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社會治理新格局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靈活把握宣傳的時機,科學謀劃宣傳的角度,深度拓展宣傳的內容,準確定位宣傳的對象,合理運用宣傳的形式。
堅持科學管理,辯證治理,做到既要管住又要搞活,既要防范又要利用。
努力提高宣傳思想工作科學化水平,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宣傳思想戰線的一個新的重大課題。我們要以科學理論為指導,科學審視,科學策劃,科學管理,努力使宣傳思想工作更好地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不斷開創宣傳思想工作新局面。
提高宣傳思想工作科學化水平,科學審視是前提。提高宣傳思想工作科學化水平,必須在認識客觀規律的基礎上研究規律、把握規律、運用規律,從而以寬廣的眼界去觀察世界、認識世界,緊跟時代步伐,順應時代潮流,及時抓住機遇,主動應對挑戰,始終站在前沿。要適應思想解放新要求,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勇于摒棄陳舊的思維模式,改變落后的習慣做法,以自我揚棄的精神破除舊觀念。要適應自身發展新變化,加強對宣傳思想文化領域全局性、前瞻性、戰略性問題的研究,在工作實踐中總結經驗,在總結經驗中探索規律,從而把感性的認識理性化,把成熟的做法制度化。要適應群眾需求的新期待,適應形勢的變化和群眾的需求,不斷創新理念、改進方式,真正做到理論武裝要更加注重實效性,輿論引導要更加注重服務性,文化建設要更加注重持續性,網絡管理要更加注重主動性,確保工作取得預期效果。
■未來幾年,以結構性改革實現經濟轉型的突破,對企業、地區、國家來說,都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總的看,未來幾年的經濟轉型,將釋放出新的動力,不僅對我國的中長期增長有著決定性作用,而且對全球經濟增長和推進世界經濟治理格局調整也將產生重要影響。
■要解決結構性矛盾,不僅需要結構調整,更需要結構性改革;不僅需要需求側結構性改革,更需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新階段的轉型改革,涉及面廣,觸及到深層次的利益關系和發展理念問題,是一場深刻的變革。對此,要有清醒的認識和充分的估計。
進入發展新階段,無論是一個地區,還是一個企業,主要不是贏在起點,而是贏在轉折點。未來幾年,以結構性改革實現經濟轉型的突破,對企業、地區、國家來說,都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當前,各方高度關注經濟增長前景。要預測一個13億多人大國的經濟增長前景,離不開對經濟轉型趨勢的客觀判斷。今天,我國經濟轉型與結構性改革已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經濟轉型的時代性趨勢明顯、階段性特點突出;經濟轉型蘊藏著巨大的市場空間和增長潛力;經濟轉型的內外環境、約束條件、動力機制等發生明顯變化;經濟轉型面臨著突出的結構性矛盾與問題。這就需要用新的眼光、新的分析框架和方法來分析預測我國未來的經濟增長前景;需要以結構性改革破題經濟轉型的結構性矛盾。
經濟轉型具有歷史性新趨勢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也是一個轉型大國。當前,經濟社會發展正處在重要的歷史轉型時期,有如下幾大趨勢:
產業結構正由工業主導向服務業主導轉型。預計到2020年,我國服務業占比有可能由2015年的50.5%提高到58%―60%,基本形成以服務業為主導的產業結構。
城鎮化結構正由規模城鎮化向人口城鎮化轉型。預計到2020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有可能由2015年的56.1%提高到60%左右,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有望由2015年的39.9%提高到50%左右,基本形成人口城鎮化的新格局。
消費結構正由物質型消費為主向服務型消費為主轉型。預計到2020年,我國消費規模有可能由目前的32萬億元擴大到50萬億元以上,服務型消費比重穩步提升,消費貢獻率基本穩定在65%左右,形成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新格局。
開放結構正由貨物貿易為主向以服務貿易為重點轉型。預計到2020年,我國服務貿易占外貿總額的比重有望由2015年的15.4%提高到20%以上,初步形成以服務貿易為重點的對外開放新格局。
經濟轉型呈現階段性新特點
當前,經濟轉型的階段性特點比較突出。增長、轉型、改革高度融合;經濟轉型升級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市場空間。與此同時,經濟轉型也面臨著多方面的嚴峻挑戰,具體表現為如下幾個方面:
增長與轉型高度融合,增長直接依賴于轉型。當下,人們對經濟增長比較擔心,把“穩增長”看得比較重。從實際情況看,“穩增長”固然十分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打破增長的掣肘因素,通過經濟轉型有效釋放巨大的增長潛力。就是說,主要不是在現有的舊結構下尋找“穩增長”的藥方,而是在經濟轉型新趨勢、新結構下挖掘“新增長”的源泉。
經濟、社會、治理轉型交織融合,經濟轉型牽動轉型發展全局。首先,經濟轉型對社會轉型和治理轉型有重要促進作用,沒有經濟轉型的突破,社會轉型和治理轉型就很難突破。其次,社會轉型對經濟轉型的影響日益增大。某些社會問題,例如養老保險改革,已經直接掣肘經濟轉型。社會轉型與社會建設不到位將制約經濟轉型,并且有可能增大經濟風險。第三,治理轉型成為經濟、社會轉型的重要保障。我國正處于加快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關鍵時期,治理轉型不到位,政府與市場關系、政府與社會關系就難以有效理順,經濟轉型與社會轉型的阻力將明顯加大。
經濟轉型與新一輪技術革命交織在一起,轉型的技術影響明顯增強。未來幾年,以互聯網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蓄勢待發,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新技術將給傳統生產生活方式帶來革命性變化。在科技革命新趨勢下,我國經濟轉型與新一輪科技革命交織在一起,既需要在轉型中解決現有的體制機制問題,也需要在轉型中積極應對新技術帶來的挑戰。
經濟轉型與國際經濟格局變化交織在一起,雙向影響明顯增強。一方面,未來幾年全球經濟很有可能仍將處于弱增長態勢,世界經濟格局還在尋找新的平衡之中,這給我國經濟轉型帶來多重影響和沖擊;另一方面,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國經濟轉型與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與經濟格局的影響日益增大。這種雙向影響相互交織,加大了經濟轉型的復雜性。
經濟轉型決定中長期增長前景
總的看,未來幾年的經濟轉型將釋放出新的動力,不僅對我國中長期增長有著決定性作用,而且對全球經濟增長和推進世界經濟治理格局調整也將產生重要影響。
經濟轉型將釋放中長期增長的動力。例如,產業結構升級蘊藏巨大潛力。過去10年,服務業每增長1個百分點,可以帶動經濟增長0.43個百分點。如果服務業保持年均兩位數的增長,將帶動經濟年均增長3.8―4.3個百分點,為中長期的中速增長奠定重要基礎。
我國開放轉型成為全球自由貿易的重要推動力。當前,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加大了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面對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趨勢,我國要加快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推進雙邊、多邊自貿談判進程,推進以服務貿易為重點的“二次開放”。由此,我國成為推進全球自由貿易的重要力量。
以結構性改革化解經濟轉型的結構性矛盾
當前經濟轉型既面臨歷史性機遇,也面臨突出的結構性矛盾。結構性矛盾的核心表現在供給結構與需求結構不相適應,需求引導供給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面對結構性矛盾,再用傳統的擴大投資規模的辦法刺激經濟,不僅投資邊際效應和對增長的拉動效應將明顯遞減,而且會惡化經濟矛盾和問題,甚至錯過化解風險的最佳時期。要解決結構性矛盾,不僅需要結構調整,更需要結構性改革;不僅需要需求側結構性改革,更需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具體來說,是兩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以經濟轉型為目標著力實現結構性改革的重大突破。首先,推進服務業市場的全面開放,把服務業市場開放作為新階段市場化改革的重點。其次,改善企業發展環境,激發企業家精神,依法保護企業家財產權和創新收益。第三,以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為重點深化農村改革,把賦予農民長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權落到實處。
二是推進以服務貿易為重點的“二次開放”。我國新階段的開放戰略是推進以服務貿易為重點的開放轉型,即由以工業市場開放為重點的“一次開放”向以服務貿易為重點的“二次開放”轉型。以“一帶一路”為總抓手,擴大自由貿易網絡,以服務貿易為重點的國內自貿區轉型發展,以盡快建立中歐自貿區為重點,推進雙邊、多邊自貿區建設,這既是經濟轉型升級的內在需求,也是擴大開放的重大選擇。
經濟轉型是一場深刻的變革
經濟轉型是經濟增長方式的深刻變革。改革開放以來形成的增長方式,在特定的歷史階段發揮了重大作用,但與新階段的經濟發展需求不相適應,在某些方面甚至形成了掣肘。經濟轉型實質上是對傳統增長方式的一場深刻變革。
經濟轉型是行政體制的深刻變革。經濟轉型的最大困難,是體制掣肘和體制束縛。體制的變革,大都與利益結構調整、行政權力結構調整相關聯。這是行政體制改革的重大課題。
經濟轉型是發展理念的深刻變革。要實現經濟轉型的突破,需要打破自覺或不自覺的思想禁錮,理順五大關系,即處理好速度與結構的關系、短期與中長期的關系、政策與體制的關系、政府與市場的關系、頂層設計與基層創新的關系。
論文關鍵詞 鄉村治理 公共服務 政府主導
在社會轉型期,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離不開對社會公平的關照。受制于長期的二元經濟結構,農村的發展落后于城市,在新農村建設和統籌城鄉發展中,通過為農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滿足人民擴大的公共服務需求,以縮小城鄉差距是現階段鄉村治理的重點。
一、鄉村治理的涵義
關于鄉村治理的涵義,張潤澤,楊華認為“鄉村治理是一種綜合治理,它把農村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諸元素都統攝進來,以更廣泛、更宏大的視野觀察農村生活,而不囿于單純民主化治理的村民自治。”賀雪峰認為,“鄉村治理是指如何對中國的鄉村進行管理,或中國鄉村如何可以自主管理,從而實現鄉村社會的有序發展。鄉村治理這個詞有兩個偏向性的所指,一是強調地方自主性,一是強調解決農村社會發展中存在問題的能力。”可以看出,鄉村治理的基本含義就是是對鄉村進行治理,以達到鄉村社會善治的目的,解決鄉村社會的問題。
從人民公社制度解體后,我國廣大農村建立起了“鄉政村治”的治理模式,“鄉政”指的是鄉一級政權(包括鎮政權),是國家依法設在農村最基層一級的政權組織;“村治”指的是村民委員會,是農村基層的群眾性自治組織。鄉鎮政權和村民委員會的結合,形成了當前有中國特色的農村基層的一種新的政治格局或政治模式。這種鄉政村治模式一頭牽著國家,一頭牽著社會,在鄉鎮一級上既有國家行政權力對社會的嵌入,同時也體現社會的自治和民主。這一模式中,村民自治是基礎,鄉鎮政府是村民自治的指導力量。
在治理主體問題上,學者一般都認為有多個主體參與鄉村治理。除了政府以外,社會組織、經濟組織、中介組織及其他權威機構都是鄉村治理的主體;在治理理論的框架內,各主體的積極參與、協調合作才能更好地實現治理。同時,我們也應看到,由于多個主體在鄉村治理中地位和作用沒有明確定位,多主體的治理結構可能出現責任模糊,缺乏權威等問題。實踐中,社會的加入突破了政府的單一權力中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政府的權威,同時鑒于我國的其他治理主體發育尚不完全,力量比較弱小,獲取資源的能力和權力基礎都較為薄弱,只能部分承接政府的職責。因此,天生占有大量資源的政府,在其他主體功能不全的情況下如果將自己的責任推給市場或者社會,可能導致更大的“政府失靈”,這對鄉村治理來說是不利的。
二、政府主體在鄉村治理中的定位
(一)地位和職能
現階段,政府主體的地位要高于其他主體,在鄉村治理中處于中心地位,其職責在于向農村提供公共服務,實施有效的公共管理。在治理理論普遍流行,要求政府進行職能轉變的今天,分權、放權、市場化、縮小政府規模等詞匯大行其道,好似只要政府讓出權力,良好的治理就隨之而來,但事實上,這很有可能是一廂情愿。
首先,政府職能轉變的根本在于“還權賦能”。將權力還給社會不僅要求社會自治能力的提高,還要求政府自身能力的提高。政府職能轉變意味著政府管理權限和管理方式的轉變,一方面要界定政府的權力范圍,歸還企業、地方、社會的權力,變統治為管理,另一方面要培育社會力量的發展。因此,職能轉變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社會能力和政府能力都不足夠的時候,片面地放權給社會是不合實際的。其次,在社會轉型期,強大政府對政治穩定來說是必不可少的。現今,我國各種社會問題層出不窮,不同群體和階層的利益分化、利益沖突明顯,各種社會力量登上舞臺爭取利益,釋放政治參與熱情,只有強大政府和制度化的政治體系才能農業稅取消之后,農村發展已經進入到“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帶動鄉村“的時代,政府的重點放在了為農民提供服務、促進農村發展上,這在客觀上需要一個有效的政府。現階段,利益矛盾錯綜復雜,社會發育尚不完全,政府在農村公共服務領域還不能“缺位”。我們在需要一個“小政府”的時候更需要一個有效的政府。
(二)政府公共服務職能的實施和保障
公共服務有助于經濟增長。遲福林指出,公共產品短缺反映了特定歷史階段我國經濟發展方式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我國的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將直接受制于公共產品短缺,公共產品短缺使多數人的實際福利不能隨著經濟增長同步提高,制約了消費主導新格局的形成,制約了服務業主導新格局的形成,制約了人力資本主導新格局的形成。因此,為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客觀趨勢,應推進以公共服務為中心的政府轉型。
各層級的政府在農村公共服務提供上存在角色差異,中央政府是宏觀制度框架的供給者,地方政府是公共服務的提供主體,鄉鎮政府是落實公共服務的主體。中央政府公共服務的輻射范圍是全國性的,主要通過重大政策和制度來實施,比如社保制度、教育醫療制度等。地方政府公共服務的輻射范圍相應縮小,主要是保障和提高地區居民的福利水平,基層鄉鎮政府則主要負責執行。保障鄉鎮政府公共服務職能的切實履行需要提供相應的財力加以保障。在基層財政沒有獨立財政的情況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需要分擔履行公共服務職能的成本,在不同政策中承擔不同責任。
三、建立多主體的農村公共服務供給機制,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
我國農村公共服務事務多,需求多樣,客觀需要多主體發揮各自的優勢,通過協調合作達到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農村公共服務供給水平。政府和其他主體在公共服務的提供中應該依據各自的資源狀況、提供能力、效率以及公共服務的不同層次、內容承擔相應的供給責任。
政府在公共服務供給中的主導作用指的是政府是公共服務的安排者、引導者,而不是直接的生產者和包攬者,其作用主要體現在:一是提供惠及全社會的公共服務,兼顧效率和公平。通過公共政策和制度的制定,對整體性的公共服務進行安排,如對教育、醫療等領域的事務安排。二是“對農村公共服務的服務標準、質量要求、收費標準、公共服務資格認證、登記制度審計制度和公眾投訴等作出制度安排。”三是提供資金支持,建立府際間責任和資金分擔機制。多主體積極參與則是動員社會力量、市場力量和群眾力量參與到公共服務中來,吸收各種社會組織、非政府組織作為公共服務的供給者,以彌補政府或者市場作為單一主體提供公共服務可能帶來的“政府失靈”和“市場失靈”,滿足公眾需求,提高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水平。
在農村公共服務的供給中,政府主體和其他主體是協調合作的,政府居于核心主導地位,要切實改善農村公共服務現狀,政府應先從以下方面著手。
1.統籌城鄉發展,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在我國公共服務供給中,呈現出明顯的非均等化,這種不均等表現為地域性差異和城鄉差異,經濟發達地區公共服務水平較高,而相較于農村地區,城市的公共服務水平也明顯好于農村地區。這種差異帶來了相對的剝奪感,也未達到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目的,不利于社會公平的實現。“統籌城鄉發展,重要的是要把新農村的各項建設建立在體制改革和制度創新的基礎之上,強化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
2.培育社會力量的發展壯大,調動群眾參與積極性。在公共服務供給中,社會力量是政府力量的重要補充。社會組織、自治組織最貼近人民的需求,能滿足農民多樣化的需求,培育社會力量的發展壯大,有助于提高公共服務供給的質量。政府要為各種社會組織、非政府組織的發展他們的有序發展提供制度空間和政策引導,保證社會組織的規范運行。政府可通過制定規范社會組織發展的法律法規,為社會組織提供合法性,規范社會組織的發展壯大;給社會組織提供一定的資源支持,幫助社會組織的能力發展,扶持它們在公共服務中承擔更多的責任。在各種社會組織中,要特別注重農民自組織自我服務能力的培養和提升,鼓勵農民自由地進行利益表達和利益獲取,充分調動農民參與農村公共服務、參與公共生活的積極性,才是農村治理發展的前途所在。
3.關注農民需求,提高公共服務能力。目前,農村公共服務的供給中存在重視短期公共產品的生產與服務,忽視長期產品的生產與供給,硬件多,軟件少等問題。基礎設施建設、道路交通改善等方面的公共產品和服務容易得到滿足,而在教育、醫療、科技應用、市場信息提供等方面獲得較難,出現了供需不協調的狀況。其原因在于公共產品和服務自上而下的決策沒有同自下而上的農民需求相結合,因此政府要加強對農村公共服務需求的調查分析能力,發揮基層組織同群眾緊密相連的紐帶關系,同社會組織力量和市場力量實現信息共享,把準農民需求的脈搏,統籌安排資源配置,更好地提供服務。
一、堅定實施農業奠基、工業立市戰略,著力構建以工促農、優勢互利的協調發展新格局
堅持以工促農、工農互動、優勢互補、協調發展的原則,把育強扶壯產業化龍頭企業作為關鍵,全力構筑具有訥河特色的產業化發展新格局。
1.強化龍頭企業的牽動效應。從農業大市、農產品資源豐富的實際出發,把大項目建設作為第一抓手,重點扶持和培育了以乳品、肉制品、糖業、糧油、馬鈴薯制品、骨膠等為重點的產業化龍頭企業,特別是通過開展全方位、多渠道、寬領域的招商引資,引進項目271項,到位資金49.9億元,建設超億元大項目14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展到28家,工業增加值增長84.2%,拉動工業經濟增長42個百分點,拉動全市經濟增長4.2個百分點。已創建省級龍頭企業2家,齊齊哈爾市級龍頭企業24家,構建起了上下聯動、左右配套、鏈條緊密的主導產業優化發展的總體框架。
2.強化基地的支撐作用。以國家級糧食生產基地縣為依托,全力打造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的農業生產基地,為產業化體系的形成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一是發展壯大種植業基地。抓住省委省政府實施全省千億斤糧食產能工程的機遇,大力推進百萬畝良田改造工程和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創建全國綠色食品標準化生產基地180萬畝,通過國家綠色食品基地監測驗收212萬畝,建設有機食品生產基地2萬畝、無公害生產基地243萬畝。2009年,全市糧食總產達到30億斤。二是發展壯大養殖業基地。緊緊抓住被列為國家肉牛產業技術體系示范縣、生豬良種補貼項目縣的機遇,推動畜牧業向產業化經營、規模化養殖、科學化飼養、良種化繁育、優質化服務方向發展,全市存欄黃肉牛16.8萬頭、奶牛1.2萬頭、生豬68.2萬頭、禽305萬只,水產品總量6 140噸,畜牧業總產值實現26.3億元,增長19.4%。三是發展壯大特色產品基地。按照“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發展方向,積極引導農民大力發展以無殼白瓜、毛蔥、雜糧雜豆等為重點的特色種植業,以蔬菜、瓜果等為重點的現代園藝業,以有機豬、生態雞、野生魚等為重點的特色養殖業,以草莓、葡萄、山野菜等為重點的土特產品業,形成了訥河市農業特色經濟發展新優勢。
3.強化市場主體的開拓能力。圍繞著產品賣向哪里、勞動力轉向哪里、企業核心競爭力來自哪里三大主要問題,大力提高市場主體的組織化、集約化程度,不斷提高縣域經濟的開放性、市場化水平。一是培育農民中介組織,引導農民、農業、農村經濟走向市場。通過宣傳發動、典型帶動、政策推動、聯利互動,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1 218個,流轉土地192萬畝,全市規模經營和連片種植面積達183萬畝。二是大力實施品牌戰略,提高地工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致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優質品牌,實行以質取勝的市場擴張策略。紅光白糖獲中國名牌產品、國家級馳名商標,北龍米業有限公司“冰玉”牌大米獲得黑龍江省名牌產品稱號,港進集團的水晶粉絲、康利達的脫水蔬菜出口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國。三是大力實施勞動力轉移增收工程,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以市職教中心為龍頭,深入實施“陽光工程”,加強外埠基地建設,確保農民轉得出、留得住、可發展、能致富,累計轉移農村勞動力14.8萬人,人均增收2 100元,向俄羅斯、韓國、日本輸出4 370人。
二、加大城鄉統籌力度,著力構建以城帶鄉、城鄉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
我們把統籌城鄉發展、打破城鄉二元結構、促進城鄉社會發展一體化作為建設新訥河的主要目標,堅持四高原則,全面提高社會文明度、經濟富裕度、環境優美度、資源承載度、生活便利度和公共安全度。
1.統籌推進城鄉規劃一體化。堅持以規劃為龍頭,著力在市區、中心鄉鎮和中心村三個層面上推進城鄉建設一體化。修編完善了城鄉總體規劃和新農村試點村規劃,并按規劃拆除違章建筑140余戶5 800平方米。
2.統籌推進城鄉建設一體化。按照以城帶鄉、城鄉協調發展的思路,投入公路建設資金7.48億元,建成了205公里通鄉公路、1 128公里通村公路,貫通了全部鄉鎮151個行政村;籌資4 600萬元,保障了111國道升級高速公路訥河段征地動遷工作順利完工;著力打造林水相依、適宜人居的新型城區,先后投入資金2.6億元,完成了集中供熱、城區給排水、污水處理、東西城壕治理及勞動湖一期工程,完成了新體育場選址以及城區主干道白色路面鋪設任務,建成了3個城區休閑廣場,組建了4家物業公司240個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進一步加強,通江街道被評為中國社區服務先進街道辦,愛民社區被評為中國社區服務先進社區。
3.統籌推進城鄉文化一體化。堅持用先進的思想文化引領城鄉全面協調發展。新建“四館合一”的綜合文化活動中心,建成了一批高標準的農村鄉鎮綜合文化站和農家書屋,130個村開通有線電視。被授予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和全省群眾文化先進單位。
三、堅持民生福祉高于一切,著力構建人民群眾和諧發展新格局
堅持把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千方百計為人民群眾謀福祉,讓發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全市人民。
1.優先發展教育事業,保障人民群眾學有所教。以辦人民滿意教育為目標,不斷夯實教育發展之基。投入918.2萬元,改造中小學危房15所;投入1 846萬元,新建2所省級標準化義務教育學校;招錄和配備了中小學教師316名,有效解決了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高考成績在齊齊哈爾市位居前列,職業教育全省領先。被評為全省農村中小學現代化遠程教育先進市。
2.搭建多元就業平臺,保障人民群眾勞有所得。高度重視就業這個民生之本,把擴大就業放在保穩定、促和諧,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突出位置,著力形成覆蓋城鄉的就業服務體系。大力推進創業帶就業工程。三年來,共發放小額擔保貸款3 196萬元,開發公益性崗位2 086個,為29 424名靈活就業者發放社會保障補貼2 870萬元。
3.發展醫療衛生事業,保障人民群眾病有所醫。我們在群眾最急的看病難上抓落實,在群眾最怨的買藥貴上抓改革,在群眾最需的衛生保健上動腦筋,在群眾最盼的報銷快上促整改,全面落實國家醫改政策,增加就醫點,提高報銷面,使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常住人口參合率達到99.2%。加強市鄉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城鄉醫療衛生條件明顯改善。
4.落實國家惠民政策,保障人民群眾老有所養。堅持解決老齡化趨勢與“421家庭”統籌考慮,創造條件把黨和國家解決老齡化問題的政策落實到千家萬戶。同時,努力提高機關事業企業養老保險參保率,實現了退休金及時足額發放;將“五七工”、“家屬工”納入了基本養老保險范疇;農村五保戶供養率達到100%,投資1 000萬元的市中心敬老院已交付使用;強化城鄉低保動態管理,低保覆蓋人群達到4.4萬人。
5.著力解決住房困難,保障人民群眾住有所居。既關注城市低收入群體的保障性住房建設,又大力實施農村泥草房改造工程,啟動“兩改”工作,完成泥草房改造8 015戶,改造面積48萬平方米,建設節能新區3個,被確定為全省節能房改造試點市。城市棚戶區已拆遷11萬平方米,建成交付使用18萬平方米。1.3萬平方米的廉租房建設已經啟動,交付使用廉租房324套,完成38戶農村貧困殘疾人危房改造任務,使部分困難群眾實現了居者有其屋。
四、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著力構建生態良好的發展新格局
我們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建設新訥河的重要目標,既要生產發展、生活富裕,又要生態良好,大力倡導有利于生態環境保護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營造人人關愛生態的社會風尚和文化氛圍。
1.以構建和諧的人與自然關系為重點,積極推進生態功能區域建設。以發展生態產業和循環經濟為主攻方向,統籌建設生態保護區、科學建設生態功能區、有序建設生態旅游區,以尼爾基水庫為依托,精心打造旅游品牌和精品線路,引資5 000萬元開發尼爾基斯湖四季生態旅游度假區,尼爾基斯湖滑雪場晉升為國家4S級滑雪場。
《稅道德觀——稅收文明的倫理省察與探尋》是一本關于稅收倫理的學術論文與隨筆集。本書運用新倫理學的原理與方法,系統性地拓展了傳統“稅收學”的研究視野與學科邊界。同時,還能以稅收治理的重要現實問題為研究導向,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為出發點,篤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想,自覺跳出“稅務、稅收、財政、當下、中國、人類”六個思維局限,兼顧現實的復雜性、實踐的可操作性與未來的不確定性,提出一些未來中國稅制改革的新構想與新方案。這些觀點和成果,或能為中國稅制的現代化轉型提供一些理論上的參考與智力上的支持,從而盡些知識人所應有的價值提醒與告誡的本分,未雨綢繆,預警或防范稅制轉型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系統性風險。
基于倫理學的稅收研究,旨在不斷尋求和接近稅收價值的真理,從而為優良稅制的制定提供內在的道德根據和道義基礎。根本來說,倫理視域的稅收治理與探索,無不是為了理順和調節五大稅收基本利益關系,即征納稅人之間、征稅人之間、納稅人之間、國與國之間以及人類與非人類存在物之間的利益關系,而要徹底理順和調節這五大稅收基本利益關系,首先須弄清楚這五大基本利益關系中的“核心利益關系”,即征納稅人之間利益關系的本質。并且必須遵從人道自由和公正平等兩大基本道德原則來調節和理順這對關系。因此,稅收道德和稅法無疑是調節這五大基本利益關系的主要途徑和方法。稅收道德價值是稅法制定的價值導向系統。稅收道德先進、優良,則稅法大多會先進、優良;稅收道德落后、惡劣,則稅法大多會落后、惡劣。而稅收道德與稅法之優劣,完全取決于增進或消減全社會和每個國民福祉總量之多少。
基于以上觀點,本書提出了未來中國稅制改革或者稅制現代化轉型所面臨的主要目標與使命: 一是必須始終瞄準稅制“增進全社會和每個國民福祉總量”這個終極目的,進行結構性稅制改革目標的設定與路徑選擇; 二是要注重“稅權”合法性問題徹底解決,即要全力擴大“稅權”的民意基礎;三是近期應重點促進直接稅與間接稅比重結構性失調問題的解決,逐步建立“以直接稅為主,間接稅為輔”的稅制新格局;四是要重視稅制基本價值問題的研究,克服以往重形式、輕內容的現象;五是要特別重視“征納稅行為實施如何規律”的研究,并以此作為稅制價值的核心根據。
就稅制文明轉型的現實策略而言,本書認為應分四步走:第一步,總量減稅、總體減速,目標在于減輕普遍性、表層的納稅人“稅痛”;第二步,間接稅降比、直接稅增比,目標在于構建“直接稅為主,間接稅為輔”的稅制新格局;第三步,大力推進財政透明、預算公開,目標在于建立財稅權力長效“閉環式”監督體系,逐步解決征納稅人之間權利與義務分配不公的根本問題;第四步,擴大稅權民意基礎、建立納稅人利益表達協調機制,最終目標是建立納稅人主導的稅制。
本書精心擷取并審慎應用倫理學前沿理論研究成果,對稅收治理基本范疇,諸如稅收、納稅人、稅率、稅收目的、稅收行為規律、稅收核心價值、稅制結構與類型、最優稅制形態、稅德評價等重要專題進行了原創性的探索與研究;作為一名曾經在稅務系統一線奮戰多年的實務工作者,作者通過長期的現場體驗與觀察,對當前中國稅制改革面臨的主要問題與挑戰給予了新穎、獨特的省察,并基于對現實復雜性、實踐可操作性與未來不確定性兼顧的認知,堅持現實與理想、戰略與戰術相統一的原則,提出了富有建設性的稅制改革思路與建議。作者立意高遠、視野開闊、制心一處、擇善固執,旨在為漸進式推進中國稅制的文明轉型,發揮稅收在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影響力獻智獻策。
城鄉一體化是城市化發展的一個新階段,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促進城鄉居民生產、生活和居住方式變化的過程,是城鄉人口、技術、資本和資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為資源,互為市場,互相服務,逐步達到城鄉之間在經濟、社會、文化和生態上協調發展的過程[1]。城鄉一體化其實質是指以城市為中心、鄉村為基礎、互為依托、互利互惠的一個過程,也是刻度城鄉協調、可持續發展的一種狀態。行政區劃是國家行政機構的空間安排,是國家權益的地方配置,是中央治理地方的基本制度安排,事關國家政治、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問題[2]。城、鄉是構成地方的兩種不同的景觀與經濟社會結構形態,也是兩種不同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表現形態。行政區劃既是促進形成城鄉一體化發展新格局的重要體制保障,又會影響資源的配置、要素的流動及布局,促成行政區經濟阻礙著區域間的經濟發展,反過來,區域經濟的發展又會對行政區劃提出新的要求。由此可見,行政區劃合理與否直接影響經濟發展,經濟條件好與壞又直接影響城鄉一體化推進,所以行政區劃與城鄉一體化之間是一種同向相關關系。城鄉一體化發展水平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標志。鄉村處在社會經濟結構的基層,是“以城帶鄉、以工促農”的重要載體和平臺。城鄉一體化,最終要看鄉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活力和水平。而鄉村地方建制及其變化,是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制度性特征。貴州省地處云貴高原,地形切割破碎,經濟發展水平滯后,鄉村社會結構占主導地位,在全國經濟社會發展格局中,屬于最需要關注和發展的省區。探討貴州省城鄉一體化背景下的行政區劃問題,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意義。
二、貴州案例的特殊性
(一)中國地形最破碎的省區根據地形的切割度(分為切割深度和切割密度)可刻畫其地形的破碎程度。貴州省之西部、南部和北部,切割深度在500-700米之間,個別達1000米,切割密度每平方公里為0.8-1.4公里;省之中部和東部,切割深度為300-500米,而切割密度為平均每公里達1.1-1.7公里,全省大部分地區平均切割深度為500米,切割密度為每平方公里0.8公里[3],因而全省大部分地區地面崎嶇破碎,山地、峽谷、丘陵、盆地鑲嵌配列,交錯分布,造就了貴州境內地勢西高東低的高原山地特征,由西部海拔2400米以上降到中部1400~1200米,再到東部的800~500米,呈梯級狀斜坡,在中部再向南、北側降低。致使境內山脈眾多,重巒疊峰,綿延縱橫,山高谷深。如西部高聳烏蒙山,屬此山脈的赫章縣珠市鄉韭菜坪海拔2900.6米,為貴州境內最高點;北部有大婁山,自西向東北斜貫北境,川黔要隘婁山關高1444米;中南部苗嶺橫亙,主峰雷公山高2178米;東北境有武陵山,由湘蜿蜒入黔,主峰梵凈山高2572米;而黔東南州的黎平縣地坪鄉水口河出省界處,海拔為147.8米,為境內最低點。因此,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的貴州,全省地貌可概括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種基本類型,其中92.5%的面積為山地和丘陵。貴州地形不僅升沉大、切割強、相對高度常達300~700米,并且喀斯特廣泛發育,地貌類型復雜,形成河流眾多,千溝萬壑的極其破碎地形。
(二)中國經濟最不發達的省區由于受地形的限制,交通閉塞始終是貴州省經濟發展的最大瓶頸,目前仍是全國經濟最不發達的省之一。21世紀以來其人均GDP、人均收入、恩格爾系數和城鎮化率等四個核心經濟指標始終遠落后于全國平均水準。近年,貴州省的人均GDP為全國最低,雖然從2002年相當于全國的34.66%上升到2010年的40.59%,但近十年來僅追上5.9個百分點,且相差的絕對數量仍在繼續拉大(見表1)。貴州省無論是城鎮還是農村的人均收入都遠遠低于全國相應的平均水平,而恩格爾系數則高出很多(見表2)。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標準,恩格爾系數在59%以上為貧困,50%~59%為溫飽,40%~50%為小康,30%~40%為富裕,低于30%為最富裕。由此可見,貴州省的農村家庭才基本解決溫飽問題。2010年底,貴州省與全國的城鎮化率分別為31%和47.5%,貴州城鎮化率極度落后于全國平均水平,低于16.5個百分點,仍為全國城鎮化率最低的省份。然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推動經濟增長的引擎和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貴州低水平城鎮化的現實已經嚴重制約其建設全面小康社會和城鄉一體化的進程。以上四個指標數據充分說明了貴州省的城鎮化進程慢、城鄉發展不協調、農村貧困范圍廣、程度深和經濟總量小、人均水平低的經濟發展滯后現狀。
(三)城鄉一體化發展滯后的省區由于貴州“欠發達、欠開發”的省情,小城鎮發展氛圍淡,市場經濟對山區影響的滲透和傳播速度較慢,城鄉一體化發育晚、進程慢和水平低。不僅政策落實滯后,如2009年貴州省才把加快城市化作為統籌城鄉發展的根本途徑,努力構建城鄉一體化新格局[4],而且城鄉一體化發育水平低。從表3中看出貴州省的主要城鄉差異系數偏離1幾乎比全國都大(除恩格爾系數之外),根據城鄉差異系數的定義,有系數偏離1越多,城鄉差異就越大,則城鄉一體化水平就越低;系數越接近1,則表明城鄉一體化水平就越高。雖然城鄉恩格爾系數比較為接近1值,但是各自基數很大,因此城鄉居民的生活質量并不高。隨著社會發展,城鄉發展繼續拉大,尤其是基本民生問題和現代化設施等方面,如城市用戶擁有家用電腦數是農村家庭50倍以上,城市居民參加養老保險率與農村之比更是高達130倍以上,其中農村居民參加養老保險率為0.16%,說明了在2009年貴州省的農村養老保險體制才開始試行。因此,表3從經濟、社會、政治、教育、文化及人民生活等多方面綜合地反映了貴州省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進度,離一體化還任重道遠。
三、鄉鎮行政區劃體制問題
(一)鄉級行政區劃改革滯后,基層虛假城鎮化貴州省的鄉鎮建制變化較遲緩,絕大多數鄉鎮除了在1992年全國性推行的“撤鄉并鎮”之外,基本沒有過變動。截止1992年12月底,全省撤區并鄉建鎮工作基本結束,共設557個鄉,253個民族鄉,653個鎮,65個街道辦事處,共計1528個。2005年前后實施的“小村并大村”基本都是在鄉鎮區劃內部整合,不屬于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并在2010年已部分還原為以前的村制。至2010年底,貴州省設有鄉505個,民族鄉252個,鎮689個,街道辦事處114個,鄉級行政區劃數共1560個。2010年比1992年增加了32個鄉級區劃,平均每年增加1.5個,主要是鄉的數量減少,街道辦事處的數目增多,其余變化不大(見表4)。從表4與表5可知,貴州省整體與各地級政區所轄鄉級區劃建制中城鎮型政區占比例較高,基本在40%以上,遠領先于目前31%的城鎮化率。總體上經濟較發達地區比落后地區城鎮型政區所占比例大,但城鎮化率均較低,基層出現虛假城鎮化。
(二)鄉鎮行政區劃規模懸殊,且多數偏小通常用人口和面積兩個指標來評價行政區劃規模,貴州省人口最少的鄉鎮是荔波縣瑤麓瑤族鄉,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為1601人。人口最多的是六枝特區平寨鎮,總人口129082人;面積最小的鎮是興仁縣城關鎮,國土面積10.47平方公里。面積最大的是畢節地區草海鎮,總面積370.98平方公里。最小與最大人口和面積規模分別懸殊近81和37倍。貴州省2007年的691個建制鎮中的人口、面積、人口密度的小規模占比例均比全國高,而大規模比例則低很多(見表6)。然而,鄉與民族鄉普遍比鎮的人口和面積規模要小。根據民政部區劃地名司司長戴均良就鄉鎮撤并過程中鄉鎮規模合理的限度的觀點,一般來講,原則上不再保留1萬人以下的鄉鎮,平原地區的鄉鎮規模可以在5萬人以上,丘陵地區的鄉鎮規模在3萬人以上,邊遠山區的在1萬人以上[5]。可知,貴州省鄉鎮規模偏小的數目實屬較多。
(三)鄉鎮行政區劃極不規范,部分駐地布局欠合理受貴州地形影響,基礎區劃邊界犬牙交錯;鄉鎮駐地不盡合理,有多處鄉級“飛地”存在(見圖1)。如黔東南州天柱縣的地湖鄉,是一塊完全脫離貴州省而坐落于湖南省會同縣境內的一塊“飛地”,占地30.5平方公里,人口4471人,其中苗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0%左右。在調研中發現天柱縣及湘黔交界地帶還存在很多模糊和混亂的區劃問題。另外,六盤水市鐘山區的大灣鎮也是“飛”在了畢節地區領域內,作為威寧縣與赫章縣邊緣地帶間的一塊飛地,其該鎮區劃內又包含了屬于威寧縣的二塘鎮政府駐地。飛地的存在造成了很多不便和弊端,不僅易形成治安上的“三不管”,經濟上也很難形成一體化發展。版圖不規則和“飛地”等問題,不但削弱了城鎮對鄉村的擴散效應,也弱化了鄉促城的能力,更為城鄉一體化戰略統一規劃、建設和管理等造成極大的困難。
(四)鄉鎮區劃重名嚴重,條塊部門設置偏多據《2008年中國建制鎮統計資料》統計,現設的691個建制鎮總重名率達到17.1%。如命名為城關鎮的有13個,約占全國共有178個城關鎮的7.3%,且城關鎮多數為縣政府駐地鎮。此外,命名為龍場鎮的有6個,命名為三合鎮、大河鎮、復興鎮、羊場鎮、貓場鎮、馬場鎮的分別有3個,命名為溫泉鎮、三江鎮、大坪鎮、永和鎮、沙子鎮、高坪鎮等34個的分別有2個。地名是基礎地理信息,涉及內政外交、新聞出版、測繪制圖、郵電通信、交通旅游等各方面,在社會生產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6]。區劃重名是一種不合理的現象,既違背了《地名管理條例》的規定,又容易使人產生混淆,對各級政府統計資料帶來諸多不便。調研發現,貴州鄉鎮均設有多個站、管、辦、所等縣級派出機構,分別是農推站、農機站、鄉企站、計生站、畜牧站、廣播站、服務站;交管、合管、建管、土管、村管;綜合辦、扶貧辦、辦;民政所、財政所和勞保所等20個左右。鄉鎮條塊部門設置過多,致使機構膨脹,人浮于事,辦事效率低,農民負擔加重等問題。
四、鄉級區劃建制轉型
(一)鄉級政區改革的基本原則行政區劃改革工作是一項政策性很強、敏感度極高的工作,涉及面較廣,任務較重。因此,鄉鎮行政區劃體制改革必須是因時因地制宜,積極穩妥地推進。除了要遵循行政區劃改革最基本的原則外,還應遵守以下原則:第一,堅持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指導原則。科學、合理的調整鄉鎮行政區劃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對促進農村政治、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構建新型城鄉關系格局起著重要作用。所以鄉鎮行政區劃改革始終要堅持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充分考慮各鄉鎮的地理位置、空間布局、自然資源、交通情況、經濟條件、歷史習俗、人民素質等因素。第二,本著“充分尊重老百姓意愿”的原則。以有利于提高農村管理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有利于減輕農民負擔,增加農民收入;有利于加快小城鎮建設,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為出發點。第三,按照“因地制宜、市場經濟導向”和“有利于鄉鎮發展、方便群眾辦事”的原則。在實施調整過程中要精心組織,因時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并順應市場經濟的發展,一切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研究和制定科學的鄉鎮行政區劃改革方案。第四,堅持“與時俱進”的原則,根據時展的現實和需要,轉變封建思想觀念,跟緊時代步伐,使鄉鎮行政區劃始終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趨勢,與經濟基礎相適應。
(二)鄉鎮行政區劃改革路徑針對貴州省鄉鎮行政區劃問題的特殊性,具體的改革路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第一,規范建制鎮設置標準。由于我國現行的設鎮標準大多還是沿用1984年國家民政部所頒布的,貴州也不例外,但現行設鎮標準顯得明顯滯后,這些年以來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建制鎮的設置標準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各地要結合實際,根據鄉鎮行政區劃改革的原則認真做好設鎮標準的調研工作,通過科學論證和嚴格審批,確保建制鎮的發展質量;第二,革除政區同名弊端。行政區劃名稱是地名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人們日常生活、生產中凸顯其重要性。就貴州省鄉級區劃名稱來說,尤其是專名與通名都相同的名稱(如有13個城關鎮),需進一步明確地名命名的基本原則,根據其地域、歷史、文化等特征,整頓和革除混亂的地名現象;第三,合理控制鄉鎮規模。結合設置新標準和改革原則,以避免鄉鎮重復建設,優化資源配置,提升中心城鎮的集聚和輻射效應為目標,因地制宜地控制鄉鎮合理的人口和面積規模;第四,逐步整合“飛地”。為了提高政府管理效率和方便民眾辦事,盡快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需聯合周邊地區和省市共同協調與整合“飛地”。
(三)促進城鄉一體化新格局的形成鑒于貴州省省情,發展經濟固然是城鄉一體化新格局得以建成的根本,除此之外,還必須注意以下幾方面。首先,要正確理解城鄉一體化的特點,即為戰略實施的立足點。從對其本質的解讀,可以歸納出城鄉一體化具有長期性、整體性、地域性、互動性、廣泛性和雙向性六大特點。由此可知,城鄉一體化是城鄉發展的長期總體戰略,貫穿城鄉發展的漫長過程,涉及城鄉發展的眾多方面。所以應正確理解城鄉一體化的內涵與特征,掌握其戰略原則,圍繞其核心,不斷因時因地制宜地充實、更新城鄉一體化的具體策略,賦予其更強的生命力,從而更充分地發揮其作用,促進城鄉協調、統一、均衡發展,建構城鄉一體化的新格局。其次,要清醒認識城鄉一體化的動力機制,這是其建構的最基本要求。城鄉一體化發展總體是受政策和市場機制的驅動,這可從四方面來談:
第一,中心城鎮的向心力和離心力,即城鎮對鄉村的吸引力和輻射力。要大力發展中心城鎮,使其形成增長極,發揮其極化效應和擴散效應,這樣才能具備“以城帶鄉”的能力;
第二,鄉村具有資源和空間優勢,發展潛力大。加大對農村的投資力度,發展鄉村企業,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提高“以鄉促城”實力;
ABSTRACT: Datang Jixi ThermoElectron Corporation ash storage field for the mountain ash field, hydraulic ash, ash mixed evenly, in front of the dam in ash, now covers an area of 168 hectares. The ash field was built in 1979, put into use in 1982, for the 3 time the ash field capacity design, to the end of 2010 7 ash storage capacity will be full of. The ash storage field in the four aspects of capacity, water, ash, dust, there are outstanding issues, Jixi ThermoElectron Corporation from plain grey field management experience, change the ash field increase capacity investment direction, use a small amount of land requisition, the ash field original covers an extended three-dimensional space,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through the valley ash field plain after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and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KEY WORD:Ash field, plain,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and capacity of design, capacity
關鍵詞: 山谷型水力貯灰場平原灰場設計分區功能增容改造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 A
1概述
發電廠貯灰場位于廠區西部約廠區7Km,三面環山為山谷型水力灰場,于198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2005年增容擴建時,設計灰壩標高為234.70m,實際壩高24.70m,壩長580m,頂壩寬4m,灰場征地標高為231.50m,總占地面積為168公頃,總庫容為1468×104m3。公司現有2Ⅹ125MW供熱機組,灰渣混排,水利輸送,灰水澄清后由回水泵送到廠里重復使用,繼續做沖灰用水,年排灰渣量約50萬m3。由于灰場儲灰量逐年遞增,使得灰場儲灰、蓄水庫容逐年減少,灰灘增加,貯灰場剩余庫容將盡。如不解決貯灰場增容問題,將直接影響到正常發電和冬季供熱。電廠開拓思路,總體規劃、合理布局,借鑒平原灰場的建設思路,改變灰場增庫容的投資方向,利用灰場原有的占地面積,擴展立體空間,通過規范化管理、合理調配灰水排放方式、增加灰場的貯灰高度,來達到綜合治理的目的,經山谷灰場平原化綜合治理后,取得了明顯成效。
2 貯灰場存在的問題
該貯灰場存在五大突出問題。一是貯灰場庫容問題,隨著灰場貯灰量逐年遞增,貯灰場庫容貯量將滿;二是貯灰場回水問題,由于深水區變淺,回水量少、回水混濁,水量、水質均無可靠保障;三是貯灰場排灰問題,傳統的壩前定點均勻排灰方式,已不能兼顧目前貯灰與回水的需求;四是貯灰場揚塵問題,近幾年隨著貯灰場干灘逐年增加,干灘揚塵現象日益加重,給周邊的居民耕地及自然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五是征地動遷問題,貯灰場周邊建筑物增多,樹木數量多,征地補償費用大。
3 貯灰場綜合改造方案
發電廠致力于“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企業”建設,堅持生產與環保并重的原則,對灰場的綜合治理高度重視,以“科學規劃、注重安全、兼顧環保、減少投資”為指導思想,開拓思路,總體規劃、合理布局,借鑒平原灰場的管理經驗,改變灰場增庫容的投資方向,利用灰場原有的占地擴展立體空間,通過規范化管理、合理調配灰水排放方式、增加灰場的貯灰高度,來達到灰場增容的目的,實現山谷灰場平原化管理。
3.1 構建向上立體貯灰新格局
在主壩與主隔壩間建立灰渣貯灰區,占地面積10.51萬平方米;在庫區東側現有的干灘的位置,完成膜袋修筑灰壩6.04萬立方米,修筑壩長3560米,新建1、2、3號貯灰格,總占地面積59.90萬平方米;通過排灰管路延伸,充分利用庫區遠端五個邊角庫容貯灰。通過“建立一區、三格,用活五邊角”,構建向上立體貯灰的新格局。
3.2 拓展向下立體蓄水新空間
將庫區內的干灘、水區實施分隔管理,對灰場貯水區的沉積灰渣進行清掏,在庫區西側現有的貯水庫容位置建立深水區,拓展向下立體蓄水新空間。同時在2號深井處建立了人行通道,使回水量調整更加安全、便捷。夏季利用船載泥漿泵、冬季利用挖掘機對貯水區內淤積的灰渣進行了清掏,由2號深井向南經3號井縱向延伸1000m、橫向擴寬100m,進行水下沉積灰渣清掏,清掏平均深度≥2.00m。使庫區貯水量達到30×104m3以上,確保冬季用水貯量及回水的順暢供給,也滿足了夏季蓄洪能力的要求。
3.3 管路延伸開辟排灰新途徑
將壩前現有的1根DN350mm排灰管路改變走向,在壩前出口處沿原主隔壩向西延伸敷設550米DN350mm排灰管路,實施灰水單向排灰。原庫區DN400mm排灰長管路繼續向南延伸1200m,至灰場最南端的深水區內。在庫區1號貯灰格主隔壩前垂直于主隔壩向南延伸1080m的隔壩上敷設DN400mm的排灰長管路1000m。經排灰管路延伸,可以合理的調整灰水排放地點,使灰水排放趨于規范化、合理化,確保灰水排放、回水回收的順暢。
3.4 多措并舉治理揚塵
貯灰場綜合治理一期工程進行壩坡水泥砂漿護面3.37萬平方米,修筑排水邊溝180米,進行壩頂覆土1萬平方米;二期工程利用有效的管理方式,采取貯灰格內建立淺水層,局部干灘采用水噴淋及土方覆蓋、種植植被等方式,抑制灰場的揚塵,多措并舉,使灰場變成綠洲。
4 綜合效益比較
原“征地增庫容”方案,預計工程總投資3770萬元,可增庫容350萬立方米。但從2009年6月至2010年2月間,貯灰場庫區周邊2米高程擬征土地范圍內,又新增總面積為1108平方米的民宅住房9戶、魚池3個、耕種大棚21畝、樹苗2萬株、占地面積210平方米休閑度假山莊1個,按照地面附著物補償費計算,累計增加征地投資235.64萬元,總投資將增至4005.64萬元。
目前采用的“山谷型灰場平原化綜合治理方案”,工程總投資3121.46萬元,較征地增容方案可節省資金884.18萬元,多增庫容36.66萬立方米,多延長灰場使用年限0.9年;同時還增加了以下三方面效益,一是工程竣工后,灰場主壩壩前干灘由原來的200m增至為500m,壩體的安全可靠性提高了;二是目前采用的方案為濕式貯灰,能夠有效的抑制揚塵,環保功能更強了;三是可減少征用民宅65戶、耕地306畝,社會綜合效益更大了。
表1 兩個方案綜合效益數據統計比較
方案 投資總額 增加庫容 使用年限
征地增庫容 4005.64萬元 350萬m3 9.1年
增容綜合治理 3121.46萬元 386.66萬m3 10年
效益比較 -884.18萬元 +36.66萬m3 +0.9年
5貯灰場綜合治理取得的成效
發電廠因地制宜對貯灰場實施平原化綜合治理,解決了一系列突出問題,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
5.1實現了“建立一區、三格,用活五邊角,完成一征地”的總體設想,構建向上立體貯灰的新格局,灰場貯灰、貯水、排灰、泄洪、防塵綜合功能增強,貯灰場增庫容綜合治理工程,增加貯灰容量386.66萬立方米。
5.2形成深度貯水區,貯水量達到30萬立方米以上,滿足冬季灰水回收重復利用沖灰水量和夏季防洪需要。清挖灰水回流通道,防止冬季排灰口灰水改道結冰造成回水中斷,排灰水流程延長,保證了灰水沉淀澄清效果,回收的灰水水質清澈,減輕了水泵和管道的磨損。
5.3向上貯灰,向下貯水,減少了灰場貯水面積,主灰壩前干灘面積增加,限制灰場貯水面高度,灰壩體浸潤線降低,灰場主壩更加安全。
5.4節省資源,充分利用了灰場的有效空間,減少征用民宅65戶,少砍伐樹木5萬余棵,節約耕地306畝,綜合社會效益顯著。
5.5改善環境,采取貯灰格內建立淺水層防塵,局部干灘用水噴淋防塵,個別區域土方覆蓋、種植植被等方式抑制灰場的揚塵,多措并舉,減輕了灰場污染,灰場周邊環境大為改善。
5.6節省資金,減少了征地費用,多措并舉防治揚塵,減少了環保污染補償費用,采用模袋筑壩新工藝,降低修筑灰壩造價,科學謀劃,細化管理,控制費用,綜合治理工程投資比征地擴容節省資金884.18萬元。
致謝
感謝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黑龍江省電力勘察設計院在我公司山谷型灰場平原化綜合治理過程提供的技術支持。
參考文獻
[1]徐州發電廠火力發電廠灰場安全運行及管理,百度文庫
[2] 楊光煦.粉煤灰壩及其地基的滲流控制[A]. 第十三屆全國水動力學研討會文集[C]. 1999
[3] 酈能惠.灰渣的貯放和利用[J].巖土工程學報.1988年05期
[4] 王義波.凡威.水力貯灰場設計與管理.中國電力出版社ISBN:9787508398433. 2009-12.
[5] 武鴻鵬 火力發電廠干灰場的運行管理內蒙古電力勘測設計院,內蒙古石油化工, 2006(4): 34-35
[6]劉娟;婁大偉;姜森綠色生態法治理火力發電廠灰場揚塵,黑龍江電力2010年04期
[7] 黑龍江省電力勘察設計研究院.大唐雞西熱電有限公司灰場騰庫容綜合治理建設工程設計說明書.
關鍵詞:公共文化服務;文化治理;跨界融合
黨的十報告指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布局是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將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納入國家“十二五”戰略,提出建立網絡健全、結構合理、發展均衡、運行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毫無疑問,公共文化不僅和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更是民族歷史和精神的傳承和發揚。隨著綜合國力和經濟水平的日益提升,民眾對精神文化需求的標準和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傳統的文化治理模式也面臨著改革和創新,建立政府主導、多元參與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將成為趨勢和潮流。此外,以往相對單一的文化產業鏈條也將發生重組、擴充,形成區域化管理的全新融合模式。
1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特征和趨勢
從廣義上說,公共文化服務屬于公益性質的項目,主要是豐富民眾的精神生活,同時起到宣傳教育的作用。相比于其他的專業而言,它的門檻設置較低,能夠以最廣闊的平臺去接納和滿足最龐大的受眾,自身呈現出的特征主要有以下三點。第一,公共性。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是針對特定的人群設計的,也沒有排他性,對于民眾的參與實行普惠制。同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項目的資金來源大多是公共財政,項目的性質是隸屬于政府而服務民眾的,而非商業機構。第二,雙重屬性。當文化超越藝術這一狹義范疇,擴展為商品和服務乃至形成產業時,文化產品和服務具有了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兩種屬性。①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僅具備精神屬性,而且具有經濟屬性,是兩種屬性的疊加。主要是用文化的內涵給經濟實體帶來附加值。第三,外部性。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在滿足民眾精神需求的同時,還將引發一系列后續的“連鎖”反應,帶動相關產業鏈條和實體經濟的發展,從側面體現公共文化的價值。我國的公共文化發展體系雖然起步較晚,但是備受民眾的歡迎。特別是隨著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發展,更將呈現出如下發展趨勢。第一,政府主導、多元參與的文化治理新格局。如今,全能型政府正逐漸過渡為多元參與、協同共治。在文化治理領域,相關的企業和非營利組織會有更多的自由和發展空間,也將承擔更多的責任,形成全新的治理和產業格局。第二,按需提供文化服務。如今,經濟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正改變著精神消費層次,民眾的公共文化需求也越發多元。根據大眾的集體需求開辦定制化的項目不僅實現了點—點的服務,更是公共資源的有效配置。第三,產業集群化、項目區域化。部門和項目閉門造車、固步自封顯然不能適應新時期的需要、特別是公共文化的邊界已經越來越模糊,產業和項目的跨界融合不僅可以最大化地發揮資源和人才優勢,更能夠提升品牌和檔次。
2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發展遇到的問題和困惑
我國有著悠久和燦爛的歷史文化,然而具有深刻價值和內涵的文藝作品依舊匱乏。同時,藝術形式由于沒有深入挖掘和有效利用,感染力和影響力也大打折扣,加上物質經濟和精神需求斷層、不均衡地發展,都使得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和發展遇到了相當的阻力。第一,公共文化的內涵和原創力不足。優秀的文化藝術作品需要具備豐厚的底蘊和優雅的氣質,不僅要刻上特殊的文化烙印,更要加強文化創意理念的塑造。而我國公共文化不能引人入勝和讓人沉醉,根本就是內生動力不足,沒有深度挖掘潛在的價值和情感上共鳴的東西,很難打動受眾的內心,傳播的內容僅是碎片化的收集和整理,沒有成型的創意和靈感。第二,公共文化的外在表現方式略顯單一。傳播內容的有效性不僅取決于內容本身,也和傳播載體和方式密切相關。而公共文化的傳播多是單向的,展現形式和手法也相對固化,不具有互動參與和復合傳播的特性。把公眾定位在被動視聽的角色,沒有體驗和沉浸感,不僅是對公共文化傳播的削減,更是對軟硬件資源投入和使用的過度消耗。第三,公共文化的附加價值應用還不夠豐富。公共文化的價值不僅僅是傳播內容本身,更應該是滲透到其他產業的附加值。特別是對于相對偏遠地區的農業、建筑、旅游等產業,具有一定的規模和資源,但價值有待開發,需要借助文化的標簽激發活力。此外,日常的產品如果能夠融入文化元素,進行包裝設計,就會產生超出產品本身的巨大價值。
3全面構建新時期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對策建議
目前,我國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和國外的發達國家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必須堅持政府的文化政策導向和相關扶持力度,保證公共財政,進行內部人才培養和購買公共服務、外部全媒體跨界融合的公共文化服務新格局。第一,加大創意型人才培養戰略。文化創意是興起的朝陽產業,是能夠與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直接對接的專業,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申請建立高校、企業、培訓機構等多個培養創意型人才的站點:在高校,設置相關的專業、學科、研究團隊;在企業,通過實戰的案例邊操作邊培養;在培訓機構,主要針對應用技術和軟件操作。此外,要建立人才梯度培養和“走出去、引進來”戰略,保證人才隊伍持續的戰斗力和前沿的視野。第二,強化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機制。不可否認,多方參與文化治理可以營造更多的競爭機制,打破僵化的制度,激發民族的文化創造力,有利于市場的正向運轉。中央明確指出:“鼓勵社會力量、社會資本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培育文化非營利組織。”①政府通過購買公共服務不僅可以騰出更多的空間,更可以敦促企業和非營利組織不斷自主創新和研發,設計用戶體驗新模式,提升公共文化的產品創意和服務質量。第三,建立全媒體和網絡參與平臺。文化藝術作品的價值在于在精神上給民眾滿足和教育,而通過圖書、電視劇、電影、動漫、游戲、玩具等多元載體的傳播不僅內容更豐富,而且能夠給受眾持續的視覺刺激和心理期待,讓文化價值深入內心。同時,通過網絡平臺,進行實時的用戶體驗和分享不但可以滿足公眾的獵奇心理,更能夠從側面收集相關的數據信息,用大數據去分析和判斷用戶的瀏覽軌跡、使用習慣、相關指令等,改進公共文化服務的細節。第四,打造跨界融合的產業集群和示范區。新時期,不同產業的融合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特別是具有經濟疊加效應的文化產業,更應成為各大產業競相追逐的熱門。隨著“互聯網+”平臺效應的逐步放大,文化與教育、科技、醫療、農業等領域的融合也就水到渠成。根據“羊群聚集”效應,建立成熟的產業園區,不僅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更實現了優勢資源的互補,保證了文化附加值的最大化利用。此外,強化相關文化項目區域化,打造引領示范區,對于提升文化內涵和品質都是大有裨益的。中國有著豐厚的歷史文明和底蘊,承載著幾千年燦爛的文化。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但是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是政府主導、多元參與的先導性產業,和公眾的生活密不可分。實現內外兼修,即對內要努力培育原創作品和創意人才來提升品質,對外要積極搭建平臺園區來打造規模,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公共文化服務的質量,滿足公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更是文化“共建”和文化強國戰略的重要抓手。
作者:胡哲 單位:國家行政學院 北京市委黨校
參考文獻:
[1]高宏存.政府文化管理前沿[M].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14.
[2]陳波.我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財政保障機制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3]連玉明.中國大數據[M].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14.
[4]阿里研究院.互聯網+:從IT到DT[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
當前,世界經濟處于深度調整期,我國正面臨經濟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如何確保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關鍵就在于能否實現經濟轉型升級。我們要順應世界潮流、緊扣時代主題,打好主動仗、下好先手棋。
從國際看,轉型發展大勢所趨。進入21世紀,特別是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全球經濟結構大調整,無論發達國家還是新興經濟體都在通過經濟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美國奧巴馬提出了“再工業化”戰略,還采取了政策支持、資本回流等很多措施;英國加大創新投入,支持九個創新制造中心建設;巴西、印度等也了各自的工業振興計劃,力爭在新一輪工業革命中搶占制高點。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國制造業將面臨前有發達國家“再工業化”的堵截,后有發展中國家和地區追擊的雙重壓力,在此環境下,中國經濟必須轉型升級才能找到出路。
從國內看,轉型發展方興未艾。當前,我國面臨著人口紅利減少、要素成本上升、產業基礎薄弱等諸多問題,若想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就必須盡快轉型升級。為此,許多省市強化倒逼機制,加快轉調升級,比如,浙江省“浴火重生、騰籠換鳥”,努力轉變經濟增長模式;廣東省推進產業和勞動力“雙轉移”,取得了明顯成效;江蘇省繼上世紀80年代“由農到工”第一次轉型、90年代“由內到外”第二次轉型后,目前正在進行“由大到強”第三次轉型。在此推動下,我國產業發展模式正在發生重大變革,呈現出許多新趨勢、新特征:科技創新引領作用更加凸顯,產業轉移方式途徑更加多元,產業聚集融合態勢更加明顯,產業發展新興業態更加完善,產業發展方式更加綠色低碳,等等。由此可見,競爭發展的核心內容已經發生重大轉變,這就要求我們在工作指導上必須與時俱進,增強憂患意識和緊迫感、責任感。
從全省看,轉型發展迫在眉睫。近年來,省委、省政府把實施高質高端高效產業發展戰略作為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總抓手,加強規劃引領,完善政策體系,加大投入力度,轉型升級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全省產業結構不斷優化、質量效益顯著提升、創新能力持續增強、區域布局更趨完善、綠色發展深入推進。轉型發展永無止境,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經濟文化強省建設的目標要求相比,與先進省市咄咄逼人的競爭態勢相比,山東省轉型發展的壓力依然很大。比如,服務業占比偏低、傳統工業占比較高,產業結構不合理;產業聚集度、關聯度低,產業鏈缺乏有效集合;一些行業、企業缺少核心技術、知名品牌和馳名商標,產業競爭力不強;部分產品利潤率低、市場占有率不高,質量效益亟待提升;能源結構不合理,對資源環境依賴有進一步加劇的趨勢,等等。上述問題的存在,不僅有創新能力不夠強、體制機制不夠活等方面的原因,更主要的是思想不夠解放、路徑依賴性較多,特別是一些地方對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的理解不深刻、落實不到位,以GDP論英雄的思維定勢還沒有徹底擺脫;重速度輕質量、重規模輕效益、重工業輕服務業的傳統觀念還沒有根本改變。由此可見,不合理的能源結構、產業結構、增長結構,已成為推動山東科學發展必須突破的羈絆,必須實現工作指導的重大轉變。
二、轉型發展是一場硬仗
鳳凰涅 、轉型發展,是一次利益格局的深刻調整,會有短痛和陣痛,也有可能帶來長痛和巨痛。早轉早主動,晚轉就被動。只有經歷“痛”的過程,才能實現“鳳凰涅 、破繭成蝶”。這不僅需要壯士斷腕、浴火重生的勇氣,善謀善為、善做善成的智慧,更需要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勁頭。必須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在發展理念、發展定位、發展動力、發展途徑、考核導向等方面實現新的轉變,堅持科學發展、實施創新驅動,減少對資源投入的嚴重依賴,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必須把握發展大勢,遵循發展規律,不“另起爐灶”,不推倒重來,突出特色優勢,抓住關鍵環節,再造新優勢,搶占制高點。
第一,在提升現代產業上實現新突破。產業升級是轉型發展的核心,堅持走高質高端高效發展之路,提高第三產業比重、提高最終產品比重、提高綠色環保產品比重、提高有記錄可追溯產品比重。要大力培育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制藥、環保設備、海洋裝備等新興產業,提升改造輕工、紡織、機械、冶金、建材等傳統產業,積極化解鋼鐵、水泥、船舶、化工、輪胎等過剩產能,促進工業調高、調輕、調優、調強。要加大政策扶持和資金投入,加快發展信息、物流、文化、旅游、養老、醫療、金融、商務等現代服務業,推動服務業發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按照總書記“三個導向”的要求,實施農業十大產業振興規劃,推進千億斤糧食產能建設,抓好產業鏈延伸、經營體制創新、品牌特色農業工程,努力在發展現代農業方面走在全國前列。
第二,在推動科技創新上實現新突破。未來的競爭,不僅是產業的競爭,更是科技的競爭、人才的競爭。要積極推進國家創新型城市試點,實施省級科技創新平臺發展專項,培育創業風險投資基金,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要落實加快科技成果轉化16條政策,抓好高技術產業化示范,建立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大力推進科技成果轉化。要實施專業技術人才伍建設中長期規劃,加強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要點上攻克核心技術,線上打造創新鏈條,面上提升創新水平,加快由“山東制造”轉向“山東創造”、‘“山東設計”、“山東標準”。
第三,在促進提質增效上實現新突破。山東省經濟要行穩致遠,提質增效是必然要求,應將質效雙優導向貫穿于經濟發展各方面、推進工作的全過程。要深化投資體制改革,堅持投向、投量、投速、投效相統一,引導資金重點投向社會民生、農林水利、高新技術、現代服務業等領域,組織實施好省級重點項目和“十二五”規劃項目建設,真正以大項目好項目,促進經濟結構不斷優化,質量效益不斷改善。要著力培植特色產業集群,通過專業化分工、集中化布局,壯大一批“有根產業”和“稅源鏈條”,打造一批特色鮮明的“板塊經濟”。
第四,在推進生態文明上實現新突破。要牢固樹立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更加自覺地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要堅持節約集約利用資源,實行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制”,完善節能評估和審查制度,促進生產、流通、消費過程對資源的減量化、再利用。要加大生態環境治理投入,狠抓大氣污染防治、優化能源結構、實施重大生態工程。要健全生態補償機制和責任追究制度,確保完成節能減排約束性目標任務,實現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效益相統一。
第五,在保障改善民生上實現新突破。人民群眾對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各級黨委、政府的奮斗目標和根本價值取向。要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入手,“織好網、補短板、兜住底”,加大民生社會事業投入,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促進就業創業、繁榮發展文化、完善社會保障,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眾。要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深入推進平安山東建設,確保人民生活更加和諧安定。
三、轉型發展是系統工程
轉型發展涉及方方面面,艱巨而復雜。必須不斷創新思路和辦法,進一步調整完善工作運籌、工作手段、工作方式,加快構建大政策、大市場、大協調的工作新格局。
在工作運籌上,突出頂層設計,強化配套聯動。在尊重基層首創的基礎上,加強系統推進產業轉型發展的頂層設計。按照質量效益導向,對相關規劃、政策、法規進行修訂、完善和充實,并做到方向一致、配套聯動,用心著力狠抓落實,確保一張藍圖抓到底,加快形成規劃導向鮮明、政策支撐有力和法規保障有據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