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道德法律人生論文范文

        道德法律人生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道德法律人生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道德法律人生論文

        第1篇:道德法律人生論文范文

        [關鍵詞]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5)07 ― 0005 ― 02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目的是實踐育人,也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的有效方式。因此,為了進一步推動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改革,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圍繞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應把握如下主要環(huán)節(jié)。

        一、明確思政課實踐教學指導思想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既是高等院校對大學生開展理論以及社會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的主渠道,更是培養(yǎng)大學生樹立社會主義“三個自信”和核心價值觀的主陣地。因此,實踐教學的改革要有利于大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綜合素質的提高;達到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更好地接受理論課和思想品德修養(yǎng)課等課程的理論知識,能學會分析現實社會、人生等各種現實問題是其關鍵,不僅“入耳”,更要“入腦”、“入心”。

        二、認清思政課實踐教學重要意義

        實踐教學意義,主要是解決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改變長期以來“一支粉筆加一塊黑板”的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方法。不少教師拘泥于教學大綱中的內容,力求講全講深講透,追求理論的完整性,造成教師之間爭課時,課程之間爭課時。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重理論輕實踐,更多關注對學生政治方向、思想意識和所謂知識點的灌輸,而忽視了學生作為接受主體的接受程度及其主觀能動性的充分發(fā)揮,影響了教學效果,導致學生直接面對社會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相對薄弱,造成理論與實踐脫節(jié)的問題。

        三、遵循思政課實踐教學基本原則

        1、目標性原則。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要突出育人這個根本,逐步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要立足當代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根本需求,認真研究他們的思維方式和心理特點,立足現實,著眼未遠,做到有的放矢,循序漸進。

        2、“一體化”原則。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從內容到形式、從組織到考核都要體現相互銜接,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知、思、行”三者有機統(tǒng)一和共同作用于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過程,完成培養(yǎng)“懂知識、善思考、會實踐”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任務。

        3、主體性原則。大學生是教育活動的主體。發(fā)揮大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引導學生通過實踐環(huán)節(jié),親身體驗和驗證所學理論,加深對所學理論的深刻理解與把握,激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使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目標“內化”為學生自我成長的自覺價值選擇,切實提高學生道德素質和思想理論水平。

        四、凝練出思政課實踐教學重點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四門主干課程教學重點分別是《基礎》“道德法律意識與公民素養(yǎng)培育”、《綱要》“近現代歷史與國情認知”、《原理》“科學世界觀和人生觀的養(yǎng)成”、《概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的樹立”的等,其結構體系形成一個由淺入深、由個人品德形成到合格政治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立體的教育目標體系。

        而實踐教學目標的安排,既要做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各門課程之間培養(yǎng)目標的有機銜接,又有效地貼近學生思想實際,引導學生自主教育和自我成長,實現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教化”與“內化”目標的銜接。為此,四門主干課程的實踐教學重點分別應該是:《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側重引導學生參與道德法律實踐,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公民意識與道德法律素質;《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主要通過歷史考察和演繹活動,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近現代歷史與國情的正確認知能力,激發(fā)愛國主義情感;《基本原理概論》課程重點通過科學世界觀與方法論的驗證性實踐,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掌握科學的方法論,塑造健全人格;《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主要通過開展社會實踐調查,引導學生深刻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形成的歷史與邏輯脈絡,樹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信念。

        實踐教學內容上要緊跟形勢。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特點之一就是緊跟形勢,宣傳國家最新方針政策,實踐教學也不例外。思政老師每學年要根據四門課不同的特點,結合當年國際、國內和本校形勢發(fā)展而相應調整實踐教學方案。力爭做到健康正確,靈活多樣、反映時代氣息、把握時代脈搏。

        五、不斷創(chuàng)新思政課實踐教學形式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教學中要有鮮明的觀點、鮮活的材料、鮮見的角度、鮮有的深度來教學,而這些就需要老師打破一直以來授課所遵循的慣例,積極探索實踐教學新路徑,要堅持課堂與課外相結合,以課外為主;校內與校外相結合,以校外為主;“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以“走出去”為主等原則,不斷創(chuàng)新實踐形式。除案例分析、課堂演講、課堂討論等課堂內實踐教學外,還摸索出其它實踐教學形式。如《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可利用當地紅色文化資源等革命遺址遺跡,通過組織學生參觀、學習、社會調查、大型展覽等活動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則可進行社會主義新農村、民營企業(yè)、基層社區(qū)、調查報告等方式讓學生親眼見證中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道路;《基本原理》可利用所學舉行時事熱點評析,就當前國際、國內、校內重大熱點問題和與師生學習生活密切相關問題進行調研、交流、探討和老師點評。《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可組織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就發(fā)生校內及周圍社會中的不文明、不道德現象進行調查,并積極探求解決之道,從而激發(fā)大學生樹立良好行為規(guī)范。

        六、切實抓好思政課實踐教學組織

        在實踐教學中要建立了實踐教學活動機制。每年期初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認真探討和制定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方案,要在遵循“突出實踐性,發(fā)揮主體性,增強實效性”的前提下,明確學生參加和完成社會實踐教學中的實施部門及其相關負責人以及指導教師的任務和職責,以便每次活動都在有組織、有領導、有方案的機制下高效安全地開展。

        各思政老師要針對不同課程設定“規(guī)定項目和自選項目”認真搞好落實工作。任課教師要根據要求設計若干調查研究選題,劃分多個小組,明確社會實踐目的,確定活動線路、方式、安全措施、注意事項等。組織學生利用業(yè)余時間深入社會實踐基地、當地企事業(yè)單位或其它城鄉(xiāng)基層單位等進行實地調研。要通過實踐讓大學生充分接地氣,讓他們在實踐過程中去看、去問、去思考、去探索人生的真諦,知曉鄉(xiāng)情、民情、世情、國情,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由中國國情決定的,從而使大學生全面了解社會,正確認識國情,自覺擁護黨的政策,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確立正確的奮斗目標和價值取向,達到幫助大學生增強感性認識,深化教育教學效果的目的。

        七、科學評定思政課實踐教學成績

        實踐教學成績評定包括學生自評和指導教師評定,前者由學習團隊依據成員對團隊成果貢獻進行評定,后者由教師對團隊成果及團隊活動記錄情況加以評定。同時任課教師按《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實施方案》中相關要求對學生的調查報告或論文進行認真批閱、修改,評分,如:以《基礎》課為例,大學生要根據所選定的實踐教學活動方案是以大學生自己身邊不文明現象的調研為主題,那么同學們就要積極設計調查問卷,通過統(tǒng)計數據顯示問題、分析問題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等,做到了有主題、有材料,有分析,有思路,學生調查完畢后,立即以小組為單位上交調查報告并在所在班級上提交討論,任課教師最后進行點評。讓同學在相互交流和自己調查中受到教育。

        同時,還要對時間效果進行評估。每一輪實踐教學結束前,通過成績評定會和教學總結會來進行實踐教學效果評價。教學總結要依據教師的教學總結、學生反饋的建議意見來評價實踐教學過程的得失,形成進一步改進教學的措施和計劃。同時上交優(yōu)秀實踐調查報告或論文到系部辦公室,系部應給予相應表彰。

        八、及時總結思政課實踐教學成效

        在高校,最難教的就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理論總是很枯燥的,老師不愛教,學生不愛聽,實踐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和改革打破這樣的局面,讓理論課也能“活”起來。思想政治理論課給予學生的不應是一些概念、原則、結論,而應是一種理論思維,是觀察世界、觀察當代中國的基本立場、觀點及方法。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思路的核心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采取多種形式,共同探討、研究、回答、解決時代、社會、人生中不斷提出的難點、熱點問題,這讓同學們擺脫課堂的束縛,走入社會,用自己的親身體會去了解我國的國情、社情、民情,將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充分運用起來,讓理性認識指導實踐,實現認識的第二次飛躍。

        教師也在指導、批閱學生社會實踐作品中受到啟發(fā),做到教與研的有機結合。從而更好地促進了教學方式的改變。使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由既定的理論“灌輸”向師生共同推演得出結論轉變;由教師授業(yè)解惑向師生共同探討解惑轉變;由單一的課堂教學向課堂教學形式多樣化轉變;由學校小課堂教學向社會大課堂相結合轉變;由傳統(tǒng)的“千人一卷”的考核方式向以理論思維的提升、能力的培養(yǎng)為目的考核方式轉變。

        九、積極探索思政課實踐教學今后方向

        從長期看,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要在不斷積累和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實現與學生所學專業(yè)相結合。要選取精煉一些既有一定專業(yè)特征,又能聯系社會實際的優(yōu)選實踐方案,給學生充足的實踐時間,提供良好的實踐基地與條件,使學生有一個完整的實踐訓練。最終目的使學生學會如何綜合運用各學科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結合本專業(yè)的最新知識,在資料檢索、實踐設計、動手能力、數據分析和報告撰寫等多方面得以鍛煉,以達到思想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提高。

        總之,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改革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也暴露出一些問題。“路漫漫其修遠兮”,未來我們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以后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活動中去,使實踐教學邁上更新、更高的臺階。

        〔參 考 文 獻〕

        〔1〕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骨干教師研修班學習文件匯編.〔G〕.2010:10.

        〔2〕王冬生.高校教師資源是高等教育的第一資源.〔J〕.江西教育科研.2004.(08).

        〔3〕張淑東.劉艷華.探索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新模式.〔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0,(05).

        第2篇:道德法律人生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高速、便捷的互聯網正以其銳不可檔之勢沖向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使我們的生活發(fā)生了天翻地及的變化。其中大學校園已經成為信息化程度最高、發(fā)展最快的地方,網絡在給辛蘋學子帶來豐富信息、交互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種種道德問題。文章就網絡道德問題,論述了網絡道德的內灑,并從大學生網絡道德存在的失范現象,分析了大學生網絡道德缺失的原因,從而提出了一些加強培養(yǎng)大學生網絡道德的措施。

        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和通訊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網絡正以其異常迅猛的速度伸向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網絡的出現,拉近了時間和空間的距離,對人們的生活、學習、工作和合作交流的環(huán)境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 2002年6月的調查數據表示,大學生上網率為84%,并且數據也是在逐年上升。

        網絡的出現對社會發(fā)展有著積極的作用,它增長了人的知識和智能,發(fā)揮了人的創(chuàng)造性,擴大了人際交往的范圍,但是它在給人們提供豐富信息、開闊眼界的同時,也帶來了種種負面的影響。比如,網絡在提供豐富信息的同時,大量良芬不齊的冗余信息在干擾著人們對信息的正常吸收,在擴大人際交往的同時,網絡虛擬世界特有的人際交往模式又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人際關系的信任危機,使人們對現實社會產生隔閡。既然如此,那么作為網絡沖浪主力軍的大學生,他們上網行為是否健康,也必然會對他們的價值觀、道德觀和思維方式產生種種的影響。因此,如何培養(yǎng)大學生的網絡道德,使大學生成為合格的網民,已經成為人們所關注的問題。

        一、網絡道德概述

        道德是社會意識形式之一,是一定社會條件下,調整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guī)范的總和。當然,這種規(guī)范不是永恒不變的,它是一個歷史范疇,是隨著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改變而變化、發(fā)展的。任何一種道德規(guī)范,都有其自身的發(fā)展過程。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計算機網絡的普及應用,引發(fā)了社會從根本上發(fā)生變革,形成一個與現實社會相對應的網絡“虛擬社會”。在“虛擬社會”里,人們的社會角色和道德責任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一種新型的道德規(guī)范即網絡道德便應運而生。所謂的網絡道德就是一種依靠網際公民的輿論和其內心信念來規(guī)范、調整的道德規(guī)范,是人們在網絡道德生活中應當遵循的行為準則的總和。它是現實社會及網絡社會對網絡行為提出的道德要求,也是網絡道德原則的具體體現,是在網絡使用與網絡生活中產生和形成的,是健康的網絡道德關系及其本質的集中概括。

        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計算機國際互聯網的出現,開創(chuàng)了以計算機高新技術應用為核心的信息網絡道路,中國自從進入互聯網以來,上網的人數每半年都以超過50%的比率在增長。然而,正如每一次科技革命的發(fā)生必然給人類帶來深遠的影響一樣,計算機網絡的飛速發(fā)展造就了一個“虛擬社會”,也帶來了現有社會道德難以應付的一系列倫理道德問題。網絡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網絡道德的發(fā)展也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網絡道德建設的意義已經不僅僅在于維護正常的網絡秩序,更在于使科技的發(fā)展與道德的進步相一致。

        新一代的大學生是網絡世界中的重要公民,他們把“上網”作為學習生活中的重要內容,他們在吸取網絡營養(yǎng)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網絡不健康、不道德的內容的影響。并且,在網絡的世界中,少了道德規(guī)范的青年學生必然會出現種種網絡道德失范現象。

        二、大學生網絡道德缺失現狀

        (一)網絡言行隨愈放縱

        網絡本身具有的匿名性特點,使人們對網絡言行失去了監(jiān)督。平時,在網上我們常常會遇到招人辱罵的情況。在一些大學校園網的BBS帖子中,我們也不難發(fā)現其中有很多的內容是粗俗下流、惡濁不堪的,甚至我們還可以看到有些大學生還針對個別教師進行惡毒謾罵和人身攻擊。

        根據一份網絡調查發(fā)現,有18. 8%的學生在網上聊天或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時使用過不文明的語言或符號縮寫;有61. 8%的學生表示在聊天室或論壇中曾遇過其他網友使用臟話或帶有人身攻擊的語言。也有人對大學生為什么會使用不文明語進行調查,發(fā)現多數大學生在使用不文明用語時,都有著類似的心態(tài),認為“只要不爽,就可以用,他也不知道我是誰;是他先攻擊我的,為什么要忍受……”等。由這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的網絡言行是放縱的。

        (二)網絡情感缺乏

        根據《大學生上網情況調查報告》顯示,上網聊天是大學生上網的一個普遍現象。多數大學生都有著5個以上的陌生網友,有20%的大學生的陌生網友個數多于20個,并且65%以上為異性。QQ ( O1CQ)則是大學生網民最主要的網聊工具,使用者達74%,使用聊天室、BBS和其他網聊工具的分別為40%,40%和8%。交流思想感情和相關信息是網聊的經常性話題,分別占到63%和53 %同時存在胡扯和對罵的現象23%對于網戀,77%的被調查大學生認為網戀不應提倡也不應反對,其中12%的調查對象有過網戀經歷。

        對于這個調查,我們可以發(fā)現,大學生在上網時情感是比較缺乏的。在現實的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受物理空間的限制,具有直接性、現實性。而網絡社會則將主體的交往置于“虛擬共同體”中,是一種建立在“人一機一符號一符號一機一人”的交往,存在著機器的阻隔,它改變了人際交往的物理空間環(huán)境。網絡將人與人之間現實的直接交往機會大為減少,這就極有可能導致大學生人際關系的疏遠,導致個人產生緊張、孤僻的道德心理障礙,產生道德情感冷漠的現象。

        《三)網絡價值觀念模糊

        在對大學生調查“你認為在網上最應該具備哪些基本的道德品質”時,有66.1%的學生沒有選擇“誠實守信”,有55. 1%的學生認為在網上聊天“可以欺騙對方,但只能以保護自己的隱私為限,而不能傷害別人”,甚至有13. 2%的學生認為“網上聊天誰也看不見,互相欺騙是很正常的”。對于不文明語言,有22. 4%的學生認為“網上可以使用,但是現實中不可以使用”,有10. 6%的學生認為“網上和現實中都可以使用”。有35. 1%的學生不認為在網上復制、抄襲文章是不道德的行為,有16. 1%的學生不認為在網上私自使用別人的帳號是不道德的。

        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多數大學生對于網絡都沒有誠信。他們在網絡空間中漸漸喪失了中國人應該具備的誠實、優(yōu)良的品質。

        (四)杜會資任意識淡薄

        《大學生上網情況調查報告》還顯示,16%的大學生對網上的傳聞和性內容感興趣;29%的人對網絡黑客表示崇拜,40%多的人表示有機會想試一下黑客行為;網絡文明工程已經在全國范圍內轟轟烈烈開展一年多了,但仍有1/4左右的人對此不清楚,更有7%的人認為此舉可有可無。

        另一方面,由于網絡是一種新生事物,還沒有形成完備的道德法律規(guī)范,而且現實中對網上道德失范行為也沒有相應的制裁措施。即使有制裁,也因網民的匿名使之有逃離懲罰的可能。因而,網絡道德有賴于上網者的道德自律。青年學生正處于心理、行為上的漸成熟期,自律性及自制性較差,如果過分沉涸于網絡社會,盲目追求絕對的自由與民主,則有可能使個人主義抬頭,淡化應有的道德責任意識。

        (五)人格沖突嚴重

        調查顯示45. 6%的中學生希望自己在網上成為“和現實中不一樣的人”,認為去上網就是為了放松自己,尋求新鮮、自由、刺激。希望可以在網絡上表現自己不同的一面。

        這份調查表明:當前大學生還沒能夠協調好網上和網下的關系,他們對自己在現實社會和網絡社會的道德的要求是不一致的,實行的是雙重的道德標準,扮演的是雙重角色。在現實生活中,他們是一個文雅的“好學生”,而在網絡的虛擬世界里,他們卻是隨意使用各種不文明語言,甚至為了展示自己的才華,破譯他人密碼,傳播各種病毒,各種虛假信息等,扮演的是一個于現實社會不同的角色。如果這種行為得以長期強化,那么將會對他們人格的健全產生很大的障礙。

        三、大學生網絡道德失范的原因

        (一》大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是引發(fā)網絡道德失范的重要根源

        大學時期是人生最重要的發(fā)展期,也是人生一個最為脆弱和危險的時期。大學生正處于身心快速發(fā)展的時期,對新生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他們還沒有正確學會選擇網絡中雜亂的信息。他們的道德觀念正處于由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的發(fā)展階段,他律的道德規(guī)范與自律的道德原則都是需要通過各種方式進行教育。而網絡則是一片沒有國界、沒有傳統(tǒng)藩籬、沒有師長管束、崇尚自我的地方,大學生獨特的道德發(fā)展階段,使大學生若稍有差錯,就有可能失去對非道德誘惑的自控能力,最終成為“網絡”的俘虜。

        (二)網絡自身的特點是大學生網絡道德失范的“土壤”

        網絡自身的開放性、隱蔽性、虛擬性等特點對于自我監(jiān)控能力不強、極富好奇心的大學生具有極大的誘惑力,是大學生網絡行為失范的環(huán)境因素。

        首先,在互聯網上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化傳統(tǒng)、思想道德觀念和生活方式大不相同,其沖突十分激烈。目前我國在網上要獲得信息的高效服務必須求助于西方發(fā)達國家的數據庫,這樣西方國家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意識形態(tài)以及黃色的、不健康的內容就得以大量輸人。網絡具有的共享性和匿名性,將大學生充斥在一個沒人管制的多元世界,他們極易受到西方文化、黃色信息的熏陶,使大學生固有的道德觀、價值觀、人生觀遭到破壞,使其陷人泥潭而不能自拔,從而產生種種失范行為。

        其次,由于在網絡中人們的交往方式主要是人機對話或以計算機為中介的交流。大學階段是人們人際交往能力和人際關系形成的重要時期,由于網絡交往與傳統(tǒng)的具有親和感的人際交往大不相同,往往難以形成真實可信和安全的人際關系,這使沉迷于網絡的大學生缺乏感情,使其人際交往趨向于孤立、自私、冷漠和非社會化,使他們對現實生活中他人的幸福和社會發(fā)展漠不關心。甚至,當他們在網絡交往中上當受騙時,就容易對現實產生懷疑、悲觀和敵意的態(tài)度,并且在網絡的交往當中表現出來,從而產生失范行為。

        再次,網絡的開放性和匿名性,使人人可以自由上網,并在網上瀏覽信息、下載和利用網絡資源,甚至在網上發(fā)表任何越軌的言論而很少受到懲罰。這種情況使網絡世界在某種程度上脫離了現實世界而成為“虛擬空間”。同時,由于網絡法規(guī)建設的滯后,網絡世界的無序狀態(tài)促使大學生對自己的網絡言行放縱。

        (三)網絡立法的落后為大學生網絡道德失范提供了條件

        在現實社會中,道德的維系主要是依靠傳統(tǒng)的習慣、社會的輿論和個人內心的信念,同時有時是以國家法律作為最后的保障,體現了他律和自律的相互結合。網絡社會貫徹著自由和信息共享的觀念,互聯網是沒有擁有最高權力的中央控制機構,沒有中心,沒有所有者,任何人、任何結構甚至任何國家都無法控制互聯網。因此,網絡社會中將更多地依靠網民的內心信念,僅靠自律自覺精神來維系網絡道德,這遠遠是不夠的,少了法律的制約,人的行為就會隨意放縱。大學生網絡道德少了他人的制約,他們的網絡行為就有可能失范。

        四、培養(yǎng)大學生網絡道德的對策

        高校作為大學生接受教育最為集中的場所,成為大學生網絡道德培養(yǎng)這一體系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高等學校首先應當確立起終身德育的教育理念,從提高大學生文化素質、加強大學生民主與法制意識,引導大學生學會正確選擇網絡信息等方面去提高大學生的網絡修養(yǎng)。

        (一)確立終身德育理念

        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的更替周期越來越短,單純的學校教育已經不能滿足知識經濟的需要,一次性教育已經過時,為了適應終生教育的發(fā)展,高校德育也應樹立終生德育理念。我們知道,高校德育的主題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心理教育,這一德育目標的培養(yǎng)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需要小學、中學、大學德育相銜接,直至終身。所以,高校在德育上要確立終身德育的理念,這需要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二是提高大學生的自我修養(yǎng)。

        此外,我們還要拓展高校德育的內容。當今,高校與社會的接觸越來越密切,大學生與社會的接觸也越來越頻繁。在德育課堂中除了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作用的同時,我們必須將品德教育向社會延伸,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比如,在校外建立德育基地,開展青年志愿者活動。這樣,大學生才能在活生生的道德生活中學會道德交往與實踐,在責任承擔中樹立起真正的責任意識。

        (二)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的培養(yǎng)

        要樹立大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高校應該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的培養(yǎng)。

        針對網絡文化多元信息流的沖擊,高校的德育工作者要對網絡保持高度的關注,做到了解、知情、監(jiān)控。要依靠技術手段切實加強對因特網的控制力和對各種不良信息的屏蔽能力,保護民族文化。高校還要開設一系列關于文化素質的選修課程,培養(yǎng)大學生文、史、哲、體、美等方面的修養(yǎng)。在教學內容上,高校教師應該大量引人人文知識;在教學方法上,要采取座談式、辯論式、專題報告、專題調查等多種形式進行教學;在校園里多舉辦文化素質教育講座和播放文化素質教育電視片和中外著名影片,引導大學生開展以人文素質培養(yǎng)為中心的校園文化活動。如校園文化藝術節(jié)、各種征文、書畫、攝影、藝術展覽及各種社團活動。

        (三)提商大學生的法制意識

        網絡的社會是不分對象的社會,只要是真實合理的,就會得到承認和接受。網絡信息的多向傳播不是單一地灌輸,而是將真善美、假惡丑一同展示在學生面前,由他們自己去判斷、甄別。網絡技術的發(fā)展必將使大學生的民主意識和參與精神得到培養(yǎng)和鍛煉。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風俗習慣,決定了在網上交流的過程中,沖突必將頻繁發(fā)生。為了避免引起沖突,能夠在網絡空間中繼續(xù)存活下去,就必須遵守“游戲規(guī)則”,尊重他人的權利和人格,履行自己的義務和責任。因此,德育工作者在和大學生共享多元化信息世界的樂趣的同時,應當注重提高大學生的民主意識和培養(yǎng)大學生的道德法制意識。

        網絡社會的發(fā)展是以秒計時的,網絡立法雖然很重要,但其滯后的特點卻是不容質疑的事實,但是只要在人們心里樹立起一種網絡道德意識,那么,人們就會自覺地去維持網絡秩序、遵守網絡法律。因而,高校要注重培養(yǎng)大學生自覺的網絡責任意識、政治意識、自律意識和安全意識,培養(yǎng)大學生健全的人格和優(yōu)良的網絡道德。

        (四)引導大學生學會選擇

        網絡與傳統(tǒng)教育載體的重要區(qū)別在于它的開放性和主體的選擇性。面對網絡帶來的一些不良信息,如何教育和引導大學生學會選擇,培養(yǎng)高尚的道德情操,這是高校德育工作所要面臨的一個難題。

        首先,要積極引導大學生自我教育。在網絡技術迅速發(fā)展的今天,網絡道德教育必須盡快跟上,這需要家庭、社會的支持配合,致力于網上道德建設,以教育、宣傳、監(jiān)督、規(guī)勸、輿論壓力等他律形式促成大學生自律意識和自控能力的提高,使大學生具有高度道德自律和自我約束意識。

        其次,針對大學生沉迷電腦、網絡的現象,教育的著眼點應當是教育他們學會選擇。一是要讓大學生懂得選擇什么;二是要大學生知道如何選擇。人在網絡,有時常常是身不由己地受網絡虛擬世界的規(guī)則、情感所支配,而不能做出清醒的判斷。但人總要生活在現實生活中,所謂“有利有害”都應當以社會實踐為標準。所以,讓大學生認識到與網絡的虛擬世界保持一定距離是很有必要的。

        再次,根據新時期人才培養(yǎng)模式及當今大學生學習、生活特點建立健全的學校規(guī)章制度。通過紀律,使大學生認識到,在網絡面前必須自行作出選擇,并承擔選擇的責任。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才是滿足社會的需要,經得住市場競爭的考驗。

        (五)重視校園BBS站的輿論引導

        目前,許多高校都建立了BBS站,上面往往粘貼著一些大學生在現實生活中不愿說、不敢說的意見,甚至還出現有人身攻擊或某些內容不健康的文章。對此,高校德育工作者除了要加強對校園BBS的監(jiān)管外,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密切關注,正確引導。對此,筆者覺得應該需要堅持三條原則。第一,及時性原則。對現實中可能出現的各種BBS站上的焦點輿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能及時作出反饋,做到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第二,正面性原則。對BBS站上的提問,盡可能予以解決、回答,而不是回避。第三,柔和性原則。高校德育工作者要以一種寬松的態(tài)度、柔和的手段和大學生進行交流,既要作到理直氣壯地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又要恰如其分地讓受教育者心服口服。只有這樣,才能發(fā)揮校園BBS的功能,建立起一個道德教育的網絡平臺。

        (六)開設網絡道德課程

        大學生是民族的精英和國家的未來,大學生的道德觀念對社會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加強大學生網絡道德的培養(yǎng)是網絡發(fā)展的實際需要。那么,高校就應該把大學生網民教育納入到正規(guī)教育軌道上來,開設相關系列課程。目前,高校開設的網絡課程都是一些有關網絡技術的課程,這是不夠的。要培養(yǎng)一個合格的網絡公民,構建大學生網絡道德觀,必須開設一些以網絡資源利用為主題的諸如《網絡交際》、《網絡倫理與道德》、《網絡行為校園規(guī)章》、《網絡文化素質培養(yǎng)與網絡人格塑造》等之類的課程。

        第3篇:道德法律人生論文范文

        [論文關鍵詞]高校思政“基礎課”專題模塊 教學模式 構建

        高等職業(yè)教育是不同于一般本、專科大學,是具有一定特質的高等教育類型,它培養(yǎng)的技術應用型人才具有特定的知識、能力結構,強調學生從事實際工作的能力和工作過程中所必需的關鍵能力。但目前高職教學內容主線基本是延續(xù)傳統(tǒng)的“三段式”,即基礎課、專業(yè)基礎課、專業(yè)課的課程體系,缺乏課程開發(fā)與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實踐能力不強,適應社會建設第一線工作的技能不足,學生的職業(yè)意識不高。“老三段”的課程設置模式難以適應“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無法實現“高技能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高等職業(yè)教育模式的改革創(chuàng)新勢在必行。“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作為高職思想政治理論(以下簡稱“高職思政”)“基礎課”,在培養(yǎng)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綜合職業(yè)道德法律意識,提高學生適應實踐崗位的關鍵能力方面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據企業(yè)、社會崗位的工作要求探索高職思政“基礎課”的專題模塊教學模式是高職思政課教學與其他一般專本科院校思政教學相區(qū)別的重要標志。構建適合高職教育的思政課教學模式,提高思政“基礎課”教學效率,加強課程的針對性和指導性,使其成為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畢生難忘”的課程,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一、高職思政“基礎課”專題模塊教學模式的內涵

        1.教學模式的定義。教學模式是課程觀、課程內容、課程結構、課程方法及其評價體系等的特定組合形式,即教學模式是由一定的課程觀指導下的課程內容及其進程和安排在時間和空間方面特定的組合方法。教學模式是溝通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的中介,它既能豐富教學理論,更新教學思想和觀念;又能為教學實踐提供具有典型示范意義的教學范型,為培養(yǎng)合格人才提供直接功效。高職思政“基礎課”專題模塊的構建從課程觀的調整、課程內容的整合、課程方法的探索等方面突破了思想品德課程傳統(tǒng)灌輸的教學模式。

        2.高職思政“基礎課”專題模塊教學模式的內涵。高職思政“基礎課”專題模塊教學模式的內涵,集中體現在“模塊”和“專題”兩個方面。一方面,“模塊”實質是樹立全新的高職思政“基礎課”課程觀,思想道德修養(yǎng)課或思想品德課是學生從小上學就被灌輸的東西,怎樣使已經成年的大學生從中受益,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是強制灌輸就能解決的,如果強制灌輸可能會導致學生逆反。通過高職思政“基礎課”的教學使大學生注重自身修養(yǎng),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必須強調課程開發(fā),樹立新的課程觀。課程觀,是人們依據一定的哲學觀、教育觀以及心理學、社會學、技術學等方面認識所形成的關于課程的基本觀點和一般看法,即關于什么是最好的課程,如何處理課程領域諸多關系的看法,它是課程開發(fā)和管理的指導思想。將高職思政“基礎課”開發(fā)成最好的課程,就是使高職思政“基礎課”在傳統(tǒng)強調培養(yǎng)學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質的基礎上,擔當起培養(yǎng)訓練學生適應社會崗位所必需的關鍵能力的任務,其中的關鍵能力即學生對信息或問題的認識能力、分析能力、溝通能力、表達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雖然高職思政“基礎課”不涉及學生具體的操作技能,但能力不同于操作技能,職業(yè)能力強調在復雜的工作情境中進行分析,判斷并采取行動的能力。對于現代工作而言,將培養(yǎng)學生適應社會的關鍵能力作為高職思政“基礎課”課程目標的定位是十分重要的。構建高職思政“基礎課”模塊就是要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整合教學內容,根據培養(yǎng)學生職業(yè)能力的需要,打包教學任務。將知識的傳授、能力的訓練、素質的培養(yǎng)相結合,并融于高職思政“基礎課”的教學中。

        另一方面,“專題”主要體現在教學實施環(huán)節(jié),采納具體的方法實現“模塊”任務包的任務,結合授課學生的專業(yè)及預備職業(yè)的特點,將每個模塊具體地細化,針對學生實際和社會現實,按照問題來組織課堂教學,根據具體教學內容選用具體教學方法,如案例教學法、討論式教學法、現場教學法以及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發(fā)現式學習等符合認知規(guī)律的先進教法與學法,同時設計相應的教學活動,如討論分析。以分組方式組織學生討論,由各組代表發(fā)言,再由教師總結講解。演講。課前教師布置,學生準備稿子;或是學生針對具體問題有感而發(fā)即興演講,教師最后進行綜合評價。問題學習。可以讓學生獨立或分組提出問題,教師來回答;也可以教師提問學生回答,以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促使學生課后自學。實現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由“講授”主體變成“引導”主體,學生由被動“聽”“看”為主變成以主動“想”“說”為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端正做人做事的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社會道德及職業(yè)意識,鍛煉學生思考、學習、表達等能力。

        二、高職思政“基礎課”專題模塊的構建

        第一模塊為適應大學生活,開拓新的境界。主要涉及教材緒論部分內容,主要任務是使學生掌握正確認識與分析生活學習環(huán)境的方法,體會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與作用,培養(yǎng)學生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使學生弄清楚自己為什么上大學?大學學什么?怎樣讀大學?該模塊開設兩個專題:其一,認識大學,正視自我(2學時),主要采納的方法是學生主體講述對新的生活學習環(huán)境的感受,再由教師做總結,解答學生的疑惑,引導學生合理釋放來自環(huán)境的壓力或內心不良的情緒,給予學生安慰、激勵。通過師生互動,達到引導學生盡快轉變角色,適應大學的目的。其二,樹立新的學習觀念,塑造全新的自我(2學時),在大學如何學習的問題是大一新生的空白,到底大學生應該怎樣學習,新生的腦子里還是有疑問的,所以這個專題適合采納案例教學,尤其是學校典型的學生例子,具有較強的說服力,教師要結合每個專業(yè)的特點選擇學校的典型,以客觀發(fā)生過的事實督促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增強重塑自我的勇氣,也可以請已畢業(yè)大學生與新生做現場互動交流。

        第二模塊為人生觀教育。主要任務是引領學生科學地認識和評價人生,對自己的人生進行初步的思考和設計,使學生端正做人做事的態(tài)度,體會學習生活的技巧。該模塊設立“領悟人生真諦,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協調身心關系,學會人際交往”“樹立理想信念,創(chuàng)造人生價值”三個專題,計劃6學時。主要采取多媒體教學(觀看音像資料短片)、調查法、問題討論等方法,涉及第二章、第三章內容。

        第三模塊為愛國主義教育。教學任務在于調動學生心底的愛國情感,深刻體會何為愛國主義,激勵學生明確歷史使命,從自身出發(fā)積極實踐愛國行為。設立一個專題“繼承愛國傳統(tǒng),弘揚民族精神”(2學時)。“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在這個專題中要學生回顧歷史(如中國的)、正視現在(當今我國的建設及我國所處的國際政治經濟環(huán)境),讓“90后”的學生真正感悟中國的昨天、今天、明天。采用多媒體現代化教學手段,將一些史料和新聞資料動態(tài)地展示給學生,并以即興演講的方式讓學生談論如何做一個忠誠的愛國者。主要教學內容涉及教材第一章、第三章的明確當代大學生歷史使命的部分內容和第七章增強國家安全意識的部分內容。

        第四模塊為社會道德觀教育。該模塊主要使學生明確做人的道理。以公德、孝德、職業(yè)道德(主要放在第五模塊)為線索展開,設立“加強道德修養(yǎng)、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樹立正確的婚戀觀,培育家庭美德”“自覺遵守社會公德,樹立誠信品質”三個專題,計劃6學時。該模塊內容涉及教材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的內容。主要采納調查法、問題討論法、案例教學法。

        第五模塊為職業(yè)教育。主要使學生明確認識到高職生學習必須面向職業(yè)的特點,增強學生的就業(yè)信心,鍛煉學生求職擇業(yè)的能力。該模塊設立兩個專題:專題一為培養(yǎng)職業(yè)學習意識,增強就業(yè)信心,側重立足崗位、奉獻社會的職業(yè)理想教育和以誠信敬業(yè)為重點的職業(yè)道德教育,主要采納案例分析與問題討論等方法。專題二為掌握就業(yè)技巧,科學設計職業(yè)生涯,側重職業(yè)禮儀的教育與訓練、職業(yè)紀律和崗位規(guī)范教育、勞動法、合同法和創(chuàng)業(yè)教育,主要采用情境教學法、調查分析等方法。兩個專題計劃6學時,主要涉及教材第六章的內容。

        第六模塊為法制觀教育。主要任務是使學生了解我國的法律制度,增加學生的法律常識,鍛煉學生的法律思維,培育學生的法治精神。設立“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學習實體法律制度,保護公民權益”“學習程序法律制度,學會科學維權”等三個專題,計劃6學時,具體采納模擬法庭、案例教學、課下閱讀等方法。

        三、高職思政“基礎課”專題模塊教學模式實施中的幾點注意

        1.教材問題。我國高校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課使用的是全國統(tǒng)編教材,沒有成熟的適合高職院校的模塊化教材及教參,進行“模塊”抽象時必須嚴格尊重教材,需要教師本著理論聯系實際、科學可行的原則編寫教學內容,結合社會現實、學生實際組織模塊教學。

        2.教學設施。專題模塊教學模式更多體現學做合一的理念,需要模擬或真實的教學情境,這對教學設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高職院校,解決這一問題,我們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可以嘗試將高職思政“基礎課”教學與學生實習車間的課程實習、崗位實習相結合,實現高職思政“基礎課”理實一體化教學。雖然高職院校有這個嘗試的可能性,但實施起來還是有較大的困難。另外,也可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組織學生進行愛國教育基地參觀學習等。

        第4篇:道德法律人生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 網絡社會是一個與現實社會生活系統(tǒng)有較大差異和區(qū)別的網絡空間系統(tǒng),其開放性、無約束性及信息的隱蔽性往往導致學生道德失范。因此,技工院校德育工作要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自護、自辨能力,教會學生保護自己的身心健康,引導其樹立正確的網絡道德觀念,把網絡作為知識的來源和學習的手段。

        一、網絡社會及其道德特點

        1、網絡社會

        自1946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研制出第一臺計算機,它便以日新月異的速度改變、影響著人類的生活。網絡社會是建立在高速的信息電子網基礎上的“虛擬社會”。網絡社會與傳統(tǒng)的以地理區(qū)域或意識形態(tài)為特征而劃分的社會形態(tài)有明顯的差異。 直觀地看,網絡空間展現的純粹是數字信息之間的關系,實質上,其背后存在的是被數字信息所遮蔽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2、網絡社會的道德特點

        社會道德,是一定社會經濟基礎和社會生活的反映,是在一定的人類交往活動中形成并隨著生產生活方式的變化而變化的。 “網絡社會”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生活,正是它的特殊性決定了“網絡社會”生活中的道德具有不同于現實社會生活中的道德的新的特點與發(fā)展趨勢。網絡化的道德交往是虛擬空間的反映,超越了物理空間的限制,道德關系不僅僅是熟人之間的善惡評價關系,大量陌生的、不同階級、不同民族、不同地區(qū)、不同語言的人,在網絡中發(fā)生著直接或間接的關系,對同一性質的行為,其道德評價標準不盡相同、所以網絡社會道德標準的具有不確定性。網絡道德實質上就是網絡主體在網絡活動中應具備的道德規(guī)范。其具有以下特點:

        (1)自主性

        自主性即在網絡環(huán)境下,人們的行為是一種無人監(jiān)督和無需顧及輿論的自主行為,內心信念決定了行為方式,而這種內心信念包含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即與現實社會的道德相比,“網絡社會”的道德呈現出一種更少依賴性、更多自主性的特點與趨勢。因特網本來是人們基于一定的利益與需要(資源共享、互惠合作等)自覺自愿地互聯而形成的,在這里,每一個人都既是參與者,又是組織者;或者說既是演員,又是導演。也正因為網絡是人們自主自愿建立起來的,人們必須自己確定自己干什么、怎么干,自覺地做網絡的主人。

        (2)自律性

        自律就是“慎獨”,指人在獨處時謹慎不茍。也就是說,一個人在網上,在沒有任何人監(jiān)督的情況下,仍能自覺遵守道德規(guī)范,正確分辨是非,抵制不良信息。 自律性則是由于網絡虛擬世界中的人都是一種符號,不像現實社會生活中具有一定的標識和身份,網上的任何行為需要靠自身道德來進行約束,共同維系一個健康有序的網絡世界;網絡道德的特點,決定了自律原則是網絡道德的核心,只有加強自律意識方面的教育才能樹立良好的網絡道德風尚。

        (3)開放性

        開放性則體現為網絡面向不同宗教信仰、價值觀念、風俗習慣和生活方式的人,落后與先進的道德意識并存。網絡社會是離散結構,沒有中心和界限,不受任何組織機構控制。網絡化交往的主客體處于“無標識狀態(tài)”和虛擬狀態(tài)下,可以隱藏姓名、身份、年齡、性別等,因而信用度、可靠性無從談起,更無組織機構加強控制,交往形式以字符為介,是間接的、虛擬的、符號化的,人們更多的是按照自己在現實社會中的人生體驗來約束自己或不約束自己。

        (4)多元性

        多元性是由于網絡社會中的道德因沖突與融合的頻繁發(fā)生,而必然顯示出多元化、分層次性。多元性是與其開放性相統(tǒng)一的。與傳統(tǒng)社會的道德相比,“網絡社會”呈現出一種多元化、多層次化的特點與趨勢。現實社會的道德是單一的、一元的。然而在“網絡社會”中,既存在關涉社會每一個成員的切身利益和“網絡社會”的正常秩序、屬于“網絡社會”共同性的主導道德規(guī)范,如不應該制作和傳送不健康的信息、不該利用電子郵件作商業(yè)廣告、禁止非法闖人加密系統(tǒng)等。

        二、技工院校學生網絡道德現狀

        1、部分技工院校學生的網絡道德意識模糊

        經調查, 6.8%的技工院校學生認為,網絡社會是自由不負責任的;19.5%的學生認為網絡社會是虛擬的; 55%的技工學生對電腦“黑客”很佩服崇尚;20%技工學生因好奇進人一些不良網站;36%學生對語音聊天室、論壇、貼吧罵人現象持無所謂的態(tài)度;55. 24%的技工院校學生使用過不文明的語言或符號縮寫,11.9%的技工院校學生因控制力差經常包宿上網而嚴重影響學習。這些數據說明部分技工院校學生對網絡社會、網絡道德的認識是模糊的,甚至是不正確的。

        2、部分技工院校學生對網絡道德規(guī)范不了解

        網絡道德規(guī)范是人們網絡生活應遵守的公共準則,也是人們正當網絡行為的指南,而調查中我們發(fā)現高達83. 33%技工院校學生表示不了解網絡法規(guī);62. 38%技工院校學生表示不了解網絡道德要求,那么技工院校學生在網絡生活中就會無所適從,就會出現不當的網絡行為甚至是違反法律、道德規(guī)范的行為。

        從調查結果來看,技工院校學生對網絡社會道德的認識基本是正確的,56%技工院校學生認為與傳統(tǒng)的道德規(guī)范與法律規(guī)范相比,目前網絡社會的道德規(guī)范與法律規(guī)范是不健全的,尚待完善,20%技工院校學生認為網絡社會與現實社會是不同的,需要發(fā)展其自身的道德規(guī)范。

        三、加強技工院校學生網絡道德教育措施

        人類社會道德規(guī)范在歷史運動中有一個量的積累過程,并在適用范圍在總體上趨于提高和擴大。網絡發(fā)展同樣也需要教養(yǎng),網絡行為也需要和其他社會行為一樣有一定的道德規(guī)范和原則。互聯網就象一把雙刃劍,既豐富了青年學生的文化生活,傳播了大量的信息,極大地拓展了他們的視野范圍和思維空間,同時它又無情地給使用者帶來負面的影響。如何將網絡文化與思想道德建設有機地結合, 必須立足于互聯網這一思想政治工作的陣地,按照統(tǒng)一思想,提高認識,務求實效的思路,制定和執(zhí)行切實可行的政策與措施。

        (一)豐富技工院校德育內容,引導技工院校學生正確認識

        1、明晰學生網絡道德認識

        很多學生出現這樣那樣的網絡道德問題并非有意為之,而是由于對網絡道德的模糊認識造成的。而網絡道德教育恰好可以澄清學生對網絡道德的模糊認識。引導學生趨利避害,在豐富的信息中善于分辨、善于“批判的吸收”。

        2、引導學生趨利避害

        網絡世界既豐富多彩又良莠不齊,既有鮮花也有毒草。網絡道德教育的價值就在于 “網絡社會”的誕生和發(fā)展引導著人們以更快的速度進入信息社會。應該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訓練他們的網上思維能力,教會他們面對紛繁復雜的信息時,先要明確自己的學習要求和知識結構;明確自己要學什么,應該怎樣學。然后在學習資源中選擇有利于充實自己、促進自我發(fā)展的信息知識并以此來提高自身的認知能力和活動水平。 轉貼于

        3、應加強校園網絡信息資源的開發(fā)。

        目前,不少校園網絡信息內容太少,信息更新慢,專業(yè)及科研方面的信息缺乏。針對這些,應建立一個較完善的FTP站點,多安裝一些最新的軟件以供學生下載和學習;定期推薦一批好的網址,指導學生正確上網;可在校園網中多設一些權威性的專業(yè)學術站點的鏡像,設立一些有實在內容的專業(yè)學術主頁。再次,應加對學生的上網引導與教育,組織有關專家,開設一些上網引導課,讓大學生懂得在互聯網這個知識寶庫中如何挖掘寶藏。最后,還應開展一些有意義的旨在提高學生網絡素質的活動。比如可以開展學生電腦網絡大賽、“網絡創(chuàng)意大賽”等,加深學生們對網絡的理解,從而將網絡文化與校園文化緊密結合,充分激發(fā)同學們的上進心和創(chuàng)造性,走積極、健康的網絡之路。

        (二)加強網絡道德規(guī)范的宣傳學習

        網絡法律規(guī)范、道德規(guī)范不明確是技工院校學生無法正確判斷和踐行網絡道德規(guī)范行為的最直接原因。可以借鑒學習美國計算機倫理協會制定的《十戒》、其具體內容是:(1)你不應用計算機去傷害別人;(2)你不應干擾別人的計算機工作;(3)你不應窺探別人的文件;(4)你不應用計算機進行偷竊;(5)你不應用計算機作偽證;(6)你不應使用或拷貝沒有付錢的軟件;(7)你不應未經允許而使用別人的計算機資源;(8)你不應盜用別人的智力成果;(9)你應該考慮你所編的程序的社會后果;(10)你應該以深思熟慮和慎重的方式來使用計算機等條例來宣傳。我國制定出的《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還可根據技工院校學生中的主要網絡道德問題,編寫小冊子,目的就是使技工院校學生了解網絡道德的基本要求,從而自覺遵守網絡道德,在網絡活動中自覺踐行道德原則。

        (三)加強網絡道德教育,重視網絡教育資源的建設和管理。

        網絡道德意識培養(yǎng)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是一個全社會共同努力的綜合系統(tǒng)工程,技工院校應通過一切途徑,如課堂教學、輿論宣傳引導、校園網絡文化陣地建設、校園網絡管理等等,創(chuàng)設一個全過程、全方位的網絡道德意識引導的大環(huán)境,提升一技工院校學生的網絡道德認識,提高他們對網絡行為的是非、善惡的判斷與評價能力;豐富技工院校學生的網絡道德情感,深化“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理念;增強技工院校學生的網絡道德意志,自覺調節(jié)和控制自己的網絡行為,努力做到網絡生活中“慎獨”。從而,強化技工院校學生上網的尊重意識、誠實意識、政治意識、責任意識、自律意識,提升其網絡生活的思想道德境界。

        建立一批由專門的教育機構和學校管理的、適合特定群體的權威教育網站;建立專門的教育搜索引擎。在進行教育資源庫建設時,運用符合認知規(guī)律的教學資源的呈現方式,清晰的導航系統(tǒng),強大的搜索引擎,排除無效信息的干擾應該是幫助學習者快捷獲取信息的必要措施。同時學校也要進一步加強和規(guī)范因特網教育信息及網站的管理,可以在教育網站的入口處設置相應的服務器或防火墻,對網絡信息進行凈化處理,消減不良信息的負面影響。

        (四)自律與他律相結合,增強網絡道德規(guī)范的約束力

        網絡道德規(guī)范的約束力來自于自律和他律,自律是個體內化了的道德法則,是對自己思想行為的方向和方式進行自我的規(guī)范、自我的約束、自我的調節(jié)。自律是網絡道德規(guī)范約束力的根本,他律則是通過加強校園網絡的管理,對不健康的網絡內容加強技術上的監(jiān)控,減少網絡的負面影響,建好校內計算機房和電子閱覽室,建立文明上網公約等,自律與他律的結合,有效地約束技工院校學生的網絡行為。

        網絡已深入我們的學習、生活和工作當中,關鍵在于如何使用好這一工具。在網絡立法尚不完善、網絡技術有待提高的今天,網絡道德教育可以增強技校生對全球網絡文化的識別能力、自律抗誘能力,使他們從內在自覺的履行網絡規(guī)范,培養(yǎng)出自覺的網絡意識、道德意志和道德責任,建立一種自我保護、自律自求的機制。網絡道德教育是在新的歷史時期出現的新的道德教育形式,我們只有增強做好這項工作的緊迫感、端正態(tài)度,提高在網絡環(huán)境下道德教育的能力,才能迅速扭轉網絡道德教育的不利局面,推動整個技工學校的德育建設向著更高更好的目標發(fā)展。

        參考文獻

        第5篇:道德法律人生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20世紀20 30年代由平教會所發(fā)起的平民教育運動,其核心是在鄉(xiāng)村推行“四大教育”,雖然由于歷史的局限,在當時取得的成果有限,但以晏陽初、陶行知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志士仁人在這場運動中所體現的愛國精神和在農村所做出的一些有益探索,對當今的新農村建設是有著巨大的啟發(fā)作用的。

        一、平教會的平民教育運動

        平教會的平民教育運動,是一場以民為本,以“除文盲,做新民”為宗旨,以“改造農村,改造中國”為目的,對廣大平民進行教育的運動。以晏陽初、陶行知等為代表的一大批教育家在社會調查的基礎上,決定在農村中推行“四大教育”以解決農村中存在的“愚、窮、弱、私”問題。

        1.以民為本,辦平民的教育,辦人民大眾的教育

        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曾在《平民教育宗旨目的和最后的使命》上說:“今日我國問題,這樣的復雜,非從根本上求一個解決法,只顧頭疼醫(yī)頭,腳疼醫(yī)腳。,終久是治絲愈紊,剪不斷,理還亂的狀態(tài)……因為社會的各種問題,不自發(fā)生,自‘人’而生。發(fā)生問題的是人,解決問題的也是‘人’,故遇著問題有不能解決的時候,其障礙不在問題的自身,而在惹出此問題的人。所以我中華四萬萬民眾共有的各種問題,欲求根本上解決的方法,還非從四萬萬民眾身上去求不可。”由此可見,平教會認識到了問題的主體—人。進而他們充分認識到了每一個國民尤其是受過相當的教育、有知識的國民在一個國家的重要作用。在《平民教育促進會宣言》中,“古人說:‘民為邦本’。一個共和國的基礎鞏固不鞏固,全看國民有知識沒有。國民如果受過相當的教育,能夠和衷共濟,努力為國家負責,國基一定鞏固。如果國民全未受過教育,空空掛了一塊民國的招牌,是不中用的。他認為平民教育是培養(yǎng)國民元氣,改進國民生活,鞏固國家的基礎的教育。

        在平教會的“四大教育”、“三大方式”中,其核心也在于“造人”,以民為本。其所提倡的“四大教育”中,為解決農民“愚”的問題,他們把“文藝教育”擺在第一位,而不是把解決農民“窮”的“生計教育”問題擺到第一位。認為要解決農民、農村的這些問題,根本的還是要用教育來提高農民的素質,以文藝教育為基礎,培養(yǎng)他們的知識力;以生計教育為心,培養(yǎng)他們的生產力。當然,由于歷史的局限,他們沒有認識到當時社會的真正病根所在,而將由病根所造成的“愚、窮、弱、私”作為當時社會的病源。因而平教會的平民教育運動實為一種改良運動,但他們在運動中所體現的為民干實事、為民辦教育的精神,充分體現了以民為本的科學思想。

        從他們所辦教育的受教育對象來看,這種教育是服務于中國絕大多數人的,服務于廣大平民的,服務于廣大民眾的。晏陽初認為“現在的中國害了三種病。即瞎、聾、啞。造成這三種病的責任完全在教育界,希望同仁們積極地推行平民教育,讓每一個平民都受到教育。他說:“既稱為同胞,則當視平民如兄弟,他們不識字,我們要引以為可恥。有一未受教育者,即教育者的責任,否則不堪設想。中國有三萬萬二千萬人不算得是國民。美國一萬萬人,人人都是國民。所以平民教育我們當義不容辭。”

        所以說,平教會的平民教育運動,關注的是中國絕大多數的農民,其中蘊含著“以民為本”的思想;其所倡導的平民教育,使每一個國民都能受到教育,包含著教育機會均等的思想,目的是“除文盲,做新民”和“改造農村,改造中國”,讓全體國民的素質都得到提高,至今都有著積極而深遠的意義。

        2.推行與農民現實生活相聯系的“四大教育”

        平教會通過調查研究發(fā)現,當時中國的生死問題,是“民族衰老,民族墮落,民族渙散,根本是‘人’的問題”。“農村運動,就是對著這個問題應運而生的。他對于民族的衰老,要培養(yǎng)他的新生命;對于民族的墮落,要振拔他的新人格;對于民族的渙散,要促成他的新團結新組織。所以說中國的農村運動,擔負著‘民族再造’的使命。”

        要實現“民族再造”的使命,在平教會看來,最有效力的方法,就是教育。但這種教育既不同于以往的中國式育,也不同于從外國引進的舶來教育。這種教育就是平民教育,是一種與農民現實生活相聯系的教育,是一種全面的、完整的教育。他們既注重傳授給農民文化知識,也教給他們實際的生產技能,還對他們進行人文教育,陶冶其精神。他們深人河北定縣農村做實驗,通過社會調查,結合他們的經驗,確認中國農民的四大病害就是“愚、窮、弱、私”,以整個農村生活為對象,把文藝、衛(wèi)生、公民和生計四種教育聯鎖扣合起來,成為整個的農村建設,這也就是他們在農村所推行的“四大教育”。具體來說,就是以文藝教育救愚,以生計教育救窮,以衛(wèi)生教育救弱,以公民教育救私。用來發(fā)展和培養(yǎng)農民的“四力”:知識力、生產力、健康力和團結力。

        二、平教會的平民教育運動對新農村建設的啟示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決議》中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偉大工作任務。如今,正值新農村建設在全國開展得轟轟烈烈的時候,合理借鑒平教會在當時所探索出來的有益成果,并對其加以總結和發(fā)展,將對新農村建設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

        1.新農村建設要以農民的發(fā)展為根本。現代化的農業(yè)生產的發(fā)展,需要高素質的農民;環(huán)境衛(wèi)生的改造,需要高素質的農民;道德法制意識的增強,也有賴于高素質的農民。而農民素質尤其是文化素質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必須依賴于教育,正如當時平教會在平民教育運動中推行的“文藝教育”救“愚”一樣。當時他們的具體做法“從文字及藝術教育人手,使人民認識基本文字,得到求知識的工具,以為接受一切建設事務的準備”,這對我們現今的新農村建設是有很大的啟發(fā)借鑒作用的。目前提高廣大農村勞動者的綜合素質尤其是科學文化素質已迫在眉睫。但農村農民并不是都留守在農村從事農業(yè)生產,他們中有許多在外地從事非農產業(yè)。為了新農村的建設,我們需要從多個方面開展各種形式的教育,尤其要將農村職業(yè)教育、基礎教育和成人教育這“三教”緊密結合起來,加強“三教統(tǒng)籌”,共同完成對農村勞動者的培養(yǎng)培訓工作,確實提高農民的素質。

        2.新農村建設要以“科教興農”為指導思想,注重農科教相結合,發(fā)展農業(yè)生產,壯大農村的經濟實力。平教會在平民教育運動中推行的“生計教育”,就是從農業(yè)生產、農村經濟、農村工作各方面著手,以達到農村建設的目標。尤其在農業(yè)生產方面,注意到選種、園藝、畜牧各部分工作,應用農業(yè)科學,提高生產,使農民在農事方面,能接受最低程度的農業(yè)科學;在農村經濟方面,利用合作方式教育農民,組織合作社、自助社等方式;在農村工作方面,除改良農民手工業(yè)外,還提倡其他副業(yè)。這種做法對當今的新農村建設也是頗有啟發(fā)意義的。發(fā)展才是硬道理。加快經濟建設的步伐,不斷壯大農村經濟實力,新農村才有堅實的物質基礎。在農業(yè)的發(fā)展上,要以科教興農為指導思想、以農業(yè)科技成果為動力,農科教緊密結合來促進農業(yè)生產的發(fā)展,加大科技成果在農業(yè)上的推廣力度,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率,提高農產品的生產率;在土地的使用權上,上世紀80年代之后賦予農民土地經營權的改革,釋放出了農民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再加上農業(yè)技術的進步,使大量農民擺脫了絕對貧困。因此,新農村建設,不能無視法律,強制農民恢復“集體經濟”,搞一刀切,引發(fā)不穩(wěn)定因素。當然,對農民自愿組織起來的合作性組織,要積極保護。在農村經濟的增長點上,按平教會的做法,就是不僅要重視農業(yè)生產,還要發(fā)展農民手工業(yè)和副業(yè)。今天,由于農村的現實情況是人多地少,產生了大量的剩余勞動力,為了讓這些剩余勞動力順利地轉移到其他行業(yè)就業(yè),我們在發(fā)展農村第一產業(yè)的同時,也要在農村大力發(fā)展第二產業(yè)和第三產業(yè),以不斷壯大新農村的經濟實力。

        第6篇:道德法律人生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未成年人偏差行為的加劇凸現了學校德育的不足,即對未成年人心理問題認識不足;針對性差、主體性不強;目標設置和實現中的片面性。加強學校德育的人本理念,提高教育者心理疏導能力;設置貼近未成年人日常生活的學校德育內容;堅持德育對未成年人的“價值引導”,最終形成其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是學校德育防范和矯治未成年人偏差行為有效措施。

        學校是未成年人步入社會的中間地帶,當前我國的學校德育由于教育觀念等的系列偏差,導致某些未成年人道德觀念淡漠,道德水準下降,屢有偏差行為,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因此,對未成年人偏差行為進行分析,審慎思考學校德育的不足,加強學校德育以防范和矯治未成年人偏差行為,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未成年人偏差行為,通常指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違道德規(guī)范、紀律規(guī)范和非刑事法律規(guī)范,具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但還不構成犯罪或不作為犯罪處理的行為。主要可表現為(注:此種分類主要參照了吳鐸主編的《社會學》(高等教育出版社)中按社會規(guī)范的類型對越軌行為的劃分方法。):其一,違俗行為,即與人們普遍認為“應該如此”的原則或理念不一致的行為,如離家出走、未婚先孕。其二,違德行為,即違道德規(guī)范的行為,如奢侈浪費、自私自利。其三,違紀行為,即違反特定場合的特定管理規(guī)范的行為,如考試作弊、曠課逃學。其四,違法行為,即違反國家法律條文并對他人和社會造成某種程度危害,但尚未構成犯罪的行為,如索財、攜帶刀具。其五,心理性偏差行為,即由于個體自身某些特殊的精神問題或心理因素引起的違規(guī)范的行為,如暴露癖、乖僻殘忍。其六,自毀行為,即違規(guī)范并對自身造成傷害的行為,如酗酒、自殺。

        未成年人走向犯罪的深淵不是偶然的,而是由未成年人先前一系列的偏差行為逐步積累惡化而成的,其基本路徑為:沾染惡習——偏差行為——犯罪。未成年人的偏差行為和犯罪行為的發(fā)生具有直接的因果關系,而且往往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前兆。社會個體與現存社會規(guī)范發(fā)生的磨擦和沖突有一個發(fā)展過程,從小到大,逐漸加劇,積累到一定程度就導致犯罪行為發(fā)生,未成年人犯罪也是如此。要解決未成年犯罪問題,首先要預防未成年人出現偏差行為,切斷他們通向犯罪的這一途徑。

        2003年北師大發(fā)展心理研究所的“中小學生心理素質建構與培養(yǎng)研究”課題表明,全國初中2.9%的學生有嚴重的心理性偏差行為,14.2%的學生有較明顯的心理性偏差行為。在校未成年人行為偏差問題日益凸顯了學校德育的缺失。

        第一,學校德育對未成年人偏差行為的認識存在誤區(qū),往往把“行為偏差”等同于“品德惡劣”,忽視了偏差行為背后的心理因素。未成年人的道德觀念還在形成之中,還缺乏較強的自制能力,其一般性偏差行為大都是由心理問題引發(fā)的。他們或是由于家庭的殘缺不全,容易形成孤僻自卑、行為怪異、自我封閉等的精神缺陷和心理障礙,導致偏差行為多發(fā),或是由于對新環(huán)境不適應,學習成績差,缺乏與老師和同學間良好的溝通,形成對人際交往的焦慮、自閉甚至暴力反抗。學校德育往往關注教育目標向學生個體思想品質和規(guī)范行為的有效轉化結果,而忽視了學生道德內化和行為外化需要經過復雜的心理過程,這些心理過程是德育的必備支撐。將未成年人行為偏差簡單地認定為“品德低下”,給其貼上不良少年的標簽,不但無益于未成年人長期積聚的心理問題的解決,還容易加劇其偏差行為程度,甚至產生嚴重的危害他人和社會的犯罪行為。當前學校德育中,一些教育者不能科學認識未成年人偏差行為產生的心理原因,對其或是忽視,或是不能給予充分的接納和理解,更談不上給予合理的教育和幫助。教育者簡單粗暴的排斥和過激教育行為,不僅無法獲得未成年人的心理認同,更可能加重他們的心理問題。在某種程度上,教育者成為了未成年人偏差行為的制造者和推動者。

        第二,學校德育針對性差、主體性不強,無法有效預防和矯正未成年人偏差行為。傳統(tǒng)德育通常是以社會為本,只將受教育者視為被教育客體。傳統(tǒng)德育的方向和內容不是根據未成年人的實際狀況和需求,而主要是根據上級的精神,這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學校德育很少關注教育對象的內在需要和內心的價值沖突,只強調受教育者對道德義務和責任的認同,忽視他們的道德生活和主體地位,容易造就出陽奉陰違的偽君子或什么都不信的道德虛無主義者。同時,以灌輸為主要形式的道德教育也難以引起未成年人的共鳴,最終導致未成年人厭煩和自動遠離道德教育。然而,任何手段也無法割斷未成年人和現代社會種種不良因素之間的聯系,面對多元化的社會,單純的道德灌輸,導致未成年人價值選擇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缺失,使學校德育對于未成年人偏差行為的疏導作用大為降低。

        第三,學校德育目標存在片面性,實現過程中只注重行為管理,忽視人格培養(yǎng),無法達到有效減少未成年人偏差行為和“育人”的目的。人是德育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點,德育要引導學生成為規(guī)范的社會人,還要具有高尚的心靈、美好的情感、健全的人格。但是,

        長期以來由于學校德育和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混在一起,使我們傾向于以政治教育標準來衡量德育的成績,用思想政治教育目標代替了思想道德教育目標。在升學或者就業(yè)壓力之下,學校德育經常以德育課分數衡量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水平,無暇顧及未成年人道德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缺乏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科學的評價標準。在實踐中,學校德育工作的重心往往放在規(guī)范學生行為和校紀校規(guī)的教育上,在管理上層層把關,把學生置于形式主義的管理網中,對照相應的《守則》《規(guī)范》,給學生的道德行為貼上量化的標準,把培養(yǎng)出嚴格遵守規(guī)范的“乖學生”當作了教育的最終目的。至于如何結合未成年人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guī)律,培養(yǎng)其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則很少關注。只滿足于抓外部行為管理,忽視人本的道德內化的做法,使德育成了單向的行為訓練和單純的行為管理,使未成年人往往為了獲得某些好處而做出符合“規(guī)則”的行為,甚至形成急功近利、口是心非的人格缺陷,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心理和行為能力的形成。

        那么,怎樣提高學校德育的有效性,實現對未成年人偏差行為的預防和矯治呢?

        第一,加強學校德育的人本理念,提高教育者綜合素質,尤其是心理疏導能力。教育者是教育過程的主導因素,其綜合素質和教育理念直接影響著教育的內容、方式和效果。政治思想過硬、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深厚、專業(yè)知識扎實是對教育者的基本要求。要適應社會發(fā)展的新需要,還必須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理念。今天的未成年人具有強烈的個體意識和個性差異,要研究他們的特性,激發(fā)其潛能,引導其順利實現社會化,成為具有基本道德素養(yǎng)的社會人,教育者就必須關注未成年人的道德需要,依據他們智力和性格的差異,采用不同的德育內容和方法。同時,面對頻發(fā)的導致偏差行為的心理問題,現代社會賦予了教育者新的角色——未成年人的“心理保健醫(yī)生”,這就要求教育者不斷健全自身素質,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識。除了學習相關的心理知識與技能,教育者還要特別關注未成年人成長中的心理需求,學會洞悉其偏差行為背后的心理動因,并根據未成年人的個體差異,運用溝通、聆聽等心理輔導技巧疏導他們的情緒,解決他們的心理問題。心理的健康程度直接制約著未成年人能夠達到的道德水平,以及未成年人偏差行為發(fā)生的幾率。而目前的學校德育中忽視了關于個人成長的教育,德育過程中缺失了對受教育者心理活動的關注,這造成了學校德育工作的許多盲點和誤區(qū),更迫切呼喚以人為本的各種心理健康教育對學校德育體系的充實。

        第二,貼近未成年人日常生活,豐富學校德育內容,推動道德教育的生活化。德育內容是德育活動所要傳授的價值與規(guī)范。根據日常生活中的現實問題設置德育內容,容易引起未成年人的共鳴,有利于增強德育的實效性。其一,大力開展生命道德教育。“生命化教育是在生命的視野中,對教育本質的一種重新理解和界定。生命教育主要是教人認識生命、保護生命、珍愛生命、欣賞生命,探索生命的意義,實現生命價值的活動。”〔1〕通過生命教育,可以樹立未成年人珍惜和尊重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態(tài)度,減少和避免自殺和虐待他人等偏差行為,幫助其正確地對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危機,在人格上獲得全面發(fā)展。其二,加強未成年人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心理學研究發(fā)現,8-14歲是培養(yǎng)道德行為習慣的最佳期。對于這個時期的未成年人,從培養(yǎng)行為習慣開始進行道德教育,不失為一條科學的途徑。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能使品德從內心出發(fā),不走彎路而達到高境界。因此,是否能夠在生活中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習慣成為衡量德育效果的真正標準。其三,注重未成年人個性發(fā)展的教育。學校教育要尊重未成年人的個性和差異性,不用教條的統(tǒng)一目標評價他們,針對每個人的優(yōu)勢和弱勢,為他們提供多元發(fā)展途徑,讓他們真實感到個人存在的價值,從而增加對自我和社會的認同,減少偏差行為的發(fā)生。

        第三,堅持學校德育對未成年人的“價值引導”,引導其形成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從實踐上看,近幾年我國的學校德育進行了改革,但傳統(tǒng)灌輸式道德教育方式的影響卻根深蒂固,加之未成年人缺少自主的道德判斷和獨立做出道德選擇的能力,如果教育者只鼓勵其自由選擇而不加以正面的積極引導,無異于放任自流,只能造成未成年人是非、善惡、美丑界限的模糊,最終陷于道德困境。面對日益復雜多變的學校德育環(huán)境,學校德育在尊重未成年人自主意識的前提下,采用多種具體方法提供道德的“價值引導”,成為一種必然選擇。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說到:“只有能夠激發(fā)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2〕,促進學生的自我教育,就要關注學生的生活世界,把激發(fā)學生的道德需要作為起點,不斷提升學生的道德層次,放手讓學生在生活中進行探索式學習。此外,還要建立良好的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往關系,提供良好的自我教育氛圍。實現了自我教育才會有內心永恒的道德法則,未成年階段是培養(yǎng)人的自我教育能力和個性得以全面發(fā)展的黃金時代。教育者應把操作性強的合理的德育考核放在首位,喚起未成年人的自主意識,促進他們的自我教育,變“他律”為“自律”,有效切斷偏差行為乃至犯罪行為產生的途徑。

        [參考文獻]

        第7篇:道德法律人生論文范文

        (一)大學生的誠信觀念較為薄弱

        伴隨著市場經濟利益最大化的盛行,誠信缺失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大學生誠信觀念意識薄弱,容易受外來因素影響,目前,國家助學貸款不還、考試舞弊、學術方面的不誠信、以及欺騙老師家長的現象時有發(fā)生。例如,有的學生利用虛假的材料到生源地去助學貸款,更有甚者,部分貸款的學生畢業(yè)以后,缺乏正確的誠信觀念和意識,不能按時還款。

        (二)大學生誠信教育機制不完善

        誠信觀念的形成、誠信美德的培育以及誠信行為的養(yǎng)成,都是以誠信教育為前提的。誠信教育是系統(tǒng)工程,涉及教育者、受教育者、環(huán)境、方法等多要素。這些要素相互促進相互影響。從社會角度上講,誠信可以看成是一個包含國家誠信、企業(yè)誠信、家庭誠信、個人誠信等要素的系統(tǒng)。目前,這些要素中的很多環(huán)節(jié)都存在需要進一步完善的地方。目前,大學生誠信教育,主要注重實踐,而沒有從誠信觀念和誠信思想上培養(yǎng)。

        (三)家庭和學校誠信教育缺位

        應試教育的實行,讓更多的家庭只注重孩子的智育發(fā)展,而忽視了德育的發(fā)展,認為只要成績好,其他的都是可以忽略的。甚至有一些家長,自己本身就沒有起到很好的榜樣作用,做了一些有違道德誠信的事情,為了一些利益,而失去了誠信美德。孩子的模仿性強,家長的不良行為,從小就影響到他們,這些不良思想很可能會危害到孩子的一生。學校方面,目前小學、初高中階段,學校追求升學率,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學生的考試成績上面,而忽視了思想品德教育。在有些小學,雖然開設了思想品德課程,但是部分這樣的思想品德課程被占用,用于上其他語文數學課程。大學的教育以高就業(yè)率為目標,更多的傾向于專業(yè)性和實用性,而在教育大學生“誠實守信”、“為人處世”等方面缺乏教育。

        (四)當代社會負面影響

        伴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人們更多的追逐利益的最大化。在這個信息時代,各種信息充斥著每個角落。學生的心智不夠成熟,明辨是非能力還處在一個發(fā)展階段,這些信息如果得不到正確的辨別,一些違背道德法律的思想就會從負面影響學生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影響他們的價值行為。這時候,學生的誠信觀念意識受到沖擊,誠信意識容易被失信代替,違約現象也容易出現。因此,學校要喚起大學生修身立誠的自覺意識,使大學生樹立講求誠信為關榮、以欺詐虛偽為恥辱的堅定信念,使大學生成為對自身、對他人都誠實守信的公民。

        二、期望理論對大學生誠信教育的應用

        期望從字面上去理解就是“對人或事物的未來有所等待和希望”。弗魯姆的“期望價值”理論可以簡化為以下公式:激勵力量=效價×期望值。其中,效價是指對自己對所要實現的目標價值估計,期望值是指對預期目標實現的可能性大小估計。要激勵高校大學生誠實守信,就必須讓大學生建立以下意識。

        (一)效價:做一個誠信之人對滿足個人需要的價值

        正如孔子所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做一個誠信之人對滿足個人需要的價值就在于,它是一個人為人處事的基本品德,是一個人立身處事基本準則;它是正確地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和人與自然之間各種關系的原則,是一個社會賴以生存和延續(xù)的公共準則。就個人而言,誠信的價值就在于,它是自我修養(yǎng)和追求的一種精神境界,是我們每一個人為人處事的基本品德,是一個人立身處世必不可少的基本準則。“人無忠信,不可立于世”,如果一個人沒有誠信,就很難與他人進行正常的溝通和交往,很難在社會上立足。因為不講誠信的人,人們也不會對他講誠信,自然他也就不會得到他人的認可,在他的人生道路中提升能力和發(fā)展事業(yè)的機會也就會很少或者甚至沒有,所以他的人生也只能是碌碌無為。而與此相反,如果一個人講誠信,時時事事信守諾言,人們會更加信任他,他也就必會獲得更多提升能力和發(fā)展事業(yè)的機會。

        (二)期望值:只要誠實守信就能保持良好的誠信記錄

        期望值,是人們達到預期目標的主觀概率。人們總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自己的預期目標,在目標還沒有實現之前,這就表現成一種期望。期望值越高,人們認為自己更有可能達到預期目標,期望值越高,實現目標的動機也卻強,所以人們也更愿意采取行動。反之,期望值越低,人們認為自己很難達到預期目標,所以就很難采取行動。

        三、運用期望理論發(fā)展誠信教育有效途徑

        為了加強誠信道德建設,使大學生樹立比較正確的、自覺地、全面的誠信意識和誠信觀念。應用美國心理學家弗魯姆的“期望理論”,調動其主動性積極性,提高期望的效果,激發(fā)學生進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使大學生認識到誠信是立身之本、道德基石以及實現自我價值的保障。

        (一)正確理解效價,選取合適的期望目標體系

        效價是指自己對所要實現的目標價值估計。“人無忠信,不可立于世”,如果一個人沒有誠信,就很難與他人進行正常的溝通和交往,很難在社會上立足。長期以來,學校采取了很多措施來加強誠信教育,但是失信行為還是不斷出現,如:考試作弊、助學貸款違約、論文抄襲等。誠信評價體系的逐漸完善,約束著人們自覺誠信行為,讓人們意識的誠實守信和誠信行為的價值越來越大。大學生誠信檔案是誠信評價體系之一,也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大學生誠信檔案是一種有形的記錄,以一種契約的形式約束著大學生的行為。誠信檔案客觀地記載了大學生在校期間的誠信狀況與成長軌跡。誠信檔案是大學生進入社會的通行證,是他們另一張“身份證”,其約束著大學生的行為,使大學生注意自己言行,關注自己誠信形象,不會為一點小利而迷失自己。大學生誠信檔案又是一種無形的約束,其具有巨大的約束力,時刻提醒學生增強信用意識,遠離失信行為,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樹立誠實守信觀念。建立誠信檔案,是道德教育建設與學生管理有效的結合起來。公開誠信內容,對誠信者進行獎勵,對失信者進行監(jiān)督和懲罰,讓誠信行為和習慣慢慢養(yǎng)成。每年對誠信指數進行評價,并把誠信結果作為學生評先評優(yōu)、入黨求職就業(yè)、保送攻讀研究生等行為的主要依據。更多的激勵學生成為一個誠信之人。

        (二)提高學生對期望目標的期望值

        第8篇:道德法律人生論文范文

        關鍵詞: “90后” 價值觀 教育對策

        一、“90后”價值觀取向特征

        (一)“90后”定義。

        本文所談的“90后”特指1990年至1999年十年間出生的中國公民。這一代人出生時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已取得明顯成效,同時各方面飛速發(fā)展。由于受到計劃生育政策,以及社會轉型和教育體系的影響,“90后”普遍為獨生子女,他們的思想和觀念與老一輩人有很大的不同,有著不同于前人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

        (二)“90后”價值觀取向特征。

        無論在什么社會時代或是什么國家,只要是有人生存的地方就一定會有價值觀。價值觀問題是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課題。而今,“90后”的價值觀代表著這個群體的特定的價值體系,也是一定社會背景條件下社會價值觀念的反映,同時也反映出社會一定階段的價值導向。“90后”的價值觀與國家的改革、穩(wěn)定和發(fā)展,乃至前途和命運息息相關。

        1.多元化的價值取向

        價值取向是人們在價值評判、選擇、追求時候的一種態(tài)度和看法。隨著社會的變化轉型,以及市場經濟的日益發(fā)展,個體利益的合法性與合理性得到社會普遍的肯定和認可,“90后”的價值觀不再是以某種單一的價值觀為核心,而是以多元價值觀為基礎的價值取向,兼容并蓄并日益發(fā)展。

        “90后”在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并且傳統(tǒng)的道德理念還沒有在其身上形成規(guī)范體系的同時,也受西方資本主義消極價值觀的影響,價值選擇存在一些矛盾和困惑,主體性與功利性并存,消極與積極并存。

        “90后”對主流價值觀很少表現出盲目認同,一般在和同齡人交流的過程中形成一些價值認同。他們不太喜歡形而上的東西,不喜歡談論空泛而高遠的理想,他們的理想越來越貼近現實和具體。這也導致部分“90后”價值取向實用化、直觀表面化,功利主義、個人主義凸顯,缺乏團隊合作精神,標榜個性,追求目標的異化。部分“90后”集體感不強,凡事以自我為中心,不關心集體榮譽,不參加集體活動,我行我素。部分人受到社會上不良風氣的影響,片面追求物質利益、權力、享受等,在很大程度上把物質或金錢作為衡量個人價值的標準,強調回報而輕視貢獻,認為“金錢至上”。

        除了價值目標上的“功利主義”傾向,“90后”在道德選擇上也呈現出矛盾性和困惑感。他們的理想和現實嚴重脫節(jié),往往崇尚高尚的道德情操但是自身卻很難實現高尚,道德選擇和道德理想之間存在差距,更多的是在現實中選擇有利于個人的利益的行為方式,違背自身最初的道德判斷,所以他們中有很多人存在著較為明顯的矛盾和困惑,面對它們往往又力不從心、不知所措。

        2.個性化的人生觀

        “90后”價值實現方式有了更多的參照,實現的方式也越來越趨于多樣化,自主性不斷增強。他們的生存意識、利益意識和競爭意識更加強烈,具有更強的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業(yè)精神、拓展精神。他們崇尚自由,我的世界我做主,追求獨立的空間,反對學校和家庭的干預。在學習方面,他們強調知識的積累,更注重實際能力的鍛煉和提高,對滿堂灌的教學方式比較反感。對人生價值的實現,“90后”的態(tài)度越來越開放和包容,對于和自己甚至主流價值觀不一致的想法和觀點能更理性地看待,并不是盲目從眾或攻擊。但也有少數“90后”為了實現自我目的,投機取巧,甘愿拋棄自我尊嚴,做出違背倫理和道德法律的行為。

        二、“90后”價值觀成因的心理學初探

        價值觀是后天形成的,是通過社會化培養(yǎng)起來的。家庭、學校、所處環(huán)境等對個人價值觀念的形成起著關鍵的作用,其他社會環(huán)境也有重要的影響。個人價值觀有兩個形成過程,是隨著知識的增長和生活經驗的積累而逐步確立起來的。這一過程包括嬰兒期(出生至三歲)、幼兒期(三歲到六七歲)、學齡初期(六七歲到十二歲)、少年期(十二歲到十五歲)、青年初期(十五歲到十八歲)五個階段。基于各年齡階段的一般特征,人在嬰兒期主要受家庭的影響;幼兒期開始接觸同伴團體的影響;學齡初期是身心發(fā)展的重大轉折期,也是社會化進程中一次重大的質的轉變期;少年期則由于大腦發(fā)育基本健全,自我意識有了進一步發(fā)展;而進入青年初期,心理、生理逐漸成熟,處于“心理上的斷乳”期,青少年除了受家庭和學校的教育外,還開始接觸到一部分社會,受社會行為的影響和熏陶,他們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處于逐漸形成中,個性發(fā)展基本定型。

        “90后”處于少年期和青年初期階段,其心理特性的發(fā)展受到家庭、社會等各方面的影響,不同于任何一代人。這既是因為他們的成長環(huán)境發(fā)生了深刻變化,又是因為信息時代的互聯網發(fā)展的影響。

        首先,根據華生的行為主義理論,華生認為:“人格就是個體一切動作的總和,是個體各種習慣系統(tǒng)的最終產物。具體地說,某一個體在某一年齡時段的人格就是該年齡時段各種習慣系統(tǒng)或動作流的橫切面部分。”他認為,人在出生到成熟的漫長時間里,會逐步形成許多獨立的習慣系統(tǒng),在他看來,人格是由環(huán)境中的行為習慣形成的。從對“90后”所處的家庭、社會等客觀環(huán)境的特點上分析來看,“90后”的成長階段恰恰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初級階段,是中國社會轉型的加速期,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呈現多樣化、復雜化,各種矛盾錯綜復雜。政治經濟的轉型,必然引起思想、文化的轉型,各種思潮不斷涌現,中西方各種文化相互激蕩,并被賦予許多新的內涵。由于“90后”的人格系統(tǒng)是在全新的環(huán)境中養(yǎng)成的,因此他們在行為和心理上的特征也是全新的而非傳統(tǒng)的。

        從社會學習理論對觀察學習的強調來看,青少年在心理和行為形成過程中,對榜樣的觀察學習是主要途徑之一。如班杜拉強調:“人類的許多行為都是通過觀察他人的行為及其結果而習得的。”人通過觀察到榜樣從事的行為,再經過“注意”的心理過程,對榜樣行為進行編碼予以保持,通過自身認知學習得到編碼,確定行為動機、行為能力后實施行為的過程,既強調人的行為受環(huán)境影響,又注重人、行為、環(huán)境三者是相互作用的。中國社會在進入信息時代前,由于媒體不發(fā)達,信息往往局限在某一群體或地域范圍內,個人的社會學習過程也僅僅體現在家庭觀察模仿父母親人,在學校觀察模仿同輩和師長,在社會上觀察模仿其他人。現代技術給“90后”認識和掌握世界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尤其是現代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fā)展,使得國際上任何一個事件、任何一種思想、任何一個宣傳都能借助現代傳媒迅速而廣泛地影響受眾。“90后”一方面借助先進的科學思維方法和技術手段分析著各種不同的思想、價值以及事件,來提高自己的思想認知和道德水平,另一方面由于自身思想和心理的局限,缺乏成熟的判斷是非善惡的標準,往往易走極端,偏聽、偏信,而受到負面影響。他們中有的呈現出現實和虛擬反差極大的雙面性格,重視虛擬而忽視現實,還有的成為“宅男宅女”,過分依賴網絡,無論溝通交流還是學習和生活都離不開網絡。信息時代和互聯網絡對“90后”心理和行為的影響是巨大的,我們在重視為青少年成長成才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社會環(huán)境的同時,更應該充分認識網絡這一強大的信息平臺對青少年社會學習過程的影響,重視營造良好的網絡環(huán)境。

        三、“90后”價值觀的教育對策

        新的歷史條件下,針對“90后”價值觀的現狀及成因,我們應從社會、學校、家庭、自身等角度多方面入手來加強“90后”價值觀教育。只有多方面采取措施形成卓有成效的合力,擰成一股繩,才能從根本上改變這種現狀,才能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從而健康成長。

        (一)毫不松懈地加強理想信念的培養(yǎng),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導。

        核心價值體系就是一面鮮明的旗幟,不論思想觀念如何變化,我們都要堅定不移地扛起這面旗幟,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核心部分是堅決不能動搖的。“90后”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對其進行的核心主義價值觀不僅要從學校著手,而且要從家庭、社會等各方面滲透其中,使得核心主義價值觀成為“90后”價值觀形成過程中重要的指導方針。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首先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明確方向,用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鼓舞人心,大力弘揚社會主義道德新風尚。其次必須堅持集體主義價值觀,“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fā)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說,只有在集體中才可能有個人自由。最后必須堅持艱苦奮斗的價值觀。我國已經進入消費社會,消費主義的價值觀日益凸顯,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個人主義價值觀給“90后”的健康成長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因此必須對他們進行艱苦奮斗價值觀的引導。

        (二)創(chuàng)建和諧的校園文化,加強典型事例的宣傳。

        學校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向受教育者傳播社會規(guī)范、道德觀、價值觀,以及歷代積累的知識、技能,使之符合一定階級需要的人才的場所。校園文化是指在整個學校范圍內,由學校行政管理人員、廣大師生及其他教職員工在教育、教學、管理、服務等活動中所創(chuàng)造形成的一切物質形態(tài)、精神財富的總和。和諧的校園文化不僅能使學生們自覺主動地學習,提高自身素質,提高日常學習和生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能夠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養(yǎng)成具有深遠的影響。

        大力加強對校園典型人物與事例的宣傳,既要宣傳在“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教職員工,營造濃厚的育人氛圍,又要宣傳可敬、可親、可學的優(yōu)秀學生典型,用他們的成長經歷影響和激勵廣大“90后”全面成才。

        (三)重視家庭教育,多交流與溝通。

        家庭是人出生后的第一所學校,是個人成長的搖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可以說孩子最初對這個世界的看法是在父母身上得到的,父母的言行舉止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所以家庭長期教育、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從某種意義上說都將決定一個人的性格、品行,對一個人價值觀的形成將產生深遠影響。

        孩子在上學之前,幾乎所有的時間都是和父母在一起,可以說“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父母是最了解孩子品性習慣的人。家長應與孩子多多聯系、交流和溝通,及時掌握孩子的心理動向,并給出相應的指導。但是,對于“90后”應該采取“理”而不是“管”的方式,在彼此尊重的基礎上進行“朋友式”的交談,充分發(fā)揮親情相染的號召力和感染力,給“90后”以理解和寬容。

        (四)培養(yǎng)進行自我教育的能力,提高內在修養(yǎng)。

        內因是事物發(fā)展的根本原因,外因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要想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僅靠學校、家庭和社會這些外在力量是不夠的。有效幫助“90后”樹立正確價值觀關鍵還是要靠他們學會自我教育。古人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師者不僅僅要傳道授業(yè)解惑,更重要的是在教育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在把握規(guī)律的同時相應提高各種能力。一些基本的道德規(guī)范和行為規(guī)范必須通過一定的行動才能真正達到內化作用,這種內化實際上也就是自我修養(yǎng)的過程。

        自我修養(yǎng)是每一個具有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的立大志者所應具備的。自我修養(yǎng)不但是必要的,還是可能的。在自我修養(yǎng)的過程中,思想品德的修養(yǎng)是最重要的。人不可能一生下來就具有很高的道德品質,道德品質是在后天的生后中修煉得來的。“90后”處于一個復雜多變的社會中,每個人都面臨著各種新情況和新問題,不可能完全依靠社會組織和他人的教育引導來幫助自己認識社會和應付環(huán)境,“90后”一定要立足自身的努力,不斷提高自我教育和自身修養(yǎng)。

        (五)重視網絡的作用,充分開發(fā)好網絡教育的引導平臺。

        上網是“90后”主要的休閑娛樂方式,網絡空間給“90后”的價值觀教育帶來了機遇和挑戰(zhàn),如何運用好這把雙刃劍對“90后”進行價值觀教育已經成為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網絡是借助現代科學技術發(fā)展起來的新型傳媒,人在這樣一種傳媒制造的“人工環(huán)境”和“信息環(huán)境”里,幾乎切斷了與外界的聯系。對于整日沉迷于其中的人,網絡就是他的精神食糧。我們要正確引導其對于網絡的認識,面對感染力極強、傳播速度極快的網絡環(huán)境,健康上網、綠色上網是我們在價值觀教育過程中需要引起重視的環(huán)節(jié)。因此,在價值觀教育過程中我們還應該重視網絡環(huán)境的作用。政府應該加大力度,采取必要的行政、法律和科技手段對網絡信息進行嚴加監(jiān)控和管理。學校應該凈化校園網絡環(huán)境,比如建立形勢教育網、校園生活網、心理健康教育網、素質成才網、職業(yè)教育與就業(yè)指導網等網站,發(fā)行校園手機報,開通短信服務交流平臺、服務信箱,等等。執(zhí)法部門要嚴厲打擊網絡犯罪違法活動,對大學生做好網絡普法宣傳和教育工作。

        總之,“90后”的個人價值觀獨特,追求平等和個性的張揚、自我的表現,因而自我意識更加強烈,這是現代人的標志,是現代社會發(fā)展的一種趨勢。對于“90后”的價值觀教育,我們應該注重培養(yǎng)其個人獨立思考能力的精神,讓他們自己判斷是非,正確地明辨價值,追求真理的精神。這樣有助于他們今后在面對各種復雜的社會問題時能夠合理而冷靜地去看待。

        參考文獻:

        [1]施春華.大學生價值取向與心理健康的相關性研究.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7,(5).

        [2]王莉媛.關于“9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09,(1).

        [3]陳瑩,貴永霞.論個人價值觀與心理健康.法制與社會,2009,(19).

        [4]郭鵬,鄭華萍.論“90后”大學生個性發(fā)展及其實現途徑.中國成人教育,2009,(14).

        [5]盧勤.告訴孩子,你真棒!.長江文藝出版社,2004.5.

        [6]閆利香.90后大學生個性新特征與教育方法探析.心理學專業(yè)論文.2009.

        [7]林良盛.“90后”學生特點及其教育引導對策研究.哈爾濱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3).

        第9篇:道德法律人生論文范文

        關鍵詞:理性;信仰;人學;生存論

        一、二十世紀以來,西方哲學、神學由近代轉向現代,這是一般史家的概念,這個概念當然并不是完全按照外在的計時方法來區(qū)分的,在哲學、神學上不像在現實歷史中有一條明確的時限可劃。哲學、神學之所以能劃分為近代和現代,是因為在這兩個時期中,哲學和神學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和不同的問題。需要指出的是,現代西方哲學、神學中的問題同近代哲學、神學問題之間盡管有著質地差別,但仍然存在著內在的關聯。

        它一方面是對近代問題的繼承與接續(xù),另一方面也是對近代問題做出的現代回答。因此,要深入研討現代哲學、神學中的生存本體論,就必須回溯近代哲學、神學對相關問題所做的說明,只有察源觀流,才能真正把握這一問題的發(fā)展脈絡和精神實質。在對諸多近代哲學、神學流派及人物的考察中,筆者既沒有選擇近代哲學的創(chuàng)始者笛卡爾、培根,也沒有選擇近代哲學的終結者黑格爾,而是選擇了康德作為重點分析對象。做出這一選擇的理論依據是什么?以探討知識論問題而著稱的康德學說與生存本體論有何關聯?康德的相關見解對現代哲學、神學話語的生存論轉向有何種影響?對上述問題的回答構成了本論文的主要內容。

        俄羅斯文藝理論家戈洛索夫克爾在其《陀思妥耶夫斯基與康德》一書中指出:“在哲學這條道路上,一個思想家不管他是來自何方和走向何處,他都必須通過一座橋,這座橋的名字就叫康德。”美國的康德研究專家貝克曾引述哲學家中流傳的一句格言:“在哲學問題上,你可以贊同康德,也可以反對康德,但不能沒有康德。”人們之所以給康德思想如此高的評價,主要原因在于:在康德哲學精神中,既囊括了他那個時代人類在日益豐富的社會生活實踐中所取得的優(yōu)秀成果,也凝聚了西方文化自古希臘發(fā)軔而來的一切理智生活的智慧結晶,在康德這里既有蓬勃發(fā)展的自然科學及其方法的影響,又有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一代圣哲的思想啟迪,還有文藝復興運動和馬丁路德宗教改革之后的基督教文化的熏陶;既有唯理論者和經驗論者的理論碰撞,又有法國早期啟蒙學者和人文學者的思想浸染,更有象牛頓、盧梭和休謨等這些時代巨人的人格和思想的深層積淀。正是在上述綜合因素的作用下,康德以德國自身的萊布尼茲——伏爾夫學派為背景,提出了自己的“批判哲學”,奠定了近代德國哲學和神學的基礎,而這種哲學和神學的影響所及又大大超出了德國的范圍。

        然而要真正搞清康德在哲學史、神學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對現代生存本體論的影響,僅看到上述因素還遠遠不夠,更主要的是要從康德所提問題的深度和廣度上來理解康德思想的歷史意義。康德哲學和神學思想的根基是其《純粹理性批判》,特別是其中的“分析篇”,當代西方哲學、神學的主要思潮大都從這里出發(fā)來尋找自己的立足點。康德《純粹理性批判》的主旨是以批判考察人類先天認識能力為出發(fā)點,以闡釋理性與信仰的矛盾沖突為目的,其主要任務就是要確定人類認識能力有哪些先天要素及這些先天要素的來源、功能、條件、范圍和界限,最終為信仰留下足夠的地盤。康德把人類的認識能力首先區(qū)分為:作為低級認識能力的感性和作為高能認識能力的理性。感性通過先天的直觀形式——空間和時間去接受由于物自體對感官的刺激而產生的感覺,從而為高級的認識能力提供對象和質料。在“分析篇”中康德又把高級認識能力區(qū)分為知性、判斷力和理性三種。他認為知性的先天思維形式是所謂純粹知性概念(即范疇:如質、量、因果性、必然性等),知性運用范疇綜合統(tǒng)一感性材料才產生了經驗或知識,而范疇之用于感性材料是以從范疇規(guī)定時間圖型而引伸出知性的先天原理這種形式進行的,知性的這些先天原理具有建構性,作為認識對象的自然界的各種規(guī)律,正是知性通過其范疇或原理而頒定給它的,亦即人為自然立法,這就是康德自稱的“哥白尼式革命”。判斷力的作用則在于運用知性的先天原理去統(tǒng)攝、規(guī)定特殊的感性現象,以形成關于對象的具體的經驗知識。而理性的作用則在于通過其主觀產生的關于無條件者的理念(諸如:靈魂、世界、上帝等)去指導知性的活動,使認識達到最大可能的繼續(xù)、擴大和系統(tǒng)化。然而理性在認識中的迷誤在于:一方面它出于自己的本性不可避免地產生一些幻想,即把理念看作是有現實對象與之對應的概念,因而想去把握這些無條件的、超感性的現象界以外的對象,即物自體或本體。另一方面,它不了解知性范疇只有同感性材料結合才能產生關于對象的知識,因而把本來僅適用于感性現象的范疇,用來規(guī)定超感性、超經驗的物自體。其結果必然產生關于靈魂不朽之類的謬誤推論、世界有限與無限之類彼此沖突的二律背反及上帝客觀存在的虛假證明等。所有這一切都是舊形而上學所必然產生的假知識和偽科學。這說明只有現象可知,本體不可知,從而也就限制了理性認識的范圍。而這不可知的本體的存在也就為人擺脫自然必然性的意志自由、道德、對來生和上帝的信念留下了余地。由此康德認為他的《純粹理性批判》為未來科學的形而上學的出現提供了理論前提和基礎。

        如果我們僅從康德《純粹理性批判》的“分析篇”看,康德似乎只是在討論知識形成的可能性與必然性問題,但這僅是康德哲學的核心之點,而康德的真正目的是要由此出發(fā)來構建其更為恢宏磅礴的理論大廈。換言之,康德建構其“分析篇”的主要目的遠非僅僅要指明知識形成的可能性問題,而是要以人類知識形成的可能性問題為基點,探討與人類自身的生存密切相關的各種問題。他要使其思想由前批判時期的馳騖于外在宇宙而返回于內在宇宙,由前批判時期向世人呈現出的壯觀的自然之圖轉而再向世人貢獻一幀人類深遂的心靈之畫。在康德看來,知識與道德是不可分割的,因為人類理性的立法有自然和自由兩大目標,即不僅包含自然法則,而且還包含道德法則;最初是在兩種不同體系中表現它們,最終將在惟一的哲學體系中表現它們。基于這種考慮,康德在研究了人類心靈的認知能力后,又進一步研究人類心靈的情感能力和意志能力,以及這三種能力指向的三種對象——真、善、美。他認為其《純粹理性批判》論述了知識如何可能?它是理性的基本目的;《實踐理性批判》論述了道德如何可能?它是理性的終極目的;《判斷力批判》論述了審美趣味和自然合目的性如何可能?使真、善、美在反思判斷力中綜合統(tǒng)一起來,消除了自然和自由、知識和道德的分離。康德晚年對自己一生的哲學研究進行了認真總結,他認為他一生中哲學研究的所有問題都是圍繞與人的生存狀況密切相關的四個問題展開的,當他完成《單純理性范圍內的宗教》一書后,給朋友司徒林的信中說:“很久以來,在純粹哲學的領域里,我給自己提出的研究計劃,就是要解決以下三個問題:一、我能夠知道什么(形而上學)?二、我應該做什么(道德)?三、我可以希望什么(宗教)?接著是第四個、也就是最后一個問題:人是什么(人類學)?”與上述四大問題相對應,從而產生了四門學問:認識論,倫理學,宗教學,文化人類學。

        由于康德的思想涉及到人類精神文化的全部學科,它在體系上博大恢宏,內涵上豐富深厚,幾乎各個部分都閃爍著智慧的真知灼見,從任何一個角度看它都呈現一種面貌,以致對它的研究和理解不能不存在一定的困難。它不像黑格爾哲學那樣在體系上易于領會,在環(huán)節(jié)上含混難懂,而相反在環(huán)節(jié)上清晰易懂,在體系上卻難以把握。所以,國內外歷來做康德的文章因立足點和傾向性的差別,常常各執(zhí)一端、各據一偶。有人把康德看作一個知識學家、倫理學家、美學家,也有人把他看作一個科學家、心理學家、宗教學家、法學家、人類學家等等。康德的精神在某些人的心目中是支離破碎的,它在被多元化的同時,也被專門化了,仿佛任何一門科學都可以從康德這個百科全書式的坩鍋里提取自己所需要的特殊元素,加以蒸餾、發(fā)酵、膨脹而形成一種新的體系和學問。

        上述現象的出現向我們提出了重新認識和理解康德的任務,即在對康德進行分析研究的同時還要進行綜合的研究,把分析原則寓于綜合之中,把康德學說看成一個完整的有機體:它有著自身的宗旨、基本問題和邏輯線索,有著自身的風格和特質,它的各個部分和環(huán)節(jié)表現出一種有機的遞演關系,并服務于一種終極的目標和理想。基于此種認知,筆者認為康德在東西方世界之中之所以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和恒久的魅力,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學術思想的深層所包含的濃郁的人情味和生命氣息。康德的精神包容了與人類生活緊密相關的一切實踐領域,思考了人生的根本問題,度量了人類心靈的各種功能、條件和界限,它不僅揭示了宇宙的智慧,更是涵攝了生命的智慧,在茫茫無垠的自然寰宇中凸現了人的價值、人格的尊嚴和人性的自由。因此,只有從人學的視角研究康德,才能真正抓住康德思想的精神實質。但本論文的主旨不是要探討康德的人學思想(筆者對此另有專論),而是要以此認識為基礎,探討康德之后受其人學思想影響而發(fā)展起來的各種哲學、神學思潮及其這些思潮的生存論轉向問題。由之,一方面使我們從中尋覓出現代西方哲學、神學話語生存論轉向的歷史軌跡,另一方面也使我們更為清晰地透視現代哲學、神學與康德人學思想的內在關聯。下面筆者分四條路線展開這種考察,這四條路線分別是:費希特、謝林、黑格爾的傳統(tǒng)哲學路線;科學主義的語言分析路線;人本主義的現象學路線和現代神學路線。

        二、康德以知識論為基礎,以人為中心的哲學,是近代歐洲哲學的分水嶺,但誰也不能在分水嶺上停留太久。康德的知識論顯然留下了許多難以解決的問題。既然知識以主體和客體的分離為前提,那么這種知識只能是抽象的概念式的知識,就活生生的現實過程而言,是一種割裂了的理智形式,因而這種知識不是真知識。

        在康德看來主體與客體之間固然可以得到相對的結合,但卻永遠有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于是這種知識論,就自己否定了自己,陷于自相矛盾的境地。康德本人并沒有回避這個矛盾,而是徑直地宣布了一個不可知的領域,因而在現象與本質之間設立了一個不可超越的界限。打破這個界限,就必須打破主體與客體僵硬對立的這一形而上學思維方式。從費希特、謝林到黑格爾,特別是黑格爾高舉起辯證法的旗幟,與這種形而上學知識論對立起來。黑格爾堅決反對康德主體與客體、實踐與理性相分離的做法,試圖從積極的方面發(fā)展康德的理性概念,在其《精神現象學》中他把人的精神分為“主觀精神”、“客觀精神”、“絕對精神”三大階段。“主觀精神”是指個人的精神,它又分為三個小的階段,這三個小階段大體上是個人的意識從最原始的、與禽共同的、低級的、模糊的主客不分的狀態(tài)經過區(qū)分主客到達初步的主客統(tǒng)一的過程。但即使是個人精神的最高階段,也仍然具有有限性。個人的精神為了要實現自己,必須認識到自己的有限性,亦即否定自身,并從而獲得自己的無限性。有限精神的這種真理就是絕對精神。從個人的有限精神到絕對精神之間還需經過“客觀精神”,即個人精神的外部表現如法律、道德、社會(包括家庭、市民社會、國家)等,國家是“客觀精神”范圍內最高的主客統(tǒng)一、最高的主體性和自由。但“客觀精神”范圍內的主體性和自由例如政治上的自由仍然是有限性的,因此,人的精神的發(fā)展必須超出歷史即整個“客觀精神”的階段,進入“絕對精神”的領域,在此領域中最高的主客統(tǒng)一才得以最終完成,這里的主體性才是無限的,自由也得到了最后的最完滿的實現。至此,人與“絕對精神”同一,有限者的個人達到了“真無限”,這樣的人乃是最真實、最完滿的人。“絕對精神”還有其本身的發(fā)展階段:第一是藝術的階段,即以直接感性的形式把握無限的絕對;第二是宗教,即以表象的形式把握無限的絕對;最高的是哲學,它以概念的形式把握無限的絕對。黑格爾認為藝術、宗教都各有其有限性,只有“純思維”或“無限的思維”及其產物“純概念”才是最高的“真無限”。

        然而黑格爾這種超乎主體與客體、實踐理性與理論理性之上的“綜合”(絕對理念),本身仍然是一種理論理性。黑格爾的哲學表面上客體性原則占主導地位,實際上仍以主體性原則為核心。理念為事物之全體或總體、總和,仍是抽象的事實。因此,黑格爾的絕對哲學把一個生動活潑,在他說來是“辯證法”的過程納入了最高形式、最僵硬的邏輯體系,舊形而上學的虛幻性和內部的不可調和的矛盾,在黑格爾標舉人的自我實現歷程的《精神現象學》中暴露無遺。特別是黑格爾的這種“思辨哲學”雖然保留了自己獨特的“范疇”,但仍建造不出一套自己特別的“語言”,它還得用“本質”、“存在”、“可能”、“現實”、“必然”等這些詞匯來論述自己的思想,于是同樣一個詞,仍分為“經驗”和“超驗”兩種意義,而后一種意義遭到了實證主義的強烈反對,指出那是人類日常語言的含混引起的誤解,是想象的產物,因為“絕對”就像“上帝”和“魔鬼”一樣是既不可證明又不可證實的。這一派思潮,從G.E.莫爾發(fā)起對“絕對唯心主義”猛攻以來,經過了許多發(fā)展,到維特根斯坦早期《邏輯哲學論》有了一個類似康德《純粹理性批判》“分析篇”那樣完整的分析性“語言哲學”理論。研究這一思想發(fā)展線索是一個很有意義的課題。但由于這一思想路線與本論文生存本體論的關聯度相對較小,故筆者不作為研究重點。

        三、如果說以英美國家為主的科學主義思潮中的語言分析學派在康德經驗知識論基礎上開辟了否定黑格爾“客觀唯心主義”的重要路線,那么歐洲大陸現代現象學派則在康德理念論基礎上發(fā)展出了另一條對抗黑格爾客觀唯心主義的主客二分的思想路線。

        毫無疑問,現代現象學的奠基者和創(chuàng)建者是胡塞爾。胡塞爾把康德的先驗性原則貫徹到底,甚至認為先驗性是歐洲哲學的最終依歸。他認為康德的知識論在感性篇中容納了感覺雜多性是一種不徹底的表現,他的目標是要建立一個純思想性的精神世界。他從思想與語言的關系入手,認為人的思想離不開語言,語言是人為了掌握客觀世界而設計出來的符號,語詞作為符號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方面是有所指,即指一個具體的事實對象;另一方面又是一種表達,描述一個普遍的思想。所指與對象有關,而表達則與意義有關,二者有原則區(qū)別。分析哲學重視“所指”,認為“所指”決定“意義”,“無所指”也就“無意義”。胡塞爾則認為“意義”與“所指對象”之間是一種“游離”和“浮動”的關系,意義本身具有獨立性。“意義”的發(fā)現,在胡塞爾看來,無異于揭示了整個西方哲學的最后秘密,找到了從古希臘開始哲人們所尋求的東西。胡塞爾又從笛卡爾那里采用了懷疑論,并將它發(fā)展為“懸擱法”,將一切感覺經驗的表象成份“括起來”,然后問“剩下了什么”。經過現象學“括起來”后所“剩下的”,就是“本質”,就是“意義”,它不是單純的感覺,也不是單純的概念,它不是形式推論出來的,因而有一種直接性,但又是普遍的,因此又是一種理智的直觀或直觀的理智。

        如果我們把胡塞爾的“意義世界”同康德的“理念論”加以比照,也許更有助于我們理解胡塞爾現象學的本質內涵。康德不是說純理性概念沒有“客觀的”、經驗的對象嗎?事實上如胡塞爾在《邏輯研究》中已經說明過的,一切“理念”所要考慮的都不是這個客觀的、經驗的對象,而只是需要“意謂的對象”,因而,本來“理念世界”就是自成體系,可以與實際的物質世界無涉的。所以他一再強調他的“理念”,就是康德意義上的“理念”。正因為“理念”與客觀物質對象有這樣一種“游離”的關系,才能不受物質世界變幻不居的表象的影響,使人類的知識達到一種絕對性。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胡塞爾的“理念”論是把康德的的“理念”論拉回到現象界來,使“本體”“現象化”,同時也使“現象”“本體化”,這樣“現象”、“知識”才能絕對的可靠。這樣胡塞爾就否定了康德的不可知論,所謂“物自身”雖然不是“事實的知識”,即“上帝”、“意志自由”、“不朽”雖然不是具體科學的對象,但它們在人的想象、幻想里卻是可能的對象,而且作為思想的對象,作為意謂(意向)的對象在思想中更有著必然的根據,因而我們不但經常“言說”它們,而且也經常“討論”它們。

        四、以上我們以康德為出發(fā)點,從黑格爾討論到胡塞爾,從表面上看來,他們的理論似乎與生存本體論無所關聯,事實上恰恰相反,海德格爾正是從康德的“理念論”、黑格爾的“絕對精神”、胡塞爾的“意義世界”發(fā)展出其生存本體論的思想。

        我們知道,胡塞爾強調先驗的純粹意識之直觀是把握事物的根本方法,借助此種方法,人們便可以將事物的意義世界變成內在于我們意識中的存在,在這種純粹意識之中,主體與客體、意識與存在、物與我便真正實現了徹底的統(tǒng)一。但海德格爾認為胡塞爾利用本質直觀所獲得的“意義世界”和黑格爾用思辨邏輯所獲得的“絕對精神”都是一種不真實的存在,因為他們在其認識道路上所堅持的仍然是主體性原則,所不同的是胡塞爾比黑格爾走的更遠、更徹底,然而真實的存在早被他們遺忘和遮蔽。在海德格爾看來,凡是要探討主體與客體關系的學問,一旦忽視了人的存在,將人的存在存而不論,或對人的存在沒有獲得清晰明?t的理解,那么這種認識必然是錯誤而虛假的,最終仍然要重蹈主客二分的傳統(tǒng)形而上學的覆轍。海德格爾認為要真正克服一種傾向,不是從外部用另一種傾向代替它,不是在各種對立關系中來回顛倒,不是你說東,我說西,而是要找出它的根源,使這種對立“過時”。有鑒于此,海德格爾要深入到胡塞爾“純粹意識”的原始根基——人的存在(此在Dasein)中來探討哲學的根本問題。換言之,海德格爾要對作為哲學起點和終點的人的存在做基本分析:通過探討與人的存在密切相關的在世、操心、死亡、時間等問題而重新為哲學置基。海德格爾認為人的存在,即“此在” (Dasein) 是意義世界得以開顯的前提條件,“本質直觀”、“純粹意識”只是此在與存在發(fā)生關系的結果,一旦失去此在,“本質直觀”、“純粹意識”便了無支撐的根基。如果說胡塞爾討論的是現象的自顯,海德格爾則要究明現象自顯的本源,從此種意義上講,海德格爾的現象學就是“存在學”,就是對此在及此在與存在關系予以解蔽的詮釋學。

        當然,海德格爾對西方哲學所做的這種生存論轉向不是空穴來鳳,在其前面已有克爾凱郭爾、叔本華、尼采等人的相關論述奠定了基礎。克爾凱郭爾是現代西方思想史上第一位生存哲學家、神學家,也是西方哲學、神學話語中生存論轉向的肇端者。在克氏看來,思想與生存本來是不分軒輊,其道一體的,在古希臘多義的“to be”、“being”中已經貫注了豐富的生存思想,這種思想與生存的同一境界在柏拉圖的哲學中被分離了,從柏拉圖開始出現忽視生存并且分離思想與生存的傾向,本來平實的“思想”退化為艱深晦澀的“思辨”,活生生的生存被貶低為僵死的“實存”。因此,克氏對歐洲理性主義傳統(tǒng)存在論中沒有人,特別是沒有“個人”的歷史深惡痛絕。當然克氏對個人的強調也有一個限度,即個體的生存必須順從于上帝的存在。上帝存在但不生存,個體生存但不存在,前者是本體,后者是派生物,對生存的自我理解最后必須歸結到上。

        叔本華與克爾凱郭爾的思想一脈相通,他一方面以反理性主義的哲學方法,對抗以黑格爾為代表的德國理性主義哲學權威;另一方面以唯意志論的人生哲學批判以康德為代表的理性主義實踐哲學。他認為生命意志無所不在,又無所不能。世界的一切都只不過是這種生命意志的“客體化”顯現形態(tài),顯現的過程猶如柏拉圖的理念運動,有著不同的等級和形式,人是生命意志客體化顯現的最高形態(tài),因此,我的意志便是生活意義的本原和所有行動的原因和目的。人的悲哀在于他以遠遠超過一般生物的感受力卻承擔著與一般生物同等的生存,人清楚地知道生存的悲劇結局,但卻無法逃脫對這一悲劇結局的痛苦體驗。

        尼采不滿于克爾凱郭爾和叔本華的悲觀主義生存觀,在對西方傳統(tǒng)文化進行徹底批判的同時,提出了英雄主義的生存觀。尼采認為,從蘇格拉底以來的西方文化和道德已經完全喪失了它存在和發(fā)展的必然性理由。人們所馴服的“自在之物”本身就不存在,“自在之物”是荒謬的,如果我們撇開一物的全部關系、特征、活動,就不剩有該物了,物性是我們根據邏輯需要虛構進去的。人的生存高于一切,人的生存可能是孤獨的、不幸的,但絕不是悲觀的。因為超人的意志可以承受起這種孤獨與不幸并轉化為生命的動力。生存的悲觀轉化為生命意志的崇高。上帝已死,人再也不能按上帝的形象塑造自己,而是由自己的意志所規(guī)定,其中那些完全以自己的意志支配了自己的生存從而真正顯示出生存的超越性意義的,尼采稱為“超人”。正是由于尼采對西方傳統(tǒng)的超驗生存觀及神學生存觀的徹底反叛,也由于他對前期生存哲學的消極的生存觀的批判,生存哲學進入到一個新的時期。生存論問題開始成為現代人學哲學家們的普遍文化自覺。

        然而由生存哲學所啟動的生存論轉向集大成于海德格爾,如前所述,海德格爾把反叛的矛頭從近代康德、黑格爾及至現代的胡塞爾擴展到整個傳統(tǒng)哲學,把在尼采那里尚作為一種現象的思想性反叛深化到對哲學基礎即存在論的系統(tǒng)清理與批判。海德格爾指出,西方哲學中整個兩千多年形而上學的歷史恰恰是真正的“存在”被遺忘的歷史,表面上看是確立存在的歷史,其實是在拋開了現實的、活生生的人的生存,即此在(Dasein)之后對于實體化與知性化的“在者(Das seiende)”的確證,因此海氏提出以“此在”為中心重建基本存在論,并把通過此在所呈現出來的存在直接稱為“生存(Existenz)”,認為只有通過此在才可能主動地確立與世界的關聯(在世),從而真正闡釋“存在何以在”之類的哲學根本問題。

        五、在康德思想遺產中發(fā)展出的與生存論相關的第四條路線是現代神學路線,在對這一路線展開討論前,筆者認為有必要對康德的神學本體論予以說明。我們知道,上帝在并且與我同在是康德終身的信仰,但上帝怎樣在、怎樣與我同在卻是康德“批判哲學”神學觀的核心問題。

        康德指出,上帝應是經驗世界的外在,宗教神學本體論、教會神學宇宙論和自然神論等關于神的觀念偶然隨意,并不能證明上帝之在。經驗界的上帝死了,道德世界之在、內心希望之在才是上帝的居留之所。人類只有通過對道德的探索才可能確立上帝之在。道德的核心是責任,責任的基礎則是人對自由的呼喚和自由的實現。當人向道德的上帝敞開自身,人便開始了一種源于信仰、顯于道德行為中的生命直覺:思。“思”使我們走向上帝,“反思”則使上帝接納了我們。真正的上帝應是人的自由生存的注解。

        康德之后的施萊爾馬赫在批評康德的過程中從生存論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宗教情感論。他認為康德由道德服從引伸出的神學本體論,預定了主體、客體之間的分裂,預定了人與上帝的差異、分離與距離,必需在同一性原則的力量下克服這種差異。這種同一性的力量既不是理論知識,也不是道德行為,而是一種無條件的絕對依賴的情感,這種情感不同于主觀的心理情緒,而是超越于主體與客體之上的宇宙對我們存在的深層結構的影響。施氏還區(qū)分了兩種無條件依賴的形式:一種是因果性的依賴,即指向一個東西,如兒童依賴父母;一種是目的性的依賴,即指向一個目的,如道德完滿。施氏認為基督教是一種目的性類型的宗教,它具有無條件依賴道德命令的特征,在這里康德的影響又顯現出來。

        深受胡塞爾現象學影響的神學思想家舍勒則認為上帝的存在完全是自體自根的,不依賴于人的情感而存在,如果承認了施氏的理論,就等于承認沒有眼睛(主體的宗教情感)就沒有顏色(上帝)。由此舍勒提出了自己的神學生存論主張,他認為擁有一個“絕對之域”是有限個體之意識的本質,這種絕對之域同時是存在和價值的一個未知數x ,個體意識必須用某種意涵去填充它。舍勒稱這種絕對之域的意涵為“信仰財富”,的建構屬于人的內在本質。一無所信者仍是一位信仰者,其信仰意涵是“虛無”。宗教行為的意向性建構作為人的意識本質,并非在于它是人性的,而是在于人是“有限性”的存在。對人來說,選擇不在于信仰或不信仰,而在于是否能使信仰獲得“恰切的信仰對象”。

        面對康德以來(可上溯至柏拉圖)的本質主義的生存本體論,即從人在整個宇宙中的本質屬性(諸如:人本性的善與惡、人的有限與無限)來談人的生存、人與上帝關系的理論,當代新教神學家布爾特曼、莫爾特曼等人則提出了觀察人的存在與上帝之在的另一種方式,即從人在特定時空中的生存狀況及人被異化的生存條件為出發(fā)點來談人的存在、人與上帝的關系,并形成了一整套影響日漸深廣的生存神學和末世神學理論,特別是健在的德國神學家莫爾特曼從人的生存與死亡談及人類歷史的延續(xù)與終結、宇宙自然的生成與毀滅,從而形成了一套整全的末世神學理論。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康德《純粹理性批判》一書的主旨不僅是在討論知識論問題,而是主要在討論理性與信仰的關系問題,康德以此書的研究成果為基礎,進一步完成了其他各部批判性著作,最終以他個人和他那個時代所獨有的方式回答了有史以來困擾人類的四大哲學和神學問題:人能夠認識什么?人應該做什么?人應當希望什么?人是什么?但康德僅是行走在真理途中的偉人,在他之后的哲學家、神學家一方面從其思想遺產中汲取營養(yǎng),另一方面又從其理論體系中發(fā)現矛盾,并繼續(xù)前行,力圖克服他留下的各種矛盾。其中,費希特、謝林、黑格爾以西方傳統(tǒng)哲學特有的方式在更深層次上回答了康德的四大問題;而科學主義思潮、人本主義思潮及各種宗教神學理論則結合現代社會的人類處境,以新的話語方式對近代社會康德提出的問題做了現代回答,特別是以胡塞爾、海德格爾為代表的現象學派;以施萊爾馬赫、舍勒、布爾特曼、莫爾特曼為代表的生存神學、末世神學最終完成了西方哲學、神學由本質主義存在論向存在主義生存本體論的轉向。西方哲學、神學的這一轉向將成為二十一世紀哲學、神學研究的起點,我們還會像康德一樣繼續(xù)行走在通往真理的途中。

        參考文獻:

        1.何爾森.古留加,《康德傳》,賈澤林等譯,商務印書館,1981年版,第121頁。

        2.L. W. Beck,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Kant, The Bobbes ?C Herrill company, 1965,p3。

        3.參閱楊祖陶、鄧曉芒編譯,《康德三大批判精粹》,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版,第19頁相關論述。

        4.康德著《單純理性范圍內的宗教》,李秋零譯,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7年版,第216頁。

        5.范進,《康德的文化哲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6年12月版,第5頁。

        6.張世英,《自我實現的歷程》,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215頁。

        7.胡塞爾《邏輯研究》第二卷,商務印書館,2000年1月版,第326頁。

        8.葉秀山,《思.史.詩》,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版,第87頁。

        9.陳俊輝,《海德格爾論存有與死亡》,臺灣學生書局印行,民國八十三年九月版,第44頁。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国产_亚洲 | 亚欧日韩欧美网站在线看 | 亚洲精品乱码不卡在线 | 日本欧美国产免费专区一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