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抗旱簡報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漢堡包是健康食品。專家認為,漢堡是健康的食品。漢堡食用方便、風味可口、營養全面,現在已經成為暢銷世界的方便主食之一。
漢堡由雞胸肉150克,漢堡胚子2個,雞蛋2個,面包糠100克,蔥姜末各1匙,鹽1匙,料酒1匙,生菜、西紅柿制成。并沒有有害物質。漢堡使用的肉經過油炸。因此漢堡不是油炸食品。漢堡可以通過水煮、烘培、燒烤等多種方法制作。吃漢堡不會危害健康。
(來源:文章屋網 )
面對如此旱情,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迅速召開專項會議研究部署抗旱工作,各市、縣(區)地方黨委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也積極行動,并組織人力、物力、財力迅速投入到抗旱救災第一線。
而在抗旱救災第一線,河南計生人無疑是最忙碌的一個群體:組織抗旱幫扶隊、籌集抗旱幫扶資金、協調抗旱設備機械……不少地市計生系統的干部職工全員出動,從節后上班第一天起就走出了辦公室,走進了田間地頭,或摸查計生家庭尤其是困難計生家庭在抗旱保苗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困難,或直接參與抗旱保苗過程中的引水、灌溉、施肥,成為這場抗旱保苗攻堅戰中的耀眼明星。
駐馬店市:抗旱保苗 計生先行
2月9日下午,遂平縣人口計生委主任曹鶴亭帶領的縣計生抗旱突擊隊走進田間地頭,為車站鎮施莊村計生戶張軍等家的麥田澆水。張軍激動萬分:“感謝計生委的領導!感謝抗旱突擊隊!” 這是駐馬店市計生系統“戰勝旱災,關懷計生家庭”活動中的一個動人場景。
為解決計生困難家庭在抗旱中遇到的資金、物資緊缺等問題,駐馬店市各級人口計生部門積極籌措資金,切實解決計生戶的燃眉之急:泌陽縣人口計生委、計生協多方籌措資金3萬元,購買灌溉設備20余套,送給計生貧困家庭,同時還協調金融部門為531戶計生家庭提供低息小額貸款28萬余元;遂平縣人口計生委、計生協發動各會員單位踴躍捐款,籌措資金購買了80臺噴灌機分送到各鄉村。
針對家庭困難的計生戶,駐馬店市各地人口計生部門組成幫工隊為其抗旱澆麥:確山縣計生協8萬名會員齊上陣,積極幫助其他計生家庭搞好抗旱澆麥工作,13個抗旱澆麥幫扶工作組同時分赴208個行政村指導抗旱保苗工作;泌陽縣人口計生委、計生協組織43個志愿服務小分隊,義務為4360戶外出計生戶家庭抗旱澆麥;汝南縣人口計生委、計生協組建50支計生抗旱澆麥突擊隊,24小時不間斷地幫計生戶抗旱澆麥。截至目前,該市計生系統已幫助計生家庭抗旱澆麥80多萬畝。(尹孟祥 常平)
漯河市:計生志愿者全力投入抗旱
面對特大旱情,漯河市郾城區人口計生委發動全區各鄉鎮計生志愿者組建9個抗旱幫扶小分隊,全力投入到抗旱工作中。在詳細統計出需幫扶的計生貧困家庭基礎上,他們針對各個家庭的不同需求,缺錢的送資金,缺勞力的派人員,受到了一致好評。 (段泳利)
禹州市:計生系統參與抗旱不走過場
春節過后,禹州市人口計生委、計生協動員全市計生干部職工、計生協會會員迅速投入到抗旱澆麥工作中,力所能及地幫助計生困難家庭解決抗旱澆麥的實際問題。同時,該市人口計生委還組織人員奔赴所包的鳩山鄉仝莊村,并為該村出資1萬元購買水管等物資,幫助村民澆灌受災的麥田。 (宇軒)
沁陽市:“四項”措施為抗旱護航
針對持續旱情,沁陽市計生系統采取“四項”措施,為抗旱工作保駕護航。一是市、鄉、村三級均成立了抗旱保麥領導小組和抗旱幫扶工作隊;二是迅速摸排未澆灌的貧困、弱勢、流動計生戶,并建立檔案;三是針對登記在冊的各個計生戶,市、鄉、村均有具體責任人、具體的幫扶服務隊和具體的抗旱完成時限;四是抗旱保麥領導小組不定期地入村進地督查。
截至2月12日,全市92%的計生戶小麥已澆灌結束。
(榮冰心 侯海青)
舞陽縣:抗旱魔計生協會成亮點
面對旱情,舞陽縣計生協專門成立抗旱澆麥工作組,入駐孟寨鎮王莊、馬村鄉湖西蔡、章化鄉西李吉、辛安鎮大尹以及北舞渡鎮鹿莊、田李、軍張等7個行政村,服務當地抗旱澆麥工作。截至2月中旬,這7個行政村的6000多畝麥田已全部澆了一遍水。(史惠)
博愛縣:心系計生戶 幫扶到田間
面對持續旱情,博愛縣金城鄉人口計生辦、計生協籌措幫扶資金,并成立了28支計生抗旱幫扶隊和若干計生協會志愿者服務隊,幫助計生困難家庭澆灌麥田。 (文/楊安)
新蔡縣:計生幫扶抗旱不遺余力
面對持續干旱,新蔡縣計生部門動員全縣計生工作者,全力以赴幫助計生戶抗旱澆麥:一是組織抗旱澆麥小分隊深入22個鄉鎮,幫助計生家庭抗旱澆麥;二是成立抗旱澆麥工作領導小組;三是落實抗旱澆麥工作責任制,層層抓落實;四是把抗旱與當前的計生工作有機結合。 (黃俊峰)
正陽縣:計生干部一線忙抗旱
干旱就是命令,正陽縣計生系統抽調骨干力量,組成19個抗旱澆麥工作組,分赴各鄉鎮組織和指導抗旱澆麥工作。此外,該縣人口計生委還積極籌集資金10萬元,全力幫助農村計生家庭解決抗旱澆麥所需物資。截至目前,該縣計生部門已幫助農村計生家庭抗旱澆麥21萬畝。(徐澤鈞)
修武縣:獨女戶免費灌溉
面對旱情,修武縣有關部門千方百計組織抗旱澆麥,并在水費、電費等方面對計劃生育家庭傾斜,對獨女家庭一律實行澆地全免政策。據統計,目前修武縣已抗旱澆麥8萬畝,1000個獨女家庭全部享受了免費澆地。 (陳連喜王磊)
西華縣:計生委全員上陣抗旱澆麥
春節后上班第一天,西華縣人口計生委主任賈連順就帶領全體干部職工來到該縣聶堆鎮前宋行政村,幫助困難計生戶抗旱澆麥。截至目前,該縣計生干部職工已先后奔赴全縣19個鄉鎮幫助計生戶家庭抗旱澆麥。(張新亞 姚懷東)
唐河縣:計生系統千方百計抗旱救災
面對持續干旱,唐河縣計生系統采取多種措施,積極幫助計生困難家庭抗旱澆麥。黑龍鎮計生協根據本鄉計生家庭實際情況制定了詳細的幫扶計劃:對計生困難家庭給予資金幫助;對農村部分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家庭,給予人力支援。馬振撫鄉積極組織廣大計生干部組成抗旱澆麥幫扶隊,全力幫扶計生困難家庭開展抗旱澆麥工作。目前,該鄉已幫扶計生家庭澆灌小麥2800余畝。 (成雅 張紅莉 劉紫淵)
鎮平縣:三大措施添力抗旱
面對日益嚴峻的旱情,鎮平縣人口計生委積極引導全縣計生系統投入到抗旱澆麥工作中去,確保農民增產增收。一是縣人口計生委籌集資金6萬余元,購置水泵等設備19臺,租賃灑水車3輛,深入全縣的4個鄉鎮,幫助群眾抗旱;二是對計劃生育困難家庭采取“一對一”幫扶抗旱澆麥;三是制作含有冬季麥田管理和抗旱技術的宣傳卡發放到廣大群眾手中,指導他們科學抗旱。
(李洪舉 張春生)
虞城縣:計生家庭優先用水澆麥
連日來,虞城縣人口計生委、計生協發動全縣計生干部和協會會員全力投入到抗旱澆麥保豐收的工作中,并在抗旱澆麥中落實計生家庭優先用水政策,迅速掀起抗旱澆麥。(關秋戰)
襄城縣:計生干部抗旱身先士卒
面對幾十年不遇的旱情,襄城縣人口計生委、計生協迅速行動,拿出20萬元專項資金,成立抗旱澆麥服務隊。同時,他們還號召系統內的干部職工,采取包干到村、到戶的辦法,深入抗旱澆麥第一線,全力以赴幫助計生家庭抗旱澆麥保豐收。截至2月8日,該縣計生系統已經為計生家庭澆灌小麥15萬畝,提供柴油6000多升。(湘軒)
陵縣:計生人投身抗旱第一線
連日來,鄢陵縣人口計生委組織計生干部、協會會員積極投身到抗旱第一線,幫助計生家庭抗旱保苗。 (李曉輝)
惠濟區:解除計生家庭后顧之憂
“有計生協幫助,你們就放心外出工作吧!”2月7日上午,站在剛澆過水的麥田里,鄭州市惠濟區新城街道常莊村計生協會會長時永志的話,讓該村獨生子女戶李改娣夫婦笑了起來,務工工廠的多次催促和抗旱澆麥的矛盾迎刃而解。
連日來,新城街道辦、村兩級計生協會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幫助計生家庭解決澆地問題,受到了一致好評。截至2月7日,新城街道轄區小麥已全部灌溉一遍,10支計生協會幫扶隊共幫助26戶計生家庭灌溉小麥300余畝。
(袁文靜 哈育紅 毛智敏)
南樂縣:計生幫扶隊抗旱顯身手
南樂縣千口鄉計生辦響應黨委政府號召,組織計生幫扶隊幫扶全鄉獨生子女家庭和留守兒童家庭抗旱澆麥保豐收。截至2月14日,他們已累計幫扶澆麥1000余畝,免費發放化肥200袋。(張永超)
商水縣:“五送”活動助計生家庭抗旱
一、永城市委黨校的基本情況
永城市委黨校,校園占地面積25畝以上,教室面積達6000平方米以上。教學樓,學員宿舍樓,餐廳及各種附屬設施基本齊全,可同時容納1000人上課,260人食宿。圖書室圖書存量2萬冊以上,多媒體教室4個,電腦120臺。開通了中央黨校遠程教學C級站,鄭大遠程教育網絡平臺。全校有教職工30人,所設科室6個。同時我們又結合永城擁有煤礦的實際情況,與中國礦業大學聯合辦學,在此設立了中國礦業大學永城函授教學點。與鄭州大學聯合辦學,設立了鄭州大學遠程教育教學點。我們又抓住目前社會急需技能人才的機遇,市委黨校又與其他人聯合辦了市委黨校求實職業中專班,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黨校在社會上也得到了很高的贊譽。
二、充分認識辦函授教育的重要性是黨校生存發展的基礎
函授教育是黨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整個社會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種成人在職學歷教育和繼續教育形式,以其靈活的辦學方式,大大拓展了黨校教育的功能,為大批在職工作人員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同時使黨校的教育資源得到了充分發揮。具體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黨校函授教育開辟了干部在職教育的新途徑,是提高廣大黨員干部的素質、增強其黨性的迫切需要。在培訓中,省委黨校又緊隨形勢發展的需要,適時開設新的課程,讓學員做到了學有所獲,學以致用,達到了良好的學習目的。廣大黨員干部參加函授學習,在知識水平、理論修養、黨性觀念和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方面獲得明顯提高,許多同志在工作崗位上發揮了骨干作用,有些得到提拔重用。近些年來,在各地公開選拔領導干部中,黨校函授畢業學員占有較高的錄用比例。
2.黨校辦函授教育是促進黨校師資隊伍建設和學科建設,是提高黨校整體教學水平和科研水平的需要。20多年來,隨著黨校函授教育事業的發展,黨校系統的教師人數有了較大幅度的增加,教師隊伍的年齡結構、專業結構、學歷結構得到進一步的優化,學科建設得到進一步的加強。黨校函授教育作為一種系統的專業學歷教育,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和專業性。許多黨校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通過系統講授函授課程,夯實了專業理論基礎,取得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從而進一步促進了黨校主體班教學質量的提高。黨校的許多青年教師就是通過黨校函授教學走向黨校主體班講臺,并成為教學骨干的。
3.黨校辦函授教育也是促進黨校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改善黨校辦學條件的需要。永城黨校能有今天這樣好的辦學條件,是與辦函授教育分不開的,黨校自老城搬遷過來之后,一些基礎設施不夠完善,教師辦公條件不好,黨校欠建筑賬較多,而市財政又沒有足夠資金很難給予解決,可黨校又必須發展,為此,我們就在這樣困難的情況下,狠抓函授教育這項工作,本著“以學養學”的辦學思路,將黨校辦函授教育的收入用于償還債務,完善基礎設施,改善辦學條件,為更好地完成干部培訓任務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經過這幾年的努力,我們也把欠的賬全部還清,逐漸改善了教師的辦公條件。
4.黨校辦函授教育也是在社會上提高黨校的知名度以及加強對外聯系的需要。以前提及黨校社會上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黨校的性質和作用,可自從黨校開辦函授教育以來,黨校的知名度有較大的提高,廣大黨員干部起了很大的作用,給予了大力的宣傳,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另外,函授教育也在黨校系統之間以及與外部交往中起到了橋梁作用,進一步加強了黨校系統之間與社會各界之間的聯系,擴大了黨校在整個社會的影響,從而為黨校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年上半年,市水文局在市水文局黨委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認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和年全國、全省、全市水文工作會議精神,積極踐行“大水文”發展理念,以加強水文站網和信息化建設、提升區域水資源監測能力為重點,解放思想,求實創新,圓滿地完成了上半年的各項工作任務。
一、加強水文站網和信息化建設,提升區域水資源監測能力
1、加強組織協調,組織開展全市區域用水總量監測工作
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是新時期新的治水方略,開展區域年度用水總量監測工作是水文工作面臨的新任務,對此我們認真貫徹落實《省用水總量控制管理辦法》和《省區域年度用水總量監測暫行辦法》,根據《市區域年度用水總量及水功能區水質監測實施方案》要求,積極開展區域用水總量監測、分析評價工作,為我市進一步轉變用水方式、調整用水結構、提高用水效率、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提供重要的科學依據。
我們將區域用水總量監測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靠上抓,在人員安排、技術裝備、資金落實等方面重點保障。先后召開4次專題會議進行研究、討論,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聯合市水利局、農業局、林業局、畜牧獸醫局下發了《關于開展全市用水總量監測工作的通知》,組建成立了全市用水總量監測工作領導小組,組織了專門的工作隊伍,明確了職能和任務,確定了領導小組定期會議制度,建立了部門之間定期交流、鄉鎮定期上報數據的長效機制,為開展年度用水監測工作創造了良好的平臺。市政府召開了全市用水總量監測工作會議,分管市長到會并作重要講話,對全市區域用水總量監測工作進行了具體部署,為用水總量監測工作的迅速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市用水總量監測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各園區、鎮、街道分管負責人、農業服務中心主任,我局全體干部職工參加了會議。在廣泛調查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了用水總量分類調查辦法和表格,對城區主要取水口取水情況實現了遠程監測,初步編制完成《市年上半年度區域用水總量監測報告》。
2、進一步完善水文站網建設,穩步推進水文信息化建設
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開展區域用水總量監測,完善的水文站網和快捷準確的信息化體系是基礎。
我們根據用水總量監測的需要,加強對現有水文站網和自動測報系統的建設、管理和維護,重點做好市城市防汛水文自動監控系統項目和水文信息中心升級改造項目的籌備建設。聯合市城建局在城市規劃區范圍內設立5處河道水位監測站、8處道路積水視頻監測站,增設6處自動遙測雨量站,為城市防汛排澇提供及時、準確的雨水情信息;開展城市水文基礎研究,為城市防汛和環境改善提供技術服務。升級改造水文信息中心,建設標準化計算機機房,增設電子屏幕,配備物理防火墻,確保數據安全,實現與市水利局信息的實時共享,實現實時水文信息在公網上,改進雨水情信息的表現形式。目前兩項目均已完成招標工作,進入施工階段,預計7月底完成項目建設。積極配合市局分別在吉利河水庫、孫家屯水庫設立1處水文站,配套建設2處雨量站。配合市水利局開展市山洪災害防治系統建設,并負責11個鎮、169個村的防御預案編制工作。并就系統包括的28處自動雨量站、6處水位、67處簡易雨量站、70處簡易水位站的雨水情信息共享達成意向。我局水文站網得到進一步擴展,水文綜合監測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水文信息化走向一個全新的高度。
今年,我局完成的市水文自動測報綜合處理平臺被市政府評為“年度市科技進步三等獎”。配合市水文局完成中國()水文科技館項目在我市建設的前期協調、準備工作。
二、堅持“大水文”發展理念,提升水文服務能力
1、扎實做好水文測報工作
我局嚴格按照上級的要求,及早準備,周密部署各項汛前準備工作,對各水文站、雨量站儀器設備和監測環境進行了1次全面檢查維護,及時編制了《市水文局年水文測驗及資料整編注意事項》、《市水文局防汛測報應急預案》、《市水文局年城市防汛測報預案》,并組織全體職工開展了4次專項業務培訓,進行了2次模擬演練,確保在組織、技術、物質和安全等方面準備到位,為今年水文測報任務的圓滿完成打好基礎。認真組織開展、大場、馮家坊、邱家莊、泊里、王臺等6處水文站的測報工作,及時掌握雨量、流量、蒸發、土壤墑情等水文要素信息。為規范《防汛抗旱信息》、《水文簡報》等水文信息,出臺了《關于規范水文信息的通知》,規范了各類信息的形式、內容、標準、時間及負責科室等相關事項。目前,共《水文簡報》、《防汛抗旱信息》共21期、手機短信1000余條,為全市防汛抗旱工作提供了及時、準確的信息。
2、發揮職能,服務地方經濟社會建設
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我局積極組織技術人員開展多頻次土壤墑情監測和農村飲用水水質監測工作,為農業生產提供了技術支持,為農民生活提供安全保障,為全市的抗旱工作提供技術支撐。針對我市春季旱情形勢,為全面、及時、準確地掌握我市土壤墑情及旱情發展情況,我局及時派送科技人員到濱海辦事處開展幫扶,配合國土、水利等部門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打井抗旱工作,并加大對全市土壤墑情監測的頻次和力度,對我市八處土壤墑情監測點每五天進行一次土壤墑情監測,結合全市雨情、水情、地下水等實時資料,及時分析、預測和預報全市旱情,并以《防汛抗旱信息》的方式發至政府有關部門和各鎮、街道、園區,為我市抗旱工作提供技術支撐。目前,共完成土壤墑情監測27批,計216點次,完成農村飲用水水質監測1批,計10點次。積極配合水環境監測中心開展了一次入河排污口監測工作,對風河下游入河排污口進行水質、水量監測,收集了準確的污水排放數據,為城市管理提供技術支持。
依托局屬水文科技公司積極聯系有關項目,不斷向市場要效益,先后完成或參與完成2項防洪影響評價報告、2項水土保持分析評價報告和1項取水工程水資源論證報告表編制工作,另有1項水文科技咨詢項目正在開展中。
三、突出機關規范化建設,激發水文事業活力
我局堅持以創建“創新型、競爭型、學習型、服務型”機關為目標,深入開展“創建高績效機關、做人民滿意公務員”活動,著力打造“情系水文、人水和諧”服務品牌,在高績效機關建設上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我局始終把黨建工作作為根本,深入開展了“解放思想、勇爭一流”主題實踐活動。開展“尋標、對標、達標、奪標”活動,通過認真分析和廣泛調研,密切聯系自身實際,確定了“近學威海水文信息化、濟南城市水文建設,遠學浙江之江水質自動監測、平陽海洋水文監測”的學趕目標,確立了“確保1年取得突破,力爭3年追平目標,5年實現超越”的行動目標,結合水文事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工作措施和行動時間表,確保“達標、奪標”。要求全局干部職工統一思想、銳意創新、奮力拼搏、勇創一流,在“十二五”期間全面趕超學習目標,把市水文局建設成為領先、全國一流的縣級水文局。我局測驗科被市委組織部、市直機關工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授予“市機關優秀科室”稱號。
我局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先后開展了送科技下鄉科普宣傳活動和“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宣傳活動,積極參與市平安建設、生態城市建設、創衛、創城等活動,積極組織慈善一日捐活動,增強了干部職工的奉獻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在日常工作中,我局不斷加強水文宣傳工作。目前,共《水文簡報》、《防汛抗旱信息》21期、手機短信1000余條,在水文信息網、《水文》、水文信息網等刊物、媒體上發表20余篇文章和宣傳報道。
四、加強水文依法行政工作
認真做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條例》、《省用水總量控制管理辦法》、《省區域年度用水總量監測暫行辦法》的學習宣傳,搞好執法業務培訓,嚴格執法,依法行政,切實保障水文權益。組織水文監察大隊成員做好執法業務內部培訓。借“世界水日”、“中國水周”之機,聯合市水利局、氣象局在體育館廣場設立了宣傳站,通過宣掛標語、板報、張貼畫報等形式積極深入地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條例》、《水法》、《防洪法》等法律、法規,提高人們的節水意識,增強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按照市政府關于加強軟環境建設的要求,及時梳理非行政許可事項,根據我局工作實際,做出暫時不下放權力到鄉鎮的決定。
五、年下半年重點工作
1、做好區域年度用水總量監測,完成《市年區域年度用水總量監測報告》的編寫工作。
2、完成市城市防汛水文自動監控系統的建設工作,實現對我市城區重點區域降雨、河道水位、道路積水等情況的實時在線自動監測。完成水文信息中心升級改造項目,實現公網信息。
3、扎實做好水文測報工作,認真完成、大場、馮家坊、邱家莊、泊里和王臺等6處水文站的測報工作。
4、繼續開展多點多頻次的土壤墑情監測,并通過金宏網監測結果,為農業生產提供服務。
關鍵詞 土壤墑情;監測;現狀;效果;吉林梨樹
中圖分類號 S15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3)15-0250-01
當前,隨著氣候和環境的變化,干旱已成為擺在農業生產面前的首要難題[1-5],而作為以雨養農業為主的吉林省梨樹縣,如何在此條件下做好全縣的農業生產任務,更是重中之重。而有效地做好土壤墑情工作,發展旱作節水農業技術,提高旱地土壤水分利用率,從而探討梨樹縣旱作地區土、肥、水資源的優化配置的主要技術參數及優化模式,以更好地指導旱作區水分利用動態管理模式科學施肥技術與科學施肥技術研究。因此,做好土壤墑情的監測工作尤為重要。
1 梨樹縣土壤墑情監測工作現狀
1.1 加強組織管理工作
為搞好此項監測工作,梨樹縣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專門成立了領導小組和技術指導小組,領導小組組長由站長擔任,主要負責組織、協調、督促和檢查工作。技術指導小組由副站長擔任組長,設3名以上成員主要負責監測點定位及取土、測試與數據采集分析工作。
1.2 完善基礎設施設備
經過多年的建設,現在全縣范圍內已建成6個自動氣象監測點,可通過網絡遠程控制,隨時取所需要的數據,包括水分、溫度等多項指標。為有效運用和實施管理,專門配備了土壤水分速測儀和筆記本電腦。同時每位監測人員均具有相關的專業知識和實踐工作經驗,工作認真負責,熟悉農業生產和計算機應用等相關知識,并建有基礎檔案,保證農田墑情監測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1.3 農田監測點的布設
根據氣候、地形地貌、土壤類型劃分為3個農田土壤墑情監測類型區,即西北部風沙鹽堿區、中部平原區和南部半山區,并在不同類型區選擇主導農作物和種植模式一致的連片、有代表性的地塊設立農田土壤墑情監測點,每個監測點面積不小于2 000 m2,共設5個監測點,即林海鎮1個、萬發鎮1個、梨樹鎮高家村1個(玉米寬窄行栽培及對照)、梨樹鎮泉眼溝科技示范園區1個、金山鄉1個。每個監測點都落實到當地科技示范戶的地塊上,以便管理,監測點應用GPS儀定位,設立保護標志,并保持長期穩定,同時代表以當地糧食作物為主導,兼顧大田經濟作物、旱地和水澆地,及種植制度、種植結構、技術措施基本一致的地塊。
1.4 探索新的工作模式
前幾年每逢取土日都是科技人員下鄉取土,存在著局限性,人力物力耗費大,取土時間長。近年來,各鄉鎮農業推廣體系逐漸完善,鄉鎮站的基礎設施得到改觀,從2010年起,以各鄉鎮為單位進行監測,取土日縣站集中通知各監測點,按操作規程測量后將數據上報匯總,這樣既節省了人力、物力和財力,又調動了技術指導員的積極性,加大了土壤墑情與旱情工作的宣傳力度。
2 墑情與旱情監測效果
根據測定基礎數據,及時土壤墑情與旱情信息,并提出農事建議。從初春開始根據天氣等情況進行土壤墑情與旱情監測,根據梨樹縣實際情況各監測點累計監測9次,全縣逾200點次,整理監測結果見表1。從監測數據看,總體墑情較好,根據作物需水規律和土壤墑情監測指標體系、5月,西北部林海鎮風沙土含水量小,相對濕度不足50%,山區孟家嶺屬于輕旱外,其余地方墑情適宜,有利于春播及保苗,6—7月總體墑情適宜,8月全縣普遍輕旱,9月墑情適宜。2012年向中國農業節水墑情網上傳簡報9期,在《梨樹農技簡報》上及梨樹總站農網上農田墑情與旱情通報9次。每次測定后都及時總結分析,以照片、簡報、以及登載總站農網等各種形式通過媒體或網絡向政府、農民土壤墑情與旱情信息,并提出相應的農技措施,加強監測成果的應用。每期簡報都要上傳到土壤墑情監測數據管理系統。
通過適時監測,墑情信息,2013年春季搶墑播種,出苗率提高了3%,作物生長期根據墑情及時提出抗旱排澇,有利于作物生長,僅此項為梨樹縣糧食增產5%左右,通過項目鄉鎮輻射帶動周邊農民科學種田的積極性,改變他們靠天吃飯、等靠的思想,打井、坐水種、旱時澆、澇時排均列入耕作工作日程上。建議加強交流,更好地利用監測數據為農業生產服務。
3 參考文獻
[1] 范佳林,梁秀清.土壤墑情自動化監測及應用[J].現代農業科技,2010(7):323,327
[2] 范長玉.吉林省土壤墑情監測現狀淺析[J].農業與技術,2011,31(3):5-6.
[3] 蘇雅萍,孫寶凱,李莉,等.遼寧義縣土壤墑情監測工作現狀及發展對策[J].科技與生活,2011(12):221.
關鍵詞:水利自動化;水利發展;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TV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 引言
我國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隨著計算機技術、電子技術和通訊技術的高速發展,給水利自動化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建設環境和技術支持。目前水利自動化系統已經廣泛應用于水文測報、洪水調度、大壩監測、水質監測等水利的各個方面,大幅提升了水利現代化管理水平。
2、影響水利自動化發展的主要問題
我國政府在水利自動化建設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客觀條件仍然使得水利自動化建設質量存在著一系列問題。下文將詳細對這些問題進行探討。
2.1工程建設上缺乏連續性、針對性,缺乏統一規劃,整體設計
規劃是對未來整體性、基本性問題的思考、長期性、考量和設計未來的整套行動方案,是指全面的長遠的發展計劃。水利信息化建設要繼承規劃先行的原則。方向和目標都沒有,怎樣健康發展。近年來,各地市和各單位缺少對規劃應有的監管和重視,存在著各地規劃相互抄襲的現象,規劃內容大體相同。筆者建議對其規劃制定和實施進行有效的督查,把規劃制定以及實施包含在行政考核體系中,讓其從制度上對規劃重視起來,使規劃在現代化水利發展中發揮出強大的作用。信息規劃是單位可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的目標和指導性依據。一個好的規劃制定,應參考先進國家水資源管理的措施和經驗,根據現代科技水平并適度具有超前性,尋找在水利設計和建設上具有很高知名度的設計單位,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制定長期信息發展規劃。規劃確定后,一定要堅決執行,保證建設的連續性和持續性。
2.2信息共享嚴重滯后,重復建設嚴重
水利自動化建設上重復投資建設現象嚴重,例如對水雨情遙測系統建設時有雨量、水位、氣象的信息,而洪水調度系統建設時同樣也有水位、雨量等信息,原因在于各自動化系統的數據庫表相互獨立,不能實現相關信息的共享和調用。信息共享的好處顯而易見:一是利于實現各部門間數據的實時共享調用和查閱;二是可以降低重復投資建設,節約經費。筆者認為要實現信息共享建設,前提是使數據庫表的結構統一,我國水文發展雖然進年來投入越來越大,但在基礎數據庫上的建設卻發展遲緩,歸納原因,水文數據庫沒有一致的國家規范和數據庫表是其主要的原因。各水文自動化系統數據庫各自獨立、互不影響,使水文建設重復嚴重,限制了水利自動化的發展。水利工程自動化系統設計僅提供功能要求和框架設計,實施項目時由各承包單位進行詳細設計,導致了水利自動化系統互不相同。 存在的突出問題是軟件接口不開放、硬件選型不成熟、相互之間不兼容,導致改造難、維修難;重復建設現象普遍,設計方案不盡合理。
2.3運行管理水平低,管理不科學
普遍缺少專業技術管理平臺、缺少專業技術管理人員,備品備件和易耗品的儲備缺乏,維護經費難落實。缺少水利自動化系統運行技術標準、管理辦法和控制管理規定。
3 水利自動化建設的解決方案
3.1實現信息共享,建設基礎數據庫與數據中心
水管部門要明確國家水文基礎數據庫的規范,使水文基礎數據庫的建設加快。基礎數據庫是指各自動化應用系統共同使用的基礎庫,應包括水利工程信息基本數據庫、水文信息基本數據庫、水利基礎空間數據庫、行政資源管理基本信息庫和水資源數據庫等。只要成功建設基礎數據庫,就能實現不同自動化系統對基礎信息資料的信息調閱和共享,實現各自動化系統的匯總。成立水利數據中心,作為水利信息整理收集存取的中心,其主要責任是信息的收集、匯總及調度,各客戶端可以隨時從信息中心查看各種相關信息。作為基礎數據庫網絡平臺的水利數據中心服務于相關部門網絡平臺和水利辦公網絡,同時也利于統一管理,實現資源共享。
3.2制定有效規劃,建設完善水文系統
雖然各地區水利工作存在差異,但從功能上總結以下幾方面,供水調度;防
汛抗旱;水資源監控管理;行政管理和工程管理。只有認識水利自動化建設的需求和目標,才能科學的促進水利自動化的建設。通過水利需求的分析可知水利自動化系統建設應實現以下系統的建設。
1)建立行政資源管理信息系統
建設的目標主要包括水利項目建設管理、行政綜合辦公、水利規劃和計劃管理、財務管理、水政管理、人事人才管理等業務應用。系統建設的主要任務是通過以上項目的逐步建設來實現水利的科學規范管理,服務水平、提高業務管理效率和建設內容。
2)建立防汛、抗旱指揮系統
建設目標是在水文信息監測網絡的支持下通過系統建設,使各類防汛抗旱信息的動態監測得到實現,以便科學準確的做出降水、旱情和水情的預測預報,為指揮搶險救災和防汛抗旱調度決策做準備,給其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和科學依據。建設內容:旱情、水雨情、災情、工情、防汛通信網絡系統、氣象信息采集系統、水利信息網和防汛抗旱決策支持系統。
3)建立水質狀況實時動態監測管理系統
建設目標是通過移動、固定、自動多種方式相結合的水質信息采集手段,使常規信息得到定期監測,迅速監測突發性水污染信息,提供水質趨勢預測和水質信息服務,及時預報水質預警,確定主要污染源,提供緊急應對措施預案并進行評估。建設內容是水質信息采集系統、水質評價信息系統和水質信息管理系統等。
4)建設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統
建立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統,建立監控系統、工程監測和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統;實現工程監測、工程管理信息系統的信息共享與監控系統。建設內容是水利工程運行管理信息系統、水利工程建設管理信息系統和水利移民管理信息系統、水利建筑物工程監控監測等系統。
5)建設水資源信息公眾服務平臺
建設內容是以水利機構與職能、區域水利概況、水利新聞、水利科技、項目建設和水利工程、水情、災情簡報、雨情簡報、工情政策法規和公告信息等。以上系統的建設都要遵循圍繞新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和水利中心工作的需求去建設的原則,具體建設內容根據自身需求有所改變,努力做到發網合理、技術先進具有適度的前瞻性、預報準確、信息及時、管理科學、服務全面的水文現代化服務和管理運行體系。
結語
作為水利自動化系統不僅僅建立幾個信息系統,更不是建立相對獨立信息系統就可以解決實際問題的,而是要建立一個信息平臺、一個數據庫信息系統,在這個平臺下可以進行數據共享、交流、查詢、播報以及公布等信息處發活動,能夠讓多個部門之間進行會商、決策等高級數據應用。它獲得的一手數據是自動化的;數據分類,整理歸納是自動的;在軟件的支持進行自動的數據分析處理等操作。
參考文獻
付伯秋 編制水利工程投標文件應注意的問題[J].河北水利 2005(11)
黃祚繼,黃忠赤, 等.水利工程自動化現狀與適應技術分析研究[J],水利建設與管理.2012(10):53-55
盧常亮, 趙振.水利自動化工程存在問題分析及建議[J]. 科技傳播.2011(21):76-76
王鳳玲 淺析水利工程電子檔案的整編[J].治淮 2005(10)
一、關于食物平安任務
關于展開“雙節”時期的食物平安專項整治任務,前天上午我們已提早召開了任務會,進行了發動和擺設,道云書記和我是依照省《方案》要求講的,也是契合省電視德律風會精力的,要害是抓落實。據調查,近兩天各縣區(治理區、開拓區)和市直有關部分正準備召開會議,研討辦法,迅即睜開了食物平安專項整治舉動。借此次省召開電視德律風會議的春風,我們要做到:
第一,思維看法要再進步。既然要展開食物平安專項整治的集中舉動,就不克不及用慣例的思緒和辦法墨守成規去搞,而要聞風而動,緊要舉動,敏捷掀起食物平安專項整治。我們要站在踐行科學開展觀,存眷民生,親民惠民的高度,把思維看法一致到省市關于進一步增強食物平安任務會議精力上來,增強指導,接納辦法,一致步伐,一致舉動,確保專項整治運動扎扎實實地展開。
第二,任務辦法要再詳細。一是明白責任。各縣區當局要對轄區食物平安負總責;環節監管部分要各負其責,而且對所屬縣區的監管部分負起組織指點的責任;食物出產運營企業要承當第一責任人的責任。誰出了問題就追查誰的責任。二是實在增強監視反省。法律反省是我們看家身手,依法展開反省任何時分都沒有錯。我們要持續發揚前段展開食物平安大反省中的精力和作風,對一切各類食物出產加工運營企業和單元,具體進行反省,并催促他們展開自查自糾,盡最大限制地消弭食物平安隱患。當然我們要做到文明法律,樹立法律步隊優越形象,但對那些屢查屢犯,對人民食物平安組成要挾的的企業和單元要果斷予以嚴峻懲辦。各級各部分對展開此次食物平安專項整治都要做到有組織指導,有施行方案,有擺設反省,有跟蹤問效,有好的辦法親睦的結果,最終到達當局安心,群眾稱心。
第三,言論宣傳要再鼓舞。要在“雙節”時期接納豐厚多彩、靈敏多樣的方式進一步增強食物平安任務言論宣傳,增強食物平安科普常識的宣傳,增強人民群眾安康認識的宣傳,進一步教育和武裝群眾,筑牢食物消費平安的最終一道防地,這也是我們食物平安任務的主要辦法之一。還各級各部分的任務狀況,也要積極報道,鼎力宣傳,做到電臺上有聲,電視上有影,報刊、收集媒體等有宣傳報道,各級任務信息、任務簡報有交流。構成人人關懷食物平安,人人參加食物平安的優越言論氣氛。展開專項整治運動時期要有階段性格況小結,完畢時要按規則向上級申報。
第四,關于省對我市食物平安綜合評價任務。昨天,市食物平安指導小組辦公室已發過告訴,請各縣區、市直有關單元依照要求做好預備,要把此次綜合評價作為對全市展開食物平安大反省和“雙節”食物平安專項整治狀況的大檢閱。
二、關于小麥油菜治理任務
據農情計算,截止11月25日,全市秋冬種總面積966.78萬畝,較上年添加98.78萬畝,添加了11.38%,個中糧食作物507.4萬畝,較上年添加42.4萬畝,增進了9.11%;油菜297萬畝,較上年添加38萬畝,增進了14.7%;蔬菜66.38萬畝,較上年添加26.38萬畝,增進了65.95%;紫云英93.01萬畝,較上年添加33.01萬畝,增進了55.02%。總體上看,全市整地、播種質量分明好于從前,油菜、小麥根本上一播全苗,田間長勢較好。
然則,近期我市農業出產情勢不容樂觀。一是旱災。進入11月份以來,我市繼續無降水。淮濱、平橋、息縣、固始等淮北旱作區和淮南崗坡地帶呈現旱情。據2008年12月25日農情計算,當前全市受旱面積達105.2萬畝,個中嚴峻受旱面積16.9萬畝。二是凍害。12月4-6日我市呈現寒凍天色進程,個中市區、息縣、新縣在6日呈現極端氣溫-6℃至-4℃,一局部早播旺苗、遲播弱苗和氮肥過量嫩苗呈現了分歧水平的凍害。12月20日后,又延續幾天強降溫,極端溫度-8℃,氣溫忽高忽低,而且無雨雪。受凍害及干旱影響,我市小麥呈現了黃苗、死苗景象。當前,全市小麥呈現黃苗的面積合計103.7萬畝,個中嚴峻面積48.44萬畝。各縣區均有發作,個中息縣、淮濱、羅山、固始、潢川、平橋等縣區較重,均在3萬畝以上。從散布區域上看,淮北旱作區重一些,淮南稻茬麥區輕一些。從觸及種類上看,豫麥70、安全六號、鄭麥9023等半春性種類較重。全市小麥有死苗景象的田塊達8萬畝,個中死苗嚴峻的面積0.8萬畝,首要散布在羅山、浉河區、息縣、固始、淮濱、平橋,多呈現在沿淮旱作區和局部稻茬田。油菜全市受凍面積164.6萬畝,個中嚴峻受凍面積53.3萬畝。因為受凍害影響,上部葉片發黃變白,并有少數死苗景象。據天色預告,近期依然沒有分明的降水進程,因而,災情很能夠進一步開展,農業出產情勢不容樂觀。
方才完畢的中心鄉村任務會議強調指出,要毫不放松地抓好糧食出產,果斷避免糧食出產滑坡,確保農業不變開展。夏日糧油出產情勢若何,不只影響到農人的生涯和收入添加,并且也直接關系到全市經濟開展的大局,影響到全國的糧食平安。抓好以小麥油菜抗旱防凍為重點的冬天田間治理任務,確保下一年夏日糧油有個好的收成,不只是一個經濟問題,并且是一個嚴厲的政治問題。各級各有關部分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站在講政治的高度,認清情勢,進步看法,進一步接納有用辦法,抗旱防凍,確保小麥、油菜等農作物平安越冬,為攫取下一年夏日糧油豐盈打好根底。
第一,要精確監測。各級農業部分要立刻組織科技人員,充分專業測報人員,添加底層監測網點,具體展開田間查詢,在最短工夫內對本地災情再進行一次普查,進一步精確清亮災情散布,列出普通發作、較重發作和最重發作的地塊,明白監測防治任務的重點區域,做到有的放矢。各地要親密存眷天色轉變,實時指點群眾接納有用辦法,具體節制災禍。
第二,要強化培訓。各地要立刻組織專家和科技人員深化村莊進行分歧方式的技能培訓,讓農人調查和把握小麥油菜災情的發作規則和防治的要害期間,使科學的防災技能及防病治蟲技能到達眾所周知,進步農人群眾對其風險性的看法,加強搞好防治的盲目性。從目前起,各級農業部分都要組織一切科技人員分鄉包村,進行技能指點,展開技能效勞,起勁確保防治結果,力圖做到不漏治,不留死角,最大限制減輕災情損掉。各地要充沛應用播送、電視、報紙等新聞媒體,普遍展開小麥油菜災情的防治宣傳運動,實在把防災抗災任務釀成廣闊農人的盲目舉動。
第三,要澆水抗旱。各縣區要抓緊工夫,組織群眾應用午時氣溫高的工夫抗旱澆水,彌合泥土裂縫,緩解地表墑情,進步泥土溫度,增強養分接收,然后有用處理苗黃、苗瘦等癥狀。對無澆水前提的田塊,實時展開葉面追肥。經過噴灑很多肥液,在增補營養的還增補水分,減輕旱情。
第四,要防凍保苗。組織農人對受凍小麥、油菜田遍及撒施農作物秸稈或稻糠、麩皮、廄肥、塘泥等,以保墑、增溫。對整地播種質量較差、形成麥苗發黃的田塊實時展開鎮壓,碾碎坷垃,壓實泥土間隙,避免冬天冷空氣傷根加劇,以到達保溫增墑保苗的目標。
第五,要統防統治。各地要組織應急防治專業隊,強力推進統防統治。要以鄉鎮或行政村為單元,一致組織指導、一致蟲情監測、一致技能培訓、一致防治技能、一致施藥工夫,確保最佳節制結果。還還要充沛應用社會力氣,發起群眾自防自治,想方設法節制病蟲風險。
一、農建工作農建工作繼續以“紅旗渠精神杯”競賽為動力,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科學規劃,統籌兼顧,及早部署,及早安排,狠抓農村飲水、節水灌溉、“三區一閘”、抗旱水源等工程為重點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全市共新增有效灌溉面積6萬畝,新增旱澇保收田3萬畝,新打機井994眼,完成了全年任務。杯賽工作在認真組織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基礎上,對2009年的農建工作進行了認真總結。經過全科人員近兩個多月的共同努力,共編印2009年度農建匯報、重點工程簡介、文件匯編、杯賽簡報匯編、新聞報道剪輯等匯報材料5個本共25套。經過全市水利職工的共同努力,我市在全省“紅旗渠精神杯”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競賽評比中再次奪冠,實現了十二連冠。為了加強中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設管理,按照上級要求,結合我市實際情況,我們出臺了《某市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討論稿),下一步將修改完善后付諸實施。
二、節水工作節水灌溉是我國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革命性措施,是緩解我市水資源短缺的有效途徑。我市節水灌溉工作自開展以來,堅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講究實效,不搞一刀切,在自流灌區和站灌區主要發展渠道防滲;在純井灌區和沙壤土質區,主要發展低壓管道輸水,配以地面軟管加小畦灌溉模式;經濟基礎較好的鄉村結合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推廣大田噴灌和微灌;山丘干旱缺水地區發展集雨節灌農業。共新增和改造節水灌溉面積23.09萬畝,2009年國家級節水增效示范項目已經省發改委批復立項,節水灌溉工作又上了一個新臺階。
三、灌區工作今年,經過各級領導的大力關心和支持,全市灌區年引水3.9億立方米,其中農業用水2.6億立方米,灌溉面積82萬畝,灌溉220萬畝次。我市灌區在搞好農業灌溉,促進農業生產的同時,還保證了安鋼、電廠、城市生活及部分鄉鎮企業生產、生活用水,為某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做好工農業供水工作,加強水費收入,力爭年底實現工業水費入庫率達到100,農業水費入庫率達到95;協助萬金、幸福渠管理處灌區體制改革方案,完成漳南、紅旗渠、躍進渠灌區“十五”規劃,紅旗渠灌區節水續建配套續建項目正式上馬。全市灌區工程現已完成工程量:土石方1.963萬立方米,砌體0.361萬立方米,砼及鋼筋砼1.52萬立方米,完成投資425萬元,改善灌溉面積6萬畝。
四、抗旱工作今年我市受旱主要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1月份至4月份,降雨(雪)偏少,全市120多天平均降水量僅19.1毫米,較多年同期平均值偏少,加之4月中旬至今氣溫較往年同期偏高1--4度,干燥多風,土壤失墑嚴重。崗丘地區30厘米以上土壤含水量在11%以下,平原地區30厘米以上土壤含水量為14%以下。第二個階段是9月份至今,我市無有效降雨,氣溫較往年同期偏高2~4度,土壤失墑較為嚴重,平原區0--50厘米土壤含水量在13以下,山丘區0--50厘米土壤含水量在10以下。我市糧食播種面積699萬畝,經濟作物155萬畝,受旱面積達195萬畝,重旱25萬畝。今年的干旱對我市農業和部分鄉村群眾生活造成了不利的影響。面對嚴重的旱情,我市各級黨委、政府非常重視,并采取有力措施,挖掘利用一切水源和水利設施,動員各方面力量,全力以赴投入到抗旱斗爭中,在抗旱高峰期,全市最多日出勞動力41萬人,行動機電井6.83萬眼,泵站50處,機動運水車1500輛共澆灌地324.1萬畝,灌溉972萬畝次,使干旱造成的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為全年農業豐收做出了貢獻。
一、旱情、災情
(一)旱情特點
今年我省發生的干旱主要是由于降雨量連續偏少,蓄水工程可供水量少和超歷史的持續高溫所造成的。
1、全省汛期降雨量連續偏少
我省汛期降雨主要集中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的梅雨期和7月下旬至9月的臺汛期。但今年梅雨期短,梅雨量少,6月23日入梅,30日出梅,梅雨期只有7天,占多年平均梅雨期的1/3,全省平均梅雨量僅117毫米,比常年偏少5成多,其中湖州、嘉興、臺州、溫州市偏少達7~8成。臺汛期今年只有第11號熱帶風暴“環高”于8月20日10時10分在我省平陽鰲江鎮登陸,暴雨中心瑞安林溪站3日雨量293毫米、日雨量242毫米,雨區主要集中在溫州、臺州一帶,范圍小,產生水量不多。汛期4~10月各月降雨量均比歷年同期分別偏少1、3、3、6、1、4、7成,11月比常年略多半成。
2、大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及連續高溫天數創歷史記錄
自6月30日出梅后,我省出現兩段大范圍持續高溫晴熱天氣。第一段從出梅到8月11日,第二段從8月22日至9月8日。全省大部分地區累計大于35℃高溫日數達50多天,與常年相比偏多20天以上,其中東南沿海地區超過歷史最多的年高溫日數;除湖州、嘉興、舟山外的其他市都出現了40℃以上的極端高溫,其中麗水市域高于40℃天數為4~14天,麗水本站高達43.2℃,突破歷史極值。新昌42.8℃、永嘉42.1℃也為當地歷史最高值。據氣象部門分析高溫酷熱天氣達50年一遇。
高溫使水面蒸發量急劇上升,7月份全省蒸發代表站平均日蒸發總量為156.7毫米,其中衢州站為204.4毫米,最大日蒸發量9.7毫米。據麗水氣象部門觀測,麗水市各縣7月份平均蒸發量為214~375毫米,比常年增加90~150毫米。
3、水庫河網蓄水持續減少
全省22座大型水庫(不包括大型電站水庫)累計蓄水量:出梅時的7月1日及8月1日、9月1日、10月1日、11月1日和12月1日分別為21.3、18.7、19.5、18.6、17.2、16.2億立方米,分別占正常蓄水量的52、46、48、45、42和39%。12月1日,全省22座大型水庫累計蓄水量16.17億立方米,扣除水庫安全(死庫容)蓄水量后可供水量為7.386億立方米,只占正常蓄水量的18%,諸暨石壁、嵊州南山水庫水位已低于死水位;大型電站水庫:新安江水庫112.8億立方米、可供水量37.1億立方米,烏溪江水庫5.33億立方米、可供水量0.85億立方米,緊水灘水庫6.13億立方米、可供水量2.18億立方米;全省中型、小型及山塘水庫蓄水量分別為9.63、5.32、1.60億立方米,分別占正常蓄水量的42.6、27.8、20.3%。全省河道水位持續下降,中小河流多數干枯斷流,除了杭嘉湖和蕭紹平原,河網水位普遍偏低。
(二)干旱影響情況
1、干旱程度分析
據省水文勘測局對今年我省各市代表站的汛期最大連續干旱天數(截止到10月15日)、汛期降雨量統計計算,成果如下:
日雨量小于30毫米的最大連續干旱天數:
2、干旱影響及旱災損失
今年我省發生的干旱給我省城鄉人民生活和工農業生產造成很大影響,災情嚴重。全省性高溫干旱從6月30日出梅后至8月中旬,后受冷暖空氣交會和“環高”熱帶風暴帶來的較大范圍的降雨影響,大部地區旱情有所緩解。但是,由于降雨分布不均勻,部分地區旱情仍一直在發展,主要是海島、沿海地區和部分內陸山區。目前,這些地區水源持續減少,生活用水非常困難,主要靠外來補給。
受干旱影響,造成229萬人、40萬余頭牲畜發生飲用水困難;工業和服務業限產、停產;農業糧、果、茶、菜、菌等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受災較重;林木苗圃、林業干果特色基地和水產養殖損失較大;水電站無水發電加劇電力供需矛盾,使一些工業企業不同程度受到影響;因高溫干旱導致花草枯死、河流斷流水生物死亡、森林火災多發,對生態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
一是農牧業損失情況。全省農作物受災面積454.8千公頃,成災面積330.12千公頃,估計減產糧食62.43萬噸,損失蔬菜95萬噸,畜禽死亡54萬頭(只)。麗水等地的香菇、磐安的中藥材、臨安的山核桃等經濟特產損失嚴重。據磐安縣報告,全縣8萬多畝中藥材中有4萬多畝白術、黨參、桔梗、玉竹嚴重受旱,經濟損失達1億元。全省農業直接經濟損失為35億元。另外,干旱導致農作物播種困難,因旱減少冬種面積6.7千公頃。
二是對城鄉人民生活影響。由于干旱缺水,造成全省229萬人發生飲用水困難,有13個城市缺水,被迫采取限水措施。同時由于高溫,全省城市用水需求量普遍增加,各地城市最高日供水量比常年高出10~30%。雖然旱區各級黨委、政府盡最大努力保證了群眾的基本生活用水,但干旱還是對人民群眾生活造成一定影響,給群眾的生活帶來不便。如象山縣高塘島人均供水只有7.5公斤/天,只能滿足飲水需要,日常洗滌用水、環境用水等難以滿足。
三是水產養殖損失。今年干旱造成山塘水庫、河網蓄水減少,部分甚至干涸和斷流,因此造成我省水產養殖受災面積達147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達4.62億元。
四是水電損失。今年緊水灘、烏溪江庫區降雨量分別比多年同期減少24%、22%,1~11月發電量分別為4.59億千瓦時、5.45千瓦時,比多年同期減少27%和16%。另外由于水庫水位低,發電水頭較多年同期偏低,增加了發電的單位耗水率。今年全省小水電發電38億千瓦時,與前三年平均比,減少發電20%左右。
五是林業及森林火災損失。高溫干旱天氣嚴重影響了我省的林業生產,同時致使森林火災頻發。全省林業因干旱受害面積200多萬畝,直接經濟損失13.5億元;今年發生森林火災724起,過火森林面積7.82千公頃,受害森林面積4.644千公頃,燒毀成林蓄積9.5立方米、幼樹486萬株,因森林火災死亡14人,直接損失近億元。
六是對工業經濟影響。今年的高溫干早缺水,影響旱區工業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為保居民生活用水,旱區不得不對工業企業和服務業采取限水、停水措施,影響了這些企業的生產經營,舟山的制冰企業和食品加工業、象山的漂染、農產品加工企業、玉環的啤酒業等受到嚴重影響,一些企業停產或限產,一些企業組織車、船運水維持基本生產,大大增加了生產成本。此外,由于干旱使水電發電量減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電力供需矛盾,增加了拉閘限電。
七對交通航運影響。由于干旱缺水,錢塘江等主要河道低水位、中小河流干枯斷流,使得航道水位下降,比常年低,造成部分大噸位船舶擱淺及堵航事件發生。
八是對水質的影響。根據*省水環境監測中心分析,今年9~10月份的水質比5~6月份總體要差,河流Ⅱ、Ⅲ類水質斷面減少,Ⅳ~劣Ⅴ類水質斷面增加。另據省環境監測部門對杭嘉湖地區河網水質的監測,水質為Ⅱ~劣Ⅴ類,其中水質優良斷面數占總監測斷面數的29.6%,水質一般斷面數點20.3%,水質較差和很差斷面數占50.0%。與去年同期相比,優良水質斷面數減少了2.3個百分點,一般水質斷面數減少了9.1個百分點,較差和很差水質斷面數增加了11.4個百分點,總體水質有所下降,主要表現在氨氮和總磷指標上。今年如不實施“引江濟太”,杭嘉湖地區水質將更差。
二、抗旱工作情況
面對今年嚴重的旱情,全省上下齊心協力,確保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用水。一是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把抗旱工作作為一項突出任務來抓。在抗旱中,各級領導到第一線,靠前指揮,組織和帶領群眾抗旱救災。省委、省政府召開電視電話會議,進行全面部署;書記、呂祖善省長等主要領導多次聽取匯報,進行部署并到第一線指導抗旱工作;各市縣主要領導都非常重視,切實做好旱區的抗旱組織協調和服務工作,廣泛發動群眾奮力抗旱。二是各級各部門團結一致、齊心協力、發揚風格、相互支持。各地按照縣內事情能自己協調解決的縣內自己解決,市內事情能自己協調解決的市內自己解決,跨市跨縣事情需要省里協調解決的由省里協調解決,相互支持,上下游、左右岸等相鄰地區合力抗旱,寧波市支持舟山通過大陸引水工程引水600多萬方,紹興市支持寧波通過上浦閘引水工程引水4335萬方,衢州市支持金華通過烏溪江引水工程引水,以及一些地區的跨地區運水等。各級水利、防汛部門深入調查研究,千方百計把水源調配好。電力部門在電力負荷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既要保證用電,又要盡可能少浪費水;幾次咸潮影響杭州取水,新安江、富春江放水大力支持杭州市抗咸;氣象部門做好天氣預測預報,并積極組織實施人工增雨作業,取得較好效果;環保、城建、水務等有關部門為正常供水出了大力。三是及時部署,科學抗旱,措施有力。今年出梅后,隨著旱情的露頭,及時部署,組織抗旱。及時編制啟動抗旱應急預案,按照“先生活、后生產,先節水、后調水,先地表、后地下,先河道水、后水庫水,先重點、后一般”的原則,對水資源進行合理的配置,充分發揮現有水利設施的作用,及時實施跨地區調水,及時停止或減少一些水電站發電,及時組織車船運水、打井、海水淡化,及時采取節水措施,限制供水,實施人工增雨,取得很好效果。
(一)工程措施
省委、省政府歷來高度重視防旱抗旱工作,在做好防御洪澇災害的同時,堅持防汛防旱兩手抓,出臺了“五自水庫”政策,組織興修了一大批蓄引水、節水灌溉和人畜飲水工程,在今年的抗旱中,新建的溫州珊溪、紹興湯浦、江山碗窯、金華沙畈、義烏八都等大中型水庫及黃椒溫引水、舟山大陸引水工程和治太工程發揮了重要作用,使全省抗旱能力有了較大提高。全省常年供水能力達到210億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庫26座、可供水量156億立方米,中小型水庫3810座、可供水量42億立方米。全省有耕地2400萬畝,其中旱地420萬畝,有灌溉設施235萬畝;水田1980萬畝中,自流灌溉780萬畝,提水灌溉1090萬畝,無灌溉設施110萬畝,使農業的有效灌溉面積和旱澇保收田面積占耕地面積達到88%和70%左右。縣級以上城鎮水廠年供水能力達到29億立方米,其中生活占35%、工業65%,使全省縣級以上城鎮1700萬人平均日生活用水達到0.15立方米,全省平均萬元產值用水量30立方米。這些水利工程保障了大中型灌區、杭嘉湖、蕭紹寧平原等農業生產用水和大部分縣級以上城鎮生活用水。其中新建的紹興湯浦、溫州珊溪水庫,確保了紹興、溫州市區數百萬居民的生活和生產用水,玉環縣還從溫州運珊溪水庫的水已累計70多萬立方米;舟山市新建成的627萬立方米的岑港水庫和日引水量8.6萬立方米大陸引水應急工程,保障了舟山本島的抗旱供水,至今已從寧波引水600多萬立方米;烏溪江引水工程共向灌區供水1.8億立方米,并向金華灌區500萬立方米;寧波通過上浦閘從姚江引水4335萬立方米,抬高姚江水位,緩解寧波旱情;治太工程在抗旱中效益明顯,嘉興、杭州超過50年一遇、湖州達到20~30年一遇的干旱,而這三地的旱情卻不嚴重。出梅時太湖水位在2.7米左右,比常年同期水位低0.5米,由于實施“引江濟太”工程,使太湖水位保持在3.3米左右,加之湖州市苕溪及其尾閭、沿太湖主要氵婁港等骨干河道疏浚,使湖州市提高了引太湖水的能力,5~8月累計引太湖水量達9億立方米,使平原河網水位維持在3米左右;太浦閘的連續放水及苕溪倒流,使杭嘉湖東部平原河網水位保持在2.8~3米之間,比常年平均水位高出0.2米左右,增加了河網蓄水量,改善了水質。
(二)非工程措施
今年抗旱在非工程措施上,做到早分析、早研究、旱部署,進一步加強組織建設,落實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各項責任制,修訂和完善抗旱預案以及制定應急供水預案,從制度上保障人民群眾基本生活用水。非工程措施在今年防旱抗旱工作中全面、扎實、富有成效。
1、抗旱組織體系。全省11個市及所屬縣(市、區)均成立了人民政府防汛防旱指揮部,下設辦公室,配備專職人員,落實了抗旱工作責任。抗旱工作實行分級管理和地方行政首長負責制,確保政令暢通。針對政府換屆,新上任的指揮較多,今年2月,我們對各市、縣(市、區)防指指揮進行防汛防旱業務培訓,提高了防指指揮決策能力。
2、信息監測管理。防汛防旱信息自動化是抗旱工作的有力支撐,我省建有水情測報站1000多個,其中水情自動測報站500個,大型和個別中型水庫衛星通訊水情自動報汛站28個,水情信息能夠及時傳遞,基本保證了旱情的上傳下達。通過雨量、水位、蒸發量等分析,基本掌握了現有蓄水情況。
3、抗旱水量調度方案及抗旱預案。雖然九十年來以來,我省一直處于豐水期,但對抗旱工作沒有松懈,除了建設大量的蓄水、引水等工程外,也主動做好抗旱預案的編制工作。目前全省大部分市、縣(市、區)完成了抗旱風險圖編制,杭州、寧波、舟山、溫州、臺州等編制了城區供水預案,舟山、寧波、金華分別制定了通過大陸引水工程從寧波引水、通過上浦閘從曹娥江引水、通過烏引從衢州引水以及一些海島從境外運水方案等,這些預案(方案)在今年的抗旱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7月,旱情一露頭,省防辦就組織各級防汛防旱部門看手編制抗旱應急供水預案,舟山、玉環、洞頭、象山等重點旱區根據省里要求編制了抗旱供水應急預案,對保證抗旱工作的有序進行起到了積極作用。使抗旱工作有章可循,同時也保證了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用水。舟山市抗旱實行預警機制,在不同的干旱警報階段,采取相應的抗旱措施,如實施大陸引水,調用農業水庫水并對農業損失給予補償,使有限的水量得到充分利用。寧波市于今年6月30日啟動城區抗旱供水調度預案,對供應城區的七座大中型水庫水量實行動態管理,根據水量變化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同時加強對姚江水資源管理,凡是從姚江取水的,必須經市防辦批準。在七座大中型水庫水量不足時,及時用姚江水補充城區供水。11月份又采取限制供水措施,保障了居民正常用水。省防指杭州抗咸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針對今年潮水大及新安江蓄水少的特點,通過仔細研究分析,科學調度,合理下泄新安江水庫水量,既保障杭州供水安全,又節約新安江水庫水資源,取得較好效果。
4、抗旱服務組織建設。目前我省已建有縣級抗旱服務隊32個,市級抗旱服務隊6個,抗旱設施和綜合經營固定資產2288萬元,這些抗旱服務隊的成立,大大提高了我省的防旱抗旱能力,他們深入抗旱第一線,在尋找水源、打井、提水、調水、運水、機具使用及維護、推廣抗旱技術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據不完全統計,抗旱服務隊共維修各種抗旱設備0.3945萬臺套、租賃設備0.1815萬臺套,改善灌溉面積87萬畝,抗旱澆地108萬畝,挽回糧食損失1929萬公斤,挽回經濟作物損失8537萬元。
5、抗旱工程管理。我省抗旱工程主要有水庫、水閘、河道、泵站、灌渠、引水管道及各種水井等,大中型水庫、水閘及大的泵站、灌渠均建有管理單位,小型水庫、水閘以及其它小型水利設施大多由鄉(鎮)、村管理。近年來,對小型水利設施進行改革,通過“股份、拍賣、租賃、承包”等方式,形成了多元化的經營管理模式,這些抗旱工程基本能夠正常運行,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6、抗旱節水措施應用。近年來,我省加大抗旱節水措施的力度,全省已有節水灌溉面積665千公頃,主要有噴灌、微灌、低壓管灌、渠道防滲及其他工程節水。同時在今年干旱期,“旱地龍”等化學抗旱劑也取得了較好效果。非農業用水通過采取限制供水、定量供水、實行梯級水價等節水措施,達到了保障人民群眾基本用水的目的。
7、實施人工增雨作業.今年干旱期間,我省寧波、臺州等地適時實施火箭人工增雨作業,共打火箭201發。在部隊的支持配合下,8月上旬實施了飛機人工增雨作業,共飛行7架次,累計12小時。全省大部分地區降過人工雨,對臺州、溫州等局部地區的高溫和旱情起到一定的緩解。
8、抗旱投入情況。今年我省在抗旱上進行了大量投入,目前已投入抗旱資金5億多元,中央和省財政安排了抗旱應急資金4000萬元。但我省財政沒有固定的抗旱資金投入,在旱情嚴重時,財政臨時安排資金。全省有400多萬人參加抗旱,投入抗旱機井1.47萬眼,泵站3.29萬處,動用抗旱設備19萬套。機動運水車輛3742萬輛。這些投入對全省抗旱具有重要作用,全省大部分地區抗旱資金到位及時,使用合理,抗旱效果顯著,把旱災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初步統計,今年我省汛期平均降雨量是建國以來最小值,發生嚴重干旱,而受旱農田面積只是建國以來的第6位。由于各級政府全力抗旱,減少糧食損失99.9萬噸,減少經濟作物損失33億元,臨時解決165萬人飲用水困難。
9、旱情信息管理情況。根據今年我省的旱情特點,全省各地除了按國家防辦要求的編報《抗旱情況統計表》(旬報)外,從7月20日起,增加《中小型水庫和河網蓄水情況表》、《蓄水、供水情況統計表》,并由原來的10天一報改為5天一報,并加強對各種旱情的收集、分析、整理,對旱情發展進行預測分析,對蓄水和供水進行平衡研究。同時,編印防旱抗旱動態、簡報等,及時反映旱情和各地抗旱措施。
三、存在問題
面對今年嚴重的干旱,抗旱工作也暴露出一些問題。一是一些地區現有的抗旱工程體系尚不能滿足抗旱工作的需要,山區、海島特別是除舟山市本島外的島嶼和洞頭縣,沿海地區特別是臺州、溫州市的南北部地區和象山縣存在資源性或工程性缺水,現有水資源和工程設施難以滿足抗嚴重干旱的需要;一些城鎮集中供水工程的供水保證率不高,供水管網沒有及時配套;一些灌區渠系配套不夠,渠道滲漏較嚴重,機電排灌設備老化,使這些工程設施不能發揮正常的作用。二是旱情監測手段仍不夠先進,中長期天氣預報的準確度不高,一些地方對旱情信息的掌握、上報不夠及時、快捷。三是抗旱預案體系尚不夠健全,特別是預案的預警功能不夠,預案的可操作性還不夠強,一些地方沒有按照防御嚴重干旱災害的要求編制預案。四是有些地方抗旱服務組織力量薄弱,有的機械設備陳舊老化,投入不足。五是節約用水宣傳力度不大,全社會節水意識不強,水資源浪費現象較普遍;水價機制沒有真正形成,節水設施推廣使用率低。
四、對策和建議
抗旱減災是關系到社會穩定及國民經濟發展的大局,各級各部門必須高度重視。從水文周期來看,我省自80年代以來連續的豐水年之后,出現干旱年甚至連續干旱年的機率在不斷增加。從歷史情況來看,上世紀1963~1964、1967~1968、1978~1979年均發生了連續干旱年,因此,今明兩年很有可能發生連續干旱年,要切實做好長期抗旱的思想準備,進一步做好各項抗旱工作:
(一)深化、細化抗大旱、抗長旱、抗連續干旱的預案。今年舟山、玉環、洞頭、象山等重點旱區編制了抗旱應急預案,對保證抗旱工作的有序進行起到了積極作用。根據當前的旱情,各地要根據《抗旱應急供水預案編制提綱》進一步深化細化抗旱應急供水預案,進一步做好需水量預測和供需平衡分析測算;進一步完善防旱抗旱預警預案體系,現有的預案和風險圖需要進一步修改和完善,增強預案的預警功能和可操作性。同時組織抗旱技術人員深入抗旱一線,幫助尋找水源,做好技術指導,在實踐中不斷調整完善抗旱預案。
(二)積極采取應急措施,保障人民群眾基本生活用水。干旱缺水地區要做好計劃用水、節約用水和科學調配水資源工作。海島地區要繼續做好運水、引水工作,舟山本島要加快實施改建岑港到虹橋的輸水能力,提高引水能力。嵊泗、岱山、玉環、洞頭等島嶼進一步加強運水工作;沿海及內陸缺水地區要繼續做好節水和引水工作,水資源短缺地區要停止向高耗水企業和桑拿、游泳等服務行業供水,減少用水大戶的用水量,保障人民群眾基本生活用水。
(三)做好重點地區供水協調工作。今年寧波支持舟山通過大陸引水工程引水,引水量也由開始的5萬立方米提高到8萬立方米,到12月31日共引水立方米,目前寧波市區為延長水庫供水時間,市區水廠也部分從姚江取水,需進一步做好寧波、舟山引水的協調工作;上虞市支持寧波通過上浦閘引水工程引水,已累計引水萬立方米,近期曹娥江天然徑流很小,引水日趨困難,需加強紹興、寧波兩市的協調,以充分發揮上浦閘作用,盡可能攔蓄淡水,支援寧波用水;溫州市支持玉環、洞頭從溫州用船用水,要保證每日供應1~1.5萬立方米;新安江、富春江水電站支持杭州抗咸,但新安江水庫可供水量僅有34.3億立方米,抗咸用水量較大,聯席會議辦公室要組織專家精心測算發電放水方案,既要保證杭州供水安全,又要節約新安江水庫有限的水資源。
(四)加快水利工程建設,根本解決水資源的供需矛盾。從今年的抗旱工作實踐看,我省海島、沿海地區及部分內陸地區存在資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問題,為進一步提高抗旱能力,要加強前期工作,加快實施一批骨干水源和重大引水工程項目,抓好千庫保安工程、千萬農民飲用水工程和萬里清水河道工程,這是增加水源解決抗旱用水的根本措施。同時,應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加強灌溉渠系、排灌設施的配套和維修養護,提高水的利用率,積極推廣灌溉節水技術;根據水資源開發利用規劃,抓緊浙東引水和浙北引水的前期工作,并盡快組織實施;加快舟山、玉環、象山、洞頭等海島、濱海區域供水管網與大陸水源工程的連接;加強水資源的管理,保護好水源,大力推行節約用水,從根本上解決水資源的供需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