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社會主義發展史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隨著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我國提出要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十所提出的“三個倡導”,即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也表明了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內容和要求。本文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視角,闡述了當代教師作為社會的特殊群體應該具備的道德素養以及教師道德的未來發展,為教師道德素質的提升以及對教師進行甄別、選拔、評價、培訓提供重要依據,并為教師道德未來的發展提供方向。
關鍵詞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師道德發展
1研究背景
核心價值體系表現了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靈魂,為社會發展和穩定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撐。當今中國正處于由傳統向現代轉型的關鍵時期,國人面臨著轉型期間出現的各種困惑,其中,文化困惑沖擊最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正確的方向。通過建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可以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順利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以理論層面為主導統領理想、精神、道德等不同層面。[1]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領導者,在教學過程中起主導作用。教師對學生的德育以多種形式始終貫穿于教學過程中,為更好地為學生樹立榜樣進行德育與教師的自我發展,培養教師道德素質十分關鍵。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推進的時代背景下,以此為指導提高教師道德素質至關重要。
2教師應具備的道德素養
在大力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時代背景下,教師應具備的道德素養包括很多方面。根據文獻查閱,教師的基本道德素養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即職業素養、學習素養、責任意識及個人修養。
2.1職業素養
職業素養是指教師在其職業生活中,調節和處理與他人、與社會、與集體、與職業工作關系所應遵守的基本行為規范或行為準則,以及在這基礎上所表現出來的觀念意識和行為品質。教師職業素養是教師在從事教育勞動過程中形成的比較穩定的道德觀念、行為規范和道德品質的總和,它是調節教師與他人、教師與集體及社會相互關系的行為準則。[2]這種給予教師角色良好關系的協調,為教師自身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環境,更好地促進了教師的職業發展。
2.2學習素養
學習素養是教師為不斷提升自己,達到期望水平,內在、穩定的學習品質。它包括很多內涵,理性素養、科學素養、終身學習理念等。教師作為一個學習者的身份在傳道授業解惑的同時,更要不斷學習,保持科學嚴謹的態度,與學生形成學習共同體,共同進步,這一點在教師道德中是十分重要的。鄭勤華等人在北京市于2012年大規模抽樣調查顯示:終身學習素養呈下降趨勢且拐點趨于年輕化,由此各高校更應重視教師這方面的培養。
2.3責任意識
責任意識是指主體清楚明了地知道什么是責任,自覺認真地履行職責和參加活動,把責任轉化到行動中去的心理特征。[3]當然,責任意識不僅包括教師職業道德里的愛崗敬業、教書育人,也包括持續發展意識和服務意識等。由于教師職業的特殊性,與社會其他職業相比,社會對教師有更高的責任要求。
2.4個人修養
個人修養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教師的言行舉動,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進而成為學生的模仿對象。所以,教師擁有崇高的思想境界,端莊的禮儀,合適的舉止,良好的生活習慣等是十分必要的,教師的良好品質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道德環境,以此熏陶學生,逐步得到學生的認同、模仿乃至內化,提高學生群體的個人修養。
3教師道德的未來發展
當今社會,國家不斷出臺一系列政策,提出對社會各個行業的道德要求以適應社會的不斷發展,教師作為其中一個重要行業,在新的社會背景下,教師的道德素養也應該與時俱進。教師的辛勤教育使得新的一代不斷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道德,教師的道德素質的傳承性,使其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4]隨著時代的更新,教師在未來的發展中,應不斷更新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理念,注重道德修養。道德主要體現為道德認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為,道德行為是道德認知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現,也是最重要的成分。其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愛國”體現為教師作為社會公民的道德情感。“敬業”體現為教師工作中的道德行為。“誠信、友善”體現為教師社會交往中的道德認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自己的正確道德認知來規范自己的行為,將愛崗敬業,關愛學生等道德規范在工作中轉化為行為,真正地將核心價值觀落到實處。教師在與家長、同事、管理者等進行人際溝通中應做到誠信、友善。道德關系是道德意識的實現,又是道德活動的目標和結果,而道德關系一旦形成又影響、制約著人們的道德活動和道德意識。[5]當教師選擇某種理想的道德關系來調整師生關系、同事關系和與管理者關系時,那么其道德行為也會達到理想的模式,此時教師的社會關系變會以良性循環的方式發展,教師道德就在不斷成長。所以,教師道德的未來發展重點是將道德認知和道德情感轉化為道德行為。現今,轉型教育對教師提出了越來越高的期望,面對家長、學生、教育部門、社會等各方面對教師的要求,使教師的壓力日趨增加,社會各界在對教師提出高素質要求的同時也要給予其相應的社會支持,一味地對教師施壓,并不是未來德育發展的目的,僅僅教師道德的提高,并不意味著全民道德的提升,也不意味著德育教育就一定能夠更好,還需要一定的社會支持。學校、家庭和社會對教師的社會支持,也是教師道德更好發展的支柱。
4小結與展望
隨著黨的十的召開,我國提出要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并提出了“三個倡導”,從三個層面對全國人民的道德素質提出要求。教師作為社會的特殊群體,擔負著教育下一代的責任,在道德方面更應該嚴格要求自己。教師應該具備的四種主要的道德素養以及教師道德的未來發展,可以有助于教師道德素質的提升以及為教師的甄別、選拔、評價、培訓提供一定程度的依據。教師道德素質的提高可以推動社會道德的進步,但是,僅僅依靠教師單方面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教師作為社會的一小部分群體只能盡己所能地去影響他人,其主要的影響對象是祖國的下一代,兒童及青少年的道德發展更是關乎我國文化建設的未來,因此提升兒童及青少年的道德素質至關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從小模仿的對象,家長們往往起著言傳身教的角色,由于獨生子女的增多,父母對于孩子過于溺愛、放縱式管理,導致部分孩子道德素質發展的不完全,由于家長的管教方式,往往導致兒童和青少年出現不良品德行為,盡管教師們能夠做到以身作則,沒有家長的支持,想要提升下一代的道德素質也是無能為力,家長的道德素質影響著對下一代的教育。另外,社會對于全民道德提升也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大眾媒體的傳播、先進事跡的流傳以及社會風氣的影響等方面都應該受到關注。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會風氣甚至是上升到國家等各方面都影響著國民素質的提升。我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從儒家倫理思想體系,“仁、義、禮、智、信”的德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成圣為賢的道德理想,到如今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可見道德一直都備受關注。我國提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提升全民素質,這就要求全國各族人民都能夠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素養,爭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公民。最后,德育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以人性思維為出發點,贏得學生的信服,是德育工作成功的決定性因素。教師能夠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理解學生行為,關注學生感受,正確、公正地對待全體學生,除此之外,教師能夠不斷更新自身觀念,不斷拓展德育渠道與創新工作方式,綜合運用多種教育藝術和手段,與時俱進,有的放矢是新時期的新要求,只有這樣才能開創新時期德育新局面。[6]教師道德其實質是一種角色道德,我們的研究應該注意時效性,不同時代、背景會有不同的道德行為規范,隨著時間的推移,受到新的社會文化的影響,即使是同一種研究的結果也會有所變化,所以教師道德的研究一定要注意與時俱進,做到科學嚴謹。注意理論研究和實踐研究的結合,不僅要提出教師道德建設的問題及原因,更要提出其切實可行的解決策略,找到真正有效可行的道德認知、情感轉化為道德行為的方式,如提供模仿的榜樣、凈化學校風氣等。在今后的理論研究中,必須以更加科學嚴謹客觀的態度對待教師道德方面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并把這些問題作為研究的前提和出發點,使教師道德研究這一領域更加有活力,并將學校、家庭和社會聯系起來看待道德的發展,以期促進全民素質的提升。
作者:汪韻迪 單位: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1]徐永慧,郭艷坤,朱晗.多元文化視域下高職院校核心價值觀教育初探.思想政治論壇,2011(3).
[2]楊太竹.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責任意識現狀與強化對策的研究.天津師范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2012(5):9.
[3]包雅瑋,梁慧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視域下的教師職業素養研究.雞西大學學報,2013(11):15.
[4]孫秀林.論教師道德在社會道德結構中的特殊性.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06(1).
【關鍵詞】金融體系金融與經濟金融體制
在現代經濟中,經濟運行與金融活動密切相關,金融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趨重要。經濟理論研究和各國歷史實踐證明,經濟的正常運行離不開金融的發展,金融是資源配置的中心、宏觀調控的中心和穩定國家經濟安全的核心。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金融發展的實踐也表明,中國的金融資產獲得快速增長,社會資產日益金融化,金融市場作為社會資源配置的中心,不斷在要素市場和宏觀調控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金融儼然已經成為經濟運行的核心。
一、中國經濟增長新階段的基本特征
1978年開始的中國經濟運行體制改革,是經濟運行體制市場化程度逐步加深的過程,改革的整體進程體現為市場作用的不斷擴大,最終達到使市場成為基礎性的資源配置方式。從市場化程度分析,改革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1978年到1992年,是中國經濟運行體制市場化改革的探索階段。從重視價值規律,到計劃和市場雙軌運行,再到突出市場機制作用;從“計劃經濟為主,市場經濟為輔”,到“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再到“國家調節市場,市場引導企業”,實行“放權讓利”,承認個人、家庭和單位團體、地方有各自的局部利益,允許自由市場和交易的存在,允許個體私營經濟有一定發展,鼓勵發展商品經濟,再農村試行,在城市進行各種擴大企業自的試點和探索,開辟“經濟特區”,探索對外開放。這一階段中國經濟運行體制的市場化得到了起步和擴大。
第二階段從1992年到2002年,是中國經濟運行體制市場化體制初步建立階段。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構建了“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的體制框架,這一階段中國經濟運行體制市場化改革得到了全面、深入、有序地推進。
第三階段為2002年后,是中國經濟運行體制市場化的完善階段。十六屆三種全會全面部署建成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并將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為深化改革的重要指導思想。包括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提供制度保障,加大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推進力度,實現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加快資本要素和重要資源價格的市場化步伐等各方面,不斷將市場化改革向廣度和深度推進。
二、我國金融體制變遷回顧
隨著傳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軌,中國的金融體制也發生了重要的變革,建立起了中國市場化的金融體系。金融體制改革也體現出了漸進式的特點,從改革開放前的大一統金融體系,逐漸轉化為當前的多元化金融服務的金融體系。按照金融制度改革的過程和深度,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1979年至1986年,是我國金融制度的創新階段。1979年改革開放開始后,隨著經濟市場化的探索,經濟的貨幣化程度不斷提高,通過銀行取信用渠道運用的資金占社會資金的需求劇增,“大一統”的金融體制難以適應經濟的快速增長,中國金融體系的市場化改革也隨之啟動。按產業分工恢復和成立了四家專業銀行,試行商業化信貸和貨幣發行的分離,實現了從單層銀行體制向雙層銀行體制的轉變。
第二階段,1987年至1993年,是我國金融制度的增量供給階段,金融機構進一步多元化發展。“漸進”的理念在中國經濟改革乃至金融改革的影響深遠,由于最終目標是全面開放,在開放以前在國內扶植足夠數量具有足夠競爭力的金融機構被認為是金融改革過度階段的重要步驟。在此思路下,組建了一批股份制商業銀行和保險、信托、政權以及信用社等非銀行金融機構,同時向外資金融機構打開了市場準入的大門,初步形成了多層次、多形式、多功能的金融體系。金融宏觀調控由行政調控和直接調控向經濟調控和間接調控轉變,三大貨幣政策工具也開始使用,中國現代市場化金融體系的基本框架得以建立,計劃金融體制進一步向市場金融體制邁進。
第三階段,從1994年至今,是我國金融制度的規范發展階段。創立了金融監管體系,頒布了《商業銀行法》,規范了金融的監管和法律監督;實行了商業銀行金融與政策性金融的分離,加快了國有商業銀行的市場化改革進程,全面啟用三大貨幣政策工具,成立了貨幣政策委員會,實現了匯率并軌,實現了人民幣經常項目下的自由兌換,將巴塞爾協議作為銀行業資本充足的統一標準,并認真落實和兌現WTO有關承諾,加大金融開放的深度和廣度。
第四階段,2012年之后,以互聯網金融為代表的混業經營和地方保護主義的結束,進一步促進了金融自由化發展。從2008年以后證券行業的地域壟斷格局逐漸打破,證監會對于證券公司跨省開設營業部的限制逐步減弱,到2012年券商非現場開戶提上日程,如最終批準執行,理論上完全打開券商之間在全國范圍內的競爭;2012年互聯網金融正式啟動,第一個放開的金融業務為基金代銷,互聯網金融公司業務范圍從此不再受到地域限制。于此同時,銀行業混業經營也早已啟動,目前銀行不僅可以代銷基金,還可黃金業務。
2013年起,盡管金融業還未實現完全自由化,但自由化競爭的趨勢已經非常明朗,同時2013年以來政府對金融產品創新與營銷創新的政策已經逐步放開,可以預見中國金融業的完全市場化的大幕已經拉開。
三、我國金融體制發展的影響因素分析
從金融體系與經濟體系的相關度來看,我國的金融體制發展和金融結構嚴謹存在著與西方國家相同的因素,即體現了經濟與金融之間的一般關系。在過去的三十多年,隨著經濟的發展,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金融業迅速發展,金融資產總量大幅度增加。國民生產總值從1980年的4518億發展到2011年的47564億,金融資產總額也從1978年的3418億發展到1289800億。我國經濟體制和金融體制改革實踐反應出金融制度與經濟發展之間存在的相互刺激和相互影響的關系:一方面,健全的金融制度能夠將儲蓄自己有效動員并引導到生產投資上,從而促進經濟發展;另一方面,蓬勃的經濟發展也通過國民所得提高和
金融服務的需求增長進一步刺激金融業的發展。經濟發展對金融制度和金融業都提出了必然要求,而這些根本上都需要與之相適應的經濟體制。
然而,與西方國家不同的是,西方國家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金融體系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已經形成豐滿、成熟和精巧的體系,并日益全球化和一體化。但對于我們而言,市場機制和與之相適應的金融體系都是外部引進的,并不是內在自發形成的,中國的市場化也只能是以社會主義制度為基礎閉關與這種制度的完善想聯系,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之間也形成了一種相互聯系、相互滲透、互相制約的復雜關系,這從根本上決定了中國市場化的模式和道路,規定了中國市場化的可能性邊界和基本的約束條件。
因此,在轉軌過程中,我國的金融體制發展還有許多不同于西方的特殊因素決定。資源配置方式的變化、所有制結構的調整、分配制度變化和利益格局的調整,以及政府對金融結構調整的支持程度,都是經濟體制轉軌中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而這些都需要逐步進行改革和調整。這也是金融體制改革上我們采取從試點到推開的方法,走漸進式發展道路的原因。
四、中國金融體制進一步發展的思路
經過這些年的改革和發展,中國的金融市場發展很快,有效地支撐了中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化邁進的經濟改革。從中國金融體制和金融業發展的軌跡我們可以看出,在政府的有力控制下,通過走漸進式發展的道路,金融市場已經初具規模,金融自由化方面也獲得了一定的進步。
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中國的金融市場可以說幾乎是從無到有建立起來的,政府的支持非常重要,也是政府主導的漸進式發展過程。所以,金融市場的控制也非常嚴格,從金融市場構成來看,目前依然是以銀行,特別是國有商業銀行為主體的金融市場;銀行存、貸款利率也仍然受到中央銀行的嚴格控制;國有金融機構也未能實現適應市場化經營轉變,以上這些都表明,目前的中國金融市場還是一個相當程度上受抑制的、被分割的、不完善的市場。
當前中國經濟增長已經進入新的階段,需要我們不斷調整經濟發展戰略,適時選擇理想的發展路徑。在金融體制改革和發展方面,我們必須繼續深刻認識和研究金融和經濟運行的一般規律,根據當前經濟增長的階段性特征,結合金融總量和結構發展的現狀,及時調整今后改革和發展的重點。
參考文獻:
[1]謝平,鄒傳偉.中國金融改革思路.中國金融出版社,2013.
關鍵詞:民間組織;功能;社會治理;和諧社會;建設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社會發生了一系列制度性的變革。民間組織在結構轉型和市場經濟中的社會、政治和經濟功能日益凸顯,在促進社會穩定與和諧中將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一、我國民間組織發展及其功能
民間組織是由持相同或相近志向的志愿者組成的、具有穩定的組織形式和固定的成員、領導結構的、在政府機構和私人企業之外而獨立運作且發揮特定的社會功能的、不以營利為目的而關注特定的或普遍的公眾公益事業的民間團體。它是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分工的出現,生產交換關系的擴大,民主政治形態的成熟而逐步發展起來的,是一個國家和一個成熟社會政治架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民間組織的歷史悠久,1978年改革開放后快速發展。據民政部門統計,到2005年底,在民政部門登記的各類民間組織達到28.9萬個,基金會達到1016個。我國民間組織的發展不僅速度快,數量多,而且與國外的非政府組織相比,由于經濟基礎、文化傳統和社會環境的不同,在具體思路選擇、運作方式、組織結構和服務功能上都帶有我國自身的特色,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的模式。從民間組織的產生看,除了有自然自發產生的民間組織外還有大量的由政府推動或者由政府推動和民間自發發展相結合的產生的民間組織。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國民間組織一開始就是在政府主導下建立的,接受政府的“雙重管理”,他們在社會治理和社會建設過程中具有獨特的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利益協調與整合功能
民間組織基于其成員的共同利益的需要而成立,其基本的職能就是協調內部成員之間的利益關系,維護內部成員的整體利益,通過合法的途徑表達成員的利益訴求;建立一定的社會溝通渠道,參與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活動,在滿足內部成員整體發展的需要的同時促進社會公共利益增進。
(二)自治與自律功能
民間組織最主要的特征要素就是“民間”性和“自愿”性,作為利益團體它是由社會成員為了追求共同的志愿自發自愿而形成,通過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準則、標準等來約束、控制、規范內部成員自身的行為,協調組織內外部關系,按照組織自身的發展要求和運作程序進行自我管理,實現組織目標和愿景。
(三)政治參與與公益服務功能
民間組織并不是與社會政治生活無關,也不能超越國家政治。民間組織自身所代表的特定群體或階層的利益訴求必然要通過恰當的途徑、方式反映到國家政治制度和政治社會中來,影響政府公共政策和法律法規的制定;民間組織通過向社會提供有效的公共產品和服務,滿足社會成員對公共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彌補“市場失靈”和“政府失靈”,維護公共秩序,促進公共利益。
二、民間組織的發展在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中的作用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是一個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在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過程中民間組織將以其自身的特點和功能在社會治理的過程表現出獨特的優勢,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
(一)推動公民社會的建構,促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
法國政治思想家托克維爾通過對美國的觀察指出,“正是在自治的過程中,美國公民在力所能及的有限范圍內,試著去管理社會,使自己習慣于自由賴以實現的組織形式,而沒有這種組織形式,自由只有依靠革命來實現。他們體會到這種組織形式的好處,產生了遵守秩序的志趣,理解了權力和諧的優點,并對他們的義務的性質和權利范圍終于形成明確的和切合實際的概念”。他認為自治的生活習慣和民情是公民社會和民主政治的發展必備的基礎。公民社會是公民們在國家市場經濟、政治生活領域外,自愿結社、自由討論公共問題和自主從事政治活動而自發形成的民間公共領域。美國學者柯亨認為,公民社會是公民學的大學校。在公民社會中,民主不再是一種崇高的理念,也不僅僅是一種政治制度,而是一種現實的社會生活方式,民主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而且也只有當民主成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的時候,民主才能真正實現。民間組織是公民社會的主體之一,是民主的必要前提。
在具體的社會治理中,由于民間組織代表著一定的利益群體,隨著民間組織的發展壯大,依附性的減弱,自治性增強,表達自身政治利益訴求會日益強烈,必然要合法地通過對話、協商和溝通機制向政府表達各方面包括政治的訴求,爭取政府的支持與認同,或者是通過其他不合法的方式向政府施壓,影響政府的決策。由于我國民間組織對政府有一定的依附性,因此與西方非政府組織與政府之間的對立與對抗關系不同,更多地表現為向政府建言獻策,執行政府的指令,為政府承擔相關的公共服務和公益服務的職能。政府則可以通過各種民間非政府組織協調和平衡社會群體的利益,溝通政府與各類利益群體之間的關系,了解民間信息,傳遞落實政府的各種信息和主張,實現政府與民間的有效互動與溝通。托里?戴蒙德說:“一個充滿活力的公民社會,不但提高了民主政治的責任能力,而且提高了民主政治的代表性和生命力。”通過民間組織與政府間的良性互動、適度制衡,協調國家所維護的普遍利益與民間組織所要求的特殊利益,吸引公民和社會組織廣泛、有序參與民主政治生活,夯實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社會基礎,推動民主政治建設。
(二)推動市場秩序重構,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有序運行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有序運行不僅要有比較成熟的多元的市場主體,而且要形成包括公平誠信、自律自治、遵章守法、競爭有序的良好的市場秩序。民間組織的發展對良好市場秩序的重構具有積極的催化作用。民間組織遵循的是法治、契約、自治、民主、平等的原則,通過建立內部嚴格的管理制度和民主選舉、民主管理、獨立自主、規范有序的運作機制,實現組織自律和自治及相互制衡功能。特別是經濟領域的自律性行業組織、法律和財務等服務機構、信息及咨詢服務機構、市場交易中介組織和市場監督鑒證機構。他們通過向社會提供非營利的社會服務甚至是真正的志愿服務,可以更加靈活適應市場和居民需要,較之于政府更有效率,因而能夠降低社會運轉成本,加快交易進程,節約社會勞動,降低交易成本,節約社會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彌補了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政府失靈”、“市場失靈”的不足,自覺充當了各種公益事業和各種社會服務的承擔者。市場經濟是法治的經濟也是道德的經濟。民間組織倡導的核心價值是社會和諧,貫穿人道主義和志愿精神,追求公共利益,塑造平等、誠信、合作、團結的社會關系,并以實際行動表達社會公益精神、公德意識、責任心和愛心,形成積極、健康向上的道德力量,正在喚醒人們內心的真、善、美,引導人們自覺地遵守各種社會規范、市場秩序,更加關注和理性處理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系,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道德秩序的重新建構,促進市場經濟的有序化發展。
(三)推動改善社會治理,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社會的安定有序、全面和諧,是通過有效的社會治理而實現的。現代社會的治理,是社會參與式的民主治理,是政府與民間組織、企業組織和公民的共同治理。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進程明顯加快,消費結構升級加快,社會矛盾和利益關系日趨復雜,不同社會利益群體之間的利益沖突日益顯現。社會治理面臨諸多的問題和難題,實現社會和諧、共建共享的任務繁重。民間組織以其自身的獨特優勢,在社會治理過程正在發揮積極的作用,譬如安置了大量富余人員就業,通過各種渠道對下崗職工、農民工及富余人員進行職業技能培訓,舉辦人才交流活動,搭建就業平臺,提供就業服務,減輕就業壓力;從事公共問題研究,充當政府的智囊,為政府決策提供決策咨詢和服務,影響政府決策,從源頭上維護公共利益,增進社會協調;從事社會公益活動,關愛社會弱勢群體,實現社會資源的再分配,有效化解在經濟體制轉軌過程中由于利益分配的不公或失序引發的一些社會矛盾,維護和促進了社會的公平與公正;開展各種社會志愿服務活動,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履行社會公益職責,增強公民、企業和各種社會組織的社會責任,增進社會和諧,促進社會有序運行,推動了社會事業的巨大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說,民間組織在政府職能轉換的過程中,承接了政府下放的大量工作,對于保證社會的正常有序運行發揮了積極的替代的作用,成為現階段我國社會獨特的“穩定器”,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基礎性力量。
三、加強引導和規范,促進民間組織的健康發展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引導各類社會組織廣泛參與到社會事業發展和社會公共服務甚至政治活動,真正發揮他們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作用。
(一)建立并完善民間組織的法律法規體系,規范民間組織及其行為
充分認識民間組織在社會治理過程中的作用,從完善社會治理結構的角度修訂和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逐步完善民間組織法律體系,依法規范民間組織的成立、登記、性質、職能、宗旨、地位、權利、義務、組織形式、活動的范圍、經費來源等,明確民間組織與其它黨政組織、企業的界限與關系,規范民間組織的組織管理、稅收政策、資金募集和監督體系,放寬民間自發形成的社會組織在制度上及登記注冊門檻上的限制,使民間組織切實擁有“合法”身份,取得社會認可和支持,依法可以獲得和利用相關資源支持,履行責任與義務,接受相應的監督。依法堅決取締從事非法活動的民間組織,營造良好的民間組織發展的法律環境。
(二)建立民間組織與其他組織間的溝通和互信機制,引導和監督民間組織的發展
我國民間組織與政府、企業等其他組織之間組織文化各異、利益交叉、活動范圍交匯,客觀上要求建立溝通和互信機制。隨著政府職能的進一步轉變,民間組織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廣闊。但由于目前我國民間組織尚不成熟,比較弱小,政府占據著主導地位,有責任在轉變自身職能的過程中幫助民間組織成長壯大,特別是幫助民間組織解決在發展過程中的存在的具體問題,加強對民間組織的宏觀上的管理與監督,弱化對其運行過程的管理;維護民間組織的獨立性和自治性,建立政府與合法健康的民間組織間的良好協作關系,建立民間組織在社會治理、擴大群眾民主參與、反映群眾訴求等方面的機制和溝通渠道,發揮民間組織的橋梁作用,鼓勵、支持、引導民間組織健康有序地發展。
(三)加強民間組織建立自律機制建設,提高民間組織的自治能力
發揮民間組織的在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中的作用,必須提高民間組織的自治能力。自律是由民間組織的自治性決定的,自律是健全民間組織健康發展的機制的重要環節。一方面,在民間組織內部必須依法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規范日常行為;建立現代組織治理結構、民主參與機制;健全民間組織從業人員行業準入機制,實行從業人員執業資格制度;建立自我評價機制,以制度確保自律;在民間組織外部,建立起包括媒體、公眾、政府在內的監督體系,形成民間組織之間的有序競爭與監督機制,增加透明度,使民間組織在陽光下運行,提高民間組織的社會公信度,從外部監督促進其自律。另一方面,建立民間組織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拓寬人才來源渠道,吸引高素質人才的加盟,建構專業化的結構合理的人才隊伍;加強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和職業能力培訓,規范從業人員的行為,提高工作能力與技巧,增強組織自治能力。
參考文獻:
1、托克維爾著;董果良譯.論美國的民主[M].商務印書館,1997.
統一戰線的天然優勢
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階段,統一戰線已經發展成為包括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的聯盟,統一戰線在內部結構的變化和工作范圍的日益擴大,已經使得統戰工作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更加密切聯系在一起。農村中出現了越來越多新的經濟成份和新的社會組織形式,農民中涌現出越來越多的企業家、個體戶、經濟能人,其中不少人成為統一戰線的工作對象,統戰工作在服務新農村建設方面的優勢越來越明顯。
一是統一戰線人才薈萃,智力密集。如在麥市鄉60余名統戰工作者中,有25%是農村中少有的大學生,他們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支生力軍,他們當中許多人在學校所學的專業都與農業有直接或間接的聯系。在其他統戰工作者中,大多是當地的企業家、個體戶、經濟帶頭人。多年業,他們充分發揮統戰工作優勢,為麥市經濟的發展獻計獻策,提出了很多有重要價值的建議,近年來統戰隊伍不斷發展壯大,許多科技工作者深入基層和農村地區,開展決策咨詢、人才開發、項目調研、投資推介等活動,為麥市各方面的發展書寫了濃重的一筆。
二是統一戰線團結面大,包容性強。統戰組織實行“大團結、大統一、囊括一切代表人士”的方針,其成員包括了中國各個黨派、各人民團體、各個民族和各界代表人士、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臺灣同胞、海外僑胞和歸國僑胞以及其他界別的代表。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統一戰線團結民眾的途徑眾多,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眾多,具有協助黨和政府做好群眾工作的天然優勢,而且越來越多的統戰人士把觸角伸向廣闊的農村,支持我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三是統一戰線的位置特殊,工作形式靈活。統戰組織開展工作的主要形式包括:通過各種會議進行民主討論協商,組織人員開展調查研究,提出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等等。這些活動方式,為統戰組織積極參與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了暢通和民主的渠道。充分利用統戰組織既同黨政機關有著特殊關系,又同廣大人民群眾有著密切聯系這種特殊優勢,靈活運用各種工作方式,有利于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歷史進程。
我們的一些具體做法
一、廣泛動員統一戰線成員考察調研,獻計獻策。今年麥市鄉先后3次組織統戰成員外出考察,學習其他地方新農村建設的先進經驗,為我鄉的新農村建設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在統戰成員提出的200多條建議中,大多數是關于促進新農村建設的。比如在新加寺橋的建設過程中,統戰成員通過實地調研,精心計算,建議在原來大橋的旁邊建一座新橋會比修理舊橋更加合理,這一建議得到縣領導的認可和采納;在麥市鄉客運站的建設過程中,統戰成員立足長遠,提出擴大場地和硬化場地等多項意見,受到鄉領導的高度重視并予以采納,成功建設了鄉鎮一流的麥市鄉客運站,解決了麥市交通不暢的后顧之憂。
二、調動統一戰線智力資源促進科技興農。統一戰線具有智力密集,科技人才眾多的優勢。麥市鄉黨委、政府和統戰工作部門緊緊抓住這一優勢,積極挖掘科技興農的源泉。一年來,麥市鄉統戰部組織農民培訓達10余次,受益人口達1800人,其中培訓外出打工人員3000余人,擁有一技之長的外出務工人員深受廣東、深圳等用人單位的青睞。此外,麥市鄉統戰部門充分利用五星村的優越地理資源環境,鼓勵廣大礦業主大力發展礦業經濟,成立礦產品銷售公司,產品遠銷長沙、株洲、廣州、深圳、廣西等地,初步形成了集產—供—銷于一體的經營網絡。
三、組織調動統戰各方資源投入全鄉扶貧開發。消除貧困、實現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必然要求,為此我們一是號召和支持工商聯、個體戶和黨外人士積極開展社會公益事業活動,開展困難村社咨詢服務,技術扶貧和困難學生捐資助學等扶貧濟困。二是鼓勵和引導現有的非公有制人士積極投身陽光事業,充分利用好軟硬環境,通過投資辦企業,合理開發資源,促進和幫助貧困村社發展水果、香芋等優勢特色農業產業,使自我發展能力得到增強。三是針對農業鄉人多地少、基礎薄弱、農業發展滯后的實際情況,吸納農村富余勞動力,并尊重和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逐步形成一種互相依存、互相關愛的新型勞動關系。通過一個或多個企業幫助一二個村等活動,使農民盡快脫貧致富,促進全鄉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四是充分利用好現有政策資源,基層統一戰線要努力發揮好各成員的作用,采取牽線搭橋、自覺協助技術、人才、項目的引進,促進招商引資為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獻計出力。五是基層統一戰線各成員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在全體農民群眾中倡導樹立“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鼓勵和支持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開展活動移風易俗活動,逐步形成文明、健康的良好風尚,推動農村文化事業的發展和農民科學文化水平的提高,確保全鄉農村社會穩定和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四、引進外面資金技術,促進農村發展。發揮統一戰線成員與港澳同胞、臺灣同胞以及海外僑胞聯系廣泛的優勢,積極為我鄉農村發展牽線搭橋,協助引進資金、技術、人才,這是我鄉統戰部門為新農村建設服務的一條有效途徑,發揮這一優勢,麥市鄉先后引進了聯星家電超市、鑫源鑄造廠等企業5家,引進資金1000多萬元。
五、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吸納農村富余勞動力。非公有制經濟不僅成為推動我鄉經濟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而且在吸納農村富余勞動力、支持農民增收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麥市鄉非公有制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共吸納社會勞動力1800人,緩和了當地農民就業緊張的局勢,增加了農民的人均收入。長期以來,麥市鄉堅持“團結、幫助、引導、教育”的方針,積極開展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導他們致富思源,富而思進,努力做到守法、誠信、敬業、奉獻。使越來越多的非公有制經濟人士認識到,吸納農村勞動力,尊重和維護員工的合法權益,既是企業家義不容辭的責任,又是企業自身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
幾點建議
回顧一年來的統戰工作實踐,我們認為,要鞏固新時期、新形勢下的統一戰線,全面推進統一戰線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需要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1、堅持黨管統戰工作的原則不能動搖。我們黨歷來十分重視統戰工作,統一戰線是革命戰爭時期黨的三大法寶之一,但在改革開放后,一些基層黨委對統戰工作的重視程度有所減弱,總認為發展是硬任務,統戰工作是軟任務、軟指標,形成了統戰工作“上層重視、基層不重視,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的錯誤認識,導致一些基層統戰工作無專人抓,無專人管,對統戰工作應該干什么、應該怎么干十分模糊,這個問題必須引起我們各級黨委的高度重視,必須切實加強對統戰工作的領導和支持。
2、統戰作堅持服務中心的力度不能減弱。統一戰線歷來都是為黨的中心工作服務的。如果脫離了這個大局,就統戰抓統戰,那就失去了統一戰線應有之義,這也是許多地方統戰工作始終開展緩慢的重要原因,當前黨的中心工作是發展經濟,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為發展的題中之義,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基層統戰部門要緊緊抓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立足自身特點,發揮獨特優勢,結合中央的新精神,著眼于農村的新發展,加強調查研究,積極探索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服務的新方式和新途徑,把統一戰線為新農村建設服務的工作不斷引向深入。
勞動價值理論的核心概念之一是“生產勞動”,生產勞動是生產新增價值的勞動,界定好了“生產勞動”,也就界定好了新增價值的源泉。論文百事通所以從理論上界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生產勞動是研究社會主義勞動價值理論的首要任務。
馬克思在研究生產勞動時,從兩個角度界定了兩對概念。一是從是否生產出物質產品的角度將勞動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生產物質產品的勞動,一類是不生產物質產品的勞動。前一種勞動稱為物質生產勞動,后一種勞動稱為非物質生產勞動。二是從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角度界定了生產勞動和非生產勞動,認為只有與資本相聯系、能夠為資本家生產剩余價值的勞動才是生產勞動,否則是非生產勞動。馬克思從生產關系的角度對生產勞動和非生產勞動的界定無疑是科學的。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當今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相對于馬克思時生了很大變化,而我國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生產關系與馬克思時代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更有本質上的差別,加上對生產關系具有決定作用的生產力的巨大發展帶來了產業結構的不斷升級與換代,尤其是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及其在各行各業的廣泛運用,改變了生產勞動方式。在這些情況下,馬克思對生產勞動的界定已不能反映現階段生產關系的新特征。因而有必要對馬克思的生產勞動理論加以發展。
首先,必須把“生產勞動”和“物質生產勞動”區分開來。我國理論界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把社會主義生產勞動等同于物質生產勞動,這種界定既不符合馬克思的原意,又撇開了特定社會生產關系的性質,這樣的所謂“生產勞動”可以套用于所有的社會形態,從而失去了界定社會主義生產勞動的意義。馬克思在界定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勞動時,不是從勞動成果的物質規定性來界定,而是從勞動過程能否體現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性質來界定。只要勞動過程能體現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性質,不管該勞動是物質生產勞動還是非物質生產勞動,它們都是生產勞動。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第十四章說過:“如果可以在物質生產領域以外舉一個例子,那么,一個教員只有當他不僅訓練孩子的頭腦,而且還為校董的發財致富勞碌時,他才是生產工人。校董不把他的資本投人香腸工廠,而投入教育工廠,這并不使事情有任何改變。”馬克思還說:“例如一個演員,哪怕是丑角,只要他被資本家(劇院老板)雇傭,他償還給資本家的勞動,多于他以工資形式從資本家那里取得的勞動,那么他就是生產勞動者。”可見,馬克思把不是從事物質資料生產的教員和演員的勞動也算作是生產勞動,這說明,馬克思已將資本主義生產勞動與物質生產勞動明確區分開來了。我們在界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生產勞動時,雖然不能完全照搬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生產勞動范疇的具體界定,但可以運用馬克思的界定方法。對應馬克思在界定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勞動時是從勞動過程能否體現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性質來界定,我們在界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生產勞動時,就應當使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勞動也能體現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性質,從而也將社會主義“生產勞動”與“物質生產勞動”區分開來,將社會主義“生產勞動”的范疇在“物質生產勞動”的基礎上加以擴大。
其次,必須使“生產勞動”與社會主義的“生產目的”相吻合。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第十四章指出:“資本主義生產不僅是商品的生產。它實質上是剩余價值的生產。工人不是為自己生產,而是為資本生產。因此。工人單是進行生產已經不夠了。他必須生產剩余價值。只有為資本家生產剩余價值或者為資本的自行增殖服務的工人,才是生產工人。”馬克思還說:”一個自行賣唱的歌女,是非生產勞動者。但同一個歌女,如果她是由一個企業家雇傭,在企業家的指揮下賣唱,而以賺錢為目的的她便是一個生產勞動者。因為她生產資本。”這兩段話給我們的啟示是:資本主義的生產目的是榨取剩余價值,馬克思把只有為資本家生產剩余價值的勞動者才算作生產勞動者,這就使資本主義的“生產勞動”與資本主義的“生產目的”相吻合了。我們認為社會主義的“生產勞動”也必須與社會主義的“生產目的”相吻合,這樣才能使前后兩個“生產”一致起來。就是說,進行社會主義的“生產勞動”是為了實現社會主義“生產目的”,社會主義“生產目的”只能通過社會主義“生產勞動”來達到。我們知道,社會主義的生產目的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的需要。這里有兩種需要,一種是物質生活需要,一種是文化生活需要,物質生活需要只能由物質生產勞動來滿足,文化生活需要只能由精神生產勞動來滿足。所以,從社會主義的生產目的來考察可以發現,社會主義生產勞動必須包括物質生產勞動和精神生產勞動兩個部分,如果把生產勞動僅僅說成是物質生產勞動,那么社會主義生產的目的就只能說成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生活的需要了,而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的需要不能算作社會主義生產目的。反過來說,如果你要把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的需要算作社會主義生產目的的一個方面,那么你就必須把精神生產勞動也算作是社會主義生產勞動的范疇,因為僅僅只有物質生產勞動是不能滿足文化生活需要的。雖然電視機、收音機、計算機等行業的勞動是物質生產勞動,其勞動成果也能滿足人們一部分文化生活需要,但這并不是電視機、收音機、計算機等產品本身直接滿足的,而是由文學藝術工作者、各種理論工作者生產的精神產品滿足的,電視機、收音機、計算機等產品不過是人們消費精神產品的工具或媒介。總之,如果僅把社會主義生產勞動說成是物資生產勞動,就無法回答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要由什么勞動來滿足。
根據前面的論述,我們將社會主義“生產勞動”定義如下:社會主義生產勞動就是能直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勞動,包括工業、農業、建筑業中工人、農民及管理者的勞動;商業部門中的包裝、保管勞動;運輸部門的貨運勞動;教育部門教員的勞動;科學家、文學家、各種理論工作者、各種藝術工作者的勞動;旅游、醫療衛生、美容美發、與生活或生產有關的修理服務等部門勞動。
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發展勞動價值論,需要對商品范疇的外延加以擴大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中考察的商品屬于物質產品,考察的價值是凝結在物質產品中的價值,考察的價值創造也就是物質產品生產部門(馬克思區分為第一部類和第二部類,包含三次產業中的第
一、二產業)的價值創造,而將非物質生產部門(第三產業)獲得的價值歸結為價值讓渡和再分配。這在馬克思生活時代,第三產業不發達且所占比重不大的情況下做這樣的處理有一定合理性。但是在當今第三產業所占比重不斷提高,我國第三產業所占比重已越過40%,一些發達國家第三產業所占比重已超過第
一、二產業總和的情況下,再不承認第三產業的價值創造,已無法解釋現代社會價值的來源,也會使我國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的政策失去理論依據。
承認了第三產業的價值創造,就需要從理論上將第三產業的成果納人商品的范疇,這樣,我們就可以將商品區分為有形商品和無形商品,也可以在將創造價值的生產勞動區分物質生產勞動和精神生產勞動的基礎上,將商品區分為物質商品和精神商品。
工業、農業、建筑業等物質生產部門生產的商品是傳統意義上的商品,屬于有形商品,商業部門中的包裝、保管和運輸部門的貨運勞動生產的商品是一部分有可能被損壞而因為商業部門的包裝、保管和運輸部門的及時運輸而沒有被損壞的產品,這部分產品如果失去了包裝、保管和運輸勞動,其使用價值就會消失,從而其價值也就不能實現,所以這部分產品應當算作包裝、保管和運輸勞動生產的商品。教師、科學家、文學家、各種理論工作者、各種藝術工作者生產的商品屬于無形商品或精神商品。旅游、醫療衛生、美容美發、與生活或生產有關的修理服務等部門生產的商品屬于無形商品。
三、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發展勞動價值論,應對價值的源泉做出新的說明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認為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這就意味著進人交換領域的商品都是勞動產品。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非勞動產品進人交換領域成了商品,使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在這里遇到了不能自圓其說的矛盾,如農貿市場的野生動植物、旅游市場的自然風光、礦產開發市場的各類礦產資源等等,按照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這些自然資源都不是勞動產品(將這些自然資源變成商品需要付出的開采、運輸等勞動相對于其實際應有的價值小得可以忽略不計),都沒有價值,沒有價值就不能成為商品,因為商品必須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個因素。可見,大量非勞動產品成為商品的事實使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必須對“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和“商品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二因素”兩個判斷的一個做出修改,要么改變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的判斷,要么認為商品可以只具有使用價值一個因素。比較可行的辦法是改變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的判斷,承認自然資源等非勞動產品具有價值,否則,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中“交換價值是價值的表現形式”的判斷又會遇到矛盾:如果自然資源等非勞動產品不具有價值,那么自然資源等非勞動產品在交換中事實上獲得的巨大的交換價值又是什么的表現形式呢?新晨
不承認自然資源等非勞動產品具有價值,除了使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在理論上產生上述矛盾,還會在實踐上促使人們不加約束地掠奪自然資源,破壞水生態環境,阻礙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要承認自然資源等非勞動產品具有價值,就必須對價值的源泉做出新的說明。本文認為,可將特定時期社會總商品的價值區分為自然資源等非勞動產品的價值、物化勞動的價值、活勞動創造的新增價值三部分,將“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的判斷,改為“勞動是新增價值的唯一源泉”。自然資源等非勞動產品的價值的大小可以通過假定人類活勞動生產與進人交換領域的自然資源等非勞動產品等量的相同使用價值所需消耗的一般人類勞動來換算。于是,我們在這里得出一個新的判斷:勞動始終是衡量商品價值大小的依據。
關鍵詞:科技創新;發展;現狀;措施
中圖分類號:F1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0)-08-0037-2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三農”問題關系重大。“三農”問題包括農業問題,而我國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進步,現代農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的根本動力在于科技創新。農業作為我國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其快速發展與科技創新更是密不可分。
1 發展農業科技創新的必要性
1.1 農業科技創新是推進現代農業新發展的需要
新農村的農業,應當是有中國特色的新型現代農業。應當圍繞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經營形式發展農業,用現展理念指導農業,推動農業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這是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基礎,也是新農村建設的基礎。只有促進農業科技創新能力的提高,加快農業科技進步的速度,才能為新階段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強勁的科技動力。
1.2 農業科技創新是增加農產品有效市場需求的需要
我國現在的人口對農業資源的人均占有量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對農產品需求量不斷增加的同時,人們的消費結構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對農產品質量也有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改變農產品供求上存在的矛盾,必須通過科技創新來增加農產品的數量、提高農產品的質量,來滿足市場需求。
1.3 農業科技創新是提升我國農產品國際競爭力的需要
我國由于耕地的人均占有率低,農業生產規模小,導致了農產品的單位生產成本偏高,在國際競爭中不占優勢,從而增大了我國農產品生產的市場風險,同時也影響到農民的切身利益。面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我們只有依靠加強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在重視發展綠色農業的同時,提高農產品的科技含量,降低農產品成本來提高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并實現農業跨越式發展的需要。
1.4 農業科技創新是促進和諧社會的實現的需要
要想解決“三農”問題,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推動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農民增收,保證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要依靠科技進步,加快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只有實現農業科技的創新突破,取得更多更好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農業核心技術,大面積推廣應用一大批先進實用重大科技成果,構建我國農業科技進步的長效機制,才能為推進農村經濟發展以及和諧社會構建提供強有力的科技保障,也才能真正提高我國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實現農業的持續增長、農民的持續增收和農村的持續發展。
2 利用農業科技創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例子
遼寧省沈陽市于洪區近年來通過科技創新,發展現代農業,建設新農村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他們通過建設農業經濟區,采取多元化投入、加大農業科技建設、深化農村改革等措施,有力地推動了現代農業的發展。
2.1 建立多元化機制,積極發展設施農業
近年來,于洪區采取強有力措施,以招商為主要形式,廣泛吸收社會資本、民間資本、外資等資本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推動現代農業發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僅一年多時間,就吸引各類投資8.17億元,新上現代農業組團項目19個,現代高科技設施農業2.4萬畝。沈陽西部富民開發有限公司通過與農民簽訂土地流轉合同建設的新科技農業園區,畝效益達2萬多元;沈陽北科奧農業有限公司投資2000萬元建設了800畝的沈陽陸家高新技術園區,畝產值可達35萬元,畝利潤達15萬元。
2.2 強化科技支撐,積極發展高科技農業
在已建成的19個現代農業項目中,于洪區注重強化了科技支撐作用,通過農業研發基地、農業科技示范戶及免費培訓班等形式,重點推廣了日光溫室高效節能、畜禽規范化養殖等十大農業先進技術,發展了知識密集型產業,使更多的農民成為高新技術的受益者和實踐者。沈陽新北淺食品有限公司的現代化PC溫室和工廠化育苗室,配備了世界先進的滴噴系統和現代化設備,發展了5萬畝農產品深加工原料基地,每年給200多農戶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2.3 采取“聯姻”方式,促進規模經營
目前,全區共有3個近郊街道的7個村與遠郊鄉鎮的9個村進行合作:設了11個農業園區、養殖園區和深加工企業園區,有力地促進了農業規模集約發展。
2.4 強化服務,創新產業經營機制
于洪區在引進和扶植企業的同時,發揮企業的經營優勢,以全方位服務為中心,帶動農戶進行標準化生產、無公害生產,實現了由企業統一供苗、統一技術指導、統一銷售的服務體系,創新了產業經營機制。沈陽環際精品蔬菜公司的深池浮板菜,畝效益達到10萬元以上;闞千代生物食用菌有限公司生產的冬蟲夏草,畝效益達到30萬元以上。
2.5 強化龍頭牽動作用,延長農業產業鏈條
為了形成完善的市場購銷體系,提高農產品競爭力,延長農業產業鏈條,于洪區大力引進和扶植龍頭企業發展,最大限度地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把小規模分散經營與國內外大市場銜接起來,實現了從科研、生產、加工、運輸到銷售一體的產業鏈條。
3 發展農業科技創新的措施
3.1 建立和完善以政府為主導的多元化農業科技投入體系
增加科技投入用于農業領域的比重,鼓勵企業等社會力量增加農業科技投入,形成政府主導、全社會廣泛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機制,從根本上改變農業科技投入不足的狀況。構建以農業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有效解決農民進入市場、運用現代科技和擴大經營規模等問題,提高農業經營效益和市場化程度。特別是高新技術龍頭企業,作為實施物質生產、流通和交換等經濟活動的組織形式,已經成為現代農業生產組織的基本單元,是農業企業直接面向市場,將知識創新的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有效途徑之一。
3.2 注重農業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和提高農業勞動者素質
農科教相結合,充分發揮科技引領經濟發展的作用機制,努力提高農民的素質,使科技成果能夠盡快轉移。加強農業專業隊伍人員的繼續培訓工作,加強不同類型農業技術人才的教育,不斷完善農業專業人員的知識結構,以適應技術創新的需要。通過專業培訓、講座、網絡學習、科技入戶等多種教育方式,培養一支有文化、懂技術的農民技術隊伍、經紀人隊伍。
3.3 進一步加強農業科研能力建設工作,提高農業科技創新能力
以發展優質高效高產農業為方向,以結構調整為核心,發展優質高產專用良種創新,充分發揮東北地區農業新品種選(繁)育人才、技術集中的優勢,加強作物優良品種選育及產業化配套集成技術的攻關,提高農業科技的持續創新能力。
3.4 加強國內外合作與交流,提高農業科技創新能力
積極開展合作研究,聯合開發和合作經營以及創辦高新技術產業等形式的國際合作,推進國內外科技合作交流,努力擴大省內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業以及民間科技組織的對外交流,鼓勵科學家之間的交流與往來。強調軟件和關鍵技術的引進,做好消化、吸收和創新工作。
總之,我們深刻認識到為現代農業和新農村建設服務是農村科技的根本任務。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加快推進農業科技進步,促進循環農業技術發展,顯著增強農業科技創新能力,依靠科技解決制約農業發展的瓶頸和關鍵技術問題,需要農業科技的創新突破和強大的技術支撐,以從容應對新一輪世界農業科技革命和產業升級的挑戰,加快現代農業的建設步伐,實現全面小康的宏偉目標。
參考文獻
[1] .論科學技術[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2001,193.
[2] 胡虹文,楊艷萍.論我國農業科技創新[J].2003,(4).
2010年8月10日,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蕭琛在西寧省委黨校做了“知識經濟低碳時代:‘十二五’展望――新時期青海改革調整規劃機遇挑戰”的專題報告。受到省政府機關領導與各方人士的好評。現應組織方和《青海學刊》的約請,并根據演講記錄,整理文論如下。
“十一五”乃至改革開放30年的飛速發展奠定了雄厚基礎。
其一,經濟實力持續增強,孕育了發展從量變向質變跨越的拐點。經過連續8年12%以上的增長,目前青海省生產總值每年以百億元的規模增加,財政收入以十幾億、二十幾億元規模增加。其二,工業化進程持續加快,奠定了產業由初級向較高層次轉型的基礎。2000年到2008年,全省三次產業結構比西部大開發戰略第二個十年的政策措施正在制定,必將為青海發展提供新的歷史機遇。在制定出臺了支持青海等省藏族聚居區經濟社會發展若干意見后,黨和國家正在研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第二個十年的政策措施,正在醞釀推動藏族聚居區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重大戰略。
自然變動和政策機遇都說明,青海正在醞釀進入一個經濟加速發展、產業加快轉型的新的關鍵階段。立足省情實際,在科學分析我省階段性特征的基礎上,對具有青海特點的科學發展模式進行了積極探索,青海省委已經提出了跨越發展、綠色發展、和諧發展和統籌發展,也即“四個發展”的新戰略。
確立多元化發展戰略、進一步重視開發青海旅游產業。
推動“四個發展”,探索符合青重由15.2∶41.3∶43.5演變為11∶55∶34,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由30%提高到46.6%,支柱和優勢產業集群化發展趨勢明顯,新興產業快速興起。城鎮化率由2005年的39.2%提高到2008年的41%。其三,要素投入結構持續改善,形成了發展要素由一元向多元轉變的格局。隨著經濟實力的提升,資本、資源、技術和人才等要素進一步積累,尤其是推進資源綜合開發的一些重大科技攻關不斷取得實質突破,重點企業引進消化吸收和集成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為推進產業結構升級提供了科技支撐。一些大型企業包括央企加快進軍青海,一些世界五百強企業也開始將目光投向青海,出現了可喜的現象。
低碳時代、“十二五”和第二輪西部大開發
進一步提供新契機
氣候變暖、低碳時代的到來,雖然對資源加工業帶來挑戰,但也為青海提供了難得的獨到的機遇。青海是生態大省,由于降雨不足、氣溫偏低,植被繁茂和水土保持的難度都比較大。前些年,青海湖的水域面積一直在縮小,而近些年,面積卻在擴大;就植被而言,氣候變暖也給青海生態帶來許多積極因素。
海實際、具有青海特點的科學發展新思路和新模式,必須科學分析和總結發展經驗,特別要正視青海經濟基礎薄弱、經濟發展戰略和路徑單一、對外開放水平低、能耗水平高等現實問題,促進單一資源指向型戰略向資源指向型和市場指向型相結合的多業并舉的多元化發展戰略轉變,在青海現有發展條件和發展基礎之上,堅持以市場導向為前提,以資源開發為基礎,不斷調整和優化發展思路,促進青海經濟發展速度、經濟總量與經濟運行質量的同步提升,推動青海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走上綠色發展、跨越發展的新路子。
具體講,在世界經濟重建,中國經濟重心西移的過程中,不僅要重視生態、低碳、新能源、ICE、智能物聯網等新的經濟增長點,而且也應當重視開發青海的生態文化旅游資源。尤其是在青藏鐵路貫通之后,中國西部旅游產業必將成為中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的新亮點。而青海是這個旅游網的中心結點地帶。旅游產業可以帶來的不僅是大量的(外匯)收入,而且可以帶來大量的新的社會經濟文化理念。對于青海人力資源平均水平的升級意義深遠。為此,必須注意提升“青海旅游品”的“質量”,增加其“規格品種”。此外,鑒于青海旅游季節性很強等難點,建立有彈性有系統的接待基礎設施這一點,也值得在新時期大力探索。
三駕馬車”共動經濟增長,正確認識“凈出口負拉動”現象
一個地區的經濟持續快速增長通常是由投資、消費、凈出口“三駕馬車”共同發力形成的。從青海經濟30年的發展過程來看,投資、消費對經濟增長一直保持著較高的貢獻率,而同期大多年份凈出口對經濟增長表現為“負拉動”(貢獻率為負值)。尤其是西部大開發的10年來,投資、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分別達78.1%、69.5%,而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為-47.6%,表明青海經濟增長呈現典型的“兩輪驅動”。
如何看“兩輪驅動”?
一方面,應當認識到,這與青海深居內陸腹地等客觀條件有關,所暴露的是青海吸引外資的產業發展環境和產業配套能力較弱,外貿行業實力不強,經濟發展外向度不高等問題。從長遠來看,青海作為一個欠發達省份,如果僅僅依靠投資、消費“兩駕馬車”拉動經濟增長,不能夠充分有效發揮“三駕馬車”的拉動合力,青海經濟很難實現跨越發展。另一方面,也應該認識到,就一國范圍而言,各經濟組成部分都有其稀缺的經濟功能或者說比較優勢,而對于這種特色資源的定價,不同的經濟體往往有不同的處理方法。平均化撥款、提高上游水價、提高生態貢獻“負稅”,等等,都是十二五 期間值得關注的新課題。換言之,依靠國家財政,爭取更多資源、力保更大貢獻,是青海人義不容辭的偉大使命。
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不僅要注意“中間需求”,而且要注意“最終需求”。多年來青海經濟快速增長是在能源資源大量消耗基礎上實現的,缺乏長遠、持續的資源和環境支撐,突出表現為資源消耗大、能耗高、產業結構低度化、環境退化、受不確定的外部因素影響明顯勢產業為主的經濟增長點,以及以西寧和格爾木為主的區域增長極。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大學生 成長成才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3.016
1 引言
經過近年來的探索,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取得重大突破。但是,這與中央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引導大學生成長成才過程中起到的作用還不是十分明顯。因此,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幫助大學生修正錯誤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
2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大學生成長及發展的指導作用
2.1 有助于增強大學生的歷史使命感
在信息化大潮的席卷下,高校不再是獨立的“王國”,也被推動各種矛盾交織的風口浪尖,可以說,高校是社會的一個縮影。大學生作為新時代的精英,肩負著重要的歷史使命,要想幫助其認清自身的歷史使命,增強其歷史使命感,必須要對其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大學生由于入世未深,辨別力和洞察力還不強,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誘惑和影響,只有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才能幫助大學生思想和心理素質不斷提升。總之,深入開展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能夠增強大學生為實現“中國夢”貢獻力量的使命感;增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培育大學生科學學習的精神,及時修正錯誤的世界觀,樹立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理念,養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格和較強的心理素質;把大學生思想素養提升、文化知識學習以及實踐能力增強有機結合,敦促大學生扎扎實實練好“內功”,迅速成長為腳踏實地、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
2.2 有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大學生要想實現人生價值,就必須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根據大學生的身心特征來看,如果不采取相關措施正面引導,勢必會造成錯誤價值觀侵占大學生的思想,這將嚴重影響大學生成長成才。因此,深入開展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大力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能夠幫助大學生養成良好品格,及時修正錯誤的價值觀,增強其與錯誤思想作斗爭的決心,增強其自覺抵御外界誘惑的自覺性,促使其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內化為自覺行動;幫助大學生找到自身的價值坐標,制定正確的人生規劃,減少走彎路所帶來的損失,增強沿著光明大道前行的自信心。
3 當前我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缺失的主要表現
3.1 社會主義信仰日漸弱化
目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缺失的突出表現是社會主義信仰日漸弱化。信仰,在哲學上指的是你的信任、價值所在。大學生的心智尚未成熟,其思想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在多元文化的沖擊下,不少大學生面對無法解釋的各種危機,陷入深深地苦悶之中,轉而追求虛無價值,并不認同堅定社會主義信仰的必要性。部分大學生生活富裕,但是精神空虛,引發了焦慮、失落等情緒,信仰出現真空化。只要深入大學校園,就不難發現,不少學生整日無所事事,沉迷于打游戲、上網聊天、看影視劇、打牌等,常把“無聊”、“沒勁”掛在嘴邊。部分大學生誤入歧途,加入封建迷信團體,嚴重影響了學習和生活。總之,近年來頻發的高校自殺、他殺現象,充分表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缺失,嚴重制約了大學生成長成才。
3.2 價值取向更加功利化
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缺失,造成了大學生價值取向更加功利化。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高校的開放程度進一步加大,社會不良風氣涌入校園并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價值觀。比如社會上的“我爸是李剛”事件、“郭美美”事件以及各種炫富事件,極大地沖擊力大學生的價值觀,使其發生了一定的扭曲。不少大學生的價值目標選擇的功利化色彩更濃厚,放棄了艱苦奮斗,而熱衷于享樂。部分大學生的價值評判標準日趨功利化,放棄了奉獻這個核心標準,把索取和報酬當成了首要任務。一些大學生不想努力上進、誠實勞動,轉而熱衷于請客送禮。總的來說,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缺失的影響,大學生的價值趨向更加功利化,這不利于其今后的發展。
3.3 享樂主義較為突出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缺失,使得大學生的享樂思想不斷蔓延。部分大學生價值觀發生錯亂,不注重艱苦奮斗、生活節儉,熱衷于互相攀比,比如手機、電腦、平板必須是蘋果的;衣服和鞋子必須是要穿名牌的;經常出去喝酒、K歌、泡吧,等等。一些大學生不認真學習,懶惰思想較為嚴重,比如習慣于作業的“復制粘貼”和考試的“打小抄”;整日躲在宿舍打網絡游戲,觀看影視劇,甚至瀏覽黃色網站,等等。不少大學生不參加社會實踐,抱著消極避世的態度,遇事只會一味地逃避,責任感缺失。總而言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缺失,使得大學生中超前和攀比消費較為嚴重,心理素質有待提升,對于其今后的人生有著不可估量的損害。
4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助推大學生成長成才
4.1 推進高校思想政治課改革創新
推進高校思想政治課改革創新,是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的保障。當前,我國高校十分重視思想政治課教育,但是更多的是注重理論的灌輸,授課方式單一,課程內容乏味,使得不少大學生產生抵觸情緒。因此,必須要堅持“貼近”生活的原則,完善思想政治課程體系,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增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踐教育的比例,比如通過辯論和競賽,培育大學生的誠信和友善品質;通過參觀紅色教育基地,激發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推進思想政治教育課堂創新,避免灌輸宏觀理論,成立學習小組,鼓勵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討論,比如通過對社會上的先進事跡、惡劣現象的討論,加深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營造活潑生動的課堂氛圍。積極舉辦思想政治講座,邀請校內外專家講授國內外形勢、時政熱點等,激發大學生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積極性。要建立專家教授講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常態機制,把他們研究的新成果與大學生分享,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時效性顯著增強。
4.2 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的有機結合
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的融合,是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關鍵。校園文化是一種特殊的精神環境,因其與大學生生活密切相連而有著廣泛的學生基礎。因此,必須要探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校園文化新載體,加快制定符合學校實際的實施細則,進而潛移默化地影響大學生的價值觀,增強其與錯誤思潮斗爭的能力。要充分利用校園媒體的宣傳作用,比如通過校園廣播播放社會上涌現的先進典型事跡,大力弘揚正能量,凈化校園文化氛圍。多舉辦積極向上的文藝活動,比如唱紅歌,讀紅色經典;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培養大學生樂于助人的品格;多舉辦學術交流會,鍛造大學生的自由、平等意識。
4.3 增強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自覺性
促進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性不斷增強,是進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重點。要想真正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指導作用,必須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體系,徹底破除教師為核心的舊模式,調動大學生積極參與有益的社會實踐活動,通過社會實踐增強人際交往和動手操作能力,加深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進而自覺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多為大學生提供參與有益社會實踐活動的機會,比如社區義工、義務宣講社會主義主義核心價值觀、下鄉支教、企業實習等,通過親身體會幫助大學生更好地認識社會,加深其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的把握,進而養成“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良好品格,扎扎實實增強其就業競爭力,為今后成長成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5 結語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事關大學生思想素質提升,事關大學生成長成才。著力強化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對于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不斷提升、建構和諧幸福人生具有重大意義。我們要認真落實中央關于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決策部署,以實干精神狠抓工作落實,制定適合高校實際的實施方案,以推進思想政治課改革創新、融入校園文化建設、增強大學生自覺性等方面為切入點,努力走出一條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高校道路”。
參考文獻:
[1]夏建輝,楊柳.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職校園文化建設探析[J].學理論,2013,(10).
[2]楊艷,石亞軍.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當代大學生成長[J].東方企業文化,2013,(9).
[3]井陽軍.構建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路徑探索[J].前沿,2013,(12).
[4]張丁杰,曾賢貴.論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模式的構建[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
黨的十以來,內蒙古大學始終站在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項固本工程、鑄魂工程、戰略工程的高度,堅持以立德樹人為統領,通過構建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將立德樹人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培養和造就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一、聚焦思想引領,強化主體責任,筑牢育人之魂。學校堅持在事業發展的總體布局中整體推進育人工作,構建了全過程、全方位、全員化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使立德樹人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一是強化主體責任。學校黨委切實承擔辦學治校主體責任,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保落實,成立了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大學文化建設委員會、意識形態和網絡輿情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統攬全局、統一部署、協同聯動、各負其責的工作機制,牢牢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導權。二是注重頂層設計。通過實施“十三五”文化建設專項規劃、全員育人實施意見、師德師風建設推進計劃、文明校園創建方案等舉措,構建完善了主題教育、校園文化、榜樣力量、社會實踐、創新創業“五位一體”的育人體系,推動立德樹人觀念落地生根。三是強化制度建設。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納入全校目標管理體系,納入基層黨建考評機制,作為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完善內部治理機制,提升依法治教水平的重要抓手。學校近三年制定完善《內蒙古大學章程》等制度68項,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堅持守正創新,提升培養能力,夯實育人之本。學校緊密圍繞人才培養的中心工作,以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為核心,堅持不懈地做好教育教學的基礎工程,努力培養具有健全人格、扎實基礎、進取精神、責任擔當的各民族高素質人才。一是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知識教育,通過實施“旗幟,領航”德育實踐創新計劃、將第二課堂以學分制形式納入人才培養過程等措施,推動思想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有機融合,確保立德樹人的著力點真正落在提升教學水平和育人質量上。二是突出學生的中心地位。通過深化“學+教+創新實踐體驗”三元支撐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開展創新創業訓練項目、構建一體化實踐育人路徑等方式,充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自由探索、自身發展的內在動力。三是大力推進師德學風建設。通過完善學術規范體系、選樹教書育人典范開展“盡責圓夢?內大先鋒”主題活動等方式,營造潛心治學、誠信為學、以德立學的環境,建設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教師隊伍。
三、厚植文化根基,服務青年成長,遵循育人之道。學校始終堅持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的工作理念,積極探索將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教書育人規律、學生成長規律有機結合的新途徑,引領各族學生在時代大潮中建功立業,創造精彩人生。一是唱響主旋律,讓德育實踐融入成長成才的全過程。通過開展“敦品勵學,成才圓夢”主題實踐活動,實施青年者培養工程、開展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等多樣化方式,引導學生敦品勵學、向上向善、成才圓夢。二是建好主陣地,將文化修為融入校園文化的全方位。通過打造“IMU劇影力”等自治區級校園文化精品活動,不斷增強文化陣地育人功能,完善校園文化服務體系,真正⑺枷胝治工作做到學生的心坎上,落實在青年成長的需求上。三是善用新手段,將思想教育融入校園生活全領域。充分利用“三微一端”新媒體平臺,采取貼近青年接受習慣的新形式,增強思想教育親和力和實效性,打造貼近師生心靈,跨越時空,潤物無聲的網上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