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描寫竹的詩范文

        描寫竹的詩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描寫竹的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描寫竹的詩

        第1篇:描寫竹的詩范文

        怎樣寫好狀物文章?歸根結底,就是要善于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描寫。所謂“特點”,其一,是指事物外在的直觀的表象特征,其二,是指事物內在的本質或規律。而怎樣才能抓住事物的特點?以下幾點是我長期教學實踐的探索。

        一、選擇恰當的描述對象

        恰當的描述對象,首先應該是自己熟悉的事物。所謂熟悉,就是它與自己有較密切的接觸,不僅了解它的外部特征,而且了解它的內在本質,也就是必須做到胸有成竹。例如,《燕子》一課寫燕子的外形:“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這就是活潑機靈的小燕子。”孩子們對燕子是熟悉的,他們可從以上描寫中抓住燕子外形的特點,并模仿著描寫出自己喜愛的其他鳥類,寫起來也得心應手。

        其次,可以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事物。這樣的文章,選材較為獨特,內容比較新穎,具有新鮮感,能引起讀者的注意和喜愛。例如,《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長,又窄又深有點像獨木舟。船頭和船艄向上翹起,像掛在天邊的新月,行動輕快靈活,仿佛田溝里的水蛇。”這段話突出小艇長、窄、深,兩頭上翹、輕快靈活的特點,非常有特色,可引導學生以此類推:在現實生活中,有哪種交通工具、玩具、用具等在外形構造上也具有類似別具一格的特點?把它寫一寫。這樣的聯系是很有啟發性的。

        二、相同的事物學會對比著寫

        學生在選材時遇到相同的題材是很常見的,當出現題材“撞車”時,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從相同事物上發現彼此不同的特點,從不同的角度加以觀察,寫出相同事物的不同個性來。

        《白鵝》與《白公鵝》是不同作家寫同一種事物的代表作。前者刻畫了白鵝“高傲、架子十足”的特點,后者則刻畫了白公鵝“毫無顧忌、耀武揚威”的個性,這兩篇文章,讓學生對比著讀,對培養學生形成自己的寫作特色是大有裨益的。

        三、在觀察與分析中發現事物的特點

        事物的特點主要是通過觀察來獲得。但在觀察的過程中必須進行一些分析和思考。因此,分析和思考的角度必須根據文章的中心作出選擇。可從物體的外部形態、物體的外部氣質、物體的內部特點等方面去分析與思考。例如,《索溪峪的“野”》,作者游覽美麗的索溪峪,感受到的是一個字——“野”:山野,水野,動物野,游人野。作者寫山“野”,描寫出山具有“隨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特點:……旁逸斜出,崛起巍巍“斜山”;相對相依,宛如“熱戀情人”。寫水“野”:……索溪像一個從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會兒繞著山奔跑,一會兒撅著屁股,堵著氣又自個兒鬧去了。作者把索溪想象成“野孩子”,形象傳神地寫出了索溪的“野”給讀者留下了活潑、靈動之感……

        四、要恰當描述物體所處的環境

        環境是指物體所在的位置、所占的空間、所處的背景等。不少寫物的文章都對物體所處的環境進行描寫,因為物體不是孤立存在的,必定處在一個特定的環境中,而環境又對物體起一定的烘托作用。所以,恰當描述物體所處的環境,能給讀者以完整和深刻的印象。在這里要特別強調的是,對物體進行一些環境描寫,必須恰當。首先要讓所描寫的物體有密切聯系。其次,要把握環境描寫與狀物的關系,主次要分明。

        五、要寫好物體的靜態

        寫好物體的靜態,能使物體的特點形象鮮明,使人如見其物。要寫好物體的靜態,也就是要寫出物體處于靜態所顯示出來的特點,很重要的是善于分解物體和選好描述的角度。所謂分解,就是把組成物體的各部分分解開來,做有順序的依次觀察,發現物體的各部分特征,然后進行歸納。例如,“這是一架多么漂亮的小鋼琴呀!琴身是粉紅色的,上面畫著四朵競相開放的紫、藍、黃、白牡丹花,這些花在綠葉映襯下是那樣的美麗、嬌艷。花的四周還用五線譜紡織成五彩帶子,鋼琴的上部呈波浪形,底部由三條小腿支撐著。多么雅致的小鋼琴呀!”這段文字描寫了靜態中的小鋼琴,作者對它分解觀察,從不同的角度介紹了小鋼琴各部分的特征。

        六、要寫好物體的動態

        動態,是指事物的變化和行為。無生命的物,在一定的情況下有它的動態。有生命的物更有它的千姿百態。寫物體的動態可與物體靜態結合起來寫,在具體寫作中,可寫靜態再寫動態,也可寫動態再寫靜態,把物體處于靜態與動態時的特征和諧完整地呈現在讀者的面前。例如,《威尼斯的小艇》最后一自然段:“半夜,戲院散場了,一大群人涌出來,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簇擁在一起的小艇一會兒就散開了,消失在彎曲的河道中,傳來一片嘩笑和告別的聲音。水面上漸漸沉寂,只見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搖晃。高大的石頭建筑聳立在河邊,古老的橋梁橫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碼頭上。靜寂籠罩著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這一靜一動的描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更襯托出小艇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寫物體的動態,通過寫物體的變化進行,要注意寫得有順序,有連貫,不能顛來倒去,因為物體的變化總是有連貫的。寫得有順序,有連貫,才能使文章脈絡清楚,事物的形象清晰可見。

        第2篇:描寫竹的詩范文

        關鍵詞: 籃球教學;投籃;瞄準點;輔助器械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2)07-0187-02

        1投籃瞄準點的確定

        投籃是進攻隊員為將球投入籃圈而采用的專門動作方法,它是籃球運動最重要的進攻技術,是籃球比賽中得分的唯一手段[1]。一切技戰術運用的目的,都是為了獲得投籃得分機會,而得分的多少又關系著一場比賽的勝負。所以投籃技術是組成全隊進攻的中心環節和決定勝利的重要保證。掌握正確的投籃技術,努力提高投籃命中率,是各級球隊貫徹訓練始終的一項重要工作。

        投籃瞄準點對投籃技術有著重要的影響,是決定投籃用力大小、速度和角度的重要因素。投籃瞄準點的確定一直存在著爭論,到目前為止沒有達成共識。“投籃瞄準點在籃圈前沿中點距離投籃者最近的一點[2]”這種方法被多年的教學和實踐所應用。

        瞄準點指的是一個點,籃球是一個直徑為24cm左右的球體。球命中瞄準點的定義為:在投籃出手后,籃球在合理的運行軌跡和入籃角度范圍內,運行軌跡最前沿的點命中投籃瞄準點為球命中瞄準點。

        依據球命中瞄準點的理論,如果瞄準“籃圈前沿點”投籃,根據球體在空中飛行的拋物線軌跡和球體碰觸籃圈會出現三種情況:第一種是用力較小,球沒有觸及籃圈前沿;第二種是球正好碰觸籃圈前沿的前面一點,那么球就向籃圈的前上方彈出;第三種情況是球碰觸到籃圈前沿的后面一點球彈向籃圈的后方而落入籃圈。根據瞄準點在“籃圈前沿一點”和球命中瞄準點理論,投籃3次只有1次命中機會。

        球命中籃圈和球命中瞄準點的區別在于:無論是球空心入籃還是球碰觸籃圈入籃,我們都可以稱之為球命中籃圈;而球命中瞄準點指的是球在合理的運行軌跡和角度范圍內籃球的最前沿一點命中瞄準點。從理論上分析球命中瞄準點比球命中籃圈在投籃技術的要求更高。

        依據球命中瞄準點的理論,可以認為籃圈的中點為最理想的投籃命中瞄準點。從運動生物力學的觀點解釋,如果球直接命中籃圈中心就會空心入籃,球命中籃圈的中心也不會受到籃圈的反彈作用力,大大的增加了球入籃圈的機會。

        “瞄準點為籃圈中點”這種方法投籃,在合理的飛行軌跡和入籃角度范圍內,球投到這一點,就會使球直接命中。實踐證明是理想的選擇,理論是準確的。籃圈的中心點是一個想象的點,沒有實物參考。如果我們在籃圈的中點加一標志物,視覺和手對球支配的本體感覺目標相一致,手眼相適有利于直接投籃命中。練習時首先要凝視標志物,球出手的速度,入籃角度要合理,球就會投進。經過長時間的練習,建立動力定型,真正提高投籃技術。

        2實驗對象與實驗方法

        2.1 實驗對象以陜西科技大學2010級參加籃球選修課的學生(男生)100人為實驗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A組(50人)和對照組B組(50人)。實驗前對實驗對象進行原地單手肩上投籃測試,測試結果顯示實驗組和對照組之間沒有顯著性的差異(表1)。

        2.2 實驗方法用橡皮筋把一直徑為3cm的紅色小球(紅色區別于籃圈的橙色)在練習前固定于籃圈的中心,要求實驗組的學生投籃時把小球作為瞄準點。實驗前和實驗后對學生進行原地單手肩上投籃測試。每人在罰球線后投籃10次,統計投中次數。每人測試2次,取最好成績。

        教學過程中對照組采用籃圈中心瞄準點,沒有輔助器械作為參照物;實驗組采用籃圈中心的小球為瞄準點。在每次課結束前15分鐘進行原地單手肩上投籃練習。在經過15周的教學課后,對實驗對象的投籃技術進行再測試。

        3實驗結果與分析

        3.1 實驗結果從表2可以看出,經過15周的單手肩上投籃技術教學與訓練后,無論實驗組還是對照組投籃命中次數都有了非常顯著性的變化(P<0.01),說明通過投籃教學都提高了學生的投籃水平,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由表3可知,在實驗后進行的假設檢驗表明實驗組較對照組的投籃命中次數有非常顯著性變化(P<0.01),這說明了應用輔助器械確定籃圈中心為投籃瞄準點的教學效果優于籃圈前沿為中心的教學效果,為使用輔助器械確定籃圈中心為投籃瞄準點在實踐上提供了依據。

        3.2 實驗結果分析

        3.2.1 輔助器械的使用有利于建立正確的立體視覺準確明晰的立體視知覺對籃球運動員的投籃技術具有重要意義。瞄準點在籃圈中心的確立只是理論上的研究,實際上在比賽中投籃時看到的是整個籃圈,輔助器械的使用為發展運動員的空間立體視覺提供了條件。投籃動作技能形成的不同時期立體視覺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在動作技能形成的初期,視覺起主導作用,動作肌肉感覺和其他感覺相比具有模糊的特點。前蘇聯學者華西里耶娃在實驗中發現“球類技術有缺點的運動員除了訓練不夠外,和空間立體視覺有缺陷也有關。球類運動員如果立體視覺不夠完善,降低了判斷空間位置和距離的能力,就會使運動技術動作不夠準確”。

        輔助器械的使用加強了實驗對象的立體視知覺,使想象中的瞄準點變成了有實物參照的事物。投籃時眼睛注視標志物,能夠精確的目測投籃的方向、距離,從而決定投籃出手的用力大小、速度的快慢及球飛行弧度的大小。經過長時間使用輔助器的訓練,使立體視覺練習處于意識的控制之中,最后立體視覺得到發展和提高。

        3.2.2 從心理學和生理學的觀點分析輔助器的使用有利于動力定型根據心理學的特點,人們的心理活動具有注意的選擇性,因而人的心理活動規律經常有下列的表現:人們越是集中或專注于某一事物,那一事物就被反映的越清晰、深入。在學習原地單手肩上投籃的過程中,實驗組的學生因為受到輔助器的視覺刺激,注意力集中在瞄準輔助器上,投籃時出手速度和出手角度就會相應的得到加強。沒有輔助器械做參照,籃圈的中心只是一個實際上不存在的事物,學生的注意力得不到集中,相應的投籃技術也得不到加強。借助輔助器械使視覺和本體感覺建立更強的聯系,頭腦中有一個正確的動作要求,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再經過反復練習逐步消除錯誤動作,形成技術的肌肉感覺和記憶痕跡,建立皮層內抑制,完成分化抑制,實現動力定型。

        3.2.3 輔助器的使用大大的增加了投籃的難度輔助器械的使用使得投籃瞄準點有了實際的參照物,在投籃時瞄準的是輔助器械,要求投籃時球要命中輔助器械,這樣就會大大的增加了投籃技術的難度。經過長時間的難度大于原來的訓練水平的技術練習,技術素養就會得到更大的提高。我們也可以稱這種訓練方法為增加難度的強化訓練法。

        4結論與建議

        4.1 投籃瞄準點位于籃圈中心理論的建立,在理論和實踐上得到了證實。改變了瞄準點位于籃圈前沿中心距離投籃者最近的一點的傳統觀念。

        4.2 球命中瞄準點的定義為球在合理的運行軌跡和入籃角度范圍內最前沿的點命中瞄準點為球命中瞄準點。

        4.3 以籃圈中心為投籃瞄準點進行投籃教學,應用輔助器械的教學實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建議在投籃技術教學與訓練中靈活應用簡單輔助器械。

        參考文獻:

        [1]葉國雄,陳樹華.籃球運動研究必讀[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9.

        [2]李明禮,陳仙芳.投籃瞄準(籃)點調查研究[J].體育科技,1988,(2).

        第3篇:描寫竹的詩范文

        絕句——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露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江雪————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梅花——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描寫冬天的詩句)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江雪

        劉長卿柳宗元

        日暮蒼山遠,千山鳥飛絕,

        天寒白屋貧。萬徑人蹤滅。

        柴門聞犬吠,孤舟蓑笠翁,

        風雪夜歸人。獨釣寒江雪。

        雨雪dd,見曰消

        dd:雪盛的樣子;一說猶“飄飄”。;太陽的熱氣。曰:語助詞,無實義。

        《詩經·小雅·角弓》

        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

        漢·樂府古辭《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凄凄歲暮風,翳翳經日雪。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

        凄凄:寒涼。翳翳:陰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見。皓:白。

        晉·陶淵明《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

        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

        晉·謝道蘊《詠雪聯句》:“白雪紛紛何所似,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

        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

        朔風:北風。勁:猛烈。哀:凄厲。

        南朝宋·謝靈運《歲暮》

        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

        牖:窗戶。風驚竹: 風中帶雪,打在竹上,發出沙沙的響聲。

        唐·王維《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問《苑中遇雪應制》

        水聲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劉長卿《酬張夏雪夜赴州訪別途中苦寒作》

        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歸舊山》

        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

        軒轅臺:相傳為黃帝擒蚩尤之處。

        唐·李白《北風行》

        亂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風

        回風:回旋的風。

        唐·杜甫《對雪》

        霜嚴衣帶斷,指直不得結

        指直:手指僵直。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云晴鷗更舞,風逆雁無行

        無行:不成行列。

        唐·杜甫《冬晚送長孫漸舍人歸州》

        寒天催日短,風浪與云平

        唐·杜甫《公安縣懷古》

        斜陽疏竹上,殘雪亂山中

        唐·韓《褚主簿宅會畢庶子錢員外郎使君》(一作張繼詩)

        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

        唐·韓愈《李花二首》:“當春天地爭奢華,洛陽園苑尤紛。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嚴冬不肅殺,何以見陽春

        肅殺:嚴酷蕭瑟的樣子。

        唐·呂溫《孟冬蒲津關河亭作》

        天寒色青蒼,北風叫枯桑。厚冰無裂文,短日有冷光

        叫:風聲如吼。

        唐·孟郊《苦寒吟》

        才見嶺頭云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稱雪花。瓊枝:竹枝因雪覆蓋面似白玉一般。

        唐·高駢《對雪》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唐·白居易《夜雪》:“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旋撲珠簾過粉墻,輕于柳絮重于霜

        兩句寫雪花紛飛的景象。

        唐·李商隱《對雪二首》

        百泉凍皆咽,我吟寒更切

        咽:泉水因冰凍而流動不暢,因以嗚咽來形容。吟:歌吟。

        唐·劉駕《苦寒吟》:“百泉凍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喬松,不覺滿衣雪。”

        戰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

        玉龍:形容飛雪。敗鱗殘甲:形容雪片亂舞如鱗甲之片紛紛墜落。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詩話》載張元作《雪》詩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無私玉萬家

        玉:喻白雪。

        元·黃庚《雪》

        第4篇:描寫竹的詩范文

        在組織教學時,教師不能急于求成,而應該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正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師應力爭通過一些詩歌的常識和淺易的詩歌讓學生親近詩歌,喜愛詩歌,讓他們從中獲得愉悅,認識到詩歌與其他文學樣式的不同,消除他們對詩歌的陌生感和隔閡感。為此,我們不妨做以下一些嘗試。

        一、介紹詩歌的起源

        我國的詩歌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炎黃時期,名字叫《彈歌》,最早見于《吳越春秋》,其中記載了越國國君勾踐向楚國的射箭能手陳音詢問弓彈的道理,陳音在回答中引用了《彈歌》。它只有四句,八個詞:“斷竹,續竹;飛土,逐肉。”意思是說,打獵之前,制作工具砍伐野竹,然后連接野竹,再寫打獵的時候,使彈丸飛出,最后是追逐受傷的野獸,抓獲獵物。這首詩很可能在當時的民間已口頭流傳了很久,后經人寫定保留下來,文筆非常樸素。它非常簡單地記錄了當時的人們從制作工具到進行狩獵的全過程。隨著社會的發展,詩歌的類型越來越多,內容越來越豐富,藝術成就越來越高,具有了很高的審美情趣。

        二、詩歌的特性和獨特的魅力

        1.詩歌的概括性

        概括性也就是用高度凝練的語言,集中地反映現實生活和詩人獨特感受。教師可以學生都熟悉的杜牧的詩《清明》為例,作形象的解釋。“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詩的前兩句描繪是整體的畫面,它既寫出了當時的天氣狀況,又描繪了人事活動和當時人們的心情。后兩句則是一個特寫畫面,其中一問一答的情形躍然紙上。它對現實的描寫是凝練的、概括的,可以給人以無盡的想象空間。隨后,我們可以給學生設計這樣一個問題:這首詩顯然是寫景抒懷的,如果我們不用詩歌這種樣式,而改用散文來描寫同樣的情境,那會是一種什么樣的效果呢?學生進行交流討論,最后形成了這樣一種表達:這一天正值清明佳節,人們多么希望是一個柳綠花明、風和日麗的日子啊,可天公不作美,竟然淅淅瀝瀝地下起雨來。依照民間的習俗,本是家人團聚,或游玩觀賞,或掃墓祭祖的時刻,而如今卻是游子孤身趕路,春衫盡濕,觸目傷懷,內心是多么的傷感凄迷啊!唉,還是找個小酒店,避避雨,喝點酒,解解憂,去去愁吧。可哪有酒店啊?唉,那邊不是來了一個騎牛的小牧童嗎?我何不問問他呢?……

        這樣的片斷,用散文來描寫,情境也是非常的優美,很符合現代人的寫作和閱讀習慣。對于散文這種文體,我們會感覺很親切,容易接受它,這是因為我們平日里對散文接觸得多了,也就感覺熟悉了的緣故。但這兩種文體描繪的都是同一內容,表達了同樣的情感。只是散文的形式靈活,更便于表達,字面篇幅也很大;詩歌則極為凝練,格式也有特定的要求。正因為是這樣,我們在欣賞詩歌的時候,就要依其本性,需要借助于聯想和想象,將詩歌的意象和表達的意境加以合理的擴展,使其表現的內容情感得以充實和豐富,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詩人的表達意圖。

        2.詩歌的形象性

        在眾多的文學體裁中,除了小說、散文、戲劇等作品可以塑造人物形象以外,詩歌在塑形象方面的反映面則更為廣泛。在平時的測試和高考的考查中,常常以主觀題的形式要求學生就某一詩歌概括其形象,許多學生因為對詩歌形象感知模糊,甚至不知道什么是詩歌形象,以致回答得一塌糊涂,根本就不著調,就連閱卷教師都倍感遺憾。我們應該告訴學生,所謂的詩歌形象,大概包括如下三種情況:詩歌中所描繪的詩人的自我形象,詩歌中所描繪的外物形象和詩歌中所描繪的他人的形象。其中,詩人的自我形象常常包括一些肖像、行動、神態、心理以及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的描寫。詩歌的外物形象主要是借助于各種自然景物的描寫來反映詩人情感的一種方式。詩歌中所描繪的他人形象,是指詩人借助詩中寄托的形象,來曲折言志的一種表現手法。詩人在其中,大多以旁觀者的姿態出現,借此來寓含哲理,寄托情感,反映現實。這類的形象大多表現為思婦思念征夫、游子的,或戍邊戰士思鄉的,或百姓生活艱難的,或借寫他人述說己志的等。

        3.詩歌的抒情性

        詩歌是具有強烈的抒情性的,詩人可以借助詩歌充分表達自己的主觀感受和聯想。就詩歌的抒情性而言,大致可以有以下幾個類型。

        (1)思鄉之情。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以及高適的《塞上聽吹笛》(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天山)等。

        (2)戀舊之情。如杜甫的《天末懷李白》(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等。

        (3)惜別之情。即抒寫離愁別緒,對友人的留戀勸慰之情。如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4)黍離之情。這類多抒發感時傷世,物是人非之感。如劉禹錫的《烏衣巷》(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類作品均是表達物是人非的無限惋惜、悲嘆之情。

        (5)懷古之情。這類詩歌很多,且大多借懷念古人,或述古跡,而言己志。如杜牧的《赤壁》(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6)報國之情。這類詩歌大多直接或委婉地抒寫自己的愛國之情,或報國無門的苦悶之情。如王翰的《涼州詞》(醉臥疆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王昌齡的《出塞》(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等。

        (7)諷喻社會、同情百姓生活的。此類詩多揭示當時社會的黑暗,反映下層百姓的苦難生活,寄寓了詩人的無奈與同情之感。如《詩經》中的《碩鼠》《伐檀》,杜甫的《詠懷五百字》,白居易的《觀刈麥》《賣炭翁》,李紳的《憫農》,杜荀鶴的《山中寡婦》等。

        (8)詠嘆自然,寄情山水田園的。這類詩歌多描繪自然風光的優美,田園生活的愜意,或抒寫詩人渴望歸隱之情。如陶淵明的《飲酒》《歸園田居》,孟浩然的《過故人莊》,王維的《山居秋暝》等。

        當然,這些只是一個大致的分類,并不是絕對的,就某一首詩而言,它抒發的情感很可能是多方面的,領會時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4.詩歌的音樂性

        詩歌是一種非常優美的文學表現樣式,其音樂節奏感,是最獨特的外在表現形式之一。如《詩經·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其中的節奏感是顯而易見的。

        第5篇:描寫竹的詩范文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同學們在學習中有意識地積累古詩文。所謂“積累”就是指在誦讀古詩文時要有意識地牢記所學的古詩文。

        近年來的中考基本上是將《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背誦的80篇優秀古詩文作為默寫出題的范圍,所默寫的詩文名句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代表某種物象或描寫景物的占詩文名句。如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寫“雪”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白居易《錢塘湖春行》中寫“鳥”的名句:“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2.抒發感情的古詩文名句。如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抒發憂民之情的名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3.表達心志的古詩文名句。如李白《宣州謝樓餞別校書叔云》中表達詩人胸襟的名句:“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試題演練

        一、在下列各題的橫線上。寫出相應的詩文名句。

        1.不憤不啟_____。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

        2.采菊東籬下,_______。(陶淵明《飲酒》)

        3._______,便引詩情到碧霄。(劉禹錫《秋詞》)

        4.居高聲自遠,_________。(虞世南《蟬》)

        5.______,她在叢中笑。(《卜算子?詠梅》)

        6.庭下如積水空明,_______,蓋竹柏影也。(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7.______,在河之洲。(《詩經》)

        8.______,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9._______,兒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0.晴川歷歷漢陽樹,_______。(崔顥《黃鶴樓》)

        11._______,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登飛來峰》)

        12.小大之獄,_____,_____。(《曹劌論戰》)

        13._____,_____。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李煜《相見歡》)

        14.______,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

        15.東風不與周郎便,______。(杜牧《赤壁》)

        16._______,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

        17.感時花濺淚,______。(杜甫《春望》)

        18.明月松間照,_______。(王維《山居秋暝》)

        19._____,不拘一格降人才。(龔自珍《己亥雜詩》)

        20.忽如一夜春風來,_______。(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21.______,卻話巴山夜雨時。(李商隱《夜雨寄北》)

        22.安得廣廈千萬間,______,風雨不動安如山!(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23.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______?______。(朱熹《觀書有感》)

        二、根據題目的提示,寫出相應的詩文名句。

        1.王國維在《人間同話》中提到了治學的三種境界,其中第三境引用了辛棄疾《青玉案》中的句子:“______,驀然回首,那人卻在_______ 。”

        2.為人處世要潔身自好,高雅莊重,應像《愛蓮說》中的“蓮”那樣“_______,_______”。

        3.在古詩文中,“蕭”常表示蕭索、蕭條之意,如“______,洪波涌起”;“簫”則指一種樂器,如“_________,衣冠簡樸占風存_________”。

        4.李白在《渡荊門送別》中描寫月映水中、云霞飄飛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

        5.詩人總能從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規律中得到啟發:朱熹面對一池碧水,感悟“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龔自珍凝視一地花瓣,頓悟__________,__________。

        6.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詠雪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7.王安石的《登飛來峰》中表明作者不畏艱難,對前途充滿信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杜甫在《春望》中表達思親人、盼音訊的心情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出師表》中表明諸葛亮淡泊名利的性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杜甫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表現詩人憂國憂民情感和寄托美好愿望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龔自珍在《己亥雜詩》中以落花為喻、表明心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王灣《次北固山下》中以“一帆”小景,寫出大江直流、平野開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14.唐代著名詩人李白在《渡荊門送別》一詩中,真摯而含蓄地抒發了思鄉之情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天祥在《過零丁洋》一詩中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國勢危急和個人命運坎坷的詩句是:“______,_____”

        三、根據題目的要求。寫出相關的詩文名句。

        1.懷才不遇的人常慨嘆:“______,______。”

        2.“樹”是文人雅士筆下的愛物,請任意寫出古詩詞曲中帶有“樹”字的兩個連貫的句子:“______,______。”

        3.詩言志。從李白“此夜曲中聞折柳,______。”的詩句中,我們能感受到詩人客居洛陽的思鄉之情:從杜甫“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詩句中,我們能領悟到詩人身處茅屋卻心懷蒼生的濟世情懷。

        4.月亮的圓缺象征人間的離聚。白居易在《望月有感》中,發出“共看明月應垂淚,______。”的悲苦慨嘆;而蘇軾在《水調歌頭》中吟唱“______,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借月抒懷,盡顯灑脫曠達。

        5.古詩常以景寄情。同是秋景,劉禹錫筆下“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充滿了豪邁樂觀之情:而范仲淹詩句“塞下秋來風景異,______”,流露出淡淡的憂傷之感。

        6.鄉村美景,總是令文人墨客流連忘返。請寫出古詩詞中描寫鄉村美景的句子(連續的兩句1:“______,______。”

        解析指導

        在古詩文積累考查中,最常見的失誤表現為寫錯別字。寫錯別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1.誤解詩文的意思而寫錯別字,如將“何當共剪兩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中的“燭”寫成“竹”,將“斗折蛇行,明滅可見”中的“行”寫成“形”。

        2.沒有準確理解詩文意思而用同音字替代。如將“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中的“盡”寫成“進”;將“人生自古準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寫成“漢”。

        3.沒有準確理解詩文的意思而與形近字混淆。如將“下見小潭,水尤清冽”中的“冽”寫成“洌”,將“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中的“掣”寫成“擎”。

        第6篇:描寫竹的詩范文

        詩歌中所描繪的意象(或曰形象),即景、物、人(人物形象和抒情主人公形象)。它們傾注著詩人的思想,包孕著作者的情感,是詩歌中最基本、最關鍵的要素,是我們鑒賞詩歌的一把“萬能鑰匙”;所以只有真正理解了詩歌的意象,才能深入領會詩歌內涵,才能應對各類試題。

        下面我們就談談鑒賞詩歌意象及意境的基本技法。

        一.抓好切入點,巧解意象

        經歲月磨洗流傳下來的詩歌,其中的意象大多成為詩人的感情寄托,有了固定的象征意義,掌握這些象征意義對我們的鑒賞會有很大幫助。例如:“松”象征著剛強挺拔、不畏,“梅”象征著高潔、孤傲,“月”是思鄉、懷親的寄托,而“柳”則寄寓著依依不舍的別離之情,等等。

        不過,掌握了這些關于意象的必要知識之外,我們還要學會從另一個角度巧妙切入,即學會解讀意象本身的形、色、聲、態,進而理解意象內涵。

        讓我們從文本中熟悉的詩詞入手去做一些相應的分析。

        例1: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解讀意象的形:這首小令被譽為“百代秋思之祖”,是與詩人描繪的特定意象分不開的:老無生機的樹,干枯的藤,黃昏時分的烏鴉,嶙峋的瘦馬,“枯”“老”“昏”“瘦”等字彰顯意象之“形”,讓人感受到其蒼涼、蕭索的基調;再加之荒涼的古道、蕭颯的西風,“斷腸人”的羈旅愁思溢于言表。

        例2: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白居易《憶江南》

        解讀意象的色:紅勝火的江花,綠如藍的春水,這色彩鮮艷、賞心悅目的美景給人以溫馨美好之感,抓住了它也就理解了詩人對江南的熱愛之情。

        例3: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解讀意象的聲:“杜鵑啼血猿哀鳴”,此處地勢荒僻,環境惡劣,“謫居臥病”的詩人本已心境愁苦,再聽到杜鵑與猿猱一聲聲凄厲的哀鳴,更是悲從心生,不由得隨著琵琶女的彈奏淚濕襟袖。

        例4: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解讀意象的動態:“穿空”“拍岸”“卷起”,這三句正面寫赤壁景色,驚心動魄: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似將天空穿破;驚人的巨浪拍打著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層層浪花。這些極具動態的描寫把讀者帶進一個萬馬奔騰的奇險境界,使人心胸為之開闊,精神為之振奮。抓住了此處描寫也就抓住了詞人豪放、澎湃的情感。

        二.唱好“四步曲”,妙析意境

        意象是詩歌的基本要素,這些基本要素與詩人的主觀情感融合在一起,便構成了情景交融、和諧統一的藝術境界――意境。意境是衡量詩歌藝術高低的標志,當然,也是高考詩歌鑒賞題的熱門考點之一。

        閱讀下面的詩,回答問題。(5分)【08高考天津卷】

        山居即事 王 維

        寂寞掩柴扉,蒼茫對落暉。鶴巢松樹遍,人訪蓽門稀。

        嫩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渡頭煙火起,處處采菱歸。

        (1)簡析“遍”字在頷聯中的表達效果。

        (2)詩的后四句寫出了怎樣的景與情?

        如何在解讀意象的基礎上賞析意境?我們以上面的高考題為例分步解析。

        第一步:尋找意象(人、物、景):詩中的意象有落暉、鶴、松、嫩竹、紅蓮、煙火、采菱人等。

        第二步:分析描述(抓意象的形、色、聲、態等):“落暉”為西下的夕陽,為詩人推門舉頭所見,于山色蒼茫中籠罩大地,我們不難看出此夕陽應顯柔和之態,并非馬致遠筆下的慘淡斜陽;“遍”為松、鶴的特點,極言松茂鶴多;“含新粉”的嫩竹、“落故衣”的紅蓮應是嫩綠、粉紅,色彩鮮明,且均展示出清新可愛的姿態;渡頭炊煙裊裊升起,(形)采菱人紛紛歸來。

        第三步:概括畫面(或溫馨美好或閑適恬淡或凄涼蕭瑟或清冷孤寂等):通過對以上意象的分析,再加上大家對王維的了解我們可以歸結出,這首詩描繪的是一幅閑適恬淡的山野暮歸圖。

        第四步:賞析情感(常見的情感有:憂愁、寂寞、哀怨、激憤、歡快、恬淡、高潔、憂國憂民、壯志難酬、堅守節操等):有了前三步的分析,答案(作者閑適恬淡的心情)的得出便水到渠成了。

        古典詩詞大多可運用這“四步曲”進行分析,如此,我們便能相對輕松地領略到詩中情景交融、和諧統一的境界,進而從容答題。

        第7篇:描寫竹的詩范文

        1.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這兩句詞描寫的是( )

        A 冬夜景色 B 夏夜景色 C 秋夜景色 D 春夜景色

        2.“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描寫的是( ) 。

        A 風 B 雨 C 雪 D 竹

        3.“大漠孤煙直”的下一句是 ( ) 。

        A 更上一層樓 B 長河落日圓 C 出沒風波里 D 復照青苔上

        4.《贈王倫的作者》是( )。

        A 白居易 B 杜甫 C 李白 D 蘇軾

        二、按要求填寫詞語,將詩句補充完整

        1.在( )里填寫表示顏色的詞語。

        兩個( )鸝鳴( )柳,一行( )鷺上( )天。

        日出江花( )勝火,春來江水( )如( )。

        ( )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 )絲絳。

        ( )日依山盡,( )河入海流。

        接天蓮葉無窮( ),映日荷花別樣( )。

        ( )毛浮( )水,( )掌撥清波。

        2.在()里填寫動物的名稱。

        兩岸( )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 )。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 )立上頭。

        綠遍山原白滿川,( )聲里雨如煙。

        兩個( )鳴翠柳,一行( )上青天。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 ( )。

        江上往來人,但愛( )美。

        泥融飛( ),沙暖睡( )。

        三、請你填寫古詩詩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半鐘聲到客船。

        2.誰言寸草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舊時王謝堂前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清明時節雨紛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天街小雨潤如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桃花潭水深千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不識廬山真面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讀一讀下面的詩句,照樣子寫出詩句所描繪的內容

        例: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風)

        1.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

        2.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

        3.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

        4.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

        5.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

        五、按要求默寫古詩

        在學習過程中,我們經常會根據古詩所描繪的內容或者是表達情感,給古詩分類,比如有邊塞詩、思鄉詩、送別詩,等等。請你回憶學過的古詩,然后按下面的要求分別默寫一首,注意把字寫工整。

        六、古詩應用題

        引用古詩名句,常常能使表達效果增強,根據有說服力。 想想當遇到下列情景,用上哪一句古詩最為恰當呢?

        (1)看到有的同學浪費糧食,你的腦海里一定會想這句古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歌頌天下的母親,我們會很自然地吟誦起《游子吟》中那膾炙人口的詩句:

        第8篇:描寫竹的詩范文

        【關鍵詞】題畫詩 鑒賞 策略

        題畫詩就是指題在畫作上的詩歌或吟詠畫作的詩歌,題畫詩是中國古典詩歌中的一朵奇葩,題畫詩把有形的的畫和含蓄的詩巧妙地融為一體,從而使畫意與詩情互相彌補、互相延伸、互相豐富,達到“詩畫一體”的藝術境界。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畫為視覺的藝術,詩為語言的藝術,二者結合使詩畫意境更加深遠。

        題畫詩的共同特點大致有三種:一、化靜為動,二、變無為有,三、借題發揮。題畫詩的鑒賞試題,也大致是從這幾個方面設計問題,下面我們就從這幾個方面談一下題畫詩鑒賞的答題策略。

        第一,化靜為動類試題。所謂化靜為動就是運用聯想將畫面上靜止的景物人物寫活寫動,畫中景物、人物如在讀者眼前,即使沒見過畫的人也能想象得到畫面的圖景。

        如2006年全國卷Ⅰ的詩歌鑒賞題:

        題 竹 石 牧 牛

        黃庭堅

        子瞻畫叢竹怪石,伯時增前坡牧兒騎牛,甚有意態,戲詠。

        野次小崢嶸,幽篁相倚綠。

        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愛之,勿遣牛礪角!

        牛礪角猶可,牛斗殘我竹。

        [注]①伯時:宋著名畫家李公麟的字。②野次:郊野。③棰:鞭子。

        (1)這首詩可分為幾個層次?它們分別寫了什么內容?

        如果去掉這首詩的題目和序言,簡直就是一首描繪牧童騎牛場景的詩,郊野、石塊、竹林,構成一副由遠及近富有層次的畫面,“崢嶸”寫出了郊野的形,“綠”寫出了郊野的色,“倚”、“御”更是寫出了畫面景物的動作,賦予畫面以動感,詩人以詼諧的筆調把畫中景物寫得活靈活現,使人仿佛身臨其境,后四句活畫出詩人既憐石又愛竹的心理,讓人忍俊不禁。所以第一問可以答為:(1)這首詩的內容可分為二層,前四句為一層,高度概括了畫的內容――石、竹、牧童、牛;后四句為第二層,是詩人對畫的內容的想象發揮,把畫中的內容當成了眼前的現實,將景物寫得生動有趣。

        再如2008年寧夏卷蔡肇的《題李世南畫扇》:“野水潺潺平落澗,秋風瑟瑟細吹林。”詩的首頷兩聯把“野水”寫得有聲(“潺潺”)能動(“落澗”),把“秋風”寫的有聲(“瑟瑟”)能動(“吹林”)。

        鑒賞策略。這類試題就是考察題畫詩化靜為動的特點,所以在回答問題時要答:這首詩運用聯想化靜為動,使畫面上的景物、動物、人物活動起來,使畫面更具生命力,使畫面富有動感,生動有趣或生動形象,便于渲染氣氛表達情感。

        第二,變無為有類試題,畫面由于受畫幅的限制,不可能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現所畫對象的內容,所以繪畫的很多內容需要我們面對畫面,展開想象,想象出畫面應有而沒有的景物。而題畫詩恰好彌補了繪畫的這一不足,題畫詩不僅寫畫面上有的景物,而且寫畫面上沒有的景物。如2008年寧夏卷高考題:

        題李世南畫扇

        蔡 肇

        野水潺潺平落澗,秋風瑟瑟細吹林。

        逢人抱甕知村近,隔塢聞鐘覺寺深。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畫家,擅畫山水。②蔡肇(?―1119):字天啟,丹陽(今屬江蘇)人。曾任吏部員外郎、中書舍人等職。③甕:這里指水甕。④塢:地勢周圍高而中央低的地方。這里指山塢。

        1.請簡單描述一下李世南畫的扇面中應有的景物。這樣一幅畫面呈現出什么樣的氣氛?

        2.古人的題畫詩往往會闡發畫面以外的意趣,你覺得這首詩哪些描寫表現了畫面以外的景和趣?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實際上,這道題的第一問的是畫面上有什么景物,第二問問的是畫面上沒有而詩中卻有的景物。很顯然,扇面應有野水、山間、樹林、村人抱甕,而水聲、風聲、村莊、寺廟則是詩人根據畫面內容想象出來的。但是,這種想象不是憑空捏造,而是合情合理的藝術發揮。又如蘇軾的《春江曉景》:“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有畫面實景,又有想象之景。

        鑒賞策略。回答這類問題,首先要弄清哪些是畫中之景,那些是畫外之景。回答這類問題時要答:這些景外之景的描寫運用了想象手法,使畫面上的景物活動起來,變得有聲有色,體現了畫外之景和畫外之趣,拓展了畫面內容,使畫面內容豐富多彩,便于詩人抒發自己的思想情感。

        第三,借題發揮是題畫詩的最大特點。詩歌就是來抒發思想情感的,當然,題畫詩也不例外。不否認有個別題畫詩的作者悟透了畫作的意蘊,用詩歌來表達畫作的思想情感。大部分的題畫詩還是作者借題畫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也就是借題發揮。抒發自己的感情,表白自己的心志,寄托深沉的感慨,或是宣泄內心的不滿。

        如明人徐渭自題《墨葡萄》:“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筆底明珠無人買,閑拋閑擲野藤中。”自己題自己的畫作,當然,詩意與畫意渾然一體。作者把自己一生的懷才不遇、人生的不平、郁勃之氣,通過筆墨宣泄出來。讀完此詩,再看畫作,那點點撒落的,不知是墨還是淚。元詩人王冕自題《墨梅》詩:“吾家池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詩人借詩表達了淡泊名利的高潔志氣。

        再如:

        白 鷺 圖

        劉 羽

        芳草垂楊蔭碧流,雪花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無人識,獨向斜陽嘆白頭。

        這是一首題畫詠物詩,詩人筆下的白鷺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作者看似在寫白鷺,實在寫人,寫自己。四句詩塑造了一個孤獨、寂寞、追求清高而無人理解的悲劇形象。這首詩看似在題畫作,實則是在借畫抒情。

        第9篇:描寫竹的詩范文

        秋雨: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

        秋夜: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日明中。

        秋聲: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秋葉: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

        秋色:雨侵壞甕新苔綠,秋入橫林數葉紅。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蕩。

        秋菊: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秋思:故人萬里無消息,便擬江頭問斷鴻。

        秋愁:莫道身閑總是,孤燈夜夜寫清愁。

        秋興:西風吹葉滿湖邊,初換秋衣獨慨然。

        秋懷:出門未免流年嘆,又見湖邊木葉飛。

        秋夢:清夢初回秋夜闌,床前耿耿一燈殘。

        秋憶:砧杵敲殘深巷月,梧桐搖落故園秋。

        秋悟:人人解說悲秋事,不似詩人徹底知。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在线观看亚洲h视频 | 亚洲免费偷窥视频 |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色色 |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有字幕 | 久久久久的精品 | 日本欧洲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