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幼兒教師總結反思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幼兒教師 在職培訓 專業發展 組織形式
幼兒教師的在職培訓對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和教學水平有著重要作用。地方教育部門要根據學前教育發展需要,擴大幼兒園保教人員培養渠道,開展幼兒教師的全員培訓,建立多層次、多形式、多元開放、立體交叉的培訓體系。
這些年來,在在職幼兒教師素質提高方面,無論是幼兒園本身,還是教育主管部門,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然而由于各種原因,培訓工作還是存在很多問題,比如繼續教育幼兒教師是與小學教師一起培訓,培訓內容基本是小學的,對于幼兒教師來說針對性就比較差,當然效果就不盡人意。還有一些幼兒園雖然有園本培訓,但不規范,沒有形成制度,使得很多培訓形同虛設,實效性差。
一、調查背景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普及學前教育的目標。按照目標,云南省將于2012年基本普及學前一年教育,2020年基本普及學前三年教育,城鎮高度重視0―3歲嬰兒教育。具體指標是:2012年學前一年受教育率達到90%,2020年學前一年受教育率達到95%,學前兩年受教育率達到88%以上、學前三年受教育率達到80%以上。要實現目標,造就一支師德高尚、熱愛兒童、業務精良、結構合理的幼兒教師隊伍,是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的關鍵。
在此背景下,我們在2011年4月對云南省民辦、公辦、民辦公助等辦學形式的幼兒園教師進行了分層隨機問卷調查。發放問卷220份,回收210份,回收率93.2%。其中有效問卷200份(曲靖市)35份、昆明市32份、文山州33份、西雙版納州32份、怒江州35份、昭通市33份。
二、調查的分析與思考
表1 幼兒園教師參加專業培訓情況表
表2 幼兒園教師參加專業培訓的效果
從表1、表2中可以看出幼兒園教師參加培訓的機會不是很多,而且有46%的培訓效果一般,甚至不好。
表3 幼兒教師專業發展最重要的途徑
表3表明,絕大多數幼兒教師認為參加專門的培訓是幼兒教師專業發展最重要的途徑,其次是園本培訓和自我反思。可見幼兒園第一線教師是非常看重專門培訓的。
過去的教師專業發展形式主要是集中學習一些課程,而現在教師專業發展強調在職培訓,強調個人的參與。教師間合作、學校與大學合作、專業培訓機構、國家教師資格證書評定等形式越來越廣泛地被認可,教師專業發展的組織形式呈現多樣化的格局。
(一)建立以骨干教師為核心的培訓體系。
我國的各級繼續教育中心和教育學院等都直接為教師提供相關培訓課程。這種依托“教師中心”的教師專業發展模式,基本上是“逐級的”培訓模式,即一組培訓者培訓一群人,逐級傳遞一些關鍵信息,它有一個強有力的管理系統支持自上而下的方式。近年來,以教育部“教育振興行動計劃”為依托的國家級、省市級骨干教師培訓對提高我國教師整體素養發揮了很大作用,但這種“自上而下”的教師培訓由于覆蓋面小、成本較高及組織者的關注點(培訓教師還是贏利)不同,也受到不少非議。
《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指出,我國將在三年內對1萬名幼兒園園長和骨干教師進行國家級培訓,各地五年內對幼兒園園長和教師進行一輪全員專業培訓。因此,要建立國家、省、市、縣各級培訓網。尤其是農村,農村的特點就是資金短缺,加之教師工作繁忙,不可能經常組織外出培訓。為廣泛利用當地資源、發展農村幼教師資培訓,可建立以縣/市、鄉、鎮中心園為資源中心的骨干幼兒教師培訓網,骨干教師既是被培訓者,又是培訓者。在培訓時要注意下面幾方面。
1.要培訓目標要明確,端正培訓態度。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69.5%的幼兒教師認為參加教師培訓的目的是學習新的教育理念,掌握新的教育教學理論、方法;41.5%的幼兒教師認為培訓是為了專業知識的拓展與更新;29%的幼兒教師把培訓作為一種自我完善與發展的途徑,而不僅僅是為服從學校和上級的安排,完成任務,為評職稱而培訓。
2.了解幼兒教師的實際需求,確定培訓的內容。
表4 目前在教育教學中幼兒教師存在的主要問題
上表中幼兒教師認為目前教師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依次是缺乏專家引領;知識結構狹窄;教學方法單一;教育觀念陳舊和教研意識能力薄弱。
表5 目前幼兒教師比較欠缺的知識
目前幼兒教師比較欠缺的知識的知識是依次信息技術、多媒體和課程整合應用知識;學科專業前沿知識;教育科研方法;對課程改革、綱要精神、新教材的理解;課堂教學的組織、管理和教學策略。
表6 教學中最亟待提高的能力
幼兒園教師在教學中最亟待提高的能力是:多媒體、信息網絡的應用能力;科學的教育方法和創新教育能力;教育科研和論文寫作能力;分析處理教學內容、整合課程教材的能力;設計教學模式、實施教學方案的能力;園本課程開發能力。
可以看出幼兒園教師目前對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教育科學研究方面的知識需求和能力的培養最迫切,但也反映了幼兒教師對園本課程開發的認識還不到位。
3.選擇恰當的培訓的方式方法。
表7 教師培訓中最適合的教學方法
調查表明幼兒教師培訓中最適合的方式方法依次是:觀摩教學;專題討論;系統講授;課題研究;讀書指導。讀書是一種非常好的方法,但沒有引起幼兒教師的高度關注。
在選擇培訓內容和方法時既要考慮到一線幼兒教師的需要,同時又要考慮學者專家的意見,由專家來引領幼兒教師發展的方向,糾正幼兒教師的一些不正確的認識。
(二)有效開展園本培訓。
園本培訓在克服經費困難、解決交通不便、緩和師資緊缺方面能起到積極作用。園本培訓的開展可以不拘形式和規模,由幼兒園自發組織,以園為本,形成“專業對話”的良好氛圍,促成教師互幫互學以至共同提高。同時,還可以仿照園本培訓,發揮區域優勢,開展“村本培訓”“鄉本培訓”“縣本培訓”等。
由于教師專業發展是經驗性活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進行具體的教學、評價、觀察和反思,自己提出問題并解答,由“被動性進修”向“主動性、參與性進修”轉變。校本在職進修以教師為本,以教師發展為目的,強調教師的自主參與意識和自我教育能力,通過科學有效的管理使教師得到可持續性發展,變“要我培訓”為“我要培訓”。
表8 目前在教育教學中幼兒教師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表中可以看到當前幼兒園的園本培訓已經深入人心,幼兒園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園本培訓,但有的幼兒園只開展觀摩教學、課堂教學競賽,這是遠遠不夠的,很多幼兒園沒有形成制度。因此還要進一步加強園本培訓。
1.幼兒園應加強園本培訓。
園本培訓是一種成本低而有效的培訓。園本培訓是幼師的在職教育,是利用專業領域提升幼師專業發展水平的關鍵。幼兒園可以找準切入點,通過園本培訓,如組織業務自主學習、科研沙龍學習和骨干教師講座互動等,來提高理論學習的有效性;通過師徒結對和專家名師指導等途徑,提高實踐教育專業發展水平。充分利用崗位進行實時實地的練兵,如案例研討式、頭腦風暴式、主題辯論式等。園本培訓對幼師專業發展有重要的作用,幼兒園應因園施訓,加強園本培訓,從而促進幼師專業發展。
2.開展園本教研和科研活動。
園本教研和科研活動都是在幼兒園中,基于幼兒園,為了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教研活動。前者是以幼兒園為本,基于幼兒園內部,幼兒園自身實際的保教工作的實踐問題,以促進幼兒園和幼師可持續發展為根本價值取向的,旨在提高幼兒園保教質量的研究活動。后者是在學前教育科學理論的指導下,采用科學的研究方法,去探討基于本園的一些教育教學、管理等多方面的現象和問題,揭示規律,進而有效地改善幼兒園保教管理質量,以幼兒園、幼師為研究主體,以促進幼兒園師生共同發展為研究目的而開展的研究活動。
3.建立相應的體制和機制,保障教師的專業成長。
環境對人產生著深遠的影響,改變雖隱而微,但是卻深刻久遠。良好的環境和社會制度的形成有利于教師專業成長。幼兒園作為幼兒教師每天生活的場所,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大膽開門辦園,積極與外界進行物質、信息、能量的交換,保證幼兒園及教師群體能緊跟時代步伐,保障教師擁有個人專業發展自,使幼兒園成為學習型組織,使幼兒園集體成為教師成長的搖籃。在這樣的組織里,學習是前提,思考是基礎,創造是靈魂,在科學的管理制度和激勵制度下,教師不僅能勤奮地工作,而且能聰明地、有創造性地工作,從而享受工作中不斷向自己的智慧、人格、智力發出挑戰后獲得成功的快樂。
(三)鼓勵教師參加幼師專業學歷教育。
教師的學歷水平也是教師素質的一個重要標志。現在幼兒教師的學歷偏低,教育理論水平和科研能力較弱,一個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學歷水平偏低。因此,高師的專業學歷教育要具有形式靈活、層次多樣的特點,滿足各種層次幼兒教師提高學歷的要求。這些學習形式不僅會增強教師的理論基礎與實踐水平,而且會起到穩定幼兒教師隊伍的作用。
(四)積極開展園際交流,發揮示范園的作用。
可以采取園際互動和園際交流的形式來彌補“請進來,送出去”培訓的不足。園際交流,既可以密切教師間的關系,又可以取長補短,實現共同提高、共同成長,使幼兒園之間達到優勢互補,擴充可利用資源。特別是我們有很多的各級示范幼兒園,它們的辦學條件比較好,師資力量比較強,應發揮它們的示范作用,帶動一般幼兒園的發展。
(五)探索“對口”服務新模式。
政府部門要積極響應國家經濟開發中的援助政策,鼓勵城市條件好的幼兒園、幼兒師資培養培訓單位及相關科研單位開展無償或低酬的“對口”支援,可以是資金、設備的援助,也可以是業務指導或職業心理輔導,以提高幼兒教師的專業素養。
(六)充分利用網絡資源。
在我國,隨著教師博客的大規模普及,越來越多的教師將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學心得、教案設計、課堂實錄、課件等上傳發表,以超越傳統時空局限(課堂范疇、講課時間等),促進了教師個人隱性知識顯性化,在傳統基于課堂教學的“課堂式教育模式”之外催生出真正開放的“集市式教育模式”。現已使用的全國教師教育網絡聯盟是覆蓋全國城鄉的教師教育網絡體系,教師網聯的任務是按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對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的要求,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師教育現代化。大規模、高質量、高效率地開展全國中小學教師學歷提升教育、非學歷培訓和教師資格認證課程培訓,進而大幅度提升全國中小學教師隊伍素質。
(七)在實踐中進行教學反思。
隨著反思性教學實踐的功能日趨明顯,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注重對自己教學實踐的反思。要提高反思性教學實踐的效率,必須講究科學的方法,現介紹幾種常用的反思方法。
1.反思總結法。
反思總結法是總結反思自己或他人教學實踐活動中的經驗與教訓的方法,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勤于總結反思教學實踐中的各種經驗或教訓,既可以減少自己盲目探索的功夫,又可以培養自己良好的反思習慣。反思總結的內容十分廣泛,可以總結反思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各種靈感頓悟和自己對教材、學生、教法等要素的理解,可以總結反思學生和同事的反饋意見,也可以總結反思他人的寶貴經驗或失敗的教訓,還可以總結反思教學實踐中的關鍵事件。因此,我們平時要善于關注對自己的教育觀念和教育行為觸動較大的事件,以便為事后回顧反思提供原始的素材。
2.對話反思法。
對話反思法是通過與其他老師研討交流來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使自己清楚地意識到隱藏在教學行為背后的教學理念,進而提高自己教學監控能力的方法。對話反思法類似于我們平常用的專題性的小型研討會,其操作程序為:第一,由一名執教老師圍繞研討專題上課,其余老師帶著問題聽課。第二,由執教老師闡述自己教學設計的內容,以及這樣設計的理論依據。第三,由執教老師與其他聽課老師展開對話,產生思維碰撞。第四,執教老師根據討論結果,重新修改完善教學設計方案,并寫出反思性總結。
3.行動研究法。
行動研究法就是針對教學實踐中某個難以解決的問題,運用觀察、談話、測驗、調查問卷、查閱文獻等多種手段,分析并了解問題產生的原因,設計一個研究方案,以求得問題解決的方法。行動研究法是一種自我反思的方法,也是目前比較盛行的科學研究方法。這種反思方法的操作程序為:第一,在反思自己或他人經驗與教訓的基礎上,確定自己所要研究的問題。第二,圍繞所需研究的問題,廣泛地收集與該問題有關的文獻資料,在此基礎上提出假設,制訂解決該問題的行動方案。第三,根據行動方案,展開研究活動,并根據研究的實際需要對研究方案作出必要的調整。第四,收集、研究信息,撰寫研究報告。行動研究法不僅可以提高教師反思性實踐能力,而且可以提高教師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科研能力。
【論文摘要】農村幼兒教師在從一名新手成長為一名專業化教師的過程中,活動反思是促進其專業化發展的關鍵要素之一。工作負荷重、薪酬低、學歷水平不高,是制約其活動反思能力提高的主要原因。國家加大對農村幼兒教育的投入、教師加強理論學習、幼兒園為教師搭建反思與交流的平臺,對提高農村幼教質量,實現農村幼兒教師專業化發展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幼兒教師專業化發展是幼教改革7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為了提高農村幼兒教育的質量與水平,必須關注農村幼兒教師的專業化發展。但是,要實現農村幼兒教師的專業化發展不是一跋而就的,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農村幼兒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對提升農村幼教質量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一、制約農村幼兒教師活動反思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
(一)工作負荷重
目前,我國廣大農村地區,依舊存在著幼兒教師工作壓力過大的現象。究其原因,與班級學生過多、農村幼兒教師短缺等有關一方面,教師要負責班內的各項工作(教育、保育及安全健康教育等);另一方面,又要忙著自家的農活與家務,沒有較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對教學活動進行反思
(二)薪酬低
目前,在我國幼兒教育普遍存在的一個事實是教師工資收人低、_「作量大的問題,這種付出與回報嚴重不成比例的現象在農村尤為突出。由于工資較低及社會地位不高,一些剛從幼師院校畢業的年輕幼兒教師根本不愿到農村執教另外,即使部分已經在農村_〔作的幼兒教師,也抱著一種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心態,不愿再做出較大的努力與付出
(三)學歷水平不高
目前,我國農村幼兒教師的學歷主要以職高、中專為主。因為農村幼兒教師工資待遇較低,難以吸引優秀的年輕人積極投身到農村幼兒教師行業中來,這對農村幼教的發展而言更是雪土加霜,勢必制約著農村幼教質量的提高及幼兒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四)社會典論的誤導
目前,我國廣大農村地區交通閉塞、信息匾乏、條件低劣。因此,社會卜不少人認為,在農村幼兒園_L作沒有前途,再加上農村幼兒園與公辦園、城市私立幼兒園等相比,各方面條件差,不僅收人低,而且沒有保障。這種現象導致畢業生不愿到農村幼兒園工作,最終影響農村幼兒教師隊伍的穩定和幼教質量的提高。
二、活動反思在幼兒教師專業化發展中的作用
(一)活動反思能讓農村幼兒教師不斷地進行學習,促進自身專業化發展
幼兒教師在活動反思的過程中,必然會提出很多的問題。什么是幼兒教育?幼兒的年齡特點是什么?什·么是尊重幼兒?如何與幼兒溝通與交流?幼兒園教學活動與小學有何不同等?農村幼兒教師如果要回答這些問題,需不斷地進行專業學習。另外,幼兒園也應為教師提供一些反思與交流的平臺,如開展一些園本教研活動、組織教師積極參加公開課等。這些活動的開展都能有效地促進農村幼兒教師活動反思能力的提高及自身專業化的發展
(二)活動反思能使農村幼兒教師善于總結經驗,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
活動反思就是幼兒教師在課后對自己的教學行為、教學能力、教學經驗、教學技巧,在一種更深層次、更理性化、更系統化上的經驗總結。}’}因此,活動反思在教師自身專業化發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農村幼兒教師可根據日常教學中的某個主題或一個問題進行反思,教師可把發現的問題記錄下來,在思考中嘗試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另外,教師也可在教學活動中獲得的有益經驗記錄下來,以便在以后的教學中繼續發揚因此,這種方式能夠有效地捉進幼兒教師活動反思能力及自身專業化發展的提升。
(三)活動反思能促使參與者相互交流,汲取有益經驗,提升自身的反思能力
每位農村幼兒教師都渴望成長,更渴望得到同事、領導的贊賞,他們希望別人能和自己真誠交流,并且愿意在此基礎上共同研討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問題的癥結和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這種研討活動的開展,能夠使管理者與實踐者聚在一起,集思廣益,形成思想的碰撞與交流,使反思更加全面和深人,從而促進幼兒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三、提高農村幼兒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對策
農村幼兒教師專業化發展是一個既漫長而又系統的工程,一方面要求國家必須加大對農村幼兒教育的投人;另一方面農村幼兒教師也要通過各種途徑進行專業學習,此外,幼兒園也應該積極地為幼兒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提供交流的平臺。
(一)國家應加大對農村幼兒教育的投入
幼兒教師專業化發展是一項漫長而系統的工作。它不應只是教師個人的責任,而應成為社會的責任。為此,需要國家政府在關注、重視農村幼兒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同時,還要在法律、政策、經濟、激勵機制等方面給予支持,如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師工資福利待遇等,讓她們沒有后顧之憂。fzl只有如此,才能吸引更多更優秀的高層次畢業生從事學前教育事業,并積極主動地投身于農村幼兒教師的隊伍之中。
(二)農村幼兒教師應該加強專業理論學習
理論學習是促進幼兒教師專業化發展,提升活動反思能力的必備條件之一。農村幼兒教師只有不斷加強理論學習,并及時作好活動反思,才能夠在真正意義上提升自身的專業化成長。因此,農村幼兒教師必須學習關于教學、活動反思等的相關理論,明白活動反思的本質和主要特征,發揮集體與團隊合作學習優勢,堅持業余時間自學、參加校外培訓以及園本研討相結合的學習方式,以此來促進自身的專業化發展。此外,農村幼兒教師必須閱讀一定量的理論文獻,只有這樣,農村幼兒教師的反思能力才能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之中真正地得到培養。另外,教師每天在教育活動之余撰寫活動反思筆記和進行活動反思是必不可少的。活動反思筆記一般是幼兒教師寫下在自己教學過程中發生的重要事件,記錄這些事件的細節,尤其是那些記憶別生動的細節(包括幼兒的言語、行為等)。[3}活動反思筆記不僅能幫助幼兒教師實現專業化發展,提升自己的活動反思能力;活動反思還能夠幫助幼兒教師更好地審視自己的教學實踐、教學經驗以及教學能力,揭示自己在實際的日常教學活動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并且及時記錄對自身教學行為的反思。只有這樣,農村幼兒教師才能夠積累教育教學的經驗與教訓,才能夠有效促進自身的專業化發展。
(三)農村幼兒園應該加強園本教研建設,為幼兒教師構建交流和反思的平臺
1.缺乏實踐經驗
幼兒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情緒化嚴重的敏感期,各種突發狀況都可能隨時發生,而幼兒教師大多只是在課堂知識學習后進行個人或小組的情景模擬,不能切實地在真實狀況下處理問題。這就有可能導致初為教師時的手忙腳亂和情緒崩潰的情況發生,教學效果也將會大打折扣;而且幼兒教學的差異性最為突出,及時的角色切換也是大多幼兒教師專業成長中最欠缺的。
2.合作模式的生疏
合作模式包括教師與研究人員的合作、教師間的合作、教師與幼兒間的合作等,這些合作都是加速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方法,并能夠減輕幼兒教師的負擔。但是目前,多數幼兒教師在遇到專業問題時常常是自己想辦法,解決不掉的就暫時放下,久而久之形成惡性循環,這樣有悖于行動研究的教學目標,對教師和幼兒的成長都十分不利。
二、行動研究的優勢及措施
1.行動研究的優勢
幼兒教育中,行動研究關注的重點不是學科中純理論研究者認定的“理論問題”,而是教育工作者日常遇到的和亟待解決的實踐問題,且特別重視幼兒教師對實踐問題的認識、感受和經驗,對于幼兒教師的專業成長是一個難得的參與融入過程。
行動研究主要在于解決特定問題,不論研究場所是在一個教室還是多個教室,教師始終是行動研究的主要研究者。單個教師的行動研究的特點是規模小、研究問題范圍窄、具體、易于實施,但力量單薄,很難從事深入的、細致的、說服力強的研究;而協作性行動研究的特點是可以發揮多個教師的集體智慧和力量,但可能在理論指導方面較欠缺,不過對于解決教育實際問題來說提供了一種有效而科學的方法。同時,行動研究以實踐為中心,主要表現形式為研究過程與行動過程的結合,這就相當于在幼兒教師成長過程中將書本知識與實際操作緊密結合,對幼兒教學會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2.行動研究在專業成長中的具體措施
行動研究在教學過程中是“問題—計劃—行動—反思”體系的循環,幼兒教師在每個環節都應該進行細致分析,縝密制定差異性教學計劃,在無形中提升專業能力。
(1)角色切換,融入學生
在課堂上,教師不要僅僅作為任務的布置者和傳授者,更要成為幼兒活動的參與者和引導者,平等地融入幼兒的活動中,傾聽幼兒的想法,以開放的心態對待幼兒的差異性行為。幼兒教師應該嘗試改變傳統的教育行為,不斷地調整自己的角色,給予幼兒耐心,鼓勵幼兒大膽自由地去探索,發掘幼兒的潛力。
(2)合理利用教學資源
教師要學會并善于在教學實踐中挖掘研究素材,借鑒國內外優秀的教學案例和經驗,多多閱讀相關研究人員的最新教學研究成果,豐富自身的教學經驗和手段;同時對自己的教育行為進行必要的反思和改進,不斷完善,才能不斷進步。
(3)合作探究
教師要不斷加強對幼兒教學關系網絡的利用,適時地將家長資源引入課題研究,有效地把握專家指導的機會,加強同事間的合作交流,從社會、家庭、科研三方面獲得教學靈感,飛速成長。
(4)記錄和整理
有效的活動記錄不僅能生動地再現實驗中師生的互動,也為以后總結科研活動提供了必要的研究材料。這樣不僅有助于教師對整個活動過程進行反思和改進,有助于專家、同行對課題研究的工作指導,也有助于家長了解幼兒的行為活動和學習狀態。
記錄不僅限于文字形式,視頻、音頻、照片等都是很好的記錄載體,幼兒教師可以從中捕捉到許多關鍵的教學切入點,對日后教學工作的開展有很多好處。同時也可以總結活動的不足,這些都是寶貴的教學經驗,最后將這些總結性的材料集中整合,定期翻閱,對教師的專業成長是一筆寶貴的資產。評析、總結是教師組織活動后的自我完善,也是不可忽視的自省過程,需要引起所有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高度重視。
通過總結現階段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不足之處,以行為研究作為主要依據分析得出一系列可行性極高的舉措,旨在加速幼兒教師的成長。可以看出,幼兒教師的正確發展離不開行動研究,教師只有充分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嚴格踐行“資料收集—合作探討—自我反省—多方總結”的教學模式,才能使教育高效化,成為具有創新思想的幼兒教師。
參考文獻:
[1]葉瀾.教師角色與教師發展新探[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2]王賦華.發展性教師評價制度[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
關鍵詞:幼兒園生成課程 實施現狀 建議措施
一、幼兒園生成課程的概念界定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教師要善于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事件中所蘊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這就使得在課程內容選擇上有較大的隨機性和靈活性,為生成課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更加強調課程的生成。發揮幼兒的主體性、以幼兒的興趣和需要為教育基點、培養全面和諧發展的新一代國家公民是幼兒教育的目標。幼兒園生成課程正是基于尊重幼兒、發揮幼兒的創造性、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理念而深受廣大家長和教師的青睞。
幼兒園生成課程是指在彈性預設的前提下,教師對幼兒的需求和興趣以及教學情境的變化進行價值判斷,在師幼互動中不斷調整活動,從而使幼兒智力、道德、情感、審美等全面發展的一種動態過程。
二、幼兒教師對生成課程的把握
幼兒教師對生成課程概念的把握主要表現在:
1.心理上對生成課程的接受程度
幼兒教師在心理上是不愿去接受生成課程的理念。 “生成課程太難了,我不能夠把握好的教育時機。”“實施生成課程不容易控制課堂局勢,可能會一無所獲。”“生成的主題活動與幼兒園制定的總的教學目標會產生沖突,是實施生成課程的難點”“幼兒生成主題的不確定性、不可預測性是難點”。“想嘗試課程生成,但往往事與愿違,最后破壞了幼兒的興趣,預設的教育目標也沒有達到”這是幼兒教師普遍擔心的問題。此外,生成課程需要幼兒教師較高的專業素養,必然會增加教師的負擔和壓力。由此可見,幼兒教師正視課程生成理念還需要時間。
2.幼兒教師對生成課程的把握
提到生成課程老師們都能想到應關注幼兒的興趣,但對生成課程所需要的情景以及師幼互動方面缺乏一定的關注。在教學計劃與生成主題活動上,大多數老師仍拘泥于原定的教學目標。認為達不到幼兒園所指定的教學計劃就完不成任務,不能發揮師幼教學主體的作用。幼兒教師依據幼兒園的計劃來進行教學,其次是根據教材,最后才是幼兒的興趣。可見教師雖然接受了生成課程必須從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出發,但從教師所依據的教學資料來看,教師還是以預設的教學目標為主的。這說明教師還不具備生成課程的意識。在實施過程中,因為缺乏一定的教育機智,導致課程生成過程中出現混亂,甚至失敗。
3.幼兒教師課后反思情況
對生成課程的把握重在幼兒教師要有自我反思能力。但是當前,幼兒教師課后反思能力不強,缺乏科研意識是普遍現象。針對這一問題,《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中也強調了對教師反思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養。很多幼兒教師從不去反思自己開展的活動,也不去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潛意識中還是認為自己是“看孩子”者。尤其是隨著近幾年幼兒園事故頻發,安全問題似乎是幼兒教師關心的一大問題,其余的一概不重要,特別是在民辦幼兒園或者農村幼兒園,這一思想尤為嚴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幼兒教師缺乏終身學習的理念,認為自己有一定的教學經驗,就可以不用再去思考教育教學,思想上還是閉塞落后的。
綜上,在心理層面幼兒教師對生成課程不熟悉,對生成課程存在畏難心理,在預設目標和生成性目標上體現出較為關注預設目標,在實施過程中缺乏一定的教育機智。此外,幼兒教師的反思能力不強。
三、幫助幼兒教師把握生成課程的建議措施
1.立足實際開展各種活動,促進教師對幼兒園生成課程的理解
根據調查,幼兒教師對幼兒園生成課程的理解一知半解,存在認識上的誤區,把生成課程看的過難。針對這一點,幼兒園應加強對職教師的培訓學習,各園應根據自身實際開展各種學術交流會,派優秀幼兒教師外出學習,聘請專家學者到園指導工作等方式,來幫助全園教師對幼兒園生成課程的理解。
2.幼兒園課程管理要學會放權
觀察發現,我國許多幼兒園在管理機制上管得太嚴,許多條條框框捆住了老師的手腳,以至于生成課程難以實施,因此幼兒園應學會放權,多給教師一些自,讓老師自己去經營她們的班級。不要太過于注重表面的文章,只要老師的安排符合教育教學規律、有利于孩子全面和諧發展,就應該放手讓老師去做,發揮幼兒教師和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更符合明日幼兒園的理念和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
3.幼兒教師要轉變觀念,樹立終身學習理念
新的時代賦予教師新的使命,幼兒教師已不是單純的“看孩子”者,這一點已不是新穎的話題,作為幼兒教師應首先自己把這錯誤的觀念改正過來,對孩子、對家長、對社會樹立教者形象。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教師觀和教育觀。同時應該站在時代的前列,無所畏懼,正視各種教育難題,更新觀念,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4.科學合理的安排時間
幼兒群體的特殊性決定了幼兒教師責任的重大,在一日活動中幼兒老師需要處理很多瑣碎繁雜的事情,同時還要接受家長、幼兒園的監督。除了正常的保育和教學外,幼兒教師還要準備一些材料、文件、活動等,以便幼兒園和家長監督檢查,這些瑣碎的事情往往占據幼兒教師大部分的時間和經歷,因此時間對于幼兒老師來說非常寶貴,科學合理的安排時間也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只有科學的安排時間,在特定的時間做好特定的事情,才能為課程的生成創造機會。
5.學會反思,不斷提升自己
教師不僅是教育者,還是科研者。教師要有科研意識,才能有所進步。善于教學反思,不僅是教師具有科研意識的表現,也是教師把握生成課程的重要步驟。如何正確判斷幼兒興趣的價值點、如何做好師幼互動、如何處理突發的教育事件等,這些都應成為教師教學反思的一部分。反思能力的培養也是新型幼兒教師必備的一個專業能力。
參考文獻:[1]余文森.有效教學十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39-42.
[2]張華.課程與教學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47-248.
[3]叢立新.課程論問題[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110.
[4]陳幗眉,劉炎.學前教育新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76.
[5]夏如波.幼兒園生成課程實施策略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
1、教學反思意識差,反思模式僵化。國外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家提出一個教師成長模式:“即教師的成長等于經驗加反思。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只能形成相對膚淺的認識。如果教師僅僅滿足于經驗而不進行深入的思考,那么經驗只是一次又一次的重復,不能有所發展”。許多教師把反思當作成一種習慣性的經驗積累的過程,把自己封閉在一條重復過往經驗的通道,復制著一成不變的教學思路,教學效果大打折扣,不能在過往的教學中有效地吸取經驗。反思活動大多停留在對教學活動本身的總結與思考,思考的角度大多是教學活動孩子們是否喜歡,有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反思活動成了一種流水化的活動記錄,而對于自己采用某種教學方法好處的由來、孩子們有什么樣的表現及為什么有這樣的表現等深層次的問題缺乏思考。
2、輕視教學過程,注重教學結果。許多教師在教學活動反思中注重活動結果的反思,而不注重其過程,反思只是對教育活動結果的批判與思考。教師把活動當成一種一次性完成的活動,而不去思考教育過程背后的原因及解決問題的方法,這種缺乏深入思考的行為忽視了孩子們的需求與表現,使反思活動流于表面,失去了對教學過程中教師自身行為價值的思考的機會。如在圖形分類中教師要求孩子們根據圖形形狀分類時,都能做的較好,但根據圖形形狀、顏色、大小同時分類時,許多孩子就找錯了。教師這時只是抱怨孩子們不認真,然后再幫助其完成,而不去思考這個游戲設計的初衷及孩子們為什么會找錯了等深層次的問題。
3、教學反思不系統,現實指導效果較差。一些教師在反思活動中,沒有目標,缺乏對某一個問題的持續研究。每個活動都進行一番反思,看上去反思成果豐碩,仔細研究會發現,每次反思都是泛泛而談,相互之間缺乏聯系,反思缺乏深度,不能形成清晰的脈絡。這樣的反思結果很難對現實教學活動提供有效的指導。反思效果不明顯,結果就是教學行為該怎樣還怎樣,幾乎沒有什么改進。
二、反思中存在的問題之對策
每個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都離不開對自我及其他教師教學經驗的總結與反思。通過反思,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在以后的教學中提高自身能力。本文對上述存在的問題從客觀及主觀兩方面提出一些對策。
1、幼兒園管理者要為幼兒教師創設一個良好的教學反思氛圍。這是客觀原因,更多地取決于幼兒園管理者。教學環境對教師的影響是很大的,幼兒園管理者應積極為教師創造一種良好的反思氛圍。幼兒教師也要積極向管理者提出這些問題,促進教學任務的合理安排,爭取更多的反思時間與機會,并形成一種良好的制度,最終提高教學水平,促進自身的成長。事實證明,只有在這種寬松和諧的氛圍中教師才能夠進行有效地反思、交流,并形成更好的教學方式,提高整體教學質量。
一、家訪的重要性
家訪是由幼兒老師發起的,到幼兒家里與幼兒家長面對面交流幼兒的表現、進步和問題,家長的疑惑和期待,教師的困難和理念等,并且尋求和傾聽家長的意見、建議,以達成某種教育共識,形成教育合力,促進幼兒健康、和諧發展的一種家園溝通的方式。
家訪作為家園聯系的重要紐帶,具有重要的意義。對于幼兒教師而言,通過家訪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幼兒的家庭情況、個性特征、興趣愛好等,更好地對幼兒實施教育,還可以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能力,促進自身專業發展。對于家長而言,家訪可以使其了解幼兒在園的表現、進步情況,以及班級、幼兒園的情況,以便使其更好地了解和配合幼兒園的教育。相比于家長,幼兒教師更具專業性。通過教師家訪,家長可以就幼兒教育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咨詢教師,提高育兒的科學性。對于幼兒而言,這是最根本的。家訪,核心是幼兒,歸根到底是為了幼兒的發展。教師家訪,有助于將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聯系起來,形成家園共育,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不難看出,幼兒教師家訪有著其重大的現實性意義。這一點和科爾曼的社會資本理論以及布朗芬布倫納的人類發展生態學的理論所強調的是有著某種一致之處的,社會資本理論強調“學校和家長的相互關系對孩子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2]人類發展生態學也認為某一環境對于發展的潛力將隨兩個環境之間存在的支持性聯系的增多而提高,當兩個環境間的聯系微弱或互相抵觸時,對于發展則不利。因此,在家園互動中,應把家訪提上議事議程,作為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家訪存在的問題
家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訪談發現,現今的家訪工作存在著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問題,導致家訪效果低下,這些問題分別是:
(一)家訪工作缺失,不到位
在被訪談的47名幼兒園主班老師中,只有11名幼兒老師去年一年開展過家訪工作,其他老師基本都是通過電話等通訊工具與家長進行信息交流,即只有23.4%的幼兒教師開展過家訪工作。這和王伶俐在其碩士論文論述的教師家訪存在的幾點問題中發現只有22.2%的班主任開展過家訪工作的結果基本一致。[3]這反映了當前幼兒園沒有對家訪工作做整體的硬性要求,更沒有規章制度的保障,導致家訪工作隨意性較大,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全憑幼兒教師個人決定。
(二)家訪缺乏計劃性
訪談中,當對11名過去一年有開展過家訪工作的幼兒老師問及是否會制訂家訪計劃,包括訪談時間表的制訂、每次訪談的重心的制訂等時,有5名教師回答在訪談前制訂過訪談提綱,只有1名教師制訂了家訪計劃。這表明,教師家訪工作缺乏計劃性,有時純屬心血來潮,較為隨意,并沒有提上教師工作的議事日程,更沒有成為幼兒園工作的重要內容。究其緣由,一方面缺乏監督機制,家訪工作的開展純屬幼兒教師為了更好地工作自愿附加的,做不做或做好與做不好幼兒園不加干涉。另一方面,家訪工作對幼兒教師能力的提升雖然非常重要,但同時家訪工作復雜難做,加之幼兒教師工作繁瑣龐雜,剩余家訪時間不足,故而使家訪成了簡單隨意的走訪。
(三)家訪的內容單一
訪談發現,幼兒教師家訪內容非常單一。當幼兒教師被問及家訪內容有哪些時,幼兒教師主要是向家長匯報幼兒在園的學習情況、日常表現情況,如上課鬧不鬧、睡覺乖不乖等,以及交流一下幼兒在家表現情況,對于家長關心、疑惑的如何科學地育兒、幼兒的情緒情感、心理需要、社會性等方面交流相對甚少。
(四)家訪效果不佳,不理想
家訪從根本上來看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的發展,但對教師而言,家訪效果更多的表現為和幼兒家長建立親密的關系,尋求幼兒家長對其工作的支持。被訪談的教師中,有71%的幼兒教師認為家訪效果一般,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教師的家訪計劃不充分導致家訪效果不佳,同時家訪效果不好又會影響教師的下一次家訪時的信心和勇氣,這就導致許多幼兒教師不愿再進行家訪。眾所周知,幼兒教師日常工作較為繁重,時間較為緊張,這也進一步使家訪陷入了費時又無意義的惡性循環。
(五)談話方式缺乏“藝術性”
家訪工作非常細致巧妙,除了需要準備詳細的計劃外,還需要講求談話技巧,因為談話技巧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家訪效果。大多數幼兒教師在家訪時由于談話方式缺乏藝術性,技巧性不夠,使家訪工作沒能按預想的節奏順利進行,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例如,幼兒教師相對幼兒家長是專業的幼兒教育者,很可能會對自身定位不當,以教育專家、權威者自居,談話成了訓話,說的多聽的少,造成談話氣氛嚴肅;有些教師全然不顧家長感受,家訪變成了“告狀”,一開場就說孩子這不好那不好,引起家長的反感;還有些幼兒教師甚至直接批評、指責家長,將幼兒的問題直接歸因于家庭,與家長產生對立情緒等等。
三、家訪工作的對策
家訪是幼兒園的一項重要工作,家訪工作的成效如何,直接影響到幼兒教師與家庭、幼兒的關系,直接影響到家園共育的方向,直接影響到幼兒教育的質量。家訪不僅是科學,更是一種藝術。家訪中,應該尋求有效的方法和策略,這樣才能提高家訪的實際效果,促使家訪成為教學成果提高的重要手段。
(一)幼兒園應將家訪工作列入教學計劃,使其常態化、制度化
幼兒園家訪工作的重要性、家訪現狀都說明,幼兒園應盡快切實將家訪工作列入幼兒園教學計劃,使其成為幼兒教師一項重要的工作和責任,進而使家訪工作常態化、制度化,使家訪工作發揮出真正價值。幼兒園還應建立嚴格的監督機制,使教師家訪工作堅持落實到實踐中去。只有這樣,家訪才能成為教師工作的一個重要部分。
(二)家訪準備要充分,明確家訪目的,擬定家訪計劃
家訪能不能達到預定效果,能不能使家、園教育相互支持的關鍵在于幼兒教師是否把家訪當作一件很重要的工作來看待,在于幼兒教師的訪前準備是否充分。唯有幼兒教師真正從內心把家訪工作重視起來,將其作為自己工作的的一個重要部分,幼兒教師才會努力做好家訪的準備,而不是哪天心血來潮時,或是當幼兒出現問題時才去突然家訪。幼兒教師在家訪前,首先要對被家訪幼兒的情況、幼兒的家庭背景、幼兒的家長信息有一個全面而細致的了解。因為不同文化背景、家庭經濟水平、地域、職業等層次的家長對幼兒教育關心的重點可能都不一樣,甚至每個家長也不同;其次要明確此次家訪要達到的目的;再次要仔細思考籌劃要交談的問題,怎樣去贏得家長的理解與支持等;最后制訂好詳盡可行的家訪計劃。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家訪的效果。
(三)樹立家訪雙主體觀,注意談話內容和技巧
幼兒教師首先要從觀念層面意識到家長也是家訪的主體,而不是家訪的客體,更不是發牢騷和批評的對象。幼兒教師應尊重家長,并且學會聆聽,仔細探尋家長意見中的合理成分,并在訪談中進行記錄,亦或是在征求家長的同意后進行錄音。其次,幼兒教師還要認識到家訪的目的不是去批評家長和幼兒的,而是通過和家長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達成一致的意見,更好地育兒。最后,幼兒教師要注意說話的語氣和態度;要有禮貌,有耐心;要以理服人,循循善誘,而不是以權威壓制;要認真傾聽家長的困惑和疑問,親切地交換意見。總之,幼兒園教師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4]進行家訪時,幼兒教師態度要誠懇,尊重家長、關懷幼兒,更要針對不同特點的家長注意談話技巧和談話內容。[5]
(四)及時總結反饋,制訂教育計劃
教師在家訪時應做好記錄,離開幼兒家庭后并不意味著家訪的結束,如果就此結束,那家訪也只是一種形式,走過場而已,也只是浪費了幼兒教師和家長的時間,很難得到實際的效果。成功的家訪,既要從家訪中發現問題,還要拿出解決問題的策略。訪談時,談話問題一般都是零散瑣碎的,這就要求幼兒教師回去后需要將在家訪中發現的問題,以及獲得的事實和材料進行整理,并仔細分析和總結,從而以此為據制訂出針對性的教育措施和計劃,以便更好地因材施教。同時,幼兒教師也要將訪談中發現的問題,以及下一步的計劃等反饋給家長,并征求家長的意見并獲得支持。
(五)善于反思,提升家訪經驗
拿破侖說過:“不會從失敗中尋找教訓的人,他們的成功之路是遙遠的。”幼兒教師若要迅速提升自身家訪經驗,以期提高自身教師素養,就要善于反思,就要將自己作為反思的對象。每次家訪后做日志記錄,定期撰寫反思日記,反思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做得好的繼續保持,做得不好的要仔細思考,及時改進。每一次家訪可能遇到的情況都不同,因此幼兒教師不能放過任何一次家訪經驗,認真回顧,不斷反思,不斷提升自己。
總之,幼兒教師要用力、用心、用愛去做好家訪工作,不斷總結、增強自身家訪工作經驗,將家庭、社區看作幼兒園教育的重要伙伴,同時使家長、社區人員認識到他們對孩子有著共同的興趣和責任,讓他們在幼兒教育和發展中起到更大的作用,為兒童在園學習提供更多的機會。[6]
參考文獻:
[1]盛天和.當門鈴響起的時候:教育在延伸――對上海市青浦區教師家訪工作經驗的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2007(22):40-44.
[2]Coleman,J.S.(1988).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94(Suppl.).
[3]王伶俐.家訪工作的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8:25.
幼兒教師提高其專業能力水平是時展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高效完成幼兒教育的要求。隨著時代的發展,幼兒教師已呈現專業化的發展趨勢,以適應時代當前教育模式。很多人都對幼師缺少全面的認識,認為幼師教授的對象都是小孩子,所以沒有什么專業難度。這種觀點忽視了幼師專業的基礎性、廣博性和綜合性的特點,降低了對幼師專業的基本要求。經調查表明,人的幼兒時期對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因此幼兒教師的教育對幼兒未來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也體現了幼兒教師提升其專業素養的重要性。
2提高幼兒教師專業能力的主要內容
2.1拓展幼兒教師的專業知識
深厚的專業知識是從事幼兒教師職業的前提條件。擁有教育的智慧,并且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是每一位幼兒教師的職業發展目標之一。理論知識指導教育活動,是教師從事教育活動的理論基礎。實踐知識對于幼兒教師來說,可以增加教學活動的藝術性以及實用性。幼兒教師拓展專業知識,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地積累學習,從量的積累達到質的飛躍。
2.2發展幼兒教師的專業能力
幼兒教師專業能力直接體現在其教育能力上。因此,實現幼兒教師專業能力的發展,需要幼兒教師從教學設計、組織表達等教學能力方面進行提升。與其他階段的教師相比,幼兒教師的專業技能要比其他教師要求要高,幼兒教師不僅要掌握教學的技能,還要學會唱歌、彈琴等可以吸引幼兒注意力方面的藝術技能。因此幼兒教師在學校學習時,要充分掌握相關的技能,并且在實際工作中不斷深化,確保其作用的發揮。
2.3提高自主培養專業能力的意識
提高幼兒教師培養專業能力的自主意識,首先需要擁有對幼兒教師職業的熱愛。只有擁有對本職工作的熱愛,才能充滿熱情地投入到工作當中,做好幼兒的教育工作,保障幼兒的健康快樂成長。其次,擁有良好的身心素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幼兒教師只有在保證身體健康的前提下,才能順利開展幼兒教育實踐活動,因此其身體狀況是不可忽視的。另外,優秀的幼兒教師在長時間的實踐教育中,會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這對于有效調節當前幼兒教師的工作及生活壓力是非常重要的。
3提高幼兒教師專業素養的主要措施
3.1定期組織幼師的在職培訓工作
當前一些幼師從學校畢業以后,不能有效地適應幼兒園的工作,還有一些幼師從事該職業多年,教學模式老化,這些問題的存在都不利于幼兒教育的實施。因此,幼兒園要定期組織幼兒教師的在職培訓工作,讓幼兒教師不斷學習新的教育理念,掌握新的教育方法,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為一些剛參加工作的幼師進行專業的指導,促使其更好地適應從學生到幼師的職業轉換。在職培訓還有助于老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學習先進的幼兒教育技能,促進其工作更加科學、完善地進行,進一步提高幼兒教育的水平。
3.2加強團隊交流,做好反思工作
每個幼兒教師閱歷、經驗、性格等方面的不同,會直接影響其教育手段。為此,幼兒園可以組織一些交流會等,讓每位幼師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習其他教師的優點,進而改進完善自己的教育方法。此外,這種方法有助于教師在交流過程中,重新審視自己,了解自己在教學方面的不足,從而改善幼兒教師的教育方法,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幼兒教師進行自我反思有助于教師自身的成長。幼兒教師在對幼兒教育的過程中,常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這可能就會使得幼兒教師在解決的過程中,出現方法不當的問題,幼兒教師在課后進行反思,可以對自己的不足之處進行反省,進而提高自身的教育管理能力,在逐步積累經驗的過程中,實現對幼兒的高水平教育。
4總結
關鍵詞:傾聽;幼兒心聲;教師成長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2)14-012-1
傾聽作為一種交流行為,是言語溝通的基本前提。它不但是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而且也是人們交流思想、情感的有效方式,對人際交往的順利進行起著重要的作用。幼兒教師的傾聽是指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教師以真誠的態度認真聽取兒童的各種表達(言語表達和非言語表達),在尊重和理解兒童的過程中,對兒童表達的各種想法或疑惑做出及時且恰當反饋的過程。只有傾聽幼兒心聲才能了解幼兒需要,才能去解決幼兒的需要,促進教師進行反思和成長。
一、幼兒教師傾聽幼兒的現狀
1.傾聽缺乏主動性。
一些教師在上課之外很少與幼兒交流,有的時候只是讓幼兒在一邊自由玩耍,拒幼兒于千里之外,不愿意、懶于走近幼兒身邊傾聽,導致幼兒不敢說不想說,有問題不敢表達,師幼的距離越來越遠,使教育遠離了幼兒,遠離幼兒的內心世界,忽略了許多應該關注的細節和問題。
2.傾聽帶有選擇性。
教育的過程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相互傾聽和應答的過程。當這個過程被阻斷或處于混亂無序的時候,師生之間的交往和溝通就將陷入困境,教育的危機也將隨之出現。很多教師在課堂中只聽取符合自己心中答案的回答,不一致時就會不斷地提問,直到獲得滿意的標準答案,對于一些幼兒“不合常理”的回答不予理會,會熄滅幼兒腦中奇思妙想的火花。
3.傾聽存在對幼兒的誤解。
教師傾聽存在對幼兒的誤解是指教師對于幼兒內心沒有能夠準確理解和把握。繪畫《我的媽媽》中幼兒把媽媽的頭發涂成紅色的、藍色的,有些老師會認為幼兒畫錯了,“你媽媽的頭發應該是黑色的。”可幼兒心中覺得紅色的頭發媽媽會更漂亮。幼兒看見老師給小金魚喂食,第二天幼兒帶了吃的喂金魚結果把小金魚撐死了,老師批評了他,可幼兒想說他只是不希望小金魚挨餓,想讓他吃得飽飽的。
二、幼兒教師傾聽不當的原因
1.客觀原因:教育工作任務重。
幼兒教師不僅要進行幼兒園的教育工作,課外還要承擔保育工作,工作量大,沒有額外的時間傾聽幼兒。現在的班級容量大,加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教師的傾聽無法顧及到每一個幼兒的實際情況。
2.主觀原因:幼兒教師缺乏耐心。
由于經驗和能力的限制,幼兒在語言表達方面不完善,往往說上句沒下句,教師難理解幼兒表達的意思,以致缺乏耐心而不再傾聽。
上述的兩個原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教師傾聽的有效進行,但教師傾聽不當是主要的原因,教師再忙也應有選擇地安排時間傾聽幼兒說話,時間可長可短,關鍵是保證質量。教師傾聽不當使得教師無法了解幼兒的真正想法,無法理解幼兒的心聲,師幼溝通也就無法形成,進而影響教師自身的成長發展。
三、幼兒教師傾聽幼兒心聲對教師成長的意義
1.傾聽與理解有利于幼兒教師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念。
教師正確的教育觀念影響著教師的成長。傾聽幼兒的心聲,走近幼兒的世界是每一位幼兒教師不可或缺的教育理念。幼兒有被傾聽的需要,教師應該給予幼兒需要的尊重和滿足。一個樂于傾聽的老師才是值得幼兒信任和尊重的好老師,才是對幼兒真正的愛。教師俯下身來傾聽幼兒時,會注意自己的眼神、表情、和姿勢,讓幼兒感到安全,感受到愛和尊重,從而讓幼兒得到鼓勵。教師要科學地認識幼兒,對待幼兒,使幼兒健康成長。傾聽幼兒,了解兒童的個性特點和內心需要,尊重幼兒的獨特性,能幫助教師樹立正確的兒童觀。
2.傾聽與寬容有利于幼兒教師提高專業技能。
專業能力主要指作為專業技術人員的教師在從事教育、教學活動時能利用教育理性和教育經驗,靈活地應對教育情景,做出敏捷的教育行為反應,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所必需的教育技能。幼兒教師的專業成長包括了教師課堂的組織能力和應變能力。傾聽是教師在課堂上獲取信息的有效途徑,傾聽幼兒的反饋,能幫助教師了解幼兒的需要和問題,發現幼兒的興趣點,有效地組織教學活動。
教師用提問的方式傾聽了幼兒的心聲,讓幼兒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相信幼兒不是為了在課堂上搗亂而笑的,而是有了有趣的發現,是勤于思考的表現,是幼兒有了向科學家學習的愿望。教師只有愿意傾聽幼兒的心聲才會首先問幼兒為什么笑,而不是一心想去指責幼兒,用教師的權威意識告訴幼兒不能笑。教師和幼兒處于平等的地位,尊重每一位幼兒的發言,從傾聽中捕捉到教學契機,讓課堂成為平等民主的課堂,營造了寬松愉悅的氣氛,幼兒的學習興趣才能得到提升。
3.傾聽與反思有利于提高幼兒教師的研究能力。
論文摘 要 園本教研作為促進幼教改革發展和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可以為幼兒園的可持續發展注入生機與活力,同時也為教師自我發展搭建平臺。本文闡述了園本教研對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促進作用、分析當前的園本教研存在哪些問題,進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具有重要的意義。
教師的專業成長就是在自己原有經驗的基礎上,不斷探索、研究、驗證、發現,不斷吸收同化各種新信息,從而建構整合自己的教育理念,形成教育能力的過程。①而園本教研是教育理論轉化為教育實際的橋梁,是提高教師自身素質、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有力途徑。所謂園本教研,是以幼兒園為本位的,以教師群體性教學實踐為基礎的,由研究者和骨干教師引領的教研活動方式。②而教師個人的反思、教師集體的同伴互助、專業研究人員的專業引領,構成了園本教研的三位一體的關系,也是開展園本教研和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三種基本力量,三者缺一不可。園本教研作為促進幼教改革發展和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為幼兒園的可持續發展注入生機與活力,同時也為教師自我發展搭建平臺。
1 園本教研對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促進作用
1.1 園本教研有利于幼兒教師個體教育觀念形成和改進
教師個體教育觀念的形成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謂教師個體教育觀念是指在一定的歷史文化背景下,教師在日常生活、教育實踐與理論學習中,基于對學生發展特征和教育活動規律的主觀性認識而形成的對教育的個體性看法,這些看法直接影響教師對某個教育問題的判斷,并影響其教育行為。③教師個體教育觀念主要源于教師個人反思、教師間的互動及教育理論引導,而在園本教研中,教師恰恰可是通過這三個方面的學習來改善和更新個體教育觀念。園本教研的過程實際上是教師不斷地建構和完善屬于自己的理論、形成個體的教育觀念、提高專業素養、促進專業發展的過程。④
1.2 園本教研是有利于提升幼兒教師實踐性智慧的
教師的實踐智慧是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基于善的教育價值追求,對教育教學工作的規律性把握、創造性駕馭、深刻洞悉、深度思考、敏銳的感悟與反應以及靈活機智應對的綜合能力。⑤園本教研能夠促使園長和教師逐漸將教育實踐理念化,并將學到的理論實踐化。通過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的雙向建構,教師的教育智慧、教育實踐性知識得以形成和鞏固,教師的專業水平也隨之提高。通過園本教研,教師會不斷地反思自己的行動經驗,并豐富自己的行動策略,進而改善自己教育教學行為,最終將感性的、表面的經驗內化為實踐能力。所以說園本教研是提升教師實踐智慧的有效途徑。
1.3 園本教研有利于完善和更新幼兒教師的教育理論知識
園本教研作為一種以解決問題為核心的教研活動,在開展園本教研過程中,幼兒教師必須為開展研究作相應的知識準備。首先,幼兒教師需要經常學習新的教育理論,如學前教育學科領域的基本知識和前沿研究信息,以及相應的搜集和檢索資料的能力。其次,在教研專家引領下,教師學習適合自我的教育理論。再次,教師需要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出自己需要的有價值的理論,并主動更新自己的教育掛念和教學方法。在這種園本教研的過程中,幼兒教師的教育理論知識得以更新,幼兒教師會不斷拓展個人的內在理論,從而促進其專業成長。
1.4 園本教研有利于培養幼兒教師的教學反思能力
在園本教研中,幼兒教師進行的教學反思體驗包括:對教育教學實踐的教師的個人反思或集體反思,在專業人員幫助下的教師進行的自我反省和教師對日常教學生活的反思。園本教研要求教師在行動研究中對自己實踐的教育行為進行多角度、批判性地考察,對自己解決問題策略的有效性和自己日常教育教學行為的優缺點進行深刻反思。教學反思不僅能夠啟發了幼兒教師對原有問題的新思考,還幫助他們認識到自身的錯誤的信念和認知,進而樹立正確的教育信念。因此,教學反思是開展園本教研的基礎和前提,幫助幼兒教師確立正確、有效的教育教學行為,促進教師專業成長。⑥
2 當前園本教研中存在的問題
2.1 教師研究意識不夠
教師的研究意識不夠,對園本教研的意義和價值未引起高度重視,具體表現在教師在參與園本教研時存在觀望、等待的現象,參與園本教研的積極性不高;教師輕視實踐過程中的反思和剖析,忽視最基本的、最需要解決的問題。⑦這主要是由于很多幼兒園管理者和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不足,導致他們對園本教研的意義、教育理念和方式等都認識不深刻,研究意識不夠。而幼兒教師研究意識不夠,又進一步導致他們參與園本教研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輕視教學反思體驗等等。
2.2 園本教研活動形式化
在當前的園本教研活動中,普遍存在著“形式主義”的現象,具體表現為:在園本教研過程中,教師并未親身參與到內容的選擇、的的確定以及形式的設計等活動當中去,因此教師也難以開展相應的行動研究。很多幼兒園的園本教研的形式只僅限于專家講座、對專業報刊雜志上的文章進行學習等等,而案例辯析、現場研討等研討方式較少見。而且園本教研的內容往往也是管理者選擇的、自認為有價值的。而園本教研的目的更多是傳達、講解一些先進的教育理論或者教育方法進行等。因此,形式化園本教研活動是無法讓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最終也就不利于其專業成長。
2.3 目的功利化
由于一些幼兒園管理者本身對園本教研缺乏本質和深刻的理解,導致他們在開展園本教研過程中過于追求功利化。不少幼兒園的管理者開展園本教研活動是為了幼兒園的聲譽、形象問題,并沒有落在促進幼兒教師專業成長上。表現在:在一些幼兒園的園本教研中,求以解決問題為中心的基于行動的園本教研卻被課題研究所取代;還有一些幼兒園在開展園本教研時,只關注少數優秀的幼兒園教師的能力,忽略了廣大幼兒教師的現有水平,最終使得園本教研活動局限為優秀教師的教研活動,不能真正解決廣大教師迫切想要解決的實踐問題。
2.4 制度性保障缺乏
當前的園本教研普遍缺乏制度性保障,表現在園本教研普遍缺乏相應的激勵機制和一定的規范機制和管理機制。⑧由于園本教研缺乏制度性保障,教師的園本教研活動的時間、場所和經費等也常常得不到相應的支持,造成許多幼兒教師主動參與園本教研的積極性不高:教師往往把園本教研看做一種例行的“公事”,并沒有真正以解決實踐問題為中心而深入教研。因此,教研活動更多時候成為了一種經驗的總結或交流,一種形式和任務,而并非是幼兒教師的自覺行動。
3 在幼兒教師專業成長視野下的園本教研
在幼兒教師專業成長視野下的園本教研,應該是以幼兒園為研究基地,以幼兒教師為研究的主體,以教師在幼兒教育教學實踐中遇到的真實問題為研究對象,包括日常的教學研究(說、看、評)、教學觀摩后研討、課例研究、教學后記、教育隨筆等多種活動方式的研究。園本教研是推進幼教改革的“活水源頭”,是促進幼教改革和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針對當前園本教研存在的問題,本文提出以下建議:
3.1 喚醒教師園本教研的自覺性,增強教師研究意識
倡導園本教研,關鍵是讓幼兒教師高度重視園本教研的意義和價值,喚醒他們園本教研的自覺性,增強其研究意識。幼兒園的管理者要幫助幼兒教師由“要我研”的思想轉變為“我要研”得思想,提高教師園本教研的自覺性;幼兒教師自身應該養成教研的習慣,增強研究的意識,使園本教研成為自覺性的研究活動。當園本教研成為教師的一種自覺研究活動時,它就是一種自然而然的行為。只有園本教研成為了教師的自覺性行動時,它才能真正滿足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不斷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3.2 注重內容全面性、實效性和針對性,開展多元化的園本教研活動
幼兒園在開展園本教研活動過程中,盡可能調動教師積極參與到選擇園本教研的內容、確定教研目的以及設計教研形式中,鼓勵教師積極開展基于自身教育教學實踐問題的行動研究。一方面,確保園本教研活動內容應該具有全面性、實效性和針對性,激發幼兒教師參與園本教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采用靈活多樣的教研形式,積極開展園本教研活動:日常的教學研究(說、看、評)、教學觀摩后研討、專題教研分析、課例研究、教學后記、教育隨筆、教育敘事、案例分析等。以開展多元化的園本教研活動,促進幼兒教師專業成長。
3.3 要建立和完善園本教研常規制度,落實園本教研
建立和完善園本教研常規制度,能夠保證園本教研的有效開展。一方面,幼兒園要建立園本教研的常規管理制度,明確園本教研中各類參與者應當承擔的責任和義務,以及園本教研開展所需遵循的一般模式和程序,使得園本教研逐漸成為一種幼兒園的常規活動,同時幼兒園應對園本教研的時間、地點、獎勵與支持方式、以及教師與管理者應承擔的角色和責任作出明確的規定;⑨另一方面,幼兒園要建立一定的園本教研評價和激勵機制,鼓勵教師自我反思和批判,自覺地參與園本教研活動。如 “常規備課和個性備課制度” “骨干專業引領制度”“教研組長任職制度”等。⑩幼兒園應建立和完善一套開放有效的園本教研常規制度作為保障,確保園本教研工作的制度化、日常化和規范化,調動起廣大教師參與到園本教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和幼兒園的可持續發展。
注釋
① 周文華.園本教研與教師專業成長[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9.28(3).
② 朱家雄.紀錄讓教師的教學有意義[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16.
③ 張艷蕾,涂陽慧.園本教研:教師個體教育觀念生成的新平臺[j].幼兒教育·教育科學,2008(2).
④⑩張艷蕾,涂陽慧.園本教研:教師個體教育跣念形成和發展的催化荊[j].教育導刊(幼兒教育),2007(12).
⑤ 趙瑞情,范國睿.實踐智慧與教師專業發展[j].教育導刊,2008(7).
⑥ 王曉戎.以園本教研提升幼兒教師的專業能力[j].現代企業教育,2007(22).
⑦ 張婕,朱家雄.研究共同體的構建是園本教研的關鍵[j].幼兒教育,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