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非會計專業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目前《會計基礎》課程常見的考核方式一般有兩種:一是采取期末閉卷考試的單一方式,這種方式不注重過程管理,缺乏對學生學習和應用能力的考核,難以全面反映學習效果;二是采用平時、實踐、期末三部分來考核,較上一種方式來說已經有所改進,將學生平時學習態度和實踐能力納入考核之中。非會計專業在評價學習效果時也沿用上述方法,無法全面的反映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非會計專業《會計基礎》課程教學改革實施建議
(一)明確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非會計專業的學生學習《會計基礎》課程的目的是為專業服務的,對他們而言,不是要成為會計崗位上從事記賬、算賬、報賬的專門會計人才,而是通過了解會計信息處理的一般程序,熟悉會計的基本原理,掌握會計報表的閱讀和分析能力,在將來的經濟管理工作中能夠分析和使用會計信息,成為符合當代經濟、社會會計發展的時代對人才需求的通用性、綜合性人才。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從知識目標看,應使學生能夠掌握會計工作主要的原理和流程;從能力目標看,應使學生能夠結合專業理解會計信息在企業實際經營管理決策中的重要作用,能夠分析和運用會計信息;從素質目標看,應培養學生應用分析能力、合作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等綜合素質。明確了教學目標,各專業的學生也能夠理解本專業學習《會計基礎》課程的目的和作用,比如隨著社會信息化的推進,龐大而先進的ERP管理系統在企業的運用,其覆蓋了企業所有的部門,需要各部門聯合處理信息。作為銷售部門來說,這時就不僅僅只負責業務聯系,更要負責銷售結算手續等,所以要求各部門人員都要熟悉業務流程和掌握一定的會計知識。當營銷專業學生認識到學習會計課程與他們將來的就業密切相關時,自然就會主動學習,提升學習效果。
(二)整合教學內容,強調綜合性和針對性
根據教學目標來選取和整合教學內容,應摒棄原有的傳統觀點,不再追求會計體系的完整性,而是強調課程內容的綜合性和針對性。總體設計思路是一要刪除會計核算的內容,以適用為原則簡化教學內容;二要調整教學內容順序,從報表結構框架開始引入會計要素、會計等式等基本原理;三要增加適合各專業的財經知識和財務知識,利用專題講解來體現各專業的針對性?;诠ぷ魅蝿諏虻慕虒W模式,筆者設計了如下教學內容。授課教師應結合各專業的特點來確定具體的授課內容,比如財務專題就需要授課教師根據各專業特點來選擇相應專題或者補充。并且各專業的特點應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如市場營銷專業應側重編排銷售、倉庫、物流、稅費計算等內容。在舉例和講授憑證等內容時,可以選擇相應的銷售業務結合供應鏈知識講解業務流程以及票據在各部門之間的傳遞,也可以安排學生進行開具銷售發票的實踐操作等。
(三)以學生為主體,融入信息化教學手段
建立起學習興趣至關重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更能夠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2011年,薩爾曼•汗的演講報告《用視頻重新創造教育》使翻轉課堂成了教育界關注的熱點,這種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和改善目前學生課后不會主動學習的現象,更能夠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然而翻轉課堂與慕課、微課等教學模式的運用都需要借助信息化技術,所以信息化技術融入教學已成為教改的必然趨勢。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本課程的教學方式可以拓展為課堂上的教學和課堂下的教學,由傳統的先教后學轉化為先學后教。首先在課堂下,學生需要提前學習教師錄制或者網上下載的教學微視頻,對視頻講解做出筆記,在學習過程中記錄自己遇到的難點,這些難點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微博、微信群、QQ群等方式與老師和同學交流。其次在課堂上,教師就學生沒有學懂的知識點、完成任務時遇到的困惑,師生共同探究和解決,最后通過課堂提問或小測試的方式進一步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四)優化教學評價,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
1.中國會計學博士論文的選題、方法與理論:趨勢與國際比較(2002-2006)
2.美中會計學博士教育現狀及比較
3.中國會計學博士論文研究的趨勢和展望:選題、方法和理論
4.我國第一個會計學博士研究生林志軍在廈門大學通過論文答辯
5.關于會計學博士研究生培養問題的討論——全國會計學研究生導師聯誼會綜述
6.會計學專業研究生學位論文學術規范遵循情況的調查
7.我國第一個會計學博士研究生林志軍在廈門大學通過論文答辯
8.重慶市第一位攻讀會計學博士學位的薛云奎同志獲得博士學位
9.會計學博士湯云為通過論文答辯
10.潛心治學結碩果 修身勤政展才華——記重慶三峽學院院長、會計學教授孫芳城博士
11.一個會計學博士的腳印——訪上海財經大學副校長湯云為教授
12.中國會計學博士點培養方案調查與評價
13.學而有恒 寒梅詠春——記中國最年輕的會計學女博士任詠恒
14.會計博士生培養與會計理論研究
15.我國培養出首位會計學洋博士
16.中國公司財務由誰來管?管什么?——訪北京工商大學會計學教授湯谷良博士
17.安徽財貿學院會計學系領導教授博士風采
18. 會計學本科專業核心課程建設:突圍之路
19.銳意進取 碩果累累——記中國最年輕的會計博士生導師張為國教授
20.從兩篇“百優”論文多維透視我國會計學博士生的培養質量
21.孜孜不倦,上下求索——記廈門大學管理學院曲曉輝教授
22.中美會計學博士生培養比較研究
23.近5年我國會計學研究熱點可視化分析
24.高校會計學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思考
25.新建本科院校會計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26.論會計學實踐教學體系的再構建
27.會計學專業教學理念的探討
28.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下非會計專業會計學差異化教學改革探討
29.新形勢下會計學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30.國外本科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模式及啟示
31.高校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改革
32.會計學實驗課程創新的探討
33.管理型會計人才培養的實驗教學探索與實踐——以安徽大學會計學專業為例
34.2001~2010年會計學碩士論文選題內容與方法分析
35.本科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經驗總結
36.會計學碩士培養路在何方——我國會計學碩士培養調查報告
37.工科院校會計學特色專業建設的研究
38.工科院校會計學特色專業建設的研究
39.高校會計學專業校企“無縫”鏈接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
40.從會計學總體層面探討會計學的發展
41.基于通識教育理念的“會計學”課程教學模式創新
42.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供需差距的實證研究——以天津市為例
43.會計學的學科屬性:管理學還是經濟學?
44.需求多樣化下非會計專業本科會計學教學改革探索
45.會計學的倫理訴求:方法論視角
46.大學非會計專業會計學課程教學研究
47.本科會計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對策建議
48.論一般本科院校會計學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
49.構建環境會計學的理論框架
50.論會計學與經濟學的關系——兼談會計學科的發展
51.會計學專業學術梯度建設的策略研究
52.關于高級財務會計學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探討
53.非會計學專業會計學課程教學需求分析
54.“價值”是會計學的邏輯起點
55.高校會計學專業課程改革:挑戰與應對
56.基于CDIO理念的會計學專業教育改革探索
57.會計學的發展趨勢以及面對的問題研究
58.會計學專業“稅法”課程教學改革思路
59.經管類非會計專業《會計學》課程建設與改革研究——基于管理學院《會計學》平臺課程的教學實踐
60.會計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現狀及模式優化
61.會計學國家特色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思考——以嘉興學院會計學專業為例
62.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的創新
63.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
64.會計學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的構建——基于新建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
65.非會計專業會計學教學現狀分析及改革設想——基于華中農業大學的實證研究
66.關于法學與會計學的跨學科人才培養研究——兼論法務會計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
67.會計學本科專業建設思考——基于國家標準與國際認證標準導向
68.案例教學在會計學課程中的運用研究
69.結構化研討方式在MBA《會計學》教學中的應用
70.對新形勢下會計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的思考
71.稅制改革背景下會計學專業稅法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72.高等院校非會計專業會計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73.非會計專業會計學課程教學若干問題探討
74.中國會計學博士點培養方案調查與評價
75.財務管理專業特色探討——與會計學、金融學專業的比較
76.會計學研究的方法論比較
77.高?!皶媽W”課程實驗教學現狀、問題、對策——基于問卷調查的取證
78.論會計學的雙重學科屬性
79.經濟管理類非會計專業《會計學》課程教學探討
80.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與實踐
81.會計學專業雙學位人才培養的缺陷與對策研究
82.基于職業能力的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完善研究
83.成本會計學和管理會計學的未來展望
84.會計學特色專業建設探討與構想——以九江學院會計學院為例
85.會計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
86.論會計市場對會計學發展的影響
87.會計學研究的方法論比較
88.應用型本科院校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以遼寧對外經貿學院會計學專業為例
89.我國會計學教材建設的優化問題
90.會計發展的和諧:建立廣義會計學的探索
91.應用型民辦本科院校會計學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安徽省三本院校為例
92.基于多媒體輔助的會計學情境教學法設計
93.《基礎會計學》教學方法探討
94.非會計學專業《會計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95.會計學專業學生人格特征分析及教學對策研究——以蘇州理工學院為例
96.高校教育成本研究的會計學屬性
97.MBA會計學課程建設探討
98.論會計學兩大部類
99.MBA會計學課程教學面臨的六大矛盾分析
100.對高級會計學研究范疇界定的思考
101.經濟類(非會計學)專業會計與財務知識模塊教學改革研究——基于襄樊經濟學院的實踐
102.產權會計學論綱
103.基于就業能力提升的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探索
104.非會計專業“會計學”課程教學的質量優化
105.中外會計學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研究
106.基于核心能力的會計學專業課程體系設計與實踐
107.以就業為導向的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問題與對策——以河北農業大學現代科技學院為例
108.工科院校會計學特色專業建設的思考
109.潘序倫會計學教材特點初探
110.基于ERP平臺的會計學實驗設計
111.會計學與財務管理專業特色教學研究與實踐
112.論會計學的職業特色及高職會計學教師知識結構的優化
113.高校非會計專業會計學教材建設思考
114.強化會計學應用性教學的思考
115.地方本科院校會計學特色專業建設探討
116.《會計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建設的實證研究
117.會計學本科專業實習實訓課程教學改革研究——以廣西民族大學會計學專業為例
118.會計學創業教育的課程體系設置研究
119.會計學專業創業教育實踐教學研究
120.會計學專業實驗課的“點、線、面”教學法
121.美國會計學教育對我國的啟示——基于布里奇波特大學與銅陵學院的對比
122.會計學本科專業教學內容與課程設置的探討
123.會計學專業本科生畢業論文的現狀、目標與質量控制
124.高校非會計專業會計學課程教學改革和方法研究
125.獨立學院(本科)會計學專業課雙語教學情況分析與對策研究
2015財務會計專業論文開題報告(一)
課題的來源
課題的理論與實際意義
近年來,隨著國內外資本市場上頻頻出現的會計造假事件和股市欺詐大案,上市公司賬面盈利的真實性不斷地受到人們的質疑.盡管某些公司的報表賬面上都出現了豐厚的盈利卻因無力償還到期債務而陷入財務困境,最終難逃破產清算的厄運.相反,有些微利企業甚至微虧企業,其賬面盈利并不突出,但因其現金流量運轉良好使企業得到持續生存.正是基于這兩者之間存在著如此微妙的關系,本文認為探究企業賬面盈利與現金流量的相互關系和狀態分布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會計賬面盈利與現金流量的相關性進行實證研究后,發現兩者的相關程度很低,很大一部分上市公司的賬面盈利沒有形成相應的現金流入,導致兩者之間產生滯脫的效應.因此,本文為了說明在對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評價時,不能僅僅局限于使用一些反映企業賬面盈利的指標,應該還需要考慮一些反映企業創造現金流量能力的指標.
本課題國內外的研究動態
在國外,Hopwood&Mckeown(1992)研究了制造業企業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和每股收益的時間序列。他們發現兩者的時間序列顯著不同,而且收益序列比現金流量序列具有更強的自相關性JoseManuel和FrankGary(1994)的研究表明,現金洗量與會計利潤之間在財務分析過程中具有相互的支撐作用.利用現金流量的信息可以對會計利潤信息起到修正作用。研究Bodenhorn及Diran(1964)提出了現金利潤的概念,其主要體現為經營凈現金流量的概念.并提出了現金流量與會計利潤在計量基礎等方面的不同,但并未定義現金利潤的公式與進行實證研究。
在國內,蔡夢珊,張婧(2015)以2015~2015年在深市與滬市上市的263家制造業公司為研究對象,通過實證研究發現凈利潤和主營業務收入與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之間顯著相關,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對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的影響也有增加的趨勢2015財務會計專業論文開題報告2015財務會計專業論文開題報告。車偉娜,戴永秀(2015)通過抽取中國在滬市上市的部分公司會計收益與現金流量的數據,分析后發現中國上市公司中會計收益和經營現金流量有一定的相關性,但相關性不強。胡雙丹,蔣賢品(2015)H1對2015年中國證券市場上的129家金屬和非金屬行業上市公司的會計賬面盈利與現金流量的相關性進行實證研究后,也發現兩者的相關程度很低。三是現金流量與凈利潤背離王嘯,劉偉(2015)以l998~2015年為研究期限,對我國上市公司經營現金流量和凈利潤進行了研究,發現樣本期間我國上市公司現金流量和凈利潤有背離傾向,在此期間現金流量一直在上升,而凈利潤則出現了下滑的情況。蔡衛民,熊翠(20XX)20152015年18家旅游上市公司為樣本,從實證角度分析了旅游上市公司近年來會計利潤與現金流量的相關性。研究發現:由于旅游行業的經營特點,其會計利潤與現金流量呈現高度的正相關關系;且不同類型的旅游上市公司之間的會計利潤與現金流量存在顯著性差異。
主要論點與論證思路
現金流量來源有3種途徑: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和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2015財務會計專業論文開題報告工作報告。本文的主要目標是對我國上市公司會計凈利潤與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的研究,主要采用了理論分析與實證分析相結合的分析方法。本文先通過某行業2015年到20XX年內50家公司的每股收益與每股現金凈流量、每股經營活動凈利潤與每股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的偏離程度的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用統計軟件SPSS的Regression/liner'過程分析數據,進行相關分析與回歸分析,得出結果。
2015財務會計專業論文開題報告(二)
財務會計專業論文開題報告
論文題目:富鐵軌枕有限公司成本管理分析與探討
選題依據、意義和實際應用方面的價值
企業成本管理理論在企業管理理論中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分支,成本管理是為解決企業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而存在的,成本管理理論得以存在和不斷發展這一事實本身也印證了成本管理對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意義,加強成本管理降低成本對企業起著重要的意義。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可以為富鐵軌枕有限公司節約勞動耗費,增加生產,降低成本。從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增加盈利2015財務會計專業論文開題報告2015財務會計專業論文開題報告。為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和提高競爭能力提供保障。同時也為相關企業在成本管理問題上提供借鑒。
本課題在國內外的研究現狀
國外:企業成本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成本管理信息有用性和如何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拓展成本管理功能、提高成本管理效率方面,特別是作業成本的應用和結合ERP的實施對成本管理的創新方面,取得了相當的成功
國內:國有企業的成本預算內容不全面,不能發揮預算在成本管理中的指導作用。成本管理比較單一。成本管理的內容由產品成本逐漸向企業成本和戰略成本管理發展,理論研究者和企業也在進行相關研究和實踐2015財務會計專業論文開題報告工作報告。
課題研究的內容及擬采取的辦法
研究內容:從富鐵軌枕社會成本分析入手,針對富鐵軌枕存在的成本管理的問題,找出影響富鐵軌枕的成本管理的因素,并進行整理,結合理論所學和相關文獻的理論支承,提出解決富鐵軌枕成本管理問題的對策
擬采取的辦法:實地調查、定量與定性相結合、歸納分析、規范研究等。
課題研究中的主要難點及解決辦法
難點:成本數據的失真,由于成本核算技術問題可能會導致相關數據偏離真實值。
解決:技術分析與邏輯分析,實地調查。
論文工作日程安排
第六周至第七周開題報告準備及開題答辯
第十一周論文初稿
第十二周至第十三周論文修改
第十四周至第十五周論文定稿、答辯準備
第十六周論文答辯
參考文獻:
[1]冉秋紅.戰略成本管理的觀念、方法與應用[J].中國軟科學,2015,(05).
[2]于婕.基于客戶價值創造的營銷成本分析[D].中國海洋大學,2015.
[3]張智洪.戰略成本會計在黑龍江省制造業的應用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5.
[4]韋德洪,王珊珊.成本管理系統的柔性研究[J].會計之友(下),2015,(01).
[5]葛兆強.戰略管理、銀行成長與商業銀行戰略轉型[J].廣東金融學院學報,2015,(01).
2015財務會計專業論文開題報告(三)
【摘要】科技進步是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的有效推力,創新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是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中心環節。如何更好地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完善現代產業體系,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必須更加注重自主創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依靠科技進步與創新引領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優化,通過科技的率先突破,努力開創我區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
近年來,我單位始終以依靠科技進步,實施管理創新,提高企業綜合實力為指導,緊密結合實際,努力向前邁進。全單位科技進步步伐加快,科技創新能力提升,科技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為轉型升級提供了堅實的后盾。因此我們要進一步增強機遇意識和憂患意識,在推動科技進步與創新上用更大的氣力,下更大的功夫,不斷提高經濟的科技含量2015財務會計專業論文開題報告2015財務會計專業論文開題報告。對建設工程項目進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等專業化活動,依靠科技創新,充分發揮和利用項目管理的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強化項目責任制和項目成本核算制,提升項目管理水平,實現項目管理的各項可控制目標,實現項目管理技術進步、科學管理升級、管理能力升級,促進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提高。
管理的理論創新
項目管理水平的提高,就是要落實科學發展觀,依靠科技創新,以企業為主體,以項目為載體,以市場需求為主要動力,通過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在政府、企業組織和社會資源的支持下,采用產學研相結合的方式,發揮市場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建立和健全項目技術創新體系,通過項目的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加大項目技術進步資金投入、人才培養和引進,在項目實踐中加快開發和推廣應用能夠促進我國建筑業結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的共性技術、關鍵技術、配套技術,加強系統集成研究,重視既有建筑改建技術的研發和應用,逐步形成成套技術,大幅提升建筑質量、有效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確保安全生產,提高項目的管理的整體水平,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許多公司都忽略了卓有成效的競爭對創新的刺激作用,這可能是一大損失競爭對抗是創新的強力促成因素。如今,如果研發團隊還沒有引入競爭對抗機制,那么那些具有創新意識的高管應該去尋求更多機會組建團隊、贊賞不同團隊提出的不同工作方式間的差異區別,并進行市場測試2015財務會計專業論文開題報告文章2015財務會計專業論文開題報告出自,轉載請保留此鏈接!。
通常,競爭對抗可能意味著完全徹底的較量。在這種比賽中,兩個人或兩個團隊針鋒相對,其中一個人或一個團隊會勝出,而代價是另一方的失敗。但是在文藝復興時期,競爭對抗則有第二種含義,我們稱之為帕拉貢。它指的是將兩位藝術家或其作品,并排放在一起,進行評價、比較和鑒賞,并不會褒獎一方而貶低另一方
WiseMedia
實際上,有時也會委托多位藝術家,同時實施相類似的項目,每一方都利用自己獨特的才華,來表現一個主題2015財務會計專業論文開題報告工作報告。
組建團隊。競爭的團隊應該來自于不同的部門,包括多種專家,采用明顯不同的方法處理相同的問題。畢竟,經常會有多種方法可以用來解決研發難題(有時還是出自不同的學科),如果不進行試驗,我們常常無法知道哪種方法最佳。此外,各團隊都有自己的偏好和在范圍較窄領域內的專長,這使得明確地采用各種不同的方法變得更為重要。
欣賞差異。在文藝復興時期,繪畫作品被并排擺放,使觀賞者能夠進行比較和欣賞,其他藝術家可以從中借鑒。采用同樣的辦法,我們可以將各個團隊開發的各種不同的解決方案放在一起,比較它們之間的優缺點。在許多情況下,一方可以吸收來自于另一方的思想理念?;蛘呖梢詫⒆罱K被淘汰的解決方案送回實驗室,沿著新的方向再次進行開發。
無論采用何種評判機制,我們有理由相信,讓兩支或更多的團隊同時攻關某一特定項目,能夠產生更強的激勵作用,從而提高創新水平。只要對這種競爭對抗精神進行有效的管理,讓研發團隊知道其方案最終會與其他的方案一較短長,他們將會更加努力地工作。
同時,我們對于競爭對抗帶來的挑戰應持現實主義的態度。即使在文藝復興時期,某些競爭對手也會失控,有時甚至會導致決斗、監禁和謀殺。管理不佳的競爭對抗可能會發展成研發管理人員千方百計避免的破壞性競爭,會抑制思想交流,并妨礙協作。只有強有力的管理應該能夠確保競爭不會導致苦果,加劇不和2015財務會計專業論文開題報告2015財務會計專業論文開題報告。最為重要的是,必須輔以廣泛而深入的通過合作共同取得成就的企業文化,利用富有成效的競爭對抗所產生的創新活力,使企業產生更多更具價值的創新成果。
管理的技術創新
管理和控制是企業各項管理目標實現的基礎,企業通過項目管理的理論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對工程項目的全過程進行監督、檢查、指導和服務,為企業提供可靠的資源保障和科技創新保障。管理水平的提高要依靠企業科技管理的規章制度,嚴格制定科技創新管理計劃并嚴格執行。
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涉及工程建設和社會生活的很多方面,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各部門共同參與和相互配合,才能取得更大的成效。企業的深化設計優勢只有在充分運用科研單位的工藝研發優勢,高等院校的多學科綜合研究優勢,勘察設計企業的工程化能力優勢的條件下,才能取得最大程度的發揮。只有在政府經濟政策的引導下,引進、消化、吸收國內外行業成熟技術,先進的管理技術才能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
管理的自主創新
引導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積極組織企業申報國家、省、市級科技計劃項目和參加各類項目的研討會,大力引進實施科技成果轉化項目。通過項目的實施、帶動和輻射,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從而做強做大電力產業。鼓勵和引導企業通過市場和利益機制,有效利用高校院所的技術、成果、項目、人才等資源,并大力倡導校企聯盟,協調聯系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服務企業,達到雙贏效果。同時加強政策激勵和分類指導,支持行業建立高水平研究機構,提高企業研發能力。
科技投入是一種公共戰略性投入。而作為公共戰略性投入,不能只局限于當前的經濟利益,更重要的是要著眼于經濟社會的全局和長遠發展,要建立起以企業投入為主體、政府投入為引導、金融資本、社會資本參與為補充的多元化投融資體系。企業作為技術創新活動的主體和創新成果應用的主體,要增加研發投入比重,企業才能使創新成果不斷涌現,才能在市場的激烈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實現自主創新能力的重點跨越;突破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和技術,提高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全面提升,完善創新體系的服務功能。
加強自主創新,關鍵是要加快培養、造就、激勵和涌現出一大批創新人才2015財務會計專業論文開題報告工作報告
淘寶精品
科技人才資源是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第一資源,是決定一個國家或地區自主創新能力的決定性因素。人才是技術、項目的活載體。
首先,優化科技人才結構。積極與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合作,在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建立高層次人才定向培養基地,每年選送高層次人才脫產進修;著力抓好企業創新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的培養,通過舉辦培訓班、研修班等形式,聘請國內外專家學者講學,不斷提升企業管理創新意識和技術創新能力。以電力需求確定人才培養方向和培養重點,以企業發展集聚人才,以人才培育企業,造就一支符合電力特點,能駕馭市場經濟規律、懂得現代管理、勇于開拓創新的專業技術和經營管理的人才隊伍。
第二,優化人才激勵環境。用環境吸引人、用事業激勵人、用政策留住人,促使科技人才積極投身于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科技成果轉化,為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和科教興區戰略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證。加大優秀人才引進力度,樹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開放式人才觀,建立柔性用人機制,進一步完善人才和智力引進政策,千方百計地吸引和凝聚急需的高層次的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特別要鼓勵科技人員面向基層,面向第一線建功立業2015財務會計專業論文開題報告2015財務會計專業論文開題報告。
第三,積極開展技術培訓。加強崗位技術培訓和技術認證工作,開展崗位技術技能競賽,切實提高勞動者素質,緩解高級技工短缺現象;進一步完善繼續教育管理體制,使專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全面提高專業技術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創新能力。
關鍵詞 會計;實踐教學;實踐環節
一、會計實踐教學的重要性
會計是對會計單位的經濟業務從數和量兩個方面進行計量、記錄、計算、分析、檢查、預測、參與決策、實行監督,旨在提高經濟效益的一種核算手段,它本身也是經濟管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會計專業作為應用性很強的一門學科、一項重要的經濟管理工作,是加強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經濟管理離不開會計,經濟越發展會計工作就顯得越重要。在2007年暑期,上海應用技術學院(下文簡稱“我校”)經濟與管理學院團總支以會計專業為主線,針對已經畢業的02級會計專業學生進行調研和走訪工作。這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為期一個月,時間比以往倉促一些。參加調研的同學走訪了我校157名會計學專業畢業生及其所在單位。通過基本的問卷了解外,還同時運用了走訪和平信的方式進行聯絡。運用第一手的真實數據分析我校會計學專業畢業生的基本情況、用人單位對我校會計學專業畢業生的綜合素質要求、我校會計學專業畢業生對學校教育教學及管理工作的評價和用人單位對我院畢業生的評價共四個方面的問題。
畢業生對學校教育及管理工作評價中的實踐教育對實踐操作能力的幫助這一部分的調查結果如圖1所示。圖1中×軸上1表示學生認為實踐教學對實踐操作能力非常有幫助,2表示有所幫助,3表示說不清,4表示幫助不大,5表示毫無幫助。很明顯,學校的實踐教育對實踐操作能力還是有所幫助的。在學校每學期期末進行的校內外實習,讓同學們能夠對整個會計環節了解并且進行操作,對整個知識系統進行梳理,能夠對書本知識有所鞏固。把書本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這樣,我校的畢業生在踏上社會工作崗位之時,能夠比較好地、比較容易地進入崗位。實踐教育不僅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要使學生具有綜合性、獨立性和創造性的分析與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會計這個專業更加注重實踐的操作,單單有書本知識是不行的,需要的是“理論聯系實踐”。我校學生通過在校內的實踐積累了經驗,給今后的工作帶來了方便??梢?,學校的實踐教育對學生就業后的操作能力是有幫助的,通過實踐能夠提高專業實踐能力。使我校會計專業畢業的同學在個人競爭力方面有了很大優勢。
二、會計實踐教學的組成
會計實踐教學系統是由各個教學環節要素組成的,從整個教學過程分析可知,實踐教學環節要素包括實驗課、校內實習、校外實習、社會實踐、社會調查、畢業論文等。
(一)實驗課
會計實驗課是在講授會計專業主課程以后,按照會計實驗課的內容和要求,組織學生在校內的會計實驗室進行模擬實際會計工作的操作。會計實驗教學是在輔導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按照實際會計工作的要求,自行填制和審核原始憑證,根據原始憑證編制和審核記賬憑證,根據記賬憑證登記日記賬、明細賬和總賬,根據賬簿資料和有關資料編制會計報表以及會計資料裝訂和歸檔等。在操作方式上。既要進行手工操作,又要進行計算機操作。
(二)校內實習
按照會計專業課的內容和要求,在課程學習到一定階段或學習結束后,到學校的校辦企業和有關職能部門(如財務處、審計處)進行實地操作練習。會計實習是對會計教學的總結和檢驗。會計實習可分為校外實習與校內實習,根據學校的條件,選擇校內實習或校外實習。選擇校內會計實習時,因校內實習單位對學校會計教學實習的內容與要求比較熟悉,有利于對學生的實習進行指導,能夠較好地完成會計實習任務。應該指出,在學校進行會計實習,不是在學校的會計實驗室進行會計實驗,這是兩種實踐形式,不能混為一談。
(三)校外實習
按照會計專業課的內容和要求,在課程學習結束后,到學校外部企業和有關部門進行實地操作練習。在學校有校外會計實習的條件下,一般在會計專業課(如會計原理或基礎會計、財務會計和審計)的課堂學習結束后,按照會計實習的內容與要求,組織學生深入到企業和有關部門,進行會計工作的實習,一方面了解和熟悉企業和單位所處的環境和實際工作情況;另一方面,對生產經營過程的經濟業務進行會計處理,學習與掌握會計基本技能,在實際工作中培養實踐能力,從中進一步學習會計理論與方法。
(四)社會實踐
按照會計專業課的內容和要求以及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在學校課程學習結束后,組織學生到某個地區、部門和企事業單位進行社會服務和社會兼職的實踐活動。如:在假期,組織學生到某個地區或部門進行宣傳、咨詢服務,或協助工作;或學生利用假期,到企事業單位進行兼職工作,如兼職記賬工作、收款工作,或做一些服務性的工作。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對培養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提高思想品德、學會如何做人,都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五)社會調查
這是根據教學與社會的需要,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采用一定形式對社會進行調查的實踐活動。調查的內容,一方面是根據會計專業教學計劃的安排,對有關會計教學和會計改革等方面的問題進行調查;另一方面是按照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對相關的熱點問題進行社會調查。社會調查的形式有實地調查、問卷調查和網上調查等。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的主要形式,是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單位,讓學生到某個地區、部門和企事業單位,以采訪、蹲點、座談、參觀等形式。深入實際進行專項調查。通過調查,收集資料,實地觀察,了解生產經營、企業管理、制度建設等實際情況,了解會計工作的組織、人員配備與素質、工作環境、會計核算與會計管理、存在問題等實際情況,了解社會經濟改革、經濟建設等方面的實際情況,拓寬視野,運用所學理論與方法,進行分析,揭示本質,加深對理論與方法的再認識,寫出調查報告。學生通過社會調查,增長實踐知識,鍛煉社交活動能力和獨立工作能力,提高政治思想水平。由于其具有社會調查內容單一、時間較短、方式簡便、聯系面廣、耗費較少和收獲較大等優點,是會計實踐教學中一種較好的形式。
(六)畢業論文
畢業論文是根據會計教學計劃安排,在課程學習結束后,為綜合檢查知識水平和考核科學研究初步能力。由學生按照專業選題而撰寫的論文。畢業論文要事前選好與專業相關的論題,題目要有實踐性(與現實相關)、理論性(與綜合認識相關)和創新性(與探討新問題相關)。撰寫畢業論文要擬定寫作步驟,包括:選定論文題目、擬定論文大綱、搜集資料、展開社會調查。通過畢業論文的實踐,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為走向實際工作崗位做好準備。
三、如何正確處理各實踐環節的關系
在以上會計實踐教學環節中,各個實踐環節都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由于現實中各種因素的影響。從穩定性、保證性和效果性而言,最重要的是校內實踐環節;而在校內實踐環節中,最重要的是實驗課環節。在制定會計實踐教學計劃時,要正確處理各實踐環節的關系,發揮各個實踐環節應有的作用。
(一)校內會計實驗與校外會計實習的關系
在已建立會計實驗室,可以組織校內會計實驗的條件下,校外會計學習是不是就不需要了?答案是否定的。校外會計實習仍有其重要作用。在新的環境下,為克服會計實習的困難,學校要積極創造條件,建立穩定的符合條件的會計實習基地,或根據實習內容選擇實習單位,建立實習制度,采取相應措施,有效地組織校外會計實習。
論文關鍵詞:開放教育,會計專業,職業生涯,規劃
一、職業生涯及職業生涯規劃的含義
職業生涯是指個體職業發展的歷程,一般是指一個人終生經歷的所有職業發展的整個歷程。職業生涯是貫穿一生職業歷程的漫長過程,科學地將其劃分為不同的階段,明確每個階段的特征和任務,做好規劃,對更好地從事自己的職業,實現確立的人生目標,非常重要。從職業生涯發展過程來看,職業生涯的階段可分為:職業準備期、職業選擇期、職業適應期、職業轉換與穩定期和職業結束期。
職業生涯規劃(CareerPlanning)這一概念由著名管理學家諾斯威爾最先提出。他指出,職業生涯設計就是個人結合自身情況以及眼前制約因素,為自己實現職業目標而確定行動方向、行動時間和行動方案。換句話說,就是指個體為未來職業發展所做的策劃和準備。
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個人發展與組織發展相結合,對決定一個人職業生涯的主客觀因素進行分析、總結和測定,確定一個人的事業奮斗目標,并選擇實現這一事業目標的職業,編制相應的工作、教育和培訓的行動計劃,對每一步驟的時間、順序和方向做出合理的安排。職業生涯規劃要求一個人根據自己的興趣、專長,同時也考慮外在條件的支持與制約,最后將自我定位在一個最能發揮自身優勢的位置上,選擇最符合自身綜合素質因素的事業去追求。若能協助電大會計專業學生在進入專業領域前,既能了解自身的特性、特質與特長期刊網,又能了解專業發展的特性,及早做好職業生涯規劃,不僅可以增強他們對會計實際工作壓力情景的適應,促進人格的成熟與平穩,還可進而增強自身潛能的發揮。
二、電大開放教育會計專業學生特點及職業生涯規劃現狀
(一)開放教育學生層次多樣化
從開放教育會計專業學生特點上來分析,由于報名入學形式的開放性,學生的知識基礎存在著較大差異,有部分學生已經從事會計職業,有一定的會計專業基礎知識,有部分學生畢業于會計類大中專(職)學校,還有一部分學生沒有任何會計知識基礎,學生特點多樣化。針對此種情況,筆者對學生的來源做了一次問卷調查,調查結果如下:
問題
選項
比例
你讀電大前所學的專業
A.會計專業
25%
B.其他經濟類專業
46%
C.其他專業或無專業學習經歷
29%
你現在從事的職業
A.會計等相關的財務工作
18%
B.其他行業
64%
(一)我國中職會計專業教學現狀
目前,我國大多數職業學校會計專業的教學是按照《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等教材進行理論教學,同時安排部分實訓。這存在如下問題:
1、偏重于會計專業理論知識。很多學?!皶媽I”開設了十幾門會計課程,理論課程完成了,實際操作課課時數很少。
2、忽視了教會學生如何應用這些知識,學校教學與社會上的崗位工作差別較大,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
3、傳統的會計教育各科目之間各自為政,忽視了彼此之間的關系,包括課程數量、授課內容等方面。
4、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以教科書為依據。教師按部就班地講授課本知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夠,課程結束時學生能夠形成對該門課的一個總體認識,但缺乏實踐經驗。當前,中職會計學生的就業面臨著嚴峻的形勢,隨著高等職業院校會計專業畢業生的逐年增多,中職會計人才的培養將面臨著失去市場的危險。同時,在知識經濟年代,學生必須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在未來的會計職業競爭中占據有利的位置。所以,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對會計專業的培養方法進行更新的研究創新。
(二)課題研究要解決的問題
首先,探索課堂教學方法改革的新途徑,創新課堂教學的新模式。本課題擬對會計專業的課堂教學進行研究探討,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會計教學。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的教學與訓練方法,提高中職會計專業教學的質量。其次,探索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新方法。會計是一門實用型很強的學科,要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將理論很好的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去。本研究尋求新的實驗與實踐模式,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再次,探索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方法。貫徹終身教育思想,使學生具備獨立學習的能力,掌握學習的方法,適應未來復雜多變的會計環境,并根據變化的環境發揮其自身的潛力。
二、本課題在國內外同一研究領域的現狀與趨勢分析
(一)對于教學效益的研究
當前,教學效益的研究在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領域激起的反響越來越大,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普及教學“新思維”、引領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深入推進的方向的作用。關于教學策略的研究成果面廣量大,從最初集中于理論層的探討,向教學實踐層面的具體策略或微觀策略的探討發散,在學校教學中產生了較為廣泛影響。但是目前研究內容的分布不很平衡,關于有效教學的理論基礎和主要影響因素、實施的具體方法和內在機制、評價的主要標準和有效方法等難度較大的問題,研究成果還較為貧乏。研究過程中的質疑、審視與反思不斷出現,其對調整研究方式、深化研究進程、消除研究“泡沫”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二)對于職業高中專業課的研究
中國職業教育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對中國期刊網的搜索結果顯示,關于職業高中教育的文章20多年來共有55104條,輸入“高職”關鍵詞,有相關文章及碩士博士論文198069條。可見研究非常火熱。這一時期還有不少關于高職的比較研究及中、高職銜接的研究。比較研究主要集中在對海外經驗的介紹上,如中國臺灣的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嚴雪怡,1994年),美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夏明,1994年)。日本的高等教育政策與高等職業教育(韓民,1995年)等。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對國外高職教育的靜態剖析,其目的是希望從國外高職教育的發展中找到我們可以借鑒的經驗和教訓。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主要關注點在高職的定位和與中職的銜接上,如初等、中等、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銜接及與普通教育相互溝通的研究等。當前的研究經驗性、工作性研究成果偏多,許多成果理論水準有待提升,尤其缺乏對理論系統建構的成果。對規律把握得也不夠。
(三)對于會計專業教學的研究
關于中職會計專業課教學的論文主要集中的教學實踐層面的研究者,關于高職會計專業的研究多余對中職的研究。中職會計專業教學的研究從主流來講不屬于會計專業知識的研究,而是屬于在當前中小學教學中盛行的教學法的研究。教師研究的內容與思路也是圍繞“學生主體、時間活動”等。從特色上講主要是與社會、市場、就業結合得多一點。專業性研究不強也不多。
三、課題研究的實踐意義與理論價值
1、有利于體現職業教育的特色?!耙詫W生為中心、以能力為本位、是市場為導向”的教學理念,可以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人文理念,又可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獨立學院;非會計專業;基礎會計學
一、獨立學院非會計專業基礎會計學課程教學的必要性
基礎會計學是財經類非會計專業開設的專業課程,這門課程闡明了關于會計知識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一方面,獨立學院非會計專業的基礎會計學課程教學是提高財經類非會計專業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選擇。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的快速發展,各類企業已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面對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財經類非會計專業學生必須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以滿足企業的發展要求。經管類學生畢業后即將成為企業的經營管理者,掌握基礎會計學的內容是對學生基本的要求,它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學生具備運用財務會計信息進行決策和管理的能力。另一方面,獨立學院非會計專業的基礎會計學課程教學是優化財經類非會計專業學生專業知識結構的基礎,也是獨立學院培養應用復合型人才的要求。會計學和經濟學、金融學、管理學、統計學等學科之間相輔相成、互為依托。基礎會計學具有普遍適用性,獨立學院非會計專業進行基礎會計學課程教學能夠使學生本身的專業性得到有效的提升。如此更符合獨立學院培養應用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目標。
二、獨立學院非會計專業基礎會計學課程教學策略
(一)領悟和貫徹非會計專業基礎會計學課程教學目標
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明確指出,非會計專業基礎會計學課程培養目標與會計專業的培養目標是不同的。非會計專業學習基礎會計學要求學生“懂會計”,會計專業學生突出“如何做會計”。由此可以看出兩者的教學目標側重點是不同的,不能混為一談。具體來說,非會計專業課程目標是讓學生熟悉會計信息是如何產生的,掌握會計學基本理論及財務分析,學生在將來能熟練利用財務信息為經濟管理活動服務。因此,獨立學院非會計專業基礎會計學課程教學既要重視會計學知識教學,又要注重對學生會計實踐能力的培養。這樣能夠提高獨立學院非會計專業基礎會計學課程的教學質量[1]。在明確非會計專業基礎會計學課程目標基礎上,還要讓學生充分領悟這門課程對未來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意義,不是只有做會計才需要學會計,從前途和發展的角度激勵學生,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使教與學變得輕松、融洽。
(二)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
高校教師有一個共識,同一課程同一個教案,不同的教師去講,教學效果不一樣,因為教案是“死”的,要靠人將其講“活”。教學過程是一種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活動,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成效的重要方式。所以,在獨立學院非會計專業基礎會計學課程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以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夠積極、踴躍地參與課堂教學。常用的教學方法有啟發式教學、案例教學、情景模擬教學等。比如,采用情景模擬教學時教師可以設定與基礎會計教學的情境現場,請學生上講臺演示模擬,最后提出問題引出課程內容。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專業,設定與專業相關的情境模式,如對市場營銷學生講會計憑證時可模擬銷售人員報銷業務招待費等情境,通過情境演示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集中注意力,關注課堂教學內容,這樣有利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也能使課堂教學氣氛編的活躍。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如何將該方法應用到基礎會計教學中,需要經過教師收集準備案例、學生自行準備、小組討論和得出結論幾個階段。案例教學法改變了傳統教學中教師直接告訴學生怎么學的做法,它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在接收到案例后先消化,然后查閱需要的資料,通過自己動手的過程既加深了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又提高了學習的主動性。通過小組討論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另外對于知識點不再是簡單的堆積,而是通過案例將相關知識點融合在一起,起到融會貫通的作用,這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效果具有重大意義。
(三)強化實訓教學,提高學生實操能力
基礎會計學在理論教學基礎上必須重視實踐教育,重點是會計基本技能實訓、會計計算方法實訓、會計核算方法實訓。將企業會計環境搬到實訓課堂,讓學生在手工模擬實訓過程中增強會計核算實操能力,有助于學生充分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自己動手完成填制、審核各類原始憑證,學會編制記賬憑證,生成匯總記賬憑證,登記總賬、明細賬、日記賬,編制會計報表,系統地完成整個會計循環。在實訓中,教師還可以模擬會計職場,設立不同會計崗位,如出納、會計、審核、主管、財務總監等,明確學生各自的職責分工,并定期輪崗,全面培養學生的會計核算能力、協調能力,最終使學生具備會計綜合能力,為學生今后參加工作打下堅實基礎[2]。
(四)全面實施多元化的教學考核模式
筆者所在學校教務處文件規定,每門課程的考核方案由各系部根據實際情況具體制定,并上報學院教務處審核備案。過去傳統的考核指標包括兩項:平時成績、期末成績,由此造成了大多數學生為考試而學習,死記硬背、只重視考試要點內容而輕實際應用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利于素質教育和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為顧全大局,教務處及時對舊考核辦法進行了調整,突出學生平時表現、課堂發言、模擬實訓,為此制定了多元化考核模式,把實操納入考核范疇,比重高達40%,以此全面促進學生應用能力和專業素質的提高。筆者所在學校非會計專業基礎會計教學考核模式具體如下:平時成績占20%,期末考試占40%,實訓占40%。其中實訓權重如下:憑證處理40%,包括記賬憑證填制、原始憑證的粘貼、憑證裝訂等。賬簿登記30%,主要有科目匯總表編制、總賬登記、明細賬登記、日記賬登記等;報表處理30%,重點是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的編制,以此對學生進行全面考核。
三、結語
應用型本科高校是培養高素質復合人才的搖籃。因此,高校里的教師應在教學上多鉆研、因材施教、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準確把握晦澀、難懂的知識點,有效地利用多媒體設計高質量課件,全面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同時,教師在業余時間應重視學習社會上最新的財務處理做法,時刻關注會計發展,不斷接受繼續再教育,拓寬知識面和閱歷以完善自我,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教學任務和培養目標。
【會計學碩士論文參考文獻】:
[1]呂晨,劉紅宇.會計語言論:會計學原理方法的創新[J].新會計,2014(1):25-32.
[2]余與瑩.非會計專業基礎會計課程教學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18):168-169
以上就是今日為您帶來的會計學論文,可供的參考素材。
(一)資料搜集的范圍。搜集資料時,首先要明確哪些資料是有用的,不可或缺的;哪些資料是必需首先了解的、急需的等。只有這樣,才能有目的地進行資料搜集。寫作論文一般應收集以下幾類材料:
1.論題的核心資料。它是指所研究對象本身的資料。例如:《知識經濟對財務會計的沖擊與挑戰》這一選題,其核心資料是圍繞知識經濟和財務會計學的相關知識,如《21世紀社會的新趨勢:知識經濟》、《會計理論》、《會計計量理論研究》、《財務會計基本理論研究》、《國際會計準則》、《論財務會計概念》等書籍。核心資料,往往是“參考文獻”所列的書目、篇目。
2.背景資料。它是對核心材料起參照、比較、深化作用的資料,包括已有研究成果資料和與論題相關的參照材料。學術發展是一個長期漸進積累的過程,后人通常在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礎上繼續前進,因此,要重視已有成果資料的收集。可以編制已有成果目錄,從標題上掌握論題研究的線索,收集具有代表性的各派觀點的資料,以便尋找新的角度,提出新的見解;有些資料還能用于行文中的理論探討,以增強文章的理論性。
3.具有方法論意義的理論資料。專業論文不能停留在就事議事的層面,而要用科學的思想方法和學科理論來分析和闡述問題。因此,必須注意這方面的理論資料收集。
此外,還要熟悉國家有關方面的政策。
(二)搜集資料的途徑。面對如山似海的資料,怎樣才能迅捷地獲得我們所需的資料呢?這需要了解搜集資料的途徑。
1.社會調查。這是獲取第一手資料(包括親身體驗)的主要方式。大量實用的富有價值的第一手材料存在于人們的社會實踐中,有的尚未被人們用書面的形式記錄下來,這就需要我們通過實地調查去獲得。業務部門和企業的規章制度、經驗總結、分析報告、憑證賬簿及報表內容格式等等,都是重要的實際業務資料。雖然這些資料比較零散,但它是論文寫作的第一手資料,能給人們深刻的感性認識。寫作論文時可重點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
(1)普遍調查。它是對論題所涉及的一定范圍內的有關情況,作出全面性的調查。例如,探討我國國有企業會計人員的整體素質水平等問題,就要對各地區、各單位作全面的了解,對其人員管理體系和管理機制、隊伍建設的狀況,作系統的調查分析,了解其全面情況,掌握各種有關數據和事例,在此基礎上提出如何提高會計人員的素質的管理方案。這樣普遍的調查,難度會大一點,需要花費較多的物力和人力。
(2)專題調查。它是針對某個問題作專門的調查。例如,對證券市場上紡織類股票進行比較研究,就要對滬深兩市的所有紡織類的股票的股本結構、財務指標、市場價格、政策傾向等資料進行橫向、縱向的比較;對各股票市場價格高或低的原因作重點的剖析,預測各股票的未來走勢,并進行技術分析。
(3)典型調查。這是根據調查目的,在對被研究對象進行全面分析的基礎上,有意識地選擇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單位,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探索其內在規律性,然后以調查結果推論全面情況。“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從典型可以看到共性,即一般面上的情況。因此,典型一定要注意有代表性,可以選取上下兩頭,也可以選取上中下三類。例如,要研究如何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問題,可以選取非常成功的邯鄲鋼鐵制造廠的“模擬市場,成本否決”的典型調查,分析其降低成本的方法、原因、經驗,然后總結出降低成本的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案和設想。典型調查單位數目少則一兩個,多則三五個,屬小型調查,能節約時間、人力、物力。
(4)抽樣調查。它是按照科學的原理和計算方法從所要研究的現象的全部個體單位中,按隨機原則抽取部分個體單位作為樣本進行調查,取得資料,然后推算出全體數量特征的一種方法。它一般是在總體數量龐大時運用。例如,對證券市場上紡織類股票進行比較研究,由于紡織類股票家數較多,要想對所有股票的情況一一進行調查,實際上工作量很大,有時也并不需要這樣做,這時就可以運用抽樣調查法,將其進行分類,每一類選擇一兩家有代表性的股票進行分析比較。
(5)重點調查。它是在被調查對象的全部單位中選擇一部分重點單位進行調查,以求對總體狀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所謂重點,單位是指在所研究的內容方面數量比較大,占有較大的比重,而不一定要求有典型性的單位。
論文關鍵詞:會計學專業;實踐能力;培養途徑;保障機制
目前,高等學校會計專業是培養我國應用型會計人才的主要途徑。據統計,在我國目前一千多所全日制公立大學中,有近九百所學校設置了會計專業,在校大學生每十人中就有一人學習會計專業或相近專業。無疑,會計專業成了管理類的熱門專業,受到辦學機構和學生的追捧。越是這樣的熱門專業就越是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發展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精神,越是要注重努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但不容回避的是我國高校會計教育在教學理念、課程設置、教學方法、教學管理、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問題和不足,導致會計專業畢業生未能達到社會的要求,用人單位抱怨畢業生動手能力差,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歷練才能委以重任。畢業生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差,這無疑與其在校接受的實踐教學有關。因此,如何拓寬我國會計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途徑是提高我國會計教育質量的重要課題。
一、會計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必要性
會計是一門技術性、實踐性較強的應用學科。對會計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已經成為國內高校提高會計專業教學質量的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從各地人才交流會、畢業生招聘會和互聯網上的人才需求信息中都強烈地感受到社會對會計人才的這種普遍要求,即具備一定的實踐工作經驗或能力、較強的綜合素質等。很多招聘單位認為,我國會計專業的大學生理論知識基本上達到專業培養目標,但他們的實踐能力普遍很弱。可見,對于會計專業人員的實踐能力越來越引起用人單位的重視,社會迫切需要重視和加強對畢業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但是傳統的會計實踐性教學形式單一,技術手段落后,而且僅僅停留在會計核算這一環節上,這種實踐性教學與新時期要求培養“能力強、素質高、富有創新精神”的高等會計人才的目標是不相適應的。
二、我國會計專業實踐能力培養途徑
會計實踐教學是會計理論教學的延續、補充和深化。會計實踐教學具有直觀性、真實性、啟發性、實用性等特點,通過實踐教學可以起到親驗實際會計業務、規范基本操作技能的作用。目前我國傳統的會計學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途徑主要包括校內和校外的模擬實驗。
1.校內模擬實驗。校內模擬實驗主要有《簿記能力訓練》、《會計實務能力訓練》、《成本會計能力訓練》、《財務管理能力訓練》、《納稅會計能力訓練》、《會計報表分析》、《審計學案例分析》、《會計與審計電算化能力訓練》、《會計綜合能力訓練》等。這些實踐課程主要通過以下幾種形式完成:(1)通過實物參觀,增強感性認識。在基礎會計學習過程中,往往要接觸到有關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會計報表等相關知識。教材上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會計報表都是印刷在教材上的簡化表格,與真實的賬表存在一定的差距。(2)多媒體演示教學,激發學習興趣。多媒體教學是一種用電腦制作音像、圖片、文字等手段演示和解說實務操作過程的實踐性教學形式。多媒體課件具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圖文并茂的直觀效果,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感性認識,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大大提高教學內容的藝術性和實用性,使學生快樂地接受所學知識。多媒體演示教學可以與日常課堂教學活動結合運用,也可以制作專門的演示課件(包括企業情景和人物情景)在專門的實踐性教學環節中使用。多媒體演示教學有利于增加課堂教學容量,壓縮課堂教學時間,增強學生學習興趣,節約教學資源,大大提高教學效果。(3)校內模擬實務操作。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企業越來越多地開始用計算機代替手工記賬,這就要求會計專業學生既要掌握傳統的手工賬的操作,還要熟悉在電算化條件下會計的賬務處理。①傳統手工賬在會計實踐教學中的應用。傳統的手工賬在會計實踐教學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實踐教學一般分兩步進行。首先進行分步模擬實習,教師要安排好分步實驗的項目、內容,明確實驗的重點與難點。待主要會計業務都完成分步實驗之后,進入會計實踐教學的第二個步驟,進行綜合訓練。綜合訓練的目的是通過對一個生產企業、一個會計期間整個會計循環過程的會計核算,使學生全面系統地掌握會計操作技能。 學校通過開設手工會計實驗課程,以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發生的實際會計事項為依據,以會計核算業務、會計核算程序、會計憑證在各會計崗位的傳遞程序作為模擬實驗對象,用傳統的手工方法填制原始憑證、記賬憑證、科目匯總表(或匯總記賬憑證)等,使學生更加直觀真實地會計業務的來龍去脈。規范的手工模擬實習,要有一套內容完整、業務真實的實習資料,還要有出納、成本、固定資產、工資、總賬等崗位,還應建立起與此相聯系的職能部門,如銀行崗位、稅務崗位等,明確各崗位責任制。在實踐教學中,應該讓所有學生都能到相應崗位去鍛煉,這樣才有利于學生實習的全面性,增強學生適應各崗位的能力。在實踐教學中,我們通過復制若干個企業某年12月份發生的全部會計業務的所有憑證(包括原始憑證、記賬憑證、賬簿、報表等),將這些資料復印裝訂成若干份,并裝訂成與實際資料一樣形式,將學生分為2~4人一組,模擬各種崗位,進行實踐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成效。②會計電算化在會計實踐教學中的應用。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原有的手工會計信息系統已逐步為計算機和商用軟件所取代,而會計的管理、決策、預測等高層次職能也日趨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很多會計專業院校,為適應這種變化,開設了《會計電算化》和《審計電算化》課程。在實踐中,我們通過和一些財務軟件開發企業協調,獲得了軟件公司的支持和贊助,給學校機房裝上企業版的財務軟件。學生利用教師編制的模擬上機資料或者從企業獲得的真實資料,在計算機里模擬企業的會計流程,實現建立賬套、設計會計科目、編制記賬憑證、編制報表等實踐過程。學生在模擬實驗過程中,如同置身企業的真實業務環境中,從而達到實驗目的。利用會計核算軟件教學,能全面、形象地介紹會計核算的全過程。電算化的應用是多媒體實踐教學的延續,老師可以先進行多媒體演示,然后讓學生上機操作,這樣不僅可以全面的了解企業的操作程序,而且簡單快捷。另外,會計電算化的實踐更加接近企業的實務,學生在全面掌握這些技巧后,在業務能力上達到了學校和企業間的無縫對接。
2.校外實習基地在會計實踐教學中的運用。會計是一個操作性較強的專業,僅僅通過在學校里的模擬試驗不能完全滿足會計教學的要求,學生利用自己在校掌握的理論和實踐知識,最終檢驗的標準還是進入企業中實習的結果,學校內部不能實現這個目標,因此,進行校外實習基地的實踐就成為我國會計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一個重要途徑。學校和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和渠道,在公司、事業單位、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師事務所等單位建立會計學專業實習基地或者實踐創新基地,并建立和完善實習基地教學評估體系,提高實習基地的建設和管理水平,為學生提供較多的課外專業性實踐機會。通過實習基地的建立,教師可以很方便地組織實習小組(3~5人為宜)定期到企業的財務會計及其他業務部門實習,請現場的財務負責人講解企業或事務所里發生的各項業務。此外還可以邀請實務界精英來校講學,增加學生知識面,開闊視野。我國各大高等院校在會計學實習基地的建設方面,發展方向并不相同。有的學校傾向于在事務所建立實習基地,有的學校則傾向于在工業企業建立實習基地。由于院校的學科背景不同,同樣是會計專業其實習基地建設的行業選擇也不盡相同??傊?,我國高等院校會計學專業在實習基地的建設方面,要加大對學生實習方向的選擇,盡量使會計學實習基地和今后學生就業的行業聯系起來。當然,受到教學資源的限制,這種完善必然是個長期的過程,也一定會隨著學校進一步發展而更加完善。
三、會計專業實踐能力培養的保障機制
會計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是一個系統的過程,需要各個方面的努力,除了上述的一些途徑以外,保障措施也尤為重要。保障措施是否有力直接影響會計學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效果的好壞,這些保障措施包括:
1.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實踐教學效果的好壞與教師的經驗的多寡和能力的強弱密切相關。很多教師從校門到校門,博士畢業或者碩士畢業、發表過一定層次的學術論文,便順利地當上了會計專業的老師。他們從未從事過實際業務,很難具備相應的能力,無法從事實踐課的教學。針對高校教師這種脫離實際的現狀,各高校應與會計職業界建立起廣泛的聯系和交流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