2 ERP沙盤模擬教學的特色
2.1 ERP沙盤模擬教學是一種“體驗式”教學
ERP沙盤模擬教學給學生提供了一種實戰仿真,是一種體驗式學習方式。它通過直觀的企業經營沙盤來模擬企業運行狀況,注重實戰技能的傳授,強調演練與實踐,讓學生站在企業決策者的位置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真正感受市場競爭的激烈與殘酷,體驗承擔經營風險與責任,從而在各種決策成功和失敗的親身體驗中,學習并運用財務管理知識,感受管理的真諦,全面提高學生經營管理的素質和能力。這種體驗式教學模式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彌補了課堂教學和案例教學的不足。
2.2 ERP沙盤模擬教學是一種綜合訓練
ERP沙盤模擬教學濃縮了企業若干年的經營,在實驗中,學生會遇到企業經營中經常出現的各種典型問題,這幾乎涵蓋了企業運營的所有關鍵環節:戰略規劃、資金籌集、市場營銷、產品研發、生產力規劃、物資采購、財務核算與分析、團隊溝通與建設等各個方面,實驗中所運用到的知識涉及經濟學、會計學、財務管理、生產管理、市場營銷、信息管理等課程,克服了以往單科課程比較突出、內容充實,但各科之間聯系比較薄弱的缺點。學生通過實驗,將獨立、混亂的理論知識有序化和系統化,真正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而提高其綜合素質。
2.3 ERP沙盤模擬教學能寓教于樂
一般以理論為主的企業管理類課程如財務管理、財務分析等課程都比較枯燥無味,即使在教學中引入一些案例,但始終擺脫不了以教師為主導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被真正調動起來。ERP沙盤模擬教學則具有競賽性,讓學生親身參與其中,以一種接近于游戲的方式模擬企業的資源運作活動,將紛繁復雜、抽象難懂的經營管理理論融入到生動有趣的教學體驗中,真正做到寓教于樂,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3 ERP沙盤模擬教學在財務管理實踐教學中的優勢
3.1 ERP沙盤模擬教學具有創新性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企業戰略管理;教學改革
一、引言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始終扮演“傳道授業”的角色。這種以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模式有諸多優點:能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可以系統地傳授學科知識,方便師生情感交流,有助于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投資成本也較低。但這種教學模式也有不少缺點:以教師和教材為中心,以板書授課為主,重規范、輕創新;教師和學生的視野不夠開闊,知識面狹窄,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受到限制等。
20世紀20年代,美國哈佛商學院的克里斯托弗?哥倫布?蘭代爾提出了案例教學法。這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方法,重視理論知識的實踐應用和師生之間的互動,可在發揮傳統教學優勢的同時,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我國案例教學法應用研究進展
案例教學法經過近百年的發展,由最初應用于法學教育領域,到廣泛應用于社會學、理學、工學、醫學、 經濟學、管理學等教育領域當中,現已成為一種深受師生歡迎的教學方法。在我國,案例教學法起步較晚,1980年以后才得到初步推廣。趙海燕等開展了對案例教學法在農業經濟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在案例教學法實施過程中,充分運用了多媒體教學手段,重視教師在討論過程中的導向作用,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王洪巨等對案例教學法在內科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證明了其在教學過程中對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和探索學習能力具有顯著作用。余成躍將案例教學法運用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使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效性得到了增強,教學效果有了顯著提高。馬池香等將案例教學法運用于安全管理學的教學當中,證明在安全管理學中開展案例教學法具有重要意義。
三、案例教學法在企業戰略管理中的應用
企業戰略管理特別強調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更好地實踐。這就要求該學科的教學應當面向企業、聯系實際、注重實踐,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向對現實的思考,善于分析與解決企業管理問題。同時,根據現代教育理念,企業戰略管理課程的功能應該從純粹的知識傳授向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轉變,既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又尊重學生自主探究和獨立思考的權力。而案例教學法能夠讓學生感受到理論知識在實踐中的應用效果,從而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筆者結合自己在企業戰略管理教學過程中的經驗,總結了案例報告、案例討論、案例分析、案例總結、聯系理論的五步案例教學法。
1.案例報告。在上一次課程結束的時候,向學生布置下節課的案例報告,其中具體案例可以由學生自主選擇,教師只確定主題方向,報告主題一般為該次課的教學內容。同時,讓學生建立“從自身管理開始”的理念,并結合自身經歷進行報告。
2.案例討論。在學生報告完成后,進行分組討論。一般情況是課程開始的第一次課,便把學生分組,以后討論時即可由未報告小組向報告小組提問、探討、分析。這個過程要注重學生自主討論,教師只起引導作用,切不可過多地發表個人見解。
3.案例分析。在學術分組討論案例結束后,教師根據學生討論的觀點、存在的疑問等,結合案例本身進行深入分析。比如在“蘋果公司核心競爭能力”的案例中,可指出蘋果公司“在客戶意識到自己的未來需求前,便創造出相應產品”的能力,從而可以引導消費。
4.案例總結。在案例分析結束后,教師要對該案例報告、討論和分析中的主要觀點進行總結,以便學生清晰地了解該案例教學應該掌握的知識。
5.聯系理論。案例教學本身比較注重理論知識的實踐應用,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注重能力培養。在以上步驟都結束后,一定要聯系理論,回到理論知識本身,確保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四、總結
本文總結了案例教學法在我國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并在此基礎上結合教學經驗,探討了在企業戰略管理課程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的五個步驟,以期實現“教”與“學”、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自主學習與能力培養的融合。
參考文獻:
[1]黃錫荃,李惠明,金伯欣. 水文學[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2]郭德紅. 案例教學:歷史本質和發展趨勢[J]. 高等理科教育,2008(1):22-24.
[3]孫昌. 案例教學法及其應用進展[J]. 山東工業技術,2016(5):276-277.
[4]趙海燕,何忠偉,韓寶平. 案例教學法在農業經濟教學中的應用[J]. 教育探索, 2013(8):45-46.
[5]洪巨,陳曉輝,周煥. 案例教學法在內科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 蚌埠醫學院學報, 2012,37(2):224-225.
[6]余成躍. 淺談案例教學法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運用[J]. 教育探索, 2011(3):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