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動畫專業畢業設計總結范文

        動畫專業畢業設計總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動畫專業畢業設計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動畫專業畢業設計總結

        第1篇:動畫專業畢業設計總結范文

        畢業設計(論文)是本專業教學計劃中重要的綜合性實踐教學環節,也是學生畢業和取得學士學位資格認定的重要依據。撰寫畢業設計(論文),有助于學生綜合運用所學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從而得到從事實際工作所必需的基本訓練和進行科學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因此,在畢業設計(論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緊密結合實際的原則,依據人才培養目標,做到科學選題、規范管理、全程監測,確保畢業設計工作的質量。

        一、以往畢業設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環境設計專業的畢業設計按照畢業設計課程選題―市場調研―設計方案形成―設計表現―成果提交―畢業答辯―成績評定的程序進行。各個階段的工作環環相扣、循序漸進,任何一個環節的工作存在問題,都將影響畢業設計的整體質量。經過近幾年的研究,筆者發現以下幾個問題:第一,畢I設計的選題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隨意性。設計題目類型單一,涉及面窄,缺乏設計意義和新穎性,可操作性差。第二,學生過分依賴網絡,收集到的信息資料不夠全面,缺乏真實性,主觀意識比較強,導致對設計題目的理解深度不夠甚至存在偏差,設計要解決的問題和表現點模糊。第三,由于畢業設計課程的后半期與單位實習和就業等時間有沖突,部分同學對畢業設計的重視程度較低,影響畢業設計的質量。第四,畢業設計評分辦法規則不夠系統,老師評分時主觀性較強,造成學生畢業設計成績的客觀性、公平性和真實性偏低。

        二、優化畢業設計的有效途徑

        (一)注重提高全系師生對畢業設計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畢業設計是學生在校的最后一個教學環節,畢業設計成績既反映了學生專業水平,又體現了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態度,同時也直接影響到學校的辦學聲譽。因此,系領導和專業負責人非常重視這項工作,明確要求全體師生必須嚴格執行學院對畢業設計設定的各項規定,嚴禁指導老師不按正當手續批準學生離校進行畢業設計的現象,同時還將輔導員的工作態度、教師的教學態度和教學水平作為教職員工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并將學生參加畢業設計的時間作為評價畢業設計成績的一個指標,從制度上促使全系師生深刻認識到畢業設計工作的嚴肅性、規范性、重要性。

        (二)精心組織,嚴謹細致地把好選題關

        畢業設計選題對畢業設計的教學目的、教學質量影響很大。為此,教師從畢業設計的選題開始,做到明確選題原則、規范選題程序、精心選派導師、抓好選題及審題控制。本專業畢業設計題目難度適中,能鞏固、深化、擴大學生所學的知識,有利于學生得到專業訓練以及對過去所學知識點的綜合運用,符合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主要體現在以下三點:

        1.選題符合本專業的培養目標及教學基本要求

        選題必須體現本專業綜合訓練內容,使學生受到比較全面的鍛煉,并初步具備助理設計師的能力。畢業設計(論文)的第一步是聘請具備高水平的導師,除了本校專職教師,本專業還從母體學校、其他院校以及設計院聘請導師,他們都具備較高的科研水平、較強的業務能力和豐富的工程實踐經驗,有著指導學生設計的豐富經驗,同時對畢業設計(論文)工作高度負責,這確保了本專業的畢業設計(論文)工作有一個較高的起點。

        2.畢業設計課題應盡可能聯系實際,以應用為主

        針對環境設計選題容易過大過寬、選題過虛的問題,必須聯系實際,抓住重點來解決。獨立學院的環境設計專業畢業設計的工作量和難易程度要適當,使學生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經過努力能夠完成,且能取得一定的階段性成果。選題過大,超出了本科生研究能力的范圍,難以深入研究,這一直是環境設計類本科畢業設計的通病。鑒于此,本專業采取了很多措施,例如,堅持一人一題,對于工作量大的課題,可組織數名學生協同攻關、分工設計,但須明確每人一個子課題,或用副標題區別,子課題要立足于大題,分別展開;明確每個學生需獨立完成且能滿足教學基本要求,使其達到全面綜合訓練的目的。

        3.選題原則清晰,審題符合規范

        本專業畢業設計選題原則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選題要反映四年來的學習內容;選題內容不能太大,大題目可以由幾個人共同完成;每個教師最多選兩個題目,同一個專業方向只能帶一個;嚴禁使用過去做過的設計內容;在設計公司完成的畢業設計由設計公司確定題目,禁止拿設計公司的圖紙匯報。

        選題、審題的工作程序符合規范化要求,選題由指導教師提出(學生自選課題也須經教師審定),上報選題的內容除學院規定的要求外,必須附上選題的平面圖和選題的教學目的,說明選題是如何對四年教學總結和提高的思考。選題嚴格按照學院規定程序進行,首先報專業負責人審批,專業負責人組織審定后,報系主任批準確定,選題經系主任批準后方可向學生公布。

        (三)積極采取措施,強化全過程規范化管理

        學院2010年購置了畢業設計管理系統并投入使用,2013年又做了更新,強化畢業設計全過程全方位的規范化管理,對畢業設計各個重要環節都規定了完成的時間節點要求,并將實施結果定期公布,有力地保證了畢業設計各個環節的時間進度,切實提高了畢業設計的質量。

        本專業為了確保畢業設計(論文)工作按時、保質完成,在組織管理上實現了規范化和制度化。建筑與藝術系和專業組精心組織,包括尋找指導教師、組建指導小組、學習上級精神、聽取課題介紹、完成選題審題、下達任務書、擬定開題報告、完成和修改初稿、中期檢查、考核導師、定稿、審核答辯資格、安排集中互評、組織答辯、專家重點檢查、評優以及論文文檔留存和歸檔等,整個過程中的各環節都執行嚴格、規范的程序,保證本專業按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高質量完成畢業論文工作。主要流程如下:

        1.成立以系主任為組長的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組

        指定專職教師具體負責畢業設計工作,形成畢業設計工作組、設計指導小組、專業負責人、專業聯系人、系秘書辦、輔導員等各負其責的嚴密組織機構。專業負責人及論文聯絡員定期通過畢業設計管理系統檢查、了解畢業設計(論文)各環節的進展情況和畢業設計(論文)質量。

        2.畢業設計(論文)動員及培訓

        要做好畢業設計(論文)動員及培訓,明確目的和意義,了解畢業設計的過程、方法和規范化要求。

        3.制定詳細的工作進程安排

        建筑與藝術系按周制定了詳細的工作進程安排,確保在每一個重要節點都有檢查,保證畢業設計(論文)工作進度。畢業設計(論文)的檢查分前期、中期和后期三個階段。

        (1)前期主要檢查課題落實情況、指導教師到位情況以及進行課題所必需的條件是否具備,檢查任務書是否按要求填寫并進入畢業設計管理系統;

        (2)中期主要檢查學生譯文、課題報告完成情況以及前期的工作進展情況,檢查學生的工作進度和畢業設計(論文)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檢查結果通過在畢業設計管理系統中填寫中期檢查表來呈現;

        (3)后期檢查畢業設計(論文)文檔的規范性及答辯評分情況。

        (四)嚴把評閱、答辯關,確保畢業設計作品質量

        1.采取初次試答辯和最終答辯相結合的方式,認真把好設計作品質量關

        專門聘請校外有高級職稱的專業教師參加畢業設計的指導、評審和答辯工作,采取初次試答辯和最終答辯相結合的方式。在學生畢業設計完成初稿時,組織校外有高級職稱的專業教師對學生作品進行初次答辯,對每位學生給予認真的指導。學生根據指導意見及建議對設計作品修改完善后,再進行最終答辯。

        2.采取面上答辯和評優答辯相結合的方式,確保畢業設計質量及成均衡

        為了保證設計作品質量及成績評定的科學合理,面上答辯分組進行,優秀設計的答辯在專業范圍內統一組織、一次性進行(稱之為“評優答辯”),且優秀論文比例不超過15%。

        3.采取相似度檢測(),嚴格工作紀律,確保論文真實性

        為使學生認真、嚴肅地完成設計的各項工作,加強學術道德和學風建設,切實用自己四年來所學知識完成設計報告,學院購買了軟件,相關通知,布置檢測工作。本專業按照學院要求,評閱之前要求學生自查3次,提交自查報告,指導老師審核。答辯后,全院組織抽查,本專業畢業設計結果顯示,全部符合要求。

        4.加強展示交流,不斷完善作品質量

        為使學生的設計理念有互補性的提高,系里每年舉辦畢業設計作品展,面向全校展出,以便促進各專業、同學之間的交流。

        三、結語

        總之,以往環境設計專業畢業設計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為了優化畢業設計,學院必須進行畢業設計課程改革,注重提高全系師生對畢業設計工作重要性的認識,精心組織,嚴謹細致地把好選題關,積極采取措施,強化全過程規范化管理,嚴把評閱、答辯關,確保畢業設計作品質量。

        第2篇:動畫專業畢業設計總結范文

        2012年6月,教育部頒布的《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中對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方向進行了新的定位,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是“產業轉型升級和企業技術創新需要的發展型、復合型和創新型的技術技能人才”。 畢業設計作為一個重要的教學環節,如何與之適應,也是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課題。 高職的學生要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做到畢業即就業,畢業設計就是一個重要環節,通過畢業設計的綜合實訓,使自己的實操能力、理論知識、團隊合作、職業素養都進行一次很好的模擬實訓,如何才能實現這樣的理想模式:“校企合作,真題真做 ”的畢業設計模式,“突出學生創意,天馬行空”的畢業設計模式,我們都進行過嘗試,這兩年,我環藝專業、多媒體專業嘗試“結合大賽,以賽促教”的畢業設計模式取得一定的效果,這里介紹一下進行初步探索這種模式的一些實踐。

        畢業設計教學存在的一些問題

        對于高職學院,特別是藝術類專業而言,畢業設計是一個重要的實踐環節,也是大學三年的綜合學習過程,這一過程不是簡單完成一個單一的項目制作,而是要整合三年的學習內容,強調學校教學與社會的關聯性,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對學生的一個整體考核。但是由于畢業設計是在大三年級進行,學生面臨畢業就業,學生的心理也有很大的轉變,浮躁、心神不定,在做畢業設計的時候會想到還沒找工作,特別是看到周圍有學生在實習的時候,因此嚴重影響畢業設計教學的順利開展。

        學生為畢業而設計,應付、敷衍的想法嚴重。

        畢業設計階段,學生很多參加了頂崗實習,認為有個工作才是正事,因此,為了能留在頂崗實習單位,很多學生不愿意放棄實習工作回到學校專心進行畢業設計創作,把畢業設計作為實習回來的額外任務來做,因此敷衍的情況比較嚴重。我校規定,畢業設計指導老師,每周必須在校和學生面授畢業設計指導工作,老師們有時候甚至只能周末回校進行指導,有時候甚至晚上去學生宿舍進行指導。這不僅加大了教學的難度,最重要的是嚴重影響了畢業設計的教學效果。

        畢業設計的主題思想不好,膚淺、搞笑的主題占很大比重

        學生畢業設計的立意膚淺,很多學生看到搞笑、打斗、暴力、頹廢的作品在網上很流行,自己的創作也跟風學,思想深刻、給人啟迪、讓人深思的正能量作品越來越少。記得幾年前,環藝專業有個學生的酒吧空間設計,居然命名為“酒吧”。

        學生利用頂崗實習,將企業案例拿來充當畢業設計

        學生參與頂崗實習,將實習中所做工作深化成畢業設計,實現真題真做,是一種很好的畢業設計模式,這種模式在很多畢業設計中應用。但是,渾水摸魚、濫竽充數的現象非常嚴重,很多學生,往往是直接拿企業的案例套上自己的名字,打印下來。因此,這種“校企合作,真題真做”的畢業設計模式,必須要有很好的監管,實行校內指導教師、企業指導教師一體的畢業設計嚴格指導。

        我校“結合大賽,以賽促教”的畢業設計模式的教學實踐

        高職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應強調專業理論知識以夠用為度,略有后勁,注重理論知識的基礎性、實用性、專業性。為了提高學生對畢業設計的興趣與重視,近年來,我校環藝專業、多媒體動漫專業畢業設計指導教師將“中國環境藝術設計學年獎”、“全國三維數字化創新設計大賽”等賽項融入畢業設計當中,要求學生按照大賽的要求從創作主題思想、創作方向、創作設計、創作過程進行。全國三維數字化創新設計大賽由3D動力聯合國家制造業信息化培訓中心、光華設計發展基金會、中國圖學學會等單位共同主辦,自2008年發起舉辦以來已連續成功舉辦至第6屆,賽事規模不斷擴大,參賽高校連續超過600所、參賽企業超過1000家,初賽參賽人數連續突破100萬人。參加這樣的全國性大賽,和全國高校的同學們同臺競技,大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從參賽方向開始,在畢業設計教師指導下,學生開始自己組織團隊,分工合作、制定工作計劃,時間計劃,從創意、設計、素材收集、隊員分工、具體制作過程,一步一步有條不紊進行,雖然有些團隊會有人放棄離開,但是,整個團隊還是可以堅持下去,在老師各階段的指導下,連續兩年,我校的學生畢業設計參加“全國三維數字化創新設計大賽”的數字表現方向,拿到廣東省特等獎,一等獎。獲得特等獎將代表廣東隊參加全國總決賽。學校積極鼓勵,教師帶領入圍團隊參加全國總決賽,2012年多媒體專業程沖、鐘飛燕的原創動畫作品《家,在哪兒呢?》獲得數字表現方向全國總決賽二等獎的好成績。在這過程中,為了鼓勵下一屆的學生,在參加全國總決賽的學生中,會特別加入幾個低年級的學生,主要是讓他們開闊眼界,為參加下一屆的比賽努力。同樣,通過融入大賽的環藝專業畢業設計,也是屢獲佳績,自2009年連續四年畢業設計參加“中國環境藝術設計學年獎”均獲得二等獎、三等獎、優秀獎的好成績,2012年,環藝專業劉海南同學的畢業設計作品“佛山萬科水晶城單棟別墅設計”更是榮獲“中國環境藝術設計學年獎”高職高專組居住建筑室內設計金獎。

        通過這幾年的畢業設計指導,總結了一些經驗

        教師的嚴格管理和有步驟地認真指導。

        指導教師和學生認真研讀大賽賽項,學生先用一周的時間自己明確參賽方向,自由組合參賽團隊,教師根據學生的分組進行分析,指導學生制定周密的時間執行計劃,學生工作分工,每周至少一次進行小組集中教師檢查,指導學生畢業設計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解決辦法,比如設計文案問題,學生進度完成情況,組內不同意見協調、制作過程技術問題等等。這里,教師相當于項目的總管理,各參賽小組組長就是項目總監,教師重點抓總監,總監解決不了才由教師解決。大大鍛煉了學生專業技能、實操水平、自行解決問題、協調合作、職業素質養成等綜合能力,達到了畢業設計的教學目的。

        學校一系列政策和管理辦法,有效地監管了畢業設計教學環節的問題。

        學校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學生參賽的政策和獎勵措施,只要進入總決賽的,一定支持教師帶隊參加,學生外出費用報銷,獲得不同級別的獎項,學校給與學生不同的獎金鼓勵,同時,還可以免修一些相關專業課程。

        畢業設計的前期,動員會、學生分組、課題選擇、師生見面等搞得轟轟烈烈,每個學生都信誓旦旦、精神抖擻地帶著資料奔走在圖書館、書店、指導教師之間。但是,隨著春季人才市場或各種招聘會的到來,忙于個人資料、個人包裝、個人推介的準備成了絕大多數學生的重要任務,每周一次與指導教師的見面學生越來越少,針對畢業設計學生的管理問題,我校出臺了畢業設計網絡管理,通過該網絡,學生每周至少進行一次畢業進度網絡填寫,匯報給指導教師,指導教師也可以通過該平臺和學生進行交流指導,學生不填寫,畢業設計就沒有成績,這樣軟硬結合,獎罰分明,起到了很好地監管作用。

        學生的積極配合,積極參賽,即鍛煉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又檢驗了學院的綜合教學水平。

        “結合大賽,以賽促教”的畢業設計模式離不開學生的參與,正是學生的認真對待,積極參與,才換來好的成績。雖然是比賽,但是整個過程和企業的制作要求基本一致,又不是企業那樣商業的要求,保證了學生天馬行空創意的發揮,特別是各參賽組長,不僅要自己參與整個制作過程,還要管理團隊,協調團隊的制作進度、人員狀況,是難得的技術、管理的綜合鍛煉。所以,一般對于他們的就業,基本不是問題,而是選擇在哪個企業的問題。

        另一方面,教師也得到很大的提高,第一次,指導教師抱著試試的想法鼓勵學生參加,后來,通過幾次全國大賽的角逐和交流,教師也逐步掌握指導的方法和經驗,通過和其他高校的教師交流,拓寬了思路和眼界。

        總結

        畢業設計教學是一個特殊環節,是架設在學校和社會需求之間的橋梁。高職的畢業設計教學模式應以如何更好地服務學生,提高學生綜合能力,更好適應企業社會需求為主導,以大賽為主題,提高了學生的創作積極性和主動行,通過團隊合作,使學生綜合素質得到了鍛煉,有步驟有針對的指導,使作品更完整成熟,通過獲獎,增加了學生就業的砝碼,檢驗了學校的教學水平。因此“結合大賽,以賽促教”的畢業設計模式是一個兼顧了學生、教師和學校的共同利益,是畢業設計教學的一個很好的實踐。

        第3篇:動畫專業畢業設計總結范文

        (一)選題脫離實際,缺乏創新

        作為工程應用性極強的建筑學專業,在進行畢業設計選題上存在一定的問題,包括脫離工程實際,不能同本地區域經濟建設接軌;題目缺少前瞻性及創新性;重復使用相同題目,同質化程度高,差異性不足;過度強調建筑規模,忽視其綜合性;選題單一,涉及面窄,主要集中在住宅、辦公樓等常規項目。選題不能很好地體現培養目標,降低了學生畢業設計的積極性,導致畢業設計質量不高。

        (二)缺乏與相關專業協作、配合

        建筑設計是一項整體工程,規劃、建筑、水、暖、電等多個專業既要各司其職又應緊密配合、相互協作才能順利完成設計任務。建筑學專業在進行畢業設計時大多一人一題,獨自完成,只限于本專業,沒有協作與配合,在設計時缺乏整體考慮。作為設計龍頭的建筑學專業,應當考慮城市規劃對該設計地塊的控制指標,包括用地性質、容積率、建筑高度、綠地率、城市設計等。同時,負責提供給結構設備等專業準確詳盡的平面條件,并對所設計的建筑提出設計文字要求。如果不了解相關專業的要求,不經常進行溝通交流,就會積累矛盾,增加后續過程的返工量,甚至造成違法違規設計。

        (三)指導模式等同于課程設計

        畢業設計任務要求、指導方式乃至成果要求等幾乎等同于一般的課程設計,只是建筑規模更大、功能流線更復雜一些。教師給定任務書,明確目的、要求、技術指標等,環境因素限制較少,設計條件相對寬松;學生僅按照任務書要求完成了建筑外環境設計、功能布局、流線組織、造型設計等內容。教學過程注重具體內容和詳細設計,缺乏對項目進行論證與策劃,缺乏對相關專業的綜合考量。

        二、團隊式畢業設計指導模式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了團隊式畢業設計指導模式。

        (一)制定建筑學專業團隊式畢業設計方案

        畢業設計具有強化基礎訓練與專業訓練的作用,應以社會發展為背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建筑學專業團隊式畢業設計,涉及建筑學、城鄉規劃、土木工程專業、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相關專業,應結合各個專業對于畢業設計的要求,制定團隊式畢業設計實施方案。明確研究內容和目標,協調各專業之間的分工協作,確定實施的具體步驟及措施。同時,加大與建筑設計單位校企合作力度,實行產學研一體化的教學模式。

        (二)合理選擇畢業設計題目

        合宜的選題是達成畢業設計系統目標的重要條件之一,選題在內容上宜有一定的綜合性,在規模上應有量的控制。畢業設計選題不僅要具有較強的綜合性,還必須與工程實際相結合,具有較強的實踐性,緊密聯系本專業發展趨勢與前沿技術,具有創新性和前瞻性。建筑學專業團隊式畢業設計的選題不僅要具有以上特點,還必須滿足不同專業畢業設計要求。選題與工程實踐結合,整體性強、內在聯系緊密,能有效反映團隊成員間實質性協作與配合。同時,設計理念定位上緊密結合城市文脈特色,突出生態文化特征,與專業發展趨勢一致。題目涵蓋規劃設計、建筑設計、結構設計、設備設計等。

        (三)組建畢業設計指導教師團隊及學生團隊

        畢業設計團隊是由建筑學專業牽頭涉及城鄉規劃、土木工程、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等多個專業共同組成。在校企合作基礎上,組建由企業導師和各個專業教師組成的指導教師組,負責畢業設計團隊的具體指導工作。指導教師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扎實的理論基礎,而且長期從事建筑設計工作,多位教師持有一級注冊建筑師、注冊城市規劃師、注冊結構工程師、注冊暖通工程師等國家職業注冊資質證書。同時,聘請哈工大建筑設計院、方舟建筑設計有限公司、黑龍江省建筑設計院等資深工程師作為企業指導教師。畢業設計學生團隊分為建筑設計、規劃設計、結構設計、設備設計4個小組。每個團隊不少于3名學生。進入團隊的學生要具備較強的專業素養和較好的溝通能力。建筑學專業的學生作為團隊負責人,應具有協調組織能力。

        三、分階段循序漸進的指導控制體系

        結合建筑學專業特點及團隊設計模式,采取分階段討論式教學指導,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按照規定的進度框架,先達成共同目標,再由各組學生自己分別完成每一階段的設計任務,并將階段性成果匯總交流討論,由教師指導,循環深入,不斷完善。畢業設計是以提高實踐技能為主要目標的教學環節,指導教師應注重使學生從知識型向知識能力型轉變,采用討論互動的方式更能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將復合性建筑工程設計過程分為5個循序漸進階段,通過分階段控制方式和相關反饋機制,建立畢業設計課實施過程階段控制體系。每個階段設定關鍵設計問題,引導學生逐層深化,使之面對復合、綜合問題時,能夠借助一種系統、循序漸進的方法,確定解決問題的思路,以增強設計的系統性和可操控性,加強團隊協作。

        (一)設計準備階段調查分析

        由建筑設計組負責,集合其他規劃、結構、設備組,對選定設計項目制定共同及分組目標任務。各分組提出本專業對其他專業的要求及需要提供的相關資料。對建筑類型及現狀中所涉及的問題進行認識、比較、分析,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及設計規范等,并進行現場踏勘,形成圖文相間的調研報告。在匯總時展開討論,使形而上的理論借助實際問題分化為現實可操控的設計原則和理念。各專業相互了解,及時溝通。建筑學專業在此過程中要充分了解相關專業要求,圍繞與環境、建筑空間與行為、功能空間的組合等方向展開工作。引導學生將調研問題具體化,使建筑與環境場所、物質技術條件相一致。克服對某一建筑類型設計模式先入為主式的定型化思維,為設計能力及相關研究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礎,明確設計理念。

        (二)以建筑學為龍頭形成初步建筑方案

        在一個綜合性的建筑工程設計中,建筑學完成功能布局及造型設計等,規劃專業控制其上位指標,結構專業支撐起建筑的骨架,設備專業配給建筑物的“內臟”,各專業各自獨立,又有密切關聯。首先形成建筑方案,從設計開始對建筑結構設備的運用做出主動的設計回應,在此基礎上各專業配合協調,共同完成。對于綜合性畢業設計課題,設計前期進行的總體構思,將此前調研、資料分析所涉及問題及具體任務要求、環境要素綜合加以構想,完成功能布局、空間形態及其與外部環境的關系進行整體構思。依據整體的構思框架,進行功能空間與流線組織,選擇合理結構類型,預留設備空間,形成建筑的初步方案。

        (三)設計子課題的完成

        在建筑規劃方案確定后,各專業小組同時進行結構、設備等子課題設計。建筑創作的核心在于空間界定,結構創作核心是實體,二者相互依存。空間是建筑的目的,實體是實現空間的物質手段。結構和設備都需依托建筑空間設計,必須充分發揮建筑的統領作用,建筑、規劃、結構、設備之間如果不能很好地配合,將會造成建筑徒有其表,或違規建設、或結構設備很難實現。因此,在子課題設計過程中必須圍繞設計目標和設計理念,緊密結合工程實際,明確主次,及時溝通協作。

        (四)各專業協調,深化、整合方案

        在設計中結合所掌握的結構、材料、構造知識,擴展深化建筑空間表達途徑,對先期所形成的建筑形態特征進行進一步調整和深入研究,并對方案實施的具體技術措施進行探討,使建筑設計意圖與材質表達、技術特征統一為一個整體,引導其方案創作趨于技術理性。整合方案并與相關專業深度融合。完善立面及造型設計,運用新材料與新技術,協調建筑與環境的關系,體現地域文化特征。將生態理念引入建筑設計,最大限度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

        (五)設計成果表達、評價與標準

        第4篇:動畫專業畢業設計總結范文

        [關鍵詞]軋鋼 教學改革 實踐能力 多元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4)01-0116-02

        《軋鋼機械》是我院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冶金機械方向的一門非常重要的專業課,其實踐性和應用性都非常強。如何使《軋鋼機械》課程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培養和造就高素質、創新性的人才,如何在有限的課時內使學生掌握課程的內容,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為今后的就業、深造等打下堅實的基礎,是任課教師應認真思考的主要問題。

        一、突出實踐能力培養,優化教學內容

        (一)選用優質教材和適用的參考資料

        為了培養和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并結合我院冶金機械方向學生的知識體系,我們挑選了鄒家祥主編的,由冶金工業出版社出版的《軋鋼機械》作為教材。該教材主要內容由板帶軋機和相應的輔助設備構成,內容全面,具有系統、完整的知識體系;[3]教材將高等數學、工程力學、金屬彈塑性變形等有關理論知識與軋制力能參數計算、軋鋼技術、矯直技術等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既能學到比較專業的軋鋼理論知識,又能掌握軋鋼技術方面的基本計算及軋鋼設備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方法。

        為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求知欲,我們在指定教材的同時,還向學生推薦了多種專一性較強的參考書,如《世界H型鋼及鋼軌生產》、《現代鋼管軋制與工具設計原理》、《薄板坯連鑄連軋》等;以及應時常閱覽的與本課程有關的專業期刊,如:《鋼鐵技術》、《中國冶金》和《包鋼科技》等。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學習興趣,自行選擇。

        (二)將教學內容引入生產實習

        生產實習是實踐教學環節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后續專業知識的學習、下學期畢業設計的完成和就業找工作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我們將《軋鋼機械》課程里的一些教學內容,如:軋輥和軋輥軸承、軋輥調整和平衡裝置、軋鋼機主傳動、卷取機等在生產實習過程中涉及的內容安排在生產實習前一周;同時生產實習計劃提前發給學生,有關講課內容要求學生預習,以便與現場工程人員討論交流。

        將教學內容引入生產實習后,實習的目的性加強,效率提高,學生將書本知識與生產實際聯系起來,學習興趣提高,效果明顯;同時,大大減少了教學時數,本課程的課時數由以前的80逐漸減到目前的56,由于在生產實習中引入一些教學內容,使得本課程的寬度和深度不僅沒有降低反而得以增加,教學效果顯著提高。

        (三)調整和優化教學內容

        由于在學習《軋鋼機械》課程之前有關的基本內容已在實習時學習并有一些感性認識,根據生產實際,我們以軋鋼工藝生產過程為主線來組織教學順序和安排教學內容,教學的章節按照順序調整為:概述、軋鋼機主要零部件綜述、軋制力能參數計算、軋件厚度控制與板型控制、剪切和鋸切機械、卷取機械、矯正機械。這樣的編排有利于各個章節的銜接,又與剛剛結束的生產實習內容相融合,理論聯系實際;使學生能夠完整地建立起本門課程的知識體系,增強對該課程知識的理解,并對前后知識做到融會貫通。此外,教師應通過瀏覽專業網站、閱覽國內外專業期刊,及時將軋鋼領域不斷出現的新理論、新成果、新設備和新工藝充實到教學內容中去并及時地介紹給學生,使教學內容超前于教材,加大并豐富課堂信息量,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也拓寬了他們的專業視野。

        二、改進教學方法,更新教學手段

        (一)采用交互式教學模式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探索了“先講、后作業、討論和小結”的交互式教學模式。以塑性方程應用為例,首先教師在課堂上講授知識點之后,布置相關作業,適當給出一些提示,讓學生自己尋找完成作業的方法,然后下次上課時再通過作業反映出的問題進行課堂討論并總結。課堂討論是教師與學生進行交互活動的具體體現,也是交互式教學的核心,教師針對教學中的典型問題進行講解,并和學生進行交互討論,解決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疑惑,這一模式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擴散性思維而且有助于提高學生創新性活動的能力;由教師總結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既鞏固了學生所學的知識,又深化了學生的理解。

        (二)運用多元化教學方法

        多元化教學方法就是在教學活動中運用多種教學資源、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開發他們的學習潛能,使教學活動達到理想效果的教學方法。過去《軋鋼機械》授課時往往采用“灌輸式”的集中課堂授課方式,不利于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尤其是在講解抽象一些的內容如厚度控制原理時,學生普遍反映課堂內容難于理解,不易想象。為了使學生能夠獲得比較豐富的感性認識,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我們引入了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例如在講解自然剛度時,在課堂講解完之后再把學生帶到實習工廠,在小型板帶軋機上讓學生親自動手:測板厚;測軋制力,繪制板厚-軋制力曲線圖,進而得出自然剛度值和變化規律。又如在講厚度控制方法時,把課堂搬到軋鋼實驗室,讓學生們一邊現場觀看,一邊聽老師的講解、指導,這樣的現場組織教學讓學生們對教學內容形成了強烈的直觀認識,加深了他們對相關知識的深層理解,引導學生們將知識點進行分析、比較和融會貫通,充分挖掘他們的思維潛能,激發和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引入多媒體教學,增強教學效果

        將軋鋼企業生產時的錄像,設備供貨商提供的影像資料,學生畢業設計的三維造型、動畫和做課題時的一些科研成果等資源進行綜合,制作了文、圖、表、聲、影、動等多種元素兼備的《軋鋼機械》課程的多媒體課件,為了引起學生的注意和重視,重點、難點內容在課件中用不同顏色或特殊標記加以突出;對較難理解的內容則通過動畫、圖表等手段進行分解、演示,如講到改變空切系數來調節飛剪的剪切定尺長度內容時,加了一段曲柄回轉杠桿式飛剪調長的動畫,使抽象、不易理解的內容瞬間直觀、生動鮮活起來,教學效果很好。采用多媒體教學,增加了課堂教學的直觀生動性和趣味性,增強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了他們的學習熱情,也活躍了氣氛,使學生能在比較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到知識。當然,采用多媒體教學并不意味著完全放棄板書,當教師講到重點、難點內容和一些公式需要推導的時候,適當的板書會讓教學更有邏輯性和條理性,進而增強教學效果。

        三、改變考核形式,重點考核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以往的考核主要根據出勤率定平時成績加期末考試成績確定最終總成績,這種考核方式導致一些學生出勤卻不一定用功學習;平時不學習,期末考試時靠死記硬背甚至作弊蒙混過關的。為此,近幾年探索改革了《軋鋼機械》課程的考核方法,實行覆蓋教學全過程的動態考核。考核方法應一方面對學生的學習狀態和運用知識的能力進行綜合評價,另一方面對學生應能產生激勵、導向的積極作用并具有可持續發展功能,[4]動態考核體系一般由課程過程考核和課程終端考核兩部分組成。

        課程過程考核是對學生上課和教學過程中的表現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一般占總評成績的40%,其中出勤占10%、學習態度和課堂表現占20%、作業占10%。

        課程終端考核是對學生期末考試成績的評價,考核結果一般占總評成績的60%。近幾年我們采用開卷考試這種方式進行考核,基本內容和綜合內容各占50%,基本內容是客觀性題目,涉及的知識面廣而雜,題目類型多、數量大,需要學生快速做出答案,主要考核學生對基本教學內容的熟悉和掌握情況;綜合內容包括主觀性題目和計算題,主要考核學生對知識的融會貫通和應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考核方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引導他們全面掌握教學內容。

        四、結語

        最近幾年不斷對《軋鋼機械》課程進行教學改革,使得該課程的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在最近一次的學生問卷調查中,有35%的學生認為教改很好,認為比較好的有55%,只有10%的學生認為一般。據畢業學生反饋,他們由于在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所以在企業很快就能上手并開展工作,受到企業的普遍歡迎。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隨著教師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的不斷提升,對《軋鋼機械》課程教學的研究和改革,也會繼續深入下去。

        [ 參 考 文 獻 ]

        [1] 付強,曹霞,陳爽.創新思維培養與工程制圖教學改革實踐[J].高教論壇,2012(10):59-61.

        [2] 王智明.工科院校機械專業畢業設計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與解決辦法[J].高教論壇,2012(2):22-24.

        [3] 鄒家祥.軋鋼機械[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06.

        第5篇:動畫專業畢業設計總結范文

        基金項目:沈陽化工大學教學研究基金項目(2012b10)

        作者簡介:邊晶梅(1973-),女,沈陽化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博士,主要從事服役結構維修加固決策、優化與工程管理的研究。(e-mail)bianjingmei@163.com。

        摘要:文章以沈陽化工大學工程管理專業工程施工課程為例,探討了符合“卓越計劃”人才培養要求的新型教學模式,總結了工程施工課程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教學改革的具體內容及措施,簡要介紹了改革措施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情況及取得的初步成效。

        關鍵詞:卓越計劃;工程師教育;工程施工;教學改革;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2909(2013)05007704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以下簡稱“卓越計劃”)是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高等教育重大計劃,主要目標是培養造就一大批創新能力強、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高素質的各類工程技術人才,促進工程教育的改革和創新,推動中國從工程教育大國走向工程教育強國[1]。“卓越計劃”具有三個特點:一是行業企業深度參與人才培養過程;二是學校按通用標準和行業標準培養工程人才;三是強化培養學生的工程能力和創新能力。沈陽化工大學工程管理專業以此為導向和契機,積極主動地進行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教學改革,為社會培養高素質創新型的土木工程管理人才。

        中國1998年設立的工程管理專業是由工程技術專業與管理專業交叉復合而成的新興專業,它覆蓋了原有的建筑管理工程、房地產經營管理、國際工程管理等學科,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和較寬的專業覆蓋面[2]。工程管理專業設置了技術、管理、經濟與法律四大平臺的課程,其中工程施工是技術平臺課程中的一門專業課程。該課程的教學目的是幫助學生掌握建筑工程主要工種的施工技術和施工方法,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科學組織與管理方法、手段,具備發現并有效處理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一般性技術問題的基本能力,具備根據主客觀實際情況優選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和編制施工組織設計的基本能力,以及有效組織建筑施工安全生產的基本能力。該課程具有知識點繁雜、綜合性和實踐性較強的特點,是工程管理專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關鍵課程,是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和綜合能力,實踐“卓越計劃”的重要課程。一、工程施工課程教學模式及存在問題

        工程施工是工程管理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技術課程。目前各高校積極開展土木工程施工課程教學改革,如在傳統板書教學基礎上的多媒體教學、案例教學、改變考試方式等[3-5]。然而,由于該課程學時少等客觀原因,目前的教學效果有限,還不能完全滿足社會對人才培養的需求,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 教材內容滯后于實踐,對行業新技術體現得不夠

        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土木工程施工課程的教材在章節內容及知識覆蓋范圍等方面均比以往教材有顯著增加。但增加的多是傳統施工工藝,對已過時或被淘汰的工藝并沒有作太多刪減。盡管新工藝、新技術在新教材中亦有體現,但仍顯不足,即使目前最新的施工教材有關“四新技術”(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的內容也很少,有的甚至還包含某些當時很“新”而實際上已經落后的技術;一些成熟且應用廣泛的技術卻未能在教材中有所體現。

        高等建筑教育2013年第22卷第5期

        邊晶梅基于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的工程施工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二) 課堂理論知識與工程實踐脫節

        土木工程施工課程實踐性強,對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和創新精神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該課程大量的施工工藝和實踐知識等仍由教師以課堂講授的方式教給學生。盡管教師認真備課、認真講課,也盡量采用了投影、幻燈片、視頻等較為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手段,但學生只聽教師講解而不到施工現場實際觀摩體會,就沒有直接的感性認識,對其中的部分內容很難真正理解和掌握。包括筆者所在學校在內的很多高校的工程管理專業都未開設專門的施工實習,只有短期的工程實習和畢業實習,而且與施工課程不同步,還主要以現場參觀形式實習,學生只能看到工程施工片斷,這對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訓練和提高是遠遠不夠的。

        (三) 學時少,任務重,難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

        工程管理專業的工程施工理論課時往往

        偏少,一般為32學時或48學時,要講清楚各種工程的施工工藝幾乎是不可能的。原因有二:一是教師感到時間有限,內容太多,教學上很難有發揮的空間;二是課程內容原本就抽象繁雜,再加快課堂節奏,學生難以消化和吸收課堂知識。因此,要在較少的課時內,將工程施工內容講解透徹,使學生牢固地掌握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知識,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難度很大,或者說是一項嚴峻的挑戰。而且,這樣滿堂灌的教學方式無法留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不利于培養其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難以達到“卓越計劃”人才培養的要求。

        (四) 實習內容不系統、不完整,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夠

        這是很多高校工程管理及土木工程專業所面臨的實際問題。與施工相關的實習往往集中安排在某一時段,而土木工程施工過程一般較長,學生只能觀摩到個別分項工程的施工過程,無法觀摩到施工全過程,更無法從總體上了解整個在建項目的全部工序。目前,實習單位一般是依靠教師或學生的個人關系聯系。企業常以實習會帶來管理上和生產上的不便或安全問題,明示或暗示學生少進工地,很少主動安排學生親自操作。愿意接受實習的施工單位也越來越少,聯系實習日益困難。這種狀況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實習效果,而且校企之間的長期合作關系也不易保持,企業參與工程師人才培養的程度遠遠不夠,教學實習的效果難以保障。

        二、工程施工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

        (一)調整教學目標 “卓越計劃”最大的特點是以強化學生的工程實踐應用能力與創新能力為目標,并以此構建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課程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達到“卓越計劃”人才培養的要求,在土木工程施工課程教學過程中應突出強調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學目標的調整主要是通過調整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完善工程施工教學模式等系列改革措施,強化學生的綜合能力訓練,夯實工程技術基礎。在此基礎上,將安全責任意識、節約環保意識、誠實守信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等工程倫理道德,潛移默化地“滲透”到課程教學之中,實現能力培養和意志品質培養的和諧統一。教學方法的調整是要實現從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向學生廣泛參與課堂活動的多樣化教學方式的轉變,如開展團組討論式教學,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以工程實例為載體的案例教學,應盡量以身邊工程為實例,學生有機會到現場實地參觀,更能提高其學習興趣,保證學習效果。此外,考核方式也應從單一的分數考核調整為多方面素質的綜合考核。

        (二)優化教學內容

        結合“卓越計劃”三層次人才培養標準對本科人才培養的要求,對工程施工課程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和優化。現行工程管理專業工程施工課程教學大綱規定的講授內容為:土石方工程施工、地基與基礎工程、砌體工程、混凝土結構工程、預應力混凝土工程、結構安裝工程、防水工程、裝飾工程、道路施工、橋梁結構工程施工等。為了幫助學生系統地掌握施工知識,還應增加有關建筑物從動工到竣工的完整施工過程的內容,培養學生對工程的整體認識。

        教學內容的重點應是現實中應用較多的施工知識,要做到詳略得當,在有效的教學時間內將最有用的知識講解透徹。同時,要特別注意跟蹤施工前沿信息,隨時補充和更新教學內容。如今工程施工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層出不窮,努力實現課堂學習和施工實踐的接軌,達到與時俱進的目的。

        建立和完善基本信息資料庫。以網絡為主要依托,收集和整理有關施工過程、施工方法、施工工藝等的圖片、動畫和視頻資料,包括重大工程、新工藝、新材料等方面的網絡資訊,建立功能強大的多媒體信息資料庫,制作內容豐富、高效實用的信息化電子教案,努力縮小理論學習與施工實踐之間的差距,以避免現場實習的不完整和不系統。沈陽化工大學自2011年起搜集了大量資料,經整理后用于課堂教學,學生對此很有興趣,教學效果良好。

        (三)加強設計、實習等實踐環節,提高學生工程實踐能力

        1.開設工程施工技術課程設計,強化團隊合作能力、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

        工程施工技術課程設計是與工程施工相配套的實踐性課程,是培養具備工程師基本素質的應用型高級人才的重要環節。通過此項課程設計,幫助學生了解建筑施工技術方案設計的

        制程序,熟悉編制內容,掌握編制方法,并進行土石方工程、鋼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等常用專項方案的編制,可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在課程設計中綜合應用所學施工知識的能力。一方面,學生畢業后大部分在施工單位從事施工管理、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招投標等工作,都會運用這方面的知識,有現實需要;另一方面,學生畢業設計(論文)選擇施工組織設計的也不在少數,施工方案設計是其中重要的內容,有應用需求。

        沈陽化工大學工程管理專業自2010級開始,開設了32學時的工程施工技術課程設計。課程以工程實例為背景,采用案例教學法進行施工方案設計教學,強化和延伸課堂理論知識。成績考核采用分組進行設計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溝通協調能力。

        2.完善與加強畢業論文(設計)環節

        以往工程管理專業畢業設計往往以論文為主,選擇做工程設計的學生極少,無法鍛煉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沈陽化工大學在教學改革中逐步提高了工程設計在考核中所占的比重,最終實現學生實踐環節以畢業設計為主、畢業論文為輔的目標。與此同時,全面提高對畢業論文的要求,使其最大限度地接近工程實際。2010年畢業的0701班有9人選擇畢業設計,內容涉及住宅及公路工程項目工程量的計算、施工組織設計等,畢業論文涉及房地產開發、造價控制、招投標研究、工程索賠、綠色施工與管理、壽命周期成本管理、施工質量控制與安全管理等方面。經過這一改革,在畢業實踐環節選擇工程設計的人數增加較多(見圖1),而畢業論文的質量也有顯著提高。

        圖1畢業實踐環節工程設計類選題人數變化趨勢

        3.重視企業學習經歷

        “統籌安排,分階段培養”是“卓越計劃”人才培養的主要模式。根據“卓越計劃”,工程人才培養分為三段制:本科、碩士、博士。“3+1”為本科培養階段的運行模式,即3年在校學習,累計1年在企業學習和做畢業設計。企業學習階段的重點是對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和工程創新意識的培養[5]。

        為了強化學生的企業學習,學校鼓勵學生主動聯系實習單位,利用課余時間、假期和畢業設計(論文)期間,全天到企業進行中短期專業學習或工程實踐,了解工程建設的實際運作過程和企業工作流程、企業文化。實習之后組織學生座談,總結實習心得,交流經驗。沈陽化工大學工程管理專業自2007級開始,參加企業實習的學生逐年增加。實踐表明,凡是有過企業實習經歷的學生,工程實踐能力都有較大提高,就業優勢也非常明顯。

        4.加強工程意識和職業道德的培養

        本科層次卓越工程師培養標準的基本要求有:(1)基本素質: 具有良好的工程職業道德、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和較好的人文科學素養。(2)現代工程意識:具有良好的質量、環保、職業健康、安全和服務意識。(3)學習能力: 具有獲取信息和謀求職業發展的能力。(4)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具有綜合運用科學理論分析與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 能夠參與生產及運作系統的設計, 并具有維護能力。(5)創新意識和開發設計能力: 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以及進行產品開發和設計、技術改造與創新的初步能力。(6)管理與溝通合作能力: 具有較強的組織管理、交流溝通、環境適應和團隊合作能力。這種非專業能力已成為優秀工程師職業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現代經濟社會對工程師提出的更高要求[6]。 沈陽化工大學將工程意識、工程倫理道德的教育貫穿在工程施工及課程設計等教學的全過程,并鼓勵和支持學生參加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溝通協調能力、組織能力、團隊合作意識等人文素質。比如,工程管理專業學生參加2010年第七屆遼寧省“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和2010年第十屆遼寧省大學生科技創新大賽,均取得一等獎的好成績。

        5.密切課程內容與專業認證考試的聯系

        包括工程管理專業在內的土建類6大專業在中國是最早進行專業認證的。目前的資格考試及認證管理制度等已比較成熟。與工程管理專業對口的資格考試有國家一級注冊造價師、注冊建造師、注冊咨詢工程師、注冊監理工程師、注冊資產評估師等的考試。教學中要密切課程內容與專業認證考試要求的聯系,幫助學生提前做好認證考試的準備,為他們未來職業的發展奠定基礎。

        三、結語

        文章探討了適應“卓越計劃”人才培養要求的工程管理專業工程施工課程的新型教學模式,分析

        了工程施工課程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具體的教學改革措施,并對教學改革取得的初步成效進行了總結,以推動工程管理專業建設的進一步深入。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若干意見[r].2011.

        [2]建設部高等工程管理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工程管理專業(四年制本科)培養方案[s].1999.

        [3]范臻輝.工程管理專業土木工程施工課程的教學改革探討[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7(2):9-10.

        [4]杜德權.工程管理專業工程施工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10,27(2):80-83.

        [5]林健.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學校工作方案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 30-36.

        [6]林健.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通用標準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 21-29.

        practice and teaching reform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urse

        based on a plan of educating and training preeminent engineers

        bian jingme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henya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shenyang 110142, p. r. china)

        abstract: the plan of educating and training preeminent engineers is a teaching reform project.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urse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specialty in shenya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wa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the new teaching mode meeting the demand of preeminent plan. the deficiency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was sumarized and the difference with the demand of preeminent plan was analyzed. contents and measures of teaching reform were presented and practices as well as primary effects were introduced.

        第6篇:動畫專業畢業設計總結范文

        關鍵詞:環境工程;地礦特色;生產實習;教學質量

        生產實習是高等院校工科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教學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可以檢驗、鞏固學生3年來所學的知識,而且還可以增強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生產實踐中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同時還可以通過生產實習為畢業后的生產工作奠定基礎方向[1]。近幾年由于我國高校招生規模擴大、國家經濟體制的調整和科技的飛速發展,當前本科生生產實習模式已不適應學生獲取專業知識的需求,同時用人單位對畢業生專業技能要求越來越高,因此本科實踐教學中的生產實習已成為制約本科教學質量提高的困難環節[2]。由于環境工程專業是一門綜合了物化生地等多學科的交叉學科,大多數高校環境工程專業設置基本是立足于本校的某些優勢學科[3],同時這也是學生未來就業的重要方向。因此各高校環境工程專業實踐性教學環節中,既要體現環境科學專業自身特點,又要考慮到高校自身原有的專業特色,培養創新型人才[4]。因此本文依據以地礦類為特色的西安科技大學環境工程專業的生產實習模式構建,探討地礦類高校環境工程生產實習遇到問題及解決辦法,旨在培養應用型和創新性環境工程人才。

        一、西安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及其生產實習簡介

        (一)西安科技大學環境工程專業

        西安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本科專業于1998年獲批,2010年歸入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一級學科。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為培養具備可持續發展理念,具有污染防治、環境規劃管理和資源保護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同時以專業認證和培養具有創新創業意識人才為導向,既滿足環境工程專業通用標準,又兼具地礦特色,建立加大實踐力度、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制度和措施。因此,西安科技大學環境工程專業不僅設置了專業通用基礎課程,而且設置了礦山環境有關的專業課程,如礦山環境地質、土地復墾和水土保持等,具有較為鮮明的行業特色,大部分畢業生進入了環境治理與管理的相關企事業單位。

        (二)生產實習目標

        西安科技大學環境工程生產實習是學生在實習單位依據實際生產流程現場操作實踐與記錄,讓學生將所學理論與實際生產對照,討論解決工程遇到的實際問題,為學生畢業設計和將來從事環境相關工程設計打下基礎。具體要求如下:1.將課堂所學的水、氣、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處置等專業理論知識與生產實踐結合對照,并掌握現場工藝流程、構筑物結構和施工圖紙的讀取和繪制方法。2.掌握生產實習單位的環保設備的選型、性能及其運行維護,掌握實習單位自動化控制手段以及組織結構;3.要求學生能就實習內容獨立撰寫實習報告,通過查閱資料思考實習企業在污染治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積極探索實際問題解決的方向及方法。

        二、環境工程專業生產實習現狀及存在問題

        (一)環境工程專業生產實習現狀

        西安科技大學環境工程專業的生產實習采用集中實習的方式,時間為3周。在生產實習準備階段,通過集中講解和學生自己查閱資料的方式讓學生預習生產實習相關單位的背景、運行工藝等內容,并總結出預習報告及實習相關問題。經過多年實習經驗總結,目前就環境工程和科學相關理論內容配套了較穩定的現場實習基地(見表1)。實習形式上,對于城市污水處理和大氣污染控制的重點實習單位采取學生駐廠,在廠區一線工人師傅指導實習,而生態相關實習采取由于條件限制仍以參觀考察為主的方式。

        (二)生產實習遇到問題

        1.實習時間不足。由于專業培養計劃方案的改革,生產實習時間縮短為3周,由于近年來環境工程相關理論和技術的進步,亟待生產實習的相關工藝、內容不斷增加,而學生要在3周的生產實習期完成不同污染物控制中所有相關技術的實習,3周的生產實習時間比較緊促。2.實習單位定位指向性不夠。實習單位選取仍舊以傳統污水和熱電處理廠為主要基地,并沒有發揮地礦類院校特色,而地礦類相關企業是環境保護重點關注的企業和學生就業的主要方向,造成學生地礦基礎知識欠缺,工作后需要長時間努力自學才能勝任相關工作。實習單位選擇指向性不夠一方面使得企業缺乏接納學生實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學生實習積極性亦不高。3.實習效率低。市場經濟情況下企業社會責任大大弱化,很多企業認為學生去實習會影響工地生產活動,進而造成安全及管理等方面的問題,大多數企業只允許參觀,不能動手操作。生產實習過程中學生深入生產第一線實際動手機會降低,而淪為短期接觸式的參觀,導致實習效果差。4.成績給定方式形式單一。現在生產實習成績給定方式主要是依據學生實習報告、考勤和實習報告評定成績,考核形式不能激發學生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教師至實習結束后批改實習報告時發現實習中的問題時,學生在實習工作已經結束,實習中的漏項和缺項難以彌補。

        三、地礦特色的環境工程專業生產實習環節建構

        (一)實習效率構建

        首先實習之前通過多媒體影像資料預習可大大彌補了生產實習時間短的不足。實習前播放實習單位現場錄像、動畫、圖片、講課等方式,進行模擬現場教學,激發學生在實習準備階段帶著興趣和問題去主動的接觸到實習內容和相關國內外研究進展,讓學生在進入實習單位后具有相應知識儲備去實習,這樣既可以將學生變被動的生產實習過程轉化為主動的學習,提高實習效率以彌補了生產實習時間短的不足[5]。第二加強生產實習中預習環節的指導。列出實習需要用到的教材和參考書目錄,督促學生在預習環節結合實習企業對將要學習到的各種工藝和技術整理成為若干思考題,使學生在企業實習過程中帶著問題去一線。第三生產實習以夯實基礎和突出亮點為原則,生產實習的內容重點除了水、氣、固體廢物處理控制工程外,還應涵蓋具有地礦特色的生態恢復工程內容,讓學生在短時間內集中熟悉和掌握礦山環境開發過程涉及的主要環境問題和治理措施。

        (二)凸顯地礦類特色的環境工程專業生產實習單位選取構建

        我校環境工程專業的建立和發展都基于學校的地礦類特色,在現行的地礦行業背景下,生態環境問題是相關企業重點關注問題,而企業在運行過程中除水、氣、固廢、噪聲等污染控制技術外,礦區生態恢復也是企業重點關注內容。生產實習地點的選擇讓學生不僅擴寬了學生知識面掌握地礦類企業的生產工藝流程,也學習了各種地礦類企業產生污染物的機理及其污染控制方法,為學生畢業后走上相關工作崗位打下了基礎。為此生產實習基地選取不能脫離地礦行業和生產工藝特點,要緊密結合地礦行業特色進行選取,是體現專業特色同時也保證本專業畢業生就業的主要方向的保障[6]。本校環境工程專業以地礦類為特色,礦山環境損害過程包括礦產開采過程大氣污染(主要為粉塵污染)、礦區水體重金屬污染、礦區尾庫礦渣處理等,在生產實習過程中本科生必須對礦山生態修復相關工藝有深入的了解。因此我校生產實習單位應充分利用我校與地礦類企業良好的合作關系,安排學生到相關企業一線去實習。根據過去幾年選擇實習單位經驗兩類,兩類單位大致可保證較好的實習效果:1.國有企事業單位,如西安市第三污水處理廠,事業單位的服務功能使得其在學生生產實習過程中可以由一線工人師傅帶隊,學生可直接接觸并咨詢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問題;2.地礦類具有環境責任的相關企業,由于國家在環境保護方面的嚴格要求使得這一類企業有成熟配套的環境控制措施,對學生實習一般持歡迎態度,但出于安全考慮不能完全讓學生深入生產第一線開展實際操作。

        (三)生產實習綜合考核制度構建

        在生產實習過程中應依據實習內容進行階段性的總結和復習,有利于促進學生強化實習內容,同時總結也可以使學生經常回顧所實習內容,促使學生積極思考,溫故而知新,并針對實習內容提出問題,也可以及時補充學生在實習現場不懂或者遺漏的內容。必須要制定合理的綜合考核制度,改變以往僅僅依據學生撰寫的實習報告而單一考核學生實習效果的方式,防止個別學生濫竽充數。綜合考核內容分實習表現、工作態度、遵守紀律情況、實習答辯情況、所提交成果質量等,最后評定總成績,將學生實習過程各環節有機結合起來。實習表現包括實習記錄、所承擔工作量及完成情況;遵守紀律表現為出勤率、遵守實習單位規章制度;實習答辯情況包括實習期間觀察和描述能力、分析問題情況和提問考核回答情況;工作態度包括實習積極主動性;提交成果包括實習報告、圖件等。綜上所述,地礦類環境工程專業在有限的生產實習時間內,學生不僅要提高學生環境工程水、氣和固體廢物處理處置的通用基礎實踐動手能力,而且也要拓寬專業知識面,了解地礦類相關的學科基礎知識。這就要求在實習效率、凸顯地礦類特色和綜合考核制度構方面不斷創新,針對生產實習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以上的改革建議和措施,以期為提高地礦類高校的環境工程專業生產實習的教學質量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江長勝,郝慶菊,肖廣全,等.環境工程專業本科生生產實習的改革與實踐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2,29:82-84.

        [2]劉元元,高俊敏,趙春平,等.環境工程專業生產實習面臨的問題與改革措施[J].高等建筑教育,2008,3:114-117.

        [3]吳光前,周培國,張文妍,等.林業高校環境工程專業生產實習環節的構建和創新———以南京林業大學為例[J].中國林業教育,2012,30(6):26-29.

        [4]孫連鵬,曾令初,張再利.構建新型實踐教學體系培養環境工程專業的應用型人才[J].中國建設教育,2008,10(10):43-46.

        [5]操禮林,胡白香.土木工程專業生產實習教學改革與實踐[J].山西建筑,2011,37(36):224-226.

        [6]張寶剛,馮傳平,匡穎,等.卓越工程師教育背景下環境工程專業生產實習模式初探[J].中國地質教育,2013,4:9-12.

        第7篇:動畫專業畢業設計總結范文

        關鍵詞:中藥學專業;分層次遞進式;實踐技能;人才培養

        實踐教學在中藥學專業大學生創新能力與科學素養培養中起著重大作用。實踐技能培養是中藥學專業教學工作的重要環節,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提高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2]。李凱從大學生實踐創新教育制度建設、構建大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評價體系、建立創新型實踐教學模式、開展課外科技活動等方面,改良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模式;劉芙等按照基礎、專業、綜合、社會實踐“四層次”設計教學內容,構建了“四階段”實踐教學模式。中藥學本科專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足夠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更要注重對學生進行理論聯系實際過程的訓練和培養,以激發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興趣和能力,從而培養實踐技能和創造能力。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高度重視實踐教學。在長期研究和實踐的基礎上,近年來對實踐教學環節進行大膽改革創新,建立了一套以“實驗技能培養集中實習實踐科研創新訓練專業綜合實踐”為基本構成模塊,涵蓋第一、第二和第三課堂,跨越大學一年級至四年級,具有“理論與實踐、知識與技能、夯實基礎與創新提高三結合”教學特色,全方位,多手段,分層次遞進式的中藥學專業本科生實踐技能培養模式,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奠定了基礎。

        1分層遞進式實踐技能培養模式主要內容

        1.1開設設計性綜合性實驗

        培養設計能力和創新能力大力推動設計性和綜合性實驗開展,從工作量認定、教改經費資助等方面予以扶持。每門實驗課至少包含1~2個設計性實驗,由學生設計具有一定創新性的實驗方案。專門開設綜合性實驗,教師定出實驗題目,由學生查資料,在綜合現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設計實驗方案,然后師生討論方案的可行性并修改方案,最后由學生獨立完成實驗。從大學一年級的專業基礎課直至專業實驗課,均要求開設設計性或綜合性實驗項目,近年來每學年的開設比例占實驗課程總數50%以上。

        1.2組織實驗技能大賽

        以賽促教促學促練中藥學是實驗性科學,實驗基本技能是學生核心競爭力的保證。從2009年起每年組織一次中藥學實驗技能大賽。旨在規范、熟練實驗基本操作,提高學生基本實驗技能;通過競爭發現實驗教學工作中的優、缺點;培養廣大學生的實驗興趣和創新意識,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現自我的平臺;讓學生重視實驗技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營造良好的科研與學習氛圍。此外,鼓勵學生參加各類實驗技能大賽,多次組織團隊參加北京市大學生化學實驗競賽,并多次獲獎。

        1.3強化畢業論文環節

        提高學生實驗綜合素質畢業論文是檢驗和增強學生自學能力、分析能力、設計能力、綜合應用能力及創新能力的重要一環。以往的畢業論文安排在第8學期,考慮到此學期學生還要參加考研復試,以及聯系工作等實際情況,我們嘗試將畢業論文工作提前到第7學期開始,保證有充足的時間完成。為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其特長,畢業論文題目保證1人1題,不得重復。

        1.4渲染學術氛圍

        引領學生實踐為提高學生對于科研、科技開發的興趣,渲染學術氛圍,學院每年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前來講學,包括中國醫學科學院肖培根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黃璐琦院士、陳士林研究員、302醫院肖小河研究員、香港浸會大學趙中振教授、美國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職業安全與健康研究所(NIOSH)病理生理研究部首席生理學家AnnaAShvedova教授、美國Daemen大學BrendaL.Young教授、AndrewKierWise博士等共20多人。此外,還鼓勵教師帶領對科研有濃厚興趣的學生從大一下學期或大二開始進入實驗室,通過學生自愿申請、科研導師審核,遴選學生參加教師的科研項目,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新藥創制重大專項、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等省部級項目、橫向科技開發項目等研究。自2007年以來,學生參與科研項目達40余項,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其中多篇被SCI、EI、SCIE等收錄。

        1.5建立學生科研創新平臺

        促進創新思維的形成搭建學生科研創新平臺,提供全開放的自主學習實驗教學環境。通過課外創新實踐項目立項,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課外創新設計學習,提高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科學研究能力。①建設學生科研創新平臺網站。完善網絡宣傳交流版塊,包括大學生科研創新項目招標通知、報名、申報評審程序、項目管理運行機制、科研成果信息公布等信息;②實行導師準入制度。教師只有通過培養大學生科研創新能力課程的學習,通過測試,方可取得導師資格,再通過申請成為導師團隊成員;③實行審批制。學生確定研究題目或研究方法后,以課題申請的方式提出申請,獲得批準后將為其指派指導教師或學生自行聯系指導教師,實驗在教師指導下完成,實驗完成后撰寫并上交論文報告,接受答辯;④實行項目定期考核制度。學生定期上交研究進展,統一進行標書評優,在實施過程中,各小組定期召開組會進行本課題的討論;⑤召開大學生科研創新例會。定期召開創新工作專題會,討論工作計劃及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措施,針對各項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由指導教師團隊進行摸底、總結、提出解決方案;⑥建立獎勵機制。每年拿出專項經費,對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參與教師科研活動以及各種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生給予獎勵,并通報表彰,激勵拔尖學生脫穎而出。

        1.6加強與外界合作

        拓展學生實習實踐空間,積極加強與外界的合作,進一步拓展學生實習實踐空間。①與校內科研實驗室的合作。依托學科優勢,大力加強實驗室軟硬件建設的同時,及時把科研優勢轉化為校內實習實踐基地,將教育部“中藥制藥與新藥開發工程研究中心”、“中藥材規范化生產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中藥基礎與新藥研究重點實驗室”;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信息工程”重點研究室、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經典名方有效物質發現”重點研究室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級科研實驗室等科研平臺發展為校內教學實習基地。②與校外實習基地的合作。充分利用學校在中藥研究領域校友資源等方面的優勢,積極建立與校外實習基地的合作,拓展學生的實習實踐空間,與北京康仁堂藥業等醫藥企業和廣安門醫院等三甲醫院及安國藥材種植基地、松山植物園共建校外實習基地。③組織專業科學考察。利用節假日組織學生走出校門,走入生產實踐一線,進行有計劃、有目的的中藥資源調查等科學考察,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合作精神、創新精神,磨練學生意志,引導學生熱愛實踐、勇于實踐、服務社會。

        1.7加大投入

        搭建堅實的實踐教學硬件平臺近年來一直積極申報各類國家財政專項以改善大學生實驗室條件,同時本著勤儉持家的原則用好各項經費。學院歷來注重實驗內容和生產實際相結合,為滿足專業教學需要,已建成能滿足教學科研需要的研發基地近五千平米,其中包括符合GMP標準的中藥制劑實訓平臺、中藥材標本館和小型藥草園。中藥制劑實訓平臺中既有制藥生產中的常用設備,可供學生學習各種劑型的制備方法,也有萬級、十萬級的模擬車間、環境,使學生感受到工廠的氛圍;中藥材標本館和小型藥草園,使學生親身接觸到中藥飲片和藥用植物,增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了“身臨其境,樂在其中”教學境界。通過上述措施,將專業實驗與生產實際融為一體,提升理論,注重實用,強化了學生解決中藥生產與鑒別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1.8加強隊伍建設

        努力造就高素質的實踐教學隊伍提高教師實踐教學能力,是完成實踐教學任務,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關鍵。因此,學院十分注重加強實驗技術人員隊伍建設。①加強在職人員的培訓。對新留校工作、新調入人員必須進行實驗技術崗前培訓;支持、鼓勵實踐教學人員參加國內外各種教學研討會;選派青年教師進修學習,以提高隊伍的業務水平;②成立實驗教學督導組。成立由知名專家教授組成的中藥學實驗教學督導組,對實驗技術人員進行定期考核,同時對實踐教學的改革方案進行專家論證、向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提出指導性意見和建議。

        2分層遞進式實踐技能培養模式特點與創新

        2.1全方位

        中藥學專業本科生實踐技能培養模式涵蓋第一、第二和第三課堂。強化專業培養方案之內的第一課堂教學,即經典的驗證性、設計性、綜合性實驗和畢業論文;堅持教學中心地位,開辟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即開辦實驗技能大賽,舉辦學術節,渲染學術氛圍,引導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項目,為學生提供訓練和展示平臺,通過比賽和科研活動,促教、促學、促練;應用所學專業實踐技能,走出校門,進行科學考察,走進企業,調查中藥行業發展現狀,引導學生熱愛實踐、勇于實踐、服務社會。分層次遞進式培養模式涵蓋了大學一年級至四年級。大一和大四學生分別主要以實驗基本技能訓練和畢業論文工作為主,設計性和綜合性實驗、實驗技能大賽、學術節、學生科研活動招標、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項目則貫穿大學一年級至四年級。

        2.2多手段

        采用多種實驗教學手段,不斷完善實驗教學方法。在原有課堂教學和實物實驗的基礎上,利用先進的現代化網絡技術,進行計算機輔助教學,建立虛擬仿真實驗數據庫,建立實驗仿真教學平臺和人機互動實驗教學平臺,提高學生學習專業課程的興趣。中藥學虛擬仿真實驗平臺優勢體現在以下方面:①虛擬仿真實驗平臺將圖像、聲音、動畫引入到實驗教學中,在較短的時間內,向學習者呈現和傳遞大量信息,充分調用學習者的各種感官,使學習者加強對課本知識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實驗教學的質量和效率。②虛擬仿真實驗平臺的交互性可以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效果,通過3D效果建立起來的實驗環境,可以使學生通過人機交互對整個實驗過程進行全程操控和觀察,讓學生非常直觀的學習實驗過程。③虛擬仿真實驗平臺解決了中藥學實驗教學中的以下三點迫切需求:實現中藥學實驗教學的遠程教育,可以讓學生通過網絡親臨整個實驗過程;突破傳統實驗形式的限制,對于危險性、毒性極大的實驗可通過模擬仿真平臺實現實驗過程的真實再現;對于資源有限、貴重的藥材,不適宜于實驗室中大量消耗,通過虛擬仿真實驗平臺,實現了資源的保護。通過現代化的虛擬仿真實驗和傳統的課堂教學、實物實驗有機結合,克服傳統課程的缺點,通過建模與動態演示,把中藥學過程中的實驗直觀形象的展示出來,便于學生對實驗過程的掌握,為學生實驗創新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基礎。2.3分層次探索建立了以“實驗技能培養集中實習實踐科研創新訓練專業綜合實踐”為基本構成模塊,各模塊依次展開,層層遞進,互為依存,有機聯系,不斷深化的多層次培養模式,形成了“實驗教學奠定基礎、集中實習鞏固加強、科研訓練培育創新、綜合實踐整合提高”的實踐教學特色,提出了“理論與實踐、知識與技能、夯實基礎與創新提高三結合”的實踐教學理念。同時,以學生的專業思想教育為切入點,連續4年不間斷,而部分優秀畢業生又可以作為專業思想教育的范例,反饋形成良性循環。

        2.3.1實驗技能培養層次

        本層次立足于基本實驗技能和動手能力培養、各項操作技能的熟練掌握、創新思維和能力的培養、基礎和專業知識的鞏固提高,內容包括附屬于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及專業課程內的課內實驗和獨立實驗課程,分為基礎性、專業性和綜合設計性實驗三個能力分層遞進的實驗教學模塊。①基礎性實驗包括無機化學實驗、有機化學實驗、物理化學實驗、化學分析實驗、儀器分析實驗、物理學實驗、藥用植物學實驗、生物化學實驗、藥理學實驗等;②專業性實驗包括中藥化學實驗、中藥藥理學實驗、中藥藥劑學實驗、中藥炮制學實驗、中藥制劑分析實驗、中藥鑒定學實驗、中藥制劑顯微鑒別實驗等;③綜合設計性實驗又包括基礎綜合實驗和專業綜合實驗。以上所涉課程時間跨度從第一學年到第四學年,教學主要采用多媒體示范教學、仿真模擬、現場參觀、教師演示和學生實際觀察和操作等方式進行。

        2.3.2集中實習實踐層次

        根據課程學習需要,依托現有的實習實踐基地,在藥用植物學、中藥鑒定學、中藥制劑學等專業基礎課及專業課等課程教學中安排集中實習,包括松山藥用植物學實習(包括野外藥用植物資源調查、藥用植物識別)、安國中藥鑒定實習(包括常用中藥材鑒定、道地藥材產地實習等)、中藥制劑實習(包括中藥制劑車間實習、醫院藥劑科實習等)。本層次實習主要安排在第二學年和第四學年。通過集中實習,加深和鞏固學生課堂所學知識,獲取感性知識,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培養專業素質,加強職業道德教育,為今后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2.3.3科研創新訓練層次

        開展形式多樣的科研實踐活動,以此強化學生專業基本技能訓練,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本層次的創新訓練主要面向已經完成基礎和綜合實驗培訓的二、三、四年級的學生,重點是“創新性、探索性”。具體包括:建立“科研創新實驗”導師庫,按照“以學生自行設計、操作為主,導師指導為輔”的原則,開設學生自行設計的“創新探索綜合實驗”;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科研課題申報;參加“挑戰杯”等各種創業大賽;進入教師實驗室參與教師科研項目;參加學校舉辦的專家、企業家系列講座等。

        2.3.4專業綜合實踐層次

        畢業專題實習是學生走上工作崗位的一次重要實踐,同時也是實現中藥學專業培養目標的一個極為重要的環節。在第七學期教學任務結束后即進入畢業專題實習,時間共16周。要求學生通過實習,了解本專業發展動態和趨勢,熟悉本專題所涉及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文獻查閱、實驗設計、實驗研究、數據處理、結果分析、論文撰寫等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并熟悉論文答辯過程,為即將開始的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在第八學期末,根據學生入學以來的實驗、實習實踐、畢業論文等情況進行畢業綜合考核。多年教學實踐結果表明,通過以上四個不同層次的專業化訓練,學生切實具備了扎實的實踐技能與創新能力,能夠勝任中藥學相關領域的工作,并在工作中顯示出較強的競爭實力。

        2.4將科研過程及科技成果轉化為實踐教學資源

        積極引導教師把科研過程中產生的科研及科技開發成果引入到實踐教學之中,積極將設計性綜合性實驗和畢業論文與教師的科研課題相結合。三年來,結合縱、橫向科研課題的畢業論文300余篇,占畢業設計總課題數的36%以上;結合科研課題的綜合設計性實驗題目達85個,占實驗項目總數的61%,綜合設計性實驗項目開設比例占實驗課程總數40%以上;學生參與項目研究的課題占科研項目總數的70%以上。

        2.5改革測評方法

        建立能力培養為導向的考核體系建立能夠體現培養目標的、完整的實驗教學考核體系。采取多元化的考試方法,將過程考核與終結考試相結合,以考察能力、操作為主,全面考察學生的綜合能力。該考核體系涵蓋了實驗技能培養集中實習實踐科研創新訓練專業綜合實踐四個階段的各個環節。①在實驗技能培養階段,將實驗技能考核分成平時實驗能力測評和統考測評兩種,平時實驗能力測評主要包括:結合虛擬仿真實驗平臺實驗預習網上過關自動積分、實驗預習積分、實驗操作能力積分、實驗結果積分、實驗報告積分;統考測評又分為實驗理論考試和實驗操作技能考試兩部分。若平時實驗能力測評優秀者,可免統考測評;平時實驗能力成績達不到優秀者,須參加統考測評;規定實驗技能考核成績不及格不得參加理論課考試;②在集中實習實踐階段,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為目標,要求學生提交實習報告和小結;③在科研創新訓練階段,要求學生撰寫課題申報書、實驗方案和詳細實施計劃;④在專業綜合實踐階段,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通過選題、開題、實驗、論文撰寫和答辯等環節,使學生得到全面訓練。多年實踐證明,該體系保證了實驗教學各環節的教學秩序與質量,為正確評價學生實踐能力提供客觀指標體系,同時也是新世紀中藥學專門人才能力培養的基本保證。

        3模式應用效果

        分層遞進式中藥學專業本科生實踐技能培養模式構建完成后已進行了多年實踐,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3.1提高了本專業師資綜合水平

        2007—2016年,本校中藥學專業相關教師有22人晉升教授或研究員職稱,35人晉升副教授或副研究員職稱。

        3.2形成了多項教學改革成果

        2007—2016年,該成果相關完成人獲得各級教學成果獎5項,發表實踐技能培養相關教研教改論文80余篇,建成北京市級精品課程2門,建設校級精品教材5部。鑒于在構建本科生實驗技能培養體系的綜合性、特色化和成效顯著,實驗研究成果突出,實驗室管理科學合理,注重科研促進本科教學和科技服務,中藥學實驗中心于2007年被評為“北京市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012年還申報了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此外,中藥學專業于2007年獲批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2008年獲批北京市特色專業建設點。

        3.3培育了學生的實踐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經過全方位、多手段、分層遞進式的實踐技能培養模式訓練后,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得到進一步強化。許多學生反映,在經過該模式的系統訓練后,實踐技能和實踐創新思維能力得到了較大提高。在學校連年舉行的大學生科研課題招標活動中,中藥學專業每年有數十個學生團體積極參與這一活動,在此過程中他們經歷了科研全程訓練,其科研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得到顯著提升。近年來共參加國家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40項,教育部創新性試驗計劃項目近30項,北京市大學生科學研究與創業行動計劃項目5項,校級自主課題100余項;在第三屆“挑戰杯”首都高校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取得一、二、三等獎各1名,在第四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取得銅獎1名;獲第八屆“全國大學生藥苑論壇”創新成果三等獎2項;累計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其中被SCI收錄論文多篇。

        3.4提高了畢業生的社會競爭力

        就業考研情況良好通過分層遞進式中藥學專業本科生實踐技能培養模式的實踐,學生的就業形勢得到明顯改善,縮短了中藥學專業畢業生就業后的“磨合期”,提高了畢業生的社會競爭力。許多學生反映在經過全方位的實踐技能綜合培養模式訓練后,就業面試時的自信心增強,提高了成功率。多年來,本科生就業率在95%以上。中藥學專業本科生參與實踐,特別是科研實驗工作大大激發了他們對于中藥學專業的興趣和進一步深造的愿望。近年來本專業學生踴躍報考研究生,40%學生報考研究生,錄取率30%左右,已考取的院校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科學院等國內知名大學或研究機構,學生的實踐技能受到碩士研究生培養單位的一致好評。此外,有多名同學由于實踐技能突出,被美國、英國、法國及香港和澳門等地的大學錄取為研究生。

        4小結

        實踐技能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應當基于實踐教學的實踐性、系統性、主體性、現場情境性、完整性等特點[4]。對中藥學專業本科生實踐技能培養模式進行有益探索,對于教育思想觀念轉變、實踐教學內容改革、課程體系的構建及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5]。分層遞進式本科生實踐技能培養模式是多年探索、研究的成果,已經多年實踐,該模式對于培育學生的實踐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增強畢業生的社會競爭力起到了明顯的促進作用,對中藥學專業本科生實踐技能培養和提高具有示范作用,具有很好的推廣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丁安偉,朱亮.構建以能力培養為核心的中藥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1(2):117-118.

        [2]卞金輝,陳娜,歐陽靜,等.中藥學專業能力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踐教學體系構建[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13(2):34-35.

        [3]李凱.大學生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才智,2011(1):324-325.

        [4]劉芙,王韶春.高等教育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施[J].現代教育管理,2011(3):88-90.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久白丝袜 | 日本大胆欧美中文字幕 | 亚洲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洲日本无在线码播放 | 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播放 | 尹人香蕉久久99天天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