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新課程改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加強數學實驗教學,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2)加強數學實驗教學,調動學生全員參與。
(3)加強數學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
(4)加強數學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
(5)加強數學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6)強實數學驗教學,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關鍵詞:數學實驗教學新課改
課程改革隨著春天的步伐撲面而來,我區于2002年初啟動課改實驗工作,2003年秋季全面實施新課程,我們認真貫徹教育部《關于開展基礎教育新課程實驗推廣工作的意見》精神,落實省、市、區有關新課程實驗推廣工作的指導意見,結合我區實際,認真組織了一系列扎實有效的探索工作,積極穩妥地推進了課程改革實驗,并以課改為契機,有效促進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下面我結合新課改教學實踐,針對數學實驗教學談幾點粗淺的認識,與大家商榷探討。數學是一門抽象的自然科學,小學生正處在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度的階段。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探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創造能力,促進學生主動地接受、消化數學知識。要做到這些,單靠教師的語言闡述是不易做到的。而加強數學實驗教學,可以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新大綱》明確提出:“在教學時,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通過操作、觀察,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分析、綜合,在感性材料的基礎上加以抽象概括,進行簡單的判斷推理。”因此,我們每一個執教者都要高度重視小學數學實驗教學。
一、加強數學實驗教學,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生渴求獲得知識、探索某種事物或某種活動的積極傾向,是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心理因素。學生一旦對學習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注意力就會優先集中,認識就會敏捷而深入,情緒就會愉快而高漲,思維就會活躍而有創造性,行為就會持久而永恒。數學實驗教學是學生參與操作的探索過程,在很大程度上能夠使小學生的好奇、好玩、好動的天性得到滿足,進而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激勵學生主動學習。如我在教學《數據的收集和整理》時,我設想在道北開一家“學生書店”,請同學們幫助老師設計書店,調查學生喜歡課外書的情況。在情境中讓學生展開實驗操作,現場寫下自己喜歡的書籍的名稱,小組合作統計出喜歡各類書的人數,并在實驗操作的過程中,很自然地比較出數據的收集和整理最常用的一種方法是:畫“正”字的方法。然后,讓學生自己制作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進行比較,從而清晰地知道其各自的特點。這樣,使教學活動在動態中進行,使兒童把外顯的動作與內隱的思維活動和諧地結合在一起,順應兒童好奇、好動的特點,集中了兒童的注意力,激發了兒童學習的興趣。再如,我在教學《面積和面積單位》——面積的含義時,首先讓學生動手摸一摸文具盒的蓋面,數學課本的封面,課桌的桌面。然后比較文具盒的面與數學課本封面的大小,數學課本封面與課桌桌面的大小。再動口說一說面積的含義。在教學“面積單位”時,讓學生動手摸,感知“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充分動手的同時,學會比較和測量面積。這樣,通過數學實驗教學,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不但使學生深刻理解了所學的知識,而且促使學生智力活動的潛力得到充分的啟迪、挖掘和發揮。
二、加強數學實驗教學,調動學生全員參與。
教育的本質在于參與,即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最大限度的參與到教學中去,讓學生用自己的思維方式,主動的獲取知識。而使所有的少年兒童的智能得到充分發展,是每個家庭的期盼,老師的希望,社會的需要。數學實驗教學則能夠提供使每個學生達到他們可能達到的最高學習水平的學習條件。在數學實驗教學中,讓每個學生玩自己手中的學具,看你有什么發現,提到玩,每個學生都感興趣,無論他發現的結論是淺顯,還是深刻,都是他最真實的體驗和感受,都已充分調動了他的參與性和探究性。再者,有的學生理論知識不足,但動手能力較強。在實驗過程中,他能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得到鼓勵而增強學習的信心,消除“數學難、學不好”的恐懼心理,萌發要學好數學的愿望,引發學習動機,使他們以學為樂,主動進取,提高學習效果。
、加強數學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數學實驗教學的趣味性、直觀性、新穎性,切合學生的心理特點,符合他們的認知規律,容易使學生在愉悅的情緒下實現由喜歡數學到努力學數學,再到刻苦鉆研數學的良性過渡。在每個層次的學習活動中,取得成功的喜悅,進一步激發他們強烈的求知欲,形成不斷進取、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在實驗準備階段,指導學生自制教具、學具,能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創造才能,培養學生的科學美感。如我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時,讓學生準備一個長6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形和一個底6厘米、高3厘米的平行四邊形,從制作的情況看,有的學生是用廢棄的硬紙被做的,有的是用做手工剩下的色卡紙做的等等。選用的材料,制作的方法多種多樣,但都做的精致、美觀,把學習的熱情延伸到課外,又為實驗教學提供了物質保證。課堂上又通過自己的動手剪、拼,得出結論,使學生經歷獲得知識的全過程,感受自己智慧的力量和創造的快樂,掌握科學的認知方法。同時,還可以充分利用廢物廢料,變“廢”為“寶”,使學生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實驗過程中良好的實驗常規,教師的嚴謹態度,正確示范,巧妙點撥,質疑解難等,對學生良好習慣的形成都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首先使學生明確教具、學具不是玩具,懂得其在數學學習中的作用。其次,對學具的準備要認真,運用要準確,收拾要及時,管理要妥善。培養學生自覺守紀,認真主動,勤于動手、動腦、動眼、動口的良好習慣,真正實現“省時、高效、低負”的教學目標。
四、加強數學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未來社會已越來越注重能否與他人協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見解,能否認真傾聽他人的意見,能否概括和吸收他人意見等。因此,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之間團結、協調、合作、共事的群體協作精神,日益顯示出其重要的地位。加強數學實驗教學,尤其是分組實驗,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如我在教學《分數的大小比較》時,我沒有把結論直接告訴學生,而是把全班學生分成了4人小組,每組商議選擇自己喜歡的學具,小組長分工,有的動手折,有的動筆記錄折出的分數,然后共同探究商議分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再全班交流,教師加以糾正和指導。最后形成規范的數學術語。在這樣的實驗過程中,教師進行宏觀調空,耐心指導,對學生的實驗成果及時評比表揚。創設積極競爭的實驗情境,小組成員互相幫助,互相交流,共同進步,充分發揮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往、交流與合作,營造一個民主、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逐步培養協作精神,樹立關心他人,關心集體的人生態度,克服獨生子女的高傲獨尊和對家長的依賴性強的弱點。
五、加強數學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21世紀是人類依靠知識和可持續發展的新世紀。總書記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所以,我們必須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而學生智力技能的形成,常常在外部動作技能的基礎上發生、發展,是一個由外部的物質活動向內部的認知心理活動轉化的過程。重視兒童解決問題的創造性,教師就要通過實驗教學,給學生提供更多實踐的機會、更大的思維空間,引導學生把實驗操作與思維聯系起來,就可讓實驗操作成為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源泉,就可通過實驗操作使學生對新知識"再發現",就可通過實驗操作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如:我在教學《認識正方形》時,讓學生充分利用課前準備好的正方形紙,想辦法知道正方形的特點,看誰的方法多。有的學生通過測量發現正方形四條邊一樣長;有的學生通過沿對角線對折、再對折,發現四條邊一樣長;有的學生用一條邊與其他三條邊分別相比,發現四條邊一樣長;有的學生將相對的兩條邊重合,再將相鄰的兩條邊重合,說明四條邊一樣長……這樣學生通過實驗操作,發現了正方形四條邊一樣長,既發現了新知,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六、加強數學實驗教學,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新課程倡導自主探索,從“做”中“學”,從探索中發現知識,有利于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調動學生自主探索知識、發現知識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也滿足了不同學生的需求,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是順應教學發展的必然結果。
我們體會到:只有改變我們傳統的教學方式,才能提高學生的能力,也只有改革,才能改變我校目前的被動局面。因此學校要求我們每個教師必須進行課改,以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能力。通過兩年的課改,我們學校的學生能力和成績都提高得很快。
下面來談談我校的具體做法以及個人體會:我們學校采用了六步教學法,自己編寫導學案,將學生6-8人分為一組,成績好的與差的搭配,這樣有利于學生討論和交流,組內兵教兵,組與組之間有競爭。貫徹新課改中提出的“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為本”的理念,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改變過去以教師的教為主為,以老師的引導為主,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徹底改變傳統教育給我們的教育帶來的負面影響。下面就教學改革中談談我體會最深的幾個問題:
一、教學中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學有動力
以學生為主體,突出學生的主體意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應是教學活動中心,教師、教材、一切教學手段,都應為學生的“學”服務,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興趣,一旦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不會感到學習是一種負擔。因此要讓學生愉快有效地學習,關鍵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學有動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抓住導入環節設下懸念,能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合理的提問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激情;引人入勝的教學實驗,讓學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參與包括探索、發現等獲得知識的全過程,使其體會到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從而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求知欲。
二、精心備課,設置恰如其分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思維
一堂好的課,能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讓學生在積極的思考、探索、發現中獲取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探索問題的能力。
要達到這一目的,設置恰如其分的問題是至關重要的。事實上我們的科技每次進步都是由問題引起我們去思考、探索,從而加以解決的。學生接受知識也一樣,一個好的問題能激發學生去積極的思考、探索,通過自己的努力加以解決,從中學習到相關知識與能力,既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從中培養了學生今后學習與工作需要的創新精神與能力。因此我們教師備課時要在設置問題上下功夫,讓我們提的問題具有科學性、啟發性,讓我們的學生在我們的問題中去思考、去實踐、去分析、去探索,通過他們自己的努力去發現問題、解決遇到的問題。另外,教學中恰如其分的問題表現在難度適度,讓學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問題高低要適度。這樣的問題會吸引學生,可以激發學生的認知矛盾,引起認知沖突,引發強烈的興趣和求知欲,并不斷提出新質疑,自覺的去解決,去創新。這樣學生不但學到了知識,而且從中培養了綜合能力。所以我們設置的問題就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因此我們教學備課時一定要把我們在教學中應該向學生提出的哪些問題要思考清楚,使我們的課題教學富有藝術性。
三、大膽的讓學生去實踐,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第二,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實際需要。關注和強調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是本次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傳統教育文化是一種帶有封閉、線性和霸權的文化。“教師教,學生被教;教師無所不知,學生一無所知;教師思考,學生被考慮;教師講,學生聽──溫馴地聽;教師制訂紀律,學生遵守;教師做出選擇并將選擇強加于學生,學生唯命是從。”[4]這樣的教育文化同時也孕育出封閉、線性和霸權的教育機制。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是一種主動與被動、領導與服從的關系。對于課程知識,教師要求學生遵從“拿來主義”政策,認真地加以吸收和理解。在教學評價中,教師和學生追求教學效率的達成和教學成果的取得。無疑,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需要一個開放、民主和寬松的教育環境。顯然,傳統教育的運作機制,無益于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這正如《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書中所言:“教育既有培養創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壓抑創造精神的力量。”[5]因此,為了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尋求一種新的教育環境已成為迫切的需要。
基于對話的經驗課程觀,是形成新的教育環境和教育機制的核心所在。教師和學生通過對話的方式,經歷教育的經驗。在對話的經驗中,教師和學生都是教育世界中的平等成員,教師就教育內容與學生進行友好、謙虛和信任的對話。在對話中,教師尊重每位學生的思想、觀點和建議,并不斷反思教師本人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學水平。學生自由地提出對教育內容的想法和主張,不斷地修正自己的思想、觀點和建議。在這種教育環境中,沒有霸權和控制,只有平等的對話和各自的意義分享。這正如戴維?伯姆所言:“對話仿佛是流淌于人們之間的意義溪流,它使所有對話者都能參與和分享這一意義之溪,并因此能夠在群體中萌發新的理解和共識。”[6]基于這種對話的教學氛圍則是自由的和寬松的,個人的存在都得到大家自覺地尊重和承認,大家可以安心、輕松自如地構筑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構筑一種基本的信賴關系。只有基于這樣的教育環境,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第三,《綱要》已經折射出對話的經驗課程觀。傳統教育習慣于知識的傳授邏輯,把教學過程理解為知識傳授或灌輸的過程。隨著知識論的沖擊和影響,尤其是后現代知識觀與建構主義知識觀的沖擊和影響,越來越多的人對知識內涵的理解有了明顯的變化。人們傾向于認為,知識是經驗的產物,是學生通過經歷科學世界和生活世界所形成和獲得的。適當地傳授知識是必要的,這是由人的時間有效性與知識的無限性矛盾所決定的。但是,要想追求知識的真義,僅僅依賴傳授的方式是萬萬不行的,必須把大部分的傳授讓位于經驗和經歷。只有這樣,學生獲得的知識才能煥發出其應有的活力,而不會變得一堆堆讓人“生煩”的死知識。那種企圖依賴知識傳授的方式來使學生獲得知識的愿望,也許初衷是好的,但只會使學生變得越來越沒有知識。因此,《綱要》指出“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礎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7]那么,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是什么樣的態度?積極主動意味著學生尋求改變被傳授、被壓迫的教育困境,用一種好奇的心與教師、學生和文本之間進行對話和交流。在對話和交流中感受經驗的愉悅和學習的快樂。
《綱要》提出 “改變課程內容‘難、繁、偏、舊’和過于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經驗”。[8]注重科學世界和脫離生活世界是傳統教育的一個重要的特征。科學世界主要體現為教育過程中的書本知識。在傳統教育中,學生的學習基本上被圈定在教科書和一些教學輔導書的書本知識上。學生對所學習書本知識了解和掌握得越多,就會獲得良好的“成績”,就會得到教師的表揚、尊敬和家長的肯定。反之,就會遭到教師的批評、處罰和家長的否定。在學生的生長家園中,生活世界被嚴重的剝離,科學世界成了學生的唯一生長家園。于是,人與人、社會和自然之間就出現了空前的危機,教育過程的豐富性已被冷冰冰的知識傳授和理智訓練所代替,人的主體性受到排擠和摧殘。教育歷史的邏輯已經證明,科學世界和生活世界應始終交織在一起,冷落任何一方的教育行為,都將是異化的教育行為,都會對人才的培養和社會的發展帶來消極的影響。那么,科學世界或書本世界如何和生活世界交織?這就要求學生與教師、文本和自我之間展開對話,去感受、經歷書本知識和社會生活的聯系,讓學生獲得教育性的經驗。只有這樣學生的科學世界與生活世界才能更好地融合、交織在一起,才會更好地形成學生健全的人格以及個人與社會需要的知識、技能,過程與方法,態度、情感和價值觀。
注釋:
[1] 夏正江.論課程觀的轉型及其對新課改的影響[J].課程·教材·教法.2005,25(3):8.
[2] [4] 顧建新,趙友華,何曙榮等譯,保羅·弗萊雷.被壓迫者教育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73.
[3] 石中英.教育哲學導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139.
[5]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學會生存[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188.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教師創新
【中圖分類號】G64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071(2012)04-0340-02
我們國家在積極摧進新課程改革,這次改革突破了以往歷次課改僅僅圍繞教材改革的局限,旨在構建一個整體性、全方位的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體系,新課程在課程目標、結構、評價、管理、組織實施等方面都有重大創新。作為課程改革的實施者――教師,其素質如何,直接關系到改革的成效,因此新課程改革呼喚教師創新。
1 教育觀念要創新
教育觀念的轉變是教育改革的靈魂,而教師又是教育改革的具體實施者,他們的教育改革觀念是否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直接關系到實驗的成敗。樹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是教師創新的前提,教育創新的前提,教育創新的根本目的是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為核心,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造就全面發展的現代化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是新課程改革實施的具體著眼點和最終落腳點,教師應把“以人為本”作為教育活動的宗旨,教師要適應時代對人才的要求,重新審視、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和教育策略,這其中包括正確處理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確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主題觀;正確處理知識與能力的關系,確立以能力為中心的教育質量觀;正確處理傳統的課堂教學與活動教學的關系,確立以活動教學為中心的學生發展觀。轉變了觀念,還應轉變教師角色。新課程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著和參與者,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師不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參與到學生學習當中,師生之間形成一種共同研究、平等交流、相互影響、相互補充的關系。
2 教學方法要創新
改革原有的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建立形成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是新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將深刻影響并引導著教學實踐的改變,必然要求教師也建立起與之相適應的新的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既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綜合能力。新進的教學方法有利于促進學生創新素質的形成,“學起于思,思遠于疑”,教學別要敢于質疑,善于提問,敢于挑戰權威。新課程的教學是教與學的互動、交流,師生雙方互相交流、溝通、補充;師生在教學中彼此思考,交流情感與體驗,求得新的發現,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形成教師式的學生和學生式的教師的新型師生關系。教師上課不是單項付出,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進學生學習。這樣的教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成為學習的參與者、引導著、合作者、組織者、促進者和指導者,由靜態知識的占有者成為動態知識的研究者。學生將為學習的主體,在發現中學習,探索中學習,互動中學習,突出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獨立性、獨特性、體驗性和問題型,以此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 教學手段要創新
在知識經濟時代,信息網絡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這要求不僅要重視信息技術知識的教育和培養,而且教育本身也要發揮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應用和運用現代化的手段,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廣大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積極運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習效率,以培養創造性和創新型人才。
4 評價方式要創新
評價的目的是全面考查學生學習狀況,激勵學生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評價也是老師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力手段,它對新課程的實施起著向導和監控作用。為實現新課程提出的培養目標,教師是以新的教學評價方式促進學生發展,建立相應的方式、方法、策略和制度,使評價由注重甄別、選拔轉向注重發展;由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轉為更注重學生的潛能、了解學生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由單純的書面檢測、考試檢查的知識技能掌握情況轉變為運用多種方法集合評價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尤其是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變化與進步等;由老師單一評價轉變為學生初評、小組互評和教師評價的方法,尤其是老師采取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盡量讓每個學生都體驗到成功和快樂。
5 教師提高創新能力的途徑
①學習現代教育教學理論。創新性教學是一個龐大的社會科研課題,不能由某一個人獨立完成,他需要成千上萬教育工作者的積極參與、共同努力。新課改形式下的教師要虛心好學,善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報刊雜志刊登的教育理論總結,是教育機構和教育工作者基于實踐的第一手資料,是十分寶貴的教育財富,可以對教師的創新教學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
②參加教育教學研究。教育教學研究是教師整個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教學能力的展示。教師在長期的教育教學過程中,通過學習和實踐,積累了大量豐富的經驗,教師要善于把自己的經驗和知識進行總結,在總結中實踐,把教學實踐和教學研究有機的結合起來,是兩者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為進一步提高創新教學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
③利用現代教育手段。目前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發展很快,正日益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多媒體教學手段在日常的教學中也正在被廣泛應用,我們教師就要在常規教學中大力應用現代技術,多去掌握它,實踐它,讓它成為自己教學的得力助手以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和教學成績。
④日常生活領悟創新。在生活中,油、鹽、醬、醋、米的購買和使用同樣有創新的學問,生活中的創新和教育教學工作的創新,道理是一樣的,只要我們積極開動腦筋,善于發現問題的解決途徑,就可以很好的培養自己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并且可以更大幅度的提高教育教學工作質量。
一、教學手段先進性的挑戰
新課程要求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管理者的管理方式發生轉變。而這些轉變順利實現的一個前提就是需要有現代化教學硬件做支撐。但是,目前有些學校在新課程實施中普遍面臨著教學硬件“跟不上”的現象,有許多學校只有一、兩臺微機,談不上互聯網的廣泛運用。教師的教學還停留在一塊黑板、一本書、一支筆、一張嘴的傳統教學上。教師無法通過網絡獲取知識和信息,影響了教師觀念的更新和知識的更新;學校管理仍然是依靠“本本”管理,無法實現管理手段的現代化;學校缺少理化生實驗室和必要的實驗用品,教師無法進行演示實驗教學,學生無法動手實驗研究;教室缺少音像設備,有限的光盤、磁帶等只能成為擺設,教師即使有好的教學思想、教學設計,也無法在課堂上有效地組織和落實。較落后的教學手段給基礎教育新課程的順利實施帶來了挑戰。
二、教師素質全面性的挑戰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教師思想、知識、能力等多方面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目前,從某些學校教師隊伍的構成上來看,呈現年齡偏高、學歷偏低的特點。部分學校還存在代課教師、非師范類教師,教師整體素質不高,在以下幾方面嚴重制約著農村新課程的實施:
1、思想觀念落后。部分老教師受固有傳統教學思想影響嚴重,習慣于運用傳統教學模式,存在思想守舊、觀念落后、改革創新意識不強、有畏難情緒的現象,缺乏實施新課程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認為實施新課程是年輕人的事,與己無關。教學中很自然地還走傳統教學的老路,影響了新課程的實施。
2、教師自學自研落后。新課程強調學科教學內容要具有開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綜合性,教師傳統的專業知識儲備已經不能滿足實施新課程教學的需要,教師必須加強自學自研,不斷“充電”,不斷豐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把加強自學自研作為職業發展的需要來對待。可是,有些學校由于受地域、經濟、硬件等條件限制,可供教師獲取知識和信息的資源極為有限。教師自學苦于沒有資料可學,自研苦于沒有資料可查,搜集資料,完善知識結構,改進教學策略受到影響,解決教學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缺少輔助資料。另外,由于學校學習資源的限制,教師外出培訓成果在校內得不到鞏固練習和及時消化理解,不能內化和深化,久而久之,出現培訓成果的流失。教師自學自研的落后嚴重影響了教師專業的發展和素質的提高。
3、新課程專業引領落后。部分教師由于習慣于運用傳統教學模式,對新課程的組織實施感到困惑,有畏難情緒,所以,必須加強對教師的專業引領,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帶動作用和輻射作用。學校普遍感到新課程實施的“明白人”太少,力量不足。雖然部分教師參加了一定級別的培訓,但是由于受自身素質和群體環境的影響,新課程的轉化率不高,不能較好地將培訓所得轉化為教學實踐,很難成為學校實施新課程的骨干和帶頭人。另外,由于地域特點,學校課改工作缺乏上級業務部門經常、有效的指導。對課改實施引領的力度不大,制約了學校新課改工作的順利進行。
三、領導者素質的挑戰
校長是新課程實施的第一責任人,沒有校長的組織參與和引領,新課程實施很難推進。首先,部分學校校長對新課程的認識還存在誤區,認為當前評價學校辦學質量和教師教學質量還應該看學生的學習成績,看試卷分數,看升學率,實施新課程是先進學校的事,是以后的事,有等待觀望心理,實施新課改的積極性不高。還有部分校長認為實施新課程是教師的事,組織管理是主任的事,與自己關系不大,無需對新課程進行深入細致的全面了解。由于校長認識上的不到位,不能把新課程實施納入校長行為,使新課程實施缺乏有效的領導和組織管理,致使學校新課程實施工作處于被動地位。其次,部分學校校長不是“業務型”校長,而是“事務型”校長,擅長和熱衷于事務管理,不擅長抓業務管理,自身業務管理素質薄弱。面對新課程,缺乏系統的學習與研究,缺乏細致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了解和掌握的也多是理論層次和觀念層次的內容,而對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實踐參與不夠、研究不夠,不能與教師一道研究和解決實踐中遇到的新情況和新問題,不能發揮有效指導和引領作用。教師實施新課程多數屬于“自由”狀態。
四、課程資源多樣性的挑戰
課程資源是新一輪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所提出的一個重要概念。沒有課程資源的廣泛支持,再美好的課程改革設想也很難變成實際的教育效果。課程資源可分為校內課程資源和校外課程資源兩部分。就校外課程資源來講,有些學校極為有限。沒有學生獲取知識和信息的重要社區資源——圖書館;沒有拓寬學生視野、增強學生對學科教學形象直觀理解的場所——科技館;沒有加強學生思想品德理想信念教育的歷史文化寶庫——博物館;沒有改變現代社會人們生活、工作和學習方式的優越條件——網絡資源。校外課程資源的不足,給部分學校教師對課程資源的挖掘、開發帶來了難度,限制了部分學校教師對教材的創造性使用,使他們為課程資源不足而發愁,教師只教教材、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況一時難以改變。
五、新課程改革暴露的一些問題:
1、曲解自主學習導致課堂失控
一小學上數學課,老師為了讓學生理解1000的概念,讓學生花半節課時間走1000米。老師和家長都擔心課活了,但基礎知識落實不了,而知識點是中高考必考的內容。許多老師反映課改后課時不夠用,強調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活動比以前多了,課堂很活躍,但容易失控。
新課改中一些學校的做法很容易導致形式主義,這是許多深入課堂聽課的專業人士的看法。現階段“學生自主學習”出現了變相“放任自流”的現象,有的學生用一種很笨的方法“自主學習”,花費了大量的時間但收獲不大,自主學習應是一種理性的探索性的學習,不是一種“自發的學習”。
由于缺乏明確的目標和指導方法,“小組合作學習”許多時候演變成了無效討論。合作的目的是“1+1>2”,若個人學習效率比一起學習高,為何要與人合作?
2、教材銜接不嚴密
據悉,新課程各學科教材銜接上存在問題,如一學科的某個知識點需要另一學科的某個知識點為支撐,但后者卻還未教到,前者的老師只好充當二傳手提前給學生開小灶。一些專業教師指出:新課程對學科的綜合要求很高,但在綜合過程中,有許多知識點銜接上的疏漏。初中學科的知識點多,一門學科往往是以另一門學科為支撐的,往往發生鏈接上的“脫鏈”。:
3、大班如何做到關注每個學生
新課程的理念是:關注每一個學生。在五六十人一個班的大班里,老師能真正關注到每個學生嗎?教育界的有識之士認為,事實上,新課程更適宜的土壤是小班化教育環境。在目前普遍每班五六十人的環境下,“關注每一個學生”很難實踐。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和“小組合作”的適宜環境同樣是小班。
(一)小學德育課指導思想的改變
在沒有進行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小學德育課的指導思想是在道德的基礎上,為學生傳授知識,學生主要是以學習為主。此種指導思想在新課程改革后發生了改變,對人性化的要求越來越高,要求教師在德育教育中,應該圍繞兒童的生活來設計教學環節,在教學中,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倡導教師發揮自身引導作用,幫助學生構建自身的道德,與此同時,還強調教師要將培養學生的行為習慣以及教授學生知識等與培養學生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將德育教育和其它的教育教學進行有效的連接。
(二)小學德育課性質的改變
在新課程改革進行之前,小學德育課的性質是一種分科課程,所謂的分科課程,主要是指教師在教學中將知識所具有的內在聯系分開了,從而導致學生對自身、社會等的認識并不全面,教學內容出現了重復現象,教學效率較低。在新課程改革之后,小學德育課的性質有了明顯的轉變,新課程標準提出要將德育課和其它學科聯系在一起,尤其是生活課,兩者的有效聯系,使原本單一的德育課轉變為“品德和生活”相結合的課程,進而體現出了綜合課程的性質。
(三)小學德育課目標的改變
在原有的教育背景下,開展小學德育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道德素質,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樹立正確的思想觀、道德觀以及價值觀等。在新課程改革之后,小學德育課的教學目標在原有基礎上,更加傾向于促進學生的認知發展,注重學生對道德規范以及相關知識的掌握。由此可以看出,新課程標準在小學德育的目標上發生了明顯的轉變,不僅要求教師培養學生的行為習慣等,還針對學習方法以及情感價值等方面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四)小學德育課內容的改變
小學德育課的教學內容比較多,涉及的范圍比較廣泛,其中主要的教學內容有集體主義教育和勞動教育、愛國主義教育以及民主與法制教育等,這些教育內容基本將社會中的方方面面都包含進去了,這些教育內容中,有很多內容是在當前社會發展過程中仍然需要繼續弘揚的,這樣就使得人們在選擇教育內容的時候,是以社會價值作為標準的,選擇的教學內容大多具有較高的社會價值,可以為德育社會功能提供有效的服務。隨著新課改的發展,小學德育課教學內容的選擇也產生了一定的轉變,不再將社會價值放在首位,而是以學生為中心來選擇教學內容。在新課改的影響下,相關人員在選擇教育內容的時候,是以學生的實際生活情境為依據的,這對學生以后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
(五)小學德育課實施方式的轉變
在小學德育課的實施方式以及評價功能上,其注重的是結果性評價。在新課程改革之后,小學德育課的實施方式和評價功能有了顯著的變化,在改革之后,小學德育課更重視的是學生對學習過程的評價,并將綜合性評價和個性化評價進行了整合,通過此種方式進行的評價,更加合理。在評價的過程中,要求進行多樣化的評價,從評價的角度、主體等進行轉變,與此同時,還要求使用多樣化的方法進行評價。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德育課更加重視科學合理的開發、使用資源,課程資源也不再局限于教材上,教師可以利用網絡等方式來豐富教育資源,使教育資源具有開放性。
二、結束語
關鍵詞:新課程 學生容器觀 教師角色 教師內涵
新課程體系在課程功能、結構、內容、實施、評價和管理等方面都較原來的課程有了重大創新和突破。它給教師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和不可多得的機遇,對教師的發展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筆者認為,教師發展應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改變“學生容器觀”
新課程致力于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而不是接受知識的“容器”。因此,教師必須改變對學生的看法,轉變學生觀:同時引導學生改變學習方式,實現有個性的學習。
要改變“學生容器觀”,教師至少要做到以下兩點:
1,關注學生個性化發展
傳統教育對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忽視表現在很多方面。在課程設置上,長期以來我國的學校課程是必修課程一統天下,學生沒有選擇的余地,忽視了個性的發展。在教學上。傳統教學也沒有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空間,教學過于注重書本知識的傳授,學生的學習以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為主導,學習的是相同的內容,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而進行的學習很少。學生只能接受教師的講課內容,其創造性和想象力得不到發揮,禁錮了學生生動活潑的個性發展。
與傳統的課程與教學相比,新課程更加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在學生自主探索式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有效地實施有差異的教學。教師在教學中關注個體差異,就能夠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每一個學生都能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探索中,并使他們在此過程中學會學習、學會探究、學會創造、學會合作,把他們真正培養成為具有一定自學能力、創造能力及合作精神的創新型人才。
2,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傳統的學習方式把學習建立在人的客體性、受動性和依賴性的基礎上,忽略了人的主動性、能動性和獨立性。改變學習方式就是要改變這種他主性、被動性的學習狀態,把學習變成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不斷生成、張揚、提升的過程。這是學習觀的根本變革,學習不再是一種異己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精神解放運動。
在這種學習方式改變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意識到學生是獨特的人,是完整的人。學生并不是單純的抽象的學習者。而是有著豐富個性的完整的人。在教育活動中,作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學生,不僅具備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體驗著全部的教育生活。教師要把學生作為完整的人來對待,還學生完整的生活世界,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給予學生全面展現個性力量的時間和空間。其次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獨特性。獨特性是個性的本質特征,珍視學生的獨特性和培養具有獨特個性的人,應成為教師對學生的基本態度。獨特性也意味著差異性,教師不僅要認識到學生的差異,而且要尊重學生的差異。差異不僅是教育的基礎,而且是學生發展的前提,應視為一種財富而珍惜開發,使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發展。
由此可見,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實質上是教師的教育價值觀、人才觀和培養模式的改變。
二、改變“教師角色”
教師角色的改變是為了讓教師在新課程的實施中發揮應有的功能。為適應新課程,教師角色應發生以下的改變:
1,教師應由“傳授者”改變為“促進者”
新課程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交往意味著人人參與,意味著平等對話,教師將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轉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課程中,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將不斷讓位于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教學過程不僅是忠實地執行課程計劃(方案)的過程。而且是師生共同開發課程、豐富課程的過程,課程是動態的、發展的,教學真正成為師生富有個性化的創造過程。
那么,促進者的角色如何扮演?教師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是積極地旁觀。學生在自主觀察、實驗或討論時。教師要積極地看,積極地聽,設身處地地感受學生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隨時掌握課堂中的各種情況,考慮下一步如何指導學生學習。二是給學生心理上的支持,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采用各種適當的方式,給學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探索熱情更加高漲。三是注意培養學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學生遵守紀律,與他人友好相處。培養協作精神。
2,教師應由“填灌者”轉變為“引導者”
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必然要求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由以講授為主導的教學轉變為提倡自主探究和引導、發現的教學。在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過程中,教師的角色也必然發生轉變,由單純的知識傳遞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學生的學習需要引導。在學習新課程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自主探究并積極引導,并清醒地意識到引導學生學習是自己的職責,教師的引導對學生發展極為重要。教師作為引導者,教學必須具有很高的水平。因為教師要做到很好地引導學生學習,必須自己在知識面、理論水平、認識水平、洞察問題的能力等方面具備較高的修養,否則就不能很好地引導學生的學習。
3,教師應由“自我陶醉者”轉變為“反思性實踐者”
新課程提醒教師必須成為“反思性的實踐者”。美國學者舍恩(D,Shon)提出了“反思性實踐”(reflectivepractice)的概念假設,認為反思性實踐既要“反思”又要“行動”,試圖彌合傳統的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分離。他認為,思考和研究不是理論獨有的領地,實踐也不是僅僅去“做”,也要進行思考,理論和實踐都需要研究。實踐者的活動固然是一種實踐,“專家”的活動同樣也是另一種形態的實踐。在兩類不同的實踐中,既有思考也有行動。想和做代表了認知的兩條途徑,并導致了不同種類的認知。對實踐的研究在于發展思考的途徑,而實踐則致力于理論研究不能顧及的領域。“專家”的傳統角色日漸消亡。正在轉化為更加謙虛的顧問角色,與實踐者一起進行反思與行動。“反思性實踐”的概念和理論提出后,很多學者認為,教師應該作為反思性實踐者,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而且這種反躬自省對于教師發現自身不足、提高教學水平有積極的作用。在新課程的實施中,教師更要積極反思,通過反思去進一步理解新課程,提高實施新課程的效果和水平。
4,教師應由“課程的消極接受者”轉變為“課程的積極開發者”
教師不再僅僅作為課程的消極接受者,而是要作為積極的課程開發者,這是本次課程改革倡導的新理念,也是對教師
提出的新要求。教師參與課程決策是提高課程的適應性的重要舉措。對于反映學生個性、更好地促進學生有個性的發展也具有積極的意義。而且,通過參與課程開發,教師獲得了專業發展的機會,從而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
5,教師應由“教育匠”轉變為“研究者”
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英國學者勞倫斯?斯坦豪斯提出了課程開發的過程模式,并從課程實施的角度首倡“教師作為研究者”的理論。斯坦豪斯認為,在以過程原則為基礎的課程中,教師應該扮演學習者和研究者的角色,它促使教師在教學上采用探究的方法而不是講授、指導的方法。教師應以研究者的形象出現,而不是經驗和技術型的專家。斯坦豪斯的觀點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認可,并通過積極反思“教書匠”式的教師形象而對教師作為研究者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提高教學實踐的質量和深入認識自身的專業行為,教師有必要進行研究。教師作為研究者可以使教師更加關注具體的教學情境,把教育理論應用于教學實踐,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水平;可以促使教師對教學過程和課堂行為進行必要的反思與研究,把一些成功的教學經驗上升為教學理論,為教育理論的發展作出貢獻。因此,教師作為研究者的新角色有利于確立教師的研究地位、樹立新的教師形象,對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都有積極的意義。
三、改變教師“內涵”
新課程呼喚綜合型教師,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注意的變化。新課程改革在改革現行分科課程的基礎上,設置了以分科為主,包含綜合課程實踐活動的課程。由于課程內容和課題研究涉及多門學科知識,這就要求教師要改善自身的知識結構,使自己具有更開闊的教學視野。除了專業知識外,教師還應當涉獵科學、藝術等領域。教師要適應新形式的發展,必須拓寬自己的知識領域。那么,教師應怎樣根據綜合性課程的特點去改變教師的內涵呢?
1,實踐性。教師在組織教學時,必須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發展、學會創造、學會珍惜環境,在社會實踐中鍛煉和培養自己動手操作的實踐能力以及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2,復合性。新課程體系強調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道德品質、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強調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全的人格;強調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強調培養學生健康的體魄和文明衛生的習慣;強調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和審美能力。這些都要求教師不僅要注意學科間知識的交叉、重疊和整合,還應該將學科知識與現實社會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有機地結合起來,將學科知識教學與政治思想和心理素質教育、健全人格和各方面能力的培養融為一體,以達到最佳的教育教學效果。
論文摘要:新課程改革要求學生具有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思考、勇于動手的情感和能力,并注重過程、優化學法、培養發現、鼓勵創新。然而,要達此目的并非易事,不僅需要廣大教師、教育工作者、教研員及學生從理念上認識、觀念上更新,使三位一體形成合力,更重要的是需要教研員恰當的角色定位和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能,并積極探索、潛心研究和勇于實踐。
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就是“以人為本”,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勇于創新。要重視培養學生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以及如何獲取新知、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教研員要指導教師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和教學能力,努力適應學生學習方式,探究最佳的教學方式和行為。然而,要達此目的不僅需要教師的努力,更需要教師、教研員和學生三者間的共同合作。新課程理念告訴我們,學生學習活動的范圍不僅僅局限于課堂,學習的內容也不僅僅局限于文本,學生的成長也不僅僅局限于教師的視野。故,僅僅靠教師的教學是不行的。我們只有通過三位一體形成合力,尋求新的教研取向,積極開發和合理利用各種教育資源。我們應該認識到,教研員不重視教研就是失職,學校不重視教研,教學就失去生命力,教研工作必須與新課程改革同行。
在這浩瀚如煙而五彩繽紛的信息時代,教研工作的重要與價值更加凸現出來。教研員已被推到風口浪頭,教研員理所當然地應成為新課程改革的帶頭人,應成為探索者、研究者和實踐者。教研員不僅應該善于收集信息,還應善于篩選有價值的信息,以全面提高自己能“研”善“研”能力,認真探索、研究和實踐,真正使教研工作取得實效。應提倡“教研員可以是教師,教師也可以是教研員”的工作方式,并應挖掘各種積極因素全員動員,形成萬馬齊騰、千帆競發的態勢,才能促使新課程改革的順利實行和積極推進。
一、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與教研員職能
1、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人為本”,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能力,使學生學會做人。新課程改革體現了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但這種理念必須轉化為先進的教學行為才有意義和價值。新課程改革目標的實現,優秀教學效果的獲得,主要靠教學實踐來落實和實現。在實施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教研員應該是探究者、實踐者、指導者和引導者。故,教研員應該熟練掌握新課程教學的理論、策略、原則和方法,并能進一步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理出方案、實施操作等。教研員既是“技術員”、“施工員”,又是“監工員”,其擔當的角色有多重性,而幾“員”間命脈相關,生死共存。教研員應該是一專多能的“全能型”和“復合型”人才,從這個意義上講,教研員應該是“萬精油”。也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教研工作質量和效益,才能真正實現“以研促教”。
2、新課程改革的教學,是通過對學生進行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思考、勇于動手的情感培養,以提高學生的素質和能力,并通過對學生進行能力培養,真正實現“變教為導”、“教是為了不教”,實現讓學生自己去學習、讓學生自己去思考、讓學生自己去發展,最終成為有用之人的目標。而教研工作就是要以此為目的,優化教育方式、培養學生能力,使學生學會做人,就是為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使學生最終成為完整的、有用的人。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倡導,教研員也是教師,是培養和引導學生成為完整的人和引路人。
3、在新課程理念的感召和支配下,加強理論學習是十分重要的工作環節,也是教研員提高業務能力的必經之路和“加油站”。沒有理論指導的實踐是盲目的,而這種實踐也很難獲得成功。教研員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采取把握新課改理念,反復研讀新課改理論和有關的教育文獻的方式,并不斷將之用于實踐。同時,還應積極參加各級教育部門的理論學習培訓,采取“自培”與“他培”,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從而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提高自己的整體素質,才能為搞好新課程改革下的教育教學研究工作盡職盡責;還應積極尋求有利的條件,創設良好的環境氛圍,探尋出有效的教研方法,從而促使教研工作順利開展,以確保新課程改革過程中的教研工作有實效。
二、新課程改革實施的過程與教研員職能
1、新課程改革實施的過程,就是教研員實踐的過程。其過程特點主要是學習理論——把握導向——探尋規律——研究教材——理出目標——了解學生——注重教法——實施操作以及命題評價這樣幾個環節。教研員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故,教研員要不斷提升自我,并不定期、不間斷地與一線教師交朋友,共同探究,尋求徑路。教師也是教育教學工作的研究者,在與之交流時,教研員要有親和力,應注重自己的言談舉止,使教師愿與之接近。同時,還應具有審視力、觀察力和洞察力,適時與教師交流,為教師垂范。既能為人之師、做人之“范”,又能拜人為師、以人為“范”。從新課程實施的過程看,教研員應該扮演“學用型”和“開放型”角色,在新課程改革實施的過程中具有全能意識,擔當全程引領者、研究者和實踐者的職能。
2、過去的教研員往往只“研”不“教”,教研員深入一線調研,與教師了解得更多的是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學生學習成績優劣的認定主要看一份試卷上的勾叉,看表冊上排名的位置。教研員的工作程序是進校——聽課——指導——命題——考試,然后,又是看最后的結果——成績,缺乏一個最基本的而又最重要的環節——交流。而教研員從未認真反思過這樣的恰當性、合理性、規范性和科學性,是否合符現代教育觀、人才觀和評價觀,合符新課程改革理念,致使學生大多成為高分低能而只能盛水的“容器”,這樣,學生的能力從何而談?學生怎能成為完整的人,成為祖國的有用之才?在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我們要求學生學法創新、教師的教法創新,但教研員的“研”法更應該創新。只有這樣,才能使新課程改革的順利施行獲得前所未有的突破。應提倡“研”“教”一體的教研模式,既是教研員又是教師。新課程改革迫使教研員必須率先投入到新課程改革的實踐之中,并應充當“領頭羊”,而其職責迫使也必須是“領頭羊”,且必須領好“頭”。教研員只有知難而上,才可以一邊通過指導教師的教學工作實踐,又一邊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使“研”“教”自成一家、兩全其美。應探尋教研方式多樣化,以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
3、在新課程改革實施的過程中,無論是平常與教師或學生交流,還是課堂的示范教學,都要求教研員既要有理論的講述能力,又要有實踐的操作能力,才能發揮自己在新課程改革中的作用。新課程改革實施的過程,就是教研員實踐、教師教學和優化學生學法并教化學生成材的過程。教研員必須經常與教師共同研討、研究,解決新課程實施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并不斷總結經驗,上升到理論又用以指導實踐。這樣,從理論到實踐,又從實踐到理論,不斷探索,不斷實踐,從而找出不足,尋求到有效方法,才能達到使學生主動學習、勤于思考、樂于探究,進而引導學生,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健體、學會做人、學會生存的目的。學生最終才會成為對人民、對集體、對國家、對社會都有用之人。教研員也是學生能力的培養者,但其培養的方式與教師不同,更多的是通過與教師的交流和對教師的指導來達成。新課程改革成敗與否很大程度取決于教研員的工作,教研員任務艱巨,任重而道遠。
4、教研員的職能要求教研員應該是一個教學能手,是教師的一面旗幟,是教師的引領者,是教師的典范和楷模。因此,首先教研員必須練就扎實的基本功,并經常深入課堂實踐,與教師共同探討教學。將自己的研究成果與教師交流、實踐、推廣,為教師示范,替教師解難,真正發揮教研員的職能作用,從而實現真正的“以研促教”應有的教育教學效果,使教研工作盡顯本色。
5、現在,教研員不再是傳統的“閉門造車”的研究者,而應是實實在在的開放的探究者、拓荒者。教研員應真正履行自己的職責和義務,研究出有價值的成果進行推廣和實踐。現在和過去的一段時期里,教研員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有不務正業之嫌,說白了仍是“打雜”,真正從事教學研究的時間是有限的,要在這有限的時間里做好教研工作確實很難。而要一時改變這多年就形成的常規也是不可能的。但,作為教研員不能守株待兔,坐享其成。教研員應該有清醒的頭腦,并注意合理、緊湊地安排時間,否則要想真正干好教研工作也是不可能的,取得優異成績更是天方夜譚。教研員職能要求教研員不僅應懂得業務。還應為自己創設用武環境,才能立于新課程改革的前沿陣地,才能發揮其職能作用,才能有效和高效地做好教研工作。
總之,新課程改革迫使教研員必須轉變角色,應重新審視自我的職能,給自己恰當地定位。并應認真細致地審視自己的教研行為,將自己宏觀的研究與微觀的思考相整合,既要有更多、更高、更實的理論思考與提升,又要有更多、更具體、更細致的操作與實踐。并不斷地為自己“充電”,以提高自己的教研水平,研究出更多的、有價值的教研成果,并積極實踐和推廣,才能有效和高效地推進新課程改革的進程。
參考文獻:
一、著力體現“三維”目標《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要求:“新課程的培養目標應體現時代要求。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和革命傳統;具有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社會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科學和人文素養以及環境意識;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壯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這些目標歸納起來實際上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知識、能力、價值觀,也就是通常我們所說的“三維”目標。乍看起來,以上要求好像是專門針對我們政治教師提出的,由此可見,要達成以上目標,固然需要各門學科教師的通力協作、共同配合,但我們政治教師的責任顯得尤為重大。要達成以上目標,我們不僅在平時教學時要緊抓不放,在中考復習時也應堅持不懈。通過中考復習,不僅要幫助學生進一步夯實知識基礎,更要在培育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以及正確的情感和價值觀方面下工夫、做文章,要把中考復習的過程作為檢查“三維”目標達成情況的過程,作為對照目標查漏補缺的過程。有關命題專家指出:中考命題一定要體現新課程理念,要注重考查對學生終身發展有價值的知識,考查學生的探究意識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因此,著力體現“三維”目標,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是適應《思想政治》中考“”改革模式、提高政治復習效果的需要,是促使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
二、努力突出“三為主”原則“三為主”原則(即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練習為主線)是新課程倡導的全新的教師觀、學生觀和教學觀的體現。《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要求我們要“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政治開卷考試,需要學生以知識作為基礎,但這些知識不能靠死記硬背來獲得;政治中考的開放性試題,更強調的是學生多方面的能力,這些能力就需要我們平時在教學過程中加以培養。基于此,我主張建立這樣一種復習課模式:師生共同梳理知識要點+學生看書熟悉教材、理解記憶+學生鞏固性練習及師生共同評點。這樣的復習模式,需要教師將更多的時間用于課前梳理教材和精選習題方面,在課上,教師完全是學生復習的引導和指導者,教師的責任主要就是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這種模式下,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練習成了課堂教學的主線,師生共同圍繞教材和考綱活動,貼近考綱,講練結合,無疑會促進師生雙方的共同提高,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當然,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還有許多問題需要我們注意。如怎樣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這方面各位同仁都有自己的一套經驗,我就不再細講,但有一點要強調的,就是一定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不僅要有機聯系社會生活實際,也要有機聯系學生的思想行為實際,要將鮮活的現實問題引入課堂,供學生分析、討論。見多才能識廣,
觸類才能旁通。在復習過程中,務必要注意通過精講多練以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提高中考復習的有效性。在這方面,《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關于“教學過程”的有關規定,對我們提高復習效果,無疑是有著極大的指導價值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育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三、充分發揮評價功能有人說“中考是根指揮棒”,這話是很有道理的。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怎么教。這是不是在搞應試教育呢?本人認為是否定的。因為目前我們的中考改革的方向就是“有利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推進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有利于體現九年義務教育的性質,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有利于推動中小學的課程改革,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那么,我們怎樣做才能向著這個方向,取得更好的復習效果呢?在上面強調的兩個方面的基礎上,本人認為還有一點值得我們重視,這就是按照新課程的要求,充分發揮評價功能。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在“學生評價”方面要求我們:“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今年我市《思想政治》學科的考試分為筆試和綜合素質考核兩個方面。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考核不僅包括道德品質,還包括公民素養、交流與合作、審美與表現、研究性學習能力、運動與健康等方面,這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也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這實際上也為我們政治教學和復習提供了一個評價契機和依據。因此,我們務必要充分利用這一評價契機和依據,督促學生不僅要努力夯實知識基礎,力爭較高的筆試分,而且要努力提高自己包括道德品質、學習態度、守紀狀況在內的綜合素質,爭取獲得滿意的政治學科總分。事實上如果同學們的政治學習態度和守紀狀況得到了保證,其筆試成績應該說也就得到了保證,這是一種帶有制約性的評價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