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思路高清論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走進電影院,精彩紛呈的電影海報奪人眼球,從科幻片、愛情片到動畫片,各式各樣的影片為人們提供了眾多的選擇。隨著電影消費熱的升溫,人們對影院的要求越來越高,大部分人希望能及時得到最新的電影資訊,部分影迷會挑選自己喜歡的放映廳,對座位的要求也較高,他們會事先電話詢問某部電影在哪個放映廳播出,專挑自己喜歡的廳位和座次觀影。那么什么位置才是在電影院觀影的最佳位置呢?
電影的發展——從無聲到有聲乃至立體聲,從黑白片到彩色片,從普通銀幕到寬銀幕乃至穹幕、環幕——電影院的形狀、尺寸、比例和聲學技術都發生了很大變化。電影院必須滿足電影放映的工藝要求,才能得到應有的良好視覺和聽覺效果。
中間的不一定最好
不管是哪個影院,最正中的位置一定不是效果最好的!因為電影都是放映機將光線照射在銀幕上,然后反射出影像。運用簡單的光反射原理可知,反射時的光路與正入射的光路成逆行,正好射向觀眾的眼睛。看一場電影少說也一個半鐘頭,在這種長時間的強烈反光照射下,非常容易產生視覺疲勞。所以,千萬不要選擇正中間的位置。
3D(含IMAX)觀影最佳位置
網上現在很流行一種說法,即觀看3D影片的最佳位置是觀眾的眼球與銀幕的正中水平的位置,該位置號稱“帝王位”。的確如此,因為該位置不僅距離合適,而且能使畫面處在非常均勻的平面上,看到的屏幕效果也是最全面的。
普通影片觀影最佳位置
普通廳的最佳位置簡單說就是“5678910”。小廳(10- 15排)5- 6排最佳;中廳(16- 20排)7- 8排最佳;大廳(21- 25排)9- 10排位置最佳。
其原理是熒幕寬度的2- 3倍,太靠前感覺銀幕會變形,且視覺比較疲勞;太靠后光線有些暗,音響效果也會減弱。同時,中間兩側10個左右的位置均效果不錯。但有些設計較好的影院坐哪都差不多。比如座位下有獨立音響的,雙放映機甚至多放映機播放的,這時候憑愛好選擇即可。
DMAX觀影最佳位置
DMAX號稱IMAX的“山寨版”,簡單說就是巨幕。至于座位的選擇,與2D廳基本一致。如果追求最佳效果的話,可在2D廳的基礎上延后兩排即可。
心中有數 教你快速揪出爛片
對好的電影來說,它們必須具備“SCORE”中的每一個要素:不落俗套的故事(Story),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Character),至少一幕決定性的情景(One defining scene),讓你有一看再看的沖動(Re-watch),以及打動你、讓你喜歡讓你愁的情感(Emotions)。把每一個要素英文的第一個字母合在一起,得到英文單詞SCORE,即“得分”之意。這五個要素是使一部電影成為好電影的充分條件,而在這五個要素的基礎上再加上一點原創性,那么這部電影就是偉大電影了。
可是爛片仍然會伴隨我們左右,而不幸看到爛片是一種非常糟糕的人生體驗,它會讓人狂躁不安,極容易引發出暴力行為。不少看到爛片的人說,他們是如此難受,以至于在電影院中把自己的頭發揪光了。有人憤怒的說,他們也想把導演的頭發揪光。
值得慶幸的是,爛電影一般也都有跡可循。任何一部電影只要具備下面任何一個特征,便容易落入“爛電影”的范疇。
集數越來越多的續集
好電影叫好又叫座,好電影出續集自然也顯得順理成章。因為一部好電影的制作班底在創作它的起初就應該傾注了所有的精力和想法,再想超越實屬難事。而成功的第一部,又會引來很多強大的投資者,在金錢的利誘下,難免有人為之操刀。反正有第一部的好名聲,要賺錢,很容易。其次,有了“先入為主”的印象,人們對于續集,對于續集的續集要求只會越來越高,不會降低。所以續集本就輸在了起跑線上。
貼有“爛片之王”標簽的導演
一般來說,導演拍一兩部爛片后,如果再沒有提高,基本上就會被踢出這個圈子。但“爛片之王”則不同,他是愈挫愈勇,迎“爛”而上!他看上去好像是可以一直拍到世界末日。
眾星捧“月”的電影
大家經常會看到專為某某人量身打造的電影。一般來說,這是專有投資方希望捧紅某個人,自己投錢拍電影,找幾個一線演員,把自己要捧的人塞進去,先當個重要配角,然后晉升為主角,最后讓所有的角色圍著他打轉。因為這需要經常改動劇本,所以成為爛片也就不足為奇了。
被時代淘汰的“老同志”
電影這幾年的發展速度也許只有互聯網可以與之相比。隨著投資的增加,很多老同志也迎來了人生的第二春。但是注意,判斷爛片的標準并不是看這個導演是否到了退休年齡,而是看他多長時間沒拍電影。他要表達的,可能已跟不上時代。
除此之外,我們還有另外一些避免遇到爛片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通過觀看預告片等等。“先看預告片,再去電影院”是很多影迷朋友的共識。按照正常的營銷手段,都是先有片名和預告片,到了正式上映的時候,正片的廬山真面目才得以公諸于眾。在這之前,觀眾可以通過電影公司包裝好的廣告和預告片來判斷電影正片的質量。
見仁見智 豆瓣電影vs時光網
通過網站的影評和評分來對電影內容做出先行判斷也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在時間、金錢以及精力有限的情況下,把有限的時間投入到自己喜歡的電影上無疑是最劃算的。在國內,用戶最多的當屬豆瓣電影和時光網了。真正的電影發燒友很少有不知道這兩個電影網站的,當然了,時光專攻電影,也涉獵了一些電視劇,而豆瓣呢就比較駁雜,書籍,音樂,不一而足。相比較而言,豆瓣電影更完整也更文藝一些,而時光網的商業性質更重一些。
評分機制
大家都知道豆瓣是五星制,而時光則是十分制。當然,五星制的評分選擇比較簡單容易,也更大眾化一些,十分制相對來說就更難一些,畢竟選項較多。比如說一部電影“很好”,那可能有兩個分數8或9,那么是八分還是九分呢?這就要你心里相對的做一個評判,在那些“很好”的片子里,它屬于哪個層次。另一點不同于豆瓣的就是時光的分項評分機制,把一部電影分成印象、故事、導演、演員、畫面和音樂六個方面分別評分,這就要相對專業一些了,對影迷的要求也更高一些。不過長期如此評分,對分析影片的能力提高還是很有好處的。
時光的十分制評分比較中正平和。豆瓣的評分則是情緒化的因素多一點,由于是五星制,所以經常會出現不合口味的直接一星表明態度,非常喜歡的則五星力薦,所以評分更私人情緒化一點。
頁面風格
時光網不得不說頁面有些復雜,有時給電影做推廣時還會彈出個大大的廣告,頁面顏色以深藍為主色調;豆瓣則是極簡,簡到令人發指的地步了,你在豆瓣幾乎不會看到大的圖片,不論是在首頁還是在打開的其他頁面里。當然,有很多人就喜歡豆瓣這種干凈的風格。
話題回復
在時光網中發表話題如果有人回復的話是有提示的,豆瓣則沒有;在時光網對話題中一個留言進行回復,那回復是直接在那條留言下方的,這就出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一個人占了沙發,他下邊可能有一群人跟著坐。豆瓣則是不管你在論壇中對哪條留言回復都不會有顯示,以至于很多人把要回復的留言復制在自己的回復中,再在下邊寫上自己想回復的內容。
影視評論
時光網有一些影評人常駐上面發評論,評論多是媒體文的口吻,有些還比較專業,不過對評論的篩選做得不如豆瓣。時光電影資訊方面做得比較好,跟影院合作方面也做得比較專業。而豆瓣的影評經常是一些私人的觀影體驗甚至對情節的搞笑演繹,當然也有比較專業的影評。
移動客戶端
豆瓣電影提供的客戶端支持Android和iPhone系統,而時光網提供的客戶端“全國影訊”則支持Android、iPhone、Windows Phone以及Java,基本實現了對主流平臺的覆蓋。不過就功能來說,這兩個客戶端相差不多。基本的影訊、影評以及影院優惠都實現了全覆蓋,你還可以使用它們提前選座購票,節省你的時間;當你想發表對一部影片的看法時,也可以拿它們來寫短評和打分。
能省則省 便宜影票怎么買
對于動輒七十甚至一百的票價來說,經常去影院觀影顯得非常奢侈。雖說電影院周二是半價日,但是對上班族來說卻不一定有時間。好在還有不少途徑能“搞”到便宜的電影票,讓我們在周末也能花較少的錢看場大片。這里筆者給大家提供一些便宜的電影票購買攻略,應該能幫你省不少錢。
報亭買優惠券
許多人可能還不知道,在各大電影院附近的報亭里,可能就會有電影優惠券賣,其中包括首映期內需要加錢的兌換券和基本不需要另付費用的“無敵券”(各影城優惠券的價格不一樣)。不過,也不是每家報亭都有賣的。
網上找轉讓票
有些單位會發福利電影票,如果用不完就可能轉讓;或者自己一次性買多了,還沒看完就快到期了,所以選擇轉讓。這樣的二手票應該算是最便宜的了。這種機會雖不是天天有,但是你經常在一些二手交易平臺轉轉,或者干脆發帖“求電影票”,肯定能撿到實惠的。
網購或團購
如果你是電影迷,幾乎每部新片大片都不想錯過,那就推薦你在各大團購網站購買團購優惠券了。這些券的價格相對便宜,但是在購買之前一定要注意使用限制。比如“僅限兌換當天影片;不含VIP廳、首映式、見面會等特殊場次;如遇限價影片需另補差價5- 10元”等等。
高清下載 我喜歡,我收藏
對于一部電影來說,一般分為首輪放映、二輪放映以及三輪放映。首輪放映檔期指的是某些規模較大、影響較廣、票房成績較高的電影院在影片起片之日起同步上映某部影片,這個放映時間一般持續兩個星期左右。二輪放映檔期則是因為院線之間由于拷貝數量不足,等到首輪放映結束后,從一些成績差的影院調出一部分拷貝到一些沒有上映的影院進行放映。三輪放映是指在首輪放映和二輪放映結束后放映的院線和影院。
但是如果三輪放映都沒有看到是不是就沒有機會觀看了呢?或者以后某個時間還想重溫那些經典該怎么辦呢?幸好我們還可以下載。
用來收藏和重溫的電影當然需要對清晰度有比較高的要求,然而動輒幾G甚至幾十G一部的電影不但沖擊著我們的視覺,也考驗著我們的硬盤。下載高清電影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這里介紹幾個比較好的下載高清電影、電視劇的網站和論壇。
【關鍵詞】數字電視廣播問題研究
地面數字電視廣播是高效、低成本、公益性的一種數字電視覆蓋手段。數字化是21實際科技發展的一大亮點,以其廣泛的應用而為人民所熟知。下面就對與地面數字電視廣播覆蓋相關的幾個問題進行研究分析。
一、數字化
1.1數字化的一些特點
(1)傳輸、拷貝和存儲時信號不易劣化;易于與其它數字進行復用;易于進行處理和管理。(2)信號壓縮;數據糾錯;內容管理;加密數字信號經過處理器時,一般會產生延時;數字信號在過載時,將徹底丟失信息;誤碼率高于糾錯能力時,信息也將丟失。
1.2地面數字電視技術及標準
采樣和量化:采樣就是每隔一定時間就讀一次音頻信號的幅度,量化則是將采樣得到的聲音信號幅度轉換為數字值。從本質上講,采樣是時間上的數字化,而量化則是幅度上的數字化。
采樣頻率:采樣頻率是指將模擬聲音波形進行數字化時,每秒鐘抽取聲波幅度樣本的次數,它決定了模擬信號數字化以后的頻帶寬度,以及瞬時特性。
量化位數:量化位數是對模擬音頻信號的幅度進行數字化,它決定了模擬信號數字化以后的動態范圍。
二、地面數字電視廣播業務與技術需求
無線覆蓋是最主要的接收方式。我國有約2/3的用戶通過模擬無線方式接收電視號。全國共有3.5億戶家庭,其中有線接收為1.26億戶,無線接收超過2億戶,他們大多分布在城郊和農村,這些用戶迫切需要更多更穩定的電視節目。
數字電視為地面電視帶來新的生機更大的節目傳輸容量和頻譜利用率:每個信道可以傳送多達10套的標清節目或2套高清節目鄰頻道的啟用與規劃。更靈活的服務模式:包括標清、高清、高速移動、手持接收等。大區單頻組網成為可能:支持移動電視或小功率多發射機組網以及填縫發射等。成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高農民文化素質的經濟可靠有效的手段。
三、地面數字電視廣播的基本需求
(1)地面數字電視廣播需求一;是大功率,大面積,點到多點,連續播出的應用、是在必須考慮鄰頻道/同頻道,數字/模擬干擾存在情況下的應用、是基于現有模擬電視發射點位置,發射設備,發射條件(功率,塔高,覆蓋)的應用。(2)地面數字電視廣播需求二:最重要的是頻譜規劃;首要指標是覆蓋范圍和覆蓋效果。(3)地面數字電視廣播需求三:需要支持單頻網需要支持高速移動接收>250 km/h。
四、地面數字電視廣播系統關鍵技術需求
頻率規劃要求:抗模擬同/鄰頻干擾能力、抗數字同/鄰頻干擾能力高低將決定頻譜規劃的有效性,以及能否提高頻譜的利用率。
4.1地面數字電視發射系統
地面數字電視發射系統包括地面數字電視信源前段,傳輸網絡以及地面數字電視發射前段三大部分。傳輸網絡主要完成ASI碼流端到端的100%透明傳輸功能(包括碼流內容和格式);地面數字電視信源前端完成碼流的單頻網適配功能。地面數字電視發射前段主要完成ASI碼流分路功能和節目碼流的調制發射功能。在保證原有節目碼流不做任何改動基礎上的ASI碼流和路功能和傳輸網絡適配功能。
4.2地面數字電視廣播的組網方式與單頻網的測試
目前,單頻網是地面數字電視廣播的重要組網方式。在多頻網組網模式下,各個發射點采用不同的頻率進行發射,地面數字電視廣播的傳輸及組網方式可分為單頻網和多頻網。在單頻網組網模式下,各個發射點采用相同的頻率在同一時刻發射相同的數據碼流。
節目分配系統可以采用直連光纖,SDH和微波等。經過調制器同步處理后變換成射頻信號進行發射。為此,地面數字電視單頻網調整的一個重要原則是減輕單頻網各發射點在重疊覆蓋區形成的多徑干擾。
所謂重疊覆蓋區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發射點同時覆蓋,并且接受到的來自不同站點起主要作用的信號之差小于射頻保護率值的區域。
具體而言,解決重疊覆蓋區多徑干擾的辦法是要盡力減小延時長度,減弱多徑信道存在的強度。
五、地面數字電視國標技術特點
使用能實現信道估計與均衡的PN序列作為幀頭;使用先進的信道編碼;抗衰落的系統信息保護。地面數字電視國標發端系統框圖如圖1所示。
簡潔有效的數據結構:數據結構以“幀”為基本單元,包括幀頭(確知信息)、加強保護的系統信息、經高效編碼保護的數據信息。幀頭應該選擇具有偽隨機特性的序列(PN),插入的周期應該在500微秒到1毫秒之間,序列長度應大于判決反饋均衡器的級數,這樣既保證了傳輸效率,又能夠提高抗信道動態衰落的能力。正交序列聯合擴頻序列的方式來保護傳輸中的系統信息。高效信道編碼方案與低階星座映射的結合,基于雙導頻及已知序列的同步技術改進的均衡接收技術。
六、結束語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我國數字化技術也發展到了一個新的臺階,數字化技術在各個領域中得到了極為廣泛的應用,地面數字電視廣播有著眾多的先進之處,但也受制于經濟基礎和現有電視傳播設備及接收設備的廣泛使用。地面數字電視廣播是高效、低成本、公益性的一種數字電視覆蓋手段。數字化是21世紀科技發展的一大亮點,以其廣泛的應用而為人民所熟知。本文就與地面數字電視廣播覆蓋相關的幾個問題進行研究分析,希望相關的結論能夠給工作人員以啟示和借鑒。
參考文獻
[1]李遠忠,石艷.淺談GSM1800頻率規劃的一些思路[A],2002中國通信學會無線及移動通信委員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 2002年
疑惑!我的高清MP4播放效果竟不如PSP!
“說比不過PSP的朋友,多半是因為他用的是偽高清MP4。”
那些屏幕分辨800×480的“高清”MP4,為什么放出來的畫面沒有PSP清晰?要知道PSP的屏幕分辨率僅有480×272!即使是播放720P的視頻,仍然覺得模糊。
探求!720P、1080P你認清了么?
“許多朋友看到720P和1080P的字樣就以為視頻,播放器是高清的,如此一來與菜鳥交流沒什么問題,不過和高手對招恐怕就要被笑話了。”
市場上有不少商家濫用高清的概念,搞的大家都審美疲勞了。話說高清之初,天下三分:標清、高清、全高清。代表人物:480P、720P、1080P。通常的高清指720P以上,而達到1080P則稱之為全高清,也就是物理分辨率高達1920×1080逐行掃描,像素數達到207.36萬,它是目前高清的頂級規格。至于市場上一些誤導消費者,宣傳1280P高清的手法,當作娛樂就好。由于高清視頻數據傳輸量巨大,所以需要壓縮算法以保證順利傳輸,說道這就要提一提視頻編碼和格式了。
解惑!編碼與格式之謎
“視頻的清晰度一要看分辨率,二要看片源,三要看碼率。當然有些特定的格式決定了自身的清晰度。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采用同一種視頻編碼,越清晰的體積越大。”
現在從網上下載高清電影,一般都是MKV、AVI、MPG、WMV、TS、RMVB的格式,他們只是封裝容器,里面封裝的是視頻流+音頻流,影響畫面質量的是容器里面封裝的什么東西。而常見的視頻編碼有MPEG2、MPEG4、H264、VC1等。
各個編碼優劣
編碼 介紹 同清晰度下文件體積 對硬件配置要求
MPEG2 比較老,DVD光盤中的.VOB文件就基于MPEG-2編碼,壓縮率很低
MPEG4 專門針對高質量視頻設計常見于DVD、Xvid影片,壓縮率一般
H.264(X.264) 目前最熱的高清編碼格式,不少1080p影片都用此編碼,壓縮率高
VC1 非常高效的高清視頻編碼標準,最早來源于微軟,從WMV9演化而來,壓縮效率和清晰度類似H.264
H.264編碼、MKV視頻截圖:細節清晰、色彩豐富
RMVB視頻截圖:細節模糊、色彩失真
各個格式優劣
格式 介紹 推薦度
RMVB 體積小,但是不能修改內置字幕,只能達到DVD的畫質。
AVI 以前DVD都是用MPEG2封裝AVI,體積往往4~5GB,但經過DivX或XviD編碼后的大小只有650~700MB,圖像品質卻沒怎么下降
MKV 目前比較流行,兼容眾多視頻編碼,由于是民間格式,沒有版權限制,官方的視頻影片都不采用MKV
WMV 基于WMV9高清編碼,在微軟的推廣下不容小覷。能無損的還原1080P信號,但對硬件的要求較高,H.264文件的封裝較為常見
TS 高清專用封裝容器,多見于原版的藍光,HD-DVD轉換的視頻影片,一般采用H264、VC1等最新的視頻編碼。視頻質量相仿優秀,還原準確,是高清發燒友比較喜歡的格式,在下載中也可以注意這一點,基本以TS結尾的視頻質量很高
TS是由頭文件和主體所組成的,擴充過的TS流還包括時間戳。這樣不管是什么格式的VBR音軌,都很容易通過時間戳來同步圖像。
思考!大屏真高清
“熟悉了各種高清視頻的優劣之后,再去選擇心中的那個高清MP4是不是心里有譜了?且慢,選好MP4沒有這么簡單。”
市場上不乏采用3英寸普通屏幕,分辨率僅為480×272的“高清MP4”,實際上只有4.3英寸、5英寸、7英寸,1600萬色,分辨率達到800×480的顯示屏才能滿足目前看高清視頻的需求。屏幕尺寸、總像素決定了場景展現、字幕顯示、細節還原等方面的顯示效果,看高清,追求大屏幕是真理。
屏幕尺寸(英寸) 屏幕面積(平方厘米) 屏幕尺寸倍數 像素提升倍數
3 25.6 1 1
4.3 52.6 2 2.9
5 71.1 2.8 2.9
7 139.4 5.6 2.9
高清解碼強不強,
全靠一顆芯
MP4中的“基爾加丹” Telechips TCC8901
基爾加丹―《魔獸世界》國服第一BOSS,被廣大玩家親切的稱為JD(雞蛋)。
TCC8901是目前1080P各方案中視頻解碼能力最強的方案,給它冠上JD的名字再合適不過了。它有一顆強勁的心,ARM11架構處理器,主頻最高能達到600MHz,峰值解碼碼流可達133MB!
解碼能力
包括MPEG-1、MPEG-2、MPEG-4 SP、MPEG-4 ASP、MPEG-4 AVC(H.264)、DivX、H.263、WMV9、VC-1、RV,配合2D/3D圖形加速引擎可輸出流暢的1080P全高清視頻畫面。
臺電T56
正因為大家對臺電T系產品的強大信心,所以自從幾個月前T56之日起,便獲得了廣大玩家的極大關注。雖然屢屢跳票,但還是有不少人對它翹首以待,如今T56終于出來了!
怎么才能又快又方便的找高清電影?
怎么才能又快又方便的找高清電影?
VeryCD()
思路論壇()
迅雷看看()
一對冤家,電阻屏和電容屏
它們的最大區別就是電容支持多點觸摸,電阻不支持,而且電容屏幕更為精確,大家熟悉的iPhone就是電容屏,手感被世人稱贊。電阻屏由于成本低,被大部分觸摸屏幕所采用。
LTPS
LTPS (Low Temperature Poly Silicon 低溫多晶硅),與普通TFT屏幕相比,不僅可視角度更大,還能提供更亮、更精細的畫面,同時也較為輕、薄、省電。LTPS屏幕是中高端MP4的身份標志。
何為ARM?
ARM中國總裁曾說過:未來只有英特爾和ARM兩家CPU。你也許疑問ARM是何方神圣,能與英特爾平起平坐。實際上ARM早已融入我們的生活當中。它無處不在,小到MP4、數碼相機、游戲機、手機、iPad這些隨身數碼設備,大到工程控制,流水線制造都有它的身影。ARM基本是一個系統的芯片不是一個單純的CPU。目前面向市場的有ARM7、ARM9、ARM9E-S、StrongARM和ARM11系列。ARM開發的32位CPU核,全球廠商都可以獲得授權生產ARM芯片,而且價格出乎意料得便宜。
不僅MP4用的是ARM,iPad使用的處理器Apple A4到底是單核還是多核一直是人們爭論的焦點,實際上它是一顆“縮水”版的Cortex A8,精簡了控制器與聯通組件的個數,僅具備基本的PowerVR SGX圖形處理單元、NAND閃存、DDR內存接口、有限的輸入輸出控制器,以及單核心的A8處理器。iPhone 3GS的ARM處理器也是Cortex A8核心,頻率為600MHz比iPad要低些,因此iPad的界面設計有條件比iPhone更為華麗。用現在的一句話來說就是,以后有電的地方就會有ARM。
昂達VX575全高清
從VX575到VX575HD、VX575+以及現在的VX575全高清,VX575系列是昂達的金字招牌。集合了時下熱門的功能,OTG、exFAT文件系統、紅外遙控、HDMI都不少,可惜不是觸摸屏,這一點要稍微遜色。好在飛梭按鍵可以直接上下撥動而實現對菜單選項的調節,按下飛梭按鍵就可以執行確定的效果。
VX575全高清分為黑色版和白色版,雖然UI界面相同,但是主控不同,白色版采用的是TCC8901,黑色版采用的是CC1800,而且較白色版便宜些。雖然主控不同,但性能差別并不大。反而黑色版性價比更高。
昂達VX575全高清最新游戲下載
/pro/download/biosexp.jsp?Id=1065969
除了大家已經暢玩過的幾款經典游戲《黃金礦工》、《極速找茬》、《阿里巴巴》、《美女找茬》外,還增加了兩款網絡中人氣極高的游戲《城市生存指南》與《炮塔防御》
游戲下載后如何安裝?
將下載的游戲解壓縮至昂達VX575全高清的根目錄下,運行機器中的應用程序,執行相應的游戲程序即可。
電池不夠用怎么辦?
MP4因為電池的容量限制,往往三四個小時就沒電了,有沒有想過外置電池?移動電源能給你所有數碼裝備充電,主要它有一顆強勁有力的心,一個小小的盒子里放上幾塊大容量鋰電池。MP4有了它之后看多少電影也不怕。
火速鏈接
2009年24期《帶上移動電源去踏雪》一文詳細介紹了移動電源的分類的選購要點。
近年來,深圳廣電集團以“全媒體”發展為主線,打造廣播、電視、平面、戶外、網絡等多種媒介傳播體系和產業體系,借助“三網合一”、“數字化整轉”等契機,聯合網絡電視臺、中國時刻、IPTV、高清數字內容集成平臺、全國3G手機電視內容服務平臺——eTV、移動電視、手機電視、全國首個DV頻道等一批新媒體新產業,豐富了集團在新媒體市場的布局與競爭力。從2012年開始,深圳廣電集團在打造全媒體內容提供商的同時,將全力構建一個覆蓋廣播、電視、平面、戶外、網絡新媒體、移動終端的“一站式全媒體整合營銷”平臺,成為全媒體資源提供商,以最大限度發揮全媒體的營銷價值。
據介紹,“一站式全媒體整合營銷”的營銷主體是集團的廣告管理中心,所經營的資源由單一媒體轉為全媒體,為客戶提供的產品從單一媒體品種轉為跨媒體組合,可以更好地解決媒體碎片化時代的客戶多樣需求。從媒體角度來看,“一站式全媒體整合營銷”可以為客戶提供更靈活的投放組合、更高的廣告到達率、更有競爭力的千人成本、更高的廣告接觸度,取得最優的傳播效果。從客戶角度來看,將使客戶獲得更佳的市場回報、更高的品牌知名度、更高的市場占有率、更暢通的溝通流程、更便捷的投放渠道,取得更優的廣告評估效果。目前“一站式全媒體整合營銷”平臺包括三個板塊:一是面向全國快速擴張的深圳衛視;二是在深圳地區具有壟斷優勢的強勢地方媒體資源,包括地面電視、廣播、地鐵視頻和公交視頻等;三是擴容性的補充資源平臺,包括戶外LED大屏、樓宇電視、網絡視頻和CMMB手機電視等。三大板塊共同構建起一個提供一站式廣告資源組合方案的全媒體營銷平臺。
在深圳廣電集團舉辦的“全媒體整合營銷高峰論壇”上,“一站式全媒體整合營銷”模式得到與會學者、專家及業界嘉賓的認可。學者、專家認為,從廣大的目標群到精準的目標群,從單一的傳播渠道到多元化的傳播渠道,媒體平臺幾乎是決勝廣告傳播力的“殺手锏”,而媒體經營思路的開放性與實踐力將推動傳統媒體的可持續發展。從目前國內媒介市場發展狀況看來,受眾在變,大眾可觸達的媒體種類更加豐富多樣;市場選擇在變,整合營銷已經由概念向實踐的縱深快速邁進,營銷策略正逐步系統化、正規化。“一站式全媒體整合營銷”,正是應對媒介競爭格局之大舉,也是滿足千變萬化的廣告市場需求之必須。業界嘉賓表示,多種媒體形態的復合使用,是追求廣告宣傳效果最大化的表現,將為有信息傳播需求的廣告主提供更多機會,帶來滲透式的傳播效果,而可選擇的媒體渠道越多,廣告公司的態度也會更為積極與支持。
(摘自中國文化產業網2011年11月15日)
主題為“互聯新校園,攜手眾教育”的華為教育高峰論壇近日在北京召開,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副主任曾德華、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術標準委員會主任祝智庭等領導、專家、教育用戶及合作伙伴等200余人參會。華為首次舉辦此教育論壇,彰顯了其對教育市場的重視和決心。
“眾教育”的理念概括了華為對于當前我國教育信息化的理解和價值主張。無論是教學實踐的主體:學生、老師、家長,教育管理和服務的主體:學校、政府、社會,還是參與支撐的各企業,教育非某單一力量所能托舉,它是全社會共同參與的事業;“眾教育”的精髓是希望通過技術手段實現師生之間、學習者之間跨越時間和地域的溝通與協作,形成人人皆可得的公平教育環境;而華為秉持“聚焦、被集成”的開放合作戰略,聚焦自身最擅長的ICT基礎設施解決方案的提供,圍繞用戶需求持續創新,與合作伙伴結成方案聯盟,共同推動教育信息化的發展。
技術領先,擁有業界最全的“云、管、端”ICT產品,無疑是華為助力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優勢。
云:是指云計算、存儲、數據中心等系列IT產品。華為的FusionCloud云計算解決方案,能夠幫助客戶大幅降低IT系統的復雜度,讓IT團隊專注于業務和流程創新,助力企業競爭力持續提升。它包括水平融合(華為自主創新的FusionSphere云操作系統,提供面向數據中心的異構多廠家計算、存儲、網絡資源池的水平融合)、垂直融合(存儲、計算、網絡深度融合的FusionCube一體機)、數據融合(FusionInsight企業級大數據解決方案)和接入融合(FusionAccess桌面云)四位一體的全融合,對企業與行業傳統數據中心的IT基礎設施進行“融合重構”。 華為存儲產品齊全, 覆蓋高中低端企業級應用需求,涵蓋全分布式(all-scale out)存儲、應用廣泛的T系列統一存儲、新興的全固態存儲Dorado產品以及災備方案和相應的部件HDP/VTL/VIS等。分布式數據中心(DC2)可大大提高IT資源的利用效率,還可實現數據中心之間的資源共享、統一管理、容災和備份;微型數據中心(MicroDC)將網絡、計算、存儲、安全、語音通信、遠程管理集成在標準機柜中,實現3小時安裝、1天上線敏捷部署。
管:是指提供全場景的網絡承載及安全解決方案,面向教育用戶推出全系列的網絡產品,包括光傳輸、骨干路由器、企業出口路由器、防火墻、流量整形、行為監管、多業務網關、園區及數據中心交換機、無線WLAN、XPON接入等產品。
端:是指面向移動學習的系列化MediaPad、面向校園安全的高清視頻監控攝像頭、面向協同辦公提供的高清視頻會議終端及客戶端軟件平臺。
對于行業新的需求趨勢,回歸教育市場后的華為有著精準的認識。經過潛心研究,在整合“云、管、端”ICT產品的基礎上,華為繼而推出“教育云”、“數字校園”、“多媒體教室”、“電子書包”等縱向多層次的解決方案,全面覆蓋教育信息化的各個應用領域。
高等教育領域,華為認為,信息技術在教、學、管、研等業務的深度滲透,推動了教育模式的變革、學習方式的創新、管理水平的提升。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高校校園網絡從此步入云時代。面向云時代的校園網絡遭遇了諸多挑戰:業務向云遷移,安全威脅、移動終端激增。
如何破局?華為有新的思考,推出高教校園網絡解決方案。其網絡架構包括:敏捷云平臺、精細化運維、無線校園、安全可管控。
何為敏捷網絡?精簡管理、業務融合和靈活演進構建了基本的敏捷網絡。華為認為將原來的三層網絡變成兩層網絡,業務控制層用幾臺交換機進行虛擬化,能提升巨大的管理效率。但這并不夠,將接入層變成即插即用的傻瓜式設備,SVF(Super Virtual Fabric) 能讓整個網絡虛擬成一臺設備,可進一步提升管理效率。有線與無線融合成一體網絡,實現業務隨行。敏捷網絡還擁有靈活演進的能力,從升級設備變成升級辦卡,新業務可自由擴展。
精細化網絡運維方案中,有線無線一體化網絡部署,提供PPPOE/IPOE/802.1X/WEB/快速認證/綁定認證等全面認證方式,支持PC/PAD/SMART PHONE/啞終端等各種設備接入及認證,能按目的地址(目的網段)區分業務類型,形成不同業務流量統計,不同業務對應不同費率,滿足用戶差異化費用結算、業務增值等需求。
無線校園網絡方案從易管、穩定、安全、先進、智能等方面入手,幫助學校在不同的場景下部署無線網絡,應用自主研發的芯片技術,提升用戶的應用體驗。
安全能力與應用識別深度融合的六維控制希望能夠通過安全中心將所有的網絡安全融合在一起,自動實現網絡隔離、全網安全信息搜集、安全事件大數據的關聯分析和精準定位。
目前,精細化運維方案在南京大學,無線校園方案在中國科技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校園安全方案在北京大學,敏捷校園方案在西南民族大學均成功實踐。
基礎教育領域,華為認為,基礎教育信息化和現代化的主要問題是如何提升教學水平,實現素質教育;如何提升教務管理,實現科學決策;如何減小區域差異,實現教育公平公開,而現代化教育的本質是建立在ICT基礎上的。“教”要遠程、無線、多媒體化;“學”要電子化、移動化;整合信息,“管”需要信息平臺,校校聯通;創造和諧,公平公開――“公”需要信息開放、網絡高可靠。華為的基礎教育數字校園解決方案“教、學、公、管、網”合一,有線無線一體校園網方案可以讓教學更生動、更主動,實現隨時隨地的學習。
華為認為,基礎教育也步入了云時代。當前,基礎教育云平臺普遍缺乏有效的資源整合品牌、彈性可擴展的架構和融合的IT運維管理。教育云平臺需要數據中心網絡支持GE、10GE、40GE至少10年的生命周期,并可以擴展。而并行計算、3D渲染和搜索等業務則需要無阻塞的網絡結構,要支持虛擬化,要高品質的網絡保證業務穩定進行。彈性易擴展,支持動態虛擬化、網絡融合開放,實現統一管理,這是華為基礎教育云數據中心的思路。華為數據中心交換機擁有最高性能的引擎,支持云業務長期演進。在虛擬化方面可以實現網絡按需部署,動態適配業務,保障教育云業務穩定運營。
渴望在平板電視市場翻身的等離子廠商,日前再出新招。
2007年5月26日,在中國電子商會主辦的“2007年中國等離子電視市場發展論壇”上,松下、長虹、日立、LG、三星和先鋒等目前國內等離子電視市場的核心廠商悉數亮相,并就今年等離子電視產量持續下滑的情況商討對策。會議提出,將建立“中國等離子產業集群”,以提升等離子陣營的市場影響力,打破液晶電視獨自為大的局面。
此前,信息產業部公布的數字顯示,今年前4個月,國內426.9萬臺的液晶電視機產量較去年同期增長了89.0%,單月產量首次突破百萬大關。而2005年底還與液晶電視平起平坐的等離子電視一季度的產量僅為15.1萬臺,比去年同期的21.9萬臺縮減了31.1%。來自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的數據還表明,一季度等離子電視價格同比下降了30%,尤其是50英寸以上的等離子產品已跌破2萬元大關,但同等尺寸的液晶電視售價則不低于3萬元。
等離子電視似乎將被液晶電視擠出國內平板市場,但幾大等離子電視廠商并不認為這就是宿命,也沒有真實反映平板電視的發展趨勢。作為等離子技術的主要提供者,松下電器(中國)家電銷售公司視聽數碼營銷公司總經理繁實建史認為,國內目前的情況不符合全球等離子電視市場的發展特點。因為多家權威市場研究公司已經樂觀預測,2010年全球等離子電視銷量將由2006年的400多萬臺增至1200萬臺以上,而2007年國內等離子電視銷量也有望增長15%,市場規模達到70.3萬臺。
依然充滿誘惑的市場,正是這次京城誓師之舉的關鍵原因。
松下成為反抗液晶“中堅”
商場如戰場,沒有絕對的敵人,也沒有絕對的朋友。但中外等離子電視廠商卻能在幾近白熱化的國內平板電視市場一致對外,這是近幾年彩電業界少有的“奇觀”。并且,業界形成了以“等離子王”松下公司為首的等離子合作陣營。
據《IT時代周刊》了解,在“中國等離子產業集群”合作戰略中,中外等離子廠商的舉措主要包括3方面內容。
首先是早在去年10月11日就塵埃落定的長虹與彩虹集團20億元巨資打造的國內首家等離子屏基地。該基地將在2008年底前投產,產能216萬片/年(以42英寸計),規模僅次于松下、LG和三星SDI。
其次,松下將在2007年實施“32寸以上尺寸的產品全部采用等離子技術”的戰略部署。這樣就能夠保證為等離子電視整機廠商提供價格穩定的屏。此外,松下與日本富士公司共同投資的第五條等離子屏生產線也在建設之中,預計今年底投產后將使等離子屏產能翻一番。
第三,松下還將發揮其在影像效果及價格方面的優勢,通過與日立合作發起50英寸以上規格等離子電視的生產和銷售。
知情人士向《IT時代周刊》透露,松下將從本財年起向日立供應103英寸等離子面板,而日立則從下一財年起開始向松下提供85英寸面板。這一優勢互補的做法已經為分析師所贊賞,并被認為是等離子抵擋40英寸以上液晶電視市場攻勢的最有效的途徑。
在日前召開的第10屆北京科博會上,松下曾一口氣亮出了從42英寸到103英寸1080線全高清等離子電視,并宣稱“42英寸等離子電視才是未來的主流,液晶電視市場會走下坡路”,其欲押寶大尺寸等離子電視的想法暴露無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松下此次展示的新研制的42英寸1080線全高清等離子電視,是業界首款屏幕分辨率高達200萬像素的全高清等離子電視。鑒于此前中小尺寸等離子電視因高分辨率上的“瓶頸”而長期受到液晶“壓制”的事實,業界普遍認為,該產品成功突破了技術極限,將使等離子電視在分辨率上與液晶電視平起平坐,從而可能導致等離子和液晶電視市場格局的重新劃分。
同月28日,松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木元哲在力挺等離子時,再次向業界透露一個信息――大尺寸等離子電視是松下電器下一個重要目標。他表示,“技術含量很低的液晶電視只要是有面板就可以生產,中國市場上的液晶電視已經泛濫。但等離子不一樣,它的技術含量很高,特別是在大尺寸方面。”
為了了結國內液晶電視獨自尊大的地位,松下可謂無所不用其極。它在5月末宣布向強勁的競爭對手長虹開放等離子技術的消息再次令業界瞠目結舌。
上海松下等離子顯示器有限公司營業部部長黃企亞介紹,雙方目前的合作已經涉及供銷、技術和市場流通三大領域。供銷方面,松下除了為長虹提供50英寸及65英寸兩個尺寸的等離子電視整機模塊外,還提供清晰度達1366×768、符合中國國家高清標準的42英寸等離子屏和整機模塊,使得長虹突破等離子電視的“清晰度瓶頸”。在技術方面,松下上海等離子電視工廠將對長虹開放,允許長虹技術人員參觀、交流。最后是“市場流通合作”,同為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等離子專業委員會成員單位的松下和長虹,將共同進行等離子電視的市場宣傳推廣工作,以消除消費者的誤解。
“松下和長虹是競爭對手,但只要找到同一立場,大家就可以成為合作伙伴。”上海松下等離子顯示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田孝齊如是表示。
諸多問題待解
據市場調研公司DisplaySearch統計,2006年中國地區液晶電視銷量為480萬臺,同比增長214%,等離子電視銷量卻下降5%至57.8萬臺,中國是DisplaySearch電視市場報告覆蓋的地區中,等離子電視銷量唯一下降的國家。該公司的分析師甚至認為,“中國等離子市場已到了生死關頭!”
調查資料顯示,由于液晶電視上游屏資源比較充足,目前國內絕大部分電視機廠家都聚集在液晶電視領域。液晶電視廠家數量上的優勢,直接導致了相關宣傳攻勢的強勁。另一方面,盡管松下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等離子電視“中小尺寸清晰度不如液晶電視”的技術瓶頸,但市場的檢驗仍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恰為某些市場分析人士所擔憂。他們指出,與國外市場相比,國內更多“隨波逐流”的消費者在液晶泛濫的平板電視市場里難于扭轉自己的消費觀念。因為今年4月由相關政府部門主導的液晶、等離子盲測實驗已經表明,消費者并沒有真的相信等離子電視具有更快的動態反應速度、色彩還原效果好的優點。相反,他們對液晶電視廠商關于等離子缺點的夸大宣傳倒是銘記在心,這正是等離子廠商不堪面對的悲劇。
近幾年來,堅持走等離子路線的松下雖然被譽為平板市場的一朵“奇葩”,也無法避免等離子陣營整體的黯然失色。在賣場數十個品牌幾乎全部倒向液晶的背后,除了消費者的誤解,還有資金不足的痛楚。
木元哲坦言,只能依靠企業自有資金發展的處境令等離子廠商倍感窘迫,但液晶電視行業卻因為銷量較好而總能得到一些風投資金的青睞。“也就不奇怪為什么中國目前的等離子和液晶電視品牌的市場占有率普遍偏低。”木元哲指出,“誰都可以簡單地把液晶電視機屏弄到手然后生產液晶電視機,結果是液晶電視機品牌魚龍混雜,為數不多的等離子廠商卻被資金問題牢牢地拖住了發展的后腿。”
當下,給等離子對抗液晶陣營帶來后顧之憂的還有其內部的不穩定現狀。由于等離子電視在與液晶電視的較量中久居下風,韓系等離子電視生產廠商――三星SDI、LG顯得有些搖擺不定,甚至頻頻傳出部分面板生產線停產的消息。同時,它們也沒有把等離子電視作為在中國市場的主推產品。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家電課題組負責人陸刃波認為,韓系品牌的做法將不利于等離子電視重樹市場信心,“并有可能影響到其他某些等離子廠商的決心,削弱國內外等離子整機制造企業與部件供應商對市場的推動效果” 。
何以突圍
液晶電視廠商的凱歌高奏與等離子陣營的節節敗退已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諸多問題未得到妥善解決之前,
等離子廠商將如何扭轉糟糕的市場局面已是人人關注的話題。而就目前情況看,等離子廠商手中最具分量的利器莫過于政府立場明確的支持。
信產部經濟體制改革與經濟運行司王秉科副司長日前表示,由于國外對液晶電視產業技術封鎖厲害,且國內廠商無力獨自建立生產線等客觀因素阻撓,國家在今年剛剛啟動的“平板顯示器件產業化專項工程”中,把等離子顯示屏作為重點工程予以重點扶持。他指出,等離子電視產業將依據以下思路發展:技術引進和自主開發相結合,重點發展42英寸以上等離子顯示屏、驅動電路及模塊,掌握規模量產技術;建設顯示屏及模塊生產線,鼓勵引導設備和專用材料的開發和產業化。
“政府的助力必將使等離子上游行業的生產與銷售壓力得到有效緩解,液晶電視并沒有這一待遇。 ” 王秉科說。
與此同時,盡管等離子電視的降價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利潤,但“塞翁失馬,焉知禍福”。目前,32英寸和37英寸液晶電視面板價格較往年提前2個月回升,而42英寸和50英寸等離子電視面板價格下降趨勢明顯,這為等離子電視整機降價提供了基礎。分析人士認為,隨著2007年等離子技術及其產品更新換代速度的加快,等離子屏及整機的大幅降價將首先在銷量上表現出立竿見影的效果。
周艷
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副總監
中國廣播電視協會紀錄片工作委員會常務理事
創新國際合作模式 提升國際傳播能力
紀錄頻道在開播兩年半的時間里,已經與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多家國際電視機構開展了業務合作,有20多部國際聯合攝制項目先后啟動。紀錄頻道開展國際合作的情況主要包括三方面:
一、 亮相節展,構建品牌,在國際紀錄片業界塑造中國影響力。紀錄頻道開播以來,先后應邀參加了20余個國際主流影視及紀錄片節展,如法國戛納電視節、世界科學與紀實制片人大會、國際艾美獎電視節、法國陽光紀錄片節,加拿大Hot Docs紀錄片節等。在眾多國際節展中,紀錄頻道舉辦了“項目推介、頻道推介、合作論壇、中國題材論壇”等多種形式的品牌推介活動,更多國際機構開始認識、了解紀錄頻道,并成為我們的合作伙伴,紀錄頻道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得到迅速提升。
二、搭建網絡,多元合作,紀錄頻道已成為全球紀錄片市場“一極”。首先,構建國際合作網絡,已陸續與英國廣播公司、美國國家地理頻道、英國獨立電視臺、法國國家電視集團、意大利國家電視臺、韓國廣播公司、奧地利國家廣播公司正式確立戰略合作關系;其次,啟動國際聯合攝制項目,通過節目購買、聯合攝制、共同投資等多種方式開展國際合作,在國際聯合攝制方面,央視紀錄頻道每年都會有超過1000萬美元的投入;再次,組建國際顧問團隊,邀請了法國著名紀錄片大師雅克·貝漢等9位國際紀錄片資深專家組成國際顧問團隊。
三、央視原創,打造集群,中國紀錄片躋身世界主流市場。2012年4月戛納電視節期間,央視紀錄頻道有5部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絲路》《故宮100》《南海一號》《超級工程》參展;2013年4月,央視紀錄頻道遴選了9部原創紀錄片參展,包括《京劇》《園林》《舌尖上的中國2》《丹頂鶴》《茶——一片改變世界的葉子》《絲路》《瓷路》《發現肯尼亞》《對照記》,形成了集群化規模效應,被海外買家稱為“紀錄片交易大會的中國軍團”。
馬潤生
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節目交易中心總裁
借助“合拍”打入國際市場
近年來,隨著新媒體、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和互聯網經濟的增長,傳統的電視媒體產業遇到前所未有的沖擊,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也有了更高品質的追求。如何應對新媒體帶來的挑戰,是國際電視媒體共同面臨的重要課題,制作真正適合海外市場,尤其是國際主流市場的影視節目,也顯得格外重要。國際合作是共同發展的愿望,要做到差異文化相互融合、人才隊伍相互交換和高新技術相互交流,需要注意:
第一,共同投資影視節目勢在必行。合作各方可就共同感興趣的題材故事進行共同策劃、制作、國際發行。由于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群體間存在文化差異,一個國家的影視作品很難被所有國家影視觀眾廣泛接受或認可,國際合拍是“文化趨同”的最佳途徑,是影視節目進入國際市場的重要策略之一。
第二,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各國影視傳媒機構間應深入交流,加強合作,及時準確了解彼此的市場信息,輸出和引進適合當地觀眾需求的影視節目。
第三,語言差異是文化傳播中不可回避的問題,各國的影視節目要走向世界,必須先過“語言關”,語言本土化,才能獲得認同。
第四,充分利用豐富的節目資源優勢,與國際媒體合作開設海外播出頻道或時段,是構建固定播出渠道、增強國際傳播能力的新探索和有效途徑。
第五,國際影視節展是各國媒體交流信息、強化合作的重要平臺。
Brian Hendricks
南非易傳媒中國執行董事
立足南非文化 與中國同行交流合作
南非e.tv廣播電視臺成立于1998年10月,2001年起,成為南非第二大廣播電視臺和第一大英文廣播電視臺,截至2010年,非洲已有49個國家的觀眾能夠收看到e.tv。最新AMPS數據表明,e.tv在南非的觀眾數量穩步增長,其播出的綜合節目包括:好萊塢電影、WWE摔跤節目、國產劇等。2012年10月,推出首個24小時不間斷播出的“e非洲新聞頻道”,覆蓋面拓展到納米比亞、津巴布韋、莫桑比克等非洲國家。
因由南非的自然資源、環保理念和世界杯舉辦地等基礎,e.tv打造了紀錄片、野生動物、教育、體育、犯罪調查、歌劇、電視劇等頻道和欄目,針對年輕群體的“達芬奇交友頻道”更擁有2000多萬觀眾,預計在4年內與中國實現跨媒體合作。
區詠卿
國際地理頻道(亞洲)中國區副總經理福克斯國際亞洲區副總裁
推向國際市場 “改編”是重要一環
美國國家地理頻道與央視紀錄頻道近年來開展深度合作,已將中國紀錄片《故宮》(12集)、《外灘》(6集)、《春晚》(5集)成功改編并在美國播出,改編后的紀錄片縮減集數并更名為《解密紫禁城》(2集)、《外灘》(1集)、《透視春晚:中國最大的慶典》(1集)。
由于中外文化背景、價值觀存在差異,為了能讓國外觀眾更好地了解中國,創造他們喜歡的看點和藝術表現形式,改編環節必不可少,在減輕成本和時間的同時,也能帶動本土制作,提升國際關注度。國際合作方面,中國紀錄片若實現“走出去”,就要擁有內容正面、故事動人、符合國際市場需求的選題;經過重新編寫故事大綱、加快敘事節奏、根據需要增加訪談、補拍重要鏡頭、重新選取配音等環節,加上國際化的節目名稱和包裝設計,再正式推向國際市場。
汪長禹
香港沙龍電影有限公司董事長
共同構建全球影視交易平臺
中國影視節目有走向國際市場的需求,國內影視新媒體的蓬勃發展也預示著內容時代的來臨,因此,迫切需要一個綜合的國際影視節目展示、交流、交易平臺。目前,全球化趨勢與新媒體外銷渠道的發展,促進影視內容發行走向世界,但影視生產者應考慮到不同文化習俗、傳統、的影響,調研不同地域受眾的特點,影視內容的本地化定制將越來越重要。
Larry Chan,H.C.
菲律賓TELESUCCESS公司總裁
購買節目 加強中菲民間交流
Telesuccess(視成制片有限公司)是自1973年以來菲律賓首屈一指的電視節目購買商、經銷商,其一直尋找和購買能在菲律賓贏得高收視率的電視節目,并將節目譯制成他加祿語在菲律賓發行。1975年,Telesuccess率先引進日本動畫片;2003年掀起“韓劇風”;2004年,從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購買了第一套中國節目,通過有線電視播放給菲律賓觀眾,利用娛樂業強大的影響力,加強中菲民間交流。
Sanjay Kumar
印度古魯傳媒董事總經理
節目內容向新媒體拓展
1979年在中國上映的首部印度電影《柯棣華醫生不朽的故事》讓中國了解了印度,此后《流浪者》《鄉巴佬進城記》《兩畝地》《三傻大鬧寶萊塢》等影片也在中國取得了好成績。2006年,印度電視熒屏上出現了中國中央電視臺;2012年,印度電視臺Zee TV登陸中國。
MY TV電視頻道是古魯傳媒的內容制作核心,全天候持續放映,節目涉及傳統文化、美術、舞蹈、戲劇制作、美食、電影、音樂、電視劇、旅游、漢語教學、武術、健康與生活等方面,并有望開發更多節目,將內容和信息擴展到網絡及移動平臺,讓中國觀眾對印度文化有更深入了解。
Tran Van Uy
越南SCTV(西貢有線)總裁
雙贏的節目合作
通過2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越南西貢旅游有線電視公司(SCTV)現擁有17個頻道,播出的內容豐富、題材多樣,覆蓋面積遍及全國,用戶數量約為200萬戶。五年來,SCTV與香港TVB、香港ATV、韓國MBC、泰國Kantana集團,以及最近與中國中央電視臺等,就節目內容進行了合作交流,共享廣告利潤。
“雙贏合作”符合總體業務趨勢。除了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加強節目內容建設外,SCTV還編制節目時間表和宣傳計劃,吸引更多廣告公司開展“時間段”合作,黃金時間段節目的收入幾千萬美元。
崔完玲
韓國放送公社KBSmedia北京代表處代表
中韓跨國合作的思路與展望
在電視節目國際合作方面,中韓雙方一直沒有太多發展空間,中國電視劇發行收入比例也在下降,主要原因是制作成本上升;以熱錢融入電視劇行業引起短期收益為主的電視劇制作,優先考慮明星、名導而忽略故事本身;中國觀眾的收視水平提高,電視劇制作跟不上觀眾口味,收視率高的節目逐年減少。要改變這一現狀,就應在商務層面尋找中國電視劇走向海外市場的道路,構建電視劇良性循環結構體系。
中韓兩國具有進入國際市場所需的力量和相互合作的有利文化背景,中韓普遍的社會生活和思維基礎都來自于儒家、佛家、道家等文化,可有效縮小兩國的交流合作障礙;中國男女老幼對韓劇不反感,對韓國傳統文化也感興趣;此外,資本、策劃、制作、營銷團隊、企業之間的共同制作經驗,政府對開拓海外市場的決心等,都是雙方合作的有利前提。
依照6月17日簽署的《中韓關于合作拍攝電影的協議》,韓國與中國共同制作的影片若獲得“中外合作攝制電影片”的認可,在中國國內即可被列為“國產電影”,有關影片將不再受到進口片配額制的限制。希望中韓合拍電視劇也像中韓合拍電影一樣,早日在黃金檔播出,聯袂走向世界市場。。
邱仲凌
日本吉本興業節目樂園公司總經理
在今年年初,傳來了好消息:國外破解高手破解了HD DVD的加密技術,而且網上已經有數十部破解后的HD DVD電影文件。得知這個消息后我欣喜若狂,總算可以享受1080p電影了。播放從網上下載的HDDVD電影步驟比較麻煩,我也是嘗試了數次并參考了許多朋友的經驗后才得以成功,現在和大家分享―下。
播放硬件準備
目前下載的破解后的HD DVD電影是以電腦文件的形式存在的,而且由于HD DVD電影碼率很高,因此我們必須要有一臺高性能的電腦才能流暢播放。對于電腦能否流暢播放HD DVD電影關鍵在于三個電腦配件:CPU、內存和顯示卡,一般來說CPU要求為Intel Pentium4 3.0GHz以上,內存為1GB以上、顯示卡為NVIDIA 7000系列以上或者ATI X1000系列以上。大家可以參考―下我的電腦配置:CPU為Intel Core 2Duo E6300、內存為1GB DDRⅡ、顯示卡為NVIDIA 8600GT。另外還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你發現顯示卡符合配置要求卻不能播放時,可以升級T顯示卡最新的驅動程序,因為某些老版本的顯卡驅動程序無法播放HD DVD。
播放軟件準備
既然要用電腦播放,那么就得選用一款播放軟件。目前有3種可播放HD DVD文件的軟件供我們選擇:PowerDVD 7.2極致版、PowerDVD 6.5 HD DVD版和KMPlayer。由于PowerDVD 7.2極致版播放時外掛字幕設置較為繁瑣,而KMPlayer則無法加載字幕,因此我選擇了用PowerDVD 6.5 HDDVD版來播放HD DVD電影文件。
播放
用PowerDVD 6.5 HD DVD版播放HD DVD電影文件很簡單,直接打開EVO文件即可(EVO文件就是HD DVD電影文件)。HD DVD有一個很棒的功能――交互功能。要想在播放破解后的HD DVD電影文件時也實現這個功能,就需要看下載的內容中“ADJ_OBJ”目錄下是否有XPL文件。如果有,那就恭喜你了,你只需要恢復正確的HD DVD目錄機構然后以光盤方式來播放就可以實現HD DVD的交互功能了(關于如何建立正確的HD DVD目錄,請參見《數字家庭》第2期《HD DVD被破解后》一文)。
加載字幕
前面我提到為什么要選擇PowerDVD6.5 HD DVD版來作為播放HD DVD電影文件的原因,是因為這個軟件加載中文字幕較為容易實現。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如何加載吧首先需要下載一個名為pdsub的文件,先運行這個軟件后再啟動PowerDVD 6.5 HDDVD版,然后設置好pdsub字幕文件位置、編碼格式、顯示方式以及字體即可。需要注意的是,我們目前常用的SRT等格式的字幕文件已不能使用,雖然可以自己制作符合HDDVD標準的字幕,但較為復雜繁瑣,因此建議大家從網上直接下載其他網友已經做好的字幕文件。
DigitalHome:我很好奇你為什么要選擇EVD,而不選擇網上很流行的高清格式的電影呢?
天涯:并不是我不喜歡網上流行的高清電影,只不過播放那些格式的電影需要使用電腦或者專門的高清播放機。復雜的電腦軟件設置對于電腦并不在行的我來說,并不是一個很好的看高清的方式。而且顯示器的屏幕太小,看電影并沒有大屏幕平板電視機那樣舒適。專門的高清播放機,雖然播放簡單,但花費2000元買一個播放機對于工薪階層的我來說并不合適。況且即便買了這么一個高清播放機,片源問題對于我來說也難以解決。因此,我選擇了另外一個接觸高清的方法――看國產高清EVD。我也知道目前許多人不屑于觀看EVD,其實,EVD的分辨率也可以達到1080i,最關鍵的是這種方法是讓我能以最方便的方式觸摸高清,就當作是為以后的Blu-raySHHD DVD的到來做一個過渡吧。
DigitalHome:能向我們介紹一下你使用的EVD播放機嗎?
天涯:EVD播放機目前市場上型號還是較少,不過我估計明年這個時候市場上應該會有大量產品上市。我用的EVD播放機是杰科的GK-3318,這款播放機屬于EVD2播放機,外觀設計還不錯。這款機器同樣可以具有HDMI數字接口,這樣在連接帶HDMI接口的平板電視機時也不會遇到連接問題,而且通過HDMI接口播放EVD時,也可以倍線到72013、1080i或108013。這里,我有一個小小的經驗可以和我一樣使用GK-3318的朋友分享:如果通過HDMI連接電視機遇到電視機沒顯示時,可以按遙控器上的“高清”鍵來解決。按一下播放機就自動切換到以480p格式通過HDMI輸出視頻,再按一下就切換到72013格式輸出,以此類推接下來就是1080i和1080p格式。另外,GK-3318播放機還可以兼容DVD,VCD等格式。
DigitalHome:剛才你提到如果用高清播放機,片源難以解決。那么EVE的片源你是怎么解決的呢?
天涯:如果用高清播放機,片源只能從網上下載然后再自己刻盤,或者直接在網上購買網友刻好的碟片。這種方式對于普通老百姓而言非常不方便。而EVD片源的獲取方式就相對簡單多了,在各地的音像商店就可以直接購買到,而且價格并不貴,一張EVD2格式電影的價格大概在25元左右,和正版DVD碟片的價格差不多。
DigitalHome:看來EVD電影的獲取方式的確較為方便,但是EVD片源多嗎?
天涯:EVD目前的片源已經很多,據我所知EVD影片庫目前大概已經有300多部。不過EVD電影還是有一點遺憾,就是新片的上市速度還不及網絡上流行的高清電影。至于目前可以購買到哪些EVD電影,我可以推薦大家一個網站――搜E網()。這個網站上的EVD電影比較齊全,不僅可以查詢在國內哪些地方可以購買到EVD電影,還可以在這個網站購買到EVD電影。
DigitalHome:除了用EVD播放機播放外,用電腦可以播放EVD電影嗎?
天涯:當然可以。目前用電腦播放需要用到專用的EVD播放器,而且只能播放EVD格式電影,尚不能播放EVD2格式電影。就我所知龍傳網科公司推出的《影海風雷2006 Vista》播放EVD還不錯,就是不知是否支持EVD2,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下載試試。(EVD和EVD2是兩種互不兼容的格式,有興趣了解的朋友可以參看下期《數字家庭》)
DigitalHome:非常感謝你能接收我們的采訪,我想請問你最后一個問題,你怎么看待藍光和HD DVD?
天涯:我在一個朋友那里看到他用PS3播放的藍光電影《功夫》,說實話畫質的確非常棒,要比EVD強。不過我認為目前藍光和HDDVD還不適合國內普通老百姓,一方面播放機和片源價格昂貴,二方面國內購買這些還并不方便。或許等它們的價格降下來,我們才有機會享受到。
美國的高清發展歷程,就是一部世界高清發展歷史。1998年底美國開播全球第一個高清頻道,一舉奠定在全球高清電視發展中的領先地位。9年來,美國的高清頻道已經達到57個,包括地面、衛星、有線都在傳播高清節目。美國的高清圖像標準包括1080i和720p兩種,實際上720p頻道只有5個,還有3個頻道同時支持1080i和720p,其余均為1080i的。而且很快還將開通Carton Network、CNN、Food Network、FX、SciFi Channel、Speed、TBS、The History Channel、The WeatherNetwork、USA Network以及更多的體育頻道。目前網絡上熱門的高清下載節目便多數來自美國。另據調查,2006年,美國已擁有2700萬臺26英寸以上高清電視,今年將突破4000萬臺。
在美國的帶領下,日本和歐洲也飛馳在高清的跑道上。日本最早在2000年12月通過衛星播放9套高清節目,然后陸續開播有線和地面的高清節目,目前總數已達到21套。2006年,日本擁有900萬臺26英寸以上高清電視,今年將達到1400萬臺。目前歐洲已有30個高清頻道,全部采用最先進的MPEG-4/H.264標準,不但壓縮效率高,而且圖像質量也比MPEG-2好。2006年,歐洲擁有210073萬臺26英寸以上高清電視,今年將達到3800萬臺,僅次于美國。
如今,人們對高清的熱情和期待越來越高,已不再滿足于網絡下載高清節目的漫長等待中,更希望能像收看傳統有線電視那樣直接收看高清節目。
悄然而至的高清
高清電視,也叫HDTV,按照國際無線電咨詢委員會(CCIR)的定義,HDTVK在屏幕高度3倍的距離觀看圖像時,圖像逼真度應該和真實物體基本接近。HDTV圖像的比例為16:9,分辨率是1920×1080。此外,在美國的少數幾個電視臺還在使用1280×720標準播出高清電視節目,而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包括我國的電視臺播出的高清節目分辨率標準都是1920×1080。
觀眾如果要想收看到真正意義上的高清電視節目,必需具備三個條件:1.高清電視節目內容;2.高清節目傳輸系統;3.高清電視機和機頂盒。高品質的節目內容需要通過精密的高清技術傳播系統傳送到用戶,并最終通過符合技術標準的高端接收設備――高清電視機和機頂盒,才能讓觀眾真正領略到高清電視的魅力。
我國的高清節目最早可追溯到1999年50年大慶天安門時,當時CCTV用高清格式進行了轉播。2005年9月1日,央視高清影視頻道開播,已成功地直播了春節晚會和世界杯。央視高清影視頻道是全國第一家高清頻道,每天提供18個小時的高清節目,早7時開播至次日1時結束,今后還要全;K24/b時播出。內容涵蓋電影大片、電視劇、紀錄片、音樂會、時尚和體育節目,提供杜比數字環繞聲伴音。2008年北京奧運會也將全程轉播。
2006年9月1日,在杭州正式試播的央視《高清影視》頻道,是全球首家中文高清頻道,也是中央電視臺2005年的旗艦業務之一。該頻道分別由央視旗下的中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負責內容提供、頻道集成和編排,由央視直屬公司中央數字電視傳媒有限公司負責技術保障、地網接入、市場開拓和銷售。中視傳媒作為國內第一家傳媒業上市公司,經過多年準備,已經儲備了上千小時的高清節目,成為國內高清版權節目最多的機構。
2006年1月1日,上海文廣新視覺高清頻道開播,上海等地已經可以安裝。文廣高清最大的一個看點是NBA籃球賽的直播,身臨其境般的畫質,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視覺沖擊。
央視高清的衛星接收和有線接收
目前,高清電視節目的傳輸方式有三種:地面無線、有線和衛星。目前,國內還沒有地面高清信號的播出,三套高清節目都是通過衛星電視傳送。衛星發射信號后,用戶可以直接用衛星天線接收,有線電視臺也可以用衛星天線接收后,通過現有的有線網絡傳送到用戶家庭中。
如果準備用衛星收看央視高清影視頻道,那么首先需要一面直徑1.35米以上的天線。還需配備一臺DVB-S標準的高清衛星機頂盒,通過HDMI接口將數字信號傳送給高清電視機。需要提醒讀者的是,接收衛星節目必須遵守國家有關規定。
通過有線接收,用戶則需要購買專門的DVB-C高清機頂盒,還需要有線臺工作人員負責把有線同軸電纜連接到機頂盒上。目前各地采用最多的是松下高清機頂盒,型號為TZ―CCH1000。值得一提的是,HDMI接口對提高圖像質量有很大幫助,只有在HDMI通道下,平板電視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在HDMI通道下,可以實現信號的完全數字化,至少可減少一次數字/模擬和一次模擬/數字轉換,使信號受到的干擾和失真降到最低水平,在色彩、清晰度、圖像通透度上達到最佳效果。目前,HDMI接口已和色差接口一樣成為高清機頂盒的基本配置了。
目前接收高清節目的最大障礙有兩個:一個是目前只有部分城市開通高清頻道,另一個原因是收視價格過高,目前央視高清和CHC每個月需120元,上海文廣則相對便宜,優惠期間是每個月50元。這種價格顯然過高,在不少地區甚至用戶還不足100戶。
Full HD液晶電視推薦
高清節目分辨率是1920×1080,Full HD液晶電視機自然才是完美絕配。目前市場上40英寸以上的Full HD液晶電視可以選擇的空間非常大,幾乎各大品牌都推出了對應的機型。
索尼40X200A
身為當前索尼(sony)BRAVIA液晶電視產品線的旗艦機型,X系列自誕生之日起便成為了市場中Full HD液晶電視的標桿之作。X旗下擁有三種不同面板尺寸,分別為40、46以及52英寸。除了經典的黑色邊框款式之外,X系列更于近期推出了彩色版機型,突出了外觀色彩搭配以及價格的差異化選擇,其中40英寸和46英寸的產品外觀包括了藍、白、紅、褐四色,而52英寸則只有白色外觀產品。得益于“BRAVIA ENGINE EX圖像處理引擎、1920×1080高清晰度液晶面板以及WCG-CCFL亮艷色彩背光源技術”三大技術的全面 融合,X全系列的畫面表現可謂出類拔萃。
三星40M81B
三星M8系列旗下包括40、46以及52英寸三款,型號分別為LA40M81B、LA46M81B、LA52M81B。M8系列液晶電視集三星頂尖電視技術與時尚設計于一身,無論是典雅大氣的觀感,還是柔和圓潤的觸感,均盡顯三星時尚的設計理念和精湛的制造工藝。先進的Movie Plus流暢動感技術以及Wide Color Enhancer靚彩技術讓M8的畫面表現得淋漓盡致,解決了明亮環境下的藍、綠色較為暗淡模糊的問題,每種色彩都生動鮮活。此外,M8系列更具有超高動態對比度,能為觀眾再現清晰動人的動感影像。
夏普G7
AQUOS G7是夏普采用龜山工廠八代線液晶面板生產的新款系列。G7系列包括42、46以及52英寸三款不同尺寸的機型,分別為LCD-42G7、LCD-46G7、LeD-52G7。這三款液晶電視均為Full HD全高清機型,分辨率達到1920×1080。得益于夏普第八代液晶母板的超黑低反射TFT面板和降低色彩不穩定的多像素技術,G7全系列產品實現了行業內最高水平的7500:1的動態對比度,大大提高了在較暗的房間內對于黑色的表現能力。G7還采用了“新Qs(QUICK SHOOT)”技術,實現T4ms的高速響應時間,對于運動節目等移動速度較快的場景也應對自如。
明基SH4231
憑借旗下友達光電在液晶面板領域的雄厚實力,明基(BenQ)在在Full HD機型的研發和推廣方面更是不遺余力。SH4231是明基全新的一款Full HD規格液晶電視。值得一提的是,無論連接高清播放機抑或配有HDMI輸出接口的電腦,SH4231皆可實現1920×1080點對點顯示。配合明基獨家的新一代雙核心Senseye顯彩科技、3D數碼梳狀濾波器以及3D數碼降噪功能,畫面還原較之早前的產品更為真實細膩。為了滿足日漸豐富的高清設備的連接需求,SH4231非常貼心地提供了兩個HDMI接口,常見的音視頻接口更是一應俱全。
跟許多家庭一樣,我有個漂亮的妻子和乖巧的女兒。每次和家人一起出去游玩的時候總覺得是最幸福的時刻,因為我能在很遙遠的地方,將最美麗的景色與最親密的人一起分享,這種別樣的感觸是其他活動所無法代替的。為了留住這極其珍貴和短暫的瞬間,一部高清DV是必要的保證。欣賞著出游時所帶回來的具有高清晰畫質的視頻,我的心情似乎又回到了當時當地的那一刻,快樂、甜蜜或是刺激,一系列的感覺在一幀幀畫面的重放下再度涌上我的心頭。
永久的保存這一幕幕人生中的水幸福時光最好的方法莫過于將其刻錄到光盤上,不過高清DV所拍攝的視頻可不是用普通DVD光盤那點空間就能滿足的,即使能夠分段刻錄或者保存到電腦的硬盤上,也會有諸多不便,而且在電腦上欣賞這些美好的回憶,其樂趣性也將大大折扣。事實上我們都希望自己拍攝的視頻能像電影公司的DVD影片那樣,有完整的動畫、漂亮的菜單甚至多種配音的音軌,然后再給光盤打印上炫目的圖案。不過這對于很多有類似想法的朋友來說,覺得即興奮又困惑,如果通過一些專門制作高清視頻DVD軟件,這個想法將很容易實現,一張如正版DVD影片的光碟將非常容易到手。
據我了解,目前能夠支持高清視頻后期制作,以及支持用Blu-ray或HD DVD刻錄機進行刻錄的代表軟件主要有:
Sonic(速尼)DVDit Pro HD參考價格:3800元
Nero 7 Premium參考價格:618元+228元(基本軟件+Blu-ray/HD DVD視頻插件)
友立DVD錄錄燒6參考價格:740元
sonic(速尼)DVDit Pro HD――技術專業、功能強大
從價格來看,我們就能知道Sonic的DVDit ProHD絕非普通的高清視頻制作軟件。Sonic是世界領先的數字媒體軟件生產商。Sonic的專業DVD制作系統,專門供好萊塢電影公司制作最先進的、具有高度交互能力的DVD。DVDit Pro HD面向的是視頻專業人士和愛好者,這款軟件基于好萊塢影片制作中使用的相同技術,使用戶能夠制作出令人驚嘆的具有HD菜單Blu-ray光碟影片。
Nero 7 Premium――功能眾多,全能方位制作
Nero是老牌的刻錄軟件品牌,最新的Nero 7Premium其實是一個軟件套裝,其中包括了近20個各種音頻、視頻、照片處理軟件。其中Nero Vision 4視頻編輯/制作軟件,可以自動生成動態3D菜單畫面,包括片頭,菜單間轉換以及菜單和影片片斷之間的轉換的效果,即使你沒有Blu-ray刻錄機,仍然可以使用Nero Vision 4制作并編輯高清內容,將視頻轉換為AVCHD格式在DVD刻錄機上進行刻錄。通過購買Blu-ray/HD DVD視頻插件后,Nero 7 Premium不但可以播放Blu-ray和HD DVD影片,還能在Blu-ray光盤上創建高清視頻并隨意編輯。
友立DVD錄錄燒6――簡單易用,支持HD DVD
DVD錄錄燒6是來自臺灣友立的高清視頻制作軟件。最新的錄錄燒6具有非常直觀、簡單的操作界面,是一套結合燒錄、拷貝、影片、相片、資料、播放的全能光碟應用軟件。DVD錄錄燒6允許你將AVCHD標準的攝/錄影機或電視調諧器連接到PC,直接轉成高清畫質的Blu-ray或HD DVD標準光碟。對于敏感的光碟,錄錄燒6可以進行光盤加密保護,即使光碟不小心遺漏,也不用擔心數據被盜。除此之外,錄錄燒6的光盤封面打印功能能讓你的光碟個性十足。
高清實戰
打開DVDit Pro HD軟件,操作界面非常專業,但目前僅提供英文版本。DVDit Pro HD的主界面供分為五個區域:Project(項目)區域、Preview(預覽)區域、Palette(素材)區域、Timeline(時間線)區域、Attributes(屬性)區域。各個區域的相關功能在菜單欄中也能找到對應的按鈕,為了簡化介紹,我們僅以面板上的操作為主。在開始制作前,請在狀態欄的位置選擇你要刻錄的光盤的類型和容量,然后旁邊的容量顯示條就是根據你加入的視頻文件自動計算實時的盤片剩余空間。
首先點擊Project區域的Menu標簽,再點擊Palette區域的Templates標簽,選擇一個菜單模板直接拖到Menu工作區。當然,你也可以通過Image、Bottons、Frames標簽里面的元素自己設計菜單界面。
點擊Menu工作區的Add Movie,將拍攝的視頻片段導入。這時你會在Project區域的Title下看到你剛才導入的視頻,然后將各段視頻分別拖到剛才建立的模板按鈕上,這樣在播放時就能自由的選擇想欣賞的片段了。如果 只有一段視頻,則可以多次導入的方式,再指定每個視頻段的起止時間,然后在拖到菜單模板上,這樣你就能在菜單的微縮圖上看到自定義的每個章節的開始畫面了,一目了然的就能選擇想要開始欣賞的位置。
除了可以導入視頻外,如果點擊Menu工作區的slideshow,則能導入需要制作成幻燈片的圖片。點擊Slideshow212作面板上的Options便能自定義圖片的變化效果、變化時間等眾多參數,獲得更個性的高清幻燈片。
音軌和字幕(這里你可以編輯8條音軌和32組字幕)的處理非常簡單,在Title目錄下,任意選擇一個要編輯的視頻,在Timeline工作區里隨便雙擊一條音頻和字幕編輯欄,然后就可以在彈出的對話框中編輯了'包括文字大小、位置、樣式都能輕松調節。
右下方的Attributes區域則能對工作空間中的圖片、菜單、按鈕等各種元素進行個性化修飾,包括陰影、顏色、開始位置等眾多參數。點選了你需要修改的元素,Attributes區域就能自動列出你可以修改的項目,并及時給出預覽,使操作直觀簡單。
等一切都調整好了,先不要忙著刻盤,點擊菜單欄上的Simulate按鈕,選擇From Current Position,然后就會彈出一個簡單的DVD模擬器,和普通的DVD播放機類似。能預覽你的工程是否滿意。如果沒有問題就點選菜單欄BurnT面的Burn Disc,就可以刻錄了。
我們在這里介紹僅僅是一個DVDit Pro HD制作的基本流程,這個軟件的功能是極其強大的,它完全可以將你的個人視頻變成好萊塢的大片。如果你已經花巨資購買了一個不錯的HDV,那再配上一套DVDit Pro HD,你的高清之夢將更加完美。
在了解了前面那些關于各種高清影片的破解、制作、解碼等復雜的知識后,我這等“懶惰”的高清愛好者可能已經失去了一半的興趣。雖然有現成的高清電視節目可以收看,不過老是那幾部幾年前的最新大片,再高的畫質都沒有什么看頭了。而起初懷著支持國產企業的念頭,也由于EVD的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狀況,徹底給磨滅了。算了,看來這篇高清專題對我這類高清“懶人”來說是沒有什么用處了,還是老老實實地看我的DVD-9電影去算了。說到碟片和播放機,那現在Blu-ray和HD DVD的影片和播放機到底走到哪一步了呢?如果能和普通DVD播放機一樣買碟片來看,那豈不是太舒服了。經過仔細的收集,我發現了下面型號如此豐富的Blu-ray和HD DVD播放機。
先遺憾地告訴大家,國內目前還沒有辦法買到這類正版影片,只有通過全球最大的網絡交易平臺Amazon(WWW.)進行購買,你需要準備的只是一張支持VISA或者Master的銀行卡。不要急著購買,你知道哪部片子的畫質最好?都為高清影片,難道還有畫質區別?當然,看看后面的影片推薦吧!
Blu―ray Sony BDP―S300參考價格:3800元
BDP-S300是SONY繼頂級Blu-ray播放機BDP-S1之后推出的一款普及型機型。BDP-S300除了可以支持Blu-ray碟片和普通DVD碟片以及音樂CD碟片的播放,還增加了SONY的x.v.Color編碼的支持,所以可以兼容AVCHD格式視頻的播放。
Paltlagonic DMP-BDl0A參考價格:4600元
DMP-BDl0A是松下去年發售的萬元高檔機DMP-BDl0的后續機種,外觀基本沿用上代機型的設計風格,全黑色流線型機身和鏡面型顯示屏,給人一種“冷酷到底”的視覺沖擊。DMP-BDlOA支持Blu-ray影碟最新的BD-Java互動播放界面。DMP-BDl0內置了一顆14bit/296MHz高精度視頻DAC,具有4倍Over Sampling倍線采樣技術,輔以傲視業界的“P4HD”畫質引擎,可以將整體畫面分割成若干單位像素運算處理,真實展現高清影像的超精細畫面細節。
Pioneer BDP-LX70參考價格:10500元
BDP-LX70是先鋒今年6月下旬發售一款Blu-ray播放機,能實現高級電影膠片的視頻質量,通過HDMI輸出的BD錄像中的杜比數字音效(DD+)及BTrueHD音效。BDP-LX70采用了雙層底盤設計,可以極大降低工作時的振動。通過網絡接口,用戶可以實現“Home Media Gallary”網絡功能,由于支持DLNA,因此相關兼容設備可以通過相應功能實現對BDP-LX70的操作。同樣BDP-LX70播放機也可以播放DLNA服務器中保存的動畫和音樂文件。
Philips BDP9000參考價格:4200元
飛利浦非常低調的推出了這款平價Blu-ray播放機,具體的詳細參數還沒有公布,能夠了解到的僅僅是配備了HDMI接口支持1080p視頻輸出,以及多聲道高清音頻解碼。最大的遺憾是BDP9000的HDMI接口并不支持1.3的標準。
LG BH-100參考價格:8400元
BH-100可說是最吸引眼球的一款高清播放機,BH一100可以播放BD―ROM/HD DVD-ROM/HDDVD+DVD hybrid等最新的視頻格式,并且完整支持VC-1/H.264/MPEG-2等影片格式。LG希望讓用戶接受“兼容播放HD DVD”的附加價值, 因此將BH-100的價格較單純的Blu-ray播放機高出一截。遺憾的是,BH-100不能使用HD DVD的交互功能“HDi”,只能使用基本的菜單功能,而BD-Java則具備完整的功能。
HD DVD Toshiba HD-XA2參考價格:6100元
這是東芝目前主推的一款HD DVD播放機,HD-XA2是上一代HD DVD播放機HD-XAl的升級版,針對老型-號要1分45秒才能開始一張光盤播放的問題,HD-XA2已將讀盤時間提高了許多,只要15秒就能開始播放。另外,HD-XA2將HD-XAl畫質優異這一特點再次發揚,其畫-面表現更加卓越。這是由于HD XA2采用的是SiliconOptix公司的Reon-VX視頻處理芯片。該芯片能實現真正的HOV(好萊塢質量視頻)四場、自適應、逐象素、高清晰(HD)去隔行效果,提供最清晰的高清圖像。HQV處理確保了每個象素的清晰度,讓分辨率不會受到任何損失,這和基于區域或者基于幀的方案是一樣的。通過HQV基于內容的HD檢測技術,Reon-VX芯片能將HD膠片源以真正的1080p分辨率完美再現。
我所了解到的新款高清播放機就這些了,當然,不要忘了另外兩個高清設備:PS3 Blu-ray播放機和Xbox360 HD DVD播放機,他們可是只要3000多元的高清游戲/影音一體機喲!非常適合愛好廣泛,但囊中并不寬裕 的用戶選擇,只是其音質和畫質當然無法和專門的高清播放機相媲美。
不要提醒我HD DVD播放機部分怎么只有一個品牌,是不是漏掉了許多型號。當然不會,事實上目前就只有東芝堅持著HD DVD生產,雖然我也不能說高清標準之爭就已經結束,但我們都難以否定Blu-ray已經成為贏家,除了LG還有一款雙格式的產品外,其他品牌,不論是先鋒、飛利浦還是三星等,都沒有推出過一款HD DVD產品。拋開品牌和產品上的絕對優勢外,Blu-ray格式電影的銷售量已經是HD DVD電影銷售量的2倍。HD DVD唯一還讓我們有點信心的就是微軟還在支持著它,不管軟硬件數量上的懸殊有多大,只要微軟還沒有放棄,這場標準之爭就不能算結束。
不過許多和我一樣的高清玩家可沒耐心等到標準確立后再開始高清之旅,如果我現在要選擇的話,Blu-ray播放機當然是首選目標。
最早接觸高清電影是在2003年,從網上下載了微軟的《珊瑚礁》和《終結者2》的WMV編碼演示片,雖然只有幾分鐘的片段,但讓我感到了新技術的力量,無比的震撼。為了流暢播放,我還將P4 CPU超頻到3GHz,遺憾的是內容太少太短了,覺得高清離我們還很遙遠。
進入2004年,無意中搜索到思路論壇的幾部MPEG-2編碼的HDTV電影,而且-是完整影片。精美的畫面加上精彩的劇情,我對高清電影的喜愛一發不可收拾,從此進入了接觸高清電影的第一階段:MPEG-2編碼的HDTV時代。
MPEG-2 HDTV
1.玩MPEG-2 HDTV的一些技巧
MPEG-2時代的HDTV視頻是MPEG2編碼的,音頻只有AC3和DTS編碼的,和DVD一樣,這些音視頻編碼的解碼器也相當多,相當成熟,相對來說比較簡單。
愛好者們下載后需要做的是下載完畢后用帶的PAR文件進行校驗,到字幕區搜索中文字幕并下載。然后設置好解碼器文件分離器,播放即可。
a.關于校驗
隨片帶的后綴名為PAR2的文件為校驗文件,由于BT的校驗功能并不完善可靠,尤其是數十GB的HDTV電影,即使BT顯示100%完成,但也許并沒有下載完整。不完整的片子就可能出現無法播放,或者出現馬賽克爆音等情況。通過BT一段時間后的運行效果發現出錯的片子越來越多。因此從2005年9月開始BT的片子都帶有PAR2后綴名校驗修復文件,有1%的修復能力,即錯誤在1%以內都可以修復。下載安裝QUICKPAR,雙擊PAR2后綴名的校驗文件進行校驗,如果最后完整度不到100%,在AUTOREPAIR打鉤修復。修復請留足大于錯誤部分容量的硬盤空間。
b.合并與分割
目前的HDTV片子都是按照D5標準的4400MB來進行分割的,想完整保存并播放或者需要按照D9標準來分割保存就需要進行重新分割合并。
TS封裝的片子可以非常容易地進行無損分割和合并,最簡單的方法是用DOS命令:COPY/B,例如:“COPY/B DISKl.TS+DISK2.TS+DISK3.TS+DISK4.TS ALL.TS”就可以將DISKl到DISK4文件合并到一個完整的ALL.TS文件。
另一種方法是用軟件工具,這里推薦用HDTV2MPEG10.6軟件來進行分割合并,操作非常簡單。將需要合并的幾部分文件拖入,然后在MAX SIZE輸入想分割的尺寸(比如7800MB)就可以按照指定大小完成分割。如果輸.一個很大的數字,比如50000MB,就會把這些文件合并為一個文件。整個過程都是無損的,不用擔心在分割合并過程中對文件內容造成損害。
c.字幕的調用
字幕文件后綴名為SRT,解壓后放入同一地方,KMPLAYER或者BSPLAYER可以使用內置的字幕功能來直接自動調用字幕,并且基本不增加系統消耗。
對于MPLAYERC播放器,在默認的OVERLAY模式下不能外掛字幕,只能使用第三方字幕軟件如:Vobsub,但是使用Vobsub會大量占用CPU的時間周期,性能一般的機器播放可能會不流暢,所以并不推薦使用。
對于喜歡以MPC為主播放器的朋友,如果電腦顯卡比較好,視頻渲染里選擇VMR7,VMR9即可。此時,MPC內置的字幕功能就可以開啟,自動調用字幕了,并且VMR模式能實現更多的特效功能,是未來的發展方向,這個方法對顯卡要求稍微高了一點,推薦使用7600以及X1800以上的顯卡。
d.播放技巧
前面已經說過,MPEG-2 HDTV音頻只有AC3和DTS編碼,因此只需設置好相應的分離器解碼器即可,分離器建議選用GABEST或者HAALI的分離器。對于配置好的電腦推薦使用視頻解碼器,打開ITVC(禁用反交錯)的DScaler解碼器,靠CPU軟解播放,畫質最好;播放不流暢,機器性能差的可以選擇PowerDVD(CLVSD)帶的MPEG-2解碼器或者選擇“NVIDIA”或者“WinDVD”帶的MPEG-2解碼器開啟顯卡硬解碼功能解碼。
對ZIZAC3和DTS編碼。推薦選擇AC3FLITER解碼播放或者用AC3FLITER設置SPDIF輸出到功放解碼。
H.264 HDTV
從2006年開始,歐洲開始試播高清電視節目。由于歐洲高清電視起步晚,所以采用了更先進的H.264編碼。H.264編碼效率高,畫面質量無疑比MPEG-2編碼好得多,特別是高碼流的H.264編碼片子,解決了以前MPEG-2編碼時代動態畫面容易出現馬賽克的問題。使片子更有收藏價值。尤其是德國PREMIERE HD和BBC-HD電視臺播放的節目,碼率都很高,畫質都很好。同時德國PREMIERE HD電視臺播出的很多片子畫質不比高清正式出版物差。
1.H.264 HDTV節目的優缺點
H.264編碼效率更高,一部相同的片子,H.264版本無論靜態、動態畫面都比早期出的MPEG-2編碼版本優秀,靜態畫面細節更多,不再有動態畫面容易出現的馬賽克問題。
但是H.264編碼的HDTV節目的音頻編碼同樣只有AC3。音頻的規格比較弱,以及由于數據采集網絡傳輸過程中容易出現錯誤,導致畫面出現馬賽克問題。并且H.264解碼開銷比MPEG-2大得多,需要強勁的機器才能流暢播放。
2.玩H.264 HDTV的一些技巧
H.264 HDTV視頻是H.264編碼,音頻也只為AC3和DTS編碼,除了需要比較好的計算機以外,相對來說也還算簡單。
把一個“U盤”插入到具有HDMI高清晰度多媒體接口的顯示設備上,這個顯示設備立刻搖身一變成了可以提供桌面虛擬化或個人云服務的桌面系統,這其中的奧妙就在這個小小的U盤――戴爾最新的Wyse Cloud Connect云連接設備上。
改變業務模式
云到底是什么?其實用三個元素就可以概括:一朵云,一塊屏,再加上網絡。因為所有內容都會放在云端,所以各種終端和顯示設備必須以某種方式與云相連。
2013年8月在北京舉行的戴爾高峰論壇上,戴爾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邁克爾?戴爾曾明確提出戴爾業務未來發展的四個關鍵點――變革、連接、洞察和保護,其中“連接”指的是通過形式多樣的終端設備更好地實現數據中心到云的移動性。2014年5月,外觀與U盤類似的云連接設備Dell Wyse Cloud Connect的推出,讓人們再次領略到戴爾公司在云連接和移動應用方面的獨具匠心。
戴爾云客戶端計算大中華區銷售總經理張朝暉在接受本報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Cloud Connect顧名思義,它就是將形式各異的終端設備與云連接的使能設備。Cloud Connect可以支持任何配置了HDMI或MHL接口的顯示器,具有無線、藍牙等功能,只要與顯示設備相連就能使用。將各種前端設備,包括傳統的PC、瘦客戶機,還有現在流行的平板電腦、智能手機,以及未來可能流行的可穿戴設備,甚至電視、各類高清顯示設備等都與云相輕松連接,這就是Cloud Connect努力的目標。
那么,Cloud Connect到底有哪些典型的應用場景呢?張朝暉歸納出三種。第一,改變傳統數碼顯示設備的應用模式。平時,我們在機場、火車站經常能夠看到大屏顯示設備。考慮到管理、露天應用環境的要求等因素,這些顯示設備通常是由一臺工控機來控制的。Cloud Connect就可以替換掉這些工控機,對顯示設備進行管理和控制。一臺工控機動轍上萬元,而Cloud Connect則只有幾千元,而且維護成本低,安裝、調試和檢修也簡單。第二,Cloud Connect可以支持一些創新的應用。如今,家庭中的PC普及率已經很高。盡管家用PC大多只用于上網、玩游戲、看大片、收郵件等應用,但很多人仍然缺乏相關的PC管理和維護技能。因此,有的電信運營商就推出了這樣一項服務,每月收取固定的服務費,當PC應用出現問題時,運營商會派人上門維護。現在,借助Cloud Connect,通過虛擬化技術,運營商可以將家用PC的桌面托管到統一的云后臺上,將原來簡單地提供硬件資源和技術人員的上門服務,轉變為提供云的服務能力。第三,Cloud Connect可以更好地支持BYOD的應用。現在,人們移動辦公的需求越來越強烈,而隨身攜帶筆記本電腦還是有些不太方便。有了Cloud Connect,你在出差時,只要將它與酒店房間里的電視相連,借助無線網絡就可以輕松進行辦公。
張朝暉表示,當一種新技術出現時,其價值不僅僅體現在對舊技術上的簡單迭代上,更重要的是通過創新的技術,改變甚至顛覆傳統的業務模式,云就是這樣的技術,而Cloud Connect也具備這種帶來變革的能力。
那么,Cloud Connect的出現會不會完全替代原有的瘦客戶機等桌面設備呢?張朝暉肯定地表示,Cloud Connect目前還不會完全替代傳統的桌面設備,因為不同的設備有不同的應用場景。
個人、企業產品界線模糊
記者一開始看到Cloud Connect也有些疑惑,Cloud Connect到底是一個消費類電子產品,還是企業級產品呢?“Cloud Connect既擁有企業級設備的功能,也能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應用體驗。就像上面講的例子,運營商可以借助Cloud Connect實現云桌面托管服務,將家里的電視也變成云終端。而在企業中,Cloud Connect也是BYOD的好幫手。”張朝暉回答。
就像BYOD是一個跨界的應用一樣,Cloud Connect也是一個跨界型的產品。張朝暉表示:“個人消費類產品與企業級產品之間的界線正逐漸變得模糊。現在,用戶更關注的是應用功能,而Cloud Connect也不會因為具有企業級的功能,就不能被個人所應用。反過來說,Cloud Connect看上去像個U盤,可以即插即用,但如果沒有后臺虛擬化和云支持,也不能發揮作用。”目前,戴爾還是按照傳統的企業級產品的模式為Cloud Connect定價和制定銷售策略。
在記者看來,Cloud Connect是終端消費化趨勢的最好體現。Cloud Connect的設計思路會不會成為未來客戶端產品發展的主流方向呢?“使各種終端設備與云相連是我們的目標。我們已經在顯示設備市場看到了潛在的巨大商機。以Google眼鏡為例,它的出現可能會解放人們的雙手。未來,顯示和終端設備還會有新的發展,我們將積極跟隨市場的變化推出新的產品。”張朝暉表示,“Cloud Connect可以支持所有具有HDMI接口的顯示設備,同時支持市場上主流的虛擬化技術和傳輸協議。Cloud Connect引領了云客戶發展的新潮流。”
國內已經有用戶在試用Cloud Connect。在第一次看到Cloud Connect時,國家電網信息與通信公司的相關人員非常喜歡,Cloud Connect可以做得這么小,但同時又具有非常強大的性能,能夠在任何具有HDMI或MHL接口的電視屏幕上投射出虛擬的桌面,使用任何普通的平板電腦或移動設備都可以實現。
桌面虛擬化切忌跟風
Cloud Connect的,揭示了“轉型”這個更深刻的內涵。一項新技術的出現足以顛覆傳統的業務模式。桌面虛擬化技術的出現,不僅僅是取代了PC,更重要的是幫助用戶重新梳理了辦公和業務流程。“我們有一個客戶,在各省市有多個網點。以前每個網點都自建IT系統,大量桌面很難管理,設備的維護費用甚至比新購一臺設備還貴。于是,他們想到用桌面虛擬化,對原有的業務流程進行梳理,從業務需求的角度衡量哪些設備要保留,還需要廠商提供哪些新的服務。”張朝暉表示,桌面虛擬化的最大意義就在于對業務的改進,而不是替換幾個硬件設備。
目前,國內的桌面虛擬化領域競爭十分激烈,這也有力地證明了桌面虛擬化是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Gartner預測,2011―2016年,桌面虛擬化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33%。不過對于用戶來說,千萬不能跟風,因為看到別人使用了桌面虛擬化,就不顧自己的實際需求,也盲目上馬桌面虛擬化項目。張朝暉表示:“桌面虛擬化確實擁有一些優勢,不過這要與用戶的應用場景相結合,如果桌面虛擬化真能給用戶帶來實際的效益,比如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安全性,用戶可以部署,如果實際作用并不大,用戶也不必刻意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