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中外文學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教學評價是教育者用來衡量自己勞動成果的一種重要方式,也是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它是根據(jù)一定的教育價值觀或教育目的,運用可行的科學手段,通過系統(tǒng)地收集信息,分析解釋,對教育對象進行價值評判,從而不斷優(yōu)化教育手段,為教育決策提供依據(jù)。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和新課程改革的大面積鋪開,傳統(tǒng)的中學外語教學評價體系存在的弊端也愈發(fā)明顯,某些方面甚至成為教育改革發(fā)展的阻力和障礙。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飛速發(fā)展,一些新的教學模式、教學手段不斷出現(xiàn),使得與之相配套的評價手段存在空缺。由于種種原因,一直以來,社會上許多人都是以“分數(shù)論成敗”,結果培養(yǎng)出的外語人才,不是啞巴英語,就是高分低能。殊不知,外語是一種語言,是人們用來交流的工具。事實上,外語學習的能力要求不外乎聽、說、讀、寫、譯五種能力,對學生外語學習的評價,應根據(jù)《新課標》所規(guī)定的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的實際水平,由教師和學生相互配合,協(xié)作完成,根據(j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的情感、態(tài)度和學習策略,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運用英語的能力,以及表現(xiàn)出的發(fā)展?jié)撃艿龋瑢W生進行全面的綜合性的評價,這樣既兼顧了形成性評價,又兼顧了終結性評價,既關注結果,也關注了過程?,F(xiàn)代教育技術環(huán)境下的教學活動豐富多樣,單靠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是無法滿足其要求的,語音設備、多媒體的使用,提高了學生的聽力水平、口語表達和情感交流的能力,學生的語言素質得到了充分發(fā)展,在現(xiàn)代教育技術環(huán)境下的激發(fā)和促進下,外語課程也隨之進行改革,但是我們的評價體系卻未能適應這種新的形勢,評價體系仍存在著許多不足:(1)只注重學生的終結性評價,忽略了學生的形成性評價,即只看重學生的書面考試結果,不注重學生平時的作業(yè),學習態(tài)度,參與程度,合作精神,學習情感,習慣和能力。(2)只注重學生的筆頭表達能力,忽略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結果培養(yǎng)出的學生只會寫不會說或說不好,很難口頭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與他人交流困難重重。(3)只注重學生的語言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是通過有意識的學習活動,掌握一門非第一語言主要用一般認知能力去學習,多采用事件記憶。習得,只依靠天生的語言習得機制通過接觸,像兒童學習母語那樣掌握一種語言,仍然改變不了“教師教,學生學”的填鴨式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學生仍然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無法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4)傳統(tǒng)教學評價功能只注重甄別選拔,而忽略了促進全面發(fā)展。教學評價的功能,只關注小部分學生的學習結果,或學生小部分能力的培養(yǎng),忽視了大部分學生的學習過程和結果,或大部分學生小部分能力的培養(yǎng),這種以偏概全的評價功能與素質教育的宗旨是背道而馳的,也是課程改革的一大阻礙。(5)傳統(tǒng)教學評價的內容,只注重單一的評價學生成績而忽略了學生的各方面的素質。成績就是教學質量的評判標準,成績就是優(yōu)生差生的劃分標準,多年來已經(jīng)深深扎根于人們思維深處。然而,學習成績并不能代表一個學生全面的素質。其實每個學生都有其閃光的一點,都有可取的一面。(6)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只是單純的“打分”,或“劃等級”,而忽略了定性評價統(tǒng)一整體的多種方式,人的素質是由多方面組成的,絕不能以分數(shù)來衡量,有些素質只能理性的評價。(7)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只是靜態(tài)的評價結果,而不是動態(tài)的評價過程。然而,結果來自于過程,既然結果可以評價,動態(tài)的過程也應受到客觀的評價。
2.現(xiàn)代教育技術環(huán)境對評價體系的要求
現(xiàn)代社會是信息社會,在英語教學中廣泛使用以多媒體、電腦、網(wǎng)絡遠程教育為主的多媒體技術,不僅使學習渠道多元化,也極大地促進了教學組織形式的變革?,F(xiàn)代媒體與傳統(tǒng)媒體的有機結合,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不同內容使英語教學活動變得直觀形象,增強了課堂刺激的新穎性,引發(fā)學習心理機制,促成學習需要的產(chǎn)生。多媒體的運用使教學由注入式轉變?yōu)閱l(fā)式,引起了師生關系的變化。教師的任務就如道格拉斯•布朗所說:“Guideandfacilitatinglearning,enablethelearnertolearn,settingtheconditionforlearning”。這就要求建立一個與之相適應的教學評價機制,來宏觀地、較全面地、合理地對中學外語教學進行評價。對學生學習的評價,應堅持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并重的原則,既關注結果又關注過程。形成性評價的結果在學生的學業(yè)評定上應占一定的比例。它還應包括學生相互評價和學生自我評價等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情感、習慣和態(tài)度等方面的評價,應采取寬松、開放式的描述性評價。評價要有益于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形成學生繼續(xù)進步的動力。終結性評價的方式應包括聽力、口試等在內的期中、期末考試,考試的形式主要包括聽力測試、筆試和口試。顯然,大綱對現(xiàn)代教育技術下的評價機制改革提出了要求:(1)教學評價改革的原則①堅持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并重的原則。②既注重教學的結果,也不放棄教學的過程。(2)教學評價的目的與作用:評價的目的就是為了激勵學生與學習語言,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培養(yǎng)學習能力。(3)教學評價的方式,學生考試,他評,自評,語言評論。(4)教學評價的主體和內容,評價主體、內容要多元化。3.怎樣改革和完善新的教學評價體系英語課程的評價體系要結合素質教育的大力推行和新課程改革的全面鋪開,以及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廣泛應用,呈現(xiàn)評價主體和形式的多樣化,平衡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1)形成性評價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的作用并不遜于終結性評價,特別是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形勢下,使學生在外語學習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和成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可持續(xù)學習的能力。使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從而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2)建立學生檔案,對學生進行科學評價。這樣可督促學生自查他們完成的作業(yè),檢查取得的成績,存在的不足,而后反思自己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習的自主性和自信心;同時,也為家長和教師提供信息。學習檔案可以成為觀察學習成果和情況的窗口,通過學習檔案的建立,學生可以從依賴教師的指導,逐步轉變?yōu)楠毩⒆灾鞯膶W習者,激發(fā)學習熱情,逐步培養(yǎng)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自學能力,最后成為主動學習的參與者。(3)充分利用各種載體,引導學生合理評價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給外語學習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我們的評價方式不要局限于局面,還可以充分利用各種載體,對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取得的進步給予評價,比如,我們在網(wǎng)絡上給他們發(fā)一封電子郵件,也可以通過手機上發(fā)送短信。(4)逐步改進和完善終結性評價體系。終結性評價的方式,主要包括聽力、筆試和口試等在內的期中、期末考試。期中、期末考試只是對學生一個階段學習情況的檢查,并不代表學習的全過程,只是表態(tài)的結果,而不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它不能全面反映學生的情況,這與“以人為本、全面發(fā)展”的原則相違背。要將學生的形成性評價,納入總體評價體系,才可能較公正地全面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例如,可將總體評價分為兩大部分,學生的平時作業(yè)表現(xiàn)和學習態(tài)度占到50%,期中和期末各占25%。逐步調整聽力考試在整個試卷中的比重,高考聽力分值占到了30%,中考也占到了20%。(5)將口語測試納入期中和升學考試的范疇,列入學年考試項目。近幾年來,部分省市已將口語測試單獨列出,畢業(yè)生都必須參加口語考試??谡Z成績以加分的方式計入中考英語科的總分,試行口語考試充分體現(xiàn)了全面考查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關鍵詞:話語 對話 文學性 互文本性
作為在結構主義和后結構主義文論的影響下所產(chǎn)生的重要理論,文本理論影響甚巨,而論及文本理論時,自然會想到羅蘭•巴特、德里達等理論家。但是,當我們跟隨這些理論家在“從作品到文本”的轉換中盡情地享受文本所帶來的快樂的時候,我們不能忘記理解文本理論不可或缺的關鍵人物--朱利婭•克里斯特瓦。作為一位豐產(chǎn)的理論家,克里斯特瓦關注的領域甚廣,從符號學到文學理論,從女性主義理論到精神分析學說,均有不同程度的理論貢獻。而就文學理論而言,她借鑒新興的話語研究和符號學研究,為二十世紀文論“引入了新的景觀”,在推動文學理論從結構主義向后結構主義乃至解構主義的轉變時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即是對其“文本”理論的理論淵源、生成語境及基本內涵和存在的問題的分析和解讀。
一、從語言到話語
有學者將克里斯特瓦同其前人理論的差別歸結為三點:
1.致力于嚴格而復雜的學科間性的研究;2.將“文本”視為一個深受其他文本影響的動態(tài)過程,這些文本從前被認為是在文學作品邊界之外的;3.理論的自覺性,即,承認批評話語研究對象的意蘊。
很明顯,這里所謂的“前人”主要是指結構主義者。進入20世紀之后,文學學科的獨立性、科學性成為文學研究的理論訴求。自文學理論的“語言學轉向”之后,力圖借鑒語言學并使之成為文學科學的理論研究模式是俄國形式主義、布拉格學派以及結構主義等流派自覺的理論實踐。雅各布森的"文學性"理論,以語言學為理論基礎,以語言的詩為旨歸,這一問題域奠定了其后文學研究的理論基礎和研究方法,并形成了一種新的研究范式。在結構主義文論這里,索緒爾的結構語言學構成了它的理論前提和研究模式。比如,索緒爾所提出的“語言/言語”模式就構成了一種解釋框架,具體的文學作品位于“言語”層面,而文學理論則應處在“語言”層面,它研究的是文學的“語法規(guī)則”。結構主義文論家托多洛夫就明確指出,結構主義詩學的目標“不再是描述特定的文本,凸現(xiàn)特定文本的意義,而是要建立這一特定文本所產(chǎn)生的一般規(guī)則……因此這一科學不再關注現(xiàn)實的文學,而是可能的文學。換言之,它所關注的是構成文學現(xiàn)象的抽象特質:文學性?!币簿褪钦f,結構主義詩學的研究對象不是具體的文學作品,而是“文學”這一特殊話語的基本特性和抽象規(guī)則,而任何一部文學作品,都是具有普遍意義的抽象結構的一種具體體現(xiàn)。因此,在結構主義文論中,主體、歷史都已被剔除得干干凈凈,也就不可能有什么意蘊存在,結構主義敘述學就是它的直接體現(xiàn)。這種研究固然使文學研究更為深入和細化,更具有科學性和專業(yè)性,但同時卻也使結構主義的文學研究日益封閉、狹隘,除了孤零零的結構,什么都不指涉。而這在羅蘭•巴特、德里達等后結構主義者看來是不可接受的。但是問題在于,他們又接受了索緒爾提出的"能指"和"所指"之間關系的任意性原則。這一原則賦予語言系統(tǒng)以獨立性和自足性,使語言從復雜的歷史、文化關聯(lián)中剝離出來,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分析對象和系統(tǒng)。所以,如何才能超越結構主義那種思維模式和框架而又不損害到語言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呢?來自東歐的克里斯特瓦生逢其時。
本維尼斯特的話語理論認為,索緒爾所說的“語言/言語”中的“語言”,其自身并不存在,它只是規(guī)則系統(tǒng)和交流手段,而話語才是語言的具體運用,才是活生生的、真實的語言。因此,語言學應該研究的是具有生命力的話語,而不是抽象而又僵化的“語言”。顯然,這就不再承認索緒爾的“語言/言語”的區(qū)分,而是提出了“語言/話語”這樣一種新的區(qū)分,或者也可以說,這種研究實際上注重的不再是對語言的類型和層次的區(qū)分,不再關心規(guī)則和秩序的建立,而注重的是將研究深入到話語之內。話語不僅可以表示一種語言行為,也可以表示語言的結果,既包括語言的生產(chǎn)行為,也包括語言的策略、方式,以及語境等諸多要素,根據(jù)這種理解,語言不再是一個簡單的符號結構體系,而是被言說著的陳述主體以及各種意義所纏繞,“正是在語言之中并且通過語言,人類才將自我建構成為主體(subject),因為在存在(being)的現(xiàn)實中,只有語言才能確立‘自我’(ego)的概念”,因之,語言是主體隱匿之所在,有關語言的見解只有基于真實的、言說著的話語才有意義。
如果說本維尼斯特從語言學的角度為超越結構主義思維模式提供了思想資源的話,那么,巴赫金的超語言學和對話理論則適應了文論創(chuàng)新的需要。超語言學一方面針對的是俄國形式主義文論,另一方面針對的也是索緒爾的結構語言學,它不是“在語言體系中研究語言,也不是在脫離開對話交際的‘篇章’中研究語言;它恰恰是在這種對話交際之中,亦即在語言的真實生命之中來研究語言。”語言不是一個僵死的事物,而是處于總在變化、運動著的對話交際的語境,是有生命力的語言,“我們所說的語言,不是抽象的語法范疇構成的體系,而是有思想內容的語言,是作為世界觀的語言,甚至是作為具體意見的語言;它在一切思想領域里能保證達到起碼的相互了解?!边@就是話語,是活生生的應用中的語言。巴赫金強調話語具有內在的對話性,“話語在同一語言范圍內與他人表述之間(這里是話語本來就有的對話性),在同一民族語范圍內與其他‘社會語言’之間,最后在同一文化、同一社會思想觀念范圍內與其他民族語言之間,都有著對話性?!背Z言學強調話語的對話性,既批判了索緒爾的結構語言學,又提出了一種對話主義。從這一角度來看就不難理解巴赫金為何會提出復調小說的理論。
無論是本威尼斯特的語言學理論,還是巴赫金的“超語言學”,都強調話語的對話性。顯然,這種理解是對語言問題的一種新的理解。而“文學毫無疑問是一個享有特權的領域,語言在其中被運作,被凈化,被改造”,換言之,文學已經(jīng)成為話語運作的特殊方式和場所,而文本理論的提出正是這一思想自然地延伸。
二、文本及其生成
在本維尼斯特和巴赫金等的影響下,克里斯特瓦將俄國形式主義文論和結構主義詩學對“文學性”問題的理解轉換成了對“文本性”的理解。與結構主義那種抽象、靜態(tài)、一元的文學性不同,文本性著重強調的是一種內在的生命力,她說:
文本就是生產(chǎn)性,這意味著:首先,文本同其所處語言的關系是一種(破壞--建設性的)再分配關系,因此,最好通過邏輯范疇而不是語言學范疇對其進行研究;其次,它是文本之間的置換,是一種互文本性(intertextuality,也譯為“文本間性”――引者注):在具體的文本空間中,取自其他文本的若干陳述彼此交匯、互相消解。
作為一種“方法論領域”,文本理論的提出也同剛剛興起的符號學研究具有內在的一致性。正如克里斯特瓦自己所言:“既然社會實踐(經(jīng)濟、習俗、藝術,等等)被視為一個‘象語言一樣有結構的’意指系統(tǒng),那么,任何實踐都可以作為同自然語言相關的次級模式而被科學地研究,它以這種語言為模式,轉而又成為一種模式或范式?!盵16]這種符號學研究將社會、文化、風俗習慣等對象從具體的實踐中抽離出來,并將其作為符號體系而研究,文學是其中一種特別的符號學實踐。羅蘭•巴特強調過,符號學就是語言學的解體過程,因此,符號分析也就是符號消散的過程,顯然,這也就是克里斯特瓦所強調的文本對語言的再分配關系。所以,在克里斯特瓦看來,文學文本的這種生產(chǎn)過程就是意指過程,它是在“語言中(通過符號學和符號配置的異質性)所作的工作,是它使得一部文本顯示出言語交流和表述中沒有說出來的東西?!?/p>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這一問題,克里斯特瓦提出了“意指實踐”(signifying practice)的概念:我把意指實踐稱為符號體系的建立和抵消。建立符號體系要求社會結構內的言說主體的同一性,主體承認這一社會結構是同一性的基礎。抵消符號體系是通過使主體經(jīng)歷煩亂、狐疑的過程而實現(xiàn)的;這間接地挑戰(zhàn)了先前已經(jīng)獲得他認同的社會結構,因此,同時發(fā)生的就是社會中多次的斷裂、復興或者革命。
所以,不存在本質上的文學性,只有絕對的寫作實踐,寫作只是一種能指的蹤跡。文本就是語言的可能性的一種開放狀態(tài),無論作家的創(chuàng)作還是讀者的閱讀,都是寫作??死锼固赝咭舱J為,文學問題已經(jīng)轉化成為寫作問題。她認為,新型的文學研究要面對的不再是結構主義的文學性問題,而是新的特殊主題,它需要靠超語言學、生物學、不可預測的社會交際、不確定的符碼等等來發(fā)現(xiàn)語言的規(guī)律,這些因素并不能依靠有限的邏輯演繹和理性判斷,而僅僅是言語主題自身的規(guī)律。“這一特殊主題--既不是沉思,也不是索緒爾的語言,而是文本,它或者破碎或者連貫,通過一種無法預知的必要性而獲得(自身存在的)合法性――這一“主題”正好就是巴特在文學中要尋找的對象,它就是寫作?!?/p>
所以,在這里克里斯特瓦將"文本"同"寫作"結合起來,文本就是寫作。每一個文本都鑲嵌在文本交匯的意義之網(wǎng)中,文本的寫作就是對語言的潛能的釋放。對她而言,這種新的寫作觀念是伴隨著莫里斯•布朗肖、馬拉美、卡夫卡、普魯斯特等現(xiàn)代作家的寫作而出現(xiàn)的,這種寫作放棄了對迷宮般的絕對精神的思辨以及對語言本質的思考。它綜合了虛構的、政治性的、新聞體的話語(也即是羅蘭•巴特在《零度寫作》中所倡導的“新聞體”的“零度寫作”),還有新小說派以及“泰凱爾”派,同時還有社會主義(主要是和薩特的存在主義思想)和結構主義以及文學先鋒派的理論,因而呈現(xiàn)出一種雜糅狀態(tài)。
不難看出,這些問題體現(xiàn)的正是文本理論的悖論。文本論的提出,使原本被結構主義者視為只是一個語言結構的文學作品變得生意盎然。語言是有生命力的,文本的生產(chǎn)性就是對這種生命力的解放。它通過對語言的破壞、重建來重新分配語言內部的關系。文本走出了單一、封閉、狹隘的分析模式,以語言為工具,穿越了文本之間的廣闊空間,沒有什么純粹的文本,文本就是意義生產(chǎn)本身,這打破了意義單一性的局限,賦予文本以無限的意義?!拔谋揪褪巧a(chǎn)性”不僅意味著對語言的解放,也意味著對文學的解放。
但是,我們仍然有理由提出這樣的疑問:文本理論真的超越了結構主義的思維模式了嗎?既然任何一部文本都有“互文本性”,任何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交匯空間,那么,它的獨創(chuàng)性體現(xiàn)在哪里呢?在這一無限互相指涉的網(wǎng)絡之中,文本如何確立自身的身份和意義?“互文本性”是文本的開放還是消散?
在閱讀外國文學作品的過程中,我們通常都被文學作品生動的語言所吸引。生動形象的語言藝術使得外國文學作品所描述的場景、人物性格特征等內容能夠形象地展現(xiàn)在讀者的眼前,加深讀者的閱讀印象,從而使讀者掌握作品的思想內容。許多外國文學作品,尤其是那些意識流的小說作品,作者都是通過語言對腦海中產(chǎn)生的場景進行描繪,而這些場景都是作者內心真實的表達。這些簡單的語言描寫通常都蘊含著深刻的哲理。例如:在英國作家弗吉尼亞•伍爾夫的《墻上的斑點》這部意識流小說當中,作者對墻上的那一個斑點做了極為生動形象的描寫,從而產(chǎn)生意識上的幻覺和遐想。這些生動形象的語言藝術,可以讓讀者準確了解文學作品中的社會現(xiàn)象和文化背景。
二、外國文學的情感語言到位
語言是文學作品的主要載體,但是文學的形成并不是語言文字的堆砌,其還需要作者在文學作品中投入特殊的情感,使文學作品具有真正的內涵價值,這也是語言藝術存在的重要意義。我們在閱讀和研究外國文學作品的過程中,通常都能夠被文學作品中的情感內容所感染,因為這些作品都寄托著作者濃厚的思想感情,傳遞著外國的歷史文化知識和社會生活狀態(tài)。例如:莎士比亞的戲劇作品《哈姆雷特》,這是莎翁著名的四大悲劇之一。在這部戲劇中,哈姆雷特的經(jīng)典臺詞“tobeornottobe,thatisaquestion……”“是生存呢,還是毀滅……”莎士比亞在描寫哈姆雷特這段內心獨白時,也是對對人性的拷問,對哈姆雷特當時的內心情感表達得十分到位。當讀到這段獨白時,讀者往往也會不知不覺地對這個問題進行思考。情感語言描繪得如此細致,也是這部作品深受讀者喜愛的重要原因。
三、外國文學語言描寫形象
形象的語言藝術特色能夠使文學作品的表達更為清晰,讓讀者能夠從形象的文學語言中理解文學作品的內涵。在外國文學中,文學語言的形象性也是其語言藝術運用的主要特點。也許有人會認為,語言的形象和生動完全是一個意思,其實這是錯誤的。語言藝術的形象性與語言藝術的生動性有著本質的區(qū)別。生動性通常是文學作品在描繪的過程中十分具體,使讀者能夠準確了解和掌握作品的內容和情節(jié);而形象性則是從感知上讓讀者能夠理解文學作品的情感內容,文學理解的層次更高。與語言生動相比,文學語言的形象通常具有抽象性和表象性這兩個特征。在抽象性特征中,形象并不是真實的存在,而是作者根據(jù)一定的思維和社會現(xiàn)實虛構出來的形象;而在表象性中,文學作品中的形象往往都是作者和讀者在作品中形成的一個固有形象。這兩個特點看似存在著很大的矛盾,但這都符合外國文學的語言藝術。例如:在法國作家瑪格麗特•杜拉斯的《情人》這部小說中,對于小說主人公小姑娘的形象,讀者和作者都會認為這就是杜拉斯本人,小說也像是一部杜拉斯的自傳體小說,把作品中小姑娘的形象具象地表現(xiàn)出來。
四、結語
關鍵詞: 中外大學生跨文化交際文化隔膜
一、研究背景
隨著國際交往的日益密切,跨文化交際現(xiàn)象越發(fā)普遍。然而,由于文化隔膜的存在,交際中難免出現(xiàn)一些障礙,甚至出現(xiàn)一些文化沖突,人們逐步開始關注這個問題。
留學生教育作為國際教育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高等教育國際化的一大亮點。高等學校作為人才培養(yǎng)的前沿陣地迎接來自世界各國的學生,留學生教育是很多發(fā)達國家高校教育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高校發(fā)展的一個新亮點。
改革開放以來,無論外國來華留學生還是中國留學生的數(shù)量都呈逐年增長的趨勢。
二、文化隔膜的存在形式
胡文仲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在交際過程中易犯的一個毛病是誤以為對方與自己沒有什么兩樣。一旦發(fā)現(xiàn)對方的行為與自己的預期相差很遠,就會困惑、失望甚至憤怒,造成跨文化交際的失敗。
(一)語言詞匯
文化隔膜最直接的表現(xiàn)就是語言不通引起的障礙感。美國著名的語言學家薩丕爾說:“文化可以解釋為社會所做的和所想的,而語言則是思想的具體表現(xiàn)方式?!闭Z言是文化的載體和寫照,也是實現(xiàn)跨文化交際的基本條件。很難想象,相互不了解對方語言的兩國學生能夠自由友好地交流。這方面屬于技術性問題,不再多論述。值得關注的是,語言是能反映文化隔膜的其他形式。
(二)
從深層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是中西文化差別的根源。宗教信念對東西方觀念的影響,深深地滲透到人們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中。
是人類文化傳統(tǒng)最原始也是保存得最長久的源頭,是文化永續(xù)生存發(fā)展的深厚根底,體現(xiàn)并影響著一個民族的文化觀念。
(三)價值觀
文化的核心是價值觀的問題,文化差異與價值觀的差別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價值觀具有持久性、穩(wěn)定性,是人們對社會存在的反映,是為社會成員所普遍接受的信念。民族自豪感驅使人們傾向于認為自己國家的價值觀才是最好的,因而努力保持本國特色,這也為跨文化交際帶來了挑戰(zhàn),這是中西之間互相不理解的重要原因。
三、文化隔膜的解決建議及其可行性分析
(一)留學生管理機構
學校相關機構及涉外類院系負責為留學生提供服務級管理留學生及中外大學生交流社團。
重要的原則就是改變“差別管理”的現(xiàn)狀,在尊重個人意見的前提下實行“趨同管理”。其中呼聲最高的就是混居和寄宿。混居就是中外大學生同住一個宿舍。在留學生自愿的前提下,由管理機構統(tǒng)一安排。
(二)中外大學生自身
提高跨文化交際素養(yǎng)和能力,主動深入與留學生或是與當?shù)厝私煌?,妥善處理敏感問題。無論本國人和留學生都應提高外語能力,尤其是留學生要積極學習目的國語言,尤其是口語交際能力,還要主動學習異國文化,并掌握一定的跨文化交際技巧。
四、結語
中外大學生在交際中存在文化隔膜是既定事實,而研究旨在最大限度地減少文化偏見甚至是避免沖突,促進中外大學生相互了解,進而增進中外民族之間的互信和友好交往。
參考文獻:
[1]張琳.論高等教育國際化與留學生教育管理.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1(06).
[2]張建衛(wèi).劉玉新.隔膜與消解:中國青年的跨文化交流.(國際所供稿).
關鍵詞:外國文學教學;審美教育;教學方法
實質上,審美始終貫穿高校文科課程教學的始終,文學作品的欣賞、語言運用的分析等均是在進行審美教育。文學作品來源于生活,是對生活和藝術的描述,盡管并不具備直接的審美特點,但是文學作品具備自身所特有的審美特點。外國文學為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必修課,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向學生傳授外國文學知識,還應該進行審美教育,提升學生知識水平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一、外國文學審美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外國文學教學中開展審美教育具有非常強的必要性,這可在審美教育在外國文學教學中的功能中體現(xiàn)出來。通過審美教育的開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對外國的文學史、文學理論等有所了解,同時,還可以鍛煉文學作品的審美能力,在外國文學作品中,可以體現(xiàn)出西方社會當時的意識形態(tài)、價值觀念等,在審美教育的作用下,可避免消極影響侵蝕學生[1]。在審美教育的作用下,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可以得到提升,所謂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在對長期經(jīng)驗的歸納、總結以及邏輯分析基礎上形成的,屬于跳躍式的思維方式,屬于“直覺”范疇,而審美活動同樣以“直覺”為中心,利用主觀的感受對審美對象進行感知,最終形成審美觀點,外國文學教學中,審美教育實施的過程可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促進其提升。由此看來,高校在開展外國文學教學的過程中,審美教育有利于提升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具有而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二、外國文學審美教育的教學方法
(一)在作品中感受美
依據(jù)外國文學教學大綱的要求,學生需掌握的外國文學作品數(shù)量比較多,短暫的大學時間無法達成教學大綱的要求,對此,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學會正確的閱讀,系統(tǒng)的對外國文學作品進行學習,并在學習中重視作家個性及流派特征的學習與分析,從而真正的實現(xiàn)帶著審美的眼光欣賞和學習作品。新生入學后,教師將外國文學作品必讀書目印發(fā)給學生,并逐步的指導學生學會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受作品的美,如作品的情感美、人格美,從而實現(xiàn)審美的遷移,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二)在作業(yè)中創(chuàng)造美
在學生的閱讀中,課外閱讀筆記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審美靈感。學期開學后,教師依據(jù)學生實際的狀況,規(guī)定學生需要閱讀的作品數(shù)量,并形成閱讀筆記,教師并不對閱讀筆記進行命題,而是由學生依據(jù)閱讀的書目自行撰寫。對于學生的課外閱讀筆記,教師應該認真的批改和講評,并挑出優(yōu)秀的作品在學生中穿越,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僅可以了解學生的審美能力狀況,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審美能力[2]。此外,還可以針對具體的作品指定學生寫作小論文。通過課外作業(yè),讓學生在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中創(chuàng)造美,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升審美能力。
(三)在課堂教學中提升審美能力
在現(xiàn)代教學中,討論教學法是比較有效的教學方法,通過討論教學的開展,可以促使學生全面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提升教學效果,同時也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外國文學教學中,審美教育的開展也可以利用討論教學法,討論可以針對整個作品來開展,也可以針對作家、作品中的某個人物、運用的某個詞匯等來進行討論,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充分的激發(fā)出來,還可以充分的調動學生的思維能力,鍛煉審美水平[3]。如在進行巴金《家》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針對心理描寫詞匯進行討論,可以針對高覺新這個人物進行討論,討論中,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有效鍛煉。
(四)利用多媒體陶冶學生情操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現(xiàn)代教學手段越來越豐富,并廣泛的應用在教學中,有效的彌補了教師力所不能及的地方。在進行審美教育的過程中,可充分的利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如多媒體、電視、音響等,展示出與外國文學作品相關的視頻介紹、作品插圖、精彩片段、改編的電影、配備的音樂等,讓學生直觀的感受作品中的美,進而在心中產(chǎn)生認同感與好奇心,在探索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美、體會美,最終實現(xiàn)審美能力的提升。
結論:綜上所述,在外國文學教學中,通過閱讀作品、討論教學、課外作業(yè)等多種方法,有效的滲透審美教育,從而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作者:王旭琴 單位:晉中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參考文獻:
[1]趙琨.淺談高校外國文學教學中的價值觀教育[J].教育教學論壇,2012,09:120-121.
多媒體技術是根據(jù)人類交換信息的特點,將圖形、文字、聲音、圖像等多種信息綜合于一體進行編排處理的技術。采用多媒體的表現(xiàn)形式,把教學主要內容、材料、數(shù)據(jù)、范例等顯示在屏幕上,以輔助教師的教學。
111多媒體輔助外語教學能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
多媒體教學軟件可以提供許多語言素材,圖文并茂,動靜結合,聲情融會,視聽并用,這種全信息表達為外語教學提供逼真的表現(xiàn)效果,教師可根據(jù)教學目的選用一些多媒體教學軟件或自己制作多媒體課件或從課件庫中下載,利用超鏈接功能把聲音、圖像、剪貼畫等鏈接到演示文稿中,提供了圖形、聲音和語言等交互界面和窗口,使學習者靈活方便地操作控制學習,由于課件演示手段集視、聽、說為一體,教學過程顯得生動活潑,同時從而大大提高教學效果。
112多媒體輔助外語教學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chuàng)建積極的課堂環(huán)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才能保證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以達到學生發(fā)展的目標。多媒體為外語教學提供了極為有利的物質條件。它既保留了計算機的交互特點,又具有視聽設備完美地呈現(xiàn)圖像和聲音的優(yōu)勢,具有非凡的表現(xiàn)力,豐富的內容,多樣的形式,生動的圖像。
113多媒體輔助外語教學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增強記憶,有利于學習效率的提高
多媒體可以多方面、多角度以不同形式描述某一事物,能提供直觀的教學素材,克服文字與口頭表達形象性弱的缺點,激發(fā)左右大腦半球同時上作,有助于學生觀察能力、自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再加上教師的引導、講解,學生將得到一個綜合的主體形象,從而形成概念,完成記憶。
114多媒體輔助外語教學有利于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言交際環(huán)境,提高學生的聽說語言能力
多媒體技術支持下建立的多通道與交互式語言學習環(huán)境,能通過有效地整合視、聽、說、讀、寫等多方面的語言資源,在為學生提供大量多通道語言輸入的同時,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輸出、交流的機會,并可以進一步進行及時反饋,這就改變了學生在傳統(tǒng)教學中相對被動的地位,使學生有機會接觸到鮮活、自然的語言素材,為學生學習英語創(chuàng)設適宜的語言環(huán)境。
2網(wǎng)絡教學在外語教學應用中的特點和作用
互聯(lián)網(wǎng)上蘊藏著豐富的信息資源,充分開發(fā)和利用這些信息資源已成為現(xiàn)代外語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ヂ?lián)網(wǎng)可以為學生帶來全方位、多層次、生動形象的語言信息,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的及時性、全面性等特點為外語教學服務。
211網(wǎng)絡輔助教學豐富了教學資源,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開放
計算機網(wǎng)絡應用于外語教學可以擴大教學信息容量,使信息的表現(xiàn)形式交互化、多樣化。網(wǎng)絡上豐富的信息資源及不受時空限制的交際空間,也彌補了外語資料單一、缺乏語言環(huán)境、缺少交流對象等傳統(tǒng)教學的缺陷。網(wǎng)絡技術應用于課堂教學,使外語教學模式由傳統(tǒng)的“封閉”模式走向“開放”。通過網(wǎng)絡從素材資源庫中索引出與本節(jié)課有關的各種“情景”,提供給學生,滿足學生的不同興趣愛好,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外語教學中,從而實現(xiàn)了教學目標。運用網(wǎng)絡教室的功能,可以讓學生在完成必要的學習和操練后,隨時從資源庫中調出檢測題進行自我檢測,利用相關軟件控制,給予檢測通過的學生訪問資源庫中課外閱讀、課外活動等素材的權限。通過網(wǎng)絡豐富的教學資源實現(xiàn)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有利于發(fā)揮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計算機網(wǎng)絡教學最大限度地挖掘個人潛力,使學生成為主動尋求知識的主體,增強學生學習的趣味性,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積極性,使得他們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得以較大的提升。
212利用網(wǎng)絡技術搭建溝通平臺,從而實現(xiàn)師生課后交流
通過與學生的交流,教師可以及時掌握學生學習狀況,從而調整教學,可以傳授給學生更多的知識信息。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在課堂上通常是作業(yè)、試卷的交流多而語言的交流少,僅有的課間和個別輔導等交流形式存在面窄、參與學生少的缺點。運用網(wǎng)絡技術建立虛擬語言環(huán)境作為現(xiàn)實語言環(huán)境的補充,可以實現(xiàn)多方面、多層次的開放式師生交流,將有利于所有學生聽說和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在外語教學之余,鼓勵學生用電子郵件或者聊天工具與教師進行外語交流,通過回復學生的郵件讓學生感受到外語的真實作用,提高學生學習外語的積極性,指出他們在郵件中的問題,有利于提高他們的外語水平。通過郵件交流,既可以解決課堂上遺留的問題,也可以探討其他的問題,拉近了教師與學生間的距離,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除了師生之間的交流,鼓勵學生使用電子郵件或者聊天工具進行更廣泛的交流,特別是與外國人的直接交流,可以讓學生接觸到更純正的外語,更加直接地了解世界各國的國情、民族風情、風俗習慣等,從而加深對外語的理解。這一過程將引導學生的積極學習,提高其外語水平。
當然,信息技術在外語教學中能充分發(fā)揮其優(yōu)勢的同時,也存在很多讓我們反思的問題,特別是目前我國外語教師對信息技術的掌握還比較弱,所以對外語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不僅要求外語教師信息技術應用水平要提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把傳統(tǒng)的教學優(yōu)點與信息技術應用有機的整合起來。很多學校軟硬設備都還沒有跟上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減慢了信息技術在外語教學中的普及應用。
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和應用,對外語教學產(chǎn)生了深刻影響。外語教學正在經(jīng)歷著前所未有的深刻變化,運用信息技術已成為外語教學發(fā)展的客觀要求。多媒體網(wǎng)絡技術在外語教學中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交際能力和綜合素質起著重要的作用。面向新世紀,要全面提高外語教學質量,培養(yǎng)更多的復合型外語人才,就必須認真研究外語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與發(fā)展的問題。要把外語教學改革建立在信息技術的平臺上,運用信息技術教學理論對教學內容、方法、體系進行系統(tǒng)的改革,努力提高外語教學的現(xiàn)代化水平。教無定法,勇于創(chuàng)新;結合理論,貴在實踐。在外語教學中,每一位外語教師都可以憑借信息技術這個人舞臺,結合實踐人膽地進行探索。
參考文獻
[1]何高大.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現(xiàn)代外語教學[M].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
[2]郭夏順,王建勝,程東元.迎接挑戰(zhàn)開創(chuàng)教育技術的新局面[J].外語電化教學,2001,(3).
[3]趙緒清.普及新課程理念[J].湖南教育,2002.7(增刊).
[4]范曉暉.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醫(yī)學英語專業(yè)教學的思考[J].中國醫(yī)學教育技術,2001,15(1):8-9.
[5]章國英.從教學實際看多媒體英語教學[J].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與研究,1995,3(4):19-20.
[6]Dudeney,Gavin.TheInternetandtheLanguageClassroom[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0.
[7]Warschauer,Mark&Richardken,Network-basedLan2guageTeaching:conceptsandpractice[M].Cambridgeuni2versitypress,2000.
[8]Teeler,D.HowtoUsetheInternetinELT[M].London:Longman,2000.
一、外語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文化滲透的必要性
1.加強文化教學能消除跨文化交際的障礙
跨文化外語教學的目標是培養(yǎng)和提高學習者的交際能力。各民族文化語言都是在各自所處的客觀環(huán)境及人文環(huán)境中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各民族所處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物質條件、社會文化環(huán)境及宗教信仰千差萬別,而語言文化是在這四個方面所構成的環(huán)境中產(chǎn)生的,并且是它們的表達和反映,這就決定了不同語言文化有著很大差別。跨文化教學不僅是語言教學,而且應包括交際文化教學??缥幕虒W中不僅要讓學生正確掌握語言形式,還要考慮語言形式的功能,使他們能在不同的場合、根據(jù)不同的對象、按照不同的需要,用適合的語言形式進行跨文化交際活動。在跨文化交際的外語教學中,中國學生在外語交際過程中存在著兩點明顯的不足:一是不會針對不同的文化背景采用不同的交際;二是缺少有關外語交際的規(guī)則和交際模式的知識。因此,外語教學應培養(yǎng)學生在跨文化外語教學中的認知能力,從而使學生能夠得體地進行外語交際。
2.加強文化教學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加強文化教學不僅能擴大學生的視野,加深學生對外國文化的了解,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而且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外語的興趣和熱情,更快更好地學習外語。這是因為以往的外語教學中只重視語言知識的傳授,學生學到的是為適應語法學習而編造的空洞的死知識,信息含量少,學生只是被動機械地啃書本,幾乎無興趣可言。將文化教學與語言教學相結合,課本中關于目的語國家鮮活的資料會激發(fā)學習者的求知欲望,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習效率。
3.加強文化教學有利于教師轉變教學方式
按照建構主義理論(constructivism),學習過程是一定情景(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學習資源,通過意義構建獲取知識的過程。豐富的文化背景知識為意義構建提供了條件,使學生成了知識的主體,教師的任務是輔導并組織學生進行協(xié)作學習,用目的語交流看法。這必然要求教師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即由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式教學轉變?yōu)橐詫W習者為主體的探索式、合作式的自主學習。
二、外語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文化滲透的方法
外語教學中的文化教育是以文化知識為起點、以文化意識為橋梁、以文化理解為目的的階段性的循序漸進過程。外語教學中,課堂的教學內容顯得十分重要,我們應該在課堂教學中加強文化的導入,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外語的文化氛圍。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文化背景介紹
在外語教學中,向學生介紹相關英語國家當時的社會背景,以便學生能夠準確地理解課文內容。
有人認為,所謂背景知識,是指“特定社群成員由于背景或出身相同而具有的信息”。顯然,這里的所謂背景知識,指的是來自語言使用者自身背景的知識,因而背景相同知識也就相同。而本文中的“背景知識”,是與語言本身相關的背景知識和與社會文化有關的背景知識。所謂與語言本身相關的背景知識,可以包括語言學習者對于語篇內部結構和語篇外部結構、語言風格、語域層次等方面的知識。至于與社會文化有關的背景知識,則著重指以下幾點:第一,是一種語境知識,只不過它涉及的是影響特定語言及意義形成的語言外部的社會文化因素,而非語言內部的、語言本體的因素。第二,“與社會文化相關”是一個廣義的概念。社會文化不僅指人們通常所說的社會文化,如地域文化、政治經(jīng)濟、風土人情等因素,而且也指語言本體以外的所有其他因素,如有關語句、語篇所涉及的專業(yè)知識。第三,對于社會文化方面的背景知識,外語學習者往往需要借助于母語的幫助來獲得。在學習中充分發(fā)揮和借助母語提供背景說明,不失為外語習得的一種捷徑。
那么,如何將背景知識貫穿于課堂,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呢?如在詞匯教學中,我們應介紹外語詞匯的社會文化內涵,切實把握中西語言在詞匯方面的差別。例如學習“thanks giving day”,我們可以從西方宗教文化角度,以及這一節(jié)日的來源等方面來提升該詞組的內涵,還可以補充一些關于西方人如何過感恩節(jié)的知識來加深學生對該詞的理解。再如,學生在閱讀中遇到了“pork”和“meat”,這兩個詞都是豬肉的意思,那為什么要用兩種表達方式?什么情況用“pork”,什么情況用“meat”?這就要上溯到諾曼底征服時代,法國人帶來的法語對英語的影響。如果不了解這些社會文化背景,我們單純從詞的意思去理解是無法辨別它們的真正來源的。
2.英美文化閱讀
學習外語若只靠課本上的幾篇文章來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是遠遠不夠的。為了讓學生全面了解英美國家的名人逸事、自然環(huán)境、歷史文化、風土人情和科學發(fā)展等,我們必須通過開設閱讀課,給學生提供大量的、原汁原味的、各種體載的文章。閱覽室要有《中國日報》、《21世紀報》、《北京周末》等英文報紙以及英美原著和大量英漢簡易讀物。學生在泛讀課上主要是自己閱讀,遇到問題時去查工具書,也可以向老師質疑。這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課堂氣氛活躍了,就會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心理語言學認為,內在動機是學習成功的重要因素,動機是由興趣產(chǎn)生的,因此,興趣是學好語言的關鍵,興趣是成功的基石。通過開設閱讀課,學生們可以在閱覽室選擇看自己喜歡的報紙和雜志,從而擴展了有關英美文化及跨文化交際方面的知識,幫助學生更深地理解外語文化,理解另一民族的價值觀和信仰,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各種技能的目的。
3.文化對比
作為一種文化與其他文化都有相同性和差異性。通過跨文化學習,就能把學習者自身的文化與目的語的文化進行比較,以便發(fā)現(xiàn)相同的部分和不同的部分。進行比較主要是為了使我們進一步了解對方的文化,幫助我們理解不同的文化行為,以便互相尊重語言風俗、習慣以及歷史。只有通過比較才能區(qū)別可接受文化與不可接受文化并提高對它們的辨別的能力,這樣才能防止我們對外來文化毫無批判地全盤接受。為什么許多學習者會犯一些實踐性的錯誤,原因就是沒有正確地處理語言與文化的關系,缺乏對自身文化與目的語文化的了解。如果我們多加注意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我們就能加深彼此之間的相互了解,清楚彼此之間的誤解。如我們的學生受漢語的影響,見了教師就習慣問:“Good moring,Teacher?!庇⒄Z中teacher是一種職業(yè)不是稱呼,我們可以說Dr Wang或Professer Li,但不能說Teacher Li。
4.現(xiàn)代教輔工具的應用
充分發(fā)揮直觀教具和有聲資料的輔助教學的作用,充分運用錄像、電視等多媒體學習手段,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我們可以播放“Follow me”、“Family Albm U.S.A”等影像材料,如,在講《Charlie chaplin》這課時,讓學生欣賞卓別林主演的《淘金熱》這部表現(xiàn)19世紀美國淘金熱的電影。學生們被卓別林的精彩表演所吸引,一些情節(jié)深深地印在學生們的腦海中。師生們也可以在intermet的幫助下隨時獲取自己所需的各種相關文化資料,可通過發(fā)E-mail直接和本族語者進行交流,而教師如能正確引導學生充分利用這些資源,積極主動獲取有用信息,必然會極大促進文化習得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高,也可以對外國文化有更豐富的感性認識,收到的效果是過去那種“聾子英語”、“啞巴英語”教學模式可望而不可及的。
5.互動練習
外語教學中的文化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交際,因此,必須讓學生在交際中學習語言。而交際的核心和文化教育的關鍵是互動。
互動是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參與者之間思想感情的交流。參與者之間必須有信息溝通(informative gap),必須有交流的要求,必須有統(tǒng)一的交流目的,這樣,互動才會發(fā)生。我認為,外語教學中的互動與教師、學生和教材有關。這不僅是師生之間的互動(教師問,學生答)、學生之間的互動(小組活動、全班辯論),而且是教師、學生與教材之間的互動。教師應該在外語教學的文化教育中起穿針引線的作用,也應該在學生和教材間起搭橋的作用。
教學過程是教師、學生和教學內容之間互相作用的過程?;硬皇菣C械性的、復制性的,而是一種生產(chǎn)性、創(chuàng)建性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從傳統(tǒng)的“獨奏者”的角色過渡到“指揮者”的角色,將傳統(tǒng)的“教師獨白”式的教學轉變?yōu)椤皫熒?、生生的對話、互動”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造輕松、自由、愉快、和諧的環(huán)境,引發(fā)學生的表現(xiàn)力和創(chuàng)造力,給學生更多的互動機會,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和開放性的學習品格。
參考文獻:
[1]胡文仲.文化與交際[M].北京:外語教學與文化出版社,1994.
[2]陳俊森,樊葳葳,鐘華.跨文化交際與外語教育[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6.
[3]李曉.試論外語教學“三大原則”及其實踐途徑[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8).
關鍵詞:對外漢語教學;語音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2)32-0242-01
一、語音教學時間短暫,多集中于初級階段,中高級階段被架空
筆者綜合教學資料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的對外漢語語音教學大多是安排在初級階段的綜合課上講授,通常用2-3周的時間,內容主要包括:聲韻母包括聲調學習、上聲變調、“一”、“不”變調、輕聲和兒化等;而中高級的漢語綜合課中卻沒有對語音教學內容作明確表述。這就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對外漢語語音教學和語音訓練只在初級階段進行,對中高級階段不再有要求。
對于傳統(tǒng)的語音教學大綱的安排,我們且不說內容安排是否過于集中,僅從教學時間上看,短短的兩周到一個月的時間,根本滿足不了語音教學的要求,很容易會使教學流于形式,甚至教學標準難以得到切實的保障。而后,當進入詞匯、語法的學習的中高級階段,受教材的約束和其他教學內容的沖擊,語音教學就被冷落了,教師和學生都不再重視語音問題。與短暫的教學時間相比,語音教學的內容則顯得過多、過細,要求過高。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讓學生學習這么多內容,就是以漢語為母語的方言區(qū)學生要很好地掌握普通話的正確發(fā)音都值得懷疑,更不要說將漢語作為目的語來學習的留學生了。
有的對外漢語教師認為,花費很長的時間去進行語音的學習在整個對外漢語教學中是沒必要的,他們認為語音教學只要掌握基本的能識記就可以了,而要將重心全部集中在詞匯、語法的學習上。針對這種爭議,筆者根據(jù)調查發(fā)現(xiàn),花費較長時間進行語音學習的學生往往會比匆忙結束語音學習的學生,更適應下一階段的學習。
筆者認為,中高級學生更應該加強語音教學和訓練,語音的學習在整個對外漢語教學中是極其重要的,是不容忽視的。如果語音教學在整個對外漢語教學中得不到重視,不僅會挫傷學習者對語音學習的興趣,而且會影響以后的語法學習、單詞記憶、課文理解、聽力的提高和口語的發(fā)展,甚至會直接影響到學習者今后整個漢語學習的全過程。由此可見,語音教學時間需要加長,語音學習和教學不僅僅在初級階段需要進行,就是在中高級階段,語音的學習與訓練也是有必要的。
二、語音教材偏少,且編排方式多樣化,缺乏統(tǒng)一性
近年來,對外漢語教材的編寫存在不平衡現(xiàn)象,無論從數(shù)量還是從質量上看,語法的相關研究和教材編寫都占最大分量,其它發(fā)面則略有不足,尤其是語音。目前專講對外漢語語音教學的教材很少,語音部分往往作為整本教材的附屬,被放置于教材的初學階段,大概用2-3周課的內容時間,而后整本教材就不再提及語音,專講詞匯和語法。有的教材也會在后期配合少量的語音練習,但這種練習不會持續(xù)很長的時間,之后基本沒有語音方面的輸入。有些教材后期會出現(xiàn)這樣的題型:“用正確的語調朗讀下列句子”,但沒有對什么句子應該用什么語調朗讀進行講解說明。這也說明了目前對外漢語語音教材存在種種的問題,不僅數(shù)量偏少,質量也不及語法等其他方面的研究。
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告訴我們,擁有一本好的教材可以引導教師有效地進行教學,因此,筆者認為,語音教學也不例外,語音教學的發(fā)展與進步,也需要一本好的語音教材。
這里為了便于突現(xiàn)“語音教材的編排方式多樣性,缺乏統(tǒng)一性”的觀點,筆者對在對外漢語教學歷史上影響比較大,又有代表性的五套教材進行了研究和對比。這五套教材是:《漢語教科書》,《基礎漢語課本》,《實用漢語課本》,《初級漢語課本》,《漢語初級課程》。筆者經(jīng)過研究發(fā)現(xiàn),《漢語教科書》,《基礎漢語課本》,《實用漢語課本》和《漢語初級課程》,都是按分階段教學的原則,單獨安排語音教學階段,教學課程從10課到16課不等,教學時間一般為50學時左右,在兩周內完成教學計劃;而《初級漢語課本》不單獨安排語音教學階段,一開始就把語音、語法、詞匯教學結合起來。以上這兩種編排方式是現(xiàn)今眾多教材中占主流的兩種思想,對于這兩種編寫方式孰優(yōu)孰劣,各界至
今爭論不休,沒有達成統(tǒng)一的意見。針對這兩種編排方式,筆者認為各有各的優(yōu)勢,但筆者更傾向于第二種教材編排。筆者認為,語音的學習應貫穿于整個基礎階段,開始階段的語音學習只是打下一個初步的基礎。要真正掌握一種語言的正確發(fā)音,要在整個基礎階段反復、不斷的練習。但筆者也認為,不同的階段教學的重點也有所不同,在語音教學階段,要集中精力打好語音基礎,而在語法、詞匯教學階段不僅要把重點由語音轉移到語法、詞匯上,也要注意語音訓練。這就照應了開頭所講的教材在后期語音訓練上出現(xiàn)的問題,這就需要我們在語音教材編寫上要做足研究,下大工夫,相信會取得好的結果。
關鍵詞: 法語教學 文化引導 必要性與意義 內容及途徑
一、前言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而文化又深深植根于語言之中,語言與文化兩者之間存在不可分割的關系。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的法語教學不能僅僅停留在語言的表層,而是應與文化知識教育相結合,了解語言所表現(xiàn)的文化內涵是將語言知識轉化為交際能力的必要條件。因而,在法語教學中,教師不應只注重對語音、語法、詞匯等知識點的講授,而忽視文化教學。
二、二外法語教學中文化引導的必要性與意義
文化知識是由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約定俗成的。由于中西文化是在不同文化基礎上形成和發(fā)展的,所以人們的思想、信仰、習俗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在二外法語教學中,由于法語學時有限,因此在文化教學方面存在顯而易見的問題。如:把學習語法和詞匯當作二外法語學習的全部;學習方法陳舊,注意力往往集中在詞、句的理解上,而較少注意篇章所表達和體現(xiàn)的文化內涵。殊不知語言失誤很容易得到對方的諒解,而文化的誤解往往會導致摩擦發(fā)生,甚至造成交際失敗。
在有文化隔膜的情況下,很多時候中式的禮貌熱情也會導致對方的反感。比如你邀請法國人外出用餐,點了一大桌子菜,這會讓習慣分餐并把盤中食物吃光的法國人手足無措。中國人在餐前通常會說一些客套話,比如“只是一頓簡單的便飯不成敬意”等,法國人不知道這只是中國人的客套話而已,可能還會真的以為對方不重視自己。
中國人初次見面問及年齡、婚姻、收入表示關心,而法國人卻對此比較反感,認為這些都涉及個人隱私。尤其是女士,對自己的年齡守口如瓶。而中國人在交往中問年齡則是家常便飯。法國人在一般的交往中,很少透露自己的財產(chǎn)或收入情況。而中國人不管是否關系密切,都可以問人家每月掙多少錢,甚至問人家有無財產(chǎn)或積蓄。
由此可見,只傳授語言知識,而忽視文化背景知識的重要作用,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盡管掌握了單詞和語法知識,但缺乏在不同的場合恰當?shù)厥褂谜Z言的能力。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和對所學教材的全面了解,在法語教學中應注重文化知識的傳授,從而達到法語活學活用的目的,也有助于學生提高語言文化修養(yǎng)。
三、二外法語教學中文化引導的內容及途徑
我們的學生不能身臨其境地感受法國豐富的社會文化,因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沉浸到法國文化中,使其最大限度地了解法國文化的內涵。可通過以下途徑適當?shù)匾胛幕R。
1.介紹中西文化差異
在教學中,教師應介紹文化背景,使學生了解法語國家的實際,學會在適當?shù)膱龊线\用適當?shù)姆ㄕZ表達自己的思想;讓學生明白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語言,有著不同的表達方式。通過中西文化的比較,在學生頭腦中形成一種潛在反應能力,這種能力就是通過語言這一載體對法語所反映的文化內容的綜合性的理解能力。法國人思維的特點之一是習慣用他們最初見到某些事物和現(xiàn)象的國家、民族和地區(qū)或人物來代表這些事物或人物。如果他們說:“C’est du chinois”,“chinoiser les choses”,不能直譯為“這是漢語”和“把事情中國化”,而應譯為“這太難了”和“將簡單的東西復雜化”。加拿大人把狗看作伙伴、朋友。熟語“Son chien est mort.”(直譯為:他的狗死了。),應理解為:他一點運氣都沒有。連寵物都死了,可見其交了厄運。再如:中文的“茶余飯后”,法語的表達是“entre le poire et le fromage”。這是由中法兩國不同的飲食文化決定的。中國人飯后品茶,而法國人飯后品嘗水果和奶酪。此類例子,不勝枚舉。可見學習一門語言必須了解其文化是何等的重要。
2.比較中西文化差異
培養(yǎng)和增強學生對中西文化的敏感性,是法語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如果忽視了這一點,就會造成只教授語音、語法規(guī)則、詞匯這些單純語言知識的局面,其結果是學生不能夠恰當、準確而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法語交際活動,甚至會犯文化差異所引起的錯誤。例如一名法國朋友對一位學生說:“Tu parles bien fran?ais.”這位學生回答:“Non,mon fran?ais est mauvais,je dois bien étudier le fran?ais.”盡管這位學生回答的句子語法正確,但不符合法國人的習慣,他只需說“merci”就行了。法國人“請、謝謝、對不起、你好”的使用頻率遠比中國人高,尤其是在家庭成員、熟人、朋友之間。中國人通常認為過于客套就意味著生疏,因此,關系越近,禮貌用語就用得越少。而法國人在電梯里、走廊內、甚至大街上,有時陌生人之間也會互致問候“Bonjour”(你好)。
3.重視當前社會文化因素對語言的影響
從語言自身的發(fā)展規(guī)律來講,它從來都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發(fā)展變化的,一成不變、靜止的語言根本就不存在。例一,以前法國人形容一個人不能養(yǎng)活自己是這樣說的:“Il ne gagne pas même son pain.”(他連塊面包都掙不上)。而現(xiàn)在卻是這樣說的:“Il ne gagne pas même son bifteck.”(他連塊牛排都掙不上)。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使法國人掙錢能力的衡量標準也改變了。例二,以前法國人形容對事情一竅不通時,會說:“Tout cela est lu grecque pour moi.”(這對我來說像希臘文一樣)?,F(xiàn)在,他們會說:“Tout cela est lu chinois pour moi.”(這對我來說像中文一樣)。中國的改革開放及經(jīng)濟的發(fā)展促使法國人把眼光從希臘延伸到中國了。
4.提高學生學習法語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一個人對所做的事情感興趣時,他會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因此成功的幾率就會很高。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是法語教學必須考慮的因素。我們要不斷地完善自身的法語水平,改進教學方法,增加新的教學內容,將趣味性貫穿于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鼓勵和引導學生有選擇地看一些原版電影,如:《天使愛美麗》引領我們穿行于現(xiàn)代巴黎的大街小巷:市區(qū)、郊外、酒吧、商店、地鐵站、游樂場,遇見各色人等,在我們面前鋪展開一幅生動細膩的生活畫卷;《放牛班的春天》描述了法國50年代寄宿學校的生活。片中語言簡短清晰,音樂純凈,主人公的仁愛與寬容感人至深。通過欣賞電影,使學生拉近了理想情景與現(xiàn)實語言環(huán)境之間的距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逐步將語言上升到真正意義上的交流。教師可向學生推薦一些法語學習網(wǎng)站,如:省略、省略、radiofrance.fr等。網(wǎng)站上內容豐富,不僅有法語語法、法語練習、法語歌曲,還有法語學習方法,法國文化、風俗等,提供了不少學習條件和學習機會,是對有限的教材內容的一個有利的補充。教師可以營造課堂文化氛圍,如:安排課堂討論,內容涉及法國享譽世界的飲食文化、香水文化、葡萄酒文化、巴黎咖啡館文化、生活文化等。此外,可以設計創(chuàng)造性練習,教師規(guī)定一定的交際場合,如問路、購物等,讓學生扮演角色,使他們開闊思路,發(fā)揮想象力,在把握語言的同時,對法國的社會文化有更切身的體會。
四、結語
總之,由于每一種語言都反映著產(chǎn)生它的文化,因而任何形式的語言都有其文化內涵和背景。所以在法語教學中,語言教學和文化教學都要重視。文化的引導、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必須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之中,這樣可使學生提高文化差異的敏感性,提高語言交際能力,真正實現(xiàn)學以致用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胡文仲.跨文化交際學概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