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給西部小朋友的一封信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我是濉溪縣新城初級中學小學五年級四班的一名小學生,我叫陳瑩。今天,我在電腦上看到了你們瘦弱的身軀,還看到你們留下的艱辛的淚珠。
你們的生活是那么艱苦。你們的學校是一間間破爛不堪的泥土屋,沒有電燈,沒有電扇,連小板凳都沒有!同學們只能站著上課,這一切我都無法想象。你們吃不飽穿不暖。飯還要自己做;你們的衣服都是破破爛爛的。書包是媽媽用破布縫的。你們寫作業的時候,本子上都已經寫滿了密密麻麻字,都不舍得換;你們的鉛筆,用的只有手指長還不愿扔掉。在寒冷的冬天,你們沒有棉衣和鞋子,到處都凍腫胨爛……你們的生活是那么困難,可你們依然努力學習,這一點得我們學習。
讓我來介紹介紹我們的生活吧!我們的學校很大,也很漂亮。校園內有假山,有花壇,還有高大的教學樓。我們的教室寬敞明亮。在每一間教室的黑板上,都有一個多媒體電腦,我就是在那上面看到你們的生活情況的。我家住的是漂亮的樓房。家中的家電和家具樣樣應有盡有。我的漂亮衣服快把衣柜擠爆了;我的書包都是五顏六色的,目前,我已有15個書包了!就這我還不滿足,經常耍我的公主脾氣。我一定要向你們學習,改掉這個毛病。
聽了我的介紹,你們一定非常羨慕,但我相信,你們一定會被社會關注的,我們也一定會盡力幫助你們的,我想在不久的將來,你們一定會走出貧困,讓我們手拉手,一起走向幸福!
祝你們
學習進步
親愛的西部小朋友,
你好!
你肯定一份納悶。我們又不認識,怎么會給你寫信,好吧,我就告訴你為什么吧!因為我們班級這一次要求寫習作,是為給西部朋友的一封信而坐穩題目。我因此從網絡上找到了許多關于你們的資料。從而發現了你。
你叫王靜對嗎 ,你在寧夏西部生活,你家十分貧窮,家中有上學的弟弟妹妹,有生重病的媽媽。父親已去世了,你每天還要背著弟弟妹妹去幾十里外的學校上學。你的夢想是想見到火車,飛機。不過,你遇到困難,都始終保持著微笑。這讓我感到同情,不過又很敬佩你。
我給你寫信是因為想了解你所知道的西部情況。現在我回憶起第一次在網上看到你的情況時,我是多么的驚訝,一個才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就要承擔那么重的活,一想到你的情況,我才想起我今天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每天都有爸爸媽媽精心呵護,而你卻精心呵護著你媽媽。不怕累,不怕辛苦,我從你身上學到的是堅強的意志力,始終都保持著微笑,我像問的是你那是什么樣的微笑?你的夢想是見到火車,飛機,這些可能對我們城市里的孩子來說,根本就不是一個夢想,而是個看的厭倦的東西
我會給予我力所能及的力量,去幫助你,希望我們能互通書信,批次鼓勵對方。希望你的回信
祝
學習進步
你的朋友
關鍵詞:網絡環境;有效學習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3)12-0032-01
隨著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的不斷突破,其對人們的生產、生活、工作、學習方式的改變正產生著重大的沖擊,學生獲取、處理、儲存、信息的能力將對他們今后本人及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知識經濟和數字化信息時代已悄然而來,網絡環境下如何培養學生有效的學習方法呢?
1.基于游戲的學習方法
基于游戲的學習方法,是針對小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以游戲方法開展的自主學習模式。由于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他們對游戲有著特別的愛好,在游戲環境中,他們能快樂地進行學習而不容易產生厭學情緒。例如,在上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一課《草原》時,我設計了小游戲"蒙漢同胞相會",同學們運用多媒體技術,設計了人物的動作(擁抱、握手、舉杯、獻奶茶等)及語言("你好!歡迎來到蒙古大草原!"、"終于見面了,早就盼著你們來啊!"等等),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由于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觀的交互式學習環境,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它還能提供圖、文、聲、像并茂的多種感官綜合刺激,更有利于情景創設和大量知識的獲取,為小學生營造快樂的學習環境提供了理想的條件。但由于小學生自主選擇能力和判斷能力還不是很強,所以在學習過程中需要教師給予必要的引導。讓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使學生們都融合進角色之中,在快樂的游戲中掌握知識,訓練技能,了解方法,培養情感。
2.創建基于任務的學習方法
利用網絡環境,給學生提出學習任務,進行任務驅動,通過上網查詢、人機交互等方式,學生在不斷克服困難中完成任務。例如,我在上《絲綢之路》之前,讓學生在網上搜索關于西部的資料,了解有關絲綢之路的知識,學生收獲頗豐,有的學生展示了古絲綢之路的地圖,有的學生展示了絲綢之路的重要作用,有的學生展示了中西方交流的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知識,促進了課堂教學。網絡環境中有著大量的信息,教師與學生擁有信息的機會是均等的,更多的時候,學生了解掌握的信息可能比教師還要多。教師逐步失去以往占有教學信息資源的優勢,不可能再依賴現成的知識和所謂的標準答案傳授給學生。教師的任務將轉變為如何引導學生在這信息的海洋中篩選、獲取有用的信息。所以,教師可以將所學習的知識分解成若干小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通過搜索引擎或相關的網站、多角度地找出答案,完成任務。輸入關鍵詞通過搜索引擎檢索到的相關網頁資料可能會多達數百上千條,這是教參望塵莫及的。教師充分利用網絡技術開展教學,能沖破課本的束縛,在學生面前展開廣闊的學習空間,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生帶著老師提出的問題,通過動手操作以及必要的信息技術幫助進行自主探究,能充分發揮他們的自主能動性。這樣不僅重視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而且也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3.創建基于協作的學習方法
在網絡環境下,可以很方便地展開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來培養學生的群體意識、群體活動能力以及競爭和合作能力。學生們之間可以不用直接面對,而是教師通過網絡把分散在課堂中的學生鏈接成小組性的學習團體。他們利用網絡來傳遞聲音、文本、圖象等各種符號,加強互相交流的目的。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主動性。讓每一個小組成員都非常認真地學習、探尋,然后根據自己的搜索結果,談談自己的操作方法,短短幾十分鐘的一堂課中,每個學生都數次甚至數十次地發表自己的見解。每個問題討論到最后,教師在根據學生的回答,有選擇地加以分析,表達自己的觀點。這種沒有標準答案的協作式學習,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會起到重要的作用。例如,在開展"手拉手"活動、給遠方的朋友寫一封信時,學生分小組討論了與遠方小朋友的聯系方式、活動的內容、開展活動的可行性等,將討論結果制成電子表格在全班交流,最后,讓學生以小組或個人名義寫一封給遠方朋友的信,通過電子郵件的方式發給收信人。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思維能力都得到了訓練。
4.基于個性化的學習方法
個性化自主學習是網絡環境下最重要的學習方法,最能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實現學生自主學習的意愿。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選擇學習內容,可以按照合自己的特點選擇學習方法,可以按照自己的時間安排學習的進度,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選擇學習內容的深度。我們都清楚,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背景知識、學習能力、認知風格都有差異。而在傳統的講授式課堂教學中,教師普遍存在著無暇顧及學生接受能力存在差異的現象,按照"一刀切"的方式進行教學,效果不盡人意。隨著校園"班班通"的普及,計算機的交互性解決了這一問題。我們在推進教育信息化的過程中,做到在校園網、多媒體電化教室、多功能電子網絡教室的應用,充分考慮滿足學生自主學習的需要。當學生不滿足于教師的課堂教學現狀時,當老師應付不了學生大量的、集中的、同時的又是個別的學習需要時,提供必要的條件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能力來選擇運用信息技術滿足自身的學習需要。例如,可以調用教學資源中的各種素材,如文本、動畫、視頻、圖片、教師個人網站、資料庫等,以鞏固學習的內容,解決學習的疑惑,了解不同的觀點,掌握不同的方法。根據需要,教師也可以自己設計、制作課件,發到服務器終端共享,以實施對學生面廣量大的指導。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明確指出:"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及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改變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現代網絡技術滲透到學校教育中的各個層面,勢必將促使教育理念、教育手段的變革與創新,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在網絡環境下的教與學一掃傳統教育"填鴨"式弊端,促成了教師教育理念的更新、角色的轉變,教師不再是"傳道解惑授業"的權威,而是信息的提供者、優化者。教學也由傳統的單向交往轉向網絡式的互動交往,將課堂開放到網絡情境中,使學生逐步養成主動合作探究的態度與創新的精神,有利于建立平等互動的民主型師生關系,有利于培養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創新人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