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校慶發言稿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大家好!
桃花盛開,滿目芳菲的四月,我們在這里隆重舉行..大學二十周年校慶慶典活動。借此機會,請允許我代表..大學校領導班子向出席今天活動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校友表示熱烈的歡迎!向..大學全體師生表示熱烈的祝賀!向關心和支持大學發展成長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謝!
二十年前,1985年11月,13名風華正茂,意氣風發的年輕人以敢為人先的勇氣和膽識,以心系職業教育,原創:情牽莘莘學子的情懷,帶領創辦了..大學,從此拉開了我市職業教育的序幕,..大學也成為我市第一所公辦職業院校。二十年來,..大學歷經滄桑,幾經周折,又不斷進步,不斷發展,數創輝煌。從初創的從最初的不足百名學生到如今的5系28專業近2000名學生,..大學“面向全國,服務社會,培養人才”的辦學特色日趨明顯,辦學效益和教育質量穩步提高。二十年來,我們的老師始終勤教善教、甘為人梯;我們的學子始終嚴謹篤學、立志成才,優良的教育教學傳統屆屆相傳,出色教風學風得到了上級領導和社會的一致好評。
斗轉星移,歲月滄桑。二十年風雨浸潤流嵐歲月,積淀下沉沉履步,二十年崢嶸穿透純凈書聲,抒寫出精彩華章。二十[網找各類范文,到網]年的拓荒播種,這里已成為一片沃土,二十年的鍥而不舍,這里已成為人才的搖籃,二十年的上下求索,這里已成為八里湖畔璀璨的明珠。
二十年艱苦求索,彪炳千秋;二十年春華秋實,絢麗奪目。..大學20000余名師生員工同舟共濟,用“團結拼搏、開拓創新、知難而進、敢于爭先”的..大學精神譜寫了一部輝煌的史詩,鑄造了..大學今天的榮耀。感謝我們的老師,是你們用智慧與汗水催開了滿園蓓蕾;感謝我們的學子,是你們用成功與喜悅為母校贏得了輝煌。
回首往昔,我們驕傲;展望未來,我們向往;恩承蔭庇,我們感激;承前啟后,我們任重道遠。往事如歌,未來如詩,如椽大筆寫不完激情歲月,千言萬語抒不盡滿腔深情,長歌豪邁待我們揮斥方遒。愿..大學人能繼續植桂培蘭不仰千種綠,栽桃育李尤欽萬頃材。
是什么能有這么大的凝聚力?能讓全班的同學從世界各地齊聚重慶。是組織者的號召力?
化學班的凝聚力?
重慶大學的召喚力?
還是美麗山城的吸引力?
不!
是緣分,
是你我間那份同學的情誼,
是我們曾經一起度過的青春歲月烙在你我心中的那深深的印跡,
在召喚著你我,來履行我們青春的約定(音樂)!
二十年沒見了!同學們。
多少次,我在腦海里猜想過你的模樣,
多少次,我在夢鄉里幻聽過你的聲音。
但,直到今天,直到見到大家,
那模糊的記憶才逐漸清晰,
你的音容笑貌才撥開虛幻的面紗,真實地展現在我的眼前。
鄉音未改風度添,紅顏褪去鶴發染,瞇眼相識不相認,定睛看去仍青年。
憑心而論,人一生中真正難以忘懷的日子不多。
但是,我相信,今天—對于在座的每一位同學來說,都將是終身難忘的!
同學們,還記得這首歌嗎?為了它,我們從海內外趕來重逢,在今天這個難忘的日子里,除了相互傾訴離別之苦、重逢之喜外,留在我們心中更多的則是對青春年華的追憶,是對已逝歲月的感慨。
毋庸質疑,大學生活是人生的精華,值得慶幸的是,我們在座的每一位都相識在那精華的歲月里!
還記得嗎?球場上他矯健的身影,教室里你專注的神情,班級舞會上她緬甸的眼神、優美的舞姿,廁所中冬日晚傳出的沖涼的嚎叫,半夜里翻墻回寢室的他淅嗦的腳步聲,百米考試時我故意前挪的起跑線……
還記得嗎?民主湖那并不太清的湖水,也不夠高的假山;女生宿舍那男生向往但又不能自由進出的禁地;華巖水庫,我們一起暢飲的綠豆燒白酒;大足石刻,你我曾經小歇的綠地斜坡……。
哦,太多了,記憶的潮水快要淹過我的頭頂,我都快喘不過氣來了。
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各位××衛校校友、老師、同學:
正當舉國上下學習落實科學發展觀之際,八閩大地奏響建設對外開放、協調發展、全面繁榮的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歷史時刻,具有悠久辦學歷史的××衛生學校迎來了建校××周年華誕。這是我省中等醫學教育的一件喜事,在這共慶華誕盛舉之際,我懷著無比高興的心情,代表福建省衛生廳黨組、廳機關,向××衛校建校××周年慶典表示熱烈祝賀,向長期奮戰在中等醫學教育第一線的××衛校離退休領導、老同志和全體師生表示節日的問好!
七秩春秋勤耕耘,教書育人寫華章。××衛校在長期的辦學歷史征程中,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衛生工作方針,加強教育設施建設,努力優化辦學條件,積極深化教育改革,不斷創新辦學機制,大力推進素質教育,著力強化質量建設,培養了數以萬計高素質的技能型衛生人才,為促進我省中等醫學教育和衛生事業的發展,為推進閩西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做出了積極貢獻,取得了辦學成果和精神文明建設雙豐收,形成了“授業求精,質量第一”和“以人為本,育德育能”的辦學特色,其嚴謹的校風、嚴明的校紀和嚴格的管理為我省中等醫學教育提供了可貴經驗。
喜看今日奮發圖強躋身“國重”行列,展望未來與時俱進再創“名校”新業。我深信,××衛校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以校慶為新的起點,不斷總結辦學經驗,積極探索辦學新路子,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努力創新辦學機制;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和人才觀,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堅持面向市場,緊貼醫療衛生改革實際,加強學科專業建設,全面提升辦學水平,為實現“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的奮斗目標,為我省全面實現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培養更多的高素質的中等衛生人才再立新功;我深信××衛校在“建名校、創新業”的新一輪創業中,一定能夠把學校建設的更加光彩絢麗。
【關鍵詞】高校危機 網絡傳播有效管理
一、研究背景
網絡很多時候直接導致危機事件發生,而高校有較高的社會聲譽、良好的社會形象、承載著更多的社會責任,在人們心中擁有較高的被尊重度。高校危機發生后,危機輿論在網絡上廣泛快速的傳播,使高校的形象受到極大損害,穩定和發展受到威脅。
二、在網絡環境下高校危機的發生傳播階段分析
在百度指數輸入關鍵詞“河北大學”和“李剛”。16日晚到18日掀起輿論。截止1 8日已有多家網媒轉載新聞570篇;關注度最高峰值為3732的日期21日,媒體新聞的數量已達2690篇。而河北大學卷入抄襲門事件的時間是22日,正好與李剛門事件第一個高峰的時間銜接。
1.危機蟄伏階段
根據圖示,高校危機在爆發以前,A至B都可以看成是危機蟄伏階段,沒有任何明顯特征表象。本階段我們認為是“無傾向的事實和轉載”階段。在這個階段,網絡的相關言論剛進行和少量的轉載,暫未引起全體網民的關注,暫未形成意見傾向的集聚。
2.危機征兆階段
將B到c的過程定義成危機的征兆階段,在這個階段,是危機輿論醞釀、不斷積蓄和形成的階段,這個階段的時間不一定,可以是幾天也可以是幾小時,但征兆期內時間均較短。如下圖所示。在這個階段,最容易引發謠言、誤解、誹謗。
3.危機爆發階段
本階段,網絡上形成強大的輿論聲討力量,表現是所有的網站顯眼部位都是危機事件內容、所有網民都自發轉發該事件、討論并發表意見。下圖是河北大學李剛門事件爆發階段的表現形式。
按“河北大學”和“李剛”關鍵詞搜索,統計如下。18日危機爆發,隨后趨勢減弱,接著到22日又返回關注度高峰值,這個表象和上面的圖表一致,E到G可看成是反復階段。此階段,危機輿論態勢強勁,反復時間也較短,3~5天左右,主要是由于牽連事件的發生或對處理結果的大討論。
5.危機漸弱階段
本階段為G至I,在這個階段,由于管理者的適時介入和有效干預、控制,網絡危機得到較為妥善的處理和干預,因此網絡危機輿論如“沉默的螺旋理論”所闡述,相關危機輿論逐漸減少,網絡危機得到有效控制。
6.危機修復階段
本階段即以后的曲線。這個階段網絡繼續回復到各自為營的狀態,網民繼續開始對自己感興趣的信息進行獲取,網絡環境的表現開始趨于平淡,溝通交流開始轉移話題。高校和當事人,也陸續以正面形象或以公正處理結果來對自己的形象進行修復和重新的塑造。
三、高校危機發生時如何對網絡輿情進行有效管理
1.危機蟄伏期
(1)建立健全網絡輿情信息工作機構。建立健全機構,是網絡輿情信息工作扎實有效開展的前提和基礎。成立輿情信息管理部門,有專門的部門、人員、經費、場所等;合署辦公,將工作機構掛靠相關部門,專職人員專門從事相關工作;增加職能,不成立新工作機構,只是在相關處室增加職能;委托方式,將工作委托給一定專業能力的單位,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機構等。
(2)建立多級網絡輿情管理體系。高校可組建三級縱向橫向相互貫通的輿情信息管理網絡:校級輿情信息管理機構,由校領導負責,成員包括辦公室、宣傳部、保衛處、學生處等職能部門負責人;學院級輿情信息管理機構,由院領導負責,成員包括黨支部書記、思政教師、輔導員等;學生管理機構,由學生骨干、學生黨員、班干部等組成。
(3)完善相關網絡輿情制度、提供經費保障。建立健全完備的工作制度,可保證網絡輿情信息工作的各環節有章可循、有規可依。網絡輿情管理的制度主要包括建立輿情信息報告制度、分析制度、通報制度、重大輿情分析制度、應急制度、責任追究問責制度等等。同時,經費是推動網絡輿情信息工作高效化、現代化、科學化的有力保障。
關鍵詞: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師;專業發展
黨的十報告明確提出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引導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教育部負責人也表示,“十三五”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務就是調整高等教育的結構,突破口就在地方本科高校的轉型發展。地方本科院校以新建本科院校為主,師資隊伍青年教師所占比例大,青年教師已經成為地方本科高校師資隊伍的重要力量,承擔著教學和科研的重任。地方本科高校的轉型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青年教師。因此,如何促進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不斷提高青年教師隊伍質量與水平,已經成為地方高校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一、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的現狀與問題
目前,地方本科高校的師資隊伍結構以40歲以下的青年教師為主,學歷以博士、碩士為主,教授、副教授所占比例偏少,職稱結構呈金字塔形,缺少高層次人才。很多青年教師是從一所高校畢業后直接進入另一所高校任教,欠缺專業技術實踐能力,達不到應用技術型高校的要求,缺少“雙師型”教師。[1]在轉型發展的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師專業發展存在問題如下:
(一)專業發展的意識薄弱
地方本科院校大多都是新建本科院校,是由高職高專院校直接升格或者幾所高職高專院校合并,甚至是高職高專與中職院校合并而來,辦學綜合實力不足,師資隊伍的職稱、學歷、學科結構以及學緣結構都與傳統的本科院校存在很大的差距。[2]近幾年,地方本科院校為改善師資隊伍結構,引入了很多高學歷的青年教師,青年教師已成為地方本科高校師資的中堅力量。但是很多地方本科高校缺乏引導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的完善的組織機構,對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順其自然,也有很多地方高校對青年教師的在職培訓和進修,過于功利化,為了滿足學校的“數據”或者“面子”需要,很難真正關注青年教師的專業技能提高與完善。
(二)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的內容不平衡
地方本科高校的青年教師很注重學歷職稱的提升,偏重于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與提高,專業理論知識豐富,但欠缺崗位實踐經驗,專業技術實踐能力不強;同時,地方本科高校的青年教師教學任務重,忙于應付日常教學,習慣于傳統教學方式,重視理論知識,忽視專業實踐能力提高與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而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多為應用型人才,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為應用技術型高校,要求學生具備很強的專業技術技能與創新創業能力。
(三)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的制度不健全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師的引進與培養重學歷、重專業技術職務,對教師的專業技術實踐能力欠缺考核的標準,欠缺與應用技術型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相一致的配套機制。師資的引進與培養缺少專業技術實踐取向的系統規劃,沒有與應用技術型高校的發展需求掛鉤。[3]而且地方本科高校也缺乏應用技術型高校教師的評價體系,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師評價指標中對教師的產學研能力和專業實踐能力還未引入相應的考核標準,學校對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缺乏有效的評價機制,沒有在學校層面上合理制定促進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的制度,沒有充分考慮到應用技術型高校對教師的專業需求。
(四)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的環境不夠優化
地方本科高校的青年教師教學任務重,每天忙于備課、上課,同時,青年教師的科研壓力大,很多青年教師忙于課題的申報,論文的發表,很難參與社會實踐,了解社會最前沿的技術更新和經濟發展需求。同時,在我國職業教育的氛圍還未形成,校企聯合培養人才的機制也未形成,對應用技術型高校教師的培養缺少企業的積極參與,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的良好氛圍沒有形成。地方本科高校在引導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為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組織文化和和諧的工作環境方面還很有欠缺,經濟待遇也沒有充分體現教師的社會地位,導致很多高素質人才流失。
二、促進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的策略
(一)教師個人方面
1.明確個人專業發展目標。青年教師應主動的去發展自身的專業,而不是僅僅為了職稱的提升,職位的晉升,被動的去發展專業。青年教師應積極關注國家的政策取向和社會需求,按照市場經濟對人才的需求,根據各專業的技能需求,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為社會培養所需要的人才。
2.積極提升專業實踐能力,理論與實踐均衡發展。應用型本科高校對教師的專業實踐能力要求較高,需要教師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術技能,青年教師在注重學歷的提升,注重理論知識學習進步的同時,需根據專業的發展情況,增加社會實踐的機會,關注社會經濟發展對專業技能的需求,關注企業中先進的科學技術,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注重把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實現理論與實踐的均衡發展。
3.增強創新創業意識。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方式已從“資源驅動”轉向“創新驅動”階段,即由依賴物質資源轉向依賴科學技術、勞動者素質及創新管理。這就要求高校培育社會經濟需要的知識創新和創業型人才,為實施人才強國和科教興國奠定基礎。[5]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需要教師發揮自身的聰明才智,增強自身的創新意識與創業能力,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滿足我國經濟發展需求的人才。
(二)學校支持層面
1.激發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的自主意識。青年教師對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地方本科高校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要有明確的轉型發展規劃,在思想上高度激發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的自主意識。首先,學校要提出教師專業發展的目標需求。學校的需求能夠激發教師專業發展的動力。其次,學校要完善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的組織機構,充分發揮青年教師的自主學習能力,高度重視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最后,學校要充分考慮到青年教師的需求,制定相應的政策與制度來保障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6]應使青年教師有更多的專業發展自主選擇權。
2.完善教師專業發展的制度。地方本科高校需完善教師專業發展的制度,避免盲目追求“面子”工程,按照國家發展的需求,引導青年教師合理發展自身的專業。首先,嚴格地方本科高校教師準入制度。地方本科高校現行的教師準入制度與其他高校沒有本質的區別,地方本科高校在引入師資時需要充分考慮到轉型發展的需求,嚴格評價體系,可以參考發達國家經過課程、知識與能力本位三個階段的考核,考核指標需明確,要求嚴格。其次,制定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的規章制度,如制定青年教師社會實踐政策、青年教師企業掛職鍛煉制度、青年教師帶領學生創業的相關扶持政策等,地方本科高校需要有專門的機構與專業人員來組織和指導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最后,建立應用技術型高校的教師評價體系。地方高校的教師崗位職責、教師聘任、考核,專業技術職務晉升等都需要充分考慮到應用技術型高校對教師專業能力的要求。
3.優化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的學校環境。地方本科院校需要營造良好的學校環境,形成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氛圍。地方本科院校需要為青年教師專業發展搭建平臺,通過校企合作、訪問交流、社會實踐等多方面來提升青年教師的專業技能。同時,要對青年進行傳、幫、帶,發揮學科帶頭人和高水平教師的作用,促進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最后,地方本科高校需要重視對青年教師的人文關懷。青年教師面臨的工作與生活壓力都很大,學校需要積極提高青年教師的經濟待遇,幫助解決青年教師在工作與生活中出現的困難,為青年教師解決后顧之憂,才能使青年教師潛心投入到專業發展。
(三)社會保障層面
1.構建職前職后一體化的教師專業發展新體制。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為應用技術型高校,首先,必須要建立應用技術型高校教師資格標準,建立起了這個標準,地方本科高校才能參照這個標準引入師資,同時根據這個標準對現有的教師進行相應的培養與提高,達到國家的要求。其次,需要構建職前職后一體化的教師教育新體系。教師教育是提升教師專業技能的重要途徑,當前我國的教師教育體系以傳授理論知識為主,缺少專門的應用技術型高校教師培養機構,地方本科高校的師資主要來源于普通高校,與社會對應用技術型高校的師資需求有所脫節。最后,需加大對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的經費支持。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師專業技能的提高,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制定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的經費投入制度,確保青年教師發展專業的經濟需求。[6]
2.在社會范圍內形成校企共建、工學結合的教師專業發展模式。地方本科高校的人才培養,立足地方,滿足地方經濟發展的需求,僅靠教師閉門造車式的人才培養方式無法滿足地方的需求。因此,必須在全社會范圍內形成校企共建、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8]企業參與到應用技術型高校的教師培養中,實現校企共建、校企共管和校企共享,教師可以參與企業的管理、產品研發、技術服務、營銷與品牌策劃等,提升教師的專業技術實踐技能。
作者:王瑋 單位:安徽新華學院
參考文獻:
[1]袁曉杰.地方高校教師專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
[2]張國強.新建本科高校教師專業發展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4,(4):74-75.
[3]洪姝芳.安徽省民辦高校教師專業發展研究[D].合肥:安徽大學,2013.
[4]吳美華.技術本科院校教師專業發展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3.
[5]鄧俊熙,基于多維學術觀的高校教師專業發展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12
論文摘要:針對高校青年教師積極性的激勵問題,從理念、目標、心理、創新等角度進行分析,提出對青年教師采取尊重激勵、期望激勵、物質激勵和綜合激勵等科學激勵的方法,使青年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得以充分發揮。
教師職業是一個高壓力職業。英國的調查表明:有1/5~3/5的教師感受到巨大的職業壓力。美國的研究顯示:有78%的教師感受到職業壓力,有37%的教師有嚴重的精神緊張和焦慮狀況。我國的研究者也認為:教師的職業壓力比其他職業群體更為嚴重。與此同時,由于受價值觀念、社會思潮、社會地位、利益分配,工作環境等因素影響,一些青年教師業務不精深,不注重知識更新,安于教一本書,照本宣科,對工作缺乏熱情,甚至產生厭教、棄教的心理。當現實生活與他們構設的理想化前景不一致時,還會造成心理的不平衡,產生逆反心理,表現出抵觸情緒和感情偏激等現象。
外在的競爭壓力、高度自我期許帶來的持久壓力和社會因素影響;以及激勵機制建設的滯后導致了當前高校青年教師工作積極性的偏低。如何運用有效的方法對對高校青年教師進行激勵,是一個復雜的、多變的動態系統,高校管理者要針對高校青年教師的主要特征靈活運用激勵理論,不斷尋求激勵的新手段、新方法,促成高校青年教師良好的工作態度和激發他們的積極進取熱情,進而提高學校管理效能,最終使學校的整體事業躍上一個新的臺階。
1 樹立新理念,進行尊重激勵
古今中外的領導者,無不懂得尊重人的需要,他們總是通過尊重人的價值去爭取員工的合作,去提高組織的凝聚力。所以對高校青年教師也要給予必要的尊重。一方面要注意研究青年教師在自尊方面的需要和特點,尊重青年教師的人格,設法滿足他們的自尊需要。另一方面學校組織、領導、同事和學生要給予青年教師充分的尊重,尊重他們的進取心、好勝心和創新精神,尊重他們在缺點、弱點中埋藏著的優點、長處和閃光點。只有這樣,青年教師的優點和長處才能得以更好地發揮,從而更具有進取心和創造性。
高校要樹立“以人為本”和“以能為本”的管理新理念。“以人為本”管理思想的實質是尊重人、相信人、理解人。這是現代管理的出發點,也是激勵高校青年教師的基本出發點。對于力求學有所成、才有所用、業有所優的高校青年教師層面來說,應對他們給予更多的鼓勵和支持。當青年教師在教學或科研做出成績時,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適當的物質獎勵;當他們工作發生差錯時,領導要主動承擔責任,同時尋找解決困難的出路。只有這樣,學校才能呈現出真正的寬松和諧的氛圍。這是促使高校青年教師鉆研業務,努力工作,教書育人取得最佳成績的關鍵之處。
“以能為本”是“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的具體體現,進步使“以人為本”的思想在學校管理中變得更具有操作性。尤其要在用人上克服對青年教師的不信任、不重視和不放心的傳統觀念,按照“選賢任能”原則,大膽地啟用青年教師擔任教學科研負責人,有意識地把青年教師推上教育管理和教學改革的第一線,引導學有所長、教有特色的年輕人相繼走上中層管理崗位,把少數有突出能力的青年人推上校級領導崗位。
2 把握目標,進行期望激勵
美國心理學家威克特·弗隆在期望理論中提出,當人們預期他們的行動會帶來既定的成果,并且這種成果對他們具有吸引力時,才會做某些事情以達到組織設置的目標。因此,心理學認為,期望是心理需求的一種表現形式,期望本身就是一種激勵力量,推動人們的行為向著能滿足需要的目標努力。所以,應給青年教師創設既遠大又切實的奮斗目標,當高校青年教師對某項活動及其結果的效用評價很高,而且估計自己獲得這種結果的可能性很大時,那么領導者用這種活動和結果來激勵他就可收到很好的效果。
對高校青年教師使用期望激勵時要盡量抓大多數青年教師認為效用評價最大的期望值,不能泛泛抓一般的激勵措施。依據心理學的劃分,人有3種期望心理即報酬期望、成就期望和機會期望。高校可以通過這3種期望的有機結合,來誘發青年教師的工作動機,激發其內心的積極因素,如建立適合青年教師創新性工作特點的績效考核制度,根據績效考核成績核算工資等以此實現有效的報酬激勵。引進競爭機制,引發青年教師強大的行為內驅力,以獲得對工作成果中個人貢獻的感受,以此實現成就激勵。建立青年教師培訓、深造、考核和任用制度,使每一位青年教師相信自己通過努力能獲得同等的個人發展的機會,形成有效的機會激勵。
期望激勵過程中要注意:一是期望激勵的漸進性。所謂“一年入門,三年懂行,五年成熟,七年顯才能”,教師的所有進步都是外在教育和內在進取兩大互動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所以應科學地為青年教師設計近期、中期、長期的奮斗目標,同時應強化其每一階段的使命內涵,以光榮的使命感來驅動其奮發進取;二是期望激勵的調適性。倘若期望值過高,盲目樂觀,實現不了,會產生心理挫折,如果缺乏信心,期望值過低,又容易產生悲觀失望的情緒。所以應及時幫助青年教師調整期望值,采取“大目標、小步子”的方法,以便適應變化了的外界環境。這樣有利于潛能發揮,克服消極因素,強化行為動機。
3 調節心理。進行物質激勵
人的行為不單純受思想、觀念、立場的支配,還要受到情感、意志、人格等心理因素的影響。激勵的過程,實質是通過外部刺激使教師把內在的心理需要和動機轉化為實現目標的外在行為過程。青年教師作為一個特殊的知識分子階層,由于心理、客觀外界的刺激因素而導致其嚴重的角色壓力和強烈的內心沖突,加上教師“奉獻”應多于“索取”的職業特點,因此,學校管理者必須高度關注青年教師的身心健康,從青年教師的工作和生活實際出發,根據青年教師的心理偏失,按照青年教師需求的不同,建立柔性的薪酬制度,比如,設計具有差別化的激勵性工資、福利、保險及津貼等項目是提高青年教師積極性的有效方式。可適時增加青年教師的工資,進行工資晉升、晉級;及時給予醫療保險、意外保險、養老保險;準時發放獎金、崗位補貼、津貼等等;可根據青年人的不同需求偏好,采取菜單式福利的辦法,由他們自主選擇福利項目,各取所需。通過以上方式,不斷改善青年教師的工作和生活待遇,在提薪、晉級、評獎、評優等涉及青年教師切身利益的熱點問題上務求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并且激勵要有足夠力度,對有突出貢獻的青年教師一定要予以重獎。
4 創新手段,進行綜合激勵
不斷尋求多元化的激勵新手段、新方法不僅是改進學校管理體制的客觀要求,也是調動青年教師積極性的關鍵所在。在加強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的過程中,除了重視貫徹利益驅動原則,注意發揮物質激勵的積極作用外,針對當代青年教師人心思新、人心思上、人心思進的特點,始終牢記列寧同志提出的“少玩弄行政手段、少發號施令”,對知識分子“要手段異常慎重和靈活的態度”地教導,不斷地尋求激勵機制的新手段。
4.1以“自我實現”激勵為前提。滿足高校青年教師的自我實現需要,就是創造條件讓高校青年教師在教學科研上有所建樹,在事業上不斷取得新的成就,實現自己的理想或抱負,最大限度地發揮個人的所有潛能。青年教師往往喜歡挑戰性的工作和創造性的活動,挑戰自我的成功是他們最大的樂趣。
在安排青年教師工作時不僅應考慮他們的能力和興趣,也要注意使工作的要求和目標富有挑戰性,以激勵他們最大的工作積極性。如在教學中給青年教師壓擔子,適時開展教學考查、考核和評優、最佳課堂評比等活動;鼓勵青年教師參與科研課題,積極申報科研項目、撰寫學術論文,組織學報、校刊開辟專欄為青年教師;對在教學、科研工作中做出成績的青年教師及時予以表彰;鼓勵青年教師自己組織“青年教師研討會”等l8J。另外,要鼓勵青年教師積極參與學校管理,在學校黨政工、校級、中層的領導層面中要有一定數量青年教師,在學校教代會、職代會中增加青年教師代表名額,以及設校領導接待日和公開校領導信箱,聽取采納青年教師的一些合理化建議等,使他們得到自我發現、自我價值實現的愉悅,從而更加努力工作,最大限度地發揮工作積極性。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xx小學五(5)班的一名學生,我代表大家向老師們、同學們發表“六一”慶祝會的宣言。
時間過得真快呀,一下子就迎來了2011年的“六一兒童節”。兒童節是孩子們的天地,是孩子們的世界,是孩子們的主角。同學們正在為盼望這個節日的到來而感到無比的欣喜。為了這次六一兒童節,學校已充分的準備好了一切。這次兒童節為了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決定辦一個大型活動。為了讓同學們高興和滿意,這個大型活動主要將在我們校園舉行,以“趣味”為內容,以“快樂”為主題,請同學們準備好你的智力和體力迎接挑戰吧。具體活動詳見海報。老師們、同學們,放下你們的工作、學習和沉重的教學包袱,一起來好好享受節日的陽光,一起來愉悅久違的心情。老師們參加這次活動,能讓自己回想起自己童年時快樂的故事;同學們參加這次兒童活動,讓自己留下童年美好的回憶。最后,預祝同學們節日快樂!謝謝!
(西安郵電大學,陜西 西安 710121)
摘 要:現階段,由于我國高校的擴招,新加入高校師資隊伍中的青年教師已成為高校的骨干力量,他們身上有許多的優點,也存在一些制約其職業發展的不足之處,高校應該針對影響青年教師職業發展存在的問題,提供有利于青年教師職業發展的環境、完善績效考核有關制度、提高青年教師薪酬和福利、提高社會地位等,進一步激發青年教師在教學與科研方面的創新活力。
關鍵詞 :青年教師;職業發展;激勵機制
中圖分類號:G64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260X(2015)08-0256-02
基金項目:該文為西安郵電大學工運課題“現階段影響高校青年教師職業發展和創新活力的問題及對策建議”的階段性成果
1 引言
現階段,我國高校的青年教師,多為70后、80后生人,90后的教師隊伍也正在走向高校的教師工作崗位。他們思想開放、思維活躍、知識面廣、包容性強、知識結構更新快;他們學歷層次高、參與意識強、工作積極肯干、有強烈的實現自我價值的渴望;他們創新能力強,善于利用現代科學、信息技術來武裝自己。同時,他們在由學生轉變為教師的過程中,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處于未成熟期,因此容易受到各種思想和行為的影響,思想波動較大。作為青年教師,自身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教學經驗不足,教學方法和手段單一;知識儲備量不足;缺乏足夠的敬業精神,工作積極性不高;成就感不高,產生職業倦怠;教師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有待提高;教師職業自由度較大,有些青年教師不能合理處理集體與個人之間的關系。
高校的擴招,給教師帶來了空前的工作壓力。給高校教師職業的發展帶來了制約,由于高校擴招學生的速度遠遠大于教師的增長幅度,所以許多的青年教師被迫承擔了大量的上課任務,疲于上課,很少有時間去搞科學研究,更談不上創新了。現階段,普通高校專任教師中44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占高校教師總人數的三分之二。因此,高校對于青年教師職業發展的研究變得十分必要。
職業發展,是學校用來幫助教師獲取目前及將來工作所需的技能、知識的一種規劃。是在自己工作的領域里,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圍內,通過知識、能力和技術的再培訓和繼續教育等活動,使自己成為最好的業內專家。
高校教師的個人職業發展既與學校的發展規劃相關,又與個人職業生涯規劃密切相關。每一個具有高度責任感的學校都有義務為其教師指明職業發展方向,設計職業發展通道,使教師看見自己職業發展的希望,實現人才隊伍的長期穩定性。每一個有明確奮斗目標的個人,都會把握機遇,發揮自身的優勢,規劃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更好地實現自己的抱負。
現階段高校的現狀是:有些青年教師是博士、碩士剛剛畢業就走上教育教學崗位,沒有經過思想政治素質和愛崗敬業精神的教育;青年教師的業務素質和教學水平普遍需要得到提高;青年教師隊伍中的一些骨干教師存在著不穩定的現象;由于激勵機制的不完善,青年教師的創新活力不夠等等。
因此,現階段研究影響高校青年教師職業發展的課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將對高校青年教師職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的對策建議。
2 現階段高校青年教師職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高校青年教師職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較多,有些問題已引起業內專業人士的擔憂。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2.1 大學青年教師入職門檻較低
我國現階段的大學在引進人才、招聘專業教師時,都將具有博士學位列為首要條件,就是輔導員的招聘也要求是具有碩士或博士學位,表面上看好像是條件很高,層次很高,但細分析并非如此,因為在目前具有博士學位的畢業生還不是很多、不能滿足實際需要的前提下,把具有博士學位作為第一條件,必然會忽視教師職業發展的任職條件,認為只要具有專業知識,就能從事教師職業,就能勝任教師工作。殊不知:“學者未必是良師,良師未必是學者”。如有些地方院校的會計專業為了引進具有博士學位的專業教師,在現階段擁有會計博士學位的人才奇缺或沒有會計博士學位的現實面前,不得不引進非會計博士學位的青年教師。試想,這樣的人才引進后,其職業如何發展?而且對于青年教師本人的職業發展也是不利的。從最近幾年引進的博士觀察,出現教學事故的往往是具有博士學位的青年教師。主要表現在試題出現錯誤較多、不認真備課、上課不在狀態、不遵守勞動紀律、不參加集體活動、不愿意監考、缺乏敬業精神等等。
2.2 教師職業神圣感與現實之間存在反差
教師是人類最古老、最崇高的職業之一,他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人類智能的開發者、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唐代文學家、教育家韓愈為教師職責作了一個清楚的論述:“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職業之所以崇高,不僅因為它的光榮與重要,還在于它的無私奉獻。人們常把教師比作春蠶、蠟燭,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來比喻老師的無私奉獻、默默犧牲的高尚品德。老師通過自己勤勤懇懇的工作,播撒著知識、文明的種子,贏得了全社會的尊重。實際上,在現實生活中,教師職業的神圣感和社會地位之間存在較大的反差,主要表現為長期的心理負重和人格沖突、工作量過大、學生難于管理、學校提供的支持匱乏,教師不僅身心疲憊,也很容易感到職業厭倦。
2.3 量化規約等評價體系不利于職業發展
現階段,我國的高校普遍實行績效考核,考核的主要內容是科研業績、教學業績、教材或專著編寫、、教學工作量、獲獎級別和數量等,并且把科研、論文及科研經費等作為績效考核的重點,甚至可以拿科研業績折換教學工作量,如果有國家級的科研項目,甚至可以不用上課。這些做法直接導致了高校青年教師特別是具有博士學位的青年教師只關心科研和論文的完成情況,對教學工作不熱心、不投入,敷衍了事。把自己的主要精力和時間都放在了項目申報、、成果申報上,正是在這種看似為了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的考核機制下,產生了老師厭教、學生厭學的狀態,嚴重地制約了高校青年教師的職業發展。
3 促進青年教師職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3.1 完善績效考核辦法
通過調查,發現有92%的被調查者認為青年教師的創新活力與單位的激勵機制有關。可見激勵機制的優劣對調動青年教師的創新活力有很大的作用。激勵機制包括獎賞激勵機制、情感激勵機制和目標激勵機制三種。激勵機制如果制定的好,則對于調動青年教師的創新活力有正向作用,如果制定的激勵機制不科學,則會起到負向作用。建議高校應組織有關的教學部門、科研部門、人事部門、工會部門制定有關績效考核的有效措施,改變青年教師報酬過于單一,個人收入不與教學效果優秀掛鉤的現狀,實行績效考核多元化,提高青年教師的工資待遇,實行績效工資和崗位津貼分配相結合的激勵機制,在收入分配時,適度向青年教師傾斜,通過精神激勵與物資激勵,進一步提高青年教師進行教學創新、努力提高教學質量的積極性。
3.2 提高教師的薪酬和福利
2013年,本課題組的成員在調查“影響高校教師教學積極性因素”時發現,有56%的教師認為,薪酬和福利水平的高低,對于調動教師教學積極性有很大的影響。薪酬管理的公平性和薪酬滿意感對教師工作積極性和工作績效有著直接的影響,同時對穩定教師隊伍和吸引人才也有著隱性影響。香港首富李嘉誠在回答記者的提問:“教師需求到底是什么?”時,簡要而中肯地回答:“待遇與前途”。不可否認,豐厚的薪水,突出貢獻的巨額獎金,能夠激勵教師;學習培訓的機會,晉升、承擔更大的工作責任,亦是教師希望的激勵;上司的信任、指導、鼓勵,亦是無言的激勵。能否滿足教師的需要,就是教師能否被激勵的原因。所以,學校在開源節流方面應該下大力氣,真抓實干,在提高教職工的薪酬之時,也要注重搞好職工的福利建設。一方面增加國家和地方的投入,另一方面學校也要從內部挖潛,做好結構上的調整,整合學校的各項資源,為廣大教職工謀福利,真正穩定教師隊伍,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積極性,激發他們在教學和科研方面的創新活力。
3.3 營造尊重人才的氛圍
堅持以人為本,尊重和關心青年教師,為他們創造條件優越、人際良好、氛圍融洽、心情愉快的工作和生活環境,不斷激發青年教師的主人翁意識和優越的自豪感。體諒青年教師的難處,尊重他們的意愿和主張,支持他們放手開展工作,肯定他們的工作和成績。支持青年教師大膽探索、勇于創新。對于青年教師中的好思想、好建議、好成果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及時在全校總結、表揚、推廣,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尊重人才的氛圍。
3.4 工會要積極發揮服務職能
工會組織要積極關注關心青年教師的職業發展,減輕青年教師的工作壓力,幫助和協調他們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如生育子女問題、小孩入托和上學問題、交通問題、待遇問題、福利問題、社會工作問題等等。協助科技處和教務處建立科技立項和勞動競賽活動等,不斷吸引青年教師參與到有關職業發展的各項活動中,激發青年教師的創新活力,推動青年教師快速成才。
3.5 做好青年教師的傳幫帶工作
青年教師剛走向講臺,教學經驗不足,教學手段還不是得心應手,科研方向還未明確。高校應該針對青年教師的這些特點,配備具有豐富教學經驗或教學名師,配備教授或專家對青年教師進行教學經驗傳授、科研項目申請輔導,做好傳、幫、帶工作。高校也應該給這些指導老師一定的酬金或減免工作量,提高他們做好指導工作的積極性。
4 結論
隨著高校教師地位的日益提高,將會有越來越多的青年教師進入高校教師行列。他們將是高校教師隊伍中的中堅力量,成為教學、科研以及管理工作的主力軍。高校應該根據影響高校青年教師職業發展的因素,提出有利于青年教師職業發展的具體措施。同時也應該理解、關心和尊重青年教師,關注青年教師在成長過程中的角色轉變,加強組織關懷,營造激發青年教師創新活力的人文氛圍,積極提供有利于青年教師職業發展的環境,使青年教師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工作中,投入到科研創新的工作中,為中國高校的科研創新和整體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張蓓。高校青年教師創新活力影響因素實證分析[J]。教育發展研究,2014(3):14-21.
[關鍵詞]高校突發性事件;網絡輿情;引導因素
[DOI]10.13939/ki.zgsc.2015.11.203
1 引 言
當今社會,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3G、4G數字通信技術掀起了新一波的網上信息傳播速度。在這樣的網絡環境下衍生了許多新興媒介,例如微博、微信等信息分享平臺。它們在最大化地影響著我們的社會生活,也更受廣大高校大學生的青睞,迅速成為他們、獲得、分享以及傳播輿情信息的使用平臺。這種具有實時交互性、廣泛傳播性以及個性化的媒體特點,也促使其成為高校網絡輿情的起源與輿論場,為高校突發性事件網絡輿情的發生提供了平臺。因此,分析高校突發性事件網絡輿情引導的影響因素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已成為各高校亟須解決的新課題。
2 高校突發性事件網絡輿情的內涵及特征
2.1 高校突發性事件網絡輿情的內涵
由輿情的廣義內涵,本文類推出高校突發性事件網絡輿情的內涵,其指存在于高等院校內的這一特定的社會空間內,出于人為原因、自然原因、抑或是社會政治原因而引發的突然發生的事件,而且此類事件并不以高校管理者的意志為轉移,伴隨而來的結果同時會波及高校正常的教學工作、學生生活秩序以及校園穩定性,引發學生對校園或社會的突發性事件的心理反應和情緒反應,表達自身看法或態度,并在網絡平臺上加以擴散,形成一定強度的網絡輿情。
2.2 高校突發性事件網絡輿情的特征
2.2.1 傳播速度迅速
根據官方的數據報告顯示:我國互聯網中心統計的微博用戶規模在2012年年底達到 3.09億。其中手機微博用戶占65%,學生群體占比為25.1%。在如今人人都能發表自己觀點和態度的微博時代,任何信息都能依托人的網絡人際關系網,在短時間內迅速加以傳播,高校突發性事件在傳播中尤為凸顯。
2.2.2 傳播內容易產生偏差
微博不同于博客,可以在無限的網絡空間任意揮灑,淋漓盡致地表達自我觀點,而微博相對來說受限很多,只能在短短的140個字數之間用言簡意賅的言語表達豐富的內涵,這對于很多人來說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因此在微博上大多數的信息帶有明顯的不完整性,也容易使本來事件在傳播過程中摻雜各種情緒而產生偏差。
2.2.3 傳播內容的突發性
網絡的開放性和自由性促使網絡輿論的形成非常快捷。一個熱點事件、焦點問題的存在伴隨一種情緒化的意見,可以成為點燃社會熱點輿論的導火線。一方面,出現突發性事件時,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即時發表意見;另一方面,學生在對某一問題或事件發表意見、評論的過程中,常常伴隨眾多響應者、共鳴者參與討論,學生之間可以多向交流、相互聲援,從而形成強大而迅速的輿論聲勢。
3 高校突發性事件輿情引導的影響因素
3.1 智力因素
3.1.1 高校領導的重視
當今時代,互聯網已經成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會輿論的放大器。網絡逐漸成為高校學生獲取信息知識、進行思想交流、發表意見的重要渠道和平臺。高校突發性事件輿情,往往都是學生身邊發生的關于學生自身生活、學習的熱點問題、焦點問題,倘若學生關心的話題不能及時得到學校的解決,將可能在網上形成炒作,學校問題將演變成社會問題,從而激化矛盾。為了避免此類事件帶來的惡性影響,高校領導應給予突發性事件網絡輿情高度重視,從多方面進行努力,盡量避免此類事情的發生。
3.1.2 高校輔導員的教育引導
高校輔導員的職責主要管理在校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同時對其思想動態進行掌握并對出現的負面的以及不良的情緒、態度進行監督與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在逐步建立,與此同時,也存在缺乏一定理性認識和判斷能力。高校輔導員的工作重點應集中體現在引導大學生用理論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樹立正確的網絡輿情觀點和端正社會政治態度。
3.1.3 高校領導與輔導員的協作
正確把握和引導高校校園突發性事件網絡輿情,需要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體制,而作為平時與學生接觸最密切的輔導員,是高校突發性事件的重要采集者。專業信息分析人員結合輔導員在線上、線下收集到的有用信息進行研究和判斷,形成結論性報告并向學校主觀部門領導匯報,形成“收集―匯報―再收集―再匯報”的信息研判流程。根據收集信息的集中性問題,由校領導作出重要指示,制定解決的策略,輔導員積極實施,將網絡輿情及時控制在最初階段。
3.2 非智力因素
3.2.1 網絡管理平臺的建立
校園的BBS為廣大師生提供了一個暢所欲言的平臺,是學生各種思想、意見,以及觀點集合的主陣地,很多高校突發性事件就是從校園BBS平臺上初露端倪的矛盾激化演變而來。因此,高校應引進專門的設備、指定專管的校領導聘請專門管理維護人員,對社交網站、微博、論壇等網絡互交平臺應進行聯動監督管理大學生網絡輿情,建立積極、正確、客觀、嚴謹的學生網絡輿情管理體系,充分顯示高校對學生網絡輿情的高度重視和積極正確引導的態度和決心。
3.2.2 網絡輿情監控工作的加強
高校負責網絡管理的相關職能部門應做好輿情信息的監控工作,通過網絡輿情監測系統,相關部門可以及時了解網絡輿情動態,關注到學生在網絡輿情中的狀態和對輿情的理解,從而產生網絡輿情預警,及時糾正和應對網絡上關于突發性事件產生的負面影響。
3.2.3 做好網絡輿情應急預警機制
網絡輿情信息的收集、監控是全面做好高校突發性事件網絡輿情預警工作的重要前提。盡早發現、收集反映當下大學生思想動態、對某件事情關注度頗高的輿情信息,做到及時發現、及時收集、及時報告,著重注意收集到的輿情信息的準確性,促使其能真實地反映高校師生的主流意見以及思想動態。
4 高校突發性事件網絡輿情正確引導對策與建議
4.1 加強高校突發性事件網絡輿情監測
從目前的網絡平臺發展趨勢來看,網絡的輿論功能顯得尤為突出,且越來越強大,已經成為關鍵的輿論場所。因此,高校應注重通過校園網絡系統,對網絡輿情進行收集,為確保收集信息的準確性和實時性,高校應在網絡信息中心建立校園網絡輿情監測系統,通過設置個人專屬IP地址,對作為高校突發性事件網絡輿情晴雨表的微博、微信等網絡平臺的觀點和態度進行時刻關注。
4.2 重視高校突發性事件網絡輿情研判
高校應重視突發性事件網絡輿情的研判,根據通過網絡輿情監測收集到的信息,對高校突發性事件的性質與程度作出準確判斷,明確引起突發性事件的責任主體。找到源頭,能夠更好地使突發性事件得到及時控制。高校應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清楚了解學生網民的真實愿望及訴求,了解突發性事件網絡輿情產生的特點、原因、表現形態以及發展趨勢,為進一步做好引導突發事件網絡輿情工作做好準備。
4.3 強化高校突發性事件網絡輿情引導機制
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網絡平臺范圍的不斷擴大,互聯網更容易被高校大學生所青睞,成為大學生網民了解社會新聞、獲取社會信息、洞察社會輿論的重要途徑。當高校突發性事件發生后,一些不真實的信息或謠言就會在網絡上傳播開來,容易引起學生的猜測和好奇而引發網絡輿論,為此重視高校突發性事件網絡輿情的正確引導顯得尤為重要。抵御網絡輿論的負面影響,核心力量仍然是大學生的自身素質。學校領導和輔導員應加大力度強化網絡輿情的引導機制來引導大學生自覺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質,培養大學生理論素養和辨別是非的能力,成為具備理性分析問題、表達正向觀點,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備社會責任感的優秀大學生。
5 結 論
總之,對高校突發性事件網絡輿情的引導影響因素的分析研究,使高校能夠重視網絡輿情在當今社會中扮演的角色,文章通過對高校突發性事件網絡輿情內涵的闡述,總結高校突發性事件網絡輿情的特征,并從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兩方面厘清高校突發性事件網絡輿情引導因素,從而提出正確引導高校突發性事件網絡輿情的對策和建議,為高校能夠從容應對突發性事件網絡輿情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