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社會關系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儒學;社會思想:社會學
近年來社會各界普遍開始重新關注曾在中國占有顯學地位的儒家思想與學說。儒家學說代表人物眾多,內容紛繁蕪雜,很難用較為簡短的語言概括其全部內容及精神。從另一個角度而言,這昭示著儒學有著其他學說難以企及的巨大彈性,因此今人對其的評價亦可有廣闊的操作空間。
儒學包含豐富的社會思想,大陸學界對儒學的認識中,亦有從構建中國學術譜系的企劃出發,將儒學中某些因素,作為西方社會科學中某些學科的中國樣本這一趨勢。例如,將儒學中的統治技術和國家治理思想視為中國古代的政治學,將儒學中的社會思想與社會學說視為中國古代的社會學(彭立榮,2003),等等。此中涉及的關鍵問題是如何看待東西方不同發展路徑條件下知識與學說的形成與性質。
一、關于社會學發生學意義的不同認識
社會學作為關于社會運行和發展的專門知識的理論體系出現在十九世紀的歐洲,種種社會問題促使社會思想家和哲學家進行深入思考:同時,社會學的出現更是人類對社會及其本質的認識逐步深化的結果。在其正式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之前,它的許多思想觀點一直被包含在歷史哲學、政治學、經濟學和空想社會主義等學說、理論之中,以社會哲學的形式存在(賈春增,2000)。
在西方,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出現的社會學經歷了從社會哲學到社會學的漫長轉變過程。古希臘哲學中的社會思想以及文藝復興以來的社會哲學思想,對社會學的逐漸形成起到了重要的理論積淀作用。特別是文藝復興以來自然科學的發展對社會學的產生同樣起到重要作用,自然科學在很大程度上是社會科學理論發展的前提,其成果反映在哲學思想(從思辨的層次)上,通過哲學思想又直接影響到社會科學。因此社會學得以產生和發展,乃是長期存在的各種社會哲學思想演化的結果。
一些學者認為上述解釋固然合理,但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各種文化體系均有各自不同的知識與學科發展路徑。人類對自身群體進行的研究早已有之,并形成了多種類型的社會思想與社會學說。就中國情況而言,由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包含著對人類社會和人際關系等內容的研究;這一類有關人類社會的理論與學說,不可否認其具有社會學性質。因此,儒家學說(或稱儒文化)就是一種以文化的形態出現,以規范人在社會中的行為為根本特征和對社會進行整合、治理為根本任務的關于社會的理論與學說,即為古代中國的社會學。
持有上述觀點的學者認為,古代中國無社會、社會學之名,且對社會事實的研究與討論亦不可能上升到近代細致分工的學科之水平,因此不能企望儒家學說創始人孔子及其繼承者使用今天的學術概念,更無法企望其思想與學說完全符合近代學術規范i今人對此類歷史上的思想、學說與理論的審視與界定,不應僅從其具有的概念與范疇出發,更重要的是需注重其研究對象、研究內容,檢討其理論體系是否形成并成熟,其理論深度與社會功能處于何等程度。因此對儒家學說而言,審視其蘊含的具體內容,是對其進行定位與“正名”先決條件。
二、儒家學說的兩大主題
在上述觀點的支持下,不妨從儒家思想的主題入手,梳理其中蘊含的社會學意義。儒家學說的核心為兩大主題,即“禮”與“仁”,以此為核心儒家學說首先具有突出的倫理社會學性質與功能,同時兼具政治社會學意義。
作為一種規范系統,禮的形成適應了社會生活的客觀需要,孔子認為禮對維護傳統社會的和諧與穩定起到正面的促進作用故對其極為重視(苗潤田,2002)。《廣雅》;“祉,髓也”,禮具有使人彼此結為一體的功能(王處輝,2002),成為維系社會的紐帶。與此相關,儒家學說對家庭的關注亦是由于對禮的維護,體現了其在家庭社會學范疇的理論已處于高度系統化程度,這種角色要求實際上同樣是一種具有強大約束力的社會規范。
推而廣之,家國同構。治家與治國被聯系到一起,孔子引用《尚書》“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認為在家庭倫理問題上持正確態度才具有參與政治的資格,主張從政者首先應當是全民道德方面的表率(彭立榮,2003):因此儒家政治思想對統治類型的期望和韋伯的“個人魅力統治”有著驚人相似。這種統治的基礎是統治者的個人魅力,其才能可表現在倫理、英雄行為或宗教方面(L.A.科瑟,1990),在統治者所具有超凡的個人魅力與才能中,倫理道德標準是關鍵因素,“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論語》“為政”篇)。
在闡發“禮”主題的同時孔子提出“仁”主題,為禮畫龍點睛。“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論語》“顏淵”篇)。孔子認為仁是禮的內心,禮是仁的表達形式;仁是內心的深情厚意,由此而求表達,于是有禮樂(王處輝,2002)。在處理人際關系方面,仁表現為人與人之間的互愛、互敬的交往倫理;同時,仁應當成為為人處世的準則,是“君子”必須具備的品質,“君子去仁,惡乎成名?”(《論語》“里仁”篇)
推及政治領域,孔子的“仁”被發展為孟子的“仁政”,涉及統治者的政治合法性來源。先秦諸子學說中,儒家最關注政治合法性問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孟子》“公孫丑上”篇)。馮友蘭指出:“蓋王、霸,乃孟子政治理想中二種不同的政治。中國后來之政治哲學,皆將政治分為此二種。王者之一切制作設施,均系為民,故民皆悅而從之:霸者則惟以武力征服人強使從己。”(馮友蘭,2000)王道政治就是仁政。所以孟子得出這樣的結論:“以德行仁者王。”(《孟子》“公孫丑上”篇)
綜上所述,儒家思想的兩大主題具有豐富的社會學思想,其中所闡發的一系列分析與解釋在很大程度上接近近代社會學理論的研究路徑。
三、儒學社會思想、儒學社會學思想,古代中國社會學三者之間的關系
在孔子等儒家代表人物的思想中社會思想占有不容忽視的重要地位,因此在社會學教學的主干課程——中國社會思想史中,這一部分會被著重討論。儒家思想存在著近代社會學中某些分支的研究內容與理論假設,那么我們是否可以據此認為,儒家學說就是古代中國的社會學呢?筆者個人認為在西方學術規范主導的當代學術領域,我們不應該輕易下這樣的結論。近代科學起源于西方,包括社會學在內的一系列社會科學,在其漫長的學科發展歷程中已形成了一套完整嚴謹的規范體系,這與東方學界長期以來形成的注重形象思維、具有高度抽象性的治學方式有著本質的不同,二者存在著體系的差異,因此用西方近代學術體系中的語言概括、界定古代中國的思想與學說,未嘗不具枘鑿之嫌。
在社會學中國化的過程中,汲取中國古代社會思想中的因素并賦予其社會學意義,是當代社會學工作者必須面對的課題;同時,在梳理中國古代社會思想時,采取科學、嚴謹的態度更不容忽視。正如馮友蘭先生認為,中國古代有哲學思想而無哲學;我們或可認為,儒家學說中包含的社會思想,有些已具備近代學科意義上社會學思想的雛形,但我們不能武斷地承認儒家學說中的社會思想就是古代中國的社會學。
參考文獻:
[1]王處輝,《中國社會思想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2]彭立榮《儒文化社會學》,人民出版社,2003
[3]苗潤田,《解構與傳承一一孔子、儒學及其現代價值研究》,齊魯書社,2002
[4]賈春增,《外國社會學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5]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遼寧教育出版社,2001
SIMG主要立足于對地理空間的多粒度劃分,其核心思想是按照不同的網格大小將一定范圍的地理空間劃分為不同粗細層次的網格,上下層次的網格在空間范圍上具有涵蓋關系。用多級網格實現對城市部件、事件和服務的精細化描述和組織,有利于信息的快速檢索和分析。在城市社會服務管理中實施多級網格化管理,可以將城市社會服務管理對象劃分在基于社區邊界基礎之上的更細的網格中,對網格中的人、房、物、事、組織等進行數據采集和存儲,并建立元數據之間的共享和交換機制,實現自然人(或法人)-房屋的網格化,以及人-房屋-單位(或組織)的三庫一體化,用更精細的單元網格定位社會事務,滿足快速響應的需求;用人、房、單位(或組織)等實體和社會服務的高度共享來實現服務管理各環節的信息對稱,滿足問題客觀描述和快速解決的需求,促進社會服務管理效能的提升。城市社會服務管理單元網格的合理劃分,有利于更快速、準確地定位社會服務管理對象。單元網格的劃分可遵循以下原則:以城市中的行政境界和道路、河流、公共綠地等自然地理布局為邊界來劃分單元網格;單元網格的邊界不應穿越建筑物以及部件等管理對象,且各單元網格內管理對象的數量應大致均衡;相鄰單元網格之間應無縫拼接。其優勢在于:①將各級行政區劃納入社會服務管理網格級別當中,使得各級網格的空間范圍與各級管理部門以及現有的地理數據、統計數據相對應,有利于社會服務管理工作的部署和開展。②考慮到社會服務管理對象大多被自然地理布局相互隔開,以自然地理布局為邊界來劃分網格可以兼顧到管理對象的空間分布,同時也維持了社會服務管理對象的完整性。③網格邊界可以與大多數歷史數據資料無縫融合,有利于地理數據和管理對象的變化檢測和趨勢分析。④保持各單元網格內管理對象的數量基本均衡,方便管理人員部署。根據城市社會服務管理實際需求和劃分原則,本文按照市-市區行政區劃-街道-社區-單元網格進行網格的劃分,即在社區邊界基礎上繼續細分形成單元網格。本文設計的城市社會服務管理單元網格代碼由14位數字組成,依次為6位市區行政區劃代碼、3位街道代碼、3位社區代碼和2位單元網格順序碼。
2網格化社會服務管理系統設計
2.1服務架構
基于SIMG的城市網格化社會服務管理系統的整體架構可分為4個層級。由網格數據、基礎地理數據、實景影像數據、社會服務數據、社會管理數據、視頻數據等組成數據層,統一進行網格化編碼,運用WebServices技術將多源數據與服務資源有效聚合,為城市社會服務管理系統上層應用提供服務。
2.2功能設計
城市網格化社會服務管理系統的核心功能主要包括:
1)提供對多級網格的管理,并基于多級網格進行精細化查詢與定位。
2)提供各類社會服務管理問題的全程透明化管理。
3)集成視頻監控、可量測實景影像和電子地圖等信息,實現社會服務管理的動靜結合。
4)提供各類社會服務管理過程的考核評估管理。
2.3數據庫設計
基于SIMG的城市網格化社會服務管理系統數據庫主要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1)網格數據。網格數據包括單元網格數據、專業網格數據和責任網格數據等。以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圖劃分市-市區行政區劃-街道-社區-單元網格5級網格,記錄網格代碼和其他屬性信息。針對社會服務管理需要,在參照單元網格的基礎上對城市區域進行劃分,形成專業網格。每個網格管理員負責的單元網格集合形成責任網格。
2)人口數據。按照社會服務管理的需求,對城市中的實有人口記錄自然人的完整生命周期數據,其中包括出生、就業、住房、婚姻、社保、醫療等方面的信息,以此來實現城市社會服務管理中自然人的生命周期全程信息管理。
3)法人單位數據。對市區范圍內的法人單位進行普查,普查內容主要包括單位名稱、組織機構代碼、單位地址、基本狀態等信息,并記錄法人單位信息和房屋、單位所屬自然人之間的關系。
4)房屋數據。對市區所有房屋進行普查,記錄房屋坐落位置、層數、建筑面積、房屋用途等物理性質以及房屋所有權人等內容,實現房屋信息與自然人、法人數據的關聯。
5)城市管理數據。普查城市部件和城市事件數據,對其進行統一分類和編碼,同時記錄其空間位置、名稱、主管部門、所在單元網格、狀態等屬性信息。
6)社會服務數據。統計社會服務相關數據,同時記錄無償或有償參與網格內社會服務管理的社會組織和志愿者信息,為社區民眾提供更好的服務。
7)社會管理事件數據。將社會服務管理的事件進行統一分類和編碼,同時存儲事件的基本屬性項,如事件名稱、主管部門、事發位置、所在單元網格、事件描述等屬性信息。
8)視頻數據。分布在城市公共場所的監控攝像頭采集到的視頻數據為視頻巡航立案提供服務,實現對城市社會服務管理問題的全方位、全時段的可視化監管。
9)基礎地理數據和可量測實景影像。城市網格化社會服務管理所使用的基礎地理數據主要是城市基本大比例尺地形圖,可量測實景影像主要是從城市街區主干道和重要的次干道連續采集得到,覆蓋部件的普查區域。二者主要是進行各種部件、事件等管理對象的快速定位,以及基礎地理要素的瀏覽和簡單查詢。
2.4社會服務管理流程再造
網格化城市社會服務管理的主要運行流程如下:
1)在網格層級,以網格員巡查處理為主,同時注重發揮居民自治作用,盡量將問題在網格之中協調解決,網格層級不能解決的再上報到社區網格管理站。網格員對其權屬內的網格進行巡視管理,負責社會服務管理數據的采集更新,或對問題進行現場核實取證,對專業部門的處理情況進行復核確認和向群眾反饋。網格員隊伍由社區網格員(可以是社區群干和專干等)和專業網格員(可以是城管網格員、工商網格員和食藥監網格員等)組成。專業網格員和社區網格員交替行使發現職能和核查職能,從而在各級監管中心的指揮下,構建專業網格員和社區網格員上下協同的工作機制。
2)城市社會服務管理問題的監管由市網格化監督指揮中心、區網格化監督指揮中心、街道網格管理中心和社區網格管理站四級負責,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逐級下放。監管中心接收上報或舉報的社會服務管理問題,本中心層級不能解決的問題將上報至上級中心處理;負責對社會服務管理問題的指揮協調和管理決策,對有關職能部門和責任人履行職責的情況進行監督和評價。
3)各相關專業部門按照監管中心的指揮管理,依據工作的具體流程和規范,處理本部門負責的社會服務管理問題,并向監管中心及時反饋處理結果。通過此流程,基于多級網格的城市社會服務管理系統將發現登記、指揮派遣、處置反饋、任務核查、評價考核、結單歸檔等社會事件處理6個環節緊密關聯起來,實現網格員隊伍、各級監管中心、各專業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和協同工作,健全對社會服務管理問題的發現機制、監管機制和核查機制,加強對城市社會事務的精細化透明監管,提高城市社會服務管理部門與公眾上下雙向溝通的效率和群眾對政府工作的滿意度。
3網格化社會服務管理系統運行實例
下面以武漢市東西湖區社會服務管理中的典型實例,展示基于SIMG的城市網格化社會服務管理系統的特色。民眾有社會問題需要反映時,經其所在的社會服務管理網格的網格管理員使用“社管通”或社區服務終端向社會服務管理平臺提交問題,由相關專業部門、社會組織或公眾等參與處理,最后將問題處置結果反饋給最初反映問題的市民,從而促進社會服務管理主體多元化發展,實現網格、人員和問題歸屬部門之間的信息關聯,為社會服務管理提供了新模式。系統實現了可量測實景影像、視頻監控與電子地圖的聯動,加強對網格中的人、房、物、事、組織等社會服務管理對象的動態管理,利用人、房、單位(或組織)等實體的高度關聯和社會服務的高度共享來實現社會服務管理過程中各個環節的信息對稱,滿足社會服務管理問題客觀描述和快速解決的需求。展示了可量測實景影像與電子地圖聯動的實例,可以清晰地顯示事件所處的地理位置、街道實景和屬性信息。此外,系統還實現了服務于民政管理的應用專題分析。以社會保障分析為例,利用網格化人口數據,可匯總東西湖區各年齡段的人口數量,進行社會老齡化分析,獲得該區人口的老齡化率。統計處于空巢、殘疾、低保等狀況的老齡人口分布,在更精細的層次上把握全區老人的生活狀況,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部署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撐。通過社會保障分析功能,確定社會保障覆蓋范圍和社區老人關愛幫扶中各項服務所占比例,為推進社會養老和社區服務體系建設提供決策支持。
4結語
關鍵詞:大眾傳媒;廣告;認知發展;自我認同;社會化;社會文化
一研究背景:
隨著大眾傳媒的日益發展,廣告對于人日常生活已經呈現出輻射式的滲透。在全球化資本運作下的經濟發展速度已經遠超過文化的進步水平,廣告作為市場營銷的手段,卻在社會文化領域占有一席之地。人在文化習得中受到了廣告的侵染,會如何折射在在價值觀、行為習慣和其他方面上,我們需要結合這些具體的影響來趨利避害,這樣有利于廣告自身的良性發展,有利于人在社會化過程中身處一個更為健康的環境,也有利于社會經濟領域和文化領域更為緊密的交融和社會體系的穩定發展。
二、文獻綜述:
(一)概念界定
廣告在我國辭海中的定義“向公眾廣告介紹商品、報道服務內容或文娛節目等的一種宣傳方式。一般通過報刊、電臺、電視臺、招貼、電影、幻燈、櫥窗布置、商品陳列等形式進行”、“就商業廣告自身而言,它既是一種經濟行為,又是一種傳播行為,不僅受一定的思想支配,還必然體現出一定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它通過商業信息的傳播,直接作用于人的消費行為,又總與某種生活觀念相聯系。這又構成了商業廣告意識形態性的重要內涵。”
(二)研究現狀
國內對于廣告的社會學研究在很早就出現了,《論廣告傳播的社會化功能》在1999年就已經發表。作者提出,廣告作為一種文化形式,向公眾傳播有關價值觀念、生活理念,影響和改變社會生活方式,并不斷地向受眾傳遞有關新的生活方式的信息,還著重強調了廣告對社會化的負面功能,容易對大眾造成誤導并傳達一種崇洋的錯誤觀念,
三、研究設計
雖然人的初級社會化主要是在家庭中進行的,但家庭并不是封閉的單位,兒童在家庭中可接受的來自外部的信息量不容小覷,再加上兒童自身的特點,兒童在初級社會化的過程中,就像一張白紙,極其容易接納環境中的信息并加以學習和內化,并且對信息的內容通常不會過濾和選擇。而廣告出于其商業目的,往往會采用多種多樣的方式來吸引受眾的注意力,具有一定的重復性和夸張的效果,以便于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通過獨特的圖像、聲音等給觀眾最大限度的感官刺激,最終達到對產品的展示和宣傳效果。廣告的這種特質對于正處于社會化中的兒童、青少年的影響甚至會超越電視節目或互聯網上其他非廣告內容的影響。
可以按照產品的類別把商業廣告對兒童和青少年的影響分為兩種;即面向成人的廣告對兒童的影響和面向未成年人的廣告對兒童的影響。原因是雖然說在特定的兒童頻道會相應地播放針對兒童的廣告,但這種內容的對應是沒有絕對限制的,所以說以電視廣告為例,兒童在觀看電視節目時,瀏覽到哪類的廣告是不可控的,兩種情況是同時存在的。
(一)經濟屬性
少年兒童雖然不具備經濟來源,但他們占據的家庭消費的比例是很高的,所以在商品市場中是相當有利可圖的一類人群。比如中國現階段處于大部分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的狀態中,家長對于獨生子女的態度普遍相同,一種成分是家長存在著對孩子過分嬌生慣養的心態,另一種成分則是家長極度的望子成龍的心態,再加上大部分家庭相對于家長童年時期大幅度優渥的經濟條件,這就造成了家長對孩子盲目的、大量的在生活、教育等方面上的經濟投入。甚至有一些家長雖然不具備足夠的經濟能力但為了能夠滿足孩子的要求而做出了超負荷的消費,這種消費打破了一個家庭的經濟平衡并使其陷入某種困境。商人抓住了兒童好奇的天性和家長對下一代的期望與寵愛的心理來謀取額外的利益,造成了一個家庭不必要的經濟支出。
(二)文化屬性
廣告中性別角色的定位會內化到人的人格中,雖然這種潛移默化的內化是對所有年齡段的人都適用的,但作用到兒童身上對其影響的程度會比較大,而對于對性別角色方面的理解比較成熟的已經社會化了的成人來說,造成的改變比較小。但反過來說,廣告的任何設計、內容、形式都是根據社會和人的需要應運而生并時刻變化的。如果這種效應被直接作用到兒童、青少年身上,難免會產生一種誤導和其他的負面影響。
四小結
1.1規范社會保險信息化工作流程
鐵路企業社會保險管理處是全局各項社會保險業務管理的職能部門,要將規范工作流程納入到重點工作中來。首先,要將處理環節一致的業務進行合并,對同一類業務不同處理環節的分類處理,做到既減少不必要的重復勞動,又堅持業務辦理過程無錯漏。其次,就是要對整個操作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制定明確的順序,使其緊緊相扣,互相銜接、互相制約,形成完整的辦事程序。最后,要規定嚴格的管理權限,將所有經辦人員的管理職責和業務范圍進行嚴格、詳細的規范和界定,并對信息系統中各崗位的操作權限進行嚴格限定,避免出現推諉扯皮和越權辦事的情況。
1.2加快推進鐵路企業職工數據庫建設
為了提高企業數據建設的準確性,企業必須要建立基層單位與鐵路企業統一使用的數據庫,通過權限分配,各單位用戶在賦予的權限范圍內對數據進行一個預操作記錄,只有在鐵路企業審核批準后才能對數據庫進行修改、補充和維護。同時要將各險種納入同一數據庫管理,將各險種的數據進行匹配,建立包括各險種信息數據的全險數據庫,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數據的集中統一管理,避免重復勞動,提高信息共享程度和信息的準確性。
1.3創辦專業化網絡平臺
為了促進鐵路企業社會保險的規范化管理,企業還應該創建專門的社保網絡信息平臺,規范網絡平臺的業務流程。首先,要規范網絡信息平臺的管理權限,明確社保處管理人員的崗位責任,避免其他人員進行違規操作,提高網絡信息平臺管理的安全性。其次,還應規范網絡信息平臺的業務流程,參保人員在網絡信息平臺上提交入保申請,再由社保管理部門進行審核和辦理,申報成功后社保管理部門再將審核結果反饋給基層單位和申報人員,從而節省了社保申請和審核的時間,還能補充企業的數據資源庫,提高社保管理工作效率。
1.4加強職工資料信息的系統管理
社會保險作為參保職工年老、失業、患病、工傷、生育是基本生活的一種保障,與職工的一生息息相關。因此,進行社保信息系統建設,就必須要將這些記錄內容納入系統管理中,也就是說我們不僅要進行各項社保業務經辦,同時也要將經辦的相關信息記錄下來,形成數據日志,做到對歷史內容的記錄延續,并且逐步形成完善、齊全的社保電子檔案,以備歷史查詢和決策者參閱。
2結語
從整體上來看,社會保險檔案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大的發展,然而道路是曲折的,工作過程當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問題。
(一)管理制度不夠完善的問題從當前社會保險檔案管理的現狀來看,社會保險檔案管理缺乏統一的社會保險檔案管理制度,許多工作處在混亂、無序當中。社會保險檔案管理在制度上的缺陷,極易造成社會保險文件材料收集不全,丟失、涂改、損毀社會保險檔案的現象時有發生,使群眾對社會保險檔案管理產生不信任的心理。
(二)工作條件差的問題社會保險檔案管理在社會保險工作中不受重視的地位,造成社會保險檔案管理工作的辦公環境較差,各地的社會保險檔案管理辦事處經常出現經費不足、場地不夠等問題。這給社會保險檔案管理工作帶來極大的不便,也給檔案的保管帶來安全隱患。檔案管理工作中出現的材料易丟失、毀損等狀況在這種環境下出現得更為頻繁。
二、加強社會保險檔案管理信息化的對策
(一)完善社會保險檔案管理制度社會保險檔案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制度上存在缺陷。因此,為了從根源上解決社會保險檔案管理中的問題,就必須完善管理制度,優化資源、整合資源,使社會保險檔案管理在統一的制度管理下有序進行,從而改變社會保險檔案經常被涂改、損毀的情況。
(二)有效利用網絡多媒體技術信息化社會就是因為網絡多媒體技術的發展而形成的。因此,要實現社會保險檔案管理的信息化,就要充分利用網絡多媒體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辦公條件不夠理想的情況下,檔案管理的信息化可以降低辦公條件帶來的不利影響。比如:在檔案信息安全方面,運用信息化的技術來保管檔案就比傳統的保管方式要安全得多,并且占用的空間也是虛擬的,不必要求實地上的大空間來存放紙質檔案。當今社會電視、廣播等信息傳播工具,以及微博、微信、論壇等網絡信息交流渠道,為實現信息的交互性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所以,也可以利用這些平臺來加強社會保險檔案管理的信息交互性,使群眾能夠得到最新的資訊,同時群眾的心聲也能夠在交流中得到積極的回應。
(三)建立社會保險檔案管理信息數據庫社會保險檔案管理具有工作量大、內容多、關系復雜、管理難等特點,據研究表明,建立社會保險檔案管理信息數據庫有利于提高檔案管理的有效性。建立社會保險檔案管理信息數據庫即為將被保險人或被保險單位的信息納入個人專屬的數據庫,實行對應性很強的信息管理。比如,將被保險人的姓名、性別、出生日期、身份證號等信息集合起來,建立一個專屬于被保險人的數據庫,這樣,在管理社會保險檔案的時候就可以快速準確的定位并找到相應的資料信息。
三、結語
一、政治資源及其配置
盡管中西方學者對政治資源的概念有不同的表述,[⑤]但就其內涵和外延而言并無實質性的不同,即都認為政治資源本質上是政治行為主體實現政治利益的工具,是政治系統正常運行的基礎。道理很簡單,由于利益是“基于一定生產基礎上獲得了社會內容和特性的需要”,只有在社會中借助一定的工具才能實現。政治資源的手段性和“可用于影響他人行為”的潛力,使政治資源天然地成為人們獲取政治利益的工具,也成為政治系統維持的基礎。
政治資源作為一種工具,本身沒有價值傾向。但是政治資源存在一定的目的指向,當它被政治行為主體運用于不同的政治目的時,就具備了不同的價值傾向。政治資源的價值傾向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變化,因為在不同的歷史階段,社會需求的內容和性質不同,政治資源所涵蓋的內容不同,政治行為主體的目的指向也不同。就我國現階段而言,政治資源的主導價值必須與“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這一和諧社會的基本價值訴求相契合,其前提和基礎是政治資源的公平配置,而政治資源配置的公平程度取決于政治資源配置的機制,包括政府、市場和社會三個配置體系。
恩格斯指出:“辯證法在考察事物及其在頭腦中的反映時,本質上是從它們的聯系、它們的連結、它們的運動、它們的產生和消失方面去考察。”[2]
政府配置體系[⑥]的核心結構是權力結構,其主要方面是中央和地方關系。我國是單一制中央集權制國家。“在中央和地方的關系上,憲法確定兩個原則,一是確保中央政府的統一領導,堅持地方服從中央,下級服從上級;二是在中央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地方的積極性和創造性。”[3]在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不同的經濟背景下,這兩個原則的重要性和優先性存在著差異,決定了政治資源配置的內容和方式也存在不同。
計劃經濟體制下強調中央政府的統一領導,政治資源配置幾乎完全依賴于政府,特別是中央政府。這一時期,中央政府運用行政手段將全國的資源集中于中央,由中央制定全國統一的計劃以決定資源的配置,然后以指標的形式按部門、按地區加以分解,用指令方式層層下達到基層,由基層政府執行。地方政府沒有政治資源配置權,掌握的政治資源也十分有限,僅僅滿足于實現中央政府的指令。同時,由于國家的工業化戰略,一是在政治資源的獲取方面,政府從農村汲取資源用于工業發展和城市建設,資源由農村不斷流向城市;二是在政治資源的配置上,實行城市和鄉村兩種體制。比如,在國家財政的大力支持下,城鎮逐步建立了社會保障、社會救濟、社會福利“三位一體”的有效的社會保障體系,但在農村地區社會保障體系仍很薄弱甚至是空白。體制的障礙使政治資源的配置更加不公平,造成了城鄉差距,這是政治資源不公平配置的第一個方面。由于發展的鎖定效應,[⑦]這一差距不但沒有彌合而且日益擴大。
****以后,我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強調發揮地方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中央與地方的權力關系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這一時期的分權與計劃經濟時代的分權有著本質的不同,它不僅僅是行政性分權,而且更是經濟性分權。”[4]地方政府獲得極大的經濟管理權,也獲得了發展地方經濟和社會事務的相對獨立的自。由此,地方政府掌握的政治資源不斷增加,政治資源的配置權限也日益擴張,政治資源的配置方式逐漸由中央集聚統一分配式向地方自主裁量擴散式轉變。而且由于政治利益的驅動,地方政府發展經濟的欲望日趨強烈,地方政府之間的經濟競爭不斷加劇,地方政府擁有的政治資源及配置權限遠遠超過了與其權責配置相一致的限度。中央政府的財力下降,宏觀調控職能無法發揮,而且又缺乏對地方政府有效監管機制,中央與地方政府關系逐步失衡,影響了政治資源配置的公平。
1992年實行市場經濟之后,特別是實行分稅制以來,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又出現了新的格局。分稅制逐步提高了中央級財政收入占全部稅收收入的比重,明確了穩定的事權范圍和稅收體系,中央重新集聚政治資源。這一次政治資源的集聚不同于計劃經濟時期,因為80年代鼓勵地方政府之間經濟競爭的做法以慣性在延續。由于改革理念[⑧]和政策傾斜[⑨]的影響,政治資源、發展機會不斷向東部沿海地區傾斜,而且由于市場經濟的“馬太效應”,政治資源配置的區域差距不斷擴大。一方面,地方政府的自利性造成了其在追求社會公平時制度創新動力不足,這引起了政治資源的不公平配置。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為了實現政府目標而為本地企業爭利。”[5]這形成了地方政府和企業之間的分利聯盟,市場體制中的政治資源更多的流向地方政府和受地方政府庇護的企業。在政府配置體系的主導下,政治資源配置的不公平又呈現出兩個方面:一是政治資源配置的區域差距日益擴大;二是財富向政府及其庇護的企業集中,表現為政府財政收入和公司盈利的超常增長和弱勢群體的不斷擴大,導致貧富差距日益拉大。
英國經濟學家博蘭尼指出:中國的市場經濟是鑲嵌在中央和地方層級權力結構中的。[⑩]因此,市場經濟在政治資源配置中的協調作用受政府、政策、體制的約束。市場經濟的興起和個人產權的確立,培育了獨立的經濟主體,增強了人民的權利意識;市場競爭和優勝劣汰的規律,完善了市場競爭程序,使競爭意識深入人心,市場在政治資源配置中的協調作用逐漸顯現。
“中國公民社會正隨著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的發展而迅速崛起,并且對中國的政治生活、經濟生活和社會生活產生日益重要的影響。”[6]社會配置體系可以約束政治資源的不公平配置,這要求將權力逐步下放給社會[11],把權利真正賦予給人民。政治資源的不公平配置直接受害者是公民,公民有強烈的公平訴求,因此政治資源的公平配置需要以公民為主體的社會約束。但是,目前公民權利無法有效保障,群眾缺乏控制政府的有效手段;公民社會剛剛興起,民間組織的力量弱小分散、發展很不平衡,無力對政治資源的不公平配置產生有效的約束。
上述可見,以政府為主導的政治資源配置體系,缺乏市場體系的協調和社會體系的約束,政治資源的不公平配置日益強烈,主要呈現三種趨勢:農村日益貧困,城鄉差距不斷擴大;資本向東部地區集聚,區域差距不斷擴大;財富逐漸向少部分人集中,貧富差距不斷擴大。
二、政治資源的不公平配置導致社會的斷裂
政治資源的不公平配置造成了社會中的三大差距。這三大差距同時存在,交互作用,形成一種破壞力導致了社會的斷裂。[12]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城鄉差距不斷擴大造成了城市與鄉村的斷裂
我國正在有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轉變。“現在需要考慮的問題是,如果一個社會不能夠順利實現這種轉變,將會是一種什么樣的情形。從目前中國的情況來看,如果不能夠順利的實現這種轉變,也將不會繼續保持一個以農村為主的社會,而會形成一個斷裂社會。”[7]城市與鄉村的斷裂主要表現在生產與價值兩個方面。
1、從生產角度而言,農業生產的重要性不斷降低,城市對農村的依賴程度日益減弱。在農村,以家庭聯產承包為基礎的農業小規模經營無法適應產業化生產,低下的生產力和落后的家庭經營只能維持簡單的生產循環,農民無法從農業生產中獲利。如果計算農民從事農業生產付出的機會成本,再考慮農業物資(比如化肥、農藥)價格的影響,農民投入的生產成本大于甚至遠遠大于其生產收益。于是,大量農村勞動力進城打工、大量土地拋荒。在城市,隨著現代化和城市化的不斷推進,城市開發、廠區建設等不斷蠶食農村和農民的生存空間:主要是土地資源和人力資源。計劃經濟時期,城市需要農村的糧食和資本用于工業建設和和城市發展,農業承擔著工業發展資本積累的任務,農業生產及農業社會對整個國民經濟有著重要的作用;市場經濟時期,城市只需要農業有限的土地和廉價的勞動力,大量耕地變成了工業用地、大量農民變成了農民工,農業生產和農村社會遭到破壞,農民日益邊緣化。
(2)就價值而言,進城務工的農民無法獲得身份認同和價值認同,不被城市社會所接納。工業化過程往往伴隨著農村勞動力和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但是由于我國戶籍制度的限制,農村人口進入城市往往帶有很多規定性的限制,比如須持有城市戶口登記機關的準遷證明、常住地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辦理遷出手續等。改革開放后,允許農村居民進城務工或經商,但農村居民仍然沒有在城市定居的權利,只是實行暫住證制度。暫住證制度在弱化城鄉間壁壘的同時,也強化了城市與農村戶口之間的隔離。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一些城市和地區(比如云南省)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取消“農業戶口”、“非農業戶口”的差別,統稱“居民戶”,但這只是從形式上試圖緩解城鄉之間的斷裂。就身份認同和價值認同方面來看,城鄉斷裂不斷加劇。從稱謂來看,進城務工農民被稱為“農民工”。“農民”代表的不是一種職業的差別,而是社會身份和社會地位的差別。進城務工的農民不但被排斥在主流勞動力市場之外,而且被排斥在城市的日常生活之外。他們的權利得不到制度的保障,身份得不到社會的認同,價值得不到城市的承認。他們雖然工作在城市,生活在城市,但始終游離在城市之外。
(二)區域差距不斷擴大造成了東部與中西部的斷裂
(三)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經濟總量和經濟實力大幅度提高;但同時區域發展差距卻出現了日益擴大的趨勢,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GDP總量和人均GDP分化加大,二是三次產業結構變化較大,三是可支配收入差距不斷擴大。[8]這種不平衡的區域發展趨勢在相互的交流與合作中表現出經濟發展特性的分離。由于經濟發展的鎖定效應,在市場空間二元結構中,東部地區經濟增長出現乘數式擴張,中西部地區在經濟格局中卻處于被動和依附狀態,很難擺脫落后局面。如果這一狀況始終得不到改觀,在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中會出現東部和中西部地區的斷裂[13]。
在經濟發展層面,東部和中西部地區間的經濟聯系出現削弱的傾向。改革開放初期,由于改革理念和政策傾斜,政治資源配置傾向于東部沿海地區,由于當時開放程度的限制,國家為了追求經濟發展的高速度,需要集中資本和資源用于區位環境和基礎條件更好的東部地區,中西部地區積極支持國家的發展戰略,在資本和資源集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改革開放初期,沒有中西部的支持,就沒有東部的優先發展。但是隨著開放程度的提高和市場化的推進,而且由于出口導向性戰略和東部巨大的市場潛能的影響,東部地區的貿易自由化程度和投資流入量逐年提高,在資金、生產、流通等各環節東部地區與國際市場的聯系愈加密切。“由于西部地區市場落后,投入要素更加稀缺,更加稀缺的投入要素與經濟增長收縮機制粘合在一起,西部地區經濟增長就會出現乘數式收縮。”[9]不但東部和西部地區的經濟差距不斷擴大,它們之間的經濟聯系也逐漸減弱,出現了斷裂的傾向。
就社會發展層面來講,這是經濟發展區域差距的結果,主要表現在可支配收入差距不斷拉大。據國家統計局資料,1992年,東部地區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中西部地區高30%;到2004年,已經比其他地區高出40%。[10]可支配收入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進而影響人們的社會滿意度和社會認同感。區域差距過于懸殊影響中西部地區人們的滿意度,同為一個國家的公民卻由于居住地不同而無法享受經濟發展的成果,他們的社會認同感會逐漸減弱,直接或間接影響社會穩定和社會和諧。
(四)貧富差距不斷擴大造成了社會各階層間的斷裂
社會學上通常采用經濟資源、權力資源和文化資源的擁有量指標來進行社會的階級階層劃分。[11]經濟資源、權力資源和文化資源都可以用來謀求政治利益,因此,它們本質上可以看作是政治資源的不同形態。也就是說政治資源的擁有量是社會階層劃分的標準。依據這一標準,劃分出了我國社會的十大階層[12]。這十大階層在勞動分工、權力等級、生產關系和制度分隔中處于不同的位置,影響了他們政治資源的擁有情況。
政治資源的擁有量決定了人們獲取政治利益(權力和權利)的能力,獲取政治利益的能力又影響人們獲取經濟利益的水平,獲取經濟利益的水平造成了人們個人收入的差別,個人收入的差別不斷擴大出現各階層之間的貧富差距。“貧富懸殊的背后是不同群體在表達和追求自己的能力上失衡的結果。”主要表現為各階層政治權利的失衡,也就是政治資源配置的不平等。
政治資源配置的不平等一般分為累積性不平等和彌散性不平等。根據羅伯特·達爾的論述:累積性不平等更多的出現在農業社會,但是“隨著收入和大眾消費的持續提高,技術、識字、教育、富裕和大眾傳播也進一步擴散”,農業社會逐步向工業社會過渡,“它們成了較少累積性、更為彌散性的了”。[14]而我國的情況卻與此不符。改革開放初,我國政治資源配置呈現彌散性不平等的趨勢,進入90年代特別是推行市場經濟以來,彌散性不平等的趨勢逐漸減弱,累積性不平等卻日益強化,呈現“較少彌散性,更為累積性”的特征。
改革開放初,在體制轉型的推動下政治資源不斷擴散,農民有了土地的使用權、公民有了自由經商的權利、基層政府和企業獲得了更多的經營自和可供支配的資源。社會的各部分雖然擁有的政治資源的性質不同,但是都可以利用自己擁有的政治資源為自己謀求相應的利益,政治資源配置呈現出彌散性不平等。進入90年代特別是推行市場經濟以來,彌散性不平等的趨勢逐漸減弱,累積性不平等卻日益強化。階層的分化造成了貧富差距,權利的失衡加劇了政治資源配置中的累積性不平等。如農民雖然擁有相應的法定政治資源(權利),但是由于自身的貧困和保障制度的缺失或執行中的梗阻,他們無能力或無機會享有法定的政治資源(權利)。這更加劇了他們的貧困。而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使政治資源配置更趨向不公平,農民更無能力保護自己的權利,導致惡性循環。
我國政治資源配置呈現“較少彌散性,更為累積性”特征。“更為累積性”使得社會上擁有重要政治資源的個人或階層,擁有更多的其他資源,即“強者愈強”。比如擁有權力和資本的個人或階層比其他個人或階層更容易獲得社會榮譽和社會尊重。“較少彌散性”使得擁有其他資源的個人或階層,依賴自己擁有的資源獲取社會上重要資源的機會越來越少、難度越來越大,即“弱者愈弱”。比如現代的大學生雖然擁有知識資源,利用這一資源獲取工作機會的難度卻越來越大。據社科院2008年社會藍皮書報道:去年500多萬大學畢業生,約有100萬未順利實現就業。[15]我國政治資源配置的“較少彌散性,更為累積性”特征使得“強者更強,弱者更弱”,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社會緊張度不斷提高,社會各階層間斷裂趨勢不斷加劇。
當代中國社會的斷裂已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圍內成為現實。這不僅體現在客觀的經濟社會地位方面,同時也逐步顯現在價值文化態度方面。這種內化于心的社會不公平意識,會造成社會的疏離感加強、社會預期值下降、社會群體的自我認同感減弱,這會激化各階層的沖突傾向和沖突意識。根據有關學者的調查顯示,“當前大多數中國人(大約2/3)都具有階層利益沖突意識。”[13]目前,“中國的社會結構正在由總體性社會向分化性社會變遷,整個社會出現了劇烈、持續、深刻的分化,表現為社會異質性的增加、社會不平等程度擴大和不和諧因素的增長。”[14]社會的斷裂既是社會結構變遷的原因,也是社會結構變遷的表現。
三、政治資源的公平配置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根本
政治資源的不公平配置導致了社會的斷裂,社會斷裂的傾向和由此產生的不斷增強的社會沖突意識又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邏輯起點,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現實基礎。從這一個因果鏈條中,可以發現:政治資源的不公平配置是引起社會不和諧的根源性原因。因此,如何實現政治資源的公平配置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根本。政治資源如何配置又取決于由政府、市場和社會構成的政治資源配置體系。因此應在明確政府、市場和社會在政治資源配置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礎上,構建由“市場體制、服務政府和公民社會”組成的三位一體的政治資源公平配置體系。
(一)政治資源公平配置體系之市場體制
所謂市場體制,就是“不通過中央指令而憑借交易方式中的相互作用,以對人的行為在全社會范圍內實現協調的一種制度。”[15]市場體制是約束人的行為、實現社會協調的一種方法,也是政治資源公平配置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和諧社會的經濟基礎,市場體制具有保持穩定和實現合作的重要作用。
1、保持社會穩定
穩定的社會秩序是政治資源公平配置的前提,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外部環境。(1)經濟發展為政治資源的公平配置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社會主義市場體制的建立,推動了經濟的建設,發展了社會主義生產力,為國家為人民為社會創造了更多的物質財富。“物質財富是政治資源的根本。”[16]物質財富不斷增加,人民的收入不斷增長,一方面為政治資源的公平配置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一方面減少了社會摩擦、緩解了社會沖突,維護了穩定的社會秩序。
(2)市場體制的交易規則限制了人們需求的限度。資源是稀缺的,但人的需求卻是不斷增長的。任何階層,任何組織,只要有機會,都有壟斷政治資源的傾向。因為資源是稀缺的,一個階層想壟斷政治資源,都必須損害其它階層的利益。如果損害的程度超過了其承受限度,必然會引起矛盾,導致社會不和諧。市場體制通過人們提供有價值的商品而能獲得的貨幣總和,限制個人或階層的需求限度。也就是說市場體制實行的等價交換規則限定:一旦達到了貨幣擁有量的上限,每個人只好確定自己具體的需要。即每個人的貨幣支付水平決定了其需求的層次。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人們依靠沖突、暴力等手段來滿足需求。
2、實現社會合作
為了認識市場體制的社會合作功能,需要考察人的行為。人們的行為是為了實現自身需要的滿足,但是由于資源的稀缺性和人們生產能力和生產工具的制約,人不能單獨進行生產,而必須與他人發生一定的聯系和關系,在這種聯系與關系中實現合作生產。市場體制就是“這種聯系與關系”的一種形式。市場體制中每一個參與者通過合作與其他成千上萬的人發生聯系,“市場體制將合作的細枝末節都組織起來了,將成千上萬的任務準確的傳達到每一個具體角色”。[17]
市場體制組織了合作,但它不是為了實現合作而存在的。市場體制服務于每一個參與者的各種各樣的目的,每一個參與者之間的合作都帶有自我滿足的動力基因和目的指向。單靠市場體制無法實現合作中的公平,“所有被提到的合作,都需要有大量來自政府的幫助。”[18]政府不但在實現社會合作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它在政治資源公平配置體系中也居于主導地位。
(二)政治資源公平配置體系之服務政府
1、服務政府
服務政府不同于一般的行政型或管理型政府。“服務型政府是在公民本位、社會本位理念的指導下,在整個社會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過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組建起來的以為公民服務為宗旨并承擔服務責任的政府。”[19]服務政府需要市場的協調和社會的合作,以公民為中心,建設職能有限的責任政府。
服務政府是公民政府。服務政府以公民為中心,向公民負責。這就要求服務政府成為公共利益的鮮明代表,不分階層團體、身份地位,為市場體制和公民社會的全體參與者提供一視同仁的服務;努力實現社會公平,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注重關懷弱勢群體;努力實現依法行政、科學決策,通過合法的程序和科學的手段,為全社會提供公平性、制度性和可持續性的公共服務。
服務政府是責任政府。責任政府包含個體、集體和制度三個層次。[16]個體意義上的責任,就是要求領導者必須有行為準則,必須對自己的行為后果負責;集體意義上的責任,就是在明確角色的基礎上,讓政府官員和(或)政府組織權責一致;同時,政府承擔什么樣的責任受制度安排的影響。
服務政府是職能有限政府。服務政府職能的范圍取決于市場體制和公民社會的需要。在我國,市場體制的需要是指彌補市場自身固有缺陷和由于市場發育不完善而出現的功能缺陷;公民社會的需要是指人們對社會的渴求和建設公民社會良好制度環境的需要。同時,政府能力也是制約服務政府職能的范圍的重要因素。
2、服務政府是實現政治資源公平配置的主體,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主體
(1)服務政府在政治資源公平配置中占據主導地位。服務政府要求以公共服務為主旨重構中央和地方關系,實現政治資源配置格局的公平化。服務政府要求以公共產品提供為重點完善財政體制,合理劃分財權、事權,完善轉移支付制度,實現中央與地方各級政府財權與公共服務職責相對稱、財力與公共支出相對稱。這要求中央和地方政府在行政管理的方法、方式上進行改革,通過職能轉變和制度創新,實現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變。
(2)服務政府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主體。服務政府在和諧社會的構建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這是由政府職能決定的。政府職能是指“政府作為國家行政機關,依法在國家的政治、經濟以及其他社會事務的管理中所應履行的職責及其所應起的作用。”政府的職能不僅僅包括政治職能和經濟職能,還包括社會職能,即文化教育職能、社會服務和保障職能。[20]政府在維護政治統治、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還應該加強社會的建設與管理,維護社會的公平與正義,推動社會健康協調發展,構建和諧社會,這是政府的職責所在。
政府既是政治資源配置的主體又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主體。這種雙重身份,有利于政府協調政治資源的配置與和諧社會構建之間的關系,實現政治資源的公平配置,完善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
政治資源公平配置體系之公民社會
市場體制和服務政府都是政治資源配置體系的組成部分。市場體制立于個人需求的滿足和個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基礎上,它無法避免市場的壟斷、無法有效提供公共產品、無法有效約束個人的極端自私行為,出現市場失靈;服務政府擁有公共權力,權力具有無限擴張的特性,如果公共權力得不到有效制約,會出現不合理增長及一定程度的失控,導致政府失效。為了避免市場失靈和政府失效,政治資源的公平配置體系還需要公民社會的有效約束。
公民社會的有效約束途徑是公民的有序政治參與。“公民有序政治參與是公民在認同現有政治制度的前提下,為促進國家與社會關系良性互動、為提高政府治理公共事務的能力與績效而進行的各種有秩序的活動”。[21]但是由于分散的公民與有組織的政府之間政治資源擁有嚴重不對稱,公民的政治參與達不到應有的效果。這要求把分散的公民在基于一定利益共識的基礎上組織起來,建立代表各種不同利益需求的民間組織。民間組織是公民社會的基礎和主體,民間組織的發展代表著公民社會的興起。公民有了更多的參與渠道、更多的政治資源影響政府決策。政府決策趨于民主,政治資源的配置也趨于公平。市場體制、服務政府的發展以及公民社會的興起與完善導致了社會權力的不斷發展。社會權力的不斷擴展形成了對政府權力的有效制約,限制了政治資源的不公平配置。
關鍵詞:醫院;會計檔案;信息化
醫院會計檔案是醫院日常業務活動的真實記錄,反映醫院經營過程中的各種經濟活動,從會計報表到財務分析,從預算資料到決算資料,從會計憑證到記賬憑證,從成本核算到工資發放,一系列的財務管理過程最終形成會計檔案。營改增后,電子發票數量逐日增加,用戶可以通過掃碼或郵箱獲取電子發票,一些建立網上報銷系統的企業,已不需要粘貼紙質發票,實現了無紙化報銷。中國電信廣東分公司2012年開始會計檔案電子化試點,每年節約成本1000萬元,每年節省庫房約400平方米,不需異地調卷,立卷環節減少,工作效率提高。在物聯網、云存儲、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不斷推陳出新、飛速發展的背景下,醫院完善會計檔案管理信息化已迫在眉睫。
一、醫院會計檔案信息化的現狀分析
1.醫院會計檔案管理面臨的問題。(1)檔案數量愈見增多。按照新《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的規定,會計檔案中數量最多的會計憑證保管期限由15年增至30年,很多年難以銷毀,銷毀檔案所騰挪的空間又不足以存放新產生的會計檔案,為庫房存儲空間帶來極大壓力。(2)紙質會計檔案查檔不便。會計檔案經移交檔案室后,財務人員及其他職工如需查閱會計檔案必須到檔案室,一旦財務人員與檔案工作人員某一方無法到場,就無法進行檔案查閱。(3)電子發票報銷未開展。自2016年開始,電子發票已被各行各業使用,而在很多醫院,仍停留在紙質載體的管理層級,甚至在電子發票日益增多的情況下,財務報銷仍需將電子發票驗證打印,電子發票的便利與現行紙質發票的管理制度已然無法對接,甚至某種程度上反而增加了職工報銷的難度。2.醫院會計檔案信息化的法律保障。信息技術得到廣泛應用,電子檔案及其法律效力逐漸得到認同。2015年,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推行通過增值稅電子發票系統開具的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84號),于2015年12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推行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2015年12月,財政部和國家檔案局聯合了新修訂的《會計檔案管理辦法》中,認可了電子會計檔案的地位和效力。2019年4月26日公布的《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第十二條提到:符合檔案管理要求的電子檔案與紙質檔案具有同等法律效力。2019年12月26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修改<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中提到:“電子數據包括下列信息和電子文件:……文檔、圖片、音頻、視頻、數字證書、計算機程序等電子文件;其他以數字化形式存儲、處理、傳輸的能夠證明案件事實的信息。”2020年新修訂的《檔案法》中明確提出:“電子檔案與傳統載體檔案具有同等效力,可以以電子形式作為憑證使用。”這些法律法規的出臺與修改為電子會計檔案提供了法律保障。3.醫院現行管理系統的現實依據。醫院現有OA系統、HRP系統、電子病歷系統、醫學設備管理系統、LIS系統、檔案管理系統等,分屬各部門管理與運行,互不關聯,輸出與存儲格式不同,與檔案管理系統互不兼容。這些業務系統是醫院在信息化建設方面的進展與體現,同時是信息化未能同步規劃、同步建設所帶來的負面結果,但也為醫院信息化整體構建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各自業務系統的運行或多或少都在產生電子文件,如財務工作中,工作核算、績效考核、各項明細賬目等都通過財務管理系統進行分析與生成;人事工作中,職工花名冊、職務職稱任免等都在人事系統中管理。目前,醫院會計檔案信息化需要解決的是各業務系統的數據銜接、及電子文件歸檔問題。
二、頂層設計:跨系統的信息共享平臺
1.統籌協調,系統數據兼容對接。大數據、云存儲時代,數據集中、共建共享是發展趨勢,高度系統集成是會計檔案信息化的關鍵,分散式檔案管理已不適應發展需求。新修訂的《檔案法》第三十六條提到,推進電子檔案管理信息系統與辦公自動化系統、業務系統相互銜接。第四十一條,推動檔案數字資源跨區域、跨部門共享利用。構建醫院信息資源服務平臺,集成辦公系統、財務管理系統、檔案管理系統等各業務工作系統,分系統內各自部門運行,并最終都與檔案管理系統關聯。對各業務系統中應歸檔的原始數據統一采集,所有系統內形成的電子檔案都可直接歸檔至檔案管理系統,并通過檔案管理系統獲取數據。2.統一標準,技術規范設計科學。在醫院層級實行統一管理流程、統一元數據管理、統一歸檔標準。財務管理系統作為重要部分,既包含前段財務業務流程,也應符合電子檔案的歸檔格式與標準要求。首先,梳理財務業務工作,確保會計憑證、賬簿、報表輸出電子格式,明確電子會計檔案的歸檔范圍及歸檔流程,確定“單套制”與“雙套制”的適用范圍。其次,制定數據接入技術規范,包括文件格式、接入頻率、背景結構、校驗規則等標準,實現數據在線歸檔。3.利用優化,歸檔與查檔流程簡化。紙質會計檔案的歸檔流程可細分為打印、組卷、編目、裝訂、裝盒、上架。實現跨系統的信息共享后,對于實行“單套制”保管的會計檔案,可以省略打印、手動組卷、裝訂、裝盒、上架等過程,將組卷、編目、移交等流程轉至系統間進行。財務人員在財務管理系統中對待移交檔案定期移交,編制目錄并根據統一設定的檔號規則生成檔號,打印移交清單,經領導審批后提交歸檔,編目信息、電子會計檔案元數據等信息一并移交。檔案管理系統接收移交數據后,對歸檔信息各項要求進行審核,確認無誤后歸檔流程完成。查檔利用流程進一步優化,電子會計檔案移交后,擁有權限的財務人員可自行查閱系統內生成的電子會計檔案,也可通過檔案查詢功能申請查閱存量會計檔案的原文“數字化”版本;普通職工查檔經由財務人員審批并提交申請(如圖1)。
三、電子會計檔案:數字化走向“單套制”
1.存量會計檔案數字化。選取重要程度高、用戶利用率高、紙張損壞率高的存量會計檔案進行數字化掃描。存量會計檔案的數字化可以解決異地利用的困難,方便財務人員的查檔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同時,在會計檔案保管期限到期銷毀后,可延長電子會計檔案保存期限,以備可能性的查考。存量會計檔案“數字化”的范圍應進行明確限定。會計檔案的利用主要集中在形成時間的近十年,形成時間越久的會計檔案,其利用率會相對越低,隨時間推移,基本呈逐步下降的趨勢。同時,醫院會計檔案的利用范圍相對集中于藥品采購、大型設備購置、“三公”經費、科研課題經費、固定資產等方面。因此,可以將數字化范圍限定在以下三個方面,建立專題數據庫,方便利用。(1)會計憑證。利用率高的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進行原文掃描,甚至是保存為OCR識別后可以全文檢索的雙層PDF/OFD格式;(2)非計算機生成、手工填寫的總賬、明細賬、日記賬;(3)非計算機生成、手工填寫、永久保存的年度財務報告、部門決算。2.電子會計檔案“單套制”。電子檔案“單套制”已勢在必行,雖然目前實行全部電子會計檔案“單套制”在短期時間內難以實現,但部分會計檔案“單套制”具有現實可操作性。財務部門推進電算化后,核算、內控等業務工作都在計算機端生成、查閱,打印出的明細賬、工資冊除了保存備考外很少被財務人員查閱,極大地浪費紙張與庫房空間。實行電子會計檔案“單套制”,記賬憑證、工資發放清冊、總賬、明細賬、會計報表、固定資產卡片等經由財務管理系統生成,在財務管理系統與檔案管理系統數據對接的基礎上,都可直接歸檔至檔案管理系統,可以不打印紙質版本(如表1)。逐步擴大“單套制”適用范圍,提高電子會計檔案占比,通過條碼條、影像系統掃描等方式關聯原始憑證與記賬憑證;通過與其他業務系統信息共享,對單位內部形成的原始憑證進行數據交換,減少原始憑證打印步驟,分階段、分批次逐步推進電子會計檔案的開展。從實踐來看,“單套制”“雙套制”將會長期并存,但信息技術的應用和依賴會越來越強,因此,推進電子會計檔案“單套制”,甚至向“單軌制”管理探索勢在必行。
四、技術支撐:區塊鏈技術保障“四性”
電子會計檔案管理的風險因素主要是如何保障真實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安全性。運用區塊鏈技術可以對“四性”進行信息檢測與安全保障。區塊鏈技術將各個區塊通過指針形成不可逆的鏈式結構,每個區塊都含有非對稱公鑰與私鑰、數字簽名、時間戳等信息,且每個區塊都含有上一個區塊的哈希值,以此來驗證信息的有效性,并允許下一區塊的生成。區塊數據存儲于節點上,節點之間再通過網絡形成共享平臺。如檔案管理系統、財務管理系統可以看作區塊鏈中兩個節點,各自系統中的每一條包含加密信息的元數據就是區塊。財務管理系統依照統一標準,對數據進行捕獲,由財務部門對元數據信息加密,提出移交存儲請求,通過區塊鏈共識機制將信息封裝成新的區塊,存儲于區塊鏈中,檔案管理系統通過區域鏈獲取此信息。由于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特點,一旦遭受網絡攻擊,必須掌握全部數據節點的51%,才可以操控修改網絡數據,篡改難度大,幾乎不可修改,從而保證檔案信息的真實性。區塊鏈智能合約機制可以按照預設的規范流程自動執行,通過時間戳等技術記錄信息狀態,可追溯信息,保障可靠性。運用區塊鏈技術收集數據信息,減少人為參與,并通過共識機制檢查文件格式、數據背景等元數據信息,各節點相互配合,保障完整性。區塊鏈技術是新型的分布式數據庫,數據存儲于財務管理系統與檔案管理系統兩個節點上,即使某一系統信息遭到篡改或丟失,只要另一系統正常運行,數據仍可恢復,并繼續更新記錄,從而保證可用性。區塊鏈技術并不是獨立的,而應與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融合實踐,只要有利于會計檔案信息化的建設與發展,都應用辯證與發展的眼光看待。
五、人才保障:培養復合型人才
培養兼具檔案、財務、計算機三方面基礎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彌補精細化分工的弊端。無論是系統的開發運作,還是利用工作的審核批準,都無法脫離“人”的參與。現代社會,分工愈加細化,工作專業化的同時也造成復合型人才的缺失。同時,系統互聯,數據信息高度集中,對相關管理人員的要求更高。財務系統與檔案系統互聯互通,在運行過程中,必然會遇到歸檔與利用的各種問題,具備財務知識與檔案知識,可以解決歸檔的具體范圍與在線利用操作細節。同時,系統互聯構架于信息技術之上,掌握基礎的計算機技能和互聯網知識,可以自行處理簡單的系統問題,減少因計算機人員忙碌而造成的在線查檔延遲。因此,對涉及財務歸檔及利用的部門都要指定專人負責,并定期組織培訓,包括財務、檔案、計算機知識、職業道德等方面內容,由淺入深,逐步深化拓展培訓深度與廣度,為醫院會計檔案的智慧化管理儲備人才。
在新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會計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是適應技術發展的必要過程。構建電子會計檔案管理平臺,可以節約管理成本,減少資源浪費,由對會計檔案的實體管理轉向數據管理,由基礎核算工作轉向管理監督工作,發揮檔案的決策輔助作用。開展電子會計檔案與檔案管理的共建共享,實行部分會計檔案“單套制”保管,甚至向“單軌制”管理模式探索,可以有效地提高檔案利用效率,節約財務人員頻繁到檔案室查檔的時間,節省職工報銷審核來回奔波的時間。
參考文獻:
[1]孔繁杰.創新檔案管理,打造綠色賬本[J].中國檔案,2015
[關鍵詞]地方文獻;體系建設;理論研究;社會作用
一、地方文獻的體系建設
1.1地方文獻的概念
首相要準確地了解這項工作的概念,那么什么是地方文獻呢?通常對地方文獻的理解是這樣的:地方文獻是指針對不同區域的不同發展階段所做的實事求是的記載,在未來各個領域的發展和建設中,其作用是其他類型文獻無法替代的。就文獻的著述形式來說,學位論文、專著、報刊、會議記錄、文告、傳單、各類文件的匯編、譜錄、各種注釋及說明書等形式至少應包括在地方文獻里面;地方文獻的載體類型,則包括了光學和化學制品(照片、影片和縮微制品)、數字化存儲介質(磁帶、光盤、硬盤、U盤)、紙制品(如鉛印本、寫本、抄本、拓本、手繪本及各種影印、復印本),及當代圖書文獻的所有載體類型。就出版發行渠道來講,地方文獻中除公開出版物外,更有大量的非書資料和非公開出版包含其中。
1.2地方文獻體系建設
1.2.1做好地方文獻體系建設的規劃
面對日新月異的社會變化,圖書館工作尤其是地方文獻相關工作受到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如何在變化的條件下繼續做好地方文獻的體系建設就需要一個科學、穩妥的規劃。首先,要對當地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歷史、地理、風俗等方面有全面的了解,并且聘請專家進行論證,以此來確定地方文獻征集的區域和范圍,以及征集內容的范疇。其次,在前期規劃的基礎上,制定出一個符合自身的發展目標和地方文獻收藏、利用的工作條例,來保持地方文獻體系建設的一貫性和長期性。最后,要建立一支專業的工作團隊,充分調動工作的積極性,為開展高效的工作奠定人員基礎。
1.2.2地方文獻征集的內容和范圍
以吉林省圖書館為例,我館對省內各級黨政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及個人編撰的圖書、圖片、圖冊、報紙、期刊、音像制品等進行全方面的收集。有關吉林的史志史料、民間流傳的譜錄;滿鐵文獻、抗聯文獻、洲國文獻,還有金代、遼代、渤海國、扶余國、東夏國、后金等國文獻資料;玉米、大豆、關東三寶、東北虎、鹿等吉林省豐產和特有的動植物文獻;朝鮮族、滿族(包括薩滿資料);吉劇、二人轉文獻等等。
1.2.3地方文獻資源全方面、多載體的多元化變化
伴隨著計算機技術、聲像技術、光盤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的發展,數字化文獻信息越發生動和直觀的改變圖書館服務的內容和形式。例如,通過網絡信息傳輸平臺,將電子出版物資源、虛擬圖書館資源及地方專業網站上的信息資源收集和整理。運用數字化的技術,深挖隱含在地方文獻里的知識單元,對這些知識單位進行采集、提取,建立系統的、多層次的地方文獻資源數據庫,整合有形的和無形的數字資源。這樣無疑將合理優化地方文獻資源的體系結構,充分展示地方文獻所體現的魅力和風采。
二、地方文獻的理論研究
2.1地方文獻的原則
2.1.1地域性原則
地方文獻的“地方”二字,充分體現了其專屬性之強的本質特征,這就說明了地方文獻具有顯著的地方特色,能夠反映出這一地域范圍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氣候災異、語言文字、風俗人情、名勝古跡、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歷史和現狀。地域性原則必須以行政區域的劃分為標準,各地根據當地的用戶群的需求和習慣,將區域劃定在合適的范圍內。
2.1.2文獻性原則
地方文獻必須具備存史、資政、勵志的特性和具有歷史價值。只要內容涉及到這一地區的圖書資料,無論其出版形式、出版地、出版者都應被看做是地方文獻。文獻的特質,也使地方文獻成為當代人為后代人留下的珍貴的文化遺產。
2.1.3內容原則
廣泛性:凡是涉及到本地區經濟、政治、教育、文化、民風民俗等方面的相關圖書資料都應該被視為地方文獻收集的對象。
全面性:就是收集的地方文獻的內容要全面,無論涉及到該地區的任何重大事件,只要屬于收集的范圍,必須對此事件的發生、發展、結束及產生的重大影響完整無誤的進行收錄。
精選性;就是收集的地方文獻質量必須要高,尤其是對于一些非正式出版物、非法出版物,必須對其文獻真偽、使用價值、保存價值進行認真的篩選,以確保文獻收集的準確和客觀。
2.2地方文獻的分類
地方文獻因其特性和使用目的,各地都根據本地情況制定特殊的分類法,雖然體現了各地方在文獻分類工作當中的創新探索,但是因為各地都根據本地地方文獻的特點制定了不同的分類法,嚴重制約了地方文獻藏書數據庫的標準化進程和資源共享。所以,我們要努力客服某些地域獨特的政治、經濟、文化現象,制定一部通用的地方文獻分類法和主題詞法,用來規范文獻整序的基礎工作。
三、地方文獻工作的社會作用
長期以來,地方文獻工作者甘于默默無聞的四處收集整理各類文獻資料,埋頭苦干。但是多數人對地方文獻工作的認識還很模糊,對于圖書館收集地方文獻工作更是知之甚少。對于地方文獻工作者來說,不但對文獻的收集工作造成一定難度,也不利于工作的開展。就吉林省圖書館而言,因充分發揮其地域優勢,開展宣傳活動,廣造輿論,爭取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例如,可開展洲國宣傳活動,展示時期各類珍貴文獻、地圖、畫冊,尤其在中國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暨勝利七十周年之際,更加會有重大意義;還可借助地方文化特色,向社會公開征集各類吉劇和二人轉理論、發展、表演的文獻資料,充實吉劇和二人轉信息庫;吉林是朝鮮族和滿族聚居地,也可借助獨特的民族特色,開展朝鮮族和滿族的宣傳周,促進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和文獻共享。通過以上活動,增添地方文獻收集工作的途徑,增強地方文獻工作的社會影響。
地方文獻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工作。從事地方文獻的工作人員不僅要克服資金有限的困難,還要努力提升業務水平,規范地方文獻的管理,優化地方文獻的服務工作。大力加強地方文獻的數據庫的宣傳和閱讀指導工作,通過地方文獻的開發,使地方文獻轉變成為動態的情報信息源,有針對性的將地方文獻的信息提供給廣大讀者,展示圖書館的地方文獻的信息含量和功能。在吉林省近年來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大環境下,吉林省圖書館作為省級圖書館,更要做好地方文獻工作,從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地方特色出發,做好長遠規劃,探索出一條更好更新的地方文獻資源建設、開發和服務工作的新途徑。
參考文獻
[1]鄒華享.地方丈故工作若干問題的再認識.圖書館論壇,2004(6)
論文摘要:新經濟是以網絡為基礎、以技術為動力、以創新為靈魂、以全球為舞臺的世界經濟形態,在新經濟時代公共關系受到了挑戰,在傳播方式上,要借助網絡傳播的優勢,并把其作為公共關系的傳播方式,以便更好地實現公共關系的職能。
傳播是公共關系的主要職能之一,在公共關系傳播中最主要的傳播方式是大眾傳播.隨著新經濟時代的到來,網絡傳播必然會成為公共關系的主要傳播方式。
1網絡傳播的優勢和特點
與傳統媒體相比較,網絡媒體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
1.1超越時空限制
今天因特網的觸角已經延伸到了世界的幾乎每一個角落。信息在網上的流通已經不再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世界上任何地方發生的任何事情,任何國家的任何用戶的觀點,只要上網.就可以在瞬間傳遍全球,而只要這一信息具有足夠的價值或吸引力,就可能引起全世界的關注。網絡傳播的優勢使傳統媒體則望塵莫及,廣播電視受播出時間的限制,印刷媒體要等到第二天才能到公眾的手中。
1.2海量信息
因特網將全世界的計算機和計算機網絡連接起來,從而形成一個巨大無比的數據庫。網上的信息可以說是無所不包.與傳統媒體有限的信息量相比,網絡媒體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以上海東方網為例,開設了新聞、財經、體育、娛樂、軍事、少年、旅游、生活、文苑等15個頻道。1200個欄目,平均每天發稿約1500條。其信息量不但超過上海的任何一家傳統媒體,而且還超過了其發起單位解放日報、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上海人民廣播電臺、東方廣播電臺、上海電視臺、東方電視臺、上海教育電視臺等10家上海市主要新聞媒體的信息量的總和。形成一個綜合性的信息平臺。
1.3多種媒體同時起作用
印刷媒體通過文字和圖片傳播信息,廣播通過聲音傳遞信息,電視則通過畫面和聲音的有機結合而成為最受歡迎的傳統媒體。應當說,這些傳播方式各有各的長處和短處。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展,提供了綜合性處理文字、圖形、聲音和圖像的新技術——多媒體技術。多媒體技術能夠同時采集、處理、存儲和傳遞兩個以上不同類型的信息,把自然形式存在的各種媒體數字化,并利用計算機對這些數字化的信息進行處理,以最容易被用戶接受,從而也是利用率最高的形式提供給用戶。網絡媒體正是應用了多媒體技術而集所有傳統媒體的長處于一身。對于用戶來說.信息最終以何種媒體形式出現,是文字、圖片、聲音還是圖像、完全由用戶根據信息的內容、自己的喜好以及接收條件自行決定。
1.4多種形式的互動交流
在傳統媒體的傳播理念中,傳者和受者是嚴格區分的。前者主動地傳播信息.后者被動地接受信息。也就是說,無論報紙、廣播還是電視,受眾對于傳播的內容沒有挑選的余地,最多只能選擇是看(聽)還是不看(聽)。現在,網絡媒體的受眾除了可以在更大的范圍內選擇自己需要的信息外,還可以參與信息的傳播。如克林頓緋聞案、在韓航空公司飛機在上海墜毀的消息,都是網民首先的。
網上的互動性有多種形式。人們可以在網站提供的數據庫里選擇對自己最有幫助的資料。人們還可以通過使用一個金融軟件包來進行計算。許多網站采用電子問卷等形式給公司提供訪問者的反饋意見。幾乎所有的網站都有清晰的提示來引導訪問者選擇下一步的方向。網絡媒體所帶來的傳播者與受眾,即信息生產者與信息消費者之間日益增長的交互性關系,以及網民,即消費者與消費者之間的交互性關系,是傳統媒體所無法比擬的。
1.5小眾化
大眾傳播媒介作為工業革命的產物,其產品也和汽車、彩電、漢堡包一樣是大批量生產出來的。今天,人們對各種信息的需求越來越廣泛,造成了報紙雜志的種類越來越多.每份報紙雜志的版面也越來越多;廣播電視的頻道越來越多,節目(欄目)的名目也越來越多。這種批量生產帶來的必然結果是多而不精。廣而不專。但是隨著社會的多元化發展.現代人越來越注重個性發展,因而對個性化的信息的需求也越來越高。他們在忍受自己并不十分需要的信息的“狂轟濫炸”的同時,又苦于很難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特殊信息,苦于那些專業信息達不到自己所需要的深度。網絡媒體為用戶解決了這個矛盾網絡媒體的海量信息解決了信息的廣度問題,而它的個性化服務功能則解決了信息的深度和專業化問題。
用戶可以從網絡媒體“拉出”(Pul1)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剔除自己不需要的信息.并通過“超鏈接”獲得更多的相關信息;媒體也可以使用“推送”(Push),將用戶需要的信息直接送到用戶的計算機上這種為用戶“度身定制”的服務.是傳統媒體無法提供的。
2網絡傳播在公共關系中的運用
2.1電子郵件(E—mail)
2.1.1一對一交流。利用電子郵件進行一對一交流的方法很多。既可以用它來跟記者建立并發展良好的關系.也可以通過它與某個組織的指定代表進行談判。事實上,電子郵件是一種極為有效的交流方式,它正在取代電話成為許多公關咨詢業人士的主要交流工具。
2.1.2發送和郵遞地址列表。郵遞地址列表是由服務器一端的軟件操作的。該軟件管理列表里所有訂戶的信息。如果你給這個軟件發一封郵件,它就自動將你的郵件發送給列表名單上其他所有成員。郵遞列表可以是互動的(即每個訂戶都可以給其他人發郵件),也可以是單向的(允許你向所有訂戶發信,而限制他們回信或給你寫信)。人們可以通過登記加入或者直接把自己的地址加到郵遞列表名單上,而不必給列表上的每個人單獨發信。發到列表上的電子郵件會自動被傳送給列表上所有的人。除了能讓公眾通過電子郵件根據需要提取信息,你還可以用郵遞列表讓公眾了解最新的信息.并且為他們提供一個討論交流的場所。
2.1.3電子新聞通訊。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用電子新聞通訊,因為它們形式靈活、易于撰寫。這種電子新聞通過幾乎適用于任何場合和目的。很少有公眾為此抱怨,因為他們總是愿意收閱類似的新聞通訊。比如網面登載四份新聞通訊,訪問者如果對諸如“如何衡量網絡傳播的有效性”或者“因特網上什么公關手段才有效”的題目感興趣,他們自然會輸入自己的姓名、電子郵件地址并選擇想要收閱的新聞通訊。
2.2網上論壇
實踐表明,BBS的一個突出優點是使用方便,同時,由于是傳輸純文本信息,數據量小,傳輸速度較快。隨著我國因特網用戶的增加,BBS正在逐步成為有影響的社會輿論工具之一,普通百姓(當然不排除有影響的人物以普通百姓的面目出現)就一些不可能在主流媒體上談論的敏感的政治問題、社會問題和國際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交流各種信息。
對于希望能跟其公眾傳播交流并對公眾施加影響的公司.討論尤為重要.因為討論組實現了世界范圍的對話.使用的是多對多的傳播交流模式。在討論組里,以前從未謀面的志同道合的人們現在可以從世界各地聚集起來.形成關注某一社會問題的團體。整個過程只要幾天,甚至幾個小時。在新聞討論組里.人們相互支持,及時傳播交流信息,繞過那些逐漸失去他們的信任的大眾傳媒。參與這樣的討論表明每個消費者的特殊性.每個顧客都是他們所屬的那一群體的代言人。因此,新聞討論組是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的絕好地方。討論組還可被視為一項長期進行的有針對性的市場調研,你可以隨時咨詢參與者的意見,還能做到有的放矢,向討論組的成員們提供相關信息以替公司樹立良好的形象。
2.3萬維網信息瀏覽
使用因特網的熱潮使得人們竟相開發挖掘因特網的新用途和新功能,因此因特網也就成了人們各顯神通的競技之地。因特網對那些需要與公眾保持傳播交流的公司有以下優勢:
2.3.1實時迅速。一旦你有新的信息,就可以立即發給公眾,而不用在信息傳遞上花時間。網上的信息自的那一刻起便在隨時恭候訪問者。
2.3.2不受篇幅限制。當你計劃印刷宣傳材料時.你可能要考慮多種因素(如印刷和發送的費用,公眾會不會去仔細閱讀跟他們并不相關的內容等等),使宣傳資料的篇幅受到限制。在網上,你可以先列出主要內容.里面提供鏈接連到更詳細的資料上去。這樣,人們就能各取所需.既省時又省力。你在網站上保存的資料越多,你的公眾就越有可能在網上找到他們需要的信息(當然,這個前提是你提供便捷的“導航”工具以利于他們能迅速及時地找到所需信息)。超級秘書網
2.3.3因特網允許利用信息經濟中傳播交流以信息接收者為驅動力的特點。一個典型的主頁,即一家公司的門戶.在設計時應以幫助訪問者“拉取”信息為目的。內容包括當天的最新消息,公司的實時股票價格,新聞檔案庫存(存有公司要員講話稿,新聞稿,及其他諸如此類的文件),還應建有鏈接,提供不同類別的信息(例如:公司的立場觀點,產品介紹,投資信息等等)。
2.3.4因特網使得一對一的交流方式和市場營銷成為可能。在傳統的大眾傳播中,我們鋪天蓋地地用同一信息重復“轟炸”所針對的公眾,而并不考慮個體公眾的特殊經歷和需求。在因特網上,你可以通過讓訪問者填寫表格來收集關于他們選定的內容(如通過電子郵件)。你跟這些用戶交流越多,你們就越有可能進一步鞏固關系,來保證用戶“所得即所需”的要求。
2.4信息個人化
利用信息個人化服務手段,可以向目標公眾提供更親切的信息服務,比如,可以:
2.4.1與一些提供信息個人化服務的網站建立聯系,把支持公司或組織主張、理念、商業目標的文字、圖片等信息上傳給這些網站,由他們按網民的分類進行分鐘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