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莫高窟教學設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論文關鍵詞]CBE模式 ORACLE數據庫 教學設計
高等職業教育的目標是培養技術知識和操作技能兼備的高級技能型應用人才。專業課程教學只有強化實踐環節和工學結合,才能實現與職業崗位的“無縫”接軌。數據庫是計算機科學技術中發展最快的技術之一,在計算機輔助、人工智能、科學研究和工程技術等諸多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已經成為計算機信息系統和應用系統的核心技術和重要基礎。人們使用數據庫管理系統高效、快速地管理、維護數據,實現數據管理的現代化。“ORACLE數據庫應用”是天津開發區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我院)計算機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該課程的建設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我院計算機軟件專業和計算機網絡專業教學質量的高低,因此,“ORACLE數據庫應用”課程教學設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傳統的數據庫教學過程重理論、輕實踐,完全遵循書本內容和知識結構,“教師講授—教師操作演示—學生上機練習”的情況下,因為信息的不對稱和缺乏針對性,培養的學生普遍缺乏對口就業的能力。這就需要我們實踐“校企結合、工學結合”的理念,引入CBE模式,根據ORACLE數據庫技術員職業崗位和任職要求,參照計算機軟件開發、測試等職業標準,對ORACLE數據庫進行課程教學改革,突出職業能力培養,貫徹基于職業崗位分析和能力為導向的課程教學理念,以真實工作任務為載體組織教學內容,培養學生能夠真正具備企業ORACLE數據庫應用開發實際工作崗位所需要的職業能力。
一、CBE模式簡述
以能力為基礎的教育(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簡稱CBE,產生于二戰后,該教學模式是美國休斯頓大學以著名心理學家本杰明布·S·盧姆(Benjamin. S. Bloom)的“掌握性學習”和“反饋性學習”以及“目標分類理論”為依據,開發出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現在廣泛應用于美國、加拿大等北美的職業教育中,是一種當今較為先進的職業教育模式。20世紀90年代初,由原國家教委通過“中國—加拿大高中后職業技術教育交流合作項目”(CCCLP)引入中國,并在許多高職院校得到廣泛應用。其主要特點是:由學校聘請行業中的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專家組成專業委員會,按照崗位群的需要,層次分解,確定從事這一職業所應具備的能力,明確培養目標。然后,再由學校組織相關教學人員,按照教學規律,將相同、相近的各項能力進行總結、歸納,構成教學模塊,制定教學大綱,依次施教。其科學性體現在它打破了以傳統的公共課、基礎課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強調以崗位群所需職業能力的培養為核心,保證了職業能力培養目標的順利實現。
用一句話來概括CBE的特征,那就是“整個教學目標的基點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具備從事某一特定的職業所必需的全部能力”。這是一種綜合的職業能力,至少包括四個方面:一是知識,即與本職業、本崗位密切相關的、必不可少的知識領域;二是技能、技巧,這里指操作、動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三是態度,指動機、動力、經驗、歷練,是一個情感領域、活動領域;四是反饋,即如何對學員是否學會進行評價、評估的量化指標領域。這四個方面的綜合,構成一個“專項能力”,一般以一個學習模塊的形式表現出來。
二、基于CBE模式的ORACLE課程崗位及教學內容的設計
本著“以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工學結合,產學研結合之路”的高職辦學理念,我院“ORACLE數據庫應用”以校企合作為基礎,成立開發團隊。與天津易泰達科技有限公司、中軟國際等企業合作,成立了由企業技術人員與我院骨干教師組成的課程開發團隊來共同完成“ORACLE數據庫應用”的開發與實施。并根據軟件專業教師下企業實踐、走訪、調研以及與企業專家研討,行業應用分析、往屆畢業生的就業反饋,再結合高職學生的就業需求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通過分析軟件職業崗位(群)中軟件工程師、程序員、數據庫管理員、數據庫開發工程師的工作任務和任職能力進行分析,以培養學生從業能力為核心構建“ORACLE數據庫應用”課程內容。
我們將高職“ORACLE數據庫應用”課程定位在ORACLE開發工程師、ORACLE DBA初級管理員和ORACLE質量控制工程師三個職位。對于ORACLE開發工程師工作崗位,要求的邏輯思維能力比較強,這對于高職學院的學生有一定的難度,但是通過努力還是會有20%的同學可以定位在這個崗位進行培養的。而大部分學生屬于形象思維強于邏輯思維的智力類型,適合于ORACLE DBA初級管理員的工作崗位,這個崗位以數據庫的配置、數據庫的維護和安全管理以及數據庫文檔的編寫為主要技能要求。還有一個新興的工作崗位,叫做ORACLE質量控制師,主要負責數據庫詳細設計說明書,數據庫概要設計說明書以及ISO9000認證的相關資料的編寫。
三、基于CBE模式的學習情境設計
基于CBE模式導向的職業教育課程主張把工作實踐過程設計成學習過程,并在工作實踐情境中展開學習過程。教師在指導學生完成工作任務中教,學生在完成工作任務中學。“學習情境”有機地把課程實施主體、教學過程、教學場所結合起來。本課程在學習情境編排上,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由淺入深,從簡單到復雜,重新安排、序化學習性工作任務,實現能力的遞進和可持續發展的人才培養目標。根據上述知識要求,我們選取并設計了兩個學生比較熟悉的項目進行教學——學生信息管理系統數據庫設計和學生成績管理系統數據庫設計。
“學生信息管理系統數據庫設計”教學情景按照“用戶需求分析—創建數據庫及數據表—數據增加、修改、刪除等處理—數據查詢分析統計—數據庫系統維護與安全管理—編寫設計文檔”的工作過程來序化知識,從而實現工作崗位上所要求的能力。在第一個教學情境中,用戶需求是以教師分析為主,學生能讀懂并理解用戶需求。編寫設計文檔要以ISO9000認證的規范為模板來鍛煉學生。而第二個教學情景中的用戶需求要以學生為主,教師指導為輔。在真實的工作過程中我們發現,數據庫開發的結構是相對固定的,學生通過學習掌握了第一個學習情景,應該可以利用所學到的知識,獨立完成一個數據庫的設計與實現的工作過程。這樣就基本達到完成該工作任務所需要的職業能力。
下面以“學生信息管理系統數據庫設計”項目為例,詳細說明基于CBE模式的“ORACLE數據庫應用”課程的教學設計。本項目共分六個基本的工作任務:用戶需求分析、創建數據庫及對象、數據處理、數據查詢統計分析、數據庫系統的管理與維護以及編寫用戶使用手冊。本課程的學習情境是按照實際工作的流程來組織,由淺入深,層層遞進,逐步實現系統功能。通過完成本項目的六個任務,學生能夠掌握ORACLE數據庫的安裝與配置、掌握數據庫設計、數據表的操作、數據的查詢統計分析、數據庫訪問技術、數據庫的安全管理、數據庫使用說明書的編寫等技能。
四、結論
落實課時目標是實施新課程的關鍵,師生通過一系列教學課時目標的達成而最終實現課程目標。課時目標的有效落實直接關系著整個課程目標的實現。本文論述了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應該如何落實課時目標的。
【關鍵詞】教學目標,課時目標,落實
【 abstract 】
Implement class goal is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key,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rough a series of teaching class target and finally realize the objective. Class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arget directly relates to the whole course goal realiz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w standard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should be how to implement the target class.
【 key words 】 the teaching goal, the class hour goal, to carry out
中圖分類號:G424.2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在課程改革實驗的進程中,在一年年的書寫教案、一次次地聽課、查閱備課筆記時,我發現,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和我一樣傾心于課程理念的實踐,努力改進教學方法,但比較忽視對教學目標的研究和探討。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還有部分教師不會獨立設計教學目標,只會盲目照搬、照抄《教學參考書》上的教學目標。進了課堂后,教學目標歸目標,教學活動歸活動,兩者之間竟然形成了一條“平行線”,學生的語文素養并不能夠從基礎上夯實,這也是教學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此,我圍繞“語文教學目標”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學習、調研與實踐。現就如何落實課時目標,談談本人的一些粗淺見解,以期與大家共同探究。
大家都知道,《課程標準》對教學目標只是提出了一個最低限度的要求,是“讓絕大多數學生經過努力都能達到”的要求,所以,我們必須充分了解學生,準確掌握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認知發展水平、學習動機和學習需要等,確定讓學生“跳一跳”就能夠抓到的目標,這既是課時目標的重點也是難點,是最不容易做到的。
(一)要抓住重點難點,為教學質量提速。
教學過程中,抓住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也就是找到了突破口。每篇精講課文,總有兩到三條訓練重點,譬如(教科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中的主體課文《莫高窟》,這篇說明文有三個訓練重點:
一是了解內容,感受莫高窟的藝術價值,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體會用詞的準確,積累優美詞句;
三、學習本課“總—分—總”的寫作方法和運用數字說明的方法。
如果我們平均使力,每段都詳講,那么給學生的印象就會不深刻。“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在教學中我就著重抓住第二條進行教學。重點圍繞中心句“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品詞酌句,引導學生理解彩塑的精妙絕倫,掌握學習方法,從而可放手分組合作自主學習壁畫、藏經洞兩個自然段,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給予適時的指導點撥,根本不用花費大量時間去解讀課文。其實所謂的“重難點”并不是很難找到的,只要我們能夠細心品讀學生的知識底蘊,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現狀,就很容易找到學生難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識,再運用合理的教法掌控課堂,就能夠使學生跳起來摘到果實。總之,學生是落實課時目標的主要依據之一,是課程學習的主體,課時目標的落實必須在遵循課程標準的前提下,必須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逐步落實。
(二)要促全面發展,夯實語文應用基礎。
語文教學要依據總目標,根據每課的課時目標和教學內容的不同,從學情出發,其基本教法的側重點也應當是有所不同,要選擇采取恰當的教法和學法,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聽、說、讀、講、議、寫、練是語文教學的基本方法,必須在每課的教學中體現、運用,進行語言訓練,夯實基礎,充分體現教是為了“授之以漁”,是為了“人人都有才,人人都是祖國需要的人才”。然而“人無全才”,教育必須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為“每個學生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 提供多層次的展示機會,形成豐富而獨特的綜合素質,為促進小學生健康全面的發展與個性發展的統一,奠定終身發展的基礎。
現今的社會是一個多元化發展,科技領先,信息瞬變的時代。小學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是知識橫向與縱向聯系的橋梁,為此,我們必須注重教學信息,尤其是反饋信息,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掌握學生目標達成的現狀和差距,才會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糾正出現的失誤,深化教學方法,調控教學的疏密和速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智力,尤其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來說意義尤為重大。
(三)要養成反思習慣,為提升教學實踐。
實施教學反思,并不是要面面俱到,課課都要寫,而應該是有感則反,無感則無需反。教學反思應該是一個習慣,是一種責任,是一種有益的思維活動,是一種完全自主化的再學習活動。《論語》中“吾日三省吾身”、“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見其過而自訟者也”等格言都強調了反思的作用。通過十幾年來對教學反思的實踐,使我深深認識到教學反思的可貴之處。如果課堂教學之后,對教學課時目標是否明確、是否從學生實際出發、教材的呈現是否清楚合理、教學是否得法等方面進行分析,可以幫助我們沖破經驗的束縛,讓我們不斷地細致地、冷靜地剖析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優缺點,加以推理總結,成為前車之鑒。沒有經過反思的經驗是膚淺的,只有經過反思,原始的經驗才會不斷地得到提煉升華,才會對后續的教學行為產生積極的影響,才會形成下一步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所以我們只有通過教學反思,教學的有效經驗才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教,然后而知不足”,反思提升+經驗實踐=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教學質的升華,更有助于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改進教學方法,逐步提高教學質量,對提高教師的教學專業技能與能力有著重要的實踐指導意義。
總的來說,教學是一門藝術,它和所有的藝術一樣,需要用心、用情、用實際行動去雕琢每一個細節。課時目標應該是整個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一個“細節”,一個不可缺少的“螺絲釘”,所有的課時目標的完成之和就等于整個語文教學的課程總目標,這是一道簡單而又不簡單的加法運算,其結果就是我們語文教師只有遵循教材系統性的內在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才能科學地酌定教學目標,真正有效地把教學的課時目標落到實處,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教師的教學藝術。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制定,《語文課程標準(實驗)》,2003
2、《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各科教學指導綱要》,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教育部制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2001
4、黃正瑤《語文新課程教學目標制訂的哲學思考》中學語文教學,2007、8
5、高林生《整合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效率》小學語文教學,2006、3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12A-0077-01
語文課堂中,師生關系是教學中的動力系統,它制約著教育的進程,影響著教育的成果,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更是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所在。以下是筆者對課堂教學中的師生關系進行的一些思考。
一、尊重學生,生成課堂精彩
課程改革實施雖然已經有一段時間,但在部分教師的觀念里,學生永遠是接受知識的容器。因為不信任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課堂上,教師很少關注學生的表現,更多的是關注自己的教學設計是否完美,講解是否詳細。總體而言,教師個人的表現很精彩,而學生則處于被動聆聽和被動接受的層面。師生之間沒有情感的交流,沒有思維的碰撞。
一個眼中沒有學生的教師,師生關系的和諧與融洽也就無從談起,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師缺乏對學生的基本認同和尊重。在課堂教學中尊重學生最基本的表現在于將學生真正視為一個生命個體,相信他們的能力,給予他們表達自我的權利和機會。這樣的語文課堂才有可能演繹更有價值的精彩。例如一位教師在教學《莫高窟》一課中,在引領學生對文本語言進行感知體悟之后,出示了文中沒有談及的彩塑圖片,要求學生運用已經積累的詞語為這些圖片撰寫說明詞。對于很多教師來說,這樣的作業太難,都不敢讓學生嘗試。但是這位教師給予了學生充足的時間,并在巡視過程中給予悉心的指導,從而引發了課堂教學的精彩環節。
二、多元評價,激發學生熱情
實施課堂評價,是教師調整課堂教學節奏的重要手段,也是激發學生學習動力的有效策略。教師評價手段的多元化也是衡量課堂中師生關系的重要維度。當下課堂,教師往往因為課堂教學時間的限制,牢牢地將評價主動權控制在自己手中,將師道尊嚴的“臭架子”演繹到底,造成了課堂教學評價的“一言堂”。
事實上,組織好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自評與互評,更易激活學生的思維意識和參與熱情,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師生關系的緩解更是有著積極的作用。例如在教學《金蟬脫殼》第一課時寫字環節中,教師留出了10分鐘時間給學生練字,在最后3分鐘,學生基本書寫就緒,教師則引導學生通過自評、小組互評后推薦優秀作業在實物展示臺中展示。由于有了學生的評價作為基礎,對于推薦作品的欣賞表達,學生熱情高漲,興趣盎然。
三、精心設計,助力師生對話
教學設計是教師從事課堂教學的預設方案,是對課堂教學目標考量、策略選擇的預先設想。從這個角度來看,教學設計是純技術內容,與師生關系并無關聯。但在新課程改革理念下,很多教師已經意識到,沒有良好的師生關系作鋪墊,任何教學設計都可能毫無保障。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衡量一切教學手段和策略的合理性都應該看其是否能夠有效地為學生的生命成長服務。課堂上,很多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不高,師生間沒有互動,其原因要么是教師教學的起點落后于學生的認知,要么過于超前,無法與學生形成有效對話。因此,教師教學的起點要與學生的認知充分結合,才能彰顯其獨有的魅力。例如在教學《和他的大黑騾子》時,由于故事發生的年代久遠,文章中的情節是學生無法體驗的。于是,教師在預習環節要求學生收集有關其人以及的相關資料。這一環節的落實就是將教學的起點放置在學生的認知起點上,為學生的成長服務。學生自然心領神會,敢于對話,樂于表達,師生關系自然得到提升。
四、解讀文本,落實課堂主體
綜上所述,不難發現,當下語文教學中,師生關系的病狀不僅僅在于某一個方面,而是關系到諸如教學評價、起點考量、權利制控全方位因素,最終導致了學生主體地位落實的空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只不過是喊喊口號,學生主體地位最終都在教師不經意之間的組織引導中變成空中樓閣。
合理解讀文本是從事閱讀教學的基礎,對于文本的解讀能力也成為當下語文教師必備的基本功之一。在文本中發掘出能夠提升學生語文素養和能力的資源,是落實學生主體地位的關鍵所在。沒有適合的營養作為保證,學生如何能夠得到有效的滋養呢?教師在文本解讀和學生認知之間必須尋求一個必要渠道,才能促進學生主體地位的落實。例如在教學寓言故事《自相矛盾》時,教師通過賣矛人“夸口”“張口結舌”等神態表情的具體描述為這個寓言故事簡單的情節中增添了細節描寫,為故事的生動性以及趣味性增添了豐富的元素。
1.1 課前預習,獲取信息
新課標下的語文課堂教學,越發重視體現和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課前預習已成為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豐富的網上資源為學生預習提供了多方位、多層次、多角度、圖文并茂的文獻知識,拓寬了語文教學的空間。
實踐中,高年級的教師往往將單純的課前預習助推為“閱讀式預習”。學生通過網絡查找與本文有關的資料,如作者簡介、原著或同一作者其他作品,各種知識背景資料一應俱全,方便快捷。筆者在教學《大自然的文字》時,要求學生搜集有關圖片、文字資料,做好預習工作。有些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將厚厚的資料分門別類羅列整合,其豐富性大大超出筆者的想象。
如學了《黃山奇松》《黃果樹瀑布》《莫高窟》等課文后,教師會讓學生收集資料,結合課文內容向家長、朋友介紹風光美景,或制作一些宣傳卡片,或讓學生做小導游,來介紹祖國的壯美山河與燦爛文化。信息技術這片豐腴的土壤,彌補了教材及資料的不足,讓學生有大量的探究空間,在利用網絡搜集信息解決問題和鞏固知識的同時,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學生在學了《天火之謎》《諾貝爾》《厄運打不垮的信念》等課文后,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網絡渠道搜集資料,會自覺向父母、家人、朋友等介紹這些人物的優秀品質和感人事跡。
2 利用信息技術挖掘學生語文學習的深度
2.1 情境創設引導學生個性化體驗
在語文課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能再現文本情境,啟發學生對表象進行分析、綜合、概括,使其思維向深層發展,教學過程也呈現出情景交融、形聲并茂、生動活潑的精彩。
在指導學習《半截蠟燭》中“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蠟燭越來越短,此時燭焰搖曳,發出微弱的光,此時此刻,它仿佛成了……越來越短的蠟燭上”這段文字時,筆者先提問:同學們,如果此時我們要給這個畫面配上音樂,你會選擇怎樣的聲響。繼而課件出現時鐘“滴答滴答”的聲響,怦怦的強烈心跳聲,德國士兵猙獰的笑聲,燭焰搖曳……這些聲光電的場景交織在一起,帶來了強烈的感光刺激。此情此景,讓學生如臨其境,對于這段文字的理解呈現出各種個性化的體驗。有的說這燭焰搖曳,恐怖讓人窒息,這滴答聲是死神的腳步,讓空氣變得凝固了;有的說燭焰搖曳,自己緊張的心快要跳出來了,此時,伯諾德母子三人好像已經聞到了鮮血的腥味。緊接著,筆者又讓學生設想:如果要來個鏡頭特寫,你的鏡頭會捕捉些什么呢?在學生回答后,筆者利用課件展示這樣的場景:燭焰搖曳,飄飄悠悠,暗淡的燭光中,一雙餓狼般的眼睛閃著兇光,蠟燭越來越短……畫面交替,不斷聚焦,學生都覺得此時此刻,它哪里是半截蠟燭呀,它是世界上最可怕的東西。此時,筆者又拋出這樣一個問題:那搖曳的燭光就像什么?學生說像一枚定時炸彈,隨時都會爆炸,這蠟燭就是一把把手槍。那令人窒息的緊張在教室中彌散開來。通過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學生真切地感受著伯諾德夫人一家無畏的革命獻身精神,深深地被他們一家的崇高精神折服。
2.2 整合資源指導學生合作探究
利用網絡教材提供的影片、圖片、文字資料,自己去解決問題。教學中,筆者采集制作了生動的畫面、優美的音樂,把學生帶進真實的生動的生活場景。在觀看了大量的有關西湖的圖片后,先讓學生對照圖片閱讀課文,感受文字,描繪文字背后的畫面,再呈現整理的文字資料,有文人墨客贊美西湖的詩篇,有西湖的歷史、傳說、風俗等人文景觀,讓學生再次感悟文字。這種閱讀方式,將閱讀與感受、體驗結合在一起,把閱讀的觸角伸向更廣闊的空間,為學生探索解決問題打開了方便之門。學生通過如此真切的閱讀,對問題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心中已經有了語言和情感的積累。這時,筆者組織學生圍繞自己研究的問題進行精讀品悟,在精讀品味中注意引導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并及時點撥。
2.3 架設平臺提升學生表達能力
《麋鹿》一課教師設計在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練習有感情朗讀課文的基礎上,依據教材內容,結合自己課前收集資料、課后查找的網上資料,播放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的麋鹿群活動場面,讓學生或以導游的身份,或以游人的身份,介紹麋鹿。這一教學設計把個體學習、小組學習、班級學習有機地融為一體,借助信息技術進行的說話訓練豐富了學生的語言,得到了語感的訓練,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了學生多方面的語文學習能力。
3 小結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 創新 特點與方式
同志曾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于世界先進民族之林。創新不論對于個人,還是國家、民族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影響。為了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高中語文教學需要作出創新,以提高高中語文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一、語文的特點
首先,現代語文更重視實際應用。古代的語文教學是為科舉制度而設的,初期主要進行識字教學,后期則進行非常綜合的教學,包含有文學、歷史、倫理道德、哲學等等。但是今天的語文學科不同,主要是為了將來的學以致用,服務于以后的工作、生活、學習等等。但是在實際的語文教學方法中,多采用的是類似的填鴨式教學,告訴學生的是文字的使用規則,而不是一種學以致用的方法。
其次,語文學科缺少邏輯性。和數學、物理等自然科學不同,語文學科沒有非常明顯的邏輯性,語為我們的母語,學生到高中階段的時候,已經掌握了很多的語文交流能力。可是高中語文的教學內容還是“聽說讀寫”,也并沒有很嚴格的難易層次之分,這就造成高年級不一定比低年級學到的東西更新,更多。這樣就缺少一個完整的學科層級,造成學生常年學習,常年枯燥的感覺。
最后,語文具有明顯的生成性。語言是語文學習和教學的主要內容,是有生命的東西。語文課文的每一個詞、每一句話都是有一定文化背景的。但是每個人對社會人文背景的把握不同,對語言的感受也不同,這樣機械模仿式的語文教學就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都不如學生在網上瀏覽網頁學習的快和具有現實性。語文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創造新話語、新思想的一個過程,說白了更多的是一個精神創造的過程。
二、語文教學創新的方式
其一,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是創新教育實施的前提。學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形成,往往以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好奇心作為基礎。學生只有在和諧、心理安全的環境中才能敢想、敢說、敢于批判,才能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師生之間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形成情感融洽、氣氛適宜的學習情境,在這樣的情境中,任何正常的學生都能自己教育自己,發展自己的潛能,最終達到自我實現。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多種渠道,培植學生的自信心、尊重學生的自尊心,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尊重學生的思想、情感和行為方式,對學生標新立異的想像和異想天開的探索精神要保持欣賞和鼓勵的態度,對學生細微的進步要及時給予肯定,正確對待學生的錯誤,恰當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和結果克服困難的勇氣。
其二,不斷創設情景,為學生提供思考的空間,讓學生大膽地展開聯想和想象。豐富的聯想、大膽的想象,人的思維才能超越時空,才能不受外界的羈絆。神話中的仙人,莫高窟的飛天,古人插翅欲飛天??唯有這些神奇的想象,才有了今天的飛機,才有了今天登陸月球的探索。聯想和想象與創新關系最直接最密切,讓學生展開聯想和想象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最重要的環節。在語言課的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為學生創設思考問題的情景,讓學生去聯想和想象。
其三,在寫作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才華。高中學生,寫作的任務觀念逐漸淡薄,力圖用作文來表現自己的思想感情,在寫法上不滿足簡單的模仿,而是力求結合前期的寫作知識,有所創新。有位高中三年級的學生這樣說:“我也很喜歡作文, 因為作文能渲泄自己的情感,表達自己的觀念和想法,寫作文時間過得最快,往往不知不覺一小時就過去了,寫完后有一種成就感,感到是自己創造的成果。”應當注意到,這種“成就感” 實際上就是創新的基礎。寫作教學的過程,是學生創造性思維相對集中的訓練過程,具有創造性思維是創新的基礎。所以語文教師必須注意寫作之與創新的重要意義。
其四,打破“課堂”瓶頸。課堂教學效率低下是語文學科受到批評的主要方面,舊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使學生對語文不感興趣,不能主動學習,學習的隨意性強,缺少科學的系統,學習方法不當,教師指導不得法,不得要領。要求學生做“聽說”的有心人;每堂課都抽出5分鐘時間用于學生演講;加大閱讀、寫作量為突破口;每周要求學生寫下心得體會,觀察筆記,或文章或片段,寫實事,抒真情,留下自己成長的印記。在課堂外加強與別人交流學習,有意識地鍛煉“聽說讀寫”的能力。語文學習的過程是習得的過程,學生在心靈的體驗、感悟中才能更好地培養自己的語文能力和素養。這個目標不是教師通過講授能夠達到的。制約我們放手讓學生成為學習主人的主要障礙來自對學生的不放心。這實際上是多余的甚至是有害的擔心,是我們忽視了學生的生動而豐富的母語背景,我們還沒有適應教學重點的轉移要從語文知識的學習轉到通過語言形式認識社會、感悟人生、塑造自己上來,從知識訓練轉到人的發展上來。在課堂上,學生不再僅僅是一個知識的接受者,而是人生發展的探究者。
三、結束語
總之,高中語文教學對于個人、國家的發展都具有深遠的影響,不斷提高高中語文教學的質量是政府相關部門、學校以及教師的追求。推進高中語文教學的創新是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量的要求,同時也是時代進步、社會發展的要求。相關學校以及語文教師應該積極順應社會變化的趨勢,不斷在實際辦學以及教學中,推動高中月教學的創新。
參考文獻:
[1]吳松年,王軍.新課程有效教學疑難問題操作性解讀[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4
[2]廣東省教育廳教研室 高中新課程語文優秀教學設計與案例[M] .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9
[3]陳元燊.高中語文新課程教學設計與評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9
[4]張舒.淺談高中語文教學的創新教學方法[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36)
一、激趣,采用多種手段創設歷史情境,吸引學生的主體參與
1.精彩的導入,讓學生感受歷史課堂的魅力。一節有效地歷史課堂一開始就應該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因而導入尤為重要。一般而言,導入有語言和創設情境兩種,精彩的導語給學生鮮明的情緒感染,創設情境則拉近了學生與歷史的距離。在講述“亞歷山大東征”時,我采用了語言導入:“同學們,今天我們來認識世界古代史上一位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他建立了當時世界上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據說他在11年里沒有打過一次敗仗,今天他被寫進文學作品,被拍成電影,他飽受爭議,毀譽參半,他是誰?他做過哪些事情?該對他如何評價?今天我們共同學習這些內容。”這段頗具煽動性的話語一開始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起到了不錯的效果。
2.借助影視資料,給學生感性的認識。歷史學科具有過去性,久遠性,教師應有意識地引入具有一定情緒色彩、形象具體的歷史場景,讓學生有切身的體驗與感悟。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要精心選用好情景資料,把學生帶入歷史氛圍之中。我在講述“敦煌莫高窟”一課,精心選擇了十二張圖片,把余秋雨先生的文字整合在一起。課堂上,在低沉舒緩的配樂中,一張張美輪美奐的圖片一一呈現在學生們眼前,更引人入勝的還有那段解說詞:“色流開始暢快柔美了,那一定是到了隋文帝統一中國之后。色流猛地一下渦漩卷涌,當然是到了唐代。人世間能有的色彩都噴射出來――這里連禽鳥都在歌舞,連繁花都裹卷成圖案,為這個天地歡呼。這里的雕塑都有脈搏和呼吸,掛著千年不枯的吟笑和。這里的每一個場面,都非雙眼能夠看盡,而每一個角落,都夠你留連長久。……”學生們被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震撼了,情感教育的目標春風化雨般的達成。
二、自主,合作,探究,給學生課堂生活的幸福體驗
學生對歷史的認識過程一般經歷感知具體歷史知識――理解規律性歷史知識――鞏固歷史知識――運用歷史知識等階段。在教學活動中要遵循這些規律,不能單純地讓學生記憶和存儲歷史結論,而是結論和形成結論的過程并重。
如在講“鄭和下西洋”這一內容時,我發現學生對下列知識點很模糊:1.鄭和到過哪些國家和地區?2.鄭和對這些到過的地方產生了哪些影響?3.如何理解“鄭和遠航促進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友好往來”?
為了幫學生解決這些問題,我做了這樣的設計:上課以前,先讓學生查閱互聯網資料,每四個同學一組,繪制鄭和遠航路線,運用資料或者圖片來說明鄭和遠航的影響; 學生在繪制地圖,收集資料的過程中,自然會對航海路線和影響有所了解。課堂上,設計了 “小小航海家”的活動,選出一名同學在屏幕前演示路線圖,“途中”由幾個同學分別講述“鄭和寶船”“三寶殿”“贈送長頸鹿”等故事,輕松突破難點。
這種做法,讓學生的創作轉化為課程資源,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
除了在課堂上,節假日的歷史作業,同樣可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七年級暑假,我給我的學生布置了這樣的作業:
請利用網絡資源觀看下列影片之一:《開天辟地》《》《建國大業》。請圍繞其中一部影片,寫出你的觀后感,并把你的所思所想在班級QQ群內與大家交流,老師將選出十篇優秀作品張貼在班級海報欄內推薦閱讀。
這份作業,既引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QQ群內與大家交流是合作學習的一種方式,十篇推薦閱讀的作業注重了學習的效果與評價。在課堂上進行相關內容的學習時,相信孩子們的參與度是非常高的。
三、鼓勵學生質疑,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
按新課標的要求,學生“提出問題”應成為教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對于教師而言,我們的教學設計應該留出時間,讓學生思考;留出機會,讓學生追問。每節課結束以前,我都會追問學生一句:“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在課堂上,我們應該給學生留下產生問題的空間,尊重學生的熱情和勇氣,在他們提出幼稚的問題時,不打擊不嘲笑他們,盡量挖掘他們問題中的合理性。在我講完《對外交往與沖突》一課時,一個孩子站起來問:“老師,為什么戚繼光是我國古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為什么前面學過的岳飛和文天祥不是民族英雄?”
這是個很典型的問題,我是這樣處理的:
首先讓其他同學來回答這個問題,不做評價;在分析了學生給出的答案后,我設計了這樣幾個問題:
1.這三位歷史人物分別出現在什么戰爭當中?這幾次戰爭的交戰雙方是誰?
2.這幾次戰爭分別對我們的國家和人民帶來什么影響?
3.你能用自己的話定義“民族英雄”嗎?
然后放手讓大家去做,在思考辯論中幫助那個孩子理解了“民族英雄”。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0457-6241(2016)05-0045-12
“絲綢之路”是《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國古代史”時段的重要內容。自西漢“絲綢之路”開通之后,西漢末年“佛教的傳人”和東漢造紙術的改進及其傳播,唐代“文成公主入藏、鑒真東渡、玄奘西行”等民族和睦、中外文化交流發展、經濟繁榮、社會風氣開放,后至宋元時期“商業貿易的繁榮”,“活字印刷術的發明以及指南針、火藥的應用和外傳”,明朝“鄭和下西洋的航海壯舉”,其間的對外關系、商業貿易、文化交流等,無不與“絲綢之路”所產生的深遠影響有關。由于上述史實分散在不連續的朝代里,學生學習相關內容時會自然地將這些知識點撒落在當朝重大歷史事件的縫隙里,猶如一把散落的大小珍珠淹沒在歷史長河中。如何將這些珍珠穿成串,使學生從歷史的角度整體客觀地看待和理解“絲綢之路”,需要一條“整體把握”的“線”。這條線既串起“絲綢之路的開通”“海上絲綢之路”等內容相對集中的課例(大珍珠),也串起上述有關“絲綢之路”影響的史實(小珍珠)。我們把這條串著大小珍珠的項鏈叫做“單元”。由于“絲綢之路的開通”既是“絲綢之路”學習單元的大珍珠,又是單元起始課,解剖這樣的大珍珠更能典型體現“整體把握”思想,使“無形”變為“可視”。所以,很有必要以“絲綢之路的開通”為例,闡述單元理解不連續單元典型課例的路徑和方法。
一、教學設計單元立意
我們這里所說的單元,是指教學過程的基本單位,是為了探究“絲綢之路”這一主題的相對完整而設計的不連續知識單元。為了使按教科書順序實施的課堂教學凸顯“絲綢之路”珍珠串,需要在課前對其學術含義、課程要求進行系統的梳理。
(一)全面理解“絲綢之路”的學術定義
綜合相關的研究成果,發現“絲綢之路”(以下簡稱“絲路”)是古代中國溝通中西經濟、政治、文化和思想的一條大動脈。絲路有狹廣義之分。狹義的絲路,泛指沙漠綠洲絲路。廣義的絲路是從上古開始陸續形成的,遍及歐亞大陸,乃至包括北非和東非在內的長途商業貿易和文化交流線路的總稱,可分為陸上絲路和海上絲路。
陸上絲路開辟的過程長,行走的線路復雜,主要分北方和南方兩路。
北方絲路又包括草原和沙漠綠洲兩路。
草原絲路,在秦漢時就已貫通,是橫跨歐亞大陸北方草原地帶的交通要道。其北線,肇始于北匈奴西遷之時,東起西伯利亞高原,經蒙古高原向西,再經咸海、里海、黑海,直達東歐。其南線,東起遼海,沿燕山山麓、陰山北麓、天山北麓,西去中亞、西亞和東歐。這兩條線路,向南縱橫交錯又與中原相連接。草原絲路的路線大多在北方高寒地區,來往運輸的貨物除絲綢外,皮毛占大宗,故也稱“皮毛之路”。沙漠綠洲絲路開通后,它逐漸變成了一條“輔路”。
沙漠綠洲絲路即傳統意義上的絲路。張騫出使西域為其開通奠定了基礎。它起自中國古都長安、洛陽,經中亞國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等地,至地中海,以羅馬為終點,全長6440公里。這是一條聯結亞歐大陸的東西方文明交匯之路,而絲綢是沿線最具代表性的貨物,故被稱為“絲綢之路”。但它本質上是一條“政治之路”“外交之路”,“文化交流”和“商貿活動”是它的“副產品”。
南方絲路即西南絲路,又稱“蜀一身毒道”“高山絲綢之路”。形成于夏商時期,從中國西南的四川成都、云南大理,經保山、騰沖、盈江到達緬甸境內的八莫,從八莫到印度,又從印度至中亞、歐洲。可分為東路、中路與西路。東路是由成都、貴州西北、廣西、廣東至南海;中路是由成都、云南、步頭道、桑道至越南;西路有身毒道和五尺道兩條,二者均經云南、緬甸至印度。它是一條商貿之路。由于西南地區銅鼓多,故又被稱為“銅鼓之路”。后因運送茶葉較多,也有“茶馬古道”之稱。
海上絲路是連接古代中國與世界其他地區的海上通道,它由“東海航線”和“南海航線”兩大干線組成。東海航線從中國通向朝鮮半島及日本列島,南海航線從中國通向東南亞及印度洋地區。海上絲路形成于秦漢,發展于三國、隋朝,繁榮于唐宋,沒落于明清,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海上絲路的主港,歷代有所變遷,但只有泉州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承認的海上絲路的起點。海上絲路雖有個別政府(如明朝)主導的“朝貢”“外交”和“文化交流”,但主要是進行商貿活動,陶瓷是其主角,因此也被稱為“海上陶瓷之路”。
“絲綢之路”一詞,最早由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在他的專著《中國》(1877年出版)一書中首次提出(稱為“Seiden Stra Ssen”,英文將其譯成“Silk Road”,中文譯為“絲綢之路”),后被中外學者普遍認可和采納,現已成為一個國際通用學術名詞。它實際上是一片交通路線網,從陸路到海洋、從戈壁到綠洲,途經無數城邦、商品集散地、古代社會的大帝國,來往于這條道路的有士兵與海員、商隊與僧侶、朝圣者與游客、學者與技藝家、奴婢和使者、得勝之師和敗軍之將。這一幅幅歷史畫面共同構成“絲綢之路”這一歷史長卷。由于這些路線的大部分內容已淹沒于地下、水下,所以我們對“絲綢之路”的歷史理解,主要依據考古發現的“點”,結合文獻記載,再連接成“線”。
(二)依據課程單元設計“絲綢之路”教學課時
在進行學術梳理后,我們接著對2011版課標中關于“絲綢之路”(從出現、發展到結束)的內容進行整理分析,以便將單顆珍珠定位在絲路珍珠串中,并進行整體的課時設計,如表1所示。
單元“整體把握”這條無形的“線”需要在課堂教學中落實凸顯。下面以“絲綢之路的開通”這節單元起始課的教學設計為例,外顯單元設計教學實施的路徑和方法。
二、在“絲綢之路”單元中定位
《絲綢之路的開通》
教學設計“是把學習與教學原理轉化成對于教學材料、活動、信息資源和評價的規劃這一系統的、反思性的過程”。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單元主題學習的方法,很有必要由老師示范引領師生共同探究單元起始課。為了使學生能盡早自主地學習單元后續的內容,教師需要從學生的認知角度出發,綜合考慮單元定位中的以下問題。
(一)以2011年新課標為依據確立課題名稱
教科書是學生的學習依據,也是教師備課的出發點。教科書是依據課標編寫的。面對2011年課標、2001年實驗稿課標并存使用之實際,有必要對相關課標內容進行比較,并以此為基礎確立恰當的課題名稱。
實驗稿和2011年課標相關的內容標準分別是:“講述張騫通西域等史實;認識絲綢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與“通過‘絲綢之路’的開通,了解絲綢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②兩者雖然均有“認識”“了解”絲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但張騫通西域與絲路有著怎樣的關系,2011年課標表述得更明確:將“張騫通西域等史實”蘊含在絲路的開通中,巧妙地明示了張騫通西域與“‘絲綢之路’的開通”的對等意義,同時也明晰了絲路的開通與后面整個“絲綢之路”的因果關系。所以將“絲綢之路的開通”確立為絲路單元的起始課,有助于為將來學習宋朝、明朝的對外關系,設計“海上絲路”埋下伏筆,也有助于理解絲綢之路的后續長遠影響,從中品味“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古絲路精神,體會文明與交流、發展的關系:文明在交流中產生進一步需求,進而促進文明的進一步發展。
(二)在歷史時空中勾畫課題主線
在時空中勾畫課題主線首先要考慮時空的節點問題。
絲路形成于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1世紀,興盛于公元6~14世紀,沿用至16世紀。絲路的開通以張騫鑿空西域為起點,終點到何時?絲綢之路不同時期的路線有差別、政府的管理也略有差異,如表2所示。
考慮到絲路開通的影響一直延續到明朝,所以將其下線截止到明朝為宜。
其次,要考慮以民族關系還是以對外交往為主線?
中國古代史是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和發展時期,如圖1所示。其中秦朝和漢朝分別是其“建立”和“初步發展”時期,如圖2所示。而新疆與中央政府的關系如表3所示。
從對外關系的視角看,中古史經歷了:西漢為中國對外交往的開創期,以陸路為主;隋唐實行了對外開放政策,陸路和海路并重;宋元的海外貿易超過了前代,以海路為主;而到明清中外交往與沖突并存,經歷了由開放到閉關鎖國的轉變。
再次,要考慮是以“人”還是以“事”為主線?
無論是民族關系還是對外關系,均離不開“人”和“事”。
若以“人”串線,又會面臨以“歷史人物――張騫”或以“個體、群體結合”為主線的選擇。若以“張騫”為主線,則會列舉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以及張騫通西域的影響等史實,從中感受張騫寬厚、忠誠、堅毅、不辱使命等個人品格。若以“個體、群體結合”為主線,則將圍繞“開通”的“通”展開――“通”的地方:神秘的西域;“通”的原因及過程:張騫出使西域;“通”的意義:絲綢之路的開通。
若以“事”串線,也會面臨以“漢的對外關系”或以“絲路”為主線的選擇。前者由近及遠包括漢與匈奴的關系,漢與西域的關系,漢與中亞、歐洲的關系;后者按照時序貫穿絲路的開通、絲路的發展、絲路的衰落、絲路的未來(一帶一路)。
在時空中勾畫課題主線最根本的是要重返歷史現場,聚焦當時重大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綜上所述,不難發現“張騫通西域”“張騫”分別是“絲路開通”中最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因此可將人和事合二為一:先以人(張騫)為點,后以事(絲綢之路開通)為線,以人帶事。而李希霍芬對絲綢之路的定義可視為將人事結合的經典:“從公元前114年到公元127年間,聯結中國與河中(指中亞阿姆河與錫爾河之間)以及中國與印度,以絲綢之路貿易為媒介的西域交通路線。”所以將該定義貫穿單元起始課的開始、開通和評價三個節點,可使每次側重點不同,并起到引發進一步加深理解主題內涵的作用。
(三)在歷史長河中定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落腳點
絲路既是古代中國主動走向世界、尋求對外開放的杰作,也是古代歐亞非傳統區域合作乃至世界合作交流的典范,對當今社會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絲綢之路的內涵和外延決定了它的世界文化遺產價值和“一帶一路”建設意義。“絲路的開通”作為絲路單元的起始課,最重要的是弄清絲路是什么、如何開通、為何能開通等基本問題,而這些均為人類有意識地作用于自然和社會的活動過程及其結果,更具有歷史文化價值,因此將該課的落腳點放在世界文化遺產上,既有助于學生理解從20世紀80年代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的“絲綢之路研究計劃”把絲路界定為“對話之路”,以促進當代東西方的對話與交流的價值和意義;也有助于學生理解絲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申遺成功的緣由,拉近歷史和現實的距離,從而引發學生長期關注這一歷史問題;更有助于學生認識絲路開通所蘊含的基本宗旨(溝通、交流、包容和發展)及其文化意義(人類文明得以延續和發展的密碼)。
(四)從學生認知角度出發設計探究任務單
由于學生學習《絲綢之路的開通》時依據的是“2011年新課標”,用的卻是依據“實驗稿課標”編訂的舊教材,教科書所呈現的絲綢之路信息較少,因此需要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學習材料。由于張騫是擔負使命,帶著任務出使西域的,所以可將補充的學習資料,命名為任務單,以搭建歷史人物到現實學生的共鳴。任務單設計三項探究任務,隨著學習進程進行。三項任務均采用比較法,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理解歷史的能力。
探究一:閱讀材料1,提煉、比較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的異同。
材料1:漢打通河西走廊后,公元前119~公元前115年,漢武帝第二次派張騫出使西域,聯絡烏孫等西域各國“以斷匈奴右臂”。時值烏孫發生內亂,未能實現結盟的目的。不過烏孫派了專使帶幾十匹馬到長安答謝。西漢王朝與之建立了正式聯系。張騫在烏孫又派副使訪問了西域諸國及安息、身毒、康居、大宛等很多國家,并建立起了官方互通使節的關系。其中許多國家都派出使者帶著禮物到長安答謝。
――節選自《世界遺產與絲綢之路》
探究二:觀察、比對圖10-1和圖10-2,概括張騫出使西域和絲綢之路開通的關系。
探究三:閱讀材料2、3,概述“羅馬人眼中的中國”和“中國人眼中的羅馬”的異同。
材料2:“大秦國,一名犁K,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國……人俗力田作,多種樹蠶桑……其人民皆長大平正,有類中國,故謂之大秦……”
――《后漢書?西域傳》
材料3:公元1世紀羅馬博物學家普林尼在《博物志》中對中國的描述:“賽里斯人(指中國人)以他們森林里所產的羊毛而名震遐邇。他們向樹木噴水而沖刷下樹葉上的白色絨毛。然后再由他們的妻子來完成經線和織布兩道工序。”
――戈岱司:《希臘拉丁作家遠東古文獻輯錄》
任務1:閱讀材料,提煉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概況,概括張騫通西域的作用。要求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參照教師提供的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樣表,完成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的相關內容。同時歸納兩次出使西域的作用。
任務2:觀察、比對張騫出使西域圖和絲綢之路路線的異同。目的是通過比較理解張騫出使西域和絲綢之路開通的內在關系。
任務3:通過閱讀材料,概述“羅馬人眼中的中國”和“中國人眼中的羅馬”的異同。材料分別選自《后漢書?西域傳》和《希臘拉丁作家遠東古文獻輯錄》。考慮到初一學生對古文解讀有難度,所以只要求學生將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即可。目的是幫助學生認識絲路未開通前,中國的絲織品已傳到羅馬,東西方民間已有交流,雖然規模小,彼此的認識模糊不清。
(五)單元定位課后拓展
為了促使學生全面、客觀、整體地把握絲路的內涵外延,單元起始課的評價需要承上啟下:“承上”是檢測對主題概念“絲路”的認識程度;“啟下”是引發對后續單元學習內容的探究。由于這兩類問題均大且難,故可“選擇其中一項任務進行探究”。
三、教學目標的確定
經過上述分析,確定《絲綢之路的開通》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能力:了解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的時間、路線,理解其在絲綢之路開通中的奠基作用;理解絲綢之路的內涵及其開通在東西方交流中的作用。
過程與方法:通過時間、路線、作用分別分析張騫通西域和絲綢之路的開通,三看絲綢之路定義以及為學生提供與教學進度同步的探究“任務單”,進一步培養學生時空觀念下的歷史理解和歷史解釋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對張騫出使西域所表現出的優秀品質介紹,感悟其強烈的愛國情懷,學習其開拓進取的精神;使學生感受并認同絲綢之路開通所蘊含的基本宗旨及其文化意義。
四、教學過程的設計
加涅把“教學定義為嵌于有目的活動中的促進學習的一系列事件”。這里的“事件”是指印刷頁面的呈現(包括教學課件、學習任務單)、教員的講解或一組學生的活動。而“教學設計者運用學習過程的原理來設計我們稱之為教學的外部事件”。以下以“教學事件”的方式(列出每一個教學事件賴以完成的媒體、材料及活動,注明每個所選事件中教師的作用和各種活動一教學的處方)呈現實現上述教學目標的教學過程。
(一)教學事件1:引起學生注意,告知學生目標:教學導入呈現標題:絲綢之路的開通
方法或媒體1:教師講解、電子課件呈現(圖3)。
教學處理或策略1:
講述:我們班有多少同學聽說過“絲綢之路”這個名詞?
絲綢之路的開通是人類歷史上的大事,所以我們將重點探討絲綢之路在中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從標題人手了解絲綢之路的基本情況:絲綢之路從哪兒到哪兒呀?什么時候開通的?誰首先開通的?我們一起問問,給這條路起名字的人吧。
設計意圖:直奔單元主題概念“絲綢之路”,由此導入新課,呈現課題名稱。繼而追問絲綢之路開通的時間、路線、關鍵人物,即歷史學習的三要素:時間、地點、人物,引發學生探究的欲望。
(二)教學事件2:呈現材料,探究絲路名稱的由來:一看絲路定義
方法或媒體2:呈現相關電子課件(圖4至圖6)以及教科書的相關內容。
教學處理或策略2:
講述:李希霍芬(1833~1905年),德國地理學家,曾經七次來到中國進行考察,1877年他出版了《中國――我的旅行成果》一書,首次提出“絲綢之路”的概念(呈現圖4)。這是李希霍芬給的經典定義,這個名稱很快得到東西方眾多學者的贊同。
分析李希霍芬提到的時間點(公元前114年――公元127年,相當于中國哪一王朝統治時期?漢朝)、該路的主要功能(以絲綢貿易為媒介進行交流的一條路線)、地理節點(西域)。
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發現西域的范圍:漢朝時,玉門關和陽關以西,蔥嶺以東的廣大地區稱為西域。
呈現圖5。明確狹義上西域和廣義上的西域范圍。
西域地區擁有怎樣的自然風貌?呈現圖6(其內容隨著講解逐步出現),請學生借助地形圖講述。有山――北山(今天山)、南山(今昆侖山),沙漠,盆地。自然環境比較惡劣,戈壁、險灘、沙漠遍布。引用地理數據佐證:夏季酷熱,氣溫高達攝氏50度;冬季嚴寒,常在零下20多度;風沙肆虐,每年8級以上的大風多達80多次。
但是,即使在這樣的環境下,西域各族人民還是辛勤地開發出高山沙漠間的一片片綠洲,建立起大大小小幾十個政權。當然每一個小國人口都不多,最少的只有幾百人。
漢初,匈奴人從蒙古高原策馬而下,控制了西域地區。對于這一變化,當時的中原人全然不知。他們認為西域是遠在天邊的神秘世界,傳說在那里住著王母娘娘。
設問:后來,西域和中原是怎么溝通的呢?是誰完成了這一壯舉?
設計意圖:首先,利用李希霍芬對絲路的經典定義對其進行第一次解析,學生初識絲綢之路開通的時間、路線、關鍵節點,從而引出絲綢之路的時間和空間范疇。其次,利用歐亞大陸地形圖,一方面定位狹義和廣義的西域范圍,另一方面通過觀察認識西域地區的自然風貌,為張騫出使西域所遇困難進行鋪墊。
(三)教學事件3:呈現材料。探究絲路開啟(張騫出使西域)的過程及其作用:二看絲路定義
方法或媒體3:教師講解,輔之以電子課件(圖7至圖10、表4),學習任務單。
教學處理或策略3:
講述:我們將圍繞三個問題進行學習:為什么要去?去了哪些地方?有什么作用?
呈現圖7。漢武帝繼位初年,偶然聽一個投降漢朝的匈奴人說,匈奴人打敗了居住在河西走廊的月氏人,用月氏王的頭做飲酒的器皿,月氏人苦于孤立無援,只得含恨西去。由于漢朝屢受匈奴侵擾,在迅速安定內政之后,為了完成平定西部的大業,漢武帝決定,向西尋找月氏人,聯絡月氏共同夾擊匈奴,并對周邊國家和地區開展睦鄰友好活動。
承接出使西域的使命,就意味著承接了責任和使命,同時也意味著風險,甚至犧牲。西行自然環境惡劣,路途遙遠,語言不通……還有最嚴重的問題:從長安到玉門關、陽關要經過河西走廊,而這一地區,當時被匈奴人控制!
這一歷史使命為何落于張騫身上?通過查閱史書發現,關于張騫的記載很少,司馬遷《史記?大宛列傳》中僅有12個字的描述:“為人強力,寬大,信人,蠻夷愛之”,未見其準確的出生年月,只知他是陜西城固縣人,時任侍從官。司馬遷為何如此描述?讓我們通過學習,自己去探尋答案。
公元前138年,張騫帶領100多人離開都城長安,開始他的外交探險歷程,張騫由此成為我國歷史上由政府派遣從中原出使西域的第一人。
呈現圖8并動態顯示其所經路線,師生互動,探討以下問題:路上是否順利?到了哪些地方?結果完成任務了嗎?張騫這次出使西域用了多長時間?
前126年,張騫克服重重困難,終于回到長安。出發時的100多人,后僅剩他和堂邑父兩人。電視連續劇《漢武大帝》描述了張騫回到長安,拜見漢武帝的場景:他衣衫襤褸,但手持漢節!他對漢武帝說:“使臣張騫,回復皇命,臣回來晚了。”這一場景既令人心酸,又令人肅然起敬。心酸的是他的經歷,起敬的是他手持的漢節。漢節對張騫而言,既是他的信心,又是他對國家的承諾。他帶著這個承諾走了,同樣他有責任把這個承諾帶回來。他把漢節帶回來,是以實際行動體現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漢節代表國家和民族的尊嚴!
盡管第一次出使西域因大月氏的政治顧慮而化為泡影,但張騫卻把“天下”這個詞帶到了漢武帝面前:漢朝君臣第一次知道在中央帝國的西面,還有意想不到的廣闊世界。
張騫首次出使西域。歷經13年,初步促進了中原和西域的了解。如何加深雙方的了解?請學生閱讀材料,完成任務單的探究一(見表4)。
張騫的兩次西行,由于沿途處處留心觀察,因此帶回了許多關于西域各國地理、風俗和民情等方面的信息,使中國人首次對西部世界有了真知實見,司馬遷和班固分別將其寫入《史記?大宛傳》和《漢書?西域傳》中,從此結束了我國古代對西方神話般的傳聞認識。正因為張騫出使西域是歷史上的創舉,因此后人把其意義形象地喻為“鑿空”。
張騫出使西域,在當時的一個直接結果是擴大了漢朝的影響;而其更為深遠的影響,則表現為中西貿易門戶從此被打開。不僅漢朝赴西域的使者“相望于道”,從西域來漢城的使者也“絡繹不絕”。
綜上分析,學生得出張騫通西域作用的第一個認識:加強了漢朝與西域各國聯系。
讀圖:呈現西漢形勢變化系列圖,讓學生觀察思考張騫出使西域與西域都護府設置的關聯。
系列圖選取的時間點分別為:前201年西漢建立不久;前126年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返回長安;前119年,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前115年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歸來;公元前60年,漢朝在西域地區設置西域都護府,實行有效管轄。
通過圖9分析,學生得出張騫通西域作用的第二點認識:奠定西域歸屬中央統轄的基礎。
過渡:再次呈現李希霍芬對絲綢之路的經典定義,引導學生觀察、思考:李希霍芬將絲綢之路起始時間定于公元前114年,這和張騫出使西域有無關聯?(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回來的第二年)如此定義的原因?(加深理解張騫西行是“鑿空”之舉的含義)
學生完成任務單探究二:觀察圖10,比較張騫出使西域圖和絲綢之路路線圖開通的異同。
由此學生得出張騫通西域作用的第三個認識:為絲綢之路的開通奠定基礎。
設計意圖:本教學事件設計意圖有三:一是重墨施于張騫身上所表現出的“持漢節不失”的民族氣節,突顯正是由于張騫式的杰出人物,塑成了民族之魂,鑄就了民族脊梁;二是借助任務單和地圖,引領學生從時空角度理解張騫通西域的作用;三是再次呈現李希霍芬對絲路的經典定義,進一步了解絲路的內涵以及張騫通西域與絲路的關系。
(四)教學事件4:呈現材料。探究絲路開通的作用
方法或媒體4:教師講解輔以地圖(圖11至圖13),學習任務單。
教學處理或策略4:
識圖:在絲路路線圖上,呈現東西方兩個重要的帝國:漢帝國、羅馬帝國(出示圖11)。思考:絲綢之路打通之前兩國是否有聯系?
任務單探究三:根據史料推出的認識:公元前6~前5世紀,中國和羅馬已有小規模的民間往來,彼此認識模糊:神秘的中國,謎樣的羅馬(出示圖12)。
絲路打通后,古代中國人走出了中國、開始走向世界;當時的世界也開始了解中國、走近中國。因此,絲路開啟了東西方對話的通道。
過渡:絲路不僅連接了東西方兩大帝國,同時也連接了不同類型的文明(圖13),由此跨越了時空界限,一起推動世界文明的融合與發展,因此絲路又被譽為“人類文明的運河”。在海路開通之前,絲路是地球上最重要、最繁忙、對人類文明影響最大的一條物資交流和文明傳播通道。
這種交流物質、精神兼有。物質交往使各地物品你來我往,互通有無。中亞、西亞等地的葡萄、核桃、胡蘿卜、胡豆、菠菜(又稱波斯萊)、黃瓜、石榴等傳人中國,豐富了中國乃至東亞人們的日常飲食;中國的絲綢、瓷器、鐵器、金屬、銀器,以及冶鐵技術、鑿井技術、造紙術、印刷術等也由這條通道傳人中西亞和歐洲。這種交流推動著絲綢之路沿線地區文明形式的變化和文明程度的提高。
在很多看不見的精神層面的流動中,最具代表性的首推佛教。教科書中的“張騫出使西域拜別漢武帝圖”,就來自敦煌莫高窟。這些佛教藝術,不僅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也是文化交融的結果。同樣,伊斯蘭教的傳播也改變了中亞、中國西北等地部分民族精神信仰的歷史。
除了宗教的傳播,絲路沿線語言文字的交流更為廣泛。如回鶻文、吐魯番文等,均夾有民族語言相互交流的痕跡。
所以,絲路是一條東西方對話之路,文化交流之路、商品交易之路。
設計意圖:在探究中感受絲路開通的作用,并為后面挖掘其所蘊含的文化價值進行鋪墊:絲路的開通,不僅打開了古代中國對外交流開放的窗口,鋪就了走向世界的舞臺,而且對國內的社會和歷史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絲路開通之后,中西沿路各國“互利共贏”:促進了多民族國家的成長、不同文明的碰撞、多元文化的交融、商業貿易的密切往來、宗教與藝術的擴散傳播……
(五)教學事件5:課堂小結、拓展提升、課后探究:三看絲路定義
方法或媒體5:教師講解輔以讀圖(圖14、圖15)。
教學處理或策略5:
講解:絲路開闊了人們的眼界,溝通了各國的聯系;搭建了經濟和思想文化交流的橋梁,豐富了人們的精神和物質生活;一列列駝隊所運輸的不僅僅是絲綢、茶葉、香料、寶石,而且承載著人類共有的豐厚文明成果。
2014年6月22日,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審議并通過了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長安一天山廊道路網”項目。這也是首例三國合作成功申遺的項目。按計劃包括印度、伊朗、土耳其等20多個國家,將依照一定程序進行絲綢之路相關項目的申報工作,衷心希望大家持續關注,持續參與。
絲路,之所以會成為一個說不盡、道不完的話題,會成為被多方面關注、探索的主題,是因為絲路始終具有溝通、交流、包容、發展這樣的基本宗旨和品格,這也是人類文明得以延續和發展的密碼。
教學評價:第三次出示李希霍芬關于絲綢之路的經典定義,布置課后探究任務:學生擇一而做:
1.你認為“絲綢之路”是怎樣的路?為什么?(提示:論從史出)
2.查閱圖書館、網絡資料,參觀博物館等,探究:“絲綢之路”后來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路線、交流的內容、參與交流的人員)?嘗試從時間、線索、特征等方面簡述其變化的軌跡。
設計意圖:本教學事件設計意圖有三:一是以結構圖的形式,幫助學生以歷史三要素建構單元起始課路徑,為單元的后續學習奠定基礎;二是從歷史與現實結合――絲路申遺成功視角挖掘絲路所蘊含的基本宗旨及其文化意義;三是第三次呈現李希霍芬關于絲綢之路的經典定義,引導學生課后探究:你如何命名、定義這條道路(已學)?絲綢之路路線后來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未學)?為單元學習方法遷移搭建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