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臨床見習報告范文

        臨床見習報告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臨床見習報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臨床見習報告

        第1篇:臨床見習報告范文

        [關鍵詞]TGcholHDL-C高脂血癥冠心病

        血清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定量分析,對高脂血癥的早期發現和治療以及冠心病的防治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1調查對象

        來院門診及住院患者180例,空腹靜脈取血3ml檢測,男107例,占59.40%;女73例,占40.60%。年齡30歲以下10例,占5.56%;31~40歲48例,占26.67%;41~50歲39例,占21.67%;51~60歲57例,占31.67%;60歲以上26例,占14.44%。

        2調查方法

        2.1試劑:由北京中生生物高科技公司提供并按其說明方法進行操作。

        2.2儀器:美國產BECKMAN-70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1]。

        2.3方法: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終點法測定血清TG和chol,用磷烏酸-鎂(PAT-mg2+)測定法沉淀后,上清液為高密度蛋白,用酶法測定[2]。

        3調查結果

        3.1男女例數血脂含量增高百分率:在180例血脂含量中有49例血脂含量呈現不同程度增高。男107例,血脂增高32例,增高率占29.90%;女73例,血脂增高17例,增高率占23.29%。男女之間有比較顯著的差異。男性增高率高于女性,這可能是男性嗜煙酒或肥胖等因素對血脂增高的影響。

        3.249例血脂含量增高的人數年齡:30歲以下2例,占4.08%;31~40歲4例,占8.16%;41~50歲13例,占26.53%;51~60歲24例,占48.98%;60歲以上6例,占12.25%。說明血脂含量的增高程度從51到60歲年齡組高于其它年齡組。在49例增高人數中血脂含量增高分布情況,如果要說明哪個年齡組血脂含量高,則必須用年齡組增高人數與被檢測人數比值來表示。

        3.2各年齡組血脂含量增高人數所占百分率:30歲以下檢測10例,增高2例,占20.00%;31~40歲檢測48例,增高4例,占8.33%;41~50歲檢測39例,增高13例,占33.33%;51~60歲檢測57例,增高24例,占42.11%;60歲以上檢測26例,增高6例,占23.08%。

        3.4在血脂含量高的同時具有HDL-C減少4例,占8.3%;同時在血脂含量正常中HDL-C減少3例,占1.7%。

        4結果分析及討論

        4.1檢測結果中有49例血脂含量有異常改變,占總檢測人數的27.22%,可以看出在180例血脂含量檢測所占比例較高,而這49例中伴有不同程度的TG和chol增高,并在血脂含量增高的同時具有HDL-C減少4例占8.3%,而血脂含量正常中HDL-C減少3例占1.7%。

        4.241~60歲之間血脂含量高于其它年齡,而且男性異常高于女性,經統計學處理,P

        4.3檢測中影響血脂含量的因素:血脂含量可隨攝取脂肪食物過多而有所變動,而且幅度很大。如,攝入高脂肪食物后,血脂含量可暫性大幅度上升,通常要6小時才趨于正常。因此,臨床檢測血脂含量時,應在禁食12小時后采集血樣進行分析,必須注意這一影響因素,分析結果才能為臨床可靠的反映人體內血脂的真實情況。

        4.4高密度脂蛋白含量與動脈管腔狹窄程度,冠心病發病率呈顯著負相關,檢測血清中TG和chol即使正常,血清中HDL-C的含量降低,仍是臨床冠心病的先兆。

        [參考文獻]

        第2篇:臨床見習報告范文

        【關鍵詞】人瘤病毒;薄層液基細胞學;宮頸癌;宮頸上皮內瘤變

        High-risk HPV screening combined liquid-based cytology in the screening of cervical cancerGUAN Guoqin1, WU Keping2, XU Bin3. 1. Family Planning Publicity and Technical Guidance Station of Changxing County, Huzhou 313100, China; 2.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Changxing County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Huzhou 313100, China; 3.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Huzhou Central Hospital, Huzhou 3131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s: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ombined detection of TCT (TCT) and 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in the screening of cervical cancer and precancerous lesions. Methods: 986 cases of women were regard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who were performed TCT, high-risk HPV and colposcopy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respectively. By using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as the “gold standard”, TCT, HPV and TCT + HPV joint inspection were methodologically evaluated. Results: Among the 986 cases of research objects having received TCT examination, there were 31 cases of ASC-US, 27 cases of ASC-H, 49 cases of LSIL, 21 cases of HSIL and 9 cases of SCC; in HPV examination, there were 201 cases of high-risk HPV-positive and 19 cases of low-risk HPV-positive; by using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as the “gold standard”, sensitivity (86.9%), Youden index (0.67)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97.4%) of TCT and HPV joint inspection were improved to a different degree. Conclusion: The joint screening of TCT and high-risk HPV is of important clinical significance for cervical cance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Key words】Human papillomavirus; TCT; Cancer;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中圖分類號】R737.33【文獻標志碼】A

        宮頸癌在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的發病率僅次于乳腺癌,在我國每年的新發病例將近全世界新發病例的1/3,且年輕化趨勢日益明顯,形勢不容樂觀[1],大量流行病學及臨床研究顯示,高危型人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持續感染與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發生相關[2,3]。宮頸上皮內瘤變(cervical inte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為宮頸癌發生及進展重要階段,臨床宮頸癌的防治關鍵在于早期診斷,CIN及高危HPV的篩檢是對宮頸癌高危人群篩查的重要手段。我們回顧性分析我院婦科986例婦女薄層液基細胞學(TCT)、高危型HPV篩查及陰道鏡病理學診斷情況,旨在探討TCT及HPV聯檢在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篩查的臨床意義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986例研究對象均來自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間我院婦科以白帶異常、宮頸炎、接觸性出血、陰道流血就診患者及正常體檢婦女,年齡21~64歲,平均(34.9±7.2)歲,分別行TCT及高危HPV檢查,以病理學檢查為“金標準”對TCT、HPV及TCT+HPV聯檢進行方法學評價,研究對象均有性生活史,就診前一周內無抗生素使用史,排除宮頸錐切、子宮切除及有盆腔放射史患者。

        1.2方法

        1.2.1薄層液基細胞學檢查用特制的塑料毛刷取樣器采集宮頸外口和宮頸管的脫落細胞:①時間上避開月經期,取材前24h不上藥,24h避免性生活;②分泌物較多與有出血時,取材前,用棉球輕輕擦去,不可用力擦;③取材應用直接觀察下進行,保證宮頸刷對所取部位有一定的壓力,宮頸刷的尖端放入頸管內,兩邊緊貼宮頸的外口,以取得足夠的細胞成分;④取材過程中宮頸出血時,應立即停止。細胞學診斷按照2001年TBS報告系統[1]分別為:①正常范圍(WNL);②鱗狀上皮細胞異常,不典型鱗狀細胞(ASC),包括意義不明的不典型鱗狀細胞(ASC-US)和不除外上皮內高度病變的不典型鱗狀細胞(ASC-H),鱗狀上皮內病變(SIL)包括低度鱗狀上皮內病變(LSIL)和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HSIL),鱗狀細胞癌(SCC);③腺細胞異常,不典型腺細胞(AGC)傾向于腫瘤的不典型腺細胞,宮頸管原位癌(AES)、腺癌。細胞學診斷≥ASC,可判斷為陽性。

        1.2.2高危型HPV篩查采用基因芯片法檢測18種高危亞型HPV(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73、83、HPVMM4)和5種低危亞型(11、42、43、44、6)共23種HPV基因型,全自動基因擴增儀為ABI7300,試劑由珠海賽樂奇生物有限公司提供。

        1.2.3病理學檢查宮頸組織學檢查對所有研究對象患者進行陰道鏡下宮頸組織病理學檢查,進行多點活檢(0點、3點、6點、9點),標本給予10%中爾馬林固定后送病理學檢查,組織病理診斷≥CINⅠ為陽性。

        1.6統計學處理

        數據分析處理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13.0進行,對方法學進行靈敏度、特異度、約登指數、符合率及陰(陽)性預測值評估。

        2結果

        2.1TCT陽性患者陰道鏡下組織病理診斷結果

        986例研究對象TCT檢查ASC-US 31例、ASC-H 27例、LSIL 49例、HSIL 21例、SCC 9例,其與病理學診斷結果比較詳見表1。

        3討論

        宮頸癌在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較高,僅次于乳腺癌,且近年新發病例以2%~3%的速度遞增[4],成為嚴重威脅女性健康的公共衛生問題,宮頸癌病因明確,在臨床可以預防,早期診斷是關鍵所在[5]。宮頸脫落細胞學檢查對宮頸癌的早期診斷、防治有重要臨床意義,液基細胞學檢查為近年應用于臨床的細胞學檢查方法,在取樣簡捷性、制片清晰度及病變陽性檢出率有較大的優勢[6],近年逐漸取代了傳統巴氏涂片細胞學檢查成為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的主要細胞學檢查手段。巴氏涂片陽性率低,且假陽性較高,取材、制片質量及閱片經驗均對結果有較大的影響,液基細胞學在上述方面均有明顯的改善[7]。但脫落細胞仍然僅反映當時的細胞形態,尚無法取代病理學診斷。在我們的研究中液基細胞學檢查診斷結果表現為與病理學診斷符合率較高,雖然靈敏性相對巴氏涂片有較大改善[8],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高危型HPV持續感染為宮頸癌及癌前病變較為明確的因素之一[9],對高危型HPV檢查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病因學篩查手段,HPV病毒主要感染生殖道黏膜,病毒DNA可通過整合方式進入宿主細胞基因組,病毒E6及E7蛋白可破壞機體P53抑癌功能,導致細胞癌變[10]。并不是所有HPV病毒感染均發展成宮頸癌,大部分HPV感染存在一過性,患者可自愈[11]。HPV感染導致宮頸癌與HPV型別及感染持續性有關[12]。HPV病毒目前發現將近200種型別, 5%女性可呈現持續性感染為宮頸癌的高危人群[13]。我們研究數據顯示:986例研究對象,高危型HPV感染201例,低危型19例,其中病理學明確診斷CIN以上病變80例,高危型HPV檢查與病理學檢查符合率較低,考慮HPV感染大多數患者一般呈一過性[14],患者可無任何臨床癥狀,另一方面HPV少見類型的感染也是造成HPV檢查假陰性結果的原因。

        高危型HPV感染及液基細胞學聯合檢查可大幅提高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的檢出率,在三種方法的方法學評價中,聯檢靈敏度達86.9%,陰性預測值達97.4%,數據說明兩種方法檢測均陰性則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的發生率機率較少。

        癌前病變發展為宮頸癌需要較長時間,宮頸癌也是臨床唯一可以預防的惡性腫瘤[15]。早期診斷是關鍵,液基細胞學檢查與高危型HPV的聯合篩查,可較大幅度的提高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的檢出率。對高危人群進行臨床干預治療,阻斷宮頸癌進程度,可達到宮頸癌預防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劉英,孫進,王宇.宮頸不典型鱗狀細胞的臨床意義及處理探討.西南國防醫藥,2010,20(11):1208-1211.

        [2]李金明.實時熒光PCR技術.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7:240-243.

        [3]耿建祥,王旭波.人瘤病毒檢測及其臨床應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428-448.

        [4]潘小利,張子云,張連,等.高危型人瘤病毒DNA檢測在宮頸癌篩查中的應用.中國婦幼保健,2009,24(16):2278-2279.

        [5]Lu B, KumarA, Castellsague X,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rophylactic vaccines, against cervical HPV infection and diseases among women: A systematic review & meta-analysis. BMC Infect Dis,2011,11(1):13.

        [6]藍松,楊麗霞,袁依華,等.高危 HPV TCT聯合檢測對宮頸疾病的診斷價值.西部醫學,2013,25(5):685-688.

        [7]王澤曼,陳玉,鄭建鵬.液基細胞學技術聯合高危HPV-DNA檢測對宮頸癌前病變的診斷效度.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11,27(12):2414-2416.

        [8]徐鐵兵,邢春英,王維琴.35245例宮頸癌篩查結果分析.中國性科學,2012,21(4):11-14,18.

        [9]Schiffman M,Wheeler CM,Dasgupta A.A comparison of a prototype PCR assay and hybirid capture 2 for detection of narcinogenic human papillomavrus DNA in women with equivocal or mildly abnomal papanicolaousnears.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Pathology,2005(5):250-251.

        [10]錢德英,岑堅敏,王丁,等.高危型人瘤病毒DNA檢測與細胞學聯合檢查對子宮頸癌前病變篩查的研究.中華婦產科雜志,2006,41(l):34-37.

        [11]芮平.HPV-DNA亞型檢測聯合液基細胞學對宮頸癌篩查的臨床價值.中國性科學,2012,21(7):48-50.

        [12]何云芹,邵明君,季麗妙,等.高危型HPV檢測聯合細胞學對宮頸病變的診斷價值.中國婦幼保健,2010,25(32):4778-4781.

        [13]石崢,周紅.都市高收入人群宮頸高危HPV感染與TCT的相關研究.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0,11(6):417-420.

        [14]周莉,陳姍,張帝開,等.持續性人類狀瘤病毒感染與宮頸癌研究進展.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10,26(12):2482-2486.

        第3篇:臨床見習報告范文

        【摘要】 目的 探討宮頸癌的篩查方法及其在防治中的作用。方法 對2005年6月—2008 年2月我院婦科門診就診行宮頸/陰道細胞學篩查患者5318例,其中230例患者行HC-II(Hybird Capture-II)高危型HPV-DNA檢測,173例行陰道鏡檢查及多點活檢組織病理學檢查。結果 5318例中LCT異常512例; 其中230例患者行HPV-DNA檢測, 陽性114例(73.55%), HPV-DNA陽性率差異有顯著性,P

        【關鍵詞】 宮頸癌 ;薄層液基細胞學(LCT);高危型人瘤病毒(HPV);陰道鏡

        宮頸癌在女性中的發病率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二。統計顯示,我國每年新發病例13.5萬,約占世界的1/4。宮頸癌與人狀瘤病毒(HPV)感染有明確關系[1]。 宮頸癌的發病及進展是一個長期過程,其間有效的篩查及恰當的治療完全可能將其阻斷在癌前病變或早期癌階段并徹底治愈。本文采用液基細胞學方法在普通婦科門診進行宮頸癌篩查5318例,部分患者230例行高危型HPV-DNA檢測,對173例細胞學結果異常患者進行陰道鏡下宮頸多點活檢[2],與組織病理學比較評價液基細胞學檢查對宮頸病變的診斷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5年6月—2008年2月我院婦科門診就診行宮頸/陰道細胞學篩查患者5318例,年齡20~60歲,結果異常者512例,其中230例患者行HC-II(Hybird Capture-II)高危型HPV-DNA檢測,173例行陰道鏡檢查及多點活檢組織病理學檢查。

        1.2 方法

        1.2.1 標本的采集 專門的液基細胞刷插入宮頸管內約1cm,保持適當壓力,使細胞刷呈扇形,順時針旋轉3圈,收集宮頸外口及宮頸管的脫落細胞,洗入裝有Autocyte prep保存液小瓶中,經Autocyte prep制成薄片,再進行光學顯微鏡檢查。

        1.2.2 細胞學診斷方法 采用2001年TBS分類法[3]:(1)正常范圍(WNL),(2)鱗狀上皮細胞異常:①不典型鱗狀細胞(ASC),②鱗狀上皮內低度病變( LSIL),③鱗狀上皮內高度病變(HSIL),④鱗狀細胞癌(SCC),⑤不典型腺細胞(AGC)。(3)腺細胞異常:①不典型腺細胞(AGC);②宮頸管原位癌(AIS);③腺癌。

        1.2.3 宮頸活檢組織病理組織學檢查 對173例患者行陰道鏡指引下多點活檢送病理。按TBS方案統一組織學和細胞學診斷術語,低度上皮內病變(LSIL)為宮頸上皮內瘤變I級(CIN1)和宮頸人瘤病毒感染,高度上皮內病變(HSIL)含CIN2及其以上病變(CIN2)。

        1.2.4 HPV-DNA檢測取宮頸分泌物用美國Digene公司生產的第二代基因雜交捕獲信號放大檢測系統(Hybird Capture,HC-II)檢測。

        1.2.5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0.0進行χ2檢驗。

        2 結果

        2.1 液基細胞學檢查結果 液基細胞學宮頸癌篩查標本5318例,WNL 4807例(90.39%),ASC 349例(6.56%),LSIL 82 例(1.54%),HSIL 26例(0.49%),AGC 54 例(1.02%)。

        2.2 液基細胞學與病理結果 ASC中宮頸低度病變49.42%(43/87),CIN2 8.05%(7/87);LSIL中宮頸低度病變54.00%(27/50),CIN2 8.00(4/50);HSIL中宮頸低度病變29.41%(5/17),CIN2 52.94%(9/17);AGC中宮頸低度病變36.84%(7/19),未檢出CIN2(表1)。

        2.3 HPV-DNA檢測結果 512例細胞學異常中的230例患者HPV-DNA檢測,其中52例細胞學結果為ASC的患者因高危型HPV-DNA檢測結果陰性未進行陰道鏡檢查;行陰道鏡下活檢組織病理學檢查的患者155例,HPV陽性占72.98%,陰性占27.02%,且隨病變級別升高HPV陽性率呈遞增趨勢,陽性率差異有顯著性(表2及表3)。如表1所示17例HSIL中宮頸活檢結果有3例為炎癥或化生,但高危型HPV-DNA均為陽性。在CIN2中,僅有1例為高危型HPV-DNA陰性,其宮頸刮片結果為ASC-H。表1 液基細胞學檢查結果與病理結果比較表2 液基細胞學異常者HPV-DNA檢測結果注:HSIL、 LSIL組與ASC組比較HPV-DNA陽性率差異有顯著性,P

        3 討論

        宮頸癌是發生在全球婦女中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彭蘭芝[4]報道,CIN約10年發展為原位癌,原位癌發展為浸潤癌約需3~10年,而CIN發展為浸潤癌可能需10~15年,因此早期篩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將其阻斷在癌前病變階段,在宮頸癌的防治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傳統涂片的假陰性率高達53%~90%, 而液基薄層技術采用液體存儲宮頸細胞,自動化制片,制成細胞單層、背景清晰的薄片,避免了常規刮片中因黏液、血液及炎性細胞的遮蓋導致的漏診[5],提高了細胞學的準確性,1996年美國FDA批準用于臨床。文獻報道液基細胞學較傳統涂片有較低的假陽性率和假陰性率[6]。

        本研究中檢測出ASC及其以上異常512例,占9.63%,173例行陰道鏡下多點活檢組織病理學檢查,檢出宮頸HPV感染以上病變103例,占1.94%(103/5318例),CIN2及其以上病變21例,占0.39%(21/5318例)。行陰道鏡檢查的87例ASC中檢出CIN2病變7例,占8.05%,與文獻報道類似[7],可見應用液基細胞學是進行宮頸癌篩查的有效方式。

        本研究中,液基細胞學異常、且行陰道鏡檢查及HPV-DNA檢測的155例患者中,隨病變級別升高(ASC/LSIL/HSIL),高危型HPV-DNA陽性率升高,差異有顯著性。尤其是17例細胞學診斷為HSIL的患者高危型HPV-DNA均為陽性,而其中3例宮頸活檢組織病理學檢查結果未及宮頸病變,21例組織病理學結果為CIN2患者中高位型HPV-DNA陰性僅有1例,其細胞學結果為ASC不除外HSIL,病理結果為局灶CIN2,可見高危型HPV-DNA檢測是對細胞學、陰道鏡檢查和組織病理學檢查的重要補充。一項前瞻性研究顯示,HPV-DNA陽性的女性中15%~28%在2年內發生鱗狀上皮內病變(SIL),而HPV-DNA陰性者只有1%~3%在2年內發生SIL,可見,對高危型HPV-DNA陽性的患者的進一步檢查、追蹤至關重要。

        我院婦科門診對所有就診患者常規進行宮頸癌防治宣教,尤其是1年內未進行宮頸細胞學檢查、宮頸糜爛、外陰陰道濕疣、接觸性出血、陰道排液的患者,婦科手術前患者常規予液基細胞學進行宮頸防癌篩查,涂片不滿意者需復查。對ASC患者依照美國陰道鏡與宮頸病理協會(ASCCP)對ASC的處理提出3種方案實行個體化處理:重復細胞學檢查;立即陰道鏡檢查或高危型HPV-DNA檢測。對LSIL和HSIL患者則直接行陰道鏡檢查及宮頸活檢,有條件的患者行HPV-DNA檢測。

        由于液基細胞學準確性較高、方便、無創等優點,行細胞學檢查后殘余標本可以行HPV-DNA檢測,患者也較易接受,LCT是宮頸癌篩查中的最有效的方式,也是首選方法。若聯合高危型HPV-DNA檢測及陰道鏡檢查則更能提高宮頸癌的檢出率。

        參考文獻

        1 Saranath D,Khan Z,Tandle A,et al.HPV16/18 prevalence incervicallesions/cancersand p53 genotypes in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 form India.Gynecol Oncol,2002,86(2):157-162.

        2 錢德英.陰道鏡在宮頸癌診斷中的應用.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3,19(3):137-138.

        3 Dine S,Dine D,Robert K,et al.The 2001 Bethesda Systerm Terminology for reporting results of cervical cytology.JAMA,2002,287:2114-2119.

        4 彭蘭芝.宮頸上皮內瘤變的命名分類病理及轉歸.中國適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3,19(8):454-456.

        5 The 1998 Bethesda Systerm for Reporting Cervical/vaginal Cytological Diagnosis.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Workshop.JA-MA,1989,262(7):931-935.

        第4篇:臨床見習報告范文

        一、實驗----真實的一體化教室及實驗設備:

        眼視光技術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要想提高學生運用這門知識的能力,實驗教學在眼視光技術的教學環節里就顯的尤為重要。針對眼視光技術實驗的特點,結合考慮學生的認識規律和實際水平,采用的實驗教學方法是:

        (一)對于技能型實驗采用教-學-做-考一體化的教學方式來強化學生技能;教師首先講授實驗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識、操作要領、實驗數據的分析方法、報告的撰寫方法以及安全注意事項等。然后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獨立進行實驗操作和自我訓練。對于技能訓練、基本性實驗,學生應事先預習實驗教材;并通過教學錄像、多媒體技術等現代教學手段,引導學生獨立地完成實驗設計,提高實驗技能。

        (二)對于提高型、研究創新性實驗,如兔眼角膜缺氧實驗、接觸鏡護理液細菌培養與菌落觀察等實驗,學生以2~4人一組,在教師的指導下,從了解實驗準備、學習相關理論知識開始,注重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百折不撓的工作作風,相互協作的團隊精神、勇于開拓的創新意識;而學生制作PPT和翻轉課堂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學生禮儀規范則從個人禮儀、公共場所禮儀、待客與作客禮儀、餐桌禮儀、饋贈禮儀、文明交往等進行規范。結果證明言談得體、儀表端莊、神態大方、禮儀到位的我校眼視光技術學生更能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低視力和盲人情景體驗和引導等實驗是為了讓學生親身體會視覺問題對我們的生活、學習的不便,認識到視覺康復的重要意義,設身處地為患者著想,更好的為患者服務。

        (三)改革考試方法,建立多元實驗成績評定方法(如:采用設計評價、實驗操作、結果分析等多種形式進行考核),還建立了教師與學生互動的教學效果評價體系。制定了“平時成績 + 期末成績”和“實驗操作 + 筆試成績”相結合的實驗考核原則在《驗光技術》、《視光學基礎》、《接觸鏡驗配技術》、《眼鏡技術》等課程中應用,并鼓勵創新。平時成績以實驗操作、實驗能力、實驗結果及實驗報告是否準確、規范化為主要依據;鼓勵學生在實驗中有所創新,對于有創見的學生,成績評優。同時針對技能操作要求高的課程《視光學基礎》、《驗光技術》、《眼鏡技術》、《角膜接觸鏡驗配技術》,采用理論考試和實踐技能考核成績各占100分進行考核。

        二、實訓----真實的工作場景及規范的操作流程:

        眼視光技術是一個以技能操作為專業重點的專業,技能培訓使學生的知識、技能與溝通技巧明顯提高與改善,由此提高就業效益,獲得競爭優勢。技能培訓重點一般放在基本技能與高級技能兩個層次上,同時增加學生未來的工作所需要的職業素質,培訓學生學會知識共享,創造性地運用知識來調整產品或服務的能力。同時,培訓使學生的工作能力提高,為取得良好的工作績效提供了可能,技能培訓后通過職業技能鑒定考核后,取得相關職業證書也為學生提供更多晉升和較高收入的機會。眼視光技術專業學生“雙證率”達100%,“三證率”達95%以上。同時,每年在學生實習前通過技能強化集中培訓,強化學生的實踐技能,評出技能標兵,為學生的頂崗(帶薪)實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臨床見習――真實的工作環境:

        臨床見習是臨床教學的三大任務之一,在見習中學生需將基礎知識與臨床實踐緊密聯系。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除完成在校實驗外,去醫院見習也是學生學習的一種重要途徑。通過見習,進一步加強學生對疾病的發生發展、臨床表現、診斷思維方法和治療原則等有一個從感性上升為理性的認識。眼視光技術專業根據教學計劃及進度的安排,眼視光技術專業學生在專業學習的最后一個學期安排到附屬醫院(曲靖市第二人民醫院)見習。根據醫院科室設置,分別安排眼科、耳鼻喉科、視光中心、眼鏡加工中心等四個科室見習。在見習過程中根據學生人數,平均分成兩大組,每周各組互相交換,直至全部見習完。眼視光技術(經營管理方向)在以上基礎上,增加營銷,眼鏡店面管理,共4周。針對五年制眼視光技術專業學生理論基礎較差的情況,重點培養學生的技能,在學生實習期到企業進行為期18周頂崗見習,通過驗光技能、接觸鏡驗配技能、眼鏡定配技能、眼鏡營銷等模塊的見習,使學生動手能力得到加強,技能水平得到提升,同時產教融合,發揮企業的實習實訓教學能力。

        四、社會實踐――真實的社會體驗及鍛煉:

        教育是一種社會活動,教育的途徑包括課堂理論教育和社會實踐教育,實踐是促進青年學生健康成才的必要途徑。理論來自于實踐,實踐是檢驗理論的試金石。眼視光技術專業通過每年 “全國6.6愛眼日”專題系列活動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學生積極設計、制作手工畫報,通過展報的形式,宣傳國家的防盲治盲政策,介紹防盲治盲項目,傳播眼保健知識,提高公眾的防盲治盲意識。同時眼視光技術專業教師和學生還深入到學校周邊小學、社區、養老院、特殊教育學校等地進行免費視力普查、視力保健知識宣傳等公益活動,發揚白衣天使傳統的奉獻精神,把愛傳送到社會,并宣傳曲靖醫學高等??茖W校及眼視光技術專業,受到了廣大青少年學生、家長、殘疾人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五、畢業實習――真實的工作環境及對象:

        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臨床實習是培養學生良好的醫德醫風和臨床思維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的關鍵環節,堅持執行巡回教學與教學檢查工作是有效地保障實習生臨床實習質量的關鍵。為了更加系統的加強臨床實習教學管理,切實保障和有效監控臨床實習教學各個環節的質量,提高眼視光專業實習教學水平和管理水平,特在巡回教學和教學檢查制度的基礎上制定本制度,以利于更加規范、系統地建立實踐教學的質量控制體系。

        六、畢業實習報告――真實的實踐工作總結及體會:

        第5篇:臨床見習報告范文

        【關鍵詞】 婦產科教學 臨床見習 男生

        臨床見習課是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的重要環節,是由學生到醫生角色轉變的第一步。由于婦產科所面對病人性別的特殊性,以及傳統觀念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在帶教男生時要面對較多的困難,如何使男生圓滿完成婦產科見習任務,為他們今后的工作和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是當前婦產科教學工作中亟待解決的問題。為此,我們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改革。

        1 男生在婦產科見習中存在的困難

        1.1 教師方面 在婦產科臨床見習教學工作中,由于女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往往強于男生;而且個別教師認為以后女生從事婦產科的可能性大于男生,而對男生的臨床教學重視不夠。遇到困難時,不愿努力向病人宣傳教學工作意義、動員病人配合教學,以致于使男生失去了見習的首要條件。

        1.2 男生本身

        在臨床工作中從事婦產科工作的男醫生很少,加上社會的偏見,病人的不配合,使男生在見習過程中缺乏積極性。特別是如果見習前沒有復習相關的理論知識,當面對病人時沒有自信心和主動性,更加打擊了男生見習婦產科的積極性。

        1.3 病人方面

        首先,病人的特殊性。婦產科見習是一個完全面對女性病人的學科,通常的檢查都涉及病人的隱私,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常常遇到一些拒絕接受學生尤其是男生詢問和檢查的病人。其次,病人法律意識的增強。目前的社會是一個法制的社會,使一些病人行使自主權拒絕學生詢問病史、觀摩手術和操作,尤其是體格檢查。由于愈演愈烈的醫患隱私糾紛的影響[1],帶教老師為避免醫療糾紛與投訴,只有不讓見習生進行相應的醫療教學活動。最后,教學資源的不足,高等醫學院校的逐年擴招,學生人數逐步增加,使現有的教學醫院病人數無法滿足見習生的要求。

        2 解決的方法

        2.1 加強教師自身的素質 所謂教學,并不是僅僅指將書本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如何學習,達到授之以“漁”的效果。在臨床見習課的講授中,如果只是按照教材照本宣科講疾病的臨床表現和治療,而不是結合其內在的病理生理學基礎來講授,最終培養出的醫生只會診斷和教科書上一模一樣的病,當他在臨床實踐中面對各種不同的臨床表現時就會感到束手無策,無從下手。同時教師所講授的不能局限于教科書上的內容,通過經常閱讀醫學期刊,上網查閱專業資料,拓展自己的知識深度和廣度。在學生進入臨床見習階段,事事感新鮮,老師的一言一行都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優秀的帶教老師才能培養出優秀的男生。通過對優秀帶教老師,特別是在男生教學中得到好評的老師給予適當的獎勵。同時組織學生進行讀書報告會、婦產科知識競賽、學生授課比賽等一系列有趣并且具有競爭性的活動,加之帶教老師對男生的關心和重視,均能極大地提高男生對婦產科見習的興趣。因為興趣是推動人們進行活動的動力。著名的心理學家巴普洛夫研究表明:興趣是增強緊張度,引起大腦皮質活動狀態的一種因素,凡符合人們興趣的學習就容易產生積極的效果。同時教師應耐心細致地向病人解釋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求得病人的理解和配合,消除病人對男生的戒備心理。

        【關鍵詞】 婦產科教學 臨床見習 男生

        臨床見習課是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的重要環節,是由學生到醫生角色轉變的第一步。由于婦產科所面對病人性別的特殊性,以及傳統觀念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在帶教男生時要面對較多的困難,如何使男生圓滿完成婦產科見習任務,為他們今后的工作和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是當前婦產科教學工作中亟待解決的問題。為此,我們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改革。

        1 男生在婦產科見習中存在的困難

        1.1 教師方面 在婦產科臨床見習教學工作中,由于女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往往強于男生;而且個別教師認為以后女生從事婦產科的可能性大于男生,而對男生的臨床教學重視不夠。遇到困難時,不愿努力向病人宣傳教學工作意義、動員病人配合教學,以致于使男生失去了見習的首要條件。

        1.2 男生本身

        在臨床工作中從事婦產科工作的男醫生很少,加上社會的偏見,病人的不配合,使男生在見習過程中缺乏積極性。特別是如果見習前沒有復習相關的理論知識,當面對病人時沒有自信心和主動性,更加打擊了男生見習婦產科的積極性。

        1.3 病人方面

        首先,病人的特殊性。婦產科見習是一個完全面對女性病人的學科,通常的檢查都涉及病人的隱私,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常常遇到一些拒絕接受學生尤其是男生詢問和檢查的病人。其次,病人法律意識的增強。目前的社會是一個法制的社會,使一些病人行使自主權拒絕學生詢問病史、觀摩手術和操作,尤其是體格檢查。由于愈演愈烈的醫患隱私糾紛的影響[1],帶教老師為避免醫療糾紛與投訴,只有不讓見習生進行相應的醫療教學活動。最后,教學資源的不足,高等醫學院校的逐年擴招,學生人數逐步增加,使現有的教學醫院病人數無法滿足見習生的要求。

        2 解決的方法

        2.1 加強教師自身的素質 所謂教學,并不是僅僅指將書本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如何學習,達到授之以“漁”的效果。在臨床見習課的講授中,如果只是按照教材照本宣科講疾病的臨床表現和治療,而不是結合其內在的病理生理學基礎來講授,最終培養出的醫生只會診斷和教科書上一模一樣的病,當他在臨床實踐中面對各種不同的臨床表現時就會感到束手無策,無從下手。同時教師所講授的不能局限于教科書上的內容,通過經常閱讀醫學期刊,上網查閱專業資料,拓展自己的知識深度和廣度。在學生進入臨床見習階段,事事感新鮮,老師的一言一行都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優秀的帶教老師才能培養出優秀的男生。通過對優秀帶教老師,特別是在男生教學中得到好評的老師給予適當的獎勵。同時組織學生進行讀書報告會、婦產科知識競賽、學生授課比賽等一系列有趣并且具有競爭性的活動,加之帶教老師對男生的關心和重視,均能極大地提高男生對婦產科見習的興趣。因為興趣是推動人們進行活動的動力。著名的心理學家巴普洛夫研究表明:興趣是增強緊張度,引起大腦皮質活動狀態的一種因素,凡符合人們興趣的學習就容易產生積極的效果。同時教師應耐心細致地向病人解釋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求得病人的理解和配合,消除病人對男生的戒備心理。

        2.2 提高男生對婦產科見習重要性的認識

        從我國未來的社會醫療發展的需要來看,醫學本科教育的主體并不是培養??漆t生而是全科醫生,而且每一位醫生的專業都可能與其他學科交叉。人是一個整體,婦科病人只是整體的一部分,不管今后從事哪個專業,均需涉及女病人,有許多疾病需要與婦產科疾病進行鑒別。在某些基層醫院,醫生需要面對內、外、婦、兒等多科疾病的病人,外科醫生同時也是婦產科醫生。通過婦產科見習的學習,能給以后的工作帶來方便;同時幫助他們解除害羞心理,努力提高自身素質,要求男生在病人面前表現得從容鎮定,充滿自信,取得病人的合作,樹立起良好醫生形象,完成實習任務[2]。

        2.3 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男生學習積極性 胡靈玉等[3]采用仿真模型與臨床見習相結合教學,取得很好的效果,認為是男生見習帶教的最佳模式。我院婦產科教研室通過豐富婦產科教具和多種現代化教學手段,以彌補臨床見習資源的不足。增加了仿真婦檢模型、孕婦檢查模型、分娩機制模型等,甚至建設了模擬產房,使學生在模型上和較為真實的環境和氛圍中進行基本技能反復操作訓練,極大地提高了學生操作的熟練程度和準確性,當面對病人進行實際操作時,大大地減輕了病人的不適感,得到病人的很好配合,增加了學生的實際操作機會以及學習的積極性。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大學生爭強好勝心甚濃,他們希望自己比別人強,希望自己能勝過別人。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開展理論知識和臨床技能操作競賽。通過理論知識的必答和搶答、對“模擬病人”的病史詢問、多種操作技能的比賽,綜合評判參賽選手的能力。既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鞏固知識,又可以激勵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培養團隊精神。

        2.4 宣傳婦產科界楷模,增強男生學好婦產科信心

        半個多世紀以來,林巧雅的名字幾乎家喻戶曉,她的事跡有口皆碑,她對婦產科所做的貢獻蜚聲中外,我們除了將林巧雅大夫的無限熱愛醫學事業,對病人無限熱忱,對工作極端負責的優秀事跡講給學生聽。同時,也給他們講述我們身邊許許多多白求恩式的婦產科醫生任勞任怨,不計個人得失,一心撲在工作上的先進事跡。特別強調目前婦產科界的優秀男專家曹澤毅、郎景和、江森等,他們雖然是男性,但是同樣可以在婦產科界取得優異的成績,為廣大的婦女服務。解除男生對學習婦產科的顧慮,甚至還能進一步提高他們的積極性。通過對部分男生的問卷調查,有近半數的男生有從事婦產科臨床工作的意向。

        臨床見習是醫學生從課堂走向臨床工作的重要過渡期,是學生接觸臨床的起點,是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的重要環節。如何使一個剛剛接觸臨床課程的四年級醫學生,尤其是男生,系統學習并掌握好婦產科臨床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能,以培養高質量的婦產科臨床醫生至關重要。通過教師的努力和引導,提高男生學習婦產科的興趣和積極性,爭取病人的配合和信任,一定能使男生圓滿完成婦產科見習任務,為他們以后的工作和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胡文勝,王健敏.新型醫患關系下臨床實踐教學的改革與探索[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3(6):39-40.

        第6篇:臨床見習報告范文

        一、見習前奏

        獲釋寒假社會實踐火熱報名中時,很興奮,放假前一個月就開始謀劃見習實踐活動。鑒于羅定同鄉學護理的人數比較多,據了解已經見習過的人數屈指可數,有意向見習的同學甚多,本人就勇敢地站出來組建一個團隊去見習。忙前忙后,找老師,找經驗豐富的學長指導,一切都看起來那么的順利,在放假前還真的組成了一個七人團隊,隊員跨兩個年級本、專兩個學歷層次。最后很可惜,在見習后期才發現隊長我本人失誤,沒有成功申報團隊社會實踐,學校也就不認可這個民間團隊,結果只能隊員各自寫自己的社會實踐論文。然后本文就是本人見習報告。

        二、見習的目的與意義

        學習是一個過程,可分為兩個階段,先是學習課本知識,然后運用課本知識用于實踐。護理專業的特點就是實踐性非常強,所有的護理技能都必須活學活用,這樣才能越顯護理專業的魅力。在護理這個專業學校學習了近二年,還未能弄個清楚護理究竟要干什么?在哪些環境干?應該怎么去干?雖然在平時會有實驗課,但全是在學校內;雖然后期學校也會有安排為期一年的實習,但在此前,還真限于學習課本知識。如何走進醫院,走出學校,走出課本?見習成為那一群躍躍欲試護理專業學生的一次小練兵、一次小實踐。很自然地把學校教學引到臨床。

        三、見習的經過

        第一天 整體感受醫院環境

        xx年2月10日上午8點整,羅定市中醫院八樓護理部門前站著6個著裝整齊的見習護生(原計劃團隊見習后因故變個人),見習社會實踐正式開始。在護理部主任蔡老師帶領下,我們去了不同的科室。龍葵娣、覃麗妮去了七樓內二神經內科,梁金冠、招冰梅去了四樓內三普通內科兒科,胡偉聰(本人)、彭韋玲去了四樓內一心血管內科。

        蔡主任把我們介紹到護士工作站,心血管內科護長玲老師簡單介紹了一下科室,然后就去忙了。帶教老師飛霞姐,很快就帶我們見習了各種抽藥、稀釋、查房、各種治療、發藥、各種交談、人文關懷。

        第二天 胸腔閉式引流

        38床自發性氣胸入院、行胸腔閉式引流術。該手術為小手術,在病房內進行,作業見習生我見習了過全過程。頭高腳低位,胸部局部麻醉,用藥為普魯卡因,麻醉師又是手術主刀者周主任,麻醉前皮試為護士操作。護士要做的工作,就真的如書上寫的一樣,每天更換引流瓶內生理鹽水,檢查引流管是否通暢,觀察傷口有無滲出液,滲出液的量、顏色、氣味,保證引流瓶在傷口水平60cm以下,引流管在生理鹽水下2-4cm,查房時囑病人深呼吸,觀察引流管內液面是否波動。很多專業知識要求撐握,很多內科護士不了解引流瓶,葉玲護長就組織了一次學習小會議,介紹引流瓶相關知識。

        第三天 實習生在科考試

        恰逢實習生在科考試,實習生們表現緊張,考完就很比較自然,然后科室輪轉了。

        第四天 見習病?;颊呔o急搶救

        28床病危。作為見習生目睹了搶救全過程,最后醫務人員把病人救回來。該病人是醫院的老病號,3日前心律不齊好轉出院,今天早病重再次入院。下午2pm,查房病人病情穩定,主訴腹漲痛,與注射速尿后未能及時排尿有關。10分鐘后,病情加重,病人主訴心慌,氣悶,目眩,眼黒,心電臨護提示室早、竇性心律過速,病人家屬情緒低落。值班醫生報告主任,主任聯系其他科主任會診,經搶救病人病情穩定。

        此次搶救收獲,臨床護士病情報告制度必須執行,護士遇到突發事件,評估自己能否處理,不能則快速報告上級領導。

        第五天 護患關系

        嘗試運用護士人文懷技巧。內一科住院部有40個病床,5個臨時備用床位,住院患者30左右。有足夠的病人用于實踐溝通。利用前幾天認識的病人,嘗試刻意用一些技巧,見習生可以做的只有部病史,問一般資料,做一些健康宣教。

        發現:微笑、禮貌、文雅果然會在護患關系中起重大作用,撐握藥理知識,為病人解說藥理作用,也很令病人信任。

        第六天 護士人際

        復雜的護士人際關系:護士與護士,護士與護長,護士與醫生,護士與患者及其家屬........處理不好則會身心俱疲。恰好見習團隊中有一個同學做得欠佳,這里就分享一下經驗。梁金冠同學被2個護長投訴,護理部主任批評,分析其原因大因其不守紀律。她本來分配到內三科見習,卻不好好在內三,卻先跑去內一,后跑去內二,去了不是好好跟帶教老師學習,又去護士辦分室玩手機。結果怒了二個護士長,主任批評了隊長,和她本人。

        四、 心得與體會

        各方面初步了解護士,了解醫院工作環境。見習鞏固了各種護理技能,稍稍嘗試運用了護理各種技巧,確切把課本知識引到實踐。

        五、謝辭

        衷心感謝羅定市中醫院的支持,衷心感謝羅定市中醫院護理部安排教學,感謝心血管內科、神經內科、普通內科各位老師教學。

        六、附件

        第7篇:臨床見習報告范文

        【關鍵詞】中醫內科學 臨床見習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9682(2011)05-0034-02

        高職高專教育要樹立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理念,必須打破傳統學科教育的教學模式,以社會需要為目標,堅持面向生產、服務第一線,根據崗位和崗位群所需能力與素質提煉、整合成專業課程體系,構建新型高職教學模式,培養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實踐技能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技術應用型人才。因此必須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在教學改革建設中要注意改進理論教學方法,應重視現場教學和案例教學,教材建設要緊密結合生產實際,及時地跟蹤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

        《中醫內科學》是高職高專中醫類專業的第一門臨床課,是中醫學學科的主干課程。中醫內科學是運用中醫學理論闡述內科所屬病證的病因病機及其證治規律,并采用中醫藥治療為主的一門臨床學科,是實踐性很強的一門學科,它是中醫臨床各科的基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1]而臨床見習恰恰是中醫學生將理論與實踐融合的重要橋梁,是有別于其他領域教育的特殊方式,在臨床教學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臨床見習,可以鞏固理論知識,使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與實踐工作的能力。高職高?!吨嗅t內科學》相對本科來說學時較少,臨床見習時間短,過去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限制了學生獨立思考和自學能力的培養,不能適應新世紀對醫學人才的要求。另外在臨床見習的實際教學中也面臨許多問題,如附屬中醫院中醫內科教學病源缺乏,綜合性醫院中醫科病種單一、患者不配合、教學環境相對緊縮、師資力量不足、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等。所以,如何在教學中解決這些問題以提高臨床見習質量,我們進行了以下方法的嘗試和探索:

        一、應用多媒體案例教學

        在見習中教學醫院病人不是病種單一就是病人少,臨床上病種來源不定,學生見習時間有限,有時見習課中缺乏典型病例;一些年老或病重的病人在智力和記憶力方面存在障礙,難以配合問診、體查過程,有些病人則是態度不好,根本不與學生交談,使同學們獲取病例資料有一定的難度。因此,為彌補教學資源不足給見習帶來的不便,將多媒體案例教學引入見習教學。

        “多媒體案例教學法”是將傳統的案例教學方法和先進的多媒體技術有機結合的新型教學方法。[2]教師運用多媒體技術對典型案例進行演示,組織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討論,在案例中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多媒體案例的應用方法:收集和建立臨床教學案例資料庫,對典型的病例進行攝錄或拍照,收集包括病史、體格檢查、影像學資料、各項檢查結果、診治經過等。案例資料力求包含大量的細節和信息,這些資料真實、直觀、典型,能給學生深刻的印象。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文字、圖形、動畫、音頻、視頻有機地結合起來,使案例演繹過程形象、生動、具體,充分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某一種疾病產生深刻印象后可將不典型病例給學生進行討論,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學生自己分組分析病史,培養學生認真思考、因果分析和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思維方式。

        二、引入PBL教學法

        PBL教學法是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是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與教學實踐,它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組織引導的學生自學、討論為主要形式。[3]PBL教學法強調知識的融會貫通,學以致用,鼓勵和倡導學生獨立自主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我們在案例教學法的基礎上引入PBL教學法,根據學生對典型案例的討論情況,即對問診、查體、歸納病史特點,以及對該患者診斷、鑒別診斷分析,采取治療措施的回答情況,給予引導、補充、分析、歸納,并順勢提出相關的問題,要求學生自行通過教科書、網絡、參考書、期刊等查閱資料,主動學習,獨立思考,并與同組同學相互協作,解決相關問題。針對臨床見習課提出的問題進行分組討論,及時進行知識的整理、總結,以加強PBL的效果。

        三、啟用標準化患者

        標準化患者又稱為模擬患者,或者患者指導者,是從事非醫技工作的正常人或患者,經過培訓后能恒定、逼真地復制患者,可以根據自己感受在專門設計的表格上記錄并評估醫生操作技能,能充當評估者和教師。[4]選擇熱心中醫內科教學工作、有良好的口頭表達能力和責任心強的兩名臨床醫師作為標準化患者,分別承擔問診內容、技巧培訓考核和神經系統體檢操作培訓考核。所有學生針對進行標準化患者分站考核,采集病史,并進行全身體檢操作。由于標準化患者的應用存在很多問題和不便,如培訓難度大、師資不足、病例局限、無法向學生展示陽性的體征等,目前僅作為見習結束的考核方法之一,有待下一步進行更多的深入研究和探索。

        四、加強見習管理制度

        見習是《中醫內科學》實踐教學的重要一環。學生通過見習開始接觸病人,了解臨床工作的性質和所承擔的責任、義務。學校和醫院應嚴格安排見習帶教人員,對教學過程進行科學系統管理,并積極組織有關領導進行督察工作,堅決杜絕見習學生在科室“放羊”。見習學生必須嚴格遵守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愛護關心患者并保護其隱私;嚴格遵守勞動紀律,不得無故缺勤,擅離崗位;每科見習結束前按時寫好見習小結及見習實驗報告。

        隨著醫學科學的迅猛發展和醫學模式的轉變,對高職高專的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努力提高臨床見習質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主動參與、積極思考、大膽實踐,給他們營造活潑的教學氛圍,有利于他們提高實踐能力,因此我們必須加大改革力度,探索各種先進的教學方法,在實踐中不斷摸索,不斷提高《中醫內科學》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周仲瑛.中醫內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3.l

        2 李同果.試論多媒體案例教學法的應用――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為例[J].經濟與社會發展,2007(2):201

        第8篇:臨床見習報告范文

        [關鍵詞] 影像見習;數字化;教學;PACS

        [中圖分類號] G642.0[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7210(2011)04(b)-120-02

        隨著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圖像存檔與傳輸系統)在醫院的廣泛應用,傳統的暗室沖片、醫生用燈箱看膠片的模式被打破,臨床醫學影像進入了數字化時代,影像教學工作也隨之發生革命性的變化。PACS是近年來隨著數字成像技術、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綜合應用系統。它將醫院內現有的影像診斷設備通過院內計算機網絡互聯,將影像信息以數據形式保存,利用計算機實現存檔、查詢和遠程診斷等[1]。

        1 我院臨床醫學影像及其教學數字化應用概況

        作為高校附屬醫院,我院承擔廣州醫學院醫學影像教學將近30年,親歷影像學迅猛發展以及教學方式的不斷進步,擁有豐富臨床及教學經驗。我院一直走在影像信息數字化建設方面的前列,從2001年在原有數字醫療設備的基礎上建立了PACS,實現全數字化、無膠片化運作將近10年,只要是在醫院內,帶教醫生、實習生均可在同一臺電腦的PACS內查閱、檢索,調用共享的資源,自由調看X線、CT、MRI、超聲和ECT等高質量圖像,還能查看患者相關檢查和既往檢查報告, 新舊對比,為診斷疾病提供較為全面的依據;相同的病例亦能在此系統上方便地查找[2],因此只要有充足的電腦、顯示屏,通過PACS醫院內的實習帶教就能輕松實現數字化,這極大方便了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而在學院本部進行的見習帶教――作為學生直接接觸影像圖像的第一個窗口,由于學校與醫院的資源不能共享,很遺憾地不能運用PACS進行教學,使得數字化改革仍處在實踐中摸索的階段。

        2 影像見習帶教數字化的迫切性

        既然數字化技術能為臨床醫學影像及實習帶教提供極大的便利,那么見習帶教又能否早日受惠于數字化呢。實際上,受PACS只能在醫院內部網使用的限制,校內進行的影像見習課,其數字化建設遠遠落后,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內,只能采用“醫學影像膠片+觀片燈”的傳統教學模式教學,即學生圍坐在燈箱前看片并聽老師講解、然后學生分組自行看片。隨著時間推移,這種方式產生越來越多的弊端:①教學膠片隨著時間老化及反復使用,必然會造成其損壞、丟失、污染、錯放及發霉變質等現象,數量不斷減少或缺失,嚴重影響教學[3];②影像臨床工作已實現無片化運作多年,傳統膠片損壞后,不可復制,難以補充;③傳統膠片成本相對較高,需要較大貯存的空間、管理也較為困難;④膠片大小固定,當學生人數過多,難以保證每個學生都能看清膠片上的圖像、并聽清楚老師的講解;通過分組示教減少學生人數又會加重教師的教學負擔,這種情況在擴招后尤為嚴峻[4];⑤不利于學生對有興趣或難理解的部分加深學習。由此可見,傳統教學模式難以延續,見習課的數字化變革勢在必行。

        3 影像見習課數字化實施方法及成效

        要實現教學的全面數字化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學校與醫院網絡互聯,安裝PACS系統,但由于涉及到網絡光纖鋪設、患者資料保密等因素制約,目前高等醫學院校仍難以實現;如果把見習課都安排在醫院內上,又會因為學生眾多妨礙臨床工作而難以安排。因此,校內的見習課的數字化建設頗費周折。為了跟上臨床醫學影像全數字化的形勢以及提高教學質量,在學校、醫院對硬件設備大力支持下,我科自2007年開始做出大膽的嘗試,分兩個階段實現見習教學的數字化建設:

        3.1 數字化教學第一階段

        2007~2009年為數字化教學第一階段,由授課教師利用PACS制作課件、通過多媒體演示講解典型圖像,取代以往教師用燈箱讀片、學生圍坐的方式,邁出了數字化見習教學的第一步。此階段只需要每間見習教室的講臺配備一套電腦、音響、投影儀等設備就能實現,接下來學生仍舊分組用燈箱看片。

        雖然是簡單的第一步,但是為教學模式注入數字化的元素,其中一個優勢就在于可以充分利用龐大而豐富的PACS數據庫制作計算機多媒體課件。醫學影像學是圖文并茂的學科,見習課是架接理論與實際應用的橋梁,其教學質量高低對整門課程起著關鍵作用。學生學習影像無非就是學會看圖像、學會判斷,因此見習課的靈魂是圖像而非理論文字,圖像的選取以及質量高低直接影響學生的理解以及學習的興趣。PACS內存儲的影像學數據是教學圖像的源泉,在這里挑選圖像不僅余地大、容易挑選出代表性好且又清晰的影像圖像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操作省時、省力、高效,減少了數碼相機拍照、掃描儀掃描、洗照片等設備和程序, 保證了圖像本身的清晰度、分辨性和色彩[2,5]。其次,圖像、課件均可重復使用而不存在丟失、損耗的問題,利用投影儀、麥克風、音箱等多媒體設備,既增加了見習課的學生人數也不會影響教學質量,另外也可在課件上放大圖像或配以文字、箭頭標識說明,顯著提高了讀片效果,便于學生理解,減輕教師的工作強度。再次,課后,學生可在個人電腦復習觀摩課件,加深記憶。

        經過多年不懈努力及醞釀,筆者精心制作了呼吸、循環、骨骼、消化、五官、神經等系統多個專題、適合不同專業不同層次的多媒體影像課件,受到廣大學生的好評。

        3.2 數字化教學第二階段

        2010~2011年為數字化教學第二階段,我院PACS數據庫經過10年沉淀擁有大量影像圖像,根據教學大綱,筆者下載了一批又一批典型圖像,逐步建立起電子教學圖庫,并放置在新增的供學生使用的電腦內。每間見習科室配備30臺供學生用的電腦,基本滿足“一人一機”的要求。在教師用多媒體示教完畢后,學生可自行查閱、檢索電腦內的電子教學圖庫。目前我院所建立的電子教學圖庫,得力于信息部門的技術援助,先運用“教學輔助打包軟件”把PACS系統內的典型病例打包,然后再通過“教學輔助解包軟件”放置在學生電腦內使用,此軟件的功能除了可以查閱患者的各種影像圖像外,還模擬了PACS部分輔助功能,包括可以查看患者的基本資料、病史,還具備影像一些后處理功能,例如調節圖像對比度、亮度、放大和縮小圖像, 測量病變大小等,基本達到了教學的要求。

        至此,影像見習實現了全面數字化教學,其優勢也得到充分的體現:通過軟件建立起的電子教學圖庫,使學生的學習不僅僅局限于課件上的病例,開闊了學生視野,更貼近臨床真實工作,可結合患者病史、基本資料,就不同的影像檢查展開分析,最后可直接對照真實影像報告以及病理結果進行觀摩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使其更加全面理解知識點。

        此外,教學數字化簡化了影像教學資料的搜集和管理:使用PACS發報告的同時,將具有教學價值的病例資料分系統調出,用軟件打包永久保存,取代了以往傳統收集教學膠片的方式,避免因保管不善、見習時反復使用等造成的損毀、發黃變質、錯放、甚至遺失等缺點[1,6],大大節省人力、物力以及存放空間。

        4 影像見習教學數字化實踐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發展方向

        盡管見習課已經實現了全數字化的教學,但其完善是漸進、漫長的過程,需要繼續不斷地努力:①隨著PACS的應用和發展,雖然可累積和不斷產生新的可利用的教學資源,擴充和更新電子教學圖庫,但仍然損失許多之前用膠片記錄下來的典型病例,而且有些病例隨著醫療條件的改善難以重現,需要花大量的人力、時間重新掃描變成數字化圖像盡可能保留下來,否則將是學科持續發展的遺憾。新的教學資源補充難以在短時間實現,需要每位醫教人員通力合作持之以恒提供、收集,并應落實成為一項工作內容。②網絡設置是目前數字化教學的瓶頸,課堂上的電腦眾多,但之間并未形成網絡連接,不能實現同步操作及更新,老師只能逐臺電腦補充資料,多次重復操作,增加教師的工作量、不利于管理。③軟件水平有待提高,盡管信息部門目前所提供的教學病例打包軟件,大大簡化了圖像下載的程序,而且成功模擬了PACS的部分功能,為老師和學生提供便利,但是穩定性欠佳,遇到圖片量較多時閱片速度變得緩慢、甚至停滯;更新資料,不能在原有的基礎上補充,而是要全部覆蓋。令人欣慰的是,目前我院已有意向與軟件公司合作,共同開發軟件以改善當前不足,推動數字化教學建設更上一層樓。

        影像見習數字化作為一種嶄新而高效的教學模式,拓寬了教與學的平臺,解決了傳統醫學影像見習教學的弊端,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學效果明顯優于傳統教學法。利用PACS制作多媒體課件,不斷完善電子教學圖庫,設置多媒體教室進行網絡教學、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等方法必將成為今后的醫學影像學教學體系改革方向,從而使醫學影像學教學更加適應現代醫學數字化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譚永良,趙志清,楊茂洪,等.PACS 在醫學影像學實習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中國實用醫藥,2010,5(32):236-238.

        [2]梁新強,周洋洋,陳群.淺談PACS在影像教學中的幾點優勢[J].現代醫用影像學,2010,19(4):264-265.

        [3]楊小慶,楊明,劉斌,等.PACS在構建醫學影像學教學圖片資源庫與電子圖片試題庫中的應用[J].西北醫學教育,2008,16(1):169-171.

        [4]言偉強,劉鵬程,高文清,等.PACS/RIS在放射科醫生日常工作中的應用[J].醫療設備信息,2005,20(12):53-55.

        [5]唐嘯,譚偉,柯要軍,等.教學PACS系統在醫學影像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醫生,2010,48(23):98-99.

        第9篇:臨床見習報告范文

        關鍵詞:臨床技能中心;教學平臺建設;臨床診斷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21-0116-02

        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人們對于醫療服務的要求不斷提高。這就要求在現今診斷學教學中,醫學生不但應該掌握扎實的課本知識,還要盡快熟練地掌握臨床技能,并擁有一定的醫患溝通能力[1]?,F今,九零后醫學生已經開始大量進入臨床見習及實習階段,他們比以往的醫學生思想更自由、思維更活躍、接受能力更強,以往的課堂講授、互相練習、床邊示教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同時,患者的自我保護意識在不斷增強,使得見習階段可利用的教學資源短缺的情況日漸突出[2]。因此,在診斷學教學改革的方法中,探討如何以臨床技能中心為教學實踐平臺,加強對醫學生的臨床技能培訓與臨床思維培養,成為目前的一個重點。我校近四年在此方面進行了一些改革和實踐,獲得了教師和學生的好評,并據此成功申報了校級及省級精品課程。以下就具體改革方案作一闡述。

        一、完善臨床技能中心的設施建設和教學管理

        目前診斷學教學上突出的問題,就是日益增長的醫學生與日益緊缺的見習資源之間的矛盾。之前擴招的五年制醫學生,以及近些年增加的留學生、八年制醫學生、重新開始招生的兒科班學生等也加入見軍。同時,在見習過程中,患者由于各方面因素的考慮,特別是發現見習學生比較多的情況下,往往會拒絕配合查體;而患者一些隱秘部位的體檢、診斷性穿刺術及危重病人的搶救方法等也確實不適合在真實的醫療環境中實施。因此,建立并完善一個高度擬真的臨床技能培訓中心是解決以上矛盾的必然客觀要求。

        為解決以上問題,我校的臨床技能中心不斷完善臨床技能中心的硬件設施建設。技能中心包括四個樓層,占地約3000m2,擁有階梯教室、小教室、手術室、消毒室、視聽室、模擬人室、更衣室等多種功能的教室,并配備了總監控室,可以隨時觀察教學效果并實現雙向通話。技能中心還配備了各型模擬人,用于臨床教學中的心肺聽診、呼吸機設置、心肺復蘇、全身護理、分娩教學以及診斷穿刺術等培訓。同時,技能中心還配備了大量電腦終端以進行心電圖、模擬考試、多站式考試等培訓。在技能中心管理方面,對于五年制及七年制學生采用每組6-8名學生配備4名教師進行小組帶教的教學方式,帶教課一般在課堂教學之后2-3天開展,給學生提供了在實踐操作中復習理論知識的機會。技能中心對于八年制的學生則采用更加突出技能訓練的管理方式,即上課時由一名主講教師配備兩位助教同時授課,一邊講課一邊帶教,減少了以往帶教老師重復講解的時間,帶教老師也可以更好地掌握主講老師講授的課程深淺程度,更有針對性地實施技能培訓。

        在診斷教研工作人員的努力下,技能中心還在我校網站上開通了預約課外練習功能,供醫學生夜間來技能中心練習;同時安排主治醫師或講師級別的老師輪流在相應夜晚時段坐班指導。由于平時白天學生上各種理論課的時間安排得較多,每個同學在技能中心練習時間相對較短,這種夜間指導的安排獲得了廣大醫學生的一致好評,每晚20名學生的預約名額很快就被學生預定完。

        二、不斷強化以臨床技能訓練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以臨床技能訓練為中心的教學,必須突出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因此,在開設以更多臨床模擬設備為基礎的教學中,必須將教學重心轉移到技能訓練上來,才能真正實現集講授、示教、操作練習、考核等多功能為一體的醫學技能培訓,以實現學生準確而熟練地掌握臨床技能、提高應急處理能力和臨床思維能力的教學目標[3]。

        我校技能中心在重新編寫了教學大綱和實習指導的基礎上,通過增加見習課時的方式,切實將教學重心轉移到技能訓練上來。新版的大綱和實習指導最大的特點就是強調技能培訓和考試,減少了講授部分,鼓勵學生自學部分課本內容,相應增加了見習課時和小組討論。在教學大綱中的每一個部分均注明此知識點是一般了解還是重點掌握,并自編了各系統實習指導,便于學生自習、預習。在教學要求中,大綱強調教師必須較以往更加注重實踐教學,并適當調整理論課與見習課的比例,由此,講課與見習比例達到1:1.5。在以小組為形式的見習課中,教師和學生比例在1:6左右。同時,本教研室實施脫產帶教制,以減少帶教醫生由于繁重的日常醫療工作對教學形成的干擾,并在開學前開展帶教老師的集中培訓和考核,做到老師先過關再帶教。為提高教師和學生對于技能訓練的重視、提高技能培訓效果,教研室還在排課時同步安排課堂教學與見習。這種平行排課的方式,一方面基本杜絕了以往見習早于大課、導致學生毫無準備地來見習的弊端,另一方面也使帶教老師得以在練習前不用先花時間講一遍大課,最終增加了見習的時間,改善了技能培訓的針對性和效果。

        三、采取多種教學方法,不斷進行教學創新和改革

        在技能中心的建設過程中,不僅應該擁有設備先進、環境逼真的教學硬件設施,更應該不斷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加強師資隊伍能力和素質的提高。在教學中,我們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開展密切結合臨床實踐的PBL/CBL教學。這種教學方式以活生生的病例來激發大家練習臨床技能和思維方法的積極性,通過小組討論以鞏固基礎理論基本技能。在小組討論中,教師的示范、提問和總結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互動,并在強調臨床知識和臨床技能的同時,注重了對學生個性的培訓。目前的教學中已經有循環、呼吸、消化系統等多個PBL/CBL教學范本,擴大教學適用范圍,以減少對學生“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方式,而注重對學生思維的培養、技術的傳授[4]。

        2.引入標準化病人(SP)輔助教學。隨著患者的自我保護意識越來越強,醫學生越來越難以在患者身上進行體格檢查練習。教研室為此引入標準化病人(SP)輔助教學,增加學生練習機會[5]。目前SP病人的數量較為充足,已經有十余名專職和半專職的標準化病人,并能夠在學生的技能訓練的問診、查體等各項操作中扮演消化、呼吸、循環、以及外科急腹癥等多種類型疾病。同時,由于SP病人畢竟與真實患者存在差異,教研室還保留了床邊教學課時,以實際的病例促進學生技能訓練的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在實際操作中,教研室還通過設計問卷,對學生進行調查和反饋,針對學生認為SP病人還存在一些比如存在誘導、不夠逼真等缺點,在教學中將這些問題進一步改善。

        3.利用網絡和電腦系統,充實教學內容。教研室著重建立完善了診斷學網站資源,通過提供教學視頻、圖片等方法,方便學生隨上課隨復習;同時還與兄弟院校加強網絡交流,互通有無。在實驗診斷學方面,使用數碼顯微互動教學系統及檢驗信息系統(LIS),輔助實驗診斷學的教學;增加實驗結果規范化、實驗室LIS系統、質控等方面的內容,使未來的臨床醫生對實驗室的數據來源及可靠性有所認識。在網站建設中,教研室增加了實驗原理的介紹,做到使學生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為使學生掌握較前沿的醫學技術,教研室在網頁中還增加了新技術、新方法的介紹;反之,對于書上記載的一些相對落后的、臨床已經不用的方法則簡略帶過。同時,教研室還積極申請實時影像系統,與醫院LIS系統相聯接,將檢驗科的每一個項目的完成過程、每一份鏡下圖片、每一份報告即時連線都動態展現,這種展示的過程既生動形象,又客觀準確,使學生能在網站中對真實的檢驗圖片和報告有更多接觸和了解。

        四、從考核層面引導師生重視臨床技能訓練

        在日常學習中,醫學生往往存在機械記憶的能力較強而動手能力不強的問題,而醫學臨床技能的考核是很難通過簡單的筆試和口試進行的,因此如何引入新的考核方法以客觀公正地衡量考生的能力這個問題值得探討。本教研室為改變學生以記憶理論知識為中心的學習目標,力求建立以評價醫學生臨床綜合能力為重點的考核管理模式,以調動學生在臨床實踐中的積極性。

        在考核前的平時訓練中,教師保持與學生的密切聯系和互動,根據考核要求不斷發現和改善學生在臨床中存在的問題。如教研室采取的期中師生座談會,就起到了橋梁紐帶的作用,及時發現后進同學、有心理問題的同學,并采取措施加以輔導和督促,為學生最終考核獲得較理想的成績奠定基礎。而從另一方面,學生每節課后也給上課老師打分、提意見,對老師的教學效果進行評價,這種師生互動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教師教學質量的不斷改善。

        在對學生最終考核成績的具體操作中,本教研室改變了一張考卷定成績的傳統做法,平時訓練在總成績中的比重增加到了30%,在訓練技能的考核過程中當堂打分,即學即考,學生參與見習的積極性和出勤率因此得以保證。而對于體格檢查和四大穿刺等項目的考核,我們也單獨給予考試,單獨占分數。同時,教研室通過采用多站式考試、以及鼓勵學生參加全國醫學生臨床技能大賽等方法,不斷提醒學生重視技能練習。從大多數學生的反響來看,這種綜合性的考核方式的確促使學生更加注重視臨床技能操作和訓練,臨床實習的質量也得到相應提高。近兩年,學生的平均成績有了較大的提高,不及格率下降了一半左右。

        總體而言,通過本教研室的操作和實踐的經驗,我們認為,在診斷學教學中,本著務實、創新、嚴格、互動的原則,通過臨床技能中心這個教學的平臺建設,在不斷加強技能訓練的軟硬件設施建設和管理、強化師生在臨床技能訓練教與學中的實踐理念、并通過相應教學方法的應用和客觀結構化考試方法的實施,可以進一步提高臨床教學的水平和效果,以實現診斷學教學培養高素質實用型醫學人才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許杰州,李玉光,段明科,等.創建臨床基本技能精品課程的構思與實踐[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07,27(1):34-35.

        [2]楊宇峰,陳雷.臨床技能中心實訓教學體系改革研究與實踐[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2):347-348.

        [3]朱飛燕,熊夢輝,周增桓,杜慶鋒.臨床技能訓練中心的建設與管理探討[J].中國醫學裝備,2010,7(7):59-61.

        [4]施畢旻.淺談以問題為基礎教學法在內分泌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2,(6):44-45.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尤物在线观看视频黄负 | 亚洲日韩在线精品视频第二页 |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 日本午夜片源在线看免费 | 亚洲尹人九九大色香蕉网站 | 自偷精品视频三级自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