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中國科技發展范文

        中國科技發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中國科技發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中國科技發展

        第1篇:中國科技發展范文

        關鍵詞:中國 科技戰略 必然選擇

        經濟理論研究的結果證實,影響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與社會發展水平的因素固然很多,但在科學技術發展迅速,經濟全球化日益凸顯的今天,科學技術對于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起著非常重要和突出的作用。尤其是在當今全球經濟充分融合、競爭日益加劇的背景下,把握當代科技發展突出特點,了解科學技術對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對于制定我國科技發展戰略顯得十分必要。

        一、當代世界科學技術發展的突出特點

        (一)科學技術急劇發展,呈現知識爆炸的現象

        近30年來,人類所取得的科技成果比過去2000年的總和還要多。以此推算,人類在2020年所擁有的知識當中,有90%現在還沒有創造出來。今天的大學生到畢業的時候,他所學的知識有60―70%已經過時。預計今后100年從事科研工作的人數將占世界總人口的20%,創造性的科學工作將成為21世紀人類的主要活動。

        (二)科學技術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科技成果商品化的周期大大縮短

        20世紀前,人類從發明電到應用電,時隔282年,電磁波通信時隔26年,而到20世紀,集成電路僅僅用了7年的時間就得到應用,而激光器僅僅用了1年。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人類在短短50年里,經歷了5次大的科技變革:1945―1955年,人類相繼開始利用核能;1955―1965年,人類開始擺脫地球引力,進入外層空間;1965―1975年,人類開始控制遺傳和生命過程;1975―1985年,微處理機大量生產和應用,擴大了人腦的能力;1985年以來,以軟件和網絡化為標志,人類進入了信息化和網絡化等新時代。這5次大的技術變革,構成了上個世紀最為壯觀又多姿多彩的歷史畫面。

        (三)各學科、各技術領域相互滲透、交叉和融合

        最近幾十年來,科學的發展越來越依賴多種學科的綜合、滲透和交叉。用于解決科學發展所面臨的各種問題,也導致了一系列新的跨學科的研究領域的出現,比如環境科學、信息科學、能源科學、材料科學、空間科學等等。學科的分支已從20世紀初的600多門,發展到現在的6000多門。

        (四)科學技術和人文社會科學的結合

        科學的發展揭示了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所存在的內在緊密聯系。比如環境問題,既是科技問題,也是經濟問題、社會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已經超出了自然科學家的技術范圍。

        (五)研究與開發的國際化趨勢明顯加快

        全球性的信息網絡,促進了世界各國的科研人員、科研機構、科研儀器、資料等基礎設施的流動和信息共享,大幅度降低了研究成本,使得全球研究開發資源有了可以充分流動和利用的新的、巨大的空間,逐步地形成了一個全球的研究村。在這個過程當中,發達國家是最大的受益者,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是一個挑戰。

        (六)科學技術特別是高新技術已經成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

        在當代,生產和技術的發展趨勢出現逆轉現象。科學理論不僅走在生產和技術的前面,而且為生產技術的發展開辟了各種可能的途徑。比如,先有了量子理論,而后促進了集成電路和電子計算機的發展。又比如,利用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學的最新成就,發展了生物技術。所以,當代重大技術工藝往往是理論超前的。這種特點,決定了科學技術在經濟發展中成為主導力量。

        高新技術及其產業是當代經濟發展的火車頭,我國手工業人均年產值大約2000元,傳統工業人均年產值大約2萬元,而高新技術產業的人均年產值超過20萬元甚至上百萬元。20世紀80年代以來,發展高新技術及其產業已經成為一股世界性潮流,所以高新技術及其產業的發展水平已經成為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主要因素,成為一個國家發達與否的重要標志。總之,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它與社會、經濟、文化互動的多樣性,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新的啟示和新的理念,影響著人類社會的各個方面。

        二、科學技術發展對經濟和社會的影響

        (一)產業結構將發生重大變化,信息產業將成為主導產業

        今后5―10年,因特網將迅速發展。計算機隨著計算機網絡的發展,軟件技術及其產業將會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信息產業將成為主導產業,美國的計算機和通信社會的投資占資本設備總投資的40%,20世紀90年代以來,信息產業為美國創造了1500萬個高薪就業機會。這種產業結構、就業結構的變化程度,已經遠遠超過18世紀工業革命以后人類從農業化向工業化變革的影響。

        (二)生物技術的突破,正醞釀著新的主導產業

        20世紀70年以來,以DNA重組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技術蓬勃發展,全世界每年受益的1萬項專利技術當中,有近1/3出自生物技術。生物技術已在醞釀大突破,表現在人類基因組計劃、生物芯片技術、緣于生物技術的新藥、農業生物技術等。

        (三)技術創新能力成為國際市場競爭中的決定性因素

        從20世紀90年代亞洲金融危機中可以看出技術創新的重要性。亞洲四小龍中,臺灣地區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最小,新加坡次之,韓國最重,它們的科技競爭力強弱也和這個順序一致。在科技競爭力的排名表上,臺灣地區、新加坡、韓國的名次分別是第7名、第9名、第28名。所以迅速提高科技實力特別是技術創新,已經成為發展中國家發展經濟、自強自立的當務之急,是事關民族利益、地位乃至民族生存的迫切任務。

        (四)在激烈的技術創新能力競爭中,企業組織結構經歷新的調整

        有如下特點:高新技術大企業研究開發生產、經營、銷售服務的一體化;生產經營的分工專業化;公司之間強強合并、技術結盟,謀取在行業國際市場中的壟斷地位;跨國公司加強網絡化和國際化。

        (五)高新科技的發展強烈影響國家安全觀念和格局

        1、經濟安全。集中表現在對一體化國際市場的占有,在當前的國際競爭中將表現得越來越明顯。

        2、文化安全。西方發達國家賃借著科技優勢,文化影響力越來越大,這種靠文化傳播和滲透的潛在影響不可低估。

        3、國防安全。高新技術已經成為國家軍事安全的核心技術和支撐力量,是決勝的關鍵。

        4、生態環境和生態安全。在和平與發展為主題的時代,廣義的安全包括了人與自然的

        關系,包括了人類自身的生存狀態。

        (六)人類生產工作和生活方式正在經歷深刻的變革

        終身職業的概念將會成為歷史的陳跡,信息革命對生活方式的變革,標志著人類現代物質和精神文明方面大踏步的跨越。

        三、當前中國科技發展的戰略對策

        (一)要進一步強調創新和跨越

        從加入世貿組織的角度來看,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跨國公司通過在中國搶注專利,特別是高新技術領域的專利,設置這種專利壁壘,已經對我國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設置了很大的障礙。在這種條件下,只有一條路,就是橫下一條心,強調原始創新、強調跨越、強調走在人家前面。

        (二)要進一步注意各種技術的集成和在集成的基礎上所形成的產品和產業

        注重單項技術,從技術發展角度是必要的,要繼續做好基礎性工作。但從科學技術和經濟的結合特別是面對加入世貿組織的挑戰出發,更加要注意強調在研究開發當中,貫徹以產品和產業為中心,實現各種技術有效的集成。

        (三)要進一步集中力量,突出重點

        一是以產品或者新興產業為中心,把我國的力量集中起來,辦實事。二是把一些創新型的小項目適當分散,調動各個方面的積極性,形成新的重點。

        (四)要進一步貫徹應用性研究當中以企業為主體的原則,實現產學研有機結合

        第2篇:中國科技發展范文

         

        一、中西方哲學的差異

         

        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是社會的意識形態之一。是對自然、社會、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同時,哲學還是社會意識的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哲學是以準求世界的本源、本質、共性或絕對、終極的形而上者為形式,以認識、改造世界的方法論為研究內容的科學。在哲學的發展過程中,產生了很多流派。中西方哲學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很大的差異。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中國哲學更加強調“人道”,西方哲學強調“神道”

         

        綜觀整個中國哲學的發展,神的概念始終沒有成為一個重要范疇而列入中國哲學的范疇。中國的哲學始終圍繞著對人的道德的教化而進行,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是以人的道德倫理為發展軌跡的,所以可以說中國哲學是重人道而輕神道。而西方哲學從一開始就和宗教結合在一起,“上帝”或“神”的觀念始終是同哲學的發展揉為一體的,神被認為是同人、自然一樣的實在物,這便體現出物活論和泛神論傾向。

         

        (二)中國哲學更加強調體驗性,西方哲學強調思辨性

         

        西方哲學除了辯證法之外,所體現出的實用性不是很強,而中國哲學注重倫理政治、講求實用,和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中國哲學可以應用到我們生活的每個方面,如我們的中醫理論、武術、書法以及中國人的生活方式等等。中國哲學通過從自我主體出發對自然、社會的探求,更包含了一種從物出發以求識物的思維方式。但所有這些,都沒有超出“直覺”、“頓悟”的思維方式,沒有超出內心體驗的思維特點。他們談論“體認”、“頓悟”,追求“誠明之知”和“湛然之知”,而且“藏識”、“禪定”等方法也充當了哲學家認識社會、體驗人生的重要方法。

         

        而西方哲學更加強調思辨性,我們知道,在西方哲學一直被認為是聰明的學問,哲人即是聰明人,是思辨的學問。如,西方的辯證法是康德根據我國的太極圖中提取出來的,而中國哲學是來自于就沒有西方哲學的思辨性。

         

        (三)中國哲學更加強調倫理性,而西方哲學則強調邏輯性

         

        通過對中西方哲學發展過程的比較,我們不難看出,中國的哲學是一個“求善”的過程,側重于倫理性;而西方哲學則是一個“求真”的過程,更加側重于邏輯性。中國哲學從誕生之日起就突出了對社會政治和倫理的研究,中國哲學的主要研究內容是人際關系以及人的社會價值,形成了以道德為核心的天人合一的理論。在中國進入到文明社會之后,中國的哲學發展成為以孝悌的倫理關系為依托,在討論世界本源的過程中,始終帶有濃重的倫理氣息。無論是儒家學派“仁”的思想,還是道家學派追求的“清靜無為”等都是以對道德的自我追求和完善為宗旨的,所以說整個中國哲學發展史都是以“求善”為宗旨的一個過程,以道德倫理為依托,來關注社會的發展。以人為中心,達到社會的長治久安。

         

        西方哲學的追求與中國哲學的的出發點和歸宿則不同,西方哲學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對自然的探索,是一個“求真”的過程,更加強調邏輯性。從古希臘哲學開始,無論是早期對世界本原的“水本原說”、“火本原說”、“氣本院說”,還是中后期的“原子論”、“理念論”、“實體論”,以及后來的西方許多哲學思想家,都是對自然界的一種探索。由此可見,整個西方哲學的發展,無論在知識結構還是在思維興趣上,都是在揭示自然的本質,尋求自然界的真諦。他們對事物的內在構成、形成原因、發展方向和轉化可能都進行了有益的探討,力求達到對世界、對自然至真的認識,從而形成了系統哲學理論,形成了不同于中國哲學的獨特的研究對象。

         

        二、中國哲學對中國科學技術史的影響

         

        由于中西方哲學存在的差異,所以就出現了上面所提到的李約瑟難題,因此說,中國哲學對中國科學技術史的影響是深遠的。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重倫理、輕邏輯

         

        哲學注重倫理本來不是一件壞事,可太注重倫理就會適得其反。我們可以看到其的弊端所在,比如:倫理控制窒礙了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普遍主義、一元主義的形成;倫理控制只講義務(下對上、卑對尊等)不講權利,制約了人對自身權利的認知;倫理控制過分注重安的意義,缺乏對進步動力的深刻認識。這些弊端必然會對中國科學產生一定不利的影響。中國人的道德關愛天地萬物,關心個人社會國家的命運,而且非常強調個人修身,因而在對技術活動的約束機制上也有自己的特色。中國人的天人合一思想以道馭術思想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也逐漸被濫用與曲解。以道馭術的含義是倫理道德對科學技術的駕馭和制約,這里的科學技術關系國計民生與社會穩定,而“奇技巧”不在其中,“奇技巧”指的是容易使帝王“玩物喪志”,或使百姓耽于享樂而不做“正事”的技藝,所以以道馭術思想并不是鄙薄科學技術,而是在近代被濫用,由于重重阻撓,西方科學技術的引進步履艱難,直接導致中國近現代化進程緩慢。

         

        (二)強調實用性

         

        中國哲學強調實用性,這樣就導致重經驗描述而輕視分析,知識的水平常處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階段。中國哲學強調的實用性長期停留在經驗形式上,這一缺點在中國古代實用科學體系終于走到了經驗科學形態的盡頭之后便暴露出來,它使中古代科學遲遲難以過渡到近代科學形態。

        第3篇:中國科技發展范文

        從漫長歷史長河中吸取經驗教訓,以服務于今天的現實需要,總是值得人們去探究的事情。本文下面將以史實為依據對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發展歷史的特征,作些探討與論述。

        (一)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科學思想的發展,既有連續性,又顯示出階段性的特點

        我國古代社會從五帝、夏、商、周、春秋戰國直至清末,凡4000年,一直綿延不斷,既不曾發生過像羅馬帝國那樣中斷無繼的歷史悲劇,也不曾經歷西歐中世紀的黑暗時代。這就使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得以世代相傳、連續積累,并在這個基礎上走向自己的巔峰。世界著名科學史家李約瑟曾把中國古代各個時期的重要科技成就作為縱線,世紀年代作為橫線,制作了一幅科技發展的示意圖,它清楚地表明:無論是以前4000年,還是近500年來,中國科學技術“事實上一點沒有退步”;而是“一直在穩緩地前進”。他在《中國與西方的科學與社會》一文中還指出:“我常喜歡用一種相對來說緩緩上升的曲線來說明中國的演變,顯然這曲線比歐洲同一時期,譬如說公元二世紀至十五世紀的演變過程的曲線上升得高,有時高得多。”(注:《中國與西方的科學與社會》第65-85頁,上海科技出版社1956年版。)我國四川大學周仲壁與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的周孟璞兩位先生在《中國近代科技落后原因初探》(注:《自然雜志》13卷11期第333頁。)一文中也以中國的自然科學大事、西歐的自然科學大事和著名科學家的人數作為縱坐標,世紀年代為橫坐標,制作了三條增長曲線,從中國的那條曲線看,同樣顯示出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增長是緩慢而連續的。然而,在4000年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春秋戰國、兩漢(尤其是東漢)與宋元(尤其是北宋)時期,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基于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內外因素又都顯示出階段性的。

        春秋戰國時期可以說是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全面奠基時期,也是第一次大發展時代,由于新興封建制度優勝于奴隸制度,其成就不僅趕上而且超過了早期科學技術最發達的古希臘。

        春秋末期出現了塊煉鐵滲碳鋼,戰國時期又出現了白口鐵處理技術,這些冶鐵技術的發明,是一個突出的標志,正是它大大促進了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在農業方面形成了以精耕細作為主要內容的中國傳統農業,戰國末年寫成的《呂氏春秋》,其中的《上農》、《任地》、《辯土》、《審時》等篇稱得上是這種農業科技的論文開端。以都江堰、鄭國渠兩個大型灌溉工程的興建為標志,展現出為農服務水利工程設施的空前發展。《考工記》中生產工具、樂器、建筑、交通運輸、皮革制造、染色、樂器、玉器等36項專門實用工藝技術的記述,顯示了這一時期手工業內部的細密化及其技術的規范化與科學化程度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它記載了大量實用力學知識,是我國古代第一部工程技術知識的總匯。《墨經》中包含有關于力學、光學、聲學、幾何學、邏輯學以及對物質結構的猜測等科學成就,它不僅是我國第一部幾何光學著作,而且在世界上也是領先的,比歐幾里德幾何光學要早百余年。同時,它也是古代力學與光學論說的代表作,“力”概念的提出,光直線傳播思想的揭示,使這部著作更增添了亮麗的光彩。可以這樣說,《考工記》與《墨經》一起作為我國古代經驗科學出現的標志,是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將生產、生活實踐中取得的豐富經驗進行抽象概括的成果。

        在數學、天文學與歷法方面都有了廣泛的發展與進步。十進位值制和籌算制度不斷得到完善,為后世具有中國特色的計算數學體系的形成確定了基礎。有關天象觀測的記載詳盡準確,即使在今天仍不失為天文研究的寶貴歷史資料。在地學方面,《山海經》、《禹貢》、《管子、地員》等著作的出現,標志著人們的地理知識已從地理資料的積累,上升到進行某種形式的綜合論述與區域對比,以服務于當時的政治、經濟需要。醫學方面,以《黃帝內經》等著作為代表,以人體器官整體觀、陰陽五行論與臟腑經絡學說為理論基礎,以人體解剖、生理、病理、病因診斷等的研究與實踐為重點,兼及針灸、經絡、衛生保健等諸多方面,構成了我國特有的醫學體系的最初基礎,并在臨床上顯示出杰出的貢獻。

        我國人民尋求對自然界物質本源的認識,繼五行、陰陽說之后,元氣說與原子論是兩大發展線索,它們的確立都分別肇始于這個時代的荀況與墨翟。

        兩漢時期是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發展的又一高峰期,一方面,由于科技本身經過了春秋戰國的長期醞釀、積累和實踐,到這時達到了量變足以引起質變的地步;另一方面,則是社會政治上的統一與安定,經濟的恢復與持續發展,為科技活動和科技新的到來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它呈現出科技人才輩出,科技著作大批問世,科技成果輝煌,科技對生產的滲透與協調日益顯著等諸多特點。

        《九章算術》以及《周髀算經》的成書顯示出以算盤為計算工具的獨特數學體系的形成,形數結合,數學算術化是其特征。今天,由于計算機的出現,算術化傾向于現代數學中的作用已日漸顯著,中國古代算術的思想與方法和現代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正相融合,為此它將重新煥發青春,以嶄新的面貌重現,在數學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是可以預期的。

        歷法已確立了我國后代歷法體系、規范和基本內容的原始框架,而以張衡為代表對天文儀器的研制和對天象的觀察與記錄以及論天三家為代表的宇宙論則形成了中國古代天文的固有傳統。《漢書、地理志》的出現,開拓了沿革地理研究的新領域。《神農本草經》是我國秦漢以來藥物知識的總結,它為后世本草學奠定了基礎;《傷寒雜病論》不僅確立了辯證論治的醫療原則,而且大為充實了中醫藥體系的內容,更加切合醫療的實際應用。《汜勝之書》可以說是對農業知識的總結。《論衡》、《淮南子》、《淮南萬華術》、《周易參同契》、《爾雅》等書中也包含了豐富的物理、化學或生物學知識。

        在生產技術方面,成為我國古代傳統特色的主要技術,像冶鐵、紡織機械、農具制造、造紙工藝、漆器工藝、船舶制造等都已出現,并達到了相當的水平。像趙過的鐵腳耬車、杜詩的水排、梯級船閘設計的原理與方法、木結構建筑風格、豎爐冶煉法、實測基礎上繪制的地圖等等都是突出的成果。造紙術更是漢代一項最重大的發明,也是我國對世界文明的一大貢獻。牛耕的推廣與代田法、區田法耕作制度的創新,則在當時條件下起到解放和促進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推動作用。

        以王充為代表的元氣論與董仲舒為代表的“天人感應”說的對立與斗爭,是我國科學思想史發展的又一里程碑,即使后者從協調人與自然關系的角度考察也有其值得吸取的精華。

        宋元時期是我國古代科學技術達到高度發展階段的又一時期。

        我國的科學技術自兩漢而后,經魏晉南北朝的充實和提高,到隋唐五代技術發展,并呈現一股繼續高漲的趨勢。前者對中國古代科技的貢獻,可以劉徽與祖沖之的數學、裴秀與酈道元的地學、賈思勰的農學、王叔和、皇甫謐與陶宏景等的醫藥學、葛洪的化學等為標志;后者主要有李淳風、一行等的天文學、李淳風與王孝通的數學,孫思邈的醫藥學以及柳宗元、劉禹錫等人的天人論與宇宙觀等。這種趨勢困宋元時期經濟發展、文化昌盛、理學形成、戰爭和其他需要而得到強化。統治階級為滿足自身、政權和社會對科學技術的多方面需要,通過完善教育體系,舉行多元化考試,獎勵發明創造和培養扶植科技人才等措施,助長、推動和促進了科技的發展,而安定與富裕的社會環境和發達的出版業則又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條件。求索物理,格物致知,懷疑、探索、創新的學風催促知識分子中具有務實思想的人考察和研究自然事物以及如何使之有利于國計民生。國內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與國外的文化交流,也加速著科技的發展。這一切使宋元時期成為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黃金時代,不論天文、地學、生物、數學、物理、化學均有突出成就。

        作為世界古代文明標志的指南針、火藥和印刷術三大發明的出現或大規模使用均始于北宋,以沈括、蘇頌、郭守敬、李冶、秦九韻、楊輝、朱世杰、趙友欽、畢升、陳@①、王禎、李杲、李誡、曾公亮等為代表的科技名家輩出,碩果累累,以《夢溪筆談》、《營造法式》、《四元玉鑒》、《武經總要》、《王禎農書》、陳@①農書》、《革象新書》等為代表的科技著作紛紛面世,正是諸多尊敬的科技前輩先后在各方面的努力,不斷將宋元時期的科學技術推進到一個新的高度。

        以宋元秦九韶、李冶、楊輝、朱世杰數學四大家為代表,使宋元數學在中國古代以籌算為主要計算工具的傳統數學的發展達到登峰造極的階段。大規模的恒星觀測,各種天文觀測儀器的研制成功把我國古代天文學推向它的發展高峰。沈括在磁學方面的成就在當時是處于世界領先水平的。金元時期的四大醫學學派和相應的醫學流派使中國醫藥學得到全面發展。以陳@①《農書》與王禎《農書》為代表,先后總結了宋元時期的農業生產實踐經驗,后者所附錄的“農器圖譜”展示了我國古代農業生產器具方面的重要成就,成為后世記述農具圖書的范本,反映了當時農學的高度發展。宋代動植物志、譜錄的大量出現并形成出書,和宋景《歐希范五臟圖》、楊介《存真圖》所顯示的解剖學上的發展,應該說這時的生物學也是成就不小的。在這一時期,地學方面的成就也很突出,元代朱思本的《輿地圖》不僅總結了唐宋以來的地理學成就,還根據實地調查,在制圖方面取得成績,其精確度已達至較高水平,成為明清時期我國輿圖的范本。杜綰著《云林石譜》的出現,反映了礦物學在宋代已較前有了很大進展。在這些學科發展的同時,諸如水利、冶金、印刷、瓷器、機械制造、建筑、紡織、交通工具、兵器等方面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

        以張載為代表的唯物主義的氣一元論自然觀和以沈括為代表“驗跡原理”和科學方法與朱熹的“格物致知”的科學方法,無疑是哲學和科學發展到北宋時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對宋元時期的科學技術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當然,朱熹的理一元論的自然觀對當時科技的影響也是不可低估的。

        明清時期雖相對于前發展勢頭明顯下降,但這一階段問世的一些著作,像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朱載育的《樂律全書》、徐光啟的《農政全書》與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記》都分別顯示其集醫藥、樂律、農業和地學大成的特點。宋應星的《天工開物》更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科學技術著作,不僅是我國科技史上的一顆明珠,也是世界科技史上光彩奪目的瑰寶。王夫之、王廷相、戴震的元氣本體論使張載的自然觀更臻完善和具體化。明末清初中西科學成就交融與會通的起步以及清代傳統科技仍然緩慢推進也是清晰可見的。

        (二)經驗性、描述性、實用性與本土化是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一個突出特點

        第4篇:中國科技發展范文

        在強化科技創新、加快發展新興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搶占競爭制高點的世界發展大趨勢下,建設科技園區已成為中國實施國家自主創新戰略、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手段。

        關鍵詞:創新 科技園區 服務 互聯網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識碼: A

        1基本概念

        科技園區,一般是指集聚高新技術企業的產業園區。土地類型較為復雜,眾多區域為工業用地性質,也有部分區域是混合用地性質,物業類型上包含了寫字樓、標準研發區間、無污染生產單元等,配套了商業物業配套、研發中心、公共服務和技術支持平臺等。

        創新型科技園區一般包括高新區大學科技園、科技產業園、科技創業園等各類科技園區[1]。在最新的實踐中,創新型科技園區作為一種新的發展模式,回應了以上問題。它是以規劃發展為龍頭,配套基礎設施和園區軟硬環境建設先行,依托城市原有資源或引進龍頭企業創辦的產業特色突出的科技園或園中園。創新型科技園區的實踐經驗對傳統科技園區的升級發展和未來科技園區的規劃有著重要價值。

        2國外科技園區的建設發展趨勢

        國外科技園區已經經歷了較長時間的發展,現主要有如下特點:

        2.1園區內部合作不斷增加:

        創新型科技園區內部有組織的合作已成為促進知識傳播和創新的關鍵。《競爭的未來――建立知識驅動的經濟》報告中表明“聚集區在促進增長方面的關鍵作用是鼓勵公司互相合作”。合作促進了公司間面對面的交流,并促進了技術和知識的傳遞與擴散,同時也會引發新創意的產生。頻繁的交流促進了正式和非正式的知識傳播并鼓勵了具有互補資源和技能的機構間的合作。這種合作通過加快技術和創新的傳播而增加了組織的創新能力。實證研究也表明了這種知識傳播與創新活動間的積極聯系。

        2.2參與者間的聚合和互動不斷增加:

        園區的管理者在園內和園外都盡可能創造更多的聚合和互動。不僅是和大學、研究機構和政府組織,也包括任何與區內公司有關的部門。這些聚合和互動產生更便捷的知識傳播、更多的創新和更有效的管理,并共同提高公司的長期競爭力。而公司的成功就代表了科技園的成功。這種動態的環境也吸引更多相關人在科技園旁設置他們的機構。從而產生新一輪的集聚。

        2.3便利的金融服務:

        成功的園區的發展需要有力的金融價值鏈。這個鏈條由研究支持機制、先進的償還工具、種子基金、風險投資者、銀行和擔保提供者組成。此外園區會幫助企業家完善他們的金融方案并避免任何由企業和投資者間的信息不對等而產生的誤解。這可以通過天使投資人網絡、投資準備計劃和風險投資峰會來達成。

        2.4便利的經營支持服務:

        除了傳統的公司支持服務,比如關于如何建立新公司、如何寫商業計劃書、如何得到生產許可等之外,園區已開始提供更多的增值性支持服務,如檢測設備、孵化空間、顧問服務、世界經濟智囊、知識產權保護建議等。

        3中國創新型科技園區的發展

        3.1中國創新型科技園區的發展現狀

        我國由于科技園區規劃理論落后于科技發展和企業需求變化,所以科技園區建設中也出現許多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各個方面:

        1)用地規模確定不當,太小不利于將來發展,太大很難在短期內形成規模。

        2)對就業人口估計不足,導致配套服務設施跟不上,如居住建筑不夠,中小學校不到位等。

        3)過度房地產開發,將地價房價炒得過高,從而使園區失去吸引力而阻礙其發展。4)自然環境利用不當,使其遭到破壞。

        5)規劃預期狀況與實施狀況不一致:近期開發時,建設與建成的項目不太多,與入園項目難以一一對應,或己入園的項目并未如期建設,造成入園緊張。

        6)區內建筑風格、色彩等不統一不協調,缺乏規劃管理。

        3.2中國創新型科技園區的特征

        1)從自發走向自主:美國硅谷的產業崛起為世界各國和城市樹立了科研、教學、生產緊密結合,科技與經濟同步發展的新典范。但是,由于自發性科技園區缺乏總體長遠規劃和協調管理,造成交通擁擠、環境污染和住房等生活配套質量下降等問題。為此,后來者以此為鑒,政府積極參與到科技園區的規劃、建設和管理當中去。一種把園區產業發展方向、基礎和公共設施布局、市政、交通、通訊、環境等問題同時考慮的總體規劃先行的做法,正在成為中國新建科技園區所遵循的一條原則。

        2)從模仿走向獨創:由于科技園區對當地科技產業發展和經濟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地方政府對興辦科技園區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通過科學合理的產業研究,梳理和引入創新資源,培育園區主導產業優勢發展,對于帶動區域產業升級、提升區域發展層級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2]。由地方政府主持,或由政府與大學共同主持創辦的科技園區大批出現。經過一場模仿美國硅谷的熱潮之后,地方政府悟出,發揮自己的優勢,從事一個或幾個高技術領域的研究開發,進而構造出具有競爭力的高技術產業鏈或產業集群,是建設城市科技園區的一條重要經驗。例如根據自身特色建立的楊凌農業科技示范園和包頭稀土科技園。

        3)從國內走向國際: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科技園區正呈現出明顯國際化的趨勢。這主要表現在外國研究機構和公司在中國科技園區設立分支機構和企業,建立生產加工基地。目前,中關村科技園區也吸引了近100家世界500強企業或著名高科技企業在園區內設立研發中心或生產基地。隨著企業數量的增加,企業之間的學術和經驗交流會等相互交流活動促進了園區內的發展和園內企業的國際化。

        4)由單園走向“園中園”或專業園區:在政府推動建立的科技園區中,處于超前考慮,初期的規劃面積往往大于實際建設面積。在未來的發展中,由于社會經濟環境發生變化,需要重新規劃和建設,更加突出專業化,這樣就使科技園區內部分化出多個專業園。如中關村科技園區內部的軟件園、生命科學園、上地產業園,武漢“中國光谷”內部的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科技園等,重點推進文化創意產業、生物醫藥產業、光電技術產業等專業化發展。

        5)將新建更多的小型科技園:各城市政府為振興區域經濟,爭取上級政府的優惠政策和財政支持,對興建科技園區積極性很高。但受條件約束,開始只能從建設小型科技園區起步。另外,大學也愿意將自己的高技術研發成果進行自行“產業化”,“肥水不流外人田”,也將積極興建科技園,獨享高技術產業化的盛宴。我國大學科技園蓬勃發展,呈現出體制多元化、運營企業化、競爭國際化等一系列新的發展趨勢,目前,我國大學科技園總數達到40多個,依托高等學校100多所。可以預期,城市的科技園區和大學科技園將是未來小型科技園區的主體。

        3.3中國創新型科技園區的趨勢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出現了科技園區“遍地開花”的現象,科技園區同質化、趨同化競爭[3]明顯。

        如今又有了新的發展,總體可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以龍頭企業為先導,吸引相關企業形成產業集群,如西溪文創園以阿里巴巴和騰訊公司研發部門為龍頭,聚集了眾多第三方開發者和相關中小企業,形成了圍繞互聯網巨頭的生態系統;第二類以專業化產業為核心,以點帶面發展,如昆山小核酸科技園以小核酸產業為核心,突出了專業化優勢,取得良好經濟效益;第三類是由跨越地域的、分工不同的企業部門所組成的科技園,它們往往以園中園的形式存在于各個園區中,又由企業的信息交換網絡聯系成為整體,如騰訊公司在成都、杭州、深圳等多地科技園中設有園中園,組成跨地域網絡。

        4結語

        和傳統科技園相比,創新型科技園區以企業的需求為導向,以產業的特點為依據,園區功能和規模合理,運行效率高,集聚效應明顯,服務和配套設施先進。要堅持進一步強化建區特色,集孵化"研發"產業為一體,著力打造帶動力強"輻射面廣的產業鏈,這樣,高新區才有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切實成為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動力源和推進器[4],可以預見,創新型科技園區將會對我國的經濟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 參考文獻]

        [1]王超群. 創新型科技園區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J].江蘇科技信息,2014(2)

        [2]許強. 科技園區規劃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北京規劃建設,2014(1)

        第5篇:中國科技發展范文

        里約環發大會以來特別是近十年以來,中國通過全面深入的可持續發展實踐,使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到中國經濟、社會和環境-從戰略到行動的方方面面。作為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強大推動力,科技創新在中國的可持續發展進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一是通過戰略規劃和重點部署本文由收集整理,全方位推進了科技促進可持續發展工作。通過制定實施《可持續發展科技規劃綱要》,以及生物醫藥、人口與健康、公共安全等十幾個可持續發展科技專項規劃,對全國科技促進可持續發展工作進行了部署和推動。科技投入大幅增加,2000至2010年,中國全社會r&d年支出總額增加了6倍,國家財政科技投入以年均超過20%的速度增長。

        二是通過加強可持續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促進了綠色產業發展和民生改善。實施節能減排科技專項行動,著力培育節能環保、生物醫藥、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綠色產業;加強了可持續發展適用技術的示范、應用和推廣,著力提升醫藥健康、公共安全、防災減災等領域的科技水平,滿足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的重大需求;促進了資源環境關鍵技術研發,破解可持續發展面臨的資源環境瓶頸問題。

        三是依靠科技引導和機制創新,持續開展了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實驗試點。從1986年開始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以來,實驗區總數已達131家,覆蓋人口1.1億。

        四是通過積極開展國際科技合作,促進了可持續發展領域的互利共贏。積極參與可持續發展國際科技合作計劃,南-北科技合作深入推進,南-南科技合作成效顯著。如南南科技合作,在農業、生物、能源、環境、醫療等領域,十年間舉辦了350個科技援外培訓班,為發展中國家培訓7 000多人。

        實踐表明,科學技術對于促進可持續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面對全球可持續發展的新形勢、新愿景和新挑戰,國際社會要高度重視并繼續依靠科技創新,支撐與引領可持續發展。

        一是科技創新將成為各國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綠色轉型的主要驅動力。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綠色轉型,要通過科學技術的創新與驅動,大力發展綠色新興產業,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開發綠色環保產品,在全社會形成可持續的生產和生活方式。

        二是科技創新要切實服務于民生改善。要不斷探索科技成果惠及人民、服務于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機制和模式,促進科技與民生、科技與市場、科技與政策、科技與金融等的結合,加強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示范、推廣可持續技術的能力建設。

        三是科技創新要為科學決策提供有力支撐。要運用地理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物聯網技術等現代技術成果,提高各國應對全球經濟、社會、環境、自然災害等多種風險的科學決策和綜合風險管理能力,推動決策和管理的科學化、智能化和信息化,保障人民生活安康。

        當前,國際科技合作和技術轉移,已成為國際可持續發展多邊和雙邊合作的重要內容。國際社會要創新合作機制,開辟合作領域,拓寬合作渠道,建設可持續發展多邊科技合作平臺,促進雙邊科技合作。要切實推動發達國家履行對發展中國家的資金和技術轉移的義務;大力拓展南南科技合作空間,真正促進環境友好技術造福于廣大發展中國家。

        在此,我提出以下兩項建議:

        一是促進全球地方可持續發展科技合作網絡建設。地方可持續發展是各國可持續發展的落腳點。20年來,通過實施地方21世紀議程等實驗試點工作,世界各國地方政府和企業在可持續城市、減貧、社區發展等方面積累了大量有益的經驗和典型案例,具有很高的推廣價值。建議建設“全球地方可持續發展科技合作網絡”,開展可

        持續技術轉移與擴散、地方可持續發展最佳案例的總結推廣、信息共享與交流、政策機制研究和能力建設,提高地方政府決策者、管理者的創新和管理能力。

        第6篇:中國科技發展范文

        【關鍵詞】低碳經濟 技術創新 可持續發展

        低碳經濟的特征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這種經濟發展模式給中國經濟帶來巨大的挑戰。中國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工業化進程滯后、低碳技術創新不足、對外引資的戰略等決定了高碳經濟的現狀短期內難以改變。

        一、低碳經濟模式的特點

        世界各國盡管對低碳經濟模式的特點認識不一,但歸結起來有這樣幾個特點:降低能耗和減少污染物排放,即經濟發展過程中要實現“三低”: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因此,所謂的低碳經濟,是與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為特征的高碳經濟相對應,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或是含碳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顯著降低的經濟。低碳經濟實質是保持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實現資源高效利用,實現能源低碳或無碳開發。

        二、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面臨的挑戰

        低碳經濟的提出,預示著一場國際新工業革命來臨。將來的經濟必然是低碳經濟,將來各國經濟體的競爭必然是低碳技術、低碳產業、低碳規則的競爭,甚至在國際經濟貿易中將可能形成“低碳壁壘”。因此,中國發展低碳經濟刻不容緩,意義重大。

        但是,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面臨社會經濟發展與節能、氣候變化的多重任務,這種低碳經濟新模式的提出給中國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多方面的挑戰。

        首先,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是中國向低碳發展模式轉變的一個長期制約因素。中國的能源結構一直呈現高碳結構。長期以來,中國以煤、石油等化石能源為基礎的技術系統,以及由此基礎上粗放的能源利用系統,決定了隨后的技術系統與利用系統,是一種路徑依賴過程。它在不斷追隨的技術創新與相應的制度創新中獲得遞增的規模收益,路徑依賴過程不斷得以強化,形成了“碳鎖定”狀態。因此,中國能源結構的高碳鎖定的路徑,在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難以根本改變,中國經濟短期內難以走上低碳經濟發展之路。

        其次,中國正處在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進程之中,高碳氣體排放的大量增加難以避免。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進程遠未實現,21世紀上半葉我們仍然以發展為主,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工業化、城市化、人民生活小康化等社會經濟發展態勢不可避免,都會對能源提出巨大的需求。

        三、中國發展低碳經濟的對策

        中國低碳經濟的發展尚處于起步時期。如何在不影響經濟發展的前提下,繼續履行溫室氣體減排的國際責任,是中國政府面臨的較大挑戰。但無論是從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角度,還是從履行減排溫室氣體的國際責任角度考慮,中國都必須抓住這一場低碳工業革命的新契機,處理好能源、環境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加快發展低碳經濟。

        (1)實施低碳經濟發展戰略,建立低碳型社會。結合中國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節能減排的工作需求,盡快開始研究制定國家低碳經濟發展戰略的近、中、長期規劃。當前,要大力開展低碳宣傳,引導低碳社會生活方式,倡導公眾節能減排、低碳消費、低碳經營的理念,引導公眾選擇低碳生活方式。對于企業,則要推行低碳經營的理念,建立清潔生產機制和精益生產方式;提倡消費小型汽車、小排量汽車。健全發展各種環保組織與協會、低碳經濟協會。

        (2)調整產業結構與能源結構。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低碳經濟引領經濟發展正成為世界潮流。中國應以此為契機,調整產業結構與能源結構,加快建立以低碳農業、低碳工業、低碳服務業為核心的新型經濟體系。關于能源結構的調整,中國要逐步改變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發展核能、風能、太陽能。通過結構調整,強化能源節約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導向,有利于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利用率。

        (3)加強低碳技術創新與產品創新。低碳技術的創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國是否能順利實現低碳經濟發展。需要研發的低碳技術包括節能和清潔源、煤的清潔高效利用、油氣資源、可再生能源、核能清潔汽車技術、農業和土地利用方式等涉及溫室氣體排放的新技術。通過把替換燃料、高效使用能源、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封存二氧化碳等措施聯合起來,可以有效降低溫室氣體排放。

        (4)推進低碳制度創新與法律體系建設。對于中國來說,當前,應該大力加強能源立法工作,建立健全能源法律體系,促進能源發展戰略的實施,確立能源中長期規劃的法律地位。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快制定和修改有利于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的能源法等相關法規,進一步強化清潔、低碳能源開發和利用的鼓勵政策;制定與可再生能源法相關配套法規和政策,通過經濟、法律等途徑引導和激勵國內外各類經濟主體參與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促進能源的清潔發展;加快推進中國能源體制改革,建立有助于實現能源結構調整和可持續發展的價格體系;推動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機制建設,培育持續穩定增長的可再生能源市場,改善健全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市場環境與制度創新。

        第7篇:中國科技發展范文

        關鍵詞:分享經濟;必要條件;可持續發展性

        一、國內外分享經濟概覽

        早期,分享經濟以“協同消費”或“合作式消費”為人所知,最早出現于1978年的《美國行為科學家》雜志上,而其背后的經濟理念在于“人們需要的是產品的使用價值,而非產品本身,即使用所有權,而不占有所有權”,這種經濟模式被稱為“協同消費”,并列為未來影響世界的十大理念之一。

        Benita Matofska女士對分享經濟做出了如下定義,分享經濟,也被稱為點對點經濟即P2P模式,也稱協作經濟、協同消費,是一個建立在人與物質資料分享基礎上的社會經濟生態系統。它包括不同人或組織之間對生產資料、產品、分銷渠道、處于交易或消費過程中的商品和服務的分享。這個系統有多種形態,一般需要使用信息技術賦予個人、法人、非營利性組織以冗余物品或服務分享、分配和再使用的信息。一個通常的前提是,當物品的信息被分享了,這個物品對個人或組織的商業價值將會提升。

        隨著國際市場上房屋共享服務Airbnb估值超過10億美金、汽車共享服務Zipcar等提供租賃服務的公司在納斯達克陸續上市,分享經濟即“協同消費”為眾人所知,得到業界和學術界各方的關注,并且“協同消費”的風潮也由國際市場吹入了國內市場,滋生了不少借鑒國外經驗而兼有中國市場特色的提供各類租賃服務的企業。日前,國內提供專車服務的企業有滴滴專車、一號專車、易到用車、Uber等等,有關“專車”是否為“黑車”也引發輿論熱評,最終交通部表態:“‘專車’服務對滿足運輸市場高品質、多樣化、差異化需求具有積極作用。各類‘專車’軟件公司應當遵循運輸市場規則,禁止私家車接入平臺參與經營,讓使用‘專車’服務的乘客更加安心,放心出行”,這意味著國內專車服務叫停社會化運營,其構成中很大部分是租賃體系內的車輛,排除了有“違法”風險的私家車。那么,爭論的新一番焦點就集中于“法律”和“經濟”,那么到底是選擇保守穩定出租車市場,維護消費者消費權益還是打開共享經濟社會化運營大門,加強管制,最大化利用社會閑置資源重新整合再分配,關鍵看時勢。

        二、分享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

        (一)存在足夠量的有待提升使用價值的資源――社會閑置資源

        所謂社會閑置資源是指暫時沒有使用起來的對象,如空余時間、空閑資產、名稱、邊角余料、廢物垃圾等。此類事物都處于閑置狀態,對人們沒有產生效用,其使用價值沒有得到充分利用。被閑置的原因在于社會閑置資源的價值沒有被認知,其利用價值達不到商業化要求,人們習慣忽視閑置資源而非另尋門道重新整合分配利用。

        分享經濟對社會第三、四產業的主要行業有一定沖擊,尤以對服務業沖擊最大,目前分享經濟風入國內后,首先異軍突起的是“滴滴專車”“易到用車”等專車服務提供商,其次是“途家”“小豬短租”等提供短租房、日租房住宿服務的在線交易平臺,還有在城市間“人人快遞”“跑腿幫”利用個人空余時間提供同城快遞的服務平臺。分享經濟理念的深刻性,在于它深深觸及了財產權、財富制度這一核心問題,在分享經濟里,人們支付購買的不再是商品本身,而僅僅是一次性的使用價值,用更加低廉的價格滿足個人需求,雖然此種模式無法涉及全部商品,但卻能對社會閑置資源重新整合再分配。目前,全球已有100萬人通過Airbnb將自己的房子分享出去,這些房東遍布190個國家近3.4萬個城市,有超過2000萬人成為住客,2014年的夏天,通過Airbnb訂房的人數,單晚最高超過了40萬人。Task Rabbit利用“點對點”的勞動力雇傭模式曾在美國失業群體增長的市場環境中運轉優良,雇傭者和被雇傭者之間達成交易關系,利用空余時間做活動打雜跑腿等工作,甚至企業也開始雇傭跑腿工來完成重復性高專業性低的簡單工作以降低人力成本。

        只有當社會上存在一定量的社會閑置資源時,資源的所有權擁有者贊成并支持P2P模式時,分享經濟的大門才算是真正叩響了。

        (二)交易支付第三方平臺――信用體系

        《經濟學人》曾評論在15年前,分享經濟的發展過程有點像網絡購物,起初,人們對網絡購物的安全性存在質疑,但當人們成功在Amazon上買到稱心如意的東西后,他們就覺得網絡購物的安全性是可以信賴的。馬云曾說:“我高興的是571億,幾億筆交易背后意味著信任。然而一開始淘寶網面臨的質疑也是鋪天蓋地的,辛苦難以言表。

        Airbnb一開始花了2年多時間重點培養種子房東和市場,尤其是短租市場,并設立淘汰機制過濾優質房東和房客,這一淘汰機制基于信用體系。所以,在網絡購物領域,陌生人之間相互交易,需要的是一整套有效可控機制包括支付、評價、客服、溝通等。“每次預定的信息――預約、支付、房東與客人之間的溝通,以及評價――都在Airbnb的平臺上,公司能夠完整追蹤每一單交易”。在中國國內,作為Airbnb的模仿者“愛日租”卻忽視了種子用戶的培養、信用體系的建立以及法律風險的規避等等最終導致失敗。

        國外在線交易系統已經成熟,直接與信用卡掛鉤,最終找到真實用戶,但是國內消費者的信任感普遍偏低,所以在移植過程中,第三方需要做到對房東和房客雙方的保障。為此,小豬短租設立《房客體驗保障計劃》以及《個人房東財產保障暫行方案》規定賠償方案,以保障房東和房客的利益。

        (三)有交易需求和支付經濟能力的交易雙方――人

        分享經濟的實踐者Benita Matofska女士曾評論道:“人是分享經濟的核心,分享經濟的參與者可以是個人、社團、企業、組織、聯盟等任何一個可以深入高效參與分享的組織形態。分享經濟的參與者向這個分享系統貢獻,并從中獲益。在這個系統中,人權受到尊重并被保護。人不僅是產品和服務的供給者,也是創造者、協作者、生產者、合作生產者、分配者和再分配者。在分享經濟的商業模式中,企業主、雇員和消費者都得到充分重視,他們的想法和觀點受到尊重并被融入到具體的企業運營過程中去。”

        分享經濟不將所有權納入考量范圍內,只是專注對社會閑置資源進行再利用,釋放其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潛力,使得社會閑置資源的所有權擁有者與社會閑置資源的利用者實現“雙贏”。即在有交易需求,需要相關產品或服務的使用價值時,需求方從閑置資源供應方處“租賃”以滿足個人需求,實現P2P的交易,避開所有權的爭奪,只談使用價值。

        只有當市場上存在有交易需求的供應方和有支付經濟能力的需求方時,分享經濟的供求雙方才會一拍即合,所以交易過程中“以人為本”的觀念需要滲透到分享經濟的各個環節:“第一,提供有使用價值“物有所值”的東西;第二,交易過程盡量簡化;第三,必須有趣。”

        (四)強大的信息技術做背后支撐――社會化媒體

        分享經濟的實踐者Benita Matofska女士曾評論道:“在分享經濟中,信息和知識是開放的、可分享的、易獲取的。而良好的、開放的交流溝通方式是知識和信息流動的關鍵,是分享經濟系統高效、可持續運轉的核心,技術和社會網絡促進溝通和知識分享”。

        一開始,Airbnb在歷時2年培養種子用戶的過程中,發現每個能提供房源的房東都有著自己的社區關系和社交關系,而在出租房子時也會更多依托口碑傳播在親戚好友圈中擴散開來,房東傾向于將房子租給自己熟知的人而非陌生人。但由于強大的信息技術作背后支撐將本地化分享經濟推向社會化分享經濟,由超一線大城市為試水先驅逐漸向一二三線城市開枝散葉,使其擁有共同競爭的機會,分享經濟也對提升城鎮化水平造成一定影響。當然,并非所有分享經濟都具有跨區域大規模整合的復制性,諸如人人快遞、跑腿幫、友友租車等分享經濟業務對時間限制要求高的業務可以與社區經濟業務結合,依賴社區媒體,深耕社區用戶。

        “互聯網與信息技術的發展,給了諸如云計算這樣的技術一個重新解讀從‘分享’到‘分享經濟’的機會”。云技術把同類資源匯聚一地 ,用戶按需索取相應資源并為之付費,用完后資源歸檔重復利用,不斷獲取經濟收益,實現良性循環,給“分享經濟”以有力支點。

        國外與分享經濟對接的社會化媒體有Facebook賬號,LinkedIn賬號、谷歌賬號、學校edu賬號及身份證賬號驗證等,其背后是一整套的信用體系,國內與分享經濟對接的社會化媒體有新浪微博、微信、騰訊微博等,但其背后的制約力度還是無法媲美直接綁定信用體系,仍需突破改進。

        三、分享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方向

        (一)健全法律法規保障體系

        分享經濟的實踐者Benita Matofska女士曾評論道:“在分享經濟中,法律的制定機制是民主的、公開的、公平參與的。規則、政策、法律和標準通過民主的系統制定。這個民主的系統最大程度上鼓勵各個階層的參與者參與民主政治。法律和行政政策支持并鼓勵居民間、企業間的分享行為,如汽車分享、P2P借貸以及各種形式的資源分享。法律、政策、社會結構、基礎設施形成一個以保險、信任、社會評分、聲譽資產為基礎的龐大體系”。而在中國社會經濟背景下,民主系統決策分享經濟保障基礎還有待考量,法律和監管落后于業務發展,如何爭取官方力量的政策法規傾斜成為必經之道。

        羅杰斯的“創新擴散傳播的S形曲線”是指創新擴散的傳播過程呈現“S”形曲線,開頭人數少,擴散過程很慢,但當人數增加到居民的10%~25%時會突然增快呈曲線上升。分享經濟著實是互聯網思維下借力“分享”創新的新模式,雖然其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卻注定是曲折的。日前北京按照《北京市汽車租賃管理辦法》、《北京市汽車租賃經營備案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用于租賃的車輛應當由汽車租賃經營者所有,且經過車輛備案才可提供專車服務,“私家車”只有通過車輛備案才算洗清“黑車”之名。在中國作為新事物的分享經濟,要邁向“S”形發展曲線,仍需突破重重,一旦突破,就能實現更長尾的供給。

        (二)養成“分享”消費習慣

        艾瑞咨詢認為:“完全的分享經濟是建立在高度發展成熟的經濟社會體系之上的經濟形態,有兩點要求:一是處于分享經濟中的人必須具有較高的教育水平和道德素養或經過良好的‘分享’習慣的培養;二是人類通過信息系統已經建立了可靠、可追溯的數據閉環,并借助跨行業的數據互通,構建了強大的信用體系,人和人之間的關系基于有效數據而實現基于理性的相互信任。”

        德國漢諾威信息與通訊技術博覽會負責人弗蘭克?玻爾施曼說:“當分享成為一種新的生活、生產和消費方式時,‘使用’將代替‘占有’,‘消費者’將變成‘使用者’或‘分享者’。”在巴黎倫敦兩地舉辦的LeWeb大會的聯合創始人企業家盧瓦克?勒?默爾曾說:“我喜歡將他們成為數字嬉皮。擁有一輛車并不算酷,借來一輛車才算時髦。”在千禧一代的價值觀中‘占有’不再是唯一的價值準則,互聯網思維中的‘分享’則逐漸嶄露頭角,并且在中國這樣一個崇尚社區鄰里關系、追求節約型和諧社會的巨大市場中,分享經濟有著生存與發展的社會基礎和群眾基礎。

        (三)挖掘真實市場需求

        分享經濟的發展初期,以“租賃”服務為特點的方式方法確實在一定意義上動搖了酒店、汽車以及出租車服務等傳統行業的經濟地位,但是從長遠來看,分享經濟這種P2P的新模式究竟將在多大程度上顛覆傳統行業,尚不明晰。分享經濟現在面臨的威脅來自四面八方,傳統行業的聯合抗議封殺,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漸行漸遠,稅務機關對初創企業收入部分的虎視眈眈,分享經濟現處于勢單力薄的境況。

        “有求有應”的最佳收場并非那么容易,對這類服務的真實市場估計也存在爭議。Airbnb的一位租房房東表示來到她家里的租客主要是國際旅行者,他們希望獲得一種真正的、而非觀光客的經歷。他們希望知道在舊金山生活是何種感覺,喜歡坐著巴士觀光,他們最希望的是住宿比傳統酒店便宜。Priceonomics的一項研究表示,在美國大多數主要城市里,Airbnb的公寓價格平均要比酒店便宜21%,龐大的吸引力會讓越來越多的房主開始樂意在線出租自己的房子,這意味著租客們需要在海量的租房信息中篩選自己心儀的房子,當Airbnb培養了種子用戶和種子房東后,利用社會化媒體進行口碑營銷也成為可持續性挖掘真實市場需求的一種方法。但對其他利用同樣原理照搬照抄的跟風企業來講,比如經營園藝工具和自行車出租業務是否具有能力簡化繁復的交易過程成為用戶選擇分享經濟的首要因素,因為傳統租賃業務已經將最簡便的方式提供給用戶,“分享經濟的優勢要如何體現”這一問 題成為挖掘真實市場需求的攔路虎。

        (四)注重“分享”文化的多樣性

        分享經濟模式的多元化,源自于文化的多樣性。文化不同,社會經濟領域的分享消費趨勢就有所區別。交通孕育私家車分享、旅游孕育住宿地分享、城市功能分區孕育停車位分享,“DIY”文化孕育家庭工具分享,“綠色出行”孕育自行車分享,“健康環保”孕育本地種植分享,“量力消費”孕育服飾品分享,“美食文化”孕育食物分享。

        資深互聯網趨勢觀察者提姆?賴利曾評論道:“傳統租賃與分享經濟式的租賃,將不可避免地相互融合。”出租自行車、“拼小飯桌”等傳統租賃形式早已存在,但如今分享經濟與之不同的地方在于“文化”氛圍。人是情感動物,不喜冰冷“有距離感”的東西,更趨向接近與自己發生情感交流磨合的東西。就像美國拼車服務商Lyft的廣告語一樣“你的朋友有輛車”,每一次交易對象都是獨具特色的個性體,而每一次交易就是一次社交行為。Lyft的聯合創始人和首席執行官洛根?格林曾說:“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越來越少,每個人都在更努力地工作,而科技到目前為止使個體之間變得更為孤立。社會上對真實可靠、個性化的產品需求很高。這些穿梭于城市之中的短途旅程,能在人與人之間建立起極為難得的聯系。”美國Plenry試圖用家庭代替餐館提供食物分享,“去別人家吃飯”滿足當下年輕人喜歡社交尋友的需求,按照個人興趣愛好來吸引志同道合的“陌生人”,重點在于創造一個好的用餐氣氛。

        英國《經濟學人》曾發表文章評論:“即便早期理想主義的共享經濟企業會失敗,但向個人而不是一個公司租東西的主意不會消亡。目前規則制定者、稅收收取者和大公司所不屑的模式,反而受到數百萬大眾的歡迎,這足以說明共享經濟的價值和增長潛力。”

        參考文獻:

        [1]呂福玉.分享經濟的發展趨勢與應對策略[J].商業時代,2014(10).

        [2]陳啟臨.P2P租車的共享經濟理念[J].3S咨詢,2013(12).

        第8篇:中國科技發展范文

        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外貿發展的狀況

        雖然我國外貿發展勢頭良好,但是我國仍然只是個貿易大國,但還遠遠貿易強國。所謂貿易大國強調的是貿易規模大,然而貿易強國不僅要求貿易規模較大,同時還有貿易結構合理,發展潛力大。因此可以得知只有貿易強國的對外貿易才能有可持續的發展。

        二、我國外貿轉型的關鍵癥結

        目前,我國對外貿易結構不合理現象越來越突出,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出口商品的結構層次較低

        目前,造成這種結果的主要原因表現為我國出口是以勞動密集型為支柱,然而技術和資金密集型產品的出口比例偏低,與其他國家相比嚴重缺乏競爭力。

        2、服務貿易競爭力差、國際地位偏低

        隨著我國加入WTO組織,我國的國際服務貿易有了長遠發展,服務貿易的領域在逐年擴大,發展勢頭良好。然而從總體上看,我國的國際服務貿易尚處于幼年期,仍然存在許多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1)服務業的整體發展水平滯后,與國外相比綜合競爭力較差,缺乏國內的支柱產業。(2) 服務貿易法制不健全,管理落后。(3) 服務貿易專業人才缺乏、分布不均衡。

        3、我國外貿地理結構相對集中

        這個問題主要體現在下面的三方面:一是中國的國外貿易伙伴比較集中。盡管目前我國貿易地區已然遍及世界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但是70%以上的貿易仍然是在幾個國家或地區。從2004年到2010年,美國、歐盟、日本、東盟、中國香港、韓國、中國臺灣、俄羅斯、澳大利亞、印度等十個國家或地區一直是中國的主要貿易伙伴,同它們的貿易額占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74.5%以上。二是我國商品出口的市場過于集中。中國出口商品主要流向的國家和地區主要是美國、歐盟、東盟、中國香港、日本、中國臺灣、澳大利亞、加拿大以及俄羅斯;三是中國國內出口地區過于集中,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省市。

        三、優化對外貿易結構,轉變外貿增長方式

        目前我國擁有十分廉價并且豐富的勞動力資源,但是研發能力卻相對滯后;我國經濟貿易的發展,主要取決于創新程度和知識儲備。因此,我國要從貿易大國轉變成貿易強國,并且保持經濟貿易的可持續長久的發展,必須優化對外貿易結構, 轉變外貿增長方式。

        1、優化出口商品結構

        根據比較優勢理論以及我國當前資源稟賦狀況,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勞動密集型產品仍然是中國出口貿易的主力軍,考慮到我國的基本國情,我們不應該輕易地放棄。而目前應該做的就是,在現有貿易優勢的基礎之上,提高勞動密集型產品的技術含量、加工程度、產品的檔次與質量,進而創出國際品牌。

        2、調整進口商品結構

        從我國貿易可持續性發展來講,我國應大力加強如下幾種的商品進口貿易:一是國際先進的技術設備的進口,這有極大的利于生產力的提高,并且促進我國產業結構的快速升級,對于調整我國商品結果有很大的好處。二是進口某些不可再生資源,我國大量進口礦產密集農業、密集產品是十分意義的,目前,我國正應當由目前的“自給自足”型向“基本自給、適度進口、積極進口”型轉變。三是進口國外的先進技術(軟件),這對于我國培育自己的創新能力和技術儲備具有深遠的意義。

        3、大力發展服務貿易,同時積極拓展外貿空間

        我國首先應該立足于比較優勢,從而提升服務貿易的整體國際競爭力。目前,我國的服務貿易主要在國外工程承包及勞務輸出、旅游、運輸等資源密集型、勞動密集型行業具有比較優勢。同時我國制定國內政策時應該適當向運輸、旅游等優勢領域傾斜,從而使之產生經濟的規模效益,以便進一步增強國際競爭力。最后,我國保持原來的優勢產業,進而優化產業結構,以便服務產業的升級。

        4、大力推行出口市場的多元化,同時開展多邊的貿易戰略

        目前,中國商品的出口過于依賴世界上少數的幾個國家與地區,這很容易引發雙邊的貿易摩擦,從而增加貿易的風險,從而帶來我國貿易增長的不穩定性和波動性。正如投資學上的至理名言:不要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里,因此我國應該大力推行貿易出口市場的多元化戰略,以抵御貿易上的不可避免的風險。另外,要加快參與區域經濟合作,使中國對外貿易的事業上能在公正、穩定、合理的國際環境中長久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2011年春季)》.商務部

        第9篇:中國科技發展范文

        關鍵詞:低碳經濟;中國茶葉;可持續發展;對策

        低碳經濟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低碳經濟的出現具有深刻的社會背景,在農業文明、工業文明的發展中,人類的生產方式多是掠奪性的、不顧的后果的粗放型生產,而這種生產方式的危害隨著經濟的深入發展日益凸顯,如人炸、水土流失、霧霾蔓延、土地沙漠化、食品安全等,這些問題不僅為現代人的生產生活造成了危害,更會累及子孫后代的生存與發展,而要想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就應該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對現有的生產模式進行調整。我國是茶葉的主要生產國,茶葉作為一種農業生產作物,其在生產中是否遵循了低碳、環保的原則,直接影響著茶葉的質量以及消費者的健康,因此,在低碳經濟理念逐漸深入的背景下,我國的茶葉生產也應該對傳統的生產模式進行相應的調整。

        1在低碳經濟下制約中國茶葉可持續發展的因素

        1.1氮肥的使用不科學

        茶葉的產量取決于幼芽的生長以及營養情況,而在這一生長過程中,氮肥起著重要的作用,適當施加氮肥可以有效地增加茶葉產量,并提高茶葉中氨基酸的含量,但是過猶不及,我國許多茶園在施加氮肥的過程中,缺乏科學的論證,存在極大的盲目性,如缺乏對土壤肥力的而檢測,單憑經驗進行施肥,而這種施肥方式不僅會破壞土壤自身的養分結構,還會造成水資源的富營養化,造成生態失衡。

        1.2農藥的使用不合理

        病蟲害是影響茶園產量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國茶園的病蟲害方式主要還是依托農藥,而農藥的濫用對可持續生產具有極大的負面影響,例如農藥的大面積噴灑使得整個茶園都彌漫在農藥噴霧中,這雖然遏制了病蟲害的蔓延,但也對茶園的土壤、水源和空氣造成了污染,同時一些益蟲的數量也會急劇減少,這樣整個茶園的生產環境就變得非常單一,而病蟲害爆發的可能性也隨著增加,而為抵制病蟲害的抗藥性,管理者會進一步加大藥量,因此,整個茶園就會在“濫用農藥-破壞生態-加大藥量”的惡性循環中重復低效率生產。

        1.3品種單一,資源利用率低

        南方一些茶園,尤其是中小茶園,常年只種植一種或幾種茶葉品種,這樣單一的種植結構不僅使茶葉的生產環境遭到破壞,還會由于采茶期的集中,導致茶園被大面積破壞,同時茶園中的其他資源也只能在短時間內發揮效用,難以實現循環、長期利用。此外,茶葉品種的品質單一使得許多茶園難以適應市場的變化與沖擊。

        1.4產投比例失調,茶園效益差

        茶樹老化、管理粗放是目前限制我國茶葉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國許多茶園屬于小規模經營,其在生產中缺乏應用新技術的條件和實力,只能依靠機械、農藥、勞動力的投入來增加生產,從而造成了產出與投入比例的失調,影響了經濟效益。

        1.5茶園生態環境脆弱,循環利用率低

        雖然生態茶園的理念已經提出多年,但是許多茶園依然難以實現真正的生態化管理,許多小茶園的生態環境非常脆弱,其生物鏈比較短,許多害蟲缺乏天敵,只能靠農藥進行控制,此外茶園的陽光、光照、土壤等自然條件得不到循環利用,進而影響了茶園的可持續發展。

        2低碳經濟下中國茶葉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2.1提高技術,合理施用氮肥

        針對茶園氮肥使用過度的情況,管理者應該制定合理的施肥計劃。土壤本身具有一定的供肥能力,因此,在科學施用氮肥的過程中,應該根據土壤本身的特點,優化施肥時間,并運用先進技術,減少氮肥對土壤肥力以及茶園產量的沖擊。在施肥過程中,管理者首先要結合茶葉品種以及茶園的生產優勢確定氮磷鉀各種肥料的比例,如我國福建、浙江地區的春茶生產非常關鍵,因此,管理者應該根據茶葉品種的需肥量,做好冬季基肥以及春季施肥工作;其次,可以在氮肥中添加一些增效劑,以減少養分流失,強化肥料效果;再次,利用土壤肥力測量儀,定期對土壤的肥力進行檢測,從而保證施肥的針對性,避免氮肥過量的問題;最后,在施肥時配合機械耕種,避免肥料在土壤表面的殘留造成土質板結,從而減少氮肥對環境的污染。

        2.2加強茶園管理,減少農藥使用率

        加強病蟲害管理是低碳經濟下茶園可持續發展的重點工作,在病蟲害管理中,管理者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重視茶園的栽培工作。在栽培中,管理者可以利用分批多次采摘的方式破壞一些常見病蟲害的生長環境,利用修建、通風、光照等條件的改善,消滅病蟲害,結合機械耕種,破壞土壤中越冬病菌、蟲卵的棲息環境;二、加強生物防治技術的應用與推廣,減少農藥的使用,如定期進行人工除蟲,對一些常見的病蟲害做好防范,利用燈光、誘餌、色板等對害蟲進行誘殺,通過保護害蟲的天敵,完善茶園的食物鏈;四、科學使用農藥,病蟲害管理要盡量做好早發現、早預防,在使用農藥的過程中,管理者應該盡量選擇高效、低毒、環保、殘留少的農藥,并嚴格限制其使用比例,以控制農藥的污染范圍;四、改進藥物噴灑技術,盡量采用低容量噴霧,避免大面積噴灑對茶園土壤以及空氣的污染。

        2.3優化品種結構,推動茶園改造

        茶葉品種的單一不僅限制了茶園產量,更影響了茶園的可持續發展,在優化品種結構的過程中,首先,要堅持多樣化的原則,即管理者不僅要選擇優質、高產的茶葉品種,還應該利用茶葉生長的時間,來實現早茶、中茶、晚茶的合理搭配;其次,對低產量的茶園進行科學改造,如對于種植時間長,產量低、質量差的茶樹要予以清除,對于產量平平的茶葉應該根據其發展潛力進行適當選擇,對于高產、質優的茶樹要積極引進,同時配合合理的管理機制,對茶樹進行修剪,以優化其成長條件;最后,對茶園的土壤環境進行改造,如一些南方的小茶園由于坡度過大,灌溉不力,出現了水土流失的現象,因此,相關部門要對這些小茶園進行退耕還林處理,以扭轉高耗能、低產出的茶葉生產模式,發展低碳經濟。

        2.4建立生態茶園,提高資源的循環利用

        生態茶園就是根據茶樹耐蔭、喜漫光射的特點,實施復合型栽培,從而構成以茶樹為主體,樹木、牧草、畜牧、禽類等生物群共同發展的立體生態環境。在這種生態環境中,不同的物種不僅可以充分利用茶園內的光照、土壤、水分、養分,還可以實現自然循環,進而實現茶園內各類能源的充分、循環利用。生態茶園的建立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一、保護茶園的生態環境,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提高光照、水分、土壤、肥料以及生物的利用率;二、優化茶樹生長的小氣候環境,在這一環境中,茶樹能夠通過與周圍生物的能量交換,改善自身的生長狀態;三、營造良好的內外環境,在茶園內害蟲與天地實現制約平衡,在茶園外,樹木生長良好,生物資源豐富;四、落實集約化生產,合理間作,做好茶園生產的自然風險以及市場風險防范;五、開發生態茶園的旅游潛力,打造休閑、觀賞環境,拓寬茶園的收入來源,提高茶園的生產效益;六、提高茶葉品質,做好茶葉的深加工,增加茶葉生產的附加值,以推動茶園的可持續發展。

        3結束語

        總之,隨著社會工業化發展的不斷演變,茶葉生產也受到了較大影響,大量現代農業機械設備和化肥、農藥應用到茶葉生產中,雖然提高了生產效率和茶葉產量,但也給茶業的持續性發展帶來了許多新的問題,基于此,我國在茶葉生產中應該堅持低碳經濟發展理念,構建生態茶園,改善施肥技術、調整農藥使用措施,保證茶園生態平衡,促進茶樹的正常生長,進而保證茶葉的食品安全。

        參考文獻

        [1]黃東風,李衛華,范平,邱孝煊,林新堅.低碳經濟與中國茶業可持續發展對策研究[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10,05:1110-1115.

        [2]游德升.低碳經濟下的中國茶業可持續發展分析[J].福建茶葉,2016,04:16-17.

        [3]沈星榮,汪秋紅,吳洵,傅尚文.充分發揮茶園碳匯功能,促進茶葉低碳生產發展[J].中國農學通報,2012,08:254-260.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亚洲va成高清在线播放人 | 中文天堂啊好舒服 | 亚洲国产欧美另类 | 亚洲日本欧洲AⅤ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另类一区二区 | 亚洲乱码中文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