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通識教育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隨著我國的人才市場的不斷變化,就業形勢的嚴峻,我們高校人才培養的方式要不斷變化,來適應市場經濟規律。作為一門大學的公共基本課程,教學時間跨度在兩年至兩年半左右。這種通識教育理念下的英語全方位的教學就是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為綱,以人才需求為基本要求,不同文化的交融為手段。這種立體教學模式要求積極轉變教師的主角地位,同時引導學生進入英語學習的主角狀態,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是的教學效果有效提升。
二、教學意義
高校的擴招已經持續了十幾年,學生的整體素質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英語教學模式的轉變的迫切程度不斷增加。那種以前只關心英語的單詞的記憶,特殊語法的學習,完全的應試教學的那一套已經不符合現代市場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了,筆者也進行過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調查,傳統的教育模式下,對英語學習感興趣的只能占到15%,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占到50%以上。這一組調查數據充分顯示出,現實情況下,大學生英語的學習興趣不高,學習的效果不佳,學校的教學目的很難完成。英語教學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只靠上課的幾十分鐘的教學,是遠遠不能滿足需求的。大學生學習英語需要一個全方位的、多角度的學習才能實現英語學習的效果。現代社會對于高校畢業生的要求越來越苛刻,對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學生在學習完自己的專業知識的同時多掌握一些其他知識(例如英語),只有這樣的學生才能不斷的增加自己的復合型。同時加強英語學習過程中歐美的文化了解,加深這種對英語語境的掌握,才能應用好這門語言工具。
三、學習誤區
在中國,現代人的功利心理作用,學習的目的性很強,不是為了考學,就是為了找工作。筆者不是反對目的性較強的學習,至少這種學習的動力很足。英語課程是一門語言類的教學活動。很多教師在闡述英語課程重要性的時候,總是說“英語是一種技能,可以給大家帶來升學、找工作的便利”,但是學生以這種心態去學習英語,升學之前,他們的學習勁頭很足,但是一旦升學完成,工作穩定,這些學生還會學習英語嗎?這就是一種拔苗助長的功利心理的作用,不能使得學生長期堅持學習英語。只有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英語教學的過程才能流暢,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才能從傳統的“要我學”向“我要學”的理念的轉變。為了學生的這種思想轉變,筆者一直在探索一套立體化的、全方位的教學模式,通過通識教育思想的引入,摸索出一條適合高校英語教學實際情況的新方式。
四、具體實施
1.積極轉變教學思路方式和相關內容。
教師在及時的轉變教學思路,不能進行填鴨式的教學,在進行有效的單詞語法教學的基礎上,更加將英語語言文化的教授,提高的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上要轉變為了考學、找工作而學習英語的思想,要利用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接手一個班級的英語教學之后,可以進行一定的摸底,掌握學生的基礎。然后有針對性開展教學活動,這樣在教學過程中哪些知識是重點,哪些問題時難點,教師教學就游刃有余了。
2.逐步建立健全全方位的教學模式。
英語是一門語言,它的教學是一種長期的過程,需要的不僅僅是課堂上幾十分鐘的教學,更需要的是,學生課下不斷學習。因此,教師不僅要把握好課堂上的幾十分鐘的時間,同時要將英語教學延伸到課下學習,多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多聊一些英語學習的經驗和困難,有效解除學生學習的疑慮,教師可以通過現代的通信方式和學生交流,建立起現代化的“英語角”。建立一個以教師為核心的微信朋友圈,QQ群,通過網絡多交流一下。
五、結語
關鍵詞:通識教育高校圖書館嵌入式服務
1高校圖書館的嵌入式服務問題的提出
在圖書館信息網絡化、數字化、移動化及高校通識培養的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的服務正逐步從以物理性質存在的圖書館為中心轉變到以服務用戶實際需求為中心。而同時高校圖書館用戶受眾的資源和信息行為也從單一獲取固定載體的資源方式轉變為利用多種方式獲取各種載體上的各種類型的信息與知識的方式。如此,教育方式的轉變,根本就是思維和需求的轉變,同時也是高校圖書館館員壓力方式的轉變。從“以書為本”的咨詢館員管理到“以人為本”學科館員服務,再到圖書館員的學科系統的嵌入式服務,這種變化是圖書館員從專業技術型素質向學術研究型素質的轉變和體現,也是高校圖書館館員在面對提升圖書館服務質量中的必經階段。1.1通識教育環境在我國古代儒家倡導的“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可以說,古代士大夫們和讀書人都是通識人才。但是古代沒有像現代教育一樣,有教育的目標和計劃,而是宏觀上籠統的進行學習,沒有固定的學制年限,是一種終身學習。直到有了科舉制度以后,也才有了官方欽定的規范教科書而已。現代大學是個復雜的教育系統。現代通識教育是現代大學的一種教育理念,而教育要通過課程的修習來達到教育的目的,因此,通識教育也必須通過通識課程的學習來實現。1.2嵌入式服務高校圖書館嵌入式服務,是指“高校圖書館針對用戶群體的個性化需求要以合適恰當的方式將圖書館各項服務內容融入用戶的學習、科研、交互、網絡、移動等信息環境當中。”比以往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用戶的學習和科研之中,使圖書館服務圍繞在用戶搜集情報的鏈條中去。因此,可以說嵌入式圖書館員是繼學科館員之后,圖書館館員一個更高層次的服務形式,是某一學科專業信息的上升到一定高度后,讀者和服務都體現出需求的表現。它的發展歷程可以細化為學科聯絡員—學科館員—嵌入式學科館員等等。另一方面,如果說學科館員是從學科開始劃分的,那么嵌入式館員就是以主動服務的角度來看待圖書館館員的。
2高校圖書館的嵌入式服務問題的表現
2.1目前圖書館需要考慮兩個問題
一是,高校開展通識教育的目的。高校開展通識教育的目的是要全方位的開發和教育學生的知識潛能。“博而不專”不是目的,培養出具有通識才干的畢業生既是美好的愿望,也是可以實現的結果。讓學生在學習和娛樂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而現階段就是一個激發興趣,引領方向,完成學分,促進學業,建立個人素質和完善個人修養的一個鍛煉的過程。更多的深入研究和學習是有待于畢業之后自己動手動腦,進一步充實的。二是,通識教育課程與專業課課程之間的關系。通識課程的設置以具有任職資格的教師自己申報,系部認可,學校教育管理部門審查備案,學生被動選擇課程為架構。而每門課的設置完全是教師個人方向與學生興趣的結合。學生是會“用腳投票”的。因此,教師在開設通識課程的過程當中,要充分的考慮學生的受讓程度和接納程度。通識教育課通常以選修課的形式表現出來,與各位學生的專業課設置沒有必然的聯系,完全是按照學生的喜惡程度以及選課程序限定而定的。而圖書館在這個結合的過程中,就目前而言,僅僅是起到一個輔助提供信息和以備查詢的功用。還沒有真正的體現圖書館嵌入式服務的核心內容。
2.2舊有圖書管理觀念陳舊,形勢緊跟不足
首先,高校圖書館的管理決策者和從業者應當率先轉變觀念,充分認識圖書館的角色轉化功能。高校領導者和決策者必須改變以往對于圖書館建設和配置的陳舊觀念。圖書館本身就是情報資源匯總的集散地,其中理解數字化進程對圖書館事業發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當圖書館都不能積極的搜集情報,完成知識的傳播,那么圖書館的職能就不會很好的完成,更奢談數字圖書館和所謂的圖書館的嵌入式服務了。第二,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必然取決于用戶群體對其的依賴程度有多高。嵌入式服務模式同樣也是圖書館職能在新形勢下的擴張過程。嵌入式服務應當使得高校各種需求群體在各種空間、各種時間上在學習和科研上對各種信息的索取、搜集得到最大幅度的滿足,在為用戶群體帶來及時、客觀和便利的同時,必將拉近圖書館與用戶群體之間的距離。而今后高校的嵌入式服務模式的推動必須依賴于高校圖書館數字化、網絡化發展的進程。第三,不重視宣傳,活動形式內容單一。高校圖書館應加強對自身的宣傳力度,以積極的姿態參與到高校教育的每個環節與各種活動中,增強其在高校師生中的感染力和影響力。除了每年常規舉辦“新生入館培訓”,制作咨詢引導手冊,積極配合高校信息教育課程和閱讀書目的推薦外,圖書館也應該多與系部聯系,針對圖書館的物流倉儲與相關專業教師學生溝通,既增加了社會實踐內容,又能更好的理解和認識圖書館的內涵建設。針對各院系對圖書館的建議和批評,有組織的進行調研和回訪,為今后的圖書館活動積累經驗。
3高校圖書館嵌入式服務問題的思考
高校圖書館是學生汲取知識的“第二課堂”。合適的圖書,在合適的時間段找到合適閱讀它的人,就是完美的結合,就能比灌輸知識,誘導閱讀更加有效,更加有目的性,嵌入式館員的服務涵蓋了咨詢館員、學科館員的行政職能和業務技能。將館員的技能與通識教育環境下的閱讀者的需求有機結合起來,本身就是對學科建設和館員服務的一個延伸。在筆者工作的環境中,是將服務嵌入到通識教育的自主學習過程當中。是將高校圖書館原有的期刊閱覽室、書庫和自習室三者相結合,將設備、人員、空間,圖書倉儲、圖書借閱、自主學習功能集合為一體的學習空間。這樣的環境下,基本滿足學習環境的光線、溫度、通風、布局、裝飾、植被等要求。圖書館服務要嵌入通識教育環境下高校師生的科研過程中。圖書館作為高校三大支柱之一,對于推動高校學術發展,其中最主要的是要將情報搜集嵌入到閱讀用戶的科研中。圖書館館員作為科研課題組的成員之一,要以主動參與的姿態,為課題研究提供全方位、深層次、高質量的信息服務,并將這種服務貫穿于課題的開題結項的全過程。而這種服務,是建立在搜索資源的廣博能力上,是配合通識教育的大環境下的。這樣,不僅分擔了讀者繁重的越來越個性化,越來越復雜的科研任務,又鍛煉了圖書館員在通識環境下的的科研能力和信息搜集能力。將圖書館館員服務嵌入到通識教育課程教學過程中,也就是說高校圖書館的學科館員作為教師教學的助手或者教學的合作者,嵌入到課堂或者網絡教學平臺中。使其直接或間接地參與教師的教學任務中去。其實在國外,圖書館館員是以助教的形式出現的,只不過在我國現行的體制下,圖書館館員不能和專業技術教師相提并論而已。但是,我們依然可以稱之為“館員—教師”信息素養教育模式。“館員—教師”信息素養教育模式在于一邊關注讀者用戶,因材施教,從感情上拉近了與讀者之間的距離,一邊又使得學生學習知識從圖書館到課堂的對接上在空間上產生了路徑的跳躍。拋開狹隘的專業技術系列身份論,“館員—教師”信息素養教育模實現了信息素養教育與課程學習的實時的有機融合,有利于提高高校圖書館學科化知識服務的質量,更有利于擴大高校圖書館在教育事業中的作用和影響。
4結語
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服務是在館員服務基礎上不斷發展和創新的服務方式。學科館員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密切高校圖書館與院系之間的聯系,了解用戶的信息需求,提供深入的信息服務。在高校通識教育的環境下,信息網絡化、圖書館數字化會顯得更加普及和深入。因此,將高校圖書館嵌入式服務的觸角延伸到一切讀者用戶存在的思維和需求上,才能真正的建立高校圖書館的嵌入式學科服務模式。
作者:莘巖 馬驥華 單位:張家口學院
參考文獻:
此項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對外語類高校通識教育實施的功效進行研究,為外語類高校通識教育的實施提供借鑒。本文探討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1)學生對通識教育的功能認知如何;(2)學生對通識教育的課程設置及教學方法的滿意度如何;(3)學生在通識教育中的參與度如何;(4)通識教育的效果如何。
2研究方法
2.1問卷開發
本研究采取問卷法進行調查,共分為三個主要階段。其中,問卷開發涉及前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進行問卷維度的開發、問題的編纂與整理。最終確定的問卷初稿主要包括以下維度:(1)外語類高校通識教育課程組成的合理性;(2)外語類高校通識教育課程教授的合理性;(3)外語類高校通識教育課程的效果。第二階段進行問卷的反復商討和修正。問卷的核心問題包括以下幾方面:學生對通識教育的功能認知;學生對通識教育的課程設置及教學方法的滿意度;學生參與通識教育的效果。這四個部分均為單項選擇題,且都有詳細的答題要求說明,主要采取六級和五級量表。
2.2研究對象以及抽樣方法
第三階段為正式調查階段。外語類高校參考國內外知名高校通識教育課程的設置情況,發揮區域與國外研究的優勢,結合該校的學科特點和人才培養的需求,將通識教育課程體系分為三大階段(通識基礎、通識核心和通識進階)和五大模塊(中國傳統文化與歷史傳承、東西方文明碰撞與交流、自然科學與技術、人文與社會、自我與人生)。基于所有學院的學生都必須選修通識教育課程,本次調查在全校范圍內隨機抽取三個學院,即英語教育學院、日本文化經濟學院和東語學院。每個學院抽取2~4個班級。
3數據結果分析及討論
3.1問卷回收與學生的背景
本次調查共發放250份問卷,全部回收,有效問卷為248份。參與本次調查的學生包括英語教育學院的英語教育專業4個班,共111人;日本文化經濟學院的日語復語專業3個班,共84人;東語學院的印地語專業2個班,共53人。
3.2學生對通識教育功能的認知程度
通過調查數據分析發現,超過52.4%的學生對學校通識教育的總體宣傳表示非常不滿意、不滿意或不太滿意,尤其是對學校通識教育宣傳方式的不滿意程度超過了56.5%。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外語類高校的通識教育還處于探索和不斷構建的階段,譬如網站建設等正在逐步完善。超過78.2%的學生對通識教育的四個預期目標表示比較同意、同意或完全同意。其中,對“拓寬視野”這一目標的同意度高達95.6%,“健全人格”也達到75.8%。由此可見,從學生個人對通識教育的認知來看,通識教育課程對于提高學生的知識和技能有很大助益。
3.3學生對通識教育課程設置及教學的滿意度
通過調查數據分析發現,超過一半的學生對選課數量、資源支持、課程質量和對實現的學習目標不太滿意、不滿意或者非常不滿意,特別是對選課方式不太滿意的學生占所有回復問卷學生的84.7%。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外語類高校的通識教育課程的選課方式過于單一,目前僅是網上選課這一方式,而且選課時間較緊,學生無法及時選到自己感興趣的科目。此外,有36.4%的被調查學生對于通識教育課程的教學總體不太滿意、不滿意或者非常不滿意,主要體現在教學情感投入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兩方面。這是因為學校開設通識教育課程的時間過短,還沒有建立起相應的各種體系,教師也沒有完全把握通識教育的實質,仍然使用專業課的教授方式,主要聚焦于理論教授,而忽視與實踐相結合。
3.4學生通識教育課的學習參與程度
調查數據顯示,被調查學生的總體參與度還不是很高,偶爾、經常或者總是參與到通識教育課堂中來的學生共占51.8%,而另一半學生很少或者從不參與。學生的主要參與方式是在課堂上與同學合作完成課程任務、課堂討論和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其比例均超過60%;在課堂上提出問題和建議及在課堂匯報和展示這兩方面的參與度也達到了一半以上。產生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師通過點名、提問、加入小組討論等方式加強與學生的互動,或者要求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等。學生為了拿到學分或者其他原因都必須參與到課堂中來。因此,教師應該著眼于嘗試運用其他方式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3.5學生對通識教育課常用評估方法的評價
通識教育課程的主要評估方法是課程學期論文、期末考試和出勤率,使用頻率均高達80%以上。從調查結果來看,出勤是教師用來評估學生通識教育課程學習效果的一種主要的方式,使用頻率高達94%,這實際上是不合適的。采用出勤來考察評估學生的學習只是考量學生對于這門課的學習態度,而并沒有真正達到評估學習的效果和目的。此外,課外實踐和小組項目評估的方式很少或者從來不用,尤其是課外實踐,45.2%的學生認為教師從來沒有使用過。由此可見,目前外語類高校評估通識教育的方法還是比較傳統和單一的。
3.6學生對通識教育效果的評價
調查數據顯示,超過一半的被調查學生對學校通識教育的總體評價比較滿意、滿意或者非常滿意。但是有51.6%的學生對通識教育課程所達到預期效果的評價不太滿意、不滿意或者非常不滿意。其原因與教師的教學方式和評估方式有一定關系。總體來說,通識教育對學生的各方面還是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比較突出的兩方面是:擴大知識面及了解更多領域知識,提高人文素養和陶冶人文精神。在這兩方面,學生的滿意度高達80%以上。在提高跨學科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更高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豐富社會認知和幫助日后就業這三方面,學生的滿意度全部超過50%。由此可見,學生對于通識教育基本上是滿意的,認為其可以提高他們的能力。
4總結與建議
(一)對通識教育課程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通識教育課程設置的初衷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以及身心素質,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同時對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精神有著許多專業課無法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部分地方性高校對于通識教育核心課程的宣傳力度不夠,或是很大程度上為了考級任務(外語、計算機)、考研通過率(高等數學等)以及迎合教改等,導致師生對開設課程的目的、意義以及重要性認識不足。通過問卷調查發現,學生對通識教育的認知度普遍較低,完全了解通識教育的僅占2.8%,聽說過的占17.3%,沒聽說過和完全不了解的高達79.9%。此外,學生對開展通識課程必要性的認同度較低,認為非常有必要的占34.6%,沒有必要的占23.4%,持無所謂態度的占42%。其中,認為沒有必要開設通識教育課程的原因(多選)主要有認為對就業沒有幫助(占86.3%,居首位),不感興趣(68.2%),專業課學習業務過重(68.3%)。此外,個別地方高校通識類課程開設成為普及型或概論型的課程,過于強調對學生“點”的重要性,從而忽視了對學生全面和諧發展和個性完善的培養,導致學生對此積極性較低。而學生在選課過程中也存在較強的功利性和盲目性,將選修課僅僅作為一種獲取學分的手段(認為比專業選修課容易拿學分的占82.3%),導致很多娛樂性強、易獲學分,課堂考勤少的課程成了熱門,而忽視了通識教育課程真正的價值。師生的這種認識使得通識教育課程教學質量較低,課程價值無法真正實現。
(二)公共選修課數量少、內容雜,且學科分布不合理隨著各地方性綜合大學的持續擴招,參加選修課的學生也逐年遞增,就目前學校每個學期開設的公共選修課而言,無法真正滿足學生選修的需求,從而導致某些熱門課程的擴班,影響了課程的教學質量。同時,通識類選修課內容雜亂無章,在各個地方性綜合大學中普遍存在,且很多學校的選修課學科大類分布不合理,沒能真正滿足學生的選修需求。如以溫州大學和寧波大學為例,2013-2014學年,溫州大學共開設通識教育課程公共選修課129門,其中以人文與社會科學板塊開設課程最多,為39門,占總開課數的30.23%。其次為數學與自然科學板塊,為27門,占總開課數的20.93%,單獨體育板塊開課數也占5.43%。[3]寧波大學2012-2013學年,共開設通識教育公共選修課程379門,其中人文科學板塊所開設課程最多,占35.4%,而社會科學次之,工程技術和綜合板塊最少,分別占了13.7%。[4]由此可見,各校的通識教育選修課設置相差較大,且以人文類和自然科學類為主,技能類以及地方文化類較少,各類課程的開設沒有很好的反應學生的需求,同時,也有部分學生提出應更多的增設藝術類及體育保健類課程,以彌補基礎教育時期長期接受“應試教育”所帶來的缺陷。(四)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建設目標不清,且未成規模通識教育核心課程是高校實施通識教育的重要載體,對通識教育的成敗有著決定性的作用,是通識教育實踐的基礎。通識教育核心課程能夠突破單純的“專業視域”和單純的“知識視域”,從培養中華民族在新時代的一代新人的角度出發,幫助學生形成基本的人文修養、思想視野和精神感悟。但就目前的實施情況而言,各地方性綜合大學實施通識教育核心課程體系建設的不多,對此還處于逐步摸索改進的階段。對于核心課程的設置也過于隨意和零散,難以形成成套的體系。此外,很多地方高校對于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建設主要以教師自由申報為主,缺乏對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及核心課程體系的作用和目標的深刻把握和深入剖析。如寧波大學于2009年和2010年進行了2輪通識教育核心課程的申報,根據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結合地方社會經濟發展需要,依托學科發展優勢和現有教學資源,寧波大學先后開設了以下幾門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包括首批開設的《英語學習方法》《神奇的大自然》《社交禮儀》《金融政策解讀》《日本企業文化》《經典紅歌賞析》以及第二批開設的《經濟學家與經濟學》《海洋與人類文明》《現代生態學熱點問題》共9門課程。[5]在以上課程中,涉及人文科學板塊3門,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綜合板塊各2門,各板塊所占總通識選修課程的比例基本相差不大,同時,通過第二批的開設,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以及綜合板塊的比例均有所上升,目前還未涉及工程技術板塊。但是,寧波大學的通識教育核心課程涉及面不廣,僅僅包括了零散的幾個點,沒有形成該有的規模,學生選擇余地較少。且很少有學生了解通識教育核心課程的建設情況,學校對此缺乏必要的宣傳和引導,在此過程中也未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二、綜合型重點高校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建設經驗借鑒
由于更多的地方性綜合大學的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建設實施狀況并不成熟,在此,選取全國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建設較為領先的復旦大學及中山大學為研究對象,探討其建設現狀及存在的問題,以期為地方性綜合大學建立合理的通識教育核心課程體系做參考。
(一)課程建設存在的問題復旦大學對于通識教育核心課程的建設始于2006年,共6個模塊,包括文史經典與文化傳承、哲學智慧與批判性思維、文明對話與世界視野、科技進步與科學精神、生態環境與生命關懷及藝術創作與審美體驗,且于2011-2012春季學期,共開設97門核心課程,[6]遠遠高于地方性綜合大學的核心課程開課數。中山大學從2009年開始推行,共4大類,分別是中國文明、全球視野、科技、經濟、社會以及人文基礎與經典閱讀,且于2012-2013春季學期共開設了99門核心課程(見表1)。經過幾年建設,不斷暴露出一些亟需解決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核心課程的“核心地位不明顯”無論是復旦大學還是中山大學,其核心課程數量都已達到近100門,但是相比各自學校本科學生的培養方案,學校要求學生通識核心課程選修學分相對較少(復旦大學為12學分,即每個模塊2學分,而中山大學為16學分,即每個模塊4學分),因此無論從每個學期需要選修的核心課程量而言或從必修學分的量而言,學生對核心課程的選修空間均比較有限。正因為此,“核心課程”在學生心目中與普通選修課程意義趨同,學生對核心課程的重視度較低。2.核心課程內容缺乏跨學科性核心課程內容的確定應當從通識教育的最初理念出發,打破各個學科專業的學科壁壘,建立跨學科的學習交流平臺。因此,作為核心課程,不應當只是各類不同學科、專業簡單的累加,而應將若干個學科知識融會貫通后重新編排、整合形成。但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還是存在一大部分的課程有著濃厚的專業知識背景,迫使外專業學生望而卻步,因而,未能形成真正意義上的跨學科整合課程。3.核心課程實施缺乏足夠資源、基金支撐縱觀各重點高校的核心課程實施情況,開課教師大多為資深教授、副教授,但是這類教師大多是20世紀60-70年代的本科或碩士畢業生,以專才教育為主,開展的核心課程往往知識結構較為單一,跨學科及課程通識性相對不足。其次,從各重點院校核心課程的授課形式來看,主要以教師教學與學生討論參半實行,較多核心課程討論課的實施除對教師水平、學生參與度提出更高要求外,同時也需要學校更好的硬件資源支撐。此外,相對于通識教育核心課程的開設,更多高校老師更愿意通過接項目、做課題來提高個人的專業成就,由此導致了開課教師積極性不足,這也嚴重制約了核心課程的進一步提升。
(二)課程建設經驗借鑒首先,地方性綜合大學通識教育尚處于起步階段,核心課程體系建設尚不完善,因此,在構建核心課程體系過程中應避免所有通識教育課程“一刀切”的現象,應充分體現出核心課程的核心地位,適當提高核心課程在通識教育課程中所占的學分比重,提高學生的重視度。其次,地方性綜合大學具學科門類齊全、教育資源廣泛等特點。其對于通識教育核心課程體系的建設應當打破各類專業學科的壁壘,充分利用高校已有資源,構建跨學科、跨專業全民化的通識教育核心課程體系,選擇資深教授、講師等,編排富有學科知識相融合的核心課程教育方案,來提升地方性高校通識教育核心課程的質量。最后,從綜合型重點高校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建設暴露出的問題來看,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建設不能忽視資金的作用,對此,高校可以設置用于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建設的專項資金,貫徹并落實專項資金的使用,從而為通識教育核心課程的建設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地方性綜合大學通識教育核心課程體系構建
對照國內各重點院校通識教育核心課程的建設,有必要建立地方性綜合大學的通識教育核心課程體系,真正發揮通識教育的內在價值。
(一)課程體系設置依據通識教育核心課程的指導哲學。通識教育核心課程的建設,是受到多種教育哲學混合影響的產物,這些哲學包括永恒主義、要素主義以及進步主義等。核心課程的建設應當以培養“有教養的人”為目標,關注對學生道德觀、價值觀和理性的培養,為學生提供能夠幫助其形成基本的人文修養、思想視野和精神感悟的課程,以此來適應社會發展迅速,知識更新頻率加快的后工業化社會。[7]地方經濟及社會發展的需求。地方性綜合大學肩負著為地方經濟及社會發展培養“用得上,用得好”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的任務,其為社會各行各業培養著數量巨大的業務骨干和基層工作者,在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地方性綜合大學應該以培養地方及行業發展需要的人才為基礎,選擇能夠與現代社會接軌的相應的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內容及形式,著眼于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使學生擁有廣博的知識基礎,客服專業教育所帶來的素質偏失,使學生適應當今社會中崗位變動和職業變遷,引導學生發展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二)課程體系設置模式對地方性綜合大學而言,由于校內各專業齊全,有著許多資深的教授、教師以及素質和智力水平相對較高的學生,且有雄厚的資金基礎,這一切都為核心課程的建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因此,應當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及特色,發展有自身優勢的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各院校可以參照原有的通識教育板塊體系,將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再細分為幾個模塊,增設相應的課程,具體見表2。通識教育核心課程體系應涵蓋以上6大領域,為全體學生提供了一個共同的學識背景,同時也能讓學科專業性質完全不同的學生,有機會享受心智上的相互了解和思想上的相互碰撞。
1.人文科學與文化設置該領域課程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擴展學生的文化視野。課程模塊可以分為兩類,即文史經典閱讀與批判、中外文化繼承與傳播。文史經典閱讀與批判模塊課程旨在培養學生“受過教育的眼和耳”對古今中外文學藝術作品的“讀、看、聽”能力。課程主要以鑒賞和批判文學作品為主,在此過程中讓學生學習和探討文藝批判和分析的方法。文學作品的類型多樣,包括小說、戲劇、詩歌和民間文學等。中外文化繼承與傳播模塊為學生提供一種看待本土及外來文化現象和傳統的獨到視角,借此來審視自己原有的文化觀點和本國的傳統文化。課程可以重點介紹世界上主要的文化,如印度、東亞、蘇聯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此外,還可包括已經不復存在的文明,如絲綢之路等。[8]課程的具體內容可以包括各種文化體系的宗教倫理觀,社會經濟政治體制、各種思潮、文學藝術及其文化成就等,探討各方面彼此間的聯系,讓學生理解文化因素對塑造人們生活的重要性。
2.社會科學與道德該領域課程設置目的是為了讓學生了解和熟悉社會科學的重要理論、觀點及方法,從而加深對現代社會人類各種行為的理解以及對我們居住的社會的了解,主要涵蓋政治、經濟、法學、管理學等學科領域。此領域課程希望學生利用歷史文獻分析和數量統計的方法,來探究和解釋現代社會的問題。如探究某一特殊學科領域的方法是如何運用到與人和社會組織相關的問題上的。此外,該領域課程還包括道德倫理教育,幫助學生接受較高的道德標準,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和西方倫理道德觀念,使學生舉辦做出合理的道德和政治選擇的能力。3.自然科學與技術該課程領域主要涵蓋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自然科學學科和眾多的工程技術領域,使學生通過對所涉領域的總體理解,認識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的新進展及其對人類社會的重要性。此類課程的教學內容應與社會和個人生活緊密聯系,幫助學生提高科學素養和工程意識。4.醫藥科學與健康該領域課程的設置目的是讓學生了解人類的自身規律、人類疾病及治療原則等,讓學生在接受教育提高學業水平的同時,關注自身身體,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同時提高學生的生活質量。5.藝術科學與審美該領域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理解和欣賞藝術作品的能力。課程內容可以包括美術手法介紹、視覺藝術享受、音樂風格欣賞等,啟發學生領悟其中的思想蘊含,使其在藝術賞析過程中得到美的陶冶,提高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6.創新精神與創業該領域課程的設置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方法和創新能力以及創業的基本素質(包括創業意識、創業知識、創業技能、創業心理品質和創業能力等),培養學生自主創業的精神,以適應就業壓力較大的社會。在這個領域的課程設置過程當中,地方性高校可以充分運用自身的資源,聘請地方創業成功的人士來校做相關課程教學,以此來增加學生與社會交流的機會。此外,在具體課程設置過程中,各地方高校還可以利用現有的地理位置優勢及相關地方傳統文化的特色優勢,開設具有地方特色的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如寧波大學可以利用寧波特殊的地理位置開設具有港口或海洋特色的核心課程,為目前海洋經濟示范區建設提供全能型的人才;又如以寧波幫人士為依托,加大對外的溝通交流合作機會,使開設課程更加符合經濟發展的需要。
四、地方性綜合大學通識教育核心課程體系建設的保障機制
(一)確立通識教育核心課程體系在通識教育中的地位通識教育課程是與專業課程相對應的一個概念,是學校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泛指專業課外的所有課程。而通識教育核心課程是通識教育課程的一部分,在整個通識教育過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確立合理的、明確的通識教育核心課程體系有助于更好的完善學校的通識教育培養方案,更有效的推動通識教育發展。因此,通識教育核心課程體系的建設是通識教育得以實現長遠發展的基本保證。
(二)提高通識教育意識,推動核心課程縱深發展在深化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建設過程中,還應當不斷提高通識教育主管部門及領導對通識教育的認識。只有對大學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及必要性有了全面的了解和把握,才會在全校師生中主動加強開設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必要性的宣傳力度,這也是通識教育核心課程獲得良性發展的先決條件,同時也有利于保證通識教育各項改革得以向縱深發展。此外,全校師生的通識教育意識也亟待加強,從而保證通識教育核心課程的有效開展。
(三)重視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師資隊伍建設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建設對授課教師的要求比其他專業教育教師高得多。它要求教師既要有比較扎實的專業知識背景,又有要求教師有寬闊的知識面,同時還得具備運用不同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因此,加強通識教育核心課程的授課教師師資隊伍建設是有效提高通識教育質量的關鍵。在通識教育核心課程教師選拔過程中,應當盡量選擇有較強專業素養,知識面寬廣且教學經驗豐富的資深教師作為任課教師;同時應當做好通識教育核心課程授課教師后備力量的培養,通過學校的良好政策來鼓勵和培養年輕優秀教師。此外,學校還應及時整合教師資源,適時進行系統的通識教育培訓,提升教師的業務水平。
(1)教學知識的起點高,不符合學生數學學習水平。
職業高中數學教學的基礎是函數,針對學生的專業,再進行深層次的函數的周期性與奇偶性學習。立足于學習職業高中數學的條件,對學生自身的思維能力、學習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然而,部分職業高中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強,知識掌握得不牢固,整體數學素質水平不高,不能達到學習職高數學的條件。
(2)數學教學方式落后,學生學習效率低下。
職業高中數學教學課堂中,教師通過教案進行教學的方法已經非常陳舊,很多教師都沒有指定符合自身的教學方式,只簡單地講解課程中要求的部分,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非常少,大部分學生都沒有機會向教師反映對所學知識的困惑,教師和學生不能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低下,課堂教學質量無法提高,長期以往,形成了教學中的惡性循環,不能達到職業高中數學的教學目的。
(3)知識傳授不全面,學生學習能力普遍低下。
數學教育要求始終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作為教學目標,知識傳授與提高學生學習能力雙向發展。然而,在職業高中數學教育中,卻不能很好地體現這一點,教師只簡單地向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學生在被動地接受;教師十分在意自己的教學成果,并把情緒帶到教學課堂中來,這二者之間的矛盾穿插在教學活動中,再加上教材跟不上教學內容的需要,導致學生不能有效進行學習。因此,在高職院校數學教學中,開設通識課程十分有必要。
(4)教學內容不完整。
目前,大部分職業高中的數學教材都只停留在普通高中教學的基礎之上,教材內容不能滿足職業高中學生的需求,對學生日后走上崗位也沒有幫助。另一方面,職業高中學生相較于普高學生,學習水平不相等,且這種不相等還體現在高職院校的學生和學生之間。職業高中的教材是統一的,不能充分考慮到各個專業、各個水平的學生的需求不同,不能滿足學生就業崗位的多樣化要求。除此以外,職業高中要注意提高學生實際應用能力,即使是對于偏理化學科也要能做到這一點。不能關注教學的嚴謹性,而是要能夠根據實際需要來強化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2職業高中數學教育中開展通識教育的對策和建議
2.1立足于通識教育,改革教學內容
在職業高中數學教育中,可以通過將教材中有限的知識延伸到無限的課外資源中,利用通識教育進行課堂教學,充分開發出數學蘊藏的知識。職業高中數學的美不只體現在思維方面,透過數學,還能看到大方之美、融洽之美、抽象之美。因此,職業高中教師要能夠指引學生發現數學中存在的美,提升學生的欣賞水平。講解數學的歷史來源,數學教材中每一個理論知識點都是由專家學者經過長期的驗證總結得出,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簡化職業高中課程的背景下,教師可以有創造性地選取一些特殊的教學方式,如開展數學專題講座、進行實踐教育等形式,將課堂要傳授的知識與市場要求、學生就業充分結合到一起,幫助學生更好地發展。
2.2立足于通識教育,調整教學目標
職業高中數學教學的口號可以被總結為:幫助學生發展成為未來社會需要的高素質、高水平人才。通過通識教育,將數學基本知識和實際應用能力傳授給學生,促進學生發展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隨著現代化社會的不斷發展,職業高中數學教學的課程已經處于改革創新階段,但是其基本框架不變,仍然是要做到:幫助學生學習知識;強化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培養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職業高中數學教學是在進行基本知識理論傳授的基礎之上,實現知識的延續。獲取數學的理論知識不僅是數學教學的基本點,還是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依賴點,更是數學教育的基本路線,幫助學生獲取知識是數學教學的主要作用。另外,數學教學的主要作用還體現在,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上。數學能力是指能夠達到數學活動的要求,也指學生自身學習數學的潛在能力。數學學習能力與數學基礎理論息息相關。基礎理論是能夠通過書面知識進行傳授的,而數學學習能力是抽象化的,只有在掌握足夠多的經驗之上,才能擁有數學學習能力。基礎理論是形成學習能力的前提條件,如果沒有做夠的基礎理論作為支撐,就不能構成數學學習能力。基礎理論作為橋梁,能夠輔助學生養成數學學習能力。培養數學學習能力,充分發揮出數學教學的作用。職業高中數學教學的目標重在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將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放在主要工作內容中,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數學能力的形成需要數學理念的支撐,從而創建出有效的教學方法。隨著基礎理論的掌握和學習能力的養成,使得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讓學生以理性的角度思考問題,形成行為與思想上的相統一,發揮通識教育的重要作用,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2.3立足于通識教育,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創新
數學考試的目的不是要學生難堪,也不是要求學生學習成績有多高,而是為了能夠檢驗學生基礎理論知識和學習能力掌握的情況。筆者認為,職業高中可以將考核方式分為兩種,筆試和實踐考核。筆試主要考查學生基本知識的掌握程度,可以按照傳統的考試方式來進行考核;實踐考核是參照教學目標,教師單獨設置考試題目,題目圍繞實際應用為中心,考查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實踐考核可以通過分組的方式進行,將全班劃分為幾個小組,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并進行評比。這一過程主要要求學生能夠自主查閱資料、進行溝通交流,旨在考查學生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就學生研究出的結果進行分析,教師在從旁給出相應的建議。由此,兩種考查方法能夠幫助教師更客觀地考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并通過實踐活動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
2.4更新教學理念
職業高中的數學教學理念要求教師能夠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具有較為穩定的價值取向。通識教育是職業高中根據社會變化所體現出來的一種教學方法,其教學理念是堅持幫助學生全面發展。職業高中數學教學與其他科目教學不同,它是學生進行整個職高學習的前提條件,對學生學習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職高數學教學要切實調動學生的學習能動力,幫助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堅持把學生的全面發展放在主要位置,充分體現它的作用性。數學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首先,要能夠提高基礎理論知識、數學邏輯思維、數學活動、數學視覺欣賞所占的比例,讓數學與其他科目更加和諧;其次,要充分協調好數學學習與專業教學的課時,注重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和運用能力,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作用性;最后,教師要體現出數學教學的人文性,讓學生在掌握數學知識的基礎之上,獲得理性情感,以及數學審美欣賞能力。
2.5立足于通識教育,加強職業高中數學教師隊伍建設
職業高中教師隊伍的建設是教學過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環,學校和教師要能夠充分意識到這一點,并體現在教學過程中,切實加強數學基礎理論知識傳授的力度,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來學習專業知識的能力。同時,還要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傳授學生數學學習技巧。要能夠做到以上幾點,要求教師:第一,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職業高中傳統、落后的教學觀念對教師的教學十分不利,立足于通識教育,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創新教學理念,并全面落實到教學課程中。第二,要切實加強教師的道德建設。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是一個互相交流的過程,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提高自身道德修養,為學生樹立學習榜樣。第三,要切實加強數學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的結合。大多數學生數學成績很難有效提高,這需要教師的結合自身豐富的教學經驗、教學技巧,來開展數學教學活動。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向學生傳授數學知識,加強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強化學生運用數學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收集企業的經典案例,創建數學知識框架。另外,人文精神的培養也是通識教育的一大重點。職高數學教師也要能夠涉及帶其他專業知識,諸如政治學、心理健康學、數學審美學等,并能夠掌握一定的歷史地理、人文、軍事發展等多方面領域的知識,才能在教學過程中靈活使用。同時,要切實加強與學生專業知識的聯系,讓數學教師參與到相關的教學活動中來,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從而加強職業高中數學教師隊伍建設,達到幫助學生更好學習職高數學的目標。
3總結
1.1應用型人才和通識教育
應用型人才是指比學術型、研究型人才更加強調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直接對應性”,更加強調社會適應能力與崗位服務意識,注重貼近地方經濟、文化建設,突出學用結合、學做結合、學創結合的人才類型。在應用型人才所需的多種素質中,人文素質是基礎,發揮著重要的融合與內化作用。而通識教育就是一種以人文素質培養為內核,關注學生道德、情感、理智的和諧發展,強調知識學習的廣涉博采和融會貫通,注重健全人格的塑造及務實品格的培養,使之得到全面發展,成為一個負責任、能擔當的現代文明人的教育。培養人文素質,促進全面發展,亟須建構現代通識教育大視野,以此統攝應用型人才培養過程中各個環節的改革探索,從人才目標設定、辦學條件配置和教育管理創新、培養手段與方法的“落地”以及育人環境創造等構成要素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探索與實踐。
1.2通識教育的具體延伸過程
眾所周知,高質量應用型人才培養都是本科院校普遍建立的培訓目標。通識教育的發展以來,一直都是堅持大學教育不僅應該教會學生如何做事情,還應該教會學生如何進行做人,只有做好人,才能夠談論做好事。通識教育應該尊重和滿足人性的需求,促進人們能夠長遠發展,其哲學就是基于“自由”的理念進行教學,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通識教育的目標明確定義為“受過教育的人”,對他們進行更加深入的教學,培養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人們應該尊重和敬畏生活,對生活進行品味,追求自身價值的體現。通識教育有助于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創造能力,通識教育強調知識的集成,有助于學生建立良好的知識結構,為后續的發展提供有力的幫助。
1.3實踐教育模式的開展
就目前的就業形勢來看,社會上更加需要的是應用型人才,所以作為培養人才的基地,學校應該著重進行人才實踐課程的安排。在實踐中不斷地進行探索與創新是時代的主題。課程設計就是各大學校實行實踐課程的主要實踐安排。但是很多同學的動手操作能力較差,尤其是女同學,此時就需要教師進行細致的分組,將動手能力較強的同學與較薄弱的同學進行匹配,保證每個組都有一名以上的動手能力較強的同學,其他同學作為輔助作用。每個同學之間保證互相合作,達到最終的實踐意義。
2應用型人才的通識教育培養模式的分析
2.1構建科學的課程體系
在課程設置的過程中,應該科學構建課程體系,不僅強調數量,應該重點強調質量。通識教育的課程必須擁有相應數量作為保證,但數量不是越多越好。如果教師照本宣科,教學方法很簡單,學生就不會有太多收獲,也不能達到通識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如果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注重課程內容,不斷進行挖掘,甚至在進行數學和物理的教學上,教師還能夠使學生對自然科學進行理解和認識,使學生能夠理解和欣賞文科課程,這樣的通識教育就能夠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大學通識教育中,即使只有設置10多個課程,但只要老師能夠專注于教學,積極引導學生掌握課堂知識,還要積極進行拓展知識,培養學生積極探索的科學精神,這樣就能夠有效提高教學的質量,可以讓通識教育能夠發揮其真正的效果。在通識教育中,其實知識內容并不是盲目在于多。也就是說,課程應該合理進行設置,構建科學合理的知識結構和邏輯結構,還要設立很多不同的知識面,促進學生能夠一步一步深入研究和掌握知識。在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將學習知識進行消化,并且有效形成自己的思維能力,為后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2.2加強師資力量的培訓工作
在高等院校的教師隊伍中,教師力量相對缺乏是高校培養和發展復合人才的另一個瓶頸。可以說,缺乏復合型的專業教師是高校可持續發展的最大障礙。高校教師的通識教育教師數量較少,所以,為了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應該加強對師資力量的培訓工作。高校教學質量的提高往往依賴于高質量的教師。要求教師不僅要在教學中是一個行家,還應該有廣闊的視野和一定深度的專業知識,這是當前教師面臨的一個挑戰。因此,高等院校應特別關注青年教師的發展,給他們更多鍛煉的機會,盡力給教師創造和重點大學優秀骨干教師進行交流和學習的機會,使得他們成長為優秀教師。高校的教師應該有勇氣跨越閾值,獲得一些其他專業的學位。同時,學校應該打破學術部門之間的壁壘,加強各個學科之間合作的教學模式,通過各個專業教師之間的交叉,合力培養應用和創新人才。
2.3規范教學過程
通識教育在美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對于教學過程的要求十分規范和科學,雖然其具有不同的教學模式,但是其基本觀點都是相同的,如強調做好閱讀和理解工作,所有課程都是由教授進行授課,采取小班制的教學方式,學生和老師之間能夠進行討論和交流,使得教與學進行有機結合。在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我們應該合理設置教學課程,給予學生更多自由選擇的機會,這樣才能夠促進學生自主進行學習,還需要有效地杜絕一些投機現象的發生,有效保障教育教學的公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注重對學生心理的教育,使通識教育在素質教育和心理教育方面的工作得到有效的協調,并且能夠獲得持續的發展。
3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3.1提升教師素質
教師的素質是非常關鍵的,只有具備一定的知識儲備才能夠為同學們傳授更多的知識。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每天都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教師們要時刻保持著危機意識,不能滿足于自己當前的現狀,要時刻了解當前的社會動向以及自己所授課專業更新的內容。科學技術的發展速度也是非常快的,每時每刻知識內容都在更新,所以教師每天及時關注相關動向是非常必要的。學校應該訂閱相關的期刊,定期進行教師素質考核等,為同學們在更好的環境下學習做好保障。
3.2環境氛圍熏陶
目前的同學中獨生子女數目較大,作為新世紀的繼承者,他們不聞窗外事,對于社會上的事情不甚關心,所以作為教育基地大學,教育是首要的,而學生的情商培養更是非常關鍵的。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中,素質培養也是非常關鍵的一項。所以對于目前的教學考核來說,學生的考核不能單純拘泥于一張試卷,還要有口語考核部分,對于應變能力的考核、對于處理問題事情的考核等都應該提到日程上來。學校可以定期為同學們播放一些對于提高情商培養的視頻,定期邀請影響力較大的人物進行演講,讓同學們培養一種意識。只有進行全面素質的培養才能夠為社會上提供更多的有用人才。
3.3校企合作
我國高等教育已進人了大眾化階段。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對工程技術人員的知識、能力和素質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針對目前的就業形勢,提出一個符合社會需求的教學方案就是校企合作。學校可以與就業相關的企業進行合作,企業作為校外實踐基地,企業可以派員工對同學進行相關的技術培養與相關工作的安排,提前給同學們一個工作環境的熏陶,讓同學們對自己將來的工作環境有一個大體的了解。對于表現好的同學,可以與企業簽訂相關的合同,企業也可以與自己印象較好的同學進行定向培養,畢業之后便可直接進入單位進行工作。
4人才需求即社會需求的價值體現
4.1人才培養趨勢
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的價值取向應該考慮“個性自由與制度約束的統一、理論學習與實踐應用的統一、專業精神與人文精神的統一”,以體現自身的教育質量與特色,保障學校的生存與發展。人才的培養要根據社會的需求進行教育,只有定向的培養專項人才才能夠適應當前的社會環境。而人才的培養需要社會家庭以及學校共同的努力,要提高同學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目標。目前很大一部分同學的學習意識并不高,沒有社會壓力,從小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對于學習沒有很大的興趣,此時就要對這部分同學進行危機教育。
4.2從本質上解決同學們的思想問題
對于同學們的思政教育工作,學校可以通過網絡媒體,定期選取《變形記》讓同學們觀看。其中就有很多對學習非常厭惡的同學在經過變形之后,改變了不少。對于同學們而言,他們只是缺少一個了解社會的平臺與媒介,需要學校與家長們的合作,讓同學們對外界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只有這樣才能夠激發同學們真正想要學習的決心與意識。
4.3心理問題
目前的就業壓力較大,如何讓同學們在健康的環境之下茁壯成長就需要教師們的及時關注。學校可以通過網路媒介定期對同學們進行網絡調查,調查內容可以是心理測試以及對課堂教育的一些意見,同學們想要的學習環境與學習方式等,校方可以通過不斷完善教育模式來為同學們提供更好的教學環境。另外,家長也要與校方多多交流,現在很多家長都忙于工作而無暇照顧孩子的學業,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孩子們的學習成績與心理問題都彰顯出來,所以無論家長方面工作如何忙碌,還是要對自己的子女負責任,只有經濟上的滿足往往是不夠的,還要在精神上進行關愛。
5結語
在現代科學哲學中,“物質”、“能量”和“信息”是最重要的哲學范疇。如果說“物質”是對現實的自我組織和某種長期存在的能力屬性的描述;“能”所描述的是物質運動的能力,“能量”這一概念描述了關于物質運動的強度;那么,信息所描述的則是有組織的物質或能量系統的復雜程度,它可以對系統的復雜性程度進行定量評價。21世紀以來,我們所處的時代被稱為信息時代。在現代文明的浩淼煙海的信息資源的總量中,如何在很寬的頻率范圍內獲得有效的信息資源,并對這些信息進行科學的加工與處理、創新與應用,以及對其具體的內容進行解釋等,這不僅是科學發展的需要,也是解決人類現在所面臨的許多復雜性問題的需要。為此,高等教育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因為知識信息量以幾何倍數量級增加且不斷變化和更新,無論你怎樣用知識去填充學生的頭腦,都無法適應社會快速發展的要求。因此,我們必須用科學哲學的觀點轉變我們的教育理念、改進我們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提升高等教育系統課程教學的內容和評價體系。于是,主張開展通識教育,回歸教育的真正本質,以人的全面發展為培養目標的“全人教育”,作為一種對現代教育“非人化”回應的教育思潮便得到了廣泛的關注。
二、通識教育的內涵和本質
通識教育的思想起源于古希臘的“自由教育”,第一個把它與大學教育聯系起來的是美國博德學院的帕卡德(A.S.Packard)教授。目前通識教育已成為當代國際教育領域的一大潮流。究竟什么是“通識教育”?英語中有兩個詞:liberaleducation、generaleducation可譯為“自由教育”、“博愛教育”,“普通教育”或“一般教育”,現在所說的“通識教育”大致包含這兩個方面的涵義。了解通識教育的內涵和本質,成為我們認識所面對的客觀世界的基本問題之一。一般說來,通識教育從性質、目的和內容等各個方面都有別于傳統的知識傳承和狹隘的專才教育。首先,從性質上來說,通識教育被定義為“非專業、非職業性的教育”,其本質是對自由和人文精神的傳承;其次,就教學目的而言,通識教育是培養健全的個人和自由社會中健全的公民,“造就具備遠大眼光、通融識見、博雅精神和優美情感的人才”,因此,更加注重人在生活和情趣、道德和理智、性格和情感等方面的協調發展;再者,從教學內容上,通識教育不再局限于對單純專業知識的傳授,而是追求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與人文學科之間的溝通和交流,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融合與統一。
三、通識教育的特征和屬性
通識教育的基礎性和多元性乃是不同的教育理念、教育環境以及教學實踐活動的主、客體之間相互作用、相互碰撞的具體體現,也決定了通識教育的特征和屬性。
1.基礎性。通識教育既不是專業教育也不是精英教育,而是面向全體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具有完善的知識結構、完備的人格以及擁有正確價值觀和人生態度的“全人”。因此,也決定了通識教育的基本屬性。
2.多元性。通識教育作為一種廣泛的、非專業性、非職業性的教育,其內容涵蓋德、才、學、能、識等多個方面,是一個多種元素、多重聯系相互作用、相互滲透的矛盾統一體。
3.自主性。作為古典“自由教育”的延伸,通識教育繼承了自由教育的注重理性、有修養和主體能動性的思想,突出學生的主體特征,尊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給學生自主選擇的空間,促使學生的全面發展。
4.開放性。通識教育的理念和多元性決定了教學過程的開放性,不再局限于以教師講授和課堂教學為中心的傳統、單一的教學方法和模式,根據學生的特點開展靈活有效、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
5.發展性。學生是發展的人,學生身心的發展具有客觀規律性。通識教育注重每個學生的發展,且教育是一個不斷完善的動態的過程,充分相信每一個學生,努力激發學生的潛能。
四、通識教育中的多重關系及矛盾統一性
1.教學實踐中的主體與客體。通識教育既是一種教育理念,更是一種認識和實踐活動。傳統的教學過程把教師作為實踐的主體,形成“以教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學生成為被動的、接受教育的對象。比如在課堂上,基本上是教師講、學生聽,師生之間的對話、交流和互動很少,課堂氣氛也顯得比較沉悶和松散。另外,教師的講課往往很滿,現成的結論和定理較多,未能給學生留下太多思索的空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基本上是一種主體施與和客體接受的關系,而不是主體與主體之間的互動關系。現代教育則更注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強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讓學生真正成為教學實踐中的主體。也就是說,他們不再單單是教育的客體和對象,而是學習的主動進取者,構建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的“主導—主體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教師和學生一起,共同參與和完成對教學規律的認識活動。然而,由于歷史和文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在教學活動中要真正實現主體與客體、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和良好互動仍然是今后教改中所面臨的一個難題。
2.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客觀世界具有二元論的特征,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是密切相關的,它們之間可以存在非常明顯的相互影響。通識教育沒有專業的硬性劃分,旨在拓展學生視野、培養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與人文素養;專業教育則依托特定的背景,重在培養學生的專業思維與技能。但通識教育并不排斥專業教育,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作用、互為支撐、對立統一,作為一對矛盾體共同構成整個高等教育的架構。傳統的專業教育往往局限于狹窄的專業范圍和單純的知識傳承,抑制了學生的創造潛能;通識教育雖能較好地彌補這一點,但過于空泛的通識教育又往往因缺乏明確的應用背景和專業支撐,也會使學生感覺學無目標和無所適從。因此,只有將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3.通識教育與哲學教育。通識教育是“全人”教育,因此應重視哲學教育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這種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1)哲學是關于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學問,其原理和規律可滲透到教學活動的各個方面,如通識教育中的對立統一規律、認識和實踐規律以及對事物的批判性思維等。(2)哲學教育可有效地將傳統教育中的單純知識傳承轉化為通識教育中的智慧建構。哲學教育與科學教育、情感教育、藝術教育和公民教育等有機地融合,能促使學生思想、人格和價值觀的形成與發展。如在新生研討課和專業課中適時地將赫拉克利特的“性格就是命運”、亞里士多德的“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蘇格拉底時代的“知識與德行合一”、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康德的“美是道德善的象征”等充滿智慧和理性的哲學思想與學生一起分享無疑是一個有益的嘗試。
[論文摘要]目前各地實行人文素質教育因為體制性等方面的原因,在應對思政課的缺失方面不能發揮應有作用。思政課的改革方向可以從世界各地通行的通識教育獲得啟發,國內的通識教育實踐更多的應著眼于在目前思政課的框架基礎上進行更新重建。
目前,2005年啟動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改革已經全面鋪開,這是繼98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改革的又一個重大改革。此一改革無疑將極大促進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看出,此次的改革,總結和吸收了過去多年各地各高校人文素質課開展的一些成果,如增設“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以及明確把選修課列人本課程體系的組成部分。但此改革在基本的目標設定,課程內容,教育體制等大局上都因襲了過去的體系,繼承性要多于創新性。過去的一些痼疾并沒有得到有力的解決,反映了大家對高校思政課程的改革方向仍然缺乏共識,我們覺得,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改革仍有很大的空間,而此改革的方向,取決于目前實踐發展所達到的程度和所提供的可能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實踐除了主渠道的思政課程教育體系之外,尚有這些年各高校自主開展的“人文素質教育”和“大學通識”教育。今后思政改革的方向,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如何總結后二者的實踐得失。
人文素質教育是最近這些年各地高校自主開展的課程體系實踐,它是在現有的思想政治課之外另起爐灶,增設一系列倫理、哲學、文學、歷史、美學、心理學等人文類課程,規定為學生的必修或選修科目,或采取“人文論壇”等的形式,規定學生必須以何種方式和何種程度參與其中。學生必須完成此類課程的學習達到規定的要求方可畢業。此方式方法的采用,是很有針對性和現實意義的,長期以來,高等教育存在著只重視專才教育,學生視野狹隘,知識結構不合理,在綜合素質上不能很好適應時代與實際工作的需要,加之面臨當代人們價值取向的多樣化、多向化、多維化、多層化、立體化的情狀,學生普通出現的價值困惑而精神世界面臨抉擇,而高等教育在此方面的缺失亟需重建,此外,學生面臨知識爆炸的時代,如何學會獨立思考與發現,培養知性精神,以及在人際關系上培養建立良好溝通能力,健全人格感情,對家庭、社會與國家建立相應的責任感,對社會歷史具有相應的理解能力,也成為現代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人文素質教育的開設,為填補這方面無疑做出了很大的成績,探索了不少成功經驗。目前,各高校人文素質教育開展的程度不一,有的已經頗成系統,加之有些知名學者參與其問的教材寫作,目前可以說頗有起色。這種做法在2005年之前的思政課大改革前夕,因為對改革的前景預期不同,曾經放慢腳步。其后,05方案出臺之后不久,各地基于05方案的因襲多于創新,并沒有將現有高校的人文素質教育的需要體制化,制度化,因而各高校又陸續恢復人文素質教育。當然,各校的差異性很大。
人文素質教育的拓展,原來人們的預期,可望經過修改成為高校思政的替代方案。o5方案的出臺,標志著此一設想不可取。這里面一方面有人文素質教育開展時間短,尚不夠成熟,一方面是因為人文素質教育本身的缺陷。人文素質教育從一開始,就決定了它只能成為思政課的點綴與補充,而不能取代思政課。人文素質教育的定位本身即非政治的,這個定位使它不可能參與思政課體系本身的建設性改變上來,不可能與思政課體系一起進退,所以得不到思政課體系目前的資源與助力。單就課時量來講,由于思政課占據了人文類大量的課時,很難再給其他人文類的課程留下空間。最重要的,人文素質課程沒有國家體制的支持,意味著沒有財力與人力,除非得到相關院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并持續支持,否則很難得以支撐或持續。因而,思政課陣地與其資源的巨大是人文素質課所無可比擬的,而“人文素質教育”,充其量只能從思政課中分得一杯羹。因而,思政課的改革方向還是應該發揮其現有體制的主渠道作用,在現有體制范圍內謀取其作用的最大化。在這方面,“大學通識教育”應該是下一步思政改革最可資取的資源。
通識教育的思想起源于古希臘的“自由教育”(Liberral Eduacation),在19世紀以前一般指中小學教育的總稱。目的在于培養健全公民,發展健全人格,相對于專業教育而言,是非職業性和非專業性的。在西方,由于實用主義和功利主義的影響,通識教育的重要性不斷受到質疑,但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西方國家的許多大學轉而開始重視通識教育,開始呈現出較穩定發展的態勢。我國港臺澳地區的通識教育在五、六十年代起步,至今已有較成熟的經驗,這些成熟的經驗,對于我們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改革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不過,現在我國教育學界內部對通識教育無論就理論與實踐都沒有達成共識,因而國內的“通識教育”的開展有限,其中以北京大學的“元培計劃”和南京大學的“匡亞明學院”最見系統,此外,還有武漢大學,清華大學等大學都有文科實驗班等形式的本科教育改革。從2005年開始,復旦大學3700名新生不分專業,全部進入復旦學院的4個學院,實行一年的通識教育。以北大的元培學院為例,其做法就是把一部分學生單列出來,在小范圍內和小規模地進行教學體制及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低年級實行通識教育,以修瀆素質教育通選課和文、理科平臺課為主要手段,在高年級實行寬口徑的專業教育,以有利于學生在本科階段打下相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特別是交叉性的學科知識。實行以自由選課為基礎的學分制、導師全程指導制、3—5年的彈性學制和原則上自由選擇專業制。低年級學習主要進行通識教育,學生在第二學期末提出專業選擇意向,一般在第三學期末確定專業。
不過,在大背景缺乏支持的情況下,二校的“通識教育”只能在雙軌制的大背景下進行嘗試性探索,不可避免的遇到體制性的障礙,比如北大元培計劃中規定學生原則上可以自由選擇專業,大部分學生集中于少數熱門專業,造成選擇一些院系的專業的學生人數居高不下,少數院系選擇的人數太少,而個別院系無人選擇。在此情形,引發國內一些學人對通識教育在國內實施的質疑。應該說,目前我國的通識教育,從北大等幾個教育部重點大學的實踐來看,其做法與經驗都難以普及。不過,通識教育的理念,卻恰中當代中國高等教育的肯綮。高等教育除了應該負載專業教育的使命之外,還應該具備為當時代所需要的通識教育的基本職能。但達成通識教育應該本著我們高等教育的實際情況,從既有的資源出發,探索出一條為目前的高等院校所可接受的方式方法。而思政課是最佳的選擇方案,如能對思政課加以適當改革,我們完全可以利用現有的課程設置、師資與機構來快捷的建設成適合我國需要的通識教育體系。
在課程設置上,思政課有完備的課程設置體系,只是目前的思政課程偏重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今后可以在現有基礎上借鑒通識教育的課程體系設置,如香港中文大學將課程體系分為文化傳承,自然、科學與環境,社會與文化,自我與人文四類,更依據科目之內容劃分為不同組別;臺灣大學分為人文學、社會科學、物質科學、生命科學四大領域,臺灣清華大學將通識課程分為核心通識課程與通識選修課程,核心通識課程分為七大向度,包括思維方式、生命探索、美感情操、社會與文化脈動、科學、技術與社會,文化經典及歷史分析,各向度各設計有核心課程課程,學生須在七大向度中得任選五向度,每向度中得任選一門課,通識選修課程分類則依兩項原則,一為依七大向度,二為依人文、社會及自然科學等原始分類。哈佛大學的本科課程體系由核心課程(通識教育課程),專業課程和選修課程三部分構成,所謂核心課程,是以問題為核心將幾門課程組織起來,構成共同必修課程或共同基礎課程。哈佛大學的核心課程訂為十類一百多門,包括.夕國文化,歷史A,歷史B,文學與藝術A,文學與藝術B,文學與藝術c,倫理,科學A,科學B,社會分析十類,每一大類包含10門以上的課程,有些多達加多門。
【摘 要】當今中國大學通識課程多注重效仿美國通識課程的外在分類方式上,很少認真考察美國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的教學目的和具體要求,缺乏對中國高等教育傳統中的通識教育理念的挖掘,造成了通識教育在中國水土不服的困境。本文指出中國大學通識教育的本土化發展之路的關鍵在于中國傳統文化與通識教育的結合,在課程設置上,中國傳統文化通識教育應該成為中國大學通識教育的核心。
一、中國傳統文化與通識教育概念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歷史上積淀下來的各種物質、精神、制度的事物的表征和總稱,是指中華民族的整體生活方式和價值系統,涵蓋了中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民族特質、民族品格和民族精神。從時間緯度上來看,中國傳統文化主要是指我國的古代文化,即1840年以前的文化 ①。
通識教育( General Education) 是指針對專業教育和職業教育而產生,最終指向人的自由、全面和理性發展的教育理念。其概念肇始于亞里士多德( Aristotle) 提倡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19世紀后期,高等教育開始面臨功利主義、實用主義、唯科學主義及唯市場取向的挑戰,高等教育體系內的專業分工越來越細,校內系科、專業之間的壁壘也愈凸顯。以自由學科為基礎的自由教育思想在美國發揚光大,演變為“一般教育”理念,并逐漸影響到包括芝加哥大學、哈佛大學在內的一些著名綜合性大學的課程改革,在世界范圍內對大學課程改革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二、中國大學通識教育的發展困境
受社會經濟發展影響,至20世紀末,我國本科教育仍主要以專業教育為主,系科分類嚴格,專業壁壘明顯,通識教育的概念尚未引入。1995年,為糾正以往過分強調專業教育、忽視人文基礎教育產生的弊端,原國家教委成立了“加強高等學校文化素質教育試點工作協作組”,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工作開始在高等學校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加強。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業務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力圖通過加強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方面的綜合教育,提高全體大學生的文化品位、審美情趣及人文科學素質。在這一趨勢之下,我國許多著名的綜合性大學,開始紛紛提出類似的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文化素質教育”與“通識教育”在教育理念上殊途同歸,國內學者也多有共識。如李曼麗博士認為“中國大學的文化素質教育就是通識教育” ②,是對傳統的專業教育理念和模式進行的反思。
然而在實施過程中,很多大學都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仿效哈佛通識課程的外在分類方式上,很少認真考察美國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的教學目的和具體要求。美國大學通識課程是本科生前兩年的“核心課程”,即國內的“必修課”,對教師和學生都有嚴格的教學要求和學術訓練要求,這些課程也成為這些大學的精華和風格所在。而中國的素質教育通選課是在地位上不屬于本科的主要課程和基礎學術訓練,僅僅作為在主課以外“擴大”一點學生的興趣和知識面。目前中國大學的通識教育大多將有限的通選課切割成五類六類或七類八類,追求門類齊全、無所不包,門類之間并行排列,不分主次。
從歷史沿革來看,中國大學的課程體系是在本土建立起來的“西方模式”,中國古代高等教育中以閱讀儒家經典為核心的課程體系,以注重品德修養為中心的指向全人發展的教育理念在中國大學近代化過程中消失殆盡。而美國大學課程的內在核心價值沒有經歷過“中國式”的“課程中斷”。因此,一味在形式上模仿西方模式的通識教育,違背了通識教育“溝通現代與傳統、人文與科技,保持大學之道,而不致使文明斷裂 ③”的實質。
三、中國傳統文化與通識教育結合的必然性
中國的通識教育迫切地需要走一條本土化發展路徑。應該注意到的是,中國古代高等教育蘊含了培養全人的通識教育理念。作為古代高等教育總綱領的《大學》開篇就予以明示: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大學之道以彰明個人完美的德性的“明明德”為起點,通過 “新民”,即通過教與學,修己立人,推己及人,化民成俗,更新民眾,改良社會風氣,以需要畢生的精力去追求的“止于至善”為終極目標。做大學問者,其最終目的不是就學問而學問,而是全方位地求善,以磨練自我修養的和造福社會為目標。孔子本人編六經, 通六藝, 知行合一, 是全面發展的踐行者;以六藝而言, 包括“禮”、“樂”、“射”、“御”、“書”、“數”。這六藝之教涵蓋了禮法節度、典籍文化、邏輯思維、音樂素養、體育運動等諸方面, 本身就是通識教育的樣本。《論語》中提到“君子不器”, 《中庸》中“博學之,審問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篤行之”的學問主張等,都表明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通識理念。因此, 傳統道德文化可以作為繁衍和發展通識教育的土壤, 提供富含人文性、關懷性的文化資源和教育素材。
近年來, 隨著中國經濟的強勢崛起和綜合國力的日趨強大, 對傳統文化的呼喚和重新重視已經成為國人尋根之路上的嚴肅命題。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文化自覺,所謂“文化自覺”,是借用我國著名社會學家先生的觀點:它指生活在一定文化歷史圈子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對其發展歷程和未來有充分的認識。換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覺醒,自我反省,自我創建。大學作為傳承和創造優秀文化的主要場所,文化發展繁榮的重要陣地,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主要引領者,其首要任務是培養了解具有深厚的中國文化底蘊、并自覺提升中國文化影響力的文化人。
因此,中國傳統人文教育與通識教育的結合,既是在人才培養上對中國堅持文化自覺,以文化強國,建特色問文化這一時代主題的回應。同時,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作為資源開掘, 汲取“人文通識教育”和價值觀教育精華,是從大學之道出發對中國通識教育困境的回應。
四、中國傳統文化通識教育的實施建議
中國傳統文化與通識教育的結合尚處于起步階段,還需要從課程內容選擇,教學方法上進行探索。
在課程內容選擇上可以采取模塊方式選編經典片章作為教材。用來選編經典作品的概念范疇,可以歸納為:人與自然,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超自然,人與歷史、思維方式等。為了教學方便,可在上述范圍之下,再依照不同的時代,如先秦,兩漢到宋明等時代有所不同的加以劃分,一學期授課16或18個星期。也可以用永恒的命題,例如以真、善、美、正義、生命的意義等作為中心以編選經典教材。同時,也應當重視當代文化語境,回應當代中國文化問題。任何問題的討論離不開特定的文化語境,所以,當代中國文化通識教育首先要重視中國當下的文化語境,回應當代有關中國文化的真問題。
在教學方法上,應提倡師生對話,來代替文史知識的記憶填鴨教育法。以平等自由的師生對話來培養學生的批判意識。同時,中國文化通識教育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在課后,應該重視大學生的思想狀況,加強他們對中國文化的認同感。需要深入了解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文化狀況,加強對他們的知識結構、思想旨趣以及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態度的調查和研究,從而因材施教。
注釋:
①朱耀廷.中國傳統文化通論[M]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5:4~5
②李曼麗, 汪永銓. 關于“通識教育”概念內涵的討論[ J]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 1999( 1) :96
③熊思東等.通識教育與大學:中國的探索[M].北京:科學曲版社, 2010:126~129
參考文獻
[1]朱耀廷. 中國傳統文化通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4-5.
[2]李曼麗, 汪永銓.關于“通識教育”概念內涵的討論[J]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1999(1) :96.
[3]熊思東等. 通識教育與大學:中國的探索[M].北京:科學出版社, 2010:126-129.
[4]四川大學2010年本科教學評估報告