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計調實習工作自我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旅游管理專業實習的教學從實習時間和地點的選取到實習教學內容的安排,每一個環節都是促成有效實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實習的時間和地點的選取來說,現在的教學實踐大環境都致力于構建校內外立體實習基地網絡,建設優質實習方案。羅清德(2003,2010),張景群(2003),(2012),常露(2012),張青、袁宇杰(2012)等分別從實習基地的合作模式、建設措施、基地管理等方面論述實習基地的選址和管理等問題。就旅游管理專業實習的教學內容的研究探索而言,涉及旅游管理專業實習教學項目的設計(朱琳、汪海,2012)、實習教學考核體系建設(董志文、董效臣,2005)、實習管理評價指標體系建設(諶世龍、黃國良,2004)等方面的內容。
二、旅游管理專業實習效果分析
除了探索實習改革、實習模式、教學設計等內容外,研究者開始對旅游管理專業實習的效果表示極大的興趣,希望通過探索實習效果,從側面反證專業實習的重要性和改革的必要性,并且找出實習改革的方向。如陳聰(2011)結合企業實踐和教學進行本科實習生滿意度調研,探究從企業和教學的角度對學生實習的實效性進行綜合評估。專業實習效果的評估,大體可以從學生、高校、企業三方利益相關者的維度進行。其中,從學生角度進行專業實習效果評估的研究成果相對于其他兩方而言,相對較多,并且大都集中在滿意度的研究上,如徐昌貴、王麗麗(2012),蔡潔(2012)等。包富華(2012)則側重于研究學生在酒店實習的消極心理,并提出退避抵觸、抑郁氣餒、焦慮不安、失衡困惑、行業偏見等五種常見心理,探究實習消極心理對學生實習滿意度的影響關聯度。此外,王忠軍(2010)從高校教學的角度構建實習教學質量評價體系,而沈宏潔、嚴艷(2012)等嘗試性地從企業的角度對旅游管理專業實習市場的滿意度進行調研。
三、旅游管理專業實習中利益相關者分析
(一)學生
1.專業興趣缺失,專業認知存在偏差受到傳統觀念影響,社會上對旅游管理專業就業普遍存在誤解,人們認為酒店、旅行社等傳統旅游行業大都提供的是“服務類”的崗位,尤其是對酒店、旅行社等基層工作存在較大的歧視心理,而學生往往就是在這些基層工作崗位上完成他們的實習教學安排。通過實習訪談得知,學生受到來自家長和社會的雙重壓力,對傳統旅游行業的基層工作存在認知偏差,認為經受本科教育后不應當只從事“端盤子”等繁重的體力勞動,從而對傳統旅游行業所提供的實習工作表現興趣缺失,在實習過程中帶有退避和抵觸的心理。另外,學生普遍缺少興趣意識培養,在學習的過程中秉承以往的填鴨式教學,往往缺少對自身的反思和總結。職業意識不強結合個性認知的不足,加上社會經驗和閱歷的缺失,學生缺少對相關行業或職位職業發展過程和階段的認知,導致學生在實習前后會陷入迷茫期。
2.對實習的認知缺乏深度,重視度不足一部分學生推崇“60分萬歲”的僥幸心理,以“通過”來衡量大學中學習的課程。而一部分學生則把實習等同于平時課堂的授課,認為實習也是一門課程,寄希望和以往的課程一樣,“應付通過”即可。因此在短短的實習期中,有部分學生找各種借口拖延和逃避實習,從而導致實習效率低下,效果不佳。學生并未能認識到實習是連接學校和社會的橋梁,不管是從專業技能還是綜合素質上都是為未來的就業打下扎實的基礎。另外,進入旅游管理專業實習后,面對基層的工作環境差、實習單位規章制度嚴格、勞動強度和工作壓力普遍增大的情況,一部分學生認為實習工作形式枯燥、內容單一,并未能完全展現自身的綜合素質,高強度的勞動投入與低報酬產出的工作性質使得學生易出現“水土不服”的癥狀。并且對工作的抵觸心理使得學生,特別是在實習的后期,容易出現“消極怠工”的現象,缺乏對實習工作的反思。
3.學生認為實習單位類型和崗位單一,在工作中難以獲得成就感目前旅游管理專業實習的單位和崗位都著眼于傳統行業,涉及酒店、旅行社和景區,而新興的旅游行業(如旅游電子商務等)則在其中占的比例不大。從以往的實習來看,幾乎有98%以上的學生選擇在酒店、旅行社和景區三大行業中實習,其中酒店和旅行社為重中之重。而其他實習的行業則分布在旅游局、旅游電子商務部門等,但比例極小。另外,從崗位選擇來看,在酒店實習的學生普遍在前臺、客房和餐飲三個酒店基層部門,在旅行社實習的學生則普遍分布在導游和計調兩個崗位上,這些崗位通常是旅游企業勞動強度大且企業內經常性空缺的崗位。由于實習時間較短以及企業自身發展的需求所限,很多企業無法給學生提供輪崗的實習工作機會,學生通常會定崗實習堅持到結束。而這些單一重復的工作給學生帶來的成就感也是極為薄弱的,不利于實習工作的開展。
(二)高校
1.實習時段和長度安排不科學據了解發現,高校旅游專業實習時間普遍安排在大三下學期和大四上學期,這樣安排的結果使得處在自我能力再提升階段的學生處于非常被動的地位。實習結束后學生馬上面臨著就業的競爭壓力,此時留給學生總結提升自我的時間已經不多,不利于其調整職業規劃和進行職業能力提升。且與此同時若其發現實習的企業類型不適合自身發展,讓其積累經驗的時間已經失去,對就業極為不利。同時實習時間不夠充分,使學生對企業的了解只是蜻蜓點水,基本上只是針對一個崗位或部門有一定的了解,沒能及時進行崗位輪換。
2.學校的實習基地建設尚不成熟一是實習基地不穩定。學校在實習基地建設上缺乏戰略眼光和長效機制,未能與企業建立實質性、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不少實習基地只掛牌,不實習,造成專業實習“打游擊”局面,“打一槍換個地方”。部分學生靠的是老師或者親朋好友的人脈關系進入企業實習,分散的學生令學校難以對學生進行監督指導,造成學生實習效果的下降。二是實習基地選擇不準確。有的學校在選擇實習基地時,一味地考慮北京、上海、廣州等經濟發達地區,以及四星級、五星級等高星級酒店甚至國外高端品牌酒店,盡管相對而言這些高級酒店的制度比較健全,培訓機制比較完善,但企業未能考慮專業實習的實效性。一般而言,經濟發達地區的高校非常集中,流動人口多、人力資源充足,對外省的高校實習生需求并不大,因此,這些地區的旅游企業常常處于優勢地位,對高校及實習學生提出苛刻的實習要求和不合理的實習待遇。
(三)企業
1.部分企業的社會責任感不強一些企業把高校實習學生當成“高質低價”的勞動力,著眼點不是放在如何培養實習生而是放在如何用好實習生上。這明顯地表現在部分酒店借口實習期太短,不足以進行實習輪崗,而把實習學生安排在勞動強度較大、技術含量低的基層工作崗位上,只是讓他們進行簡單重復的工作,很難學到新知識。還有一些企業壓低實習工資,降低實習待遇,變相榨取實習學生的勞動果實。比如,在南寧,大部分酒店的實習工資都在800-1000元,遠遠低于廣西最低工資標準1200元。
2.企業管理實習生的制度存在缺陷由于人性化管理和培養晉升制度的嚴重缺失,實習生所處的特殊地位導致企業往往將其定義為臨時工,得不到應有的重視與認可。企業只關心其創造效益的職能,缺少實踐教學培訓環節,學生在整個實習期一般都被企業安排在固定部門從事工作時間較長與勞動強度較大的一線服務工作,單調重復性的工作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倦心理,而基層管理人員又很少對其進行管理能力的培訓與指導,學生感覺既學不到管理知識,又未能受到職業關懷。
四、高校改進旅游管理專業實習管理的對策
(一)高校在進行旅游管理專業實習管理時應當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轉變心態在學生實習前,高校應當首先引導和鼓勵學生正確面對實習,培養專業意識,鼓勵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積極思考,轉變心態。實習對學生而言本來就是一個極好的適應社會、了解社會、思考社會的窗口,通過實習尋找自身的不足,提升自身綜合素質是學生在實習中應當思索并收獲的寶貴財富。高校應當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引導學生做好實習筆記,把在實習過程中針對性強特征明顯的案例以及對實習單位的實習思考記錄下來,鼓勵學生通過自我總結以及與同學、老師進行交流溝通,培養發散性思維,把理論與實踐工作相結合,從而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二)高校應當加強實習指導,在旅游管理專業實習中開展職業教育和職業生涯規劃引導學生參加實習一方面是希望借機磨礪自身,提升自身的職業修養和綜合素質,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夠對實習的行業和崗位有更直觀的認知,以便將來進行職業選擇時有較好的指導作用。因此高校在旅游管理專業實習中,應當鼓勵學生把對職業和行業的認識由“書本”轉向“現實”,結合專業實習本身,積極開展職業教育,讓學生更清晰而準確地對旅游管理相關行業、職位有深入、透徹的了解。一方面可以減少由于社會偏見等帶來的學生的職業認知誤區,另一方面也能幫助學生正確評估自我,結合自身的價值觀、興趣、性格等方面,對自身的職業生涯規劃進行有效的思索,制定出符合學生自身特點的職業生涯規劃。
(三)高校應當根據人才培養規律,選擇合適的實習時間實習時間的安排需謹慎,既能有助于學生檢驗和發現理論的不足,又能給學生緩沖的余地,達到實習的目的。筆者認為從教學培養的體系來看,旅游管理專業實習安排在大二下學期及大三上學期為宜,長度一般為4至6個月,實習時間太短,學生在崗位上所觀、所感、所思略顯不足,時間太長,會影響正常的教學計劃。
(四)高校應當鼓勵創新實習行業和崗位,以擴大學生的職業視界在社會日新月異發展的情況下,隨著技術的發展和行業深度的挖掘,旅游管理專業從傳統的旅行社、酒店、景區已經擴展了眾多新興行業,如會展、游輪、旅游電子商務等,新興的行業需要大量的專業性人才,出現了一批新興的職業,比如旅游體驗師等。因此在旅游管理專業進行實習教學安排時,應當充分考慮行業特點和行業發展需要,鼓勵學生選擇旅游管理行業中除了傳統行業以外的新興行業進行實習,一來既能從一定程度上消除傳統社會觀念對專業本身的輕視,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學生對旅游管理行業有更深刻和直觀的認識,擴大學生的職業視界,為學生在更寬行業內就業提供更多的認知機會,使得實習教學安排能夠與時俱進。
(五)高校應當和實習企業建立長期有效的合作機制實習企業的選擇是旅游管理專業實習至關重要的一步。從實習反饋來看,那些具有合作熱情和愿望,對實習學生有自身的一套培訓機制的旅游企業往往受到學生的青睞,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多的完善的培訓、職業生涯發展教育以及更多的機會,而學生對在這些企業實習工作的經歷滿意度是最高的,實習實效性也是最強的。高校應當有針對性地篩選實習企業,為學生提供較好的實習機會,并根據學生的實習反饋,選擇適宜的實習企業建立長期、穩固、有效的合作機制,有助于實習教學安排的長久性和可持續性。
五、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