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文聯工作要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會議首先由協會主席楊興同志傳達省委書記李建國同志觀看《遲開的玫瑰》后的講話。接著,黨組書記、副主席陸炳寰同志向大會匯報了協會1999年工作總結和2000年工作要點。去年,協會大力扶持戲劇創作,組織討論、加工了一批優秀劇本,如:《澇池岸邊》、《好軍妹》、《悠悠春暉》、《軒轅黃帝》等劇目在我省慶祝建國50周年展演活動中,均獲優秀劇目獎和優秀編劇獎。經協會推薦的《遲開的玫瑰》一劇參加第六屆中國戲劇節演出,榮獲“中國戲劇獎?優秀劇目獎”等7項獎;省劇協同時榮獲優秀組織獎。經協會選拔推薦的省藝校三名小演員角逐中國戲劇“小梅花獎”,榮獲銀獎;省劇協又一次榮獲優秀組織獎。2000年,在西部大開發的熱潮中,戲劇藝術要為經濟建設擂鼓助威,協會要積極配合中國劇協,西安市政府搞好第十七屆中國戲劇“梅花獎”頒獎活動;籌備好由中國劇協、陜西省文化廳、文聯、劇協共同主辦的“首屆中國秦腔藝術節”;搞好“首屆陜西小品?小戲劇本獎”的評獎活動。繼續抓好優秀劇目的論證、修改、扶持、推薦工作,召開陜西戲劇走向新世紀研討會。辦好《當代戲劇》,為繁榮戲劇創作,活躍戲劇評論做幾件實實在在的好事、大事。
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秦天行、省文聯主席李若冰、省文化廳副廳長王小康等領導出席會議并講了話。李若冰同志對劇協去年的工作做了充分肯定,對今年的工作安排表示贊同,并希望協會下大力氣培養青年劇作家,努力改變我省戲劇創作隊伍青黃不接的現狀。王小康同志通報了“首屆中國秦腔藝術節”的籌備情況,倡議全省各院(團)、各地(市)劇協積極協助,共襄盛舉。秦天行同志總結了去年我省文藝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分析了今年文藝工作的有利因素和大好背景。提出了今年我省文藝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文藝工作者一手抓提高,力求上檔次;一手抓群文,活躍城市文化生活。抓住西部大開發的良好機遇,努力創作出三性俱佳的精品力作,為建黨80周年獻禮。戲劇界要齊心協力,辦好“首屆中國秦腔藝術節”。
出席會議的領導還有省文聯黨組副書記何同志、省委宣傳部文藝處副處長李仲謀同志等。
省直及各地(市)劇協負責同志在會上互相交流了工作經驗,圍繞以西部大開發為契機,促進我省戲劇繁榮為主題展開了熱烈地討論,并對我省戲劇事業的發展,創作隊伍的鞏固和擴大提出了很好的建議。
會議期間,協會主席團表彰了榮獲第十七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的西安市青年秦腔藝術團侯紅琴、西安兒童藝術劇院李嵐、陜西省人民藝術劇院馬小矛三位同志。
[關鍵詞]民辦高校;辦學特色;學科專業;師資隊伍
[中圖分類號]G648.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5)01 ― 0146 ― 02
民辦高校辦學特色指民辦高校根據自身實際條件并結合社會發展需要,在辦學理念、管理機制、人才培養、學科專業、師資隊伍等某一或某幾個方面積淀形成的獨特優質風貌。面對逐漸減少的生源和日益激烈的院校競爭,民辦高校要想求生存、得發展,必須要發揮其靈活的體制優勢,以辦學質量為抓手,突出辦學特色,走特色立校之路?!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2014年教育部工作要點、教育部副部長魯昕講話等多次提及民辦學校要辦出特色,為民辦高校的特色發展提供機遇,指明前進方向。筆者近日調研了多所遼寧省民辦本科院校,各校盡管成立時間較短,發展中存在諸多不足,但都在特色辦學方面積極探索,并在某一或某幾方面取得了成效,下面筆者以特色較為突出的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遼寧對外經貿學院、何氏醫學院、沈陽城市學院四所學校為例,對其辦學特色進行分析。
一、辦學理念是形成民辦高校辦學特色的基礎
辦學理念,主要指一所學校的辦學方針和辦學思路等,是一所學校的精神和靈魂,是高校采取何種培養模式和管理體制等的根本出發點?!?〕堅持特色辦學理念,科學定位,是民辦高校形成辦學特色的前提與基礎。遼寧省多數民辦高校,在成立伊始就把辦學定位確立為建設應用技術型大學,根據區域發展需要、依托企業優勢等各方面因素,明確自身發展定位,確定特色發展戰略。本次調研的四所民辦高校的辦學理念(見表1),都強調了特色,突出特色,以特色求發展。
二、學科專業是形成民辦高校辦學特色的核心
民辦高校的辦學特色集中體現在學科專業建設上,并以此確立學校的地位和影響,帶動學校整體可持續發展。一批適應行業需要、滿足市場需求、便于學生就業的特色專業會給民辦高校注入活力。一所大學的優勢所在,也就是這所大學的特色所在,大學根據自己的優勢發展某些重點學科,使之成為優勢學科,并率先在自己的優勢學科領域為社會發展做出顯著貢獻,是大學形成辦學特色的重要切入點?!?〕
1.強化實踐教學,積極推進教學改革
第一,改革學期設置,增加實踐學期。大連東軟信息學院實施“1321”的學期設置,即1學年被安排成3個學期,2個學期是基于項目的理論教學,1個學期是專項訓練的實踐教學,實踐教學強調“面向行業應用,進階式實踐教學”。同時,學校部分專業實施“3+1”、“2+1”教學模式,即大學最后一年,通過綜合項目實踐和企業實習,全面強化學生的專業實踐技能,使學生在校便具備了一年的“工作經驗”。
第二,改革考試制度,加重實踐環節。遼寧何氏醫學院實行教考分離,并在臨床醫學專業試行三段式考試模式,每一階段考試合格后方可進入下一階段學習。針對臨床醫學專業學生,教學內容遵循全球醫學教育標準,與執業醫師技能考試接軌,增設標準化病人測試方法,加強實踐教學力度。
第三,加大硬件投入,強化實踐教學。沈陽城市學院不斷加大硬件投入,重點建設影視傳媒學院,教學設施、設備具有國際一流水準。實驗實訓中心建筑面積8000平方米,有非編技術實驗室、綜藝演播實驗室、全媒體新聞中心等十六個專業實驗室。學生全程參與《綠島新聞》等校內電視臺實戰項目,并在多家媒體頂崗實踐,以真實項目驅動推進每一個理論教學環節的完成。
第四,建設基地,提供實訓平臺。遼寧何氏醫學院利用10家附屬醫院、60余家眼視光中心、綜合性臨床教學實習基地以及GCP臨床實驗室等自身資源,為學生提供了科研創新、實習實踐平臺。學生參與科研實踐、生產實踐,親自拆解操作機械設備、參與生產線上產品生產、參加藥理病理實驗、參與項目申報。
2.積極推進校企合作,開展創業教育
第一,根據專業特點,開設企業定制班。大連東軟信息學院實施“面向行業和職業崗位的人才培養方案設計”,即根據市場對IT類人才的能力需求為學生確立培養目標及培養方案,制定模塊化的課程體系。根據各專業的不同特點,面向就業市場需求,開設企業定制班,為企業量身定制人才。目前,已為多個IT企業開設過定制班,如“惠普班”、“東軟班”、“阿爾派班”等。
第二,與企業合作,共同完成課程開發。大連東軟信息學院與東軟集團、大連軟件園合作,共同開發課程體系、教材和課件,共同建設實訓環境、開發實訓案例、引入企業真實項目,使學生學習最新的IT技術,實踐最新的IT項目,熟悉最新的行業標準,從而畢業后盡快融入企業。
第三,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提高學生競爭力。大連東軟信息學院設立SOVO大學生創業中心,營造仿真企業的實踐教學環境,在企業導師和專業教師的創業實踐指導下,完成真實的商業項目,模擬企業運營。累計成立虛擬公司160多家,畢業學生9000余名,孵化實體公司46家,年均在孵學生創業團隊30多個,項目創業成功率達30%。遼寧何氏醫學院成立全國首家以大學生為股東的“何氏夢工場大學生創業有限公司”,業務涉及餐飲、物流、電子商務等,學生直接參與學院食堂管理、經營,從前期的市場調研到商業運營,全部由學生獨立完成。
3.打造優勢學科,服務地方經濟
民辦高校辦學特色形成的過程中,應主動適應本地區、本省經濟結構,尤其是產業結構布局調整,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緊緊根據本地區社會需求、科學、合理設置課程及專業建設方向,積極為本地經濟、社會、文化事業發展培養高素質專門人才。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在遼寧省教育廳公布的2012、2013年《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綜合評價》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軟件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等五個專業均列遼寧省高校前三名。學院已累計為社會培養近3萬名IT相關專業畢業生,300余家IT企業(其中包括48家世界500強企業)聚集學校周圍,學校已成為大連市“國家軟件產業基地”、“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師資隊伍是形成民辦高校辦學特色的關鍵
教師既是落實辦學特色的實踐者,又是已有特色的傳承者,更是學校新特色的創造者,在民辦高校優質特色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正如哈佛大學前校長科南特所指出的:“大學的榮譽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數,而在于它一代教師的質量。一個學校要站得住,教師一定要出色?!睂W校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必須要有一支富有教學特色的骨干教師。只有每個教師在教育教學上有自己特有的經驗和獨到之處,才能匯積和升華為學校的辦學特色?!?〕
1.與企業合作,引進優質師資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引進企業工程師實施實踐教學,以“雙薪制”聘請企業高水平技術專家擔任兼職教師,企業每年要派教師承擔學校5%至10%的課程。進入學校的工程師,既可領取工資,又可收到學校發放的課時費。沈陽城市學院文法、傳媒學院院長,均是具有三十年從業經驗的資深媒體人,曾任報社主編、衛視頻道總監等職務,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獨到的視角,在實驗室建設、學生實訓、教學改革等方面發揮巨大作用。
2.通過培訓,推動“雙師型”隊伍建設
雙師型教師是指理論功底扎實、實踐經驗豐富,能在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的教師。〔4〕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過企業技術專家來院培訓、委派教師赴企實訓,提升院內教師實踐教學技能。學校每年有約10%的教師到企業實踐,提升工程實踐能力。進入東軟集團實踐的教師,學校工資照發,同時獲得企業的項目經費。現在,在學校專業課和專業基礎課教師中,雙師的比例達到60%至70%;遼寧何氏醫學院學院教師不僅教授學生理論課程,更直接參與科技與產業的研發生產,現已獲得專利30多項;遼寧對外經貿學院多次組織教師參加“雙師”培訓和校外的其它專業技能培訓,僅2012年學院教師參加各類培訓就達208人次。
3.創造機會,重視青年教師培養
遼寧對外經貿學院出臺了《教師培訓工作條例》,鼓勵業務突出的青年教師到國內外知名高校攻讀博士學位;制定了“優秀青年人才成長計劃”,實行導師“傳、幫、帶”,選派優秀教師出國進修,進行入職和崗前培訓;在校級教改、科研立項中,專設“青年項目”,為青年教師提高教學和科研水平創造條件;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大賽,推進教學質量提高;近五年,學院共派出55名青年教師到美國、日本、臺灣等國家和地區學習、考察或工作,多名青年教師外出參加學術會議、進修,一大批青年教師走上教學管理崗位。
〔參 考 文 獻〕
〔1〕張紫薇.我國民辦院校特色現狀調查分析及思考〔J〕.現代教育管理,2014,(08):91-96.
〔2〕 2002年中外大學校長論壇課題組.大學辦學特色的形成發展戰略〔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3,(03):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