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所得稅會計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論文關鍵詞】暫時性差異;時間性差異;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損益表債務法
Abstract:Thenewincometaxstandardissuedin2006requiresbalancesheettoadoptliabilitymethod.Itintroducestheconceptoftemporarydifferencestomeasuredifferences.DifferencesareprominentbetweenthenewaccountingstandardsandthepopularincometaxaccountingadoptedinmostChineseenterprises.Sohowtoimplementthenewstandardswillbeaproblemtowhichmostenterpriseshavetofaceup.
Keywords:temporarydifferences;timingdifferences;balancesheetliabilityapproach;incomea/cdebtmethod
2006年我國財政部的新會計準則體系中,《企業會計準則第18號——所得稅》(以下簡稱新準則)借鑒《國際會計準則第12號——所得稅》,廢止了應付稅款法等我國現行會計事務所采用的方法,要求企業統一采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核算所得稅。資產負債表債務法要求企業從資產負債表出發,通過比較資產負債表上列示的資產、負債按照會計準則確定的賬面價值與按照稅法確定的計稅基礎,對兩者之間的差異分別確認應納稅暫時性差異與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確認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負債與遞延所得稅資產,并在此基礎上確定每一會計期間利潤表中的所得稅費用[1]。可以看出,對暫時性差異的理解、確認、計量及其對所得稅影響的會計處理,是新準則所得稅會計處理的核心問題。
一、暫時性差異的含義
新準則在引入資產和負債計稅基礎概念的基礎上引入了暫時性差異的概念,所謂暫時性差異是指資產負債表內某項資產或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按照稅法規定的資產或負債計稅基礎之間的差額[2]。由于資產的計價金額隨著時間的推移將逐步費用化,會計核算上的資產計價金額與所得稅法上資產計價金額之間的差異,從資產的整個使用期間來看將逐步消失,所以這些差異都是暫時性的,不存在永久性差異。如果存在暫時性差異就表明資產或負債將在未來期間導致所得稅流入或流出企業,資產負債表債務法要求將這一影響確認為資產或負債。
二、暫時性差異與時間性差異的區別
《企業所得稅會計處理的暫行規定》(1994年)、《企業會計準則——所得稅會計(征求意見稿)》(1995年)及《企業會計制度》(2001年)(以下簡稱舊制度)中規定企業可以選用的三種所得稅會計處理方法包括損益表債務法,它以損益表為基礎,強調時間性差異的形成與轉回及其對所得稅的影響。時間性差異,是指由于稅法與會計制度在確認收益、費用或損失時的時間不同而產生的稅前會計利潤與應納稅所得額的差異[3]。暫時性差異與時間性差異相比都能夠在未來期間轉回,差異對所得稅的影響金額均需遞延或分配到以后各期,但是兩者之間還是存在顯著的區別。
(一)核算理念不同
會計界對收益理解由“收入/費用觀”轉變為“資產/負債觀”,是促使損益表債務法發展為資產負債表債務法的重要原因。時間性差異正是基于“收入/費用觀”,側重從收入和費用角度分析會計利潤和應稅所得之間的差異,反映的是某個期間內的差異,根據其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和負債僅反映了對所得稅費用的本期影響額。而暫時性差異是基于“資產/負債觀”,側重于從凈資產變動的角度分析會計利潤和應稅所得之間的差異,反映的是資產負債表日累計差異金額,根據其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和負債分別代表實際預交的所得稅資產和應交的所得稅負債,更加符合資產和負債的含義。例如:某項固定資產,原價為100萬元,預計凈殘值為零,計稅確認的折舊費每年20萬元,財務會計確認的折舊費每年25萬元。從時間性差異角度分析:第一年和第二年分別產生的時間性差異為5萬元。從暫時性差異的角度分析,第一年底:固定資產賬面價值為75萬元(100萬元-25萬元),固定資產稅基為80萬元(100萬元-20萬元),累計暫時性差異等于5萬元(80萬元-75萬元);第二年底:固定資產賬面價值為50萬元(75萬元-25萬元),固定資產稅基為60萬元(80萬元-20萬元),累計暫時性差異等于10萬元(60萬元-50萬元),第二年實際發生的暫時性差異為5萬元(10萬元-5萬元)[4]。
(二)核算范圍不同
由于損益的變動必然導致凈資產變動,所有影響損益的會計事項都會在資產負債表中反映出來,因此基于資產負債表確認的暫時性差異包括舊所得稅會計規范中所稱的所有時間性差異,還包括其他因對資產或負債進行直接調整而產生賬面金額與其稅基不一致的非時間性差異,以及會計上雖未作為資產和負債確認,但按照稅法規定可以確定其計稅基礎而產生的計稅基礎與其賬面價值之間的差異等。它能直接反映對未來稅收的影響,可以促使企業對報告日的財務狀祝和未來現金流量做出更加恰當的評價,提高預測價值。
三、暫時性差異的確認和計量
(一)計稅基礎與暫時性差異
在確認暫時性差異時,必須要先正確理解計稅基礎這一概念。計稅基礎是在資產負債表日,根據所得稅法的規定所確認的資產或負債的金額。一項資產的確認意味著該資產的賬面價值在未來期間將以流入企業經濟利益的形式收回,新準則第五條規定,資產的計稅基礎就是指企業在收回資產賬面價值過程中,稅法上允許抵扣該經濟利益的金額,即該項資產在未來使用或最終處置時,稅法允許作為成本、費用或損失于稅前列支的金額。在資產的初始計量過程中,一般情況下資產的賬面價值等于其計稅基礎。在資產的后續計量中,由于稅收制度的改革和財務會計獨立性的增強,資產的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會因為稅法和會計準則規定不同而產生差異。一項負債的確認意味著該負債的賬面價值在未來期間將通過體現經濟利益的資源從企業流出來清償,新準則第六條規定,負債的計稅基礎,是指負債的賬面價值減去未來期間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定可予抵扣的金額。從準則應用指南的解釋來看,諸如短期借款、應付款項等一般負債項目的確認和償還并不影響當期損益和所得稅的計算,因而負債的賬面價值通常情況下與計稅基礎是一致的。兩者產生差異的因素主要源自計提費用所形成的非現實負債,如企業因銷售商品提供售后服務等原因確認入賬的預計負債、對外提供擔保預提的或有負債等。
(二)目前常見的暫時性差異
根據差異對未來期間應稅金額影響的不同,暫時性差異又分為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和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如果資產的賬面價值比計稅基礎高,或是負債的賬面價值比計稅基礎低,會產生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兩者的差額作為未來期間應納稅所得額應計算交納所得稅,從而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要將其確認為一項遞延所得稅負債。如果資產的賬面價值比計稅基礎低,或負債的賬面價值比計稅基礎高,會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兩者的差額可抵減未來期間應納稅所得額,表現為支付的所得稅額減少而使經濟利益流入企業,要將其確認為一項遞延所得稅資產。對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負債的計量,資產負債表債務法要求按預期收回該資產或清償該負債期間的實際執行的稅率計量。如果預期實現或清償年度的稅率尚未正式公布,則應采用已公布的稅率計量,不預測未來稅法或稅率變動。
根據差異的內容,暫時性差異包括兩類情況:一是指資產或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計稅基礎之間的差額。如B企業固定資產賬面余額50萬元評估增值5萬元,尚可折舊年限為5年,則會計當期計提的折舊為11萬元,但按照稅法認定可計提的當期折舊只能是10萬元,也即其賬面價值為55萬元,但計稅基礎只有50萬元,從而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二是指未作為資產和負債確認的項目,按照稅法規定可以確定其計稅基礎的,該計稅基礎與其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比如,自行開發并依法申請取得的無形資產,會計上將確認前的研發費用直接進入當期損益,但按稅法的規定無形資產要按開發過程中的實際支出計價,將來再逐期攤銷,即稅務部門允許在未來期間作為抵扣項目的金額,與零賬面金額間的差額形成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38號——首次執行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在2007年首次執行新準則時,企業應首先對所有資產、負債進行重新分類,再逐項比較其賬面價值和計稅基礎之間是否存在暫時性差異,據以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和負債,并對其所得稅影響追溯調整年初留存收益。我們可以在所得稅會計準則實際應用中,結合企業自身特點,有針對性地分析測試與上述暫時性差異事項相關的資產、負債項目,據以確認和計量遞延所得稅資產、負債和所得稅費用,方便所得稅會計核算與賬務處理。
[參考文獻]
[1]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2007年度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輔導教材——會計[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7:384.
[2]企業會計準則第18號——所得稅[EB/OL](2006-03-03)[2007-08-10].http:///news/uploadfile/zt_060303qiyekuaijizhze18-suodeshui.pdf.
1.應付稅款法與納稅影響會計法。
我國允許企業在應付稅款法和納稅影響會計法中選擇,筆者認為,應該盡量采用納稅影響會計法,理由如下:①納稅影響會計法綜合體現了權責發生制原則和配比原則,即當期的所得稅支出與當期實現的收益相配比,屬于當期的所得稅支出應從當期損益中扣除,而不反映在以后各期;不屬于當期的所得稅支出,則不應從當期的損益中扣除。②納稅影響會計法能使稅后利潤得以正確反映。從某種意義上說,將稅金的一部分遞延到以后年度,相當于企業獲得一筆無息貸款,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是極為有利的。③將來國家只頒布稅法,對各行業財務會計制度的許多具體規定則放權給企業,稅法與企業財務會計制度的差異將逐步擴大,從而會出現更多的時間性差異。所以,從發展的眼光看,企業應逐步采用納稅影響會計法進行所得稅的會計處理。④在稅率一致的條件下,兩種方法在一定會計期內的納稅總額相等,只是各個年度上交的金額不同而已。所得稅稅率不是一成不變的,選擇納稅影響會計法具有更大的靈活性。
2.納稅影響會計法中的遞延法與債務法。
我國所得稅會計應采用債務法,理由如下:①在債務法下,資產負債表上表現為將來應付稅款的負債或代表預付未來稅款的資產。與遞延法相比,債務法更強調資產負債表數字的真實性,既符合權責發生制原則,又比較準確地反映了有關經濟業務的實際納稅影響。②從我國實際情況看,債務法比遞延法更符合配比原則,并能保證國家與企業利益在稅率變更或開征新稅時均不受較大的影響。③債務法根據當前的稅率或將要實行的稅率調整遞延稅款的賬戶余額,使其反映的納稅影響與當期和將來的與納稅有關的現金流量更為相關,所提供的財務信息更為有用。④從我國實際情況看,所得稅稅率基本上是比較穩定的,遞延法和債務法對時間性差異的計算基本一致,但從長遠的角度看,在選用納稅影響會計法時以債務法為宜。
二、結合我國實際情況提出改進方法
無論是永久性差異還是時間性差異引起的納稅調整,一般是在所得稅匯算清繳時,將調整的差異額與會計利潤合并后計算的應稅所得只作納稅調整,而不作賬務上的調整。但從我國申報納稅執行的情況看,存在兩個問題:①企業納稅申報表中的“納稅調增、調減項目金額”的填寫主要是從有關賬戶或憑證中查找的納稅調整項目金額,因查找遺漏或計算失誤,多填或少填的可能性很大。②對稅前會計利潤與應稅所得之間的永久性差異和時間性差異,絕大多數企業未按財政部規定的應付稅款法和納稅影響會計法進行會計處理。筆者建議,當業務發生時,應在作賬務處理的同時進行所得稅的會計處理。
1.會計科目的設置。
增設“稅收調整差異”和“應納稅所得額”科目。①在現行會計科目的基礎上增設“稅收調整差異”科目,下設“稅收調整差異-永久性差異”和“稅收調整差異-時間性差異”兩個明細科目。借方反映稅前會計利潤大于應稅所得產生的差異額;貸方反映稅前會計利潤小于應稅所得產生的差異額;期末轉入“應納稅所得額”科目,結轉后無余額。②增設“應納稅所得額”科目,核算企業的應稅所得。“應納稅所得額”科目貸方反映由“稅收調整差異”期末貸方余額和由稅前會計利潤轉入的金額;借方反映由“稅收調整差異”期末借方余額轉入的金額以及結轉至“所得稅”科目、“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的金額,結轉后無余額。
2.會計核算的步驟。
以稅前會計利潤小于應稅所得為例。①記錄稅前會計利潤小于應稅所得產生的差異額: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貸:稅收調整差異-永久性差異(或時間性差異)。②記錄稅前會計利潤大于應稅所得產生的差異額:借:稅收調整差異-永久性差異(或時間性差異);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③稅前會計利潤結轉:借:本年利潤;貸:應納稅所得額。④稅收調整差異期末貸方余額結轉:借:稅收調整差異-永久性差異(或時間性差異);貸:應納稅所得額。⑤稅收調整差異期末借方余額結轉:借:應納稅所得額;貸:稅收調整差異-永久性差異(或時間性差異)。⑥按應稅所得計算應交所得稅:“永久性差異”采用應付稅款法進行會計處理,“時間性差異”采用納稅影響會計法進行會計處理。⑦結轉“應納稅所得額”科目及有關賬戶:借:應納稅所得額;貸:所得稅,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關鍵詞】高溫水泥墊塊合格率加冰計時測溫
1 引言
印度塔爾萬迪項目裝機容量3×660MW的火力發電站,該機組汽輪機為超臨界濕冷型,發電機為水冷氫冷型,設備分別由東方汽輪機廠、東方電機廠制造,汽輪發電機組設計為水泥墊塊支撐。水泥墊塊制作的特點是對灌漿料、水質、氣溫、攪拌時間、澆筑是否充實以及水與灌漿料的比例都有嚴格的要求,而且水泥墊塊的合格與否,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確定。因此,水泥墊塊制作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到工程進度。
塔爾萬迪項目位于印度北部Punjab 邦,該地區具有高溫高濕氣候特征,夏季氣溫最高可達48℃左右。由于受高溫因素影響,在#2機組水泥墊塊制作時使用國內常規澆灌方法進行施工,水泥墊塊合格率低,出現了氣孔、蜂窩麻面、裂紋等缺陷。為了提高合格率保證施工進度,塔爾萬迪項目部做了很多措施,針對高溫因素的影響采用水中加冰塊降溫、搭設遮陽棚、攪拌計時測溫的方法,并且按照此方法嚴格執行,從而提高了高溫環境下水泥墊塊制作的合格率,保證了項目的工程進度。如表1所示。
表1 汽輪發電機型號及水泥墊塊數量統計表
設備名稱 設備型號及參數 水泥墊塊數量(塊) 生產廠家
#1汽輪機 N660-24.2/566/566 250 東方汽輪機廠
#2汽輪機 N660-24.2/566/566 250 東方汽輪機廠
#3汽輪機 N660-24.2/566/566 250 東方汽輪機廠
#1發電機 QFSN-700-2-22 66 東方電機廠
#2發電機 QFSN-700-2-22 66 東方電機廠
#3發電機 QFSN-700-2-22 66 東方電機廠
2 水泥墊塊制作現狀
印度夏季環境溫度過高讓制作水泥墊塊使用的灌漿料、水的溫度上升,再加之印度分包商對質量的意識淡薄,導致水與灌漿料的配比控制有誤差,從印度境內采購的Masterflow 870灌漿料相對國內的灌漿料來說粘度較高、流動性較差,對溫度及攪拌方式、攪拌時間等要求較高,另外在高溫下灌漿料倒入水中時產生的氣泡不容易消除,水泥墊塊澆筑時流動性不好導致模盒填充不實,澆筑后極易產生氣孔、裂紋、蜂窩麻面、成形差等現象。
塔爾萬迪項目三臺機組水泥墊塊總數量為948塊,#2汽輪發電機組316塊水泥墊塊制作,首次澆灌制作30塊合格18塊,針對這種情況又分別進行兩次水泥墊塊制作,綜合三次得到的合格率只有59.5%。如表2所示。
表2 汽輪發電機組水泥墊塊制作缺陷統計表
制作次數 總數量(塊) 缺陷類型及數量(塊)
氣孔 裂紋 蜂窩麻面 脫離基礎
第一次 30 6 2 3 1
第二次 24 6 2 2 0
第三次 20 4 1 2 1
合計 74 16 5 7 2
圖1根據水泥墊塊缺陷統計繪制出下圖
從圖1中可看出“氣孔”(廠家要求水泥墊塊表面不允許有密集氣孔群,Φ5~Φ10當量氣孔少于10個,不允許有Φ20以上氣孔。氣孔總面積應小于墊塊總面積的10% )、“蜂窩麻面”和“裂紋”這三項質量問題出現較多,是影響水泥墊塊合格率的主要缺陷。
3 合格率低的原因分析
3.1 分包商質量意識淡薄
印度分包商的整體質量意識淡薄,質量工程師、質量主管在水泥墊塊質量的控制上,缺乏主動意識,只是被動的等待制作后的結果。針對水泥墊塊合格率低的狀況,分包商反應遲緩,不能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從人的因素分析這是造成水泥墊塊合格率低的主要原因。
3.2 制作水泥墊塊的水溫過高
印度夏季環境溫度過高,白天最高達到48℃左右,導致水溫過高達到38℃以上。高溫影響及攪拌機攪拌帶來的旋轉熱量,使得灌漿料過快風干、膨脹,表面產生氣孔、裂紋。
3.3 太陽直射,環境溫度高
印度夏季環境溫度過高,太陽直射會讓澆筑好的水泥墊塊表面水分流失過快,從而產生蜂窩麻面。
3.4 攪拌時間把握不準
灌漿料攪拌時間長短,對灌漿料的質量影響很重要,時間短灌漿料與水混合時,形成的氣泡及料球不能完全融合;時間長灌漿料的溫度就會升高。為此我們采取攪拌計時的方式控制攪拌時間。
4 解決合格率低的方法措施
4.1 對分包商進行培訓
汽輪發電機水泥墊塊制作前,我們對分包商進行了水泥墊塊制作的專項培訓,培訓采用理論知識與現場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首先通過幻燈片就水泥墊塊的制作方法,注意事項作了詳細的講解,讓分包商首先在腦海中形成一種概念,然后在現場進行試塊制作的培訓,通過現場試塊制作流程的現身說法,讓分包商從實踐中對水泥墊塊制作得到進一步的理解。
4.2 水中加冰塊降低水溫
針對印度夏季氣溫達到48℃,環境溫度過高造成制作水泥墊塊用的水溫過高,為了降低水溫經過討論決定,在水中加入冰塊進行降溫的方法。并且加強對水溫的不斷檢測,始終把水溫控制在5℃左右。
4.3 采用夜間和搭設遮陽棚
白天搭設遮陽棚對汽輪發電機水泥墊塊澆筑區域進行防護,避免因太陽直射造成的水泥墊塊溫度過高;另外就是進行夜間水泥墊塊的澆筑,直接避免白天高溫對水泥墊塊的影響,有利于水泥墊塊在溫度相對較低的環境中快速成型。
4.4 攪拌計時測溫
針對攪拌時間不準確的情況,我們做了攪拌試驗,在從開始混合攪拌到灌漿料徹底融合,測量溫度又在控制范圍以內,我們全程進行時間記錄。利用確定好的時間對每一桶灌漿料進行計時攪拌。因攪拌時間短造成的灰漿內部氣泡包裹灌漿料產生融合不均勻,攪拌時間長旋轉產生熱量過多加快灰漿的過快風干、膨脹的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并且進行對灰漿的不間斷測溫,使灰將溫度始終保持在30℃以下。
5 方法措施實施后取得效果
通過采用解決四大問題的方法措施的實施,有效的提高了高溫地區汽輪發電機水泥墊塊制作的合格率,按照對策實施的方法我們在水泥墊塊制作中進行三次數據統計,形成以下圖表,如表3、圖2所示。
表3 汽輪發電機水泥墊塊合格效果統計表
制作次數 總數量(塊) 缺陷類型及數量(塊)
氣孔 裂紋 蜂窩麻面 脫離基礎
第一次 60 1 0 1 0
第二次 30 1 0 0 0
第三次 30 1 0 0 0
合計 120 3 0 1 0
圖2 根據水泥墊塊制作缺陷效果統計繪制圖
通過對策實施后的表格、柱形圖以及制作水泥墊塊的記錄與之前的表格、柱形圖、制作記錄對比,可以看出我們提高了了高溫地區汽輪發電機組水泥墊塊制作的合格率。采用水中加冰降溫、搭設遮陽棚、夜間澆灌、攪拌計時測溫方法,#1機組制作316塊水泥墊塊,經驗收累計302塊合格,合格率95.6%,而后在#3機水泥墊塊制作過程中,316塊水泥墊塊經驗收累計304塊合格,合格率96.2%。綜合#1機組#3機組的合格率為96.7%。大大提高了高溫地區汽輪發電機組水泥墊塊制作的合格率。如圖3所示。
圖3 措施實施后合格率圖
原標題:大數據時代對稅務會計工作的挑戰與對策淺述
摘要:隨著當今科技的迅猛發展,我國迅速進入大數據時代。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社會的大變革時代來臨,這場社會變革對企業的生存模式、管理模式和發展方向都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大數據時代下的稅務會計工作也與以往有所不同,大數據時代下的稅務工作具有科學優化稅負量度、高效普及稅法知識、加快信息管稅進程、提高稅收稽查效率的優勢,但同樣也面臨著涉稅安全性、納稅申報難、人員素質低的問題,必須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來保證稅務會計工作面臨的挑戰。本文對大數據時代稅務會計面臨的挑戰與對策進行了分析探討。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稅務會計;挑戰;對策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政府對經濟的宏觀調控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越來越凸顯出稅收和會計的重要性,目前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的發展下,稅務會計在摸索中前進,目前已經形成了初步完整的理論框架,雖然如此,但其中仍存在著一些問題,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稅務會計體系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一、大數據時代概述
大數據是巨量資料的意思,由于各行業內涉及的數據資料規模巨大,以人腦的力量無法進行整理分類,大數據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從眾多資料中選取、處理出對企業有利的信息。大數據可以應用在任何的行業,對人們收集的大量數據進行整理分類,以實現信息資料的高效利用。“大數據”時代最早是由麥肯錫提出的,在現代的生活中“大數據”也已經涉及物理學、生物學、生態環境學和軍事、金融等領域,并對這些領域內工作的進行和開展起到了巨大的幫助作用。但由于網絡和社交輔助軟件的發展,大數據在互聯網和信息行業的重要性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大數據對信息行業的影響也越來越大。
二、簡介稅務會計
(一)稅務會計的含義
作為一種會計系統,稅務會計主要包括籌劃稅務、核算稅金和納稅申報,在稅收法規日益復雜的情況下,人們把稅務會計當做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自然延伸,致使許多企業的稅務會計并沒有真正地從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中分離出來,形成一個獨立的會計系統。稅務會計是一門交叉學科,它以稅法法律法規為準繩,用貨幣計量,采用會計學的原理和方法,反映和監督納稅人應納稅款的形成、申報、繳納的一種管理活動。
(二)稅務會計的主要特征
反映和監督納稅人應納稅款的形成、申報、繳納是稅務會計的基本職能,它需要詳細認真地記錄、計算和匯總納稅人的納稅義務以及其繳納情況。稅務會計具有廣泛性、法律性、統一性和獨立性的特點,確定明確的目標,主要任務是用稅法規范納稅人的義務,維護納稅人的合法利益,實行稅務會計可以增加財政收入,促進資源的合理優化配置,維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稅務會計的核算對象包括營業收入、營業利潤、經營成本費用、所得稅等,要堅持依法進行的原則。
三、大數據時代稅務會計工作面臨的挑戰
(一)涉稅信息安全性的挑戰
涉稅信息指的是與納稅人的納稅義務相關的各類數據和事務的總和。涉稅信息的安全包括很多方面,如制度、計算、存儲和傳輸等。可造成內部威脅和外部威脅兩方面,內部威脅主要是指由于稅務工作人員由于操作上的失誤和無意識的泄露,造成的信息數據方面的機密信息的失真或泄露;外部威脅主要指的是外部的攻擊造成的威脅,如黑客攻擊、間諜活動造成的稅務數據的攻擊,造成的數據泄露、損毀的情況。
(二)對納稅申報的挑戰
由于財稅分離制度的逐步實現,在對納稅申報表進行填制的時候,需要對暫時性和永久性差異進行計算,對會計收入和會計利潤進行合理的計算,計算出相應的應納稅所得額,這樣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稅務跨幾信息條薄的難度,而且由于調整的項目比較多,計算程序復雜,在填報的成后容易出現填報錯誤,也會對稅務機關的稽查工作造成一定的影響。
(三)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方面的挑戰
大數據時代不僅要求的是在業務方面提高稅務會計的素質,還要求稅務會計人員具有較強的政策觀念和道德修養,會計人員是參與企業經營預測與決策,是企業經營者的助手,其職業道德水平將會對會計信息的質量產生非常直接的影響,影響著國家、投資者、債權人及社會公眾的利益,因此稅務會計工作人員必須要樹立強烈的職業道德觀念,保證企業稅務工作的順利有效的進行。
(四)對會計電算化的重視程度不夠
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各種科技手段不斷成熟,會計電算化在現代企業中顯得尤為重要。而不重視會計電算化會導致公司處理業務效率低下,企業發展速度不能得到較好的適應。然而有些企業沒有進行過多的監督和管理,認為只要能夠滿足正常的工作開展,計算機管理就沒太大必要了。另外一些企業的經營者比較重視市場運作,把精力主要放在生產和銷售環節,廣告投入花費了其不少的人力、物力,希望有所效果,不過卻沒有重視較長的“會計”投資。
四、稅務會計面臨的挑戰的對策
(一)實現會計數據信息安全管理
在會計的制度建設方面,必須要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對不同的會計實行崗位責任制,對不同的會計人員進行不同的對會計信息的查看、傳輸與分析的的權限;在技術層面上,要加強對全方位的生物信息識別技術和信息加密解密技術的開發和應用,要不定期的對密碼進行更換,實行24小時監控等方式來保證信息的安全性;在網絡安全監管層面上采用內外網互相聯合的方式,對于比較關鍵的硬件設備要采用云存儲和硬盤備份的方式,制定出合理的系統安全的預警方案;在軟件方面,要采用信譽度和知名度比較好的會計軟件和系統產品,聘用網絡安全的公司實施全方位的監督。
(二)稅務會計報表的電算化實現設想
目前,企事業單位的納稅申報主要采用網上納稅申報的方式,推行稅務會計報表體系,應當先從變革官網上的納稅申報入手,設計出合適的納稅申報管理體系。但是如果采取這種工方式,可能會造成稅務會計人員對報稅的不清楚、不熟悉,增加了稅務會計的工作難度。所以建議增設方便稅務會計數據填制的“涉稅事項基礎數據表”,為稅務會計信息項目的填列做好數據和計算的準備,與直接填制稅務報表相比,不但降低了了難度,還可以提供清晰明了的會計信息。
(三)強化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教育
在大數據時代環境下,要使稅務會計人員具備政治、誠實的品質,以不犧牲國家利益來保存自己的利益,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因此在對會計人員進行教育的時候除了要進行必要的道德教育外,還應特別注意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則與法律規范。通過加強對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和監督,使會計人員逐漸增強自己工作的責任心、社會責任感,真正做到“愛崗敬業、依法辦事、遵守準則、不做假賬”.
(四)臺賬的建立
建立臺賬將會計與稅務差異反映在表格中,就能對稅基進行確定。例如:房產稅臺賬,將房產的種類分自用、出租,將房產原傎列出,再將有些如消防、排水、中央空調等記入房產原值,進而確定了計稅原值;企業所得稅管理臺賬的建立,通過對憑證號、業務事項、涉稅金額等信息的描述,便于年終匯算時不被漏掉,造成不必的風險;各月明細賬、財務報表、增值稅納稅申報表數據核查對比表。將收入、銷項稅額、進項稅額、進項稅額轉出、上期留底稅額等與明細賬、財務所報表、申報表進行核對,看是否一致。最終對增值稅負率進行比較,對增值稅稅負率比較,看其波動是否正常,給企業提出預警值;印花稅信息臺賬,將涉及到的各項合同分類匯總,記錄合同事項、訂立時間、標的金額、稅率、應納稅額等,這樣就能很清晰完整的表現出來。總之,做好臺賬,便于數據信息的收集,能知曉企業涉稅風險,做到降低納稅風險及納稅成本。
關鍵詞:政府會計目標;會計環境;受托責任
以目標作為財務會計與報告研究的邏輯起點是規范會計理論中的主流理論,而會計目標受其所處的會計環境的影響。我國目前的預算會計改革中,并未提出明確的預算會計目標,但“政府會計改革和政府會計準則建設應當理論先行,能使我國政府會計改革有的放矢,少走彎路,才能使我國政府會計標準的制定和政府會計改革能夠真正解決我國實際問題”(劉玉廷,2004)。因此,明確政府會計目標,是我國政府會計改革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之一,這對于構建適合我國國情的政府會計準則體系和政府財務報告制度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對國內外政府會計目標的理論研究現狀進行了評述,并立足我國國情,對我國政府會計目標的定位進行了探討。
一、政府會計目標的涵義
會計目標即提供財務信息或編制財務報告的目標或目的。理論上,會計目標有受托責任觀”和“決策有用觀”兩種不同觀點。受托責任的概念起源于兩權分離,當所有者把經營權委托給人時,人就承擔了受托責任,他們要管理好委托人的財產,并就財產的管理和使用情況如實地向委托人報告。因此受托責任觀認為,會計的目標就是以適當的方式有效反映受托人的受托責任及其履行情況,委托人關注的是信息的可靠性。其后,由于資本市場的日益發達,很多的委托受托關系都是通過資本市場來完成委托人和受托人并不直接接觸。此時,委托人除了關心受托責任的履行外,開始更加關注受托人所提供的信息是否有利于其在資本市場上進行決策,故產生了“決策有用觀”,信息的有用性和相關性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政府會計目標即為政府財務報告目標或目的,目前,國內外關于政府會計目標的論述也主要有“受托責任觀”和“決策有用觀”兩種。但由于會計環境的不同,各國的政府會計目標在不同程度上也呈現出差異。下文對國內外政府會計目標的理論研究現狀進行述評。
二、國外政府會計目標研究述評
國外對政府財務會計目標的表述,大體上可以歸納為兩種:美英模式和德法模式。
1、美英模式。這種模式包括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在內。其特點是:會計信息主要為外部使用者提供,范圍廣,內容多且細,重點是提供財務方面的信息,提供會計信息的目的是闡明政府的受托責任和滿足決策需要。例如,美國政府會計準則委員會(GASB)在其第1號概念公告“財務報告目標”中明確提出:“政府財務報告提供的信息應當有助于使用者:
(1)評價政府的受托責任;
(2)做出經濟的、社會的,以及政治的決策,而評價受托責任是政府財務報告的最高目標,所有其他目標都必須與它相符合。
該準則委員會還認為,政府會計的具體目標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財務報告應當幫助政府完成政府向公民陳述受托責任的義務,并且應當有助于使用者評價政府的受托責任;
(2)財務報告應當能夠幫助使用者評價政府當年的業務活動成果;
(3)財務報告應當幫助使用者評價由政府提供的服務及其履行義務的能力。由此可見,美國政府將反映政府的受托責任作為政府會計的基本目標,并通過具體目標來實現。
2.德法模式。除德國和法國外,歐洲大陸國家如意大利、西班牙也都采用這種模式,其特點是:會計信息主要向立法機關、行政部門提供,主要提供財政預算信息,這些信息主要供議會和政府管理部門決策使用。如德國規定,政府會計的主要目的是滿足立法機關的信息需要,政府會計屬“立法導向”型會計,其信息用于“財政”目的而非“管理”目的;法國規定,所有的信息使用者不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政府會計信息首先必須確認政府部門自己的需要是最重要的(北京市預算會計研究會政府會計課題組,2006)。
形成上述兩種模式差異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所處的會計環境不同。實行美英模式的國家,大多政治比較開明,集權程度較低,資本市場比較發達,文化也比較開放,注重個性化需求,國家對經濟的干預較少;而采用德法模式的國家,大多實行集權管理,國家對經濟活動干預較多,資本市場不很發達,屬于成文法國家,文化較為傳統和保守,往往比較注重集體主義,權力距離也相對較大,等級較為森嚴,注重按規章辦事。
三、國內政府會計目標研究述評
我國現行會計準則、制度對政府會計目標沒有明確的規定,只是在《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事業單位會計準則(試行)》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中對政府財務報告的會計信息質量提出了要求。如,1998年的《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指出:“總預算會計信息應當符合預算法的要求,適應國家宏觀經濟管理和上級財政部門及本級政府對財務管理的需要。”《行政單位會計制度》指出“:會計信息應當符合國家宏觀經濟管理的要求,適應預算管理和有關方面了解行政單位財務狀況及收支結果的需要,有利于單位加強內部財務管理。”
由此可知,我國目前的準則、制度對政府會計信息的要求著重強調合法性和對宏觀經濟管理的決策有用性,帶有明顯的計劃經濟烙印。但“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市場經濟環境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政府職能的轉換、公共財政體制的改革、政府收支分類科目的變化、政府績效評價制度的建設以及政府監督的加強等,均對反映政府經濟活動的政府會計信息提出了更高要求,從而需要與時俱進,積極推進政府會計改革”(劉玉廷,2004)。而政府會計改革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政府會計目標的定位。因此,根據我國政府會計改革的需要,國內理論界和實務工作者對政府會計目標定位問題進行了熱烈的探討,下文選取大部分的觀點進行述評。陳立齊、李建發(2003)認為,政府會計的基本目標在于檢查、防范舞弊和貪污,以保護公共財政資金的安全;中級目標是促進健全的財務管理,使得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成本是最小的或服務的更好;最高目標是幫助政府履行公共受托責任。
陳小悅(2005)認為,政府會計的目標應表述為:實現政府履行職責的高經濟透明度。時津(2006)認為,在政府會計中,向諸如公民、立法機關和監察機關及投資者和信貸者等使用者提供有助于他們評價政府受托責任的信息,是政府會計的最高目標。
張慧、高春(2006)認為,政府會計的運行環境決定了政府會計應該以反映和解除政府的財務受托責任為目標。政府財務報告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信息使用者評價政府受托責任的履行提供信息,從而解脫政府受托責任,同時增加政府財政的透明度。
王湛(2006)認為,政府會計目標應當定位于提供政府公共部門受托使用社會資源的責任履行的信息。金希萍(2007)認為,政府會計目標劃分為基本和具體兩個不同層次,基本目標是政府會計服務于政府整體受托責任的全面真實反映;具體目標為:促進政府單位建立健全財務管理機制,幫助使用者評價政府的受托責任,幫助使用者確定政府單位提供服務的水準;通過適當的授權交易,將交易過程和結果記錄在財務會計系統中,保證公共財政資源或其他資源真正用于限定的用途,以體現資源的專用性,防范舞弊和貪污,保護公共財政資金的安全;檢查政府財務業績和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
陳穗紅、石英華(2007)認為,我國政府會計目標可以定位為兩個層次,首先,我國政府會計的基本目標,或言最高層次目標,是提供說明受托責任的信息。其次,我國政府會計的具體目標應是為以下四個方面提供和報告會計信息:第一,反映財政收支活動的合規性。第二,評價政府財務狀況。第三,反映政府運營績效。第四,提供反映政府可持續履責能力的信息。
陳勁松、石道金、彭玨(2008)認為,我國一般政府財務會計的目標應分階段來確定。在未來3~5年的時間內,我國政府財務會計應在完善財政收支分類改革的基礎上,著手完善基于現金制基礎或修正的現金制基礎的財務會計體系,提供反映政府整體的財務狀況、運營情況和現金流量信息,滿足政府管理部門、立法機關和審計機關在做出政治、經濟、文化和法律決策時的信息需要,從而解脫政府的公共受托責任。
在未來5~20年的時間內,我國一般政府財務會計的目標應定位為在修正的權責發生制基礎上提供反映政府財務狀況、運營情況和現金流量的財務信息,以滿足政府管理部門、立法機關和審計機關在做出政治、經濟、文化和法律決策時的信息需要,同時滿足投資人及其他利益相關者做出相應決策的信息需要,并有利于社會公眾了解政府公共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從而解脫其公共受托責任。
在未來20~5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里,我國一般政府財務會計目標可表述為提供以應計制為基礎的反映政府財務狀況、運營情況和現金流量的財務信息,以滿足政府管理部門、立法機關和審計機關在做出政治、經濟、文化和法律決策時的信息需要,同時滿足投資人及其他利益相關者做出相應決策的信息需要,并有利于社會公眾了解政府公共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從而解脫其公共受托責任。
白亞龍(2008)認為,根據我國的具體情況,我國的政府會計目標應定位為以反映履行受托責任,提供全面而詳細的會計信息為最終目標,以反映政府財政收支情況,資源使用情況,滿足財政管理要求,不斷提高政府會計信息的準確度和透明度為現階段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